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传播的含义十篇网络传播的含义十篇

网络传播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04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1

关键词:windowsmedia流媒体网络视频

笔者利用windows2000Server自带的windowsmediaService搭建了一个环境,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实现了流媒体服务。欣喜之余,谨愿将这些探索并经验与读者共享;

1.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简单地说就是应用流式传输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上传输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流媒体技术是包含了采集、编码、传输、储存、解码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技术。

2.windowsmedia技术简介

2.1特点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smedia技术具有方便性、先进性、集成性、低费用等特点,而且其制作、和播放软件与windowsnt/2000/9x集成在一起,不需要额外购买。microsoft的流视频解决方案在microsoft视窗平台上是免费的,制作端与播放器的视音频质量都上佳,而且易于使用。

2.2windowsmedia播放方式

windowsmedia播放方式包括单播、多播、点播与广播,并可组合为点播单播、广播单播、广播多播等播放方式。它们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播放方式含义

单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在客户端媒体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1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1个客户机。

多播是通过启用多播的网络传递内容流,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共享同一流。由多播技术构建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多播方式,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即可同时收到连续的数据流而无延时。多播不会复制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传输到网络上,也不会将数据包发送给不需要它的那些客户,保证了网络上多媒体应用占用网络的最小带宽,是理想的播放方式。

点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但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却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

广播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例如,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该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而不管用户是否需要。此种传输方式会非常浪费网络带宽。

组合播放方式含义

点播单播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以接收特定内容,而该内容也只传往一个客户端。用户可以控制流。

广播单播客户端通过点上的别名访问流。用户可单击web网页上的链接或获得该别名的URL,从而连接到流。每个连接到流的用户都有其自己的连接和来自服务器的流。

广播多播被动的用户通过监视特定的ip地址接收多播aSF流(与以特定频率从收音机或电视台接收信号类似)。

2.3windowsmedia视频技术组成

windowsmedia视频服务器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windowsmedia服务器组件、windowsmedia工具、windowsmediaplayer。

2.4windowsmedia编码器

windowsmedia编码器用于转换实时和存储的视频和音频内容为aSF流,然后通过windowsmedia服务器在网络中传送。

2.5windowsmediaplayer

windowsmedia客户端软件称为windowsmediaplayer,由windowsmedia服务器接收并播放流内容。windowsmedia服务使用windowsmediaplayer以播放包含视频、音频、图像、URL和脚本内容的aSF流。windowsmediaplayer9系列是最新版本。

2.6microsoft高级流格式aSF简介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的核心是aSF(advancedStreamFormat)。microsoft将aSF定义为“同步媒体的统一容器文件格式”。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

3.windowsmedia校园流媒体系统的设计

3.1网络结构设计

windowsmedia流媒体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用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包括windowsmedia服务器、制作计算机。windowsmedia服务器用于存储和流媒体信息。制作计算机安装视频采集卡、声卡及摄像机,用于制作流媒体文件。用户端安装windowsmediaplayer软件。数据传输依托校园网。

3.2软硬件要求

3.2.1服务器

服务器硬件配置一般是piii400以上CpU,内存在128~512m左右。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及windowsmedia服务组件。

3.2.2制作计算机

制作计算机硬件配置一般是piii400以上CpU,内存在128~512m,需要声卡、视频采集卡以及VCD或录像机。软件为windows98或windows2000professional,安装windowsmedia编辑工具。

4.windowsmedia校园流媒体系统的实现

4.1media服务器的安装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3

关键词:网络用语;播音专业;影响

引言

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语言盛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对于播音专业也是如此。同样作为语言信息的传播者,播音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网络语言,并且学会合理运用,不仅于播音教学是有益的,对播音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也是有益的。

一、现代化生活中网络语言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类文化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用以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人们通常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意见。可以说,人类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语言的。众所周知,语言又是从环境中产生的。于是我们发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当网络环境已经成为新的格局时,伴随着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自然就是新的网络语言。网络用语作为新兴的语言模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并开始逐渐的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基本和最流行的的沟通交流方式。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语言,有如下特点:第一、网络语言具有快速变更性。由于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就促进着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发展最大的体现就是变更性,新兴的词语总在产生,而且更新速度极快。第二、网络用语涵盖面相当之广泛。众所周知,网络用语来源于互联网,而互联网在把整个地球变成地球村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它信息之广,传播之快。从而使得衍生于互联网的网络用语也涵盖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第三、网络用语开始改变中国汉字文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网络用语迅速汉化,让一些中国汉字得到更多现代化的解释。

网络环境下播音专业的要求

播音专业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媒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新兴行业。80年代时电视走进百姓生活,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也开始深入人心。到现在,短短几十年,中国电视已从黑白电视中仅有的几个频道,发展到了全国上千家电视台数千套节目。随着网络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播音专业也开始受到冲击。这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带动了播音专业向新的发展前景靠拢,但网络发展中网络语言的盛行,也给播音专业带来很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在今天,频道越来越专业化,播音主持风格逐渐得向生活化靠拢,语言风格也渐趋向个性化。这样传递给播音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就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就必须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上下工夫。如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亲切、自然、真实,语感应该准确、贴切、细腻。播音人员也因此会努力学习更贴切人们生活的词语,这样对网络词语的了解就成为必不可少的。

二、网络语言对播音专业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第一,网络语言能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网络作为发展的的科技,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其形式大多灵活多变,幽默风趣且传播速度快,使用相当广泛。如之前盛行的“不明觉厉”、“累觉不爱”、“我伙呆”等新鲜词汇,还有各种“淘宝体”、“甄痔濉钡鹊龋还经常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造句现象,这些都是播音教学中课堂上可供采用的生动形象的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使用网络语言来举例分析,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带动课堂的气氛。学生作为将来的播音人员,应当具备接受新事物和新词语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播音行业中,在播音主持风格日渐亲民化的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都成为播音主持教学课堂中生动的例子。第二,网络用语丰富了新闻信息传播的交流载体种类,并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且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如包含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用语:“俯卧撑”、“躲猫猫”等,这些都是网民对相当戏谑化的形容。高度的浓缩型的网络语言,让信息交流更迅速和简单。

(二)消极方面

第一.网络用语的发展对播音专业的其他知识涉及程度开始有要求,尤其是广义上的网络用语。在实际工作中,播音人员由于对专业的网络术语不了解,而不理解稿件,从而犯下错误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如某些不容易汉译的英文,在某报道中提到一款新型的“realplayermedia”,而且此版本又推出了Xp版本,新版除了能播放ram格式外,还有许多其它特点。这里所指的realplayer是电脑上一中广泛应用的视频软件,主要功能是能解析格式的视频信号。如果只翻译成“媒体播放器”就会过于笼统,将这个词与其他的相混淆。对这样生僻也不属于播音专业本领域的词汇,播音人员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使得翻译准确无误,让受众能清楚的了解事实。当然在广义的网络用语中,还有很多也给播音专业带来不便,比如“”此类网络语言的读法等等。第二,网络语言通常不符合语法规则,对学生的语言规范性学习不利,对播音主持教学工作也有不利。如在实际网络生活中,网络语言常有错别字出没,这些错误通常是由于快速输入带来的,却因网络而开始盛行。比如“亚历山大”等等。而且盛行一时的火星文,更是打破汉字的固有字形。再者,网络语言偏向随意替代内容,容易引起误解和语言混乱。这样的情况都对播音学习不利,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播音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只知道这些狭义的网络语言,又如何作为公众媒体的发言人向社会公众传递正确的思想和内涵呢?更何况,网络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同所有的文化现象一样,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粗俗的网络语言也在网络中屡见不鲜,甚至流传在日常生活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是相当不利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网络语言。也对我们教学提出要求,播音专业的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正确的学习和运用网络语言。

结语

当代是网络语言传播的时代,是新媒体时代。热点新闻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每个人都是新闻的者,尤其是网络语言的传播,更使得网民对新闻事件及社会热点的关注,并且积极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播音人员作为公众信息的授予者,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也就更多。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理性看的待网络语言的传播,要有取舍的运用网络语言,从而合理的利用网络语言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的播音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晓斌,余双双.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1:23-25.

[2]林纲.略论网络用语中的语词接触现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05:56-59.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4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成因;特征;传播特点;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通讯交流与沟通方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再仅仅通过书信,电话等工具来交流,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进行沟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软件以及在不断发展与更新的网络语言。在这个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的时代,尤其是以我们高中生等青少年为代表的新一代网民,我们给网络社会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这个社会现实。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及其来源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自行创造的词组或短语,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并延伸至现实生活,表达特定的生活价值取向或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短暂流行性等特征的一种语言。

(二)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及来源

网络流行语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社会,它可以使社会现实的一种写照也可以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事件的一种看法与观点。诸如“富二代”、“我爸是李刚”“我妈喊我回家偷菜”等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大众们对社会热点事件及社会现象的看法与反应。一些网络流行语代表的是网民们对这些社会事件或赞扬,或调侃,或嘲讽,或愤慨的看法与心态,它们引起了社会现实的共鸣,从而其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

从语言特点上来看,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极具特色性,它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从数字到谐音词汇再到英文缩写,它的表发形式更多的是趋于简介明了,时效有趣的方向发展。例如,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或用到“886”、“V587”、“GG”、“米兔”、“3Q”等等网络语言。这些词汇都是来自语言,它们通过简短的词语、字符与音节表达了丰富的含义,这种形式也是网民大众们喜闻乐见的。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也与语言特点相关联。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备受网民们青睐,一种形式多样的新兴语言,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与特点。

(一)形式简洁,使用方便

现代网络交流沟通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快捷方便,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青睐简易快速的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中有大量采用数字、字母、缩写以及谐音的方式将复杂的汉字输入转换成快捷的数字、字母及其组合,这样的形式起来更加方面,同时又显得时尚简洁。例如,“V587”表示“威武霸气”,“666”表示“非常厉害”,“Rt”表示“如题”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在网上沟通交流时缩短了人们打字时间,同时形式简洁新颖。

(二)非独立存在

大多网络流行语都是非独立存在的,换言之,它不是大众平时所用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系统,它只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其自身不具备独立性,它没有一种语言应该包含的完整语言系统、基本词汇以及语法。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基于传统语言之上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出的幽默诙谐、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语言形式与风格。例如,“猪脚”在汉语词汇系统中表达的是猪四肢的一部分,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它表示的则是电视剧或电影乃至某个时间中的主人公。除此之外,“打酱油”、“俯卧撑”等都是如此。

(三)想象奇特,富含创新性

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将其与成语或歇后语做类比。成语及歇后语是通过四个字或一句话来表现一类事物或一种寓意,网络流行语可以同样看待。一句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丰富的含义,这便是网络流行语创新性的特点。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天才”、“偶像”等词R,在这里它们表达的不是原有的意义,前者应理解为“天生的蠢材”,后者理解为“呕吐的对象”。这些网络流行语看似普通,实则蕴含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又譬如,“youcanyouup”表达的是“你有能力你就上”;“你这么腻害,你家长造吗”表达的是“你这么厉害,你的家长知道吗”;在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洪荒之力”俨然已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这些语言极具创新性,想象奇特。

(四)时效性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快,淡化消失的也快,它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之中,时效性是其一大特点。由于网络流行语都是伴随着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在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条网络流行语变得时髦,流行起来,但当与之相关的事件被人们渐渐淡忘的时候,该条网络流行语也可能逐渐被人们所淡化。例如,在2008年年末,网络游戏“偷菜”逐渐流行起来,一时间“我妈喊我回家偷菜了”、“我们偷的不是菜,是人生”等网络流行语在大众之间流行起来,但到现在,当“偷菜”游戏不再火热时,这些网络流行语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三、网络流行语传播特性

(一)传播范围广,群体基数大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络环境之下,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将其在网络之上便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都能获知该事件,网络流行语亦是如此。在信息网络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它不受时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受传播人群的年龄、职业、学历等因素的影响极小,如此一来,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群体基数也是非常之大。

(二)传播方式渠道多样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与渠道变得多样化,正是因为这一传播特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才会非常之快,影响力非常之大。现代化的社交媒体软件,如微信、微博、QQ、贴吧、论坛及twitter等大众所喜爱的社交软件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平台。网络流行语始于网络,通过众多的传播方式,其中一些网络流行语会从“网上”到“网下”,走向大众,走向人们的生活之中。

(三)传播目的多元化

w络流行语的传播目的是多元化的,网络流行语一部分是在社交媒体软件上交流聊天时所需要的,一部分是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的看法,还有一部分则是娱乐消遣之时传播开来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环境之下,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目的也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四、网络流行语带来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从产生到被人们广泛引用都有其意义,它在各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包含积极影响同时包含消极影响。

由于网络流行语新奇、简洁、独特等特点使得其在交流、娱乐、广告乃至语言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得语言形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幽默风趣,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通过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交流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此外,网络流行语同样是人们表达内心想法,或用以发泄内心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是网络流行语给我们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没有特定的规则与规定,它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语言的规则,存在不规范之处。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是非常随意的,这会使得人们在使用它时产生一种惯性,可能会不顾场合随意使用网络流行语,不知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流行语。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对我们学习母语时造成不良的影响。

五、结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形式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发展了我们的语言,它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弄清它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来源、自身特点以及传播特点的基础之上,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而言,要全面确切的认识他,要以正确的方式去使用,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它。懂得珍惜和利用网络流行语的有利的影响,铸造健康的网络语言环境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94-97.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5

(一)相关立法滞后

1.知识产权法领域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促进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法制化、规制档案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保护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知识产权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作了一些笼统的限制,缺乏具体化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并没有规定国家应当采用何种方式对具体传播行为进行监督。《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未对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侵权行为作出明确界定,更没有规定具体的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未规定行政机关提供政府信息的具体时间以及未及时提供的法律责任等。

2.隐私权方面

档案信息包括人事、财产、病历等多种信息,具体涉及到自然人的出生日期、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奖惩情况、婚姻状况、身体健康、财务状况、金融交易记录等很多方面,这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隐私信息。但在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档案信息的绝对隐私性,即除本人以外,收集、储存这些信息的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也能知悉档案信息。这就需要加强隐私权立法,充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隐私法。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是将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都对名誉权作了规定,但并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单独的权利予以保护。此外,我国至今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档案信息保密法》。无法对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予以适度的限制,也无法对相关主体的行为予以合理的规制,这些至今尚属立法上的空白。

3.查询权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时在第十条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是针对互联网时代著作权作出的关键性规定。但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相关主体的查询权作出实体上和程序上的规定。

(二)侵权行为难以控制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必然导致网络侵权行为的易发性和难以控制性。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是以数字化、虚拟的形式存在的,非常容易被篡改甚至删除。而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很多信息甚至隐私都已经成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侵权行为盗取信息换取经济利益。而这些信息一旦在网上,便会瞬间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且有可能会被无数次下载、复制。

(三)举证困难

我国民法上一贯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我国档案信息网络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举证涉及到一系列技术问题,如网络接入、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时间空间、网络索引、汇编、存档以及网络信息的浏览、搜索、缓存、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等。这就从客观上给相关受害人带来了举证难、举证成本高的问题。

二、构建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法律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相关立法

1.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目前,档案信息网络传播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与时俱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进一步详细规定网络传播权,明确界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对查询权作出试题和程序上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开政府信息的时间。在其他相关法律中对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界定。

2.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法和档案保密法

首先,在档案信息的网络传播过程中,主体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规定。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网络隐私法》,对网络传播过程中隐私权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以及相应的程序问题作出规定。其次,由于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共享和利用加以限制。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信息保密法》,对收集、储存和使用档案信息的主体从权利上予以限制,从程序上予以规范。

3.建立并完善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网上传播包含了收集、归档、整理、保存、编研、鉴定和利用等诸多环节,要从根本上消除每一环节信息失真的隐患,就必须有一套完善、可行的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应当包括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主体责任制度、档案信息网络传播全过程管理制度、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制度、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监管制度等。每一项制度都要对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应当遵循的程序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监管

加强监管是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相关主体自觉守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档案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配备完善的设施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监管。力争从源头上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侵权行为,也能够及时进行取证、侦查。其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举报信箱,同时还要及时对举报侵权行为的主体进行奖励。另外,媒体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对有关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侵权行为进行曝光和跟踪报道。这既能促使相关主体遵守法律,也能促使违法者及时改正错误行为。

(三)对业内人士进行普法教育,加强行业自律

要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档案信息网络传播其他主体的法律意识。档案管理单位、公共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可通过板报、媒体等方式宣传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法律知识,也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举办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促使相关主体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使其知法守法。另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考评、激励政策,将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人员的守法状况纳入考评体系,与晋升职称、评优等挂钩,促使档案信息网络传播工作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

三、结语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6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体例主体内容特点引言

   科技的发展给法律带来了无尽的挑战,技术始终是促进版权制度发展的催化剂,数字技术为作品复制和传播带来的进步性,就如同四大发明的印刷术相比手工抄写一样的深刻和明显。 是数字网络技术的进步性给著作权法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信息网络传播权由此而得以产生。

   回顾著作权法发展历史,自英国1710年的安娜法案始,著作权法历经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三次重大飞跃。 数字技术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总称,迄今为止,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七十年代中期,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进入数字技术的第一阶段。著作权领域最先讨论的问题是,个人计算机上的目标程序是不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以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数据库、反向工程、电子游戏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八十年代中期,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得到发展,进入数字技术的第二阶段,多媒体产品和数据库是不是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开始成为著作权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时多媒体技术尚未与网络技术结合。九十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数字技术发展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数字通讯网络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硬件设施,而且取决于作品及其相关信息等组成的通信内容, 即数字化的文字作品和音乐作品、电影作品、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等等,可以通讯内容的网络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数字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使得通过计算机网络能把作品讯捷、方便、廉价、容量惊人而且质量几乎完美地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可以使公众中的成员在个人选择的地点和时间获得作品。在交互性传输中,信息传输的范围、程度及信息的使用方式是由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双方共同决定。这给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制度与技术发展之间存在微妙的互动关系,每当有一次技术突破的时候,版权制度总是要或迟或早地作出反应。纵观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著作权法始终处于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予以应战的过程中。如何规范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而不致使因特网成为盗匪横行的“盗版天堂”,成为了世界知识产权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由此而产生。

   早在1994年12月28日,美国发生USvsLamacchia——案,一名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上提供秘密的电子公告牌地址,未经版权人许可,将已出版的、享有版权的商用计算机程序的复制件提供给网络上的用户。1995年在瑞典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例。几个学生从aDoBe和儿个其他的出版商那里将为数众多的享有版权的计算机程序下载,送到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技术学院的互联网络服务器上,以供互联网络上全世界范围的用户卸载和复制。这种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数字传输提供作品的复制件的行为,在现行的各国版权法和国际版权公约中,显然都没有现成的直接规范的依据。对此,目前版权研究界主要有两派意见:其一,将传统的版权领域中的若十概念(主要是复制、发行、出租、公众传播)扩展以对该行为进行规范,该行为或是复制,或是发行,或是出租,或是公众传播;其二,设立数字传输权来进行规范。第一种意见主张把数字传输的版权意义融入传统的版权制度体系之中,第二种意见主张依据新的数字传输技术而设置专门的权利, 即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及《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设立信息网络传播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终否定了国际社会几种通过试图通过原有权利的扩张解决对网络传播进行规范的尝试。1996年12月2日至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瑞士召开了“关于著作权及邻接权问题的外交会议”(经下简称“外交会议”),通过了两个被称为“因特网条约”的国际条约,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ipoCopyrighttreaty,缩写为《wCt》,以下简称《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ipoperformanceandphonogramstreaty,缩写为《wppt》,以下简称《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信息网络传播权当属于传播权的内容之一。传播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专有权,是首先由欧盟提出的。这项提议最终被接受,并写入两个条约中。不过,就作品所享有的传播权与表演及唱片所享有的传播权,在两个条约中是不相同的。作品传播权体现在《版权条约》第8条中。表演传播权体现在《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0条、第15条中;唱片传播权体现在后一条第14条与第15条中。以下具体分析。

   (一)《版权条约》中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版权条约》第8条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为作者创设了一项控制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的重要权利,即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该条规定为,在不损害《伯尔尼公约》赋予作者的各项传播权的前提下,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当享有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授权将其作品向公众传播的专有权,包括以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地点和时间的方式,使公众获得的专有权。 《版权条约》第8条是对《伯尔尼公约》确立的传播权保护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该条先是让人眼花缭乱地列举了《伯尔尼公约》的5个条文,涉及6项内容,它们都是伯尔尼公约中有关作者各项公开传播权的规定,《伯尔尼公约》中有关权利人的各项传播权的规定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的。由于针对不同种类的作品,不同的传播方式,适用不同的权利,这使得《伯尔尼公约》中的传播权之间存在着一些缝隙, 无法完全覆盖网络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版权公约》第8条弥补了《伯尔尼公约》不同权利之间的缝隙。 该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不影响伯尔尼公约现在的各种传播权的前提下,将向公众传播的专有权扩展到所有作品种类,成为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作者的权利;第二部分明确指出,向公众传播包括在“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所作的传播,从而澄清了交互性的按需传输行为在该范围之内。

   这条规定将《伯尔尼公约》中的向公众传播这个概念扩展到网络环境中,在《版权条约》中,这一项新权利名称虽然被定为“公众传播权”,但这项权利不仅仅指网络传播的权利,也包括其他传统的公众传播的权利。该条规定的“公众传播权”将作者的权利,实际上包含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新权利,集中体现在“包括以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地点和时间的方式,使公众获得的专有权”,虽然因技术中立性原则,这一表述没有直接的包括“网络”等概念,但这一表述正是对网络传输交互性的典型的概括,这一表述而产生的新权利,即作者互联网上传播作品的权利,也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的规定与上述《版权条约》同日通过的《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确立了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这两个邻接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10条规定:“表演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以录音制品录制的表演,使该表演可以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第14条规定:“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录音制品,使该录音制品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第15条规定:“对于将为商业目的发行的录音制品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广播或者用于对公众的任何传播,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获得一次性合理报酬的权利”。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的向公众传播权的关系《版权条约》继续沿用了《伯尔尼公约》的“向公众传播”这个概念并,将这个概念进一步扩大到网络环境下的作品使用,《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使用的是“提供已录制表演的权利”和“提供录音制品的权利”。《版权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不仅仅指网络指网络传播的权利,还应该包括其他传统的向公众传播的权利,这在该条约的第8条中规定得很清楚,这条一方面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明确的含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的向公众传播权的关系,即他们都包含在大的传播权之中,但新的权利与传统权利并不交叉,也不得影响传统权利的实施,根据保国实施或者即将实施这两个条约的情况来看,各国依据各自的立法体系,将新权利做了不同的处理。

   二、发达国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尽管《版权条约》第8条,《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0条和第14条分别赋予了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只是作出了一个极为概括的规定,赋予权利人一种广义的包容各类传播的传播权,并没有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提供具体而明确的权利内容和保护方式,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和保护方式必须由成员国的国内版权法加以解决。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用自己的权利、结合已有的多种权利,或者创设新的权利来实现对广义传播权的保护。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立法体系,也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对这两个条约中的新权利进行了处理,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例,它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和保护方式进行了规范,也就是说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技术对。

   (一)以美国为例1995年9月的《白皮书》建议大大扩张发行权的范围,使作者得以控制在交互性电子网络上向公众提供作品和相关权利客体这一行为。为实施《版权条约》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美国于1998年10月28日通过了《数字时代版权法》(the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ct),允许美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新的版权与相邻权条约,但《数字时代版权法》中并没有采取原来《白皮书》所建议的“发行权”方案,而是以公开表演权和公开展示权涵盖了网络传输。因为,在美国,相当于传播权的是公开表演权和公开展示权,它们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不仅包括直接的通常意义上的表演和展示,而且包括借助任何装置和过程实现的表演和展示.美国认为,只要将其法律中已有的发行权和向公众传播的权利(公开表演权、公开展示权等)结合起来,就足以覆盖各类传播行为。最终,美国没有创设新的权利,而是通过法院判例,解释和澄清了权利人传播权的范围,即以公开表演权和公开展示权涵盖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必要解释一下美国的表演权,它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演作品的“现场表演”。一是通过录音机、录像机等设备表演音像制品的“机械表演”。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中,包括《伯尔尼公约》中,“表演权”既具有现场表演的含义,又具有机械表演的含义。

   (二)以欧盟和日本为例它们的立法模式是在不改变现有版权权利配置的前提下,赋予版权人控制作品网络传播的新权利。

   日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因特网条约”不足半年,即由国会于1997年6月10日通过《著作权法修正案》,其主要修正内容是:1)增加表演者和录音制作者享有对公众提供其表演或录音的权利;2)将著作权人对公众传输作品的权利扩大到对公众提供其作品的范围,3)重新定义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对公众传输的相关行为。

   在日本《著作权法修正案》中,第二条第七款第二项规定:“公开传输指有线或无线电讯传播而其目的系供公众直接接收之传输者(不包括同一建物内电脑程式之传输以外之有线电讯传输)。”第九款第四项规定:“互动式传输指依多数之个别公众之需求所自动完成之”公开传输“(不包括广播或有线放送者)。而”广播“指”以无线电讯传播方式所为之“公开传输”而其目的系供公众同时接收相同内容之传输者“,”有线放送“指”以有线电讯传播方式所为之“公开传输”而其目的系供公众同时接收相同内容之传输者“。这四款规定明确了日本著作权法中关于”向公众传播权“的定义。

   1996年9月欧盟执委会颁布了信息社会著作权及相关权《绿皮书》,重申在计算机存储中的短暂行为同样构成复制。1997年12月欧盟执委会针对信息社会的著作权问题,为制定共同体内适用的标准,履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条约》的新规则,在其《信息社会版权指令》中创设了一种广义的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的专有权,包括广播权以及使公众中的成员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信息社会版权指令》的前言部分专门说明,使公众中的成员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就是交互性按需传输。 该法案确认了复制权,公开传播权、第3条第1款规定“成员国应当提供作者专有权来许可或禁止任何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其作品原件或复制件传输给公众的行为,包括以这种方式将其作品提供给公众,使公众中的成员在某个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作品”。第2款规定“成员国”应当提供专有权许可或禁止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提供给公众,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1)对表演者是其表演的固定:(2)对录音制品制作者是其录音制品:(3)对电影的首次固定的制作者是其电影的最初固定件和复制件:(4)对广播组织是其广播的固定,不论广播是有线电还是无线电,包括通过电缆或卫星。

   三、我国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

   (一)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2001年10月27日,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订了《著作权法》。这次《著作权法》(以下称新著作权法)的修改是为了应我国加入wto后对著作权的保护,适应新形势下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迫切需要而进行的。在新著作权法中,我国是在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等传播权之外,主要针对交互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第10条的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尚没有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版权条约》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然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确立借鉴了这两个公约中有关的立法形式,并采用“新增式”保护方法,该权利的确立是我国《著作权法》进入网络时代的标志,对于当今计算机互联时代著作权(版权)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著作权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仅此几条规定,其规定内容本身也存在争议,加上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存在许多可探讨之处。

   (二)关于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的探讨根据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著作权人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新著作权法特别强调了表演者和录音录象制作者等邻接权人的网络信息传播权,第37条第6款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获得报酬的权利;第41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音像作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是享有该项权利的作者和表演者、录音录象制作者两个邻接权人。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没有纳入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中来。有学者认为应当给予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传播权。笔者认为,没有给予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并不损害其原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其他权利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时,如被他人在网上公开传播,可以由该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人主张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作品往往社会信息性更强,不赋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能够使社会公众更好的利用。这正是著作权法利益衡平的体现。

   (三)关于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的探讨现行立法缺乏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内容进行较为具体的规定。我们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主要是指权利享有人在法律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以计算机网络传播方式向公众传播或许可(授权)他人向公众传播信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另于广播、电视上的播放权,是对作者在互联网上权利的专门描述,应当指作者及表演者、录音录象制品制作者在互联网上自行传播作品和授权他人传播作品,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传播其作品,应当包括禁止他人:(1)未经许可对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作品,违法转载,或使他人违法转载,例如复制他人作品,刊登到自己的网站,或向其他网站投稿。(2)未经许可对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作品进行传播。(3)未经许可对从互联网下得到的作品,上载到互联网。

   (四)关于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点的探讨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及权能来看,主要有四个特点。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凝聚、理想认同、信仰塑造、政治动员、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功能。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中的精神交往观、大众媒介观、政治传播观等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来指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丰富与发展,又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精神交往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哲学依据

精神交往观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要考察这个概念,首先要考察“交往”的概念,追根溯源的话,“交往”概念首次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既指以物为媒介的包括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的物质交往,又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意识等方面的精神交往。而现代传播学对传播概念的界定就是指人们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与反馈,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过程。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精神交往”的论述中,已经包含了现代传播学的概念,因此,精神交往观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重要观点。

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来实现。当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需要形成相应的无产阶级意识或意识形态,以此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但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知识状况又决定了无产阶级意识或意识形态并不会自发在工人阶级中生成,因此列宁提出了“灌输”理论。其实“灌输”也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才能实现的。所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者说传播媒介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交往手段或者说传播媒介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斗转星移,生产力发展、历史演进之后,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的发展会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的传播方式。

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随着人们物质交往手段的丰富,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方式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并最终呈现出一种普遍交往的模式。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此可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精神交往就出现了新的交往手段或传播方式,如报纸、电讯、网络交往等。而精神交往新的交往手段或传播方式,必将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新的传播方式。这一切,也可以从马克思对报刊和电讯等新出现的传播方式的赞美中得到印证。

大众媒介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理论借鉴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主要的传播工具,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大众媒介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对作为“社会第三权力”的报纸的功能与评介上,而这些评介对于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通过控制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来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像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观点,但在其主要思想中已经包含了此类的论述。因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性质是由当时社会的生a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作为传递意识形态信息的媒介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正像恩格斯所说,报纸的政治态度也是政治。所以要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需要控制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成为人民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要表达出人们的日常思想和感情。马克思强调,报纸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唇齿相依,应成为人们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应当真诚地与人们同甘共苦、齐爱同憎,把它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因此,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今天的网络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诸如报纸的传播方式而言,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内容,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说,都大大地加强了。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应该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借助网络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思想的表达者,感情的调剂者,秩序的规范者。换一句话说,既然意识形态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政治观念体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么意识形态就必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政治传播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策略

在网络传播时代,观念形态的政治信息的传播对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对社会秩序的规范与调节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马克思政治传播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尤其是在网络传播时代的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政治传播观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主体素养及客体身份进行了界定。政治传播的本质是劝服,劝服的过程中传播者的素养对传播效果有决定性影响。可见,一个政治传播者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把握时局的政治智慧,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明确思想的指向性,并且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传播学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个人风格。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传播客体的身份进行界定,正像恩格斯所讲,宣传时必须讲究正确的策略,这个正确的策略就是对于宣传对象身份的界定,不是争取某个人或者是某些团体的成员,而在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传播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广大群众的观点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对象的界定提供了示范。

政治传播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策略。马克思、恩格斯经常采取的政治传播策略,一是隐蔽传播动机,二是用敌对者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今天,这些策略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提供借鉴。一方面,政治传播需要隐蔽动机这一点,与网络传播领域的传播特点是相吻合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另一方面,利用敌对者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传播时代尤其重要,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或思潮时,正本清源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人们看清事情的真相,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对于这个新课题的探索正在路上,而被实践所证实了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指导是保证探索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

(作者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YBmK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8

关键词:windowsmedia流媒体网络视频

笔者利用windows2000Server自带的windowsmediaService搭建了一个环境,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实现了流媒体服务。欣喜之余,谨愿将这些探索并经验与读者共享;

1.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简单地说就是应用流式传输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上传输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流媒体技术是包含了采集、编码、传输、储存、解码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技术。

2.windowsmedia技术简介

2.1特点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smedia技术具有方便性、先进性、集成性、低费用等特点,而且其制作、和播放软件与windowsnt/2000/9x集成在一起,不需要额外购买。microsoft的流视频解决方案在microsoft视窗平台上是免费的,制作端与播放器的视音频质量都上佳,而且易于使用。

2.2windowsmedia播放方式

windowsmedia播放方式包括单播、多播、点播与广播,并可组合为点播单播、广播单播、广播多播等播放方式。它们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播放方式含义

单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在客户端媒体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1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1个客户机。

多播是通过启用多播的网络传递内容流,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共享同一流。由多播技术构建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多播方式,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即可同时收到连续的数据流而无延时。多播不会复制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传输到网络上,也不会将数据包发送给不需要它的那些客户,保证了网络上多媒体应用占用网络的最小带宽,是理想的播放方式。

点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但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却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

广播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例如,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该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而不管用户是否需要。此种传输方式会非常浪费网络带宽。

组合播放方式含义

点播单播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以接收特定内容,而该内容也只传往一个客户端。用户可以控制流。

广播单播客户端通过点上的别名访问流。用户可单击web网页上的链接或获得该别名的URL,从而连接到流。每个连接到流的用户都有其自己的连接和来自服务器的流。

广播多播被动的用户通过监视特定的ip地址接收多播aSF流(与以特定频率从收音机或电视台接收信号类似)。

2.3windowsmedia视频技术组成

windowsmedia视频服务器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windowsmedia服务器组件、windowsmedia工具、windowsmediaplayer。

2.4windowsmedia编码器

windowsmedia编码器用于转换实时和存储的视频和音频内容为aSF流,然后通过windowsmedia服务器在网络中传送。

2.5windowsmediaplayer

windowsmedia客户端软件称为windowsmediaplayer,由windowsmedia服务器接收并播放流内容。windowsmedia服务使用windowsmediaplayer以播放包含视频、音频、图像、URL和脚本内容的aSF流。windowsmediaplayer9系列是最新版本。

2.6microsoft高级流格式aSF简介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的核心是aSF(advancedStreamFormat)。microsoft将aSF定义为“同步媒体的统一容器文件格式”。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

3.windowsmedia校园流媒体系统的设计

3.1网络结构设计

windowsmedia流媒体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用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包括windowsmedia服务器、制作计算机。windowsmedia服务器用于存储和流媒体信息。制作计算机安装视频采集卡、声卡及摄像机,用于制作流媒体文件。用户端安装windowsmediaplayer软件。数据传输依托校园网。

3.2软硬件要求

3.2.1服务器

服务器硬件配置一般是piii400以上CpU,内存在128~512m左右。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及windowsmedia服务组件。

3.2.2制作计算机

制作计算机硬件配置一般是piii400以上CpU,内存在128~512m,需要声卡、视频采集卡以及VCD或录像机。软件为windows98或windows2000professional,安装windowsmedia编辑工具。

4.windowsmedia校园流媒体系统的实现

4.1media服务器的安装

笔者所用微机(p41.8G,256m)已连入校园网,并能上因特网,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Server,并添加了“windowsmedia服务”和“internet信息服务(iiS)”。

由于学校条件所限,笔者所用的media服务器和制作计算机暂时为1台微机。网上下载并安装windowsmedia9系列的中文版播放器和编码器,下载网址为:/windows/windowsmedia/download/default.asp

4.2aSF文件的制作

笔者在微机上安装了Broadway视频采集卡,并通过录像机采集了两段aVi格式的录像,分别命名为LX1.aVi和LX2.aVi。通过windows2000Server自带的编码器windowsmediaencoder可以很容易地将两个aVi文件转换为aSF文件:LX1.aSF、LX2.aSF。在F盘上建立文件夹aSF,将两个aSF文件存入(为表述方便,文中所用文件名、路径、计算机名称、ip等,皆为笔者实际实验过程所用,读者可根据自己实际环境确定这些内容)。也可用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存为wmV格式文件,但要求客户端播放器必须为7.0以上版本4.3使用“快速启动向导”创建“点播单播点”

在F盘上建立文件夹“asx”并设为共享,以便在后续操作中放置“.asx”通知文件。

在windowsmedia管理器菜单框中单击“单播点”,出现“单播点”页。确保选择了“使用向导创建新的点播单播点”复选框,单击“点播”,然后单击“新建”,出现“配置和单播点播流快速启动向导”。

在“选择一个点”屏幕中,选择“创建一个点”。在“创建一个新的点”屏幕中,在“别名”框中键入别名为“asf”。在“路径”框中,键入“F:asf”。在"查找目标.asf文件"屏幕,输入“F:asflx1.asf”。在“选择方法”屏,选择“mmS协议”和“创建一个.asx文件”,然后选择“下一步”。在“准备”屏幕中,选择“完成”。

将“lx1.asx”通知文件保存到“F:asx”里面。在“完成”屏幕中,单击“测试URL”、“测试.asx”可以在windowsmediaplayer中传递点播单播点的流式化内容“lx1.asf”。

4.4“广播单播点”的创建

4.4.1启动“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的广播功能,步骤如下:

打开视频采集设备,启动“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在“新建会话”窗口中选择“广播实况事件”,按“确定”。

在“新建会话向导”窗口的“设备选项”屏中,“视频”选择“BroadwaympeGCapture/compression”(笔者的微机视频采集卡型号),“音频”选择“RealtekaC97audio”(笔者的微机声卡型号),按“下一步”。在“广播方法”屏中,选择“自编码器拉传递”,按“下一步”。在“广播连接”屏中,Http端口设为“8080”,按“下一步”。在“编码选项”屏中,选择“多比特率视频和音频”,按“下一步”。在“存档文件”屏中,按“下一步”。在“包括视频文件”屏中,按“下一步”。在“显示信息”屏中,随便输点东西(最好有意义),按“下一步”。在“设置检查”屏中,按“完成”。

在“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程序窗口中,按“开始编码”,“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开始工作,在窗口中可看到其采集画面和相关信息。

4.4.2使用“快速启动向导”创建“广播单播点”

在windowsmedia管理器菜单框中单击“单播点”,会出现“单播点”页。确保已选择了“使用向导创建新的广播单播点”复选框,单击“广播”,然后单击“新建”,会出现“配置和单播广播流快速启动向导”。

在“选择点”屏幕中,选择“创建一个广播点”。在“指定源”屏幕中,为广播内容选择源为“windowsmedia编码器”。在“配置和单播流”屏幕中,在“别名”框中键入一个别名“test”。然后在“路径”框中键入路径“mediaserver”(笔者的计算机名为mediaserver,ip为10.10.214.161),“端口”框中的值设为“8080”。在“选择方法”屏,选择“mmS协议”和“创建一个.asx文件”,然后选择“下一步”。在“准备”屏幕中,选择“完成”。

将“test.asx”通知文件保存到“F:asx”里面。在“完成”屏幕中,单击“测试URL”、“测试.asx”,可以在windowsmediaplayer中传递广播单播点的流式化内容。

4.5使用“快速启动向导”创建“多播广播站”

在F盘上建立文件夹“nsc”并设为共享,以便在后续操作中放置“.nsc”广播站信息文件。

在windowsmedia管理器菜单框架中,单击“多播站”,相应显示为多播广播站页。确保已选择了“使用向导创建新广播站”复选框,单击“广播站”,然后单击“新建”,出现“配置和多播流快速启动向导”。

在“选择一个广播站”屏幕上,选择“创建新的广播站”。在“创建新的广播站”屏幕上,键入广播站的名称“guangbo1”和说明(随便填),然后选择“分发模式”为“多播和分发”,按“下一步”。在“指定节目和流名称”屏幕上,在“节目名称”中键入节目的名称“myprogram1”,在“流名称”中键入流的名称“myStream1”。在“指定流对象来源”屏幕上,选择流的来源为“高级流格式(.asf)文件”。在“指定流对象来源URL”屏幕上,键入流的来源URL“mms://mediaserver/asf/lx2.asf”。在“指定流格式信息”屏幕上,指定流来源的路径为“F:asflx2.asf”,以便将流格式信息添加到广播站定义中。

将多播广播站信息文件(guangbo1.nsc)存储到microsoftwindowsmediaplayer可以访问的位置。在“广播站信息文件的导出路径”屏幕上,键入“F:scguangbo1.nsc”。在“广播站信息文件URL”屏幕上,选择“使用一个到广播站信息文件的网络共享路径”并输入“\mediaserverscguangbo1.nsc”。在“选择方法”屏幕上,按“下一步”。在“准备”屏幕中,按“完成”。

将guangbo1.asx保存到F:asx里面。在“完毕”屏幕上,单击“测试.asx”,开始在windowsmediaplayer中播放由广播站发送的内容流。

4.6建立默认web站点虚拟目录

启动“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点开服务器名“mediaserver”前的“+”号,再右击“默认web站点”,打开其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点“新建”中的“虚拟目录”,启动“虚拟目录”创建向导,按“下一步”。在“虚拟目录别名”屏中,输入别名“asx”,按“下一步”。在“web站点内容目录”屏中,输入“F:asx”,按“下一步”。在“访问权限”屏中,按“下一步”。在“web站点内容目录”屏中,输入“F:asx”,按“下一步”,再按“完成”,结束向导。

4.7使用网页链接进行测试

启动“microsoftFrontpage”程序窗口。将网页保存到“F:asx”里面,起名为“index.htm”。

插入一个九行两列的表格。在第一行输入“1.请测试“点播单播点”:”,在第二行第一列输入“点播单播一”,链接到mediaserver/asx/lx1.asx;在第二行第二列输入“点播单播二”,链接到10.10.214.161/asx/lx1.asx;在第三行第一列输入“点播单播三”,链接到mms://mediaserver/asf/lx1.asf;在第三行第二列输入“点播单播四”,链接到mms://10.10.214.161/asf/lx1.asf。分别试验四种访问方法在第四行输入“2.请测试“广播单播点”(要先启动“windowsmedia编码器9系列”的广播功能):”,在第五行第一列输入“广播单播一”,链接到mediaserver/asx/test.asx;在第五行第二列输入“广播单播二”,链接到10.10.214.161/asx/test.asx;在第六行第一列输入“广播单播三”,链接到mms://mediaserver/test;在第六行第二列输入“广播单播四”,链接到mms://10.10.214.161/test。分别试验四种访问方法。

在第七行输入“3.请测试“多播广播站”(要在“多播广播站”中先启动节目):”,在第八行第一列输入“广播多播一”,链接到mediaserver/asx/guangbo1.asx;在第八行第二列输入“广播多播二”,链接到10.10.214.161/asx/guangbo1.asx。分别试验两种访问方法。

在任一入校园网的微机上输入10.10.214.161/asx/index.htm,均可访问该网页。通过点击,可访问“点播单播”、“广播单播”、“广播多播”等媒体流。提请读者注意,笔者的ip只在淄博市内使用,在没有启用多播和路由访问的网络中,以上媒体流可能会访问不到。

4.8实验效果

在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园网环境中(近50台微机,主干网100m,桌面10m),每一台微机均能访问笔者所做的流媒体服务器并能较流畅地播放“点播单播”、“广播单播”、“多播广播”等媒体流,并发访问的客户端在20台以内为宜。学校拍摄的许多教育教学录像,经笔者进行处理并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提供对全校的播放服务,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microsoftCorportion,“windows2000Server配置服务器帮助”,2000.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9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集体狂欢传播规律【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出现的一种另类的表达方式,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体,网络流行语简洁明了、幽默风趣,不受语法规则的约束和语言规范的禁锢。它们起源于网络却又不被囿于网络,主要来源于对社会事件的讽刺、对普通语句的戏仿、对生活压力的宣泄等。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无法逃脱消亡的命运,而少数“幸运”的网络流行语通过一定的传播和扩散机制生存下来。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和功能凸显,通过对其进行传播学解读,进而深入探寻其传播C制,对了解当前网络流行语发展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流行语是与常规语言不同的“狂欢广场语言”

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就如同狂欢化的生活和现实生活一样,具有自由包容、虚拟匿名等特性的网络空间的存在,使网民们在规范而压抑的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到了一个可以尽情畅所欲言、颠覆常规、反叛传统、发泄情绪的“狂欢广场”。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在狂欢过程中形成的,与常规语言不同的“狂欢广场语言”。例如,2015年,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洗发水广告被网友们挖出来,将其和歌曲《我的滑板鞋》进行恶搞创作成《我的洗发水》,在引起巨大点击量和疯狂转发的同时,网民们纷纷用“duang”这一拟声词来调侃,意思是“加特效”或“很好玩”。狂欢化的核心即是对情感的宣泄和释放,故狂欢化的语言一般纯粹为取乐而生。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下的现代人需要用诙谐幽默来调节情绪,注入了狂欢化特质的网络流行语便深受他们的青睐。

网络流行语满足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需求。身份认同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通过身份认同才能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有清晰的判定。青年人叛逆、崇尚个性、追求自由,个性化的网络语言是他们表征自身、识别群体的符号。在进行网络交流互动时,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了青年亚文化群体最醒目的标识,语言的个性化使群体成员在思维、价值观念、行动上更容易达成共识。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是青年网民设置的一种将群体以外的人排除在外的语言障碍,也是强化同一个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群体认同的语言纽带。

网络流行语的缘起与网民效仿

网络流行语缘起于社会现实和网络空间。有些网络流行语完全发迹于网络空间,是在网络社交、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等网络互动中生成的。例如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来源与天涯网友的帖子;“你家里人知道吗?”,诞生于豆瓣网;而“整个人都不好了”,原本是天涯社区一个求助帖子的标题。还有些网络流行语属于社会事件型的网络流行语,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出现的。例如“我爸是李刚”和“躲猫猫”,调侃一次电信诈骗案件的“有钱就是任性”,以及某新闻发言人的言论“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等。这两类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过程看似有比较大的区别,实际都离不开社会现实和网络空间这两大要素。显然,网络流行语都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脱离了社会现实的背景,是无法形成网络流行语的。另外,如果没有网络空间这一“温床”,网络流行语是无法发酵传播的。

网络流行语经过网民的集体狂欢和“二次诠释”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一个网络流行语生成之后,网民不断地效仿、遣词造句使网络流行语规模化传播,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更多网民进行集体话语狂欢。值得注意的是,和网民们话语狂欢同时进行的是对语言符号的“二次诠释”。所谓“二次诠释”,指的是虽然概念与符号和指示物之间都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所表达的真正意义要通过二次联系才能获得。有些网络流行语在经历了网民对它的“二次诠释”之后,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指代的含义已经有了天差地别。它的字面含义被抽离,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也包含着新的感彩。例如,“我爸是李刚”本身是一个很普通的叙述语句,在车祸事件中的肇事者满不在乎地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网友们就把戏谑、调侃、无奈等情绪带入到了这句话中,把它变成了嘲讽官二代、富二代嚣张跋扈和有恃无恐的流行语。不难发现,在成为网络流行语后,词语的本意和原意均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

网络流行语的扩散与命运

网络流行语要经过空间切换,取得社会认可,方能广泛传播。网络流行语从被个体网民发明到在网络空间小范围流行再到被全社会认可,必不可少地要经历“空间切换”的过程。网络流行语最早出现在个体空间中,首先要取得网民的“自我认同”,继而通过互联网扁平化传播途径得以扩散,在传达到广大网民群体之中后,网民会将该词语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进行检视,获得“个体认同”的网络流行语会被网民使用和继续传播。有些网络流行语与社会问题相关,或被赋予了公共意义,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容易获得“集体认同”。空间切换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真正原因,每一天在互联网上都有不计其数的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出来,但是只有成功实现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切换且在两个空间都具有意义的网络流行语,才能真正实现广泛的传播并最终生存下来。在得到集体认同的基础上,有的网络流行语被主流话语体系所接纳,它的使用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实现了从公共空间再回归个体空间的另一次切换。

网络流行语最终会被语言系统收编或是走向消亡。网络流行语在语音、构词、语句上都和正统语言有着较大的区别,有些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对语言规范的违背会对正统语言带来污染。语言需要社会规范,个人使用语言也需要遵循社会规范,但其中出现不规范现象也属正常,规范和发展是统一的。过分强调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就会使语言丧失活力,无法创新。因此,网络流行语与正统语言之间的博弈绝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寻求共存共荣的博弈。对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强的网络流行语,正统语言体系普遍采用了收编的策略。例如近年权威媒体的新闻中频繁出现“给力”“奇葩”“任性”等网络流行语,即是对网络流行语的一种认可;或者通过词典收录的方法使网络流行语拥有类似正统语言的地位。对于一些负面影响较大的网络流行语,具有择优除劣功能的语言系统本身可能就会将其排除在外,促使其消亡。我们可以适当对网络流行语加以规范和引导,尽量减少网络流行语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刺激着民众的网络表达诉求,由此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是当前社会心态和大众文化最真实的反映。网络流行语固然有其消极颓废、粗俗不雅的一面,但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它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脉这个社会。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都得到了彰显。网络流行语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广泛传播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网络流行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对不合乎语言规范或不文明表达的网络流行语进行治理,吸收网络流行语中的精华部分进入主流话语体系,促进语言系统健康、合理发展。

(作者分别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朱晓、冯美:《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探究――以“XX体”为例》,《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网络传播的含义篇10

的发展给带来了无尽的挑战,技术始终是促进版权制度发展的催化剂,数字技术为作品复制和传播带来的进步性,就如同四大发明的印刷术相比手工抄写一样的深刻和明显。是数字网络技术的进步性给著作权法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信息网络传播权由此而得以产生。

回顾著作权法发展历史,自英国1710年的安娜法案始,著作权法历经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三次重大飞跃。数字技术是通讯技术、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总称,迄今为止,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七十年代中期,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进入数字技术的第一阶段。著作权领域最先讨论的是,个人计算机上的目标程序是不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以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数据库、反向工程、电子游戏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八十年代中期,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得到发展,进入数字技术的第二阶段,多媒体产品和数据库是不是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开始成为著作权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时多媒体技术尚未与网络技术结合。九十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数字技术发展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数字通讯网络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硬件设施,而且取决于作品及其相关信息等组成的通信内容,即数字化的文字作品和作品、电影作品、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等等,可以通讯内容的网络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数字技术在网络上的,使得通过计算机网络能把作品讯捷、方便、廉价、容量惊人而且质量几乎完美地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可以使公众中的成员在个人选择的地点和时间获得作品。在交互性传输中,信息传输的范围、程度及信息的使用方式是由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双方共同决定。这给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制度与技术发展之间存在微妙的互动关系,每当有一次技术突破的时候,版权制度总是要或迟或早地作出反应。纵观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著作权法始终处于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予以应战的过程中。如何规范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而不致使因特网成为盗匪横行的“盗版天堂”,成为了世界知识产权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由此而产生。

早在1994年12月28日,美国发生USvsLamacchia——案,一名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上提供秘密的电子公告牌地址,未经版权人许可,将已出版的、享有版权的商用计算机程序的复制件提供给网络上的用户。1995年在瑞典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例。几个学生从aDoBe和儿个其他的出版商那里将为数众多的享有版权的计算机程序下载,送到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技术学院的互联网络服务器上,以供互联网络上全世界范围的用户卸载和复制。这种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数字传输提供作品的复制件的行为,在现行的各国版权法和国际版权公约中,显然都没有现成的直接规范的依据。对此,版权界主要有两派意见:其一,将传统的版权领域中的若十概念(主要是复制、发行、出租、公众传播)扩展以对该行为进行规范,该行为或是复制,或是发行,或是出租,或是公众传播;其二,设立数字传输权来进行规范。第一种意见主张把数字传输的版权意义融入传统的版权制度体系之中,第二种意见主张依据新的数字传输技术而设置专门的权利,即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及《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设立信息网络传播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终否定了国际几种通过试图通过原有权利的扩张解决对网络传播进行规范的尝试。1996年12月2日至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瑞士召开了“关于著作权及邻接权问题的外交会议”(经下简称“外交会议”),通过了两个被称为“因特网条约”的国际条约,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ipoCopyrighttreaty,缩写为《wCt》,以下简称《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ipoperformanceandphonogramstreaty,缩写为《wppt》,以下简称《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信息网络传播权当属于传播权的内容之一。传播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专有权,是首先由欧盟提出的。这项提议最终被接受,并写入两个条约中。不过,就作品所享有的传播权与表演及唱片所享有的传播权,在两个条约中是不相同的。作品传播权体现在《版权条约》第8条中。表演传播权体现在《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0条、第15条中;唱片传播权体现在后一条第14条与第15条中。以下具体分析。

(一)《版权条约》中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版权条约》第8条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为作者创设了一项控制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的重要权利,即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该条规定为,在不损害《伯尔尼公约》赋予作者的各项传播权的前提下,文学和作品的作者应当享有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授权将其作品向公众传播的专有权,包括以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地点和时间的方式,使公众获得的专有权。《版权条约》第8条是对《伯尔尼公约》确立的传播权保护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该条先是让人眼花缭乱地列举了《伯尔尼公约》的5个条文,涉及6项内容,它们都是伯尔尼公约中有关作者各项公开传播权的规定,《伯尔尼公约》中有关权利人的各项传播权的规定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的。由于针对不同种类的作品,不同的传播方式,适用不同的权利,这使得《伯尔尼公约》中的传播权之间存在着一些缝隙,无法完全覆盖网络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版权公约》第8条弥补了《伯尔尼公约》不同权利之间的缝隙。该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不伯尔尼公约现在的各种传播权的前提下,将向公众传播的专有权扩展到所有作品种类,成为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作者的权利;第二部分明确指出,向公众传播包括在“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所作的传播,从而澄清了交互性的按需传输行为在该范围之内。

这条规定将《伯尔尼公约》中的向公众传播这个概念扩展到网络环境中,在《版权条约》中,这一项新权利名称虽然被定为“公众传播权”,但这项权利不仅仅指网络传播的权利,也包括其他传统的公众传播的权利。该条规定的“公众传播权”将作者的权利,实际上包含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新权利,集中体现在“包括以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地点和时间的方式,使公众获得的专有权”,虽然因技术中立性原则,这一表述没有直接的包括“网络”等概念,但这一表述正是对网络传输交互性的典型的概括,这一表述而产生的新权利,即作者互联网上传播作品的权利,也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的规定与上述《版权条约》同日通过的《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确立了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这两个邻接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10条规定:“表演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以录音制品录制的表演,使该表演可以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第14条规定:“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录音制品,使该录音制品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第15条规定:“对于将为商业目的发行的录音制品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广播或者用于对公众的任何传播,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获得一次性合理报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