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交流与文化的关系十篇交流与文化的关系十篇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56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1

人文交流的四重作用

人文交流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发挥着四重作用。首先,夯实中美关系的民意基础。“国之近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家间关系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中美两国想要超越大国崛起必然发生对抗的历史规律,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一方面,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魄力与智慧,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中美关系的正确航向;另一方面,离不开两国人民的友谊,以及“求和平、谋发展”的共识,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双方战略互信的形成,而后者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得以建立、持续的根本。中美两国人民长期对对方抱有朴实友好的感情,希望两国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中美人文交流机制正是基于此而创建,它涵盖了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妇女、青年等六大领域,涉及了政治、经济之外的方方面面,在培植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共识与友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文交流可以被称作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播种机”。

其次,减少中美两国的战略误判。当前,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就是民心民意对于国家政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民众之间的误解易导致决策者的误判。面对中国崛起、中美实力不断拉近的新现实,部分美国民众担忧中国会颠覆现有的国际体系;而在中国的民众之中,也存在同样的焦虑感,认为美国会运用既有优势,阻碍中国崛起,这正是“修昔底德陷阱”存在的根源所在。“受制于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阶段、文化类型,中美两国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很大不同,消除这种误解的根本方法就是加强交流,彼此了解,使中美关系更加透明”,正如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李成所言,“对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言,不误判比取得共识更加重要,沟通比合作更加重要”。人文交流能够加强两国民众之间的沟通,彼此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对方,减少因猜忌而引发的战略误判,“战争起源于人的思想,故务须在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的屏障”。人文交流可以被称作新型大国关系的“防火墙”。

再次,加深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如今,中美两国每年的人员往来从建交时的几千人逐年增多,目前已超过每年300万人次。现在,平均每天约有1万人穿梭于太平洋两岸,每26分钟就有一架航班往来于两国之间。中国在美留学生已达到23.6万,而美国在华留学生也达到了2.4万。目前,中国约有3亿人掌握或正在学习英语,而美国有1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20多万人学习汉语,两国教育机构合作在美国设立了102所孔子学院、377家孔子课堂,约有267万人参加过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类活动。他们既是中美交流的受益者,也是支持中美关系友好、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最积极力量。如此紧密的人员联系已经把两国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中美人文交流的大门一经打开就再难关上”,民众之间友好往来、彼此需要的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形成了类似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成为制约政治与经济冲突的重要力量。人文交流可以被称作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稳压器”。

最后,体现中美文明互鉴的意涵。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大国,而美国则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两国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两国都有文化的自信与包容力。在当前文化多样化的时代里,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才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包容”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所需秉承的精神,中美人文交流在文化层面上体现了两国文明的包容与互鉴。文化上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仅体现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也为政治和经济上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将,可以将人文交流称作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路者”。

人文交流的意义与方向

1972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乒乓外交”如一股暖流,融化了两国关系的坚冰,为尼克松访华做了铺垫,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源头活水。42年来,两国民众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发自内心的友好感情,像细流汇成江河,推动着中美关系不断前行。

“上善若水”,人文交流就如水一般。它“利万物而不争”,一直低调地为中美关系提供着与滋养,推动着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在中美关系出现碰撞和摩擦时,它总能适时地缓和两国关系,提供,淡化冲突,避免局势恶化。它“海纳百川”,涵盖多个领域、不拘泥于形式,全方位地推动两国交流。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这样阐述人文交流对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国与国之间关系归根到底根植于人民。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中富有热情、最有意义的一部分,是外交工作中作用最持久的内容。人文交流对建设合作伙伴关系非常关键,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没有一项投资能有如此好的回报。”中美双方越来越重视人文交流,一方面,反映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正逐渐超越国家行为体互动这一范畴,越来越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美双方都在以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双边关系,推动文明的相互尊重与彼此理解。在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与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人文交流已经具备了更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更少受到国家间政治经济的影响,更加独立地、持续地发挥着力量,这恰恰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所在。

在7月9日举办的中美青年智库对话会上,两国青年都积极地为人文交流献言献策,其中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保持中美人文交流的“社会驱动力”与相对独立性。人文交流应由“自上而下”逐渐过渡到“自下而上”,更多地发挥地方、民间、个体的力量,使民众成为支持发展中美关系的核心。人文交流的项目不仅应追求多元、广泛,还应注重细化、深化、可持续,应培养增进友谊、长期友好的人文交流意识,避免负面氛围对交流的影响,始终以积极的姿态推动交流的持续进行。人文交流应立足长远与未来,而非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加大对中美青年交流的重视力度,“塑造中美关系未来”。

在中美人文交流磋商会上,刘延东副总理就加强中美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相互尊重,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她指出,中美青年今天的彼此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两国未来的交往方式。应充分认识并超越国情、历史、文化、制度的差异,坦诚对话、平等交流,在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心中播撒相互尊重、合作友爱的种子。引导青年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学会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之道,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二是务实合作,夯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人文基础。她指出,沟通才能避免猜忌,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应坚持面向各界民众,搭建更多机制化常态化的合作平台,通过对话交流、语言学习、人员往来,形成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交流格局,拓宽民间特别是青年间的交流途径,使广大青年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建设者和真正受益者。三是持之以恒,共创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人文交流没有“速成秘方”,必须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她指出,今日的点滴之功,必将在来日汇成澎湃江河。我们应一步一个脚印,加强协调合作,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照顾对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分享彼此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让和平与友谊代代相传,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奉献智慧和力量。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2

两岸关系发展始于文化交流

1949年,当局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进入军事对峙和相互隔离状态,两岸人民在日本投降后刚刚恢复的正常交流往来再次中断。在此后的30余年间,除了时有传闻的“叛逃”事件外,两岸普通民众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往来。

两岸普通民众最初的交往应该是在大陆出国人员与台湾留学人员之间进行的。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大陆民众出国出境、尤其是赴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求学访问的机会大幅增加。而此时许多台湾民众早就已在西方国家留学、生活,甚至扎根。由于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祖,因此两岸同胞在海外相见自然就多一份亲近和好感。因此,西方国家的大毕、科研机构等地方成为两岸同胞最初的交流交往平台。同时,一些获得海外国籍的台湾同胞,可以不受台湾当局禁令的约束,他们或主动要求、或受所在国派遣到大陆访问,通过讲学、座谈、考察、参观等形式,既了解到大陆情况,也向大陆介绍了台湾情况,也成为首批担纲两岸交流的使者,两岸普通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始露出曙光。

随着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状态发生重大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再次表明大陆希望和平解决的诚意,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提议实现两岸“三通”和开放各种交流,在岛内产生极大反响。岛内民众要求与祖国大陆民众交流交往的呼声日趋强烈,特别是台湾岛内知识界和军队眷属间出现了“思乡热”、“思亲热”和“寻根热”的浪潮。台湾当局虽继续公开坚持对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但也意识到两岸交流交往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开始探讨两岸接触和交流的途径与方法。1986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自1987年11月2日起,允许台湾居民可经第三地赴大陆探亲。而大陆也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台湾当局的决定并公布相关的接待办法。此后,台湾民众开始大批次地返回祖国大陆,两岸普通民众阆的交流交往真正展开。

文化交流助“遏独”,“反独”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逐步深入。但是,李登辉、执政时期推行“分裂”政策,严重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甚至一度使两岸关系发展进入高危期。李、扁当局不仅在岛内操弄蓝绿斗争加深族群分裂,修改“中华民国宪法”以变更两岸统一的法理基础,而且在国际上大搞“烽火外交”、“金元外交”以凸显“两岸分裂分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发展“台湾主体意识”,建立一整套的“”论述,妄图建立所谓的“台湾认同”,割断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

从理论上讲,“台湾意识”不是“意识”,而是中国意识的组成部分,就如同齐鲁文化、楚越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台湾认阿”是中国认同的一个地方形态表现。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意识不等于意识”。讲话准确地概括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台湾文化的特点。在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台湾文化确实有自身特色,不仅具有浓厚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当地原住民文化特色,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使得台湾文化十分丰富多元。但是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形塑着台湾同胞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是连接两岸同胞共同反对“”、遏制“”的精神纽带。

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遍及文学、艺术、民俗、文物、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教育及文化产业等领域,文化交流渐次成为两岸交流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方面。大陆在台举办的“秦兵马俑特展”、“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引发参观热潮,而台湾的云门舞集、青春版《牡丹亭》等在大陆也引发广泛关注。两岸文化交流进一步满足了两岸人民渴望沟通的急切心情,激发了两岸民众的爱国热情,也彻底击穿了“”分子的谎言。

同时,两岸民众交流往来记录迭创新高,相互了解程度进一步增强。截至2008年,共有5100多万次台湾同胞来大陆,也有190多万次大陆同胞赴台交流,两岸共进行过5万多个交流项目。仅2008年一年,两岸间就有8000多个文化交流项目,大陆有4万多人次赴台交流,而同期台湾来大陆交流的人数更是达到436万人次。通过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两岸民众共有的精神脐带得以维持和延续,对于遏制“”分裂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08年以来,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两岸正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在新形势下,两岸文化交流出现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两岸关系新形势促两岸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制度性渠道。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就是两岸文化领域建立更为密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联系与往来机制,不会因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总书记曾提出,“大陆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海峡两岸签署文化交流协议,将有效地集中双方的资源、资金和智慧,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由感流向理流阶段跨越,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二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基于雄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海峡两岸文化企业界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两岸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广泛开展两岸人员交流、演出、展览、研讨、联谊等活动,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两岸艺术节、两岸艺术展演等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构筑两岸中华文化产业。

三是拓展交流的广度、深度。两岸交流不应只停留在为交流而交流的表象,参访、开会并不是交流惟一方式。举凡学术、艺术、科技、宗教、体育、新闻、出版、影视等均应迈开步伐。两岸可以在鼓励学者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共同合作出版、交换教授及学生、两岸新闻媒体的观摩与合作、共同编写学生参考书等方面展开有意义的合作。

另一方面,两岸文化交流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铺陈基础。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大学生;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英语交际能力

[KG2]

一、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著名学者贾玉新在其《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或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系统构成。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掌握目标语国家的语言规则,然后通过语言的运用和操练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

二、影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我国大学生在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或协商时的表现不容乐观。有些大学生认为掌握了英语语言系统,就可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流畅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那么,制约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我国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尚浅。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每个阶段的学习都只是停留在语言系统层面。中学阶段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占多数并且不留给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时间或机会。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忽略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有效使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课堂上教师无法提供完全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时间也比较少。其次,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在课程教授时,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语言输入较多但是课堂上自由发言的时间较少,所以学生的输出较少。大学四年,学生很少有机会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因此,学生很难学到系统的知识,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策略,以至于在实际交流中出现交际失误。

三、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学生要积极主动阅读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书目,比如王佐良的《欧洲文化入门》和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

其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兴趣。教师具有充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反之,如果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匮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那么就无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及策略,最终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差。教师可以多与外教交流学习,从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经验。

最后,学校应该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与英Z国家文化以及语言有关的相关课程。学校不仅要开设与学生专业课有关的课程,还应该开设如英美概况、西方文化等课程,从各个角度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输入量越大,在交际时则越有信心。学生越能自如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则越想想学习英语国家的知识。依次循环往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就会越高。

四、总结

现在,各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国家间的交流实质上是人才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者能够为国家间的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大学生,其跨文化交际水平备受瞩目。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成为很多研究者的重点。本文从大学生自身、教师及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甘成英.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1).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3]李智.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构与培养[J].江苏高教,2014(5).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4

[关键词]文化交流旅游资源开发

一、前言

海峡两岸交流20年来,两岸文化交流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两岸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两岸经贸的合作;而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现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纽带。文化交流不但活跃了两岸关系,同时还给我区的旅游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使我区面临严峻挑战。

二、广西经济发展现状与优势

广西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具有发展经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际经济关系优势。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广西推上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机遇,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国际环境与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两岸交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以往的经贸活动突破了地区、国家界限,甚至突破意识形态和敌对壁垒的制约。改革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11月6日是两岸交流满20年纪念日,两岸文化交流的内容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一些岛内文化界人士和歌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先驱。据统计1991年~2007年,经文化部同意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达5千多项,5万多人次,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教育、文物、民俗等领域。见下表

近年来,文化部所属中华联谊会连续成功举办“情系三峡”“情系黄山”“情系香格里拉”等两岸文化联谊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两岸文化交流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两岸经贸和政治上的交往。总书记会见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党要人是两岸交流深入发展的结果。

四、文化交流和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其实质是感受、体验一种有别于自己母文化的文化,这样就体现了两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台湾文化源于大陆,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例如佛教和民间祭祀文化、艺术和书法等。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离,造成同一文化产生了源和流的分歧以及同一民族思想意识上的差异,但这给跨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提供了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区带来有利发展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任何与外界的交流都可能成为发展我区经济的契机。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形成跨地区旅游经济是可能的、是文化交流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台湾高校和学术团体直接和间接到广西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除学术交流外,更多的是进行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等。台湾年轻一代同胞对了解祖国大陆的需求胜过了对了解学术的需求,这是一个从两岸文化交流发展成为旅游的极好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澳、台三地的旅游业交往,将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五、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与市场供求关系

目前我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品牌的旅游还在酝酿中。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推动广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要依靠资金和科技,更重要的是创新思想观念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分布地域零散,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水平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我们要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恰恰这种文化差异,是形成旅游需求的外在动力。目前,我区已经形成较系统的旅游产业结构,其中桂林山水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风情游等,吸引游客留恋忘返;抗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等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来追溯历史。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市场虽然还没有系统开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并有待进一步开发。

六、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1.广告效应

既然文化旅游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市场开发前期的广告、宣传要依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序地进行。创新思想观念,摆脱区域性规模发展的思想局限,与全国的大旅游圈密切配合。例如,把“牵手08―情系邕城”、“牵手08―情系漓江”等旅游品牌打出来,使我区的旅游成为全国大旅游圈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结合我区少数民族地处的不同山水风光、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迫切了解的需求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旅游消费。在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宏观指导下,积极地发展台湾各大高校和中学生来我区学校进行相对应的参观访问,加深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同胞来访大陆和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

2.开发项目的建设与旅游资源的整合

整体规划上遵循系统的理论,坚持从大旅游观念出发的原则,以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实力及区位条件为依托进行逐步开发。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有机联系。

纵向联系遵循从国家到地区、从中央到地方、从重点到普通的原则。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流一般都是通过文化部、教育部等级别的单位进行沟通的,往往都是从北京国家各重点大学进行访问后才有选择地到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进行访问,因此要保持我区与中央及其重点大学的密切联系,形成从上到下的一个链条式文化交流与旅游结构。横向联系一方面是指加强与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或教育、文化等部门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依托我区已经较为系统发展的旅游产业结构,将以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旅游整合到我区的大旅游圈中,与纵向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状旅游发展结构,并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

3.开发的预期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注重社会效益。但随着交流规模的扩大,以及旅游产业的规模式发展,逐渐转变为政府办和社会办相结合,并以后者为主体,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良好的社会效益会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发展。只要有隔阂,就会有思想、文化的差异,这是产生交流和形成旅游市场的原动力。以文化交流带动经济、政治方面的交流,是产生效益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形成“三通”以来,两岸的交流不断增加,层次从平民百姓发展到政府和政党要人,发展规模的扩大促使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形成,目前,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台商的投资已遍及我区各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给两岸交往树立了榜样,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学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他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加强在两岸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中组织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我区特殊的地理及国际经济关系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再次腾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茆雷磊: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从无到有、不断深化[eB/oL].省略/jrzg/2007-11/06/content_797820.htm.2007-11-06

[2]韦耀莹钟燕莫理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4~50

[3]李祥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0(2):61~64

[4]李玫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经济发展对策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6):5~6

[5]杜文宏肖华龙:创新区域文化推动广西经济发展[J].广西经贸2003,(8):16~18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5

在中韩关系日益发展的同时,一个组织的名字常被提及,那就是韩国驻华韩国文化院。这个在中国成立仅仅3周年的文化组织,在院长金翼谦的组织下,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标准且热情的韩国礼仪,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和富有亲和力的笑容。”这是金翼谦给本刊记者的第一印象。今年对于已经三周年的韩国驻华文化院来说,不是个平凡的时刻。恰逢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又给两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上海世博会将成为韩中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新的里程碑。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韩中两国将会带来2008年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的最大规模的人员、物资以及文化的交流,以此推动两国关系发展。”金翼谦对中韩两国未来的交流充满信心。

契机

向前回溯,中国与韩国彼此交流的鼎盛时期是在2008年,那一年到中国的韩国访问客或观光客达到了500万人,赴韩国的中国访问客或观光客也有100万人之多。这无疑为中韩两国的未来揭开了一个良好的序幕。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韩国人来说,还是对中国人而言,两国之间近年来的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较以往更为密切。形象地说,裴勇俊,张娜拉在国内的风靡程度绝不次于在韩国本土,而周星驰与成龙的名号,在韩国也“如雷贯尔”。

中韩两国在历史上也颇有渊源。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与丰富的文化遗产都为今日的交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而谈起两国近年来关系的发展历程,金翼谦院长更是如数家珍。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1994年3月,中韩两国政府签定了《中韩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04年,中国率先在韩国设立了驻韩中国文化院;2008年5月,达成战略性的合作发展关系,象征着两国的关系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交往。

其中一个不能不提到的重大飞跃无疑是2007年3月,代表韩国官方外交机构的“驻华韩国文化院”在北京诞生,因为这标志着了韩中两国以文化交流与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势将成为推进韩中两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平台。

一幢地下三层地上四层,囊括了大礼堂、展览厅和跆拳道文化馆在内的建筑,规模并不宏大。但你能想象得到的韩国符号在这里一一俱现。无论是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展示,还是韩语和韩国饮食的学习园地;无论是音乐与休闲的娱乐,还是韩国方兴未艾的it产业,走进这里你都能一览无余。

韩国文化院是在中韩两国交往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诞生的,有着必然性和必要性。金翼谦院长对这个文化院的功能有着清晰的定位。

“有了韩国文化院这个窗口,可以向中国、世界介绍韩国的文化、韩国的现代经验,旨在谋求与中国、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再者,两国要发展较高层次的关系不能没有文化的交流,尤其是21世纪文化引领发展的时代,我们坚持以此平台,竭尽最大所能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金翼谦院长说。

毫无疑问,中韩两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这种契机不仅在通过韩国文化院时时传递,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世博园的韩国自建馆也处处标记着。

韩国世博馆是由韩文来“建造”的,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色彩绚烂无比;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组合而成。这种方块字的建构和没有门式的开放空间,直接拉近了两国的距离。“魅力城市多彩生活”的主题和对技术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未来城市的诠释,又与上海世博会提倡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得益彰。

两国的距离,在这种中韩合璧的场馆中近乎消弭。

交流

谈到韩中经贸发展,金翼谦院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说,2009年两国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投资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同时韩中两国在文化领域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彼此地位可见一斑。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高潮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韩关系益发密切的背景下,两国人民相互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影视、饮食、音乐、游戏为代表的“韩流”风靡中国,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在韩国国内也掀起了解中国的热潮,到中国旅游、投资、留学及学习汉语热情高涨,“汉风”在韩国逐渐盛行。

可以说2008年是韩中两国交流的高潮时期,按当时统计,在中国的韩国访问客或观光客达到了500万人,赴韩国的中国访问客或观光客也有100万人之多;2009年,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动下降了一些。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4年或5年后,在中国的韩国访问客或观光客将突破1000万人,特别是2008年两国领导人达成协议,确定了2010年为中国访问年,2012年为韩国访问年。目前,韩国在中国的留学生已突破了6万多人,而中国到韩国的留学生也超过了4万人,同时两国都是彼此最大的留学生国家。

“也有的人说这不是好现象,但我敢说这是很好的现象,很自然的现象!两个国家,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有产生好的一面的,也会产生不理解的一面。”金翼谦院长总结说。“尤其是我们韩中两国一直都维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也只是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度断绝了来往,在此期间对双方国家的人民之间也产生了很多的误解。要破除这些误解,就要加深对彼此的更多了解,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会达到双方共赢。”

提及驻华韩国文化院的交流活动时,金翼谦院长总结说,驻华韩国文化院成立3年来,为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4个方面:文化宣传活动、文化产业的合作、两国文化艺术家的交流、国家的形象宣传。

每年,韩国文化院都会分期重点推出韩国文化讲座、艺术展览,并精心准备了6个方面的课程,即韩国语、跆拳道、传统音乐、传统舞蹈、韩国饮食、韩国书法,并招募600多中国人进行重点学习交流。

金翼谦院长介绍,截止到去年底今年初,已经有4000多人提交了申请表格。“中国人对韩国文化的如此青睐,我们非常高兴。”金翼谦院长说。但是不无遗憾的是,因为条件所限,文化院方面只能从中挑选600人,并从中择优赴韩学习和交流。

除了这些常规业务,韩国文化院也积极筹办交流论坛,比如我们举办了韩国文化艺术家的联谊论坛,已举办三届的跆拳道表演比赛,以及我做韩国菜等主要活动。

针对驻华韩国文化院新的一年工作任务,金翼谦院长说,在立足做好一般性的文化宣传活动、文化产业的合作、两国文化艺术家的交流、国家的形象宣传的4项主要业务的同时,我们正加强筹办韩中两国文化交流的论坛、联谊、以及中国学生以毕业典礼的形式到韩国学习考察等活动。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6

以“进一步发挥台胞社团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台胞社团论坛,由全国主办,于2010年9月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本届论坛,中华海外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为支持单位,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台湾同学会、北京市、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在整个活动中,嘉宾们围绕“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台胞社团作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个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主论坛大会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台胞社团新任务,汇聚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可喜成果。

开幕式隆重而热烈

5月11日上午,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杜青林,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共中央台办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以及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会长梁国扬主持。(贾庆林等领导讲话见本期《时政要闻》栏目)

七位嘉宾作主题演讲

开幕式结束后,本届论坛主论坛正式开场,与会嘉宾围绕台胞社团的历史使命、两岸文教经贸交流、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等话题展开讨论。全国副会长蔡世彦主持了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会长梁国扬,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黄正胜、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总会长郑长祥、香港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江素惠、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许文彬等7人分别作主题演讲。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在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面临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局面,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建功立业,是时代赋予台胞社团的使命。梁国扬表示,“台胞社团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把它作为台胞社团之间团结协作、并肩携手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台胞社团之间的互动合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有一个培植互信、凝聚力量和切实发挥合力作用的基本保障。”

对于两岸文教交流和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纪欣建议:“应加大文化交流的力度、携手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合作、共同提升两岸交流频率。多举办创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动的活动,促成更多两岸青少年开展交流。”

台商在两岸关系转变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陆“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商机,深受台商的瞩目。黄正胜表示,“目前,两岸关系已处在最和缓的时期,在这个新时代里,台商可促成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关系,特别是在eCFa时代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正常化当下,期盼两岸政治在秉承互信、宽容的原则,缩小双边期待性落差,赢得双方的友谊和信赖。”

许文彬用诗圣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来表达自己出席本次论坛的愉悦心情。“我想,今天借台胞社团论坛的平台向有关部门提出下列两点建议:第一,深化台湾姓氏源头的研究、交流与宣传;第二,进一步加强对闽南文化的重视和发扬。”许文彬称,要让台湾同胞了解到,与大陆同胞都是同根同族、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三个分论坛嘉宾发言踊跃

在文教、经济、社团三个分论坛的会场上,嘉宾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在经济分论坛,与会嘉宾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议商签上。嘉宾们希望eCFa各项后续协议,包括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保障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尽快商签,进一步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特别是尽快达成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为促进两岸双向投资、维护两岸企业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骨干,占企业总数的97.68%,很多与会嘉宾认为,两岸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合作,协助台资中小企业在大陆的经营与发展,在融资、税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鼓励和协助他们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更大市场,获得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其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在文教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支撑,文化与历史是连接两岸中国人的重要纽带。当前,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关键是要努力建立起独特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

有嘉宾建议,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一是要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尽快将签署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提到议事日程。二是要深化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的发展。三是要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打造更多能真正弘扬中华文化的新的交流平台。四是要加强产业合作,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资源、创意人才和市场,真正推动两岸文化产业的对接。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嘉宾们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文化交流,凝聚台胞的中华民族认同。要深化对台湾民众姓氏源流的宣传和研究,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从姓氏源流中找到两岸共同的文化之根。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7

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饱经忧患而延绵不绝,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源于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体。在大陆,过去60多年,大陆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文化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今天的大陆,中华文化处处生机勃勃,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东方与西方彼此借鉴,内容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在台湾,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枝繁叶茂。台湾同胞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但无需讳言的是,2008年之前的10多年间,台湾出现了一股“去中国化”的逆流。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理应遭到所有中华儿女的抵制和谴责。

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当前,经过两岸同胞不懈努力,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大交流、大合作的新篇章,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随着两岸民众往来日益频繁,“三通”之后更重要的是实现心灵的沟通,深化感情的交融。因为,文化的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两岸关系的动力才能更加持久,两岸关系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

强调,当前,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需要两岸同胞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应当以礼敬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刻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更积极地弘扬中华文化。

二是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倡导和谐与合作,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时代形象。两岸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研究,加强交流,争取形成更多共识。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面部表情中西方文化差异关系

社会学家的研究显示,世界上的每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均具有各自的风格。在不同国家人民的交流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大量的困扰和麻烦,因此,理解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避免麻烦或冲突。身体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能够清晰地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从身体语言的一个分支――面部表情,着重研究面部表情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

一、身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辞典》(杨镇明,1995),身体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四肢运动或身体姿势的改变来展示人的所感所想。

人类学家将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或一个集体的全部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包括将一群人联系到一起或区分开来的所有的社会实践。

peck(1998)认为,文化是被一个群体共同接受和认可的行为方式。这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所需要学习的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这是与其他人一起分享的学习行为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这些定义,文化属于特定的某一个民族或群体。文化和身体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并在悠久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实践。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并非只局限于语言。身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表情、手势或其他姿势,我们都可以向对方传达信息。比如微笑和张开手臂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悦,挥舞手臂表示再见,等等。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这些姿势所对应的含义是接受的。但在某些文化中,同样的身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Samovar,L.etal.(1981:162)认为,身体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以下特征:1.文化和身体语言联系紧密,不可分割;2.许多身体语言是文化习得的结果;3.身体语言的形成和影响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决定的。因此,了解身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是身体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部分。面部表情也可称为情感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皱眉头、挑眉毛或微笑都可以向对方传达我们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并未意识到在日常人际交流中我们多么依赖于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能够使交流者感知交际伙伴的感情程度。面部表情使用的程度和频率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paulekman和wallaceFriesen研究了一套系统,这套系统把人表达情绪的面部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一为眉毛和前额,区域二为眼睛、眼皮和鼻梁,区域三为脸颊、鼻子、嘴巴,上颚和下巴。这套系统被称作FacialaffectScoringtechnique(FaSt)(面部影响得分技术),脸部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还有另外一个定义需要介绍――SaDFiSH。SaDFiSH是面部情感表达的首字母缩写词:S代表悲伤,a代表生气,D表示厌恶,F代表恐惧,i代表感兴趣,S代表吃惊,H代表开心。

当我们把情感与面部表情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与面部表情之间的联系,有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些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中国人通常用微笑或大笑来掩盖自己的消极情绪,除非在亲密的人面前才会展露真正的情绪。然而,北美洲的人却从小就被教导要展现真正的情感。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就容易造成误解交流双方的误解。尊重和理解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式。

1.眼睛的交流

在交流中眼睛的运用包括:眼神的接触,眼神的避免接触,还包括其他的一些眼睛运动,例如:把眼神转向其他人,挑眉毛,看着别人的眼睛寻求信息,等等。

眼神接触可以被定义为注视他人的眼睛。眼神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许多功能。比如:控制谈话,控制亲密程度,交流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话题,获取反馈信息,表达情感,影响对方。眼神接触是婴儿最早发展的一种行为,婴儿在早期就能够意识到护理者的眼神。研究人员证明在头几周内,婴儿与护理者的眼神交流强大到能够产生微笑反应。

眼神接触在一种文化中意味着尊重,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意味着不尊重。中国人在和别人说话,或者当众发言的时候,往往羞于和听众进行眼神的交流,这种做法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与人交流的时候,西方人期待眼神交流,如当众发言的时候,西方人会不时地注视观众,以寻求良好的互动。

凝视与互相凝视属于眼神接触的两个独特的子范畴。凝视在语言学中被定义为:以一个特定的方向专注地看某人的面部。互相凝视即为两人以特定的方向同时专注地看往对方的面部。凝视和眼神接触在区分权利和地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推断显示有权利的人往往受到更多的凝视和眼神交流。语言学家Ling(1997)指出,某些国家的人会在注视对方的时候把眼神放低,用来表示尊重对方;而在某些文化中,这被看作是侮辱。

2.微笑和大笑

微笑和大笑通常传达友好、亲近、满意、高兴、快乐和愉悦。这在中国和英语国家通常都适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中国人的大笑容易引起西方人的负面反应。以下这段文字是来自一封信的节选,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关于某些非语言姿势引起的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

“当一个美国人停放自行车的时候,一不小心自行车歪倒在地,他会对自己的笨拙感到非常尴尬。如果旁观的中国人开怀大笑,他就会非常生气,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我曾经在餐厅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个外国人不小心碰掉了盘子,感觉很尴尬,旁观的中国人大笑,而使他感到更加愤怒。”

当然,无论发生事故的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旁观的中国人并非在嘲笑他或是他的不幸。这只是在传达一系列的信息:不要太当真,一笑而过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等等。然而,对于那些并未意识到这种态度的人,大笑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并加重他们的愤怒情绪。(邓炎昌,1991)

因此,在某种情况下微笑或大笑是否合适取决于我们的交流对象。如毫无原因地对着一个中国人微笑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而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这仅仅是用来表示友好的一个方式。

三、结语

总之,身体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熟悉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的异同,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身体语言的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参考文献:

[1]Ling,C.w.Crossingculturalboundaries[J].nursing,1997,72(3):32-34.

[2]peck,D.teachingCulture:BeyondLanguage[m].Yale:newHaventeachersinstitute,1998.

[3]Samovar,L.etal.Understand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wadsworth,1981.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9

良好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为化解国家争端提供了外交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外交;中国文化外交;特性;主要形式

“文化外交”一词最早见诸于1934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英国议会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外交手段,就是致力于海外英语教学。”[1]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外交”一词是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特纳在其为规划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关系而起草的备忘录中提出来的,但特纳当时并没有给予文化外交这个崭新的概念以确切的定义。

一、文化外交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外交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是从文化先行、文化服务于政治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外交,前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则从实践的角度对文化外交进行定义:文化外交是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和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的公关活动。他还指出,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文化外交的范畴,可以用四条标准衡量:一、是否具有明确的外交目的;二、实施主体是否是官方或受其支持与鼓励;三、是否在特殊的时间针对特殊的对象;四、是否通过文化表现形式开展的公关活动。[2]另一种观点是从政治先行、文化是目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外交。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卡明斯教授认为,文化外交是指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观念、信息、艺术以及文化的其他方面的交流,以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3]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推行文化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外发展本国的文化。不难发现,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外交的目的不同理解,也就是文化外交的出发点是为了服务本国治利益还是为了对外发展本国文化。文化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与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密切相联,首先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对外文化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需要,同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配合进行。所以,文化外交的目的就是促进本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被他国公众和舆论理解、认同、支持和赞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能够对受众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使它们能够朝着有利于增进本国利益的方向演变,实现本国的总体外交目标。但在客观上,文化外交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又是政府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对国际文化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发展对外文化关系是现代国家的义务之一。

综上所述,可以将文化外交定义为: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传播、交流、沟通为内容展开的国家形象政治,是国家或政府授权的非政府组织利用形式多样的文化形式和手段,使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世界主导文化结构中去,从而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实现对外战略意图。文化外交作为一场攻心战,它将国际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文化外交的特性

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方式,既具有政务外交、经济外交等其他外交方式的共同要素,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隐蔽性。

文化外交的隐蔽性首先表现在外交目的的隐蔽性,就是以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名义,通过文艺表演、人员交流等方式达到战略目的。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其规模、范围和持久性是任何其他西方国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1946年至1996年五十年的时间,全球大约有25万人次受益于富布莱特奖学金,而仅2008-2009年美国从441个学校送出国711位学者,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家241个学校的589位学者到美国交流。[4]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声称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推销美国思想文化的有效方式,对富布莱特项目的参与者调查显示,参加该项目后99%的学者都能更好的理解美国和它的文化。可见,它的着眼点是长期的“精英教育”,受益于此项目的国外精英学者作为一颗自由的种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传播美国的价值观,这种“和平演变”的文化外交是一场长期的“攻心战”。

第二,思想性

文化外交的着力点在于改变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想上“润物细无声”,以达到本国的战略目的。文化外交通过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心灵的沟通,进而把国际关系推到一个新境界。文化外交既是国家间关系的最基本层次,也是最高层次,让对方国家的人民互相了解并喜欢对方的文化,这样的国际关系就会具有更坚实的民间基础,从而更加牢不可破。战后法德之所以能够实现历史性和解,保持良好的两国关系,除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之外,持续不断的文化和青年交流功不可没,它使和解成为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潮流。有些国家则充分利用文化外交来控制人的思想,进而实现控制他国政府。曾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在谈到文化和宣传关系时说:“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新闻宣传,其任务都是向世界推销美国思想”。[5]

第三,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实施文化外交的过程一般十分漫长,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性不仅指文化外交的过程,还指文化外交作用于国家战略实施的效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换言之,文化外交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其效应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明确了要成为世界级大国,最迫切的是提高本国的政治地位。而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不能光靠经济力量,文化上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二战结束初期,派往日本的欧洲记者在发往国内的报道中,通篇充斥着关于日本的种种诟病。但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孜孜不倦的“善待”,这些记者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日本在欧洲人的形象中逐步起色。日本同时欢迎外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的理解、同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国际公众对日的友好态度,赢得了较好的国际舆论。尽管日本由于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但是通过长期的努力,日本改变了欧洲国家对其的不良印象,增加了一些国家国民对其的亲近度。同样,新中国消除旧中国留下的不良影响,通过文化外交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经历了几代文化外交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取得圆满的结果。

第四,依附性。

文化外交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首先,文化外交依附于国家的硬实力。众所周知,文化是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所以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一般并不单独出场,它总是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文化的力量,不仅自本身衍生出来,而且也要借助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力量。当然,这种依附性不是绝对的,有时当政务外交陷入困境时,文化外交才体现出威力来。再次,文化外交的实施成败还受到文化外交手段的影响。正如英国的米切尔指出的,(文化外交)也许能被、也可能不被目标国及其公众所察觉,这完全取决于从事时的机敏程度和节制程度。

三、中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国外办学推广普及中国语言和文化

孔子学院是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04年,第一座孔子学院在韩国的首尔落户,截至2015年12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孔子学院提供各种水平的汉语教师培训,汉语语言水平资格测试和教师辅导。孔子学院一部分由中国政府资助,一部分由国外团体和中国大学经营,中国政府每年花费一千两百万美元用于孔子学院的建设,虽然与西方国家的学院相比,孔子学院的经费很紧张,但是它赢得了很高的公众关注,这也证明,创办孔子学院是成功的。如今,中国政府已经学会使用文化这一软实力吸引世界的关注并扩展自身的影响力。自从建立以来,这些孔子学院传播先进的中国语言和文化并利用国际传媒将中国的影响力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也逐渐成为沟通中国大学和外国研究机构之间的桥梁。

(二)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每年中国政府以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和在世界各地举行的新年庆祝等形式举办1300多次文化交流活动,这个数字比十年前多5倍。中国与145个国家签署了文化交流协议和752份执行计划,同时中国还与一千多个国际文化组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双边交流,中国致力于通过国家主导发展经济的新模式,摈弃强调市场作用和私有化民主和公众参与的西方模式。近几年,中国邀请来自越南,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精英阶层人士参观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向他们传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鼓励发展影视事业和体育事业来增强软实力。由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明星拍摄的武打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影视作品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中国的许多演员和导演也随之成为国际巨星,章子怡和姚明就是这些超级巨星的代表。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武术在2008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武术运动风靡全世界,并在7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随着文化外交作用凸显,我国愈加重视对文化外交的研究与运用。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充分运用文化外交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用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新形象,开启自信、务实文化外交新形式,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展现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独特价值理念和制度体制的有效方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真诚、负责的大国形象,不仅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更为管控、处理国际矛盾和冲突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开启了中国外交新时代,用文化自信唤醒了世界对中国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Franka.ninkovich,U.S.informationpolicyandCulturalDiplomacy,Foreignpolicyassociation,1996.

[2]孟晓驷:文化外交的魅力,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第七版.

[3]李智.试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J].太平洋学报,2005(3):90-94.

[4]数据自http:///us_scholars/us_awards网站整理得到.

[5]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交流与文化的关系篇10

与会人士聚焦本届论坛“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的主题,就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教交流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认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重大积极进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两岸双方应掌握这一契机,巩固和平发展成果,深化互信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是得到两岸民众普遍支持的正确道路。两岸应继续努力,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既有立场基础上,增进彼此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持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和两岸交流制度化,扩大民众参与,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2.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加强两岸对话,沟通和平发展理念,鼓励学术界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关议题及互信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扩大共识,巩固互信,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问题创造条件。

3.循序渐进推动两岸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更有效地服务两岸民众。

4.从中华民族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基于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双方应努力在国际事务中避免内耗,通过平等务实协商,促进双方合作,妥善处理两岸民间团体和谐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5.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双方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服务贸易协议商谈,推动货物贸易协议商谈尽速取得实质进展。

6.支持双方尽速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并做好相关落实工作,逐步减少投资限制,妥善处理投资争端,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双向投资合作均衡发展。

7.扩大两岸金融合作成果。尽速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扩大双方货币双向兑换。促进建立两岸银行、证券、保险监理合作平台,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积极为业务开展提供便利。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因应国际金融危机,并强化服务两岸企业。

8.完善两岸产业合作机制。促进研究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在医疗服务、节能环保、云计算、无线城市、LeD照明、冷链物流、tFt-LCD、电动汽车等先期合作项目取得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大项目的试点合作,累积技术实务经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两岸科技研究机构之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发挥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凝聚共识、加强交流的作用。

9.支持两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提升竞争力。加大对台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协助大陆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大陆内需市场。支持建立两岸菁英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携手开拓世界市场。

10.扩大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支持两岸逐步扩大双向旅游规模,继续增加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及组团社的数量。推动两岸授权机构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旅游服务督导机制。

11.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鼓励两岸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进一步简化两岸人员往来手续,研究加快实施出入境便利措施,使两岸人员往返朝着流程极简化、签注数字化、管控即时化、凭证无纸化、通关快速化的目标迈进,为两岸民众往来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

12.积极鼓励两岸加强人文交流,共同研议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大众传播媒体,推动社会教育,传承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两岸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应积极增强本是一家人的观念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13.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交流,鼓励民间召开两岸青年论坛,促进两岸青年间更多的互动与了解。

14.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规划召开两岸文化论坛。研究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及出版交流、影视制作、文化遗产、文化艺术等领域之合作。营造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环境。推动实现两岸民间文化团体互设办事机构。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交流平台,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15.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教育界交流,促进青少年全面客观了解历史。针对双方校际、教师、学生交流实施现状进行讨论与沟通,努力创造便利条件,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成效。支持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的推广使用,加强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建设。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

16.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支持扩大两岸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共同建立书刊进出口平台。在继续推动传统出版合作的同时,加强数字出版新兴产业合作与人才培养,共同开拓海外华文市场,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落实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出版市场秩序,建立两岸打击盗版合作平台,切实保障业者和创作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