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十篇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十篇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19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1

关键词:细菌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专业所涉及的仪器日趋自动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检测项目的范围及结果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这些现状都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由中国科技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生物单元),发现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汇报如下。

1背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培养目标指出要重点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在我国日益兴起,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作为评估专业发展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学生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3]。医学院校对学生开展何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如何开展,业已成为医学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4]。细菌画是以不同细菌的菌落作为画笔颜料,在特定显色培养基相应位置勾勒预先设定好的线条和图案,经过培养后,最终呈现出不同颜色和图案的细菌特定画作。通过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笔者发现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2竞赛过程

教研室参加的细菌画竞赛过程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阶段:(1)参赛队伍的初筛:依据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要求,教研室确立参赛团队初筛方案,向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广泛宣传,动员学生3人为一组,自行组队参加初筛,每组提交一个或多个参赛设计图,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风采。教研室收集各参赛团队的细菌画初步设计方案,经专家们筛选后确定8组团队为入围队伍,通知学生准备参赛。(2)细菌画底稿的设计:将8组队伍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有2~3组参赛队伍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要求学生根据竞赛的“初心”主题,使用a4纸进行细菌画底稿的再次创作。(3)细菌画创作前的准备:使用科马嘉公司尿道菌群显色培养基干粉,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配制细菌画专用显色培养基,经质量检定合格后备用;依据细菌画创作的实际操作特点,制备符合要求的画笔工具(小尺寸接种针或小口径接种环)备用;根据细菌画设计图图案配色要求,选择符合显色要求的细菌菌种(例如紫红色的大肠杆菌、黄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蓝色的肠球菌、绿色的绿脓杆菌等),用无菌操作技术分区划线接种于普通培养基,37℃温箱中过夜培养,留取单个细菌菌落备用。(4)细菌画作品的绘制:根据细菌画设计底稿上呈现的图案和颜色用灭菌的接种针挑取对应细菌的菌落,先在显色培养基表面勾边处理,勾勒出图案的大体轮廓,再使用灭菌的接种环挑取对应细菌的菌落在轮廓内细致涂抹,完成细菌画的涂色处理。例如《桔梗花》作品绘制方法如下:先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许绿脓杆菌,在培养基的中间描出桔梗花的根茎,使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少许绿脓杆菌对叶子内廓进行涂抹上色;接着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许红色的大肠杆菌,画出桔梗花并填充颜色;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量黄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画出桔梗花的花苞并填充颜色。(每次使用接种环(针)前后都要用酒精灯火焰反复烧灼,以防污染)。画好的细菌画在培养基底部贴上标签,标记作品名称、时间及创作者等信息,37℃温箱中过夜培养。(5)细菌画作品的修改:观看细菌画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对作品进行拍照或摄像留存。各参赛小组需仔细观察细菌画与设计底稿作品颜色及图案的差别,详细记录使用的每种细菌及使用量,分析作品所呈现的效果与设计图效果差异的原因,制定修正方案和继续实施,提高细菌画作画技巧,改善细菌画作品呈现情况。(6)细菌画作品的提交:各参赛团队经过前期反复创作实践,总结绘制细菌画的最佳条件,按照大赛要求绘制最终细菌画作品,拍照和录像后与参赛相关材料一并提交大赛组委会,等待专家们的评审。

3竞赛体会

笔者指导的刘丽等学生团队创作的《桔梗花》作品最终获得本次细菌画竞赛合肥赛区(生物单元)复赛优秀奖的好成绩,下面就本次竞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存在不足等方面做如下总结。

3.1实践能力的提高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石,随着专业学制的更换,实验学时的压缩和实验经费的紧张,学生实践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课程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发现参加细菌画竞赛不仅可有效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本次细菌画竞赛中所涉及的无菌操作技术、革兰染色技术、细菌形态学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生物安全等实验技能既是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能也是核心技能,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详细分析每一项实验技术要点,示范展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和准确性,参赛选手每日需重复练习上述基本实验技能,锤炼自己的实践技能。经过近半个月的细菌画练习,各参赛团队每位参赛选手的实践技能较未参加竞赛的同学均有显著提高,如革兰染色技术规范性和准确性、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熟练性和结果准确性等,参赛选手们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提高。

3.2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针对特定目标提出新方法、新观点或新创造。创新的过程是曲折的,要能经受住任何失败的考验和多次重复的枯燥,具备创新的责任感,对新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百折不挠的毅力与执著,具有献身科学的意志[5]。随着中国“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正式推动了各高校“双一流”建设教育的启动[6]。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教育的战略目标,各医学院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规划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双一流”医学教育的需要。笔者发现参加细菌画竞赛可作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出符合“双一流”教育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细菌画作品创意图设计、方案书撰写、细菌显色原理分析、结果差异性探讨、结果影响因素分析、视频作品编辑、作品ppt汇报等方面都是由各参赛团队选手在相互协作下共同完成,指导教师仅作为“旁观者”加以引导和评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科学实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参赛的选手们一致表示通过本次大赛的参加,熟悉微生物科学实验过程,学会科学分析实验问题,尝试创新解决问题。部分参赛团队选手由此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正积极申报创业项目,拟构建细菌画设计工作室用于文化娱乐,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细菌画竞赛开展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2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学困生;脱困;自信心

生物学是在初中开始设立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它属于实践科学的范畴。每周安排的课时少,教学任务重,涉猎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学和微生物入门学,这些知识繁杂,系统性不强,学生在学习时困难大。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困惑”。下面谈谈我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心理学困生”转化的认识。

1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素养。对初中生来说如何培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刚刚步入生物学习的初中生感受到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美丽、大自然界的神奇;感觉到生物就在他们身边,生物知识充满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培养兴趣是减少学困生的最好方法。

2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强大的自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自信心的培养成为减少“心理学困生”的又一妙方。如讲解“种子的萌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人每天必须吃穿住行,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人才能正常的、幸福的生活。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正常的萌发生长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寻找出种子像人生活一样的萌发条件。这时学生就会找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喝的水、适宜的温度等等,教师保留正确的条件,舍弃不需要的条件,学生会因自己提出正确的条件而信心百倍。

3师生努力求良方

“心理学困生”的形成除内因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在因素。“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内因,“学困”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要“脱困”先要全面了解“学困”的成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走近学生心灵,才能做好“心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发现“学困”的原因是单个的细菌和真菌肉眼无法看得见,学生无法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或教师培养的菌落实物,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让学生知道如何从不同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它们。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之前,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培养细菌和真菌所采用的方法,知道生物技术在探究活动中的应用。这样,微观的世界就变成宏观的世界,学习的困难就不难解决了。

4探究寻找学习妙方

生物学时一门实践科学,教师讲解重要知识点时,要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通过自己探索学得的知识才不会忘记,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知识,才有可能提高自学的能力。教师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尽可能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先天和学习行为”时,师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教师可根据补充分析材料,说明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注意把握先天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心理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次反复、耐心的、艰苦的工作,满腔的热情,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才能有所收获。才能使“心理学困生”走出低谷,迎来光辉的明天,享受收获的喜悦。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3

关键词细胞显微镜多样性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1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1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其中技能性目标动词“使用”为独立操作水平,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具体内容要求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首先要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学会操作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等重要的实验技能,来观察不同细胞的结构。

1.2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可用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细胞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是初中显微镜操作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细胞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使用。

1.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在本章的第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层次,了解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科学研究历程,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学生对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了解还不到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是否完全相同”,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虽然,学生在初中使用低倍显微镜来观察细胞,但是时隔两年,已经遗忘了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过程。

从学生的心理接受角度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可以利用低倍镜观察,非常想知道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愿意到实验室里进行操作。

从能力要求上看: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需要教师师不断引导。

2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视频及观看实验室里已有的装片,能独立操作显微镜。

通过观看自制临时装片的视频及亲自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总结不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评价设计

3.1课堂评价

目标一评价:通过学生电脑屏幕显示的物像及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价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

目标二评价:通过学生对所制作的临时装片的观察情况,评价学生对临时装片制作的掌握情况。

目标三评价: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价学生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情况。

3.2课后评价

设计课后练习题,要求所有学生准确完成针γ扛瞿勘晟杓频牧废疤猓并根据批阅情况进行改正。

4教学设计

4.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导学案,课后延伸的拓展资料;多媒体课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有关实验仪器;大肠杆菌细胞(细菌)、酵母菌(真菌)、草履虫(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和水绵、蛙血涂片等多细胞生物的观察材料;组织各组组长录制有关临时装片的微课视频。

学生准备:准备制作装片的实验材料;学生组长课前录制临时装片的微课程视频。

设计意图: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前培训各小组长,以便以后协助教师指导同学正确使用显微镜。

4.2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初中生物学习中所观察到的精美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细胞的名称及形态、它们的共同结构及最好的研究方法等。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位于外部保护内部细胞;保卫细胞由两个半月形细胞组成,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肌肉细胞呈长梭形,有收缩功能;神经细胞呈星状,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递效率,红细胞呈圆盘状有利于气体的交换。这些细胞的共同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最好的研究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4.3教学过程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讨论正确使用低倍显微镜的步骤;教师播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过程(低倍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的使用方法: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收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并讨论使用方法。学生再通过视频的收看,明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步骤,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

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标本,如大肠杆菌细胞(细菌)、酵母菌(真菌)、草履虫(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和水绵、蛙血等多细胞生物涂片发放给学生。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小组讨论,在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各种细胞,明确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填写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利用装片进行高倍显微镜的操作练习,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并派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感受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并锻炼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3)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

教师播放各小组组长录制的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的微课视频(黑藻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总结不同生物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用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上盖玻片;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之后组内学生分工,分别利用不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每一组成员先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再交换观察、交流制作的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通过亲手制作,在观察中学会分享、交流。

(4)实验结果记录。

教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1。

学生边观察边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观察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

①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②大肠杆菌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③从上述记录表中,能得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大小上千差万别,细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②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认识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6)评价反馈。

教师要求学生比较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表2)。

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的列表比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反馈,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5.4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归纳、交流和表达能力。

5.5板书设计(略)

6教学反思

(1)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实验与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这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临时装片的制作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了操作程序,培养了归纳和总结能力,也为后面的实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突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从教学方法上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4)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良好机会。在过去的教学中,笔者一直把现成的实验材料直接分发给学生使用,忽略了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4

一、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

及时纠正。由于微生物学发展,对微生物学知识的修正,如细菌的芽孢,为了区分细菌的芽孢不是繁殖体而是休眠体,现把过去细菌“芽孢”的“孢”已改为“芽孢”。如微生物分类,在1977年Carlwoese以16SrRna序列比较为依据,提出了独立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后,把微生物分为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古细菌虽然在细胞构造上与真细菌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但它的进化谱系更接近于真核生物,是属于第三种生命形式,在分类地位上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为三域。为了避免人们把古细菌易误解为是真细菌的一种特殊生物,1996年Carlwoese已公布把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分类改为细菌、古生菌、真核微生物,如若现在仍然叫古细菌是错误的。

避免重复讲授,影响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遗传的三个经典实验采用概述,避免与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重复讲述。在讲述微生物代谢的产能代谢中,对生物化学中讲述的如糖酵解等内容,不再重复讲述,在概括讲述物质代谢途径后,从丙酮酸开始讲述微生物的不同代谢。

随着微生物遗传学发展,各种微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可使人们更有目的、定向地利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因此,教学内容强化微生物遗传知识,增加基因工程的概述。为生产基因产物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现已在普通高等院校广泛使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要在熟悉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特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及教学过程思路,实施多媒体教学。幻灯片版面结构要简明、直观、简捷,选择输入的定义、概念、关键的图、总结归纳性的表格等,要条理清楚,准确无误,尽量做到提纲挈领,讲述、解释的内容不宜输入过多。颜色多采用柔和的色调,少采用刺眼的颜色,如采用绿色背景,缓解学生视疲劳。文字采用3~4级结构,每级文字颜色及字体要固定,为学生建立起不同字体颜色表示为章节标题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一张幻灯片中,文字宜简不宜繁,内容要简洁明了,体现重点,切忌文字材料的堆积。尽量多用图表替代烦琐的文字材料,通过图表分析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字体大小最小不小于24号,最大不易超过44号。重点、难点部分要用固定的字体及颜色标示突出,激发学生多加关注思维,使学生明白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理解、掌握的内容,哪些是重点、难点内容。讲述的每个内容后面标注所在教材的页码及段落,便于学生阅读教材。

控制每张幻灯片的信息量。对易懂、概述的内容一次载入一张幻灯片播出,使学生一目了然,获取完整的知识结构;对重点、难点、分述扩展讲述的内容,要利用动画分别播出条目,同时利用超链接,与相关的幻灯相联系,扩展详述相应的内容,待每个条目讲述完毕,在幻灯片上随之留下所讲内容的纲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学过程运行,并且学生对所讲内容可得到通盘了解,明确前后关系,得到清晰的脉络,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幻灯片的切换、声音和动画的嵌入,要平缓过渡,避免过度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适时地插入声音和动画,缓解学生高度集中的思维疲劳,以利于学生合理用脑,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以声图并茂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自由表达,交互演示,使讲述的内容新颖、形象生动、直观逼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可给予学生较多的课堂信息量。因而,教师必须控制讲课的节奏,既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理解的时间,使学生明确理解讲授的课堂内容,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充分的知识内容。课上以理解为主,少做笔记,课后复制课件。

多媒体教学中图片视频尽量使用学生实验中拍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照片。通过教学,以增强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明确实验过程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5

本节为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三个经典实验,总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本节内容安排为两个课时,本案例为第一课时内容。

核酸的结构、科学探究的步骤都是学习过的内容,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对上述实验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原理和结论。

2.通过模拟发现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尝试信息的处理;模仿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认知论,掌握唯物辩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引入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遗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染色体在遗传上能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经引起生物界激烈的争论。你认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生1:应该可以传给下一代。

生2:遗传物质本身要稳定。

师:很好!还有么?

生3:本身要能够携带大量遗传信息,还要能够精确复制。

师:大家考虑得很全面。那如果你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某种物质是不是遗传物质,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物材料呢?

生:最好简单一点的。

师:比如什么生物?

生:单细胞的,细菌就可以。

师:同学们的想法跟科学家们的不谋而合,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科学家们是如何用实验揭开遗传物质的真面目的。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为接下来的分析实验埋下伏笔。】

二、引入实验,跟随科学先驱一起思考

师:20世纪初,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比较深入。当时已经知道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样就使人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首先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发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探究活动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一种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光滑,叫做S型细菌;另一种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叫做R型细菌。在这两种细菌中,S型细菌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细菌不会引起上述症状,是无毒性的。(ppt展示图片)

师:实验先进行第(1)(2)组的目的是什么?可否直接进行第(4)组实验?

生:第(1)(2)组是做对照的,不能直接进行第(4)组实验。

师:是的,科学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1)(2)组实验可以证明R型和S型细菌的作用,排除小鼠死亡的其他原因。分析对比(1)(2)组实验,说明什么?

生:(1)(2)组对比,说明R型活菌不致死,而S型活菌致死。

师:对比(1)(2)组说明什么?

生:说明加热死亡的S型细菌不致死。

师:对比(3)(4)组说明什么?

生:(3)(4)组的实验结果说明R型活细菌与S型死细菌混合培养后产生了S型活细菌。

师:对。格里菲思从第(4)组死亡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而这些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S型活细菌,说明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该实验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吗?

生:不能。

师:那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这个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以问题为向导形成问题串且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问题紧扣教材,引发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探究活动2上述格里菲思的实验中,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这个因子究竟是什么呢?格里菲思并没有能够证明,那我们来找找看吧!要找到细菌中究竟什么物质是转化因子,先要来看看细菌里有哪些物质。同学们还记得初中学习过的细菌的基本结构吗?(ppt出示细菌结构图)

图3

生: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师:有成型的细胞核吗?

生:没有。

师:是的,除了上述结构之外,有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等结构。荚膜起保护作用,S型肺炎双球菌就是有荚膜的,但没有鞭毛。那么这些结构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生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生2: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生3:荚膜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多糖吧?

师:对!所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蛋白质、脂质、多糖和Dna等物质。要证明这些物质中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首先应该如何操作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最好将它们分开。

师:对,必须将蛋白质、糖类、脂质和Dna分开,才能一一确定它们是不是转化因子。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会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哪一个呢?

(学生纷纷讨论)

师:我们先来回想一下,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是?

生(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师:很好!那各位科学家现在要探究的问题是……?

生: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究竟谁是转化因子?

师:你们的假设是……?

生:Dna是转化因子。

师:那各位科学家的实验方案是什么呢?

生:首先从S型细菌中分别提取出Dna、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然后分别将它们加入到已经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观察结果。

师:你们预测会有什么结果?

生:应该是只有加入Dna的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师:如何鉴别R型细菌和S型细菌呢?

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S型是有荚膜的,R型没有。

师:很好,有别的办法吗?

生:可以看菌落,S型菌落光滑,R型菌落粗糙。

师:很好!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全。其实,1944年,科学家艾弗里就是这么做的。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解决问题了,非常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实验结果。(演示课件)

图4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师:为何要设计加入Dna和Dna酶的那组实验?

生:应该是和只加入Dna的那组实验形成对照。

师:非常好!科学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注意控制实验变量。你们刚才的假设成立了么?

生:成立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当科学家的潜质,好好努力!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是: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实验结果甚至出乎艾弗里自己的预料,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接下来,科学家们依然在努力揭开遗传物质的面纱,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沿着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往下走。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当年这个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所以我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如果你是当年的科学家,要接着去探究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你会怎么做?为了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出,如果要揭示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最关键的步骤是必须将蛋白质、糖类、脂质和Dna分开,才能一一确定它们是不是转化因子。然后,和学生一起复习科学探究实验的五个步骤,最后再让学生去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当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以后,告知他们,这与当年科学家的做法是一致的,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的安排,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又让他们主动地获取了知识,效果甚佳。】

【教学思考】

本节课在实施过程当中,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有步骤、分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且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学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到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对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态度和合作精神。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谁在转化实验中起作用”,“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如何设计实验”等问题,为探索艾弗里等人进行的实验做好铺垫。在探索艾弗里的转化实验时,结合课件和教材的图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最后,指出艾弗里实验的不足之处,即Dna纯度不够,不能排除蛋白质的作用,进而引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下一课时埋下伏笔。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6

抗菌药物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占所有药物的30%左右,其中存在诸多应用不合理情况,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也十分明显与突出,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06~2007年度监测结果发现,我国大多数住院患者耐药突出,这与抗菌药物长期过度或滥用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促进耐药流行密切相关。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加强管理,减少非必须抗菌药物的应用,根据本地区和医院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患者在用药前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可作为临床用药时的参考。控制细菌耐药一方面要控制感染,另一方面要正确应用抗菌药物,两方面要相结合。

1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不断增加,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危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延缓细菌耐药产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先后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通过正确的诊断,判断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确定正确的病原菌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采取各种有关标本(血常规、痰培养、尿常规、胆汁、脑脊液及各种体液)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作细菌药敏试验,同时保留细菌样本,以便需要时做联合药敏试验之用。

要了解本地区致病原菌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流行趋势和易感性,以及考虑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达到感染部位的渗透能力等。杀菌的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病原菌的miC值得时间,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超过剂量间隔时间的40%[1],当细菌经常或长时间处于防细菌变异浓度(mpC)和miC之间时(耐药变异选择窗)就容易产生耐药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尽量选用细菌变异窗较短的药物。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给一次药,在血浆中有较高的峰浓度能发挥最大作用,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时间依赖性且抗菌作用时间较长(抗菌后效应pae)的抗菌药物,每日给一次药,如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碳青霉烯类等。

2抗感染治疗的降阶梯策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初始治疗失败导致罹患和病死增加。不恰当的初始治疗是指所用的抗菌药物没有覆盖目标病原体,或目标病原体对所用抗菌药物耐药。具有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者,初始治疗应采取广谱或联合治疗,尽可能覆盖感染病原体。在一旦病原学诊断明确后,应立即改为敏感和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物。在改善预后同时,减小耐药菌产生,此为降阶梯治疗。

降阶梯策略是上述治疗感染与控制耐药的有机统一,是经验治疗与目标治疗的有机结合。目前认为,降阶梯治疗不失为一种平衡策略,既能对有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提供恰当初始治疗,又可避免不必要地使用过多抗菌药物。在实施降阶梯治疗策略的时候有几点值得注意[2],第一,降阶梯治疗的对象应该是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临床医生应该从宿主免疫状态、临床病状、病原体致病性和耐药性及获得感染场所等角度综合考虑,并根据器官功能状况等评价感染严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实施降阶梯治疗。第二,降阶梯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求个体化选择药物,做到“到位”易,做到“不越位”难,其关键在于对病原体耐药性的判断。临床上的重症感染并非皆为耐药菌感染,敏感细菌同样可以导致严重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肺孢子菌等)。判断是否耐药菌感染应从诸如年龄、基础疾病、近期住院、近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感染获得场所、所在地区耐药病原体的流行状况等全面分析,动辄碳青霉素类或万古霉素的做法实为不妥。第三,病原学诊断仍是临床医生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经验性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病原菌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治疗开始后的细菌培养往往会出现其他非真正的致病菌。

3抗菌药物短疗程治疗策略

随着抗菌药物基础研究的深入、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的取得进步、药物剂量合理的确定,细菌感染的短疗程治疗引起关注和研究。Dunbar等对Cap的研究发现[2],左氧氟沙星750mg每日1次5d短疗程与500mg每日1次10d疗程的临床成功率以及细菌学清除率没有差异。1998年~2001年间发表的6629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抗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物3~5d疗程与8~14d疗程和细菌性疗效相当。近期欧洲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除了铜绿假单孢菌等非发酵菌外,抗菌治疗8d和15d治疗组病死率、复发率没有差别。

4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要有明确的指征

联合治疗曾被成功地用于抗结核治疗,用于减少耐药性,然而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种观点。然而,有些间接证据证明联合治疗可能有用。提示联合窄谱抗菌药物长期使用可能有助于抑制对广谱抗菌药物耐药,而且能有效治疗严重感染包括菌血症。单一药物可能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下联合用药: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感染;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单一抗菌药物剂量减小,因而减少不良反应。

5减少细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应用

面对细菌耐药,如何控制耐药菌流行与治疗耐药菌感染同样重要。近年来,在如何减少与降低医院或病房内耐药菌流行也进行了较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抗菌药物限制、抗菌药物轮换以及策略性抗菌药物干预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细菌耐药的产生与抗菌药物使用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如大环内酯类的应用与链球菌对其耐药有直接关系,细菌对喹诺酮耐药也与该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有鉴于此,如果有目的的限制某些耐药突出的抗菌药物,细菌脱离与其接触,对减少细菌耐药将起到一定效果;如果能通过法律禁止动物饲料添加抗菌药物,也能控制细菌耐药的流行。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7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消毒灭菌;说课设计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是每一个护理生必须掌握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本章节知识理论较枯燥,学生理解困难,下文就消毒灭菌章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消毒灭菌说课选用张宝恩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该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使其更体现社会对卫生职业教育的需求,更贴近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病原生物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目标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融入知识、技能、态度三项目标。

2.消毒灭菌在教材中的地位。

消毒灭菌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材的第2章第3节。该节内容作为细菌概述的重要组成,是本章核心部分。医学操作必须无菌操作,掌握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概念,强化无菌观念是学习重中之重,只有掌握好概念,在实验及实习工作中不断强化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医学操作。

3.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的要求,综合分析学生状况,就三个方面来拟订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及无菌操作的概念,熟悉常用的热力消毒灭菌法及适用范围,了解常见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原理及影响因素。②技能目标:实验操作中初步掌握无菌技术要领,能说出常用热力灭菌法种类,并能根据相关消毒灭菌需要来选择合适灭菌法,能说出化学消毒剂的影响因素。③德育目标: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4.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消毒灭菌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差异,物理消毒灭菌法中的热力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及适用范围。难点是辐射灭菌法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二、说教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2.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即通过教师运用多种直观的方式(挂图、多媒体、教学模具等)传递信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就是把具有某种关联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异同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其本质差异。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与特征,使获得的新知识更加具体、准确,已掌握的旧知识更加深刻、牢固。

三、说学法

针对中职3年制护理生进行课程设计,他们之前已经完成部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为此,可以结合学生理论基础,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提倡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设计。

先给出一段临床护理消毒操作视频,通过对视频资料展示的输液消毒操作步骤的讨论分析,引出消毒灭菌的概念,让学生对消毒灭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讲解。

先用问题导入式:在上节细菌的分布章节中,已知道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的某些部位,但若环境条件不适或变化过于剧烈,可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人类正是利用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作用进行消毒灭菌。引出消毒灭菌的概念,指出消毒与灭菌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1)对教学重点的处理。①消毒灭菌的概念的讲解。主要突出两点:一是针对性差异,消毒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且不包含细菌芽孢,而灭菌针对的是所有病原微生物;二是程度差异,灭菌比消毒更彻底,灭菌所要求的理化标准明显高于消毒。②物理消毒灭菌法的讲解。这部分重点在热力消毒灭菌法,先讲干热灭菌法,从细菌接种实验操作视频引入,点评与消毒灭菌有关的操作步骤,按学生易接受性从易至难:烧灼法、干烤法和焚烧法,并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烤面包和蒸包子引出湿热消毒灭菌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讲高压蒸汽灭菌法后,再点出煮沸法和巴氏消毒法,再结合各自特点讲清适用范围。③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影响因素。讲述几大类消毒剂的消毒机制,常用种类及适用范围。

(2)对教学难点的处理。紫外线消毒法如果深入讲解其杀菌机制,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可结合前面细菌核质结构,只点明细菌Dna是最重要结构,而紫外线可干扰Dna的复制,进而影响细菌的繁殖。因此,本着够用即可,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降低教学难度是必要的。又如电离辐射法,单独讲解,学生理解难度大,采用与紫外线消毒法对比,电离辐射法与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前者是破坏细菌Dna结构,而后者只是干扰Dna的复制。两者在辐射强度上看,电离辐射法大,穿透力强;而紫外线消毒法小,穿透力极弱,师生列表归纳。

3.结束设计。

在讲授完消毒灭菌所有内容后,事先准备多媒体视频情景模似,提出问题,如游泳池水应采用何种消毒法?每班学生按宿舍划分学习小组,并由室长担任组长,每组7-8人,学生讨论后,组长汇总整理发言,教师现场打分,并点评。通过分组教学法,结合理论知识,结合具体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时了解学生当堂吸收情况。

参考文献:

[1]汤群辉.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各论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8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师:图上画的是医院,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以红眼病为例,演示"传染"。

请两名幼儿(a、B)戴上大眼睛胸饰,教师用红色颜料充当肉眼看不到的红眼睛细菌(或病毒),涂抹在a幼儿胸饰的"眼睛"中,以此假设a得了"红眼病",B幼儿"眼睛"健康;a用手揉"眼睛"将细菌(或病毒)带到自己的手上;a和B手拉手玩游戏,将细菌(或病毒)传染到B的手上;B在不经意的时候,用手摸了"眼睛",红眼病细菌或病毒(即红色颜料)就这样传染到B的"眼睛"里,(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B被传染得上了"红眼病"。

小结: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手的接触来传染的,所以小朋友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请幼儿a和B去洗手间洗手)。

引导幼儿了解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水痘:在发病初期,飞沫传播;疱疹溃破,会感染健康皮肤;患病期间,还会通过衣物、用具传播。

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经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经皮肤、物品用具传播。

(3)引导幼儿讨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讨论: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传染给别人?怎样才能快点好起来?

小结: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要回家隔离治疗,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绢、纸巾或用胳膊肘捂挡住口鼻,外出时戴口罩。

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9

1菌株分离纯化

获得足够多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有效筛选产油微生物的前提。那么,从外界环境中高效分离纯化微生物显得非常重要,但有同学不能有效地进行实施。就分离产油真菌而言,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偏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而有的学生却随意从校园一角采土样进行菌株分离,影响分离所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学生在分离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中不添加抗生素(如链霉素或氯霉素等)和孟加拉红,致使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交织生长在一起,不利于后续菌株纯化。此外,还有学生在筛选到菌株后,仅从菌落形态方面简单判断后就将类似菌株丢弃,人为地降低了所得微生物的丰度。

2产油菌株筛选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产油微生物筛选常用的方法是脂肪粒计数法。该方法是使用70%苏丹黑乙醇溶液将细胞内的脂肪粒氧化成蓝黑色,细胞质经过0.5%蕃红复染后成红色,显微镜下统计脂肪粒数而进行初筛[4]。但有学生在实验前期没有筛选到产油微生物,了解得知学生初筛时间存在问题。初筛时间过早,会造成一些油脂积累缓慢的微生物漏筛,但菌株培养时间过长也会造成产油优势菌株细胞内的脂肪粒重叠而产生误差。

3产油菌株鉴定

当前微生物一般采用多相分类鉴定。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形态学观察与生理生化特征等经典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所分离得到的产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经典鉴定方法中,产油霉菌以形态特征为主要指标,产油酵母则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兼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其itS1-5.8S-itS4保守序列,后扩增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纯化测序;测序结果提交到nCBiGenBank中Blast,获得同源性较高菌株itS序列,先利用ClustalX进行多重比对,再用mega5.0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综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产油菌株的分类地位。实践证明,经典鉴定方法繁琐耗时,而分子生物学方法简单便捷,但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其关键步骤是高质量基因组制备和pCR扩增条件优化。微生物基因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续pCR扩增实验。虽然多数学生提取的基因组能够满足pCR扩增要求,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弥散拖尾现象,表明制备的基因组有降解或含有Rna、多糖及蛋白质等杂质。那么,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一是在水浴保温期间,摇动不能太剧烈,以防基因组Dna断裂;二是用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抽提时,上清液应无色,且ep管中的有机相与水相交界处无明显的杂质,否则应重复抽提。另外,还应在Dna提取溶液中加入1μg/LRnase,以除去Rna,提高基因组质量。pCR扩增实验精微,需要格外细心。如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和pCR体系中各种药品的添加顺序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此外,退火温度是pCR扩增实验关键反应条件之一。退火温度过低会导致pCR产物杂带过度,退火温度过高又扩增不到目的片段。指导教师详细讲解pCR扩增实验原理之后,学生掌握了pCR扩增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所使用引物的退火温度,产油霉菌和产油酵母分别为56℃和54℃。

4结论

初中生物细菌的教案篇10

关键词:科学本质观视角;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一、科学本质观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科学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论上了,科学技术是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关键点,在初中的科学教材书上,有许多技术与科学的例子,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经历过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微生物进行克隆,这种克隆技术让一个单独的细菌快速的繁衍出了一个和它体细胞结构完全相同的细菌群,第二个发展阶段时生物克隆技术,这个技术是利用复制遗传基因Dna对生物进行克隆技术,第三个阶段是克隆动物,利用第一个阶段细菌克隆的实验来对动物进行克隆技术,由动物的一个细胞克隆出相同的一个动物。通过这三组的举例、实验,科学家开始证实克隆技术的真实存在,在1996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了一只羊,这只羊叫多利,多利的诞生最特别的是它不是由和卵子结合而生产出来的,而是将绵阳的卵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提取出来,使卵细胞变成了一个空壳,然后再从另一只羊身上取出乳腺细胞,将乳腺细胞输入空壳中,这个过程造就了一个没受过精还有新物质的卵细胞,经过卵细胞的分裂逐渐形成胚胎,然后再把胚胎放入母羊的体内,母羊经过分娩后多利就诞生了。克隆技术的诞生使科学技术在世界得到了重大的突破。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科学实验和技术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离这些技术都很遥远,教材上的内容普遍都是通过文字的叙述来得到实验答案,教师也不会去一一的解说实验过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挑选重要的科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对科学教材的专业术语进行口语化的解释,使科学教材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

教师讲解完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结构后,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例如,教师可根据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提问这种新列车与传统的列车相比较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列车可以悬浮在轨道上方,这种轨道在行驶过程中有哪些优点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讲解,是学生在座位上一言不发的听课和写习题,是以全盘接受的方式去接受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的思想戴上枷锁,无法让学生自由的创造、大胆的创新,随着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通过寻找答案的方式去探究目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死记硬背,也不再是枯燥的只听教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找回了科学热情,通过自己的研究领悟到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

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中,科学知识在课堂上仅仅靠观察、实验、证据这三个方法去进行科学实验,导致教学内容变的抽象化,许多专业名词无法通俗易懂,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初中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去讲解课程,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方式达不到的,例如:第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中,可使许多科学内容不再抽象化,使科学内容更加直观,加快学习的进度,使科学技术更通俗易懂。第二,教学方式从繁复的文字变成了简单的图片形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用反复的去解释科学现象。第三,传统的教学中通常以粉笔和黑板为表达形式,而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让课堂更生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更有趣。第四,科学中的许多技术都是课堂上无法研究的,因为环境的限制,许多科学研究过程都需要用到大型器材和空旷的环境,但是,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后,科学的技术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技术来进行演绎,使学校的教学方式不再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上,使科学以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也让学生对科学的技术过程更了解。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科学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未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目标,在科学的教学方式上,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科学的本质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蓉.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及提升策略[J].课程与教学论,20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