首页范文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十篇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十篇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13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1

编者按:叶华强老师是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理事、福州市老年大学养生保健学会秘书长,在传统健身、养生和康复训练方面有独到研究,创编有易筋经健身操、易筋经五印健身操、易筋经眼保健操、易筋经全肺呼吸保健操、预防骨质疏松保健操以及易筋经康复训练基本方法等一系列健身方法。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海峡都市报》曾先后对叶老师进行专访报道。本刊自2003年以来曾连续多年刊登叶老师的健身与康复训练方法,许多读者从中受益。现本刊特开辟康复训练专栏,邀请叶华强老师继续为本刊读者提供健身和康复训练指导。

颈椎病和腰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病程长,不易治愈,且易反复发作。许多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后期的调养指导,往往进入一种发病――治疗――缓解――再发病――再治疗――再缓解的恶性循环中,有些患者甚至因各种原因逐渐产生并发症,导致一系列退行性病变。

这里针对颈、腰椎病在急性期和缓解期的特点编制一组简单、安全的颈腰康复训练方案。一般来说,每天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各进行一次训练,每组动作重复做3次,锻炼时以身体感觉有一点累为宜。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能操之过急。科学治疗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科学锻炼,一定能使颈、腰椎病逐渐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顶天立地(一招二式)

1、站式:两脚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手扶固定物,双目微闭,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逐步使身体越站越直,头向上顶,双脚踏地有力,牙渐咬紧、会稍向内提紧,使头部、颈椎、脊椎和双腿都绷直绷紧,保持绷紧状态一会后全身逐渐放松。如图1。

2、卧式:全身放松仰卧后,逐渐使身体越躺越直,头和脚向两端越拉越直,使头部、颈椎、脊椎和双腿都绷直绷紧,保持绷紧状态一会后全身逐渐放松。

二、扁担式

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臂向两侧水平伸直,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双目微闭,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手掌逐渐用力向外推(感觉双臂如扁担一样坚实用力),同时逐渐使身体越站越直,头向上顶,双脚踏地有力,牙渐咬紧、会稍向内提紧,使头部、颈椎、脊椎和双腿都绷直绷紧,保持绷紧状态一会后全身逐渐放松。如图2。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2

一、腰部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我是一名戏曲教育工作者,工作在黄梅戏基础教学岗位的第一线,深刻地体会到了基、毯、身、把这四小功的重要性。作为四小功之首的基功是基础中的基础,是训练的重要环节。没有基功的训练,其他基础功无法练习。基功教学主要针对人体的腰功腿功软开度、柔韧性、力度、爆发力等方面所进行的训练,对人身体部位有一定的改变,所以在训练中要克服自身局限,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还要忍受身体的疼痛。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很难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对训练的抵抗情绪,所以在教学中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以免激化她们的厌学情绪。

腰是人体的轴心,身体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腰部。所以,腰在基功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与腿功训练相比,腰功训练的难度更大,它的目标是要求身体后方下腰形成一个桥拱形,超出了人生理运动的正常范畴,其训练难度可想而知。

不合理的训练方法会导致训练不到位或者腰部出现损伤。如果训练不到位,会影响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进而影响他们对角色的塑造,如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黄梅戏《天仙配鹊桥》《天仙配路遇》等剧目的腰部技巧完成,也无法在形体动作上有更多对人物造型的突破。而腰部出现损伤,轻则落下腰痛的病根,重则会致使全身瘫痪。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有其事的。2013年1月20日,湘潭6岁的珊妮在练习下腰动作时,突然摔倒了,当时觉得脚疼。当老师发现时,她已双腿无力,坐也坐不稳,站也站不起。等送到医院时,她的双下肢完全没有知觉和自主运动能力,大小便也完全不能控制,最后确诊为急性脊椎损伤,属a级高位截瘫,胸四(齐乳头)以下完全没有感觉,是脊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级。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高位截瘫,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能进行康复治疗。就算治愈后也只能恢复她在轮椅上的一些自主功能。这不仅是一位医生给出的诊断,而是多为专家给出的结果。这么小的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她将终生与轮椅为伴,这是多么痛心的消息,虽然造成瘫痪的原因没有完全确定,但练习下腰很有可能是主要诱因。这还不是个例,之前约有10例类似的案例。小孩本来是想通过形体训练来锻炼一下肢体,培养气质,却因为训练方法不得当,造成了当事人终生的遗憾。而作为一名戏曲形体教育工作者,训练学生腰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黄梅戏的学生在年龄跨度上差异较为明显,一般在9到15岁之间,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群体的特殊性,防止在练习时让学生出现意外,又不能因为怕身体受到损伤,而草草了事、因噎废食。

因此腰部形体训练的优劣直接关乎黄梅戏演员的艺术高度和艺术生命力,在演员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腰部训练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训练后具备良好的腰部活动能力,达到良好的表演创作的需求。

二、腰部训练的科学性

训练不是体育的专有名词,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是在竞技运动,还是群体活动或是体育教学活动中,只要是为了提高健康、体质和运动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都称为训练。在戏曲基功教学中,腰部腿部的软开度、柔韧度、力度、爆发力是训练的重点。这些训练都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练习,为的是在舞台上实现某一特定剧情、人物造型等进行的身体活动,形成一种身体条件反射。而在训练过程中,会大大超出人体正常生活中承受的负荷。因此,如何合理训练是要深度考虑的问题。

(一)人体腰部的构造

为了能快速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不能盲目加大运动量、延长训练时间或者单一重复某一个训练项目,这样不仅课堂枯燥乏味,会让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们身体上难以承受,而且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方法下,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会达不到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戏曲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复制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为了训练而训练。为了更好更快地达到训练目的和要求,需要我们从人体生理学、解剖学、人体美学和教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首先,要认识人体腰的构造。成人的脊柱由七块颈椎、十二块胸椎、五块腰椎、五块互相融合成一块的骶椎以及五块融合成一块的尾椎所组成。除了第一、二颈椎和骶、尾椎以外,其他椎骨的构造大致相同。而每个部位的形态、大小又有不同的特征。颈椎主要是支撑头部的重量,而腰椎则要支撑整个躯干的重量,所以,腰椎要比颈椎粗、大。除了第一、二颈椎和骶、尾椎以外,每个椎体之间都有一个椎间盘。人的脊柱是由26块椎骨组成,但只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占人脊柱长度的四分之一,它具有弹簧性质,减少运动时的震荡,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练习腰部动作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而椎间关节并不持重,只是起到稳定脊柱的作用。

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腰部的基本构造,在训练过程中,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出一套适合青春发育期学生练习腰部达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剂的训练目的。而且还能避免在练习中出现腰部损伤,如常见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二)传统的训练方法

在以往的黄梅戏基功腰部训练中,常常采用前耗腰、后耗腰、旁耗腰、前掸腰、后掸腰的方法进行。对于软度好、年龄小的孩子来说,通过这些训练手段能基本解决腰的软度问题,但在力度和爆发力上有所欠缺。而对于软度差、年龄大的孩子来说,这些手段并不能解决软度问题,但是力度和爆发力相对软度来说会好一些。这样的训练手段并不能使其两全其美,每一类学生都会失去一部分能力,要么太软没力度和爆发力,无法完成舞台上人物瞬间的造型和亮相;要么太硬没有桥拱形,没法完成舞台上人物柔美的下腰连贯动作。这都没达到训练目的,如果采取加大训练数量和借助外力扳腰,会使学生们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恐惧,学生们如果不配合训练,则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路遇》一折中,七仙女刚一出场时在水中观看自己容貌,需要用到从旁到后再到旁的一个180慢控腰动作,在排戏过程中,年纪小的学生很容易完成,基本不费劲,但是遇到年纪大的学生就有点做不好了,大腰控不了那么低,无法完成剧中动作,所以改成在水前左右两看,这样一改人物刚上场时轻盈柔美的形象便淡化了很多,而且让人物刚出场的技巧亮点也失去的光彩。《夫妻观灯》是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小戏,是黄梅戏的代表作之一。舞蹈性强、节奏明快,形体动作要求简洁明快、质朴、干净不拖泥带水,由于在基功训练中腰部的训练不够系统,使腰不能很好地控制和支配上下身,所以在学习这些剧目时,往往出现上下身不和,整体动作僵硬,不流畅。在台上失去这些剧目的质朴的美感。

(三)创新的训练方法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3

2007年6月10日,在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15岁的浙江选手王燕在做高低杠“后屈两周下”时头部朝下重重摔下。当时医生初步诊断为脊柱受伤,高位截瘫的可能性非常大。

万幸的是,经过4个月艰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浙江体操运动员王燕于2007年10月9日出院,由于恢复状态良好,王燕可以回家接受第二阶段的治疗。

王燕的事故让我们又一次想起几年前受伤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1998年7月22日,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失手,头部坠地后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完全性损伤,不得不离开她所热爱的体操运动。

然而,桑兰继续在轮椅上创造她此后的人生奇迹。

她通过科学、系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终于回归了社会,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并最终成为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

人们也许会问,为何那瞬间的失手会变成千古的遗憾?那是怎样的一次短暂的坠落?我们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杜良杰从人体脊柱的解剖知识入手,为您讲解脊椎损伤的一些相关知识。

颈椎:活动度大 病分六种

人的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位于脊柱的上端,是人体脊柱活动度最大的部分。低头看路的动作由颈椎前屈完成;仰头望天的动作由颈椎后伸完成;左顾右盼的动作由颈椎的左右旋转完成;摇头晃脑的动作由颈椎的侧屈完成。将上述各个动作综合起来,颈椎还可以做环转运动。因此颈椎可以进行相当大的自由运动。

第一颈椎:寰椎

在七块颈椎骨之中,第一和第二颈椎为颈椎的旋转运动提供了结构基础。第一颈椎呈环状,在医学上被形象地称为寰椎。寰椎中空,呈圆形,前后有两个骨环叫做前后弓。在前弓的后面有关节面,可以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形成关节,此关节如同户枢,可以进行旋转运动。第一颈椎的前后弓相互连接,在右右两侧形成了耳状突出,像是一个双耳炒菜锅。中间的圆形孔中容纳着极其重要的通向大脑的中枢神经,就是常说的脊髓。寰椎两侧的耳状突中有孔叫做椎动脉孔,供应大脑的主要动脉就是从此孔通往大脑,为大脑提供营养。一股情况下,如果将寰椎中央的椎孔分为三等分,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占据其前1/3的空间,脊髓占据中1/3的空间,其余1/3的空间是潜在的空间,没有重要的组织结构占据,称为缓冲间隙。当第一、第二颈椎之间发生骨折脱位或者其他占位性病变,使寰椎的缓冲间隙减小或者消失,就有发生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

第二颈椎:枢椎

第二颈椎向上突起一个牙齿状的骨凸,与寰椎前弓的后关节面形成关节,使头部能够围绕此关节进行旋转运动。因为第二颈椎的齿状骨凸能够与寰椎前弓的关节面形成关节,如同古代人家的门户之枢,故将第二颈椎称作枢椎。枢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向后突出一个长长的骨凸,叫做棘突。棘突是除了寰椎之外所有的椎骨都具有的结构,但枢椎的棘突较长。枢椎的齿状突是比较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被施绞刑的人就死于齿状突骨折以及所伴随的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一种经常可见的儿童疾病是咽部感染,在炎症作用下,常发生寰枢关节韧带松弛、寰枢关节半脱位,导致颈椎疼痛、歪斜畸形。

第七颈椎:隆椎

颈椎椎骨前部的方形骨块叫做椎体。从第三至第七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棘突逐渐增长,其中,第七颈椎的棘突是最长的,低头时我们能够看到的颈椎最突出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棘突,因此第七颈椎被称为隆椎。

“夹心饼干”椎间盘

人在出生之后,随着爬行及抬头运动的建立,颈椎产生了向前的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的颈椎除了第一和第二之间外,在椎体之间都有一个呈夹心饼干状的结构,叫做椎间盘。椎间盘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椎体,使之形成关节,完成前后屈伸及左右侧屈运动。当然,颈椎的运动是由前方的椎间盘与后方的小关节之间的联合运动共同完成的。颈椎间盘突出就是由于椎间盘“夹心饼干”的夹心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所致的一种颈椎疾病。颈椎椎体、关节突等都是骨质增生的常见多发部位。

颈脊髓:高速公路线缆

从第一颈椎到第七颈椎的椎孔共同形成了颈椎椎管,容纳着颈脊髓。颈脊髓上承颅脑,与延髓和脑干相连,向下则与胸腰脊髓相连。如果将脊髓比喻成缆绳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这根缆绳是由许许多多的更细的缆绳组成的。腰椎和骶椎的脊髓接纳来自下肢的“绳索”,胸椎脊髓接纳来自腰骶椎脊髓的“绳索”,颈椎脊髓则除了接受来自胸椎、腰椎、骶椎的缆绳之外,还接受来自上肢的绳索。这根绳索从下向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分的加入,变得越来越粗大。其中,在颈椎和腰椎接受“绳索”较多的区域显得异常粗大,被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

我们也可以将脊髓比喻成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脊髓的前部,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经过此信启、高速公路向下传达,支配全身的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脊髓的后部,来自全身的感觉信息经过此高速公路向上传达,到达大脑,传递全身各部的感觉信息。

如果将脊髓横断的话可以在其横断面上看到中部呈灰色的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区域,叫做脊髓灰质,是神经细胞存在的地方。在蝴蝶形的灰质的周围存在着呈白色的、传导运动和感觉信息的缆绳,叫做白质。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颈椎的椎管内容纳着可以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的高速公路线缆,这根线缆的任何一部分遭受破坏都会引起信息高速公路的故障。其中前部运动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后部感觉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感觉功能的障碍。

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一般情况下,来自左右大脑半球的运动信息缆绳在延髓部位交叉到对侧后向下走行,形成锥体束,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而来自下肢的感觉信息缆绳进入脊髓后上升一到两个脊髓节段后左右交叉,传递对侧下肢的感觉信息。因此,当发生了半侧脊髓损伤后,就会产生同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这种类型的脊髓损伤叫做脊髓半切综合征。

当颈段脊髓损伤发生时,四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都发生了故障,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都发生了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四肢瘫。

当发生了胸腰骶段脊髓损伤时,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发生了故障,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截瘫。

当发生脊髓损伤后,大脑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管理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就形成了独立的“司令部”,并各自为政,无所制约,过度亢进,就导致肢体痉挛。

暴力冲击是脊髓损伤的外因

脊髓损伤的原因很多。内在原因有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肿瘤、结核、脊髓感染、脊髓血管畸形等等;外在原因主要是创伤。脊髓受到暴力的冲击,同时颈椎的韧带、骨和关节发生破坏,变形、移位或脱位,对脊髓发生压迫,使脊髓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信息高速公路

的信息传导障碍。

常见的颈椎疾病: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种:颈型颈椎病

又叫做肌型颈椎病,是在长期颈椎不良姿势的作用下,颈椎发生了椎间盘的退变,同时伴有颈椎前后肌群肌力不平衡,项背肌劳损,以颈椎疼痛为主要症状。此型颈椎病病情较轻,如果注意治疗或保健,就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展。

治疗方法是徒手功能锻炼法,将双手十指交叉置于枕部,头向后伸,手向前拉,相互对抗,维持5~10秒后放松,每日锻炼50~100次,可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也可以使用一种专用于颈椎功能锻炼的颈椎康复器,这种康复器尤其适合有肩周炎的颈椎病患者。

第二种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间盘退变、颈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以颈椎神经根孔附近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为主,以上肢麻木为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是靠颈椎牵引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进行颈椎的功能锻炼。

第三种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颈椎不稳、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到异常活动或增生骨刺的压迫刺激,发生痉挛,从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等主要症状。

最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是制动,然而,制动只能是短期的,并且必须在制动的同时进行颈椎功能锻炼,以增强颈椎的稳定,减少颈椎病的复发。不可长期应用颈围领等器具制动,以免发生颈椎周围肌肉的萎缩。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第四种颈椎病:交感性颈椎病

此种颈椎病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发生了颈椎椎间不稳定,在异常活动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椎动脉痉挛,产生眩晕、鼻塞、心慌等症状。治疗方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基本相同。

第五种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并在慢性压迫之下,出现脊髓不全损伤的症状,如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痉挛。

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颈椎功能锻炼。

最后一种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

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颈椎疾病的混合类型,其治疗更加棘手。

胸椎:坚固稳定 五种常见病

胸椎具有向后的生理性弯曲,上承颈椎,下续腰椎,两侧同12对肋骨相连接,中空以容纳脊髓,起着保护内脏、支撑躯体、缓冲震荡、维护神经中枢等重要作用。

人体有12节胸椎,胸脊髓上通颈椎的脊髓,下连腰椎的脊髓,承上启下,构成了人体的神经中枢,传递着重要的感觉运动等信息。

纤维环和关节突加固胸椎在颈椎和腰椎,椎间盘就像在椎体之间镶嵌的天然胶冻样“滚珠”。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滚珠”可以自由地转动,就像您用两个手掌玩弄圆球一样。然而,胸椎却不需要太大的活动度,为了防止过度的活动,在胸椎间盘的,上帝用精湛的编织艺术编织了纵横交错的纤维环,还在后方的椎板上、下面捏造两对突起,分别叫做上、下关节突,再在关节突的周围用关节囊和韧带来进行加固。

肋骨保护心肺

大家知道,心肺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需要坚固稳定的东西来保护。恰好12对肋骨从后向前分别连接于胸椎和胸骨之间,形成了两个呈肾形的胸腔,容纳并保护心脏和肺脏。

棘突限制胸椎的活动

胸椎的棘突向下倾斜角度较大,如同叠瓦状排列,相互限制彼此的活动,如此也大大加强了胸椎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固胸椎,在椎体的前、后方还编织了纵形的韧带分别叫做前、后纵韧带,在椎板、关节突、横突和棘突之间编织了坚固的韧带分别被称作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经过如此编织加固之后,人体的胸椎就显得非常稳固了。

常见疾病一:韧带结构的增生与钙化

同颈椎和腰椎相比,胸椎不容易发生像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相反,容易发生韧带结构的增生和钙化。最容易发生增生和钙化的是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常见疾病二:胸椎管狭窄

如果后纵韧带增生钙化,就会从正前方对脊髓造成压迫;如果黄韧带发生增生和钙化,就会从两侧或后方对脊髓产生压迫,从而逐渐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甚至会影响到大小便功能,发生大小便无力或失禁。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胸椎管狭窄症。

如果发生了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无力等症状,请您一定要警惕胸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尽早到医院诊治。

常见疾病三:压缩性骨折

胸椎椎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松质骨。如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之后,骨内压增大,会发生局部或周身的疼痛,常常痛无定所,负重时明显,立不如坐,坐不如躺,甚至行动能力受限;伴有身材变矮、圆背或驼背畸形;腿抽筋。轻微的外伤就可以引起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骨折后局部疼痛加重,可有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定要防止外伤,哪怕是轻微的外伤都有可能导致脊椎骨的塌陷。

常见疾病四:脊椎结核

胸椎是脊椎结核的好发部位之一,从肺脏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结核杆菌最容易在胸椎松质骨的血管池内停留繁殖,破坏椎体结构。在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的同时,可发生病椎局部的疼痛、压痛。严重的患者,被破坏后的椎间盘组织向后压迫脊髓会导致截瘫。

常见疾病五:胸椎间盘突出

一旦发生了胸椎间盘突出,要比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胸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是脊髓,而腰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则多是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胸椎间盘突出大多发生于外伤之后,因此,在外伤之后如果发生了腰背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该警惕。

尾椎现在在人体内已经退化,一般被认为没有太重要的功能。

骶椎有5块,融合为一块骶骨,在5块骶骨之间的前方有四对出孔,叫骶前孔,后方也有四对出孔,叫骶后孔。骶前孔和骶后孔是重要的神经出入孔道。骶骨与双侧的髂骨构成关节,进一步与耻骨和坐骨组成骨盆环,容纳和保护盆腔内的重要脏器。

骶骨的退行性疾病较少见,有时可以发生外伤性疾病,骶骨是脊索瘤的好发部位,骶尾部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便排除肿瘤性疾病。

腰椎:负重最大 避免椎间盘病变

腰椎上承胸椎,下连骶椎,接受从胸椎传来的应力,并通过骶椎向下传导,因此其负重比颈椎和胸椎的大得多。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也较为普遍。

一般情况下,人体有5节腰椎,分别称之为第一至第五腰椎。同颈椎和胸椎一样,每节腰椎也都有椎体、椎弓根、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同胸椎一样,腰椎诸椎节之间也是靠许许多多的韧带来加固的,其中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黄韧带位于椎板之间和关节突之间,而棘间韧带和棘上韧

带分别位于棘突之间和棘突之上。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有:(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2)连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4)缓冲外力作用;(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7)维持脊柱的曲度。

常见疾病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在中年以后,腰椎间盘中间夹层中的髓核含水分开始减少,椎间盘的厚度开始减小,会引起其周围纤维环的松弛和后方关节突关节的松弛,导致该节段运动功能的紊乱,产生诸如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叫做腰椎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松弛的纤维环发生部分破裂,髓核从破裂间隙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见疾病二:关节磨损和骨质增生

腰椎退行性病变还包括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如软骨关节面的磨损、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也会导致腰痛和下肢疼痛。

常见疾病三:椎管狭窄

长期的腰椎运动节段的异常应力作用会导致韧带肥厚、骨质增生、关节突内聚等病理改变,使容纳神经的中央椎管或者神经根管容积减小,使神经受压、缺血缺氧,活动后尤甚,产生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沉重如同灌铅,休息后症状缓解,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症状。

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有哪些

能够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很多,其中,腰部急慢性扭伤、拉伤或轻微闪挫会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便秘等会在纤维环破裂的基础上使椎间盘组织发生突出;改变,如腰部屈曲位变为直立位或坐位变为站位,会使椎间盘内压发生急剧的变化,加重椎间盘突出;长期过度负荷及静力性损伤,如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机动车驾驶员、电脑操作员长期坐位,保持一种姿势,易使肌肉疲劳,使躯体的大部分应力作用在椎间盘,可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避免腰椎间盘病加重的日常保健

*游泳、散步、打太极拳对腰椎间盘有利

*养成良好的生活姿势

收腹挺胸,双肩撑开稍向后展,双手微微收拢,自然下垂;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坐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因为椅子的靠背可以部分承担躯干重力,减缓腰部肌肉的疲劳。

最好睡木板床加5cm左右的床垫,或者睡在较硬的席梦思床垫上,使背部能够完全休息。仰卧时,腰间可垫放毛巾卷,保持腰部弧度。起床时要先转身,将双脚放在床边,然后再用力支撑起身体。

提重物时动作一定要连贯、轻柔,避免突然发力。

*进行腰背肌和腹部肌肉功能锻炼

常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

腹部肌肉功能锻炼法:取仰卧位,双下肢并拢、双膝关节伸直位,向上抬腿,抬至30~45度位置时停止并保持5~10秒钟,放松,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锻炼。一般可以从每组10~20次,每天1~3组开始,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链接

五点支撑法

仰卧屈膝位,双侧足掌、头部、双侧肘部用力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躯体如拱桥状,维持5~10秒钟后再进行下个动作。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4

“康平颈腰熏蒸治疗床”国家注册商标,专利技术产品是郭小平医生根据十几年的临床经验――人体颈腰椎自然生理曲度设计而成。患者用后立即支撑变形、僵直、后凸、突出、增生的椎体,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弯度,同时“熏蒸疗法”中含有三十几味名贵中草药,借助熏蒸热能,使药物分子活性加倍,直达腰部病灶,药力马上渗透骨膜,血液循环立即加快,椎体经络中的风寒湿瘀迅速排出,正常的生理功能立即恢复,粘连部位松解,炎症消散,增生骨刺变钝,椎盘突出髓核慢慢萎缩变小,回纳到原来部位,达到“筋柔骨自正”的治疗效果。同时,特殊的药物分子能快速改善椎间盘及椎骨的营养系统,补充椎体营养,让破裂的纤维环得到快速修复和加固,让颈腰椎病得到彻底康复,疗效立竿见影,永不复发,是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福音。

1天只需1小时:

1、治疗当天:颈部、腰部感觉轻松舒适,其头痛眩晕、耳鸣、颈肩痛、腰酸、腰痛、手脚麻木、手握力差、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周身乏力等症状缓解、减轻。

2、治疗七天:颈腰椎生理性变直、后凸、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劳损、坐骨神经痛、颈腰部僵硬等症状明显好转50%,由颈胸腰椎错位等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恢复到正常血压。

3、治疗十五天:患者颈腰椎生理曲度完全改善,坐骨神经不再疼痛,肩痛手麻,腰腿酸麻,手不能抬举等症状全部消失。

4、治疗二十天:可以长时间坐立,扭腰、弯腰、不费力,腿脚灵活,走路轻松。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部位全面消失,等到恢复,各类症状得到全面改善,腿脚灵活,走路、上搂、天气变化、运动也不复发。

5、“康平颈腰熏蒸治疗床”省时、省心、省药费,经济实惠治疗,适应于:颈椎,腰椎突出、增生,坐骨神经,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生理性变直,腰肌劳损,腰痛,风湿,类风湿,陈旧性老伤,中风偏瘫等。

6、学员在学完相关技术后,学员可继续免费在医院门诊实行临床手法实习,学习到真正的医疗绝技,又让每个学员考取相关的合法证件,更为饱受疾患煎熬的大众带来更大的康复福音。

所以“康平颈腰熏蒸治疗床”是无医学基础、无学历、无人脉、无经验、无技术人员创业致富捷径的项目。也是众多倍受困境煎熬须眉不展的“诊所”的救星。凡前来学习、调理患者可签疗效协议,达不到宣传的疗效水平,赔偿来回损失并退回全部费用。

培训费:13700元(含考取康复科医师证书,颈腰熏蒸治疗床,1个月治疗药物,以下一至六班学费),限一县一家随时接受经销商治疗咨询和指导。

一、二十四气脏腑疗法班:其八锁、二十四气、推中宫开胃脘手法的奇效着重于临床,直接作用于腹部和主要穴位,通过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和排除病邪从而治疗头昏、头痛、中暑发痧、腹痛、腹胀、腹泻、恶心、便秘、失眠、自汗、盗汗、痛经、闭经、美容祛斑、疝气、耳鸣、肠炎、胃下垂、胃溃疡、水肿、手脚抖动、抑郁症等脾胃引起各种病症,疗效神奇,一次见效,5天左右可以完全掌握并临床运用,面授:3380元。

二、正脊疗法班:将理筋入槽,捺骨归位,推筋活血、罗汉推背、搜骨洗髓法正脊复位术变得简单,更容易学效果更好,一个星期的即可熟练掌握颈椎、胸椎、腰椎、多角度、多方位、定点定向复位手法。对:颈椎、肩周炎、腰椎突出、坐骨神经、胸椎错位、胸闷、脊柱侧弯、生理性变直、腰肌劳损、腰痛,足跟痛、关节炎、网球肘、增生、损伤脱臼、急性腰足扭伤、落枕、咳嗽、中暑发痧等手到病除,面授:2380元。

三、中风偏瘫调理班:学习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缺血、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等病的形成,中风偏瘫前的预像,中风偏瘫时的处理,中风偏瘫危险期过后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不清、口眼歪斜、吊斜风、脑委缩等症状治疗,可签约治疗,学费:2380元。

四、刺血针灸班:其疗效是普通针灸的十倍,在治疗风湿、偏头痛、肩周炎、增生、坐骨神经、颈椎、腰椎突出、内外伤、筋痛、腰肌劳损等病痛当场见效,治疗时直指病灶,针到痛止,血出病愈,对肩周炎等病引起手不能抬举和脚不能行走等各种疼痛,可当即消除,学费:1880元。

五、祖传秘方:(1)、骨消散:对颈椎、腰椎膝关节增生等症状特效。(2)、痛风灵:用内服外敷药来排泄、溶解尿酸的生成。(3)、胃病速效液:对食欲不振、面黄、消瘦等症状3疗程治愈。(4)、糖尿病制剂:3-5疗程见效。(5)、皮肤病涂剂:对红肿硬快、疮毒、鱼鳞等3次痊愈。以上秘方全部学习3000元。

六、膏药制作班:(1)祖传秘方、品质突破,疗效更显著,贴上药力马上渗透骨膜,正常的生理功能立即恢复,疗效立竿见影。(2)使用方便:不流淌,不留残膏,无须火烤加热。(3)对:颈椎、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跌打扭伤、腰肌劳损、网球肘、足跟痛等一个上午见奇效。学费:3000元。

七、疑难病签约调理1、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缺血、脑出血、高血压等病造成的中风偏瘫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不清、口眼歪斜、吊斜风、脑委缩等症状,一次见效,用秘方调理,不用西药,不手术,治疗时间短,与患者家属签“公正合约”先免费治疗保证调理康复到一定程度后付治疗费。治疗费多少,付费方式按照病情情况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安排上门治疗。

2、痛风:用内服外敷药来排泄、降低、溶解、控制尿酸的生成,不用西药,不手术,治疗时间短,与患者签“公正合约”先免费治疗,治疗费多少,付费方式按照每降1个尿酸点来收取(治疗前按照医院化验报告单尿酸点数多少计算,每降1个尿酸点数收费500元,最少降30个点数起算,没有降到30个点数分文不收)。

3、类风湿:不用西药,不手术,治疗时间短,能迅速降血沉,消除类风湿因子,使抗o转阴,当天肿痛立即解除,与患者签“公正合约”先免费治疗,治疗费多少,付费方式按照每降1个类风湿因子点来收取(治疗前按照医院化验报告单中类风湿因子点数多少计算,每降1个类风湿因子点数收费1000元,最少降25个点数起算,没有降到25个类风湿因子点数分文不收),可以安排上门治疗。

4、奇难杂症:在各大医院治疗多年,或检查不出任何疾病,与患者“签公正合约”先免费调理,调理费多少按照病情情况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付费方式是基本治愈后付费。

八、医学师承班:期满后参加卫生厅组织的考核,合格颁发证书,可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学费:16000元。

注:2013第四期9月1日,2日上课,第五期10月1日,2日上课,以上一至六班一次性加盟学习22天,收费:10000元(含考针灸科医师、康复科医师、民族医师证书费及学习期间的生活住宿等费用),不考证9000元,也可单项学习。

“先免费学习,凭疗效说话”,体验技术真实可靠,同时觉得自己可以学会时再交费报名。

报名地址:江西省万载国学文化交流中心联系人:杨勤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5

摘要:目的:探讨哈达瑜伽锻炼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弧度的影响。方法:将颈椎生理弧度发生改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4组,哈达瑜伽锻炼的为a组,推拿治疗的为B组,药物治疗的为C组,D组不进行有计划的锻炼和治疗。治疗实验6个月,且再跟踪6个月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颈椎生理弧度测定:生理弧度变化采用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a、B、C、D四组生理弧度在实验后的改变率分别为12.947%、9.919%、8.821%和-0.868%,a组降低明显,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止实验6个月后,四组生理弧度增加率分别为0.637%、2.686%、2.909%和0.308%,各组自身停止实验前后进行比较,a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维持疗效的效应;B组、C组各自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维持疗效效应;组间综合疗效比较,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哈达瑜伽锻炼、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地帮助颈椎生理弧度的恢复,哈达瑜伽的作用优于推拿和药物治疗,在停训一段时间后哈达瑜伽能够维持疗效,效果优于推拿与药物治疗。

关键词:哈达瑜伽;颈椎病;大学生;生理弧度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72-03

influenceofHadaYogaonCollegeStudentsCervicalVertebraSuffers'physiologicalRadian

ZHoUYong,ZHanGYu-chao,CaoRui-hua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influenceofHadayogaexerciseoncervicalvertebrasuffers'cervicalvertebraphysiologicalradian.method:64patientsarerandomlydividedinto4groups.theHadayogaexerciseisagroup,themassagetreatmentisBgroup,themedicinetreatmentisC,andDgroupdoesnotcarryonanyplannedexerciseandtreatment.thetreatmenttestslastsfor6months,thenafter6monthstracking,totestthecervicalvertebraphysiologicalradianrespectively.thephysiologicalradianchangeusesthettest,andsynthesizescurativeeffectsarecomparedbetweengroupsbythe(2.Result:the4groupsa,B,C,Dofphysiologicalradiansaftertheexperimentalchangeratearerespectively12.947%,9.919%,8.821%,-0.868%.agroupreducesobviously,andhasall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betweenBandC.after6monthslaterofthetest,4groupsofphysiologicalradianincrementisrespectively0.637%,2.686%,2.909%,0.308%.itselfofeachgroupiscomparedbeforeandaftertheexperiment,agroup'sdifferencesisn'tremarkable(p>0.05),whichhasthemaintainingcurativeeffect,BandCgroupsareallremarkable(p

Keywords:Hadayoga;cervicalvertebrasickness;collegestudents;physiologicalradian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1~2]。随着电脑的普及,该病越来越多,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约占总患者人数的11.1%左右,并呈增加的趋势[3]。哈达瑜伽是众多瑜伽流派中着重于人体脊柱健康的一支。练习时着眼于人的脊椎、韧带、关节,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使人的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让关节和韧带松弛,并使肌肉伸展、经络疏通、促进循环,达到全面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运用瑜伽来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报道还未见到,本研究探讨了哈达瑜伽运动对颈椎生理弧度的影响,旨在为颈椎病患者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经过体检筛选,选择生理弧度发生改变的大学生颈椎病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受试者年龄(21.4±3.37)岁,颈椎病(1.9±0.21)a。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将64例受试者按颈椎病年限及男女相当随机分为4组(各16例):a组进行哈达瑜伽锻炼;B组进行推拿治疗;C组运用药物疗法;D组为对照组。

1.2.2实验时间及计划各组实验时间均为6个月。计划实施如下:

a组以哈达瑜伽为主要训练手段。本研究的运动处方主要选择哈达瑜伽的眼镜蛇式、骆驼式、弓式、鱼式、蝗虫式、狗伸展式、简化脊柱式及山式等动作技术。这些动作与脊柱,尤其与颈椎运动密切相关,有助于脊柱健康[4]。每次训练之前做些常规的热身活动。最初一个月学习哈达瑜伽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同时进行相应的活动,然后进行有计划地训练:开始进行训练时,不要求动作十分到位,尽力即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逐步增加动作幅度,逐渐使动作趋于标准。训练难度及运动强度由小渐大,整个运动训练的量均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以轻度疲劳为限。每次训练45~60min,每周5~7次,基本为早晨训练;

B组以推拿为主要手段。首先用放松手法进行拿、揉、按、推,使病人痉挛解除,疼痛减少,再通过调整颈椎的位置,以达到纠正椎体旋转,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解除小关节的错位等,手法要轻要稳,忌旋转和过重牵拉。3次/周,2周为一疗程[5];

C组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静脉滴注丹参16mL+5%葡萄糖500mg谷维素20mL/次,3次/d,田七片3片/次,3次/d。静滴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平均用药2疗程[5];

D组不进行任何治疗。

1.2.3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设定。治愈:症状消失,无阳性体征,X线示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正常,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线明显改善(颈椎角度在训练6个月后变化率大于或等于6.0%,停止训练6个月后增加率小于或等于2.5%),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减轻,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好转(不计停训后的增加率,凡在训练6个月变化率大于0小于6.0%),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劳累、伏案过久或头前倾时间较长则症状加重,经治疗后可缓解;无效:主要症状及X线片均无好转(凡在训练6个月变化率小于或等于0)。

1.2.4颈椎生理弧度测量实验前在颈椎的X线侧位片上进行生理弧度测量,从第二颈椎后上沿到第四颈椎椎体下缘中点的连线和第七颈椎后下缘与颈椎椎体下缘中点的连线的夹角,得到“颈椎角度”[6]。

1.2.5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理弧度改变采用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

2治疗结果

2.1颈椎生理弧度在6个月实验期前、后及停止治疗6个月后再跟踪测定的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实验,D(参照)组不参加有计划的锻炼和治疗,其生理弧度增加(增加率为0.868%),a、B、C三组颈椎角度均有降低(降低率分别为12.947%、9.919%、8.821%),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止治疗6个月后,a两组停止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C组生理弧度增加较多(增加率分别为2.686、2.909%),与自身6个月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表1实验前后各组对象颈椎角度(度)的变化(x±s)

2.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按疗效标准对组间疗效进行比较,a组和B、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2)。结果表明,哈达瑜伽锻炼的效果相对推拿和药物治疗更明显。

表2训练后各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3讨论

3.1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3.1.1慢性劳损目前,高校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在迅速增加,主要是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坐着时习惯于低头弯腰。加上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坐姿不正确,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向前屈的劳累状态,颈后肌处于强直状态,违背了颈椎前凸,胸椎后凸的生理曲线,从而导致颈部慢性劳损,使其关节囊、椎间韧带松弛及肌肉张力降低,功能失调,削弱了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随之颈椎的生理弧度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颈椎病[7-9]。

3.1.2外伤因素大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颈椎,尤其是突然转颈,或者外界暴力,均会导致颈椎不稳、颈椎间盘突出、局部软组织损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和神经刺激症状,尤其是受伤后掉以轻心,继续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颈部运动,加剧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承重状态下的不良姿势习惯是引起颈椎病的关键因素。对于承重状态下的不良姿势分析:长期坐姿、低头和右手操作鼠标,以及其他一些不正确的坐姿等,使腰、背及颈肩部两侧的肌肉、韧带的张力和骨性结构受力不均,产生脊柱生物力学失衡。脊柱及周围软组织是一个功能整体,颈部应力状态的失衡及骨性结构异常改变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把颈椎病简单的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更应重视脊柱的整体应力状态。脊柱的应力状态常常是动态的,随着人的姿势、等行为而变化,在生理范围内的变化,不会给机体造成损伤(因体质差别,生理范围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在局部受力的大小、方向、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软组织和骨性结构会出现本能地保护性应力代偿,如:软组织张力增加,骨性结构的受力不均,关节突关节移位,椎间盘的损伤,应力集中的部位会产生无菌性炎症、软组织纤维化、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过程[10]。机体应力代偿的目的是维持脊柱的承重稳定性,本能的继续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慢长的、逐渐的应力代偿过程,机体不会出现明显不适,但会出现结构上的变化和功能相对的丧失及相应的临床症状,这是机体对异常应力整体代偿的一部分代价,大脑往往意识不到代偿后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时仍然会按记忆中的本能动作,尽管是在生理范围的各种动作,此时会出现异常结构的应力失代偿,从而诱发病痛等症状的发生[11]。

3.2哈达瑜伽的运动特点本研究的运动处方主要选择哈达瑜伽的眼镜蛇式、骆驼式、弓式、鱼式、蝗虫式、狗伸展式、简化脊柱式及山式等与脊柱,尤其与颈椎运动密切相关的动作技术进行训练。这些动作大多以反弓形势锻炼脊柱,并且主要针对颈椎和胸椎的锻炼。同时结合颈椎前屈、扭转等运动。整个训练均由慢速而充分地拉伸。训练均在能适应的状态下,使其颈椎骨性结构及其软组织得到充分地刺激和锻炼。如眼镜蛇式的做法:1)俯卧,双手贴在身旁,两腿并拢,一侧脸颊着地,全身完全放松;2)转动头部,让前额靠在地面,用面部和颈部肌力慢慢将头部充分翘起;3)发挥背部肌肉的作用,把双肩和躯干逐步抬高,同时慢慢吸气,两手置于双肩之下,两手手指相对。慢慢将上体推起,让背部继续相对充分地上升,感到舒适为度,肚脐尽可能贴紧地面,头向上方和后方拉,手臂推直;4)保持伸展的姿势10~20s,正常地呼吸;5)慢慢呼气,逐渐把躯干放回地面。将头转向一边,全身放松,然后再做下一次。要求翘起头部、背部及抬起躯干时,应先从脊柱顶部第一节脊椎开始翘起,一节接一节地向上翘而升起,还原时,由下至上一节脊椎接一节脊椎地放下,直到胸部回到地面。同时要求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均要结合意念,以意识带动动作,从而增强其运动效果。

3.3哈达瑜伽对颈椎病的影响哈达瑜伽通过法(身体的操作)、呼吸训练(身心调节)及意识冥想(心理的意念)的引导来达到一个良好状态,它对人体在心理、生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哈达瑜伽注重身心合一,具有减少压力与消除神经紧张、松弛肌肉,增加自主能力与纠正身体姿势以及增进身体机能的作用;能训练和控制人的身体和心情,锻炼人体里的腺体、器官和神经。在脊椎周围有32对神经,这些重要的神经都附着在重要的内脏上,整个中枢都控制着不同的感觉。因此人体的整条脊椎,从尾骨一直向上顺延至头部,都有能量流转,也称为能量中枢,要获得良好的健康状态,该中枢必须要能如水般自由流动。哈达瑜伽的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所有的动作都围绕着脊椎进行练习,使脊椎周围神经里的淤血消除,从而保证人体经络通畅,使脊椎保持弹性和灵活性,并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让关节和韧带松弛、肌肉伸展、经络疏通,达到全面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12]

3.4哈达瑜伽对颈椎生理弧度的康复作用哈达瑜伽和其他多数体育练习的特征不同,它的祛病健身,多体现在通过抻筋拔骨和内在气息的调整,以促进血液的流通,增加肌肉力量及柔韧性,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它对颈部而言,有前屈、后伸及扭转等拉伸运动,在充分锻炼颈部肌群的同时,通过背部各肌群在各动作方向中的深度静力拉伸,起到牵拉颈椎的作用。即哈达瑜伽运动疗法对本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颈部的肌肉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颈部肌肉锻炼可以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骨性结构、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颈椎关节僵硬,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哈达瑜伽训练后肌力增强,因每一式法都包含有躯干训练,尤其是胸腹及背部肌群的锻炼。法在操作上不像一般肌肉的耐力训练,是用低负荷、高反复次数的操作形式帮助肌肉伸展,改善关节柔韧性有利于整体柔韧性的提高。总之,在同等的训练强度下,法对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关节的柔韧性具有积极的效果。肌肉发展不协调及某特定肌群和关节的柔韧性缺乏会导致不良的身体姿势,而哈达瑜伽法对不良习惯姿势有矫正的效果[13]。哈达瑜伽能够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平衡,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拉开嵌顿的小关节滑囊;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促使迂曲的椎动脉变直,增加有效血流量;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复位等。从而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提高颈部的柔韧性,使颈椎生理弧度达到正常的状态。另有学者认为,哈达瑜珈锻炼通过法使力可以达到每个椎体及椎间盘,从而减轻了椎体、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重量,另一方面,持续的力使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有利于纤维组织复位,改变神经根受压,从而缓解症状。这一点和治疗颈椎病的传统方法颈椎牵引法在生物力学原理上极其相似,但瑜伽运动比牵引法更加省时、方便而且可以减轻经济压力,最重要的是瑜伽运动疗法维持疗效的效应更明显。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哈达瑜伽锻炼以及推拿、药物治疗对颈椎生理弧度的恢复均有积极作用,而哈达瑜伽疗效优于推拿和药物治疗,并且哈达瑜伽锻炼停训后一段时间内有维持生理弧度的效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克勤.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顾根兴.复旦大学教职工颈椎病102例追踪观察[J].中国校医,1999,13(4):277-278.

[3]裴仁和.青年人颈椎病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56-58.

[4]张婷.为了生命枢纽的健康请练哈达瑜伽[J].中华养生保健,2003,(7):37.

[5]李小明.颈椎病体疗及其它综合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4):64.

[6]KatSUSHitSKeSHita,motoaKimURaKamiaKiRaKoRaYaSHi,etal.Relationshipbetweencervicalcurvatureindex(ishihara)andcervicalspineangel(C2-7)[J].JournaloforthopaedicScience,2001(6):223-226.

[7]朱枫华,孙栩.长期伏案工作人员颈椎病患者病率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1):37-38.

[8]李新忠,苑庆龄.青年颈椎病的发病及其诊治[J].中医正骨,1996,8(6):15-16.

[9]毛丹凤.颈椎病发病与年龄、职业的关系[J].现代诊断治疗,2003,14(2):104.

[10]宣蛰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94:18-28.

[11]王立东,王志义,禹向国.工业设计人员颈椎x射线表现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202-205.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6

摘要近年研究发现,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教师的健康水平低于社会正常人,并有向职业疾病发展的趋向。教师的常见病主要包括:慢性咽炎、肩颈痛、腰背痛、下肢静脉曲张、胃肠病、心理问题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们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来探讨太极拳对教师职业病的防治功能。

关键词太极拳教师职业病防治

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建设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是教育和改革的主力军,对我国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教师不断的付出,健康也在逐渐透支,出现了一些颈椎病、腰椎病、咽喉炎及焦虑、抑郁和失眠等职业病。可以说教师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优差,所以教师作为职业病的高发人群是目前学者研究的重点,因此,对教师的常见职业病预防治疗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一、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因素

(一)工作压力

工作量增加,工时过长,身心得不到休息,生存空间受威胁,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收入减少,知识增长太快,持续进修,期望过高,感到有心无力,职业倦怠。

(二)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要充当多种社会角色,市场经济导致人们的名利观念日益加重,这些都会令教师沮丧、失落,产生心理压力。政治和经济诱惑使相当多的教师心情浮躁,他们纷纷走向社会,试图以各种社会兼职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家庭生活压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教师与社会普通的工薪阶层一样,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许多青年教师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将薪金都花在进修学习和参加培训上,进一步加剧经济的拮据,造成心理负担加重。

(四)其他方面

例如睡眠不足、对家庭不满、节假日经常加班、缺少体育锻炼、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会长时间不开心、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认可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教师健康的因素。

二、教师职业病的产生

(一)慢性咽喉炎

粉笔烟尘这东西让老师吃够了苦头,除了咽喉,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说话多、喝水少、粉笔微尘的吸入是导致教师多发咽喉炎的主要原因。

(二)静脉曲张

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三)颈椎、腰椎疾病

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备课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严重者会演变成颈椎病。而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四)神经、血管疾病

教师工作时间长、用脑过度、平时又不太注重膳食搭配,吃饭没个准,缺乏体育锻炼,再加上现在升学竞争激烈,教师因工作压力加重而导致巨大的精神负担,易引发与情绪不稳相关的脑血管疾病,出现头晕、失眠、早醒等症状。

三、练习太极拳对教师职业病的防治

(一)练习太极拳,可防治教师咽喉炎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长时间说话,对咽喉伤害非常大。长期如此,反复刺激咽喉,就会造成声带明显损害,且不能完全恢复,导致不可逆性炎症。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可防教师颈腰椎病

教师长期站立,长时间一个姿势,而且眼睛盯牢前方脖子挺直,容易导致颈腰部肌肉痉挛,发生颈腰椎微错位,压迫、刺激神经,出现头部、肩部、上肢等处疼痛、发胀,站立时间越长,得颈腰椎病的几率越高。

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以脊柱为例,练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经常地练习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

(三)练习太极拳,可防治教师驼背

教师长期站立讲课到老年时易驼背。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打太极拳的教师,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不打太极拳的少。经常打太极拳的教师,脊柱的活动幅度也较好,太极拳组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77.4%,对照组占16.6%。

(四)练习太极拳,可防治教师骨质疏松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7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2008.1.1-2009.1.1我们收治6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8.6±3.9)岁。其中颈椎骨折28例,颈椎病36例,颈椎结核9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颈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及体征。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护士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做好术前宣教,并将成功手术患者介绍给患者,以消除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1.2辅助检查:术前应做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血糖、乙肝六项的测定等,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利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伤口恢复。

2.1.3术前准备:气管推移训练:因术中需要将甲状腺、气管推向非手术侧,故术前要进行气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手术中的牵拉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开始每次练习10~20min,以后逐渐增加至30min,练习3~5d[1]。颈围的选择及适应训练:合适的颈围可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术前2d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术前1d给予流食,必要时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术前常规禁食12h、禁水6h,目的是防止麻醉引起呕吐导致误吸。术前1d备皮后指导患者洗澡,特别是会阴部皮肤及手术区皮肤的清洗,以减少感染机会。术前应进行体位训练,俯卧位时间由短到长,每天练习2次,时程逐渐增加至一次俯卧位坚持1h[2]。正确指导及训练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同时指导患者床上正确的翻身及术后床上功能锻炼方法以适应术后护理的需要。

2.2术中配合

病人保持舒适体位。除了配合麻醉师、手术医生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 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取大小适宜的毛巾折叠成条索状垫于后项,以保持枕颈布的正常屈度,头颈两侧以沙袋固定,注意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同一轴线,也可将躯干连同头部抬高10°~15°或取侧卧位[3],不可过度屈曲、后伸及旋转。暂禁食、禁水,对无恶心呕吐者术后6h可进流食。

术后翻身过程中及翻身后要保持整个脊柱在一水平线,避免扭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h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待病情平稳后每日测量4次,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活动、感觉及大、小便情况。

2.3.2合理应用抗生素: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及止血药,以减轻术后颈髓水肿和出血[4]。

2.3.3引流管护理:个别患者需留置负压引流球,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出。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是否有脑脊液的流出,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3.4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可进食,以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为佳;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利于创面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便秘的发生。

2.3.5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有助于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5]。术后24h开始协助病人做双臂抬高及伸曲关节运动,以病人能耐受为准,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1周开始颈部锻炼,提高颈背肌,增强脊柱稳定性。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即使痊愈出院,也应坚持锻炼半年以上。

3出院指导

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注意休息,适当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6]。同时,避免长时间坐位、低头、突然弯腰、扭腰,持物时注意腰部、膝关节姿势,半年内不可提重物。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复查。②患者需继续卧硬板床,配带颈围,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③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以利切口部位早日愈合,保持大便通畅。

4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的成功与许多因素有关。在护理方面,术前的心理护理、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的功能锻炼以及出院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术后较常规术后下机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相对花费少,63例参照2002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aSia)修订标准,a级8例,B级15例,C级19例,D级19例,e级2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评定标准,优36例,良19例,可5例,差3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从生活护理转到基础护理与指导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上。适时转变护理模式,突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不断完善和充实护理内容,使患者尽快得到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macnabi.negativediscexploration:ananalysisofthecausesofnerve-rootinvolvementinsixty-eightpatients.JBoneJointSurg,1971,53:891~903.

[2]金敏华,将美琴.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1,7(12):12.

[3]李凤华.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995.

[4]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9):538-542.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8

1989年,张敬臣拜少林寺一指禅第19代传人阙巧根大师为师,学习武功点穴的技法精髓。张敬臣的老家在东北,祖上五代行医,很年轻的时候就被誉为“小神医”。他的金康中医学说是对传统中医推拿的一次革命。

张敬臣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开始推广金康绝技,决心将几千年的中医发扬光大。他独创了速成高级中医推拿医师秘法、阴阳五行点穴法、放血拔罐术、骨质增生消失法、椎间盘突出自然复位法、瘫痪康复治疗法、病理按摩术、内功推拿法、五步推拿排毒法等十多种医治疑难病症的疗法。不但为近万名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心脏病、半身不遂、糖尿病、肾结石、便秘、痔疮、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腰肌劳损、失眠、风湿病等病症患者解除了痛苦,而且通过职业培训这一方式,将金康绝技传授给了几千人,学员遍布祖国大江南北。2010年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四届中医药发展大会,被授予2009年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奖和2009年中医药事业发展杰出贡献奖。截止目前,共传授学员2000余人,其中也有很多优秀加盟金康的学员在祖国的各地脱影而出。

该项目在我刊宣传报道多期,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学员的加盟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学员,请他们讲述加盟金康的收获。

金康全国加盟四川广安店唐世雄(13518391752):学习金康以后我接了一个来自广门乡工人家庭王志同的颈椎病,其颈部活动基本受限,穿衣、生活难以自理,我按着张校长所教的程序认真做完了颈椎病手法,做完之后,患者颈部竟然可以活动,患者当场惊奇的说道:“唐医师你真的是神了,我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没有当场就能让我见效这么快的”,做完了二个疗程后,患者感动地说:“我该怎么感谢你呢?我现在完全康复了,让我不可思议X片既然和之前检查完全不一样,我的颈椎完全正常了,感谢神医,感谢神医呀”。我对患者说,不用客气,这个我们为医的本份。至此我的金康推拿在当地名声大振。

全国加盟山东德州市晏城镇路新星(18765523284):我刚跟张老师学习完就接手了一个退休驾校老教练吴成友,他是中风偏瘫的患者,接受治疗3天以后,患者不由自主能站起来了,走路也不像原来一样吃力了。患者顿时眼睛一亮,说可以自己走路了。虽然不像普通人那样,但心底的喜悦却是无语论比,从这时起我便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在三个疗程后患者基本生活可以自理,我也感到很安慰,老教练吴成友激动地对我说:“这个大医院都做不到的神奇效果居然在我身上发生了,我是不是一直在做梦,路医生您让我如何感谢您”,我也只是平淡地说到,这也是金康给我带来的荣誉。

河北省安平县东黄城乡邹桂英(13833835256):我用金康绝技二个疗程就治愈郭西村退休干部黄会琴的膝关节增生,随后她就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的亲戚前来治疗,意想不到的之前还没有能力弯腰的可能,在7次治疗以后下床、上楼都有明显的改善,活动自如,整个人轻松很多,拍手叫好,并说道:“我多次治疗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只能缓解做了多次牵引,针灸2个月余都没有好,邹大夫你真是神了”。在坚持治疗三个疗程以后,其生活工作一切正常,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医院做了Ct,让他出乎想象的结果是原来突出都回位了,连医院的医生都觉的不可能做的到,便问他:“你的病是在哪里治好的?”患者答到:“在金康推拿治好的”,医院医生惊叹的说道:“推拿可以治好腰椎间盘突出,太神奇了,这在现在医院都做不到”。

经张敬臣治愈的患者及门生遍布全国各地,韩国、日本等国外患者和学员慕名而来。作为金康的领航人、中医五行推拿的领军人,张敬臣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但面对这么多乐观、积极、向上的合作伙伴和大量准备加入金康的人,张敬臣对于做大做强金康五行推拿事业的信心更足了!

张敬臣对记者说:“希望弟子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不过我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对那些天分好、学习刻苦的学员,就用极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于那些没有开店经验的学员,我就全方位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金康这个大家庭里,不仅能学到养家的技能,更能体会到浓厚的亲情与友情。”

这就是金康,一份带着爱,带着责任,带着感恩的美丽事业!

金康教学内容简介:1.速成高级按摩师秘法:每天按法训练30分钟,坚持10天即可感觉饮食增加,睡眠香沉,体重减轻,体力倍增,面色红润皱纹减少,长期坚持可开发右脑治病健身。2.开穴排风寒秘法:患者能感觉到两脚冒凉风或热气。3.五行点穴法:根据人体十二经脉穴位之间相生相克关系辨证取穴,如:上火引起的感冒、发烧、咽喉炎点五行的水穴立竿见影。4.骨质增生消失法。5.椎间盘突出自然复位法。6.偏瘫速效康复法。7.病理按摩术。8.五步排毒法。9.速效治疗阳痿、秘法。10.颈肩腰腿痛保十年不犯秘法。

金康职业推拿培训总部

金康QQ群:132908672

招生热线:13853224302

加盟热线:0532-82065112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9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高位截瘫,对生活和工作均造成很大影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新技术,在维持病变节段椎间盘活动度的同时,可避免邻近节段的非正常应力,治疗效果良好。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4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4例(18个节段),男11例、女3例,年龄35-55(4.1+8.7)岁。11例慢性起病,病史1-10(5.3+9.6)年。3例因外伤导致急性颈椎间盘脱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不完全截瘫伴大小便功能障碍3例。

1.2手术方法简介在全麻下取仰卧位,C臂X线机透视定位使颈椎目标间隙处于一条直线上,以病变为中心,经颈前人路显露椎体前方。常规切除椎间盘组织,注意勿损伤上下终板。用中心定位器、角度测量器等辅助定位,用适宜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入并在假体前方置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瓶并分层缝合。

1.3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odom评级11例优,3例良。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Rom)3.5-8.0。,左右侧屈活动范围2.3。~4.50、2.6。-4.2。。复查时X线摄片显示假置良好,未发生假体偏移或下沉。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项新手术,患者患病时间长,对该手术效果和成功率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失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耐心与患者交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的必要性、方法、优点及术后康复程序、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创造舒适的环境,取得家人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

2.1.2.1-般准备:①术前备皮,操作时防止损伤皮肤。②常规配血800ml。③完善各项检查。④术前常规禁食、禁饮,练习床上大小便。⑤为预防感染,术前晚给予有效抗生素。

2.1.2.2呼吸功能锻炼:术前3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在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口型。该方法包括小量吸气,长时间缩唇呼气。呼吸按节律进行,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l:3,尽量将气体呼出。同时呼吸次数较平时减慢(8-10次/min)。训练15-20min/次,3-4次/d[2],②咳嗽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咳嗽、咳痰,咳嗽时按住胸部,嘱其深吸气,用爆发力使肺深部痰液咳出,3次/d。2.1.2.3唤醒试验练习:术前训练患者听命令动脚趾,以便术中及术后能正确理解医务人员的命令动脚趾,以及时发现脊髓有无损伤,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2.1.2.4颈托的佩戴方法:术前讲解使用颈托的目的,并演示正确使用方法,便于术后正确使用。佩戴时患者先取侧卧位,操作者用双手牵拉头部,将颈托后半部置于颈项后面;再取平卧位,将颈托前半部置于颈部,使颈托前后边缘重迭,用固定带系紧。取下时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程序相反的顺序取下。术前3d开始训练,3次/d,30min/次。

2.2术后护理

2.2.1-般护理患者术毕即戴颈托,搬动患者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另外3人站于患者右侧,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每30分钟记录1次。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给予雾化吸入,2次/d,防止喉头水肿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确保引流通畅。正常50-200ml/d,色淡红,若引流量>2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本组2例术后当天引流量多,血压偏低,及时予以输血后病情稳定,未发生并发症。术后24-48h引流量≤30ml即可拔管,本组患者均于24-48h拔出引流管。

术后3-5dX线摄片了解人工颈椎间盘的位置。

2.2.2护理平卧6h后开始翻身,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操作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进行轴型滚动式翻身,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先将患者双膝屈曲,一手置其肩背部,另一手置于臀部,翻向一侧,背部垫枕。更换时,可从左450、平卧、右450,逐渐过渡到60。。嘱患者不可强行自主翻身,以避免颈椎用力不当或扭曲致人工颈椎间盘滑脱。卧床患者骨突处予以保护,骶尾部垫水波纹垫,预防压疮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无异常。

2.2.3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2.2.3.1脊髓神经根受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稍有不慎

即有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术后也可能因水肿、血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术后72h内定期监测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比较。让患者活动脚趾及进行触摸,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有无恢复活动的足趾感觉运动功能出现减退或消失迹象,以及局部切口触压痛明显等。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均无脊髓神经根受损的发生。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篇10

【关键词】脊柱骨折;临床路径

我科自2006年9月-2008年5月对55例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实施健康临床路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脊髓骨折患者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35~65岁,病程35~70天,文化程度不等。

1.2方法人员培训:科室组织参与临床路径的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路径的概念、目的、应用特点,以及脊柱骨折健康评价标准。

2健康路径

见表1。表1脊柱骨折并截瘫的临床路径表

入院24h内(1)介绍科室人员、病区环境,告知安全与制度及请假制度,陪护探视、诊疗时间;化验检查的注意事项。(2)注意观察四肢运动感觉、截瘫,大小便、生命体征情况。(3)颈椎骨折致呼吸肌麻痹、咳嗽无力、呼吸困难极度严重者、舌后坠,可给予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用输液泵调节每小时输入量,一般伤后8h内应用。方法:每30mg/kg体重,15min内静脉滴入,从第2h起5.4mg/kg体重,共23h输完。具有抗炎、减轻水肿、避免脊髓再损伤的作用。大剂量应用应防止应激性胃溃疡等。

入院第2天(1)体位护理:①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者注意骨折部位用海绵或垫枕垫高呈过伸位,刚开始10cm,逐渐增高,数日内加至15~20cm。翻身的时间及翻身要领:术后在护士的指导下即可翻身,头颈躯干保持一直线,轴式翻身,避免脊柱旋移,扭动,防止损伤加重。颈椎骨折时翻身应固定头部。②颈椎骨折按骨折类型,给予屈曲位或过伸位或中立位。③预防足下垂:足部给予垫枕托起使下肢置于功能位。(2)体温异常护理:①高热:物理降温,病室通风,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②低温:保暖,使用暖气。(3)饮食指导: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米粥,理气食物如萝卜、蔗糖均可刺激肠蠕动,蜂蜜有润肠通便作用。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手术者禁食参类等活血食物,防止大出血。

入院第3天至术前(1)了解睡眠、饮食、二便、疼痛情况,酌情处理。(2)心理调节方法:深呼吸、阅读、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3)强化第1天与第2天宣教内容。(4)指导患者行四肢各关节主被动活动、肌肉按摩、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泌尿系结石、感染。行排尿训练:根据输液或尿意日间每2~4h放尿1次、夜间5~6h放尿1次,每日至少饮水1500~2500ml,可使膀胱保持一定的充盈度及生理性膀胱冲洗防泌尿系感染。

(续表1)

术日(1)术后常规护理。(2)颈椎骨折术后心率缓慢(低于50次/min),可嘱家属叫醒病人。(3)颈椎前路手术时,易引起咽喉部不适,向患者说明不适的原因,可嘱患者饮水,尽量少说话。(4)颈椎前路手术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主诉,如出现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查体颈部区肿胀明显,说明有血肿,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清理血肿。(5)观察四肢运动、感觉情况。

术后第1天(1)观察生命体征及四肢运动感觉、切口敷料、各种管道情况。(2)加强受压处皮肤护理。(3)疼痛护理:①深呼吸;②听音乐;③转移注意力;④镇痛泵;⑤止痛药。(4)预防坠积性肺炎:①深呼吸训练;②咳痰训练;③扩胸运动;④吹气球训练。(5)行四肢各关节主被动活动、肌肉按摩:每日2次,每次15~20min。

术后第2天(1)腹胀及便秘的预防与处理措施。(2)个体化排尿训练。(3)术后饮食指导。(4)根据情况给予取斜坡卧位,颈椎骨折时可给予颈托保护。

术后第3天(1)强化术后第1天及第2天所宣教的内容。(2)拔管指征的观察:一般情况下:伤口引流量少于50ml/d,切口无渗出时给予拔除引流管。(3)督促患者加强咳嗽、咳痰训练及下肢向心性肌肉按摩。

术后住院4天

至前1日(1)根据尿管训练情况拔除导尿管。已拔除尿管者,可行间歇导尿并教会病人及家属。带尿管出院者,教会正确护理尿管方法。(2)交代腰围、胸腰部支具、颈托固定的注意事项。(3)一般术后第10~14天拆线。(4)每日检查所教功能锻炼执行及进展情况。(5)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疼痛消失后开始进行腰背肌训练,坚持半年至1年以上。(6)颈椎骨折术后不能作颈部剧烈活动,可缓慢地左右转动颈部,或轻微上下活动颈部,忌猛然转头等,以患者不觉颈部疼痛和劳累为度,防止颈部过度屈伸导致内固定移位甚至植骨块脱落。(7)腰椎骨折指导患者正确的日常生活知识:①卧硬板床;②避免久坐;③保持正常体重;④半年内避免弯腰负重及重体力活动;⑤3个月后可练习弯腰活动。(8)康复期饮食指导。(9)下床活动时间: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者应卧床8~10周后戴支具起床,戴支具时间4~8周;手术者一般在拆线后戴支具下床活动或遵医嘱。(10)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行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各种活动及逐渐掌握日常生活自理方法。逐渐教会患者家属翻身、按摩、功能锻炼以及日常生活的照顾方法。

3影响临床路径护理的相关因素

3.1时间选择比较合适的时间段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病情危重者,应先采取急救措施后再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患者就餐前,可以适时给予饮食宣教;对新入院的平诊病人,适时进行环境介绍,消除陌生感。

3.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宣传教育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者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配合能力相对较强,沟通较容易;对于后者,需采取更多的形式和方法,如讲解、图片、文字资料,具体相关病患现身说法等多次反复强化,加深印象,以达到有利患者康复的宣教目的。

3.3年龄中青年人接受的程度相对深一些、速度相对快一些,效果更好一些。

3.4语言的通俗性勿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便于患者理解及配合[1]。

4讨论

4.1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缩短了脊柱骨折并截瘫的住院日数健康教育路径是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导,制定并实施了医护均认为的标准化流程,不但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地按照路径流程工作,同时也可使患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知晓功能锻炼的目的,增强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地配合护理功能锻炼[2],加强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力量,提高了工作成效,促进了康复,缩短了住院日数。

4.2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制定好的计划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在特定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护理教育内容,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缩短住院日,提高质量。一般的健康教育只停留于泛泛的一些知识传授,无系统的应用教育理论,使护理人员对教育内容没有预见性。患者或家属也不能保持信息畅通,且容易出现漏项;而把Cnp入健康教育,能系统地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指导。护士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情动态变化,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方法。这体现出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系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