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用化学专业导论十篇应用化学专业导论十篇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16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1

关键词: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33-02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而研究生培养是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2014年11月在天津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会议,来自125所高校共计23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就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议题涵盖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及论文质量等方面。开展并不断探索改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化学工程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工程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3],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水平也稳步提高,双导师制、产学研一体化等新型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出[4,5],但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育存在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模式尚未成熟等问题。本文针对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现行的培养体制主要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阶段。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进行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随后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企业实践阶段主要针对企业项目解决工程问题。目前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重视程度不够,校外导师指导较少。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学校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工程实践机会不多,得不到校外导师的充分指导,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双导师制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与研究生沟通平台有限。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以及校内外导师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校内导师只关注研究生的校内理论学习,以完成校内培养为己任,并不重视实践阶段,没有真正做到联合校外导师培养,导致专业硕士的校内外培养出现脱节现象。

3.毕业论文应用性不强,考评体系单一。毕业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与学术性研究生毕业论文区别开,内容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校外导师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在研究生学业考评中,学校缺乏对专业硕士创新性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实践成果的评估和相应的奖励机制。

二、“三位一体”创新型培养模式

研究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以体系化教学方法指导全日制化工类专业硕士,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案,以全日制专业硕士为主体,校内导师针对研究的课题为研究生提供理论指导,校外导师针对课题提出预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汇集校内外导师的各方面建议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技术方案

并开展实验研究。校内导师根据研究生反馈的实验情况,提供方案指导与技术改进,校外导师根据研究生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其进行完善。总的来说,校内导师着重从理论上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校外导师则着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加强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指导,有利于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对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以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方向为例,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研究,在掌握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上,参与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企业导师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同时向学生提出工程中的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计算机模拟,设计流程方案,提供技术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向校内导师汇报实践难题,与校内导师共同研究解决,完成企业的工程要求。

2.建立研究生与校内外导师的沟通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以及研究生要充分利用现代交流方式,丰富沟通渠道,不仅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还要充分利用e-mail、网络聊天工具、博客、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三方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平台,针对所研究的课题,实时交流讨论并将合理性思路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完善专业硕士论文考核及奖励制度。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应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对论文的考核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如化工类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考核,在专业硕士论文答辩、评阅、审议环节中,严格把关,着重考核研究生的工作量及论文的实用性等,不仅要满足论文的基本要求,还要满足企业的工程要求,贯彻实行双导师制,让企业导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参与进来,通过全面、客观、科学、公正、可靠的评价,提高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完善的奖励制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硕士奖励机制,如筹资设立奖学金,奖励在科研以及工程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调动参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同样建立导师的奖励制度,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导师教学评估,将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量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提高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

总之,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培养,形成校企结合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不断推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简介[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8-11.

[2]陈海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J].化工高等教育,1990,(4):32-33.

[3]王静,郭文英,郭秀芬.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实验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共化工贸易,2016,(3).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2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43)公关心理学 *(00644)公关礼仪*(00646)公共关系写作 *(00182)公共关系学*(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647)公关语言 公共关系专业B050309(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20)领导科学*(03291)人际关系学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299)广告运作策略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方向)a0201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88)基础英语*(00208)国际财务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4729)大学语文

经济学专业B020115(独立本科段) *(00143)经济思想史 *(00142)计量经济学 *(00048)财政与金融(J)*(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J)(00104)证券投资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见说明4)a020215(专科) *(00890)市场营销(三)*(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88)电子商务英语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专业(见说明4)B020216(独立本科段)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00995)商法(二)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学前教育专业B040102(独立本科段) *(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409)美育基础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a040109(专科) *(00031)心理学*(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一) *(05616)心理测量与评估(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729)大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B040110(独立本科段) *(05624)心理治疗(一)(05956)健康心理学 *(05627)职业辅导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5628)团体咨询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文化产业专业B020155(独立本科段) *(04123)外国文化导论 *(04127)文化市场与营销(04139)应用写作 *(04122)文化产业与管理 (07675)媒介经营与管理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C050207(基础科段) *(00596)英语阅读(二)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97)英语写作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英语专业C050201(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429)教育学(一)(见说明5)*(00830)现代语言学 (00840)第二外语(日语)(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603)英语写作 日语专业C050208(基础科段) (00606)基础日语(二)

(00844)日语阅读(二) *(04729)大学语文 (09076)日语报刊文选 日语专业C050202(本科段) (00610)高级日语(二)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012)英语(一)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a02020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6)成本会计*(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B020204(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高级财务会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专业B020208(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调查与分析专业(见说明9)B020121(独立本科段)

*(00142)计量经济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a02026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5362)物流英语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B020282(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C030112(基础科段) *(00242)民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法律专业C030106(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00257)票据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63)外国法制史*(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9)房地产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法律专业B030117(独立本科段) *(00242)民法学*(00230)合同法 *(00223)中国法制史*(00227)公司法*(00261)行政法学*(00257)票据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63)外国法制史*(05680)婚姻家庭法 *(00244)经济法概论*(00169)房地产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律师专业C030108(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J)*(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229)证据法学*(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J)*(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116(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120(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专业C030401(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J) *(00860)公安行政诉讼*(04729)大学语文*(00356)公安管理学(J)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a03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 行政管理学专业B030302(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312)政治学概论*(00322)中国行政史*(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新闻学专业C050308(基础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55)报纸编辑 *(00654)新闻采访写作*(00657)新闻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新闻学专业C050305(本科段) *(00529)文学概论(一)*(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659)新闻摄影 *(00182)公共关系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00312)政治学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a082207(专科)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84)计算机原理*(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82)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B082208(独立本科段) *(02142)数据结构导论*(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3173)软件开发工具*(04737)C++程序设计 *(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专业a030307(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182)公共关系学(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509)机关管理 计算机网络专业B080709(独立本科段)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04749)网络工程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计算机软件专业B080711(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J)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护理学专业a100701(专科)

*(02901)病理学 *(02903)药理学(一)*(02996)护理伦理学 *(02113)医学心理学*(02998)内科护理学(一)*(04729)大学语文 *(03001)外科护理学(一)*(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护理学专业B100702(独立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006)护理管理学*(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8)护理学研究*(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1)儿科护理学(二)*(04436)康复护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a080602(专科) (02269)电工原理 (02286)电力电子技术 *(04729)大学语文*(02198)线性代数

*(00012)英语(一)*(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工业自动化专业(独立本科段)B080603 (02290)C++语言设计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420)物理(工)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a080701(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29)大学语文*(02198)线性代数*(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B080702(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饭店管理专业a02021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上海大学秘书专业(停考过渡)a050102(专科) *(00067)财务管理学*(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4729)大学语文*(00182)公共关系学(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00509)机关管理 秘书学专业(停考过渡)B050104(独立本科段)

*(00320)领导科学 *(00261)行政法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a08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194)工程经济 *(02159)工程力学(一)*(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2189)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B080302(独立本科段)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420)物理(工)*(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档案管理专业(停考过渡)a0602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45)秘书学概论 (00777)科技档案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00778)档案文献编纂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779)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学专业(停考过渡)B060202(独立本科段) (00789)外国档案管理(00791)科技档案编研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85)中国档案事业史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322)中国行政史 金融专业a02010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00066)货币银行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金融专业B020106(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8391)金融工程学 项目管理专业B020256(独立本科段) (05060)项目范围管理 (05062)项目质量管理 (05064)项目风险管理

动画专业B080746(独立本科段) (04508)动画设计稿 (04511)三维动画 (04513)数字影视后期合成 (04743)剪辑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a0202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B020202(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4)企业管理咨询*(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a081702(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6606)工程力学(三) (09087)汽车电器与电路分析 (09179)现代汽车电控技术及其故障诊断与排除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a020228(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020)高等数学(一) *(05362)物流英语*(00182)公共关系学 *(05372)国际物流导论*(00012)英语(一)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B020229(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a020231(专科)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20)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B020232(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3323)劳动经济学 *(03325)劳动关系学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a020160(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4570)民用航空法 *(00182)公共关系学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a02031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B020314(独立本科段)

*(10511)销售团队管理*(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a0201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88)基础英语

*(00020)高等数学(一)*(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4729)大学语文 *(00092)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专业B020110(独立本科段)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00102)世界市场行情*(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商务英语专业B050218(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795)综合英语(二)(J)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0840)第二外语(日语)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C100803(基础科段) (03044)中药药剂学

(03042)中药炮制学 (03035)有机化学(四) (02932)方剂学(二) 中药学专业C100802(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9098)中国医药史 (03038)中药化学 (05079)中成药学 (03053)中药制剂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a050406(专科)

(00716)印刷工艺 *(04729)大学语文

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a0202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旅游管理专业B020210(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200)客源国概况 广告专业a05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34)广告策划 *(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636)广告心理学 广告学专业B050302(独立本科段)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82)公共关系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a02020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71)社会保障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B020218(独立本科段) (05966)劳动政策分析 (06091)薪酬管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5965)人才资源优化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B040112(独立本科段)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9097)数学思想与方法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a082217(专科)

*(00261)行政法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00312)政治学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82)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B082218(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3342)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艺术设计专业B050437(独立本科段)

(04462)设计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

同济大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a020206(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4729)大学语文(00173)房地产金融 *(00012)英语(一)*(00169)房地产法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a0808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400)建筑施工(一)

*(02387)工程测量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4729)大学语文 *(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建筑工程专业B080806(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0182)公共关系学*(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198)线性代数*(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0420)物理(工)*(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a08223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程管理专业B020279(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2194)工程经济*(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1852)施工组织与管理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0420)物理(工)(01854)工程质量管理 上海开放大学市场营销专业a020207(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广告学(一)*(00182)公共关系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a02020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6)成本会计*(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行政管理专业a03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a030202(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214(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226(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a050405(专科)

*(04729)大学语文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室内设计专业B050432(独立本科段)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3

关键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甲车辆修理专业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军机械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装甲车辆不断更新换代,在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同时,也给装备修理带来了新的难题。装备的增多,科技含量的提升,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修理人才来保障。在新的形势下,装甲车辆修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修理专业对实操能力要求很高,尤其针对士官修理骨干来说,他们是装甲车辆修理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修理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同时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以便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处理装备修理难题,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整体修理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上目标,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甲车辆修理专业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1装甲车辆修理专业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材分离

在选取教材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不同的教材,两者各成系统,相互分离,在学员学习理论知识时,很难及时了解相应的实践知识;而在学习实践知识时,又不能有效地联系起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离

在安排专业课程时,将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分离开来,过分强调知识或能力的系统化,而缺乏对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的重视。理论教学时,学员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机会;实践教学时,学员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两者时间跨度过大。

1.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员分离

在安排授课教员时,通常选取不同的人,理论教学采用一个教员,实践教学采用另外一个教员,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衔接不上,起不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取得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讲解的良好促进效果。

2装甲车辆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2.1树立一体化教学理念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要想取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成果,应当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编写一体化的教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2.2明确一体化教学目标

在车辆修理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一体化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努力方向,制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措施,不断提高修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丰收。

2.3建设一体化教学设施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保障。为此,院校应该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相应的设施,保证修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进行。

2.4培养一体化教学人才

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人才。因此,授课的教员应当是“双师型”教员,能够满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需求,适时解答和讲解理论难题,及时纠正操作错误,实现同一教员对同一班次学员的全程教学。

2.5跟踪一体化教学反馈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其教学效果怎样,关键在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要。因此,应当跟踪毕业学员在部队的适应与发展情况,及时听取部队领导和毕业学员的反馈意见,适时改进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3装甲车辆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

3.1学习中不能重练轻学

实践操作趣味性强,学员在专业学习积极性高;但对枯燥的理论,教员必须适时引导,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3.2教学中的“两张皮”现象

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理实的同一相融,不能变成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这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教员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并应及时讲授,其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也可以课后总结,或是课前的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4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increasinglygrimemploymentsituation,itbringshugeemploymentpressuretosociety,familiesandcollegestudents.Soitisgreatlysignificanttobuildtargetedcareerguidancesystemwithcombinationofstudent'smajor.onthebasisofthereviewoftheliterature,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psychology,thispaperinitiallybuiltthe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forcollegestudentcareerguidance,anddiscusseditsoperationalmechanism,inordertoprovidesomebasisandrecommendationsforcollegevocationalguidanceinstitutions,thushelpingstudentssuccessfullypasscollegecareer.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Keywords:collegestudents;vocationalguidance;teachingmode;running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58-03

0引言

自2003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而像应用心理学这样一个小学科,由于认知局限,造成该专业的学生有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除了供过于求等外部因素外,最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缺乏,如对职场环境、职业特点和行业类型、专业特征以及专业就业范围信息等缺乏了解。而这又归咎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薄弱。当前高校职业指导过于笼统宽泛,与专业脱节,且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并未列入教学计划,通常靠行政命令实施,各院系并非主动开设职业指导课。本文以延安大学为例,探索应用心理学专业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及其运行机制,旨在为学校有关机构和人员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提供依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规划、了解职业规划,在就业时能够达到良好的人职匹配。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明确自身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1]。

1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来说,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主要是从三个培养方向来设置的。方向一是基础心理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与基础研究有关的一些课程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SpSS教程等、人格心理学;方向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心理测评等;方向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健康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法、心理咨询、问题与行为矫正、家庭教育、变态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上来看,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扎实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加大了心理学的应用化,集中表现在应用心理学课程门类的增多和课时量的加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院还设置了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在精神病院、心理咨询机构、监狱、学校以及企业中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我校应用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外在环境和专业本身发展的变化,自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以来,我校已经进行了三次课程体系的调整。总之,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2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运行机制探究

对于应用心理学这样一门交叉性学科,其课程体系的运行主要应考虑到以下方面:

2.1掌握学科理论和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决定了首先必须掌握学科理论和原理。如《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以后理论提出与研究做好了知识准备;《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也即心理过程的反应机制;《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教与学的发展发展规律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及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2.2开展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心理学是一门兼顾理论和应用的交叉学科,其作用尤其凸显在它的实用性上,因此在专业教育中,应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来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更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为此,除了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了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外,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我们也侧重于实践活动的教学。除了课外的见习和实习活动外,在课堂内的教学中我们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视频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外,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实地咨询和测评、参加新生的测评和回访等校内外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这几年,我校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发展和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活动一般只是局限在心理健康月,所以当时获得的成就因为没有及时强化而受益一般。因此如何使实践活动的效果最大化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2]。

2.3优化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和“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理念。这就需要心理学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应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实用性”、“主体参与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要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从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际出发[3],有利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实现师生教学互动,有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思维。比如,我们在《团体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编写课堂心理剧、专业课题辩论、模拟招聘等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通过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系统的过程,而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大学生初涉职场之前,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规划,而实现此目标的方法除了教师指导、班主任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等途径,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也是一个良好途径。由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相对而言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且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加上学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范围缺乏了解,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候会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将这些知识技能的适用范围涉入进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合理而准确的指导[4]。

2.5加强本科生导师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是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的一种“包产到户”教育方式,其目的是加强老师在学生成长的指导作用。导师除了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发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对处于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导师的指导重心有所不同。

对于大一新生,主要是结合培养方案对学生详细说明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主要课程、特色课程创新能力和就业前景与趋势等,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学什么”和“学成后干什么”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专业和认识专业。

大二的主要指导内容是帮助学生在学业中获得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外,还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三时,学生除了继续保持专业上的发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始关注职场信息,关注自我选择与发展,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选择什么行业和职业,这些都是进入大三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导师的作用则是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好各种关系和思路,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大四时,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学生实现其目标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诸如指导学生求职、应聘以及指导考研的学生选择院校并合理的安排复习和考试的有关事宜。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学生在学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迷茫和困惑,而且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2.6做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工作心理学见习与实习是独立专门而又极其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大学生掌握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技能至关重要。由于心理学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活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见习、实习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尽量能够提供给学生较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尽快的了解职场生活、专业特点、职业类型以及自己适合的行业和职业;其次,见习、实习的单位尽量多样化,即有涉及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企事业单位,增加学生对专业适用范围的了解[5];另外,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尽量突显出见习和实习工作的有效性,而不只是一种形式。这就要求在见习和实习之初,要对学生说明我们组织此活动的目标、在见习实习各环节中应该完成的作业和注意事项、在活动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状态,使得学生在类似实战的专业情境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可以考虑与校外的一些机构进行合作,在他们提供给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的同时,能够不定期的为学生做一些心理学知识在不同职场中应用的报告,增加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6]。

3小结

大学生职业指导不仅涉及大学生的发展,体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需求,还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使用。因此高校要立足实际,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发展与就业的职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保驾护航。为实现此目标,职业指导首先要具体化,即要根据学科的专业特点、就业范围等微观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而这除了学校就业机构等行政机构的努力外,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力量还来源于院系领导、辅导员,尤其离不开任课老师和本科生导师的努力。同时,职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大一时就应该开始,并且随着年级不同,指导内容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所以,职业指导的长期化、微观化、具体化、专业化是心理学专业,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竟乾.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教育版),2006,2.

[2]张福珍.论职业指导元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

[3]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30-31.

[4]胡剑锋主编.大学生职业指导(提高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5

化工设计课程联系教学改革

近年来,化工设计课程在工科类院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3年,化工教指委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工程设计在化工高等工程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化工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表明化工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余国琮院士等多位专家在《面向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科学引导的前提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以用来收集资料、思考问题。为此,新培养计划要求精简课程内容并采取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化工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牵涉专业广泛,与国家政策、企业行业标准、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密切相关,学生需要运用自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结合实践课程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化工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强调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尽量规范地完成设计工作。

一、加强化工设计与理论课程的联系

化工设计的先修课程涉及到多门基础理论课,包括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和反应工程等,还包括一些工艺学课程,其中的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具体工艺过程,对各类设备设计计算和选型。从设备选型、工艺计算到图纸设计也是专业课程内容的升华。

对学生而言,进行某一工艺过程的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等工作时,需要能正确地运用专业知识,设计的不同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反应途径选择,目的产物及副产品的分离方式、分离顺序确定,化工体系的计算方法,相应物性数据的获取,设备选型等,这些内容又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在化工设计开始之后,再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往往需要教师重复讲解知识点和计算实例,增加了指导难度,也会浪费时间。因此,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授课时就提前向学生说明相关知识点与化工设计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这要求授课教师既要理解基础理论,还要理解化工设计的内容,并合理地将二者结合;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所学内容在化工设计中应用,增强学习目的性,激发学习兴趣。换句话说,将化工设计与专业理论课程相联系,对化工设计和理论课本身都有益处。

二、加强化工设计与生产实习的联系

化工设计是对具体的化工工艺过程进行设计分析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最主要的通道,生产实习作为学生接触实际装置最直接的途径,必须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

目前,本科生在化工设计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工程意识的缺乏,很少参考教材以外的资料。只有通过生产实习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有直观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才能在设计中加以运用。化工设计应该安排在生产实习之后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做设计时联系现场的装置。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带着一些具体的任务进行生产实习。例如,画出管道仪表流程图;了解各种设备、原料来源、产品规格、公用工程等;了解“三废”处理、节能措施等,这一过程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经历这样的实习之后,学生对装置有了直观的认识,对书本上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交叉进行的学习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当然,工程意识的培养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锻炼和经验积累,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大部分概念来自于指导教师,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加工程经历十分必要。

三、加强化工设计的规范性

化工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为此必须对化工设计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可以到设计院等单位进修并参与实际设计工作,积累设计经验;同时及时了解行业内最新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用于指导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化工设计结束后,学生要上交设计计算书、管道仪表流程图、车间设备平立面布置图等,这需要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有助学生建立规范意识。例如,化工装置的设计文件应参照《化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G/t20688-2000、《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规定》HG20559-93、《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SH/t3032-2002、《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9-98、《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编制。此外,尽管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在化工设计中对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等问题涉及较浅,也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行业规范,建立规范意识。

四、改革指导方式,鼓励学生交流

化工设计完成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有很大关系。指导教师要不断改革指导方式,设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在设计过程加以合理体现。

化工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素质、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按照不同的观点分组讨论;让学生推举代表,上讲台讲解;对同一题目进行不同方案比较或经济评价,拓宽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等等。总之,应该对提出独特见解的学生加以鼓励,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归纳总结,不断提高指导能力。

在设计手段上,逐步引入化工绘图软件、工艺设计软件,参照华南地区高校的竞赛模式,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最后环节经常被忽视,大多数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及自己发现的问题疏于总结,对此教师可以给出具体要求,促使学生写出设计体会和总结。各届学生可以把经验介绍给下一届,使化工设计课程具备延续性、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设计效果。

五、结语

总之,随着化工设计课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化工设计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尽早建立设计理念,有意识地增强工程意识,使设计过程更加顺利;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化工设计与生产实习之间的联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装置及设备的布置特点,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设计兴趣。指导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工程经验,改进指导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有效地提高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6

一、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首先,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以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增设并强化部分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用较大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括文学类、语言类两大课程群。为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写作在我院继续开设。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几项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相关课程,形成课内教学指导与课外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叶圣陶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为此,我们压缩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尤其是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训练。根据学生实际写作基础,对文章字数不作过多要求。创建文学社,积极鼓励学生投稿。主讲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站上创建“雏鹰习作”平台,发表优秀的学生作品,并以作品发表的数量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及考核要求由课程主讲教师完成。同时,文学史及文学理论主干课程,结合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一的学生能够完成“读书笔记”;大二的学生能够完成“热点评述”、“问题综述”;大三的学生能够进行“读书报告”及“学科论文”的写作。具体实施过程及考评措施由相关主讲教师负责。围绕口语表达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同时结合《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规范及表达能力的训练。《演讲与口才》课程突出课堂实训,并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考核方式以口试为主。同时定期举办诵诗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围绕文章阅读解读能力的培养,开设《先秦文史哲精读》、《论语研读》、《外国文学名著经典精读》等经典文本解读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作品的赏析方法。文学类课程除了基本的文学思潮及知识点外,要求教师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作品,以培养学生阅读元典的能力。

定期开展读书报告等活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其次,分设专业方向,开设系列专业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此部分课程主要根据市场“出口”确定课程内容,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工作接轨。目前针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就业需要,开设了教育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文秘文员三个基本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选修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以适应学生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再次,加强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中国文化史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同时适当压缩专业深化类课程,保留一些对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和系内特色课程,如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增加选修课门数,扩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整体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和“动态型”。开放式指课程向就业所需课程辐射;动态型指除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核心课程系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部分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趋势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配。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强、适应面宽等多方面优势,但在以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经济指标为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却凸显劣势。尤其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基本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之生源素质的差异,培养的学生很难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同类专业学生相抗衡。因此,只有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错位竞争”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形成除了基本课程的调整外,还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切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内容主要为学院统一规定的课内实训、毕业见习、毕业实习。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较宽,很难进行统一的实习,大多采用分散实习方式,指导教师很难进行跟踪指导。因此我们将实践课与活动课列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变过去积极分子个别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普及式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课堂听课状态及课堂纪律都与其他本科类院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讲什么、讲多少不是首要问题,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情况,我们尝试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机制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专业建设问题的凸显,人们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新途径。高职专业建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适应社会需求.形成特色的高职专业;二是参照本科专业建设,形成本科压缩版的高职专业;三是参照中职专业建设。形成中职提升版的高职专业。可以说,后两类高职专业是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成为高职专业建设中的难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这一职业教育方针明确了高职专业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进一步加大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需求“零距离”,这无疑是解决高职专业建设的根本出路。从近几年的招生、就业形势看.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呈现出优势,形成供求两旺。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为例,对构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建设新机制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主动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形成就业导向机制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职业性。从某种程度来讲.职业性就是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专业建设能否主动适应社会实践需要,能否随着生产、技术、管理的变化而改善结构,切实培养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解决高职专业建设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适应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设置专业

根据经济区域布局的需求,设置相应专业,如经济区域以服务业为主。则相应设置服务业方面的专业。如经济区域以制造业为主的,则相应设置制造业方面的专业。

(二)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专业设置与产业及产业群是紧密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必须随着调整,否则,就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具有滞后性,因此,专业要根据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及时加以调整。

(三)适应岗位变迁。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引起了变化,由此应进行专业调整。

二、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专业指导机制

经济管理类专业按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和高校等的行家、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指导专业设置

在老专业的调整、新专业的设置中,我们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对专业调整、设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如医药营销专业,就是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制药产业的发展而专门开设的特色专业。

(二)指导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文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以论证,确立可操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三)指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

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至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请专家指导,了解专业相应岗位能力的构成,熟悉实际岗位的操作流程、方法和技能。通过教师实践,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究,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落到实处。

(四)请专家讲课、开讲座

经济管理类专业每学期都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直接将企业实际做法引入课堂,教得有用,学得有效。同时请专家不定期来院讲座,把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及时传授给师生,营造了师生与专家互动的氛围。

(五)指导学生实践

学生实践的指导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岗位实践.另一方面对学生与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专业能力、敬业精神、遵守公德、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团队合作、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专家的评价客观公正,对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专业主任开拓创新。形成专业责任机制

专业主任在专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专业主任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工作的重心就是专业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主任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别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对毕业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对口程度、岗位适应状态、岗位满意程度和月薪等。通过用人单位调查的主要有思想政治表现、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方面的14个项目。在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初步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讨论,修改初步人才培养方案,再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综合专家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然后上报审批。

(二)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课程整合、落实教师(包括聘请基地的兼职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和考证等。

(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专业主任负责与基地联系,按照“校内基地工厂化、校外基地学校化”的要求,各专业都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跟班实践、顶岗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性能力。同时校内基地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承接开发项目。

(四)检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效果是看社会的认可度,具体通过就业率、稳岗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反映出来。各专业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座谈等加以评价。

四、明确课程组、骨干教师任务,形成专业动力机制

(一)围绕专业进行课程改革

在制订课程和教材规划的基础上,各专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强化实训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目标明确,有校级精品课程,也有争取省级或部级精品课程。教材适应性强,有自编的,也有合作的,还有省重点教材、国家规划教材。

(二)实行教、学、做相结合

在教学中,做到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理论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1:1。实践教学从模拟到真实项目,从师傅带徒弟到顶岗实践。

(三)全面实施“双证”教学

学历证书教育与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把从业资格要求的内容融入相关课程,做到既不偏离专业系统方向,又符合职业工种要求,把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近几年来,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双证”率在98%以上,其中高级的在20%以上。“双证”教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了提高学院的信誉和知名度外,更主要的是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五、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形成专业依托机制

(一)建立分层校企合作基地

校企合作基地按双方紧密程度分为一般性基地、紧密性基地和示范性基地。一般性基地主要是安排学生实习等,紧密性基地主要是进行教学、科研及校企文化互动等.示范性基地主要是在紧密性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地,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

(二)依托基地实施实践性教学

首先,依托基地,把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经济管理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其次,依托基地,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再次,依托基地,进行学生的实训和毕业实践。有的学生通过基地的实践,实现在基地就业。实践证明。依托基地实施实践性教学,是培养人才紧贴市场的有效做法,从而使教学与岗位形成零距离。

(三)理论教学规范化

理论教学从授课计划、备课、讲课、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部门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和考核。

六、严格管理,督导结合,形成专业质量机制

(一)建立督导体系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的质量管理.在专业层面,建立由专业主任、企业兼职教师、课程组长和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督导小组。形成专业督导小组督导、教师相互评教和学生民主评教的体系.与学院的督导相互联系、构成一体。专业督导的重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工作

从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看.办专业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问题。如会计专业即使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得比较健全,但与学生以后上岗的真实环境仍存在差距,其他专业更是如此。因此,校内实训以仿真性为主,校外实训采用跟班、顶岗等形式。实践教学的督导有别于理论教学。既要察看教师的指导.又要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既要查实践教学过程。又要验实践教学的结果。

七、重视专业建设研究。形成专业拓展机制

(一)职业教育专业理论的研究

专业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用以指导专业建设的一般原理。现在着重研究专业建设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高职专业与独立学院专业、本科专业质的差异性问题,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问题,国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国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等等。以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促进专业建设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切实增强高职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二)专业教改研究项目化

专业教改项目分为招标和自行申报两类。专业教改的招标项目一般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提出来的,自行申报项目是教师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而申报的。这两个项目的评议、立项及资助政策基本参照科研项目管理,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研究专业教改项目的积极性,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八、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形成专业促进机制

(一)围绕专业做好班级管理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设定三个具体目标,大一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大二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管理目标;大三以“树立职业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管理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主线,具有梯度性和关联性,并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念为最高境界。班级的活动围绕专业特点来展开.如召开专业相关的主题班会、开展技能竞赛等等。以专业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学生的崇高理想和职业信念,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与专业建设相一致的管理。

(二)班级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培养低分高能教育模式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21世纪各个国家的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这个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拟立足国内职业教育,特别是本校生源情况,讨论探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低分高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面向普通高中、对口升学招生,多数存在专业文理兼收现象,随着高中升学率的提高,新生多存在高考分数低、理论基础不扎实等特点,然而“低分不等于低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将他们能量小宇宙禁锢在低分的世俗魔咒里,要让他们正视自己,摆正心态,懂得发掘自身价值,激发出他们无比强大的潜力。

首先,教育“以人为本”,应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生源质量。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实行的是单一评价机制,特别是高考,一考定终身。单一评价机制下,高分不等于高能,低分也不等同于低能,而国外很多高校在招录学生时,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新生入学后我们不仅传授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重点培养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有机的统一,只重视知识而不重视能力、素质是片面的,能够较强的综合素质,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才是毕业生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其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结构及培养期限和方式,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的培养方式。

如今的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能力摆在学历之上,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考生、家长的志愿选择,经过了近些年“只要上学,不论专业”而造就的大量“毕业即失业”的教训后,近年来考生、家长日益理性化。

我院校领导审时度势,积极转变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提出采用“2+1”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求灵活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在两年理论学习基础上安排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训,并提倡课堂教学利用实景职场、虚拟职场,让学生尽早进入职场,逐步达到知行并重,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责任心强,适应性好;能力强,上手快,肯吃苦,会沟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

第三,全面建立专业认知实习制度,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性和主动性。

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在全校所有专业(特别是理工类专业)增设“专业认知实习”,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改变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其转变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模式,通过以入学后专业介绍——专业认知实习——理论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为主线,首先建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性和主动性,而后配合理论学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不同方式,使职业教育落实到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内容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的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针对生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新生多存在高考分数低、理论基础不扎实等特点,且各专业有文科、理科、对口升学生源并存现象,其理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对于理工科专业复杂的课程、枯燥的理论、定律推导以及乏味难记的公式,由于部分学生缺少理论基础支撑,慢慢便会缺乏学习的热情,并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

第五,加大实训、仿真设备等教学设施投入。对于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应当占专业教学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对于理工类专业,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活动,能突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乏味难记的公式中解脱出来,使理论知识形象化,真正做到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推导结果的应用。

然而,实验实训设备不但昂贵,而且耗材投入也较大,再加上缺乏“双师型”教师,所以小班教学难以实现,大班教学又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成为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质量的约束和瓶颈。而通过引进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性教学,可以满足常规的教学手段、技术、设施设备难以实现的实习实训问题。作为职业技术类院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和仿真软件、设备的经费投入,特别是理论基础要求高、设备工艺抽象性强的理工专业从根本上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和锻炼学生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

最后,开展专业、职业、创业活动项目,力促学生能力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职业、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活动项目能迎合学生的能力发展兴趣,连接学生的能力发展实际,具有较好的能力培育价值。

要在原有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开展专业、职业、创业活动项目,针对专业对口岗位的具体要求,大力开展创新性强、实践性高,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由“服务文化生活”向“服务职业教育”的转变。

作为教育者,我们实践“教育以人为本”,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去验证教育理论,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低分高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篇10

高等学校的学生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这应是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强、业务能力精、专业化程度高,能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职业化队伍。但目前一些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一、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分工与协作中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是专门培养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但现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大部分都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人员,其中许多人既没有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也没有承担辅导员的实践工作经验,要想胜任此项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许多辅导员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一般在四到八年,有的甚至更短,由于没有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训,工作后的专业培训不够,所以,难以承担起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二、学生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要求辅导员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学生个人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这要求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高校的辅导员每人管理的学生一般在150人至200人,有的则达到300人,甚至更多。如何对学生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校风学风,体现大学精神,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知识,有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现有的辅导员由于经过专业学习和专门的继续教育,同时实践能力不足,使之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和群体管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营建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与学生、学校和社会对其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三、学生辅导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亟待提高辅导员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实施者。这要求辅导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更要有深刻的领会,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教育者和实施者的作用。但现在高校的大多数辅导员由于前面所谈到的一些原因,在现实中又缺乏自觉学习的动力和机制,大多把精力用在以后转业的专业学习上,政策理论水平普遍较低,这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建设只能是进一步加强而不能削弱。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应包括三种基本知识和三种基本能力。三种基本知识是指辅导员应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一个辅导员带好一个团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是高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能力是指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和职业指导的能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保证;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问题、社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认知情感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已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的辅导员应较好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心理咨询师应作为辅导员的基本条件之一;如何认识社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掌握求职的技巧等,是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引导者,应掌握较为丰富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较强的实际指导能力,职业咨询师也应作为辅导员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建设,笔者认为: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化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应在原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特点和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开办能培养高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校辅导员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二是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三是现在高校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培训的辅导员队伍,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逐步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并通过一定形式的认证来达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职业化也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并达到职业的基本要求,即应具备三种基本知识和三种基本能力;二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应成为一种职业,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逐步建立辅导员工作的进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三是应规范高校辅导员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淘汰。我国高校的学生辅导员工作,在国外高校大多由学校的学生事务处来完成,其工作人员都经过了较为严格的专业化培训,并特别注重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生的职业指导已成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从事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研究早已成为高校的一种重要职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学生辅导员除了要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服务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觉承担起高校的历史责任。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应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