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研究的内涵十篇科学研究的内涵十篇

科学研究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50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1

【关键词】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内涵;价值;路线;方法论

【作者简介】陈大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223—03

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意蕴

在全球化趋势到来,全球社会经济以及现代化技术发展推动各国之间相互交流的背景下,比较教育不断地被广泛应用和发挥其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出现’了多维的趋势,这种趋势也需要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多学科无疑是比较教育全球化发展的一块敲门砖。所谓的多学科研究,也就是从多学科的思维以及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出发对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学科方法等。多学科方法特征体现在从其他学科出发进行相关的实证与定量研究。比较教育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多学科的性质与方法。但是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并未正式提出。多学科研究对于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着比较教育实践品质的高低。所以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提出,对于比较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必要的,对于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与审视。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理念、行动、方法的复合体。多学科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多元的视角。通过这种多元视角对相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科对话与整合分析中,不断拓宽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从而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原有分散学科之间在进行研究中的“坑道世界”,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思维与方法。从而避免比较教育学研究过程中的碎片化与片面性。所以,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对比较教育的专业术语、理论观点、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能够起到建设学科群的引领作用。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考察

(一)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否可能?

1.学科的属性特征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基本前提

比较教育的跨文化、跨国家以及多学科特征是其重要的学科属性。其中跨国家性所表现出的复杂性、跨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多学科反映出的综合性都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跨学科性是渗透在前两种学科属性之中的,是其学科发展的核心属性。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研究比较教育中就曾指出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比较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比较教育著作尤其是二战后的相关内容中,都十分强调比较教育的多学科性质。在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上,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诺亚认为比较教育这个领域包含两方面的潜力:其一是在研究中,尤其是跨国研究中对教育问题争论的特殊价值;其二就是比较教育学科多能够提供的作为各个学科写作研究的活动场所。前者指的是在不同国家检验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命题,这是从由个案研究确立起来的命题得出概括性的结论的必要的一步;后者指的是比较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而非任何一方的专门问题,比较教育可以促使研究工作者超越狭窄的专业界限而进行综合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一方面要坚实地扎根于教育的基本理论,另外也要在社会科学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拓展。所以比较教育研究中需要教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这种学科属性也使得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成为了可能。

2.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必然走向

从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来看,首先,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这里研究内容指研究领域、研究范围以及要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在研究内容方面,其拓展的动因主要依据两大方面。一是研究主题的不断提出,二是基于人类对教育认识的要求,也即要求比较教育不断强化自身的功能。在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功效。其次,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应用性日益凸显。比较教育得以产生的最基本动因是与促进本国教育改革发展密不可分的。所以这种借鉴性是各国积极发展比较教育的基本宗旨。21世纪的比较教育发展会更加恪守研究的应用性,更加强调比较教育的实用性。在这种实用性的研究目的导向下,理论研究也会以特定的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真正使本国教育得以发展,推进教育实践的进步,多学科综合分析是难以回避的。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的趋势。在比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方法论研究一直是其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会出现一种综合与拓展的潮流与趋势。比较教育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和80年代的调整之后,随着90年代新的研究模式再次兴起,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比较教育的学科内在力所表现出来的,将会使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驶向科学化与多样化的道路之上。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独特性

1.多学科研究是环境剧变中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趋势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从准备期、借鉴期、因素分析期等直到比较教育发展至今,其发展与建设的背景与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问题与价值立场是各不相同的。进入21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已经摆脱了早期的全盘借鉴与经验借鉴,开始逐步着力于依据教育实际和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理性的、有效的借鉴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与战略性是其突出的表现特点。所以可以说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正在酝酿一种新的突破,这种突破突出反映在科学化、多样化与综合化的学科建设之中,即达到在理性建构学科分析框架下对科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的运用与统一。当今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着教育国际化、跨文化研究、新的教育思潮等众多新的趋势与新环境。这就需要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这些新的背景与趋势,在顺应比较教育时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多学科研究处理环境剧变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从而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推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完善。

2.多学科研究是面对复杂教育现象与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新思维、新方法

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教育系统,这就需要在研究教育现象与处理教育复杂问题时采用复杂性的思维与方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系统,要比任何复杂的自然系统更为复杂。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在于存在着多种多样复杂的联系,除了人的各种行动过程即各种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外,还包含着各种社会过程与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而比较教育所面对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系统,这种复杂性显得尤为突出。比较教育中引入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视为向复杂性进军的尝试。多学科研究能够立足于多方位、多元化的视角以及多样性的方法剖析国外以及本国教育系统中的现象、问题,从而探究现象与问题背后的本质,实现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目的与价值。

3.多学科研究是实现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所应达到的新境界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中,多学科研究能够使其破解输入与输出的困境与难题。由于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高度的地方局限性,所以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会增加教育输入或输出的困难。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在涉及借鉴和引进工作的时候,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限制,缺乏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分析与考虑,难以对其进行把握。多学科的研究能够提供综合性以及跨学科性,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因为教育现象或问题绝非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所以在进行比较教育的分析过程中,除了进行教育比较外还应该综合运用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具体分析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而需要熟悉并采用多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从多元的学科视角把握其教育事实,从而使其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政策导向上都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三、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成熟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水平,促进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是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然需求与技术走向。

第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比较教育的学科基点,完善比较教育的学科形成。早在1950—1960年关心比较教育的学者便纷纷对比较教育的学术性进行反省,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比较教育陷入了学科认同的危机。通过检视这些争辩与分歧可以发现:它们的深层问题都植根于方法论之上。因此欲澄清比较教育的学术性需进一步探索其方法论。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范畴纳入比较教育问题的研究中,使用相关学科的话语系统作为“方法”解读比较教育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使用相关学科的范畴来解释事物的程序,从而完善与发展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基于比较教育学科立场,以问题为平台。实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切实应用。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将会面对很多复杂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属性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含混的。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很难用传统上划分基本现象的方法来处理和界定,所以就需要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来满足比较教育研究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在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教育学者应该具有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应该在立足于比较教育的学科立场的前提下,对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整合多学科的方法来得出比较教育学意义中的新阐释。在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其研究旨趣应该在于通过增进、深化与拓展比较教育问题来为比较教育研究服务的。这种实践导向的多学科方法选择在具体的运用中将会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的优势。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2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涵;特征;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64-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带来的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代大学面向复杂现实问题解决、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追求真理探索的重要战略。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研究报告。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这一重要报告;2005年,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研形成了《跨学科专题报告》;同年,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等欧洲八国召开了专题会议,提交了各国围绕跨学科研究的八份主题报告。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大学中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学术组织二元结构的基本体系之一,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组织体系。

一、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内涵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oeCD组织了一项“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指出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004年美国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简称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体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报告强调,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只是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是要对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综合。

因此,从组织基本内涵上分析,根据跨学科研究的相关概念,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由受到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在成员之间不断地互相交流,形成共同的合力,以致力于共同问题的解决,并在大学中获得正式的组织建制。其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组织涉及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旨在完成那些不可能通过这些学科各自单独去完成的研究活动;二是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在学科边缘上促进一个综合学科(integrateddiscipline)的形成;三是组织致力于大的主题研究,研究者可继续开展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同时在和来自其他学科的同事对于问题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中受益;四是组织围绕一个或者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应用于许多门类科学。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特征

1、创新驱动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动力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食物以及太空探索等问题日益突出。创新性地有效解决和协调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来协同应对。实际上,自20世纪初以来,在科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项针对原创性成果与跨学科研究关系的研究表明,科学家拥有跨学科的背景,擅长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融合到自己研究的领域,对产生科学原创性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在战略规划中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战略。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相继制定了《跨越边界:90年代的跨学科规划》(1988)、《卓越战略计划》(1994)、《差异化:杜克大学战略规划》(2006)以及《2010杜克大学跨学科规划》(2010)等多个战略规划,该校的跨学科战略规划至今已经持续实施了25年。这些一流大学所实施的跨学科战略提升了大学的科研创新水平,带动了产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2、学科交叉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形态特征

大学学术组织蕴含了知识特性,学术活动的“共同内容就是知识操作,只是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织和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近代以来,大学内部的学科制度化使得学院、学系在不同知识领域基础上得以确立,知识分工决定了知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但是,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同一性、单科性和个体性向多样性、跨学科性和团体性转变,“知识操作”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学科,学科知识之间的复合创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学术组织在知识复合交叉演进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和衍生,大学内部确立了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并予以制度化。例如,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理论生物学中心”、“功能成像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涉及生物学、医学、纳米技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再如,mit媒体实验室整合了计算科学与艺术交界面上的广泛学科,对软件科学、机器智能、儿童学习、人机视图、可接触媒体、互动电影以及数字化修辞等进行研究。因此,跨学科学术组织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形态的典型基本特征。

3、矩阵结构型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结构特征

“矩阵”结构是同时进行若干项目管理的一种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横向关系的组织系统,形成纵向和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往往由校内外项目的需求驱动,在横向关系上,主要基于内部多个学科组织的横向管理,这主要是受制于不同学科类型的学术关系制约;在纵向关系上,主要侧重于直线型的行政关系。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矩阵结构组织形式,适用于若干个同时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若干项目小组,在大学跨学科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得较多。例如,伊利诺伊大学的贝克曼研究所便是典型的“矩阵式”跨学科研究所。纵向关系上设立教师联盟和报告制度,所长拥有大学学院院长身份,并向教务长报告情况;横向关系上主要是与学院和学系的关系,学校政策会为与研究所相关的学院和学系提供间接成本补助金,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定期由学院、学系和研究所等相关部门通过谈判进行分配。

4、分权与集权交错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体制性特征

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内在的学术分权倾向性。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每一个学科知识体系都相对独立地掌控着学科自身的学术权力,组织内部具有多学科性与基层学术组织特性,在组织结构形态上体现为注重与学院、学系之间的横向关系。因此,组织内在的学术分权性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施一种分权制形式的管理体制。二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外部的行政集权倾向性。从组织冲突视角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产生学科冲突时,分权形式很难通过自我协调模式获得调节;集权性的官僚制体系注重等级性与绝对权威,对于调节与解决这种学术权力冲突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中,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将跨学科研究组织置于高一级管理机构的协调管理之下,以便统一协调跨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学术资源。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外部具有集权性的诉求。加州大学设立oRU、mRU作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了创建申请、资助、管理与评估等组织管理制度。oRU、mRU的创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须通过基层学术创建建议、学系主任、分校校长或者其人等环节审批;而在组织运行上,加州大学将官僚权力更多地配置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上一级管理机构之中,建立通畅和开放的各层级负责制度以及相应的报告制度来对下一级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加州大学的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权力体制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权力平衡,保持跨学科研究的张力与动力。

5、组织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跨学科研究组织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及其组织基础上整合而成,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中的一个基础性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创新与协同,形成融合不同学科文化与知识形态的机制。加里森(peterGalison)的“贸易区”(tradingzone)理论、富勒(SteveFuller)的“社会认识”(socialepistemology)理论、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ground)理论以及汪丁丁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论等均致力于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一个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标准与评价的共同的认知参照框架。二是协调不同学科成员的学术活动。跨学科研究活动基于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成员组织起来研究共同问题,因此,需要对来自不同学科甚至不同组织的成员的学术活动进行协调,致力于共同目标的完成。三是不同学科组织运行的协同性诉求。学科组织具有自身的人、财、物资源,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不同的组织资源整合,如研究团队的组建、实验室整合与共享、经费的共同投入等;同时,不同学科组织之间存在权力冲突,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进行跨边界的协同与管理,需要通过跨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推动学术与行政层面的冲突消解,包括组织运行、管理与评价等。

三、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

模式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因此,管理模式是指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受到特定目标、技术、体制以及环境等管理要素的影响,管理模式就有了不同分类。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需要共同的目标、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管理技术以及外部环境,但是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组织内存在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往往需要从体制上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根据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分为主任(所长)负责制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以及共享型领导模式。

1、主任(所长)负责制

主任(所长)负责制是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管理的主要方式。主任(所长)必须是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同时又要承担组织中的行政协调角色。第一,领导学术研究,能够获得成员尊敬。主任(所长)首先是作为一个学术领导的身份,要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经历,把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获得成员的尊敬。例如,加州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与任命制,每一个分校的oRU都由一位拥有终身教授职衔的主任(Director)负责。第二,纵横关系的充分协调。主任(所长)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协调研究中心与相关学院、学系的关系,协调组织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查认为,“这一职责要求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通过研究中心结构、运行与支持的最初设计以及明确与各学院、学系之间的关系,这些冲突可以被最小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所由来自七个学院的高级教授组成,为了在竞争性资金筹措与减少教学工作量等方面实现冲突最小化,所长直接与学院院长们一起办公,成立教师执行委员会,以期融合各学院的目标与需求。第三,内部的有效管理者。主任(所长)要明确组织发展的使命、目标与方向,围绕研究计划制定发展战略和措施,争取外部经费与资源,实现内部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成为催化剂,他是研究团队与资助机构的沟通者,是横跨许多组织的‘边界人’(boundaryagent),还要为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创设环境,要在领导力、综合能力以及技能技巧方面获得成员尊重”。

2、参与式管理模式

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要求成员发挥主动性,需要不同的学科成员参与,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团队合作。因此,参与式管理成为跨学科组织管理的重要模式。参与式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跨学科研究组织中一般设有不同的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会、外部委员会以及内部委员会等,它们的成员要求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既有校内管理者、教师,也有其他学校或者企业、政府中的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决策与管理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大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中心有10个执行委员会,由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学科的杰出教授组成,与中心主任关系紧密。这些教授的积极参与不仅为中心提供了广泛的指导,而且也使得中心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二是不同学科成员直接参与组织的决策。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展开需要学科之间加强沟通与理解,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是否参与了项目决策,这一过程往往成为学科之间冲突消解与相互沟通的过程。所以,这种管理理念让领导者从组织的金字塔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协助者与促成者,促使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mit媒体实验室是该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创始人尼葛洛庞帝信仰一种自由的管理风格,让团队成员自由研究,负责自己的研究,让每一个研究者参与项目决策管理,对他们的研究创新与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参与式管理需要形成一种责任分担机制,从而确保跨学科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达到目标要求。

3、共享型领导模式

托马斯·艾尼斯(thomasaenis)等人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权力型领导具有官僚风格,不适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环境。开放交流是跨学科团队研究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明自身的价值观、促成团队的发展方向以及为团队发展提供远见卓识。跨学科团队的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共享型领导(sharedleadership),所有的成员对于团队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根据环境的转换接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领导角色。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形式中,每一个跨学科研究成员作为一个成员领导(member-leader)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个体成员常常承担领导角色,在许多情况下引导研究同伴并做出决策。不过,这种管理模式要求研究成员具备团队中承担集体责任的能力,这是领导责任共享的一个前提;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具有平等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这种共享型领导实质上是参与式管理方式的一种,在初创期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显然不适用。这是因为,当不同学科成员形成某一跨学科研究团队之时,由于学科成员的学科研究范式必须发生转变,而权力过于分散或组织过于松散不利于强化组织进程管理,难以管理不同学科的志业者及其研究范式。因此,这一模式整体上带有比较强的理想色彩,更加适用于成熟度比较高的或者小型的、可控性比较强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四、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实践路径

1、融合学科文化,形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科知识性文化与学术部落社会性文化的统一。它既代表某一学科的价值、风格、术语系统、认同感与行为规范等,又代表一个个学术部落。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成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根源性冲突,“学术部落通过一系列手段排斥学科‘非法入侵者’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保卫自己的知识领地……要成为一门学科领地的成员,不仅要有本学科的精湛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对学院式群体的忠诚并遵守其规范”。

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ground)理论提出了人际交流中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并被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交流与对话之中。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交流行为都意味着互动者之间的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学科人的共同基础是他们共同的知识、信念与想象,学科人通过交流形成一个可以沟通的语言体系,并将其他学科人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学科的理解之中。这是彼此双方共同知识、信仰与想象的结合,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过程就是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的形成过程。管理者必须引导学科达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开放学科文化知识边界,遵循学科文化性质与关系规律,促进学科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包容。二是寻求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范式。库恩指出,“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共同体的特殊性甚至研究的阶段性等,学科成员可能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三是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走向学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跨学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科文化对话的过程,必须基于学科之间的平等与信任,通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行动,寻求共同基础,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2、开放组织边界,实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权力与结构契合

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开放学科组织边界为前提,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很强支持性的矩阵结构,这是当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组织结构。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成员来自于传统的学科组织——学系或者学院,并保持着与学系、学院的归属关系。成员接受学系、学院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领导,形成一个矩阵结构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不局限于两门或者三门学科的参与,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一种多维矩阵结构,形成一种网状矩阵结构关系,甚至走向一种更为激进与“革命性”的组织变革——“没有墙”的研究组织,完全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例如,洛克菲勒大学没有学系,而以开放的实验室为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无边界”跨学科研究所并非按照某一学科或者研究领域设立,而是追求生物医药领域的多样化研究主题。研究者分别来自于多样化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背景,大多数人共同工作在多个学科和学术交叉领域;同时,研究所由实验室部门和医院部门组成,这种实验室结构完全没有学科式“围墙”,大大减少了学系和学院的管理层次,而只有从事自由学术研究的科学家。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矩阵结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组织权力的博弈与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的稳定形态。大学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大基本系统。跨学科研究组织既面临着来自纵向的科层权力冲突,又面临着来自同一层级的权力冲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权力结构关系来进行治理与协调。一是民主治理结构关系。民主模式致力于学科成员共同参与治理过程、寻求共同基础,通过会议、座谈以及研究中的对话等形式,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甚至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关系。二是委员会治理结构关系。委员会治理是一种模式。学术性委员会往往可由学术权威及其相关成员组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行动框架、路径的形成与实施,有利于学术冲突的协调与消解;而一些执委会、管委会则主要对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并给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科层治理结构关系。主任(所长)负责制往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的一种科层结构关系,但由于复杂的网状矩阵结构关系,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外部权力结构关系甚至更为重要。罗伯特·S·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甚至指出,跨学科研究组织仍然是一种科层制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向上接受上一级的协调与领导,向下指导项目研究方向、控制整个研究,具有科层制的合法权力。

3、改革同行评议,转变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资源配置机制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3

【关键词】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研究

1.引言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落实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内各城市之间在以主导职能为主的职能方面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科内涵发展方面。张凯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应统一培养一流的人才和内涵建设两方面,从目标、办学、人才、师资和思路等方面来综合构建起我国高校的内涵发展[1]。梁宏通过对地方师范大学的研究认为应该通过加快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构改革,创新模式等方式来提高本科院校内涵发展[2]。易自力等认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突破障碍限制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3]。张政文认为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扩大对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大学的内涵发展[4]。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方面。薛东前等指出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建设和合理调配的思路[5]。暖等学者通过对我国西部九省市区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形成了一个比照体系,将城市职能分类的三要素集于一处,对西部地区分类进行了尝试[6]。徐晓霞利用河南省城市的行业区位商和产业结构对其城市体系的职能类型进行了分类[7]。田光进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偏重工业职能,西部偏重行政科教等服务业[8]。徐正元从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对城市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9]。郭文炯等利用区位商等方法来对城市职能体系进行研究,为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0]。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是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依旧较少,因此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具有研究意义和符合时代背景的。

2.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机理

2.1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通过调整和完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其二,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首先,学科建设作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其涵盖的面十分广,几乎涵盖了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利用本科院校对学科的建设影响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是明确且可行的。利用各高校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中长期分析,各高校可以通过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对学科建设的调整来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影响。一个城市的职能结构按照我国当前的统计资料进行规整合并之后,可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十四个反映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领域。这十四个领域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中均有涉及。因此,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产生作用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学科建设影响城市职能,再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影响城市在等级规模和地域空间。

其次,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另一条主线便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各城市职能部门间的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良整个人才培养结构,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重点,它不仅使人才培养能够达到高质量和高层次,同时,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城市体系各职能部门相匹配,可以有效进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错配和资源浪费现象。

2.2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调整,能够对与这些领域相对应的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作用,再通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通过十四个城市职能部门的发展和职能间的协调影响本科院校所涉及的学科建设,使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动效应。同时,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同样可以以此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人才,无论在应用型还是科研型人才的培养都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完善的方向调整。通过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作用,进而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行作用。合理和特色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加快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城市在整个地区与城市群中的地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化,可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方向调整,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同时,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也会作用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往往将对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产生作用,使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不断的从内部,周边及外部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会直接作用于学科类别的需求结构和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最终间接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上。

3.实证研究

3.1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

考察广西各本科高校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情况,必须先考察各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本科高校2013年招生计划,归纳出各本科学校依据城市职能分类的招生计划表,并将其招生计划人数按照相关城市职能部门进行了分类,从分类之后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广西区内各高校中,对于采矿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整个区内高校,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采矿业的招生计划,对采矿业人才进行培养,其他高校对采矿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第二,广西区内各高校对于信息计算机软件、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教育、卫生保险和社会福利、文体娱乐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方面人才的招生计划十分丰富。第三,在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金融房地产、水利环境管理这六个城市职能部门来看,广西区内高校的招生计划各有千秋。第四,从高校方面来看,综合性大学所招收学生涉及的范围广;从地方高校来看,所招收的学生涉及面就相对狭窄。

3.2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研究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首先要从广西城市体系各城市职能部门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描述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纳尔逊法,将广西城市体系中14个城市各职能部门的从业人数百分比与相应的城市主要职能标准和职能强度标准进行了分析比对,整理后可归纳广西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强势、优势和突出职能(见表1)。在广西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中,有强势职能的带动,突出职能的衔接和优势职能的补充,是形成广西城市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4.结论

在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程度在全国来看并不是很强。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水平层次高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区域发展和完善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有效动力。目前,广西区内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区内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均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加大了投入,研究型人才规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先进省份比较,广西仍有很大的差距。

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也反作用于广西区内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促使区内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有利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倒逼的态势。目前,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存在很大的联动效应。调整和完善其中的一项都会有力的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完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倒逼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进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5.对策建议

5.1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是从关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内涵发展方面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在本科院校“内科手术”式的精细变革过程中,优良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也对外部环境有着相当的依赖性。对社会、政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能够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提出更多合适的建议,是保证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

5.2提供充裕的资源条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支撑。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要发展学科建设,必要的硬件设施必须齐备,必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配套。人才培养上,优秀的师资条件和科研经费都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条件来保障,否则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将成为“无米之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和建设资源等资源条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连年增长,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广西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自治区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应该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广西经济发展实力。因地制宜发挥区内各城市的强势职能、突出职能和优势职能,对区内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进一步促进整个广西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3健全长效的动力机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发展和互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障本科院校能够在长时间里进行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不断完善优化,就必须确保有一套健全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形成既应该有正面的动力,也应该有一定的压力。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来看,必须具有原动力、能动力和一定的压力才能够让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入正确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就应该立足城市本身资源禀赋,同时放眼世界,从内外同时增强优化动力。

5.4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不是无限期的,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和步骤,通过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能够有效地调配资源,改革制度,提升质量。在这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的指引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及两者间的互动才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凯.试论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9):26-27.

[2]梁宏.地方师范大学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统一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51-53.

[3]易自力,卢向阳.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17-19.

[4]张政文.探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8):20-22.

[5]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2):150-154.

[6]暖,张明举,何劲耘.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0-254.

[7]徐晓霞.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31-35.

[8]田光进,贾淑英.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4,(4):59-63.

[9]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10]郭文炯,张复明.城市职能体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太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4):56-5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与培育路径研究”(14XmZ057);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良性互动研究”(2013C026)。

作者简介: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52-02

一、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概念的界定

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国内有不少研究学者对此做过探讨,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看法也存在差别。最初是北大闵维方教授研究高等教育规模效益问题,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效益说”;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则提出高校内涵发展的三标准:是否符合大学规律,是否促进了大学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笔者认为,现代大学成立最初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又逐步有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逐步演化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因此,高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系列优化过程。然而,以往不少研究民办高校问题的研究者把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与高校内涵建设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显然抹杀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中的差异性。由于产权所有不同,办学主体不同,在当前体制下导致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治理结构、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开展工作,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全面而有重点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

二、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特征

高校发展一般认为有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张相比较有其独特性。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与公办高校内涵建设相比较,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内涵建设自身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把用于外延建设的思想方法简单移植到内涵建设中来;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上,既要学习和借鉴公办院校的具体做法,更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民办院校自身优势和弥补自身不足。

(一)内涵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校舍的建设、生员的扩张,可以在短时期里形成规模,然而内涵建设是“软”建设,是一种精神层面、意识领域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绝不可能短短几年就能取得根本性的改观。纵观西方国家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它们的学校治理模式、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力量,尤其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无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积淀而成的。内涵建设只有立足长远,通过数代人传承与创新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令世人瞩目、可以穿越时空的成绩。

(二)内涵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内涵建设无止境,是指内涵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十分宽广和深远。就广度而言,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凡是有利于优化这三大职能的工作都是内涵建设所涉及的范畴。强调广度,并不是不要重点,要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就其深度而言,就是在内涵建设中要不断追求卓越。一是要敢于创新,形成自身特色;二是要敢于超越,包括超越兄弟院校和自身。超越兄弟院校,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超越自身,就是要敢励志于“今日之我校必胜昨日之我校”。

(三)内涵建设具有内隐性

外延式发展成果外显,容易量化,容易显示高校管理者的“政绩”;内涵式发展多属于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建设,其成果大多隐蔽,并难以量化。无论是学校体制机制转变带来的管理力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层次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的加强,还是校园风貌的改变,其成果没有外延建设成果那么彰显和具有可量化性,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能静下心来,敢于寂寞,有苦练“内功”的决心和勇气,评价机构对一所大学对内涵建设成果的评价要遵从内涵建设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做到客观科学。

(四)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更具有艰巨性

民办高校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办学经费全靠自己筹措,现有体制使民办大学教师与公办大学教师在国家的政策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别。这些问题反映在民办学校的内涵建设上,一是很难引进大师级、专家型的教师,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和科研骨干流动性也很大;二是办学经费常常捉襟见肘,影响一些内涵建设项目开展或者深入开展。欧美发达国家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充足,经费渠道来源广泛,每年可以收到大量来自企业和基金会的捐助,而我国企业或因种种顾虑,捐助民办高校的意识还不强,国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政策和激励措施,民办大学接受社会捐助的社会机制建立尚需时日。民办高校要走出当前内涵建设中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国家要对优秀的民办高校给予资金和政策扶助,特别是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逐步改变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在政策待遇上的悬殊;二是民办高校可以尝试走股份合作的道路,与资金雄厚的经济体合作办学;三是根本出路还在于要促进内涵发展,逐步树立品牌,保持一定规模,走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内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益于社会又能为自己终身谋取幸福快乐的合格人才;就是在学校治理中,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制度的制定要人性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大学发展不能止于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大学的发展如果仅仅满足于各类设施的建设,满足于生员的扩招,追求所谓的规模效益,这种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把工作重点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一所学校的发展才走上了一条开阔而深远的道路。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西方著名的私立大学,几百年办学规模没有多大变化,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诺贝尔奖得主。正是因为它们坚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只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才是稀缺资源,办学竞争愈来愈激烈。一所大学要想脱颖而出,重点已不再看它的规模和各类“硬件”,而重点是看它的人才队伍水平、大学治理能力、学科成长机制和文化传统。这些正是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把它们概括为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文化力。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并集中体现在它的办学特色上。可见,一所学校只有不断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人才队伍、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学术科研、学校文化等要素建设,才有可能产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命线

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完全靠自筹,而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因此,民办高校保持一定的办学规模至关重要,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而适度规模的维持需要有足够的生源,显然充足的生源是一所民办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走向“买方市场”。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充沛,各级各类学校众多,其中不少学校动辄数万人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从历年高考报名人数来看,高考报名人数总体呈递减趋势,这必然造成高校之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这种争夺,不仅在民办高校之间展开,也在民办与公办高校之间展开,不少公办高校正在把招生触角下移,侵蚀民办高校原有的市场份额,加之当前民办高校总的社会美誉度不高,不少民办高校面临着生源递减甚至枯竭的危机。此外,近年来随着高校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民办高校确实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挑战,民办高校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提供优质的、独特的服务产品,树立品牌,才有可能吸引市场的目光,招来优质的充足的“顾客”,而这种优质独特的服务产品,就是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所有这些,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够产生,所以,内涵建设是民办高校做强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抉择,是民办高校维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二)地方活力和竞争力的活水源头

经济社会“双转型”首先应该是劳动力素质的升级换代,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秀的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更能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为地方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输送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地方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开往哪里;也许有一天,对某些特别优秀的民办高校而言,它们的专业开往哪里,地方经济增长点就在哪里。民办高校的科研团队与地方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可以为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的升级与改造,树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此外,民办高校经常举办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对活跃和繁荣地方文化事业起着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11-08-29

基金项目:东莞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东莞市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研究”(2011JY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瑞雄(1963-),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康生(1974-),男,湖南娄底人,讲师,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5

深入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探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服务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学界开始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一个规律论”,主要源自张耀灿所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他在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界定为“研究人的一个特殊领域———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品德表现的学问”;同时,吴铎在其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特有的矛盾及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与规律;除了上述,其他学者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应当是人们在思想方面、特定的政治思想及行为的形成发展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曾特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们在思想品德、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形成发展规律以及教育主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陈成文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是矛盾特殊性的集中表现,因而研究的对象应当特指人们在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李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审视》一文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作为思想的接受者们的思想形成发展与变化规律,连同包括施教者们依据其差异的身心状况而所采取不同教育理念的双重规律;还有学者从其他方面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特定阶级(集团)所独有的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对人民实施意识形态的理论教育的全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内涵的“三个规律论”将内涵归结为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实施教育及自身发展的三重规律。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其研究对象的内涵仍未确定,专家学者不是在完善上述三个规律论,就是在扬弃前人研究成果来提出自己新的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

(一)内涵方面

认为,如何区分科学研究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便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矛盾,这是一门学科对象形成的基础。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存在这种矛盾,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对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与当下环境中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二者间的矛盾。因而,思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的全面理解应当立足于这个特殊矛盾的基础,换句话说,内涵应当在社会的“要求”与人们实际“水准”的差距上,即应当将从“要求”到实际“水准”的诸如过程、方法及规律等实践活动作为学科研究的针对性方向。进而,从笔者的偏重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人们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其特定规律。对于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列宁都曾有过专门的阐述,前者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后者则总结道,“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种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针对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方法存在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环境不断变幻莫测的当下,如何使得主客体更好地联系统一,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我们所面对的“要求”与实际“水准”之间的关系,即是所说的“桥”与“船”的问题,又是列宁所说的“主体”联系“客体”的问题。只有将实践活动的这个“中介体”作为研究对象,加以重视、解决,才能过好所说的“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才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教育内容方面

了解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什么,即比对相对权威的邱伟光、张耀灿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张耀灿、郑永延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而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环境、过程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容、原则、方法与艺术、载体、管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则细分多个专题,先从其发展、目的、价值进行论述,之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构、主体、环境、过程、方法、载体、管理进行详述。通过内容的罗列、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两本专著所涉及的研究的角度基本相同。某一学科研究的内容应当也被理解为学科研究的具体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内容,并不是凭空臆断而来,它需要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来具体展开,因而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它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其实践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各个阶段、领域、主客体通过实践都会形成各阶段与领域的规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应当建立在学科实践活动及在活动中日趋完善的规律上,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它形成的特定规律毋庸置疑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研究范畴内的特殊矛盾统摄之下。

(三)研究客体、对象同一性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目标是促使人们尽快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与品德素养,以及需要对人们解决具体做什么与具体怎么做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的基础之上更像是一门实践科学;它的研究客体是实践活动,揭示其中的规律,并以认识和分析学科教育领域的现象为目的;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该书中出现的研究客体与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客体。客体不仅是指相对主体之外的一切他物,还是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对象,它是主体在行动与思考的过程中作为具体目标的人或事物。从中我们发现,对象与客体并无实质的区分,客体也就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不问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与其客体是具有同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内所具体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诞生、发展到当前的日臻完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现实中,学者们已经基本认同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史这三大主干学科构建而成。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主干学科群体化的现象日趋显著,比如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已经分为价值论、环境论、中介论、资源论、评价论等诸多分支学科。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主干与分支课程的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它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与规律作为对象的。因此,对于普遍认可、相对权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定,即包括人们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学科范畴内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双重规律的认识。笔者通过梳理、概括认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不应涵盖于其中,而应当放入三大主干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当中。毕竟,从相关性来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延续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有很大关联性的;同时,丰满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不仅能够丰富与发展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带来极大的学科自信、理论自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自身形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它的规律确立为其内涵的一部分,这样能够赋予自身浩大的整体学科形象,展现深沉的历史情境,并最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干及其分支研究能够在平衡协调、健康有利的状态下迅速发展。

三、结语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定位;研究进展;深化

对思想政治教育该学科的定位与内涵进行研究,是对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本性的问题,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学科设立了之后,学界之中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在马克思理论被设立成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编程了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之后,该学科的地位便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这也使得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人士有着更为开阔的学术空间,学者们研究的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

1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方面的研究

1.1对于该学科的内涵的几种不同的认识

1.1.1“学科专业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差别。

1.1.2“知识体系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是被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之下的一门教育学科。

1.1.3“综合要素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并不是由单一的要素所构成的,而是通过多种并不相同的要素共同构建而成的。

以上三种不同的认识之中,“学科专业论”主要是侧重对学科的发展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学科的发展与专业的建设能够共同地发展;“知识体系论”则主要是强调构建出严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科的发展与建设的基础性的地位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促进与深化,“综合要素论”则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其组成的要素以及结构与功能进行阐述,这对于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之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路径的参考。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对象

1.2.1“现象论”。这一观点组要是将思想的现象作为该学科的逻辑的起点与元概念,主要提出的概念有“闪光的思想”以及“思想的闪光”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认为,从思想闪光到闪光的思想是思维运行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的表象的思想与活动均被包含在思想现象的概念里。

1.2.2“关系论”。应将整个社会分成思想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关系,思想的关系是并不以人为的意识以及意志为转移而构建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对思想的关系进行强调才是该学科需要研究的对象。

1.2.3“观念论”。有研究人员人为,一般来说,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所进行的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思想价值的观念来进行展开的,其最终的目的便是成功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价值方面的引导,最终使得人们的思想价值出现转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方面的研究

2.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在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有学者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在对该学科的定位进行探讨时应主要对两个方面的不同问题进行解决,其一是对学科的认识,主要是为了对一些知识上的困惑进行澄清,其二则是学科的清理,主要是为了对学科的建设之中一些实际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另有学者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这是对其最为基本的学科的定位,而想要准确地对这一定位进行把握,还需要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下属的其他的二级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并对其中的关系进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应在对学科进行准确的定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科的依托,以此来增强学科的依托意识,在依托之中来谋求新的发展。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同社会科学、哲学等其他的学科的关系进行定位

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门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的存在,其并不是孤立的发展与存在的,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指导之下,辩证地从其他的学科中吸收其需要的、有益且合理的理论成果来壮大自身,因此,将该学科防止在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体系之中,对学科的外部的关系进行考察,这也将成为对学科的定位进行研究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角度。

3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我国的诸多学科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针与思想的国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其所包含的意义与占有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科的内涵与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笔者在本文中较为简略地从内涵与定位两大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进行了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张新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定位研究综述[a].思想教育研究,1002-5707(2014)5-0003-13.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7

延异性的文艺美学研究形态与前者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既对文学艺术的创美规律、审美特性予以关注,同时也注重从文艺美学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理论学科出发来揭示文艺美学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他们注重吸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内容来丰富文艺美学的研究内涵,由此向文艺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延伸和关联,来展现文艺的多层价值。所以在延异性的文艺美学研究中,文艺美学的学科内涵得到了扩充和延伸。周来祥在文艺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文艺美学的学科界定上,周来祥先生特别提出了心理学在文艺美学的学科研究中的奠基作用,并注意处理好文艺美学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兼顾三者的关系,来突破文艺美学仅关注文艺审美层面的单一指向,注重多个层面的开掘与延异。周来祥写道:“我对文学艺术的美学思考就突破了对文艺作品的对象性观照,而是把文学艺术放在科学理性认识与感性伦理、生存实践之间作关系性的系统研究,是二者的关系规定了艺术之为艺术的独特本质,而不仅是文学本身规定自己的本质属性。”所以在周先生那里,他对文艺美学作了以下的界定,“文艺美学是以心理情感为中介,结合哲学认识与社会学、伦理学、生存实践论的一种高度综合的研究。”周来祥虽然注意到了情感在文艺中的优先作用,并把其看作为文艺的一个独特特征从美学的角度加以研究,但是在周来祥这里,延异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周来祥看来,文艺美学以美学的逻辑终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但是这种以美学逻辑终点为其逻辑起点的研究,仍然要落实于心理学和认识论上,以此为根基实现文艺美学研究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或者说是多种功能的统一,周来祥写道:“文艺美学应是哲学认识论、艺术社会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焦点的基础似乎应该侧重在认识论和心理学上。它以心理学为中介,将哲学认识论与艺术社会学,内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去研究文艺的审美特性和美学规律。它需要引进心理学的科学成果来研究文艺问题,但是这种研究并不是孤立起来的文艺心理学,而是糅合在一起的。它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既作社会学、生存实践的分析,又要作认识论、心理学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以情感为中介时,实质是心理学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包含了哲学的真理时,就加进了哲学认识论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包含着生存的意义,伦理的善时,我们就加进了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存在论、实践论的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艺美学研究照顾到了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独特内涵,同时还充分利用这种独特性,通过视角、方法、对象和内容的延异来进行文艺美学的关联性研究。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的理论学人对此表示赞同,例如谭好哲提出的“文艺美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但又充分吸收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的学科优势来丰富文艺美学的学科内涵。曾繁仁认为“文艺美学是吸收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三门学科的营养,是以以上三门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产物,同时又富有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探讨“美与艺术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冯宪光从巴赫金的文本间性概念出发提出“文艺美学是一门间性学科”的论断,这种“间性学科”就是打破逻格斯对学科的紧密划界,“注重不同类属的事物、话语、文本之间的对话联系、间性联系”。在学科定位和划界问题上,这些理论学人都注意到了文艺在美学的视野中其文化内涵可以得到多元生发和展开。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延异性的文艺美学研究,既有自身的学科领地、研究方法和目的,同时这一文艺美学研究形态,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延异性的特征。既从深度上努力开掘自身的学科特性,又从广度上全面照顾美学、艺术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社会学对文艺美学的影响和启发。

延异性文艺美学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开掘文艺的多层价值,给予了拓展性文艺美学研究以启发,即充分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文艺美学。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拓展派文艺美学研究在注重吸收多种方法的同时,也使得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得到了大大扩展,进一步丰富了文艺美学的研究内涵。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学生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专家管理模式

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挖掘高等教育内部资源,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发挥高等教育自身潜力,教育自身的需求是其主要的动力源。内涵式发展方式主要有三个特点:“注重质量的发展、彰显实力加特色的发展、注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

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民办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多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开创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协同创新的局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是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环境下亟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积极、追求上进,但自身个性较强;基本素质较好,文化素养相对薄弱;社会活动能力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对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敏感,接受能力强,运用新技术媒体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重要途径;张扬个性,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有特长,物艺相通,导之以行,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析其需要,进行教育管理模式的设计是重要切入点。

(二)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思想偏离教育规律。民办高校教育理念过于陈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功利思想的指导下,忽视教育的价值诉求,将学校视为产业,作为盈利机构,体现利益主导原则。有些投资者用企业化管理思想管理学校,忽视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能力培养。

2.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被弱化。部分民办高校忽视自身实际办学水平与能力,片面追求教学工作,忽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学校效益好、规模大,就能快速发展,办学质量就会提高。这种抛开自身实际、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经验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造成教育计划与模式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

3.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趋同性严重。多数民办高校将自身教育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高级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现象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是照抄高层次研究型大学,抛开自身实际情况,缺乏个性化举措。公办院校基本具有较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形成较稳定的学习文化氛围,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基本已经成型,具有稳定性。民办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盲目跟风,照抄照搬公办大学和学生工作者母校模式的居多,缺乏科学的组织和论证,不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和学校个性特征,趋同现象很严重,缺少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归根到底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

招生规模的扩大不能改变民办高校的办学影响力,利益不是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唯有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反映出民办高校的实际水平,才能实现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民办高校体制相对公办高校来说较为灵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完全可以独具特色。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设计

“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充分以人为本,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研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1.理论依据。人的思想和行为目标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行为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将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他把人看做一个运动变化的整体,认为人的需要心理随着自我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们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而产生的需要,最终目的是达到自我实现,成为我们进行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用需要层次理论为人们的心理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动机理论,他将人的心理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不同时期和阶段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这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和同一专业年级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具有差异性,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调研,了解学生需求,探究其需求满足度,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激励。

2.目标设定与内容设计。依据需要的特点设定目标和内容。“要针对对象的不同情况,在目标设置上区分层次,从设置目标开始就注意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同时,要注重在目标的各层之间保持一定的坡度,以便顺利地从较低的目标层次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在内容上要深化、更新和转化,对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使内容更科学,使内容跟上时展,吸收最新科学成就”[4]。

(1)目标设定。在目标设定中,学生教育管理者首先向学生阐述院校实际环境和相关教育条件,广泛听取尽可能多的同学的意见,在与学生深入沟通研究的基础上判定教育管理目标和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和建议,学生是教育管理模式的真正设计者和实践者,正如“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5],学生是主体,学生教育管理者起辅助作用。目标的具体化是目标设定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必须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安排。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将目标转为学习及学习成就的动力和基础”[6]。

(2)内容设计。利用理论学习组织,选择教育、心理、管理、经济等各门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完善自身教育管理知识与效能,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帮扶他人。

利用读书会和校园论坛相关版块,选择名家名作与经典文章书籍,经常性地进行交流讨论与研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利用专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实践小组等实践组织和平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入进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贵芹提出,“要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加强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育人基本条件建设,多让学生动手、练习、锻炼、参与。高校应健全制度、完善保障、全面覆盖,力争让每一名本科生都能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在“实战”中交流提高专业技能,追踪学科前沿;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奉献社会。

利用时政理论学习组织,选择原文件,倡导并指导学生阅读原典文件,在学习原典文件中深化对自己三观的认识和理解,对人民期待的了解,以及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现实生活中,融入人民群众中,融入祖国建设中。

(二)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载体建设。

1.积极组建学生需要的群团组织。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组建丰富的群团组织,研究适合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需求,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条件的相对性有时更会强化其心理需求,为了保证学生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组建不同的群团组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外语学习组织、文史兴趣组织、体育协会、社会考察团队、读书会等;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爱好,组织专业竞赛训练团队、专业创新实践团队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其组织结构,使其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能够持续地满足不同年级、专业,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2.积极利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平台。研究如何利用QQ、博客、微信、专题网站论坛等信息技术媒体开展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平台,营造舆论氛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的深入发展,高校较早地进入微媒体时代,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拉近,铺天盖地的信息都给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机遇与极大的挑战。研究和实践微媒体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如何有效开发微媒体信息平台、利用和监管好微媒体平台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新媒体不可全用,亦不可不用,各类信息媒体技术本身存在盛衰变化,根据大学生对主流媒体关注度的实际情况,适时更换教育管理平台,以保证利用的信息技术媒体始终是大学生普遍使用和关注的。与此同时,可以把专题网站论坛和腾讯QQ这两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信息技术媒体作为固定的教育管理平台。这样就保证了信息教育平台的稳定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三)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阶段层次划分。

民办高校有其共性特征,不同院校有各自不同特点,其阶段层次划分不可能是固定的,仍需要从社会发展要求、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实际、学生实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等因素出发。阶段层次的划分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因此,至少要保证两个阶段层次,并且每个阶段运行结束都必须对教育管理模式本身和学生分别进行阶段考核与评价,因为这是下一阶段层次的基础,是保证下一阶段目标和内容准确确定的前提条件。

(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评价模式。

本部分研究主要引用教育评价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形容词―内涵界定式量表建立评价指标等级,给出内涵界定。量表是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模式本身进行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性的基本方法。目前,形容词―内涵界定式量表是教育评价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量表,它用形容词确定等级,加之以具体的界定描述相应等级,优点是等级间的区别比较明确,因此目前在高等教育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下的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工作目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民办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势必要“加强工作内涵建设,在创新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关键环节中提高质量效益”[8],必然要选择和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院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本部分研究主要选取专家管理模式。专家管理模式是英国学者爱尔顿(elton,L.)提出来的,“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发展性”[9]。专家管理模式发展性、周期性、螺旋式往复的特点与本研究的阶段性往复循环有着契合之处,这种模式更能够达到持续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科学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取得突破与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瞎摸瞎碰盲人摸象式改革是万万不行的,但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连石头都摸不着’的‘拍脑门子’改革也是非常危险的”[10]。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院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需要设立教育目标和内容,划分阶段层次。模式的建立与运行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27.

[2]田建国.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87.

[3]赵立峰,王晓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新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4.

[4][8]樊泽民.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前沿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3,(5):260-26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版:40.

[6]赵宇,葛楠.民办高校考研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心理干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3):82.

[7]刘贵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13(1):4.

[9]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228.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9

关键词:特色内涵发展核心竞争力

我校创办于1960年,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闯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体育创特、质量领先”的特色教育之路、内涵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学校的特色教育更是一枝独秀,在全省享有盛誉,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健将级运动员1名,一级运动员23名,二级运动员600多名。近年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继而以内涵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成了许多学校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精准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提高行政班子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管理的内涵发展

我校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诚、善、勤、朴”的优良校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及“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体育创特、质量领先”的办学宗旨,制定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改和完善,得到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要求学校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服务全校师生,服务学校发展,并用务实严谨、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武装头脑,狠抓自身工作作风建设,带头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理论修养和文化水平,积极引领全体教师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学校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竞争有序、开放高效的良好环境。从学校校级领导到中层管理干部,统一思想,集思广益,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促提高,落实岗位职责,实施动态管理。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它具有规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我校始终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持久的工作来抓。一是建立定期的政治学习制度;二是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和纪律道德教育,要求他们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谨求实,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是建立严格的师德考核制度,积极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对师德师风存在明显问题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青年教师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培养好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让其尽快站稳讲台,并快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这是一所学校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建立了多管齐下的校本培训机制。一是互助交流模式,利用“师徒结对”的方式,以老带新,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二是案例反思培训模式。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写作教学案例、反思,然后通过分析,使教师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三是以会代培,我校每年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题报告会,不断丰富自身教育理论,因地制宜促进自身发展。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学品味,促进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壮大的理论支撑,也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我校在特色办学实践中十分注重课余训练方法的研究,并将研究与训练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倡导“问题就是课题”的科研理念,按照“学习研究――实践体悟――反思重建”的路径,引领教师发现、提炼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构建各个学科的科研体系,增强科研的实效性,找准以体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实现教育科研为构建高效课堂服务这一目标。

四、彰显办学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多年来,我校牢固抓住特色教育这一学校发展的支撑点,以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有用人才为目标,建立多个运动队或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参加率达90%以上,形成个个参与、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田径、篮球两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的带领下,学校大力倡导阳光体育运动,师生群体工作和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体艺馆、田径场全天向师生开放,“两课两操”坚持良好,每年定期召开运动会,举办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冬季长跑接力赛等体育赛事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既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提高了师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更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作风,使特色教育朝着全员化、多样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内涵篇10

abstract:Byanelaborationoftheconnotation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graduateeducation-relatedliteraturereview,thisarticledescribe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ofusing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oguidebuildingoffinancegraduateeducation,andhasproposedthemainpointsandprinciple.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Keyword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publicfinance;graduate;trainingmod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88-02

0引言

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有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而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成为指导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同样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此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性质出发,探讨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构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

1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阐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意义之前,我们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再从这一内涵出发阐述其指导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思想内涵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从而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落实党的研究生高等教育政策服务。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去体会和把握,并自觉地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各行各业的工作。在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上,尤其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因为财政学研究生教育是为我国财政学的高等教育、科研和财政管理培养高级人才,他们的治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将决定我国不远的将来财政领域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而财政领域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因此,通过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就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我国今后数十年财政领域的主要指导思想。

第二,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构建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思想固化到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中,从而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长期指导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于财政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需要通过某种固定的模式加以强化,从而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深植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制度中去,并能够实现长期指导财政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既是由财政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决定的,也是由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内涵的时代特征赋予的。

基于上述理由,为了更好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我们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论述进行回顾,以便于我们能够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注入到财政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中去。

2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论述

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运用各种方法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也有多种理解和阐述。薛天祥主编的《研究生教育学》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这一概念就包含着关于研究生教育本质规定性的两层意思:一是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二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潘懋元先生认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如下特点:起点一般是本科毕业水平或同等学历水平;研究生的年龄基本在23岁以上,生理和心理已成熟;要求研究生在专业方向上有更深入的探索,并取得创新的成果等等。美国伯顿・克拉克的《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这两本书都以德、美、英、法、日五国为例,介绍了各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科研基础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原则的实际情况,通过他们间的比较,显示出各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

国外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还注重分类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如:欧内斯特・吕德的《研究生教育失败的新视角》、所罗门・和西德尼・迈力克的《美国的专业教育》这两部著作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从历史、现状和问题的角度进行了剖析。欧内斯特・吕德的《高等教育: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克利夫顿・F的《悄然成功: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分别详细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有关类型,也有各种研究和阐释。

李盛兵著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一书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结构和途径,它探讨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因素的最佳结合与构成。”该书还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并且对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变革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究。李盛兵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学徒式培养模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二是是专业式培养模式。三是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教学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已形成,强调实际问题的研究,并且是以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程斯辉等人则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认为这六种不同类型模式反映了参与教育的不同主体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相应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样并存,适时发挥相应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