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族技艺的传承十篇民族技艺的传承十篇

民族技艺的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45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1

【关键词】手工民族技艺高职设计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2-02

广西具有丰厚的民族手工艺资源,民族手工技艺十分发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十分突出。壮锦、绣球、铜鼓、画扇、贝雕、坭兴陶、牛角雕、红木雕、人工宝石、服饰银饰、奇石盆景、编织制品、竹木根艺等手工艺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专门产业。这些手工艺术民族风格鲜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然而,随着时展,这种手工技艺因为社会大环境影响,营销不力,设计创新不足,市场不看好,产业凋零,后继乏人。民族手工艺产业或已经衰落,或濒临危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产业再生和后继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教育、产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问题。作为培养地方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应该担负这份重任。具体来说,要实现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学

将民族手工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很多艺术院系的做法。广西手工民族技艺内容广泛,技艺精湛,文脉深厚。壮锦、民族服饰、苗族银饰、玉石雕刻、铜鼓、刺绣、传统陶艺、编织等手工技艺中的装饰图案与造型语言也十分丰富,可以归纳整理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的设计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艺术元素。以壮锦为例,图案来源于生活,生动活泼,反映壮乡生活与文化。图案有:蝴蝶恋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风、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反映了壮族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地方特色浓郁。壮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配点其他色泽,形成鲜明的强烈对比。“红配绿,看不俗”,是织锦艺人配色俗语与乡土艺术特征,“简练中见多彩,粗犷中见细密,纯朴中见真切,素雅中见艳丽,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实的性格。壮锦图案纹饰都可以成为《图案》《设计色彩》等基础课程内容。同样道理,苗族蜡染色彩单纯、素朴,以蓝色为主,图案严谨精细,纯而不腻,纯净素雅,是大家一贯喜爱的色彩而纹饰,也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代表。蜡染图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础教学,早就是很多国内艺术设计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艺也令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抽象、随意的扎染效果是艺术院系师生永远乐于探索的命题。此外,广西“绣球”,小巧玲珑、精致艳丽,有独特的堆绣技艺与花瓣造型,惹人喜爱;铜鼓见证了广西文明起源,铜鼓上面镌刻的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凹纹、钱纹、席纹等,是广西代表性的原发图案之一。它们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完善基础教学内容。可以说,民族工艺是地方设计院校基础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二、将传统手工民族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广西民族技艺后继乏人,大学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设计专业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艺教育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族技艺,还能够启发民间工匠的创意思维。常采用措施为:在产品设计专业融入民族产品造型和图案元素,装饰设计专业融入民族工艺图案与造型,建筑装饰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建筑符号及其装饰技艺,包装设计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装也中融入民族服饰文化与元素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和装饰专业,长期探索民间艺术与专业课程结合,不仅开发了部级民族陶艺精品课程,还创办了大型的民族技艺实训中心。学校将钦州坭兴陶的制作技艺引入以上产品设计和民族装饰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方式,有效地将民族技艺传授给学生,在多次部级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批毕业生进入坭兴行业,为坭兴陶界培养了可用之才。广西地方高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院系也都纷纷挖掘民间艺术,将民族服饰、民族陶艺、苗族银饰等用于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正日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

三、加快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和艺术匠师工作室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开展民族技艺教育的便捷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保护政策的加强与高职教育经济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可能。校企联动,匠师协作,合作研发是实训基地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教学模式为:建立民族技艺工作室、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专门的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心聘请了3位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坭兴陶艺、贝雕、壮锦3个国家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担负培训师生,合作研发新产品,从事民族技艺创新与传承重任。实训中心采取产品研发、参与竞赛、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承担了国家陶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其中陶艺实训基地有电窑炉、拉坯机、工作台、展示台等设备,将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设计、雕刻技艺、烧制技艺引进教学,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便利的实训条件。该中心被评选为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实训基地虽不比工厂中的生产车间,但也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陶艺实训生产。开发陶艺课程不仅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的特权,还作为公选课成为全校同学与陶艺体验者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与创新手工民族技艺作用。匠师工作室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民间民族技艺教学模式,可以由工艺美术大师、工匠以及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梁显飞老师的蜡染工作室,将苗族蜡染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软装布艺与饰品,如苗族蜡染室内软装配饰作品,风格独特,既时尚又民族,深受欢迎。他创作的蜡染作品《手工蜡染――时钟》《苗族餐桌布艺》《蜡染抱枕被》分别获得2014、2015、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创新大赛优秀奖。更有甚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子龙的蜡染艺术工作室,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汇报展”,展出一百余幅蜡染绘画作品,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召开了相当高层级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基于以传承为目的而建立的刘子龙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构筑凤巢,引进54位部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榄雕、蛋雕、广彩、广绣、陶塑、剪纸、宫灯、掌画15个大师工作室。同样采用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无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大师工作室,总结其引进企业工艺流程,开展教学实训方法有三种:半工艺流程引入、全工艺流程引入和校企合作完成流程。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坭兴陶实训基地,引入坭兴陶产业中的半工艺流程,而非全套引进。学校实训舍弃了采泥、练泥、灌浆、注浆等工艺流程,只保留了雕塑、设计、雕刻、烧制等部分流程。全工艺流程引进,也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民间技艺适用。一般来说造价不高,工艺不复杂比较好。如蜡染、扎染、刺绣等实训工作室教学。由学校方面采购一套蜡染、扎染、刺绣等制作设备,在校独立完成设计与制作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该项民族技艺,达到基本掌握民族技艺的目的。民族技术的完全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校两三年,很难像民间工匠那样熟练掌握全套技能技巧。为了快出产品和出高质量产品,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校企合作完成的方式。学校师生与苗族蜡染原产地的工艺作坊或企业相结合,将设计图稿通过电子邮件发往产地,由民间工艺作坊工匠制作更快速简便。这就是“学校创意+企业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易行,缺点是对民间技艺掌握欠佳,是校企结合的初级层次。但也可以产生一定效果。由于艺术院系的师生参与设计,创新意识比较强,理念与时代接轨,容易受到大众喜爱。而民族技艺工匠技艺熟练,制作效率远高于大学生,二者结合,可以互补。

除在校园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外,还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大多数艺术院系常见做法,可以极大地节省资源、节约人力物力。校内的实训基地类似模拟工场,毕竟与真实工场不同。从原材料、工具、设备,到人力环境、管理机制、市场运营、企业文化等种种方面,都赶不上。因此,即便有校内基地,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仍不可少,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市场,接触产业流程,感受企业文化。

手工民族技艺在高职院校中的融入,还要注意“度”的问题。我们在不能将手工民族技艺作为独立专业开展的情况下,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比较理想。但过度地加强民间技艺的学习的时长和学习难度,也有悖于高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为培养目标更强调本专业的学习,民族技艺学习只能是素质扩展性质的学习。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中的手工民族技艺引进,并不是要实现“全盘引进”,照搬企业全部工艺流程,但也不是蜻蜓点水,流于皮毛,更不要完全排斥。我们不是要在高职院校花费很长时间去培养民族技艺工匠,而是要培养具备民族技艺设计素质及民艺创意思维的技术人才。全盘接受和完全不接受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定程度的传统手工民族技艺培养,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中发挥潜力,或使其成为未来民族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新骨干,或因其创意启发工匠,促进了民族艺术设计观念创新,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郑超雄.广西工艺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周利群,吕晓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2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现代艺术;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艺”“工匠精神”,早已成为当下文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们无法估测这种步伐能走多远,路向何方。每一门民间工匠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面对非遗保护思路的探索与创新,国家文化部及各省市都针对“传统技艺”针对“民间匠人”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活动,一是展示各地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二是营造更多人群认识并参与保护的氛围;三是通过活动分析了解各地民间工匠精神的本质,探讨未来“传统技艺”“工匠精神”路向何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持与现代艺术的追求,实质并不是矛盾的存在,非遗保护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允许在保护思路上的创新,鼓励一些艺术追求的创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艺术的关系应该是相容是互补的,两者相遇应该是会碰撞出民族文化艺术火花的。近几年来,根植于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艺术、创意线下、传统手工技艺展示等一系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文化载入点的创意活动,不仅为一大批艺术家、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互动平台,更让广大人群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碰撞。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一度面临失传濒危的局面,有一部分技艺即将消亡。但近年来,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还是在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都能看到手工艺的再度走热。而这股热潮能否为传统手工艺找到新的出路?传统手工艺如何真正“活”在当下?这就是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管窥云南省非遗传统技艺门类部级项目16项,傣族慢轮制陶、白族扎染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傣族织锦技艺、斑铜制作技艺、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火腿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蒙自过桥米线、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1。16项传统技艺是经过历史考验,人类无数次的实验才能传承至今的,能够传承并被人们认可成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说明它们有独到的工艺特点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性是现代文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从文化角度着眼,人类在文化财富上的积累是渐进的,累加的,不断的2。如今,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与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面临这样一个文化时代大潮,把具有较强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手工技艺置于文化繁荣的大背景里来提炼,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需求,已是众多艺术家、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共同的话题。这些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精彩的作品几乎让所有消费者青睐,作品赋予了浓烈的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人根据民族传统巧妙的加入感情、色彩、造型,使作品富有生命,富有神韵,体现民族的灵魂。传统技艺的作品往往不复杂却能在淳朴的造型中体现美感,色彩不复杂却能在细部微妙的转换中衬托意境,每一位民间大师的每一件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对人生阅历的渗透。就云南省祥云县汪情珐琅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而言,从化银到刻、雕、錾、锤、嵌等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否则加工制作出的银器饰品就不够精美,且容易变俗。

学习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至少3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出师,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能制作并熟练掌握整套制作技艺和流程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其实在国内或是其他国家,银器民族手工艺饰品有一定的市场,也有很大一个消费群体,但往往因为传统手工技艺花费时间长,经济效益无法提升,关键是现代艺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很多年轻人也就不愿学,不愿做,一是觉得累,二是觉得赚钱不多。面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路在何方”?带着这样的问题,不乏有一大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学者,专家和一大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者一直在寻找一个出口、一种可能性。其实,近10年来的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主题方向是非常明确也正确的,大家都希望能在具体的主题之下,探讨某一门类或是某一领域最新的出路与面貌,并为这一门类这一领域面临的问题找到比较可能的路径。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个切入点,能在现代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之间找到一个节点,相互包容,互推互进。第一,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艺术的双向突围。审视一些较好省、州、县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室、传习所、传承基地等,我们不难看到设计师、艺术家、手工艺传承人、民间匠人进行的一场场跨界融合的对话和展示。同时,我们能看出各地传统手工艺的经典与特色,大家都在保留传承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出路。不难发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接近,甚至相互碰撞出很多理念上、技术上的创新,只要我们尊重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与文化,鼓励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编撰出一个当代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之间跨界、合作的发展个案。

浅表层面评价传统手工技艺,大多数人认为传承人或是民间匠人的作品存放于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就能界定作品的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需鲜活地存活在民间,存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活态的传承,保护成就作品的制作过程。各地探索的保护措施和活动形式证明,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匠人和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是可以活在当下的,并且可以保留朴质的温情、温暖和文化来点缀与丰富我们情感和生活。因此,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相遇是一次双向突围。一方面,传统手工艺可以向现代艺术的方向寻找一个出路;另一方面,现代艺术面与传统手工艺融合,可以寻找无数种可能性。创新与现代艺术的融入是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出口,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木雕,到了工业化时代,只能以衡量艺术作品的眼光来衡量它的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工百匠之说,各类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精美绝伦,内涵丰富。但比起一些西方国家,包括亚洲国家日本在内,我们并没有真正实效的探索出一套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和匠人足够尊重的文化评价体系。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门类的保护与传承,我们需要重新唤起匠人精神,反思匠人文化。传统手工艺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族传统手工艺,一些门类市场前景较好,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容易保护与传承,而一部分项目具有代表性,属于急需抢救保护的濒危项目,但保护传承较为困难。后者的存续与现代艺术的发展几乎无法比拟,更谈不上技艺的持续性保护,往往因为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民间艺人,传承人对自己的手艺保护激情高涨,感情深厚,但往往是想做而做不了,能动而动不了。同样,一些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从一个项目的调查、记录、整理、保存、保护都需要经费和现代化科技载体及手段。由于经费不足,一些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记录、抢救,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缺乏相应的资金。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3

关键词:家族传承;非遗保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邵晨霞(1972-),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非遗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86-03

2014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提到:“彰显苏南文化风采,要充分发掘苏南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作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家族传承又是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所谓家族传承,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技艺的传授和修习,过去的手工技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承和延续的,然而,现在这种家族传承却面临人才缺乏而传承困难的窘境。

一、家族面临传承人才匮乏困境

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成功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常州的留青竹刻从业人员总共有几十人,其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族传承、家族对社会招收的学徒、留青竹刻爱好者。在这些人员组成中,家族传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常州有三支家族传承着留青技艺。家族传承对留青技艺的保护与延续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容置疑的,如果没有家族的传承,技艺又如何能延续百年不断而流传至今?然而,从家族成员参与家族的实际人数来看,家族传承正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在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是非遗传承链中最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道者,他们是精湛技艺的掌握着,是文化遗产“活”的宝典。因此,传承人的数量及质量将直接影响着非遗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2]

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如果本来从事非遗的人数就少,再加上下一代接班的人数又在减少,只要每一代传承基因消失5%,过不了几代技艺就会灭绝。留青竹刻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产生的时间也长,对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来说,耐不住寂寞,看不到近期经济收益,是他们不愿传习非遗的最主要原因。家族作为一个传习所,不仅是技艺传授与交流的地方,也是积蓄人才的蓄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积不到水源,技艺就会干枯衰竭。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二、职教家族“非遗”人才培养的对策

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而常州留青竹刻是一项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技艺,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职业学校产生以前,这种以父子相传或师傅带徒弟、“做中学”的学徒制逐渐成为技艺传承的主要形式,成为几千年来手工业发展薪火传承的主要方式[3]。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中培养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解决家族传承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

(一)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

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对留青竹刻的定义为:“留青乃用竹之青筠,留作微微高起之花纹,而以去筠之竹肌为地。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则年愈久而色愈深。盖利用质地及色泽之差异,分为纹与地也留青刻画本,极饶变化。因青筠可全留、可多留、可少留、可不留。留愈少,竹肌之色愈外泛,故可假全留、多留、少留、不留,而生褪晕,分层次。明晦獾,因景而施,于是变幻诡谲,而色彩纷呈矣。”[4]留青竹刻作为一门小众艺术,并不为诸多人所知悉,在历史上的竹人名字也难见经传,而且历史上的竹刻作品多不署款,留青竹刻也是如此。过去,手工技艺只在家族内部进行传承的保守思想,源于手艺人“安身立命”的本能反应,不立文字,选用“口传心授”,是手艺人出于自身生存考虑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然而,要“活态”地保护非遗,就得打破原有家族观念,多招收学徒,传承“核心技艺”。所谓核心技艺,学者邱春林说:一项传统工艺的特色有时被材料的独特性所决定,有时被神秘的工艺流程所决定,有时被奇异的风格样式所决定,有时则全凭手艺人高超的技艺、技巧而决定。在材料、工艺、技巧、装饰背后,还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那些能够跨越百年甚至千年而不衰的手工技艺背后,一定有人文价值的支撑,邱春林把这种决定某项手工技艺的特色以及形价值的技艺称为“核心技艺”[5]。留青竹刻的核心技艺包括刀具的磨制及“青筠五色”技法的表现,留青竹刻的刀具市场上没有现成的出售,只能靠艺人自己打磨,不同的刀具表现不同的技法;常州的留青竹刻以写意为主,写意注重竹筠的褪晕处理,画面生动、感染力强,通过到与竹所产生的自然肌理,表现出不同的墨韵。家族成员走进课堂,将核心技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精湛技艺的掌握着,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设置课程内容,编写“留青”教材

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始教学活动。”[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7]然而,留青竹刻至今没有一本教材。最早写关于竹刻书是民国时期竹刻家金西写的《竹刻小言》,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但却是史上第一本竹刻的专著;之后,王世襄又在金西的基础上写了《竹刻艺术》、《竹刻鉴赏》等书,而留青竹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一下,而要传习留青竹刻,必须要有一本专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可以参考家族传承培养人才的固有模式,常州的徐氏竹刻传承人数最多,而且作品的精品数也多,根据徐氏竹刻第三代传承人徐雪草回忆,他上初中二年级时就开始学习留青竹刻了,学习具有固定的套路。首先,学习挑选竹材;其次,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再次,学习刀具的磨制与技法的表现;最后,进入自己创作阶段。因此,在高职校应设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如国画线描、国画花鸟、国画山水、国画人物、书法篆刻、刀具磨制、雕刻技法、美术史论等。此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很重要的,要成为大师型的传承人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校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习与培养,使高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传承链中的接力者,以保障家族以及民族技艺的延续。

(三)参与工作室项目,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室是家族传承“非遗”的主要场所,常州的几大留青竹刻家族都建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一个传习所,是培养后代传承的场所,后代在这里汲取营养,耳濡目染,锻炼技艺,成熟成才。工作室主要做两类作品:一类礼品,一类精品。高职学生可以参与到礼品的制作中去,礼品的制作并不复杂,定价也较低廉,高职学生通过做礼品,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有经济收入。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展览会,例如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精品展、江苏省文联举办的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博览会除了展示留青竹刻作品外,还有玉雕、陶瓷、刺绣、木雕等,高职学生通过接触其他门类的艺术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审美。2015年常州的徐氏竹刻在溧阳南山竹海旁的古松山庄建立了“采竹教育培训基地”,为采竹提供了场地,留青竹刻的选材很重要,因为选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终效果。选材以江南地区常见的毛竹为主,一般选用3-5年龄的阴山竹,此类竹子竹青竹簧厚而坚实,所制器物牢固,而且竹青厚也适宜表现多种刀法和画面效果,选3-5年龄的竹子还应以节疤小而平、节距长而竹筒圆、色泽洁净的竹子为佳。竹子砍下后,要随即用山泉水清洗,并且立即放在锅中加明矾煮,新砍的竹子不会马上死,立刻煮熟就是将其纤维素收缩、凝固,如果不及时处理,没死的竹子还在呼吸,进行氧化,而它那时还在消耗营养,竹子的品质就会变差了。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参与和实践活动,能够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从中感受与体验留青竹刻艺术,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更趋于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什么呢?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8]。由此可见,“传”与“承”是多么重要,没有传承又何谈进化?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就是“口传心授”。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要活态地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在家族以外广招弟子,高职校充足的生源能够让家族传承吸纳更多的人才,只有参与的人数多了,才越能够出精品,也就越能够保护和延续好留青竹刻技艺。

参考文献:

[1]孟繁玮.手工养民――吕品田谈“振兴传统工艺”[J].美术观察,2016(4):5-9.

[2]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Z].2005:11.

[3]唐利群.传统师徒相授与现代学徒制融通的湘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79-180.

[4]金西,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38.

[5]邱春林.守住核心技艺――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11-13.

[6]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index.php/styles/item/998―2005.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4

关键词:多元化;传播媒介;少数民族艺术;传播途径

从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哪种艺术要想得到传承,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只有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当作艺术传播的载体,艺术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作为人类艺术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载体来不断传承下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媒介技术也不断更新,各种传播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这大大丰富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传播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来接受任何信息,突破了过去传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丰富了信息的传播途径,打开了信息传播的方便之门,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更加快捷。除了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传播媒介,传统传播媒介例如电视、广播、杂志等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过去的手段更丰富、更立体、也更有感染力。也就是说,当前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形式多种多样,艺术感染力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要使其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就需要对其进行传播。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很好的传播途径,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播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播中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和局限,这极大的限制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多元化传播媒介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深思。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经济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文化混合在了一起,经济借助文化来发展,文化要依靠经济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多元化传播媒介虽然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化思想的蔓延,使得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中被渐渐地遗忘和疏远,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使人们忘记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当前,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中,新媒体占据了主要的传播地位。新媒体由于本身具有同步性和复制性,使得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截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艺术符号,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艺术的整体性和精神内涵的传播。最近几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多元化传播媒介的瞬间化、平面化和碎片化,使得这些媒介在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简单化、分解化、同质化,没有把民族艺术进行整体的传播,使得少数民族艺术离现代的多元化传媒媒介特别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越来越远,很少能在新媒体中见到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已经被肢解成简单的文化艺术符号。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仍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流行着文化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和途径,但这种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并不是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也许能在这样的发展方式中得到一点发展,但是发展的只是一些数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被逐渐淡化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的标准处在次要的地位,只要市场需要,再正确的艺术标准都不会被采纳。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就意味着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东西不断丢弃、不断否定,使得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内涵逐渐被忽视和弱化。虽然有很多地方都在讲传统文化特色,但大都只是把传统文化特色当作了宣传的噱头,并没有实质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际上,很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都已经面临着文化消费的问题。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性到处可见。当前的传播媒介虽然多元,但绝大部分都是把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动力。大众的娱乐需求有的是健康的、严肃的,但也有的大众的娱乐需求是庸俗的、搞笑的。现在的传播媒介有很多都是在满足大众这种庸俗的、甚至是低级的娱乐需求,传播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信息。少数民族艺术在被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娱乐化的影响,一些严肃的艺术因大众娱乐需求而被扭曲、被搞笑,完全丢失了艺术的严肃性。例如,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对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进行了娱乐化、无厘头式地重新塑造,完全丢失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的精神意义,失去了艺术的严肃性。一部分少数民族艺术因形势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娱乐化,丧失了艺术的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出现的这些传播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二是新的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出现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没有相应地作出改变。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当前的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主要力量来自新媒体,也就是网络和智能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49亿,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7.9%,手机网民更是达到了5.57亿,电视这一传统传播媒介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接入设备,增加了新的传播功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播媒介,极大拓宽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和手机日益发达的背景下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自觉适应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主动寻求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新的传承发展。首先,要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理念。通过运用多元化传播媒介来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传播上的观念和思想。观念和思想上转变的标志就是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带出少数民族居住地,实现少数民族艺术高效、高速发展。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是对全世界艺术文化的丰富,保持了全世界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三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顺应时展要求,一定要紧紧依靠传播媒介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来促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其次,积极寻求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新的传播途径。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新的传播媒介不仅越来越多元化,而且也越来越先进,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民族艺术的传播有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紧紧依靠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寻求新的传播途径,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在新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促进下,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播手段比过去更加丰富,传播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电视、广播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同步直播,宣传途径得到了很大地拓展。电视已经作为网络接入设备,功能有了很大地拓展,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电视观看功能。因此,少数民族艺术在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同时,也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多制作一些专题片、纪录片来大力宣传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也可以制作一些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等来宣扬这些艺术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少数民族艺术,使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得到更好地传播。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要想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就应该把这些民族艺术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使这些民族艺术能够集中保存起来。成立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少数民族艺术集中在一起,而是要紧紧依托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建立一个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能够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展示内容要具有民族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展示的内容要能够使参观者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艺术,要能够使参观者看到和听到少数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二是展示的内容要具有扩充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记载的内容要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不断地扩充。三是民族艺术传播的双边性。在过去,艺术的传播都是发达城市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是单边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把少数民族艺术向发达城市传播,变单边传播为双向传播,使少数民族艺术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三是要能够实施市场化运营。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投资,实行市场化运营,运用市场运行规则来获取适度的经济利益。当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喜欢在网上购物,在网上阅读。在网上买书和网上阅读都占到了网民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网上少数民族艺术书店也逐渐开办了起来。国内第一家以宣传和售卖有关清真文化产品的网上书店———清真书局也已经在网上开办起来。这家网上书店开办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整理有关伊斯兰研究知识的资料,传播伊斯兰知识的,售卖的图书也都是有关宗教、哲学等人文书籍为主,同时还售卖有关穆斯林文化和艺术的物品。少数民族艺术如果能够被制作成视频、期刊等后上传到网络上,能够被广大网民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进行下载,再采用一些广告宣传方式,并和旅游、艺术研究交流等活动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好地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传播,提高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效果和质量。这是因为网络具有巨大的方便性,可以使网民随时随地下载、观看有关少数民族艺术的资料,而且在网络上可以借用多种网络宣传工具进行少数民族艺术的宣传,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也多样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少数民族艺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到更多的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有其地域性,每个地域文化又集中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发扬中华文化,就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特质

任何民族的精神都蕴藏在它的文化中,而这个文化也是保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庞朴说的:“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的大厦。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既定的“地基”,正待我们去好好勘察,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中华文化大厦。由此可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现代文化的基础,它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所在。如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很普遍的用途(用于日常的装饰,或用于节日的庆贺),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特有的祈福和祝福方式,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其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构建传统文化的内容,规范本民族群体生活方式、思想内核,以及价值取向,因而维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巩固、族群和谐,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笔者几年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间艺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离世,造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断层;一些民间曲艺由于从事者文化素养较低,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关资料也显示,如2014年11月22日开始的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诸多手工艺品使广大观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研究者和艺人的担忧,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风车、风筝等传统玩具,二人台、晋剧等戏曲,受众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这是当前相关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曾看到,一些能坚持制作传统玩具、秉承二人台艺术的老师们,只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把自己的信念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的手艺在自己手上断送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艰难。究其传承困难的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风气轻浮,艺术传承难收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首要问题就是收徒弟,这也是多年来艺人们传承技艺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社会风气轻浮,人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学习,本身就费时费力,一个学徒想要系y学习制作工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期间徒弟没有其他收入,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生活方式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大多数的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就熟悉,因而对它们失去了热情和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教育已经开始走进学校,广大师生也能够近距离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学,并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学习不积极,有的学校只是展览性地开办展览室,以备检查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堪忧,“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一)鼓励家族式传承

一些民间曲艺和戏曲的从业艺人,他们大多是从祖辈、父辈或亲戚中得以传承的,传承给后人是他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就应主动把手艺传给后人,以使祖传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自家的手艺后继有人,同时也为社会、为国家、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内蒙古土右旗的二人台、蒙古族的呼麦等,它们多是家族式传承的。因此,应鼓励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在过去十分普遍,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师徒式传承在民间已经比较少了,但它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以打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使师徒传承更加有效果,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学院式传承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6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但作为其知识体系,则有赖于学校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才能被更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国内的学者、专家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观点,如: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提倡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用民族、民俗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开设民族、民俗技艺课程等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情况,可以发现,以考取仕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这种社会公共产品,作为主流文化教育基地阵地,对有特色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其照顾不到的地方。

发展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具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该如何发展,学校教育该如何改革才能在发展学校教育对主流文化促进的同时不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起始之初发展和改革少数民族教育,达到在发展同时做到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使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目的,值得思考和探讨。

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在传统上有几个特点,如民族文化地域烙印深刻,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产生于特点地域,发展和传承与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也有传承该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条件,所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在该地域内表现得更加“原汁原味”。又如传承方式方法,技艺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多以“学徒制”为主,包括能人巧匠的收徒以及当地群众向技艺高手的学习,这种传承方式时间周期长,实践性强,技艺及技艺内涵文化内容全面,并且学习过程更能够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又有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获得了当地社会力量的支持,任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特别是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技艺、载体的表现形式是接受当地社会和人群的筛选的,只有符合当地文化品位、审美观点、伦理秩序、道德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才能被留存下来,并且传承下去。而支撑少数民族文化及现象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由这多方因素所提供,不但在具体少数民族文化所在地域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当地人民群众成为了该文化载体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自我身份体现和群体个性的标志,当地人民群众对具体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尊重、支持的态度,给与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文化繁衍的土壤。

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受到外来经济、社会、文化冲击的时候,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传统的传承方式优势慢慢不明显,反而劣势越发凸显,这也是需要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原因之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传承周期长,传统学徒式的传承很难能有被传承人能够坚持。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的变化也给与文化传承以灭顶之灾,相对于现代商业、工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标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工艺、技艺、载体显得不那么时尚,实用性差,娱乐性、刺激性弱,很难吸引当地年青人群的注意,失去了为少数民族文化买单的“消费者”,少数民族文化技艺、活动的普及性大受影响,很多文化活动和现象急剧缩水,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被摆进了展览馆、陈列室,又或者只有在对外展示和表演的时候才会使用。如大理白族的“风花雪月”服饰和丽江的“披星戴月”服饰,除了在旅游点对外进行表演的时候当地人民群众会穿戴之外,年轻人很少在生活当中选择使用,用一位白族年轻女子的话说“我更喜欢t恤、牛仔裤”。

外来的文化、外来的商品、外来的技术以其崭新的面貌、方便的使用感受能迅速的在年轻人心目中占领一个制高点,但是因其更迭换代周期短、文化内涵与当地文化环境不兼容以及“快餐性质”不能够代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挑战,民间的传承方式受到了破坏,但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在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有力决策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将越走越宽。

题中所提的学校教育对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学校教育的系统化特点在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传统传承方式覆盖面窄的劣势,虽然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目标不是专家级、专业级,但胜在培养人数广上,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遇到当前学徒不足甚至断代的危急情况下,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它、习得和掌握其基础。二是学校教育的持续性,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甚至更高级别的教育层层相连,可以分别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的普及、深入学习和专业学习。三是义务教育的落实和普及,在少一点升学压力之后,素质教育的加强让各中小学更能够因地制宜的制定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这对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契机。四是社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逐年重视,许多人已经转变观念,逐渐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载体,民族文化专家、技艺能手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产物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也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也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与社会、市场的接轨,让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专家和技艺能手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以保证其能够继续专研,也同时让民族地区人民开始正视本地区文化的价值,改善当地民族文化土壤和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总之,让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担负起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重任,是民族文化传承当中时代的要求,是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崭新路径,可以预期此路径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7

艺术教育的媒介,就是被用来实施艺术教育的艺术品。在成人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受教者的具体情况,应使他们采取一定的受教态度,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朝着教育的目标发展。而民族高校所拥有的丰富民族艺术品,是各民族长期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性产物,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受教的多元化方式艺术教育的效应,最终要落实到受教者身上,使受教育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一定艺术观念、必要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的个体。民族高校的成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工作岗位,有商人、工人、白领、教师、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等等。他们构成了成人教育多元化的受教育群体。其中,接受艺术教育课程的绝大多数是艺术从业人员,他们广泛地活跃在各种媒体、学校和公共场合,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艺术活动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绝对不能轻视。虽然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及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是在校学生远不能及的。这些成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切身体验来印证艺术理想、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容易激发起深沉的情感,使艺术教育获得现实感性的内容,而不是空泛的技法和简单的、条分缕析的艺术知识。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艺术教学课程中适量加入一些民族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引起受教者的好奇心,增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引起受教育者对民族艺术生存现状的重视和思考,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和生存开拓更广泛的潜在空间。而且在艺术课堂教学实施中,施教者需要根据受教者拥有的丰富社会经验以及多样的学习兴趣点来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育媒介。施教者是创造、提供、选择、运用教育媒介,组织、引导受教者参与教育活动,使受教者产生艺术教育效应的主体。施教者包括创造和提供艺术教育媒介的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也包括选择和运用艺术作为媒介进行教育活动的社会群体、政府、单位,以及各类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中从事艺术教育活动的教育者。民族高校成人艺术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自本校任教的教师队伍。有些教师的研究方向就是民族艺术,自然对民族艺术有着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有些教师自身就是少数民族,精通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另外一些教师虽然不是少数民族,但是长期在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高校中任教,耳濡目染,也对民族文化艺术有所了解。

二、民族艺术传承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艺术在经历了的浩劫后依然顽强不息地向前发展,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逐渐得到了恢复,很多民族的也得到了尊重,民族节日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民族歌舞得到了繁衍传播。比如许多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每年的泼水节、扎扎节、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都会得到很隆重的庆祝。艺术的内容和艺术主体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艺术随之发生变化。民族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传承上和大众文化艺术存在着不同点。有些民族在民族产生之初没有文字,这对于本民族在其艺术传承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没有文字记载,只能靠艺人口耳相传,这难免会导致该民族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并且无据可靠。有些民族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融入其他民族艺术的因素,甚至出现被其他民族艺术同化的现象。有些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民族艺术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有的部分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出现了分裂、灭亡等现象,该民族的艺术也随之灭亡。保护民族艺术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这么多优秀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但许多民间艺术只剩下最后一代甚至一个传人,而且以老年人居多,而有的民间艺术因传人去世,绝技绝活则已失传。在一些地州,群众还盲目尊奉“不准跳民族舞蹈和唱山歌,不准讲述祖先历史传统故事”的清规戒律,“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⑤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许多民族青年亦不会唱自己的民族歌曲,演奏自己的民族调,讲自己的民族语言,跳自己的民族舞,做自己的民族工艺品,穿自己的民族服装等,而被内地或国外的各种卡拉oK、录音录像、教会活动及卡通绘画所取代,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走向消亡和濒于失传的危险。

三、民族艺术在高校民族成人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民族艺术要求

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将各种艺术元素拼凑在一起,必须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师生不仅要把赋予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经验继承下去,还要敢于标新立异,将前人艺术精华变为自己创作的营养来源,这就促进民族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师生提高整体艺术素质的动力,民族师生不断地创作,促使民族艺术与时俱进,紧跟主流社会文化潮流,不被时代淘汰。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全日制在校生的课程学习,民族高等院校中的成人教育在民族艺术传承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民族高校的成人艺术教育在这两点上的优势很明显,其拥有各民族的最优秀的学生,他们身上的活力和个性再加上所有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使得民族高校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主流艺术界对艺术作品的时代性、独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知识、技术还是艺术的更新速度都很快。而现代教育体制下,学校不仅要传授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传授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学校是民族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主要途径。

(二)建规模设更大的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体系

其实,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来进行学习。虽然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由于课时、开课对象、教学设施等原因,大部分时间停留在理论讲解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艺术欣赏,对民族艺术的讲解会比较浅显。但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民族艺术形成初步理论体系后,就可以根据个人自身的兴趣,自行学习。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会对自己民族的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将本民族艺术传承下去的责任感,而其他民族学生则会依据个人喜好对其他少数民族艺术产生兴趣。艺术专业学生作为全国各地选的佼佼者,都具有一定的基本专业素养,他们的学习目标就是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凭借自身的艺术能力谋求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讲,一些将民族艺术作为自己主要方向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民族艺术优秀的传承人。而那些艺术教育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培养方向是艺术教师。如果毕业之后他们可以真正走上讲台,甚至走上民族地区的讲台,就可以将自身的民族艺术知识、技艺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就更加扩大了民族艺术的传承队伍。

(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体系

在民族高校的艺术专业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艺术功底,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加深学生艺术功底的同时,传授艺术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创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这对于民族艺术来说是最快捷、最系统、最高效的传承方式。同时每个艺术教师一生可以教授好几代学生,而学生毕业后,或者在社会中利用一技之长为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或者走上讲台,将艺术继续传授给下一代。民族高校的成人艺术教育工作不仅扩大了民族艺术的传承队伍,还在对民族艺术的研究创作过程中将各民族艺术交汇融合扩展,同时在民族艺术中融合时尚主流文化的元素,这都有利于民族艺术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使各民族艺术更加交融,良性发展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8

关键词: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品牌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66―02

随着时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冲击,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提到,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消亡,面对急剧变迁的人类社会,保护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人类的共识,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外提出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这给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招牌,《辽宁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并强调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改革发展广泛弘扬“辽宁精神”。通过对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社会价值的研究,弘扬辽宁锡伯族文化特色,建立具有“辽宁精神”的文化品牌,以此为契机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

1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1.1辽宁锡伯族基本概况

辽宁省的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沈阳,其历史要追溯到1699年,当时政府因“整顿锡伯骑兵,加强盛京防务”,锡伯族南移盛京。沈阳的锡伯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聚居区人口众多,沈阳有兴隆台锡伯族镇、黄家锡伯族乡和石佛寺朝鲜锡伯族乡等。

因此,辽宁省锡伯族文化的保护以沈阳为中心,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和锡伯族村的浓郁特色,为保护和传承锡伯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喻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辽宁是多民族的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挖掘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建立锡伯族非物质文化民族品牌,在更高更宽层面宣传和保护锡伯族文化,起到较好的宣传和推介作用;有利于促进辽宁特色旅游业发展,增强城市文化的对外交流,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这种精神将成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2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锡伯族世居东北,辽宁地区的锡伯族不仅仅在人口上占据优势,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锡伯族喜利妈妈、锡伯族民间故事、H嘎拉哈、锡伯族家庙祭拜仪式、锡伯贡米、锡伯族灯官秧歌等等很多锡伯族传统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沈阳的锡伯族当中都有着较好的保留和传承,成为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辽宁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方面为例,分析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2.1缺少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活动

人们最为熟悉的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要数锡伯族西迁节。节日当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弹奏民族乐器冬布尔,大家纵情歌舞。除了西迁节,锡伯族民俗节日活动还有抹黑节,婚俗活动活动也别具风格,婚姻礼节过程繁复,婚礼一般举行三天。汉族的一些节日,锡伯族同样盛装庆祝,如春节、中秋节等。锡伯族民俗活动丰富,除了自己民族了解和熟悉外,较少为大众所熟知,人们一般通过其他媒介了解,如网络、报纸等,如何让更多人走进锡伯族民俗活动,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是目前其存在的较大问题。

2.2缺失手工技艺传承人

锡伯族手工技艺包括蛋壳艺术和木雕等。蛋壳艺术是辽宁农村锡伯族习俗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民间手工艺形式。它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较深厚的、且又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锡伯族手工技艺传承人大多是祖辈相传,在技艺传承存在着局限性,一旦这种传承关系打破,将造成技艺失传,锡伯族手工技艺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2.3民间美术作品缺少艺术独特性

锡伯族民间剪纸与刺绣是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最普遍的造型样式。在民间从事剪纸和刺绣创作与制作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民间艺人与妇女,她们有的很小便开始学习剪纸与刺绣技艺,跟随长辈妇女一起剪贴花样,描画衣服、鞋面、被罩、枕顶等生活用品上的刺绣底样等等。

现今,锡伯族会剪纸和刺绣的人越来越少,能够真正做民间美术方面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本族人对其传承意识淡薄,导致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匮乏,缺少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另外,经济利益诱导,民艺作品良莠不齐,做工粗糙,也影响着锡伯族民间美术作品的发展。

3打造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建议与策略

以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探讨提升城市软实力,将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通过锡伯族非物质文化文化弘扬“辽宁精神”,丰富“辽宁精神”内涵,为加快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建成文化强省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添上砝码。

3.1传承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民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独立精神,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想要了解一个民族,其民俗活动成为了最直观的方式。

人们熟知的锡伯族民俗活动包括西迁节和抹黑节,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我们应保持锡伯族文化的原生态,这里所说的原生态有两层含义,一是锡伯族民俗活动本身具有的原生态特点,二是与锡伯族民俗活动相关的原生态环境,具备了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充分保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展现锡伯族民俗活动原生态的生命力。

3.2创新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民艺作品

原汁原味的民艺作品,直接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独特。性,成为传递民族特色的载体,城市中的民艺作品与市场观念结合,大多注重经济回报与利润,导致民艺作品粗制滥造,冲淡了其本身具有的民族性特质,形成恶性循环。

潘鲁生的《民艺学概论》中提及台湾在民艺技艺保护方面有所创新,开展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活动,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使传统民艺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锡伯族民艺可借鉴台湾的特色,传承手工技艺,同时需要吐故纳新,以新的形式和艺术手法,创新民间美术作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推陈出新,抵制伪民艺作品,创作具有锡伯族特色的真民艺作品。

3.3丰富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普及教育

锡伯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单只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力量,林保尧先生对民艺的保存和传承曾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措施,他指出,根据民艺的“属地主义”,即地域性特征,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与各地文化中心相结合,共同实施保护,建立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广结善缘”,国家、社会、全民都老关心民艺,而不限于文教机构。―方面以社会公众角度普及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展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培养青年人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的美育教育,在辽宁地区的锡伯族学校里,增加对民间美术的教育,引发学生对其民族美术的浓厚兴趣,培养民俗审美情趣。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9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受本条例保护:

(一)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

(二)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

(三)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和传统体育活动;

(四)古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五)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

(六)其他需要保护的项目。

以上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的认定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为指导方针,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民族与宗教、经贸、建设、规划、教育、旅游、体育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保护与管理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确认、登记、立档,加强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第九条民族民间文化实行分级保护制度。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列本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列入本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的项目,可以命名传承人和传承单位。

第十一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一)在本行政区域或者一定地域范围内被公认为通晓某一民族民间文化形态;

(二)熟练掌握某一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工艺或者制作技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三)保存某一民族民间文化的原始资料、实物,并且有一定研究成果。

第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和团体,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单位:

(一)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为宗旨,经常开展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内容的活动;

(二)掌握某一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态、传统工艺或者制作技艺;

(三)保存某一民族民间文化的原始资料、实物,并且有一定研究成果。

第十三条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并予以公告。单位和个人对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确认有异议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公告的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

对没有异议或者经审核异议不成立的,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命名、颁牌,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一)开展传艺、讲学以及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并取得报酬;

(二)可以向他人有偿提供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艺以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

(三)经济困难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可以获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资助。

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经济困难的资助办法由命名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完整地保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以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

(二)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选择、培养新的传人;

(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传播、展示等经常性活动。

第十六条民族民间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的民族聚居村落和特定区域,可以命名为福建省文化生态保护区。

具有历史悠久、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态、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并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区域,可以命名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命名福建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福建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对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申报部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部级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之乡以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项目。

第十八条传承人、传承单位、福建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丧失命名条件的,由批准的人民政府撤销其命名。

第十九条对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的建筑物、场所等,所有者可以依法向公众有偿开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门档案,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相关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十条对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应当科学、有效,保持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风貌。

第二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收藏、研究以及其他文化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和实物进行征集、收购。征集、收购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合理作价,并向所有者颁发证书。

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其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和实物捐赠给政府设立的收藏、研究以及其他文化机构,或者兴办专题博物馆、开设专门展室,展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对捐赠者,应当给予奖励,并颁发捐赠证书。

对于征集、收购或者受赠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和实物,有关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并进行整理、归档、研究、展示或者出版。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实物,应当采用先进技术长期保存。

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收藏、研究以及其他文化机构征集、收购和受赠的民族民间文化珍贵资料、实物属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拥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珍贵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的知识产权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二十三条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和艺术表现方法以及其他技艺,需要保密的,由公布名录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与保密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确定密级。

纳入保密范围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和艺术表现方法以及其他技艺,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途径进行传播、传授和转让。

第二十四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考察、采访和其他活动,应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维护民族团结。

第三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境内外捐赠,并用于:

(一)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的保护和研究;

(二)民族民间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收购;

(三)抢救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

(四)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补助;

(五)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单位、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资助;

(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其他事项。

专项资金应当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六条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第二十七条鼓励、支持与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合作和交流活动。

第二十八条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动。

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育教学的内容。

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创新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所需的天然原材料和珍稀矿产,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

开发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旅游服务,以及其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应当保护文化资源和文化风貌。

第三十条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音像制品等公共传媒应当介绍、宣传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对国家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保护管理不力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损坏、被窃或者遗失的,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侵占国家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族技艺的传承篇10

关键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文化继承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66-01

中国民族音乐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正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在这期间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并没有迷失自我,如何更进一步认识民族音乐,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戏曲、戏曲艺术精华,同时认真学习,吸收西方音乐艺术经验,是一切有至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愿望,悠久的文化渊源,浓重的历史积淀,醇厚的艺术底蕴,独具的色的审美观念,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永远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着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

早在《左传》中的“晏子论乐”中就提出“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由此可见,哪怕是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音乐的功能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各种情绪表现等其实也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的,这是极为可贵的。到后来的《春秋繁露》、《白虎通德论》、《毛诗序》、《乐论》、《白氏长庆集》,包括《周子通书》、《梦溪笔谈》、《碧鸡漫志》等著述之中,也都有着许多有关音乐理论、声乐理念和演唱实践的记载。

中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的许多演唱技法之上,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传统戏曲及各种声乐演唱形式在各地区、各时期的流变,古代的声乐演唱技法和理念逐渐以“活态文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而中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诸多的方面,其实都承袭了传统声乐艺术的演唱技法和特点,更继承着传统声乐艺术中的审美理念。

在专业性和群众性的音乐演唱活动之中,中国的民族声乐经过对传统民族声乐的继承发展以及对于西洋声乐艺术的借鉴和吸收,逐渐开始发生了质的嬗变,从而才能一步步地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到如今,也算是成就了一门既不同于传统而又有别于西洋的声乐演唱方面的艺术。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但同时又借鉴了西洋“美声”的现代声乐艺术,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声乐艺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在当今中国歌坛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建国后的第一个30年(1949-1979)形成,在1979年后的新时期得以充分发展,并逐渐成为“显学”。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声乐,体现出其“民族性”;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又吸取和借鉴了西洋“美声”,显露出其“现代性”。这种“民族性”和“现代性”即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这既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又可视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追求。

从人物贡献上来看,在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称得上前辈的大批仁人志士们,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作曲家萧友梅、黎锦晖、赵元任、黄自、青主、冼星海、聂耳等,他们在以中国传统的诗词或者是以当时的那个时代环境为题材所创作的歌曲中,在良好地运用民族曲调素材的基础上,同时也借鉴西洋旋律、和声等技法,所以,他们的一些作品也算是开创了中华民族艺术歌曲的先河,而其别以赵元任、冼星海的创作最为成功和可贵。其次则是老一代早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歌唱家,他们都在积极地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探索和开发,试图以种种努力,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声乐实践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