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管的管理范围十篇城管的管理范围十篇

城管的管理范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2:29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1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加油站;规划;安全管理

一、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加油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国家建设部2002年7月1日实施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储罐容积范围121―180立方米)。埋地油罐距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距离不少于18米,与第三类民用建筑的距离,三级加油站(储罐容积的上限为60立方米)为10米,二级加油站(储罐容积范围61―120立方米)为12米。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论级别均为100米。这里的重要公共建筑物包括高峰使用人数或座位数超过1500人(座)的体育馆、会堂、会议中心、电影院、剧场、室内娱乐场所、车站和客运站等公众聚会场所;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托儿所、残障人员康复设施;150床位及以上的养老院、疗养院、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等医疗、卫生、教育建筑物(有围墙者,从围墙边算起)。

二、沂水县(中小城市)加油站经营现状

从经营单位分布、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加油站经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加油站经营单位消费市场导向明显,周边人员聚集性较高,事故危害性大。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特点因素,造成了加油站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分布不匀的现状特点。加油站多以消费市场为导向,坐落在交通线附近,呈线型分布状况,交通便利,方便了群众加油消费,但在事故状态下,不便于周边居民疏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极大。

2.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不均衡,企业安全投入差异大。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等大型国企得益于集团化、规模化经营优势,具备统一的管理机制,强大的资金投入,安全管理状况较好。较大的私企加油站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也有较完善的管理机制,稳定的效益支撑,整体安全良好;小型的个体加油站由于出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往往会因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效益,只要安全条件基本符合一般不会主动进行安全投入,基础安全条件较差。

3.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与此相关的安全问题突出。加油站作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规模小,流程简单,容纳劳动力能力一般。由于劳动就业的影响,加油站从业人员一般难以固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个体防静电服装配备、个体劳保防护跟不上、配不全,从业人员安全条件问题突出,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4.Han阻隔防爆技术作为解决加油站安全距离不足,提高本质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已较为成熟,但由于其安装改造成本高(汽油罐3500元/m3左右),具备Han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少,新建Han撬装式加油站尚无明确法律规定、建设程序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安全距离不足的加油站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工作缓慢。

三、城区范围内加油站安全问题

1.安全经营意识淡薄与安全责任重压大的矛盾突出。尽管各级有关部门经常对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进行督察,但仍暴露出部分加油站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严格、不细致,从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个体防护、防静电着装不到位,加油、卸油没有执行安全规程等违章违规现象;而相对安全事故,大多数经营单位表示“害怕发生事故”。在思想上呈现的是安全意识薄弱,片面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的现象与心理上呈现的安全责任的重压心理,惧怕安全事故的矛盾就成为了发生事故的温床。

2.加油站环境影响影响大,制约城市景观发展。在加油站建设中,加油站外观形态单一,建筑陈旧,对城市景观造成不良影响。加油站车辆流动性大,加油机使用频繁,油气挥发性大等引起的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堵塞交通等问题困扰周边居民,导致部分群众对加油站主观印象差。尽管加油站随处可见,但对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不够,对加油站安全认识不足,存在恐慌心理。

四、安监部门在加油站安全监管中实施的措施

为提高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加油站安全经营,安监局在加油站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加油站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检查指导,督促加油站规范规章制度和现场安全管理,抓好典型示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加油站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推动加油站安全建设。

2.加强对加油站的安全经营执法检查。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配合,加强互相沟通和信息交流,在执法监管中,积极发挥相关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持作用,提高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基础。发挥相关乡镇属地监管职能作用,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等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督促加油站开展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日常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备相应的防护和抢险器材,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3.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安监部门为规范Han阻隔防爆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按照《关于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5〕101号)、《关于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有关问题的通知》(安监总厅危化〔2006〕28号)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对城区范围内周边安全距离或内部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要求的埋地油罐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推广实施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

六、加油站安全发展规划建议

1.与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相结合,总量控制,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符合中小城市实际的建设规划,对加油站实施总量控制和统一布局;以规划指导为主,市场调控为辅,引导加油站行业良性竞争,改善加油站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上杜绝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科技含量,引导加油站像更健康、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2.专业规划与实施管理有效结合,综合协调各相关监管部门,完善建设规划与安全监管信息互通机制,统一建设管理、安全管理。在执行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能源结构和需求分布,综合经贸、建设、环保、安全、消防等部门意见,一方面严格加油站准入淘汰制度,另一方面推广低碳环保能源供应(如充电、天然气),优化供求结构。

3.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加油站随经济发展和周边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落实科技兴安,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保障安全生产。或者降低加油站等级,减少油罐总容积,降低加油站的风险值、以达到缩小防火距离、满足基本安全条件的目的。

4.强化各职能部门执法检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规范加油站安全经营,督促加油站强化内部安全管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倡导安全进站、安全加油。

七、结语

以往的加油站建设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布局不合理,安全经营条件更新不及时,是当前中小城市加油站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加油站的规划应充分考虑现有加油站分布现状,结合城市发展和路网变化,合理确定加油站的安全间距、服务半径、建设规模、油站等级,避免重复建设,消除辐射中的盲点、弱点来逐步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弟344号).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2

一、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的规定应以《暂行办法》规定为准

对于建设工程档案的管理,国家档案局的有关文件已基本构成了一个体系,该体系对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各个主体的档案管理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如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应归档接收范围等。城建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其肩负的职责是保管对国家和社会有保管利用价值的档案,而每个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按规定应由本单位归档保管,不应由城建档案馆越俎代庖收集归档。否则,城建档案馆不但会不堪重负,保管不好接收范围内的档案,而且重复保管档案也会造成人力和资源浪费。

对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规定的科学客观性,在实践中已经得到检验。笔者所在档案馆是一个包括管理城建档案在内的综合性档案馆,也接收了大量的超《暂行办法》规定的城建档案。根据本馆对建设工程档案的利用统计,93%的利用集中在《暂行办法》规定的接收范围内文件,对施工过程文件的利用仅占7%,而且这7%也是建设施工单位为了备份保存而进行的整套复制利用,是利用转移,即档案馆接收了该部分档案而使建设施工单位无法收集归档而产生的利用。这正好说明了归档范围过宽给建设施工单位带来的不便。在合法性方面,国家档案局作为国家档案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作出规定,是依法履行职责,是其履行职责积极作为的体现。因此,为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暂行办法》应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二、超越《暂行办法》规定,大幅度扩大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会带来不良后果

1 严重浪费馆藏资源,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本。超出《暂行办法》规定的接收范围而进馆的档案,如前所述,对于城建档案馆并无保存利用价值,而且其数量比应接收的档案还多。大量无利用价值的档案沉积在城建档案馆占用了大量的库容,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成本,也增加了档案管理和查找的难度,使真正有价值的档案湮没其中,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2 增加城建档案馆的工作量,浪费人力资源。不属接收范围的施工过程档案,数量繁多,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以及整理状况的审查验收耗时费力,接收进馆之后进行的所有管理,都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3 不利于建设施工等单位档案的归档和利用。许多施工过程档案原件只有一份,如建筑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城建档案馆扩大接收范围将施工过程中的几乎所有文件一网打尽,使建设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档案的收集归档难度增加,甚至无法收集齐全。建设施工单位作为档案形成者和使用者,因使用维护和学习参考等需要,对施工过程具体材料的利用最经常最细密,如工艺设备、电梯的安装运行记录对设备维护有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有助于施工员对同类工程施工组织的参考学习等。因此,城建档案馆扩大接收范围,不利于建设施工单位对档案的归档和利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建设工程档案的作用。

4 增加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对人的负担。大大扩大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大量增加接收档案,无疑会增加建设施工单位的档案制作费用和时间方面的负担。

5 不利于依法行政和树立政府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超越规定大幅扩大接收范围、增加对相对人的要求、增加企业负担,与目前国家倡导的尽量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的要求和趋势不相适应、不符合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依法行政的法制精神,不利于树立政府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三、城建档案馆归档接收范围过宽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直接和表层的原因:指导城建档案工作的某些规范和标准与《暂行办法》的规定不一致,或者对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规定大面积超出《暂行办法》的规定,或者将大量施工过程中的文件列入了城建档案馆的接收范围。

2 深层原因之一:目前城建档案的管理体制使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建档案的监督指导力不从心。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体制是人财物等要素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只负责业务监督指导。缺乏人财物的刚性制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难免成为软肋。在这种体制下,某些规范与标准的制定,难免存在强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取向,而且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对单一行业档案工作自我认识的局限,对其归属和流向等的界定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科学合理。于是出现了城建档案馆的归档接收范围,大幅超出了《暂行办法》的规定这样的不太正常的现象。

3 深层原因之二:财政差额核拨制度使城建档案部门存在扩大接收范围的主观性和必然性。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建档案馆实行的是财政差额核拨,档案馆的相当一部分经费要靠自筹解决。为了解决这部分经费,某些城建档案馆无奈直接为建设和施工企业代整理档案,收取代整理档案服务费。而扩大归档接收范围能大量增加档案整理量,从而增加档案整理的服务费收入。而且,扩大接收归档范围,增加了城建档案馆对每个项目档案的审核点,增加了档案的审核宽度和密度,有利于加强档案审核验收权,有利于档案整理业务的掌握。

4 深层原因之三:城建档案馆的工作量和馆藏量与馆工作人员的配备数量和经费预算直接挂钩,扩大归档接收范围,增加馆藏档案数量,有利于为档案馆争取更多的人员和经费。

四、解决城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过宽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将城建档案馆的财政核拨形式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城建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与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一样,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只有由政府负责提供全额经费保障,才能保证其公正、中立的立场和公共机构的性质。也只有全额保证城建档案馆经费需要,实行经费收支两条线,才能切断档案整理费用与档案馆的利益关系,才能使城建档案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将城建档案馆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完全具备可行性。

2 将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权上升到法的层面进行规定,并对违反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档案法律或法规中明确行业部门制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时,必须经过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核,使之成为刚性约束。

3 国家和行业的档案管理规定、规范,应由行业主管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以克服各行业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局限性,加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各行业部门的协调。档案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内在的规律,各行业的档案工作规范只有通过档案行政主管理部门的审核把关,才能剔除不符合档案规律的因素,才能避免各行业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局限性,使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更客观科学,更符合档案自身的价值和更切合实际。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3

为有效解决城市环境容貌“脏、乱”突出问题,按照全市城市环境容貌“脏、乱”整治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决定从6月份开始,利用l00天时间,在全县集中开展城市环境容貌整治“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以干净、整齐的城市环境容貌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辅助路面、人行便道、小街巷、绿化带、绿地游园、广场、河道、水面。

整治标准:(1)城市街道及路面无尘土、无垃圾、无废弃物、无积水、路见本色,收水口、墙根、树根、道沿、电杆根、花池根干净整洁。(2)绿化带、小游园无枯枝枯叶和缺株死株,无纸屑、垃圾、塑料袋等废弃物;广场地面干净,设施完好。(3)河道及水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无河道障碍、无乱倒和积存垃圾。

整治方法:(1)街道清扫坚持主干道“两洗扫、全天保”,以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为辅,次干道和小街巷实行“两清扫、不间断拣扫,12小时保洁”制度,确保清扫保洁质量,减少扬尘污染。(2)行道树、绿化带、小游园修剪整齐、定期冲洗花木、绿地、喷洒杀虫剂。(3)集中清理河道及水面杂草、漂浮物及积存的垃圾,专人负责,全天保洁。

主管责任单位:(1)主城区主干道环卫保洁由县城管局负总责,并重点负责主、辅路面的机械化清扫。(2)主城区内的次干道、支路、小街巷的环卫保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磁州镇及各社区(村)负全责。(3)主城区外环路以外范围以内的环境卫生分别由磁州镇、讲武城镇、光禄镇、路村营乡、固义乡等乡镇和交通局负全责。

协管责任单位:(1)主城区主干道两侧人行便道清扫保洁、主辅路面保洁由县城管局负责;绿化带、绿地游园的环卫保洁由县城管局、住建局及有关单位负责。(2)县水利局负责主城区滏阳河水面保洁。

车辆停放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内各种停车场点、各种车辆的停放管理。

整治标准:(1)各种停车场点有专人负责管理。(2)停车场点地面洁净,标志牌、标线完好清晰,车辆停放朝向统一。(3)无随处停车现象,无在停车场点及停车泊位外停放现象,无非法占道洗车、修车现象。

整治方法:(1)在中心城区内各种车辆全部进入泊位停放。(2)加强巡查,发现乱停乱放车辆及时处理。

主管责任单位:县交警大队

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各种集贸市场、马路市场、流动摊点。

整治标准:(1)市场内实行分行划市,干净卫生,摊位整齐划一。(2)无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堆乱放、乱倒垃圾、乱扔瓜果皮核和摊点外溢现象、无店外经营、堆放货物现象。(3)集贸市场两端设置界线标识牌,规定市场开闭市时间,并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和卫生清扫保洁人员按时清理和打扫场地。(4)经营者在划定的市场内规范经营,并配备垃圾回收容器。(5)无线外经营、无乱摆摊点、无乱丢垃圾、废弃物,摊收场净。

整治方法:(1)统一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要按照标准整治到位,整治不到位,达不到标准的,暂停经营。(2)合理设置各种集贸市场、便民市场、各种摊点全部进入场内经营。(3)各种市场都要固定专人管理。(4)建立责任制,谁审批谁管理、谁建设谁管理,没有审批的集贸市场、场外经营、流动摊点全部取缔。

主管责任单位:(1)主城区主干道两侧的集贸市场经营摊点、审批与管理由县城管局负全责。(2)统一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审批与管理由县商务局负全责。(3)外环路以外和主城区次干道、小街巷的各种集贸市场的审批与管理由磁州镇及各社区(村)负全责。

协管责任单位:县工商局、公安局协助县城管局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打击无证经营、非法经营行为。

渣土运输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1)中心城区所有建筑施工工地;(2)对全县承运建筑垃圾车辆超限超载、不密闭、抛冒洒漏、轮胎带泥行驶等违规行为进行治理。

整治标准:(1)无扬尘,无渣土带入街道,无抛、冒、洒、漏现象。(2)无不符合“六定”要求的运输车辆从事渣土运输;无“黑车”从事地下运输渣土现象。(3)无乱倒渣土现象。

整治方法:(1)各建筑工地全部建设冲洗设施,安装冲洗车轮设备。(2)严格实行运输渣土《准运证》和《通行证》制度。(3)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逐步安装GpS定位装置,严格实行“六定”管理。(4)加大对“黑车”、“地下运输渣土”的打击力度。

主管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协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公安局、交警大队。

乱倒垃圾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巷、出入县口、城乡结合部等。

整治标准:(1)建立沿街门店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制度,垃圾收集、清运及时、规范。(2)无乱倒垃圾、乱扔纸屑、瓜果皮核,无积存、外溢或抛冒洒漏现象。

整治方法:(1)对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排查治理。(2)清除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3)规范垃圾收集、清运,杜绝二次污染。

主管责任单位:(1)县城管局对主城区主干道两侧范围内乱倒垃圾整治与管理负全责。(2)磁州镇及各社区(村)对本辖区内乱倒垃圾整治与管理负全责。

广告围挡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巷沿街两侧、门店及城市使用空间。

整治标准:(1)实行规范化设置审批和备案制度。(2)严控广告牌匾设置数量,一门一牌。(3)广告牌匾布局合理,样式美观,亮化设施齐全,并与周边建筑、街景环境相协调。无广告牌匾画面陈旧、破损或缺字少划、灯光显示不全,无非法小广告乱贴、乱写、乱发以及灯箱牌子条幅乱栽乱摆乱挂现象。(4)设置临时围挡广告牌高度控制在1.8至4米之间,工地临时围挡应向分段式灯箱广告过渡。所有围挡广告无画面陈旧、破损或灯光显示不全现象。

整治方法:(1)对责任辖区内街道两侧广告牌匾进行摸底排查,大力度拆除不规范的广告牌匾。(2)严把广告牌匾设置审批关,从源头遏制乱设广告牌匾、围挡现象。(3)加强城市道路的巡查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对现有广告提档升级,推行电子屏幕的设置。(5)及时清擦和消除小广告。(6)加强城市道路的巡查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7)拆除过期、破损的围挡广告牌。

主管责任单位:(1)县城管局对主城区主干道、重要公共场所、出入县口的广告牌匾的设置、审批与管理以及小广告的治理工作负全责。(2)县住建局、交警大队、县公交公司、各广告公司等产权单位对各自设置的广告牌、围挡的管理、清洗、更新负全责。(3)各临街单位对本单位墙面及出租门面的广告牌匾治理负责。(4)县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配合。

乱搭乱建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内所有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及棚亭帐。

整治标准: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巷沿街两侧、居民区周边,无擅自改建、扩建和乱搭乱建亭房或棚帐等违章现象。

整治方法:(1)加大建设工地巡查管理力度,从源头制止擅自改建、扩建和乱搭乱建亭房和棚帐等违章现象。(2)严格依法办事,对乱搭乱建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主管责任单位:(1)县城管局对主城区主干道道路红线内乱搭乱建整治与管理负全责。(2)磁州镇及各社区(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辖区内乱搭乱建整治与管理负全责。(3)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挂牌出让前违法占地的查处。(4)县规划局负责未经规划审批违法建筑的查处。

公共厕所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内所有公厕

整治标准:(1)有保洁制度并有专人保洁和管理;(2)各类设施齐全、完好;(3)地面干净无痰迹和杂物,墙面没有污迹;(4)厕位没有积粪、尿碱、蝇蛆,无臭味;(5)下水通畅,贮粪池密闭,粪便不满溢;(6)发现问题及时维修;(7)厕外环境整洁。

整治方法:(1)每天定期冲洗便池,每周定期清淘粪便。(2)及时维修和完善公厕配套设施。(3)定期喷洒消毒液,减少“四害”滋生蔓延。(4)加大检查评比次数,督导管理单位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主管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所有背街小巷

整治标准:(1)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路面平整、便道硬化、排水设施完备。(2)无路面破损、积水,便道裸土,无路灯配置不全或灯光不亮现象。(3)除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置的临时占道集贸市场外,无其它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写乱画、乱栽乱挂、乱搭乱建等有碍市容观瞻的违章现象。(4)门店牌匾样式、规格统一,整齐规范,无破损。(5)道路清扫保洁及时,路面、墙面干净整洁,无乱倒和积存垃圾。

整治方法:(1)加大背街小巷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背街小巷改造进度。(2)对中心城区所有背街小巷定期进行基础设施维护和保养。(3)加大巡查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集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活动,有效治理“八乱”现象。(5)建立健全“五包”“五定”责任制,抓好常态化管理。(6)每天保证“两清扫、不间断拣扫,12小时保洁”。(7)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主管责任单位:磁州镇、住建局

住宅小区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范围:中心城区所有居民住宅小区

整治标准:住宅小区内路面、墙面、绿地干净卫生,无垃圾、无污水、无废弃物、无车辆乱停乱放,庭院和楼道内无小广告乱写、乱贴、乱发现象。

整治方法:(1)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管理职能。(2)健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3)加大巡查力度,定期检查评比。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4

在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类规划编制方案以及重大项目的方案选址提供论证咨询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审批依据。具体项目范围为:

(一)各类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性规划方案。

(二)列入近期建设重要地段的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的公共建筑单体方案。

(三)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绿地、重要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四)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及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论证。

二、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二次委员会会议,采用两种会议方式,一是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二是受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对市区三条高速范围内及市区产业园区内重要规划项目进行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市规划局按照会议纪要实施管理。以下范围项目须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研定:

(一)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对已经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咨询过的各类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审核,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城市设计、

概念性规划方案;

2.主城区内产业园区选址、年度城建重点实事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选址及其规划方案;

3.经营性用地项目及社会事业项目的选址及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4.主城区内(含各类产业园区)规划主次道路两侧临街所有建筑单体方案;

5.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110KV以上高压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规定、实施办法、市区规划编制计划以及规定外项目的规费减免;

7.因公共利益对已批规划进行调整的项目;

8.临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产业园区内3000平方米以上工业项目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处罚。

(二)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负责决策的范围项目;

2.规划区内的集镇总体规划及城乡统筹规划方案;

3.主城区外的城建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的选址;

4.主城区外国道、省道两侧临街建筑单体方案;

5.主城区外的其他市级重点工程和实事工程规划方案及单体方案;

6.决策项目,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审签。

三、市规划局局务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规划局局长主持局务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对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项目会办讨论,按控制性要求进行审核并拟定初步意见,确定提请研定内容;对市规划局自身负责管理的项目作出会办决策,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分管市长的项目初审;

2.已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研究明确由市规划局把关的项目;

3.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以外的项目选址、经营性用地项目以及公益性项目的设计要点和规划方案(以上不包括工业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规划方案和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

4.市区规划区内、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之外的建筑单体方案以及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方案;

5.城市主干道以外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

6.市规划局直管区域内的项目一书二证的核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四、规划分局会议决策制度

各规划分局每周由市规划局分管局长牵头会办,形成分局会办决策意见,除需上报的项目外,各分局可根据会办意见直接办理规划决策审批并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所有按规定需上报项目的预审工作;

2.负责分局管理分工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一书三证的核发和竣工验收;

3.高速圈内乡镇项目的预审、上报,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的选址、规划和单体方案的审批;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严格规范管理,提高城镇文明程度,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组织机构

由公安、畜牧、城管、工商、卫生、镇人民政府等六个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县城区养犬集中整治组,对县城区养犬管理进行一次集中整治。日常监管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公安局城镇分局协警中队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以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和优势,全力配合好集中整治行动。

三、整治范围及人员构成

(一)第一组负责整治范围:小红桥至小花园

组长:×××××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人员:××镇7人,县城市管理局5人,县畜牧兽医局1人,县公安局2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1人,县卫生局1人。

(二)第二组负责整治范围:小花园至国税宾馆门口

组长:×××县城市管理局一中队队长

人员:××镇7人,县城市管理局5人,县畜牧兽医局1人,县公安局2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2人,县卫生局1人。

(三)第三组负责整治范围:国税宾馆门口至小军庄

组长:×××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人员:××镇7人,县城市管理局4人,县畜牧兽医局1人,县公安局2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2人,县卫生局1人。

四、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集中整治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4月4日至13日)

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采取资料宣传与口头宣传相结合,把集中整治内容及相关规定宣传到县级各单位,在县城区主要街道显目位置粘贴整治相关内容,使整个整治行动做到家喻户晓,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4月20日至22日)

对县城区小红桥至小军庄范围内户外无人牵拉、随意流窜的犬只,进行无条件捕杀。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6

关键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执法体制

中图分类号:D9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49-02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城市政府最重要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执法方式也随之不断调整,综合行政执法的诞生,是城市管理的必然要求。发展至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些许缺陷和不足。这需要我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期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一、综合行政执法概述

(一)综合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综合执法,是指一个行政机关(含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在合理的管理幅度范围内行使多个行政机关的职能及相应权力而进行的行政执法活动[1]。

综合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⒈合法性与创新性。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涉及行政机关包括行政处罚权在内的职权的调整和配置。

2.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机关或组织必须依法设立,且享有行政管理职权。

3.集中行使执法权。综合执法主体应相对集中地行使若干个相关行政机关的检查权、处罚权等,否则就构不成综合。

(二)综合行政执法的必要性

行政执法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执法是使行政法律、法规与规章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与目标、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综合行政执法有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行政执法机构设置不完善。政府设置的多支城管执法队伍机构臃肿,出现了“多顶大盖帽,都管一顶破草帽(指进城农民)”的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

2.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权限划分不清。在行政执法中,对同一类行政管理事项,往往由几个机关或部门分别行使职权。政府相关执法部门之间职权职责交叉重复,行政执法力量分散,行政执法效率低下,难以形成长效管理。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不足

行政综合执法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在我国已推行有年,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综合行政执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盲点,操作层面的问题不断暴露。同时,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些新问题也层出不穷。目前我国综合行政执法的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执法依据不足

目前国家立法中,综合行政执法并无任何法律依据,虽然城管执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授权,但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专门对城管的执法范围予以明确规定,基本上都是“借法执法”。规范执法的制度依据不过是国务院的几个文件。我国地方行政执法的依据多是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表面上看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不少,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是原来制定的各项法律都是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制定的,相互之间在立法起始就没有彼此呼应,导致实际执法过程出现法律漏洞或者法律矛盾。

(二)职能范围不清

1.城管与其他行政机关职能交叉、范围不清。综合行政执法就是行政权的重新配置,由于权力配置并不彻底,只是部分权力的让与而非全部行政权的集中,因此虽然城管综合执法范围的界定较为清楚,但仍造成在许多领域,与其他行政机关存在着职能交叉、范围不清的现象,要么重复执法、多头执法,要么执法空白。城市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2.城管职能过多。现在城管有300项左右的职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管的职能不断增加,足以造成城管队伍的膨胀。机构之间的规模、性质与职权和执法手段、机构地位之间应当保持平衡的关系。目前,城管机构规模虽然不小,但是机构的职权过多,而且多是些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职权。

3.权责界限不明。众所周知,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权力与责任的对等。综合执法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部分权力的分流、形式上的综合,而非实质的综合,对综合执法主体与原行政主体的职权划分、不同综合执法主体之间的职权范围界限等,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和设置。行政综合执法中权力与责任脱节,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三)执法机构存在缺陷

1.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组织的机构设置还不规范,与其履行职能相统一的执法机构体系尚未形成。城管执法机构没有独立性,它仍然沿袭了改革之初的挂靠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使队伍缺乏整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显露出不少弊病。

2.编制混乱,人员素质不高。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各种身份的执法人员都有,有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一些协管员等等。这些人员以公务员招考之外的各种途径进入执法队伍,文化素质良莠不齐。法制观念尚未牢固树立,经验办事、经验行政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实践中有关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报道不断出现。

3.城管部门与其他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城管执法,实际上执行的是其他行政机关的职责,之前的所有行政管理职能都还分属于相关行政职能机关,在部门本位与部门利益作用下,但现在他们不得不让渡手中的执法权力,难免有些失落。客观上使得相对集中后的行政处罚权和其他行政管理权的协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另外,行政综合执法部门与行政管理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理解上的差异,也影响了执法配合工作的开展[2]。

4.监督体制不健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153。近年,随着对行政执法监督重视程度的增加,国家先后制定了一批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仍存在监督主体过多,独立性不强,监督力量分散,司法监督的限制较多缺乏可行的操作规程,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社会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三、城管综合执法的完善

(一)法律依据的完善

1.完善立法。立法机关应该以法律形式确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从而进一步明确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责,明确其执法主体资格,规范法律责任。通过国家立法将原各部门的行政处罚职能划转给地方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使,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能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

2.清理现有法律制度。现有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种类繁多,出现了不少法律漏洞与矛盾,使得法律规范相冲突。这不但损害了国家法制的权威,给执法守法工作带来了混乱,而且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容易导致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缺位现象的发生。所以必须对现行的法律依据进行系统的清理,尽量消除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的现象,并定期对已经失效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公布,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合法依据。

(二)职能范围的完善

1.科学划定城管综合执法的权限范围。城管执法权限的调整应当经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在职能确定中应遵循科学、效能、统一的原则。此外,在职能配制上,应当注意综合行使的职能应具有相关性,即在管理客体或对象上基本属于同一类或同一领域,其行为目的、活动规律具有多数的共同点,以便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

2.处理好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的关系。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处罚连着管理,管理离不开处罚。因此,要尽快划分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的范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三)执法机构的完善

1.保证综合行政执法的独立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集中权力强化配合和监督,将分散的行政审批、执法、服务职能优化重组,对现有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设置。

2.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现代城市管理执法观念应当是在“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指导下的以公众满意为价值取向的服务理念[4]。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是完善城管执法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不仅要在最初选拔时严格把关,只录用符合一定硬性条件的人员,更要在录用之后,根据执法的范围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

3.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综合执法队伍不是原来的几支执法队伍简单的合并,而是执法队伍整体磨合、整合、优化的过程。在实际城管执法过程中,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执法合力是各试点单位探索的又一路径。

4.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监督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的全方位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切实实现。赋予公众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城市管理部门不予管理时,向同级政府申请对城管部门办理的权利。另外,从司法上,要尽快把公益诉讼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还需要扩大对城管执法监督的广度,可以聘请相应的执法监督员,增加媒体对城管的曝光力度,设立市民投诉制度,以此强化社会群众对城管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监督,使城管执法决策更加体现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1]赵德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展望[J].城市管理,2005,(3):66.

[2]崔卓兰丽彬.我国行政综合执行执法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77.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马怀德车克欣.北京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J].行政法学研究,2008,(2).

[5]关保英.执法与处罚的行政权重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宋超.解析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困惑[J].城市问题,2005,(5).

[7]柯友朝.城市管理进程中和谐关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7.

[8]郭道晖.市政管理与公民社会的公众参与[J].北京城管(特刊).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7

【关键词】城管;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合法性

一、城管行政处罚权的合法性探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即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的公务活动过程,它包括城市管理机关依法采取的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指将过去分散在各个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从原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由法定的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统一行使的一种法律制度。”[2]该制度有效解决了行政管理领域中存在的职权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效率低下、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具有进步性意义。

城管行政处罚权的合法性质疑:

(一)执法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城管执法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城管执法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但这一条文只是笼统的规定可以由一个机关来实施其他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对于城管部门的法律地位、职权范围、执法体制、违法后果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前不久,《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获通过,该条例明确了城管执法范围、城管执法行为规范、公安指定机构配合城管执法等内容。各地方关于城管执法系统立法的有益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毕竟这些条例都具有地方局限性,亟需一部专门系统的城管法律规范来实现执法公正。

(二)执法主体适格性问题

行政处罚必须要有适格的行政主体。《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由此可见,实施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必须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是符合条件的授权组织,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行政处罚权。首先,城管是否属于行政机关是存在争议的。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必须是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具体到地方,应该是地方政府下属的独立职能部门。其次,行政执法人员鱼目混珠。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就涉及到行政编制的问题,但目前各地方城管人员编制数量极其有限,面对多领域、繁重、琐碎的管理职能,城管部门不得不寻求各种非正式执法人员的帮助来分担任务,这同时也造成了执法人员的不适格。

(三)执法范围、方式不合法

由于城管实施的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范围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北京城管的执法范围涉及市容环境卫生、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13个方面。其他部门将不易管、难协调的事务都交给城管,如此繁多的职能使城管转身成为城市的“大管家”。但管的多不一定管得好,正是因为执法范围过广,才导致执法成本过大、效率不高,甚至违背了城管设立的初衷。

城管执法方式也是一直备受诟病的,媒体上频繁报道的事件,使城管和执法相对人的冲突不断升级。哈尔滨激起民愤遭千人围殴的事件就足以说明社会公众对方式的极度不满。

(四)执法程序不合法

城管行使行政处罚权也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行政处罚包括三个程序: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城管执法程序不合法表现为:某些城管执法人员不表明其合法身份,不告知行政处理的事由、原因和依据,不告知行政相对人的申告权利和救济渠道,不提供所需信息资料和陈述申辩机会,不遵守时间、步骤和顺序方面的要求等。[4]行政处罚应始终贯彻“公正公开原则”,对城管行政执法部门而言,处罚公正原则具体表现在:一是行政处罚必须过罚相当;二是行政处罚必须合法合理;三是行政处罚必须坚持回避制度;四是行政处罚必须听取当事人陈述意见。[5]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做到“三公开”,即依据公开、身份公开、处罚公开。程序不合法是城管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城管行政执法责任问题

城管执法责任是指违法或不当的城管执法行为所引起的一种法律后果,它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履行职务;撤消违法;纠正不当;返还权益;恢复原状;行政赔偿。但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对于违法执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模糊的。城管执法实践中存在的执法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分担不明确、权责脱节、责任难认定等问题,都导致了城管执法责任最终无法落实,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城管行政强制权分析

《行政强制法》出台前关于城管是否享有行政强制权在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国务院法制办的青锋指出:“行政处罚权集中之后,原有关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处罚权而具有的行政监督检查权和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权也当然随之转移,不可能也不应当将行政处罚权和与此直接相关的行政监督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人为地割裂开来。”[6]马怀德教授则认为:“城管的行政强制权只是作为处罚权的伴生,它并不是指城管本身享有法律直接授予的强制权,而只是作为处罚的一种保证手段。”[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张世诚副主任却直言不讳地表示,城管没有行政强制权。[8]

(一)城管行使行政强制权的必要性

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城管执法中常用的行政强制行为既有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是查封(如违法建设施工现场)和扣押(如无照商贩用于经营的商品和工具),也有行政强制执行,主要是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代履行(如违法建设的设施)。[9]

(二)城管行使行政强制权的合法性

《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由此可见,法律赋予城管行使行政强制权的权力,行政强制权是作为行政处罚权顺利实施的一种保证手段。

三、城管执法的合法化路径

法治政府的内涵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在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规范、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贯彻法治的原则。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1]寻求城管执法的合法化路径,也是符合法治政府理念的,我们应贯彻落实法治政府的要求,真正实现城管执法合法化。

(一)城管执法主体法定化

整合目前冗杂的城管机构,把城管部门从其他部门分离出来,建构成地方政府下属的独立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行政主体资格审查机制,具体审查执法主体的执法资质、执法设施、执法人员数量及质量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通过城管执法主体审查机制,还可解决城管执法权限不明确和权限交叉的问题,解决无执法主体资格的机构实施城管执法和越权执法的问题。同时,应适当增加城管执法人员的公务员编制数量,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坏境,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城管执法领域,不断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执法范围、执法方式合理化

由于行政执法涉及的职能部门众多,执法力量分散,既横向分条,又纵向分层,自成系统,互不隶属,[12]造成了行政资源的严重浪费,行政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城管的执法权是从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的“边缘”权力,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与其他部门职权交叉、重复执法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厘定城管与其他部门职权的界限,缩减城管执法范围,明确城管执法责任。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职权分割方案,对于原部门分离出去的职权,原部门不得再行使,而统一由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行使该职权。

(三)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程序

城管执法人员在做出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措施时,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的程序性规定。例如:城管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城管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必须遵循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程序规定。对于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执法权的人员要给予严格的行政处分。

(四)建立完善的城管责任追究制

一直以来城管责任体系不明确,导致城管与其他部门权责混乱、推诿扯皮、责任无法落实。逐步建立完善的城管责任追究制,从城管主管领导,到分管部门领导,再到具体的执法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对于违法执法的人员要给予严惩,特别是那些暴力执法,严重侵害人民利益的执法人员一定要清除出城管队伍,以保持城管队伍的纯洁性。

(五)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除了要改革人大监督的制度设计,完善人大监督方式,制定详细可行的监督程序以及建立健全人大监督机构外,更重要的是,真正认识城管工作的目的、性质和重大意义。[14]

另外,舆论监督和社会大众的监督对于城管依法执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媒体和大众的监督下,城管的执法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有利于及时纠正城管不合法、不合理的执法行为,真正成为群众喜爱的“大管家”。

(六)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规范

目前城管执法权力的来源主要是《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权力的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地方法规纷繁复杂,规定不一,不符合城管执法的公平性要求。因此,整合现存有关城管执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统一的城管执法法律规范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4]莫于川.城管执法工作法治化的基本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1).

[2]徐春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若干问题探讨[eB/oL].

http:///gkml/system/2010/06/02/010075045.shtml.

[3]石若坤.城市管理行政不文明执法的原因及改善[J].广州大学学报,2006(6).

[5]季英伟.城管违法行政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2).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管理工作坚持“属地负总责,条线负主责”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的城市管理资源,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网络,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将目前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的12项内容采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属地化、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城市管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三、实施内容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现有12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范围的基础上作适当扩充(扩展部分城市事件、部件的问题)。我区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工作主要包括:日常保洁管理,“五小”行业管理,菜市场管理,道路容貌管理,市区河道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住宅小区管理,废品收购、车辆清洗、摩托车修理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建设(拆迁)工地管理,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管理,除“四害”管理等12项大类、73项小类、97项考核内容。

四、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包括:钟楼经济开发区(北港街道)、新闸街道、五星街道、永红街道、西林街道、南大街街道、荷花池街道全部行政区域。考评范围涉及辖区各街道及区管建局(行政执法局)、经贸局、农林局、卫生局、环保局、房管局、工商分局、交通分局、规划分局、行政执法大队、环卫处、爱卫办、卫生监督所等职能部门。

五、机构设置及职责

1、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和职能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具体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牵头、组织、建设,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和计划,确保相关组织机构正常运作。

2、成立钟楼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该中心为区政府正科级行政机构,与区城市管理与建设局合署办公,下设受理指挥科、综合考评科,人员从区城市管理与建设局(行政执法局)和其他部门调配。具体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二级平台的运行,接受市一级平台的派遣任务;负责网络范围内部件、事件的巡查、发现、上报和问题核查;负责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平台管理员、信息管理员的管理和考核;负责区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负责对各相关部门、街道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指导和协调。

3、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也必须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平台,明确分管领导,专人负责,负责职责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运行;接受和处理区平台派遣的任务;向区平台及时反馈任务的处理情况。

六、人员配备及职责

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配备平台网络管理维护员、信息管理员、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根据管理要求,各街道对每个社区、村委配备相应的城市管理巡查员,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指定专人负责巡查,监督指挥中心建立全区各级各类巡查人员台帐,并负责培训和工作指导。

1、平台网络管理维护员职责:负责平台日常的建设、维护和升级;负责对12项长效综合管理内容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标准化样本库进行管理和更新;负责在突况下保证平台的正常运作;完成市、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实行“四班三运转”。

2、信息管理员职责:受理和上报(下传)供水、供气、排水、市政、市容环卫、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管理、物业管理、建筑市场和建筑质量等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政策咨询、意见建议和抢修报修等“12319”业务信息;受理和上报(下传)各类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方面的问题投诉和举报;完成市、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实行“四班三运转”。

3、城市管理监督员主要职责:监督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内部件、事件的巡查质量;监督检查12项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情况;核查监督各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落实和问题解决情况;完成市、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

4、城市管理巡查员主要职责:在指定的网络单元范围内进行巡查;向所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或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上报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部件、事件的问题;即时处理达不到立案标准的细小问题(主要包括:垃圾包不入箱、乱张贴乱涂写、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跨门店外出摊、路面烟头杂物、绿化带垃圾等);对已派遣的部件、事件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核查;完成所属街道(职能部门)和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

七、考评办法

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对各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考评,按照12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考评标准及计分细则,采取样本抽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三种方式进行现场考评,并对现场问题和存在问题(市、区信息平台派遣的任务)整改情况进行考评,涉及到专业资质、资格的项目由区监督指挥中心综合考评科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抽查。

1、计分办法:(1)各街道每月得分由市考评得分和区考评得分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00分,其中市考评得分为70分(现场考评、整改得分各占50%,包括区属地职能部门扣分),区考评得分为30分(现场考评、整改得分各占50%)。(2)区各职能部门每月得分由市考评得分和区考评得分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00分,其中市考评得分为70分(涉及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的现场考评、整改得分各占50%),区考评得分为30分(现场考评、整改得分各占50%)。

2、评定标准:按照年度平均得分评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年度平均分95分以上(含95分)评为优秀,80分-95分(含80分,不含95分)评为合格,80分以下评为不合格。

八、奖惩措施

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每月的考评得分情况在区政府网站进行公布,每月召开一次点评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点评,全年的成绩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街道、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建立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保证金制度。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年初个人向区政府交纳1万元保证金。年度被评为优秀单位的,保证金予以返还,并奖励其保证金两倍的奖金;年度被评为合格单位的,保证金予以返还,并奖励其保证金等额的奖金;年度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保证金不予返还。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按街道50%标准执行。同时,在市考核中,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失分最多,影响全区考核总分的单位,年度不能评为优秀单位,且情况特别严重的,对所在单位党政一把手通报批评。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9

关键词:城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统筹管理

前言: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地级泰州市自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工作大局,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加快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就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议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一、城市水系与污水处理现状

泰州市区河网纵横,是长江水系(上河)和淮河水系(下河)的交叉处,境内水系以328国道为界,南为上河水系(长江水系),主要航道有南官河、老通扬运河;北为下河水系(淮河水系),主要航道有新通扬运河、鲁汀河、泰东河等。水位资料(废黄河零点高程):多年平均水位上河是2.21米,下河是l.30米;历年最高水位上河是4.91米,下河是3.33米,历年最低水位上河是0.98米,下河是0.57米;防洪水位上河为5.o0米,下河为3.57米。

南官河为主要通航河道,南起口岸,北至泰州船闸,全长19.8公里。河底标高-1.0米,规划底宽20米,顶宽73米.最大流量为26.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1.33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13.82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0.25米/秒。

老通扬运河为通航河道,西起九里村,东至鼓楼南路桥东,境内全长7.9公里,河低标高-l.o0米,规划底宽l5米,顶宽68米。最大流量为28.9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2.26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15.58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0.25米/秒。

新通扬运河为主要通航河道,西起界沟,东至泰东河,长14.5公里,规划河底标高-2.50米,底宽20米,河面宽50--70米。最大流量为1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7.08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59.04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3米/秒。

新区主要河道有翻身河、凤凰河、南官河、周山河、西刘河等。

从2002年开始,我市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泰州市污水排放处理现状可分为6个收集处理系统:

(1)第一(城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4年9月已建成投入运行,与之配套的6座污水收集泵站及主管网已经基本覆盖新区全部和老城区部分范围,污水干管总长度达60公里,日污水处理3.6m3/d以上。现状范围为东进路、南通路以南、南官河以东,先锋河以西,新建东路以北区域,服务面积约75Km2。包括城河范围内老城区、城南新区、高教园区、海陵工业园区。

第一(城南)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为4万m3/d,规划2011年7月为8万m3/d,远景为12万m3/d。

(2)第二(城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5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现状收集范围为老通扬运河以南、南官河以西、引江河以东、姜高路以北的经济开发区范围,服务面积约25Km2。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5万m3/d,2010年12月规模3万m3/d。

(3)滨江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6年7月建成投产,规划收集范围为滨江工业园区以及高港区城区范围。服务面积约25.2Km2。现状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万m3/d,规划远期规模9万m3/d,远景14万m3/d。

(4)城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城北污水处理厂于2011年3月投入试运行,规划收集范围为西至引江河,南到东进路、南通路,东到先锋河,北至新通扬运河及东北农业开发区、碧桂园小区等。服务面积约71Km2。规划城北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2万m3/d,远期规模8万m3/d,远景12万m3/d。

(5)九龙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泰州城西郊九龙镇主要有台商工业园区,含有电镀、热处理等重金属废水。于2010年12月投入运行,收集覆盖范围为九龙镇镇区范围,面积约21Km2,在建处理能力2万m3/d,远景7万m3/d。

(6)永安洲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永安洲镇主要包括沿江工业园和镇区排放污水。预计于2011年6月投入运行,一期规模2万m3/d,远期约l0万m3/d左右,覆盖范围约54Km2。

三、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与建设任务繁重

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市区污水分为城南和城北两个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承担城北污水处理任务的城北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但由于建设资金等原因造成污水厂投产推迟原计划,而收集管网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工作量,目前实际处理量仅为5000m2/d。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中国医药城、周山河街区及火车站街区项目的展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建设资金瓶颈问题比较突出。

2、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市区已有3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但污水日处理量均未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污水处理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率仍然偏低。虽然达到“创模”上报数据(71.3%)但与省内同行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配套管网建设及管理水平滞后,没有形成遍及市区的污水分支管网,特别各污水厂收集范围结合部存在空档,尽管新老城区采取不同的截流方式收集污水,但收集效果仍然有较大差距。

3、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从现有运行的各个污水厂及附属管网运行来看,各部门单位之间缺乏相互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这种状况导致资源不能共享。管网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更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落实规划方案,切实加快建设力度。完善新区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尽快实施完成春兰二期、凤城河区域等污水收集工程,加大城北污水厂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力度,早日实现市区污水处理全覆盖。

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及运行管理资金困难

我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环境的需要,除认识和经济政策原因外,资金不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要改变由国家单一投资的局面,应按照“污水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理顺收费渠道,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运行及养护维修费有固定的资金渠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政策收费制度,凡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及居民都应交纳污水处理费,超标排放的废水,应征收超标准排污费,直接向水体排放的污废水,由环保部门征收,并主要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与污水处理成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争取早日达到按处理成本收费。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水质是否达标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对排入污水管网的污废水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实行排水许可管理制。改革污水处理行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作为产业经营,加强成本核算实施有偿服务,逐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企业经营机制。

3、以污水管网建设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市区污水处理率

针对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难度大,进度慢的实际状况,要把污水管网建设摆上主要议事日程,以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要将污水管网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将污水管网建设纳入旧城改造规划,统一设计、科学论证、精心施工。海陵区城北地区旧城改造中应同步建设污水管网,以节省建设成本,防止重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要加强与主管道相配套的分支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所有污水都能集中处理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4、加强监管,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按规范正常运转

切实加强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处理设施规范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强化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的检测工作。检查督促污水处理企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规程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及时修订完善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城市排水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完好与正常运行,保护好城市水环境。

城管的管理范围篇10

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关于执法依据问题

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依据目前有两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室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上述规定仅从法理上明确了综合执法机构执法主体资格。现在的问题是,现行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都明确规定各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处罚权,这些法律、法规从效力上高于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从内容上与《行政处罚法》发生明显法律冲突。这使得城市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依据显得不充分。

1.2关于综合执法范围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范围不统一

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主要包括八个方面。1、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职能。3、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4、市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5、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部分行政执法职能。6、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摊贩的行政执法职能。7、公安、交通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执法职能。8、城市其他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能。一是不利于法制统一。各地执法各自为政,影响了行政执法严肃性。二是没有统一的主管业务上级,不利于各地进行正常业务交流,以提高业务水平。三是一些地方执法范围过大,增加了执法人员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难度,增加了工作强度,造成了执法不到位情况。同时肢解了行业管理职能,影响了整体行政管理效益。四是一些地方执法范围过窄,造成执法力量分散,执法覆盖面过小,增加了行政成本。

1.3关于综合执法体制问题

具体表现:一是机构名称不规范。具体称谓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等。二是机构设置体系各异。一种是独立设置。具体又分几种情况。(1)只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2)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3)市设综合执法局,区只设综合执法大队。另一种是合署办公。城市综合执法局与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合署办公。三是机构性质不统一。鉴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束时间不长,由于受行政机构设置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的制约,大多数地方将城市综合执法机构分为综合执法行政机构和具体执法机构。四是管理体制混乱。第一种是实行市区两级执法,以区为主的执法体制。区设立综合执法机构,为区政府组成部门,区执法机构受市执法局和区政府双重领导以区政府为主。第二种是实行市区两级执法,以市为主的执法体制。区设立综合执法机构,受市执法局和区政府双重领导,以市执法局为主。第三种基本上与第二种类似,不同处就是明确区执法机构是市执法局派出机构。第四种实行市、区、街道三级执法体制。在街道设立综合执法机构,使执法重心进一步下移。

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出路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应该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兼顾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2.1加强立法工作

尽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城市综合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责,明确其执法主体资格,规范法律责任,重点要界定综合执法机构与各行政主管部门职权划分,从根本上理顺关系,清理修订现有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消除和减少法律冲突及矛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解释工作,解决有法难依问题。

2.2合理界定综合执法范围

综合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从横向看,综合内容不宜搞成包罗万象的大杂烩,影响执法效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重点突出。以市容环境卫生执法为核心,适当集中其他方面的职权。二是具有关联性。综合执法内容之间在性质等方面应有内在联系。三是易于操作。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执法工作不宜集中。“如违反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影响城市规划的严重程序如何,该拆除还是该采取其他措施,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行政处罚该不该相对集中,如何集中,就需认真研究。再如,房地产管理中的执法,往往与房地产行政管理过程紧密联系,有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或者由专门执法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权就值得认真研究”。“还如煤气、供热管理和设施的管理,问题也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集中行政处罚”。各地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范围宜相对统一,便于实施专业化规范管理。从纵向看,应重心下移,突出区执法机构在执法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市、区执法机构职责权限应各有侧重,市级重点负责政策研究、监督指导和重大执法活动的协调,具体的执法活动主要由区执法机构

负责。

2.3逐步建立规范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