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05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论文摘要]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顺应国际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从转变观念、确立核心价值、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师德建设、注重知行统一等方面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创新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论题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论者依然强调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差异与对立,没有看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区别,认为只要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模式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本文提出,应当把职业人文主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构建基于职业特性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

一、职业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本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只有在社会之中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职业才能存在,才有它自身的意义。第二,职业具有历史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第三,职业具有道德性。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是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职业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职业具有“生活”性。任何职业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承担,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事一份职业。因此,职业不仅关乎社会,而且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职业本身就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之所在。总之,职业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主义为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要突破“专业学习训练+人文(通识)课程=融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框架,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全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职业人文主义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职业社会使命。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网络上不可或缺的纽结。每一种职业都以其专业化的劳动和贡献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每一种职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个直接服务社会的舞台,也是选择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崇高的职业社会使命,体现着具体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也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意义源泉。

2.理解职业历史文化。在职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那些影响行业兴衰的典章制度文献、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职业技术革新事件、成就卓越的行业先驱人物等构成了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发展变迁的轨迹,积淀为每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独特历史文化。只有理解职业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职业选择的社会意义。

3.培养职业价值意识。特定职业既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包含着特殊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凝结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职业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职业价值意识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业者的内在价值理性和道德自觉,这是职业人文主义诉求的核心内容。

4.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亦是一种人生教育。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人生需要引导,职业生涯需要设计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确定人生的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体现着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依据

1.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职业人文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彰显职业的人文主义性质,真正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社会需求、职业特性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形象提供人才支持。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个体。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职业人文主义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为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与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开拓和谐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2.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的要求。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倡导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取向。

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人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指出“办职业教育,最易犯两种病。其一,学生误解了‘自尊’的一个名词,于是不知不觉看轻一切作业。随你学什么工艺,都成为贵族的工艺。除掉规定工作课程以外,不愿动手。其二,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绝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为了防止这两种弊病,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一律要写誓约书。誓约书的内容是:“一、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二、遵守规律(校中有全校学生组织自制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三、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此外,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而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时。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他还强调“生利主义”对师生之精神的指导作用:“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生产一事一物之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这种“利群之精神”就是一种超越一己私利、以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族群共同福祉为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总之,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强调必须把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健康的职业教育。

3.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构建一个以培养高技能的、弹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其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要从“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中摆脱出来,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显然,这里强调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人文素质。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美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项以提升青年的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学校向工作过渡”(简称Stw)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之初,这项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续。在其基础上,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学校向生涯过渡”(简称StC)改革。从Stw到StC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终身发展。很显然,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努力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职业训练和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大势所趋。

三、实践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确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阶层逐步分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呈现出式微之势,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工具化。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重实用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道德养成、重专业成长轻全面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被误读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技能训练、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而作为人的发展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谐人格的塑造、全面素质的培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大量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从职业教育的特性出发,消除“职业/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确立职业人文主义理念,探索基于职业特点、面向职业生活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价值诉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念。

2.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在劳动对象、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所面对的主体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理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财经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财经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们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确立为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这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简明性和整体性,构成了一个从情感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为规范层面,紧密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

3.科学设计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其职业性和全面性,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和职业生活实际,发挥对学生职业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职业历史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独特文化。例如,根据行业和职业特点,我们筹建了中国商业文化教学中心,就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街、中国货币史、中国广告文化史、立信会计文化等专题编写教材,开设通选课程,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第三,职业道德和法规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牢掌握所选择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法规。第四,职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普通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活与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关系,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把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按照“社会所需、个人兴趣所好和力之所能”的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思考。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以“丝绸之路”“运河通商”“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雕塑,举办中国货币史的展览,张贴古代著名商人、现代财贸行业先辈和模范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邀请知名商贸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意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教育板块,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构成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体系。

4.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想实现职业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必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作为学院师德建设的主题。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诚地爱学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诚信的表率、严谨的模范和创新工作的标兵。我们相信,只有师德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5.注重知行并重。职业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只有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体验职业生活,逐步培养清晰、自觉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精神,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余祖光.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刘春生,等.美国基于新职业主义的职教理念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9]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0]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1]陈新文.从人文学科到人文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12]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6).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关键词]背景行动理论职业行动职业生涯教育

[作者简介]常青伟(1972- ),女,新疆石河子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江苏苏州21512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94-02

美国在20世纪初开展的职业辅导运动使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方学者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模型,为个人作出有关职业和生活的正确决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背景行动理论(Contextual action theory)是近些年在职业生涯研究中出现的新理论,该理论以行动理论为背景,强调以行动来建构知识和意义,以人类职业行动为研究对象,从职业行动的外在言语、非言语行为,内在的认知、情绪过程以及个体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个体职业行动的意向性和目标指向,并从时间的维度,把职业生涯看做一个个目标一致的职业行动、长期存在的职业项目,认为职业发展过程是行动、计划、目标连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该理论从个体的内在原因及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背景行动理论为认识职业生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与以往的职业生涯理论不同的是,背景行动理论从微观的日常行动来认识、描述、解释职业生涯的发展,强调职业生涯的内在原因,关注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就业准备期间的职业探索为研究重点,为我们认识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个体的主体性是职业行动的内在原因。“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于既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①称为人的主体性。背景行动理论着重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看做一个自我负责、意义赋予并具有主体性的个体,认为职业行动是在一定情境下以主体的行动参与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每个个体的主体性都是具有个性的自主能动性,职业行动的内在动因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中,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能够通过独立的、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并伴随着对职业行动的认知和情绪,自觉地选择相应的职业行动。职业生涯是个体以主体的职业行动参与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内在的动力是个体对自我和职业生涯的认识和构建。

2.日常生活是职业生涯的微观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处于一定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各种复杂交错的关系中发展的。背景行动理论强调不能脱离个体发生和存在的生活背景这个微观环境来理解个体的职业发展。个体对于职业往往源于生活中对职业的观感和形成的认识,个体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效率和能力,取决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生活本身具有教育的价值,生活不仅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条件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很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背景行动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个体的职业行动,将个体作为个体职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主体和参与者的重要他人(父母、同伴等),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等看做职业发展的动态系统,认为个体关于职业的探索、决策、发展是在日常生活中与重要他人共同建构的。个体的职业决策方式和方法受到个体的成长经历、环境和个人特点的影响②。例如,在过分严厉、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个体更有可能出现职业决策困难。

3.长期动态性是职业发展的过程特征。背景行动理论认为,职业生涯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职业行动联结起来的,强调个体的职业行动、项目和生涯都是意向性和目标指向的过程,职业生涯从人生命的时间维度上来说是终生发展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动态性、丰富性和个体差异性。个体的职业发展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处在社会各种关系之中,是一个不断调适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职业生涯教育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个体职业发展中的过程性信息获得,从个体的内在变化、个体职业发展的特点为个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促进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背景行动理论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背景行动理论对职业行动、职业发展过程及职业行动社会意义建构的认识,对高校构建“自主建构、行动引领、环境渗透、协同合作”的生涯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自主建构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与根本,要构建“学生主体主线,教师主导辅线”相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背景行动理论强调个体是职业行动的建构者和意义赋予者,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关。“每个人真实地、也就是自由地为他自己选择的人生意义,才是他在生活中所发现的唯一的重大意义。”③而我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说:“教育的真意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意义建构。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特性,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④高校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更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辅导者、促进者,必须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关注、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各种职业行动上,评价和鼓励学生每一阶段的职业发展,向学生提供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我管理职业目标的能力。只有当作为发展主体的大学生意识到发展的内在需要时,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拥有强大的内部动力,才会真正具备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职业行动,使自己“做”起来,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步入职业发展的轨道。从利用、发展、扩大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来看,高校应构建“学生主体主线,教师主导辅线”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主体”转变为“积极的主体”。与此同时,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主线,整合学校各层次各类型的素质拓展活动,形成促进职业发展的学生实践活动自选平台。例如,各高校都开设了职前教育的网络学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推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和指导方式。

2.行动是从思想到实践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行动既包括个体的主观意识行动,又包括个体的客观具体行动,即要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⑤行动不仅为外在的行为,更强调围绕特定目标、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而展开的活动过程。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正是“缺少行动”,一切都处于“想”的阶段。行动即实践,要去做,“意义是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得以演变和发展的。”⑥职业生涯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教育成效的体现并不是学习者能记忆、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是体现在通过教育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起有关教育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职业生涯贯穿于人的一生,职业生涯教育也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系统的教育过程。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教育模式,要通过学习将学生从复制知识、学习技能转变为意义建构,从价值引导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上唤醒学生,使之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形成“学习—行动—思考—再行动”的行为模式,使学习成为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的驱动力。

3.日常生活是意义建构的载体,建设以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教育环境。环境是教育的条件,教育融入环境中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个体的人,客观地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背景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其日常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而建构的意义必定带有个体差异,对同一事物、信息,不同学生理解的角度以及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尽相同。⑦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要明确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为明天或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而且是要让学习者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未来的现实生活中。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要形成职业教育的有利环境,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大力强化学校第一课堂的教育功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这标志着职业生涯教育全程化由理论倡导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第二课堂的环境与氛围,让职业教育走进和融入学校生活。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应注重职业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建构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提供从入学直至毕业后几年的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4.职业发展是共同行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的生涯教育体系。人组成了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组成了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家庭成为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微环境,学校成为小环境,社会是大环境。社会的发展使高校除去了“围墙”,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也要跳出“大学”来重新审视。人的职业发展是一种共同行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社会性,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不能忽视家庭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职业教育的环境。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对社会企业为高校学生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利于营造社会各种资源积极参与的大环境,有利于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家庭配合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体系。

[注释]

①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7.

②于泳红,汪航.职业决策困难研究新进展及对我国职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4.

③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27.

④易玉梅,彭志明.生涯发展教育: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构想[J].求索,2010(6):176.

⑤袁江.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1.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关键词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著作;职业教育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25-0073-06

民国时期,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兴起并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此阶段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著作多达数十部。朱景宽、朱元善、黄炎培、庄泽宣、杨鄂联、江恒源、何清儒是当时职业教育倡导者和研究者的主要代表,其职业教育学专(译)著代表了当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对职业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著作为基础,分析著者的职业教育目的论,以为当前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提供参考。

一、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目的论要义

职业教育目的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预期,反映一定社会对劳动者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所涉及职业教育学代表性著作成书于1916~1941年间,包含了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和代表人物思想,这些著作主要有:朱景宽译述《职业教育论》(1916),朱元善编译《职业教育真义》(1917),庄泽宣著《职业教育》(1929),杨鄂联著《职业教育概要》(1929),廖世承编《中国职业教育问题》(1929),熊子容著《职业教育》(1931),江恒源、沈光烈编著《职业教育》(1937),何清儒著《职业教育学》(1941)。这些著作不同程度都涉及教育目的论这一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有共性也有差异。

(一)职业教育目的的个人-社会论

首先,职业教育为个人职业生活作准备。朱元善《职业教育真义》从产业革命带来农、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社会生活的变化入手,依据“适者生存”观点,引用斯奈登“教育即顺应”的说法,提出“适应于生活之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实必不可离者也”[1]。其次,职业教育要更好考虑国家的职业生活和经济能率。教育不可但使个人为自己而有为,尤当使其为社会而有为。“吾人非主张孤立之职业教育,乃欲施组织复杂国家的职业生活之教育耳。”“要之,使国民各个人有能有为,增高经济产业的能率,而又泯除私心,尽瘁效忠于国家社会,以国家之经济能率,进国民之公共福祉,使实现一大伦理的国家社会,此职业教育之最高目的也。”[2]国家的繁荣与否,关键在国民实业能率如何。农、工、商为国家社会全体的基础,从事其业之人当有准备,并且也是从事其他职业不可或缺的。为个人的职业和生活、为国家经济能率的提升奠基,是职业教育目的一体两面的过程。黄炎培在阐述什么是职业教育时也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的原理,是造成社会上优良的分子,能为自己谋生,能为社会服务。”[3]此目的论既考虑到个人生计又重在具有社会责任职业教育意义的引入,个人和社会通过职业融合为一体[4],尊重自己的职业,就是担负国家(社会)职务一部之责。

(二)职业教育目的的知能-道德论

职业教育不仅使个人获得从事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职业,还需要在能力之外考虑职业道德的陶冶。朱景宽译述的《职业教育论》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提出,“教育当以养成完全人格为目的”,“所谓职业教育者,尚当扩其范围,不得仅以职业二字为限也”[5]。朱元善在《职业教育真义》中提出了知能与道德并重的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发达农、工、商初步之基础的知能,其在女子则增进母及主妇的职务之知能,更进而图职业道德之陶冶焉。”[6]相对于职业知能作为职业教育专门性的目的外,代表性专著都强调不能忽视职业道德,强调职业教育对公民的道德意义和国家精神的价值。“……是故养成工人一般之品性最为急务,须厉行含有职业道德之职业教育,而使之发达。”[7]在黄炎培看来,要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必须认识职业的社会意义;职业教育是兼具修行和功利的教育,职业在于个人,实有道德的及知识的意义,而于社会亦然。《职业教育真义》还列举德国国民从事职业而努力发舒爱国精神、巩固国家意识,以完成真正的人格为例,说明“吾人对于理想的全人,以具体的论之,则必职业之技能卓越而识见高远,而心情温顺、意志巩固、体力刚健者,又必能以此等识见、心情、意志自其一身一家进而实现于国民团体诸关系之中者也”[8]。具体言之,职业道德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个人的、利己的职业道德;二是社会的、利他的职业道德。利己的职业道德首要的是职业能率及职业知识之卓越;利他的职业道德即以自己从事之职业共享于社会的精神和努力。有利他的职业道德方可限制利己之心,更多顾及社会公众之利益。

(三)职业教育目的的专门-普通论

职业教育不但具有专业教育价值,也具有普通教育的意蕴。朱元善《职业教育真义》特别突出职业教育之于个人不仅有职业专门教育的意义,还有知能、心理和道德发展等普通教育的意义。知能上,因为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多者相同,故需择其代表以教养之即为足。心理上,因为儿童的自然活动多再现人类实业活动,职业教育充分发展儿童的活动主要使其理解社会活动,陶冶其意志。道德方面,以技能练习和共同作业等,养成受教育者爱重勤劳、勤勉职业的习惯,是职业教育具有的道德意义。“职业教育之目的,凡有种种,而其主要则在授以生产品之一般知识,使理解现时之产业组织,使知国家产业发达之如何,以涵养职业上之道德性,且与以农工商职业初步之基础知能,使为实际职业及职业教育之准备也。故于职业教育,不可不要求一般之知识教授与职业特别之教授。其增进职业道德上之识见者,当由一般教科之教授。……其授以职业之知能,使为实际职业及职业教育之准备者,则为农业、手工、商业、家事及簿记等之特别教科。”[9]“由如斯事实观之,则职业教育,非唯为职业之教育而已,实于职业以上含有种种之价值者也。”[10]“职业教育,……简言之,用教育的方法使全民获得生活的工具与情趣,以尽其群居生活的义务,实为职业教育。”[11]“职业教育的价值,决不仅为狭义的功利主义与生产主义,即自由教育、文化教育、人格教育,亦都包含于其中。”[12]职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除了传授职业知能外,还对公民的训练、体格的锻炼、休闲的教育等负有相当责任。

(四)职业教育目的的职业-生活论

职业教育首先在让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获得职业和从事职业,以职业解决生计问题,进而实现生活的丰富和提升生活质量。自古以来职业就是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职业能“治生”“生业”,职业是个人生计的依靠和生活的主体(某种程度上职业-生计-生活同义)。朱元善、杨鄂联等提出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皆有“治生”的观念与知能;庄泽宣则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在养成能从事有益职业的人,教人一种生活技能。民国时期最重要、最困难的社会问题是生计问题,职业教育能否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不但关乎个人生活,还影响国家民族存亡。“个人自立的生活的存在,实为万事之基础。若常动摇而不安,则个人之道德生活,亦必不能稳固,更何由尽瘁于社会国家乎……衣食足而知礼节。”[13]江恒源、沈光烈著书中直接把中华职业教育社“三大准备”(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奉为职业教育目的;并指出“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固在教人习职业以谋生;其第二责任,还须能服务社会,注意做人的道理。二者的关系,如鸟之翼、车之轮,不可或缺”[14]。职业教育者,要用科学方法教育群众,解决其衣食住行问题,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的体育生活、智育生活、精神生活、社交生活等。

(五)职业教育目的的生活-人生论

在代表著作作者看来,职业教育不但要为职业的获得、生活的丰富作准备,还为主体的个性发展和存在价值奠定基础。黄炎培指出:“教育之目标,非为知识而为幸福。幸福者何?依近今心理学之解释,不外各各适应于自然的及社会的环境之谓耳。以此目的而各自从事于适宜之职业,实为必要。”[15]“教育的总目的,是使生活更加充实……教育和人生的关系是双方面的:教育以人生为对象,人生以教育为工具。”[16]“教育即人生”,一个人人生的总目的,可以概括为个人福利及社会发展两方面。“凡用教育方法,使人获得生活上之供给乐趣,同时尽其对于人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17]人生的活动单元包括体育生活(凡衣食住以及行动、卫生等活动,都包含在其中)、智育生活、精神生活、社交生活、职业生活。职业教育是专以职业生活为对象,目的是供给职业的知识技能,并培养职业的精神、道德,以充实职业的效能,满足职业的需要,使人从事对个人及社会有益的工作。何清儒概括为,职业的知能、体格的锻炼和性格的培养。职业的知能(职业教育主要的使命,即在供给与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使个人有从事职业的能力)、体格的锻炼(若求职业生活的圆满,必须将身体的锻炼包括在职业教育之中)、性格的培养(对人的态度,对事的心理,都是于性情品格的事,都应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18]。

(六)职业教育目的的多元统整论

代表著作不但涉及职业教育目的的不同维度,突出不同重点,也试图给出职业教育一个统整的目的观。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黄炎培、庄泽宣、熊子容、杨鄂联、江恒源的著作不但论述职业与教育的关系,还从职业对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出发界定职业教育的目的。“盖职业与教育,本有密切之关系。无教育价值之职业训练,往往流为狭义的功利主义,致陷于机械化之境地;而无职业目的之教育,又往往带有贵族色彩,而变为有闲阶级之专利品。”[19]“职业是对于社会间接或直接增加生产力的一种役务”;“职业教育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获得适当的职业,俾成社会健全分子”[20]。职业教育培养能获得职业的健全的社会人,体现个人-国家-社会三维一体、职业知能培养和道德形成统一、促进生计-生活和人生完满及社会和谐的价值。中华职教社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论述,即职业教育: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体现了职业教育“为己治生”与“为群服务”的统一、“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以及职业工作与“完满生活”、“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结合,呈现了职业教育整体性的功能和价值。

二、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目的论的特点

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现实基础、是对教育产品总的设想和价值选择,具有理想性、现实性、动态性、系统性、具体性等特点[21]。民国时期代表性职业教育学著作中的“教育目的论”蕴含了教育目的的基本范畴、体现了职业教育目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层次性特点,对当前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目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蕴含职业教育目的的基本范畴

民国时期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蕴含了职业教育目的的基本范畴。一是反映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职业作为个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作为培养个体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职业素养的教育,首要目的是促进个人谋生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职业教育必须协调好“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取向的矛盾,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间找到平衡点。二是职业教育的过程本身是一个知情意行合一的过程,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均不能偏废或只突出某一方面。职业教育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还要会“用心”做事,是“做事”与“做人”的结合。三是超越简单的功利主义偏向,在生计、生活、人生三个层次上体现出职业教育独有的价值,且三个层次并不是简单的递进关系,在不同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整合”发展的意义。同时正是由于对个人完满生活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全面的社会价值才得以体现。四是体现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主体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即职业教育除了专门外,还具有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些著作的具体论述各有侧重,但著者都能用动态的、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教育目的,提出较为全面客观的、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职业教育目的观。

(二)呈现职业教育目的的发展线索

职业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其发展历程大致相似,总体可概括为:生计目的论-实业振兴目的论-人的全面发展目的论[22]。代表作都不同程度地论述了职业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目的,展现了其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发展的历史看,职业教育起初是因从业需求而产生,施教者与受教者完全为了适应和从事某种职业而自发进行,因而“治生”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工业革命后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其对国家经济和实业的支撑作用更为直接,职业教育“生业”、“利群”的目的得到凸显;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职业教育也被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其目的也发展到谋求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论者首先看到职业教育对个人生计和国家实业的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目的不能仅限于为个人“治生”和为国家“利群”的工具价值,其作为促进人本身发展和对人生意义的本体价值也需得到重视。论者虽然也力图展现全面和谐的职业教育目的观,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但由于当时社会所限,真正能满足需求和落实的只能是有限目的,即论著中呈现的职业教育目的具有一定的理想性。

(三)体现职业教育目的的复合性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目的具有复合性,表现为多重性和多层性,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被突出的方面和内容有所差异。民国时期的相关论述重视职业教育对人的职业素养培养的全面性,突出职业教育在满足个人生计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论述了职业教育所具有的通识教育的价值,进而展现职业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本体价值,并赋予受教育者实现人生意义的教育理想。从职业教育目的的内涵看,涉及到多重目的,且突出了深层次的本体价值。以外,职业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即期望或要求的水平和范围存在差异。相关论述都涉及职业教育在生计-生活-人生三个层面的目的(中华职教社的教育目的论成为共识),既注重低层次的“谋生”,又注重高层次的“乐业”,力图实现“谋生”与“乐业”的统一。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文化交往活动,其核心是“人性”,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家都强调了职业教育的“人性”发展价值,“人性”是多重和多层目的的统领和精神旨归。虽然当时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更多被迫切的生计解决目的所代替和掩盖,但教育家们在职业教育目的建构中突出“人性”的发展无疑具有前瞻性。

(四)彰显职业教育目的的和谐性

民国时期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体现了和谐的教育目的观。不管是个人-社会论、知能-道德论、专门-普通论、职业-生活论、生活-人生论,还是包含多个维度的多元统整论,学者们从教育的工具-本体、应然-实然、永恒-动态、个人-社会、专门-通识、职业-人生等角度出发,依据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本体功能,全面客观地论述其目的,构建立体和谐的职业教育图景。另一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起源及人类学意义的考察,对不同国别和类型的职业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力图论证职业教育目的发展和实现的路径,将职业教育目的落实在可操作层面,体现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家特有的胸怀与担当。但也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目的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承载的责任越来越重,在应然层面,出现如黄炎培所言“在理论上,较从前圆满得多”;而在实然层面有多大价值,就值得商榷[23]。在民国时期以解决生计问题为首要目的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受众是普通劳苦大众,教育目的太丰满、太抽象,缺乏对当时实然层面职业教育情况的意义融入,实际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五)体现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目的的不断演变有其所处时代需要的合理性和适切性。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社会动荡和思想大交融时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虽有大致的主线,但也呈现纷繁杂陈,有时可能是相互矛盾的现象,但正是通过零星闪亮的思想火花,让人们看到了关于某个问题论述的全貌。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振兴和民众基本生计问题解决的手段被寄予厚望,但实然与应然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目的论也体现了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即既突出“为我”的功利目的,又重视“大家”的国家振兴;既重视专门教育的职能,又强调对个人修身和国家精神的体现;既突出实用主义的效果,又突出对受教育者人性的陶冶;既吸取世界多国发展的经验和理论观点,又体现本土化特别是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当时在职业教育理论及实施上并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论点,职业教育研究从总体上看沿袭了西方职业教育研究的体例和框架,以介绍和引入为主,针对职业教育目的论述的具体措施,如职业学校办学、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论述,更多还是理想蓝图的描绘。

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目的论的启示

职业教育目的观与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理论方法紧密联系。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目的论包括的基本范畴和发展线索,体现的复合性、和谐性等特点,揭示了教育目的的主要矛盾,即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职业本位与生活本位的矛盾、专门性与通识性的矛盾,工具性与本体性的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永恒性与动态性的矛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功利主义现象严重,过于强调社会功能,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偏离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偏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忽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重视就业谋生,忽视职业发展对个人生活及人生意义的价值等,职业教育目的仍处于矛盾交织之中。有针对性地梳理这些矛盾及其在当前的主要体现和发展,将为职业教育实践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一)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

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对教育目的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个体自身发展、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展开的。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教育目的中实现“人”的回归,即通过人的充分、自由、全面、个性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目的的统一。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及其自由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职业教育对“人”的忽视,已经从实质上改变了教育的本性,导致教育的简单化、实用性和功利性。现代职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应体现人的本性,以人为本,体现出教育的终极关怀,即对人的生命和人性的关怀;以人的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二)认识职业教育的“专业”和“通识”价值

职业教育虽是专门教育,但并不排斥文化修养、人文道德等通识性教育目标,而是融知识、技术、技艺、工作任务与过程及行动、道德、价值、精神等于一体。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言,职业教育也具有通识教育价值,都是以促进人性提升为基础的个体能力发展,且通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如熊子容在论著中提出的:“普通与职业两种教育,综合言之,都是去培植个人活动能力,追随各种活动,分析言之,普通教育,为职业教育之基础,职业教育,为普通教育之效用。”[24]将职业教育理解为“二流”教育和“唯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和专业教育的人文情怀,都难以使职业教育实现其应有价值。在专业教育加大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更应重视其“育人”价值的发挥。

(三)兼顾“谋业”和“乐业”目标的统一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更多地强调满足学生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片面集中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上。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沦为工作和生活的工具,难以敬业乐业、享受职业的快乐和人生的乐趣。从这一角度而言,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就业,而是实现“完美的就业”,即要使学生经过职业教育后,能够顺利地从事某一职业,并乐意从事这一职业,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体验到职业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25]。谋业是基础,乐业是成长和升华,职业与个人完满生活和丰富人生意义紧密相连。职业教育既要突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能力培育,也要兼顾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的熏陶。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关键词】生成论,职业教育观,反思,重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等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急进功利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教育局限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被认证为单一培养学生技能、技术,从而更快地适应例行工作需要的规训训练。于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人所具有的无限生成的可能性、差异性、丰富性被冷落和遗忘。对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职业教育观该如何构建?是培养只会掌握某种职业理论和技能,而对其他事物冷漠的“单向度”的人?还是应培养具有自我生成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带着这些困惑和疑问,笔者回归生成论教育哲学思考,从而试图建构一种具有生成性哲思的职业教育观。

一、生成论哲学中的教育观

生成论哲学坚持事物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不应该以固定的或者预成的观点去规定事物的“实体性”,而应将事物看作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以整体性的、发展性的、建构性的、过程性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存在,因此,生成论主张一切都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生成论哲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其基本核心观点是认为人的存在发展以及教学的存在发展都是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具有多种差异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教育应该将学生当做“人”来看待,承认人存在于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性生成,教育应给与学生提供多种可能性发展的平台,其过程应该具有动态生成性。以此观点来审视我国当前只知道让学生学会某种谋生技能,而一味的将职业院校学生当做“机器人”“次等人”,将人物化的传统职业教育观,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二、对传统职业教育观的反思

(一)特殊的“群体定位”,抑制了职业教育的生成性

长期以来,在“精英主义”盛行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往往受到人们的冷落和歧视。特别是“一段分数一段人”的思想,在社会大众眼里,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受到的是至高无上的“学术教育”,只有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即“差等生”,为了混学历,才不得不选择职业技术学习,从而为今后谋生做打算。受这些社会对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殊群体”定位,职业教育被歧视为“次等人”的教育,是简单培养劳动力,解决“吃饭”问题的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学生,无需培养其情感、素质、智能的发展,他们所要接受的教育就是获得技能训练,从而将来能够众生从事某一特定的工作。因此,在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人往往被异化为“物”,被当做是“机器人”或“掌握技能的工具”来对待。拉・梅里特在《人是机器》中认为:“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倒下,死去。”由此,拉・梅里特进而表达了他的教育观:“我们训练一个人就像训练一个动物一样,一个人成为作家也和成为一个搬运夫是一样的,一位几何学家学会做最繁难的证明和验算,就像一只猴子学会脱下又戴上它的小帽子,学会如何爬到那只驯顺的狗背上去一样。”“因此我们看到,没有比我们的教育方法更简单的了。”在拉・梅里特的思想里,我们不难看到当前职业教育的影子。我们往往将职业教育的对象看作是简单容纳技能的容器,将其变为拥有统一标准和型号的“技术机器”人,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将每一种技能分解成连续操作的一系列程序,再将步骤详细的灌输给每一个学生,而且用统一的标大纲,统一的考试和分数来规定“机器运作”的标准,唯恐离标准有一步差池。把本来具有无限生成可能性的人培养成了“机器人”。

(二)预设性的教育目标,遗忘了职业教育的生成性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预设性的教育目标,即以解决学生就业为终极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往往被表述为就业教育。从社会发展形态看,职业教育目标可大体概括为:“升级目的论―实业振兴目的论―技术目的论”。特别是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所推崇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计划,虽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困境,但却因为其存在着预设性的就业针对性,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职业道德水平底下、综合文化素质不高等各个方面的缺陷。究其原因,是因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过分预设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深度和广度,过度强调学生对社会职业适应性的规训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个人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追求,因此,传统职业教育往往是一种“职业资格证”教育,为了会计、英语、计算机等级资格证的考取,使职业教育沦为“功利性技能教育工具”,学校变成了训练场所,通过规训,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技能,使其在未来的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更加驯服,以便“肉体可以被驾驭、使用、改造和改善”。

(三)封闭的课程内容,阻断了职业教育的生成性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在各种“职业”“技术”规训化教学中,课程设置以实用、够用为尺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技能训练为重,其他和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相关的社会学科知识被列为无用的范畴。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走向一种封闭状态,将客观知识与学生的主观体验分离,教育内容遗忘了学生所存在的生活世界。封闭的课程体系更加凸显“技能本位”“科技知识”的课程设置,从而使教育内容“祛人性化”,人文教育退居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边缘,造成职业教育中人的文化生成和意义世界失落。据调查显示:在某所职业院校,1772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全部度过问卷中所列出的100部文学名著,有8.5%的学生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过,有28%的学生没有读过外国名著。在对乐曲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对《二泉映月》、《梁祝》、《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名曲的了解情况,没有一名学生能全部答出,有27.3%的学生一个也回答不出来。⑤封闭的课程体系阻断了学生整体性的自我生成与发展,他造成了诸多的人性裂痕:“一个人在生产中可能是能工巧匠,但在精神生活中却缺乏情趣和美感,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可能会恰当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同时又是一个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他可能整天忙于生计,为物质生活的存在而失去精神家园。”因此,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总体表现为厌学、意志消沉、精神空虚等状态。

三、生成性职业教育观的建构

(一)职业教育应唤醒学生自我生成的意识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的《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自我生成”“自我独立”,使人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因此要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具有自我生成意义的人,就要唤醒学生对生命体验和生活意世界的理解。“教育是一种唤醒”这一理念最早由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提成,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人格和心灵的唤醒、职业教育对于人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学生一种自我生成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职业教育是引导人不断自我建构、自我塑造的过程,其理想化的状态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自愿的融入到职业学习生活中来,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教育意义生成的过程,共同探讨,在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知识技能的增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尊重,自信心不断增强,从而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其沉睡的生成意识,将体内所固有的对世界的惊异感、想象力、主体性、创造性、生命感唤醒。

(二)职业教育应搭建意义生成的课程体系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人作为一种意义生成的存在,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敞开、不断实现着某种可能,因此职业教育就有必要为学生的可能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平台。课程作为学生主体和教师所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活动,“不再是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材料不再是预先设定好的要通过机械反复训练所掌握的技能和技巧,不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主客体分离的传统课程观,而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自主合作、民主平等的展开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通过与教师、与课程的对话来创生课程的意义。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应成为一系列主体生命参与建构的活动,“课程意义的生成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主要来源,只有当学生赋予其意义时,课程才具有意义,它好比‘墨迹测试’,需要通过连续、发挥才能生存意义,否则,它只是一堆毫无生命意义的符号。”

(三)职业教育应形成多元发展性的教育评价

朱永新教授在《职业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指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理念是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职业学校绝不是失败者的学校,而应该是成功着的摇篮。如果承认学生具有生成性,那么教育评价就不能完全被事先设定为统一划齐的标准,它应因学生成长生成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为“人是一个不断生产的存在,教育不仅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完善而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他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活动。”针对职业教育的对象个体做具备的差异性存在,职业教育应建立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即因材施教,既突出学生专业水平的考察,又彰显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注重个体生长层次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制定评价目标,承认学生在自我生成过程中的不完整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其次,要注重多样性,对于学习技能一般,而其他领域特长突出的学生应予以特定的鼓励和肯定,确保评价合理进行;最后,要突出发展性,“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不是一种定性的活动,评价目的本身是通过现阶段学生的成长状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成性建议,从而通过多元差异性的展现,成为共同情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

参考文献:

[1][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21页。

[2][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页。

[3]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额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4][法]福柯著,刘北成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4页。

[5]胡旭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3期。

[6]卢洁莹:《生存论视角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7][加]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职业

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和课程体系的认识等方面?深入分析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今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以及世界教育改革小断深入的形势下再度审视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发展史上他是首位对职业教育概念给子明确界定的教育家。过去人们和和把职业理解为“仅仅和肉体相关的、为获得报酬或产品的操作活动”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把职业教育理解为工艺教育仅仅作为获得专门职业技术的手段从而将职业与文化修养对立了起来将职业教育视为“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杜威在对狭隘的职业教育进行批判的同时结合经验论哲学和民主主义理论对职业和职业教育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杜威对“职业”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闸释。他认为“职业就是指任何形式的继续小断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为别人服务又能利用个人能力达到种种结果”其实质是人“智力和道德的生长”。山此可以看出杜威对于职业的理解是“教育即生活’夕命题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育对职业教育的ups视和排斥提高职业囚索在教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杜威看来职业是一个全而、广泛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反对狭隘的职业观的同时杜威也反对狭隘的职业教育理论。杜威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注重使人’r得实业工业所应知的科学力一法一力一而应用手足肢体发展的本能一力一而小能小注重知识知道科学的所以然。;2一个人如果只发展一种能力此外一无所有这个人“就是一个没有很好发展的人他是一个废物”。囚此“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小仅是科学家教师小仅是教书匠牧师小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3可见杜威提倡的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关注的是职业的社会意义和理智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小等于狭隘的职业训练。杜威认为职业教育的“最根本的问题小是要训练各个人从事与某种特别的职业而是要使他们对于必须进入的职业产生生动的和真诚的兴趣如果他们小愿成为社会寄生虫的话并}i_还要使他们知道关于哪种职业社会的和科学的态度。目的小是要训练养家糊日的人”。4杜威提倡的职业教育与只为“技能与实利”的目的而进行的随机的职业训练在本质上是小同的?他所关注的是职业训练的教育意义和培养“发展的人”。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不单是要培养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的熟练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儿童一些职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知识?从而使他具有做出最终的选择的标准。杜威反对传统理论将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对立的看法。他认为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是联系起来的。杜威认为?文化意味着对事物的深刻的洞见与理解?就它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而言?意味着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内在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理解?因为“工业方面的职业有了比过去多得无限的理智的内容和大得无限的文化修养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意义。现在这种教育的需要变得非常迫切。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人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

在对职业和职业教育作出界定后?杜威提出对职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看法。在他看来?一种真正的、起解放作用的教育决不允许把职业教育在任何水平上同社会的、道德的和科学的事物分裂开来?因此“必须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使普通教育与职业两类课程结合起来为上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目标服务”。

鉴于此?他提出了广泛的学科内容?文、史、哲、农、工、商、军、政等?文化学科与实用实践学科并重、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兼顾。杜威认为?开设各种职业课程的目的是?“使儿童通过让他理解供给人们日常需要的各种职业的基本要素?认清他自己社会的生活脉络?而不是通过教给他某种精巧的技艺?让他局限于所在地区的某些工业上”。

关于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杜威认为?应将教学、实验、工学交替制结合起来进行。因为“大规模社会改造的客观需要不仅深化了职业内涵的复杂性?而且也决定了其所运用方法的进一步更新?就如同当代世界农业教育的实施已趋向博采众长一样?职业教育若要单凭一种方法?不管这样方法多么有效?则肯定是不行的”。

除了课堂学习和实验室的学习外?采取“主动作业”的方法也是杜威提出的实施职业教育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所结合进去的有利的因素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要多。”

显然?“主动作业”实质上是杜威“从做中学”的方法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种方法既有别于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有别于单纯为获得实际利益或仅仅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狭隘的职业训练的方法。

杜威认为?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指导应具有灵活性。他明确指出?“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醒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只有客观和仔细地了解儿童?才能进入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和进步?指导儿童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选择职业。教师应改变那种认为“职业指导会使人对职业做出确定的、无可改变的和完全的选择的观念?那么?教育和所选的职业都可能流于呆板?阻碍将来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保持审慎的同时?应务必使学生的职业准备能继续不断地确立目的与方法。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许多封建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仍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成为当前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确立。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水平。世纪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表示了相当的重视?曾先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备的教育必须要包含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个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学会生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增强全民职业教育意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流动性必然增大?所以“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的时候有最适度流动性?便于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种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

因此?职业教育“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

2、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

杜威明确指出?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社会的教育”。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就是杜威思想的例证。这种趋势?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使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现代青年?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职业教育研讨会上?美国代表赖安指出?当今的职业教育对就业者的教育程度的要求比过去提高了?为了适应下个世纪的挑战?需要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教育。

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意味着把职业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学生不仅具备普遍文化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心理素质?从而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必需的广泛的迁移能力。

3、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杜威认为?“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职业

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和课程体系的认识等方面?深入分析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今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作为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以及世界教育改革小断深入的形势下再度审视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发展史上他是首位对职业教育概念给子明确界定的教育家。过去人们和和把职业理解为“仅仅和肉体相关的、为获得报酬或产品的操作活动”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把职业教育理解为工艺教育仅仅作为获得专门职业技术的手段从而将职业与文化修养对立了起来将职业教育视为“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杜威在对狭隘的职业教育进行批判的同时结合经验论哲学和民主主义理论对职业和职业教育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杜威对“职业”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闸释。他认为“职业就是指任何形式的继续小断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为别人服务又能利用个人能力达到种种结果”其实质是人“智力和道德的生长”。山此可以看出杜威对于职业的理解是“教育即生活’夕命题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育对职业教育的ups视和排斥提高职业囚索在教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杜威看来职业是一个全而、广泛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反对狭隘的职业观的同时杜威也反对狭隘的职业教育理论。杜威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注重使人’r得实业工业所应知的科学力一法一力一而应用手足肢体发展的本能一力一而小能小注重知识知道科学的所以然。;2一个人如果只发展一种能力此外一无所有这个人“就是一个没有很好发展的人他是一个废物”。囚此“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小仅是科学家教师小仅是教书匠牧师小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3可见杜威提倡的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关注的是职业的社会意义和理智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小等于狭隘的职业训练。杜威认为职业教育的“最根本的问题小是要训练各个人从事与某种特别的职业而是要使他们对于必须进入的职业产生生动的和真诚的兴趣如果他们小愿成为社会寄生虫的话并}i_还要使他们知道关于哪种职业社会的和科学的态度。目的小是要训练养家糊日的人”。4杜威提倡的职业教育与只为“技能与实利”的目的而进行的随机的职业训练在本质上是小同的?他所关注的是职业训练的教育意义和培养“发展的人”。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不单是要培养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的熟练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儿童一些职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知识?从而使他具有做出最终的选择的标准。杜威反对传统理论将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对立的看法。他认为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是联系起来的。杜威认为?文化意味着对事物的深刻的洞见与理解?就它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而言?意味着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内在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理解?因为“工业方面的职业有了比过去多得无限的理智的内容和大得无限的文化修养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意义。现在这种教育的需要变得非常迫切。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人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

在对职业和职业教育作出界定后?杜威提出对职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看法。在他看来?一种真正的、起解放作用的教育决不允许把职业教育在任何水平上同社会的、道德的和科学的事物分裂开来?因此“必须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使普通教育与职业两类课程结合起来为上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目标服务”。

鉴于此?他提出了广泛的学科内容?文、史、哲、农、工、商、军、政等?文化学科与实用实践学科并重、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兼顾。杜威认为?开设各种职业课程的目的是?“使儿童通过让他理解供给人们日常需要的各种职业的基本要素?认清他自己社会的生活脉络?而不是通过教给他某种精巧的技艺?让他局限于所在地区的某些工业上”。

关于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杜威认为?应将教学、实验、工学交替制结合起来进行。因为“大规模社会改造的客观需要不仅深化了职业内涵的复杂性?而且也决定了其所运用方法的进一步更新?就如同当代世界农业教育的实施已趋向博采众长一样?职业教育若要单凭一种方法?不管这样方法多么有效?则肯定是不行的”。

除了课堂学习和实验室的学习外?采取“主动作业”的方法也是杜威提出的实施职业教育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所结合进去的有利的因素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要多。”

显然?“主动作业”实质上是杜威“从做中学”的方法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种方法既有别于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有别于单纯为获得实际利益或仅仅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狭隘的职业训练的方法。

杜威认为?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指导应具有灵活性。他明确指出?“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醒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只有客观和仔细地了解儿童?才能进入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和进步?指导儿童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选择职业。教师应改变那种认为“职业指导会使人对职业做出确定的、无可改变的和完全的选择的观念?那么?教育和所选的职业都可能流于呆板?阻碍将来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保持审慎的同时?应务必使学生的职业准备能继续不断地确立目的与方法。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许多封建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仍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成为当前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确立。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水平。世纪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表示了相当的重视?曾先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备的教育必须要包含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个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学会生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增强全民职业教育意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流动性必然增大?所以“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的时候有最适度流动性?便于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种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

因此?职业教育“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

2、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

杜威明确指出?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社会的教育”。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就是杜威思想的例证。这种趋势?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使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现代青年?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职业教育研讨会上?美国代表赖安指出?当今的职业教育对就业者的教育程度的要求比过去提高了?为了适应下个世纪的挑战?需要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教育。

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意味着把职业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学生不仅具备普遍文化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心理素质?从而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必需的广泛的迁移能力。

3、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杜威认为?“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意见》中针对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个不适应”,明确提出了“坚持七个必须”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蕴含有极深的思想内涵,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强有力的指针。其中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首次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总之,“坚持七个必须”,实际上也就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七条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首要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约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协同性原则。坚持这七条基本原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就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分层次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过去,《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均是较概括地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而《意见》则分小学、中学,中学又专门对高中、职业学校分别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紧迫要求。这样就更有利于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克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此外,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新增加了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社会常识教育、国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些新增加的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统的要求

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意见》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强“三课”建设和教学。“三课”即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过去一般只提出了搞好“两课”建设和教学,《意见》新增加了职

业学校德育课,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强调,也使中小学主渠道德育课的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统。

二是首次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其中要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注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首次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是首次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尤其是专门对“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有力措施。这应当说是对同志“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①的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对此,中小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曾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出过一些要求,但《意见》则首次专门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这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广大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应当准确地把握。

二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四要”: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二“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三“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四“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要坚持并创新地运用这四种方式,我国的中小学师德教育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三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即“三个建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三个建立”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机制,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五、强调指出了社会各部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对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一些要求,《意见》根据同志关于“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②的指示,进一步强调指出“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主要职责任务。

《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其中要做到“三个加强”,即“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达成有效统一。

《意见》对新闻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公安、工商、司法、工会、妇联、共青团、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等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主要要求是:“两个大力宣传”、“两个积极开展”和“四个加强”。“两个大力宣传”是“大力宣传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积极开展”是“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四个加强”是“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总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我国广大青少年都得到健康成长。

六、强调指出了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必须实行强化的运作保障评估机制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都曾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问题作过一些要求,还曾在《规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并创新地提出了领导管理体制和运作保障评估机制等系列问题。

首先《意见》站在国家命运和教育战略的高度严肃指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为此,《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实行和不断强化“一个体制”、“三个机制”。“一个机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三个机制”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

行机制、德育工作运作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表彰奖励和督导评估机制。这“一个体制”和“三个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管理系统,一个整体工程,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建立健全并实施强化之,就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作用。

总之,《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文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力求克服八种不良倾向,即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视小学德育不重视中学德育,只重视普通学校德育不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德育不重视师德教育,只重视课内德育不重视课外德育,只重视学科德育课程不重视隐形德育课程,只重视校内德育不重视校外德育,只重视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不重视实际的德育效果等不良倾向,从而使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真正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的需要,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②《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教育》2000年第2期。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职业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时代使命,必须具有战略远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有宏观管理主体、社会中介中观主体和各普通高中等职业院校)前者如高职院校+、职业高中和一般的职业培训机构等等微观主体。它们既受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同时还受到市场的制约和影响。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的市场因素主要有:一是社会中行业的非生产性日益凸现,而第三产业即服务性行业种类繁多,技术性、服务性差异明显;二是待业群体、就业群体、失业群体)包括隐性失业等+情况复杂,而广大待业群体、失业群体,对于就业和再就业的动机和要求又各有特殊;三是劳动力市场中,主雇双方的协调受到职业、学历、专业、待遇、环境、性别、年龄、人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相互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并不一帆风顺等等。针对此种情况,各职业教育主体均须有敏锐的市场意识,需要在两个方面强化,并不断培育能预见市场趋势、与市场现实需求相一致的职业意识。首先,坚守主业意识,确定主业定位。职业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文化传统优势、师资队伍优势、政治和社会资源优势,以及其他优势,确定本单位的主业,而国家则应给予指导和协调。其次,坚持专业精神,明确专业方向。唯如此,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才能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内在动力,才能获得承担与履行自身责任和使命的精神和意志基础。唯如此,职业教育广大学员,才能保持强劲的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实践、热爱本职、精于事业的内在驱动力和引导力,才能真正成为“将以有为”的合格“产品”。唯如此,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才能拥有可靠的意识保障。

二、职业教育主体必须适应职业之需

职业教育机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和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对各方面合格与优秀人才的客观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职业教育机构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道。在我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是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讲: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马克思主义尤其重视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注重对客观需求形势的积极适应、主动顺应,而且还要对外界的各种环境和趋势做出充分、合理和有效的反应。这是职业教育机构同市场之间建立合理联系的重要机制和方式。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很多机构,从市场的实际需要、需求出发,“有的放矢”地确定招生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有关课程,有选择性地进行招生录取,目标明确地延聘专业教师,以此很好地适应了市场和社会的形势。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去,研究市场、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提升认识,必须把握三个“轻重缓急”:一是社会的轻重缓急;二是自身发展的轻重缓急;三是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以求学为就业之路的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轻重缓急。将本单位的事业和自身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成都市外语职业中专学校,乃一所公办民助的培训单位,学校从现有家底出发,根据自身的培养能力,挖掘潜在办学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利用社会急需学历不高、动手操作严格的劳动力需求,以及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学生急需就业的形式,充当和发挥栋梁和人才加工厂的作用。把三方面不同的需要统一和协调起来,为社会把好事做实了,把实事办好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职业教育主体务求职业之本

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我国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呢?职业教育的根本有整体与局部,即总的精神、原则、方向和各个职业教育实践主体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我国职业教育总的精神和原则,就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宏观之本。职业教育的微观之本,因职业教育主体的类别、规模、实力、优势乃至兴趣等特点而又有很大的差异。就各个具体单位而言,其职业教育的根本,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忠诚,对教育精神和原则的坚守,就是把人放在具体而核心的地位,通过自己具体而特殊的工作,传递人生之道,“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这就是职业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全部内涵和意义。

四、职业教育主体必须构建职业之师

举办和发展职业教育,合格、称职、务实、敬业的专业教师是必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和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以师资为核心竞争力而群雄逐鹿的局面。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精神、人品、态度和精湛的专业基本知识,而且还必须有很强的操作指导和指挥能力。须知,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的血肉和支撑,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应该具有立体交叉、相互贯通、紧密衔接的特点。按照学科规划、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结构、根据市场倾向等等,在师资的专业性、基础性、公共性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置,同时注意师资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科学配置,从本单位校情出发,使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专兼职结合、现役与后备衔接、专业特长与博学广闻互济等的特点。当前,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又纳入了市场轨道的趋势,这方面值得大力探索和总结。

五、职业教育主体必须提升职业道德之境

职业教育提升职业之境,内涵和实质在于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就学校而言,树立和不断强化服务人、激励人、发展人的奉献精神和自觉意识。就学生而言,培养积极、健康的广泛兴趣和爱好,树立读书、工作、发展、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读书观。职业教育提升职业之境,关键在于关怀人、体贴人、理解人、帮助人、发展人、尊重人。只有尊重和关怀人的制度才会被尊重和拥护,只有尊重、爱护、关心、帮助人的教育才能得到认同和支持,只有尊重、保护、服务人的学校才有资格办教育,才能得到认可。职业教育关怀人、帮助人,应该讲爱心和奉献施行于一切学生。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其价值都是平等的,因而都是值得珍视和必须善待的。杜绝和避免,以职谋利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这是提升人格境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提升职业之境,关键是要提升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和知识传授者的人格与心灵境界。学校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具体实践,即改造、塑造学生的灵魂,帮助树立切合实际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也改造和完善自身。

六、职业教育主体拓展宏观眼界

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是一个整体,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之中完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教育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社会作用,职业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响应的应该具备整体和集体的宏观意识和品质。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管理和规划,必须把握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精神、方向和发展道路,涉及总的运行、前进和发展模式与途径;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建设环境、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总揽协调。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做职业教育实践主体的贴心人、指路人、组织人。而各个具体的教育办学单位,则立足本单位,着力于自身发展的利益,着眼于社会和国家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利益,做联系国家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具体落实、实践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贯彻在实际办学管理服务过程之中。至于职业教育的广大学生,则当然地要有走出学校,走上社会、走上岗位、走出襁褓、走向奉献的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把自己的就业、生存、生活、发展和学校、单位、国家、社会、民族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及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联系起来。最后,社会特别是广大的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热情、有效地支持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事业。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关键词:聋校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对聋校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残疾人教育中要着重发展的部分。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条规定:“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并对相应的师资、教材、形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和说明。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包括聋童)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残疾人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聋校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聋校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聋校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存在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现象,使得聋校职业教育没有真正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然关键的问题是聋校没有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内容体系,没有构建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本课题通过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建立聋校职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聋校职业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以指导聋校职业教育工作,解决聋校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研究。

2聋校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相关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与态度,同时也还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等。根据职业知识分类理论和聋生的身心特点,聋校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生活教育、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2.1生活教育的内容

广义的生活教育是指为人准备生活的教育。残疾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劳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这里谈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实践性知识,它们在残疾人就业中具有辅助作用。

2.2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活动(或作业)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研究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时,要从劳动技术规则、劳动技术情境和劳动技术判断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要素,从课程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提炼这些要素,并通过劳动技术课程和相关课程加强对这些要素的训练,为以后的职业训练奠定基础。

2.3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分为职业陶冶和职业训练两个部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对这两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为例。职业陶冶部分没有明显的定向性,主要是通过职业陶冶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识,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职业训练则要通过确定工作机会,对聋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职业诊断,使职业要求与聋生的个性特征得到较好的匹配,同时确定出需要训练的内容或改变的条件,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发展支持式职业训练课程的关键是确定一种课程生成模式,即包括环境分析、职业诊断、教学目标制订、课程编制等流程和技术,以便教师能够在确定工作机会以后,为学生编制出相应的个别化课程。

2.4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培养聋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当然,职业道德教育也常常体现在生活教育中。这里更强调其科学性与系统性。首先,要帮助聋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如:科学的作息时间、充分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习惯、个人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心情愉快等;其次,是帮助聋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监督,互相帮助等;再次,是培养聋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来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是树立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聋生从小就要养成服务的意识与习惯。

3聋校职业教育模式

世界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法国、中国为代表的学校模式,又叫官僚模式,其特点就是职业培训在学校内进行,由国家说了算,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优点是理论丰富;第二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又叫自由模式,其特点是按照企业的需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学生有点类似店里的学徒,优点就是实践机会多;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又称为国家控制的市场模式,其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制定计划、投资等,而国家制定基本的政策来控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学习。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培训之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培训时,在企业与在学校的时间基本相当,而放假则是按照企业而不是按照学校;第四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就是上面三种模式的综合。上述这四种模式是从宏观上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概括,也适用于聋人的职业教育。但是聋人除了具备一般人的共性之外,他们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到聋校职业教育模式来说,也应该有特殊性的一面。通过对聋校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聋校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明确提出聋校课程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生活指导课,劳动技术课以及职业技术课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聋校教育的实际,聋校职业教育的实施,可重点考虑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义务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是针对聋校中聋生开展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的以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或者在各学科中渗透的职业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号是指在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下面主要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低年级(1~3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模式。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例如在数学课程中,聋生学习计算利润和损失,学习毛利等经济词汇,记录销售过程与排列定货单等;在语文课程中,聋生学习工作的日常用语、问候的礼节,以及书写职业申请书和面试的技巧。生活指导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其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的生产生活情况来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生活,逐步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中年级(4~6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模式。这里的基础教育课程同样要通过各学科向聋生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劳动技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1)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3)遵守劳动纪律教育;(4)在劳动生产中与人交往的训练;(5)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教育,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基本劳动素质的准备。主要通过聋生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手工制作和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劳动技术指导。

第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高年级(7~9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模式。在这里,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也要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这里的“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有:(1)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生产常用的设备、工具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接受生产班组管理,会检验产品质量;(3)农村或乡镇聋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如科学种田及养殖业、服务业、商业、木工、农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职业认知、职业准备、职业心理和职业定向教育;(5)计算机知识。

3.2“生活中心”模式

生活中心模式是布若林(D.e.Brolin)和考卡斯克(C.J.Kokask)在1979年提出来的。这种模式强调生活调节与个人对社会的职业适应。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纳为22种能力和102种亚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日常生活能力,二是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三是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能力。具体课程就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设计:(1)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课程有:管理家庭财务、修理增添家具和设备、计划安排个人的需要、抚养小孩、计划与购买衣物、参加市民活动、妥善安排业余生活、参加社区的活动;(2)培养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课程有:对成就的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功的独立性、决策与解决问题、恰当的交往;(3)职业指导与职业准备的课程:就业可能性的探讨、职业选择与决定、必要的手工技巧、销售能力、满意工作的寻找与保持。

日常生活能力的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这对聋生来讲尤为重要。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职业教育项目是帮助聋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在现代社会,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如QQ、发传真、发电子信息、购买车票、查看报纸广告获得求职信息等。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课程包括培养聋生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行职业探索,获得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

3.3经验中心模式

经验中心这种模式与职业教育实习相似,即通过学徒下到工厂、车间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生活。经验中心模式可适用于正常儿童、聋哑儿童、轻度障碍儿童等。这是一种个别化与普通教育结合得最紧密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安排儿童用2~3周,每天安排1~2个小时深入工厂、车间、银行、商店、医院、旅行社等单位从事某项实践性的劳动。劳动的内容是实施运用已学的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共同的职业基础知识;体现了不同职业个别特征;无报酬性的义务劳动;着重于探讨各种职业劳动的性质和普遍性的经验,而不是某种专门的技术;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聋校职业教育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到聋生的身心条件,帮助他们选择从事某项最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工作,例如,培养聋童学习绘画、舞蹈、缝纫等。

3.4支持式模式

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首先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聋生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为他们提供密集型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在竞争性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支持帮助聋生就业。由于支持式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方面,要求采取综合性开放课程。这种课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社会生态性。支持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所获得的工作机会必须相适应,因此,训练的内容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就业要求,更要体现每项工作机会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态特征,如环境条件和社会特性等;其次,是个别化。课程内容需要反映聋生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特殊要求,即适合个体差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4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残疾人基数很大,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聋校和聋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注意考虑聋生的身心特点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内容,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同时,各地出现的聋校职业教育模式也远远不止上述几种,不同聋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所以,对一所聋校来说,不可能有现成的职业教育模式照搬照抄,而是应当学习借鉴,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职业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14.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

[3]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33.

[4]远远.世界各种职业教育模式[J].职业技术,2007(11):63.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当今职业教育启示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运动的先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提出的许多职业教育的思想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现摘录一二与读者共享。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的含义和意义

黄炎培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2.职业教育的长期性

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指导乃长时期继续进行之事业,非短时期之商榷。职业指导之实施时期,自职业陶冶时期,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就业后补习时期,至确能自立经营,无需辅导时期,绝非短时间两人晤谈之匆促商量所能塞责。”黄炎培提出要建立一个包括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和再补习在内的职业教育系统,使职业教育贯彻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其中,小学重在职业陶冶,为职业教育的打基础阶段,初中阶段应进行职业指导,高中设职业分科,或专门职业学校进行系统地职业训练,就业后还要接受职业补习教育。

3.关于职业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黄炎培认为从广义而言,“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职业教育在教育制度上应有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地位。那种以普通教育为正统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偏系的教育的陈旧观念应根本打破。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启示

按照现实国家的教育体制,一般公民是在接受普通国民教育后,或接受高等教育或接受职业教育才进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者的。最近的一项专项问卷调查,以中学生,职教生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令人深思。

1.明确职业的意义,确立正确的职业观

黄先生认为,职业本身不仅要求供需经济,而且要求才性相近,才能使事得人,使人得事,“使百业效能赖以增进”,使人“获得职业的乐趣”。教育具有发展人类生活知能与培养服务精神的双重功能。“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根本性的认识和态度,他包括人们对专业职业根本性的认识,个人选择职业的标准等。这里“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应理解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是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问卷中当被问及从事一门职业的意义时,81%选的是谋生的手段,选个人价值的体现占7%,选其他的占12%。虽然在商品经济发展,人的观念很多被物化的今天,对职业的看法不可能不受影响,但如果只看到职业谋生的意义,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就很难理解职业带来的精神乐趣。

当被问及进行职业决策时,在主要考虑的因素选项中,选经济收入的占79.8%,选升职机会的占7.2%,选事业发展的占6.0%,选工作地区单位名气的占7.0%。这其中,经济收入、晋升机会、单位名气的占到了94%,对名利的追逐可见一斑。

从敬业乐业意识方面,当被问及从事现职业的感觉时,选压力比较大但不快乐的占68%,选很快乐没有什么压力的占9%,选有压力但很快乐的占15%,选其他的占8%。不难想象只有压力而没有快乐的从业者会有“乐业”的想法,既然此间长期得不到乐趣,又还没过多感受生活的压力,跳槽变成为常见的一件事。

在这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毕业后更换单位的情况,一年内更换一次的占45%,更换过两次的占20%,更换三次占10%,没有更换过单位的占25%。而在就职者中当被问及是否有跳槽想法时,持肯定说法和可能说法的占到了76%。职业流动周期的缩短虽然在一方面说明劳资双方自由选择度增加了,但会增加资方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的求职成本,这对已经严峻的就业形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关于职业教育的起止期的问题

黄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施加影响的过程。比照当今情况分析,笔者认为,这其中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最重要。但现实是职业教育开始的时间迟滞于学生的需求。初中阶段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进入职教或直接就业,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实有必要,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很少顾及学生这方面的需求。进入高中阶段后,通过高考上一个重点大学,几乎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至于上什么专业,往往缺乏科学的职业测试,等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再接受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有一种“亡羊补牢”的感觉。调查中学生当被问及选择专业的信息来源时,选班主任或朋友介绍的占65%,选家长决定的占25%,选其他的占10%,而当被问及班主任或朋友介绍的依据时选专业测试的占不足5%。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现专业时,选“热门”专业的占48%,选个人爱好的占23%,选其他的29%,这更说明了问题。

3.关于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职业教育之重要性今日为更多的人士为之大声疾呼,如何使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重温黄炎培先生的教诲意义不可低估。他认为“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他强调“离社会无教育”,主张施行何种教育,必先考察何种社会。他认为社会化的办学方针应贯彻于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如下。

(1)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

(2)培养目标的社会化——造就适合社会职业生活的各行业人才;

(3)办学过程的社会化——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招生人数、培养规格直至职业道德标准的制订,无不建立在周密的社会调查基础上;

(4)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考指挥棒还是使人趋之若鹜,进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办学机制方面来看,公立学校占据着众多资源但机制转换慢,特别是缺乏既会说又会做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职业教育的水平不高,国家投入不足则是另一个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办学是一个方向,但教育效益显现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国家必须成为教育投入的主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