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酒店的管理策略十篇酒店的管理策略十篇

酒店的管理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29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1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我国酒店的硬件设施已经与国际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酒店的管理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酒店的管理效率不尽如人意。有一大部分的酒店成本在增加,但是利润却在不断减少。做好酒店管理,提高效率,增加利润空间,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目标。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如何走出创新之路,走出高效之路是酒店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现代酒店如果跟不上时代,那么就会被市场淘汰。目前市场上一些酒店经不起时代考验,已经被淘汰;也有一部分酒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而在这样的成功案例的背后,大多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本文就当前我国酒店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到需要变革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我国酒店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酒店管理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所以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都与国际先进行列有着较大的差距,以下主要对当前我国酒店管理的现状进行介绍。

(一)我国酒店管理比较传统,缺乏个性化特色

我国的酒店管理模式比较传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体制方面,我国大多数酒店集团都是国有企业的下属机构,所以酒店管理模式同国企的管理模式比较接近,这导致管理部门呈现出臃肿不堪的状况,管理效率极度低下。第二,对酒店市场的了解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是我国酒店在服务业务的开发上仍旧不能适应市场而发展。第三,在个性特色方面,我国的酒店基本都保持比较类似的风格,这导致消费者对酒店没有明显的辨识,使酒店缺少“回头客”。总之,我国酒店的发展并未能很好地融入市场环境中,这导致其管理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

(二)我国酒店在管理中对网络营销渠道的开发力度较小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人们愈发趋向于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消费,电商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网络渠道已经成为当代多种行业必须发展的营销渠道,国外发达国家的酒店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络服务渠道,但是我国酒店在这一方面的开发力度较小。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可以从网络搜索平台搜索出我国大型酒店的内容,但是其内容很多已经过时,这说明酒店的管理人员并未能及时地对网络信息进行更新,这就会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还会影响酒店的信誉。

(三)我国酒店管理机制陈旧落后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酒店的管理机制陈旧落后,这导致酒店管理水平未得到良好的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酒店发展起步较晚,在管理机制方面经常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与酒店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有的酒店根据形势建立了网络预定平台,可是受管理机制落后的影响,一些具体的手段未能得到落实,这就导致网络预定成为一个空壳;有的酒店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为了开展最新的酒店服务业务,所以就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强行加入一些新兴业务,这样也是不合适的。

(四)我国酒店管理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竞争力不强

酒店管理是一种包含多种业务和内容的服务类行为,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在酒店的管理结构中,处于高层领导地位的一般都是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酒店工作才逐渐上升至管理层,这也充分说明了酒店管理的难度较大。但是,现在的酒店工作人员经常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选择离开,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对酒店这种依靠服务而生存的行业缺乏兴趣,这就导致酒店管理人员出现了断层,进而影响到酒店的发展。其实随着人们对酒店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加强,我国多所高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教育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

二、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管理的创新策略

通过对我国酒店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酒店也意识到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改变,但是却受制于本身的体制和缺少专业人才,所以无法真正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改变目前的现状。互联网时代下提升酒店管理的创新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互联网来对市场进行了解,进而开展个性化业务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酒店市场的具体情况,这样有利于酒店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应对。比如,酒店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现在的价格行情,获得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对价格进行有目的的调整。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催生出了许多个性化的软件平台,酒店可以借助这些软件平台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的业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就在在对市场进行了解时,不能完全依靠网络信息,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成立专项网络平台维护小组,发挥网络营销渠道的作用

互联网进一步丰富了营销渠道,我国的酒店虽然已经着力开发营销渠道,但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酒店的开发力度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酒店可以在管理中成立专项的网络平台维护小组来进行解决,这个维护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网络营销渠道进行维护,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以及网络平台的稳定运行。这样可以帮助营销团队开展更深层次的营销活动,也能够让消费者在进行业务咨询时可以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在酒店营销中,信息获取度的便捷以及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能够让网络营销渠道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三)利用互联网来加强酒店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提升管理效率

酒店管理机制的陈旧落后导致参与酒店管理的各部门之间不能展开高效率的合作,这影响了酒店管理的效率,比如,工作人员在增加某些新型业务时,可能会因为一些相关设施的不到位而受阻,而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息共享不足,各部门的行动未能实现统一。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加强对信息的传导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但是,这并不是解决管理机制陈旧的根本手段,而只是一种可行方式,但是人们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来为管理机制的改革创造条件。

(四)通过互联网网络更多人才,进而提升酒店竞争力

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保证酒店管理业务继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酒店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平台或者与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来培训和引进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除此之外,酒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网络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尤其是可以通过网络来引进国外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这样做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进而提升我国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与世界的距离更加接近,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发展的动态,这对于我国酒店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旅游成为近年来广泛兴起的一项产业。而酒店作为人们游玩和商务办公的栖息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五星酒店作为酒店行业的主力军,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很高的地位,五星酒店工程是酒店工程的楷模,因此,五星酒店必须做好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五星酒店工程中,科学管理是保证五星酒店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对如何做好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中,笔者就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的策略研究进行浅谈。

关键字: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策略;研究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酒店的档次和数量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如今各大城市对星际酒店建设的标准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中,很多都是建设工作者在自己平日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也有一些是我们消费者自己的心声。我们现阶段的五星酒店模式日趋完美,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酒店建筑的暖通施工问题

在酒店建筑的暖通施工当中,由于大堂这样的地方面积比较大,楼层的间隔比较高,所以我们常常会遇到冬天的采暖效果差问题,由于空间的高度较大,导致暖气漂浮在空间的上方,即使是供热量充足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下方的温度达到要求,因而形成上热下冷的状态。

(二)五星酒店施工中制冷机的选择不合理性

在生活当中选择像空调冰箱这些制冷设备的时候,都是根据其外部条件而选择的,外部越热制冷设备的符合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天气寒冷则说明我们制冷设备的压力相对小一些。但是在五星酒店,制冷设备所受到的不光光是外部条件的制约。由于五星酒店制冷结构复杂,区域与区域之间所需要的冷气流的时间不一样,冷热强度也不一样,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我们的制冷设备就不能够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好。同样,在五星酒店的高强负荷状态下,冷机和冷负荷是否相匹配、在设计之初冷机的变频是否在设计时就针对五星酒店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过合理的计划,是影响五星酒店冷气管理的关键。

(三)五星酒店的防潮施工工作不到位

在五星酒店中,人们一般会去考虑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了所规定的指标。在高档次的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当中,一般都会设置对室内相对湿度进行调节,而在普通的末端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系统当中,都没有进行对于空气湿度的调节,因此在我们很多的星级酒店当中,酒店普遍存在湿污染的现象,由于室内空气的潮湿而导致了酒店一些材料、装饰等的霉变,给人的身心带来了危害。所以加强酒店的防潮工作,也是我们现阶段酒店应该去注重的一个问题。

二、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对各专业的技能需求特点

酒店工程负责的板块非常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保障问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五星酒店工程管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各专业的人才,我们都要求其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在五星酒店的工程管理当中,要求各专业的人才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二)清楚现代化酒店的运作规律和运作方法,对酒店的电力、空调、消防通讯、排水、机电安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当然在五星酒店的工程管理当中,也要求我们专业的人才是受过一定的酒店培训的,只有接受过酒店培训,才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工程人员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在对一些工程技术资料的阅读和检视上才能够确保无误。

(四)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要求其有一定的职称,专业知识最明显的见证就是职称。所以,在人才的需求上,人才的职称也是选择上的一个重点。

三、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之人才协调配合的策略

(一)加强内部人才管理与培养工作

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要想尽快做大做强,就不仅仅需要各类优秀人才,更关键的是如何管理好人才,让他们发挥好自己的个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现阶段五星酒店发展速度比较快、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工作别需要配合,如何聚集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创造出中国五星酒店新的未来,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从酒店工程建设的内部管理上来看,加强人才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从人员整体专业技能着手,加强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与学习,如对中层实行管理技能培训,对基础员工实行专业基础知识、沟通合作等培训,这样有针对性地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可使工程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个人水平。

2.对进步较快、有较大潜力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甚至可组织其外出培训,参观其他优秀工程设计工作,这也是对其他人员的一种激励。

3.可利用资质考评等手段,加强人员的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意识。

4.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酒店工程建设当中,鼓励在工作中思考,并运用到实践中,对工作中的创新想法予以大力支持。

(二)加强外部沟通交流,协调双方工作

设计师与建筑单位在最初设计过程中根本无法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部位等,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设计的前期应该与设计师们进行紧密沟通与交流,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使施工负责人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设计师、施工单位与各部门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检视图纸中的缺漏和可能出现的缺略,同时和设计相关单位紧密沟通,针对每一个容易发生的问题逐一解决,以求工程建设的合理与尽善尽美。

1.在土建施工图设计时,就要设计出成熟的精装修可行性设计方案。在主体施工时就考虑到未来可能遇到的装修问题,避免在装修时造成大量的返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问题。

2.在施工前,应协调各专业管线的布置、走向,保证各专业占用空间、位置是最合理的。在施工的过程之中,水、电、暖通、机电等等各专业各部门的人员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定期召开项目部协调会议,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地方完整的提出,让其他本门人才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去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3.在工程交接的过程中,由于一个专业的工作在某种情况下不一定能与别的部门工作相一致或者很好的衔接,所以导致在两个专业工作衔接的时候出现一些困难和意外,施工人员应该先检查后接收,在接收前认真的检查每一个环节,发现错误和意外可以马上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去解决问题,以使整个工程能顺利施工,达到相应的各种指标。

4.结构合格后,及时的插入吊顶内的消防、空调水管等,要求土建尽早对质量验收,及时插入机电工程安装,为第二次装修的插入创造条件,及时插入吊顶内的消防、电的干管线,要求尽早完善弱电间、强电间的装修工序。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公司;发展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我国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现状

酒店管理公司是通过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来管理酒店,并享受和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也可以理解为是向酒店输出管理产品,具备管理知识和手段的公司。旅游酒店市场的发展促使国内出现了种类多样的酒店管理公司,主要分为个体酒店、中外合资、地方行政、多元化经营以及皮包型酒店共五种。这些不同种类的酒店管理公司在酒店市场中主要占据中低档酒店市场,而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公司进入了高档酒店管理市场中,开始了较为单一的输出形式。随着酒店管理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二、我国酒店管理公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酒店建设和总体分布不均衡

在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中最普遍的现状是不同体制同时共同存在的情况。国营酒店是其主体,其他的辅助体制是个体、合作和集体等管理体制。并且在整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或是本地旅游经济发展形式和这种现状之间是一种协调的状态,也是符合现如今局势的。与此同时,酒店的主要客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酒店的主要客源大部分是当地饭店的常客和常住商等。但目前由于公寓建设和办公楼等的建设发展,对酒店的客流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酒店管理公司在近些年来随着良好的酒店经营状况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并且正在呈现一个迅猛增长的趋势。

2.缺少一定的酒店管理公司人才

在我国酒店管理公司中,缺乏优秀的人才一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首先,大部分的公司一味地只知道节约成本,舍不得花钱去培训对口的人才,或是只知道从其他公司中撬取优秀的人才,以至于自己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其次,在社会中人们对酒店管理这一行业不了解,不是本专业的大学生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之中,进而阻碍了酒店管理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再次,我国的酒店管理教育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在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上还是存在着一定限制的,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相结合。

3.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我国的国有酒店虽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并不够成熟,无法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酒店管理方式。大部分酒店管理公司不去了解酒店管理的内在含义,只知一味地去跟从别人借鉴别人,而不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去制定符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

4.没有树立品牌战略

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若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很容易就可以形成酒店连锁化。国际上知名的大品牌酒店管理公司都会制定以加强宣传力度和扩大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酒店管理公司却忽略了树立品牌的重要性,所以,由此可见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在品牌战略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三、我国酒店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的有效建议

1.完善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模式

首先,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品牌战略。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目前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酒店品牌号召,所以一味地采取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促进酒店管理市场的进步。为了快速并持续地发展,酒店管理公司应积极进行集资、投资等或是扩大公司的发展渠道来培养和成员单位间的和谐共享的良好合作关系。除此之外,酒店管理公司应根据酒店自身的不同特征和需求来制定合理的品牌战略,按照酒店的客源市场来进行管理和运作,逐渐形成有效的品牌效应。其次,优化对外酒店管理模式。酒店管理公司的委托管理合同只对经营方面做出要求,而不管利润,但以后应将对外酒店管理模式改成共同承担风险来约束和推动,或是和成员酒店合资来管理公司,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进而促进管理规模的扩大。再次,促进品牌效应的影响,完善运作方式。大规模的旅游企业往往采取利用无形资产来降低成本扩张成高效益,酒店管理公司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方法,通过管理优势、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来促使管理不善的酒店起死回生。

2.形成五个统一的连锁化经营

第一,形象和品牌的统一化。使酒店集团连锁化最有效的最迅速的方法便是树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形成管理和联号的经营模式。著名的跨国酒店集团形成连锁化经营时最看中的就是品牌的树立,然而我国酒店集团的知名品牌却呈现出空白的状态。我国的酒店管理应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产品,不断积攒实力来实现连锁化目标。第二,服务质量标准的统一化。酒店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决定了这个酒店管理的成败。服务质量的标准统一为品牌的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展现出文化和服务的统一性。所以,酒店管理公司要在保证酒店科学运营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吸收外国的优秀先进的经验,在保证成员单位的质量的同时对接手管理的人员进行无偿的培训,进而为客户提供统一质量和统一品牌的优秀服务,让顾客无时无刻都享受到统一的高质量服务。第三,管理模式的统一化。国际上的酒店管理公司之所以可以这么快速地进入了中国的市场,是因为具备优秀的人才和管理模式。酒店管理公司应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推动酒店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将酒店管理的档次提高。与此同时,也应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酒店管理市场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存在。第四,销售的统一化。为了满足酒店市场的各种需求,酒店管理公司可以加入连锁市场中共享资源和渠道,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五,采购的统一化。酒店管理公司形成统一的采购标准有利于减少风险和将低成本。

总之,国际上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对国内酒店管理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威{。基于此,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成长为具有自身特色的酒店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4

【关键词】技校酒店管理专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6-02

借着经济全球网络化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飞跃的空间,培育一支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酒店从业人员队伍是当今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技校作为培养酒店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的主要培训教育机构,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与素质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对酒店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是就业的必备技能,要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实践实训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一、技校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模式现状分析

纵观国外一些知名的旅游院校,如美国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堪称一流,“洛桑模式”、“康奈尔模式”更是享誉国际。我国随着旅游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旅游院校每年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酒店管理人才,但是依然摆脱不了人才的危机,对他们而言,用工荒仿佛已经成为常态。其中自然也涵盖了有将近70%以上的学生纷纷转型到了其他行业。我曾经对一个37人的毕业班做过调查,毕业一年,还从事本行业的只有2人。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人才的大面积流失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使酒店为之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代价,甚至已威胁到部分酒店的生存和发展。

二、学校不断培养人才与行业流失率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就业观念偏差

未能正确的认识服务的含义,认为在酒店行业里做服务工作,知识含量低,人格上低人一等,会让人看不起。所以心高气傲,眼高手低。貌似满腹经纶,但是却在现实面前屡屡败北,时间久了,加上职业素养很低,对未来的方向看不清晰,所以频频选择跳槽或者直接转行。

(二)学校的教育与企业脱节

多数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践环节缺乏整体规划,相对松散,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技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在日常的教学中灌输就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协助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主题班会。临近毕业学期,邀请企业的“成功”人士来学校作讲座,用满满的正能量去感染他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更新在校教师的知识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有经营酒店经历,每隔三年五年,学校要求教师回到企业里去,不断丰富新的经营信息,调研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如此周而复始,使得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学校始终保持处于酒店行业开发科研的最前沿。

(三)引进企业人才兼职教学

学校通过各方面引进酒店管理企业的人才,为专业的教学注入新血液。企业人才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行业新的信息,也带来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壮大师资力量。

(四)完善专业的实训基地

专业应配套的设置中餐厅、西餐厅、茶艺室、咖啡馆等必备的实训室,而且要将其充分地利用起来,既是教学场地,又提供用餐与服务,我们的学生轮流充当顾客与服务员角色,教师在旁指导与授课。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贴切工作岗位,同时可以提前对岗位的认识。

(五)深化校企合作互动

依托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互通,过程共管,质量互评的培养制度。中职技校可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实现与企业信息的共享,体现技校与企业的对接、与市场的接轨。无论是引进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互动交流,还是与企业签署培养模式订单,都是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思路、培养定位、教学管理环节增设实践环节,向企业输送实习学生,获取更多企业提供的平台,都为校企联合办学提供了基础条件。实践内容越具体、越丰富,学生的动手能力越高,越能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加强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聘请行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之中,共同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六)构建学校、酒店、学生、家长共赢的合作机制

学校要加强引导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积极构建培训体系,建立有效激励体制。企业要提高职员的福利待遇,真正做到环境留人,体制留人,待遇留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当人的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满足之后,才会有实现自我等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归属感;作为学生,摆正自己的从业心态,不可妄想一蹴而就,有踏实肯干的精神,应从诸多方面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作为家长不要溺爱更不要责备子女,要始终以正能量去灌输、引导,同时更应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督促和鼓励作用。

(七)完善专业实施性教学

1.明确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和变化,确立动态的管理目标。根据酒店行业需求调节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使教育理念和方法始终走在酒店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成为本职业生涯中高层酒店的管理人才。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设置弹性学分制,所谓弹性学制,是指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年限有一定的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它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至,是学分制的另类发展和表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其最终目标就是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它自始至终都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办学理念,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对求知欲强的学生提供特训和拓展训练。

3.优化教学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以为企业单位输送合格的应用人才为目标,理论储备和实践技能都要与单位和社会运行紧密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普遍存在供需矛盾,说明中职技校培养的人才并不完全具备企业所需的操作要求,需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缩小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使学生学会理论用于实际的方法和技巧,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持续实现目标和方法的创新。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体现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办学特色。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学生接收到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最后,使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更好的协调。

4.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会直接的影响课堂的效果,应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来丰富我们的教学,例如讨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等。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使用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各类院校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公共关系能力。

5.修改教学计划,突出优化实践方案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内容以及场地。同时拓展社会资源,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借鉴国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特点,遵循优化的原则,并从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水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备设施、办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

四、结语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的过程,要让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某种层面上也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笔者撰写本文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可以为酒店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推动意义;其次,为学校人才模式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研究思路;再次,提高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增强对酒店管理发展趋势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予勤.旅游合作教育机制及其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冯颖.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焦爱丽.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模式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4]高振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5]王玉.中国与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6]傅吉新.中国旅游本科课程体系研究基于中外对比的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7.

[7]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

[8]刘粉莲,赵慧,王晓娟,李小明,袁晋锋.“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9]游富相.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10]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以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9(02).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必须重视自身发展,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酒店要始终关注市场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一书是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的专业读本,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酒店经营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借鉴了国内外营销最新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酒店业的营销理念、营销策划、营销方式、营销手段、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兼顾理论与实务。《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对于阅读者把握重点难点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笔者认为,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现代化社会中,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关键。首先,酒店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推动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酒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酒店行业的竞争。因此,酒店需要持续重视管理工作,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将酒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展客源发展,推动酒店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酒店运营管理的成本,优化酒店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营销策略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集中酒店员工、酒店顾客以及酒店其他资源,将其融入至酒店服务当中。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可以开展广告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以及品牌文化营销策略等不同的策略来进行酒店市场营销,以全面提升消费者对酒店的满意度。最后,开展酒店管理工作是新环境下酒店盈利的内在需求,酒店是一项需要盈利的产业,因此酒店管理工作需要融合市场营销策略,对消费者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酒店管理的产品与服务,拓宽酒店客源,推动酒店经济收益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某一间酒店规模多大、服务多完善、设施多齐全,都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酒店市场在不断地拓宽发展,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多,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增长,酒店更多的时候都是出于被动局面,难以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定位。因此,酒店选择自己适合的消费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直接关系到酒店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对酒店的当前与潜在消费群体进行分析定位,以便让酒店正确认识到自身服务的对象,了解目标群体的生活习惯、对酒店服务的要求、对其他事物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其次,要准确定位酒店形象。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会让酒店的形象更加清晰明确,也让酒店明确自身在消费群体中的行为与定位以及当前酒店在消费者心中所处于的位置,明白酒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优化,让酒店达到或接近消费者心中设定的位置,进而给目标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更加温馨的服务。最后,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来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计划,利用媒体宣传、展览展出、顾客口碑、打折促销等营销手段,来将酒店的信息准确传递给目标消费群体,以便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发展动态,调动消费者的潜在好奇心,提升酒店的客流量。

基于此,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第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广告策略。当前不同类型的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致都相同,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往往只是表现在档次与质量上,不同类型的酒店几乎没有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广告策略的制定中,应突出酒店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的宣传,并且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自身优势。第二,要有合理的公关策略。合理的公关策略可以优化组合不同的社会资源,制定有效的策略与计划,在目标群体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印象。酒店需要做好顾客信息收集与维护工作,与顾客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关系,开展全面、体贴的人性化服务。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工作,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并且制定出激发潜在同类型客户的方案,有效拓展酒店用户群体。第三,进行酒店品牌化运营工作。在策划中,需要突出酒店自身特色,引进个性化竞争;宣传企业文化,树立品牌营销思想,实行品牌化经营策略;明确酒店形象定位,设计富有含义的品牌文化,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安全、清洁、人性化的服务,以温馨的服务手段来为酒店品牌加分。

作者:于瑾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6

(一)所制定的营销目标脱离实际营销目标是要严格契合酒店实际营销状态的,在制定营销目标的同时要将地区经济状况、酒店入住客人层次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内。沈阳地区的高星级商务型酒店目前所指定的目标过高,过于追求利润,而忽视了高质量才是酒店切实提升销售业绩的根本。

(二)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条适销对路的营销办法高星级商务酒店所提供的服务是明显不同于经济型酒店的,它的服务是更高端的,更高品质商务,而非快节奏的。目前沈阳地区的高星级商务型酒店全部为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下设酒店,其管理系统完全沿用总公司的管理系统,其中包括酒店的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行政手段等。

二、沈阳高星级商务型酒店营销策略现存问题原因

(一)营销目标制定的过于宏观酒店的销售目标的制定是由宏观目标以及微观目标两部分组成的。而沈阳地区的高星级商务酒店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宏观目标,而忽视了微观调控对酒店营业额的作用。

(二)营销办法没有结合自身特点酒店营销部门在工作中没能认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销售策略的改进,没能将酒店的地理因素、当地的经济现状等客观因素以及地区宾客消费心理、宾客消费层次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

三、沈阳高星级商务型酒店营销策略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降低原有目标高度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方面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酒店的营业额得以平缓增长,过高的目标只能使酒店的各个营业部门刻意追求销售目标,因而导致服务质量疏松等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销对路的营销办法一条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是酒店在营销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沈阳高星级商务酒店之所以出现营销策略程式化现象,最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系列营销策略。具体如下:

1、充分研究沈阳的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酒店招徕顾客的第一张名片。各大酒店应更好地研究自身所在地段,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2、切实深入研究酒店宾客消费水平以及习惯性消费心理。高星级商务酒店宾客的主体是非旅行商务宾客,此类宾客的消费能力较强,更追求高质量的酒店产品,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而非价格。

四、结论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7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经济型酒店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型酒店的经营和管理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

1、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在欧美一些国家,酒店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在我国,酒店行业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在许多方面不能够满足客人的要求。目前,对于经济型酒店,人们提出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基本的服务质量,使其具有相应的规范。因此,经济型酒店应该加快解决规范化问题。

2、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许多外国的经济型酒店开始逐渐打入中国市场,这些外国的经济型酒店有着非常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竞争力非常大,所以给我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3、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

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瓶颈,在我国,许多中小经济型酒店缺乏专业的酒店经理人,而且酒店也没有专业的经理人培训程序和教学程序,所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

目前,许多经济型酒店把低价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但是过多地降低价格,会导致酒店的整体利润下降,而且还会导致酒店与酒店之间出现恶性竞争,从而降低酒店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我国经济型酒店管理的策略

1、实施特色和品牌策略。

经济型酒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创造一定的品牌,亮出酒店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以感觉为主的消费时代,价格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手段。跟价格相比,品牌更能够吸引一些消费者的目光和喜爱。因此,经济型酒店要把握消费者的这一特征,实施特色和品牌战略,增加消费者对自己服务的认同感,使消费者忠于自己的品牌。经济型酒店要实施特色和品牌战略,就要注重包装和设计酒店的各类物品,优化酒店的环境布置,创造不一样的装饰气氛。除了这些硬件设施之外,经济型酒店还需要提高服务的质量,规范酒店全体员工的语言举止,注重员工的仪容仪表,提升酒店的形象。这样消费者在面对两家具有同样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的酒店时,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品牌效应比较好、知名度较高的那家酒店,即使酒店的价位可能比另一家酒店稍高。

2、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效用是对所有企业提出的普遍要求,对于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管理来说,亦是如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领导人员能与下属打成一片,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及时听取下属的有效意见,让所有员工主动投身到经济型酒店的建设中去。这表现在管理模式要转变为民主管理法,即在重大管理决策时,应进行民主裁决,处于底层的员工往往会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帮助酒店度过转型期的难关。而且经济性酒店也要注意加强员工的文化培训,进而形成一种酒店企业自身的价值观,而且可以进行逐代传承。这样会吸收更多有志之士前来共同进行经济型酒店的建设,减少人员流动,增强酒店生命力。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要注意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科学策划和预算酒店的人力资源成本。此外,还要大力培养酒店复合型人才,加强酒店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学习,使每位员工做到一专多能,从而使得酒店的人力资源更加实惠和经济。

3、实施成本控制策略。

降低成本是经济型酒店提高利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成本的控制。第一方面,顺应网络时展,构建网上订房平台,建立酒店内部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日常管理与客房服务。第二方面,大量引进电子技术,进行自动化与科学化的管理,这样能够减少人力投入,节省日常开支。第三方面,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聘请专业的经济分析师,根据酒店发展现状,对客房价格、餐饮价格及采购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实现经济型酒店的真正意义。

4、实施收益管理策略。

酒店跟其他企业不同,它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酒店的收益会有时高、有时低。当酒店的客房需求比较高时,由于酒店的客房数是固定的,所以酒店不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酒店就失去了一部分潜在收益。而当酒店的客房需求比较低时,许多客房不能够及时地销售出去,加上客房不能够像其他产品一样进行储存,所以客房的价值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因此酒店失去了许多创造收益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酒店可以实施收益管理策略,也就是说,酒店在淡季的时候,降低客房的价格,刺激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加强酒店的预定工作,提高淡季酒店客房的入住率,从而充分地利用酒店的固定成本,提高酒店的收益。此外,在旺季时,酒店可以利用好最佳的时机,适当地抬高客房的价格,这样不仅可以给酒店带来更多的收益,而且还可以控制旺季时酒店的客源量,使得每位预定的客人都能够有房间入住,还可以为一些临时顾客提供房间。因此,实施收益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最大化地利用酒店的客房,而且还可以使酒店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三、总结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8

[关键词]酒店竞争战略选择研究

一、竞争战略含义

1.竞争战略的涵义

“战略”源于军事,意译于希腊一词“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词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也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在军事上,“战”通常是指战争、战役,“略”通常是指筹划、谋略,“战略”即是指对战争、战役的总体筹划与部署。我国古代兵书早就提及“战略”,意指针对战争形势做出的全局谋划。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战略有精辟论述:“不谋万事,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战略”决定战争全局的成败。

商场如战场,受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企业战略论》一书影响,“战略”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并延伸至社会、教育、科技等领域。在西方,“战略”有多种定义:战略是设立企业长远目标,制定经营方针及资源分配等的经营决策;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目标、经营方针、所需资源分配的规划;战略是针对产品与市场有效组合,实现经营环境、战略方向、管理组织相协调的策略。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多种解释。但无论对“战略”赋予何种定义,其本质都脱离不了经营环境分析、未来发展预测、远景目标设定、勾划远景目标轨迹和制定战略策略等要素。

2.竞争战略的作用

有效的竞争战略对酒店具有关键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方向永远比效率重要。有战略目标才会有成功,战略管理是酒店成功的前提;第二,战略管理有利于员工认清酒店使命,为实现使命而奋斗;第三,竞争战略有利于对酒店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估、调整和决策;第四,竞争战略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了方向、目标和灵魂。

二、中国酒店行业存在的战略问题分析

1.管理者缺乏战略意识

不少酒店对战略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其框架及内涵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认为战略是“虚”的东西。许多酒店并没有制定真正的竞争战略,而是根据市场状况做出适当的决策或营销策略,由于缺乏战略和战略计划,孤立地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盲目追求年度经营目标而忽视酒店的长远发展。

2.战略定位不准或雷同

制定战略目标,必须和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更要明确市场定位。酒店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战略定位不准,没有明确的消费群体,不知道酒店应如何定位,导致日常经营中对目标顾客的针对性不够。同时,酒店业战略缺乏创新,同化现象严重。许多酒店未从自身出发,而是追随市场领先者脚步,制定雷同的战略。每个酒店都有其独特之处,战略定位不应完全雷同。

3.战略执行力差

即使有了可行的战略,也需要高效率的战略执行,而许多酒店就缺乏执行力。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培训不力,导致员工素质未得到提高,无法实现酒店战略;二是管理层缺乏和员工必要的沟通,虽有战略,但员工并不知情,也就不会高效率地执行。

三、酒店竞争战略的选择及执行策略

1.行业分析

战略大师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不是巧合,而是在于内在的经济结构。行业竞争,不只在已有竞争者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竞争者、代用品的威胁、现有竞争者的抗衡、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获得利润的潜力。

行业环境直接制约和决定酒店的发展途径、机会和速度。我国酒店业处于成长期,发展较快,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行业外大量资金进入酒店业。供给大于需求,强化了卖方竞争。二,酒店与国际接轨,国际酒店集团大规模进军中国,必将使我国酒店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促使酒店往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只有提升自己,才不会被残酷的竞争淘汰。三,酒店业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价格竞争惨烈,多数酒店经营效益不高。因此,选择竞争战略极为重要。独特的品牌、差异化定位、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竞争优势。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意为:一种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包括三个特点:一、具有不可替代性;二、能够持续赢利;三、是竞争壁垒的主要构建物。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但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为支撑,它将一无是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也可以是核心价值观、使命或愿景等核心文化。而核心竞争力需要战略来指引、构建和管理。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获取有所不同。在酒店这种服务型企业中,核心竞争力围绕顾客满意(CS)展开。由于行业特性,酒店一般很难做到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和第三点,即: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是竞争壁垒的主要构建物,这样,品牌就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3.建立共同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以理念的形式进行渗透。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描述:“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想和景象,当人们有共同愿景时,这个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

建立共同愿景,确立酒店目标。将员工愿望与酒店目标联系起来,并将目标细化分解到部门和员工,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与此同时,愿景要内化为信念、制度和口号等,对员工进行理念和文化渗透。

4.确立竞争策略

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特性(独特性和低成本)与战略目标相结合,可引导出酒店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要求酒店达到有效规模,全力以赴降低成本,重视对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尽管质量、服务等不容忽视,但战略的主旨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为此,管理层一方面要详细检查已有价值链每一产生成本的活动和驱动因素,管理每个活动成本,通过价值链管理追求成本节约;另一方面,重组价值链以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和低价值活动。低成本提供者往往是节俭的支持者,通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在资源和能力投资上更具动力。

成本领先战略的酒店,通常也会面临激烈竞争,其他酒店也可采用一样的战略。尽管如此,一旦酒店处于低成本地位,依然可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因为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酒店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时,其依然可获取利润。

(2)差异化战略。当顾客需求和偏好多样化,而标准产品或具有同一生产能力的酒店不能充分满足其需要时,差异化战略更为合适。酒店想通过差异化获得成功,必须认真研究顾客需求和行为,了解什么是顾客认为重要的,什么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什么是顾客愿意购买的。然后,针对顾客期望设立产品和提供服务,才可使自己和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达到明显的差异化。

实现差异化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品牌形象、服务项目、环境、设施、建筑外观特点、营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理想情况是自己在几方面都标新立异。成功的差异化战略必须以竞争对手不能相比的方式创造顾客价值,同时保持持续差异化。与酒店核心竞争力相连,独特竞争力和高水平的管理价值链能力会使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当差异化基于产品革新、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全面的客户服务和独特竞争力时,会长时间获得较高利润。

差异化战略往往会增加成本,酒店必须对其他方面进行整合来降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并不意味着酒店可忽略成本,但此时低成本不是酒店的首要战略目标。

(3)集中一点战略。集中一点战略是指酒店致力于为特定的细分市场服务,主攻特定顾客群,而不是将力量均匀地投入到整个市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都试图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酒店目标,集中一点战略却是围绕为特定目标市场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职能性方针都要考虑这一目标。如商务酒店等。

通常,集中一点战略包括集中低成本战略和集中差异化战略。两种战略的代表有:motel6的集中低成本战略和丽兹-卡尔顿的集中差异化战略。如丽兹-卡尔顿通过提供一流的食宿和无与伦比的个性化服务与其他面向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虽然战略迥异,motel6和丽兹-卡尔顿都可能成功,因为酒店业由多样化偏好和多样化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组成。

(4)其他竞争战略。除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外,酒店还可根据资源情况,选择建立战略联盟、网络营销、绿色营销等战略。

5.培育企业文化

(1)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企业往往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力量来实现战略。酒店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培育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酒店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还有处于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

对中国而言,酒店文化应建立在商业道德原则和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基础上。进行酒店文化建设时,可通过三种方式来培育:①对酒店战略意图进行广泛交流,并验证工作原则和经营方法的诚实性和透明度;②引导酒店员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③树立“酒店道德准则”,并为行动、决策和政策提供合适的标准。

为使酒店文化深入人心,在文化传播时,一要充分发挥经理的垂范作用和英模人物的影响,以增强员工的企业意识;二要建立完善的文化网络,并利用文化载体和重大事件进行传播,树立酒店形象。

(2)以人为本。酒店文化必须以人为本,人力资本是保持酒店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酒店应认识到: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是保持品牌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的依托,也是培育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人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才能创造出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差异性服务,塑造竞争优势。实践证明,通过人力资本获得的竞争优势比其他手段获得的竞争优势会更持久。

服务业是古老和永恒的行业,靠个人智慧和能力不够,仅靠精英也不行,酒店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专业技能和技巧,合力形成优秀的酒店文化。酒店文化气氛是独特的,作为团队文化中的个人,可以感受,但永远无法复制或带往别处。

6.战略实施管理

一旦制定了战略,酒店管理层就要强化战略执行的管理。一般情况下,为促进战略执行并实现高绩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战略执行进展、指导执行进程、解决执行障碍。

(2)对组织施以积极的压力。

(3)确保组织集中精力做最优秀的事。

(4)发展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9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管理;策略

1 经济型酒店及其发展

经济型酒店是指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低档酒店,是一个从服务、设施、价格、市场定位、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界定的动态概念。经济型酒店的核心在于服务有限、设施简约、价廉物美,实质上就是住宿功能突出、简化甚至取消其他功能的单一功能性酒店。经济型酒店以优惠房价和优质服务为最大卖点,具有“清洁、舒适、实惠、方便、安全”等特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其特征主要包括:(1)市场定位大众化。(2)选址重交通。(3)规范化、专业化基础上的有限服务。(4)设备及人员配备精简。(5)投入少,回收快。(6)价格经济实惠。经济型酒店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2 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面临的问题

经济型酒店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特有的困难。特别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如何正视并克服经济型酒店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型酒店长期发展的关键。

2.1 缺乏行业标准

在我国酒店行业中至今尚未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的态势,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标准现行、市场开头跟进的做法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差距。目前客人对经济型酒店的要求是要具有相应的规范和基本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经济型酒店的规范化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面临外资经济型酒店的激烈竞争

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而成功的酒店经营模式。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市场,开展连锁经营。在中国市场上,他们开始了一轮“圈地运动”,这使得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3 专业化人才短缺,人员流动快

相对于外资同行,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瓶颈是专业化人才短缺。人才的欠缺主要是中小酒店经理人的欠缺,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经理人的教学和培训程序,使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一大困难。

2.4 经营理念创新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缺乏

把“低价”作为经营理念,导致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同时,没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也使得整体行业竞争力不足。

3 经济型酒店的管理策略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在日臻成熟的消费市场和酒店容客能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策略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致使酒店投资回收压力倍增,有效的管理对酒店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关键。寻求合适有效的管理策略是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1 收益管理策略

管理不仅要提高效率,更要直接创造效益。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运用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收益管理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和定价使企业现有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一般而言,收益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其宗旨是把产品按不同的价格适时地卖给不同的顾客,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司的收益。酒店业的特点使酒店的管理和经营面临许多其他行业所没有的问题。由于酒店的需求随时间而变化,时而高、时而低。需求较低时,大量的客房无法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这些客房是无法储存的产品,创造收益的机会在那个夜晚消失了;当客房需求高涨时,又由于生产能力的固定无法满足全部的需求,潜在的收益又失去了。酒店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成本结构让酒店经营者在淡季时有了降价的余地;酒店的预订工作使酒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分配客房资源;可以细分的市场为经营者提供了差异定价的基础。通过在酒店管理中运用收益管理系统,可以给酒店业带来直接的效益。收益管理就是使酒店在最佳的时机以最好的价格卖最正确的客房给最合适的顾客的方法,以创造最大的客房收益。酒店收益管理在经济型酒店中的运用,目的在于使已经订房的顾客提供客房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使为临时顾客提供客房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这一管理方式的引入,使得经济型酒店的客房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为利润最大化提供了基础。正确的管理策略,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保障。

3.2 成本控制策略

经济型酒店主要瞄准的是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则成本控制自然就是酒店的首要任务。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其一是通过网络化布局实现集团层面上的规模经营;其二是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降低人工成本和税收支付;其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网络平台降低营销成本。

3.3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在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不断创新。在酒店经营中,要采取人性化管理,要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通过情感管理,注重人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绪。管理者应尊重下属,善于沟通,对下属员工宽容、仁慈,慎重对待下属提出的要求。通过民主管理,就是让员工参与决策。管理者做出决策前,应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还能提高员工的士气,使决策更易于彻贯彻执行,更能让员工接受。通过文化管理,这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培育组织文化,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组织文化而非制度对员工实施管理,并在组织和成员间建立起富有意义的伙伴关系。人性化的管理使企业具有人文吸引力,使酒店人员具有稳定性并有贡献力。当然,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也很重要。要根据酒店特点,进行科学策划、预算。经济型酒店中应开发复合型人力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开展一专多能活动,广泛进行同一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岗位的交叉培训,培养复合型、多用途的人才。这是经济、快速、实惠的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要持续贯彻的方针。

3.4 品牌和特色策略

酒店的管理策略篇10

[关键词]企业边界主题酒店经营管理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主题酒店是近年来我国兴起与发展的、有特色的新型酒店业态。与一般酒店相比,主题酒店具有许多特殊之处,其经营管理也具有独特性。目前,大多数学者是从主题选择与经营的角度对主题酒店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然而,笔者认为“酒店主题”只是主题酒店不同于一般酒店的表现形式,其特殊之处根缘于主题酒店的企业边界扩展。因此,本文拟以企业边界扩展的视角,对主题酒店经营管理创新进行探讨。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即企业边界扩展理论和主题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研究。自从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企业边界理论,企业边界就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之一。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化,针对外包、战略联盟、价值链管理、虚拟企业等新情况的出现,企业边界不断变动并且进一步模糊。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边界变动的原因、趋势及结果分析。徐忠爱(2006)根据企业边界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变动;倾志贵(2008)指出外包需要对企业边界进行重新定位,企业对竞争优势的追求也决定了企业边界;刘善庆、叶小兰(2008)总结了影响企业边界变动的多方面因素,主要有环境、管理、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组织规模因素,并指出企业边界正趋于模糊甚至虚拟化。为了确保得到有效的发展空间,企业需要对其企业边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主题酒店是近年来我国酒店业的新探索,现有的理论研究较少,主要是从主题选择与经营的角度进行探讨。魏小安(2005)指出主题酒店经营要以酒店文化为基础,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特色经营为基础,以超越性的品味为形式;张明,廖培(2006)对影响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市场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它们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主题酒店主题文化的选择。

三、企业边界扩展在主题酒店企业的表现

企业边界的确定,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核心能力的培育都会影响企业边界的确定,进而引起企业边界的变动。近年来,动荡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促使了主题酒店的诞生,主题酒店通过重新界定企业边界,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边界扩展在主题酒店企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主题酒店选择新的竞争战略。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蓝海战略,即企业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进行价值创新,从而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同时达到低成本和差异化。主题酒店,在某种程度上是蓝海战略在酒店业的巧妙运用。主题酒店将某一主题引入酒店,拓展了酒店的主要功能即住宿功能,添加了新的文化体验功能,即将酒店业注入新的景区元素,构建新的旅游吸引物,从而实现了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重获竞争优势。

其次,主题酒店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新的竞争战略需要新的核心能力,新的核心能力界定新的企业边界。现代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围绕核心能力展开。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必须控制在企业边界之内。主题酒店由单一的住宿功能扩展到综合的旅游吸引物功能,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仅仅具备经营管理酒店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兼具其它行业的能力,尤其是文化艺术创新能力。因此,主题酒店需要把新的能力要求纳入原有的能力体系。

四、企业边界扩展对主题酒店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为新的旅游吸引物,企业边界扩展影响了主题酒店的经营管理,使其不能再沿用一般模式,需要探索新模式,实现经营管理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开发、价值链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

1.产品开发方面。酒店产品是融合了客房、餐饮、服务等软硬件兼备的综合性产品。企业边界的扩展对主题酒店产品开发方面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即横向上收缩,纵向上延伸。

首先,横向上收缩,即提供更加细分化、更加专业化、更加差异化的产品。这与主题酒店企业边界的扩展并不矛盾,反而是其内在要求。主题酒店是市场高度细分化的产物,其产品开发要针对高度细分化的客源市场、围绕高度细分化的主题、满足细分市场的高度满意。从这个角度看,主题酒店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酒店主题的选择与经营。其次,纵向上延伸,即基于体验消费,延伸消费者的体验深度,延伸消费者的体验消费,从而获取和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就要求主题酒店产品由单一型酒店产品转化为复合型旅游吸引物产品。这是主题酒店企业边界扩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主题酒店通过提供复合型体验式产品,延伸顾客体验深度,提高顾客体验价值,赢得顾客的满意和信任,最终赢得顾客的忠诚。

2.价值链管理方面。主题酒店延伸了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业务范围,转变了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同时也促使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优化。我国传统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是以旅行社这一旅游中间商为核心的,旅行社通过购买酒店、景区等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并且组织成线再卖给消费者。但是,散客数目的增多、旅行社的不成熟使得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主题酒店,将酒店与景区的合作内部化,扩展了酒店原有的企业边界,壮大了价值链的上游即旅游供给商的力量,减少了对中间商即旅行社的依赖程度,拉近了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促使价值链的重心向两端即旅游供给和消费者分散,有利于形成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是对传统模式的优化。

主题酒店的价值链管理要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要处理好“酒店”功能和“景区”功能的关系。主题酒店将“景区”内部化,就要求主题酒店的价值链管理要把“酒店”环节和“景区”环节融为一体,将两个环节的衔接内化为一个环节的管理。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主题酒店的主要功能仍是“酒店”功能。其次,要处理好中间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在传统的酒店价值链管理中,供应商的下游虽然也有一定的散客比例,但是中间商还是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这与传统酒店的标准化产品与大众市场定位有关。主题酒店的差异化产品与高度细分市场,以及功能的扩展,传统的以中间商为主的酒店价值链下游结构已不能满足主题酒店扩展后的企业边界要求。与散客价值链的衔接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主题酒店的价值链管理中应加大散客的比例,由以中间商为主的下游结构转向以散客为主的下游结构。同时,对于中间商的选择也有了新的要求,并非简单的“酒店”中间商和“景区”中间商的叠加,而要构建新的旅游吸引物中间商。

3.营销策略方面。传统的酒店营销策略是否完全适合主题酒店,应该综合考虑市场定位和酒店产品两方面因素。从市场定位的角度看,主题酒店针对的是高度细分化的市场,面向的主要是对特定主题有特殊偏好或者对体验式消费有特别喜好的客源,针对这一高度细分化的市场,传统的酒店营销策略则是“漫天撒网”又不能“投其所好”;从酒店产品的角度看,主题酒店提供的产品是赋予了主题元素的差异化酒店产品,是融合了“酒店”功能与“景区”功能的新的旅游吸引物这一复合型产品,单一的酒店营销策略则抹煞了主题酒店产品的独特性与卖点。因此,主题酒店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酒店营销策略,而应该积极探索适合现有企业边界的营销策略。

主题酒店的营销策略可以借鉴酒店营销、景区营销以及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进行旅游吸引物的主题营销,即营销的主体是旅游吸引物,营销的策略是主题营销。主题酒店的营销主体定位为旅游吸引物,既避免了在进行旅游营销时陷入传统酒店营销边界的限制,又避免走入景区营销边界的误区。同时,主题酒店这个新的旅游吸引物又是旅游目的地的缩影,同样适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主题酒店本身也是一种联动,要通过主题营销将这种联动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延伸品牌,突出主题,这也是主题酒店的优势。

五、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主题酒店企业边界的扩展并非仅仅意味着酒店产品在横向或纵向上的扩展,同时会伴随价值链边界、营销边界等一系列边界的重新界定,结果必然导致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诞生。而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又会对企业边界产生新的影响,最终构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对于这个网络模型,本文只是初步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忠爱:企业边界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J].商业研究,2006,(19):13~16

[2]倾志贵:基于外包的企业边界和竞争优势探讨[J].商业时代,2008,(3):35~38

[3]刘善兰叶小兰:企业边界变动的原因与结果分析[J].经济问题,2008,(1):72~73

[4]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饭店现代化,2005,(9):22~29

[5]张明廖培: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7):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