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化学的特点十篇有机化学的特点十篇

有机化学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59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1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品质,是个体适应并胜任于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相统一的品质。一种具体的能力是由智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真正形成某种能力,仅有相应的智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智力、知识、技能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他们与能力的关系可以大致用下图表示:

有机化学

智力

能力

知识技能

由此可见,考查能力,就是对智力、知识、技能三方面综合应用的考查。

高考中对有机化学内容的考查,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了解:对所学有机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辩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有机化学知识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综合运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有机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2、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

2.1、考查考生能否从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认识(推测)其性质。

例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2题。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特点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例2: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第12题。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特点

a.利尿酸衍生物利尿酸甲酯的分子式是C14H14Cl204

B.利尿酸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不超过10个

C.1mol利尿酸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利尿酸能与FeCl3色反应

例3: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12题。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叙述不正确性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8o9趋向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有在同一平面上

C.1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2.2、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从结构式确定其分子式和最基本的一些有机化学反应等方面不定期地考查

例: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的(5)、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5题的(2)、属于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方面的考查;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29题的(5)属于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面的考查;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8题的(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的(1)属于对从结构式确定其分子式方面的考查;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9题的(2)属于对最基本的一些有机化学反应方面的考查。

2.3、考查考生能否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模型认识其结构,再从结构推测性质;或能否从性质推测结构。

例1: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29题。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特点

能力

(1)根据上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特点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B。反应类型:。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②B+De。反应类型:。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mol。该混合物完燃烧消耗aLo2,并生成bgH2o和cL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②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列出x的计算式。

例2: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5题。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能力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特点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

能力

a的化学式是,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a.还原反应b.消去反应有c.酯化反应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的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型属。

(4)a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0H22o2的分子式是。

(6)在a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中除烃基R′含有三个甲基外,其余部分均与a相同的有种。

趋向



例3: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9题。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1)D的化学名称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

ⅰ)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另,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8题的(2)、(3)、(4);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9题的(1)、(3)。均属这类题型。

3、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趋向

普通高校招生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对学科知识和具体技能进行考核,也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度。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化学有机试题可知,关于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其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查,侧重于对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即侧重对高层次要求的考查,这是因为高层次的要求中一般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基于新信息题能够满足上述要求,故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对有机化学内容的考查以这类题型为主。这类题的背景是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新原理、新知识或新方法,要求考生通过自学,迅速接受新信息,运用新信息,还必须迁移已有知识来解答新问题。这一类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机化学新成就(新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二是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有关知识;三是环境、健康、能源等应用性知识。解这种试题,考生必须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例1:已知:CH3CH2oH有机化学CH3CooCH2CH3

(相对分子质量46)(相对分子质量88)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已注明在下面的方框内。

有机化学

(1)在化合物a~F中有酯结构的化合物是(填字母代号)。

(2)把化合物a和F的结构式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F。

本题是信息迁移题。有的信息是直接给的,有的信息却要考生自己体会出来。要推出a、F的结构,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能正向、逆向考虑问题,能从“形式相似”看出“功能相似”。

例2:α-松油醇可经以下路线合成,小方框中的每一字母各代表一种有机物:

(文秘站:)特点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Br2②H2③o2提示:

有机化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剂1是,试剂2是。

⑵a至H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⑶G和H的结构简式分别是:G;H。

⑷e转化为F的反应方程式是。

例3: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27题。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趋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1mola和1mol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则Y的分子式为,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a的结构简式是

。⑵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①,②。⑶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a.可发生氧化反应;b.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c.可发生酯化反应;d.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⑷写出C、D和e的结构简式:C、D和e。⑸写出化合物C和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⑹写出:请记住我站域名四氢呋喃链状醚类的所有同分异构的结构简式: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2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生源的类别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位高职业院校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位教师都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堂教学效果呢?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培养,保障教学任务的实施与质量,从而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改革和开展教学活动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文化基础高、技术含量高、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是在劳动生产一线能够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使得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其目的在于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灵活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我们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那么,我们应当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以不同的形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具体做法如下: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当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为主,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中,要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掌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认真的观察学生的特点,他们聪明、热情、热爱生活,这是所有年轻人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成长阶段,对主客观事物的认识的矛盾和心理的不稳定时有发生,如自我约束的能力差,学习、做事时的专注、持久不够等,另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热情、责任心差、怕吃苦等。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上述表现并非全由学生自身引起,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适应而形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我们要融入到学生中,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然他们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学习就有了动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我们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

(2)互动教学。这一点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讨论教学内容,在课下主动和学生交流,互动教学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听讲,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启发式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是一种工具,所以该课程的教学也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过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确确实实在实践中提高操作能力和自我创新的思维,主要采用“三步走”实践教学法。第一步,每讲完一节内容后,马上让学生上机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也不断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内容。第二步,通过布置一些课堂作业,训练学生能否将所学的内容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第三步,通过做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让学生做一份报纸,通过采集信息构思版面,创作编辑,让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中word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

(4)课程设计科学性。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要适合高职学生的程度,要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合理组织课程设计内容。对综合应用性的题目,一般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做,应将问题细化、抽象成多个小逻辑问题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使其逐步理解、体会综合性的解决方法,即按逻辑功能划分模块化繁为简、化整为零进行处理。

(5)协调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转变高职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学习观念,协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关系,不能因为学生的喜好而删除理论知识的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理论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内存的概念、数制的转换与表示方法、信息的概念。只不过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表示;什么是文件?文件实质上是信息的集合。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在讲述这些抽象的理论时,结合通俗易懂的例子,使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四、几点体会

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我们大力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互动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较好地兼顾了不同起点学生的情况,适应了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严明的纪律是完成教学于学习的保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样重要,所以课程学习期间每次课堂要严格考勤,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纪律松懈的毛病,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努力让学生手、脑并用,理论和应用能力并重,对于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强调动手实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对这一层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4

一、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和特点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是-n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及其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目,可以使人们从分子水平上探索未知的世界。它既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社会应用性强的课程,又是-f3重视实验、实践性强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立体化学、波谱化学等;第二部分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是按其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团类型分类,官能团对化合物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部分是整个有机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去认识化学反应的规律,掌握各类反应及应用;第三部分为天然有机物化学,包括糖、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内容,也被称为生物有机化学。对于材料科学专业学生来说,需要重点掌握的是第一、二大部分内容,而且,第二大部分中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程度也不同,例如,不饱和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等是重中之重。这些重点内容可以归纳为:1个理论(电子理论)、2个效应供轭效应、诱导效应)、2种试剂(亲电试剂、亲核试剂)、3类6大反应(自由基取代、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加成反应)等01。

二、材料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科学专业既是本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最难学习的专业之一,它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化学、物理、材料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数量的巨大,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课时紧、任务重。对于有机化学这门课程来说,材料科学专业的授课课时由化学专业的大于120学时缩短为小于64学时,实验课时也相应地大大减少,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肤浅,实验技能相对匮乏,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同时,相对于其他专业,材料科学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不是有机化学中所有的内容都必不可少,即材料科学专业对有机化学教学侧重点需求不同,精选有机化学中针对材料科学专业十分重要的内容,既能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有下降趋势,并且参差不齐。这些都对材料科学专业教学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材料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材料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法

1.教材的改革。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的教材是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各类教材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但本校材料科学专业特点鲜明,直接沿用现有的有机化学教材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本专业学生完善地掌握其必需的化学方面基础知识。为此,我们根据本校材料科学专业学科特点,参考现有优秀有机化学教材,精选本专业学生必需之基础知识,秉承遵循思维规律组织教学的原则,编写适合本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校内讲义。相对于一般的有机化学教材,我们新编的讲义内容精练,篇幅缩减,既加强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又适应了学时较少的需求。主要以上文所述的有机化学教学主要内容的第一、二大部分为主,新编讲义共分为十一章,第~章:结构与性能概论,重点内容为价键理论、共振论、诱导和共轭效应、反应类型和试剂分类、酸碱理论、溶剂化作用等;第二章:立体化学,重点内容为构造、构象、几何、对映4大异构现象;第三章:结构表征化学,重点内容为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及质谱。以上内容为有机化学基本理论,是以下各章学习的基础。第四章: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包括饱和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第五章:芳香烃,重点内容为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第六章:醇酚,重点内容为醇酚的共性和特性;第七章:醛酮,重点内容为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羧酸、酰氯、酸酐、酯、酰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九章:有机含氮化合物,包括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及偶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上内容几乎涵盖全部对本专业后继课程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知识要点就重避轻侧重点鲜明,为整个讲义的重点内容。第十章:有机合成基础,重点为有机合成路线控制;第十一章:有机化学资源,包括常用软件、期刊检索、网络化学资源等。以上为选学内容。用以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学习兴趣。新编有机化学讲义在内容上精练有序,既涵盖了与材料科学专业息息相关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了有益于后续课程学习的几大类重要有机化合物。主线清晰,内容展开层次感强,保证了在少学时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完整的了解重要的知识,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着重有机化合物的共性与特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充实了新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手段和最近研究热点,辅以材料科学研究方向专题的建立,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适应新时代材料科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

2.课堂教学的改革。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实施的天地。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有机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内涵,极大地提升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教训,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1)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机化学涉及大量的分子结构式、化学反应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辅以挂图和模型演示,也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巨大的教学任务。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有机化学中比较抽象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而且可将图、文、声、像并茂,将“讲”课演变为“演示”课,既扩大了单位学时内的授课内容,又可以节省出学生上课时记笔记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151。我们根据大纲的要求,以powerpoint为主要制作工具,辅以Flash(制作动画)、Chemofice(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反应方程式)、photoshop(处理图像)、3Dmax(制作立体动画)等软件,开发了侑机化学》Cai课件,使课堂的教学面貌焕然一些,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课堂质量极大提高。

(2)教学方法:运用开放式教学,采取列表比较法、系统归纳法等展开课堂教学。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科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我们以开放式教学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介绍与材料科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前沿课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组织专题讨论,丰富学生相关的知识,做到真正的开放、启发式教学。辅以系统归纳、列表比较等合理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针: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针,更好地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应主要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但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亦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使学生从积极地听从老师的讲授,过渡到独立思考,有所创新。对于学生在思考、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老师应给予学生帮助。不仅仅是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解决问题、困难的知识、经验,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3.实验教学的改革。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但一般的材料科学专业对有机化学实验安排的课时较少,甚至不安排,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实验教学最大的效果。我们经过探索,采用如下思路和方法:采用阶段性实验教学,首先安排一些趣味性、实用性强的验证实验,例如,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安排阿司匹林、染料合成、茶叶提取咖啡因等。既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是有用的,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料科学专业特色,逐步增加综合性、创新型实验。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一设计实验方案一拟定合成路线一完成产物合成一分析实验结果一提交实验报告。由学生自己设计合成路线,分析、总结合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安排一些开放性实验,实验室在特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开放,使得对有机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这样,既弥补了实验课时少、学生意犹未尽的不足,又可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科研的氛围,对学生实验水平的提高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5

有机化学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别重要,其分值约占高考化学总分25%左右,特别是有机合成和推断题这类综合性的大题,其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并且这些试题主要涉及新材料、高分子化合物、药物、香料等的合成。是一类既考查学生双基又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题型。了解这一类型高考试题的出题特点和规律,掌握这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备考的针对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有机合成题备考策略

1.有机合成试题常考知识点

近几年的高考有机合成题大都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以高中所学的主干知识为主体,稍加一些大学知识的改进。涵盖的知识点有重要官能团,比如卤素原子、碳碳双键(三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以及结构简式、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结构等,这些知识点常以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去、官能团的转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科主干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查。

2.有机合成试题常考反应类型

主要包括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消去与取代反应、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羧酸的取代反应、酯的水解反应、加聚与缩聚反应。特别是近几年的有机合成题常会呈现新的反应类型,包括有机人名反应(wittig反应、Cannizzaro反应、),大学有机反应(羟醛缩合),特殊的有机试剂(格氏试剂)。这类高考有机合成题的新视角其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虽然形式新颖但还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和综合能力。

三、有机合成题解题策略和技巧

根据高中化学《考试大纲》和对相关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有机化学试题解题效率,需要掌握充分的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采取正确的解题思路。

1.正、逆思维相结合,突破解题瓶颈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而对于有机推断题来说,就是按照有机物的性质和已知的反应条件,顺着有机合成或有机一系列反应的步骤依次推出未知有机物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避免了只凭经验或盲目无序地解题。例如2013年四川高考有机推断题:

重点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反应1~3可以利用正向思维进行解题,反应物为不对称烯烃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产物有两种,分别是,反应2的条件为naoH水溶液,可推知该反应为卤代烃的水解产物为醇。根据前一问a可能的结构可知B也有两种结构伯醇或者仲醇,根据的结构特点可知B属于饱和一元伯醇,其结构简式为。但是反应4~6正向思维很难推知C的结构,利用逆向思维推理会降低解题难度。由G的结构为五元环状内酯逆推可知F既含羟基又含羧基,F中的羟基是通过与H2加成得到的,可推知e中含有醛基。逆合成分析可知e的结构为β-羟基醛,可推知反应4为羟醛缩合。再根据反应5的特点为酯的水解逆推C的结构中含有酯基,这样物质C的结构根据逆向分析顺利得出,降低解题难度。

2.多向思维,打破解题闭塞、单一的处境

所谓多向思维是求异思维最重要的形式,表现为思维不受点、线、面的限制,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既可以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同一思维起点出发,让思路呈辐射状,形成诸多系列。而对于有机推断题来说,就是学生在做有机推断题时,从多个方面去思考,进而能找出解决有机推断题的两种或几种突破口。

四、有机推断题复习备考的启示

1.构建知识网络,理解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碎,若不加以整理归纳,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且难以掌握。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应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说明,紧扣教材,对各章节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烃和烃的衍生物为主线,根据各类物质的性质,总结归纳出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图。而有机化学研究的核心是“构性相依”,对有机物参与化学反应时的断键方式的研究是有机化学的本质。所以在复习备考时要指导学生对考纲要求的重点反应进行机理分析,理解有机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近几年高考有机合成推断题信息量大,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应变思维能力。因此,要从思维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信息加工处理的策略,包括观察、梳理、筛选、存储、迁移、类比,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思维方式来看,要从多角度训练思维的“互通”性,包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解题思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试题的应用性,强化学生的化学素养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6

1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1.1见微知著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微小,短小精湛。“现在的时代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胜在其短小、精悍。”[2]微课以短小视频为载体,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集中。微课尽管微小,但相对完整,能够于微小中知著。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微课,有助于发挥微课见微知著优势,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把握计算机学习的一般规律,提升计算机学习效率。

1.2突出主题

微课具有主题鲜明的特点,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微课有助于突出教学主题。教师运用微课能够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计算机教学的针对性。主题鲜明的运用优势使计算机教学往往达到“聚焦”作用,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

1.3优化内容

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助于突破计算机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因此,运用微课有助于使计算机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更加集中,改变传统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冗杂现象,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难点。

1.4拓展时空

传统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时空限制性,课堂开放性不够。微课运用于计算机教学,能够有效地突破计算机教学时间与空间限制。微课以视频为载体,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使得学生可以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使教学向课堂两头拓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1微课选题

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要发挥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精心选题是关键,教师要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学情特点精心选题。

2.1.1聚焦知识点。微课是计算机教学的载体之一,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微课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微课选题必须要聚焦知识点。

2.1.2聚焦学情。学生是教学的受众,教学效率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聚焦学情,要求计算机教学运用微课要做到尊重学情,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既要满足大多数学生计算机学习需求,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2资源开发

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微课,必须要重视微课资源开发。教师既要借鉴优秀微课资源优点,又要自主制作微课,提升微课教学效率。

2.2.1他山之玉。随着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微课资源也日益丰富。高职计算机教师要善于汲取其他教师微课资源优势,学会借鉴,用他山之玉,提升自己运用微课教学的智慧,形成资源意识,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

2.2.2彰显个性。每一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自身教学特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与特色。微课资源开发要避免同质化现象,要更多地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使教师更好地发挥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3微课运用

目前微课主要运用于计算机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教师要进一步拓展微课运用意识,将微课运用于计算机教学全过程。

2.3.1自主预学。预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有效的课前预学有助于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自主预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先行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3.2课堂教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要抓住几个环节:微课运用的节点。微课短小精悍,主题集中,具有“聚焦”功效。因此,教师要根据微课的特点,抓好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节点,用在突出重点处,用在突出教学难点处,用在疑惑处等;微课与课堂的有机整合。微课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视频,教师要精心设计微课,使之成为计算机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提升计算机课堂整体效应。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7

关键词:知识治理;治理机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志码:a

1、知识治理的起源与概念

(1)源于对企业理论的发展和观点论争20世纪80年代,由知识经济学引发的知识运动引起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学者的反思,他们认为现有的企业理论不能对以知识活动为中心的企业本质以及多样化的组织形态进行有效的解释,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企业本质与企业组织等的基本问题。

(2)源于组织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随着这些理论工具逐渐应用于以知识活动为中心的研究领域,便形成了的新的研究视角。组织中知识及组织关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理解,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分析企业内及企业间知识治理问题,以揭示知识与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3)源于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功的知识管理案例却不多,与知识管理项目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安排变化,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管理的动机和行为,这就提出了治理知识管理的问题,称为知识治理。

依据各自的理论基础,各国学者对知识治理定义了不同的概念,知识治理是指治理知识过程。即选择合适的治理机制对知识管理过程进行治理,以最优化组织的知识活动,最大化知识的组织活动效益,如表1所示。

2、知识治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治理是一种制度或机制设计。根据各自的理论基础,学者Choi等提出了不同的知识治理机制。Choi以社会人类学为视角,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交换机制、合法资格机制以及赠与机制。交换机制(exchange)主要以经济价值为基础,以技术、专利等价值可以明确计量和评估的知识为研究对象,用协调价格的方式转移这类知识;合法资格(entitlement)是指在企业获得法律授予或社会允的资格下,从网络或是他人处获取某种知识;赠与(gift)则是指双方自愿交流并共享知识,这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Foss根据组织结构提出了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知识治理机制。正式的治理机制是指企业制度如激励机制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则指企业的文化建设,包括网络群组与实践社群的建设。任志安由此提出了知识治理内核。他在Foss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治理的内核。即组织内应设置正式及非正式的组织机制,二者通过替代效应和补足效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组织的知识活动结果,实现知识治理的效果。

还有学者在进行知识治理的研究时选择了研究对象,在对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知识治理机制。如peltokorpi等。peltokorpi以项目型企业为对象,研究了一家日本制造企业。他们在研究了这家日企制造业的知识治理后,围绕着治理手段,构建了项目型组织知识治理机制,包含共享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共识型科层机制以及绩效测量与成果控制机制。mahnke则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知识活动过程如知识流动、知识创造与知识治理结构选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3种形式为主的知识治理机制,即科层、共同体和激励。

从上面可以看出各学者提出的知识治理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各有侧重点,那么影响治理机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者主要从知识属性与组织特点两方面探讨了对组织机制的影响。

(1)知识属性的影响知识属性是指知识的基本特性,知识具有复杂性与多维性、主观性与客观性、认知性与行动性、个人化与社会化等基本属性,同时也具有披露困境的特点。知识的维度影响着治理机制的选择与建设,学者据此进行了研究。

antonelli等分别研究了知识属性对一般企业以及联盟企业治理机制的影响。antonelli基于公司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的假设,对治理系统进行了选择。当知识具有公共品特点时,公司应选择大公司、提前设置进入壁垒及内部金融市场等机制;当知识具有个人化特点时,共享应选择全球跨国企业、金融市场及知识外包的机制;而当知识具有地方性、集体性的特点时,公司应选择知识网络、共同体、合资企业等机制。Contractor等认为知识具有连续性特征是连续谱,同时知识具有复杂性、新颖性及可传播性等特点,他据此研究了知识的这些特点对联盟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他们认为应对合作伙伴的特征与知识属性进行匹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联盟治理模式。如当知识的社会化程度较强时,共享知识的一方不担心由于共享知识而失去核心竞争力时,便可选择契约联盟治理模式,这时知识吸收放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很好的吸收知识。

Grandori等主要针对知识的差异性对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林海芬等总结出了不同管理阶段的知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治理机制选择表。如在发现问题阶段,知识主要表现默会性、高信息不对称以及高复杂性等特点,这时候沟通、权责对等、激励机制是较为适宜的知识治理机制;而在项目实施阶段,知识变现为高利益冲突性、高系统依赖性等特点,这时权威、标准运作程序则是适宜的治理机制。而Grandori则主要研究了知识的复杂性、差异性对组织内的通讯手段和工作方式的影响。他根据知识复杂性高、低及差异性高、低4种情况的组合选择了不同的治理机制,如当知识复杂程度和差异化程度都低时,简单的通讯网络就足以进行知识共享;当知识复杂程度低而知识差异化程度较高时,知识需要整合并需要知识执行转换者;当知识复杂度高而知识差异化低时,需要共同体机制;而当知识复杂度和差异化都高时,共同性失效,需要任务团队型。具体的组合方式,如表2所示。

此外,还有学者如谷峰等对创新集群知识治理进行了研究。谷峰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影响其知识治理的4个因素,包括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及知识的内、外生情境。这4个因素之间进行着重复性、动态性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开放式创新的过程。薛晓梅、孙锐认为创新集群的环境开放性强,更强调知识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因此知识的差异性、嵌入性及公共品属性越来越明显,也就影响着知识治理机制的选择及知识治理过程。他们认为知识特点与集群内、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着知识活动主体的合作动机和知识能力,进而影响着创新集群内知识活动过程,从而影响知识治理机制的选择,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因此可以看到,知识属性的多维性的特点影响到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建设。社会化的属性并且不只适用于单个企业,而且对于联盟企业的治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为企业选择治理机制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内知识的特点。

(2)组织特点的影响

影响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不仅有知识属性,还要考虑组织特点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以便治理机制能在组织内顺利的实施。Grandori也分析了组织属性对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他用利益冲突这个指标代表组织属性,研究了利益冲突程度不同的情况下适用的治理机制,如当组织间利益冲突大时,价格和所有权共享的机制比较适宜,而共同体和任务团队的治理模式会失效。nickerson分析并解释了各种组织形式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他们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分析单位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可分解问题和不可分解问题。不可分解的问题需要个人分享知识,但是分享动机受到人的认知性及自利倾向的限制,因此企业需要选择最优的治理机制才能促进知识共享。在此基础上他们选择了3种对应的治理机制:市场、权威型科层和共识型科层,当问题是可分解的并且需要指导性搜索寻求解决方案时,市场机制比较适宜;权威型科层制度适合解决中等责任问题;共识型科层制度适合解决问题所得收益较高的情况。

3、知识治理实践

在已有学者对知识治理实践应用的研究中,以项目型组织为研究对象的居多,他们认为知识治理应立足于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来设立治理机制,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管理的效率。下面重点介绍项目型组织中知识治理的实践情况。项目型组织是一种自控型组织,组织以项目为单位,将必要的资源按功能进行划分,各项目拥有独立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技术人员,仅和母企业保持弱联系,项目型组织可以是独立的公司或附属的子公司,也可以是为了大型项目而由几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项目型组织普遍存在于建筑行业、it、咨询、广告等行业中,具有组织效率高反映迅速、各项目团队知识独特性、人才流动率大等特点。

wai等分别以研究了项目型组织中的知识治理机制。wai基于项目的组织为基础,分析了项目型组织中的知识共享机制。他提出项了目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的维度,即多样化(personalization)与规范化(codification)、个人化(individualization)与组织化(institutionalization),结合工作性质与组织规模的特点,创建了适合知识维度与组织特点不同组合下的知识共享机制表。pesel分别从组织知识创造流程治理和组织内外知识关系治理方面研究了项目型组织的知识治理,并提出了项目型组织的三种知识治理机制:结构机制(stmctualmechanisms),长远性机制(visionarymechanisms)及务实机制(prag-maticmechanisms)。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8

本文根据当前警务工作中体现的信息化特点,以“学训研战”人才培养模式为视角,对警察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思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培养满足警察职业需求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

关键词:

警察院校;学训研战;教学改革;计算机教育

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社会,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和隐蔽,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在这种形势下,以“金盾工程”为依托的信息警务应运而生,引导着中国警务改革的新潮流,科技强警、警务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在各级公安机关展开[1]。当前的警务工作,无论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还是警务管理,都已经同信息化深层次结合,且更是朝着“智慧化、大数据化、网络云化”方向发展[2]。如何培养满足公安工作需求、具备一定实战技能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是当前各个警察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但大多是解决某一个方面问题[3,4]。本文以“学训研战”人才培养模式为视角,对当前警察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学训研战”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学训研战”相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兴人才培养模式,其思想可以归结为“学为基、训为战、战促训;以研促战、以战促训、以研促学”。“学”是指传授知识,理论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训”是指各类技能训练,以警察院校为主,公安机关为辅,制定训练项目、训练大纲以及考核方式,力求达到实战要求。“研”是指各领域的科研,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针对需要,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创新,提高实战装备和技术水平。同时在科研过程中促进教学内容、训练项目的更新,提升教学质量。“战”是指实战训练,通常是以业务实践或实习实践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公安一线工作。通过实战训练,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发现教学内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学训研战”培养模式中,“学”是基础,“训”和“研”是手段,“战”既是培养目标,也是“学训研”的检验方式,更是警察教育改革的动力。同一些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培养模式相比,“学训研战”培养方式更加细化,目标更加明确,更好的符合警察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出满足工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学训研战”的计算机教学问题分析

警察教育身兼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任务,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某一个教学领域。因此在教学教法上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计算机教育,由于应用领域的差异,势必与普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不同。下面就从“学训研战”培养模式的视角,分析当前的警察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这里的陈旧不仅指授课内容还有课程设置方面。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讲授的计算机系统与软件都落后与当前主流一代甚至数代,使学生在实践中不得不再一次自学。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脱离实训实战要求,没有设立相应的课程,照搬其他学历或者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体系,没有突出警察教育的特点。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是教学领域的一大通病,虽然有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出现,但不符合警察教育的特点。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计算机犯罪方法层出不穷,需要警察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思维逻辑。但是,当前大多被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授,学生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训练环境落后

计算机教学实训环境分为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包括实训项目设置、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和各类警务信息平台,硬件环境则包含了计算机硬件、网络设施以及警务专业技术装备。不幸的是,不少警察院校认为设立几个计算机实验机房就是良好的训练环境,这种观点导致缺乏符合实战需求的实训项目、缺乏各类专业警务信息平台以及技术装备,不能达到警察教育的训练目标。

(四)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警察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公安一线的实战经验,不了解公安实战中的具体需求,无法结合公安实战特点开展计算机教学。另一方面缺乏实战经验,不能准确把握科研方向,科研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五)缺乏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警察院校也不例外。但评价体系较为单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不能做出有效评价。综上所述,在当前警察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需求不统一、实践教学与实战相脱节、教学方法简单与教师实战经验有待提高等问题,其根源一是没有认清警察教育的特殊性,二是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学训研战”的计算机教学改革

“学训研战”是根据警察教育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根据公安工作需求,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更加符合警察职业教育,达到培养满足各警种需求的合格人才的目标。下面从“学训研战”培养模式的视角出发,谈谈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根据专业特点,强化教学侧重点,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警察院校不同的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方向和各警种发展的特点,突出各专业计算机教学的侧重点,形成符合各警种需求的计算机教学目标。对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根据当前警务信息化的特点,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网络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各项基础技能,满足警务工作中信息化要求。而对于信息类专业,例如公安情报、计算机犯罪侦查、网络安全与执法等专业,则需要细化专业需求,设立相应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计算机犯罪活动,能够学以致用,在情报收集分析、计算机犯罪侦查等警务工作中突出专业能力,成为复合型计算机人才。

(二)被动教学变主动学习,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

改变当前被动式的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我要学”。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不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而是根据警察院校的特点,树立学生“我是未来警察”的观念,将教学知识点以案例—问题一体化、项目驱动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对于计算机基础类知识,以项目驱动等方式,通过实施项目任务完成知识点教学,例如通过“利用word进行犯罪现场绘图”、“利用excel进行简单情报收集分析”等任务能够完成办公软件的知识点教学。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课,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案例重现等方法设立相关问题,在案例—问题的转化过程中完成网络知识、数据恢复、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例如利用钓鱼网站诈骗案例,可以设置“如何防范、侦破此类案件”,“模拟钓鱼网站获取相关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任务。

(三)满足“实地、实兵、实景”需求,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对公安一线的实战案例、实战方法进行调研,加强警察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的交流,充分了解警务工作中信息化战法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设立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大情报通用平台等实训环境,并作为全校性的实训课程。同时,面对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设立计算机取证、公安情报检索、网络攻防、数据恢复等专业实验室以及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贴近“实地、实兵、实景”,更好的为理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到公安一线进行业务实践

同公安一线实战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教师定期到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实践,一方面提高教师公安业务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授课内容,紧跟警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拓宽科研领域,通过业务实践,开展科研工作,更好的为警务工作服务。目前,公安部实施的“双千计划”就是很好的体现,对于教师个人以及实战单位,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五)建立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教学评价体系不应简单的通过成绩来实施,应该建立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过程的一系列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实施相应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面对当前警务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培养合格的数字化警察是警察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警察院校应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加强能力训练,提高专业技能,突出警务计算机教学特色,为新时代的公安工作培养更多、更精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强.论完善我国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D].东北大学,2009.

[2]顾晓军,王新猛.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警务云思维[J].森林公安,2014,(5):28-29.

[3]杨明,王任华.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2):94-97.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9

课程编号:

学时:60            学分:

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姚 泰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w.J.Germann,C.L.Stanfield,principlesofHumanphysiology,pearsonBenjaminCummings,Secondedition.2005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6

2

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8

3

神经系统

10

4

肌肉生理

3

5

血液生理

3

6

心血管系统

8

7

呼吸系统

4

8

消化系统

6

9

泌尿系统

6

10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3

11

生殖系统

3

总学时

60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⑴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等概念;适应性;生殖。

⑵内环境稳态及其维持方式:内环境、内环境稳态、负反馈与正反馈。

⑶机体机能的基本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及其方式和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其方式和作用特点;细胞内源性调节。

⑷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生物膜的成分,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被动运输,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水的转运,主动运输,膜泡运输(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新陈代谢,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适应性,生殖,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正反馈与负反馈,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静息电位,极化状态,动作电位,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受体,化学信使的分类,第二信使系统。

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及作用特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特点。

掌握: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机能的基本调节方式;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陈代谢,兴奋性,神经调节的方式及其作用特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二章: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1.教学内容

⑴细胞间通讯的机制:直接通讯与间接通讯。

⑵化学信使的分类:①功能分类:旁分泌物、自分泌物、神经递质、激素、神经激素、细胞因子;②化学分类:氨基酸、胺类、肽/蛋白质、类固醇、类二十烷酸。

⑶信号转导机制:受体的特征;①膜结合受体介导的反应:离子通道偶联的反应、G蛋白偶联的反应、酶偶联的反应;②胞内受体接到的反应。

⑷主要内分泌器官:下丘脑和垂体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松果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胸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皮质及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髓质及其分泌的激素、胰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性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⑸其他内分泌器官:心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肝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肾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胃肠道及其分泌的激素。

⑹血液中激素水平的调节:激素分泌水平的控制、激素在血液中的运输、激素代谢的速度。

⑺激素分泌的异常:高分泌和低分泌。

⑻激素的相互作用:拮抗作用、加性作用和协同作用、允许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化学信使的分类、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

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血液中激素水平的调节机制、激素的相互作用。

掌握:化学信使的分类及其实例、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激素的相互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信使的分类、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激素的相互作用。

难点: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三章:神经系统

1.教学内容

⑴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点活动: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的分类;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

⑵突触:突触的类型和结构及传递机理;神经的整合作用;突触的调节作用;神经递质。

⑶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反射的基本概念;反射的分类;肌紧张和牵张反射;随意运动的调节;高位脑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⑷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生理学的一般原理;感觉的传导途径;感觉区;视觉、听觉。

⑸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方式和特征;突触的结构与传递机理、传导特征;epSp、ipSp;反射活动的特征;反射协调的方式;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功能;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兴奋传递。

理解: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方式;突触的传递机理;epSp、ipSp的形成机理;反射活动的特征;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机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掌握: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分类与兴奋传导;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突触的分类与传递机理;主要神经递质;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中枢神经的感觉功能;中枢神经的运动功能;自主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突触的传递机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的传递机理;突触传递的特性;突触传递的化学递质;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反射活动的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难点: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突触传递的机理;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四章:肌肉生理

1.教学内容

⑴肌肉的特性:平滑肌的特点及其分类;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

⑵骨骼肌的收缩及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横桥循环;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兴奋和收缩的偶联;骨骼肌的代谢。

⑶骨骼肌收缩的特点:单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⑷骨骼肌的类型:快肌和慢肌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肌原纤维的组成;肌小节的组成;横管与肌浆网的功能;单收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运动终板、运动单位。

理解:骨骼肌收缩的机制;骨骼肌的代谢;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及其功能;横桥循环,兴奋与收缩偶联;骨骼肌收缩的特点,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重点: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的特点;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

⑵难点:横桥循环;兴奋收缩的偶联;骨骼肌的收缩的特点。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五章:血液

1.教学内容

⑴体液和血液:血液的功能及其血液的组成。

⑵血浆:化学成分及其功能,包括血浆蛋白、血脂、血糖、无机离子、非蛋白氮;理化性质,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的渗透压及其功能,酸碱度。   

⑶血细胞:红细胞的特性、功能、生成与破坏;自细胞的特性、分类、功能;血小板。

⑷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凝固的概念、本质和基本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

⑸血型:红细胞凝集的概念;血型及不同的血型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非蛋白氮,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碱储,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的分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血液凝固,红细胞凝集。

理解:血浆的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

掌握:血液的成分及理化特点;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白细胞的分类及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机理;aBo血型系统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的功能,血浆的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特性、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血液凝固的本质和过程。

难点:血浆的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特性、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专题讨论1学时。

第六章:血液循环

1.教学内容

⑴概述:血液循环的概念、功能及组成。

⑵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及组成;心脏泵血过程;泵功能的评价,包括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心音。

⑶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类型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传导组织;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窦房结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

⑷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特点;血流动力学,包括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流阻力、血压;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微循环的组成及其功能;组织液的生成;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⑸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反射;全身性体液因素和局部性体液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血液循环,心动周期,搏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储备力、心脏指数,正常起搏点,窦性节律,潜在起搏点:异位节律,最大复极期电位,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心电图及各波的意义,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平均压,有效滤过压,动脉脉搏,血流量,血流速度,微循环及其组成和功能,减压反射。

理解:心动周期心室的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心脏泵功能的评价;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原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掌握:血液循环的概念、功能及组成;心动周期及泵功能的评价;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电图各波及其生理意义;各类血管的生理特点及功能;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的组成、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回流;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的概念、组成,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音,普通心肌细胞及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血流阻力的来源,血压的成因,动脉血压的组成及含义,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组织液的生成,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难点:心输出量的调节,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生理特性,心电图及各波的含义,血压的成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1学时的课堂专题讨论。

第七章 呼吸

1.教学内容

⑴肺的通气: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和肺;肺通气的概念,动力与阻力;呼吸类型;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肺容量;无效腔的概念。

⑵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⑶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的运输;Co2的结合和运输。

⑷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及其呼吸类型,肺通气、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肺容量,潮气量,肺活量,无效腔,肺泡通气量,影响气体的交换的因素,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理解:影响气体的交换的因素,氧解离曲线,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肺通气原理及其动力与阻力;气体交换的动力与阻力;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通气的概念、动力与阻力;呼吸类型;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肺容量;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Co2的结合和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难点: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o2的运输;Co2的结合和运输;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八章:消化系统

1.教学内容

⑴概述: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

⑵单胃消化:胃粘膜的结构及胃液分泌;非反刍动物的粘膜可分为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调节;胃的运动及其排空。

⑶复胃消化:瘤胃微生物;瘤胃和网胃的消化;瓣胃和皱胃的消化。

⑷小肠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及消化作用;小肠运动的形式及其调节。

⑸吸收: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吸收机理。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粘膜的结构;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胃的运动及其排空;瘤胃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尿素再循环;反刍;胰液的成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调节和吸收。

理解:胃液分泌的调节,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的调节,不同营养物质吸收机理。

掌握:消化道的组成及其生理特点;单胃消化及其调节;复胃消化;小肠消化及其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粘膜的结构及胃液分泌;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胃的运动及其排空;胰液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神经和体液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

难点: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胰液的性质、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性质及消化作用;小肠运动的形式、神经和体液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1学时的课堂专题讨论。

第九章:泌尿

1.教学内容

⑴尿的理化性质、组成:排泄、排泄物及排泄途径;尿液的理化性质和组成;

⑵尿的生成:肾脏的结构特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排泄作用。

⑶尿生成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抗利尿素、醛固酮的作用);

⑷肾脏的其它功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活化维生素D3;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调节动脉血压。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排泄、排泄途径、尿液的组成;肾单位、肾单位的分类;肾小球旁器的结构特点;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肾糖阈,渗透性利尿,水利尿;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醛固酮的合成部位、作用及引起其分泌的有效刺激;肾脏的其它功能。

理解: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两类肾单位功能;不同物质的重吸收机理;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理;肾血流量的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醛固酮分泌的调节;H+-na+交换、K+-na+交换。

掌握: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单位的组成及分类;肾小球旁器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球滤过及其调节;重吸收及其调节;不同激素对尿液生成的调节作用。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分类;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难点: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尿液生成的过程;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十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1.教学内容

⑴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概念;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基础代谢。

⑵体温: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能量代谢;呼吸商,氧热价,物理热价,生理热价,基础代谢率,等热范围,散热方式。

理解: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基础代谢;体温调节的方式。

掌握: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机体产热和散热的方式;体温调节的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体温调节的机理。

难点:体温调节的机理。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十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1.教学内容

⑴生殖生理概述:配子在生殖中的作用、减数分裂、生殖系统的组成。

⑵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精子的生成;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卵子的生成。

⑶受精、着床和妊娠:受精、着床、妊娠。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生殖系统的组成、两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理解:精子生成、卵子生成、受精。

掌握:精子生成、卵子生成、受精。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精子和卵子的生成

难点:精子和卵子的生成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五、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课程结课考核×70%。

执笔人:

审核人:

有机化学的特点篇10

(一)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可以使社会成员通过短期训练,提升自身素质、学会某项技能或者发展自身职业空间等。随着国家不断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来大力兴办培训机构,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类别和大小规模不等的培训机构。作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培训机构,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培训机构是我国近十几年来的新兴产业,由于产业类别属于服务行业,无法向大众出售有形产品,使得学员很难在消费之前获得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学员更多的是通过视觉、听觉来了解品牌,形成自己的观念以主导对企业品牌的感受。企业应抓住这一特点,发展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品牌形象。其次,培训机构的服务过程,是由教师及学员进行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优质的服务可以使学员的精神情感获得很大的满足。如学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两所机构教学实力相当,学员会更倾向于选择使自己内心感到愉悦、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具有人性化服务的对象。最后,培训机构对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培训机构的教学理念和企业文化内涵等。企业在借鉴国际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模式、教学服务方式的同时,根据国内发展状况特点,融合中国传统教学方式来调整自身企业整体战略,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等。所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注重自身实力、与时俱进抓住自身特点,关注大众内在的精神需求变化,还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有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这样才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

(二)标志

标志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牌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标志设计更加重视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融入了个性化、人性化、民族化等设计理念。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凡德罗说过“less is more”(少即多)这句话,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然而,历经几十年后,人们慢慢发现“less is more”这一设计理念使标志缺乏了各自独特的个性与内涵。设计出来的标志作品,由于无视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商业色彩浓厚,导致标志越来越同质化。其次,由于人们多年来在视觉上总是看到大量几何化标志,造成了人们的视觉疲劳、心理情感上的抵触。并且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也随之增大,当代人越来越注重有趣味的、人性化的标志设计,来满足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悦与放松。最后,由于近年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志也随之走国际化路线多年,缺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思考。而现代标志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际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在标志中注入传统美学形式和民族传统元素,因此,民族化也成为不容小觑的发展趋势。所以,现代标志设计作品融入个性化、人性化、民族化,重视现代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才能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形成有意义的符号。

二、培训机构标志设计现存的问题

由于我国培训机构起步较晚,在培训机构标志设计方面还处于摸索和借鉴阶段,因此,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设计师去思考。首先,培训机构的产品是无形的,所以在设计标志时能够选用的有型元素也会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中小型培训机构的标志有明显的同质化、形态单一现象,大多数的培训机构标志中会出现书本、翅膀、双手等元素来象征知识、理想和关爱等等。标志元素的大量重叠,缺乏个性化,也导致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大型培训机构需要面临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在拓展新领域的同时,因定位不清晰,标志需表达的内容太多而出现过多的设计元素,导致大众逐渐将其淡化,失去了可持续性的竞争力。其次,培训机构属于服务行业,有些企业在设计标志时过于功利忽略了学员的心理、情感等人性化的需求,导致学员缺乏对品牌的理解和认同,失去凝聚力。真正的商业营销战争并不是发生在人和街道或者商店,而是发生在消费者的脑海里,消费者的脑海和脑海中的记忆才是营销竞争的“终级战场”。由此可见,想在学员脑海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人性化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在设计培训机构标志时,因部分国内企业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标志设计只是一味地形式化,局限在中英文缩写字母的变形、变色之中。文化内涵是一个企业品牌核心的价值所在,只有将企业文化内涵与标志的民族化紧密联系,才能使大众体会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赢得市场竞争。

三、研究分析

鉴于培训机构的特殊性,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只有设计与企业本身相符合的标志,才能产生对品牌形象更有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培训机构的特殊性与标志的发展现状,设计师若要设计出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符的标志,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强调个性化

现代标志设计提倡个性化的发展,而这一点也正迎合了培训机构树立个性化培训理念的需求,所以,个性化是培训机构标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各培训机构在其功能上有相对一致之处,但是,在培训机构办学条件、传统、基础以及师生等诸方面都会产生差异,而差异的产生正是形成培训机构特色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培训机构标志时,设计师必须探寻企业与众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对标志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标志差异化优势,支撑企业品牌特色以吸引消费者。如很多高端的培训机构不仅能够展示优质、高效的课程,还能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场所,成为众多企业家创建拓展人脉的平台。这类企业特点偏向于注重高端消费人群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标志要诠释出富有感召力、热情友好及高品味的设计理念等等,从而根据企业自身这一特点形成标志差异化优势,找到相应标志设计元素,设计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标志。例如,深圳的“众人行培训”属于管理型培训机构,主要从事提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技能和相关专业的认证、考核培训,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实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标志设计中由三个抽象的人形组成“人”字,突出三“人”成“众”,底为外圆内方的绿色铜钱造型,象征为学员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培养学员将利益最大化的能力等。如此,找到培训机构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之处,强调标志的个性化,设计符合自身特色的标志,有利于提高学员对培训机构的认知。

(二)重视人性化

美国设计家普洛斯曾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标志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而培训机构也恰恰正是服务行业,因此,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更要重视人性化的表现。标志设计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一项载体,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思想感情的桥梁。标志的人性化设计这一点与后现代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相符合,通过标志图形来体现出为大众服务的平等公平原则,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培训机构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相对枯燥,设计师可以通过象征、幽默、正负形等手法设计有趣味性的、有丰富内涵的标志。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的标志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正负形的手法,将蓝色英文缩写字母“UaF”中的大写字母“a”与一头站在雪地里白色北极熊的抽象图形相结合,蓝白相间的平行线也体现了学校开设北极地区计算机工程研究和北极生物研究等课程。巧妙地运用正负形关系既可以增加造型元素以有利于培训机构的信息传达,还可以增加趣味性,是人性化标志的一种体现方式。或者利用标志中辅助图形的延展性,变换辅助图形的结构、色彩、肌理等,形成新的表现方式,把这些运用在标志的应用系统中,如宣传册、课件、办公用品等各类载体上,从视觉、听觉或触觉上为学员带来情感上的愉悦与精神上的享受。带有情感因素的标志设计使学员在观赏和互动时,根据学员自身不同的生活阅历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过程来感悟出不同韵味,产生丰富的心理情感和精神共鸣。因此,在标志中注入有情感、有趣味的因素,多注重人的心理及精神需求,能够拉近标志与学员之间的情感距离,还能增进学员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加深培训机构在学员脑海中的记忆。

(三)注重民族化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标志设计提供了灵感上的启迪,并且也为培训机构的品牌文化内涵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想要在标志图形设计的形式上力求突破,就要对本土文化进行再发掘与思考,优秀的标志创意设计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创意到理性分析的过程。但是,将培训机构标志设计民族化,并非摒弃现代标志设计的理念,而是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标志设计理念相融合,寻找文化和表现形式上的交叉点进行融合。例如,我国培训机构以自身文化内涵来命名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企业名称,来体现仁、义、礼、智、信等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用企业中文名称的汉字进行图形化、符号化等表现形式使标志延其“意”、传其“神”。在设计汉字标志时,可以运用传统的篆刻、书法或者将印刷字体进行变形、加以装饰等手法重构字体,既易于本土大众识别,又具有较强的民族化感染力。以文字作为符号的形式来进行标志的创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是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新导向。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挪用传统文化元素,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设计出来的标志也会空洞乏味、缺乏生命力。所以,要求设计师必须挖掘培训机构的文化内涵,经过思考之后,根据传统美学形式灵活应用、进行思维创新,探究出能代表该企业文化底蕴的设计元素,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中。这样设计出的标志才能避免空洞和乏味,更具有民族文化气息和内在美,使人体会到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怡情悦志、陶冶情操的目的,更有利于使培训机构深入人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