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的构成要素十篇网络的构成要素十篇

网络的构成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55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1

关键词:高技术集群网络

abstract:thisarticlehasanalyzedthehightechcolonyenterpriseinnovationnetworkbasi文秘站:cintegrantpartandaffectsmutually,thehightechcolonyenterpriseinnovationnetworkintegrantpartmainlyincludesisengaged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eenterprise,constitutestheperipheryassistancenetworkcustomer,thesupplier,thegovernment,theuniversityandthe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ionaswellasthegovernmentdepartment,butcolonysinfrastructure,theculturalbase,thesystemenvironmentandenterpriseinnovationfacesthetechnicalenvironment,themarketenvironmenttooktheinnovationenvironmentaleffectenterprise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behavior,thedifferentessentialfactorhasthedifferentfunctioninthecolonyenterpriseinnovationnetworkandrelatesthemechanismmutually.

Keywords:HightechColonynetwork

1.引言

作为集群创新活动的载体和组织形式的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企业创新网络研究主要分析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间的合作行为与组织间的联结机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结网行为主要是为了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Freeman(1991)把创新网络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协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分包、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研究协会、政府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等类型。纳尔逊和温特按形式把创新网络分成全国与区域的创新网络、正式与非正式的创新网络两种。

2.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核心企业网络、辅助网络和创新网络所面临的系统环境组成。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作为网络主体的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构成辅助网络的顾客、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而集群的基础设施、文化基础、制度环境和企业创新活动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则作为创新环境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2.1企业:在企业创新网络组织结构中,核心网络由具体参与和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构成。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是创新的主体和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核心要素。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创新主体应满足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对创新活动自主的决策权,二是具有进行创新活动所要求的能力,三是承担创新活动的责任与风险,四是获取创新活动的收益(李正风,曾国屏,2001)。由此可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据创新活动的特征和类型,其他的大学、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也起着不同的作用。集群式的创新观点需要考虑企业间的合作与互动,不同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间的相互协调可以使集体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刘金红,2005)。

2.2顾客。波特在其着名的钻石体系别强调了本地的需求条件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本地的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产品和技术。而本地需求市场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客户需求的形态和特征,它影响企业如何认知、解读并回应客户的需求,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会迫使企业在市场压力下努力改善和创新,提高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开发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只有能够受到顾客欢迎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获取丰厚的利润。企业的顾客既可能是其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可能是使用其产品生产其他产品的企业,而如果企业的顾客是企业,那么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共同开发新产品的机会。

2.3供应商。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供应商除了要努力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外,还经常主动参与到生产上的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而从事产品创新和生产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与其专业化的供应商密切相关,供应商也会作为生产和设计模块产品的模块供应商参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活动,可靠的原材料和合乎技术标准的关键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会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成败。

2.4政府。政府在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主要角色是创新活动的推动者和创新政策的制定者。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萌芽和成长通常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在产业集群开始成型之后,政府可以强化集群的发展和形成,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波特,2002)。政府在与民间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集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集群(波特,2000)。在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作用比技术更加重要。政府应该致力于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吴敬琏,1996)。政府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真正的创新主体应该是集群内的企业,政府只能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政府的职能是通过集群发展政策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自主性,鼓励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冯德连,2006)。虽然政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但政府却能够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影响高技术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创新行为,影响和推动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例如,韩国政府在大德科学城和龟尾电子工业园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立了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并在技术与学术单位之间,建立商品化的工业发展中心,通过产业发展

计划选择合作研究发展计划,在技术研究上大量投资,由政府参与协调企业的高技术创新(波特,2002)。

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创新行为:①政府可以通过营造促进集群创新的环境,制定鼓励竞争、提升需求质量的政策,激发集群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②政府通过制定技术标准、产业标准,影响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鼓励企业创新。③政府的科技政策、合作研发活动也会带动企业创新。④政策通过帮助集群建设基础设施,吸引高技术人才和企业来到集群,这些企业和人才会带来有关创新的新的想法和新的技术。而集群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特征,需要政府公共资金的支持建设。⑤政府可以通过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影响集群的创新行为,帮助集群构建集群创新系统。

集群中存在着保证创新网络稳定运行和发展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则要由政府扮演主要的角色。政府应该通过建立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等正式规则规范和协调集群企业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这些正式制度与集群内的非正式制度应该是互补的、相互关联的,起到集群非正式制度所不能达到的协调和约束功能,为集群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2.5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术的源泉,它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处于科技的最前沿,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大学和科研机构往往与企业合作从事技术创新,而从大学和科研机构衍生出来的企业也为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6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在创新网络中充当着沟通和桥梁作用,它们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咨询和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关于技术、产品、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人才、资金、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7创新外部环境。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资源依赖性。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控制和制约,创新环境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所处的外部条件,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所需的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等条件的改变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和企业网络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处理机制应对系统变化带来的震荡与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也改变着创新环境,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协作可以形成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的网络环境。

3.结论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作为网络主体的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构成辅助网络的顾客、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而集群的基础设施、文化基础、制度环境和企业创新活动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则作为创新环境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这些不同的构成要素在企业创新网络中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构成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剖析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作用机制,提高网络中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worksofinnovation:asynthesisofresearchissues[J].Researchpolicy,1991,20(5):499~514

[2]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3]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冯德连.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刘金红.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内在机理——以柳市低压电器集群为例,特区经济,2005,11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2

帝联科技由一支拥有资深互联网服务、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管理等背景的复合型团队创立,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平台搭建和运营以及互联网增值业务拓展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005年,帝联科技在上海成立。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三网融合下新业务发展的独特理解,帝联科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网络优化服务提供商,并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长沙、南通等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及研发中心。

帝联科技持续专注于网络优化,已形成从硬件设备选型、基础iDC构建、分布式iDC方案咨询到最上层的CDn网络优化的一条龙综合服务体系。

帝联科技将帮助更多行业用户融入网络,并且通过全面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帮用户取得成功。

帝联科技同众多优秀的硬件厂商和运营商保持着密切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并在全国各大城市拥有丰富的iDC资源,覆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商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等。

截至2009年12月底,帝联科技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拥有160多个优势机房,带宽储备近600G,形成了覆盖广、稳定性好、价格优的高品质互联网资源。

帝联科技一直秉承“科技成就未来,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帝联科技60%以上的员工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逾百名的技术、服务和运维团队成员为遍布全国的客户提供不间断服务。帝联科技致力于打造更佳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3

本文主要以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详细、系统地提出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LtCe模型。在分析了影响因素之后,通过名义小组法集中意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1.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

根据学习条件理论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一个影响网络学习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影响网络学习的因素分为学习者(Learner)、教学者(teacher)、网络课程(Curriculum)以及学习环境(environment)四个方面,简称为LtCe模型(如图1)。在该模型中,学习者因素是核心,它是网络学习的内部影响因素;教学者因素是关键,网络课程因素是基础,学习环境因素是保障,三者共同构成了网络学习的外部影响因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于网络学习过程,从而对学习效果形成不同的影响。

图1网络课程学习影响因素的LtCe模型

2.基于aHp的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2.1层次分析法简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从而使复杂问题能够使用简单的两两比较的形式解决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2.2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评价层次结构

建立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评价层次结构的目标是使得大学生分清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主次影响因素,以便在以后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提高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以上分析的网络课程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图2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示意图

2.3应用举例

2.3.1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评价判断矩阵

通过萨蒂教授的标度法,即人类判别事物好坏、忧劣、轻重、缓急的经验方法,对不同的比较结果给以数量标度。如标度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具有同样重要性;标度3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前一个指标比后一个指标略微重要;标度5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前一个指标比后一个指标明显重要;标度7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前一个指标比后一个指标重要得多;标度9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前一个指标比后一个指标绝对重要而像2、4、6、8等标度表示上述各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则是反比较,表示两个指标相比较,后一个指标比前一个指标重要。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即指标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追成对比较阵,基于五个优秀学生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运用名义小组法得出一个统一的结果。即笔者先选择一些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或者有经验的人作为小组成员,并向他们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请他们独立思考,要求每个人尽可能把自己的备选方案和意见写下来。然后再按次序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陈述自己的方案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对提出的全部备选方案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赞成人数最多的备选方案即为所要的方案。然后,对各个矩阵中的标度予以确认,并且按照两两判断矩阵的生成方法和结构形式,获得了该评价体系的各个层次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2.3.2构造层次分析矩阵

如图2所示:第二层1个(3阶);第三层4个(4阶);第四层12个(12阶),共17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4

[关键词]信息素养网络社区网络文化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98-02在当今社会文化的构成中,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的衍生物,汇集了人类方方面面的信息和成果,再以其所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多元性在网民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中极具传播力、渗透力、感染力的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甚至于不受国界和传统文化习惯的束缚。网络文化在给人类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具有“双刃剑”性质,这一特性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世界各国都在从适应主流文化需要和构建好本土文化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规范,以求取其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探讨基于网络社区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课题的蕴义也正在于求取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

一、国际国内社会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

从国际社会看,普遍重视网络文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有关规范网络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将网络文化置于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法律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掌握利用好网络文化的规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即国家层、组织层和子单位层,探悉影响信息技术的成功执行与使用的相关因素。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包含于三大主题的有关内容,分别为强调文化对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自身特点和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一直显现着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态势,网络文化包围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并通过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和企业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的途径进入到对整个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实事求是地说,网络文化已经在我国文化中扮演起耳濡目染的常规化发生教育和熏陶作用的重要角色,这一取向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对于网络文化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党中央鲜明地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党的十亦鲜明地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我国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从研究趋向看,比较集中于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保障、防范、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和技术层面,尚没有将网络文化本身的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主体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以及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相融合等方面建立一体化解决方案性联系起来。所以,出现了学者们对于网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关于网络文化现象的描述、网络文化群体文化的类别研究等方面成果颇多,比如网络青少年文化、社区文化等,但却少有从网络素养教育层面研究网络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依据这一理论来认识当今的网络文化,就不应该小视与这一文化形式将会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的影响。必须求取网络文化的正面响应,将网络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平台来重视、来打造,大力建设突出民族性、彰显时代性、展示民族性、注重服务性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推进公民进行网络文化素养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高校网络文化社区的构建提高高校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在网络文化中的作用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认为它是“利用大量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感知信息的需求,有能力获取、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并具备学习的能力”。

事实上,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人类社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与汲取和利用网络文化处于正比关系。有怎样质量的信息素养,就会有怎样的欣赏和接纳网络文化的品位。再具体些说,信息素养既包括价值观方面的内涵,还包括技术层面的内涵。从价值观方面的内涵看,一个人持有何种价值观就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抱有怎样的看法和采取何种行为。若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则他会以金钱作为标准来衡量周围一切事物的价值;若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则他的行为会处处体现出助人和奉献。价值观对于个体来说至关重要,它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品质和行为,并决定了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如果在利用网络文化的过程中,网民的价值观是符合进步文化的,自然会有区分网络文化中“良莠”信息的能力,否则,出于个人喜好的习惯观念和“人云亦云”的盲从判断,则可能会出现汲取和认同不良信息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这种素养是一种工具性的能力,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则利用网络文化的效率将打折扣。所以,一个人利用网络文化的信息素养包含着价值观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构成。

(二)网络文化的多维建构

建构网络文化,应当多维度地推进,至少涉及三个维度:“纯文化”的事业维度、网络经济的产业维度和网络政治的执政方式维度。在纯文化维度上,建构网络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经济维度上,建构网络文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公民的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消费权;在网络政治维度上,建构网络执政文化体系,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高校来说,网络文化的多维构建旨在加强学校网络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立校园防火墙,安装网络信息净化器等措施,对学校网络进行净化,过滤和消除色情暴力信息,监控不良信息的渗透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破坏,在教育过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

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具体措施:一,建立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的网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二,建立各级社区教育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系统;三,建立详细具体的网络社区教育服务菜单;四,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施教人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队伍;五,建立社区教育绩效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秀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与引导策略[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5

关键词:社会网络行为;影响因素;个人特质;资源需求;外部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业失败复原过程中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研究,编号:14BGL01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创业失败学习所得对再创业意愿及进入模式影响研究,编号:12YJa630054(主持)。

一、引言

在创业资源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得到一致的结论:要保证创业成功,创业者就必须广泛地获取各类资源。然而,在创业初期,其自身并不拥有充足的创业资源,这个阶段新创企业如何以较少的成本从外部获取所需的各项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研究者已达成共识:社会网络是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的关键渠道,并且网络关系中的友谊和信任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的价格(Zhaoandaram,1995;张君立、蔡莉等,2008)。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源,而网络活动为企业获取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渠道(Jarillo,1989)。所以,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是其与外界沟通并有效获取创建企业所需资源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同时得到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可。

然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社会网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网络关系的规模、强度和结构等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创业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境相应地构建和管理其网络关系,通过发起新的关系调整不合理的或对已有的关系进行管理以获取不同资源。然而,不同的创业者在社会网络构建过程及结果上展现了不同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是否会构建网络和管理网络”以及“如何构建网络”和“如何管理网络”,有些创业者在处理外部网络关系上十分外行,他们没有构建新的关系的意识或是不会主动去构建新的社会网络,而有些则是社会网络的天才,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寻求新的网络关系并很好的管理这些关系,这两种不同的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影响创业者这些网络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二、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的界定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学术界关于创业领域的社会网络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视角:一种是从个人层面的“个人网络视角”,关注创业者个人特质对创业动机和活动的影响;另一种是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组织网络视角”。本文主要是从创业者个人层面研究其社会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网络理论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独特的分析视角和解释,同时,越来越多的创业行为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张荣祥,2010)。然而,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都局限于研究社会网络的静态特征(网络强度、网络规模和网络异构性等),而对于社会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却研究甚少。本文中的社会网络行为不仅关注创业者是如何构建、动态调整和有效管理其网络关系,更关注创业者为何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网络行为。

基于对以往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社会网络行为是指创业者利用关系技巧和合作技巧所进行一系列网络构建和网络管理活动,以实现资源获取目标的行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创业者的社会网络行为能有效克服资源约束,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社会网络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网络构建(邢小强、全允桓,2006,2007;张君立,2008;李玲,2009;任胜钢,2010;朱秀梅,2010);二是网络管理(mollerandHalinen,1999;邢小强、全允桓,2006,2007;朱秀梅,2010)。各个维度的构成和测量主要基于现有理论成果,考虑中国情境进行重新整合和扩展.

1、网络构建

我国学者徐金发等(2001)指出,虽然有些企业的关系网络比较稳定,即一般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但是一般性关系网络都会随着关系主体状态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

朱秀梅等(2010)通过归纳已有的研究得出:网络构建是指新企业利用关系技巧选择潜在合作者、发起并动态调整网络关系。

我国学者张慧玉,谭劲松(2012)表明:网络构建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新企业获取外部资源以突破资源局限,满足生存和成长所需的资源。网络构建的效果是新创企业社会网络规模、强关联数量及优质关联数量等多项指标的综合。

通过综合上述研究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网络构建是指创业者通过对网络个体价值的评估和判断,主动结识潜在合作伙伴并利用策略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关系。网络构建的任务包含寻找最优对象(如搜索与评价)、建立有效连接、扩大网络规模、调整网络位置,网络构建能力的大小可反映在网络规模、网络位置、网络多样性上(张君立,2008)。

2、网络管理

moller和Halinen(1999)从企业层面定义了网络管理,他们提出网络管理是指焦点企业在其网络中调动(mobillze)和组织其他行动者的资源和活动的一种行为。为了创造价值,构建和管理网络(包括供应商网络、客户网络和研发网络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从企业管理职能活动来看,网络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三方面的活动

我国学者蔡莉、张君立(2008)则从创业者个体层面定义了网络管理。他们提出网络管理是创业者社会网络动态特征的有效体现,它不仅仅是指创业者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关系管理,也包括管理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者、科研机构和顾客等关系组合的行为。网络管理包括网络计划、组织、建立新关系以及优化关系组合四个模块,具体包括网络需求分析(内部分析、网络分析、环境分析和特定网络关系的任务分析)、寻找最优对象(搜寻与评价)、与之建立有效关系(交流与信任)、发展最优关系组合(连接数量,连接内容,连接强度)。

朱秀梅(2010)认为网络管理是指创业者对外部的个体或是组织提供的机会而做出的反应,即利用合作技巧进行网络组织、协作、交换和控制。网络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员存在,而任何一个网络成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网络。然而创业者管理网络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创业者可以游刃有余地管理网络,而有些在这方面则表现得很吃力。

综合以上,本文认同蔡莉的观点:网络管理是指指企业根据其战略及策略的需要进行关系管理及管理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者、科研机构和顾客等关系组合的一系列行为,可以通过网络计划、组织、建立新关系和优化关系组合四方面来反映。

三、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

Hoang&antoncic(2003)认为研究创业者个体的社会网络形成过程离不开对创业者个体特征因素的探讨,Koka等(2006)也认为,由于环境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网络的演化,因此,探讨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对创业者的网络构建和管理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1、创业者特质与其社会网络行为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创业者的个性特征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早期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都认为创业者所拥有的一些心理特征是致使他们着手创业或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Hoang和antoncic(2003)认为研究创业者个体的社会网络形成过程离不开对创业者个体特征因素的探讨。创业者个体的个性因素研究的重点是社会技能和个人主动性等。

(1)社会技能。依据外国学者Gesten等的定义,社会技能是指“特定的可观测的行为模式,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影响别人,并且满足个体自身需要”(Gesten等,1987)。通过国内外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得到了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中,社会技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多情境下,社会技能与成果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iggio&throckmorton,1988;witt&Ferris,2003)。Riggio(1986)把社会技能定义为一种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学到的能力以及策略。社会技能并非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综合包含许多个具体的、互不关联的内容,如情绪敏感性、情绪表达力以及情绪的控制力(Riggio,1986),自我监控力(Gangestad&Snyder,2000),自我表达、沟通、劝说他人以及应用权力的能力(Guirdham,1990)。

Baron和markman认为,与社会技能低的人相比而言,社会技能高的人更容易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通过社会技能的应用,他们自身社会网络的密度会得到有效的加强,社会网络的规模会得到有效提高,即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是其是否高效利用社会技能的集中体现。

(2)个人主动性。个人主动性(personalinitiative)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表现为个人自发并主动地完成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畏艰难并且持之以恒(Frese,Fay,Hilburger,Leng,&tag,1997;Frese,Kring,Soose,&Zempel,1996)。

在创业研究领域,Frese和Fay(1997)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主动性的程度与其再次找到工作的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拥有高主动性的个体会快速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为之而努力奋斗。Koop(2002)通过对乌干达的中小企业的所有者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主动性高的个体,其成功建立企业的概率也相对较高。Van等(2000)则通过对欧洲的创业者进行实证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即创业者的个人主动性特征与其创业的成功也存在高度相关性。

李亦晨等(2013)认为个人主动性高的创业者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持、经营和管理他们的社会网络。因此,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构建和管理与其主动性密切相关。主动性程度高的创业者更倾向于与外界组织和个人构建和维持密切的关系,其社会网络的规模和范围将得到有效扩大,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也会得到提高。

2、创业环境与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会受到其外部环境的约束,并且外部环境不是静止不动的,企业要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相应的调整应对。通过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创业环境的内涵定义和其所包含的指标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学者池仁勇(2002)将创业环境定义为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目标的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marcJ.Dollinger(2006)从创业者的视角出发,认为企业运营中的宏观环境应包括五个维度:政治和政府,宏观经济,技术,社会人口统计和生态。austin等认为创业环境是独立于创业者,不受创业者控制,但是会影响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重要因子,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税收和规则结构。张玉利、陈立新(2003)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二是获取创业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王飞绒、李亦晨等(2014)认为,企业的环境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两部分,制度和市场的变化都会对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产生影响。

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可以为新创企业的良好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对新创企业的态度,扶持政策的实施与否,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程度,都会影响到企业获得资金等各项要素资源的难易程度。如果制度环境不完善,那么就有可能阻碍创业者和新创企业通过市场手段来获取资源,但却会驱使他们动用网络关系等非市场手段。王飞绒、李亦晨等(2014)通过调查浙江台州的小微企业,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与网络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2)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会影响小微企业通过交易获取其所需资源的难易程度。王瀚轮、蔡莉、尹苗苗等研究得出,伴随着市场动态性的增强,那些成功创办新企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写商业计划、组织创业团队、计划财务报表、创办合法实体、从他人那里获得资金等等。如果市场的调节作用有限,那么就有可能阻碍创业者和新创企业通过市场手段来获取资源,但却会驱使他们动用网络关系等非市场手段。

3、创业的资源需求与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

社会网络是新创企业获取所需资源的重要渠道,创业者可以利用其网络关系从外界得到其创业所需的重要资源。依据我国著名学者林南的资源学说,不同层级的网络主体之间建立联系能很好地传递资源与信息,所以,为了满足企业对多种类型资源的需求,创业者必须发展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即企业对资源需求的程度会影响到网络的规模和强度。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然而,以往创业网络的研究多关注特定网络的静态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比如社会网络的强度、密度和异质性。本文在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的本质以及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的相关因素。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该方向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着重考虑。

第一,相关变量测量工具的完善。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倍受关注,网络构建和网络管理的测量工具也随之出现,然而这些测量工具尚存在一些问题,如量表过于简单,不能系统全面的测量相关变量。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特征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测量量表。

第二,本文只是在理论上分析各因素对创业者社会网络行为的影响,有待于实证检验:在后续研究中,笔者将根据完善后的测量量表设计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最终为创业者提高其社会网络行为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慧玉: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效应机制分析――基于效率和效果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2.

[2]张君立、蔡莉:网络能力对新创企业资源构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6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与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高效率、可靠地完成所指定工作量的性能。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其运行状态并体现出网络稳定性,还能使网络系统实现同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态,提升工作运行效率。因此,若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出现问题,将会大大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从而有损社会效益。文章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掌握有效控制其影响因素的措施。

1.1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因素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的基础部分,包括用户预置设备和输送交换设备两个部分。网络硬件设备的运行状况与计算机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网络硬件设备的性能与网络可靠性成正比关系,网络硬件设备的性能配置越高,网络可靠性就越强大。

1.2计算机传输交互设备原因

计算机用于实现传播的核心部件是传输交互设备,其主要包括通信线路、集线器与终端设备。输送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和接收网络信号,因此其性能好坏也是影响网路稳定性优劣的重要因素。并且,一般输送交换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容易被专业检修人员发现。另外,该设备的维修成本也比较高,既费时又费力,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极端因素。

1.3计算机网络结构因素

网路拓扑结构是目前最高效、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布置结构。网络结构是计算机系统固有的特性,计算机网络结构是否合理与计算机运行的速率及其稳定性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也与其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具有紧密的联系,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建设,需要对网络拓扑结构有充分的认识。

1.4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原因

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就是对综合能力强、结构组织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系统智能化管理,因此,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不应忽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而是通过优化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信息的正常、安全的输送与接收。

2计算机可靠性设计应遵循的准则

要保证计算机能进行安全有效的信息传输,其必须具有高冗余、容错的性能,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及可靠性。作者将计算机可靠性设计应遵循的准则归结为如下几点:第一,具备高冗余、容错性能。经研究证明,计算机内部存储的冗余度越高、容错能力越强,其网络可靠性就越好。计算机通过应用冗余度与容错性能可进行连续性运作,即便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其他机器设备也能够即刻感应到,然后接替故障部分的机器继续工作,使计算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连续工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提供基础保障。第二,创新技能,优化配置。科学技术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的配置也应该随之不断提高,先进技能的使用对于网络可靠性的提高具有关键意义。进行计算机网络创新,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配置优化,以及完善的网络系统功能;既要保证系统实现高运行效率及长久的使用周期,还要创新技术并应用于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强计算机风险防范能力。第三,降低计算机网络建造成本。在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其构建成本、维修成本等费用问题,提高网络构建设备的性价比。第四,定期进行网络检修。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网络体系,所以难免会发生线路中断、设备故障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网络检查与维修,以及时发现网络系统功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有效的解决,从而确保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3加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升方案

基于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计算机可靠性设计应遵循的准则的综合考量,作者提出的关于加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案分为:优化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改进计算机网络层次布局以及改造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3.1优化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由于目前最普遍及最常用的网络结构为拓扑结构,且当前还没有更先进的网络结构能够超越它,因此,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我们能做的便是优化网络拓扑结构,经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要能够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时,降低或消除数据与信息损失的发生率。例如,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会使正在传输的信息资料发生中断,从而导致资料遗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将多台计算机串联起来,备份多份资料,这样,即使其中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还可以即刻使用其他计算机来接替其继续完成传输工作,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降低计算机故障给工作带来的损失。

3.2改进计算机网络层次布局

计算机网络结构体系一共包含四个层次,即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与网络物理硬件设备。对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与布局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网络结合层次与合理性,使各层次组件的性能得到最良好的发挥,从而使各个层次结构间的运作衔接更加紧密。对网络层次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3.3改造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经上述分析,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作为计算机的基础部分,其对于网络可靠性的提高有直接联系。进行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的改造,主要在于对网络的接入部分进行改造。然而,一般进行的硬件设施的改造与升级,不仅花费的成本高,且工作量也相当的大。所以,应采用分步逐层实施的方案对每一个部分的网络硬件进行升级,并采取捆绑法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利用两台电脑的网卡同时承担网络负载,从而既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又能促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4结束语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工程;思维素质;养成对策

一、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近年来人才需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创新型网络人才实践中,更应该从学生的工程思维素养上,来拓宽学科规划与发展方向。当前,网络工程专业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上,一方面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很多院校从教育内容、教育质量、知识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如侧重于通信工程类知识,仅仅从网络工程及技术课程中进行增设,未能体现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侧重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模式,在学科定位,教学模式上以应用型网络技术为主。

二、工程思维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素养,应该从本学科知识架构,以及学科基础理论中进行体现,尤其是从专业技能、方法的运用中,强化学生工程思维的训练。思维是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了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掌握程度,对于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学科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认识到思维训练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从网络工程学科教学中来进行着重开发。从学科知识体系来看,网络工程专业融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知识,以及工程学知识,在理论上需要从多种思维能力上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数学思维有助于解决软件架构问题、计算思维有助于理论水平,设计思维有助于改善软件水平、系统思维有助于增强全局意识,特别是从网络系统架构的内部结构、外部接口,以及整个网络平台的运行中来提升网络工程管理效率;工程思维是基于网络工程设计与网络工程建设,并从知识的运用中来解决实践问题的筹划过程。

三、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养成

网络工程专业从学科知识体系中分为五个模块,一是通识课程教育;二是专业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平台课程、四是专业拓展课程;五是专业实践课程。不同课程在设置中,要围绕课程前后的衔接关系,从知识体系结构上来前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从思维能力训练上,要注重不同思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如在数学思维养成中,结合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学科来渗透;对于计算思维,利用数据库原理、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课程来渗透;对于网络思维,结合网络计算,网络协议、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来渗透,对于工程思维,利用软件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接入技术、网络规划与管理、物联网等工程实践来渗透;对于系统思维,从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来渗透。随着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从现代科学思维的养成上,强化对不同思维能力的提升。网络工程专业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通信技术,在知识点梳理上需要从不同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实践应用中来反映。学生在网络工程知识学习,以及与学科相关的具体专业理论的分析中,从数学公式、到定理理解,从网络结构到数据库开发,从具体的算法分析到智能化信息处理,都可以从学科间的衔接与渗透中来构造思维。如在理解复杂的网络系统时,可以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并同时处理,构建并行思维;对于难解的问题,可以分解来看,构建递归思维;对于程序设计,算法分析,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web课程,需要从大量的思维训练中来养成,特别是从软件编程和开发实践中,将不同的问题构建为数学模型,将问题作为构建软件架构的方向。

四、结语

思维素质是综合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渐进获得。在网络工程教学体系中,通过思维的交互性、协同性,以及知识的共享性与合作性,从具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实践中,来引导学生从中来培养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思维训练方法。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协议内容时,从最基本的请求/响应中来分别描述各层协议的工作方式;借助于分层思想,来引导学生从网络协议、报文封装、数据转发等协同、共享中来增强对网络通信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教学重要的职业素质,应该从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中来推进,开拓学生的思维架构,构建贴合网络工程学科特点的应用场景,从工程化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体系中完善学生的综合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文化建设;公民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68-05

网络文化通常是指以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并具有一定社会特征和传播功能的文化成果,目前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社交平台、网络游戏以及网络金融等。目前网络文化随着网络技术变革式发展已日益壮大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产业与传播形态,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存在安全问题。如何正确定位与解读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如何正确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如何有效加强与引导网络文化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网络文化安全内涵的界定与争鸣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泰普思科特(Dontapscott)就曾提出,“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概念”①,由此网络被引入社会文化研究的范畴。当前信息社会化、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

1.网络文化安全定义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笔者在eBSCo外文数据库对“CyberCultureSecurity”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国外还没有专有名词和专门研究,当进一步用“CyberCulture”“DigitalCulture”“Cybersecurity”“internetSecurity”等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其中国外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或数字文化)作为一个欠定的实践(underdeterminedpraxis)概念,由参与、修复与拼装组成,其可以看作是人们在当代网络社会中行为或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兴的价值观、实践和期望②。anneCarblance等③认为,广泛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辅助作用,网络对地方、国家乃至全球通讯都事关重要。国内对网络文化安全概念的研究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近年来,传播界、文化界、教育界等都对其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学者从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视角研究,认为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网络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并免受不良内容侵害,能够为

收稿日期:2016-01-3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赋权与道义:长三角青年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社会认同研究”(14YJaZH066);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新媒体涵化对浙少年价值观影响研究”(2014n085)。

作者简介:宋红岩,女,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杭州310018),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汪向红,女,通讯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杭州310053)。

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正向作用的状态④,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范畴,是安全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具体反映⑤。有学者从信息技术变革的视角研究,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形式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⑥。还有学者从高校图书馆、社群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进行研究⑦,如魏建国⑧认为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动漫、网络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论坛等。

2.网络文化安全内容研究

对于网络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既包括资源系统、信息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内容,还包括网络活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⑨。可分为网络文化安全主体(网民)、网络文化安全客体(硬件、软件与协议)、网络文化安全中介以及网络文化价值四部分⑩。也有学者参照传统的文化结构划分方法,如杨文阳将网络文化安全分为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三个层次。基于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姚伟钧认为应该将其分为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网络精神文化安全和网络行为文化安全。

3.网络文化安全要素研究

对网络文化安全的特征、功能、意义等要素,有学者认为在网络信息化下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安全冲击越来越大,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国家文化和软实力的战略性课题,是新媒体技术与文化主体交融的结晶,表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特征。国家能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受不良文化渗透影响,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二、网络文化安全现状研究

对于网络文化安全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andrewKeen认为,网络自身的问题不断地发展与显现,互联网等业余媒介的扩张会造成文化平庸,网络信息数据激增会造成信息质量下降,传统社会文化安全卫士,如权威机构、媒介工作者素质下降甚至文化腐朽。国内学者们主要从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等方面去把握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而学界普遍认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法制工作、行政效能、网络技术等方面。

四、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与构建

虽然国外在概念上对网络文化安全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与研究,但在网络文化安全行动纲领与政策法规制定的实践上却很丰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就启动了“全球网络环境创新”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的、可控可管的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管理控制问题。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或地区颁布了相关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其中,美国先后出台了《网络安全框架》等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并成立“网络办公室”,直接对总统负责。日本于2013年6月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首次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印度于2013年5月颁布了《国家网络安全策略》,提出“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的理念。我国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作为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安全全方位的管理能力。但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构建网络强国与新型主流网络文化仍然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构建

当前网络文化正由硬件技术结构与体系的建设向软实力内涵建设转向,而网络文化安全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网络应用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厘清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现状与安全治理的基础上,从新的时空观来解读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精确把握新时期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与治理,任务艰巨,要求迫切。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同志提出了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建设、网络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制度保障与机制创新等要素建设的基础上,在广义上,我们应从国际共享、国家安全、网络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多维要素内涵与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性探讨。在狭义上,我们应从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视角,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智能性、安全性与可管理性,加强网络文化传播与内容建设,加强网民的素养与能力培养。

2.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战略安排

在大数据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处于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发展战略期,要从国家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治理等视角认真研究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与路径部署。就当前世界与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来看,应本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原则,切实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与治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内容整合与传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面临着人类社会对互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同网络理论与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之间矛盾挑战的背景下,我们还应从传受交互需求视角研究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嬗变的过程、关系类型、媒介融合、受众文化心理与素质状况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传播状况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与发展的路径关系、影响因素与整体框架。

3.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协同创新与提升路径构建

我们应立足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战略要求,借鉴国内外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未来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在现有国家网络文化宏观政策机制的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研究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背景、文化创新、战略架构、内容分类、技术支撑、用户素养等维度的机制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立法、政策安排、制度建设等各要素的联动、融合以及协同创新,形成立体、多维度的国家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提升的宏观环境。同时,作为一个社会融比较强的社交平台,我们还应积极挖掘与发挥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的创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内容、行业、技术、人才等动力支持系统的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社会组织与资源调动、融合与创新的研究,以及媒介社会化环境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机制构建等。此外,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本土化实施的构建与实践,着重加强在网络文化安全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联动、话语生产与媒介融合、信息资源共享与品牌延伸、专业人才管理与网民媒介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接地气的、有序的、和谐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生态。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如同其他金融领域一样,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的理念自然不会无视网络技术对其自身的挑战与蕴藏着的深刻的变革与发展机遇。创始于1971年的美国证券协会电子交易系统(nasdaq)开创了用电子交易系统将全美场外交易市场连接起来的市场组织形式,这可以称为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理念的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冲击。而在更广阔的平台——internet上进行的证券交易无疑正在证券市场上掀起一场革命,也同样会导致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理念的深刻变革。本文正是着力探讨这一变革背后的深刻内涵。

一、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正面影响

有序高效的证券市场其特征或准确地讲界定指标,包括证券交易成本、流动性、波动性及透明度四个指标。合理的微观结构的设计正是力图在减少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交易成本前提下,实现其更优的配置效率。

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交易成本或引致“交易费用”的根本原因。网络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恰恰成为减少交易过程的障碍和信息壁垒的技术因素。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提高了证券交易的撮合效率,网络传输能力的提高加快了信息的交换效率。因此,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传统上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交易工具上的优劣对比将大为改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基于网络技术的平台将更趋加强,从而证券市场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将有很大提高。

同时,证券发行与交易方式大大改进。发行领域网络技术的运用,减少了证券市场的中间环节,传统的券商中介将由无形市场代替,证券交易速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更为显著的是,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及交易费用的大幅缩减,使得创造与运用更为复杂、更为精细化的组合交易工具成为可能。而网络的实时性、同步性、跨市场组合性同样成为交易工具创新的技术支撑。

进一步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力量对比的拉近,以及深入到社会生活更广泛领域的网络技术对投资理念的传播,也将极大地动员社会的闲置资金。如前所述,交易费用的减少对这部分闲置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也将起到润滑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壁垒的打破,发行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力量对比的拉近,交易工具极大丰富后投资者中介机构选择集的扩展,凡此种种,正体现了构建于网络技术上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在突破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制约后,在市场的深度、广度、速度及透明度上具有了传统证券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也使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展和资金的高效配置成为可能。

二、网络技术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有效性的挑战

网络技术在给证券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将对其微观结构设计理念构成严峻的挑战。

正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跨时空“握手”的特质,证券市场在深度、广度扩展的同时,也为短线、超短线资金的跨地区、跨市场集中与高速流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而在internet环境下,数万亿美元的短线资金的无规则流动,对任何局部地区的证券市场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市场冲击,震荡乃至崩溃。

加剧市场波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网络技术突出体现的点对点的中介服务改变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人格化特征,即由传统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主体特征改变为个性化色彩浓厚的市场。个性化色彩一方面表明了个人选择集的扩展与个体意识在证券市场的体现,而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稳定力量的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下降,势必引致证券市场的频繁波动。与前述的冲击相互作用,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放大,金融风险累积并高启,而这最终将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损害证券市场的效率。

如果说上述的挑战是针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共有冲击的话,那么网络技术平台上的经济规律,姑且称作网络经济的特征,同样将各个局部市场的生存发展置于更为严峻的环境中。

网络经济具有如下特征: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机遇优先,首发效应显著;路径依赖,锁定效应。而所有这些特征的结果就是网络经济的“赢者通吃”现象。

基于网络经济平台上的各个局部证券市场,由于网络环境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趋同性,其竞争也具有这种“你死我活”的特征,因而网络环境下,各证券市场间的过度竞争难以避免,而过度竞争的直接后果无疑是效率的损失,社会福利的减少。

以上是基于证券市场的角度,而网络环境下的证券市场其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也决不可忽略,用于网络安全的投入可能将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中继技术因素后构成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网络技术在改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提升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引致证券市场的波动性的加大与可控性的恶化,各市场过度竞争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势必成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理论必须面对和急需扩展的方向。

三、网络环境下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的新视角

网络的构成要素篇10

关键词: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可达性矩阵;多层递阶结构

中图分类号:F5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tdescribed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ofservicenetworkstructureinexpressfreight,andanalyzedthefactorsbyusingthesystemstructuremodel.theprocessoftheanalysisincludedthreesteps.Firstofall,itbuiltaconnectiongraphincludingvariousfactorsandcreatedtheadjacencymatrix.thenaccessibilitymatrixcanbecalculatedthroughtransitionprobabilitylaw.Finally,itestablishedtheprogressivenesshierarchyaboutthemainfactorsofservicenetworkstructure,andsotheseresultscanbeconsideredasthefoundationfordiscerningtheimportanceandinterrelationshipofthosemainfactors.

Keywords:expressfreight;servicenetworkstructure;accessibilitymatrix;progressivenesshierarchy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已从初始的各自为政逐步向实施一体化运输的方向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快捷货运服务网络优化设计问题是我国货物运输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快捷货运服务网络是政府部门和货物运营公司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对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为合理配置快捷货运网络运力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问题的界定

在本文中,快捷货运服务网络影响因素分析是以通常意义上的快捷货物运输为对象进行研究的。通常意义上的快捷货物是指以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为主要特征的货物。快捷货物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批数多,多为适箱或冷藏货物,表现为安全程度要求高、快速、集装箱化运输等新特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电子、医药、仪器仪表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成品类物资。另外铁路行包、农副产品、鲜活易腐货物也是快捷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快捷货物,如战争时代武器和特急药品等物质的运输,突发事件下的紧急物质运输都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服务与快捷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联系起来,在本文中不做具体研究。

2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受自然资源、国土面积、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区域快捷货物的运输需求、固有的运输物理网络和快捷货运的运营组织水平。

2.1快捷货物的运输需求

快捷货物运输业的发展是以快捷货物运输需求为导向的。具体来说,快捷货物的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状况、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自然状况。自然状况主要指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首先,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资源稀缺的地区不得不从资源集中的地区输入资源。再次,不同的地区在运输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也对运输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地形条件不同,基础运输设施设备的建设成本不同,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成本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快捷货物运输的网络结构。

2.1.2产业结构。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的快捷货物运输需求大大的增加。首先,就第一产业而言,主要是增加了价格高、重量轻的蔬菜水果等物品的运输。此类物品流通批量小,品种的多样化使得交易次数增加,必要的运输频率增大。从而使得快捷货运的需求增大。其次,在第二产业中,电气机械工业、运输机械工业、精密机械工业、精密化学工业等单位重量价格高的产品生产增长迅速。运输对象有很强的向小批量、高频度和高水准运输服务方向发展的倾向,从而引起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再次,第三产业的扩大也会引起大量的快捷货物运输需求。例如,大型制造商的系列专卖、大型流通业的全国快速配送、快餐食品连锁店的食品配送等各种运输,尽管这些运输需求都是小批量,但都要求具备快速、可靠、安全以及门到门等高质量的运输服务。可见,第三产业的扩大同样引起了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

铁路行包是快捷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也与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行包发送量和到达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产业结构来看,与中西部以原材料输出为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其产成品具有高附加值,是行包运输的主要目标市场。

2.1.3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牵动整个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和各个环节不断变动的过程,经济活动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运输联系为基础的。首先,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一些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各行业的某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这也造成运输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其次,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产生的快捷货物运输的需求也就不同。

2.2运输物理网络

运输系统中的各种运输通道和节点,其拓扑结构具有网络性质,形成运输物理网络。运输物理网络是快捷运输服务网络完成任务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不同的路网条件能够提供的快捷货物运输的服务不同。就铁路行包而言,铁路行包量集中分布在少数铁路线上,这少数几条铁路线都是位于大运输通道上的全国或地区性干线,这体现出了线路的差别[3]。影响货物运输网络的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和运输设施的建设。

首先,自然地理条件对运输物理网络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即该地区快捷货物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可通性;另一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运输物理网络中运输通道线路的走向,地理上的湖泊、河流、山脉等是运输通道形成的限定因素。

其次,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例如,航空运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跨越地形地貌的障碍,只要有机场和航路设施即可开辟航线。航空运输的这种机动性对于紧急救援、国防建设、处理突发事件以及边缘闭塞地区的快捷货运等都有其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是采用轨道运输形式,列车必须在铁路线路上行驶。但铁路线路的修建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很大。公路运输的道路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也很大。

2.3快捷货运的运营组织水平

合理的运营组织网络可以通过综合优化和配置既有的运输资源以达到较小的运输成本支出获得最大的运输效益,同时满足不同的客户运输需求,保证运输服务质量。具体来说,运营组织需要解决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径的选择、货物流量的分配等问题。运营组织网络具体构建时需要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性、组织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

2.3.1各运输方式技术特性。综合运输体系下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性都会影响快捷货物运输的服务网络的构建,其中各运输方式的速度是影响服务网络各个服务弧段的关键因素。从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达速度来看,铁路的运达速度高于水上运输和公路运输,但对短途运输而言,其运达速度反而低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在速度上具有极大优势,其运达速度是最高的。值得说明的是,无论哪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一个经济提速的空间(见表2)[4],故各运输方式的技术速度提速空间是有限的,提高技术速度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快捷货运的服务质量。

2.3.2各运输方式组织特性。快捷货物运输服务网络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特性和协调程度,其中各种运输方式满足运输需求的方式、运输供给的集中程度和准点性是影响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的重要因素。

第一,运输需求的满足方式是快捷货运的重要指标。各种运输方式对运输需求的满足存在着“少量多次”和“多量少次”两种模式[5]。公路运输的单车运输能力较小,但可以同时运行多辆汽车,因此公路运输对运输需求的满足方式是典型的“多量多次”方式。铁路一次运输能力较大,因此它对运输需求的满足方式是“多量少次”。水路运输类似于铁路。航空运输运量相对于公路、铁路都很小,是典型的“少量多次”。各运输方式在参与快捷货物运输时,都需要根据自身运载工具的特征提供适合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运输服务。

第二,各运输方式运输供给的集中程度也会影响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的效率。公路运输线路的集中程度较低,线路尽可能的靠近运输需求的发源地。铁路运输要求一次运输量较大,因此铁路运输线路的集中程度较高。航空运输因为运输需求的绝对量较小,单个机场的服务范围比铁路车站更广,供给的集中程度更高。

第三,各运输方式的准点性也是影响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快捷货物的运输,货主对运输准点性的要求比较高,在某些时候甚至是第一位的。公路运输自由性强,容易出现拥挤堵塞,另外突发交通事故和气象条件也会造成后续车辆受阻,这些都对公路运输的准点性有较大影响。铁路运输计划性强,较少受气象因素影响,其准点性相对比较容易保证,但如果铁路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则会经常造成火车晚点。航空运输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其准点性主要由此决定。综合考虑,只要铁路采取高效的运营管理措施,铁路运输的准时性是最高的。

2.3.3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性。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的构建也需要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具体来说,可以从运输方式对土地资源占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土地资源占用来看,水运、管道占用土地是很少的。航空运输占用土地主要是机场及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占地总量较少。公路和铁路运输是占用土地较多的运输方式,但铁路对土地的占用效率要明显高于公路。从能源消耗来看,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中消耗能源最多的运输方式,其次是航空运输,铁路消耗的能源是比较少的,水运的能耗最少。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各运输方式造成的单位污染强度,公路是铁路的10倍。相对来说,铁路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的影响更小。综合来看,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性来看,管道运输最具优势,其次分别为水运、铁路、航空,最后为公路运输。

3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层次化

快捷货物运输网络受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制约决定了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合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经济水平、快捷货物运输需求、各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组织特性、固有运输物理网络等。为了分清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和联结关系等,下面将应用系统工程模型化技术[6]建立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构模型,并将最终获得层次分明的多级递阶结构。

3.1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有向连接图

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受快捷货物运输需求、固有的运输物理网络、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性和组织特性以及运输组织水平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这些影响因素有可能相互影响制约。如地理因素、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快捷货物运输需求又造成影响;产业结构又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等。这种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一个大系统。据此建立一个有向连接图(如图1所示)反映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结关系。

3.2可达矩阵的建立

根据有向图建立邻接矩阵,并基于推移率定律进行运算获得可达性矩阵。

邻接矩阵描述系统中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直接关系,以a表示,其要素a表示如下:

a=

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的邻接矩阵建立如下:

a=

快捷货物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的可达性矩阵m可用邻接矩阵a加上单位矩阵i经一定的运算求得,它描述系统各要素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到达的程度。

设a=a+i,a=a+i,…,a=a+i,运用布尔代数运算规则,依此计算直至a=a+i=a=a+i,则得可达矩阵m=a。

m=a=a=

3.3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

可达矩阵给出了系统各个要素间的可达关系,为了弄清系统的层次结构,建立多级递阶有向图需要对可达矩阵进行级别划分、分部划分、建立结构矩阵。

3.3.1级别划分。级别划分的目的是将系统的各要素分为不同级,即不同层次,确定系统的层次关系。对于要素S,其可到达的要素集合成为S的可达集,记为RS,可到达它的要素集合成为S的先行集aS。满足条件的要素为最上级要素。

RS=RS∩aS(1)

对于本文中的可达矩阵m分析各要素的级别。由表3可知,满足条件RS=RS∩aS的只有元素S,则最上级元素为S,即L=S。

现去除L求剩下元素的最上级元素,同理可得,L=S,S,S。再去掉L求最高元素得L

=S,S,S,S,S。再去掉L求最高元素,得L

=S,S,S。至此,整个系统各要素已分级完毕。

3.3.2分部划分。分部划分所研究的是可否将系统从结构上分离成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即有向图是连通图还是非连通图;若是非连通图,还需指出哪些要素属于同一部分。

首先找出底层要素。满足aS=RS∩aS的要素称为底层要素。则根据上面四个表格可以判断底层要素集t=S,S,S,S,S,S。又因为RS∩RS∩RS∩RS∩RS∩RS=S,即要素S,S,S,S,S和S的可达集有共同的元素,故它们都属于同一部分,故有向连接图中各个元素都是连通的,属于同一个区域。

3.3.3建立结构矩阵。所谓结构矩阵就是反映系统多级递阶结构的邻接矩阵。根据该矩阵可以绘制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图。

(1)按照划分级别排列各元素使矩阵变位为下三角分块矩阵,同时找出强连接子集要素(即可达矩阵中行元素和列元素完全相同的元素)进行缩减。建立变位的可达矩阵t。

SSSSSSSSSSSS

t=

(2)计算结构矩阵S:

S=t-i-t-i(2)

通过计算得如下矩阵

SSSSSSSSSSSS

S=

(3)根据结构矩阵S绘制多级递阶结构图,如图2所示。

4结论

通过以上论证分析,可看出快捷货物运输需求、固有物理网络结构以及运输组织是综合运输下快捷货运网络结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通过影响快捷货物的运输需求对快捷货运网络结构产生递阶影响作用,决策者根据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特性和服务特性设计合理的快捷货运运输产品,进而影响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货物运输物理网络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性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影响了固有的物理网络结构。其中地理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影响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而影响了快捷货运服务网络结构。由此可见,此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便于我们分清主次,识别问题的本质,这对建立和改进快捷货运网络结构具有启发意义。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网络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为合理配置快捷货运网络运力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改善快捷货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其均衡发展,缓解快捷货运供给与需求矛盾,提高快捷货运的运输品质与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晓岩,刘军,王莹.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59-64.

[2]严季.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3.

[3]曹华丽,刘军.铁路行包运输的空间运输联系特征[J].物流科技,2007(6):69-73.

[4]李冬梅.浅谈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7,33(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