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研究的特性十篇科学研究的特性十篇

科学研究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55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1

【关键词】伊丽莎白・波特;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哲学思想

伊丽莎白・波特(elizabethpotter)生于1955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于妇女运动,上世纪90年代正式从事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属于该领域中的一位后起之秀。她提出的科学哲学的反价值中立说(anti-valuation-free)在西方哲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鉴于目前国内学者对此人及其理论研究不多,所以本文特对此进行粗浅的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问题提出的目的意义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FeministphilosophyofScience)有一部分关注科学研究的女性主义学者,由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这门新兴学科,本文所研究的伊丽莎白・波特(elizabethpotter),既是一位现代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又是一位女性主义者,活跃于女性主义运动中。她主管米尔斯学院(millsCollege)的妇女项目研究,从其研究成果来看她可以说是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中一位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辨明的语境以及对科学哲学的价值中立说的反驳等观点,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样,她的研究成果也为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提供了女性主义发展新的途径,对于我国的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对于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流派的思想及最新动态,同时也对我国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研究起到了参考作用。

二、伊丽莎白・波特其人其说

2001年伊丽莎白・波特(elizabethpotter)出版了《论性别与波义耳定律的气体》在研究科学与价值的构成、二者相互作用的背景,以及科学在要素和非要素之间的差别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波特2003年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科学哲学》(thephilosophyofScienceinthe21stcentury)的文章,她从女性主义哲学的视角研究以往的科学哲学理论,并得出结论科学中存在性别歧视。在这篇文章中波特提出重要问题是“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是不是有足够的研究证据来证明它使‘人类社会富强昌盛’的想法是成立的?”并且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思考到在研究科学哲学“价值中立”这一问题时同样存在着不同语境下的性别歧视。这一共同利益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了“价值中立”观点提出的诱因。

三、反价值中立说

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他的各种评价也一直不断。从休谟开始的事实与价值的两分开始,在哲学史上对科学的价值的分析也一直不断。所谓科学哲学价值中立就是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价值中立的问题,更进一步说是从哲学的角度对科学的价值中立现象的一种研究或反思。

2006年伊丽莎白・波特的代表作《女性主义和科学哲学》(FeminismandphilosophyofScience)属于剑桥大学出版的哲学系列中的一本,在这本书中她明确的提出了反价值中立说(anti-valuation-free)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轰动,特别是波特从辨明的语境,后实证主义纲领和建构的假说证据三个方面对以往科学哲学根深蒂固“价值中立”一说予以反驳。女性主义的科学哲学允许我们审视性别政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科学的众多事件之一。科学研究被理解成为一种理性思考和实践的范式,所以对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来说,这个问题是“性别价值影响科学研究吗?研究仍然是理性的吗?”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标志就是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回答。大多数的回答是,“是的,时常”。

在二十世纪里,科学哲学试图查明究竟是什么确保了科学理性;早期的努力都聚焦于科学的方法。逻辑经验主义者及其后继者们致力于把科学方法还原为逻辑,首先还原为演绎逻辑,然后还原到归纳逻辑。那些哲学家们假设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sharpdistinction),而且这个假设又制造出其他的区别,比如在表述认知含义的命题中――表达事实的,能够被经验证实或证伪,而无意义的语句,包括那些表达价值的――被设定为免于经验的证实或证伪。然而,哲学家们尤为关注的是是否语境价值和利益会影响“判断的语境(contextofjustification)”.

伊丽莎白・波特尝试着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批驳科学哲学“价值中立”(Value-free)。她的反“价值中立”说(anti-valuation-free)丰富了科学哲学和价值哲学,发展了语境分析方法论,完善了客观的含义。

【参考文献】

[1]elizabethpotter.FeminismandphilosophyofScience[m].Routledge.2006.

[2]elizabethpotter.thephilosophyofScienceinthe21stcentury[J].newYork:philosophyofScience.2003

[3]HelenLongino.thefateofknowledge[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2

[4]SandraHandingwhoseScience?whoseKnowledge?[m]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1

[5]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刘兵,曹南燕.科学史与女性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4).

[8]周伶俐.科学哲学“价值中立”可能吗??[D],湘潭大学,2011.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2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3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角色配置;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79-03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资源和人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承担理论研究或科研开发任务的科研合作团体,是研究型大学从事科研活动的主要力量,对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发展迅速,各院校分别在重要研究领域建设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的科研团队,依托重大研究项目,在相关领域和学科建设发展中都起到引领作用。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除了具有与一般科研团队相同的以科学研究任务为团队的工作目标以外,还同时兼有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团队工作任务和功能。因此,不同于企业、政府组织或研究机构中的科研团队构成,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有其自身的构成特点,即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在成员的个体能力构成、团队规模、角色配置、构成异质性等方面,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需要,面向不同的科研领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员大多由研究型大学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等组成。依据科研团队任务目标的不同,在团队构建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团队构成类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哪一种专业领域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都在其成员的个体能力构成、团队角色配置、团队构成异质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特点。

一、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个体能力构成特点及其影响

科研团队的个体能力构成特征,即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和专业技能特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是面向各专业学科背景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一般说来,团队成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基础,而同一团队的成员大多具有相仿的科研背景和研究方向;同时,其成员还有着一般科研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好奇心、开拓精神、抽象式思维习惯、善于思辨和讨论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个性特点。不同构成类型的科研团队,其成员的个人知识技能特征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导师―学生型团队中,导师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背景较为相似,个人的知识技能特征也有着更多的共同之处。而在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型科研团队中,其成员主要包括本学科骨干教师、专职科研人员、研究生、技术员等,成员构成较为复杂,成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背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人的知识技能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1]。但从总体上来说,团队成员都是面向同一学科领域和学科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其知识技能的差异程度有限。

相对于一般的工作团队来说,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体特征有着更显著的特点。团队成员的个体知识技能需要满足科研工作任务的需要,即达到一定的科研水平,就需要具备某一科学研究领域或相关专业一定程度的知识背景和学历背景,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或合作科研能力,才能够胜任科研团队的工作任务;同时,成员的个体知识技能背景需要符合科研团队整体的发展要求。正如,科研团队的整体团队创造力并不是单纯的每个成员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加总,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体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都综合作用在团队整体的创造力水平、创造氛围等方面,并可能对团队的创造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团队构成与团队创造性绩效的关系研究当中,许多研究者发现,当团队工作任务需要大量的思考来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时,具有高能力、高智商的团队会表现得更为出色[2]。因为,这样的团队成员更能够有效地调整自己来适应工作任务的变化,并利用原有的知识背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科研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对团队的创造行为和创造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就曾经提及,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对团队行为和有效性的影响,外向性、随和性、责任心等个体特质都与团队的有效运作相关,特别是在需要合作开展的团队任务中,成员这些方面的特质会影响到团队的合作性、有效性乃至创造性[3]。同样,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团队工作意识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角色配置特点及其影响

在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中,根据不同的团队目标和团队发展需要,其团队成员必然处于一种既定的或潜在的团队角色状态中。团体是角色开放的体系,每个团队成员都扮演着自己的特定角色,接受来自于团队的角色期待或评价标准[4]。个体成员作为角色输出者,在团队中的角色行为被社会化,同时又对角色期待形成反馈。根据团队角色理论对团队角色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讲,主要的团队角色包括领导者(组织者)、控制者、生产者、联络者等领导角色、主要任务角色和一般角色[5],这也基本符合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角色构成特点。领导者负责树立团队目标,控制团队运作、团队规范,考察、调节并强化团队规则,是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在科研团队的构建、运作和发展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科研团队中的领导角色对团队的发展、科研项目和活动开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领导者一般都是本校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职称和学历背景,以及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较高职称和学历背景、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一般充当主要任务角色,他们通常协助科研团队领导者完成团队科研目标的制定、团队自身的管理,负责传达领导者的任务指令,并参与完成团队科研任务。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往往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中担当一般科研任务工作,他们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性科研工作,为团队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

在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中,通常情况下,团队成员都各自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分工,团队结构扁平化,团队成员由于各自不同的专业或知识技能背景而产生知识互补或相互合作的需求。团队成员既定或潜在地充当了不同的角色,有的团队成员还需要同时充当多个角色,而团队成员由于不同角色配置的需要在团队协作中所承担的任务,可能产生不同的科研成绩。团队角色配置的合理、适当与否,对科研团队的构建和运作过程的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特征与实际的或潜在的团队角色配置是否相匹配,潜在的角色搭配是否符合科研任务需要等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重复、角色缺失、角色模糊等问题,尤其是重要团队角色的缺失和角色模糊会加剧团队的不信任感和团队冲突水平。团队角色配置的影响作用涉及团队成员的个体科研能力发展、团队内部的沟通环境和创造性氛围,成员个体能力发挥是否与团队科研任务相匹配等,这些会对团队整体的创造力水平、创造性成果产出等产生影响。合理、科学的团队成员角色配置,可以让不同的团队成员都能够在科研团队中找到适合其自身知识技能、个性特点或经验背景的角色配置,能够让他们在团队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科研团队的工作有效性和创造性。反之,不恰当的角色配置和不合时宜的工作角色安排就不能够有效地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甚至会对团队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产生阻碍影响。

三、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异质性构成特点及其影响

团队是由多个人组成的有共同目标的协同合作的群体。既然团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那么成员个体间就必然存在差异,而各方面差异程度较大的群体特征就是团队的异质性。团队构成的异质性问题涵盖了团队成员在人口学特征上,如性别、年龄、民族,以及个体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程度。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工作任务,决定了团队成员的工作需要很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构成的异质性程度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科研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与一般团队一样,一方面科研团队成员的人口学特征必然会存在着各种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需要专业化的分工,其知识结构往往属于各自专业的前沿领域,因此,知识结构少有交集[6];再加上许多科研团队都具有跨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因此,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必将需要具有多样化的专业特点。相对地,由于团队成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教育背景,则成员之间的教育背景异质性较小。

科研团队异质性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人口学特征、技能与专业背景、教育背景的差异性程度等方面。团队成员的年龄构成和知识背景构成应该具有合理的差异,多样化的成员年龄和知识构成有利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补,提高团队的创造力。例如,许多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中,一些团队领导者和主要成员由中老年科研人员组成,而青年科研成员较少;还有一些科研团队的情况正相反,这种团队年龄构成上的趋同现象,可能导致团队成员间缺乏来自另一年龄层的优势补充,如仅由中老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可能缺乏开拓创新性,而仅由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又可能缺乏足够的科研经验等。理想的团队年龄构成,需要考虑各年龄层能够为科研团队的合作和创造力所带来的益处,合理的年龄搭配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科研效率和团队的创造力。在团队工作的相互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文化和受教育背景的差异会逐步显现出优势[7]。同样,专业背景和科研背景的异质性也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运作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由于任务的复杂性,必然需要运用到各专业领域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而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的科研合作,有利于各种科研手段的综合运用与开发,有利于各种科研思路的交流与融合,能够促进团队持续地科研创新。同时,科研背景的异质性构成,有利于团队成员在科研实践经验上的优势互补,同样有助于科研团队的良性发展。当然,团队的异质性需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成员个体间过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有可能会干扰团队的运作。也就是说,团队构成的异质性所带来的冲突,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平才会对团队的创造力产生有益影响;反之,过度的团队内部冲突将加剧成员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团队合作,甚至阻碍团队的科研产出和团队的创造力。

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主要由研究型大学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专职科研人员或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根据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面向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学科建设的任务需要,其团队构成在成员个体能力构成、角色配置和团队异质性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对科研团队运作、科研成果产出、科研创造水平产生不同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大多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科研素养、知识技能和专业水平,并根据不同的团队类型,在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团队角色配置上,学科带头人自然成为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领导角色,同时,具有相当科研经验和资质的骨干教师作为科研团队的生产者和维护者也同样承担主要的团队角色;在团队构成异质性方面,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由于团队任务工作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学科交叉特点,而教育背景的异质性反而较小。在科研团队的构建和运作中,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特点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成员个体的个性特点和创造风格倾向能够促进团队的创造气氛和创造力发展;适当的角色搭配和成员的角色任务安排能够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否则,不仅会加剧团队的不信任感,甚至会瓦解团队的整体性,降低科研成果的产出。另外,团队成员年龄的异质性构成可以起到有效的经验互补作用,能够提高团队的科研效率,专业背景和科研经验的异质性构成也同样能够促进团队持续地科研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团队构成异质性只有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才会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发展产生有益影响。

参考文献:

[1]卜祥云,唐贵伍,蔡翔.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概念、特征及功能[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

[2]C.e.Shalley,J.e.perry-Smith.effectsofsocial-psychologicalfactorsoncreativeperformance:theroleofinformationalandcontrollingexp-ectedevaluationandmodelingexperience[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2001,(1).

[3]G.a.neuman,J.wright.teameffectiveness:beyondskillsandcognitiveability[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9,(3).

[4]C.m.Ford,D.a.Gioia.Factorsinfluencingcreativityinthedomainofmanagerialdecisionmaking[J].Journalofmanagement,2000,(4).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6.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4

关键词:社科;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78-02

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人文科学原义是指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的学问,它是与神学相区别的。经过长期的演变,狭义上讲主要是对于希腊文、拉丁文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这里面包括有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研究。与之相对的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等等,它的要义在于阐述社会存在的现象及演进规律。

我国高校承担着全国近一半的科研任务,在这些科研任务中,相当一部分产出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出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和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转换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1.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在于事物的普遍性,还要对特殊性加以研究。在研究期间,还要重视对于事物偶然性的研究,探究偶然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主客体间的双向理解,这种理解往往表现在互动关系上。在科学的悠久长河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科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无可替代。

2.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特性

一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即为科学性与价值性。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是依托现实的科学,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依照合理的逻辑和程序,使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相关事物进行认识与实践,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论证。正因如此,人文社会科学才有着科学的品格,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是通过对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研究,揭露事物存在的普遍性,从而寻求事物的共性,来排除事物的偶然性。人文社会科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人类世界的普遍性与共性,除了在共性的基础上,排除偶然性外,人文社会科学还要研究人与人的创造与表达,研究人类的特殊性。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的特殊性,才使其具有价值性。

3.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人文特性。这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用性。所以,这些都说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综合性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特性。

二、关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在对于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时,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是依据科研成果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如果依据成果属性来划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和其他研究。如果依据成果的表现形式加以划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般分为著作、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译著等等。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成果具有复杂性

人文社科科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其科研成果的复杂性[1]。人文社科由于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变化,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其规律本身很难被捕捉。研究者认知程度和研究角度的差别,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使研究成果千差万别。

2.作用具有间接性、延时性和长期性

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某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成果很难产生直接效益,它们需要逐渐被人们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需要时间的积累。

3.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人文社科的科研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成果作用于广大民众,在数量上、年龄分布上以及地域分布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基于精神产品所共有的特点,受到传播手段和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作用很难量化,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分析

1.成果转化率较低

大体来说,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专著和相关研究报告来表现。这些成果每年的数量少则上千、多则达万,有相当一部分成果是发表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这些产出的成果值得我们引以为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成果来源于文科类,而非社科类,而且里面的高水平著作往往是对于某些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非专业人士对于这些研究根本不能理解,这也造成这些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率低下。相应的那些应用性强的成果,学术水平并不高,且多为借鉴所得,少有创新,更不必说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了。

高校里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科研人员,虽刻苦钻研教学研究工作,但他们社交圈子相对狭小,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关注度较低。尽管有些研究成果的水平很高,但实际价值有待商榷。同时受到绩效考核压力和扩招后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影响,很多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关心成果的数量,这就使得成果多为重复性工作,难以产生影响力。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5

论文摘要: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是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彝族毕摩经,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及民族文化学的多方面的展开和深入,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目前,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学科建设,以推进彝族文化学学科的整体进程。相形之下,彝族文化学的微观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影响尤大,而彝族文化学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则稍显不足。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关系到整个学科的走向和进程,关系到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地位。钟敬文先生在论述民俗学学科建设时,曾指出:“民俗学的所谓‘学’的含义,主要就是这种理性的认识”这对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应该是彝族文化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本文就这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什么是彝族文化学

谈到彝族文化学,就涉及到了彝族文化学学科的定义问题。那什么是彝族文化学呢?彝族文化学的定义包含了研究对象和范围两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呢?彝族文化学作为狭义的民族学学科,民族学的学科范围界定,对彝族文化学不无启示。一般来说,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在早期占主要地位,把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民族。在1950年代以来学术发展延续性的影响下,人们将民族学定义为“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说来,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科学。如说得更具体点,民族学是研究现代各民族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民族学是一门研究处在古今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人们共同体的历史科学。”[4]第二种观点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认为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的认识。“民族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也不是专门研究民族共同体的科学。”“民族学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各民族文化,从事于记录和比较的学问。”“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文化,而不仅仅是民族,民族不过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文化而非民族。”[7]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彝族文化学的研究顾名思义即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学科。如何界定彝族和彝族文化?宏观上来说,二者同为一体,就如物质与精神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统一。先有民族实体———彝族,再产生精神状态———彝族文化。正因为有这个民族实体的存在、发展,才有了相应的彝族文化。这里有个产生的时间逻辑关系。但二者从辩证的关系来看,则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彝族的形成,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产生,尤其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又是形成民族的重要标志和内在动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现在把彝族文化学定义为:彝族文化学是一门研究彝族及其彝族文化,以揭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可以理解为三个概念层次:一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彝族及其文化;二是研究目的或最终指向———提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三是学科类别性质———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个概念层次已在前边作了阐述。第二个概念层次与第三个概念层次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的目的决定了研究学科的性质。彝族文化学从科学分类上,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类社会的组织与结构、体制与关系、功能与效率、秩序与规范的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社会之有序、高效运作提供知识、理论与管理手段的科学。”“人文科学,则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的精神世界、价值体系与心灵情感为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理解把握存在意义、生命本质、生活目的等终极性问题提供价值理性、知识、思想、理论的科学。”[8]二者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只是研究的角度、层次、领域不同而已。人文科学着重于人的本质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社会文化的系统,如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突出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上。彝族文化学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

二、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主要包括学科的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三个方面。

1、科学性

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属于科学的范畴,因而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彝族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对彝族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彝族及其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与彝族及其文化的发展是相对应的。一方面,彝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本身,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逻辑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彝族作为民族主体对自己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彝族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彝族各种文化事象上表现出来自己的民族意识、性格、风格,如毕摩经、彝族服饰、民居、歌舞、民间文学等等。因其文化的独特个性,具有自身的研究价值,从而引起国外研究主体的关注、参与、深入研究、认识。这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本质的客观认识过程,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彝族及其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着彝族文化学的学科价值。

其二,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前述彝族文化学之“学”,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一门学科是否真正成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有作用,其理论体系是否健全、完善,有发展演化性是根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的科学性主要包含两个发展过程,一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二是从理性认识在客观现实中检验丰富、完善的理论发展过程。相对说来当前的彝族文化学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某些彝族及其文化事象的层面上,热衷于对这些文化事象的搜集、罗列、阐述,虽然一些濒危的文化事象,如毕摩经的抢救、搜集,传统文化生态传承保护是必要的,但庸无讳言,彝族文化学的这种微观研究过热,宏观研究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势必影响彝族文化学的整体进程。这种过份注重微观,单一的彝族文化事象的研究,使彝族文化学的独立品性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虽然现今彝族文化研究表面很热闹,但不少彝族文化事象是被当作其他门类学科输送、提供材料的资讯库。一门学科的第一阶段是明确研究对象,然后进行研究对象、材料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整体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内在逻辑关系,并进行自身的理论构建,在多学科的交汇与融合中凸显自身的学科特色,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彝族文化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其学科的理论性构建仍任重道远,但这是不可忽视的。

其三,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社会活动。科学性表现在客观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认识利用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创造性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真理也是有相对性的一面,理论来自实践。理论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其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尤显重要。同样,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彝族文化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彝族文化学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适应、促进彝族及其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如何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来的过程是认识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去的过程则是理论检查、丰富、发展的过程。彝族文化学现在面临着两个历史性机遇,一是国内现代化和国际全球化的生存大背景;二是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学术环境、氛围大为改善的学术背景。如何在这两个历史性机遇中,以创新的姿态面对彝族文化学新形势,更新学术理念,调整学术方式,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彝族文化学理论体系,自觉地建立彝族人文传统的文化品格与时代特征的国际彝族文化学,成为彝族文化学研究主体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彝族文化学作为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的研究对象

从内容上看,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文化渗透着其自身存在的民族中,而构成民族及其文化的诸要素和它们的各子要素及其历史演化过程本身就属于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诸如彝族的语言、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历史、文学、伦理道德等。

(2)学科的理论构成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源于对彝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其理论构成的过程,不能离开这个特定的民族性,使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渗透着民族性。例如要把彝族毕摩经中的《吾查买查》翻译成不同民族语言的研究文本,其过程由于不同民族语言本身的差异性,作品的原生态性会出现脱落、异化的情况。这是研究对象决定的客观差异性。没有深入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先入为主的以主体自居,视研究对象为“原始”、“化石”、“愚昧”的支配之物,然后以先验理论来分解、包装、组合、炮制,这样的学术理论构成必然是空间失败的。只有承认民族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往“主———客”关系,虚怀以待,还原客体同样的主体身份,变成“主———主”关系,相互倾听、交流、对话,达到文化的沟通、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深入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这样的理论构成才是有生命力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学习研究对象的民族语言,以平等、虚心的姿态切入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理论构成也最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这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向研究者渗透;另一方面,这种渗透又通过其研究文本或理论构成表现出来,又因为研究者自身拥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研究对象的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碰撞、融合的良性运动,其理论构成更具有文化参考价值。

(3)学科的表达形式

彝族文化学具有的民族特征还表现在其表述的文体形式上。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吸纳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吸纳的过程也是民主化的过程,原本属于异民族、异文化的理论、方法,要吸纳、融合到本民族的学科理论中,必须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审美标准、历史状况,尤其是表述文体,这样才能使外来理论有机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实现理论的民族化、本土化,成为具有彝族文化学特色学科理论。彝族文化学也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实现科学理论的本土化、民族化,从而得到发展、宏大。

3、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的复合性是历史发展情况和学科发展要求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受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形成了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特点。此外由于彝族文化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要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研究主体的参与,所以又形成了研究主体的复合性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合性

彝族及其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尤其是彝族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文化层面互化和整合的结果。彝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其经历到的地域有北方草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接触交往过的民族有早期的华夏族,后期的汉族,还有古羌及其分支民族,如藏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独龙族、拉祜族等;碰撞、融合过的文化圈有草原文化圈、华夏文化圈、中原文化圈、雪域文化圈、山地农耕文化圈、建国前保留着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等多层次社会形态。这种由历史性形成的多元文化融合到彝族文化中,使其具有了复合性的特点。从彝族的毕教来看,有着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因素,也存有藏传佛教的因子,也融合了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道教的“五行说”、“三界六道”说等等外来文化因素。彝族民居、土司衙门也融合了彝、汉、白族等建筑艺术的文化因子。

(2)研究主体的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最早兴起于国内,逐步向国际型学科发展。彝族文化学的产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者、专家共同合力的结果。如早期的杜达尔·特拉格来、安邮德、拉波特、儒贝尔、托雷尔、奥尔良、沙尔雅、享利·科尔迪埃、侏禄维亚等;中期的杨成志、丁文江、高华年、马学良、马长寿、余学良、傅懋勣、林耀华、方国瑜、罗国义、刘尧汉、施学生、果吉宁哈、冯元慰等;后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批彝族及汉族中青年学者。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研究主体群一方面给彝族文化学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理念、理论方法使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别开生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参考价值,同时推动彝族文化学与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发展潮流进一步融合、接轨,彝族文化学进一步实现了学科国际化的目标,把彝族文化学纳入国内、国际的学科建设平台上,使彝族文化学的发展空间趋于广大。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6

[关键词]变革性研究;科学资助;科技政策

[中图分类号]G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7)1-13-3

ConstructionofScienceFundingpolicyfortransformativeResearch

QiaoDongmei1Huminghui2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2;

2.theeconomics&managementSchool,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7)

abstract:ifChinawantstoentertheranksofinnovativecountriesasawhole,itisnecessarytoachieveacomprehensiveupgradeofscientificresearch,toformahighlandintheglobalscientificgeomorphologicalmap.thisrequiresscientiststomakescientificresearcheswithbreakthroughandrevolutionaryacademicinfluenceconstantly,moreover,itneedsthepolicymakersforpolicyinnovationaccordingtothescientificresearchdevelopment,tobreakthetraditionalmodeofsciencefundingpolicy,tokeepmechanisminnovationandsysteminnovation,andtoconstructscientificfundingpolicieswhichpromotetransformativeresearch.Basedontheconcept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analysisoftransformativeresearch,theconstructionofsciencefundingpolicyinourcountryforpromotingtransformativeresearchhasbeenpreliminarilystudied.

Keywords:transformativeresearch;sciencefunding;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

根据国内多位学者研究,变革性研究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并被世界各国科学家接受和应用[1-2]。尽管有研究文献认为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是变革性研究的思想起源,我们认为,作为科技政策概念,变革性研究的提出更多的是对二战后形成的以布什蟾嫖代表的科学资助政策的批评和质疑,集中反映了科学界对当前主流科学资助模式的不满。当然,由于这些理性批评能够阐明当前科学资助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民主”和“科学”为典型文化特征的美国能够最先制定针对变革性研究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

作为追赶型的新兴科技大国,我国科学家和科技政策制定者对变革性研究不仅仅是从理论层面和政策研究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而且从科学资助机制创新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政策实践。尽管我国的政策实践与美国促进变革性研究的政策创新存在很大区别,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政策经验,并为后面的政策创新打开了窗口[3]。结合我国科学研究实际,我们认为应该从整体上反思我国当前的科学资助政策,充分认识现行的同行评议制度的不足之处,全面构建以促进变革性研究为目标的科学资助政策。

1变革性研究概念界定与理论特征

众所周知,二战后发表的布什报告《科学:无止境的边疆》,对联邦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核心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促进了大量科学研究机构的创立,彻底改变了美国科学研究在全球中的地位。尽管政府能够拿出大量的财政经资金支持科学家的学术研究,但是受专业知识所限,遴选受资助对象成为新体制下的关键问题,因此,学术同行评议制度自然成为这种公共财政资助科学研究模式的核心机制,依靠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评价决定研究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事实上,当科学界和官僚阶层均对学术同行评议机制产生依赖时,同行评议机制自身的缺陷也就随之暴露出来,尽管普遍承认学术同行评议机制的好处,但是以这种机制作为分配作为公共财政组成部分科研资金的依据,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

对政府资助科学研究模式及其核心机制同行评价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这种体制下,存在部分具有创新性、非共识性和挑战传统研究范式的科学研究很难获得同行评议专家的好评,因而不能获得公共资金的经费支持,由此既会破坏学术公正性,又可能影响创新性学术研究的开展。第二,在解决具有复杂性和多学科性的重要学术研究问题时,简单依赖小范围的学术同行的评价具有很多局限性,因为这些科学问题已经超越这些评价者的专业领域,由此这些所谓的“同行”已经变成了“外行”,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价值评价。第三,在科学史上,有些研究在提出的时候受到当时学术同行的否定、排斥甚至被视为异端学说,但是又被之后的研究证明是正确的“先见之明”。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进一步会加强人们对现行科学资助机制的批评,因为在科学史上“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不是大多数的学术同行手里。

在这样的条件下,部分科学家结合科学发展规律和研究案例用“变革性”的概念来界定那些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这就是“变革性研究”。事实上,在人们对政府机构基于同行评议对科学研究给予公共经费资助的做法提出质疑的时候,公共资助机构不仅要承受来自科学家的批评,而且要承受以纳税人身份为标记的社会公众的压力。由此,公共资助机构能够很快接受这个由科学家提出但是并没有给出清晰理论界定的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等联邦科学资助机构均对变革性研究的理论特征和政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政策机制设计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促进和加强针对变革性研究的经费支持和资助。

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已有变革性研究的学术定义,我们认为所谓变革性研究是指那些具有打破或颠覆现有科学研究范式,并具有科学价值的创新性学术研究[4-5]。对于变革性研究的甄别和识辨通常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是也不否定有些科学研究在提出时就具有“变革性研究”的理论特征。举例来说,从1916年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到2015年LiGo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过100年;而我国韩春雨博士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后不久,就受到全球科学界关注,如果该技术能够获得广泛的实验验证,那么对于流行的CRiSpR-Cas9来说,毫无疑问是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性研究。通过对变革性研究的多案例研究,我们认为变革性研究的理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革性研究是具有颠覆或挑战现有研究范式的科学价值;二是变革性研究是具有高风险的科学研究,而一旦成功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并能够在一定学科领域内实现突破性进展;三是变革性研究不仅能够加快知识变革,而且通过引领科学前沿实现科学地位领先。由于变革性研究具有上述特征,在现有科学资助政策框架内,很难获得较为有效的经费资助,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研究本身会挑战主流研究范式,影响同行评议专家的利益,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本身已经超出了同行评议专家的知识领域。因此,需要对现行的科学政策进行再设计,构建促进变革性研究的科学资助政策,弥补现行学术同行评议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2变革性研究的科学资助政策构建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从过去的以学习为主的“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转变和演进,并且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学投入不断增加,我国科学家必将实现与更多的国际同行“并跑”和“领跑”,同时“跟跑”现象会越来越少。这不仅是自我鼓励的豪言壮语,而且是我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我们很有必要对科学资助政策进行大胆创新,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持续资助具有“变革性”价值的科学研究,促使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不断提升我国科w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研究数量突破”向“研究质量突破”的转变。

结合我国科学研究资助管理实际,我们在设计和制定变革性研究的资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变革性研究的特点,从增强基础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重视遴选机制、评价机制和资助机制创新,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首先制定促进变革性研究的资助政策,并与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实现有效衔接,通过政策设计优化和有效整合拓展国际科学领先的学科领域。

2.1设立专门的科技计划资助变革性研究

对于国家发展全局来说,科技投资是重要的战略性投资,我们在大幅增加科技投资的时候,应该超前部署和发展具有颠覆性影响的科学研究,制定专门的科技计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对主流科学范式的颠覆是变革性研究的重要特征,这使得变革性研究在先有科技计划体系内很难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承认。但是,由于变革性研究能够带来颠覆性创新,一旦获得成功会对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建议国家对科技计划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把变革性研究计划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之中,专门资助科学家开展变革性研究。

2.2增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灵活性

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探索性的创新活动,创新失败是科学研究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特征。从目前发展看,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仍是一种政府管理,虽然这种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合理性,但是与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精神难免存在矛盾和冲突。由于政府运行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收入,政府行为应该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并且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要求也更为苛刻,因此,避免失败和追求绩效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科学研究中的失败现象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变革性研究往往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为了促进变革性研究的有效开展,亟须进行机制创新,加强柔性管理,增强现行科技计划的灵活性。

2.3探索促进变革性研究的资助机制

在研究早期,变革性研究往往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这在主流科学家看来,这些研究设想往往是难以实现,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在保守主义氛围中,变革性研究由于难以获得经费资助,不能开展有效的科学实验,影响着从事变革性研究科学家的科学事业。事实上,许多成功的变革性研究的科学案例都表明,传统的科学资助机制是不利于开展变革性研究的,而这些变革性研究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多是得到了传统科学资助机制之外的支持。在科学研究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个人兴趣爱好,而是具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科学资助机制的局限性,进行大胆的创新,针对变革性研究设计和施行全新的科学资质机制。

2.4鼓励更多科研人员从事变革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壮大,我国科学研究在“数量”方面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是惊人的,但是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在“质量”提升中出现的新问题,学术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不仅抹黑了我国科研形象,而且反映出我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我们亟须反思为何我们的数量可观,而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却迟迟难以提升。如果从变革性研究视角看,正是我国的科技政策设计在促进科研人员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变革性研究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很多科学家不愿意从事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的科学研究。因此,科学研究要在国际上实现“领跑”的目标,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的科学家从事变革性研究。

3结论和讨论

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看,由政府机构资助科学家的学术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市场失灵条件下政府的积极反应和有效行动,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现代政府的基本义务。在科学建制化初期,培根在《学术的进展》中提出“学问和知识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到二战后布什报告中对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充分论证,再到今天的“融合与辐射”理念与对“变革性研究”的倡议和资助,无不彰显着人类探索未知的渴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国作为公认的全球科技强国,在变革性研究的科学资助方面不仅丝毫没有懈怠,而且不断进行大胆的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尽管从规范性研究看,我们还很难完整准确地界定变革性研究,但我们无法否认科学史上存在很多经典的变革性研究案例,更难以否认这些变革性研究对科学发展乃至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已经超出科学自身的今天,变革性研究对于实现国家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类福祉方面的价值不断凸显。从这个视角看,针对性地设立科技计划、加强柔性管理和创新机制,鼓励更过的科学家从事变革性研究,是促m变革性研究政策创新的重点。

作为科技政策的新概念,变革性研究的甄别是判断科学研究价值的难点,也是在科学资助政策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本文并未探讨变革性研究的甄别方法,变革性研究的甄别非常复杂,既可以进行案例分析,也可以开展理论研究,还可以从政策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研究还需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龚旭.科学基金与创新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变革性研究的相关政策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2):105-110.

[2]胡明晖.美国科学基金会变革性研究资助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基金,2016(2).

[3]郑永和,陈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强支持变革性研究考察[J].中国基础科学,2008(4):39-42.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7

摘要:统计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统计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发展潜力也很大。各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统计学,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统计学,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统计学一般分为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本文侧重于对经济统计学的讨论,从统计学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究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相关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并对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统计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一、统计学的定义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

(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与网络、计算机的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以网络、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在统计理论、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处理过程等方面都为统计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统计与网络和计算机的结合,能更好发挥统计的作用,使统计学的应用更加广泛。

作者简介: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8

一、何为领域性学科

通常意义上的学科既是一个知识分类,又是一种学术制度。学科分类基于划分方法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譬如按照产生时间可分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按照比较视角可分为带头学科、优势学科、一流学科,按照学科属性可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等等。在众多分类方法中,以知识生产方式及由此形成的学科界限来区分学科类别,最能体现学科的知识专业化特征。学者谢维和依据这一方法,将学科分为知识性学科、交叉性学科、领域性学科。知识性学科可以等同于单一学科,理论系统非常闭合与严密,不存在学科互涉,学科边界十分清晰。交叉性学科是通过主体学科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边界虽然淡化模糊但依然存在。领域性学科“所包含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知识性学科,也不是以某一个学科为主而吸收其他学科而形成,而是以某一个现实领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科”[1]。相较于知识性学科、交叉性学科,领域性学科的知识生产形态表现为跨学科性、问题导向、应用目的等,更具有学科边界的超脱性、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性、问题阐释的多维度性,学科属性上既可能是纯应用学科,也有可能是“由应用研究语境引起”的基础学科,因此领域性学科更具有产生领先成果、原创成果的可能,这也正是领域性学科作为一类学科而存在的最大价值基础。

二、为何出现领域性学科

作为一种独特的学科形态,领域性学科的出现既是知识体系演进、学科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综合解决社会复杂问题、大学追求卓越发展等外部因素驱动催生的产物。其产生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利基市场”为领域性学科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可能。“利基市场”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意指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具有狭小的产品市场、宽广的地域市场、容易被忽视、持续发展潜力大、能够很好弥补消费者的需求空白、市场还没有统治者等特征,所以发现“利基市场”、实施“利基战略”是弱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并与强大竞争者相抗衡的优先选项。学科是知识的分类,知识领域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势持续演进,如果把整个知识分类体系比作“市场”,同样存在高度专门化、很少有人涉足其中、应用取向突出的学科“利基市场”,抓住此类机会而形成的新学科,往往表现出鲜明的领先性、不可替代性特征,特别是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社会需求研究相结合时,往往会促使新的研究领域,或者意想不到的研究方向的形成,进而培育出领域性特征非常突出的新学科,有利于弥补知识体系的某些空白之处。

2.知识生产模式Ⅱ为领域性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原始动力。知识生产模式随着知识生产发展到新的阶段而发生了一些变化,吉本斯等人(1994年)将传统的以学科逻辑为主的知识生产规则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Ⅰ”,知识主要在一种学科的、认知的语境中被创造出来,具有学术兴趣主导的情境、同质性、等级制、依靠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等特征;将以问题逻辑为主的知识产生规则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Ⅱ”,知识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中被创造出来[2],知识生产具有应用情境、跨学科性、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社会问责与反思性、更宽泛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特征。当今时代知识生产处于模式i和模式Ⅱ并存格局,虽然模式Ⅱ以模式i为基础,但模式Ⅱ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科研选题既来自于大学和科学学科内部,又来自于它们的外部。在最完美的情况下,问题的选定生成于大学研究人员与合作项目等外部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3]意义重大的是,其产生的“知识成果――可能在传统上会被认定为是应用性的――会刺激进一步的理论发展”[4],科学发展史上已有很多代表知识生产前沿的领域性学科因此而出现。可以确切地说,知识生产模式Ⅱ为孕育领域性学科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原始土壤,而领域性学科的发展又有助于强化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发展趋势。

3.大学追求学科“卓越尖塔”为领域性学科的出现提供了战略机遇。加州理工学院②、斯坦福大学等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汇聚“一小撮在某狭小领域十分精通的人才”,进行重要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成学科的“卓越尖塔”,是一所成长型高校迈向卓越的可行战略。以斯坦福大学为例,特曼(1900-1982年,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坦言,“伟大的教育机构是由伟大的教员铸就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有一流的学术领军人物”。他提出并倡导实施的“卓越尖塔”发展战略,“几乎立刻使斯坦福在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使斯坦福大学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转变成先导性大学③。而选定“非常有前途的领域”的原则是“同时具有科学和经济的潜力”,这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其实就是一个领域性学科。学科“卓越尖塔”战略已经被其他大学所效仿,很多大学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而实施了围绕学术领军人才建学科的战略,这有利于催生出新的领域性学科。

三、成长型高校怎样建设领域性学科:来自国内典型案例的分析

成长型高校虽然办学历史较短,但依托较强的局部发展优势、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成长性,发展道路更加灵活,能够使其在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以浙江某大学为例,该校始终秉承“强优、扶特、培新”的学科建设思路,依托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积极另辟蹊径,尝试建设领域性学科,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政府管制经济学作为一个典型的领域性学科,在国内已形成突出特色和优势,具有填补学术研究领域空白、丰富学科分类体系的重要价值。下面结合该学科的形成就如何建设领域性学科进行深入剖析。

1.建设领域性学科需要有关切现实问题的强烈意识。基于破解重大问题的社会需求是学科尤其是领域性学科发展的土壤,成长型高校办学具有扎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土壤的特点和优势,学科建设应善于从微观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学科“利基市场”,有意识地描?L领域性学科发展轮廓,做精做深少数有特色和关联性强的研究方向,构建起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从而实化领域性学科的学科形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政府垄断行业出现了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时有发生,需要政府不断加强管制。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学科的带头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政府管制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可以称之为学科利基市场),带领学科成员对电信等基础设施产业、自然垄断产业等方面的政府监管问题进行了持续观察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团队,建立了有关研究、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并开展有效的活动,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代表性论文、专著等,政府管制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态越来越清晰。

2.建设领域性学科需要有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度融合。领域性学科所要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采用单一学科研究范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必定是多维的。领域性学科所要生产知识的原创性、强应用、可信度高等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采用多学科研究范式相互借鉴融合基础上的跨界整合式研究方法。因此,不同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度融合是促使领域性学科真正形成的催化剂。

政府管制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管制对象范围往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以及重要经济领域,管制方式表现为法规政策制定或修改完善后的施行,管制实践需要有工程技术的支持。管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政府管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工学等学科研究范畴。基于这一认识,政府管制经济学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研究团队组建、研究方向形成、研究方法选择、研究活动开展等为微观切入口,注重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政治学、工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理论方法互鉴。所以,政府管制学学科边界十分模糊,很难归属于某一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

3.建设领域性学科需要有开放协同的科研组织模式。领域性学科的研究选题多数提炼于实际问题,研究过程强调理论指导、政策分析、原始数据支撑、实践验证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耦合,研究活动具有典型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特征,这就需要大学、政府、行业产业、科研院所等不同机构的协同配合。由此决定了领域性学科应该更多采用有组织的开放协同科研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汇聚支持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强大合力。

政府管制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得益于较早地采用了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该学科长期致力于政府监管领域的研究,整合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公用企业五类机构,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式蛛网型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这一机制十分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体攻关,及时吸纳监管问题需求、提供理论咨询、采集数据资源、配合政策试验,可以产出一批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向各类协同单位扩散和转化,推进政府监管理念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政府监管理论体系。这一机制促进了复合型监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效解决高端监管专业人才稀缺、监管专业人才的知识单一性等问题,也为学科“薪火相传”形成了完美的人才支持闭环。

4.建设领域性学科需要有扬弃创新的学科理念。一个新发现或一项新发明或一种新理论的提出,往往使某学科独具特色。领域性学科的形成源于对多学科知识的创新和重组,源于学科研究课题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进展,因而需要打破学科的均衡发展理念,强化学科发展的领域性和示范性,采取非常规发展方式,集中有限资源打造学科研究领域的卓越尖塔,使其处于“人无我有”的态势。

政府监管虽然领域狭小,但监管内容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征。政府管制经济学学科在提炼研究方向上并没有贪多求全,而是聚焦于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垄断性行业管制、环境管制、能源管制等核心方向,致力于政府管制基础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学科领域的“小”、研究方向的“精”、研究程度的“深”,三者相结合有利于迅速形成学科的若干局部优势,进而构筑起学科高峰。该学科推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国外管制体制改革的专著、第一部系统研究国内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的专著、第一部系统研究政府管制经济学的专著,获得过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等。学科形成的许多学术观点、提出的政策建议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于学科的领先性,设立了国内唯一的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设立了政府管制方面的实体研究院,形成了相关人才的培养高地、服务社会的高端智库。

当然,建设领域性学科更需要有学术嗅觉敏锐、学科构建能力突出的领军人才。与其他学科相比,领域性学科对学术领军人才的要求更高。一方面,领域性学科领军人才应该是特定研究领域的拓荒者、领先者,或者具有敏锐的学术嗅觉从而开辟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另一方面,领域性学科领军人才还应具有比较强的学术组织能力、学科构建意识、学科构建能力,这是领域性学科由“研究领域”演绎成“学科”的关键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领域性学科由于具有领域小、方向精、研究深等特点,更有利于形成学科特色。成长型高校集聚资源,引育学术领军人才,围绕学术领军人才建设领域性学科,完全可以成为其建设一流特色学科的优选路径,也是其迈向高水平高校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张胤在文章《走出“成长型高校陷阱”――成长型高校走向成熟型高校的战略分析》中认为:成长型高校是指那些发展历史不长,整体水平不太高,却又在某些方面拥有独特优势,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高校;成熟型高校是指发展历史较长、现有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平稳的高校;领先型高校则是那些在同类高校中出类拔萃、地位卓著的学校;从成长型高校走向成熟型高校乃至成为领先型高校,是所有成长型高校发展的理想轨迹。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9

一、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现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面临着较为特别的发展条件,在学校总体规划中其学科地位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其学术氛围怎样、学校能提供什么样的研究资源、学科队伍建设怎么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等等问题的解决中,尤其可见这类学科发展的特殊性。

1.校内学科定位的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兼有理论宣传教育的公共性与学科建设的专业性的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1]与各专业学科不同,马理论学科性质具政治性与学术性,其功能既要满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也要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于是,在校内发展规划中,为马理论学科定位时至少应考量三组关系:学校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与各专业学科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新兴学科与成熟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应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的学科,其学科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点,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是一致。但是,价值教育的效果显现较慢,且常常是隐而不显,不像专业课教学易立竿见影、成效显著。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需要处理好学校近期发展目标与国家长远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意味着它要提供一整套事关国民的信仰问题的理论体系,来解决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整合问题,解释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为现实政策作理论支撑,为全社会提供思想方法论,[2]因而对其不可做简单的学术性学科归类,在学校学位定位中,需要考量是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与各成熟的专业学科相比,马理论是一新兴学科,学术发展尚处成果积累期。对于理工类的马理论学科而言,因此前缺少相关学科的学术滋养、教师教学任务普通繁重等原因,其学术积累较综合类院校更为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整体谋划时,尤其要给这一学科以更多的思想重视、政策保障,使其有成长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目前各校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之下,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定位情况复杂。在地方性理工院校中,因其他专业性学科优势不明显,马理论学科较易受到重视。而在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理工类校院,学科平衡之中纠结因素较多而难以顾及马理论的发展。以马院建设为例,目前在39所“985”院校中,未成立马院者8所,其中7所为理工为主的高校。

2.学校学术传统的理工化。

人类大学发展史上,理工类院校通过对自然、科学、科技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自然科学研究人才和实用工程技术人才。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工学科受到西方及前苏联的影响,在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之后,产生了一大批的理工类院校,满足了新中国建设对理工类人才的现实需求。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理工色彩的学术传统。作为研究事实或人为事物的经验学科,理工科研究手段多借助实验、研究方法侧重实证、研究过程讲求量化管理、研究成果判断重视其客观性与可重复性,等等。这就是今天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必须应对的学术土壤,而马理论学科发展则具有另外的学术规范。理工类学术传统主要以自然、科学、科技为研究对象,马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是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两大世界,关注着自然、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理工类学术研究通过可重复性的实验、推算来解决相对微观性、客观性的问题,而马理论是一种方法论的学科,更重视研究的宏观性、主观判断性及政治应用性;理工类学术成果易做量化统计,其发明技术的应用见效显著,而马理论学术成果的显示度不能仅做量化,更要看其质的影响力。不同学术传统与研究规范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而学术评价体系又影响学科走向、队伍稳固等。在理工类院校的学术评价体系中,马理论在几个方面具有不兼融之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一般重视学术共同体的评判资格与评价能力,而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不易在校内获得相应的学术共同体支持;与其他人文、社会类学科研究境况类似,与理工类学科相比,马理论研究经费投入不大,对其评价应以影响力为导向,而不应教师经费投入数额;因马理论队伍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其考核的科学方法应是教学、科研并重。因此,在理工类院校中,马理论学科尤其要注重完善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建全研究机制、形成学术传统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科的顺利发展。

3.校园研究资源的有限性。

作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马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是经典作家原著与相关研究著作。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一般原理,是贯穿于所有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所揭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只有借助于文献,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以其思想回应现实中的发展进程、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4]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理工类院校的基础藏书中,马理论相关的图书文献较之综合性高校略显不足;新增图书也不能及时吸纳马理论最近研究成果,资料文献更新有滞后现象。不过,当前网络学术资源发展迅速,相关数据库资源、学术网站资源、学科专业网站、电子出版物资源、组织机构资源都可以弥补传统图书文献收藏的不足,由此,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尤其应重视网络学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马理论的另一类研究资源是来自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学术创新往往源自学科交叉融合,马理论研究的展开,尤其需要相应的人文情怀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需要吸收中共党史、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的学术营养。在缺少文科院系的背景下,理工院校马理论研究的相关学科资源较为有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弥补工作。

4.师生队伍的特殊性。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队伍主体是由高校、研究机构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组成。近年不少青年研究者选择进入理科院校从教,这使得马理论学科团队水平有较明显的提升。与综合性大学马理论学科队伍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教研团队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团队学缘构成多样化、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学科点设置及招生人数的影响,整体上看,目前马理论学科人才大多由综合类院校所培养,具体到理工类院马理论的教师队伍,其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院校、师从不同风格的学术门派,多样化的学缘,既可避免近亲繁殖的封闭,又能方便学术交流、渗透与借鉴,推进学科发展。同时,学科成员既有研究背景的差异意味着缺少学术兴趣与研究主题的共同性,这使得理工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凝炼任务更为急迫。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相比,马理论教师因承担全体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需要完成更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综合性大学甚至文科性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大学教育的先期阶段,目前中学教育以应试为导向,文理隔膜似鸿沟,在高中阶段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文科课程之后,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史常识,缺乏基础性的读写训练,这使得马理论教学不仅要培塑学生的对于世界人生正确认识,也不得不帮助他们完善基本的文科素养,教学工作更加繁重。

5.生源群体的多样性。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如今不少理工类院校都在招收这一学科的研究生。在2012年马理论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5所、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共计121所参加了评估,其中,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近50所,占比达到了40%。[5]调研中发现,与同层次的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研究生生源相对多样化,生源质量不够理想。具体表现是,考生原有的学科背景庞杂,与马理论学科的相关性不强;考生本科学习院校参差不齐,不少来自三本高校。出现如上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理工类院校自身缺少马理相关性的本科专业,本校优秀生源不足,同时也与院校学科影响力有关,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的研究水平好、团队实力强、学术潜力大,但是,目前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尚属有限。因此,理工科院校马理论学科发展仍需要提高科研实力、加大宣传力度。

二、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基于目前理工类院校在学科布局定位、学术传统、研究资源、师生队伍的特殊性,各校马理论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不少经验,对于同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也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困惑与问题。经调研,我们认为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明确学科建设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职责与使命,是中国高校学科布局中必须建设的学科。学校应该本着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对其予以思想重视、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调研中,我们发现校内学科规划、学科定位对于马理论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北交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为学校人文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并规划有清晰的学科建设目标,他们已在短短的几年间,形成了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硕士一级学科、博士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层次梯度完整的学科体系发展平台,积累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同时,马理论学科的发展也确能改善学校的学科布局。这一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引领意义与包容性。因为其引领意义,这一学科发展将会对学校其他学科的服务方向、学风素养、学生培养有规范指导的作用。同时,这一学科具有很好的包容性,这对于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发展尤其有积极的意义。

2.形成特色专业方向。

现代大学发展讲求多样与个性,在理工类大学建设马理论学科需要依托理工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各校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在理工科院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突出团队优势,打造学科特色。我们在调研中注意到,西北工业大学在“西部安全与军工教育”、“陕甘宁边区研究”等方面形成力量整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理研究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科技传播思想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北京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理工科专业发展模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并建成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人才素质测评与培育实验室等。总之,建设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需要考虑三个兼顾:“兼顾学科传统”、“兼顾地方资源”、“兼顾学校特点”,从“三个兼顾”出发,结合既有研究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凝炼学科方向,才能在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中走出新路子。

3.开展交叉联合研究。

既然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该扬长避短,实践中就要尽可能地凝聚一切力量,突出重点,显现优势,打造研究团队。为此,需要展开联合研究,尝试跨专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初步开始在马理论一级学科之前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实现联合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类大问题,在研究马理论整理体性全局性课题方面尤应如此;马理论学科建设的目的之一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常常又离开学生日常管理的配合,如能得到党委宣传部门、团季、学工等部门的支持,马理论学科建设将更有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上文已经分析过理工类院校在学术传统、研究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马理论学科发展其利弊各俱。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恰当的结合点,就能发挥理工院校的独特条件,实现交叉互补研究。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严肃游戏的尝试就实现了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另外,考虑到学科建设条件的相似性,理工类院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跨校学科建设,互通优质师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建立图书资料和科研信息共享机制,共享优势科教资源,也可以就一些专题展开合作。

科学研究的特性篇10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型系统,其中分为了多个不同的子系统,子系统中还包含着数量众多的子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和子子系统以一定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层次,而这些层次又以特定的结构建立起了若干个组团。整体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众多上述的系统和组团所形成的巨型复杂系统。如此多的系统和子系统一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社会当中,他们的既有一定的有序性,也有一定的无序性,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社会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人类个体主观认识的一些特性,例如随意性、偶然性、模糊性以及多样性等等,也使得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急剧增加。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界定和理解,就算是同一个人,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绪下对同一种情况也会有不同的行动。同时,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还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就表现为社会生活和实践不断向着大型化、综合化、多变性等特点发展,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已经超出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这就造成了社会科学无法客观、有效的认识社会本体。

2复杂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

复杂性研究有非常广泛的理论范围,其中包含系统论、耗散结构分析、协同学、分形学、混沌理论、元细胞自动机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建立的,以下是几种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思想。

1)整体论。整体论可以分为两类,系统整体和非系统整体。系统整体的特征是具有加和性,将各部分的特性加在一起就能得到整体特性。非系统整体的特征为整体大于各部分的简单之和,各部分的特征相互关联形成的系统具备整体没有的特征。其中,各部分的连接整合方式会影响整体的效用特征;且整体具有各部分之和不具有的特征,一旦连接消失这一特征也会消失。

2)自适应论。系统中的各部分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它们具有自己的适应环境、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的能力。不管是系统本身还是其中的各个部分,它们对环境都用一种积极适应的能力,并且可以将自身结构与行为作出调整以转换为对自身有利的条件。系统的涌现特性就是通过这样的适应行为才建立起来的。

3)涌现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身具有复杂性,对于系统的自然产生的一些性质我们是无法预知的,也不能够进行还原,而且可能是众多原因造成的。这就是说一个现象背后会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原因。同时,不同的原因也会指向不同的现象,其中并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复杂的、高层次的事物的性质不能直接线性地还原到低层次事物上,低层次事物的规律也不能应用到高层次事物上。

4)自组织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各种独立的因子相互作用,使表面上混乱的系统向着有序、稳定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结构,其中各部分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但是系统内部本身存在着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它可以维护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稳定。

3复杂性研究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思路

1)将各学科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在社会科学的整体理论范围内进行交叉和整合。之前在社会科学发展之初,各学科是以细化为主,将各学科的特点表现出来,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各学科的研究领域越来越细化与明晰。但也同时造成了各学科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之后随着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界对于学科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出现了大量综合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的出现。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呈现融合、贯通的趋势,多学科结合起来整体性、系统性地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解决。

2)一直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着一种争论,就是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科学性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特征。部分学者就选择在社会科学中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比如将大量的数学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科学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纳为可统计的数学模型。可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具有极其突出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并不能进行精准预测。所以,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多维、多方面去认识,而不是直接否定过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