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质学基本知识十篇地质学基本知识十篇

地质学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08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1

一、化学基础知识的结构化教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物质世界的层次性和结构性,决定了化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从整体来看,化学学科知识可分为如下知识板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每个知识板块都有一条知识主线,各知识点之间互相联系,交织成知识网络,并体现出各自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以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为例,其基本内容及结构如下:

同时,使学生明确这样一条知识主线和思想: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样的结构进行程序性和结构化教学,学生也以这样的结构进行程序性和结构化学习,从而使化学基础知识形成特有的条理性、系统性和联系性。

当然,这只是“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板块内部提出的结构化思路,能够体现出知识板块内部各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联系性,为了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建立化学基础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化联系,这就要挖掘知识板块之间的交叉点和联系性,如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板块中必然要涉及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知识,如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式等基本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等基本理论,始终贯穿于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之中。

二、学科间综合能力培养的结构化教学

“3+X”考试改革,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把握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观念的综合型人才。鉴于学科知识的复杂性,知识交叉点多,使学生和教师感到无从下手,如果建立起学科间交叉知识的结构化模型,则可以提纲挈领,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化学学科来说,不仅要立足本学科知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发挥学科独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势,把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挖掘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联系和交叉点,建立化学与各学科知识交叉点和化学应用在其他各学科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构化模型,从而准确、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注重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又可以将紧密联系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应用于化学学习和研究中。转贴于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化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点的结构化模型:

三、化学基础知识应用与创新综合能力的结构化教学

学习贵在应用,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角度考虑,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应用各学科知识及研究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强调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开放性、实用性和研究性。因此,中学化学的教学不能只顾及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应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突破思维的定势和限制,引进新信息、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和新成果,关注科技发展的新情况,如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超导技术以及光(量)子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等。

为了使解决问题的方法简易、途径简捷和过程易操作,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构化模型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说,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建立如下结构化的思维模式:

(1)已知条件有哪些,目标是什么,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哪些前导性知识。

(2)该问题涉及哪些相关学科知识,已知条件能否转化,能否引入辅助元素,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3)执行方案时将引入哪些新问题,如何修正。

(4)研究、讨论后提出最佳方案。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2

[论文关键词]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知识与能力质量与规模

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从发展基础上讲,应该规划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从高校职能上讲,应该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人才培养上讲,应该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办学效益上讲,应该解决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与专业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学科与专业虽有着诸多区别,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几个专业,一个专业又以一个或几个学科为基础。学科与专业是主从关系,没有学科支撑就无从谈起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相通之处,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学科体系,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也要注重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因此,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高水平的学科尤其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相比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比专业建设更长,因此,在实践中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主从关系,单纯强调学科的优先发展,对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是不现实的。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先行、学科后划”的思路适当设置地方需要量大的专业,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地方院校设置专业,在考虑学科基础的同时,应更加侧重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一些紧缺专业,将专业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归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学科理论完善专业内涵,这样既加固了专业基础又提升了学科水平,达到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在专业结构与布局上,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发展基础专业、确保基础专业的基础和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发展市场急需专业,灵活设置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

学科与专业的结合通过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来,因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加强基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学科与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别,满足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学的存在方式和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途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科研是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从大学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与基础教育的教学不同,大学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智能和研究能力,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讲清知识、原理、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讲授的内容应有所创新,立足学科的前沿。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在客观上为教师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从大学教学特点上讲,大学教学工作与大学科研工作具有依赖关系,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大学教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无不体现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和依存。从课程建设角度来看,大学课程追求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强调以最新的综合化专业知识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因此,大学教学需要以科研作支撑,科研可以带动教学的创新,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使教学活动与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步。

2 以科研实现创新,以创新带动发展。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创新,以最新科研成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尤其需要构建教学与科研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立的局面。在重视与加强人才培养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型大学应以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己任,积极推进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要依托大学创新的品格,提炼创新大学精神并促进其转化为社会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全方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成效都通过服务社会体现出来,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在于服务地方。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三大职能,教学与科研是基础和前提,服务地方是归宿与目的。教学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科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二者殊途同归,共同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这个目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以及组织,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没有能力,知识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和创新。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的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立足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要实现考试制度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业评价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突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组合,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知识主要在于“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主线或诠释架构与原理架构,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以此构建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活动中才能形成智慧,同时,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才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在于“双能”,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来看,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已知,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未知,因此,发现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发现问题通常是指个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认清问题、概括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组织,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四、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质量是一个远比数量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问题,质量是“本”,数量是“末”,本末绝不可以倒置。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办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在确定发展规模和招生数量时,必须使之与学校的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谋求数量的增长,寻求最佳的规模效益。

1 保证师资资源的充足性。高等学校应确定科学合理的生师比并按该比例配置教师,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2 确保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逐渐走向成熟,不能因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水平的停滞或下降。

3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水平。课程是教学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才具备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应成为制约课程建设水平的因素。

4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也是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手段,办学规模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冲击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3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4

检测中反映了几个具体问题:首先多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水平上,缺乏重建和整合能力,至少把知识堪称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由于中考不考地理所以学生缺少必要的地理素质,对于最基本的地理地图知识缺乏,最基本的地图无法辨识。

从学生们的答题情况上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首先狠抓记住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学会融会贯通。要“准”: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和规定性,并把只是放在整体中去把握。要“活”:对于所学知识能运用灵活,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转化,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其次要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一个知识体系,地理课也不例外。多以一定要在基础知识上将只是整理为知识网络,这样就能随时将知识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动出来。最后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这是考试综合化的一个趋势,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如今人类面临和关心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是学生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统一。

木井中学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差,自身自制能力差,通过几次月考成绩可以看出整体水平太差,所谓的高效课堂在这里真的行不通,学生们与想象的大相径庭,所以根据与实际组织教学势在必行。

XX中学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68-02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采矿专业等地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普通”即典型地质作用与过程,着重论述“典型”的地质现象与产物。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成、物质组成与演化、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从行星地球、固体地球、流体地球和社会地球等基本地质问题的视角进行论述,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地学行业的发展、进步,地质勘查、工矿企业、石油及煤炭等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这门课程的讲授必须适应新形势,并能突出体现地球科学的特点。普通地质学作为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也需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目前,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大多数高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但传统多媒体教学对于知识点繁复的课程和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来说传递的信息量较大,学生易形成以记忆为主的学习习惯,忽视重在理解的学习本质。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缺失,难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对地质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板块的运动模型、岩浆活动、断层形成、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等,多媒体版面或黑板只展现完全静态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各个独立分散的知识点上,影响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接受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有机联系。普通地质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理论与实物结合性强,知识面广,但是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

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缺乏真实地质训练的针对性,不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由于地质理论中涉及学生动手作业的内容,如岩石薄片结构的描绘、地质图的绘制、古生物化石形态的素描等,以往课程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匮乏,缺乏师生互动。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对理论的掌握较差,欠缺基本地质素养。同时,学生缺少对地质图、地质现象和地质实体的分析能力,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

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不高。地质学科原有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讲解,但是在课程安排中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的训练较少。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普通地质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本次对普通地质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普通地质学的教学改革主要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课堂教学改革要从拓宽教学手段和促进体系耦合两方面进行探讨;而实践教学则要从增加实验教学和注重授课方式展开叙述。两者相互搭配,共同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一、拓宽教学手段,提升视觉认知

普通地质学课程中部分内容在概念和形成原理上较为抽象。例如,褶皱与断层的形成机制,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机理等较抽象的知识点,仅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增加地质挂图和模型,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动画展示,将抽象的过程动态地演示给学生,能将复杂地质理论条理化、简明化。另外,在野外实习基地拍摄实地教学视频,就地取材,将课本内容录制成视频,在课上通过视频为学生讲解,使学生“足不出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结合视频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

二、促进体系耦合,加强图解教学

耦合是通信、机械行业的专业词汇,引申为某两个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应形成知识结构“耦合”。反映在课程中,就是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整合。

传统的教学按教材章节顺序,多为对理论的概括阐述,缺乏与实践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应将所有内容重新进行归类整合,使得模块化内容能够服务专业学习。例如,在宋春青主编的第四版《地质学基础》中将内容分为绪论、地球的基本特征、矿物与岩石、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壳演化简史、地质学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又进行了细分。这样整合一方面使学生更易于明确各模块的知识点、技能目标;另一方面,也便于老师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兼容性,而学生则容易根据目录顺序有序地延伸知识内容。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只有把握基本结构,才能提纲挈领,更深入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部分知识具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例如,课堂教学中增加对矿物解理、断口、断层的整合类型的临摹教学,对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的描绘学习方式,以及地球演化史的表格总结法等图解教学方式,都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学习。

三、增加实验教学,丰富学习形式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共性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普通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和实践学习是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初期,教学形式的选择对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过程中,增加实验教学是重要和必要的。实验教学中,野外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需要加大校内实践的学习机会。而校内实践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因此,对实验室的手标本、显微镜、地质挂件、各类膜片等实验教具以及实验的形式、内容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较为重要。

首先,在讲述教材内容时,应重视与地质实物或地质模型的结合,剖析所讲理论知识与实物的对应联系,展示所讲内容在实物中的体现。在此拟列以下实物内容: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等)、中性岩类(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等)、酸性盐类(花岗岩等)、碱性岩类以及火山碎屑岩;各类沉积岩、变质岩及少量化石标本等。

其次,应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动手能力训练。例如,某种古生物化石理论讲解完成后可让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以加深理解;一张地质挂件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并阐述主要内容,以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及地层古生物可着重让学生掌握对其进行识别和鉴定的基本方法、步骤。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地质论文和资料独立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地质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及创新能力。

四、注重授课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尽管目前高校教学设施比较现代化,许多教室都安装多媒体设备,带给师生极大的方便,但在授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因此,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教师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教师在讲授时注意启发、引导。既可采用先设问再解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可采用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学,在讨论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氛围中探讨交流后,再由老师就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做出分析。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做鼓励了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提出问题,独立开拓知识领域,锻炼了思考能力。

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实际教学工作固然重要,但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基础课程的过程中穿插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地质实验。如结合课堂教授的知识对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等内容综合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模式与动手实践双重模式下拓宽所学知识广度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对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起重要作用。其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基本地质概念、原理,掌握基本地质技能具有推动作用。普通地质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合理搭配。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为相关专业的后续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名称: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2014258)

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wCRmGS-2014-06)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4067)

参考文献:

[1]王心源,常月明,高超.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1).

[2]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6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我选择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授课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出示课件: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学生纷纷回答商是4,我故作神秘地说“这几个算式都不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商是一样的呢?大家回忆一下,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什么性质?”学生很快就答出“商不变的性质”。接着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学习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习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探索场景,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猴王分饼”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如游戏:你能帮助小羊和小熊找到与它相等的分数吗?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题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14,它与三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多少?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7

论文摘要: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强调思想素质和语言素质;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正确学习外语的方法和运用外语能力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外语教学;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实现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改进外语教学水平已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实施和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同题。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

外语教师的素质是搞好外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离开教师的神圣职责,即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人品格。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信念,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外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外语是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不仅要在外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对学生严格训练,还必须把高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外语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程度的语言学和相关外语国家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艺、教育、社会、地理、历史、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语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西方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把思想教育融于外语教学之中。

二、语言素质

语言素质应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学生的全面素质,外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培养。

1、外语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外语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这些是外语的基础。外语的技能是指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外语的运用能力。知识和技能构成了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是在掌握了一定外语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和运用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接收知识信息。教师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利用丰富多样的、直观的情景交际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注意培养和保持与学生共同合作、平等互助的关系,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活化教材,把冷冰冰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并为语言的运用营造真实的使用环境,依靠认识主体(学生)的积极参预使教学成为具体、熟悉的生活对话,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活动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语言符号记载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反映文化,传承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文化内容。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那么他就不能学好和使用该种语言。因此,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3、学习外语与母语知识的关系

学生的原有知识(尤其是母语知识)有利于学习外语,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外语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母语知识的意识程度越强,这种知识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就越大。因为学外语之前,学生的经验是通过本族语取得和保存的,这些经验自然用于学习外语,且外语学习中本族语仍然是工具之一故本族语的知识技能会不自觉地迁移到外语中来。母语中的哪些知识可以利用,哪些要进行异同比较?在教学中对母语和外语两种文化的比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充分借助实物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技术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尽可能把外语和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理解和记忆。

三、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外语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工具课和基础文化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l、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是当代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倾向。素质教育的特征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潜能,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接收信息,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在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又反过来活跃教育主导者的活动,两者互为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努力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有区别地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3、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8

一、注重课本,扎实基础知识

课本有基础、示范的作用,离开课本的学习是无源之本。弄清课本中提供的每一个知识和方法。在解题时,应该具备优先向课本求教的意识,通过课本来查明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中。有些同学认为要想学好数理化,只要多买几本复习资料,多做些习题就行了,那种抛开课本,热衷于资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常常给学生说:“我与课本有冲突以课本为主,资料与我有冲突以我为主。”

要多看课本,细看课本,主要看反应的原理,特殊性质,那个反应是所特有的,比如颜色,气味,特殊现象等,这对你以后做推断题很有帮助,同时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化学方程式,这是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是学好化学的最基本要求。在看化学方程式时,要看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有些反应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些都是做推断题的必备知识,反复的看课本,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看的过程中学会记忆,然后归类,比如和水反应的有什么,反应得到氧气的有哪些等等。

二、课堂上的学习是关键

为了保证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课前应尽量抽时间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课上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也才能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但还要有一个笔记本,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笔记本是针对自己的学习资料,以后要经常看,充分发挥笔记本的作用。

三、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那些知识始终是课本的是老师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练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化学必须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四、构建知识体系,学会知识迁移

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构建知识体系包括:大到整个化学的知识结构,小到每一章的知识结构等等。比如对于无机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才能熟练的解决和处理化学问题,尤其是综合性的问题,做到知识的迁移。

五、化学实验是另一把钥匙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9

一、落实基础知识环节应把握好“质、量、度”原则,夯实根基

基础知识主要是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它将关系到能否构建学科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好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质”。“质”就是一事物成为他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清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性,才能让学生对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并贴切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答中。例如教学商品价值规律时有许多核心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等等,教师只有将这些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准确讲授清楚,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并形成概念群,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知识框架,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更加自如地对核心概念进行准确运用。

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量”。“量”就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要形成学科能力,首先应十分重视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积累。

要善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度”。量和质的统一称之为“度”,就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只有了解和准确把握住“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才能更好抓住时机促成量向质的飞跃,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中学阶段,结合高考备考需要,学生应主要以准确理解、掌握《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主干知识作为学习目的。其次,要求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环节也要把握好“质、量、度”原则,提高能力

高考改革的成果之一是:“能力立意”。它反映了高考致力于考查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益探索,高考中这一能力的考查要通过试题来表现。而中学生这一能力的高低也就必须通过审题、答题的基本技巧,即通过基础知识与应用的有机连结来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基础知识实验教学

从近年的生物高考试题来看,新课程的高考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核能力,体现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以考核能力为核心。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贯彻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或手段,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交流。

一、复习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1.课堂教学应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巩固。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源泉。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立足基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包括有关生命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等。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规律及应用、生物变异及与育种应用、人体稳态及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技术工程等。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引导学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类,使之形成知识网。例如,以蛋白质为例:

(2)注重生物概念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比较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酶—激素—抗体—递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染色体—Dna—基因、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可以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3)指导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规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生物两大遗传规律;物种形成的规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等。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曲线或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性教学,指导学生整合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生物学知识就是以有机联系来揭示生命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这种联系包括生命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因此教师应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繁杂内容中的主要概念、规律、原理及知识间的联系,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理清知识的点、线、面、体的关系,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规律,明确知识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注意知识的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高考试题都具有创新性,但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关注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1)要注意处理好复习的广度和深度的关系,避免从知识到知识,适当地拓宽知识的广度,使复习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联系课外的知识,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切忌挖得过深。知识的开放性,主要应体现在把知识与自然、社会、科技发展、自身发展等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人类生产生活、生态危机、环境保护、转基因生物等。

(2)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材料进行创新处理,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进行衍射,多角度、多途径地发现和联系与此中心相关联的多个知识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提高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能力。例如,在复习细胞增殖的染色体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变异——XXY、Xo个例是怎么形成的;在复习细胞分化时,可以联系细胞的全能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

二、要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能力考查的一个突出主题。但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1.要重视教材中有关的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等有关内容。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每一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不同实验的原理、步骤,从中归纳出不同的实验类型。在实验的归类复习中,要让学生注意区别和比较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并增强学生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教材中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方法渗透到新情境的实验设计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完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根据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如何设计一个实验鉴定某一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验证哪些生物学有关现象?

其次,要关注生物教材经典实验中蕴涵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让学生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2.要善于以教材相关实验为纲,设计新的实验情景。

福建省近年的高考试题已呈现这种趋势,如2012年福建高考理综试题26题: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的探究实验。该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有关酶的实验,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依据相关的实验原理,创设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质疑不断深入,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验能力。例如:运用鉴定有机物的实验原理,鉴别劣质脱脂奶粉;运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探究低温是否会诱导多倍体的形成等。

3.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验的分析、观察和设计能力。

生物高考往往会出学生未做过的实验,以考查考生分析能力、评价实验能力和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使学生明确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解题的基本方法、策略和技巧。

总之,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复习方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