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十篇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十篇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22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1

〖关键词〗波义耳,机械论哲学,机械论化学,17世纪,化学史

1对“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传统解释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恩格斯的著名论断之一,语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3节“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循序发展”(〖1〗,p.28)。奇怪的是,恩格斯在谈到生理学、比较形态学和比较生理学等学科成为科学时,都说明了原因,但是,恩格斯没有对“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作出任何解释。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化学史和化学哲学的学者,经常引用和注释这条经典,其基本观点是: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元素定义,从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现以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化学史书籍《化学发展简史》为例:

在化学领域,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早期活动家波义耳(RobertBoyle1627-1691)对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化学元素作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为使化学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做出了一项重大的贡献,为人们研究万物的组成指明了方向,因而它是化学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对此恩格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曾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11〗,p.72)

然而,据对波义耳原著的研究,发现波义耳根本就没有提出过什么“科学的”、“近代的”元素定义(〖5〗,pp.95-98;〖6〗,p.380;〖7〗,p.17;〖8〗,p.76;〖9〗,pp.240-242)。波义耳从根本上怀疑元素的存在;波义耳除了批判元素概念以外,绝不给元素概念在化学研究中留下一点地位。

如果波义耳果真没有提出“科学的元素定义”,那么,恩格斯的论断“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否就不能成立了呢?我们究竟应该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这一论断呢?

2对波义耳元素定义的误读

人们常常引用的波义耳关于化学元素的定义,出自波义耳《怀疑的化学家》一书。在研究波义耳关于化学元素的定义之前,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怀疑的化学家》的主要内容。

波义耳《怀疑的化学家》(theScepticalChymist),出版于1661年,其实这本书几年前就写好了,并且私下流传着(〖12〗,p.386)。波义耳著述甚丰,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怀疑的化学家》是波义耳著作中最著名的一部,但是,在波义耳那个时代,这部书并不比他的其他著作更出名,也不比他的其他著作更重要(〖4〗,p.465;〖7〗,p.19)。这一事实丝毫无损于《怀疑的化学家》对化学发展的意义。

《怀疑的化学家》在机械论哲学的指导下,以实验为基础,试图彻底清除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即一切物体皆由土、水、空气和火四种元素组成)和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说(即盐、硫、汞是构成一切事物的要素)。波义耳把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视为“难兄难弟”,波义耳决定一剑双雕,彻底斩断它们。他说:“我所要提出的许多东西,都可不分彼此地适用于逍遥学派的四元素说和化学家们的三要素说,尽管我的某些反对意见可能更多地偏重于后列出的三要素说,但这不过是因为化学家们的假说看起来似乎更要比另一个得到了更多的经验支持,因此,着重围绕这一学说进行反驳才是当务之急,尤其还要看到,绝大多数的被用来反驳该学说的论据,只须略作变更,即可被用之于反对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说,并足以强有力地驳倒这个缺乏根据的学说。”(〖2〗,p.29;〖3〗,p.33)

此书以对话体写成,也许波义耳是想效仿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的手法。书中的卡尼阿德斯(Carneades),是波义耳的代言人,波义耳借他之口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弥修斯(themistius),是亚里士多德学说或逍遥学派的信徒;菲洛波努斯(philoponus)是三要素说的代言人;埃留提利乌斯(eleutherius)是一位中立者;书中还有一个“我”,充当书记员。

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波义耳主要讨论元素的数量及其对物体性质的影响,以及火术分析的机制。

针对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波义耳提出了三个疑问:

第一,那些被逍遥学派和医药化学家、炼金术士认为是元素或要素的东西,真的是原始的、简单的物质吗?

第二,是不是每一种混合物体都包含有全部四种元素或三种要素?

第三,元素或要素的数量,是否真的仅限于亚里士多德学派所说的那四种,或者帕拉塞尔苏斯学派认为的那三种?

这里讨论的核心概念是元素或要素。为了避免“为空洞的词或术语或概念而争吵”,讨论的各方决定在讨论的开始就必须对元素或要素的概念达成一致的理解,“对要素或元素这两个词自始自终应如何理解作出规定”。他们异口同声地欣然同意在辩论时将元素和要素当着等同语加以使用,“都是指那些原始而简单的物体,而结合物则可说成是由它们组成的,并将最终分解成它们。”(〖2〗,p.13;〖3〗,p.19)这是元素的概念在《怀疑的化学家》中第一次出现。

经过了严密的有根有据的讨论,波义耳对上述三个问题给出了否定性的答案。这里我们看看波义耳针对第二个问题所做的部分回答。

“虽然化学家们宣称他们从某些物体中提取了盐,从另一些中得到了汞,又从一些中得到了硫;但他们却从未告诉我们运用其中的何种方法能够从一切种类的矿物中毫无例外地分离出来任何一种要素,无论是盐,还是硫或汞。因此,应该允许我下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这些元素中,没有哪种可作为一切物体的某种普适组分,倒是有些元素并不能成为其为这样一种组分。”(〖2〗,p.196;〖3〗,p.212;〖15〗,p.55)

“我从未发现从金或银(暂时不列上其他金属)中能够分离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土或水,因此,我可以给出以下结论以反驳我的论敌们的论点,这就是,土和水这两者绝非所有的那些被当作是完全结合物的物体所共有的组分。”(〖2〗,p.197;〖3〗,p.213;〖15〗,p.55)”

在波义耳认为他已经摧毁了四元素说或三要素说的时候,他继而开始怀疑元素究竟是否存在的问题。于是,波义耳第二次给元素下了一个定义。这就是人们“频繁地引用而又同样频繁地误解”(〖8〗,p.76)的那个定义。

现在我们来推敲波义耳关于元素的定义。为准确起见,现将原文和中译文一道抄录如下:

and,topreventmistakes,imustadvertiseyou,thatinowmeanbyelements,aschymiststhatspeakplainestdobytheirprinciples,certainprimitiveandsimple,orperfectlyunmingledbodies;whichnotbeingmadeofanyotherbodies,orofoneanother,aretheingredientsofwhichallthosecalledperfectlymixtbodiesareimmediatelycompounded,andintowhichtheyareultimatelyresolved:nowwhethertherebeanyonesuchbodytobeconstantlymetwithinall,andeach,ofthosethataresaidtobeelementedbodies,isthethinginowquestion.(〖2〗,p.187)

而且,为避免误解,我必须事先声明,我现在所谈的元素,如同那些谈吐最为明确的化学家们所谈的要素,是指某些原始的、简单的物体,或者说完全没有混杂的物体,它们由于既不能由其他任何物体混成,也不能由它们自身相互混成,所以它们只能是我们所说的完全结合物的组分,是它们直接复合成完全结合物,而完全结合物最终也将分解成它们:然而,究竟是否存在这样的物体,即它们在所有的物体中总能找得到,而且它们都是所谓元素化的物体,则是我现在要怀疑的事情。(〖3〗,p.202;下划线为本文作者所加,此处译文与中译本略有改动。——刘立注)

仔细分析这段文字,可以发现:

第一,波义耳清楚地定义了“元素”概念。这里波义耳对元素作如是定义:“是指某些原始的、简单的物体,或者说完全没有混杂的物体,它们由于既不能由其他任何物体混成,也不能由它们自身相互混成,所以它们只能是我们所说的完全结合物的组分,是它们直接复合成完全结合物,而完全结合物最终也将分解成它们。”著名化学史家Jp帕廷顿(partington)将元素的定义从上段文字中“剥离”出来,断章取义,以为这个元素定义就是波义耳所要提出的元素定义(〖11〗,pp.77-78;〖3〗,汉译者前言),并且认为这是“把波义耳称为近代化学奠基者”的三个理由之一。(〖11〗,p.74)后来许多学者据此以为波义耳提出了近代的、科学的元素定义。这实在是一种误读。问题主要出在包括帕廷顿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忽视了波义耳元素定义中的两个重要从句。

第二,波义耳的元素定义并非具有原创性。波义耳用一个从句说,他所谈的元素跟化学家明明白白所讲的要素,其意思是相同的。早在1641年,巴黎皇家学院的克拉夫(e.D.Clave)就给元素下了很好的定义,即元素是“简单的物体,混合体最初由它们组成,并且最终将分解成它们或者可以分解成它们。”(〖5〗,p.85;〖13〗,p.38)其他化学家对元素也做过类似的定义。波义耳的元素定义与前人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波义耳的元素定义并不是原创的。著名科学史家R.S.westfall亦指出,波义耳“只是重复了元素的传统定义”。(〖7〗,p.19;〖8〗,p.76)

第三,波义耳的元素定义并非具有近代性。波义耳的元素定义与近代的化学元素定义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区别是如此之大,使得我们看不出该定义具有任何现代性:该定义假设,我们在任何物体中都能找到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元素,而且任何物体都应该分解成同样数目的元素,因此任何物体都是由同样数目的元素按不同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波义耳的元素定义丝毫没有这样的意思,即可能有某种物质(元素本身除外),其组成元素会少于四种(按四元素说的观点)或三种(按三要素说的观点)。显然,这跟近代化学元素定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波义耳的权威化学史家marieBoasHall在她为《科学家传记辞典》(DSB)撰写的波义耳条目中指出,“波义耳没有提出过近代的元素定义,但是他(特别地、故意地)给他那个时代化学家所理解的元素下了一定清楚的定义。”“波义耳从来就没有接近于提出近代的元素定义。”(〖6〗,p.380)

第四,波义耳从根本上怀疑元素的存在。上述文字中最后一个从句“究竟是否存在这样的物体,即在所有的物体中总能找到它们,而且它们都是所谓的元素化的物体,则是我现在要怀疑的事情”,表明波义耳对元素的存在持怀疑的态度。波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有多处表示对元素的存在表示怀疑。如波义耳说:“我就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非要相信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原始而简单的物体,说大自然正是用这些作为先在的元素才得以复合出一切其他物体。”(〖2〗,p.224;〖3〗,p.238)其实,《怀疑的化学家》这整部书乃是致力于否认元素存在的可能性。(〖7〗,p.19)在波义耳看来,元素是一个“错误的、使人误入歧途的概念”。(〖6〗,p.380)

综上所述,波义耳实际上并没有提出科学的、近代的元素定义,而且波义耳明确否定元素的存在。那种认为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元素定义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观点肯定是站不脚的。既然如此,恩格斯的论断“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不是也站不脚了呢?看来,有必要对这一论断进行再认识。

31661年前的化学:炼金术、医药技艺和冶金技艺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这句话本身提示我们,要分析波义耳之前的化学状态,波义耳的化学活动及其产生的影响,才能搞清楚化学经波义耳之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在近代之初,化学沿着三个主要趋势发展。首先,炼金术研究仍然盛行;其次,化学知识转用于医药;第三,化学同矿业密切结合。炼金术士、冶金家以及医药化学的活动,无疑产生了各种可以作科学解释的结果,但是他们的目标均属实用性质,而不属于科学;他们的实验旨在产生实际利益,而不是促进对化学现象的科学理解。他们的思维受到四元素说或三要素说的支配,即认为这些有限的元素或要素按不同的比例结合,构成世上万物。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土、水、气和火)似乎可以为化学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基础,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从来就没有搞出一个亚里士多德化学体系出来。帕拉塞尔苏斯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说,提出了三要素说:任何物体都是由盐、硫和汞组成的,它们分别对应于身体、心灵和灵魂。这一物质理论部分可以用来解释化学现象,当作化学理论。迄至17世纪中叶,化学领域中一直是帕拉塞尔苏斯化学占主导地位。

17世纪中叶以前的化学,与其说是自然哲学,倒不如说是实验哲学。试比较力学与化学研究的方式之不同。力学研究者以笔和纸作为工具伏案工作,而化学研究者则是在火炉上架起坩埚和蒸馏器在那里辛勤工作。自然哲学家、绅士派的学者们常常轻蔑地称化学家是“被浓烟薰得漆黑的经验主义者”,说“他们都谈不上是哲学家(虽然他们自己喜欢以此自称),因为他们被他们自己炉子里的烟雾蒙住了双眼,搅昏了心智”(〖3〗p.23)。化学家笃信火是无经不克的分析工具,可以将混合物分解成他们的元素或要素,揭示事物的本质。正如帕那塞尔苏斯的一个信徒告诫他的读者们:“购置煤炭,建造炉台,不厌其烦地注视并用火操作。用这种方法而非其他方法,你们将获得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17〗)那些炼金术士和医药化学家、冶金化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批“用火操作的哲学家”。

这种重视实验的化学研究带来了经验知识的急剧增长,但是,当时的化学由于缺乏合理的理论结构,无法把握零碎散乱的经验知识,也无法为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661年以前,化学远离自然哲学的主流,尚未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波义耳与机械论哲学、微粒哲学和机械论化学

统治了西方自然哲学达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学说,终于在17世纪被一种新的自然哲学所推翻,致使关于自然的研究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就是机械论哲学(mechanicalphilosophy)。机械论哲学后来成为科学家的“工作假定”,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发表时,机械论哲学已经在欧洲科学中占统治地位。(〖16〗,p.154)

笛卡尔(ReneDescartes)是十七世纪机械论哲学的主要建筑师。笛卡尔不仅对力学、光学、几何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机械论哲学的建立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笛卡尔在他的《哲学原理》(principiaphilosophiae,1644年)详细阐述了机械论哲学。

笛卡尔认为,自然是由物质构成的一架机器,它的运行跟机器一样,服从力学规律。物质由不连续的微粒组成,这些处于运动的微粒相互碰撞,就产生了自然现象。尽管单个微粒在相互作用中可能会改变其运动状态,或停顿,或加速,或改变方向,但是宇宙中运动的总量却是保持恒定不变的。这是笛卡尔机械论宇宙的基本法则。自然界中任何活动现象都可以用物质和运动来解释,无需引入任何非机械论的动因来解释。

机械论哲学试图把物体的性质和活动,都归结于组成该物体的微粒,它的运动、形状和广延。笛卡尔反对用终极原因或目的论来解释物体的性质和活动,他强烈抨击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学派或经院学派解释自然现象的方式,他们到处用“实体形式”和“隐秘属性”等词语。笛卡尔宣称,整个宇宙中的任何现象,无一不可用“纯物质的原因——即完全独立于人的心灵和思维的原因”来解释。笛卡尔甚至应用机械论哲学解释了磁现象(〖8〗,pp.36-38)、动物和人体的生理现象以及心理现象(〖16〗,p.157)。

笛卡尔创建机械论哲学,是对17世纪科学改革的一个巨大贡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虽然是机械论哲学中最突出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在英国,霍布斯(thomasHobbes)提出了类似的哲学,不过没有笛卡尔的那么精致;在法国,原子论的主要复兴者伽桑狄(pierreGassendi)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各种版本的机械论哲学大同小异,我们求同存异,可以发现他们在以下观点上是一致的:

1要将“隐秘动因”(如爱、憎、亲和力)从自然界中彻底清除出去,任何自然现象都是物质过程的必然结果。

2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中性的,区别在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尺寸、形状、运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3自然哲学的纲领,就是要说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微粒之间直接地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机械论哲学犹如一阵清风,感召着那些对研究自然有兴趣的人们。他们相信,惟有从机械论哲学的观点,才能达到对自然的真正理解;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显得太浅薄,它对自然的解释总是用那些陈词滥调。他们还相信,任何新的发现,都可以从机械论哲学的观点来解释,整个世界都可以囊括在机械论哲学的范围之内。无怪乎,荷兰的惠更斯、英国的波义耳等人都对痴迷于机械论哲学;事实上,十七世纪下半叶欧洲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人物,无一不信奉机械论哲学。(〖7〗,p.17)“机械论”(mechanical)对波义耳和他的同时代人来说,是与“亚里士多德主义”和“神秘主义”针锋相对的一个概念;在他们看来,惟有机械论的解释才是理性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与力学原理相符合。

在英国,波义耳被同时代的人们称为“机械论哲学的重建者”(Restorerofthemechanicalphilosophy)(〖4〗,p.414)。孩提时代起,波义耳就熟悉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他广泛阅读机械论哲学的代表人物的著作,如培根的《新工具》(1620年)、笛卡尔的《哲学原理》(1644年)。波义耳博采众家,不仅掌握了机械论哲学的要义,而且创建了自己的机械论哲学,即微粒哲学(corpuscularphilosophy)。波义耳之所以要用“微粒”这个中性词汇来表达的机械论哲学,是因为,第一,波义耳既拒斥伊壁鸠鲁的原子,又拒斥笛卡尔机械论所说的粒子那复杂的等级结构;第二,波义耳希望,使用“微粒”这个中性词汇来谈论问题,可以为所有的机械论哲学家所接受和信服,不管他们信奉何种物质理论(〖4〗,p.467;〖6〗,p.379)。波义耳在1666年出版的《形式和质料的起源,根据微粒哲学》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微粒哲学。该书的出版者指出,波义耳的理论,虽然与伊壁鸠鲁的理论和笛卡尔的理论有类似之处,但是,它实际上是一个崭新的假说,“是作者独有的,是根据日常观察、严密的论证和实验,以及精确且容易操作的化学过程提出来的。”(转引自〖4〗,p.467)marieBoas指出,此言极是。波义耳在《形式和质料的起源》中提出的微粒哲学,是彻底的机械论,牢固地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论证周密详尽;波义耳想把《形式和质料的起源》做成微粒哲学的指南(〖4〗,p.467),想一劳永逸地确立地物质内在结构的原理。

波义耳的微粒哲学,可以概括如下:

1微粒哲学的基础是普遍质料(universalmatter),这是一种“广延的、可分的、不可穿透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乃是上帝赋予的。宇宙是一架自身包含运动的大机器,是一架“巨大的时钟”(〖4〗,p.486)。

2物性不外乎“物质和运动”。“物质和运动”是所有东西的基本属性(primaryqualities),“物体的两个最伟大的、最普遍的原理”(〖4〗,p.468)。这里可以看到微粒哲学与原子论的不同:对经典的原子论来说,运动是感觉、性质变更的原因,而在波义耳的粒子哲学里,运动就是“性质自身的起因”。托马斯S库恩研究指出,波义耳一方面大力批判各种“原子论”,一方面发展了这种理论,其最重要的就是加上了“运动”的概念(〖14〗,p.47)。“运动”在波义耳的理论中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3物质由大小、形状和运动各异的粒子构成。具有运动禀赋的物质,起初以粒子形态存在;这些粒子具有大小、形状和运动。虽然从理论上将粒子无限可分,但是,由于粒子细微又坚固,实际上是不可分的。这些细微的、坚固的、不可分的粒子,即第一自然质(primanaturalia),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组分。粒子结合生成原始凝聚体或簇状物(primitiveconcretionsorclusters),虽然它们可以还原为第一自然质,但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为不可分解的单位,因而它们是可以检测到的最小粒子,是简单物体的基本化学组分。第一簇状物(primaryclusters)之间相互结合,或者与第一自然质结合,即形成微粒(corpuscle),它们是物体的基本物理组分。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即是由微粒的大小、形状和运动决定的。

4任何物体的现象和性质,均取决于微粒及其运动,并可以微粒及其运动来解释。波义耳将物体的性质分为四类(〖4〗,p.470):第一类是第一性(primaryqualities),如热、冷;第二类是可感知性(sensiblequalities),如味道、气味;第三类是第二性或化学性(secondaryorchemicalqualities),如流动性、稳固性、挥发性、溶解性;最后一类是隐秘性(occultqualities),如电性、磁性。波义耳认为,任何混合体的本性,都取决于组成该物体的组分,微粒或原始凝聚体;组分之间的大小和形状;更重要的是,给定时刻组分的运动状态。波义耳运用他的微粒哲学,对上述四类性质全都做出了合理的机械论解释(〖4〗,pp.469-484),不给那些隐秘的解释留下任何空间。

试以结合性(cohension)为例,看波义耳运用微粒哲学对物体性质的解释。

“关于物体的组成部分何以联合起来组成该物体的问题,人们曾信心十足地且合情合理地假定,物体中必定存在着某种实体形式,这是物体的组成部分之构成物体所必需的,否则,就不可能成之为物体。我的回答是,那些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分,它们拼接配置,这样足以解释它们何以结合成物体,而无需借助于实体形式这种东西来解释。”(〖4〗,p.474)

波义耳的微粒哲学主要体现在《形式和质料的起源》一书中,但在《怀疑的化学家》中也不无阐述。我们来看《怀疑的化学家》中的两个命题。波义耳所讲的“命题”,相当于公理,它们是“明晰的命题,对于这些命题,我不作任何保证”。(〖3〗,p.33;〖2〗,p.29)

命题1在结合物最初形成之时,普遍质料——结合物以及宇宙中其他物体均由它们所构成——实际上是那些被分割成了大小、形状和运动方式各异的细小微粒。此观点似乎并不荒谬。(〖2〗,pp.30-31;〖3〗,pp.33-34,此处译文与中译本上的译文有所改动。——刘立注)

命题2在细小微粒中,那些极小且相邻的微粒在各处联结成细小的团状物或簇状物,并且正是通过这些团状物或簇状物之间的结合,形成了大量的第一(primary)凝结物或团状物,它们很难再分解成组成它们的微粒。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的。(〖2〗,pp30-31;〖3〗,pp.34-35,此处译文与中译本上的译文有所改动。——刘立注)

波义耳对第一个命题作了的如下说明:

要证明微粒的存在,有两个途径:一是可以看物体的生长、腐败、滋养和毁灭,二是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这些微小的粒子;或者看结合物(complexbodies)分解后的生成物;或者采用炼金术士的火术,对结合物进行操作。通过这些途径,“似乎足以表明,结合物的组成部分极其微小,而且具有不同的形状。”(〖3〗,p.34;〖2〗,p.30)。波义耳指出,伊壁鸠鲁(epicurus)或摩西(moses)是微粒概念的滥觞。伊壁鸠鲁证明,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于内在的原因在虚空中运动不息;关于摩西,据波义耳讲:

“伟大而明智的万物创造者并不是直接创造出那些植物、兽类、鸟类及其他生物,而是利用原先就存在着的、虽然也是被创造出来的物质造出来的,他将这些物质称为水和土,是他使我们能够设想这些新的凝结物赖以形成的组成粒子,被置于各种各样的运动中,从而使得它们能够联结起来,以种种结合方式和结构,组成它们所要组成的物体。”(〖3〗,p.34;〖2〗,p.30)

波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中还谈论了微粒的结合方式,如:

“在我看来,物体的各个微小组分只是通过相互接触和依附聚在一起,然而,也有极少数的物体,其微小组分是极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应将这种紧密结合归之于何种原因,我们尚不清楚。”(〖3〗,p.92;〖2〗,p.87)波义耳提出了几种猜测,如甲粒子可能“钻入”乙粒子;或甲粒子与乙粒子发生极为紧密的结合,以致于火,或者其他不无效力的化学分析工具,都不能将它们分开。

波义耳指出,即使元素也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且元素远不止三五个:

“如果我们姑且认为下述假定是合理的,这一假定我就像我当时曾作过的假定一样,是说一种元素是由彼此完全相同的众多的微粒构成的,而这种微粒又是由质料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所构成的某种微小的第一凝结物组成的。那么,我们设想第一聚集体的种数可能远远不止三个或五个便绝无荒谬可言。因此,我们便无须假定,在我们所谈论的每一复合物中,都恰好能够找出三种如上所述的原始凝结物。”(〖3〗,p.103;〖2〗,p.96)

波义耳在明确抛弃元素概念后写道:

“我实在看不出我们为什么不能设想,造物主只须以各种方式对那些被认作是结合物的物体的微小部分施行改造作用,即可以令这些物体相互造成它们自己,而勿须将质料化作那些所谓的简单物质或均匀物质。”(〖2〗,p.224;〖3〗,p.238)

波义耳相信元素“嬗变”,即一种元素可以变为另一种元素。嬗变被认为是炼金术的思想“残余”,可是波义耳为什么要相信金属嬗变,甚至相信世间任何一种物质,都可是变成任何一种另外的物质?波义耳的观点并不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实验在当时化学家的心目中,还没有重要到超过“哲学”的地步。波义耳的结论,恰恰是由他的微粒哲学提出来的:既然万物由粒子组成,粒子的排列结构当然决定性地构造了万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波义耳不同于他同时代化学家的地方。一方面,波义耳是他那个时代化学家的一员:相信嬗变,即使没有实验依据也相信这一先验的结论;但他又不是这时代化学家的一员:他对嬗变的建立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微粒哲学”之上的。

波义耳的微粒哲学影响很大。牛顿是波义耳的一个坚定的追随者,他仔细认真地攻读波义耳的著作,深受波义耳微粒哲学的影响,并且接受了波义耳的化学思想,当然他后来也发展了波义耳的理论,如关于吸引力的观点(〖4〗,pp.505-520)。牛顿的化学研究和物质理论在《疑问31》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对物质本性的沉思、揣想和假说,托马斯S库恩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牛顿从“微粒说”的观点对化学现象进行解释。17世纪最流行的化学教科书《化学教程》对化学现象的解释,也采取了微粒哲学的观点。

17世纪的化学家假定,组成物质的微粒,上面带有“钩”、“环”、“孔”,以及类似锁匙锁眼的结构,这些微观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粒子,亦即不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酸,被认为是带有针尖的微粒构成的。何以知之?以舌尝任何一种酸,即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正如皮肤被任何尖锐的东西刺痛一样。再如,甲物质能与乙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与丙物质发生类似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因为甲物质的微观结构与乙相合,而不与丙相合,一如一把钥匙可以开一把锁而不能开另一把锁一样(〖14〗,pp.41-42)。

波义耳运用机械论哲学(微粒哲学)研究化学,使得17世纪下半叶的化学变成了机械论化学,进入了自然哲学的主流。

5对“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新理解

波义耳是这样一个人,一方面,他了解化学家(广义的,包括炼金术士、医药化学家)的工作,并亲自从事化学实验;另一方面,他了解最新的自然哲学即机械论哲学,并创立了微粒哲学。这样的人在17世纪寥寥无几,是波义耳架起了化学和自然哲学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他为自己确立的目标:“促进化学家和机械论哲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tS库恩高度评价波义耳的工作,说:波义耳所做“仅此二端”:“粒子哲学”和“系统地运用实验方法”来发展“哲学”,即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还说,波义耳“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先驱者’,而是一个极大限度地发展了化学的概念体系,使之与他当时的科学思潮主流相协调一致的人。”(转引自〖14〗,p.47,p.48)

marieBoas研究指出,波义耳工作的一大创新是,他不仅证明了化学对医药和实用技艺是有用的,而且证明了化学对自然哲学也是有用的;波义耳利用化学来阐述自然哲学,在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做法;波义耳从机械论哲学的观点解释物体的化学性质,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波义耳可能是第一个把化学当作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来处理的人(〖4〗,p.493,p.494,p.497)。

westfall也有类似的观点:波义耳通过将化学机械化,成功地拆除了阻碍化学进入自然哲学领域的壁垒(〖7〗,p.19)。“机械论化学确实取得了一个成就。它把化学引进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十七世纪肇始时,化学一般不被看作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在最坏的情况下,它是玄妙的秘术;在最好的情况下,它是为医药服务的技艺。但是,在史七世纪结束之际,化学家在欧洲科学组织中占有令人尊敬的席位。毫无疑问,机械论化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械论化学用科学共同体可以接受的术语讲述化学,使化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8〗,p.81)

综上所述,波义耳将机械论哲学应用到化学研究,创建了机械论化学,把化学带到了自然哲学的领域,并随着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型而成为科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著,于光远等编译,《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

2RobertBoyle,theScepticalChymist,everyman*sLibrary,vol.559,1911年印行,1964年重印本。

3罗伯特波义耳著,袁江洋译,《怀疑的科学家》(任定成主编,《科学名著文库》),武汉出版社,1993年。

4marieBoas,theestablishmentofthemechanicalphilosophy,osiris,10(1952),pp.412-541.

5marieBoas,RobertBoyleandtheSeventeenthCenturyChemistr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58.

6marieBoas,RobertBoyle,inC.C.Gillispieed.,DictionaryofScientificBiography,vol.2,pp.377-382.

7R.S.westfall,neveratRest:aBiographyofisaacnewt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8R.S.westfall,theConstructionofmodernScience,theCambridgeHistoryofScienceSeri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7.《近代科学的建构》已由彭万华翻译成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9曾敬民,“近代化学元素概念的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8卷,第3期,pp.240-247.

10R.mierzecki,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ChemicalConcep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1.

11《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编著,《化学发展简史》,科学出版社,1980年。

12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13袁江洋,“探索自然与颂扬上帝——波义耳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6期。

14吴以义著,《库恩》,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15R.mierzecki,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ChemicalConcept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2

关键字:术语,术语定义,语义相似度,领域聚类

中图分类号:H083;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14-05

ClusterResearchontermDefinition

ZHanGRong

abstract:Domainclusteringoftermdefinitionisarelativelynewresearchtopic.inthisresearch,wetookbottomuphierarchicalclusteringmethodforsemanticsimilaritycalculationbasedonHownet,andselectedclusterspecificcharacteristicsbasedonwordswithdifferentcontributiontoclusteringandstopusedwordsconstructingdomaincluster.ourresultsrealizedthedomainclusteroftermdefinition,andachievedadesiredexperimentalresult.

Keywords:term,termdefinition,semanticsimilarity,domainclustering

一前言

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术语及术语定义。对术语定义进行分类加工,按领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有利于领域学科专家建立领域术语数据库,以及系统地研究领域术语之间的概念层次关系、语义关系,提高术语检索的准确率与知识的系统化加工的效率。

由于术语在领域之间的相互借用,使得有些术语可以在多个应用领域被使用,这些术语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义项。以“病毒”这一术语为例,“病毒”可以是生物领域的“病毒”,也可以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而两个领域的“病毒”显然是不同的义项,当有若干条“病毒”定义时,如何从中鉴别出哪些是生物领域的病毒定义,哪些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定义,需要人工的参与。我们以几组同名术语定义为例来阐述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必要性。例如:

1.病毒

病毒是一种可以在其他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的微小生物,一般包含核酸以及外壳蛋白,有些动物的病毒的外面也偶尔覆盖一层细胞膜。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2.防火墙

防火墙:用于将因特网的子网与因特网的其余部分相离,以达到网络和信息安全效果的软件或硬体设施。

防火墙:两所房子之间或者一所房屋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厚而高的墙,可以防止火灾蔓延。

3.蠕虫

蠕虫是指一种可以不断复制自己并在网络中传播的程序。

蠕虫是无脊椎动物的一大类,构造比腔肠动物复杂,身体长行,左右对称,质柔软,没有骨骼,没有脚。

4.树

树是指生成语法采用的一种二维图形表示,能方便地显示由一组规则生成句子的内部层级结构。

树是木本植物的统称。

例1中的“病毒”分别是生物领域的术语和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例2中的“防火墙”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建筑领域的术语;例3中的“蠕虫”是属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生物领域的术语;例4中的“树”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和通用领域的词语。

在领域数据库的构建和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些定义区分开来。通过聚类将计算机科学术语聚合在一起,将生物学术语聚合在一起。但是当待处理的数据足够庞大时,人工将这些术语定义进行领域分类,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本文提出了计算机自动处理的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方法。

二术语定义聚类的流程

聚类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通过聚类,能够发现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特征。聚类没有事先预定的类别,类别数在聚类过程中自动生成,无需人工标注和预先训练分类器。聚类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处理能力[1]。本文聚类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特征项选取

术语定义集,由汉语词法分析器iCtCLaS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进入特征项选取阶段。术语定义聚类的过程是将相似的一组定义归为一类,如何将术语定义的文本内容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从而用于计算定义之间的相似度是整个聚类过程的关键。

本文通过将术语定义用词与普通文本用词对比发现,术语定义中的名词与普通文本中的名词具有很大的差别。在领域的判别过程中,定义句子中的名词起到的支持作用最大。考察其他词性的词语在两种文体上用词的区别,发现术语定义中的动词与普通文本中的动词的差别相对较小一些,但依然具有领域的区分度,应该作为聚类的特征,这些词性对术语定义的领域所属类别的判定,也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形容词、副词对领域聚类的贡献度不大,不作为聚类的特征。

1.名词的领域区分度

术语定义的领域分类,也就是将被定义的术语做一个领域分类,被定义项属于什么领域,那么该术语定义就属于什么领域。术语在词性上大都是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定义句子中的名词对区分被定义项属于哪个领域具有最大的支持度。比如:

“卵磷脂是血管的清道夫:能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中性脂肪乳化成微粒子,溶于血液中并运回肝脏而被代谢,从而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它既作为细胞生物膜的构成成分,又是类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

“核酸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细胞的核心物质,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组成。”

上面三个定义中的“血管”“肝脏”“细胞”“生物”“分子”“维生素”等词对领域聚类起到了绝对的支持作用。

2.动词的领域区分度:

“语音信号处理是指语音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语音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或转换变成数字信号,用模式分类方法分析和识别这些信号。”

“二值化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映射为0或1的过程。”

“汉字信息处理是指用计算机对汉字表示的信息进行操作和加工,如汉字的输入、存储、识别、生成和输出等。”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动词“输入”“分析”“处理”“转化”“识别”“映射”“操作”“加工”“存储”“生成”“输出”对领域类型判别,起到了支持作用。

连词、介词和虚词对领域聚类几乎不起任何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认定,这些词性的词不具有领域区分度。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不具有领域区分度,比如“所谓”“也就是”等等,这些作为停用词存在。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将术语定义按照领域聚类,所以特征项的选取,与普通文本聚类有所区别。我们通过停用词过滤以及定义用词的词性过滤将对领域聚类贡献极小的词语过滤掉,不参与到聚类的计算。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四定义相似度的计算

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本质就是通过计算术语定义之间的句子相似度,将句子相似度高的术语定义划分为一类,将相似度低的句子划分到不同的类。相似度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不同应用领域对相似度有不同的界定。相似度计算的常用方法有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tF/iDF方法以及基于语义的方法。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把文本看成为词的线性序列,不考虑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对语句进行语法结构分析,只考虑了利用句子的表层信息;而基于语义的方法则是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属于深层结构分析法[2]。

本文的聚类方法是基于语义相似度,在计算相似度的过程中,将句子作为一个词语的集合进行处理。这样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就转化为集合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本文采用刘群的集合相似度的计算方法[3]来计算句子的相似度:

输入:待聚类的定义集合(n个定义)

1)初始化成n类使每个类包含一个定义;

2)计算所有n个类两两之间的相似度;

3)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两个类合并成一个类,n=n-1;

4)重复步骤2、3直到最大的相似度小于设定的阈值或最后只有一类时停止。

六聚类结果分析

术语定义的聚类实验结果使用准确率来进行评价,用公式表示如下:

p=聚类正确的定义数目要聚类的定义总数×100%(公式4-5)

本文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的术语数据库语料中随机抽取1000条术语定义来做实验,聚类结果被分为19类,其中被正确分类的术语定义778条。实验的聚类正确率为77.8%。

本文选用知网作为术语定义领域聚类的知识库是因为知网里具有大量区分不同领域的义原。例如:commercial|商、medical|医、computer|电脑、education|教育、weather|天象、politics|政、information|信息、agricultural|农、industrial|工、animalHuman|动物、animate|生物、chemical|化学物、material|材料、vehicle|交通工具、musictool|乐器、machine|机器、music|音乐、sport|体育、law|律法等。这些义原对定义的领域区分与判别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使用知网进行领域聚类的局限性。由于知网使用的义原的个数为2200个,但是它所涵盖的词语达65000条,概念达80000多。义原的个数远远小于词语和概念的个数,这样就出现多个概念之间共用同一个义原的情况,影响了领域聚类的准确度。

我们以“phenomena|现象”这个义原为例进行分析,包含该义原的词语有:白色恐怖、雹灾、饱嗝儿、暴洪、悲欢离合、弊病、表面现象、兵荒马乱、病虫害、波谱、擦网球、差错、车流、春寒等。显而易见,在聚类的过程中,这些词语由于共用一个“phenomena|现象”义原,而且该义原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第一基本义原,被赋予了一个较高的权重,通过词语的相似度计算,这些词语之间容易获得较大的相似度。由于句子的相似度是建立在词语相似度基础之上,进而又影响到句子的相似度计算,影响了聚类的结果。

同时知网中部分词语的义原描述不够详尽,无法提供对领域聚类的足够支持。例如,飓风只有一个义原描述“wind|风”;泥石流同样只有一个义原描述“stone|土石”。这两个词语属于自然现象,但知网的知识库却不能提供领域聚类的支持。

词条的完备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术语定义中包含的术语较多,有些词语未被知识库所收录,中文是一个开放集合,知网也并不能涵盖所有词语。可见一个知识库的构建是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同时它的构建总会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借助知识库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工作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其局限性。

七结束语

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定义的自动聚类有助于系统化地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以及术语定义的词汇、句法,以及语义的内在固有规律。对领域术语库的建设、领域知识的提取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同属于一个领域类别的术语定义划分到一类,不仅可以自动区分开不同领域的同名术语,而且可以集中得到一批同领域的术语定义,对特定领域的术语研究提供了方便。术语定义聚类与通常的文本聚类、句子聚类不同,本文通过考察不同词类对于领域区分程度的差异,作为聚类领域特征的选取准则,将不具有领域区分程度的词类排除在聚类计算过程之外,通过自底而上的层级聚类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世奇,刘挺,李生.一种基于主题的文本聚类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07(2):58-61.

[2]赵妍妍,秦兵.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句子相似度计算[G].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2005:168-174.

[3]刘群,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J].ComputationalLinguisticsandChineseLanguageprocessing,2002,7(2):59-76.

[4][eB/oL]省略.

[5]许石,樊孝忠,张锋.基于知网的语义相关度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5):411-414.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3

生机饮食最初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生食+有机的饮食方式。目前对生机饮食的定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说法一:这类说法是最初的生机饮食的定义,所谓“生机饮食”指食用新鲜的、没有加工加热、没有污染、回归自然的天然植物。有专家曾指出,生机饮食指只摄入植物性食物,不摄入动物性食物,并强调食物的自然原味。这里的植物性食物指在耕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原料、除草剂,灌溉水源无污染,完全以自然农耕法生产,在再制造过程中也不使用化学合成添加剂,或未经辐射及冷冻保存的加工食品。烹调时选择能够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限度保留的方式,以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进食,尤其以“生食”即吃未经加热、煮熟的食物为最佳。

这种说法是最初的生机饮食的定义,也被认为是狭义的生机饮食。

说法二:这类说法认为,生机饮食不等于素食和生食,虽然生机饮食和素食、生食都强调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不过生机饮食强调的是“均衡饮食”,因为动物类蛋白质对人体来说同样不可或缺。生机饮食指的是少吃动物性食品,但肉类必须无荷尔蒙与抗生素的污染,不吃人工程序干扰或污染的食品(包括有化肥农药、化学添加物,被辐射或冷冻保存的食品),少吃或不制食品,尽量生食新鲜洁净的芽菜、有机蔬菜、水果、核仁、种子、海藻类等,并熟食米、麦及各种杂粮,另配合温和的药草及各种天然的保健饮料,秉持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力求食物多元化,多摄取五颜六色的自然食物,并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

同时,生机饮食并非适合每个人的体质,譬如因为生机饮食多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容易便秘的人来说非常适合,但是对消化吸收能力差的老年人来说,过多摄入膳食纤维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未必有益健康。如果想尝试生机饮食,最好多买应季的水果蔬菜,因为此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较少。

这种定义是经过演化和完善的生机饮食的定义,让生机饮食这个理念更容易被人接受并执行,这种说法被认为是广义的生机饮食概念。

无论是狭义的生机饮食还是广义的生机饮食,都倡导食用新鲜的天然食材,减少加工程序,选择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激素等物质,在烹饪方法上讲究健康与环保。这与英国营养学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在《营养圣经》中建议人们多食用“天然的、新鲜的、完整的”食物有些类似,值得我们借鉴。

许多支持生机饮食的人将其视作获得健康的法宝,甚至有人认为生机饮食是十全十美的健康饮食方案,是抗击各种疾病甚至癌症的金钥匙。其实,生机饮食也有不足之处。

第一,并非每一种蔬菜生吃都有益,如许多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植酸,生吃容易与矿物质离子结合,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第二,生机饮食倡导多食植物性食品,而蔬菜、水果、豆类、谷物带来的大量膳食纤维尽管是人类需要的营养素,适量地摄入会促进胃肠道蠕动,阻碍脂肪的吸收,预防便秘。但是大量的膳食纤维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例如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阻碍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吸收,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第三,蔬菜烹调虽会使少部分维生素流失,但却有抑菌、软化纤维的作用,既不会刺激肠胃,又能使食物较为美味可口。因此生吃和熟吃各有所长,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4

【关键词】化学素养概念教学策略方法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化学基本概念有二百多个。如何让学生全面地、深刻地、牢固地掌握每个化学概念,是摆在每位中学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若每个概念清晰明了,思考问题和推理时思路就流畅,若学生在化学概念的掌握上有缺陷、有漏洞,则在思维上就会受阻,不能顺利解决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会准确定义,揭示概念内涵

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给概念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是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把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的属性。下定义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区别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的特有属性。要准确下定义,要使学生建立一个概念就必须让学生明白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区别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的特有属性(即种差)。并且要使学生明确该事物所属类别(即邻近的属)。例如:在使学生建立同位素的概念时,首先使学生明白其区别于其他种事物的特有属性,(1)用英语26个字母随意写出多种原子:11a、612B、816C、12D、1736e、1939F、917G、613H、1940i、13J、1737K、614L、1224m、2040n……告诉学生目前人们发现的原子种类有二千多种,其中稳定的约280多种。(2)再让学生对上述原子进行分类:①按质量数相同分类:1940i与2040n;②中子数相同分类:1939F、2040n、1737K;816C、614L、917G;③按质子数相同分类:11a、13J、12D;612B、613H、614L。问学生那种分类最有意义,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按|子数相同分类最有意义,这样可以把二千多种原子分成一百多个小组。(3)让学生分析同一小组的原子在组成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得出结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这样事物的特有属性就明确了。接下来明确“邻近的属”:学生不难明白,上述事物所指对象均为原子,不是分子或其他的什么微粒。这样就可以给同位素下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

此外,“种差”有好几种:①有的种差是被定义的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这种定义可以叫做“性质定义”。如: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种差――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电离,反映电解质区别于其他化合物的本质属性。②有的种差是被定义的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产生或形成情况,这种定义可以叫做“发生定义”。很多化学反应的概念定义均属于此类。如: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给化学反应下定义一般说明反应物是什么,生成什么,反应物如何变成生成物的。③有的种差是被定义的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功能作用。如:原电池的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掌握重要特征,加深概念理解

1.内涵与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通常采用下定义的方法,例如“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外延指的是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如“电解质”的外延反映的是包含的物质范围主要是酸类、碱类和盐类。

人们在使用概念时,不仅要明确它的内涵,而且要明确它的外延。要明确概念的外延,就要说明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是什么对象,包含了哪些种类,适用范围有多大。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就是对这个概念进行划分。概念的划分是以对象的一定属性作为标准,将一个属的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个种的概念,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的方法有:①一次划分;②连续划分;③二次划分。学习概念一定要上学生懂得每个概念的划分。如:

其中:包含有一次划分、连续划分和二次划分。

2.发展和变化

概念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要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得到补充和修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概念。原子的概念从德谟克里特提出,经历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布丁模型”、奈冈的“行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的“分层模型”、西奇维克的“原子核模型”,以至于发展到现代的“电子云模型”。由此可见,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再如,在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也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限制,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掌握只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和学习它。到了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均有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掌握要求也提高了,提高到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而且要求学生能深层次理解和运用它(原电池、电解池知识的掌握可反映);但是,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由于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掌握在高中要求低,所以,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掌握回到初中要求,要求从得氧、去氧、加氢、去氢角度判断反应类型层面。所以,概念的学习一定要有发展和变化的眼光。

三、分清概念关系,深化知识联系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5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编写中怎样体现这些观点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第二,要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6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编写中怎样体现这些观点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第二,要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唯物主义教育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第二,要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第三,要用渗透的方法进行观点教育。新大纲指出,进行思想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克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因此不宜在教材中去专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是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编写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进行某个观点教育时,也不能一上来就提出这个观点,而是随着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进程,把这个观点逐渐渗透到知识内容中去,待总结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个观点。例如,在讲述新陈代谢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事物内部是存在矛盾的,而且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讲述新陈代谢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体会到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8

【关键词】说课有机反应重要类型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92-0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反应,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具备何种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与何种试剂能发生何种反应,生成何种产物。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的类型,也能书写给定反应物和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学反应主要类型的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有机化学的发展,增强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

(二)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是在学习了必修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有机知识之后,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进行整合提升,并且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更深的理解这些反应类型,为后面烃的衍生物性质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方法平台。学生值此平台可以形成预测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能力,使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知识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为后面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分两课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2.学会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预测有机物的主要性质。

3.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论解释。

二、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即创设情境探究讨论归纳小结反馈纠正,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反馈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表达、分析、交流等多种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一)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

1.加成反应

(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只上不下。

(3)与碳碳双键加成的试剂有卤素单质(X2)、氢卤酸(HX)、硫酸(H―So3H);与碳氧双键、碳氮叁键加成的试剂有氢氰酸(H―Cn)、氨(H―nH2);碳碳三键能与以上所有试剂加成。

(4)作用:在发生加成反应时,原有机物中的不饱和键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具有另一种官能团的有机物。

(5)机理:以下列实例进行分析:

(6)加成反应的规律:

①一般规律:

2.取代反应

(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2)特点:有上有下。

(3)烷烃、苯发生取代反应时是碳氢键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与碳原子相连的卤素原子、羟基等也能被取代。

烯烃、炔烃、醛、酮、羧酸分子中α―C上H被取代。

(4)取代反应作用:容易实现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5)机理:

(6)取代反应的规律

①一般规律:

新课引入: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来制乙烯。

①药品: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实验室制备乙烯](体积比约为1:3,共取约2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②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瓶夹、石棉网、圆底烧瓶、温度计(量程200℃)、玻璃导管、橡胶管、集气瓶、水槽等。

③无水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先加无水乙醇,再加浓硫酸。

④碎瓷片的作用: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

⑤温度计液泡的位置:插入混合液中。

⑥为什么要使混合液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乙烯的纯度。

实验室中是这样制备乙烯的反应原理:

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有机反应称为消去反应。

3.消去反应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脱去小分子物质(如H2o、HBr等)生成分子中有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只下不上。

(3)醇类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浓硫酸、加热。

消去条件: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碳上有氢。

消去的小分子:H2o。

(4)消去反应作用:利用醇或卤代烃等的消去反应可以在碳链上引入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

4.课本53页迁移应用。

(二)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用氧化数来讨论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自主学习教材54页拓展视野“氧化数的计算”。

结论:碳原子氧化数升高,为氧化反应;碳原子氧化数降低,为还原反应。

讨论练习:从氧化数角度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五、效果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9

在生物课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新大纲规定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又怎样体现这些观点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内容,其中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世界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生物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

2.对立统一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1)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因为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2)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生命活动过程。

(3)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及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3.普遍联系

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的。生物体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以及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发展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生物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层次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层次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层次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层次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二、关于生物课程中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建议

1.要精心选择能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知识内容

世界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都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如“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

2.要精心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述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要用渗透的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进行思想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克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例如,在讲述新陈代谢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事物内部是存在矛盾的,而且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讲述新陈代谢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篇10

[关键词]遗失物拾得报酬请求权拾金不昧

一、道德信念与物质利益的矛盾-谈中国传统文化对遗失物拾得立法之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观念形态,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接连不断,哲理慧根日益萌发的源泉。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自身特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华文化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自孔孟开始就推崇“仁政”,认为“礼”、“德”是最好的治国手段,宗法人伦成为立法的准则。儒家特别强调伦理规范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主张“舍利取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1]孟子比孔子激进一些,更强调义与利的对立性,当梁惠王问他“何以利吾国”时,他说:“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孟子甚至提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3]“贵义贱利”和“君子不言利”的原则大概源于此,儒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其法律文化,并把这种观点贯彻于司法立法之中的。

可以说,道德规范代替法律规范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儒家“重义轻利”的观点其实是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反对重视物质利益,人人重“义”而舍“利”,社会上自然就不存在纠纷。这种设想有其合理之处,但这种思想的极端化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混淆了权利与义务的界限,把物质利益和道德观念绝对对立起来,这势必抑制了人们的权利观念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了达到道德标准的要求,安于贫穷而不肯追求富裕,伦理生活的要求优先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这些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私法观念的发展,这也许也是中国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遗失物拾得的立法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固有法色彩,尤其在拾得人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这一问题上,更能显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性。可以说,我国的传统道德是义务本位的,这必然导致立法上的义务本位,这在我国《民法通则》对遗失物拾得的有关规定可见一斑。

法律文化如同民族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东西。中国的法律文化流经几千年,成为一种具有惯性的文化背景,孕育、培养、影响着人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人总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法律文化或进行质的继承,量的增减;或进行量的增减,质的批判,从中获取教益,建造新的文化模型。[4]所以,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今天,试图完全割断传统文化的脐带,转而完全接受物质利益激励机制是不理智的,并且也是不可能的。

二、规定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必要性

遗失物一经拾得,即在失主与拾得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关系,拾得人有无向失主请求报酬的权利,目前存在两种立法例,一种是肯定拾得人有报酬请求权,为大多数国家立法所采。如《德国民法典》第971条规定“拾得人可要求受领人支付报酬”。《日本遗失物法》第4条规定“受物件返还者,应将少于物件价格百分之五,不多于物件价格百分之二十五的酬劳给付于拾得人”。《瑞士民法典》第722条第二款规定“拾得物交与失主的,拾得人有请求赔偿全部费用及适当的拾得报酬的权利”。另一种则否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即采这种立法例,认为拾金不昧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如规定报酬请求权,便与这一传统相违背,不利于传统美德,而且会使贪图私利的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向失主索要过高报酬,所以法律不宜规定报酬请求权。

鉴于以下因素,笔者认为应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及其使用条件。

1确立拾得人报酬请求权与民法市民法属性相一致。民法在本质上是调整市民社会的私法,即民法的大部分规范使用了“经济人”假说,把民事主体设想为合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拾得人作为民事主体,也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无偿归还的法律规定下,拾得人选择私匿拾得物对他来说是最有利的-要么完全拥有,要么完全失去;而在有偿归还的情况下,拾得人可以归还后得到拾得物价值的一部分,或者完全失去拾得物,在这种情况下,它往往就选择了归还。而对于遗失人来讲,即使是有偿归还,他也只是失去遗失物价值的一部分,所剩价值仍远远大于完全失去。因此,承认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对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来说,都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遗失物的归还。

2确立拾得人报酬请求权是民法平等原则及权利本位的要求。我国《民法通则》有关遗失物拾得的规定是义务本位的,拾得人的主要义务是将遗失物返还失主,同时,拾得人还有妥善保管拾得物、通知失主及在失主不明或者难以通知的情况下向保存机关报告的义务。而拾得人的权利只表现在对其所受损失利益的补偿上,是从属于其义务的,即只有对于在履行上述义务中支出的必要费用,才可以行使费用偿还请求权。相反,从失主的角度来看,则是权利本位的。仅从本位的角度讲,这种制度规定对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不平等的,违背了民法的主体平等原则。失主对自己的物品有妥善管理的义务,而其在没有尽到对自己物品照顾保管义务,从而导致物品遗失,形成所有权不明确的不稳定状况下,仍使其享有过多的权利;拾得人对其他人的物有不作为的消极义务,而在拾得他人遗失物后返还失主,解决了所有权不明确的不稳定状况下,仍需履行过多义务,享有很少的权利,显然,是与法律的公平价值追求相矛盾的。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人法,此“人法”强调以人为本,以世俗的态度表现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高度关怀。在高呼人文关怀的现代社会,若我国民法典从拾得人的义务出发,以义务本位规定遗失物拾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当今世界各国民法典即对遗失物拾得普遍采取权利本位,明确规定拾得人的各项权利,如《日本遗失物法》、《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

3确立拾得人报酬请求权是法律普遍适用性的需要。法律应是人们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必须考虑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其只是表达社会所能容忍的俗人恶行的底线而已。而我国现行《民法通则》没有明文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其规定等于把道德要求写进了法律,把公民视为“活雷锋”,显然拔高和夸大了普通人的思想意识觉悟程度,也许只有少数“先进分子”能够做到。但法律不能把社会中只有少数人才能身体力行的道德标准作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否则就会失去其普遍适用性。将法律调整对象定位于普通人,在一定范围内肯定其获取利益的欲望,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真正实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同时,法律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由于物质权利的可放弃性,拾得人可通过放弃报酬请求权从而免除失主的义务,从而满足少数“先进分子”的道德信念要求。

三、道德信念与物质利益的融合

尽管外国在遗失物拾得上有很成功的立法例,但“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的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所以我国的民法典在制定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遗失物拾得的有关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关于遗失物拾得的法律后果中存在着道德理想价值和承认世俗利益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问题。[5]民法典在遗失物拾得问题上如果完全迎合世俗利益的价值取向,那么在社会观念上很难被认同;如果完全追求道德理想,又很难在调整现实社会问题中充分发挥作用。荀子即讲“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6]在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中寻求一种平衡,实现道德信念与物质利益的融合,似乎是形成对遗失物拾得有效规制的途径。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适用进行规制,以寻求形成这种理想状态。

(一)明确享有报酬请求权的条件

1享有报酬请求权的主体范围的限制。以下几种拾得人不应享有报酬请求权:

⑴有特定的保护公民及法人财产权的机关和个人不能享有报酬请求权。当拾得人为国家机关时,其不应享有报酬请求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属于国家机关行为,也不应享有报酬请求权。《德国民法典》第978条第3款即规定,公立机关或交通机构的公务员在公立机关或交通机构拾得遗失物的,不享有报酬请求权。《日本遗失物法》规定国库或其他公法人不得请求酬劳金。

⑵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对他方财产负有照顾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享有报酬请求权。如在租赁合同中,承租方对租赁物负有保管义务,此义务为附随义务不以支付报酬为对价,如果赋予承租人报酬请求权则与附随义务的性质相矛盾。

同时,如果失主经济困难,支付报酬会使其陷入困境时,应免除失主支付报酬的义务。

2拾得人只有履行了以下义务之后才能享有报酬请求权:

⑴通知义务。所谓通知义务,是指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应立即通知遗失人、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有权受领的人领取拾得物。如《德国民法典》第965条第1款规定“拾得并占有遗失物者,应立即通知遗失人或所有人或其他有权受领的人”。我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52条也规定“拾得遗失物,应立即通知所有人、遗失人或其他有权受领的人”。

⑵报告义务。即在遗失人、所有人或有权受领人不明或难以通知的情况下,拾得人应在规定的期间内向保存机关报告,在车船等非供公众一般通行之场所拾得遗失物的应立即交于管理人员。如《瑞士民法典》第720条第3款规定“在住宅内或公共场所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将拾得物交与住户人、承租人或有监督任务的人”。

⑶保管义务。拾得人在将拾得物返还失主或提交保存机关之前有妥善保管的义务。拾得人通知失主或向有关机关报告后即居于无因管理者的地位,其应负责保管遗失物,必要时还应负维持义务。拾得人在将拾得物交付保存机关后,其保管义务因而免除;遗失物的保管费用过巨,或保管超过其物本身价值的,或易腐烂,拾得人应将其交付保存机关予以拍卖或变卖,卖得的价金代替其物。

⑷返还义务。拾得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失主的,应返还拾得物或价金。因为所有人遗失其物在法律上并不丧失其对该物的所有权,而拾得人也不因其拾得行为而取得拾得物的所有权。但是,对于法律禁止私人持有或可能为赃物的物品,拾得人应自拾得之日起五日内交付公安机关。[7]

由此,法律上的拾金不昧可定义为拾得他人遗失物并在法定期间内履行通知或报告义务,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拾得物,在找到失主后返还拾得物或其价金的行为。

(二)规定合理的报酬数额比例

合理的报酬数额比例应能够实现道德内驱力与物质利益驱动力的统一。比例过低,则物质利益驱动力对遗失物返还的促进与保护拾得人利益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实现;报酬过高,则会成为不道德的诱因,并会增加失主的负担。因而,合理的报酬比例应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拾得人尽可以选择放弃报酬请求权去实现高尚的道德人格,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必因报酬之高而无法割舍;也可以主张报酬请求权来实现利益,心安理得而不为良心所责。[8]此外,报酬数额的比例还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习惯等问题,切实保护双方当事人利益。

世界各国对报酬比例的规定各不相同。《德国民法典》第971条规定,如拾得物的价值在一千马克以下者,其报酬为5%,超过此数的部分,为价值的3%,关于动物,为价值的3%.《意大利民法典》第930条将报酬比例定为拾得物价值的1/10,超过十万里拉的部分为1/20.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158条规定“接受遗失物返还的人,应向拾得人支付相当于拾得物价值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的酬金,遗失物价值难以衡量的,应当支付适当数额的酬金”。笔者认为,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有关报酬数额比例的规定,区分拾得物的价值,对价值不同的拾得物使用不同的报酬数额比例,同时,《建议稿》规定的报酬数额比例的上限似乎过高。当悬赏广告确立的报酬数额比例高于法定比利时,应赋予拾得人选择的权力。

但对于具体的比例以及划分不同比例的拾得物价值的分界线,笔者不敢轻下定论,因为这需要实证的东西加以支持,所以对此还须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三)有关拾得人留置权的问题

拾得人相对于失主居于无因管理者的地位,其出于保管或保存拾得物的目的,或出于查明有权受领人的目的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请求受领人返还,当受领人不支付这笔费用时,拾得人享有留置权,对此似乎没有争议。但当受领人拒绝支付报酬时,拾得人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则存在争议。《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159条规定“依第一百五十七条和第一百五十八条享有请求权的,义务人在履行义务前,有权留置遗失物”。笔者认为,不应赋予拾得人在此种情况下的留置权,因为这显然是不能被传统道德所接受的,在社会上缺乏可接受性。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技术性让位于传统道德是有必要的。在受领人拒绝支付报酬时,拾得人并不享有物的担保,而只能通过一般的债权给付之诉寻求保护。

(四)明确拾得人的责任

拾得人的责任是指拾得物灭失、毁损时拾得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拾得人是否履行了法定的义务,其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在拾得人履行了法定义务时,其相对于失主居于无因管理者的地位,原则上应当承担管理人的责任。但为了促进拾得人返还拾得物,各国对履行了法定义务的拾得人的责任规定,较一般无因管理为轻。如《德国民法典》第968条即规定拾得人仅对故意和重大过失负责。也就是说,如对于拾得物的毁损或灭失,拾得人只有轻过失者,可不负责任。而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拾得人,其将形成对拾得物的恶意占有,不但丧失报酬请求权,而且,当拾得物毁损或灭失时,应承担恶意占有人的责任,即拾得人对因轻过失致使拾得物毁损或灭失的,也要承担责任,并且对因自己的过失而未收取的拾得物的收益负赔偿责任。

以上只是笔者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提出的解决遗失物拾得中道德信念与物质利益矛盾的一点意见。其实,法律是应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而现实生活又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只有到现实中去,采取实证的办法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问。

注释:

[1]《论语》,见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2]《孟子。梁惠王上》,见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3]《孟子·离娄》,见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4]李交发《孔子的法律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5]孙毅《道德理想与世俗规范的交融-关于遗失物拾得立法的几点思考》,《学术交流》2003年第11期。

[6]《荀子·大略》,见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