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十篇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十篇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27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发展前景

一、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综合网管系统)是一个以实现网络复杂业务及电力通信苛刻管理为目的的网络管理系统,其具有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两大功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大屏幕投影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光缆检测系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完成远程电力网络通信机房的视频监控与照明设备的遥控;监控系统主要完成辖区内变电站各部分(调度系统、运动系统等)的监控与实时汇报;大屏幕投影系统主要完成各管理系统状况的投影显示;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种资源状况(如备品备件、电路资源等)的监管;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工程流程(如值班日志、通信运行报表等)的管理;光缆检测系统主要完成光缆资源、光缆情况及备纤情况的实时监控。

二、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现状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水平存在地区性差异,尽管不同地区的综合网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但地区间依然存有诸多共同的难题,其中包括设备管理问题、专业通信网关联问题、标准不一问题等。

(一)设备管理问题。建网初期对综合网管技术较低的要求致使诸多通信设备(如配线架、光缆等)未设置标准的资源管理接口或未设置接口,进而影响到电力的正常调度、通信及管理。

(二)专业通信网关联问题。电力通信网络内包含有若干专业通信网,其中网间存有复杂的关联问题,若某专业通信网突发故障,其势必对相关专业通信网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建成综合分析能力更强的分析平台,以确保网络利用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标准不一问题。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致使诸多新技术被引入电力网络(如SDH/pDH传输网、光缆网、atm宽带业务网等),进而实现电力通信网规模的扩大及设备种类与数量的增加。不同的开发商往往采用不同的研发标准及网管系统,因此管理信息互通及兼容等问题必然不可避免。

三、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业务量随之增加,因此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管理调度平台已成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络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其他系统相比较,综合网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更广。基于此,本章节主要从下列方面对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展开论述。

(一)网络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发展

网络管理体系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目前已成为众多学术组织与标准机构普遍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基于tmn的开放分布式管理技术已成为众多管理体系的典型代表,其甚至引领着综合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tnm旨在通过建立组织性较强的网络结构来解决不同操作系统间及通信设备与操作系统间的连接问题。现阶段,我国多数设备开发商制订网管项目的技术规范时开始逐步引入tmn原则的5层与5大功能,其中5层主要包括网元管理层(emL)、网元层(neL)、事务管理层(BmL)、业务管理层(SmL)、网络管理层(nmL);5大功能主要包括故障管理功能、计费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已逐步朝向开放式及分布式方向发展,但tmn未涉及网络管理的分布问题,受此影响基于tmn的系统必然无法有效应对电力通信业务及网络分布式的情况。

CoRBa、J2ee、microsoftCom/DCom技术皆为应用效果较好的分布式管理技术,其中CoRBa技术可支持若干种编程语言,由此提升同一分布式系统内多种语言的互通性,若把tmn管理思想与CoRBa的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合为一体,其便可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由此可见,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必然是以适应多种通信设备及多种通信协议的客观情况为前提,基于tmn网络思想及CoRBa技术而监理的平台。

(二)综合网络管理需求空间的增大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及各专业管理系统的实施,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空间也随之增大,其具体包括下列三大方面的内容:

1.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各专业网络管理系统已经建立,由此电力网络初步形成集监视、控制、调度、管理及分析功能为一体的管理平台。

2.结合电力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需要,电力系统体制先后经历过多次改革,以期实现电网运行成本的降低、全网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实现电力网的快速发展。

3.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迅速,受此影响网络已日渐朝着网络交换技术的ip化、分组化、网络功能结构扁平化及三网融合一体化等方向发展,此外各种专业网络业务的逐步融合也促使各种网管技术逐步朝着一体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进而实现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快速发展。

(三)软件技术的成熟对综合网管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软件技术已逐步发展成熟,其对综合网管发展的促进作用越累越明显,具体包括下列方面:

1.分布计算技术与软件粘合剂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高度集成的基础,其中网络空间内SeRCiCeS、XmL、web技术对各系统的有效集成发挥着有效的粘合作用,此外net、J2ee技术对应对分布式跨平台意义重大。总体而言,上述技术对专业网络管理及线性异构网络等问题的处理可有效引导综合网络系统的健康发展。

2.基于规则判断的专家系统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故障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此实现全网警告的端到端与多层次性。由此可见,基于规则判断的专家系统技术为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3.工作流技术是实现综合网系统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工作流是指同一工作群的人以平行工作或循序工作的形式共同实现某一目的。国内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且相关产品已研发成功。总体而言,工作流技术对综合网络管理的交换数据核对流程、作业计划管理流程及设备警告处理流程的自动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网管系统对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即综合网管系统已成为全网不同专业资源集中运行的重要途径。随着综合网管系统业务需求量的增加及软件技术的发展,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日趋成熟。由此可见,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伊洲.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J].机电信息,2011,(36)

[2]谢雪婷.浅析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J].广东科技,2008,(12)

[3]安吉妥.电力系统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0)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传输综合网管系统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

1引言

目前,电信运营商对传输网络采用一干、二干、本地网三级网管维护管理模式,在总部或省份建设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同时省际干线、省内二干和本地网传输网络存在otn网管、wDm网管、SDH/aSon网管等多套不同厂家的emS网管,形成以网元-emS-nmS体系构建的网元-厂家网管-C合网管体系,实现了对传输网元设备的监控和管理。长期以来,由于厂家网管系统底层技术私有性,不同厂家跨域跨层次的emS网管相互独立,网管系统的专业化、综合化和智能化一直是困扰传输综合网管发展的问题。

传统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在技术架构、管理功能和客户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采用传统ioe技术架构,具有封闭性和私有性,缺乏能力开放、数据共享、系统扩展以及长期演进能力;跨层、跨域、跨厂家的设备管理,业务端到端管理、故障精确定位和自动化运维能力较弱;对于客户的网络和业务需求响应速度慢,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端到端集中监控与分析能力不足。

为转变传输网统网络运维模式,满足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端到端集约化、精细化、自动化维护要求,迫切需要根据企业战略转型、业务支撑的需求以及网络和it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去电信化”的角度构建满足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要求的传输综合网管新架构,实现数据集中和能力开放、操作维护自动化、业务端到端管理、灵活快速的应用部署等各项基础功能,提供面向网络、面向业务、面向客户的差异化运营支撑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对网络和业务的服务保障水平。

2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目标

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将在借鉴国际和国内网管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及标准规范基础上,根据传输网络技术发展和运维管理需要,逐步覆盖otn/wDm/SDH/aSon等传输网络,从系统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外部接口等方面,充分考虑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具备快速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形成以集中监控和现场维护相结合的网络操作维护模式。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目标:

(1)创新网管系统的技术架构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和业务,需要建设一个能力开放的、数据集中共享的、架构灵活扩展的、具备长期演进能力的、满足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要求的新一代传输网管系统。

(2)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

为了满足前端客户需求,需要实现先于客户发现故障、电路端到端全程的监控和管理、客户关注的性能和质量监控、灵活弹性地配置客户对于网络和业务的需求等目标。

(3)提高传输网络的管理效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需要实现传输网络跨域、跨层次集约化管理,通过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配置、故障、维护自动化。

3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关键技术

目前,企业战略转型和运维管理体制转变,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t技术的日益成熟已成为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合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实现方案需要具备前瞻性、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业务管理创新和突破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关键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应用传输网络技术和SDn技术发展理念设计新一代传输网管体系,适应大颗粒100G/otn设备更强的管理和调度能力,具备更强的跨域、跨层及南向接口管理能力。

(2)采用“去ioe”架构理念,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设施平台构建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实现灵活快速的硬件扩展和应用部署。

(3)基于XmL接口方式的多协议网元采集适配mtoSi接口,解决不同厂家、不同北向接口标准的统一,提高传输网管数据采集能力和效率。

(4)针对不同数据源存储和处理要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Hadoop非关系型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实时数据、批量数据和交互型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5)采用面向服务的Soa软件体系架构,通过传输网管服务总线实现与内外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能力调用。

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在统一的云平台资源池上集中构建、集中维护,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弹性扩展。在“去电信化”的指导下,逐步引入和采用开源的软件架构,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处理,满足应用的查询和分析需要。基于Soa架构对网管核心能力进行标准封装,与内外部系统实现能力共享,复用底层服务能力,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目标。采用标准统一的接口规范,构建采集适配平台,逐步实现不同网元/专业网管的统一接入管理,对数据采集、指令操作统一管控,屏蔽不同网络和设备技术协议的差异。

4传输综合网管系统体系架构

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将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的信息模型之上,成为具备统一网管标准化服务能力和端到端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实现网络运营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共享、网管能力的标准封装与网管服务的对外开放、新业务新应用的灵活构建、产品与业务的快速加载与综合分析、网络控制的智能决策与联动。

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体系架构分为场景应用层、核心能力层、运营数据层和采集适配层,系统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场景应用层:具有直接与用户交互的所有功能,是系统的使用界面和视图,可快速灵活定制,满足各种维护场景和维护人员的需要,并具备网管统一门户功能。

核心能力层:具有丰富的原子能力和组装能力,实现对网络的智能感知、控制、管理、分析及对业务的支撑,供场景/应用层灵活调用。

运营数据层:实现海量网络运行数据的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和集中应用,支撑企业决策层集中掌握全网整体运行情况。

采集适配层:具备强大的多专业、多技术接口的数据采集和转换能力,以及对网元的操作指令快速翻译能力,可分布式部署,具备灵活的扩展能力,是网络管理的基础。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按照统一的北向和南向接口规范,实现与传输集中emS系统对接,其中北向接口采集配置、性能、告警等信息,南向接口实现业务的一点集中配置。系统通过基于Soa架构的网管服务总线分别与资源管理系统、综合告警系统、ip综合网管系统、省级传输网管等系统等其他it系统对接。

5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路径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按照“横向整合,纵向集中”的融合化、扁平化发展思路,遵循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原则,随着客户需求、业务发展和关键技术应用,突破传统网管系统体系架构,实现模块松耦合和接口标准化,构建数据共享、能力开放、灵活扩展、平滑演进的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架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路径可以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将传统综合网管功能分为业务应用、专业应用与适配层,其中业务应用将融合到面向客户的场景应用层,专业应用与适配层分别将融入到核心能力层和采集适配层,实现场景应用层、核心能力层、采集适配层解耦,由核心能力层通过网管服务接口总线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为场景应用层提供应用开发能力。采集适配层与厂家emS网管通过标准mtoSi接口实现南向操作维护和北向数据采集功能。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近期演进目标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2)中期:将厂家emS网管分为应用功能层、数据管理层和基础管理层,其中与传输综合网管应用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厂家emS网管应用层将被融入场景应用层,数据管理层将融入到核心能力层,实现能力封装与数据标准化,基础管理层的功能并入到采集控制器,为上层提供单一的网络访问入口。厂家emS网管原有的智能被简化,业务应用和专业能力集中到新一代传输综合网管系统,采集适配层与采集控制器通过标准mtoSi接口实现南向操作维护和北向数据采集功能。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中期演进目标体系架构如图3所示。

(3)远期:采用SDn/nFV技术引入业务协同编排和网络智能控制,实现所有传输网元以及相应的能力都由上层的业务应用管控,通过专业适配层建立传输专业的统一数据源和能力提供层,在专业适配层与业务应用层之间采用开放性好、互操作性高的通用Restfulapi接口协议,实现上层应用的灵活、快速开发。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远期演进目标体系架构如图4所示:

6结束语

新一代传输网管系统基于成熟先进的技术,采用传统网管增强方案,实现适应网络技术和运营管理发展要求的系统演进,可以解决传统网管端到端业务集中监控和分析、业务的自动化部署等问题,但是在实现快速业务创新和简化网络架构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未来网络以实现业务灵活提供、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颠覆性的网络重构和运营重构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网络变革将依赖SDn/nFV技术,SDn和nFV相互结合和补充,实现网络的软件化和灵活调度。一方面,基于通用硬件实现网元功能,支持网元功能的标准化和开放;另一方面,基于转控分离,实现对不同业务网络的集中管控,支持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

传统网管增强方案和SDn/nFV技术方案是实现网络管控的两种技术路线,解决网络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业务需求。SDn/nFV是适应技术和业务创新发展要求的网络重构技术,支持用户实时在线的自助化服务,将网络能力通过软件编程接口方式支撑业务创新,实现业务快速开通和自动化部署以及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通过集约化运营降低建设维护成本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网络变革、技术发展和产品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深入,SDn/nFV技术方案将成为未来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演进发展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传输综合网管技术规范[S].2014.

[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传输专业网管采集控制层接口规范[S].2014.

[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规划V1.0(征求意见稿)[R].2013.

[4]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总体分册[S].2013.

[5]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场景应用分册[S].2013.

[6]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服务能力分册[S].2013.

[7]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数据模型分册[S].2013.

[8]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采集适配分册[S].2013.

[9]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智能网管技术规范-技术架构分册[S].2013.

[10]王永建,张健,张富根.基于CoRBa的传输综合网管接口设计研究[J].通信技术,2016,49(1):117-122.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

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

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

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

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

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

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风景园林的国家之一,但是园林教育仅仅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是教育中的一个新型的学科。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主要是通过利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造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和对环境的不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风景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改造和对花草树木的一直来营造出建筑物和布置道路的过程中,是通过创造来完成美丽的自然景物,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性学科。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5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needforsystemconstruction,marketprospects,andsystemdevelopment,describedthesystemoptimisticprospects.

关键词:综合监控系统;电调;环调;行车调度;智能分析

Keywords:integratedmonitoringsystem;powertransfer;ringadjustment;trafficscheduling;intellig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240-01

0引言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以乘客、环境及设备的防灾和安全为核心,并为安全行车和调度指挥提供应急处理方案及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将各分散孤立的自动化系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地铁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地铁全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建立与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的信息高速通道,从而将地铁线的运营纳入到全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机电系统对保障乘客生命和设备安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目前各机电系统分属不同专业使用和维护,并自成体系。随着地铁安全防范需求的加强及轨道交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电系统各自独立的运行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的需求,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①系统自成体系,独立运行联动效应慢,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变能力不强。

②基础数据分散不统一,不能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

③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影响轨道运输的综合效益。

④系统过多过乱,系统结构及通信协议种类繁杂,系统软硬件平台参差不齐,维护管理效率低。

现代地铁运营管理要求机电自动化系统能提供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设一条地铁新线路时同时建设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实现地铁运营、维护和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措施。

2市场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开发,促进城市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城市轨道交通还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能耗、企业化的特点,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交通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骨干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国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方针指引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倡导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03]81号文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发展轨道交通,解决居民出行困难问题。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已经满足或将要满足建设地铁的条件。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下各经济发达城市先后申请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全国有33个城市正规划建设地铁,10个城市地铁已开通运营。到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多达93条,总里程2700公里,投资总额将超过10000亿元。综合监控系统投资约占轨道交通投资总额的1%-1.5%,即月100-150亿的份额,其市场价值是客观的。

3市场竞争力分析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子系统及其对应的专业,例如pSCaD(电力监控系统)、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SiG(信号系统)、aCS(门禁系统)、CCtV(闭路电视系统)等,监控的对象数以万计,处理的参数更是几十、甚至上百万,所以系统的建设对集成商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对有能力的集成商是一个机会,而对于技术能力不强的集成商无疑是一个挑战。

4系统的发展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目前以电调、环调为核心的集成方案是近期的主要集成方案,该方案自2002年以来,已有都过集成商涉入其中,然而系统方案还不够成熟,而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案还在探索当中,下一步的发展还有很长路要走。

基于在国内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案还需要考证和实践,近期以电调、环调为核心的集成方案将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该系统将向智能分析和故障自诊断方向进一步发展。

综合监控集成了各种子系统,收集了各个系统的数据,为实现系统的智能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基础。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与故障诊断依托综合监控系统的信息资源,将采集的各项开关量、模拟量及报警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和智能分析,采用灵活的推理控制策略,应用专家分析的手段,从一个有经验的信号专家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为现场信号维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向,能够简化维修流程或直接定位故障处所,帮助系统维护人员迅速发现故障点,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和维修水平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针对综合监控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结合系统中各类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进行设备趋势预警和预防性维修警示,从而将以往对设备的定时维修,定期报废,改为状态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引起的二次事故,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提高系统可使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轨道交通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对有能力的集成商是一个机会,而对于技术能力不强的集成商是一个挑战。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近期将以电调、环调为核心的集成方案为主,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并向智能分析和故障自诊断方向进一步发展。远期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将向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农业景观;特质性;乡村旅游;桑基鱼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104—08

1引言

关于农业景观的定义比较多样,其中典型的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农业景观的定义。特纳(turner)提出,农业景观是指农田、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王仰麟等学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動在具体地域空间上的落实。还有定义认为,农业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农业生态活動的改造而成的复杂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提出农业景观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動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以乡村聚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农业活動(耕作、畜牧等)为本底,由历史、人文等因素构建的农业土地景观形态。典型的农业景观包括桑基鱼塘、梯田耕作、稻田养鱼、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以及欧洲的圃制农业等。与工业景观和城市景观等相比较,农业景观具有自身的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农耕活動千百年历史演变积累而形成的独特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在乡村地域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基础上,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叠加的土地形态。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既体现了人类和乡村社会所独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也折射了人类和自然协调一致的内在联系,是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蕴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活力源泉。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农业景观特质性,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早期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并提出以国家公园为导向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对当地建设的实际影响等问题日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艾瑞克(erick)在美国卡罗莱纳东北乡村地区通过问卷等方法研究农民、旅游开发公司、政府和旅游者等不同人群对旅游开发对的态度和感知,结果表明,相关利益各方的感知状态与程度差异较大。阿里萨(aliza)对以色列旅游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的研究表明,旅游活動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不强。而在乡村地区发展旅游,旅游方面的收入和回报较低,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阿比(abby)在马来西亚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旅游业的增长和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当地的自我能力建设。旅游发展对于乡村区域发展和农民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差异。通过对尼泊尔10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旅游对于改变乡村贫困的作用不大。国内研究比较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等方面,尤其是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旅游资源的研究偏重于风景,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综合特性的研究非常缺乏。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如何保护农村地区特有的景观资源以及研究其环境保护策略、自我生产能力的建设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与此同时,许多地方的农业景观大量被破坏甚至消失。通过对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制约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唯利是图,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意识严重,企业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在开发建设中不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二是从业者素质低,缺乏理论指导。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企业经营者,抑或规划建设者,很少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或培训。三是发展时间短,保护制度和标准缺乏。我国对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制度和标准。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旅游产品雷同、乡土特色丧失等问题。

2.1农业景观核心价值的消失

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和各种生态与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性,例如哈尼梯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多维的物质循环系统,同时在审美价值上,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此外,欧洲的圃制农业表现为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低丘陵上的美丽风景,中国哈尼梯田、美国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欧洲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都形成地区独特而壮美的风景。

在开发过程中,若管理者和建设者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核心价值的全面认知和缺少审美意识,忽略对农业土地特有的生产方式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保护,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只强调建设形式、色彩等满足视觉要求,“临摹”城市园林景观,不合宜地修建广场、游览道路、绿篱、模纹花坛、假山、亭台等,将农业景观作为一种游览元素看待,忽略历史过程的内涵与生态结构,这些建设方式不仅破坏农业景观的生态结构稳定性和生物链,还将摧毁农业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使其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并导致人们缺乏对农业景观的认同感。梯田系统、稻田养鱼等农业景观蕴涵着非常完整的生态循环、生产循环与环境保护功能。若为了旅游娱乐,盲目开发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环境。曾有粤北山区某农业旅游区忽略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在农业观光区内盲目换种大量热带植物,植物在冬季大量死亡,反而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2.2乡村旅游开发产品雷同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就表现在其复合的生态、生产种养模式,具有丰富的水系、植被以及四季变化,蕴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高层次的人工生态系统。当前农业旅游产品基本可以概括为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垂钓等)、餐饮(吃农家饭)、休闲(住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发展项目雷同,重复建设若干观光园、农家乐,这种单一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下,很自然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休闲后花园”,忽略对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的产品并不仅仅只是采摘体验和农家菜,若能重视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旅游开发、利用,必能提高村民、游客等群体的审美素质,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可持续保护乡村环境。

2.3农业景观乡土特色的丧失

在一些农业旅游区开发中,把原有的农村当作“白纸”,规划和建设“标准化”或“旅游企业标准化”的新农村旅游区。例如规划“西班牙风情村”、“地中海风情村”等所谓国际化特色,在田间铺设大量混凝土路,砍掉大片树林,填埋一些池塘和河道,拉直蜿蜒的河道,给充满野趣的河岸砌上了混凝土。这种千村一面的建设方式,使得农村变得平庸无味,破坏了具有地域和历史特色的农业景观,造成乡土特色的丧失。

3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与模式

3.1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

农业景观从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是建立在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和人地矛盾不突出的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而现代农业景观是建立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管理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其景观格局变化更为频繁,景观异质性更趋复杂。无论是传统农业景观或者现代农业景观,均具有“三生”功能特质性,即生产、生活和生态。首先是生产,农业景观的形成源自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次是生活,农业景观包含农业生产者生活居所村落建筑以及长期生活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这是通过长期积淀和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形态;最后是生态,农业景观的生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思想体现的人工生产生态系统,代表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实用形态,甚至是永续利用的生态形态。农业景观是具有“三生”功能(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景观体系,“三生”功能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例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仅仅是游客“凝视”的壮美景观,在这农业景观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人文特性。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山上的森林是梯田的水库,山下的江河是森林水源,其内在生态机理紧密联系,生物物质流循环保持了梯田千百年肥力不减退,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尼梯田中的传统水稻品种种植百年遗传特性不变,生物多样性非常显著。在长期的梯田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哈尼村寨、分水制度、丰富的农耕节庆等。综上所述就是一个农业景观系统特质性的综合表现,若其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就有可能发生系统崩溃。

3.2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

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出发,笔者认为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原则至少应包含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以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为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目标和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其次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展需要的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农业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同时并重,合理利用资源,为后代维护和保留资源条件。再次是地域分异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存在结构不同、形成和演变规律不同以及景观的功能不同等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应在充分研究区域农业景观要素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最后是协调共生原则。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和各景观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使各子系统合作共存,协调、有序和相对平衡。

3.3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模式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对乡村旅游的开发采用实地深入调研以及计算机辅助GiS、RS等现代技术途径,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监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并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论证,在保护农业景观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综合特质条件下进行后续建设与管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达到对区域农业景观的数量、质量、生态环境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维护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如图1所示)。

在前期实地调查阶段,要通过田野调查、农户访问、古籍研究、地方志查阅等方法系统研究农业景观特质性。同时,收集该地栽植品种、土壤、地形、气候等环境条件记录,关注该地景观水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节的实际经验,明确该景观类型的特质性。建立农业景观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与其适应性、不同尺度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融合状况、农业景观内部的動态关系(生物种间的動态关系)、水土资源状况、与之相关的环境安全与农产品安全等要素信息的描述。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所进行的监测与评估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估开发活動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威胁,以及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另一方面是根据旅游开发的目标,有效确定当地农业景观资源的保护目标。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与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内的信息,研究该地农业景观在新开发环境条件下的适宜l生以及其特质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分析其对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影响状况等。对区域内农业景观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工作,其中要包括确定保护措施和适应動态发展的管理策略,同时,旅游活動的开展要与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与生产特点相适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应当是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改变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和改变土地承载的乡土文化的特色,更不是在旅游发展中把农村变成游乐场,造成生态系统的解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景观丰富度的减弱,变成单一的游览元素,以至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是实现农业景观的有机再生,即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也是农业景观的“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改造与升级再现。乡村旅游应当重在保护集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审美于一体的农业景观特性,挖掘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活動,促进农村地区综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

4乡村旅游发展与桑基鱼塘的有机再生

联合国国际地理学会秘书长曼斯·哈尔德曾盛赞桑基鱼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動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①。桑基鱼塘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最佳的农业生态模式之一,曾是珠江三角洲大地上最令人赞叹的农业景观。由于地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下,其农业景观格局变化急剧,并已经逐渐消亡。当前,伴随乡村旅游的开发,促使一些抛荒的桑基鱼塘得以保护开发和有机改造,成为旅游与农业景观的保护相辅相成的典型案例。

4.1桑基鱼塘的特质性与变迁

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还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動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据现存文献记载,这种独特的生产结构和水上利用方式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之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之泥复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一个整体协调、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集中表现在其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机理以及“高畦深沟”基塘的结构具有适应低洼湿地,容易形成内部良好循环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期,珠江三角洲的鱼塘面积达65万多亩,其中顺德南海两县就占了55万亩。历史上的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西部地区,即顺德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县(现为佛山市南海区)、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鹤山县(现为江门市)等地,曾被称为广东省塘鱼主产区,俗称桑塘区。如今,仅有零星几个示范点存留在顺德、南海的农业观光园内,基塘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消失,仅仅作为旅游观赏,其农业景观的“三生”功能已经不复存在。

4.2桑基鱼塘面临的威胁

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现今的世界工厂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蓬勃发展,桑基鱼塘面积急剧减少,20世纪末,伴随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桑基鱼塘几乎消失殆尽,甚至有学者戏称,“只留下桑基鱼塘的情怀给人们津津乐道。”桑基鱼塘衰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動力转移,农民转行进入城市谋生,成为农民工,放弃了传统的产业,大量的农民举家离开村庄,逐渐聚集到交通便利的城市从事其他职业,使原来的村落成了“空心村”。厂房建设、城市化或者城郊绿地的建设侵占了原有的农业土地,村落景观空间变成了即将消失的文化元素空间,没有了“桑基鱼塘”文化延续的基础。传统农耕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农业景观正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威胁,这种现象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解体,基塘系统的循环生产功能已经丧失,虽然有鱼塘存在,但是已经是单产养鱼或者因为其生产价值低而被抛荒。

4.3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桑基鱼塘有机再生

笔者以广东佛山市南海七星村为例,探讨桑基鱼塘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实现有机再生。七星村曾经是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区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樵七星村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桑基鱼塘”农田示范区,最佳生态循环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七星村的基塘区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得以留存,但是大量鱼塘却被抛荒。

2007年,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樵山将七星村纳入大景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推動七星村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以实现旅游业与农业资源共享、发展互补。从2007年起,七星村启動了桑基鱼塘改造工程,发展目标是改善旅游环境,展现其独特的岭南桑基鱼塘农业景观风采,形成以水产养殖与旅游度假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七星村进行桑基鱼塘有机改造,根据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特质性,首先恢复其生物循环结构的生态系统机理,考虑到桑树栽植已经逐渐退出生产舞台,不合适继续种植,结合旅游休闲和提升基塘湿地景观的要求,将恢复的基面改造为林基、花基、菜基与果基,以实现保持水土、生态环境,恢复其生物循环的保护性发展,赋予“桑基鱼塘”新的内涵。其次是恢复基塘的结构关系,针对原有基面坍塌或者面积较小,延续其循环特性,利用清塘内的淤泥进行扩基,保持基塘的面积比在4:6或者3:7,保护基塘系统的完整性(如图3所示)。

对桑基鱼塘农业景观特质性进行“有机再生”,即尊重其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与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和新的功能要求下,进行提升改造,而不是单纯为旅游发展而将抛荒的基塘系统改建为湖泊、池塘或者是铺成广场(如表1所示)。有机再生为传统的桑基鱼塘基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效保护当地环境与开展旅游活動。2010年,由于七星村美丽的林基鱼塘(基面种植树木)以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纳入广东省绿道的规划范围,成为全省绿道大旅游休闲区的一个部分。

基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旅游开发、重构、保护与利用,使新时期的“桑基鱼塘”成为具备“三生”功能,即农业土地资源的生产服务功能(高效种养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旅游观光与科普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生态服务功能(气候调节、植被保护、洪涝调节等)的特色农业旅游区,以及无公害果蔬和鱼类品牌农业基地。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7

我们今天召开的大会是个四合一的会议。一是庆祝中国风景名胜区设立和发展25周年,二是总结五年来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成果和经验,三是纪念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四是表彰行业的先进典型先进个人,大力宣传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协调发展。刚才,建设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姜伟新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二十五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依靠相关行业部门的紧密协作和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机构与法规建设、资源调查与评估、规划编制与管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在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阶段进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轨道,开创了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崭新局面。简要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198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审定公布了六批部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虽然占的面积很小,但它们是国土上最精华的部分),基本形成了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在部级风景名胜区中,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等16处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类共同遗产。建设部还公布了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30个单位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预备名录。

(二)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

风景名胜区集中了大量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体系建立之后,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地域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地采取措施封闭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场,清理墓葬,拆除违章建筑,退田还湖,退耕还林,抢救和恢复了一批濒于毁灭、湮没的名胜古迹,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保存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本底和文化遗产。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三)大力推动了旅游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187家部级风景名胜区和400多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国内外游客纷纷将风景名胜区作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在带动国家和地方旅游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地区风景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农民致富,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一些风景名胜区所在的市(县、区)或乡镇,原来曾经是经济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或者西部山区,但是自设立风景名胜区之后,通过科学有效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积极发展旅游经济,短短的几年时间,在风景名胜区周边形成了一个个繁华的城镇,建成了国际机场、火车站和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和巩固了民族团结和对外开放。

二十五年来,全国风景名胜区累计接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4.8亿人次,增进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祖国深厚文化、秀美山川和综合国力的了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就的了解,提升了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风景名胜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二十五年来共接待境外游人15亿人次,通过风景名胜区这一对外窗口,既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壮丽河山和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政府保护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这一特殊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决心和成就。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在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活动,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并进而喜爱中国。

二十五年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通过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国家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国土风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维护和改善;通过开展风景名胜区的游览、科普、教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风景名胜区在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传播华夏文明和民族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五年来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风景名胜区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段时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也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1999年,总理在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指出:“近年来许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收益,对风景名胜资源过度开发,使许多重要的风景名胜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一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景观正在迅速退化和消失。这种‘自杀’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家宝同志当时是做了这么一段非常严肃的阐述。

为此,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具体要求。据此,建设部决定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中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各地风景名胜区通过综合整治,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保护监管手段得到增强,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部门协调,体制机制明显理顺。

国务院专门设立了部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部际联席审查会议,由建设部牵头,发改委、国土、水利、环保、林业、旅游、文物、宗教等九个部门组成,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查后上报国务院审批的部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集中的审查,并提出审批意见报国务院审定。为促进风景名胜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在2004—2005年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及“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活动,制定活动开展的规范性文件,先后推选公布了50个“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等10个单位为首批“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各地风景名胜区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契机,对照标准找差距,加大力气搞整改,使风景名胜区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综合整治,地方主管部门和许多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一些风景名胜区推行了综合执法,有效地提高了执法效率,推进了风景名胜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许多省市和风景名胜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法规体系。河北、辽宁、黑龙江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省级的地方法规;江西、新疆、湖北、福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泰山、衡山、黄山、武陵源等47家风景名胜区制定了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60个部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了专项保护管理的规定。贵州省还探索制定了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管理试行办法,对加强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严格规划建设管理,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

各地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据国家和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断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目前,已有14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并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占部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77%;其中96处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占部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51.3%。已有183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划定了核心景区,划定率达98%。五年来,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130多个部级风景名胜区编制各类详细规划300多项,指导和保障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加大,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各地共否决了1000多项违反规划、破坏景区环境的建设项目,纠正查处了80多处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有效地杜绝了违法违规建设的行为。

(四)大力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明显改善。

五年来,各地普遍加强了对各类破坏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违规事件的查处。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350亿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0752起;拆除违规违章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搬迁居民1.9万户7.8万人;拆除违规宾馆、酒店、度假村等楼堂馆所2000多家,拆除面积达到189.7万平方米;取缔违规商业摊点2.4万处;关闭非法的采石场10618处;净化水面、美化水景700平方公里;退田还湖、退地还海1000平方公里;恢复林草植被面积54.5亿平方米。这些有力的整治举措,改善了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建设监管信息系统,资源保护手段明显增强。

五年中,全国已有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4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完成。采购遥感数据8.5万平方公里,对15个省的2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监测面积达到3.5万平方公里,共采集变化的图斑1000多处,并对其中500多处有疑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提高了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强化了各级管理部门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监管力度。同时,风景名胜区还通过试点工作,逐步推进以“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的数字化景区建设,不断提高保护管理的科学水平,并使数字化景区管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尽管只有25年时间,但是我们抓住了数字化管理这个现代的技术,使我们的管理水平超过了一些设立一百多年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国家的管理水平。所以,我们应用技术创新的手段来管理,可以做到后来居上。

(六)规范设置标志标牌,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通过综合整治,风景名胜区共撤消不规范标牌2.5万块,更换和添置新标牌4万块。现在,绝大多数部级风景名胜区规范设立了部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景区标识标牌新颖美观、富有地方特色,基本形成了部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景点景观介绍牌、古树古木保护牌、公益事业宣传牌、公共设施标志牌、交通导引牌、森林防火警示牌,游览安全提示牌等功能齐全、美观大方的标志标牌引导体系,既强化了管理,又方便了游客。

总之,通过五年的综合整治工作,我国的风景名胜区面貌焕然一新,形象全面提升,管理显著改善,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风景名胜区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五年来,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精神,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为获得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代表进行了颁奖。我们要向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全国风景名胜区系统的干部职工,要以先进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也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谦虚谨慎,在今后工作中再创佳绩。

在肯定成绩、表彰先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虽然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已取得明显的成果,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各地风景名胜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地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对照综合整治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受利益驱动,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然突出,盲目开发、违规建设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经营不规范,少数地方仍然存在非法随意出让转让风景名胜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的情况,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遭到破坏;三是规划相对滞后,规划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和提高;四是一些风景名胜区盲目追求经济收益,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有待进一步规范。

今年,按照综合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建设部组织完成了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全面考核验收工作,除对整治工作中获得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以外,下一步,对综合整治工作没有达标的50个单位,也将专门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要求他们在明年的六月底之前要基本完成整改工作,同时要向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上报整改报告,我们要派专人进行检查,检查以后要在全国公开通报。对那些整改以后仍然达不到要求,或者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管理混乱,造成破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具备有效管理的,我们将建议按规定程序撤销其部级风景名胜区的命名,并依据《条例》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三、进一步推进风景名胜区发展的若干工作

正如刚才姜伟新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这次会议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认真回顾二十五年来风景名胜区的辉煌成就,总结五年来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继往开来,进一步贯彻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巩固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成果,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实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全面推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抓好《条例》贯彻落实,全面改善资源管理水平。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把贯彻好“一法”、“一条例”,作为当前风景名胜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把《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和要求切实地落到实处。要努力抓好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项目经营管理、监督检查评估等各项规章制度。依靠科技手段,进一步搞好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实现监管信息全覆盖,加强资源保护监管,积极推进数字化景区建设,全面提升风景名胜区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强化基础性研究,加强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为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规范风景名胜区建设行为,加强规划监督管理。

搞好风景名胜区工作,规划是前提。我们要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龙头作用,按照《条例》的规定,进一步规范风景名胜区各类建设行为,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没有规划依据,或者规划未经审批的,应当禁止一切开发建设行为。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要满足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环境容量的要求,并要注意与景观环境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要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监督管理,切实做到科学编制规划、认真实施规划,使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切实有章可循。要进一步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程序,确立规划的指导地位,强化其权威性和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规划编制、审批和修改的程序办事。部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抓紧进行。尚未完成规划编制的43处部级风景名胜区,要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必须编制保护规划,并按规定报批,同时要设立界牌,在这方面,已有97%的风景名胜区已经做到,还有少部分景区没有做到,应认真纠正。

三是强化保护意识,实现风景名胜资源永续利用。

搞好风景名胜区工作,保护是核心。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始终要坚持把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使风景名胜区的珍贵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不仅惠及当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改善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风景名胜资源得以完好地保护和延续,造福子孙后代。各地在工作中要始终做到资源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要求。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克服只顾短期和局部利益、忽视长远和全局利益的错误倾向,防止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过程中急功近利、过度开发的错误行为,认真解决景区过度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严重倾向,统筹兼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风景名胜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宣传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发展风景名胜区事业的重要性。在风景名胜区内,要采取多种形式向游客宣传自然和历史文化知识及保护的要求。风景名胜区内所有机关、单位、居民都要爱护风景名胜资源,遵守有关规定。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和支持风景名胜区的事业,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国家宝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实现永续利用的目标。

四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做好风景名胜区工作,管理是关键。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主体,也是第一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能,不得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职能委托给企业,更不得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风景名胜区是多种资源的有机的综合体,不可分割,为了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类资源,充分发挥风景名胜资源的综合功能,避免资源的破坏,景区内的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必须符合规划,服从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统一管理。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外,都必须服从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加强风景名胜区依法行政,首先在于落实管理责任。对保护和管理不力,造成资源破坏的,要限期整改,逾期仍无好转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对违法建筑应该坚决予以拆除。《城乡规划法》将在明年的1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这个法作为《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母法,规定了规划部门有权拆除违法建筑,把拆除违法建筑的权力直接赋予了地方政府。所以,各级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从明年1月1日起,就有了这样一项执法的权力。有了权力,就意味着有相等的责任。对继续出现违法违规建筑、破坏景区资源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给予处分,构成失职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一法”、“一条例”所规定的。

五是加强风景名胜区行风建设,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发展。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8

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能整合全域旅游要素,带来全域性及全方位应用,能为游客带来全过程体验,这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磨一剑

中控信息作为一家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自公司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框架下的多个行业(旅游、交通、环境、能源等)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大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长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拥有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

智慧旅游作为核心和未来战略性成长业务之一,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以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文化遗产保护三大业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体系,在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西溪湿地、千岛湖、湘湖等各级旅游景区均留下足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技术狠抓产品

目前,中控信息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在旅游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条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旅游业务产品体系,主要为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开展旅游信息化规划,并提供重要的技术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景区、涉旅企业开展旅游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游客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大数据中心应用平台。数据的广泛应用让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让数据实现共享与融合,也成为了旅游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大数据集群构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定制开发适应业务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建立省、市、县、多级联动的一体化数据平台。同时,基于旅游大数据业务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旅游基础数据标准规范,并成功应用于浙江省、市、县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突破区域间、行业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提供支撑。

智慧景区综合管控平台。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区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为大幅度提升旅游景区科学管理和服务能力,结合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为西溪湿地、丽江古城等著名旅游风景区搭建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网络将综合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异地对景区运营设施远程管控,以便管理者实时知晓景区运营状况,可以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并快速处置,能有效地提升景区运营管理和决策指挥效率。

游客量监测平台。游客量监测平台是中控信息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之一,由前端监测设备和后端系统平台组成。该平台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游客流量、停留时间、移动轨迹、旅游消费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实现旅游客流的均衡化,避免局部景点极端客流高峰出现,减少因游客量过多而影响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行。目前,中控信息的游客量监测平台已应用于西湖、千岛湖、丽江古城等各级旅游景区,极大提高了景区管理能力。

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基于此,中控信息以需求为导向,发挥技术优势,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GiS技术对遗产本体和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测指标动态信息汇聚于数据中心,实现信息的报送、分析、统计与,并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报表。该平台目前运行于丽江古城、苏州古城古典园林、西湖文景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之中,有效地满足了各级保护管理部门对文化遗产全方位、高效率的监控、保护与管理需求。

演绎经典,创新模式

升级智慧景区,为G20保驾护航。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完美落幕。在G20筹备阶段,为更好地向国家元首、国际友人展示杭州独特景观和美好形象,对西湖、湘湖进行了智慧景区升级改造。通过对西湖景区现有系统的集成与运行,实现在西湖核心景区、重要地段的游客量监测,规范游客监测预警流程,方便管理者引导游客有序观赏西湖风景,营造良好观景氛围。峰会期间,一场惊艳世界“最忆是杭州”演出现场,中控的控制技术将舞台唯美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受到了中外媒体的一致好评。在湘湖项目中,为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中控信息基于大数据架构,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升湘湖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起“智慧服务、营销、管理”三维一体的智慧旅游系统,包括二维码服务、微信服务、游客量监测系统,停车场系统等,最终实现了湘湖景区要素与科技高度融合、资源共享、数据对接、网络营销、产品互补的格局。

对西湖和湘湖景^的升级改造,总整体上提升了景区人性化管理服务能力,为杭州美好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杭州G20圆满落幕保驾护航。

数据融合+联动,浙江省、市、县三级一体初显成效。过去,数据的应用仅停留于数字呈现或是某种态势反映上;当下,数据具有实时、在线、变化的特点,将数据进行融合与联动,能不断拓展数据功能。

自“全域旅游”创建实施以来,建立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之一。中控信息与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一起,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深化数据应用,全力打造的浙江省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浙江省旅游大数据平台),横向汇聚涉旅部门、景区景点数据,纵向对接省、市、县三级旅游业务数据,最终实现各级旅游单位和涉旅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汇聚与共享,连通了的信息孤岛,一改以往管理部门与景区之间的封闭运作模式。同时,基于数据中心,将旅游资源、旅游业态、景区客流量、车流量等信息形成报告对外,提升浙江省旅游产业监管和服务能力。

不惧未来,逐梦前行

目前,全域旅游实践正如火如荼进行,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全域旅游之路。全域旅游内涵在本质上是一种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它需要有与之相契合的发展模式与策略。于中控信息而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网络资源管理;aniSS;ponemS;自动发现;效能提升

一、项目背景及问题分析

随着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移动业务迅猛发展,如何提升并保持网络质量,成为移动网络运营的重中之重。据今年1~6月份的统计数据,超过60%的移动网络故障是由于传输故障引起的,而传输超时故障中,83%以上与资源信息不准或不全息息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源系统与网管系统没有接口,数据是由人工分别录入的,多个入口,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比对和纠错的成本也很高,难以经常进行,该部分的资源管理手段、方法亟待改进。

1、传输网是无线网络的基础,也是故障高发地带

目前,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移动网络基站总数已超过40000个物理点,每个点与无线网络核心网元BSC的通信靠传输网,所以传输网是无线网络提供可靠服务的基础,而资源信息是故障处理的基础,资料不准是影响传输故障超时的主因之一。

2、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效率低下、成本高,亟需改进

当前资源系统与网管系统没有接口,工程建设阶段,数据只能由人手分别录入网管系统和资源系统,由于两个系统的数据分别是由不同人、不同时间录入的,很难保持一致性;设备变更及故障修复后,往往只修改了网管系统的信息未既是变更资源系统的信息,造成数据不一致;虽然日常巡检需要大量的现场核查及数据整治工作,成本高、覆盖面小。所以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人工录入成本高,且数据错误率高。

(2)人工维护资源数据工作量大。

(3)资源数据动态更新及时性差。

(4)资源数据与网络实际数据的一致性差。

二、技术方案及实现要点

对于有源设备的资源管理而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获取网管数据进行比对核查修正,从而快速提升资源准确率。

1、总体架构

资源自动发现引擎模块通过与aniSS1建立接口,获取现网数据。资源自动发现引擎模块通过对数据的整合,与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存量数据进行稽核,并提供各类上层应用功能给不同的资源角色使用。

2、集成架构

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与aniSS对接,aniSS与各设备厂家网管对接,各设备厂家网管与各自厂家设备对接。

3、实施方案

本项目提出了光自动发现引擎开发需求方案:

(1)获取

aniSS通过北向接口,实时获取ponemS的全量网络数据,并记录到网络数据中间表中,同时打下相应的变动标识,供综合资源系统实时/定期获取。

(2)转换及比对

光自动发现引擎实时/定期获取aniSS提供的网络数据中间表,并通过映射表(ponemS数据映射到资源数据)转化,将网管数据变成资源数据格式。

光自动发现引擎再将转化格式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匹配和比对。

(3)人工快速确认

光自动发现引擎提取有变动标识的数据,根据资源管理规范要求,对产生变动资源审核工单进行人工快速确认,确认后即可自动生成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其他网格系统目前未采集到的必要信息(比如固定资产信息在网管系统是没有管理的,需要在这个人工快速确认环节补录)。

(4)自动更新

工单经人工快速审核确认后,综合资源系统自动更新系统数据库的对应实体数据。

4、接口开发

根据实施方案,开发了以下3个系统间接口。

(1)aniSS与ponemS的接口

aniSS根据集团的网管北向接口协议,主动实时获取ponemS的网络数据。

(2)综合资源系统与aniSS的中间表接口

aniSS将获取到的网管全量数据写入一个中间表中,并在中间表中标识出当日的增删改操作。

(3)综合资源系统与aniSS的实时接口

综合资源系统发起实时请求给aniSS,aniSS实时获取网管数据,返回并实时更新综合资源系统的资源数据。

5、应用功能实现

本方案形成三类应用功能,分别是定期变更实体、实时变更实体和全量差异比对。

5.1定期变更实体

aniSS定期(每天一次)从网管采集数据,将当日数据与前日数据进行比对,标示出当日的增删改数据,并同步给资源系统中间表。

资源系统进行如下处理:

(1)实体自动生成

获取aniSS抓取的网管数据中间表,根据增删改标识,将增加标识的实体(包含网元、机框和板卡)记录,按照规则在综合资源系统进行自动新增。

(2)实体自动修改

获取aniSS抓取的网管数据中间表,根据增删改标识,将修改标识的实体(包含网元、机框和板卡)记录,按照规则在综合资源系统进行自动更新。

(3)实体审核删除

系统获取aniSS抓取的网管数据中间表,根据增删改标识,将删除标识的实体(包含网元、机框和板卡)记录,等待人工审核后,按照规则在综合资源系统进行自动删除。

5.2实时变更实体

资源系统发起,发送接口信息给aniSS,aniSS实时抓取网管数据返回资源系统,资源系统实时更新(包括新增、变更及删除)数据。

资源系统数据根据网管数据进行定期修改、实时修改,前提条件是存量数据需进行清洗比对,使资源系统与网管系统数据相匹配。因此,在资源系统增加一标识,用于确认是否已经与网管匹配成功,只有标志为已确认的,资源系统才进行自动的定期、实时更新。

5.3全量差异比对

对资源系统数据与网管系统数据进行全量比对,分析出差异结果,供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整改等。

三、应用场景及应用效果

本方案对主要的生产环境进行了穿越验证,并对方案实施前后情况进行了对比。

3.1工程建设

3.1.1场景说明

原有方式是,根据提交的工程资料,全量录入资源数据。改进之后,变成了只需录入少量基础信息,如ip信息,即可通过实时变更实体功能,自动采集并生成网元、机框和板卡信息,补录其余的资源字段信息。

表1工程建设场景实施效果

方案实施前,一个典型的oLt工程录入耗时63分钟,且难以保证资源数据的一致性。

方案实施后,一个典型的oLt工程录入耗时34分钟,耗时下降46.0%,资源与网管数据的一致性质量更高。

3.2维护与修障

3.2.1场景说明

原有方式是,维护或者修障变更网络资源后,人工修改资源数据。改进之后,变成了通过实时变更实体功能或者定时变更实体功能,自动采集网元、机框和板卡信息。如果变动操作为新增或者修改,则直接变更资源数据;如果变动信息为删除,则需要审核确认后,才能变更资源数据。

表2维护与修障场景实施效果

方案实施前,维护与修障变更了网络资源后,常常不及时变更甚至不变更资源数据,影响了资源数据变更及时性,没有手段及时检查管控,一致性约为70%左右。

方案实施后,变更了网络资源后,可以人工实时变更资源,也可以定期(每天一次)变更资源,资源数据变更及时性有了保证,也有了有效的检查管控方法,一致性提升并维持到97%以上。

3.3工程割接

3.3.1场景说明

原有方式是,工程割接变更网络资源后,人工修改资源数据。改进之后,变成了通过实时变更实体功能或者定时变更实体功能,自动采集和变更网元、机框和板卡信息(同维护与修障)。

3.3.2实施效果

同维护与修障类似,方案实施后,提高了资源数据变更及时性与一致性,同时针对工程的资源变动情况增加了有效的检查管控方法。

3.4日常巡检

3.4.1场景说明

原有方式是,日常资源巡检多数只能到现场核查,核查完毕后人工修改资源数据。改进之后,变成了通过系统实时/定时采集网管数据,人工审核后自动变更网元、机框和板卡信息。

表3日常巡检场景实施效果

方案实施前,日常巡检多数只能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不仅人工成本高,覆盖面也窄。

方案实施后,日常巡检可以通过系统比对更新的方式,成本低;可以随时进行全量比对,覆盖面完整。

3.5小结

实施了光设备自动发现的方案后,从本地网各生产场景的实践验证可以看出,实现了如下的效果。

(1)工程录入效率提升,录入耗时下降了46.0%。

(2)日常巡检可以从现场检查转变成系统检查,检查覆盖面提高的同时,人工维护资源数据工作量大大降低。

(3)资源数据动态更新及时性提升,可以做到每天及时变更。

(4)资源数据与网络实际数据的一致性提升,从70%提升到了97%。

(5)提高无线网络传输故障处理及时率20%以上。

四、项目展望及不足

广州实施光接入网有源设备自动发现项目后,经初步实践,证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条件限制,实践范围仅限于oLt物理资源,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oDn网络及逻辑参数运营维护帮助有限。推动光接入网无源设备或者网络逻辑参数自动发现工作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光网城市下基于资源自动发现技术提升光接入网资源管理效率的研究与现场试验技术方案(有源设备分册)[Z].2012

[2]李寿松.广东光设施自动发现需求方案[Z].2012

作者简介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前景篇10

石景山区土地资源现状

全区土地总面积为8432公顷(合84.32平方公里)。按用地类别划分:农用地3283.6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8.94%;建设用地4837.0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7.36%;未利用地311.1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9%。其中耕地面积仅263.97公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石景山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尚不足0.01亩,是四个近郊区中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少的,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4,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通过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我们全面掌握了石景山区土地利用情况。目前全区可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约900公顷,其中国有存量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约369公顷,集体增量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约531公顷。

石景山区建设用地分析

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全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启动新的开发项目后,整体运作成本相对较高。据统计,2004年石景山区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面积约为103.91公顷,今后全区平均每年约需各项建设用地100公顷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用地指标分配非常紧张,城市建设用地必须向存量方面挖潜。目前全区未利用土地仅311.15公顷,且主要为荒草地、撂荒地及滩涂地,难以转变为建设用地。除西部部分地区外,中东部极少有集中连片且大于10公顷的独立地块,城市发展和建设用地缺口很大,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东、中、西部可开发利用土地条件差异较大。石景山区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功能分区,东部是行政、商业金融、科研中心,中部是经济、居住、文化中心,西部是重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聚集区,各区域土地开发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尤其不足。

可开发建设用地与建成区用地交错分布。石景山区可开发建设用地与建成区用地交错分布,没有明显界限,建设用地面积虽大但并不集中成片。除鲁谷、八角、古城等核心地区以及首钢主厂区外,绝大部分地区插花分布在可开发建设的农用地中,形成“区乡同界”、“街道村界混杂”的特殊现象。一些开发商挑肥拣瘦、分散开发的短期行为给政府遗留了一些改造难度相对较大的“城中村”和“绿地村”,这对今后我区土地资源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利用带来了较大困难。

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以现有集体土地为主。在石景山区可开发建设的900公顷土地资源中,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配和利用的各类集体土地面积占总数的59%,总用地面积约531公顷,地域分布相对分散,除西部个别地区以外,极少有大面积集中联片的可开发建设用地。

部队等特殊用地限制了周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石景山区属于北京市西部的绿色生态带,旅游开发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现有旅游环境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北部山区存在以部队为主的特殊用地面积大、单位多、分布广的实际情况?熏全区平原与山地交接带长度的78%为部队用地地界?熏因其对周边地区规划限制条件较多?熏对全区旅游资源开发制约较大,导致旅游用地的潜在经济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体现。

全区土地资源综合规划与开发效率不高。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十大“城市边缘集团”之一,本应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布局,但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在注重自身的完整性的同时忽略了作为分散团块的整体要求,形成了大量低水平、同等级的中、小型配套网点。虽然近年来石景山区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金融、办公类楼盘,但是仍然缺少有标志性、上档次、成规模的大型商业、金融、娱乐与文化中心。

目前,石景山区既存在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与部分企事业单位土地低效运转并存的现状,也有部分大中型企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新占、调整原划拨土地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事实,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极大降低了全区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效率,造成国有土地收益大量流失,也破坏了石景山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整体平衡,直接造成一些大的产业项目难于找到合适地点的尴尬局面。

石景山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思路

针对石景山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以及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用地比例失调的情况,应对原有产业中不适应规划要求的用地行为予以调整。笔者认为,应当实行“取消一产、转变二产、发展三产”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思路,即不予保留农业用地,对现有工业用地进行结构调整,将高投入低产出的土地资源转为占地面积少、产出效益高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用地。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分区域综合开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实现。在具体工作中,按照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的总原则,挖掘存量,控制增量。根据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以及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将全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综合开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平衡资金、分块包装上市”的模式进行运作。牢牢把握土地一级开发权,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成本,杜绝多头供地的不利局面。根据各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碰到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运作模式。可以考虑通过项目打包方式,组织土地一级开发公司对相应区域可开发用地统一进行一级开发,各区域分项目独立测算开发费用,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在分区域综合开发的思路引导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建设,同时要注重逐步培育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坚持全区有序、协调发展。

编制土地储备计划,建立全区可储备土地数据库。通过对全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经过对各土地储备项目的甄别,石景山区编制完成了石景山区土地储备近期(1年~3年)、中期(3年~5年)、远期(5年~10年)计划。通过对区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分析,基本建立了全区可储备土地数据库。应当紧紧抓住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注重控制全区普通住宅规划建设总量,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及有利于提升土地价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按照综合开发模式,加快旧城、旧村的综合改造力度,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石景山区规划和建设成更加符合城市化、现代化要求的首都新城区。

整合全区土地资源,实施“梯级储备”开发思路。经过对可开发建设用地现状的分析,我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合并与联片打包,按照地缘关系,在石景山区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系统平台支持下,将全区可开发建设土地资源合并打包为28个大的土地储备项目。结合拟启动的这28个土地储备项目和相关项目情况,实施“梯级储备”,即对银河商务区、刘娘府综合改造、衙门口整体改造、老古城综合改造、西黄村综合改造等七个土地储备项目实施实物储备;将其他21个土地储备项目纳入规划储备范围;对于一些零星分布的储备项目暂先实行信息储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石景山区城市发展定位为“一区、三中心”,即: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职能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2005年下半年?熏石景山区提出了全力打造集休闲、娱乐、会展、购物、商务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中心区(CRD)?熏建设宜居新城区。同时,石景山区将规划建设十三大城市重点功能区,即六个现代综合商贸区、四个现代综合居住区、二个生态旅游区和一个现代科技产业区,一并纳入“梯级储备”开发范围,结合全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对所有土地储备项目整合重组,进行合理规划和综合开发,分阶段运作并予以实施。

加强对首钢搬迁用地的综合规划与利用。根据石景山区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在石景山行政辖区内,首钢总公司共计占地11.85平方公里,其中可重新规划利用的土地资源为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着首钢主厂区、特钢公司、首钢铸造厂等工业企业。首钢2012年整体迁出石景山区将对石景山区税收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国务院、北京市要求进一步加快首钢总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首钢搬迁用地的综合规划与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