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十篇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十篇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14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1

1方法

1.1调查对象

宝山区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中设置口腔专业的诊疗机构共88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5家,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63家。此次调查对象各抽取宝山区不同级别设置口腔专业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约60%,共51家口腔诊疗机构。51家口腔诊疗机构分布在宝山区各个乡镇,每个乡镇3~4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5家(三级医疗机构1家,二级医疗机构5家,一级医疗机构9家),民办及个体口腔诊所36家(口腔门诊部23家,口腔诊所13家)。

1.2调查内容

从消毒灭菌制度的建立,区域布局与设备设施,消毒灭菌物品管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生物检测、诊疗环境消毒情况,医疗人员职业防护6个方面对51家口腔诊疗机构消毒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对待用的已灭菌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进行采样检测。

1.3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设计专门调查表格,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统一标准,采取现场查看,询问医务人员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规和标准对已灭菌口腔器械进行采样检测。每家采样2件(其中1件为手机)已灭菌且塑封包装完整的口腔诊疗器械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检测,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检测结果显示无细菌生长,为合格。

2结果

2.1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本次抽查的51家口腔诊疗机构都建立消毒隔离制度。诊疗区域与清洗消毒灭菌区域分开设置。消毒灭菌区内部布局合理,均配备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和非手触式水龙头,按规定进行每月1次的高压蒸汽灭菌设备生物监测。诊疗环境及口腔综合治疗台均有消毒记录。但在消毒灭菌物品包装、超声清洗机配备及医疗人员职业防护方面的合格率分别为92.16%、84.31%、88.24%。调查中发现4家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未在灭菌物品包装外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在超声清洗机配备方面,有8家口腔诊疗机构未配备超声清洗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家,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7家。在医疗人员职业防护方面,6家口腔诊疗机构医务人员操作时未配备护目镜,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家,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5家(表1)。

3讨论

本区51家口腔诊疗机构在消毒灭菌物品包装、超声清洗机配备及医疗人员职业防护3方面的合格率分别为92.16%、84.31%、88.24%,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较高,在90.00%以上,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合格率为80.00%以上。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合格率偏低,尤其是在超声清洗机的配备、医疗人员职业防护及灭菌物品的包装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这与部分个体及民办牙科诊所的负责人对消毒灭菌工作不够重视,且对与口腔消毒灭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有关。

本次监测灭菌口腔诊疗器械102件,合格96件,灭菌总合格率为94.12%,说明总体灭菌效果良好。本次监测在未通知具体监测时间的情况下突击监测,监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本区口腔诊疗机构器械灭菌质量现状。检查中发现,本区公立医疗机构总体情况良好,灭菌合格率为100.00%,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灭菌合格率为91.67%。口腔诊疗器械因侵入性操作多,使用频率高,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大,不能有丝毫松懈\[2\]。实际上,在平时的拔牙、补牙和洗牙等口腔治疗过程中,绝大多数都伴有创伤性的出血,而艾滋病、肝炎等这些严重危害我们健康和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就是血液传播\[3\]。因此,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关系到广大口腔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是不容忽视的。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灭菌合格率较公立口腔诊疗机构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大多由护理部负责,且护理部的考核工作也是相当规范和严格的。本次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有6件已灭菌口腔诊疗器械检测不合格,分析原因,一是灭菌器械的清洗质量未达标,医疗器械未及时清洗、清洗不彻底及清洗后器械未擦干或烘干;未配备超声清洗机及采用酶洗技术,器械上存在黏附血液等有机物而影响灭菌效果。二是口腔诊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知识欠缺,技能培训不够。部分压力灭菌操作人员未经上岗培训,对消毒灭菌器的性能、方法、特性了解不够,不能正确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过程中灭菌物品的摆放、装载不符合要求。三是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成本较高,消毒灭菌次数越多花费就越多,且反复消毒和灭菌会降低口腔器械的使用寿命。个别口腔诊疗机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未重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为此我们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①加大宣传与培训的力度,定期对口腔诊疗服务及器械消毒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技术等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技术水平。要求口腔诊疗机构在使用消毒灭菌设备之前,应熟读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具体消毒灭菌程序,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

②重视口腔诊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环节。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4\],使用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必须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口腔诊疗机构应配备超声清洗机,最好使用加酶洗液清洗,以加快血液、体液、脂肪等污染物的溶解和分解。规范口腔诊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以确保消毒与灭菌效果。口腔诊疗器械有效的消毒与灭菌是控制交叉感染的关键。

③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不定期地对口腔诊疗机构尤其是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采样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通过监督检查和采样检测,督促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上新台阶,敦促其了解管理的重点环节与难点所在,从而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质量。4参考文献

[1]甘和平,何静怡,仇伟,等.上海市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6):556-559.

[2]方本烈.婺城区2007年口腔器械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37.

[3]郑玉程.口腔器械消毒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3):109-110.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2

【关键词】 口腔科; 预防措施; 细菌检测; 合格率

在人体口腔中,存在着大量致病微生物,是一个有菌环境[1];且诊疗过程中都在口腔里进行,口腔科扩大针、车针、充填器械等都与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密切,唾液和血液容易对疾病进行传播,如一些传染性较大的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真菌、艾滋病病毒等可能通过唾液血液来传播,造成院内感染;再加上口腔科患者流动性大,人数多,更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工作台、地面等环境污染;因此,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一直是医院的薄弱环节[2-3]。为提高医疗环境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本文通过对加强预防措施前后细菌合格率的比较,总结出高效切实可行的预防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前三个月与后后三个月医院口腔科物体表面、诊疗器械、医务人员手细菌检测合格率进行对比。

1.2 方法与措施 ⑴诊疗器械每周随机抽取10件、物体表面每周抽查5次、医务人员手每周抽查5人;⑵预防措施:①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分别成立了感染管理和质量检查组监督管理。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以便实时了解最新消毒管理经验和技术,掌握扎实的临床消毒技能。③合理布局诊疗室,候诊区、分诊台必须分区且宽敞,诊室内设有消毒室、洗刷室,洗刷室内无菌区与有菌区标志区域明显,消毒室有消毒高压锅、无菌物品存放柜、干热灭菌柜,诊室内配备紫外线消毒,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等;④对诊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根据器械的材质特点及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高压或煮沸为主,如镊子、油控针、钳子等,均用高压消毒或者使用高温干燥箱消毒,口镜、刀剪、牙挺、锐利器械等不能高压灭菌的用环氧已烷进行熏蒸消毒,手机、拔牙钳、洁牙手柄等一人一用一灭菌;⑤处理好对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与消毒,握持或者能接触到患者的部位覆盖医用防污膜,一人使用后更换一次。物体表面、设备污染后用75%溶度的酒精消毒,做到每日清洁、消毒配套设施,加强环境的每日检测与管理;⑥医护人员消毒和防护,必须戴帽子、口罩、手套,接诊时如遇可疑病人,应该在治疗前戴上手套,治疗前冲洗病人口腔,降低病毒效价,减少感染几率。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方法,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消毒,尽量减少医务人员的手造成的医院感染扩散,并且定时进行健康体检和注射疫苗;⑦定期消毒督促检查和灭菌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医院是病患集中的地方,存在大量的病原体,如不做积极的消毒预防措施,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危害的患者的健康[4-5]。口腔科的严重感染问题又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瓶颈,本文通过收集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前后医院口腔科物体表面、诊疗器械、医务人员手细菌检测合格率进行对比。发现加强预防措施前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为78.3%、诊疗器械检测合格率为81.7%、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为75%,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为96.7%、诊疗器械检测合格率为97.5%、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为98.3%,预防措施加强后细菌合格率明显得到较大改善。这充分证明了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性,是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思想上要重视其预防感染措施的重要作用,认真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险。虽然口腔科使用的器械复杂多样,工作环境较其他科室特殊,消毒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医院加强对口腔科规范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病毒感染几率会降低,就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5-7]。

参考文献

[1] 李风芝,隋淑兰.预防口腔科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0(7):73.

[2] 陈义珊,刁连娣,黄晓芬.浅谈标准预防措施在门诊口腔科护理防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7):119.

[3] 刘永召,韩淑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72.

[4] 吴丽娜,谢莉莉.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海南医学,2012,23(4):106.

[5] 潘兴杨.口腔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1,7(1):2999.

[6] 刘学宁,蔡航,孙淑清.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几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4124.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3

[关键词]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口腔诊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口腔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并造成空气污染[1-2]。为准确掌握中卫市沙坡头区口腔诊疗机构医源性感染和消毒灭菌管理现状,加强口腔诊疗机构监督管理,于2015年4-9月对21家口腔诊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沙坡头区21家口腔诊疗机构,其中市级以上综合医院5家,设有口腔科的乡镇卫生院7家,个体口腔诊所9家;设有5张以上口腔治疗椅的5家,5张以上的16家。

1.2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及消毒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调查表,由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卫生监督员按调查方案要求,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口腔诊疗机构现场检查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及落实情况、消毒间设置及消毒设施、清洗设备、水枪、酶洗液、灭菌物品存放、灭菌器材配置及使用情况。随机抽取三级口腔诊疗机构中从业人员各20人,共60人,调查其消毒与感染控制知识学习培训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消毒管理情况

21家口腔诊疗机构中,14家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了专职消毒人员负责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其中4家机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均为市级医院。10家机构制度不健全,其中市级医院1家,占10%;乡镇卫生院6家,占60%;个体诊所3家,占30%;7家机构未建立制度,其中乡镇卫生院1家,占14.29%;个体诊所6家,占85.71%。

2.2清洗消毒设施及使用情况

2.2.1清洗设施配备情况:21家口腔医疗机构中,市级医院各清洗消毒设备配备齐全,乡镇卫生院次之,个体诊所设备欠缺。所有机构中,快速卡式灭菌器配备率高,其中市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均为100%,个体诊所为88.87%。水枪及酶洗剂配备率低,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配备率分别为28.57%和22.22%,超声清洗设备配备率分别为57.14%和22.22%,2.2.2口腔高危器械的灭菌情况:21家口腔诊疗机构中,14家机构的医疗高危器械全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6家机构部分器械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部分器械使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灭菌,1家机构仅使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灭菌,市级医院高危器械全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而乡镇卫生院相对于个体诊所,其灭菌方式以压力蒸汽灭菌为多,占71.43%,见表2。2.3消毒与感染控制知识学习培训情况:随机抽取三级口腔诊疗机构中从业人员各20人,共60人,了解其是否接受职业防护教育,学习过《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61.67%的从业人员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并学习过《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所有调查者均认为自己需要更多消毒知识,其中市级医院从业者受职业防护教育及口腔消毒规范培训合格率最高,达90%;乡镇卫生院次之,占70%;个体诊所的受教育及培训合格率最低,仅为20%,

3讨论

3.1消毒管理情况

本调查发现,14家机构建立了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了专职消毒人员负责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其中4家机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均为市级医院;7家机构未建立制度,以个体诊所为主,占85.71%。故今后工作中,应该加强卫生管理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强化监督医院感染标准化操作。通过将工作流程形式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步骤,使工作流程简单化和具体化,从而规范管理。编制全区个体诊所医院感染标准操作流程文件,应包括诊室环境、医院感染管理操作流程、洗消间医院感染管理操作流程、包装间、口腔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3.2清洗消毒设施及使用情况

21家口腔诊疗机构中,市级医院各清洗消毒设备配备齐全,乡镇卫生院次之,个体诊所设备欠缺。清洗消毒设施配置率低,以个体诊所为甚,而这种低配置引起诸多安全隐患,最终会导致口腔诊疗院内感染的发生[3-4]。无相关机械清洗设备、水枪及酶洗液,不能有效去除精密、复杂、管腔类器械内部的血液、体液等有机污染物[5]。器械灭菌方面,市级医院均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乡镇卫生院以压力蒸汽灭菌为主,而个体诊所多使用混合灭菌(部分器械使用压力蒸汽灭菌,部分器械使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灭菌)。部分机构在配备物理消毒设施的前提下,依然采用消毒剂浸泡器械灭菌的方法。采用消毒剂灭菌机构,可能会出现器械未达到消毒灭菌时间即使用的现象,有少数机构存在在化学灭菌过程中加入待消毒器械现象,都直接影响到消毒效果[6]。消毒后物品没有专门存放场所,易发生交叉污染。

3.3消毒与感染控制知识学习培训情况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口腔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控制预防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口腔科门诊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相关医疗材料频繁与唾液以及血液接处,而很多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唾液和血液进行传播,一旦消毒灭菌等措施步骤不够完善,就容易出现疾病传播,造成交叉感染[1]。因此,口腔科门诊是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场所,采取适当措施对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进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近2年来本院口腔科门诊发生的87例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与未发生感染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口腔科门诊共发生交叉感染事件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12~68岁,平均(38.42±3.87)岁。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患者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治疗经过(医护人员是否规范操作、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空气和环境情况等)。以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着装,严格洗手,手套一人用一消毒为按规范操作;以每天2次进行空气消毒为空气良好;以每名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牙钻手机进行消毒为器械消毒。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空气、环境良好者、使用一次性器械者、医护人员按规范操作者所占比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结果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应用抗生素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空气和环境污染、未使用一次性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未按规范操作是引起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5

关键词:四手操作技术;预防作用;口腔科;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影响口腔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引发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环节感染、器械感染、空气感染等,导致患者形成交叉性感染。为降低口腔科交叉感染情况,本研究选取94例口腔科患者设立对照比较,分析四手操作技术与常规操作技术对口腔科交叉感染的预防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94例口腔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47例,男女比例24:23,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6.27±18.59)岁;对照组47例,男女比例26:21,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7.11±18.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操作技术,安排护士与医生按1:3操作,按照医院常规抗感染要求进行消毒、清洁等操作[1]。研究组患者予以四手操作技术,安排护士与医生按1:1操作,在常规感染管理的基础上,要求护士与医生进行"四手操作",护士与医生分别处于患者左前方与后右方,安排护士按照操作顺序为医生传递器械与材料等,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动作准确迅速,及时将冲洗液与患者唾液抽吸。护士传递治疗器械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在患者头面部区域,需在其颏下与胸骨切迹的4~7点间操作,医生则保持在患者口角连线处11~12点方向齐平,与医生单手或双手平行传递。并在操作中保持患者躯体与心理松弛,做好常规准备工作。四手操作中需要同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若发现患者异常变化情况需及时给予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需定期进行复查,观察其感染发生情况与预后效果。

1.3疗效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操作技术对口腔科交叉感染的预防效果[2];②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中导致感染的因素,比较影响口腔科交叉感染的因素[3];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操作技术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操作技术下感染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经四手操作技术出现2例(4.26%)感染,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操作技术出现9例(19.15%)感染,研究组感染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感染原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原因,可知物品感染、锐器刺伤与空气感染是导致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四手操作技术是目前口腔科治疗新型操作技术,主要指口腔科治疗全程中,医师与护士一对一相互配合操作,保持适当位置与技术进行口腔科诊疗与操作的技术,实际操作中医师与护士四手同时操作,保持有效稳定的器械、材料等医疗用品,成为现阶段口腔科门诊医疗操作的标准模式[4-5]观察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经四手操作技术出现2例(4.26%)感染,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操作技术出现9例(19.15%)感染,研究组感染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手部感染、物品感染、空气感染与钝器刺伤,门诊日常诊疗工作量较大,医生在常规诊疗操作中对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医师在诊疗操作时很容易引起手部、医疗器械、物品及室内空气的污染,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常规操作技术下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性较低,发生锐器刺伤而引起交叉感染的几率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医师诊疗操作中应用的必要性,口腔科门诊需要着重转变医疗观念,口腔医疗机构因积极应用四手操作技术,从而减少口腔科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四手操作技术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医院需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测评,避免出现专业技能不足的护理人员,进一步提升口腔科门诊治疗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口腔科门诊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恢复效果[6]。另外口腔科门诊还需要在应用四手操作技术的同时,注意提升口腔科医疗管理效率,加强对流动人员(患者家属及其他闲杂人员)的管理,避免流动人员进入操作区域而形成手部感染、空气感染等交叉感染,影响口腔科交叉感染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科患者交叉感染的预防作用理想,有利于提升口腔科治疗的专业技能水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静,赵林琪.四手操作在口腔科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09):1106-1107.

[2]刘雅芹.浅谈四手操作技术对预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14(08):167-168.

[3]蒋静,梁珍,樊鑫.四手操作在口腔科门诊预防感染的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06):782.

[4]刘彩云,贺维,徐晓明,等.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5):122-123.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口腔诊所;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策

1检查结果

基层口腔诊所感染制度的落实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与重视程度关系密切。新建、规模大、经济条件好的连锁口腔医疗机构(诊所)的感染管理工作相对规范,有相对规范的消毒供应室(间),配备有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备;建设较早、规模小的口腔诊所感染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2感染管理存在问题

2.1口腔诊所负责人对感染控制重视不够,感染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

有71.4%的诊所未设专职或兼职感染管理人员,机构内无感染法律法规,特别是与口腔专业关系密切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没有制定符合诊所实际的感染管理制度,或制度形同虚设,日常院感工作缺乏监督,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很少或内容简单。部分诊所装修豪华但布局流程不合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设备、空气消毒、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牙科手机与门诊量不匹配,不能做到一人一机,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混放,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问题和隐患。

2.2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

口腔诊所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淡薄,操作台脏乱,器械包装不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原则执行不严,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或安装位置不合理。使用手触式水龙头、固体肥皂,手套破损做不到一人一更换。消毒液浓度配置不正确、使用不规范,未配备消毒剂监测指示卡,诊疗区域每日清洁消毒无登记。

2.3口腔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情况不乐观

有6个口腔诊所建立有相对规范的消毒供应室(间),配备有固定的器械清洗消毒人员。有省级消毒供应上岗证的3所,与外院签订有消毒灭菌供应协议的4所,其余11所存在流程不合理、消毒间狭小、设施不齐全等问题。有的租用民房,在狭小的厨房灭菌,无独立器械处理区,清洗、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灭菌区没有物理屏障。52.4%的诊所未做生物监测,14.3%的诊所装载过多导致湿包,28.6%的诊所未使用酶洗液,热封机不是医用的占90.3%,导致包装不合格,灭菌包的包内、包外指示卡使用不规范。采用快速卡式蒸汽灭菌的器械,裸露、堆叠存放,未在无菌容器中保存,有效期超过4h。无专业清洗工具或不合格,消毒灭菌不规范,11所诊所不能提供消毒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大多诊所未配备合格的空气消毒设备和做到有效通风,或虽有空气净化设备,但与诊室面积、体积不匹配,有的紫外线灯管悬挂过高,不能做到每周使用75%的乙醇擦拭,无法保证消毒效果。11所诊所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物体表面每日清洁和消毒未记录,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做不到立即消毒。

2.4职业防护不到位

19家诊所虽配备有口腔操作的防护用品,但47.6%的医务人员回答防护知识不正确,且对本人的免疫检查不知晓。个别医务人员操作时不戴防护面罩或眼镜,只戴手套和不合格口罩。诊疗操作中,探针、注射器、扩大针、车针等锐器随处乱放,利器盒配备不足。85.7%的诊所没有进行职业暴露登记和随访。57.1%的诊所设置有口腔X光机,但放射防护器具配备不全的占25.0%。

2.5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

检查的诊所均与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签订有处置协议,有19%的诊所设置有独立的医疗废物暂存间,但由于医疗废物量少,不能做到48h回收,存在交接记录不完整、登记重量、数量不规范的问题。有57.1%的诊所存在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利器盒、医疗废物包装袋不合格、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3管理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对口腔诊所的督查力度

建立诊所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实行消毒供应验收、消毒供应专业、医院感染管理持证上岗,对消毒供应验收不达标的诊所一票否决,对隐患较大、整改不力的口腔诊所应限期整改或取缔[1]。

3.2加强诊所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

建立健全和完善符合口腔门诊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无菌意识及对无菌观念、隔离消毒重要性的认识[2]。做好基本的环境清洁工作,定时净化空气,进行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等知识培训,正确掌握器械消毒灭菌程序,严格四手操作。针对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及时追踪评议,及时沟通、整改,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3.3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充实内涵建设

要求诊所配备与诊疗规模相适应和匹配的牙科手机、三枪头、清洗器、灭菌器、医用热封机、软化水、注油机、医用酶洗液等设备,做到高危医疗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改造不合理的消毒室布局,严格按照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的3个行业标准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印制环境、清洗、器械消毒、灭菌记录表格并规范填写。

3.4加强医院感染培训

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加强对从业者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规范和标准。掌握医院感染防控技术,让医院感染兼职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取得医院感染管理上岗证,保障诊所医疗安全。

3.5重视职业暴露的防护

为工作人员体检、接种疫苗,建立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随访,配备冲眼喷头、防护面罩、放射防护等用具,保证职业安全。3.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做好各项登记。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7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及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已成为口腔科诊疗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我们从2006年4月~2007年5月对口腔科门诊诊疗器械、就诊环境、医务人员、就诊患者涉及环节进行目标监测并分析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对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来源及传播途径特点

1.1在口腔门诊中,感染来源不确定:感染来源为到口腔科就诊时带有感染性疾病的或感染性疾病前驱期患者或带有致病菌的健康带菌者。而就诊传染患者往往隐瞒病情,医生很难通过问诊了解所有病史,不可能就诊前对就诊者都进行传染病致病菌检测,也不可能将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结核等传染病患者及携带者与其他患者区别对待,且同一患者,复诊次数多,增加了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2传播途径复杂:病原体传播途径主要由患者、医护人员、就诊环境、医疗设备4方面共同构成。

1.2.1患者传播: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口腔疾病的诊疗操作大多数是在口腔内进行,口腔医师的手及治疗器械不可避免地频繁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受污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2.2医护人员传播:医护人员被传染致病或手污染,尤其个别医护人员专科素质欠缺,无菌观念不强,消毒灭菌意识淡薄。自身防护意识缺乏,不遵守口腔消毒隔离制度,许多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口腔本身即是一带菌区域,且再生能力强,一般不会导致感染。在诊治患者之间不认真洗手,就诊过程手触摸非治疗区而被污染。

1.2.3就诊环境传播:牙科门诊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传播细菌污染。如使用超声沽治器或手机,在手术部位的血液和唾液形成的少量液体仍能形成大量气溶胶体和飞溅物,这些空气传播的物质可以从手术部位传播至少0.46m的距离。诊室门、桌把手、洗手龙头、地面、医疗废物等都是易污染物而成为被忽视的传播途径。

1.2.4医疗设备传播:门诊口腔科涉及的诊疗器械设备繁杂,涡轮手机易导致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微生物、切割碎屑、血液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并可经接头处进入综合治疗台水气路系统,并可以在综合治疗台的管道侧壁形成一层微生物膜。牙科手机与各种器械如各种拔牙器械、车针转头等可被患者口腔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可以在手机内部死角处定居并形成菌落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口腔治疗中的其他设备如光固化机、洁牙机头和柄等。根管测量仪、托盘、综合治疗椅拉手、灯把、三用水枪的手柄都是传播交叉感染的途径。

口腔治疗小器械种类繁多且较精细,如车针、扩挫针等,不易清洗、消毒。同时口腔器械使用频率高、周转快,这些都给消毒灭菌带来了一定难度。

2医院感染的管理

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坚决落实:口腔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医疗法规,贯穿于各项诊疗与护理工作中。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有关文件,制定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抓好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最新进展讲座,使院内感染控制适应口腔专科业务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检查贯彻落实,使医护人员明确自己在感染控制方面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对诊室环境布局、洗手制度、口腔器械的灭菌要求及方法、医疗废弃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等有了进一步了解。

2.2加强普遍性预防隔离原则:实施“标准预防”。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估计可能接触具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管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液或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与黏膜,医务人员都应有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医务人员之间、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2.1.1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感染控制方法:为减少环境中的气雾污染,在治疗前应该让患者含漱口液。治疗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1次,60分/次,每周1次用75%乙醇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各诊室间的拖把、抹布固定使用。

2.1.2加强诊疗环境布局,区域划分明确,完善口腔感染工作流程:口腔医疗环境可分为3个区:治疗区,消毒区,医疗废物区。治疗区在综合治疗台附近应严格进行卫生处理,常规用中效消毒剂消毒。手机托,三用枪,照射灯手柄及开关,痰盂等,在治疗每个患者后常规消毒;使用橡皮障,它是隔绝患者口腔唾液与医生接触的最好方法[1]。地面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清扫。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时清理。

2.1.3各种治疗设备与器械的感染控制方法:(1)水路处理往往被忽视,为防止水路的污染,在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冲洗水路30秒;每天早晨至少用流动水冲洗三用枪及软管1~5分钟;使用防回吸手机。(2)各种治疗设备如用枪,照射灯手柄及开关等使用前用一次性薄膜覆盖,使用后去掉,再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3)加强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是关键,也是工作中的难点。口腔器械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中空器械及小器械。口腔科应配备高压预真空消毒机、注油养护、封包、灭菌全套设备,大力提倡口腔器械全封闭、清洗、消毒新概念。污染器械均应先进行初消毒(含氯消毒液或2%戊二醛浸泡消毒)、自来水冲洗后再用多酶超声清洗按操作流程进行打包、封袋,并详细标记消毒灭菌时间和有效期[2]。车针等小器械均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要配置足够数量的使用器械,确保器械使用后的清洁、养护及消毒灭菌效果和使用器械能够正常周转,真正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

2.1.4注意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及手的消毒: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结核菌学试验阴性及乙型肝炎血免疫学指标阴性者进行疫苗接种,防止在诊疗过程中手被锐器刺伤,使用过的针头应立即放入耐刺的容器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生尽可能详细问诊了解所有病史,尽可能在诊疗操作前采集有关病史及必要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其他健康状况,必要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禁止在工作间饮食、吸烟或用手触摸眼、口、鼻;医生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保护性眼罩及污染器械的正确处理。在口腔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口腔感染的重要载体。为尽量减少手上表面微生物数量,减少交叉感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规范的六步洗手法。为保障医患双方安全,每一位患者更换一次手套。

2.3四手操作:医生严禁接触非治疗区,由护士传递各种器械和材料,密切配合口腔治疗操作,四手操作极大地减低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了环境污染。

2.4保护易感人群:口腔就诊中有系统性疾病的老人、儿童、孕产妇、身体抵抗力低下者、口腔医护人员易被感染,应加强预防保护措施。

3加强医院的监测工作

控制交叉感染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对空气,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一次性物品等进行细菌培养。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定期向科室通报,使各科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和因感染发生医疗赔偿纠纷的事件。

参考文献:

[1]韩淑凤,韩淑青,祝洪珍.口腔器械有效的消毒与管理模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8(9):56.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8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实训;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学习成绩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3级口腔护理2个班级各20人,2014级3各班级各20人,2015各班级各20人,共180人。2.研究方法:每班随机抽取20名学生,随机平分成2组,其中一组定为Ⅰ组,作为实验组与口腔医学专业相应数量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医护一体化”实训教学;另外一组作为对照定为Ⅱ组,以传统方式单独进行实训教学。在授课教师、教学项目、教学时间相同的前提下,对“龋病充填治疗的护理配合”、“根管充填的护理配合”、“牙拔除术的护理配合”、“印模和模型技术”四项内容进行“医护一体化”实训教学的对比研究,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核和技能测试成绩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

三、讨论

口腔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护理方向性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四手操作”技术能力。而“四手操作”技术的核心是医、护的协调配合,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临床护士培训,都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以求口腔专科护士进入工作岗位后,能与临床医生默契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本项研究通过对四项内容的理论考核和技能测试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医护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的Ⅰ组成绩优于对照组Ⅱ组,其中理论成绩提高6.72%,技能提高较显著达到19.72%。原因在于:本专业强调的是椅旁护理和医护的协调配合能力,需要模拟临床诊疗情境进行教学。在部分强调医护配合操作的实训课教学中,引入“医护一体化实训”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四手操作”培训的目的,达到与医生默契配合的效果。因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所接受的口腔教育既有关联又有显著区别。以往的口腔护理实训教学都是以独立的行政班为单位进行的,即参与实训的主体都是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因而学生不能体会临床工作的真实情境,缺乏与医生配合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职业身份认知不明确,团队意识不强。此项研究打破了学科界限,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引领,实现不同专业联合教学,在临床诊疗情境下,口腔护理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在完成各自的实训要求之外,又达到了“四手操作”协同配合的训练效果。使学生充分体会口腔临床工作医护配合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岗位需求。同时,由于口腔护理专业操作性较强,很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必须依赖于操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在“医护一体化实训”模式指导下,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应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间接地提高了理论考核成绩,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六手操作;口腔种植手术;交叉感染

在口腔外科临床诊疗中,由于诊疗操作需要医护人员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并在诊疗中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如:三用枪、高速牙钻等),可能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再加之部分医护人员存在操作不当、感染防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近年来我国口腔外科门诊诊疗中医院感染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六手操作是目前最新型的口腔外科门诊临床护理理念,其主要是指四手操作基础上增加1名巡回护士,可按照医嘱组织、准备相关治疗事宜,可有效避免出现医院交叉感染率。本文将随机选取口腔外科门诊收治的168例种植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门诊部收治的168例接受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中男性89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为(38.4±2.7)岁;治疗前均经过临床诊断无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均接受门诊口腔种植手术。在临床研究中,笔者采取数字分组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84例),分别采取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符合临床对照试验条件。

1.2方法本文两种患者临床口腔种植手术均有同一组口腔医护人员给予治疗、护理,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六手操作、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1.2.1术前准备对照组。椅旁护士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生更换手术衣帽、穿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等物品准备与实验组相同,铺上无菌巾,叮嘱患者术前漱口,术前对口腔进行常规消毒;按照医嘱准确手术所需的种植体,调整操作灯光、牙椅位置;指导患者坐上牙椅并辅助患者调整舒适。

实验组。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向患者详细接受手术步骤、手术时间、配合方法、手术费用等相关事项;巡回护士指导患者接受术前常规检查,若患者出现紧张情绪,应及时给予安慰;术前巡回护士给予患者常规洗牙,辅助手术者进行手部卫生消毒处理;巡回护士配合椅旁护士根据手术要求,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吸引器(术前消毒处理)、冰生理盐水以及口腔种植的工具、种植体等手术物品;提前入室,采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椅旁护士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

1.2.2术中配合对照组:椅旁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期间均与医生一起采取坐位操作,掌握手术治疗的基本流程及医生的操作习惯;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并帮助医生调整患者头部,以保持良好的手术操作视野;术中,椅旁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传递手术器械,术中使用吸引器洗净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以及碎屑等;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进行缝合、腱线,并检查患者口腔中是否有出血现象,核对手术器械、物品,无菌处理手术操作创口。

实验组:本组椅旁护理人员术中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巡回护士在术中密切观察医生的操作过程,并根据医生操作需要及时调整治疗区域的灯光;若治疗期间,医生需要补充手术材料、器械,巡回护士及时给予补充、递送,可缩短手术等待、操作时间,避免医生多次接触不同手术器械、材料而出现细菌传播,从而预防发生交叉感染;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性,避免外部细菌进入诊室而引起交叉感染;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1.2.3术后处理对照组:手术结束后,椅旁护理人员迅速将牙椅复位,收集、清理手术台上的操作器械、废弃物品;整理手术设备(如:三用喷枪嘴、牙科手机);使用消毒剂对牙椅、痰盂及治疗台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并对种植手术专用器械进行清洗、浸泡,预防血液凝固而影响器械的清洁度;当上述术后处理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准备接受下一位手术患者。

实验组:本组椅旁护理人员术中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巡回护士在术后引导患者进入休息室进行休息,并给予患者讲解手术后的卫生注意事项并宣教预防交叉感染相关知识;术后配合椅旁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之后进行分类放置。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口腔外科门诊种植手术中分别接受六手操作配合与四手操作配合,从术后患者感染率结果来看,实验组术后交叉感染率仅为1.19%(1/84),而对照组患者中术后交叉感染率则为5.95%(5/84),组间临床交叉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性。

3讨论

目前,各类流行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传染病防控中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外科门诊手术属于是一个特殊的有菌环境,在有菌环境中实施手术治疗交叉感染的几率相对比较高,尤其是在口腔外科手术诊疗操作时需要直接接触血液、唾液或者污染器械,感染疾病则可通过上述途径进行传播,从而增加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性[1]。

六手操作模式是近年来口腔外科门诊手术推广应用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传统四手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一名巡回护士,可提前准备手术物品、器械、药品等并按照一定规律放在四手操作台上,并治疗前指导患者进行清洁口腔,减少细菌存在[2];在术中及时增加、递送手术器械并及时清理手术污染物品,预防多人传递手术器械或者长时间堆放污染物品而引起交叉感染;同时,术中相关工作均可有巡回护士完成,这样可是四手护理人员、牙医一直处于无菌状态,从而有效避免牙医、四手护理人员的手被手术器械污染而引起交叉感染[3]。在本文临床研究中,笔者随机选取168例口腔外科门诊种植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并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交叉感染率仅为1.19%(1/84),而对照组患者中术后交叉感染率则为5.95%(5/84)。由此可知,六手操作在口腔治疗中可有效隔断感染源,最大限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率。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对照实践研究证实,在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中运用六手操作在控制交叉感染方面明显优于四手操作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还能够有效预防或者控制医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陈凯,龚攀,周小燕,等.口腔科六手操作护理配合与交叉感染控制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99-200.

口腔护理与口腔医学的区别篇10

  口腔科护士工作总结1

  从年9月1日开始,本人继续担任口腔科总住院医师工作。一年来,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及口腔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忠实履行住院总工作职责,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及综合素质的同时,踏踏实实工作,在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继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障医疗及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及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的生命线,也是患者和医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如何保证病人安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也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对患者安全管理,程度的保证患者安全也是实行住院总制度的预期目标。保障病人安全归根结底要靠制度建设。我院口腔医学院刚刚成立,许多制度需要完善。在本人担任总住院医师期间,协助科室领导先后制定了各种制度,如:1、恢复晚查房及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2、坚持月阶段及周阶段总结汇报制度:3、实行主任每周主题查房制度:4、制定口腔肿瘤病人的随访及登记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各级医生的职责,使大家有章可循,工作规范了,许多医疗隐患杜绝了,更好地保障了医疗安全,全年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及差错事故。

  二、积极参与口腔医学院(系)的各项建设及宣传工作

  情系口腔,积极参与我院口腔医疗事业的各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诸如:建立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点评比、博士点申请、承担广州市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等。在硕士点评比中,连夜加班加点撰写文章、协助整理资料、联系评委等具体琐碎工作;在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工作中,担任考官,严格执行考试标准,圆满地完成了考试任务。我院口腔医学系成立刚刚一年,许多同仁还不了解。口腔医学的分支日渐精细,口腔临床科室分工也日渐专科化,口腔各分支学科的知识需要普及,住院总是联系各科室的桥梁也是科室的宣传员。我平时积极写稿件,对我科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及时总结,在《质量管理简报》及《南方简报》上发表简报多篇。参与协调制作我科宣传活页,口腔科的不同科室如牙体牙髓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牙病科、口腔黏膜病科等选出本科室最常见的1-2种疾病制作成宣传活页,普及口腔医学知识。有意识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保存分类整理工作,遇到有典型病例总会亲自拍照片,留资料。尤其是术前术后的资料对比,典型病例的影像、病理及手术照片都要收集。凡是我独立管床的病人都保留各项资料。按疾病的不同分类、姓名及住院日期建立不同索引,有利于查找。典型病例制作光盘,单独保留。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繁杂的工程,我经常牺牲周末节假日整理资料,希望为我院口腔医学系的建设和积淀做自己的一点贡献。在今年七一前夕被口腔科支部推荐为南方医院“优秀*员”称号。

  三、参与口腔科病房各种手术及口腔科的急诊及会诊工作

  口腔科病房目前开房床位26张。我科病房分三组,分别为肿瘤组,创伤组及唾液腺组,我参与了三个小组几乎所有手术。在肿瘤组中担任一助,在另两组中任二助。不同主刀医生的不同风格,高强度及大量的手术机会使我的业务能力、手术技巧大大提高。在病房三位教授的培养及关心下,目前已经能独立完成各项常规中小手术,手术操作日渐规范和熟练。急诊及会诊工作是每个住院总的主要工作,和兄弟科室的住院总一样,遇到急会诊,我总是及时到达,与相关科室医师一道积极处理病人,参与危重病人的急救。有许多许多忙碌的夜晚,有许多病人转危为安的时刻,有许多许多可以回忆的惊心动魄,许多许多的历历在目,正是这种辛勤劳动为住院总赢得了荣誉,为病人挽回了生命。同时,去相关科室会诊及和各位住院总的合作使我拓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四、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带教及教学工作

  我科承担有全校口腔科学及口腔系的各项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我科有许多实习医生、轮训制医生及新参加工作的医生需要培训。我参与了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带教及教学工作,如为XX级预防医学系讲授口腔颌面部感染;为暨南大学的口腔本科实习医师讲解病历书写规范及医疗核心制度;多次为住院医师及护士讲解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常规及基础理论知识;参与制定口腔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课程计划制定工作。在年度的口腔医学系的本科教学中担任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秘书工作,承担了大量的理论课及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协调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口腔外科教员,共同高质量地完成了口外的教学工作。在本年度末口腔医学院的教学总结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质控员工作

  从年7月份起,我开始担任口腔科第三届质控员,参加质控员岗前培训,参与质量管理科各种有关质控员会议,承担起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环节病例及出院病例的检查审理工作;协助主管科主任每月检查病例;通报病例质量及协助病房教授检查病历书写;每月检审他科环节病历20份。在年度的质控员评比中,经过对环节病案检审、终末病案质量、各种质量检查的参与、例会参与以及科室测评等情况的综合考核,本人被评为年度南方医院“优秀质控员”。

  六、科研工作

  在本年度中注意临床科研能力及实验技能培养,继续从事博士期间成釉细胞瘤瘤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工作。对成釉细胞瘤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各种因素对其侵袭性的影响;将实验研究与单囊性成釉细胞瘤瘤的开窗减压术治疗相结合,探讨治疗前后肿瘤的生长特点尤其是侵袭性的改变。积极申请相关课题及基金,撰写相关科研文章。

  一年的住院总工作结束了,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总住院医师不仅是科室的一个重要职位,是联系本科室和其他科室的一个有用的桥梁,同时更是一种荣誉,各科室住院总的辛勤劳动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更赢得了病人的信任,这是一个医生的荣誉。另外,住院总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科室及机关的关系;相关科室关系;科室领导与普通医师关系;床位医生与教授的关系;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住院总工作还教会我去尊重别人,注意聆听,有效沟通。在处理急诊病人及突发事件中的沉着冷静,敢于承担,综合分析,及时汇报。能力这些都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在读书中难以得到的,感谢这个职位,两年住院总,我无怨无悔。一年来,本人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没有因私请过一天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口腔科的各项工作中去。协助科主任完成病房的业务管理及日常规章制度的监督实施;协助病房三位教授完成各项手术;及时处理院内会诊,每有急会诊或值班医生报告病房急症,我总是冲在临床第一线,辛勤的劳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成绩的取得是医疗质量管理科和口腔科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没有领导的信任不可能很好的开展工作,没有领导的信任也不会有锻炼的机会。本届总住院医师工作结束后,我将到口腔颌面头颈外科门诊工作,主要职责是口腔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包括拔牙及牙槽外科中小手术等。

  我一定不辜负领导希望,把从事住院总工作中所取得的本领应用于新的工作岗位中去,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具体,更好地为科室服务,为病人服务。

  口腔科护士工作总结3

  口腔科,医院中就诊患者排行第四的科室,一年中来就诊的患者数之不尽,最忙的时候,真的是饭都来不及吃,作为口腔科的一名护士,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口腔科的辛苦,这一年即将结束,我也能得到短暂的休息,我就趁这个时间,对我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工作总结。

  虽然我只是一个口腔科的护士,一个科室最底层的工作岗位,但是我认为整个科室最忙的就是我们护士,一天的工作下来辛苦,丝毫不亚于跑了一场马拉松。每天所服务的患者太多了,但是我们科室的护士仅有不到40个,虽然说这比有些科室多得多,但是我们的人手还是那么的不够用,所以分配下来,每个人的工作量是很重的,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病人,随机应变的能力一定得拉满,还得需要非常好的耐心,不能有任何的负面情绪,我们是服务患者的护士,我的工作态度、心情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所以我们得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下的心态去安抚病人的情绪,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诉患者怎么缓解疼痛,每个患者这么处理下来,根本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

  在这一年里,协助xx主任进行口腔手术200多次,并且我做到了没有犯一次失误,在每一次手术中我都保证自己能够精神高度集中,不管手术的大小,我都会认真对待,这是我对我这份工作的最基本的尊重,遇到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提出来,让其他护士来协助医生手术,我在这一年中做的最多的就是对就诊前的患者,进行洗牙的工作,这就让我想到了大人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一句话,“我走过的桥,比你这辈子走过的路还要多。”

  那我以后教育新来的实习护士了,我就可以说,“我看过的牙,比你这辈子用过的棉签还要多。”在这一年中我也带过几个来实习的护士,看着他们面对患者的口腔皱纹作呕的样子,就忍不住的想批评她们,来我们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有几个嘴巴里是没有味道的,身为口腔科的护士这点小问题都受不了,一般我带着她们处理的患者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口腔病,比如口轻溃疡、拔智齿、牙龈炎、矫正牙齿等等,那些更加可怕的口腔疾病我从来没带她们体验过,比如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那么肿大,我是怕她们受不了那种场景。

  这一年的结束,就意味着来年就是我来到口腔科的第四年了,按照这个护龄来说,微胖已经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口腔科护士了,人总是能在压力与挫折下更快的成长,我就是属于那种越挫越勇的人,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吐过苦水,说自己多累什么了,我相信我终有一天我能得到科室所有人的尊重,我能成为大家的模范、榜样!

  口腔科护士工作总结3

  20xx年上半年门诊口腔科的护理工作在部、科领导及总护士长的领导下,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不断提高。门诊口腔护理组本着提高技术操作,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推行标准年高标准的护理原则,深化专科护理教育,以病人为中心的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圆满完成了口腔科门诊的各项护理工作数质量指标。

  一、上半年口腔门诊共接诊、分诊、配合诊治患者69642人次,配合种植手术139例,配合门诊牙周手术120台,正畸支抗49例,植骨4例。科室加大器械消毒供应周转,严格各项感染检测,共消毒各类器械、手术包119726次,提高了无菌物品的使用效率,并进一步规范了无菌用品和各项操作,在护理部和外科临床部的检查中各项指标均达标。

  二、科室在每周一中午开展学术讲座,讲解临床疑难病例和专科知识,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参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全科讲课,既提高临床医疗配合水平,又帮助解决了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提高了大家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三、要求口腔助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做好各项交流培训,提高配合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加大了护理服务质量培训力度,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服务礼仪培训、开展了幻灯讲课竞赛,提升了护理配合人员的专科知识和讲课技能,加强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预防和处理不良事件的能力,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零纠纷。

  四、加强专科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学习,请专科主任为护士授课,讲解口腔科的专科知识,组织参加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同时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定期更新带教培训大纲,讲授新知识新技术的配合工作技巧,提高了工作质量。

  五、加强诊前辅导教育,特别是针对九诊室老年首长和儿童牙科小朋友及家长要求较高等情况,加大了诊前健康教育力度。征求病人的意见并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正补充了诊前辅导教育手册内容,耐心做好讲解,帮助病人就诊前了解整个就医过程和注意事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受到病人的好评,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标准年高标准为契机,认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对各个诊室的物品进行了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加强了模型检查登记情况,并集中登记保管,确保安全,美化了诊室环境。

  七、根据口腔科各专科的护理特色,组织有经验的口腔助理人员编写了护理专科专病工作流程,规范了从接诊患者到诊疗结束的全过程,并不断进行修正,使口腔护理更加路径化、规范化。

  八、器械的消毒管理:继续严格按照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要求进行各类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对破旧的器械和器械盘进行了更新,加强了器械消毒效果的检测,确保了医疗安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九、护理教学:共带教实习口腔助理25名,护理部实习生1名,针对口腔门诊专业特点,对实习生合理排班轮转,使之尽快全方位掌握各诊室操作技术和专业特点,同时对新近留科的9名口腔助理加大培养力度,实行口腔助理各诊室半年一转科的轮转制度,全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护理配合能力。同时对科室人员和实习学员更新了讲课内容,并制作了讲课幻灯,受到实习学员好评。

  十、举办会议:今年1月25日,承办了xx口腔科护理学术年会,并邀请xx会主任、副主任及xx市的全体口腔护士长参加,并由老年口腔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xx主任做了精彩的讲话,为全国口腔护理界工作的开展和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协助科室做好了xx大会、xx口腔会、xx会和xx口腔会等重大会议的筹办、协调、会务等工作并组织编排了精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