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十篇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十篇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52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1

关键词演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元;能力分配;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3.16;C931[文献标识码]a?眼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7-0024-05

一、引言

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次生衍生危害,破坏性严重,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处置的突发事件[1]。近年来,我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频繁:2003年SaRS蔓延;2005年禽流感发作;2008年发生震惊世界的特级“汶川”大地震;2009年Hini流感遍布全球;2010年发生“玉树”地震及大连油管爆炸事故等等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2007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2]。根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可知,各类事件都具有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处置。并且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非单一,经常伴有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发生,如2005年吉林石化分公司的爆炸产生的事故发展成为污染松花江的环境污染事故,最后影响到俄罗斯,成为跨国环境污染事故[3];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等。这些事件影响效果也不亚于源事件,也应密切关注。

近年来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研究越来越多,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有了一些成果,merleJacob[4]研究表明,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认知将极大地影响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控制效率,认识其次生、衍生事件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将有助于我们构建有效的应急管理模式。文献[5]认为应急响应在连续时间线上由三个不同的阶段组成,分别是:事件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为事件发生所做的计划、培训等;事件发生时的处置阶段,主要指经过响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消减直至消灭;事件发生后的整理工作,包括整理文件资料、重建修复等工作。RuiChen等人认为在每个阶段的生命周期都包含五个要素:工作流、资源、信息、决策和响应。在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分配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经典的资源选址研究包括p-median、p-center问题[6]和覆盖问题[7],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护车的选址或交通遇到困难时的路径选择问题,在此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将模型进行改善,使之能更有效的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国外学者Sheral,iH.D.[8]针对同一个服务区内可能会同时出现两起或多起突发事件从而造成应急设施不能满足救助需求的情况提出了“救助的机会成本”概念,并在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救助车辆布局模型以实现“机会成本最小”;Jamil[9]等人综合运用排队论建立了考虑时间分布的资源布局模型。在流程模型方面,SunjaeLee[10]等人提出了一种状态驱动法(state-drivenapproach),将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与业务规则合并,是对BpeL4wS(BusinessprocessexecutionLanguageforwebServices)流程的一种补充。petiawohed[11]等人研究了UmL(UnifiedmodellingLanguage)控制流程的基本模式,并将其与YawL(YetanotherworkflowLanguage)进行比较等。考虑到处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本文将基于能力的分配(CapabilityBasedallocation)模式[12]融入到多事件实施应对流程中,建立基于能力分配的多非常规突发事件实施流程模型,从而达到处置时间缩短、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实施应对的活动基元进行描述,建立相关活动要素基元模型并识别其关联关系;第二部分将基于能力分配的思想引入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中建立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元实施流程模型;第三部分用实例对该流程进行分析,证明其可行性;第四部分对文章加以总结。

二、相关活动要素形式化描述

1.人员分配过程涉及的活动要素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实施流程中包括几个关键活动要素:到达、分配、执行、完成、退出。见图1:

图1突发事件应对过程图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也可能导致行动的中止或失败,见图2:

图2补充的突发事件应对过程图

2.相关活动要素基元描述

基元[13]是指系统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独立的实体。在应急管理领域中,活动基元用来表示应急救援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定活动目标或达到一定目的,能够改变客观事物系统的状态,在管理范畴意义下不可再分、不变的最小活动单元。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经常伴有次生和衍生灾害,因此本文将分配活动基元用如下三元组表示为:

Kij=(nij,Sij,oij)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2

高校突发事件一般分为三类:①政治性突发事件,即由政治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比如,“三一四”事件、新疆“七五”事件、中国香港“占中”事件等。②利益性突发事件,即由于利益性因素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③偶发式突发事件,即主要是由于偶然因素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偶发式突发事件。特殊情况下,偶发式突发事件可能转变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我们要了解高校无小事,尤其是重点高校无小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都要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二、高校层面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1)统一领导。为了维护高校校园和谐稳定,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该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主要领导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负责人,这样既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工作的执行能力。

(2)领导分工负责。校领导班子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突发事件处置小组,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3)院部分级负责。高校由不同的二级院系组成,高校领导统筹,各二级院系明确责任,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分工明确,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自下而上进行反馈,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

(4)辅导员注重落实任务。各高校的辅导员分散在各个二级学院之中,在学院内部,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执行者和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与工作职责,要做到了解所有学生,并且能够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防微杜渐,出现问题积极处理,争取做到将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高校辅导员处置突发事件注意点

(1)全面了解及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辅导员要对所带学生争取做到“一口清”,即对学生姓名、籍贯、家庭情况、奖惩情况及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了解清楚,在此基础上深入课堂、学生宿舍、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老师承担很重要的责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且要让每一个学生接受自己,这样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辅导员并且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将很多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消灭于萌芽阶段。

(2)建立健全班级应对机制。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级内成立日常监管小组。因为大学生都是住集体宿舍过集体生活,宿舍同学之间对他人的日常动态都有一定的了解,在班级之间成立应对小组,并且对应对小组进行培训,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小组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这样做的好处是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时刻掌握主动权。

(3)利用学校资源加强学生管理。各高校均有学生服务中心或者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贤ǎ定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情绪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家校互动。辅导员要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并且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做好日常预防。

(5)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理办法。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辅导员应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且了解情况,如果在自己处理能力范围之内,应该迅速处理;如果事态严重,要及时和上级领导沟通报备,并且听从领导指示,进行下一步处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亲力亲为,了解清楚情况,看是否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面对任何突发事件,都要冷静、积极、迅速地处置。

高校辅导员要注意学生日常生活点滴,认真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需求,做到防微杜渐。辅导员作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桥梁,要起到连接作用,只有学生稳定,学校才能稳定;学校的和谐,才是学生的和谐。

参考文献: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3

突发事件又称为“危机事件”或“公共紧急状态”。荷兰危机管理专家罗森塔尔认为,所谓危机事件,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欧洲人权法院认为,公共紧急状态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突发事件在美国也被称为紧急事件,美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下,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提供补充性援助,以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及财产或减轻、转移灾难所带来威胁的重大事件。

我国对突发事件的法律界定,始于2006年,当年1月,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出: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灾害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总体应急预案”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为Ⅰ级,重大的为Ⅱ级,较大的为Ⅲ级。一般的为Ⅳ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界定,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往往危害大、影响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后果越来越超过人们的承受限度,特别是对人们心理的打击更为严重。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是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现代政府已日益演变为服务的政府,评价一个政府的好坏关键是看该政府如何为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存权在人权中居于首要地位,常被称为第一人权或者首要人权。生存权是指人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和人身安全权,即人民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权利。突发事件往往牵扯到大量的人员伤亡,应急机制在决策时往往面临着人员伤亡与其他因素间的权衡与抉择,这时应该把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彻底贯彻人道主义原则。应急机制在必要时应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加强与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作。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灾害种类较多,行政机构级别复杂,因此作为应急工作的总指挥,政府应该克服固有的“重救轻防”的危机处理思想,把危机意识贯彻到日常计划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逐步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做好救灾物资、设备的储备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各级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制订本地区紧急事件应急方案和实施计划,并且定期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升级、完善,切实做到“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发达国家普遍设立了国家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和应急事务处置机构,这些机构在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紧急状态下的综合协调、迅速响应,培养公民防灾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可谓“层次鲜明、分工明确”,从联邦政府、州、郡到市均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在联邦层面,由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总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该机构是国土安全部四大部门之一,负责指导下级政府建立应急机制、提供救灾援助、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等。而州、郡、市政府电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紧急救援机构,负责预案制订、现场施救、人员培训等。日本的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机构构成。突发灾害事件时,将“中央防灾会议”提升至直属总理大臣的内阁府内,设置防灾担当大臣,负责应急对策的统筹规划。因此,我们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依法规范和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依法设立和依法行政。从依法设立来说,我国原来没有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通过权力机关立法或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立法才能建立。通过立法,规定应急机制的机构设置、层级、权力与责任等,以便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指挥灵便,让政令在纵向渠道能畅通无阻,以便逐级授权、依次分工、分级负责,充分发挥下级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以便权责明晰,对于责任事故行政机构与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对于绩效突出的行政机构与人员依法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机制在非常时期的权威性,才能保证畅通、高效处理突发事件。从依法行政来说,应急机制在突发事件时期必须做到主体、内容和程序都合法,由于非常时期,应急机制中枢决策系统必须拥有非常大的权限,但也必须快速通过法定的授权程序。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

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

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可以设立由行政首长负责的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专门议事协调机构,由涉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部门参加,通过立法赋予其特别权力。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制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计划。由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签订行政协定,并通过立法加以确定。加强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并授权主管部门首长处理应急事务的应有权力。修改宪法,确立紧急状态及其宣告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紧急状态法,明确国家实行紧急状态的条件、程序及紧急状态时权力的行使等。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减灾基本法,并按公共卫生应急(如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炭疽等)、生物恐怖威胁、环境灾害(如化学品污染、核污染等)、自然灾害(如地震、洪灾等)、供水安全、电站安全等方面,分别制定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单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或将有关法律规范体现在相关立法中。通过立法来完善由应急处理主体、紧急行政措施、应急处理法律后果等构成的应急处理机制。

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测预警能力。在抗击2008年雪灾中,相关部门认为气象部门对单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是准确的,对抗击雪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估计不足,尤其是可能对经济社会造成的灾害、影响,缺乏相应的预警,思想准备不足。同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两次地震。使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而有关部门对这两次地震均没有预测到,更谈不上预警,暴露了我国突发事件预测预警能力低下的弊端。

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已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覆盖了可以预见的各类突发事件,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考虑因素不全,细化程度不够。还有些事件又增加了新的因素,或者是全新发生的事件而无预案可言。在2008年雪灾中,电力如何抢修、高速公路车辆如何分流、铁路动力车组如何配置、火车站“人潮”如何疏导,如何统一指挥、应急处置、信息,都需要有一套成熟的应急预案。因此,对预案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制定、修订、完善、提高。同时实践也告诉我们,无论预案体系多么周密。都会有新情况甚至全新的事件发生,必须增强预案的灵活性,以增加现场的灵活处置能力。

增加应急处置队伍和物资设备储备。在抗击2008年雪灾中,各地各部门普遍反映缺乏应急处置所必须的专业队伍和特殊的物资设备。如停电对铁路运输造成两处“硬伤”,一是火车失去电力牵引动力,缺乏足够的内燃机车备用;二是信号灯、道岔由自动变手动,通车效率大打折扣。对于电力来说,就连高压线塔杆供应都成问题,日常的维修队伍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规模的应急抢险要求。又如在两次抗击大地震中,同样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救援设备、医疗队伍、医疗设备,以及灾民所需的帐篷和给养。要增加应急处置队伍和物资设备储备,各地区各行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适度的标准,有互相调配、支援的机制。关键是要舍得投入,更要有“防患于未然”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意识,否则就难以应对越来越多越奇的突发事件。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4

一、观察、分析、解决――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的三部曲

“问题解决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是以能否有效解决冲突、实现教学目标和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为主要特征的,体现了不同类型教师专业水平。

案例一:“车祸”(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有效策略)

观察描述:

角色游戏开始了,天天今天做出租车司机,他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阳阳飞快地冲了过来,把他狠狠地撞了一下。天天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我正要提醒阳阳,但看见阳阳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天天边哭边说:“阳阳刚才跑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得了。赶快送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阳阳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阳阳跑得太快把天天的车给撞了。”于是,晨晨医生就让天天躺在床上给他像模像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阳阳:“你呀,过马路时怎么跑得那么快呀,被车撞到多危险呀,天天你也是的,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看发生车祸了吧!”说着给阳阳包扎起来。天天紧接着说:“我下次一定慢慢开。”

分析问题: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简单说教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晨晨医生的口“教育”了阳阳和天天,这样使他们真正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解决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教师应用“灵活的游戏矫正”代替“枯燥的说教”。

案例二:“这不是玩!”(解决师生冲突的有效策略)

观察描述:

近段时间,我发现在美工区活动的孩子常常玩切橡皮泥的游戏,一盒原本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很快就被玩成黑乎乎的。我曾及时提醒、引导孩子们可以用橡皮泥来做蔬菜、水果、玩具等,可孩子们依旧对切橡皮泥情有独钟。后来,我还特意用橡皮泥制作了沙发、椅子等作品,并投放了牙签、果壳、毛线、纸盒等辅助材料,想引导孩子,可收效甚微。于是,我决定重点指导孩子的美工区活动。我回应孩子们说:“娃娃家需要一些家具,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愿意。”接着,我就和孩子们一起为娃娃家制作了小沙发、小椅子、小桌子等。过了一会儿,乐乐问我:“老师什么时候让我们玩呀?”“我们这不是在玩吗?”“这不是玩儿,这是在做东西,我们想切橡皮泥玩。”童童说。

分析问题:

在该事件中我发起了三次积极的指导行为,但是出现了消极的互动结果。

1.为什么幼儿认为老师提出的“为娃娃家做家具”是“做东西”而不是“玩”?

皮亚杰认为:“对于游戏中的儿童来说,游戏本身就是一个最终的产物。”杜威也提出:“游戏的基本属性是:活动即目的。”“切橡皮泥”对于幼儿来说是主动自愿、自发、愉快的游戏活动,但老师将橡皮泥制作赋予了成人的目的――“为娃娃家做家具”。这一要求让游戏变成了工作,具有了功利性、未知性,因此幼儿觉得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玩。

2.我进行了三次自认为是逐层深入的指导,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呢?

幼儿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我努力地运用各种方法将幼儿“切橡皮泥”的兴趣转到“用橡皮泥制作其它作品”上,这说明我缺乏对幼儿兴趣的关注,所以产生了低敏感性的反馈行为,最终造成了师幼在游戏主题上难以共鸣。

解决问题:

游戏活动应该让儿童主动控制活动过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的指导应基于幼儿的兴趣,要善于把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教育点。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游戏材料,才能使活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才有可能使幼儿产生真实的兴趣和自主感体验。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观察――分析――解决”是问题解决策略的一般方式和基本步骤。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可以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及互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客观、全面的、深入的分析是确立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有效取决于能否透析冲突、适宜引导。

二、透析冲突、适宜引导――提升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的核心

中班幼儿身心发展处于快速发展、转变时期,活动水平明显提高,活泼好动、能积极动用感官探索,有意行为开始发展,行动范围、幅度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规则意识只是刚开始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自我控制、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中班幼儿同伴冲突事件开始多发。我四天内轮流跟踪观察、记录了四个中班幼儿发生的冲突事件,并特别选择了冲突事件多发的游戏、体锻、生活三个环节进行观察,试图了解幼儿在冲突中的真正需要,从而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本人检索了2010~2012年期间关于幼儿冲突事件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表,结果如下: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冲突事件调查统计表

根据上表,游戏环节发生的冲突事件最多,其次是体锻、生活环节;在冲突事件的类型上,“资源占有引发的冲突事件”最多,其次是“身体动作引发的冲突事件”、“意见分歧引发的冲突事件”、“语言引发的冲突事件”。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的突出特点,不太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此当物品的数量少于人数时,以“抢占”现象为主要特征的“资源占有冲突事件”就会多发。因此要想减少冲突事件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控制好“数量”与“密度”,即班级中玩具物品的数量要足够丰富、充足,游戏空间摆放、场地安排降低密度,要进行合理布局,活动内容多样化,材料丰富、有层次性。

其次,要处理好“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要尊重幼儿活动、选择的自由,同时也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借助一定的图标、公约等提示、协助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减少或自行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

最后,要做到适时、适度。对于四个中班教师的介入、指导及效果我也进行了观察统计,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我将幼儿反应根据性质分成三个类型:正向反应(协商、谦让)、中性反应(猜拳)、负向反应(被迫接受、攻击他人、控制等)。通过观察发现:当教师运用“引导处理”的方式,幼儿运用正向反应解决冲突的比例最高,占总量的67.1%,中性反应为30.1%,而负向反应仅占2.7%;但当教师采用“鼓励告状”、“知道,不处理”的方式时,幼儿出现的负向反应分别为88.5%和58.4%。

由此可见,教师处理冲突事件的态度、方法影响幼儿对待冲突事件的策略选择,教师要有透析冲突事件的意识及能力,并给予适宜的引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幼儿发展知识”领域中第23条提出“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因此在复杂的情景中学会“透视、分析”,给予适宜地“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常用的策略有:

第一,日常生活中,可以借用图示、公约,运用讨论、榜样示范、游戏介入等建立宽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引导幼儿学会使用正向的策略自己解决同伴间的冲突,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第二,冲突发生时,要引导幼儿找出合理的冲突解决方案。首先要善于观察、分析冲突事件的起因,如“车祸”中撞人事件是在游戏情景中发生的身体动作引发的冲突;其次要使用适宜的应对策略,如案例“车祸”中老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引导幼儿用游戏的方式自然地解决了矛盾冲突。

第三,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学习运用适宜的策略处理亲子中的冲突。据研究显示:幼儿在亲子中以何种方式化解冲突会迁移运用到同伴中间;成人在干预幼儿同伴冲突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会影响到幼儿的策略采择。因此引导家长使用正向策略解决冲突能给幼儿提供榜样示范的作用。

三、正视冲突,抓住契机――提升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既是问题的存在,同时又是教育的契机。找出问题的关键,总结问题的规律是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具体方式有:

首先,要实现捕捉信息敏感性由低到高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耐心倾听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设身处地地理解幼儿的感受,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才能敏感地捕捉他们的兴趣、需要。比如教师没有捕捉到幼儿“切橡皮泥”的真实兴趣,就造成了引导的低效。

其次,要学会经验由点到面的扩散。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具体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提升和迁移。比如通过“角色游戏中的小车祸”中“游戏介入”的方式解决冲突,也让我们明白了如果教师能够进入到幼儿游戏的角色冲突、经验冲突中,就能发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寻求更适宜的解决策略。

再次,要尝试观察分析从表面到本质的转变。

在观察幼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往往会忽略幼儿的内在情感,因此我们要能从语言、情绪、动作等综合方面进行观察,就能得到更加全面、客观、深入的信息。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找问题解决的真正规律,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最后,要实现问题解决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5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扩招之后的高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人员相对密集,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大。与此同时,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社会转型与高校改革的深化,让高等校园内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高校突发事件,不但扰乱了高等学校日常的工作与教学生活秩序,而且会对在校师生造成人员和财物的损失,同时由于高校影响面大,高校的不稳定极其容易波及到社会,进而引起整个社会不安,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增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预防意识,理清现阶段常见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化进程与诱发因素,进而有效地预防与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已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2概念界定与主要类型

2.1突发事件

通俗来讲,突发事件涵盖了所有人们意想之外,却突然发生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比如地震、洪水、恐怖袭击、传染病、谣言等。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突发事件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根据我国国务院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加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此类型事件,难以预测,违反社会常态,突然的发生极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快速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应对。

2.2高校突发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通常又被称为“高校危机”或“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等。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社会变革、政治影响等的原因所引起的,由高校师生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并对日常教学、工作以及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事件。

2.3主要类型

(1)社会政治类。大学生具有容易冲动、情感表达直白、思想不够成熟等特点,很容易因一些社会政治等热点问题的影响,在缺乏理性判断的前提下参加示威、游行等群体性活动。例如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导弹误炸,引起高校大学生大规模示威游行。(2)公共卫生类。高校人员密集,人口密度大,公共卫生事件极其容易在高校内扩散,给广大师生造成损害,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的扩散等。(3)学校管理类。此类事件主要是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当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与此同时并为妥善处置而引发的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进而导致学生罢课、罢餐等过激行为的出现,影响高校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秩序。例如因饭菜质量问题而出现的罢餐等。(4)安全事故类。在校大学生往往社会阅历较浅,安全意识不够强,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侵害的主要对象。例如高校中最常发生的自行车、钱包等的失窃案件。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高校安全事故中涉及抢劫、爆炸、绑架等案件呈现逐年递涨的趋势。(5)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是指有自然界的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不良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出人意料而且影响力巨大,由于高校人员密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秩序,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近年来,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加剧,极端气候突发,高温、暴雨频繁,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6)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是这几年最为突出的异类安全事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在校园内外传播色情、反动、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或利用非法技术手段破坏网络运行安全,盗取高校师生隐私,给高校师生造成财产或者人身等损失。

3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是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其具有一般公共危机事件所具有的普通特征,但同时又由于其涉及人群、涉及范围、社会影响等因素,具有自身的独特表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3.1事件的突发性

与其他高校常见事务相比,事件发生的突发性是高校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之一。事物的发展是具有周期的,有量变最终引起质变,高校突发事件也不例外。但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发展周期较快,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波及的范围、事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事件未来的变化趋势往往无法被精确预测和描述,这常常会让高校管理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显得手足无措。在加之现代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事件的传播速度往往超出管理者的预期。

3.2社会的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高等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与生活秩序有极大的影响,会对高校造成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恐慌与不安,一旦处理不及时,控制不力,将对高校自身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同时会波及其他高校乃至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3.3传播的广泛性

高校一直被认为是“象牙塔”,长期受到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高校风吹草东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突发事件极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而且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易信等,将会加速消息的传播。高校一旦发生任何形式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脱离控制,在其他高校内和社会上扩散,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

3.4互相传染性

由于高校人员密集,而且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在特定的环境下,群体中极容易形成一种互相刺激的循环反应,参与大学生互相影响,自我意识逐渐下降,造成不理性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某些极端行为的发生极容易对潜在人群形成一种暗示,进而导致潜在人群模仿,如“自杀传染”现象。

3.5主体活跃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高校师生思维相对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同时又由于思想不成熟,容易出现跟风现象,所以当高校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事件涉及主体往往会对事件有较为迅速且强烈的反应,并会不假思索地积极通过社交媒体等扩大事件的影响面。

4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化

根据新时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在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新时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演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蛰伏阶段、诱发阶段、爆发阶段、消亡阶段。

4.1蛰伏阶段

蛰伏阶段,此阶段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孕育时期,此阶段,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各种类型矛盾不断积聚,为事件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4.2诱发阶段

突发事件产生往往需要点火物质,诱因事件就是突发事件的导火索。诱因事件可以是一个偶然事件,也可能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关群体蓄意策划的事件。当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互联网工具很容易为诱因事件充当载体。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与大学生或者高校有关联的新媒体信息,往往具有较强传播性,会吸引众多学生和大众的关注。由于信息信息的不完整,信息接受者很难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而受到自身主观判断、刻板印象、从众心理等影响形成某种片面的观点,这些片面的观点再经过网民的不断传播与发酵,最终会形成网络热点话题。

4.3爆发阶段

突发事件在这一阶段爆发,并产生持续影响,突发事件得到广泛关注,舆情工作压力加剧。大众对于突发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达到了高潮,真假信息在大众中长时间传播,大量言论不断在网上发酵,并形成意见领袖,形成观点对立。以2010年18名复旦大学学生黄山遇险,一名营救民警不幸坠亡所引起的事件为例,随着“媒体控制”和“危机公关”等信息被媒体、微博曝光之后,大众对于该事件出现了争议,形成了两个极端,“反复旦派”和“挺复旦派”。

4.4消亡阶段

在此阶段,高校及有关部门在对事件相关信息有较为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得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相关人员得到安抚,事件影响面逐渐缩小,事件得以逐渐平息。当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将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平台,有效地公开整个事件的相关信息,疏导大众情绪,让大众对事件了解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事件会逐渐平息。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6

一、指导思想

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提高全社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入落实,为构建和谐新*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孙洪军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姜文任副组长,政府办、应急办、农经、经贸、教育、公安、城建、民政、国土、交通、水利、海洋与渔业、卫生、环保、广电、体育、安监、旅游、动监、地震、气象、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供电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三、活动安排

(一)组织形式。由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配合,新闻媒体参加,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

(二)宣传内容。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大类别,分别开展领导论谈、预案解读、案例剖析、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科普宣传、设立宣传板等活动,并在县政府网站设置专栏进行宣传。

1、领导论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接受县新闻媒体采访,结合部门和单位职能,介绍本部门、本单位抓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及进一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下步工作安排。

2、预案解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对本系统、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解读,并印成宣传单进行发放宣传。

3、案例剖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案例,深入剖析引发原因、处置办法等,并在宣传活动周期间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群众自救意识和本领。

4、经验交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形成工作经验材料,进行交流,促进工作。

5、专家讲座。邀请有关专家,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法》讲座,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集中学习。

6、科普宣传。县新闻媒体要设立专题、专栏,播发、刊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

7、设立宣传板。10月27日,在兴隆三百门前设立集中展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分别制作宣传板,规格为长3米、高1.5米,要附带图片和文字说明,每个单位要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发放宣传单和接受群众咨询等。10月28日—31日,展板由各单位在本单位门前等合适位置摆放。县政府要在重点道路和显著位置悬挂标语横幅,各乡镇也要设立展板、悬挂标语横幅。

8、网站宣传。要在县政府网站上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以及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7

我局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全年未发生事故灾难及各类突发事件。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1.组织领导。局领导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年初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成立了科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人员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将责任落实到人。并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之中,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学习,注重宣传。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应急整体素质,经常性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应承担的任务和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学习和实践中,干部职工的应急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局对应急管理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真正做到了突发事件应对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增强了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让广大群众掌握防灾减灾及突发事件应对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宣传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送科普知识下乡,共发放各类防灾减灾知识材料2000多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做到处急不慌,防患于未然,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92-02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社群,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定位。改革开放之前,大学生一般被视为是需要接受“贫下中农”锻炼的社群;高校体制改革之前,被认为是作为社会栋梁之材服务社会的后备力量,但又处于“象牙塔”内的社群;进入21世纪之后,大学生则被认为是社会与高校的中间群体,就是说,大学生的社会性越来越突显。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难免会出现形成对社会有着较大影响的事件。一旦大学生的某些突出行为让社会力量得到认知、猜测,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大学生事件发生。从而,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认知应由高校内部转向社会成为越来越需要紧迫考虑的问题。

一、社会性与高校性并存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社会性与高校性并存是指事件本身具有社会性,这是此类事件的根本特征。同时,大学生的身份定位则是以高校为背景的,突发事件形成后必然与高校相联系。

(一)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社会性

随着高校作为社会中积极角色的推进,大学生的个人(团体)活动越来越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必修课”之一。但“必修课”的“修炼”不足也会形成社会性的震动。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中实践。现在,许多大学生认为,如果再遵循往日“象牙塔”的学生内涵必定会与其他学生形成社会性差距,也就是比其他人要晚的适应社会生活。因为,学生的这一特定身份最终是要被突破的,终究要被复杂的社会身份所代替。在这种意识中,大学生都希冀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如通过志愿者、兼职、生意合伙、旅游等社会活动来不断地、逐渐地完成向社会角色的转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在毕业时才突然形成社会角色转变。这样,参与社会的活动越多,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形成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概率也就会越多。

2.现代的、最新式的通讯工具往往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应用。最新款的功能强大的手机,飞信、微博等网络中最新式的互动软件与工具都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利用这些通讯工具能够与学校外部形成最迅捷、最方便的联系,能够将校内的事件很快的转为校内学生中流传的“秘密”,同时又能够将校内事情很快的传向社会并起到放大作用。有时当学生在学校遇到不公的待遇时,部分学生也会将事件“捅”向社会,让社会知晓,以此来获得社会舆论的关注。

3.大学生不经意的行为,或大学生正常的日常生活行动也能够形成社会性事件。现代大学是开放的大学,高校对外开放度要比以前高得多,大学生离开校园外出活动不会受到限制,但大学生迈出校园时,他的行为就是一个社会人的行为,他受到社会对其影响与其他人是一样的,如大学生外出活动时会遭到车祸、传销、暴力、被偷窃及其他伤害,这些都是活动在社会中的人能够遇到的。大学生在社会中,也像其他人一样会因理性上的欠缺及不可抗拒的因素形成对社会有影响的事件,如纷争、打架、自驾车引发的车祸等。这些事件都是造成对社会的影响,也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社会性突发事件。

(二)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高校性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除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外,与高校本身的特殊性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1.高校本身存在容易引起社会性事件的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环境下,高校内部管理中满足学生学习和成才的需要与传统的经验式、集权式、控制化管理方式产生了冲突。在计划体制下,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上人文关怀少一些,甚至管理人员在说话、批评教育学生、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过程中做法简单一些,在过去一般不会酿成大问题。现在,管理上的过失可能是小事一桩,却随时可能爆发成大事件[1]。同时,高校由原来作为社会中被动参与的“角色”逐渐形成了积极的参与“角色”,就是说,高校由原来不受社会各种力量太多关注的机构,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也导致事件的发生容易形成社会性事件。

2.大学生本身就具有引起社会性事件的能力。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强烈,接受新事物快,对非常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理,有热情和冲动,这使得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于主体会产生强烈的主观体验,他们对事件的认识方式、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他们的要求和意见对群体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2]。在大学生看来,社会不是高校之外的事情,而是已经内化于高校、内化于学生的,这种观点又正好与大学机制中的某些传统思想相左。当在大学生中已经具有了某一突发事件的导火线时,学校本身却无法把握以致事情转化为事件,形成高校内部事情引发社会震动。

二、偶然性向常态化转变

一所高校形成的突发事件可能会引起所有高校的连锁反应,也会引起公众对“高校”这一词的重新解读。尽管,能够引起重大社会性的事件还不是很多,但影响力却不少。同时,局部性社会影响事件越来越多了。

(一)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偶然性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偶然性是指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即相同的条件,某一事件既有可能发生,也可能没发生;既有可能发生在这一时刻,也可能发生在另一时刻;既有可能发生在这一所高校,也可能发生在另一所高校;既有可能由高校的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校外的因素引起;即有可能是大学生本人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社会成员引起等。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偶然性造成了高校管理者与社会监督者都难以有效的控制,只有等到事件的发生,才能确定责任人、解决的方式、解决的力量等。

(二)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向常态化转变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常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本身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增多,二是高校作为“总体”名词时将共同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

1.高校本身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增多。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因扩招人数倍增,造成生源良莠不齐,学校的教育资源屡屡吃紧,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文凭含金量降低,曾经作为人才的大学生逐渐沦为劳动力成员;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损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高校内部受到社会公共危机的冲击形象降低,如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乱、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现;高校还出现了信誉危机,如学术腐败、招生丑闻、贪污受贿。这些都会给高校及大学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在校园的角色也逐渐从“被动”角色转向“被主动”角色来维护学生本人的利益,造成大学生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另外,由于高校的社会化倾向加剧,一旦高校发生大学生突发事件,许多公众不是站在理解的角度来宽容高校,而是对高校进行强烈的指责,更有甚者通过人情关系、媒体对高校进行恶性攻击,从而将高校内部的事件“放大”到社会上,形成对高校的社会评论,并造成突发事件以小变大、中性和良性转为恶性事件。

2.作为“总体”的高校的社会性突发事件更是越加突显。某一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在一所高校可能是偶然性,但如果将全国所有高校的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相联系,就会给外界造成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过于频繁的感觉。某一事件发生后,大众通常不是针对发生事件的学校,而是针对所有高校来审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是高校本身的积聚“不良”问题已久,并且这些问题已经进入公众视野;二是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加深,外部社会能够对高校所施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是作为国家建制的高校本身就会给人一种相对统一体的视阈。同时,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确实多了,社会对事件关心的人也多了,如果某一件事被关注的人越多,事件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从新闻学上来说就是“议程设定”功能造成的。

三、结论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首先作为一种突发事件有着它的规定性,突发事件是政府公共应急法制的核心概念,它实际上指是“突发公共事件”一词的简称。这种规定性是一种在非常态社会情境中出现的,是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激化积聚,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易变性、扩散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等特征[3]。由于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殊的一种群体,它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形成事件的主角是大学生,而大学生的依托则是高校。在突发事件的普遍特征之下,考察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就要从这种特殊性出发来把握它的新质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地把握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性质。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指证归纳出这样一种定义,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是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主要包含者、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社会性,同时又以高校这一特定载体为根据的、事件发生度由于它与社会相联系已经向常态化转变的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冯润民.以学生为本视阈解析高校内部管理的冲突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5.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9

缺少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事后绩效评估

虽然近些年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攀升,但相比校园日常生活事件,仍为少数,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管理,除了没有相对应的应急方案外,对处理应急事件之后的绩效评估也是相当的不足,存在很严重的缺失,并没有对发生在校园的每一类突发事件进行有关的经验总结,这对未来学校应对突发事件是十分不利的,不利于学校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发展。缺乏之前相关经验的收集与汇总,使得在应对类似的突发事件时,总是无法迅速、有效的解决,而时间拖延所带来的后果,有时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高校校园中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当前事件的妥善处理并不是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终点,而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对每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经验汇总与收集,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

项目管理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实践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已被国防等领域广泛采用,并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项目管理的特性与高校校园应急管理存在很多的相通之处,高校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其与校园应急管理相融合,从项目管理的理论中汲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科学方法,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1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是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这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很相似。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迅速,形式多变,在学校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当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有相关的人员对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但由于突发事件的形式较为复杂,这个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其中的有专业知识的核心人员,应长期在该组织中任职,但其他一部分人员,则可以根据校园突发事件的不同,任用不同的人员,但这部分人员应当在该组织中备案,以便事件发生时,及时参与。同时,高校校园的开放性,可以允许从校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以最大化保证在校师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2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项目管理,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通过对项目的计划与事前预测,高效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控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全方位的协调和最高的收益。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目标,应用项目管理wBS的方法,将任务目标分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迅速的处理。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使得项目管理成为一种被管理者迫切需要采用的理论方法,所以,这就需要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在充分理解项目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找出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的关联性,从而准确的运用项目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积极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以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性后果降到最低,以保障在校师生的利益,整体提升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一般包括“定义,计划,执行,交付”四个阶段,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领域或不同方法再进行具体的划分。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组织、个人和资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项目生命周期的设定也决定了我们可以利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将项目和执行组织的连续性操作链接起来。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项目,可以运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安排相关事宜。通常,高校校园中的突发事件是独立的,但同类性质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是相通的,从事前的预防,到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有效措施,再到事后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的考核与绩效评价,都是与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相互关联的,正确的理解项目生命周期的真正含义将会使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系统方法逐步完善。

项目管理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用

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高效的进行团队整合、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绩效评价等,使学校形成一套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性,有效地完善当前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执行方案成为可以有效保障在校师生安全及社会最大利益的法宝。

1基于项目管理的理念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柔性组织

项目管理方法的运用始于项目的定义、计划阶段。同样的,高校校园若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案,就要从构建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应急预案开始,这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与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的建立,应当首先选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组建强有力的组织,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当在具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知识的同时,对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诸如学校设施、在校师生人数有十分详细、全面的了解,否则,将无法胜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分为两大类,分为常在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常在组织中的人员在校园日常工作中,以制定预案、关注校园动态为主;而临时人员,应当在该组织备案,主要任务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平时主要为其他部门服务。这样的机构设置,具有灵活性,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也避免了不熟悉相关处理程序的人员无法胜任职务、导致办事效率不高的后果,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接下来,在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当对不同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如可分为自然灾害、校园安全事故等,不同的突发事件,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分别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的突发事件,将更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准确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不会导致手忙脚乱的局面。同时,与制定预案同等重要的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必须提高所有高校在校人员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与理念。应对突发事件是所有在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管理层。高校在校人员,应当了解学校有关的制度与实施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自救的常识,以便全体人员较快的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类措施。

2基于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方案

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是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目标进行分解,合理部署人员,以使项目可以高效、迅速的完成。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正具有这样的特性,发生较快,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所以,利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已成为当下各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组织机构要合理的安排人员,结合先前制定的预案与所发生的问题,明确目标,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利用项目管理wBS方法,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以使各应对措施全方位的展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时间拖延。在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案。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事先做好当地多发灾害应急措施,提前预警;灾害发生后,应将在校人员及时进行疏散,并进行安抚与心理健康的调查;面对灾害所带来的财产的损毁,应当及时清理并进行抢救,尤其是学校的重要资料的保护,同时,设施重建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项目管理理论将有利于灾后应急管理中灾害严重程度的评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所需资金的估测,以便管理者迅速的做出决策,合理的进行灾后重建。

3基于项目管理的目标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绩效评价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什么是突发事件?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做出了明确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通过近年发生的突发事件来看,要提高政工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习,增强应急责任意识

政工干部要承担起应急突发事件的责任,加强学习增强对应急突发事件的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应急知识。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考验自己能力与水平的标准。

面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巨大压力,政工干部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没有过硬的素质就会被压力压垮,事件处理决策可能一塌糊涂,甚至失去理智。积极培养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是政工干部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功课,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过硬的心理素质。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做好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是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政工干部能力强不强的体现。正确把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大方向,要学习政治、科技、管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要学习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晓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防灾手段和应对模式,研究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案例,借鉴处置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人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突发事件中将到最低限度。

二、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演练应急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所需的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抗灾救援行动的指南。

1、制订应急联动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目的在于促进或阻止某种事件的发生,并在某种事件发生后,实现有效处理。各类预案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有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我们可能无法避免危机的发生,但“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我们完全可以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迎接它和预防它。要高度审视自己管理的对象、重视危机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出各类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联动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2、建立日常演练机制。既然很多时候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日常预案的演练就是在为危机所做的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演练是最好的培训”。目前,突发事件演习还十分欠缺,许多人在灾害来临时不知所措,缺乏科学应对的能力。这就要求在事发之前认真经常对制定的预案进行演练,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按预定的方案展开工作。因此,加强突发事件预案的演练,应成为各级政工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

3、预案的演练总结。一是感受在发生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氛围,进一步掌握在发生应急事件情况下所要执行的相关程序和要求,提高政工干部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等综合应变能力。二是通过预案的演练,让人树立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在演练中学到正确的处理方法,提升在危机状态下的自我保护和相互协作的能力。三是对预案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运作程序、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完善,使各种应急流程得到检验。

三、提高事发现场快速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具有很大有破坏性,将直接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作为现场的政工干部来说,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对事发现场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从而有效地保障人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对突发事件的,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及时、有效地消除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损害程度。同时,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既要考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又要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既要考虑采取措施的力度,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处置效果,又要考虑其后续影响以及周边因素的作用。。

要把突发事件摆到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谋划,防止急于求成,采取强制手段粗暴处置。要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现象的发生。一是在最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工作,使各个部门高效、有序运作起来,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三是妥善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控不当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及时、有效地消除突发事件,使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始终处于最低、甚至完全杜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