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的前提十篇文化交流的前提十篇

文化交流的前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49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1

>>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中韩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分析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谈英文电影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方法研究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究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以北工大都柏林学院为例,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不断交织与碰撞。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不断挑战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通晓世界规则,熟悉中西方沟通方法和技巧,才能满足开放的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切实通过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冲破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提高包含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内的软实力,成为日益凸现的课题。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成为高校教育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

人是文化动物,所谓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广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发生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沟通。狭义上讲,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发生在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大陆大学生与香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方式。鉴于人们在交流内容、层次和方式上有所差异,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

1、双重意识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跨文化意识等同于接受异国文化,认同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跨文化不是“西化和分化”,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机统一的。不了解非洲的殖民历史,会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悲哀;不学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无法对当今的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走向国际,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又要辨别是非,捍卫民族利益与国家尊严,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放交流。高科技、新技术、大资本,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泥土――文化、历史、信仰和语言。国际化是手段,保护传统、共同发展才是目的。

2、文化知识层面

当外来文化震荡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价值观融入东方人的血液,我们走出封闭和僵化,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大学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方式需要知识和文化。只有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将其兼容并蓄、传承发扬。同时,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层次与实践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涉外礼仪、日常交往准则等通用知识,学习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常识。

3、语言技能层面

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又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掌握不同的外语工具,了解自己和其它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目的语习得与异国文化紧密相连,大学生必须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将其与文化同步结合。

4、情感因素层面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不适应交流方的文化,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大前提。包容、开放、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跨文化交流要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大学生要在情感上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要在日常交往中避免心理排斥力和对抗力,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寻求合作,增强对外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

1、片面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仍旧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第二外语,这导致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掌握得比较好,而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甚至出现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就是掌握了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发生在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轻视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涉及使用非中文的情景,其实上即使是使用中文与国外友人交流,仍旧需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

2、应试教育下的语言能力的缺失

在实际目的语习得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解。以英语为例,很多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结果导致大学生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他国文化的人士直接交流或深入沟通。

3、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轻视

翻开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除英语、语言学和新闻传媒等专业有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课程都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设置,几乎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除了网络资源外,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文化的机会较少。

三、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1、浸泡式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实行“浸泡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全英文授课、英文课件、英文教材、外籍教师等优势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用英文学习、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的英语思维。浸泡式英语学习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接受性技能(receptiveskills)的同时,也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skills)。学院通过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柏林学院不仅能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还在课余期间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浸泡式英语学习氛围中,充分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乐趣。

2、重视跨文化交流实践环境与平台的构建

为塑造学生积极、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北工大都柏林学院注重通过系列文化讲堂、企业参观实习、与留学生互动等渠道为学生营造中西方文化交融环境。学院每年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假期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加深对西方文化习俗、都柏林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参加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的开放日,出席都柏林大学中国校友会成立仪式、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社交媒体见面会等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扩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异同,学院在新生头年教育计划中开设以文化、习俗、节日、法律为主题的西方文化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学院还开设通识教育系列公开课,以超市自选形式,让学生择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3、提高教师队伍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保障

北工大都柏林学院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要求外语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鼓励非外语类教师加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招聘外教或具有海归经历、良好英语能力的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学业辅导团队、学术生涯导师团队、课堂助教答疑团队、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等,在课堂外仍旧坚持使用英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发展,在知识传授和生活引导中渗透文化,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峰,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林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提高,武汉科技学,第19卷第5期,2006年5月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2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政府引导

一.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3

[摘要]在当今世界,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自身的软实力,积极探索“人文外交”的新路径。本文从分析“人文外交”的现实背景出发,考察了它的具体内涵、基本特征与主要创新,并且通过分析中国“人文外交”的实际开展探讨了其相关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外交的活跃表现有目共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将中国推到了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心。目前,中国外交尽显其人文特色,体现出了中国外交的成熟和自信。在奥运之后,中国提出了“人文外交”,并努力使之成为后奥运时代中国外交的一条新路径。

一、“人文外交”的提出

2008年10月,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中央党校所做的题为“奥运后的国际形势与外交工作”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进一步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同国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广交朋友,增进了解,消除误解。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争取国际社会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1]据考证,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人文外交”的概念。

2009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一次中外记者会上,杨外长特别谈到:在传统的地理区域外交之外,中国需要更加重视具体领域的外交,如经济外交、安全外交、人文外交、公共外交等等。他同时指出:加强“人文外交”,是2009年中国外交的三大任务之一。

在新版《中国外交》白皮书里,则进一步明确:在2009年,中国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2]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文外交”的具体思路逐渐明晰,并且正在影响和指导着中国当前的外交实践。

其实,在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领导人就曾多次提到要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它对当前中国“人文外交”的提出,实际上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明确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3](p36)要使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之际,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p21)并且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3](p46-47)在如此正式的文件中使用“亲和力”这样的柔性词汇来描述对外关系,在我国国内尚属首次,由此可见中国党和政府在创新对外交流新思路、扩展外交新路径等方面的良苦用心和高度重视。

美国《世界日报》曾评论说:中国外交的这些新的任务,具体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交的新的要求,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4]它实际上是中国打造世界强国的一种努力。

二、对“人文外交”的深度解读

“人文外交”新路径的提出和积极实践,体现着当今中国外交主导者对目前时代主题和世界局势的把握,也是在新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外交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既是对中国传统外交的新调整,也是对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新局面的积极应对。

首先,对“人文外交”提出的具体背景的解读。

北京2008奥运会的筹备和成功举办,给中国外交带来很多的启示。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曾透露:在2008年初,有关方面就有了“人文外交”的概念,北京奥运会则使这一思路更清晰。

一方面,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的理念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西方人文精神的交融,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审视。

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几乎都是学习西方的历史;从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化,几乎都是在反传统。而此次北京奥运会,却提供了反思、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机会。中国人通过“他者”反观自身,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正逐渐得以恢复,而传统文化正是“人文外交”的根基之所在。

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外交”。众所周知: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初的国内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3月的西藏事件报道风波、5月的奥运圣火海外传递遭遇坎坷等等,令人难料。因为奥运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上述事件把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前所未有联结在了一起。中国人民与自己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一时刻真正地体现了出来。有目共睹的是,中国人民成为这一年中国外交的坚强后盾。

如上所说,在“人文外交”具体思路的形成过程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一个最直接的推动因素。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中国外交理念与外交实践的连续性、继承性。

从理论上分析,“人文外交”可谓民间外交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民间外交,是指国家间非政府主体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一个充满智慧的创举。它为融化中美、中日之间的冰峰,促进中美、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推动当时世界格局的改变留下了深刻印记,也为新世纪的中国的“人文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际间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逐步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文化、思想领域。与此同步,中国人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国留学、工作,与外国人进行各种直接的接触。中国人民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对国际事务和本国外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昔日的民间外交亟需整合资源、拓宽领域,“人文外交”便是其顺理成章的新的发展。

在考察“人文外交”的形成背景时,除关注其历史因素、时代特征外,还应该看到来自其国内、国际的影响与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国内社会“凯歌式行进”的30年。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浪潮中,中国与世界一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4]个人的社会地位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个人价值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目前,中国的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外交的诉求有所增加,需要有了解的渠道、表达的机会和参与的平台。近年来,一些与此相关的交流平台日益活跃,逐渐形成了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网络,使得他们能够“以间接而非直接的方式作用于外交过程”。[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日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眼光。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宣示着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外界对中国贫乏的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还存在多种质疑的声音。在某些问题上,中国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如经济领域的能源问题,政治领域的领土和国家统一问题,敏感的人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很多现实而具体的要求。

以上分析从不同角度表明,中国外交突破其传统的思维定势与行为定势,拓展其更为广阔的外交空间,已经成为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从而融入国际社会、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转贴于

[关键词]“人文外交”;外交路径;中国外交

[摘要]在当今世界,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自身的软实力,积极探索“人文外交”的新路径。本文从分析“人文外交”的现实背景出发,考察了它的具体内涵、基本特征与主要创新,并且通过分析中国“人文外交”的实际开展探讨了其相关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外交的活跃表现有目共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将中国推到了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心。目前,中国外交尽显其人文特色,体现出了中国外交的成熟和自信。在奥运之后,中国提出了“人文外交”,并努力使之成为后奥运时代中国外交的一条新路径。

一、“人文外交”的提出

2008年10月,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中央党校所做的题为“奥运后的国际形势与外交工作”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进一步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同国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广交朋友,增进了解,消除误解。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争取国际社会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1]据考证,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人文外交”的概念。

2009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一次中外记者会上,杨外长特别谈到:在传统的地理区域外交之外,中国需要更加重视具体领域的外交,如经济外交、安全外交、人文外交、公共外交等等。他同时指出:加强“人文外交”,是2009年中国外交的三大任务之一。

在新版《中国外交》白皮书里,则进一步明确:在2009年,中国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2]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文外交”的具体思路逐渐明晰,并且正在影响和指导着中国当前的外交实践。

其实,在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领导人就曾多次提到要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它对当前中国“人文外交”的提出,实际上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明确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3](p36)要使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之际,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p21)并且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3](p46-47)在如此正式的文件中使用“亲和力”这样的柔性词汇来描述对外关系,在我国国内尚属首次,由此可见中国党和政府在创新对外交流新思路、扩展外交新路径等方面的良苦用心和高度重视。

美国《世界日报》曾评论说:中国外交的这些新的任务,具体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交的新的要求,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4]它实际上是中国打造世界强国的一种努力。

二、对“人文外交”的深度解读

“人文外交”新路径的提出和积极实践,体现着当今中国外交主导者对目前时代主题和世界局势的把握,也是在新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外交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既是对中国传统外交的新调整,也是对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新局面的积极应对。

首先,对“人文外交”提出的具体背景的解读。

北京2008奥运会的筹备和成功举办,给中国外交带来很多的启示。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曾透露:在2008年初,有关方面就有了“人文外交”的概念,北京奥运会则使这一思路更清晰。

一方面,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的理念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西方人文精神的交融,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审视。

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几乎都是学习西方的历史;从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化,几乎都是在反传统。而此次北京奥运会,却提供了反思、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机会。中国人通过“他者”反观自身,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正逐渐得以恢复,而传统文化正是“人文外交”的根基之所在。

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外交”。众所周知: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初的国内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3月的西藏事件报道风波、5月的奥运圣火海外传递遭遇坎坷等等,令人难料。因为奥运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上述事件把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前所未有联结在了一起。中国人民与自己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一时刻真正地体现了出来。有目共睹的是,中国人民成为这一年中国外交的坚强后盾。

如上所说,在“人文外交”具体思路的形成过程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一个最直接的推动因素。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中国外交理念与外交实践的连续性、继承性。

从理论上分析,“人文外交”可谓民间外交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民间外交,是指国家间非政府主体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一个充满智慧的创举。它为融化中美、中日之间的冰峰,促进中美、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推动当时世界格局的改变留下了深刻印记,也为新世纪的中国的“人文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际间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逐步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文化、思想领域。与此同步,中国人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国留学、工作,与外国人进行各种直接的接触。中国人民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对国际事务和本国外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昔日的民间外交亟需整合资源、拓宽领域,“人文外交”便是其顺理成章的新的发展。

在考察“人文外交”的形成背景时,除关注其历史因素、时代特征外,还应该看到来自其国内、国际的影响与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国内社会“凯歌式行进”的30年。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浪潮中,中国与世界一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4]个人的社会地位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个人价值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目前,中国的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外交的诉求有所增加,需要有了解的渠道、表达的机会和参与的平台。近年来,一些与此相关的交流平台日益活跃,逐渐形成了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网络,使得他们能够“以间接而非直接的方式作用于外交过程”。[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日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眼光。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宣示着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外界对中国贫乏的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还存在多种质疑的声音。在某些问题上,中国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如经济领域的能源问题,政治领域的领土和国家统一问题,敏感的人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很多现实而具体的要求。

以上分析从不同角度表明,中国外交突破其传统的思维定势与行为定势,拓展其更为广阔的外交空间,已经成为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从而融入国际社会、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比中俄之间成熟的“人文外交”机制,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率代表团访美,希望借此机会把两国的人文交流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中国主张:中美之间建立健全人文交流机制,同时实现人文交流官民并举:在政府交流的同时,推动各种民间团体、教育和科研单位、企业、传媒以及青年等社会各界在人文方面的交流。

中日之间的人文交流,一直以来都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之间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活动不断涌现,如“中日旅游观光年”、“中日体育交流文化年”、“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等。2008年5月,中日双方还签署了中日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

随着近年中非之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非之间的”人文外交”得到了扎实的推进。2007年,中国文化部举办了“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活动,为文化界人士了解对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机会。2008年,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2008非洲文化聚焦”已在深圳市举行。

中欧之间“人文外交”的最新进展,要首推2008年10月所举行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当时,来自欧盟成员国的著名专家学者、文化中心和私人文化机构的代表以及部分外交官,同中国文化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主办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计划今后每年分别在欧盟和中国举行这样的文化对话,使之继续发挥在双边人文交流方面的引领作用。

四、当前中国进一步开展“人文外交”的制约因素

以上的具体分析说明,中国的“人文外交”在其理论上与实践中正在逐渐地发展。它同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等等,一起构成了当前中国的总体外交。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文外交”的具体地位还会不断地上升。但同时也要看到,因为“人文外交”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和思想内涵,以及它所承载着的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大使命,它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受到一些具体因素的制约:

其一,“人文外交”重视非官方的个人、民间组织的作用,而现实的状况则是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严重不足,民间组织的具体身份、地位、布局和规划都有待规范;再者,即便是参与到外交过程中的个人和组织,其自身的修养、组织建设与能力的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二,“人文外交”打开了世界看中国的另一扇窗户,而窗户里中国自身的发展才是人们真正所关注的对象。一位政治家曾经打过一个比方,现在的中国就像刚成年的孩子:经济发展了,可以“自立”了,但“更要有自我改造和提高的内涵”。[9](p48)也就是说,中国还需要继续发展,中国还需要各方面的进一步积累和修炼。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依靠自己的魅力真正“自强”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总之,中国要解决其自身发展中的问题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其三,中国以往的对外交流工作,有其基于当时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其中既有体制因素,也有人的思想、观念因素。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地进行理念更新与体制规范,中国的“人文外交”很容易走上“宣传”的老路。即只讲形式,不求实效;外表光鲜,内容陈旧。实践已经证明,“传播力就是影响力”。[10]中国“人文外交”大格局的实际构建,必须首先解决其具体资源和途径的开发、创新问题。

推广“人文外交”,是中国对外事务在后奥运时代的一项长远战略。作为中国外交的新路径,应强调长期坚持,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同其他领域所开展的外交一样,“人文外交”的开展,需要进行外交理念的调整和外交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需要调动包括非官方的个人和民间组织在内的多元因素的能动性,引导其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在国际社会里,中国建设和谐世界正面临着不少的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传统的民族和国家间的利益摩擦时有发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挑战,既给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未来中国的“人文外交”施展其魅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杨洁篪奥运后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08-10-06

[2]2009年中国外交白皮书将公布拟拓展“人文外交”[Z]chinaynetcom/viewjsp?oid=47942935&pageno=3,2009-01-20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国外交在“关键之年”的新角色[Z]2009-01-12,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01-12/1523640shtml

[5]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n]theorypeoplecomcn/GB/40764/63787/63791/4397209html,2006-05-23

[6]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

[8]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4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中国一直在教育之路上探索前行。事实上,故步自封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国内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形势而言,新时期国际政治的多元化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国际政治的频繁交流带来了文化上的深入交流,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形势,这就要求国内高校利用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水平。[1]从国内形势而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国内发展形势日益稳定,正是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时机。高校应把握这种有利的形势,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多“走出去引进来”。

1.2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是时代大潮下的必然选择,更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其次,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展示、传输给其他国家,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最重要的是,新时期深化高校国家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国内高校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术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让国内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2]

2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2.1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逐渐增强

环视国内高校教育的现状,已经有一大部分高校将国际交流与合作设定为了一项长期目标和基本任务,并具体讨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正在着手推行。很多学校设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专门办公室负责筹划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事宜;有些高校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了“留学生管理中心”,以促进国内外学生的交流学习。

长沙明照经贸外国语专修学院(以下简称我学院)从2007年设立“国际交流科”,后又于2009年升级为“国际交流处”,主管学校的对外交流事务;负责我学院外籍教师在华期间的工作和生活上的相关事宜;负责学院学生赴海外留学和赴海外工作手续的办理工作。

2.2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喜人

自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被提上日程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学习范围也从传统的中文学习扩展到了经济、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国内高校也不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力求突破传统模式的枷锁,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2010年开始开设“日本人中文学习班”,每年都会有数批日本人来学院短期学习中文。通过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我学院不仅深化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也拓宽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给我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更宽的海外留学以及就业的道路。比如说,2013年来我学院学习中文的日本G.tRYCo.LtD的董事长合田阳一先生,在我学院进行了为期2周的中文学习。通过这段时间在我学院与日语系的学生们同吃同住,合田先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学院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他在课间交流日语,提高日语口语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学习期结束后,合田先生提出愿意给我学院学生提供在深圳分公司实习和毕业生去日本工作的机会,进一步拓展了我学院学生的就业渠道。

3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

3.1创造独特优势,与国外学校强强联合

尽管目前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却没有找到与国外学校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院校没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国内各大院校应该挖掘自身优势,并以此吸引国外院校的目光,与国外院校创办合作项目,强强联合最终达到共赢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某学科优越的师资力量,与国外院校联合创办该学科的科研项目,将自己的优秀教师与国外院校的优良设备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争取更多项目资金。

我学院作为长沙市最具历史的一所外国语专修学院,日语是我们的拳头学科。日本的动漫产业举世闻名,我国有很多学生从小是看日本的动漫长大的,对日本的动漫很向往。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充分挖掘学院自身优势,与日本的动漫学校以及动漫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了学院具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信息日语。2010年,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合作,参照对方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在我学院创新性的设立有日本特色的信息日语专业。学生在中国取得国家认可的成教或者自考大专学历以后,可以直接升入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同时,我学院与日本东京typoartplanningCo.Ltd的董事长松本忠先生签订就业合作协议,为我学院信息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开辟了海外就业的渠道。

3.2打造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践行者,要想让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到学校各个层级,就必须练好教师这一队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队伍。首先,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国外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化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及物质奖励,提高高校教师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4]其次,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等形式聚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资源。最后,各大高校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契机,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2011年7月,我学院国际交流处选派优秀教师魏春燕老师和周琪老师赴日本tiJ东京日本语研修所进修2周。主要目的是学习tiJ的直接教学法。魏老师回国后将在日本学习到的直接教学法运用于学院的日语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快速掌握单词和语法。魏老师的良好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此,魏老师于2011年被长沙市教育局授予“长沙市民办教育优秀教师博雅奖”。

2015年4月,澳大利亚四川健康与养老职业教育培训论坛在成都召开。这与我学院正在筹划开设的“护理日语”专业的方向不谋而合。笔者作为学院国际交流处主任亲自赴成都参加了培训。

在加强教师学科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教师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认识,使教师掌握接待外宾的基本技能,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在外宾面前表现自如,将中国文化和学校理念顺畅、准确地传达给外宾。从2011年开始,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在学院开展了“全体教职员工学外语”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由国际交流处牵头,给非外语教学的教职员工教授外语的基本用语。不管是计算机教师、语文教师,还是后勤、学生处的教职工,甚至是看门的大爷、打扫卫生的阿姨都学会了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能够用外语跟外宾问好。

对于专门负责外宾接待的教师而言,在掌握外宾接待的基本技能基础之上,还必须对国外知识做到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在外宾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接待外宾的时候不会因为知识面狭窄和马虎大意等原因怠慢了外宾。2012年7月,我学院东京事务局的积田吉起局长在国际交流处的邀请下来到学院,给国际交流处的教职员工做题为《报告商量联系》的报告。介绍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的工作方法,使国际交流处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接待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

3.3简化出国手续,方便学生“师夷长技”

就目前国内院校的出国程序而言,不得不提的就是出国手续复杂,很多学校的学生想要出国需要从学校和户籍地所在地往返很多次,这样的弊端对国内学生出国深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学校留下更好的印象,国内院校应该适当简化出国手续,明确出国需要提供的证明文件,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方便。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设立之时开始,就致力于给学院的学生提供便捷的出国服务,实行“一对一”咨询,定向外派服务等。从2010年至2015年,我学院通过国际交流处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300多人;出国工作的学生达到500多人。学生留学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学生出国工作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自2008年湖南省商务厅授予我学院“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至今,我学院获得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授予的“2010年度长沙市外经合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优秀基地”以及“2012年度长沙市对外劳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结论

综上所述,正如对外开放对国家的重要影响一样,新时期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客观而言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国内各高校仍然需要从思想、制度、队伍和物质等方面继续深化,通过挖掘自身优势、优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等方法,增加国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的范围,深化国际合作的深度,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系统化研究及对策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

[2]张海波.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5

国家形象的定位

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大国,塑造文明、民主、发展、和平、环保的整体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逐步消除各种误解,维护国家形象和根本利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文明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已日益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塑造文化强国的形象。

民主的中国。为了有效地转变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政治文明,赢得国际社会更为普遍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要顺应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支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坚持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现有的国际秩序建设,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逐步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既是中国扩展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条件,也是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主流体系的必然要求。

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并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与“稳定器”。当前,一方面,应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误解和疑虑,主动向世界说明自身的发展状况,化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应更加致力于塑造自己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类型、原因等方面的误读。

和平的中国。和平形象是中国在迅速发展中最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所展示的国家形象。热爱和平、追求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依据国际法原则履行自身的国际义务,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远洋打击海盗、促进半岛和谈等都表明,中国正在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

环保的中国。从倡导“绿色奥运”到积极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再到把pm2.5值纳入环保监测范围,说明中国已将环境变化作为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议题,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考虑。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中国还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各种环境合作,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象,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环境变化。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与途径

在明确了自身的国家形象定位之后,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公共外交机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外交管理体制,以确保本国的文化交流得以正常高效实施。如美国,就形成了以“美国新闻署”为核心的完善而成熟的公共外交系统,集中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主要手段,推销和宣传美国形象。中国应该整合外交部与国务院新闻办等部委资源,来协调各涉外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公共外交中的最高领导权、决策权的问题,确保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避免在处理对外交流宣传时各部门因条块分割、缺乏沟通而导致的重复操作,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稳定而高效的公共外交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提高文化交流的能力。与国际社会打交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在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经验,才能做到留有余地、游刃有余、共谋发展。当前推行的中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尽管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轰动一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但却很难让外国民众深入领会中国文化的细微之处。文化传播讲究细水长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时间长、接触面广,这样才能使对方对我们的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中国还应深入分析国际受众市场,研究不同国家民众的思维特点与对中国的反应,做到因人、因地制宜,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大力扶植民间文化交流。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民众,历来比较抵触“官方文化”。因此,中国要尽快在世界范围进一步提升整体亲和力,就必须着重借助民间力量。中国政府应整合现有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与人力投向民间文化交流领域,尽量淡化文化交流的官方宣传色彩。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还应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体育赛事等落户中国,通过邀请各类知名人士来华,以其所见所闻影响其本国公众,在交流中逐步提升中国形象。同时,中国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打破西方国家的信息垄断,激发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加深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加强教育文化交流。教育文化活动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属于“长远收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留学生培养。中国已吸引了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今后应更加注重在留学软硬件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保障,让他们不仅在中国能学有所成,而且成为对中国友好的国际支持者,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形象传播者;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汉语战略。输出语言主要是为本国培育一批海外拥护者,并影响他们对当前各类问题的看法。截至2010年10月,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处孔子课堂,成为各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此外,还应将设立国外文化中心等,作为国家文化与国家形象“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坚持。

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与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劣势,文化品牌难以走出国门,制约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对此,必须要寻求突破。一方面,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资金投入与一定的政策扶植,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面对各国的竞争对手,只有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才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争取发展空间,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塑造一个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亲和力。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活动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在众多的高职院校当中,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的课程,但是很少有相关学校可以有效的进行商务英语的口语教学,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这也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1.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笔者认为还应包括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文化理解能力,指的是在交流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存在的感知、情绪等差异,并以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所谓交流能力指的是可以在有效克制文化背景差异的情况下,迅速的建立交际关系,解决出现的潜在的交际问题,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

2.现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就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状态来说,口语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弱项,其实不仅仅是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在其他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在工作当中有效地进行商务交流,达到既定的商业目标。实际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发音不标准,而是没有将英语当做一种工具加以利用,对自己的口语没有信息。因此应当从这个方面来解决目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问题。

二、影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1.主观因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历来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都具备很强的发散性,但是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思考的直线型,这就导致了在主观因素上中西方的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交流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具体事物的逻辑分析,但是汉语当中交流的过程更加注重对整体意思的概括。例如在语法当中,汉语的时间顺序是年月日,但是西方人的时间顺序则是日月年,中国人在听到表扬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谦虚的否认,而西方人更多的是欣然接受。这种传统教育造成的主观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客观因素。能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教育方式因素、社会导向因素三个方面。所谓制度因素,是由于目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英语交流功能的使用,如果考试当中不考口语,那么学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商务英语口语;所谓教育方式因素,是由于我国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英语和商务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实际应用教育;所谓社会导向因素,是由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大多是就业论,所以学生会认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用,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三、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突出学生在口语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当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通过采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也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应当积极的进行行为引导,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环节设计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当学生不敢开口说的时候,应当给予及时的激励,对于学生口语所出现的错误,应当及时的纠正,在课堂教育完成之后,应当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放大表扬,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认识,一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商务宴会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商,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找到跨文化交流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商务交流的失败案例,向学生说明这种商务活动当中对文化背景理解的重要性。

3.利用体验教学传播跨文化知识。体验教学是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成功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国际商务礼仪,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做好体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进行讲解,一方面学生对这种方式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某些重要场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交流特点。如果有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方式开展教学。

4.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同样要想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应当使用实践的机会进行。鼓励学生参与英语演讲、英文歌剧排演、和外教交流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与外国人进行对话交流,或者是通过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7

教材在教学题材上分为阅读和视听教材;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开展选修课《跨文化商务沟通》四年以来,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及其他辅助教材给予任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所缺乏。跨文化交际之父e.t.Hall提出,语言是文化地图。语言本身的词汇使用和篇章结构代表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沟通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往往非语言如肢体语言、语气及空间和时间等占据整个交际的90%,另外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所采取迥异的方法,因此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课题。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其间交际个体通过对新的、不熟悉的或变化了的文化环境的重新定位,与这些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互利和功能健全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

跨文化英语教学分为五个层次:跨文化的词汇教学(文化意义对比),跨文化社会语言学(文化价值定位),跨文化语篇(内容分析———写作方法,词汇分布),跨文化的正负语用迁移和批判性评价(语言标准———唯英语论和跨文化标准)。前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语言输入,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后两个层次为语用输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灵巧性。针对前三个层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包括本土各民族、地区和性别的不同文化交流。案例收集包括外交、新闻、广告、旅行、商务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文化冲突的表象及其原因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客观真实性;(3)较强的综合性;(4)深刻的启发性;(5)突出实践性;(6)学生主体性;(7)过程动态性;(8)结果多元化。学习者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外国文化的价值观,正确评价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情况。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检测

为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后作业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写作、翻译、大量阅读相关和课后练习,还有音频、视频和文化报告等形式。其中文化报告包括新闻评论(要求要从文化视角来评论),视频为文化习俗介绍(介绍一种当地的文化现象给外国人,或者对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和采访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年轻人(主题是外国人在中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音频为采访外教录音(是关于文化主题,采访不限题材)。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活动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选中国文化主题拍摄视频为例,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虽然目前国内外文化贸易交流活动频繁,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结合所学的相关跨文化理论,根据某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拍摄制作5至10分钟的短片视频,生动介绍该文化现象,如某礼仪具体每一个步骤;(2)各个小组负责的主题不能相同,如春节、婚礼、茶道、酒文化、新居入伙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兴趣来选题;(3)视频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创意发挥,模拟某个文化现象,或现场拍摄,注意声音、图像和字幕的配合,非自创内容不能超过该视频的5%。学生的视频作品得到外教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反映,的确从这些视频上学到了某个特定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步骤上。学生们用英语把本族文化推销出去,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但是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寻求对象和解决拍摄中图像、声音的问题都给学生造成困扰,文化敏感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决定了该活动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8

成为学校办学层次提升的助推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过程。桥城的未来发展,要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个性。主动吸收时代精神和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文化品质,彰显学校特色。

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催化剂。教育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和借鉴并进而创新,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开展教育交流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桥城中学初中生国际交流,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国际性视野,以家国的情怀,带动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到一个彼此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的对话”中,促使学校在开放与融合中重建与创新学校特色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成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公民的有效载体。学校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派送老师和学生出访交流学习,让学生走进异国名校,领略当地高质量的教育,体验多元文化,培养独立人格品质、文化包容精神和国际交往能力。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在学校里营造跨文化、跨学科的外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素养。通过人与文化互动,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使师生的国际交流成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公民的有效载体。

二、初中生国际交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施策略

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基于初中生国际交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定位的相对独特性,其实施策略主要包括:

1.凝聚校园精神,提升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学校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桥城中学之所以成功是桥城人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博怀。人与人之间不争名利、不计得失、乐于奉献、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桥城人还具有开拓进取、奋勇争先;敢攀高峰、当仁不让;乘胜前进,誓创第一;走向卓越、追求完美的办学目标和集体愿景。要长久地保持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办出学校的特色,必须提升一个更符合学校特点、有利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办学理念。桥城中学在“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的校园精神引领下,把办学理念提升为“德厚文博、心宽志远”。其含义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胸襟、健康的身心、心系家国的情怀、远大的抱负、国际的视野,成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社会竞争力大的国家栋梁。这个理念和目标,是桥城中学校园文化氛围、教育教学现实、未来发展的高度概括,既富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

2.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以点带面拓宽师生思想境界

2010年,在“双方自愿、双方交流、互相推进、共同提高”的原则下,桥城中学分别与澳洲的可丽菲尔国际学院和香港的汉华中学结为姊妹学校,实现彼此在学术、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自2011年寒假起,桥城中学均利用寒暑假组织多批学生赴澳洲布里斯本“可丽菲尔国际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另外,每学期组织学生前往香港汉华中学交流学习,同堂上课。在这样的交流学习中,学生能够了解国外的成长环境,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课堂文化等。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到香港交流、选派英语教师到澳洲、英国培训,以及接受香港师生、澳洲教育团队的回访交流。每次交流活动之后,学校让参与的师生通过校会、班会、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方式与校内的其他师生分享心得体会,以点带面拓宽教师和学生思想境界。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9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

1绪论

1.1研究概述

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对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广州市三个较为典型的信号交叉路口进行实地调查,分别是康王北路-中山七路信号交叉口、越秀北路-中山四路信号交叉口和中山七路-荔湾路信号交叉口,通过视频拍摄,工具测量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交通数据,本文将以康王北路-中山七路信号交叉口为例,分析信号交叉口存在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面的问题,并提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措施,供交通管理者参考。

2交叉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广州市非机动车交通管理现状

随着广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州市在2007年起城区内禁摩,非机动车呈快速增长态势,广州市内的电动车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广州市应当加快提出对电动自行车的方式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3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原则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皆是按机动车交通通行方式处理非机动车交通的,即在同一信号相位让非机动车跟随同一流向的机动车混合通行。但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特性有很大的差别,而更接近于行人交通流的特性,如下表所示:

故应从时间或空间上考虑,将非机动车、机动车、行人三者分离,减少冲突。

3.1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根据非机动车交通流的特性、非机动车在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管理原则,为了提高非机动车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也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信号交叉口内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应结合空间优化和时间优化,并考虑各交通流的流量,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设计了以下几种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以下方案应结合实际情况自由组合搭配,仅供交通管理者参考。

4空间优化设计

设置非机动车右转弯专用车道

利用现有的路面开辟专门用于右转弯的非机动车道,可设置绿化岛、交通岛、隔离墩或地面标线等手段,与其他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加以区分,提前对右转非机动车进行分流,可缓和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利于交通安全。适用于右转非机动车流较大、机动车的交通量较大、交叉口空间较宽的信号交叉口,并且骑车人遵守“各行其道”规则。

设置非机动车左转弯专用车道

如上文所述,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交通冲突是影响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信号交叉口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能有效地隔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减少机非冲突。可使用彩色路面或标线来标示出非机动车左转弯专用车道,并适当地调整机动车相位结构,考虑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该优化方案对进口道宽度有一定的要求,适用机动车设有左转专用相位的信号交叉口,且适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

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实现左转

当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直接左转时,若没有设置左转机动车专用相位,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很大,非机动车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可让非机动车与行人以相同的方式过街,在横向道路非机动车进口道的前面,设置左转非机动车候车区,绿灯亮时左转非机动车随直行非机动车运行至前方左转候车区内,待另以方向的绿灯亮时再前进,即变左转为两次直行。此方法也可将直行非机动车流与直行机动车流分离开,减少两股交通流的冲突。左转待行区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信号交叉口的几何条件,相位以及信号配时,以不影响同向直行机动车和对向左转车辆的正常行驶为前提。适用于左转弯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的信号交叉口且要求信号交叉口内部空间要足够大。

停止线提前

由于非机动车具有多变性,成群性等特性,加之启动速度快,驾驶灵活轻巧,将非机动车停车线提前,可以缩短非机动车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时间,并能将非机动车到达冲突区域的时间与机动车到达冲突区域的时间错开,有效减少冲突的产生,保证非机动能安全通过信号交叉口。同时可设置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实现非机动车信号早启,让非机动车流与机动车流充分分离开。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大的信号交叉口,且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交叉口。

非机动车与行人共用人行横道

根据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原则,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流特性有较多的共性,故当非机动车流量较小时,应将非机动车与行人放在一起考虑。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内的混杂程度降低,同时使得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和行人通行空间可以相互利用,提供了交通空间的利用率。在共用的同时,可以通过标志标线等措施将非机动车与行人适当分离,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

时间优化设计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合相位

此优化设计应将非机动车流考虑进机动车流的相位,充分考虑每股车流之间的冲突,从时间上将每股车流隔离。比如绿灯时禁止机动车右转弯、对右转机动车实行迟启控制、自行车信号早启早断等措施,都能有效地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降低。适用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

非机动车专用相位

由以上冲突分析可以得知,当非机动车的交通量增加,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的冲突也增加,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性降低,因此,非机动车高峰时段时,建议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相位,将非机动车从交通流中分离出来,不仅可以提高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还能降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适用于非机动车流量较大,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的交叉口并配合标志标线实施。

非机动车与行人共用信号

非机动车与行人共用信号也就是非机动车与行人共用人行横道的信号灯,此方案适用于非机动车较少的交叉口。实际的操作可将原来的行人灯进行改造,加装一个非机动灯,如下图所示,这种设计下行人绿灯与非机动车绿灯之间存在时间差,可适当地错开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行的时间,让非机动车先启动,提前流出交叉口,之后行人再通行,可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也提高了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

文化交流的前提篇10

以上一幕,是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举行的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海峡论坛”的一个小小细节。本届“海峡论坛”由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等四大板块18场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构成,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主持,国台办、福建省领导和台湾重要嘉宾等均到现场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海峡论坛”中,两岸出版交流占据了重要角色,主要举办了“两岸出版印刷发行行业座谈会”和“闽台出版印刷发行业项目对接会”,两岸出版印刷发行业界的领导人均到场,并发表心声,提出两岸交流的可行性建议。

作为海峡两岸出版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书香两岸》杂志,特辟重要版面,全面报道这一两岸出版及相关业界交流的重要会议,在更大范围内传达两岸出版业界的心声。本刊还重点报道闽台出版项目对接的详细内容,向台湾出版界报告福建出版界的重点项目及合作条件,希望玉成闽台出版界更深度的合作和交流。

本次座谈会于5月17日下午在厦门宾馆隆重举行。闽台两地出版业界领导均到场发言,两岸业界精英齐聚一堂,话题主要围绕闽台两地出版现状、困惑,和闽台出版合作的可行性及实施方式开展。会上,大家就各自领域发表合作研究方案,可行性强,指导意义大。现就各家发言,整理综合,精选观点,以飨读者。

[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福建省新闻出版总社社长陈秋平先生]

闽台出版业界:

上佳机遇促合作更新局面拓交流

当前,闽台出版交流面临一个上佳机遇。

2008年3月份以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发展。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为闽台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海峡西岸经济特区建设迅猛发展,渐成规模,两岸经贸合作日益深入,这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新闻出版总署对福建新闻出版业发展和闽台业界交流合作也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在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金门书展、举办福建图书“走出去”系列展览、设立闽台书城等方面,给予有力指导和支持。2008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门签署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闻出版业建设合作协会》,内容涉及出版、印刷、发行、版权、数字出版等各个领域,出台了多项扶持闽台出版交流合作的有力举措。近期,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全省将形成报刊服务业、出版印刷发行业等10大主导文化产业群,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此外,还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些都为闽台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条件。

当前,在此上佳的机遇下,闽台出版业界应如何抓住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实开展合作交流的活动。

首先我们要在中华文化这一面旗帜下开发属于闽台特有的文化资源,如妈祖信仰、客家文化、闽台宗亲文化、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闽台茶文化等。

其次,两岸业者还需拓宽交流合作领域,不仅要在图书出版印刷发行方面加强合作,还要在音像、电子出版物方面开展合作探索。不仅在传统出版领域深度合作,还要拓展到数字出版领域。我们将探索建设福建省出版总社数字出版平台、两岸出版物数据库、海峡图片库以及厦门、福州的动漫游戏和数字出版产业园区等项目,欢迎台湾业界参与和合作。除了业务交流,闽台业界还可加强人才培训合作。

再者,我们的合作要以办好行业展会平台为依托,加强宣传展示。一是办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该会已成功举办了4届,取得较好成效,在两岸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还要办好金门书展、海峡版权创意精品展、海峡印刷新技术及创意精品展览会等。

最后我们还要把合作交流落实到项目上,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推进闽台产业对接和市场建设。重点项目有三。一是建设海峡书局。海峡书局为福建省出版总社下属的一个承担出版发行等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下设海峡书局出版公司和海峡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实体。二是建设产业基地。我们将建设并命名一批海峡西岸出版、印刷、发行、版权等产业基地。三是举办特色活动。如开展海峡两岸儿童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开展两岸设计界交流及相关出版活动,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等。

在当前上佳的机遇下,我们将切实推进闽台出版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要以远大的眼光、不畏艰难的气魄和先行先试的精神,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不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携手走向世界出版物市场,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建设和发扬。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先生]

我们的行动和我们的期待

为响应海峡论坛的号召,我们协会近期将加大对以下项目的推动,促进两岸合作交流。一,参与援建四川彭州地震灾区农家书屋、救灾安置点爱心书屋;二,将第四届“金门书展”扩展到彭湖、妈祖两个会场;三,倾力协助第十届大陆书展在台湾的举办。

我们期待把握当前机遇,邀请台湾出版业界规划“百本农家专业图书”、“千本大众阅读图书”,期望能获得大陆订单。我们期望能与大陆一起,推动华文出版“走出去”。我们还期待台湾出版界有机会受邀参加亚太出版商联合会。

[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傅春生先生]

建立两岸交流的市场机制

两岸业界的交流至今已经20几年了,交流密切的同时我们还是看到很多问题。大陆图书市场很大,台湾业者有很多期待。但目前我们还是没看到良好有序的市场机制。比如台版书在大陆的销售,就有很大限制。我们自身正在寻求解决之道,也希望大陆能够进一步开放销售尺度。

[台北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锡东先生]

出版共携、发行共荣、繁简共生

一.出版共携

两岸出版发行市场的合作前景是比较乐观的,合作的方式我想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1.台湾书在大陆出版

由台湾出版公司出版新书送新闻出版署审查,合格标定物可定为进口台版书,给予书号管理允许在大陆印刷和销售,降低进口成本和换算汇率差价。

2.开放大陆业者落地到台湾合作出版

新闻出版总署在“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业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拓展台港澳及国外市场。具体方式视情况而定。

3.两岸出版业者合作在台湾设点,分担新出版品市场通路。

虽然目前在台湾已经有将近200多处的简体字图书销售点,但缺乏从华文一体化的整体战略上来协调整合。大陆业者只有更多地了解台湾图书市场的相关信息,更多地掌握两岸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合作伙伴,更合理地调整资源。

4.共组华文版权联盟

两岸四地出版社一起向国外出版商洽购版权,取得繁体字和简体字两项中文版权,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取得版权后,还可以共同分担翻译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版权透过此版权联盟专业人员在海外贩卖版权,共同进军国际出版市场。

5.政府提供资金协助业者渡难关

6.出版业者应该有华文全球化的视野

国际上许多出版家预言,下一个全球惊人成长的出版市场是中文市场,但要与英、法、德、西四大语种平起平坐,还需要两岸四地出版人共同努力,特别是营销力量应该形成合力。

二.发行共荣

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图书一直少于出口量,据统计,仅厦门外图中心从台湾进口的台湾图书不足当年出口总量的三成。至于采购台版书方面,目前在大陆的销量虽然还不够大,反之发行空间还很大。台湾出版业、书业集资在中国大陆成立展示、批销中心是有可行性的,但这也需要大陆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协助。我们的主要期待是:

1.对台资批发业、书城和连锁店给予优惠奖励措施;

2.两岸业者合力成立台版书批发物流中心;

3.对于台版书进口应比照大陆简版书“走出去”政策,给予出口退税并给予优惠奖励。

4.鼓励大陆在全球创立的孔子学院积极采购繁体版书籍。

5.中文翻译作品应将港澳台出版品列入奖励补助范围。

三.繁简共生

是世界华文图书出版的三大基地,大陆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几乎占了世界华文图书的3/4,剩下的1/4主要在台湾、香港两地。中华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三地携手、合纵连横、优势互补,只有如此,才符合全球华人最广大的根本利益,让繁体版出版品及文字也有流传的空间。

[台湾杂志事业协会理事长张腾龙先生]

两岸杂志业界交流仍处起步阶段

目前两岸杂志界的交流少之又少,仍处起步阶段,我们协会的工作还有很多亟需开展。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杂志界各地方协会要加强联系,定期举办两岸采编、策划、设计交流研讨会,在实际交流中寻找合作的机会;

2.我们将加强专项分类讨论,不同性质的期刊分别组成小团体,进行精细研讨、人才培训等;

3.协会将在台湾期刊界推进在岗人员证照审核制度,提升采编素质;

4.我们期待与大陆期刊界联手,建立中文体系下论文质量审核标准,破除国外SSCi体系对高质量中文研究论文的制约。

[中华知识经济文化发展关怀协会理事长、台湾环宇出版社社长陈达弘先生]

我理想中的“闽台出版文化园区”

1993年2月,台北市出版人首次组团访问福建,参加“闽台出版合作”座谈会。当时我倡议闽台共同推动在福建设立“闽台出版文化园区”。时隔10年,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福建省也将建设海峡西岸出版基地,我再次抛出这个设想,希望能够梦想成真。

我理想中的闽台出版文化园区,驻扎着闽台优质出版文化企业,大家楼上楼下,串门访友,异常方便。园区还要配备闽台共同成立的“管理中心”,提供后勤服务。园区还要有文化气质浓厚的会议室、沙龙客厅、咖啡馆和酒吧。在园区内工作,让人心情舒畅、灵感迸发。

[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秘书长、城邦出版集团总经理叶君超先生]

5年内数位与纸本的地位将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