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化学重要性十篇有机化学重要性十篇

有机化学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11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1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修约规则

【abstract】Basedontheimportanceofsignificantdigitin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significantdigitandthecorrectmethodofanalyzingthedatarecord,ruleofoperationandrulesforroundingaboutthesignificantdigit.

【Keywords】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Significantdigit;Ruleofoperation;Rulesforrounding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制药、应化、环境、海洋、食品、环工、生物、高分子及材料类等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资源勘探、生产控制、产品检验、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在分析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测定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有效数字对分析数据作正确记录、处理、计算及结果表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效数字定义

在科学实验中,需要记录很多测量数据,一般允许最后一位是估计的,虽不太准确,但不是随意的,它们全是有效的,所以称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即指实际工作中能够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1-2]。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时,究竟应该保留几位数字,应根据所用的测定方法和所用仪器的准确程度来决定,并且在记录数据和计算实验结果时,所保留的有效数字中,只允许最后一位是可疑的数字。有效数字保留几位是根据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来确定的,因此对于各种分析仪器的准确度应十分清楚,比如滴定分析中消耗滴定剂的体积由终读数减初读数得到:24.05-0.02=24.03(mL)为4位有效数字。又如台秤称量某称量瓶为20.8g,因为台秤只能准确地称到0.1g,所以该称量瓶质量可表示为20.8g,它的有效数字是3位。如果将该称量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得到结果是20.8126g,由于分析天平能准确地称量到0.0001g,所以它的有效数字是6位。100mL容量瓶表示为100.0mL;250mL容量瓶表示为250.0mL;25mL移液管表示为25.00mL。

对于数字“0”来说,可以是有效数字,也可以不是有效数字。当用其表示与测量精度有关的数值大小时,为有效数据,而仅仅用来指示小数点位置时,则是非有效数字。在一个数中,确定数字“0”是否是有效数字的方法是,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之前的所有“0”都是非有效数字,仅仅作为标定小数点位置而已;而位于右边的最后一个非零数字之后的那些“0”都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末尾的“0”表示可疑数字的位置,随意增减会人为地夸大测量的准确度或测量误差!不得在测量数据的末尾随意添加或删减数字。

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记录和表示计算结果时要按照确定了的有效数字将多余的数字予以修约。弃去多余的或无意义的数字一律按“四舍六入五考虑”原则取舍。其取舍方法是:凡末位有效数字的后面第一位数字(即尾数)大于等于“6”(指6、7、8或9)以及“5”后面还有任何非零数字时,则在末位有效数字上增加1。尾数小于等于“4”(指4、3、2、1或0)时,则舍去不计。尾数恰为“5”时(“5”后没有数字或全为0时),这时要看“5”之前的数字即末位有效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而定,若为奇数,则在末位有效数字位上增加1;是偶数,则舍去不计。尾数为“5”(“5”后面还有任何非零数字时),则在末位有效数字上增加1。不论舍去多少位,必须一次修完毕。

例如,将下列测量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时:

尾数≤4时舍:0.726535-------0.7265

尾数≥6时入:12.1585-------12.16

尾数=5时,若后面数为0或没数时,舍5成偶:15.51500--15.52,415.45--415.4

若尾数5后面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全进:512.0500100-------512.1

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实验中不仅要正确记录数据,而且还要进行数据的计算。由于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只能是近似值,所以数据记录和计算结果反映了近似值的大小,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误差。因此,数据处理运算也是重要环节。

3.1加减运算

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小于各项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与各数中小数点后面位数最少者一致)。一般计算方法:先计算,后修约。

例如:5.0416+57.45+0.756=63.247563.25

3.2乘除运算

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与各因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数相适应。(即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当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因数首位有效数字是8或9,则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可以比这个因数多取一位。)

例如:1.0256×7.566×0.21567=16.73532216.74

例如:6.23863×0.8964+0.30=5.5923+0.30=5.89

3.3乘方或开方运算

乘方与开方相似于有效数字位数相同的数乘除,可用乘除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故结果的有效数字与其底或被开方数有效数字位数一致。

例如:6.542=42.8

3.4对数和反对数运算

计算时,所取对数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不包括首数)应与真数的有效位数一致。最常用的是pH与氢离子浓度的换算。

例如:[H+]=6.3×10-12mol・L-1,pH=11.20

尾数0.20与真数都为二位有效数字,而不是四位有效数字。

3.5计算过程中其它注意点

遇到倍数、分数关系,因其不是测量所得,可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常数亦可看成具有无限多位数,如π、e。

误差和偏差一般只需保留1~2位。

4结束语

有效数字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使学生理解有效数字的本质含义,掌握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和运算规则,使其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职医学;无机化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无机化学主要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性质、构成以及无机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它是药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高职无机化学的内容比中学化学更有深度和难度,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少的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无机化学。

一、高职医学中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课程内容缺乏专业性

不少高职院校在医学教学中,使用的课程内容缺乏专业性,针对药学专业的课程联系不够充分。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问题,不能全面认识无机化学的重要性,在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无机化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多而分散,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的课时比较少,学习任务重与课时少的矛盾不断凸显。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关注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没有及时更新化学和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等内容。

2.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主要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提高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高职医学的学生普遍基础素质比较差,化学基础比较薄弱。无机化学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化学基本规律和原理,没有学好无机化学,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专业学科的知识。

3.缺乏实践性教学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忽略实践性教学,或者不重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学生很少了解企业和社会,不能真正意识到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应用,影响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促进高职医学无机化学教学的对策

1.完善课程内容

对无机化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学习与制药专业、化工专业有密切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进行系统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最后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在理论的教学中,要有重点地教学,删减过于陈旧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多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剖析无机化学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习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无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要注意两者的协调,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或者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同时,教师要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4.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综合实验实训、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积极性。要将学生的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可以进行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无机化学是高职医学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学校需要重视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充分认识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综合利用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3

1对计算机机房信息化管理内容的介绍

在计算机机房信息化管理中,涉及诸多内容,如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计算机信息化的品质,事关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1.1对技术管理内容分介绍

对于计算机管理工作而言,机房工作至关重要,居于关键性的地位,主要是针对机房中计算机的运转状态进行监督,进行智能化的维护,实现对计算机的远程控制,同时,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实现对使用者应用过程的监管。

1.2对人员管理内容的介绍

对于人员的管理,主要针对的是在机房内进行活动的人员,如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管理者,只有保证各种人员的高效管理,才能在根本上提升机房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1.3对资源管理内容的分析

对于机房而言,其涉及的资源具有广泛性,如软件、网络资源等。在计算机机房的信息化管理中,资源管理是重要的内容。要实现对资源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进行有效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计算机应用价值的提升。

1.4对设备管理内容的介绍

对于机房的设备管理,主要是针对一些电脑和设备,强化信息化管理,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构建合理的电子档案。

1.5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分析

对于机房涉及的财务方面,主要是计算机机房管理中所产生的成本管理问题。发挥财务软件的作用,实现对财务管理缺陷和漏洞的弥补和防范。1.6对机房安全管理内容的介绍在计算机机房信息化安全管理中,主要的内容是消防预警和防盗安全。在具体的管理中:①要重视线路检测,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合理的维修,形成电子档案。②提高环境和消防系统的完善性。③保证消防器材配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对计算机机房信息化管理实践的介绍

2.1重视对整体系统的良性维护

对于计算机机房,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较强,设备和软件的使用频率较高,存在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同时,在具体应用中,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高要求的环境支持,因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要高度重视系统的维护工作:①要立足教学,对教学的软环境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置,有效发挥机房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势。重视对机房软件的不断优化。②借助对系统的定时还原,实现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维护。一旦还原的软件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点对点的操作。

2.2重视对机房的全面管理

为了有效提升机房的管理效率,主要借助的是机房管理软件。要做好对各个部分结构的构建,达到网络管理的统一性。

2.3加强教学管理

要结合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机房的设置。除了满足多媒体教学功能之外,需要重视教学网软件的安装,保证与网络的实时互动。在教学网软件的支持下,有助于学生接受更多的媒体信息,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安装对于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主要的安装方式包括正常的安装方式,也就是如其它软件一样进行简单的安装路径的设计,比较适用于完成破解的软件类型。其次,是采用虚拟光驱镜像安装的方式,这种方式应用的较多,虚拟光驱使用较为普遍,加载镜像文件,有些文件还需要进行补丁文件的安装,目的是保证软件的正常使用。还有一种是注册机完成解码安装。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前两种模式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安装难度较大。

2.4加强对各自资源的管理

对于资源的管理,在整个计算机机房信息化管理中意义重大,因此,为了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强化资源的共享,需要构建软件库。要重视发挥计算机机房网络的功能,注重专业,将其作为发展的导向,将安全、合理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上传,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5加强机房的安全管理

机房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做好机房重点的确定,结合防盗监控系统,实施有效的监管。同时,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备工作,为消防安全提供保障。注重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的构建,注重探测器的应用。

3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断拓展,机房使用更加普及,为此,要重视计算机机房的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教学。因此,要注重对计算机机房信息化管理的分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便更好地发挥机房自身的优势。

作者:邓霆

参考文献:

[1]任正文.现代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4

高师基础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内容如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高素质教育,体现时代性是我们高师有机化学__「作者现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有机化学这门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对人类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其它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影响都十分巨大,因此是一门实用性和理论性都极强的基础化学。众所周知,近年来匕速发展的化学明显地偏重在有机化学方面。所合成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与此同时,新理论、新反应、新性质、新的研究手段和生产技术不断产生,极人地发展了有机化学新应用领域,从而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师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强调了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注重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面对迅速发展的有机化学,这种传统性教学内容虽然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考验,有许多优点,但己显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了,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改革的地方。

1.应尽量通过结构调整使官能团体系贯彻于整个教学内容的始终

传统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虽然大多采用了官能团体系,但又没有完全按官能团体系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具有重键链状化合物,仍将烯烃、炔烃和多烯烃分章编写或教学;糖类化合物实际上按官能团体系应属t.烃的含氧衍生物,但把它们分出来单列专章与含氧衍生物分离开在教学将近结束时进行;本来低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在结构上、性能上都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但在教学中,大然高分子化合物与其单体合并,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与其单体分离,同是高分子的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都不进行比较学习。凡此等等,不一而是,因此使得现行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显得多而杂、杂而乱。为此,应设立“不饱和链烃”一章,取消分设的烯烃、炔烃和多烯烃各章;将含氧有机化合物按碳氧单键、碳氧双键和复合碳氧单双键二种类型分设二章。含碳氧单键化合物一章中包括醇、酚、醚,醇中包括菇醇、幽醇:醚中包括环醚,把含氧杂环归入醚中。含碳氧双键化合物一章包括醛、酮、醒、菇醛、幽酮、茨酮等均归入本章。含碳氧单双键复合化合物一章包括同碳碳氧单双键复合化合物(狡酸及取代酸等)和异碳碳氧单双键复合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等);将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氮生物碱、氨基酸、单核普酸等均归入含氮有机化合物一章;设立包括大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蛋自质、核糖核酸)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章。这样,取消了“砧类和幽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各章。通过这样调整,使传统基础有机化学的官能团系统更显突出,更为有序,结构更为严谨。它表明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在充分尊重传统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性。

2.应尽量体现绿色化学的教学内容

现在高师基础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是传统“粗放型”化学的典型反映,没有体现“集约型”绿色化学的特点,因而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污染环境的化学品大多为有机化合物,许多反应起始物本身就极具毒性,许多反应过程的排放物造成对小至实验室、实验楼、车间、工厂大至周围环境、大气、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许多反应溶剂、催化剂、也具毒性,许多反应产物(目标产品)也危害人体健康。而目前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仅片面地从学科本身系统性、理论与知识的完整性去考虑,不考虑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因而教学内容中往往精华与糟粕不分。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在有关教学内容中注重联系环境保护问题外,有意识地从绪论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并注重从有机化学反应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反应起始物、反应条件、转换反应和试剂、反应产品)尽可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内容。另外,还将近两年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作为实例在有关教学内容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具体化。

3.应尽量体现“少而精”的原则

近年来由于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基础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内容为了反映具代表性的•新化合物、新理论、新性质、新反应、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很少在“少而精”上卜功夫,往往简单地在量上加码,使教科书的篇幅越来越人,教材越来越厚,内容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深,要求学生熟记的东西份量越来越重,习题的难度也越来越人,教学内容大大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教与学的极大困难,使得本来因与日常生活极为贴近而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机化学变为学生越学畏难情绪越大。为此应减除己过时的、己淘汰的化合物与化学反应,删除己陈旧的理论,代之以具代表性的新化合物,新理论、新性质、新反应、新的研究手段等科技成果,以充分反映教学内容面向21世纪的新时代性。例如,对于传统教材中介绍的各种己被国际、国内淘汰的农药、染料、致冷剂等等在教学内容中不再予以介绍或仅介绍其中被淘汰的原因;对于拜耳环张力学说、对映异构体R/S构型的方向盘判断法、左右手三指判断法等等陈旧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再予以介绍,代之以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新化合物(比如富勒烯)、新反应(比如富勒烯的加成反应)、新理论(比如在不饱和链烃一章中通过乙烯、丁二烯等的环加成反应就直接引进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理论)、新性质(比如各类化合物的性质除了原有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教学内容外,新增加生物特性这个新性质教学内容,以让学生对各类化合物的生物特性有所了解,它虽然占篇幅不大,教学内容不多,但体现注重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这一面向21世纪的新内容)、新的研究方法(比如在“测定有机物结构的近代物理方法简介”一章中增加X一射线衍射和隧道电子显微镜两个方法简介的内容)。通过以上儿个方面的改革,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删繁就简,真正取代传统有机化学之精华作为教学内容。以体现由“粗放型”传统有机化学向“集约型”精品有机化学的转变。

4.应尽量注意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

学生实际现行高师基础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科中心论的支配,强调学习传统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生要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而相对地较少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较少引导学生去关心重大的社会利益、生产技术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等实际问题。这对高师化学专业毕业生担任中学化学教师所必须具备广泛知识的要求来说相距甚远。为此要注意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通过适当扩人学生知识面和适当降低理论要求(如对反应机理的要求降低为了解主要历程,不要求掌握详细历程)来实现这方面的调整。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5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进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tQ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13-01

1简述金属有机化学

1.1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金属有机化合物即为碳元素和金属元素经过某一反应而形成的化合物,人类发展比较早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有格式试剂、而叔丁醇钾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是由金属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所以不能认为格式试剂、而叔丁醇钾等化合物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从广义上讲,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金属指的是一些具有金属性质的非金属元素(如硫、碲、硒、硼、硅、砷等),实际上,这一定义已远不符合经典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畴。但是因为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所以,即便是分不清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的概念,也不可能造成什么麻烦。

1.2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分类

我们将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探讨的科学称之为金属有机化学。在学术界中,这一化学往往被分为两种。

1.2.1探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采用一系列方法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并研究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其实质上就是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并且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相关物理性质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1.2.2探究金属有机合成化学

采用一系列方法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如何在合成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虽然金属有机化合物也在合成的范围之内,此外,还通过其他一些方法获得一些配体,但是其主要目的是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学上所起的作用,这类研究本质上就是研究金属有机合成化学。

我们可以从上述论述中得知,金属有机化学是一种由多种学科构成的组合学科,其构成学科主要有晶体学、无机化学、材料学等和有机化学等一系列学科,金属有机化学对于不对称有机合成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被认为是现代的有机化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

2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进展

2.1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学

2.1.1有机硅化学

现如今,有机硅化合物广受人们的青睐,究其主要原因有其种类多种多样,使用范围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林一和王葆仁等人合成对有机硅聚化合物和有机硅单体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主链是硅氧烷。后来,北京大学也对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有机硅工业体系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下列五个品种早已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即为硅橡胶、硅凝胶、硅树脂、硅偶联剂和硅油等五大品种,此外,它们还对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起到了身份重要的作用。

2.1.2有机硼化学

21世纪60年代末,我国科学院下面的上海有机化学研究中心和其他研究中心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它们主要研究了硼氢化合物,这之中有B2H6、B3H9、B6H11和B10H14等的合成方法,其实验水平已经接近空前的程度。时间进入6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有机硼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这指的是硼氢化反应,硼氮六环、氮硼烷的合成,此外,还有硼烷的结构规则以及硼酸酯化学等。

2.2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化学

2.2.1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

众所周知,积极研究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进行金属一碳键研究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此外还有利于金属有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2.2.2络合催化和小分子活化

在此之前,由烯烃聚合而成的催化剂只能在d族过渡金属中得到一些应用,沈之荃及欧阳等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得到了一种新的稀土催化剂。

3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进展方向

3.1根据现有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规律来研究新的合成反应

目前,像炔烃-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之类的串联偶联反应等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得到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此外还有双取代、三取代烯烃,共轭双烯等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技术比较成熟;亚胺的烷基化反应和四异丙氧基钛促进的还原烯化反应也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值得庆祝的是,我国独自研究了一种新型反应,即为炔烃-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串联偶联反应,这一反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较为先进的质解方法,可用于猝灭C-pd键。

在我国技术有机化学研究中,亚胺的烷基化反应是一种快速发展的反应,而目前,这一反应已经出现了几个子系列。在亚胺的烷基化反应中存在亚胺经三甲基氯硅烷活化后和烯丙基锡的反应,当有锌粉或镁屑存在的情况下和烯丙基溴的Barbier型进行反应,以及和氟离子引起的亚胺和三甲基烯丙基硅烷的反应。

3.2进一步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双等瓣置换和伴随加合的等瓣置换新模式和氧桥联二茚基稀土化合物的立体控制选择性合成是我国在研究金属有机化学程中得到的。这两个反应规律是一种研究程度较高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规律,它以研究单等瓣置换反应为基础,发现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金属络负离子可以一起和两分子簇合物发生等瓣置换反应,最终获得一系列具有较新结构的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原子簇化合物。因此,它对于现有反应规律做深入研究有很好地指导作用,此外,还对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加快研究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

在刚发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基元反应之中二价钯在催化反应中卤离子的作用下和氟离子形成的三甲基烯丙基硅烷和亚胺的反应机理是技术比较成熟的,要知道,卤离子在质解反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氟离子在该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氟离子没有可能完全产生其催化作用。所以,对于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所做的的进一步探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研究价值。

4结语

最近几年,金属有机化学这一前沿学科有了飞速发展,其中它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界限,同时又和合成化学、理论化学、结构化学、催化、高分子科学、生物无机化学等交织在一起,从而成为近代学科前沿领域之一。金属有机化学的探究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其中在农业、医药、轻工业等广阔领域有着非常宽广的前景。所以深入探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不仅能够为结构化学、有机化学做出贡献,还对了解有机锡化合物的催化性能、生理活性和热稳定性等都有非常重要意义,并对寻找新材料、新药物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晋.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沿[J].化学进展,2006(11).

[2]李东.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方向及进展[J].化学科技导报,2005(6).

[3]张兴全.有机化学发展前景分析[J].化工时代,2005(8).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6

1有机化学的内涵

有机化学可以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它的研究主要包括:高选择性反应,高效反应、合成方法学、绿色合成、新合成方法、试剂、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组合化学。迄今大约有2000多万个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以及有机分子转化的规律,设计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分子。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它能为的相关学科如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的提供了理论、材料和技术。有机化学是一系列相关工程的基础,包括在环境工程的应用。在能源、材料、信息、健康、环境等,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所以,有机化学是一门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学科,它的化学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药物、高效低毒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开发;具有潜在光、电、磁等功能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和有序组装,进行物理化学方法得到新型具有光电磁性能的分子材料。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方向天然有机化学方面、绿色有机方面研究,它还面临着许多课题,在环境工程中,诸如环境中微量、超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反应变化和迁移等都是有机化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2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利弊分析

有机化学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疗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日益突出的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环境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在污染治理和环境生物检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课题,化学在环境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给人类创造和维持了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有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污染,不得不注意。农业生产中,为了增产人们使用化肥、农药,这些物质都是有机合成物质,对我们环境及人类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六六六和DDt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同时也极难分解化合物,在农作物上大量的使用之后,它们不仅在土壤中残留,也进入了农作物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牲畜体内,目前,人们意识到这个危害性,这种含氯的农药被禁止使用;室内环境中,有机化学在室内环境的影响,就是人们在室内装修的装饰材料的影响,人们忽略了一些新颖的建筑材料含有的有害成分释放出来会给室内环境能够造成污染。比如:甲醛、氨气、笨、油漆、各种胶粘剂、放水材料等,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不重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巨大的危害。自然环境中,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燃油是从石油的分馏、裂化等方式中得到的,正是有机化学的生成,有许多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因此,要控制化学副产物的产生,达到合理排放。虽然传统有机化学影响了生态环境,但是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例如:今天使用的煤转化为清洁燃料,以减少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达到排放标准,甚至达到零排放污染。这种手段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将煤中的元素原子100%转化成为人类有益的有机产物。在环境保护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开发绿色有机物对有机化学是一大挑战,有机化学就要担当起治理或减轻环境污染的重任。

3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充分调查,选择适宜的有机化学类型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但是,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工业进程的加快,没有重视到化工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飞速增多,例如原油泄漏、燃煤烟尘、酸雨、汽车尾气、温室效应、有机氯农药、环境致癌物、雾霾、烟霾等。因此,在运用有机化学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对环境所存在的污染源进行准确识别。通过取样调查分析,明确污染源的类型和数量,制定准确的方案进行化学物质投放。做好对环境工程的调查,按要求选型可以应用的有机化学,这样,就可以规避污染源种类带来的危害,使化学制剂更具针对性。

3.2建立实验项目,准确把握有机化学的应用时效

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的应用上,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有机化学在不同的环境治理上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和局限性。环境科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环境科学人员坚持动态观察的工作方法。根据各地区污染情况的差异,环境科学部门要建立实验机制,通过对有机化学的认识了解,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组合,在实验中得出有效的结论。有机化学在环保上的应用需要更加谨慎,以有利于与环境维护为基础标准。

3.3发展绿色化学,保障环保效果明显

从环境工程工业发展来看,绿色化学是有机化学应用于环保的进步。绿色化学采用绿色技术,旨在提高废物的利用率,降低废物的数量和毒性。绿色化学是化工也革命性的变化,能够继续推进绿色能源工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机化学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从技术角度和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通过结论推广产生良好的环境治理效应。

4结语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而,高职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不再追求理论的大而全,关注的焦点在于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行业实际工作的技能,为面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工类、食品类、生化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应用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作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而经过实验来验证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物质性质,在完成实验教学目的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1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多是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普遍的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此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之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多数试剂具有刺激的挥发性及一定的腐蚀性,学生对有机实验课程缺乏热情,敷衍了事。1.2实验教学效果较差。目前,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仍是采取老师先讲解,学生跟着做,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时,老师先对实验目的、原理及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实验装置的构建过程,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抄课本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观的思考,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效果较差。

2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2.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有机化学实验重要性。长期以来,高职有机化学实验常常被认为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附属品[1],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有机化学实验成绩也只占有机化学的30%。学生实验时只是照抄板书,模仿操作,大多数并不真正理解实验为何如此操作。因此,需要转变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首先,应当教育学生,就业岗位对其专业操作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而扎实的操作技能及职业素质需要通过平时刻苦的实验操作训练获得,使学生在认识上重视实验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比重,随着实验课程地位的提高,学生会自觉正确对待实验课程。2.2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有机试剂大都易挥发且有毒,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刺激的挥发性试剂,这些试剂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他们对实验缺乏兴趣,不敢进行实际操作。针对此问题,必须尽快将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例如,课程设置时挑选对环境污染小的实验,改变合成的方法及试剂的绿色化,实验试剂的减量操作等等。这样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改善了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目前,对于实验课,大多仍是按照老师先讲解,学生听完后“照方抓药”机械的重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思考性和主动性,如此这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印象不深刻,不能达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2]。因此,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预习报告,预习能够使学生了解该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课前有一个初步认识,上课就会更有针对性。为了监督学生的预习效果和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讲解及演示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问,与学生形成互动,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考察他们的预习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即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此外,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需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若按照“照方抓药”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虽然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但不利于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性,从而退化了他们想问题、找办法的主动性。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启发式教育,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启发他们进行思、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2.4强化实验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力求淡化理论,就化工类学生而言,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其应用能力的基石,因此,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中,需先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例如,蒸馏、回流、萃取和重结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定性分析等实验,使学生学会系统地运用化学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室中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4]。2.5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由于有机化学实验的复杂性,实验通常情况下需要2、3个同学一组合作完成,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实验,只等待同组人做出实验结果,而后照抄完成实验报告。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强化实验操作过程的比重。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法可根据预习报告10%,出勤情况10%,实验操作50%及实验报告30%来执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际操作过程,减少实验结果抄袭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今后我们将继续转变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强,刘中阳,郑丙利.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9,13:522-523

[2]章结兵,任秀彬,汪广恒,等.高等学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化工,2014,43(5):179-180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不仅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得到了家长的重视,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前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在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教育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由于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对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支撑性,可以促进学前教育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信息化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而且也可以推动学前教育体系的完善,能够构建学校、社会、家长等多元化协同教育机制,进而使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应当与教育公平紧密结合起来,因而应当高度重视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平衡性,但目前我国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问题。由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大,因而城市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农村由于发展水平不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小,因而农村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必然会制约其科学发展。二是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来说,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当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尽管已经将“互联网+教育”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不科学的问题。比如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认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就是购置相关的设置、应用相关的软件,而对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相关的娱乐体系建设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微课”也没有很好的应用于学前教育当中。还有个别学前教育机构缺乏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深入研究,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三是存在不系统的问题。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入手,努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系统性。但从当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还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个别学前教学机构没有建立相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组织机构,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系统还没有覆盖教学、管理、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必然会制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性。还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缺乏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尽管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但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同样无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 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 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 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记忆能力的培养

有机化学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一体化教学挑战

一、前言

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说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科技已经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把计算机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是当今教学的主流,所以在以培养学生技能素质为主的技术性学校,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更是尤为重要。

二、我国技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的技术性学校由于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和影响下,有生源文化水平较低和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好等现实情况。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在这种现实情况和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在技校学习中的文化素质和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技术性学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引导学生更好就业为主的专业性学校。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加入了较多的实践和动手部分,但是总体来说,仍然是在教学中偏重学科理论的学习,而且有些理论的教学甚至已经与现在的具体实践相脱离。不过感到庆幸的是,现在某些具有先见之名的学校已经开始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是非强调实践性的学科,通过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能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所以我认为,在我国范围内,对一体化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计算机教学的措施

1.注重学生情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相对来说理论性也较强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基础文化相对较弱的技术类学校的学生来说,初次接触看起来如此高深的学科,难免会有既畏惧又好奇的心态,如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加大好奇心,淡化畏惧心理,就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上。在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上面,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如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平时都用它来做些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涉及高深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当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再利用教学光盘等工具,对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做进一步的讲解,这样由浅入深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教的知识。再利用一体化教学的手段,让学生上机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并结合教师和规范演示,和各类功能的演示,让学生始终保持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也是一门协作的艺术,因为每个部分之间只有相互协调运作,才能完成工作和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协作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别,设立组长,让学生建立团队的意识,在学习中展开分组竞赛。团队中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取长补短,淡化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并激发竞争的意识和好胜心,而且能够加强对团队协作的切身体会。这样做,不仅知识方面能够更快的掌握,而且通过团队中的及时交流,有效的获取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3.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知识更新和夯实基础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当今的学科教育中已经成为技校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计算机科学,正是能够很好的体现知识与创新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灵活的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对未知知识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发挥,要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对现实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4.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前,在计算机教学安排上,一般分为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多媒体教室,学生的上机操作安排在计算机房。但是由于技术性学校的特点,老师一般讲解的都是软件操作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但是当老师交接完毕安排学生上机操作时,学生往往对之前的讲课不太记得了,这时老师只好重新讲一遍,这样一来,课堂效率自然会地下,学生反复听课,学习兴趣也不会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很有必要打破传统的知识讲解区和上机实践区相分离的状态,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5.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班内分层,强化分组合作学习

技校学生虽然总体上文化程度相对较弱,但是也会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所以在技校的集体教育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同学吃不饱,而其他同学吃不下的情况。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在计算机教育方面。这样不但为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还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应该实行分层教学法。按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较好的,第二层次是基础一般的,第三层次是基础相对较弱的。同组的同学集中坐在一起。分层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性和性别要互补。教师在教课时,课程难度要以基础较弱的同学为起点,重点面向第二层,再设计一些较高难度的问题给第一层同学。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在指导所有学生的同时,也要重点照顾第三层和第二层的同学。同组同学和异组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这样不仅知识可以很快掌握,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互惠互利的精神,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

四、结语

通过开发计算机案例式一体化课程、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采用班内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可以形成计算机类课程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与此同时,为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转变,教师也要努力,这是一体化教学得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并目教师还要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课堂局面的控制能力,能在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使课堂活而有序。

参考文献:

[1]颜玉贞.把信息素养渗透到技校计算机教学.

[2]陈贤裕.技校计算机教学刍议.

[3]王玲.技校计算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