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庭口腔健康管理十篇家庭口腔健康管理十篇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10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1

关键词:模式,主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一项评价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标[1]。发达国家国民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有固定的私人牙医,私人牙医可为全体家庭成员进行定期口腔检查、保健,并建立详细、准确的医疗档案。私人牙医制度使得发达国家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低,其国民牙齿外观也普通好于其他国家和地区[2]。然而国内大多数口腔病患在就诊时,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3],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通过建立“健康口腔之家”这种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模式,公立医院的口腔医生转变角色,由被动看病到主动防治疾病发生,疾病一旦发生便立即被发现,最大程度为人们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了“家庭成员”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1.“健康口腔之家”模式

1.1建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众为“家庭成员”,口腔科医生集体来做“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

1.2确定口腔长期保健医职责

·在“家庭成员”的全力配合下,医生尽全力服务。

·将可能发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发生或晚发生程度。

·将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小程度。

·将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轻程度。

·对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一经发现,立即通报病人,必要时协助病人转科治疗。

·对疾病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家庭成员”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1.3电脑记录“健康口腔之家”的“家庭成员”的疾病信息,电话预约就诊,并签订疾病防治责任书;对原有疾病进行治疗可适当减免费用,对后发疾病根据其性质及医生职责区别对待,从适当减免费用到全自费进行治疗。

2.防治方法

2.1预防

宣传片、睡前刷牙、手把手示教,教家庭成员洁牙防龋器(高压水牙签)用法,为牙齿睡前洗澡等;增强牙齿表面硬度:0—7岁用氟化泡沫[4-6],7—14岁用氟化物,每年4次,对2—16岁应用窝沟封闭剂[7-8],随掉随补。

2.2口腔检查及治疗

对口腔颌面、粘膜、舌及舌系带、腺体、导管口、关节、牙及牙周等部位,排查可能发生的癌、溃疡[9-10]、肿物、畸形、龋坏等疾病;进行迟萌牙拔出、牙周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抛光、调牙合等治疗。

2.3合理应用辅助诊断

·应用放射线片:检查隐性龋(半年至一年1张)等;

·化验:口腔溃疡要做血液粘稠度、血凝等化验,牙周炎要做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B超:检查腺体结石、积液等;

·病理等。

2.4对于特殊的“家庭成员”,如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安排医生上门服务,为其进行口腔预防保健与诊治(加收出诊费、交通费等)

3.讨论

3.1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并吸收了大量的群众为“家庭成员”,口腔科医生集体来做“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这种由被动看病到主动防治疾病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就医方式,使医生进一步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电脑记录“家庭成员”的疾病信息、电话预约就诊并签订疾病防治责任书,利于医患双方分清责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

3.2无病时预防疾病,有病时治疗疾病[11],自出生到终老,无病也定期三个月检查或预防性治疗一次。根据年龄段,按不同需求分组,采取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在家庭成员的全力配合下,将可能发生的口腔疾病,控制在不发生或晚发生及最小程度;将不可控制的口腔疾病,控制在最轻程度。该模式为成员争取了时间,确保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身体健康。与发达国家私人牙医制度[2]所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口腔粘膜病也能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3.3口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可以继发其他口腔疾病。牙齿松动、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弹响[12-13]、偏头痛、肌肉疼痛综合征等的相似病因是个别牙尖过高,牙合关系不平衡,调牙合、保持口腔卫生,调磨过高的牙尖是防治牙周病[14],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要手段。另外,牙尖过高、牙合关系不平衡还可导致神经衰弱,严重者还可诱发心脏病、腰颈骨质及肌腱的炎症。

口腔医生结合应用中医理论兼而防治全身疾病:通过中医舌诊,观察舌、舌腹血管、舌尖的运动方向及口腔粘膜的表现,能够在早期获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症状,一经发现,协助病人转科。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加强了公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医院内部的团结协作。

4总结

总之,通过建立“健康口腔之家”这种综合防治模式,转变了公立医院口腔医生的诊疗理念,由被动等病人看病到主动电话预约、督促家庭成员预防或及时治疗疾病,每三个月一次的口腔保健及预防治疗为医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龋齿等疾病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公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合作,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percymS.oralhealthofadolescents-it’smorethandentalcaries[J].mCnamJmaternChildnurs,2008,33(1):26-31.

[2]thomson,peter.oralprecancer:diagnosisiandmanagementofpotentiallymalignantdisorders[m].wiley-Blackwell.2012

[3]李彩.我国1950-2005年龋病研究文献分析[J]..四川大学,2007,4(12):50-55

[4]胡运苑.儿童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74-75

[5]荣文箕.氟化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4):265-266

[6]施春梅,周嫣,韦惠平等.3岁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完成3年后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04-1707

[7]陶丹英,束陈斌,潘瑛等.口腔医学生早期接触口腔预防临床的实践与体会[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1):96-98

[8]李艳玲.增强对口腔预防保健的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96-97

[9]陈继英.恶性血液病患者口腔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875-876

[10]秦立芳,辛雪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76-177

[1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法莉莉,李国香.常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鉴别及治疗[J].临床报道,2013,21(2):61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2

口腔是身体的“守门员”,把好口腔关,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向民众推广口腔卫生知识,但目前居民口腔卫生状况仍令人担忧。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对口腔卫生进行管理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家人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共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制定科学的护牙计划。

日本在口腔卫生管理方面重视较早,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日本牙科医师会早在30年前就联合开展了“8020运动”,目标是保证民众到80岁仍有至少20颗完好、健康的牙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口腔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王玉华曾在日本留学5年,她说:“我在日本临床实践时,看过很多六七十岁老人的口腔及X光片,虽然不少人都有龋齿等问题,但基本都治疗过,可见日本人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意识很强。”但在我国,老人缺牙、坏牙及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等情况普遍存在,我国居民能做到定期检查和洗牙的更是少数,更多的人都是在有了牙病之后才去就医。

原卫生部在2007年6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中青年(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牙石检出率高达97.3%,患龋率为88.1%,女性龋齿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1.3%。同时,国人的牙周健康率也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中青年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77.3%,牙周健康率仅为14.5%。也就是说,每7人中就有6人有牙周问题。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实施全国口腔卫生保健计划难免有覆盖不到的地方,以家庭为单位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

及早开始牙齿的健康管理,不仅有益健康,还能省钱。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话只是道出了牙病之苦,更严重的是,很多口腔疾病,如牙周病,不仅会影响咀嚼能力,更和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保持口腔卫生对全身健康都非常有益。“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是流行在口腔界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口腔疾病的预防成本较低,补一个没感觉的蛀牙小洞仅需20元,而补大洞需要200元,复杂根管治疗(杀神经)和失牙后镶个烤瓷牙要上千元,种植牙则要上万元。这还没算上去医院看病的交通、误工成本。

钮文异指出,“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只要做到‘牙防五部曲’,即: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早晚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甜食和使用含氟牙膏,健康的牙齿就会伴随你一生。”“牙防五部曲”是保护口腔健康的基本准则,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护牙的侧重点又有不同,掌握好不同年龄段的护牙方法,可使家庭成员的护牙效果事半功倍。此外,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根据准则坚持每天填写“护牙干预表”,自己记录并互相监督护牙习惯,等牙齿出现问题时,也能“有迹可循”。

儿童: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从3岁起,就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在指导下使用牙膏。当孩子的“六龄齿”(即第一颗恒磨牙)长出后,要做窝沟封闭,以防食物残渣和细菌堆积引起龋齿。同时,儿童的乳牙出现龋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抱有“反正都要换,没必要治”的思想,因为牙疼会导致孩子的厌食情绪,乳牙龋齿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引起牙根部炎症,严重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3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

中图分类号:R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30-01

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危害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三大疾病之一[1]。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龋齿,并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引起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和心理障碍等问题。龋齿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预防和早期治疗龋齿成为学龄前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国内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0%[2],但3岁以内幼儿发病情况少有报道。因此,以下通过描述学龄期儿童龋齿的防治,来增强人们的意识,减少儿童龋齿的患病率。

1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原因

1.1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

细菌在龋齿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致龋齿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渣混合后,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菌斑。菌斑中的细菌能产酸,但唾液含有多量免疫球蛋白,能杀灭产酸菌,保护牙齿。唾液分泌不足,牙齿表面的菌斑大量产酸,造成釉质表面脱钙、溶解。因此,保持口腔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1.2学龄前儿童的饮食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酸奶等有损害牙釉齿,容易滞留在牙的表面、窝沟和牙缝隙,为细菌繁殖、产酸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的食物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软,像各种膨化食品、面包、蛋糕等,几乎不用咀嚼就能下咽了。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两岁多还没有真正学会咀嚼,这就使颌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和锻炼,这对孩子的牙齿生长是十分不利的[3]稍硬的固体食物能锻炼学龄前儿童乳牙的咀嚼,使牙齿坚固,也能起预防龋齿的作用。比如食用湖州的烟熏豆,一可以锻炼咀嚼,二可以补充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

1.3家长的文化水平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可能更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对儿童龋病更为重视,能够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4]。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能更好地使学龄期儿童掌握口腔保健的知识。

1.4家庭经济状况

经济收入偏低的家庭,由于母亲的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对孩子的口腔护理差,导致这类家庭的儿童乳牙龋明显多于经济收入较高家庭儿童。

2学龄前儿童龋齿的防治

2.1家庭

2.1.1控制饮食中的糖

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多吃些瓜果蔬菜,牛奶、蛋类、肉类等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并在日常膳食中要限制蔗糖的摄入量,少食或不食容易坏牙的食物,尤其是稠粘的糖食,以促进牙齿的健康。

2.1.2养成刷牙的习惯

家长指导儿童学会正确的刷牙,并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早晚刷牙,每次持续时间3分钟。特别注意刷后牙的咬面,刷牙后要漱口。切勿横刷牙齿,否则不仅不能清除食物残渣,久之会损伤牙龈。

2.1.3使用合适的牙刷和含氟牙膏

儿童需使用软毛有弹性、刷头小而薄、刷柄宽而长的儿童保健牙刷。牙刷洗刷干净,刷头向上放入杯中,置通风处干燥,且勿用热水烫洗。每2个月换1把新牙刷。氟能增强牙齿表面矿化程度,提高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和减少乳牙龋齿病的发生,但是含氟牙膏要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

2.1.4锻炼牙齿

每天坚持按摩牙龈,每天三次,以便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抵抗力。唾液可以看作是护齿卫士,咀嚼和适量喝水都能刺激分泌唾液,保护牙齿。

2.1.5定期检查

每半年定期检查牙齿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还可以尽早干预。

2.1.6及时治疗

龋齿后需及时就诊、治疗和定时复查,以防龋齿进一步恶化。如果不及时治疗,烂牙越厉害,今后做根管治疗的几率就越大,费用也更贵。更严重的是,乳牙龋坏,还会累及咀嚼功能及恒牙,从而带来消化吸收和面部美观等诸多问题,对恒牙的萌出时间、排列及发育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2.2学校

2.2.1加强锻炼

鼓励学龄前儿童参加室外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维持体内正常微量元素,如通过晒太阳可以促进个体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以维持个体体内血钙维持正常水平,减少龋齿的发生。同时体育锻炼能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力。

2.2.2保持口腔清洁

午休前,幼儿园老师指导监督学龄前儿童集体漱口。因为午休时间较长,唾液分泌减少,增加龋齿的发生概率。

2.2.3加强教育

幼儿园教师通过图片、卡通画、画报等形式在幼儿园进行口腔基本知识宣教。

2.2.4提高素养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加大口腔保健知识的力度。

2.2.5定期体检

幼儿园管理者把口腔检查加入体检的项目,以便能够及早的发现龋齿病,及时治疗。

2.2.6开展爱牙日活动

每年的9月20号为全国爱牙日,幼儿园应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爱牙日,组织主题活动,要求家长参与,强化儿童与家长的爱牙意识。

2.3社区

2.3.1早期预防

(1)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认识,让其督促或帮助孩子早晚刷牙,限制吃甜食,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开展口腔保健的讲座,向儿童及家长示范如何刷牙,使学龄前儿童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3)在社区档案登记龋齿患儿的信息,以便定期随访,不断更新档案信息;(4)将口腔保健工作纳入社区儿童保健范畴,定期为儿童进行龋齿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2.3.2及时治疗

发现龋齿患儿及时就医。对严重龋病患都辅以药物治疗,并向患儿家属解释使用药物的剂量,注意事项。

总之,龋病的防治工作重在预防,社区应加大对家长进行有关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促进儿童健康行为的形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齿的患病率,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川碧,陈海琼,刑存乔.三亚市2354名2~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30~4332.

[2]钱萍.儿童龋齿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239~240.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4

[关键词]正畸治疗;综合干预;依从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1(c)-0129-03

HaynesRB等[1]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由于口腔正畸治疗疗程一般为1~2年,而且还需要佩戴1~2年的保持器,再加上患者年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健康教育以及配合治疗的自律性有很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畸治疗的效果。正畸治疗的矫治效果和矫治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医生的诊疗水平,而且与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关系密切[2]。笔者针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依从性较低的问题,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11年5月在本科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400例,其中,男172例,女228例,平均年龄14.6岁。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错颌类型及矫治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仅辅以口腔卫生指导,实验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采取医院和学校护理干预、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及从认知、心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医院护理干预(1)进行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错颌类型、矫治方案、心理问题等向家长和患者讲解相关的口腔疾病常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只有破除口腔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接受正确的治疗、按时复诊,才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口腔和美丽的容颜。(2)电话随访。建立正畸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电话、通信地址,定期进行电话联系,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同时告诉患者联系方式,患者和家长如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咨询。

1.2.2学校护理干预通过制作口腔科普知识板报等形式,科学宣传错合牙畸形的形成原因、症状、危害性、发病情况、矫治方法、疗程、正畸注意事项等,增加老师和学生对错合牙畸形及正畸治疗的正确认识。目的主要是继续进行口腔健康行为指导,使正畸患者能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加校内活动,让患者的正畸治疗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1.2.3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1)家长督促患者破除不良口腔习惯,以利于口腔健康发育。(2)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多鼓励、多引导,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3)提醒患者不吃硬、黏食物,以免引起矫治附件脱落,同时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保持口腔组织健康。

1.2.4认知干预首先建立干预基础,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明显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有效的沟通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4]。通过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错合牙畸形的危害、矫治的重要性、正畸治疗方法、口腔卫生以及按要求复诊对正畸治疗效果和疗程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口腔正畸的认知水平。

1.2.5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医务人员应该注意自身的形象,主动接近患者,培养与患者的感情,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而不能单纯说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通过创造机会与患者经常交谈,逐渐改变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逐步培养青少年患者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通过多鼓励和赞赏,使其能自觉地遵守医生的要求,而不产生敷衍和逆反心理。

1.2.6行为干预(1)调整饮食习惯。在戴矫治器的初始阶段,患者常有明显的异物感,发音不清或咀嚼不适,这是正常的反应,这个阶段患者应该进食一些稀软之类的食物,一般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种不适感会逐渐消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由于过硬食物可以造成矫治器附件损坏,过黏的食物可使食物的残渣粘附在矫治器上不易清除,从而引起菌斑附着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等疾病,所以注意不能进食过硬、过黏的食物;前牙不能啃大块的食物,可以将水果或大块的食物分离成小块,再放入口内咀嚼。(2)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食物容易粘附在矫正器周围,不易清洁,所以每次进食后应该及时刷牙或漱口,彻底清洁牙齿各面及托槽四周,刷牙对保持口腔正畸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刷牙才能避免口腔的炎症和龋齿。应该坚持每次饭后进行刷牙,以尽早清除食物残渣。患者应该用保健牙刷和正畸专用牙刷(中间刷毛短)交替刷牙,保健牙刷用于对牙齿的纵刷,正畸专用牙刷可以顺着弓丝用于横刷,以彻底清除嵌入牙间隙、托槽、弓丝内的食物残渣,充分保持口腔清洁。刷牙应采用改良BaSS法刷牙[5],同时还应该注意刷牙的时间,不能敷衍了事,保证每次3~5min,认真仔细地刷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推荐使用含氟牙膏,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3)严格遵医嘱。按时复诊,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正畸力量,如出现严重疼痛、带环托槽脱落及矫治器损坏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诊并带回脱落的装置[6]。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进行评价。量化依从性具体体现在临床病例记录上,(1)按预约时间复诊:a通常准时;B间断或有空才来。(2)矫治装置的保持:a偶尔;B经常。(3)口腔卫生:a好;B较差。并对患者和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内容有:口腔及牙齿的美观、口腔功能和矫正过程。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按时复诊、矫治装置的保持和口腔卫生等反映依从性方面以及在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

3讨论

本文笔者分析研究了口腔正畸临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和提高的方法,以保证良好的口腔正畸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在进行正畸治疗的同时仅辅以口腔卫生方面的指导,实验组进行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医院和学校护理干预系统以及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应用,通过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患者不仅在医院得到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还可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并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医院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长对正畸及口腔保健等相关知识有了充分地了解,从而容易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影响其行为。学校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口腔健康常识,正确对待常见的口腔疾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的遵医行为。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生活经历等也能影响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等。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必要的监督,医院、学校、家庭、患者四方面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是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关键,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7]。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按预约复诊、矫治器保护和口腔卫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确保了矫治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和家长对治疗过程、美观和口腔功能方面的满意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中依从性不高,主要表现为:矫治器附件经常损坏、不能按预约时间复诊、口腔中有较多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等。而患者的主观愿望对正畸治疗起主要作用,所以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与患者进行充分地交流,只有当患者对正畸治疗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并提出矫治要求时才能正式接诊。另外,医生应该多鼓励患者,当患者看到牙列逐渐整齐,就会增强信心,主动配合医生、爱护矫治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按预约时间复诊,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8]。同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前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9],并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提高其临床依从性。

由于固定矫治器不方便患者口腔卫生的清洁,导致刷牙效果明显降低,即使患者能够保证刷牙次数和时间,也常常不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资料显示,在戴用固定矫正器2个月后,青少年正畸患者与非正畸患者相比,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病率显著增高[10]。因此,应该加强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的健康指导,通过医院、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使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正畸治疗满意度。有研究表明,刷牙的技巧和认真程度比正畸牙刷的使用更重要[11]。通过对患者行为的必要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刷牙技巧和认真程度,不仅保证了矫治的顺利进行,还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

全程护理干预还可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度。青少年错合牙畸形的患病率较高,是接受正畸治疗的主要人群。中华口腔医学会于2000年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调查显示,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中乳牙期为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发生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口腔不良习惯、内分泌障碍、替牙障碍、疾病和营养不良等。有些错牙合畸形能影响患者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可影响口腔功能,减低牙齿的咀嚼效率,增加胃肠负担,也可影响口腔卫生的清洁,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口腔健康。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出现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发生口腔疾病、影响口腔功能,甚至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从而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对矫治后其口腔功能、牙齿美观、矫正治疗过程等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患者得到医院、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满意度。

总之,口腔正畸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正畸治疗的各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调动医院、学校和家庭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用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口腔卫生,积极配合医生,以取得良好、稳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HaynesRB,sackettDL,taykirw.Complianceinhealthcare[m].Baltimore:JohnHopkinspress,1998:18.

[2]刘红彦,姜潮,杨丽珠.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1(1):24.

[3]刘业,杨北琼.心理干预在减轻腰穿恐惧及术后头痛和腰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07.

[4]春辉.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1.

[5]姜红.健康教育在口腔正畸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0.

[6]周群,俞星.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1):124-126.

[7]王铁瑛,果利,张彬,等.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6:27.

[8]黄妙琼,冯航.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5,26(9):1239-1240.

[9]陈婷.心理学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1):119-123.

[10]虞江,费瑛.固定矫正与牙龄的关系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01,10(3):221.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5

【关键词】家庭访视;鼻咽癌放疗口干;护理指导;自我护理

【中图分类号】R1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082-0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发病年龄多见于30~59岁,其男女性别之比2.5~4: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鼻咽癌首选是放疗,根治性高,但接受放疗全疗程后口干,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一定的烦恼和不便,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仅靠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远远不够,为此,本研究对72例出院后鼻咽癌放疗后口干患者进行了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为我科放疗病人72例,为2003年6月~2006年6月行放疗全程根治术后并愿意接受家庭访视的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9.2±10.8岁,农村54例,城镇18例,放疗住院时间49天。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患者健康档案。为72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职业、身体状况、放疗情况、住院治疗情况,详细记录每次访视内容及相应的指导措施。

1.2.2选定访视护士。选择一名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访视护士[2]。

1.2.3访视时间。访视从出院后3个月起至放疗后2年结束。分近期及远期访视2个阶段,近期访视指放疗后5个月内,每2个月访视一次,远期访视指放疗后2年内,每一年访视一次,特殊情况电话随时访视。每次访视后均有详细记录。

1.2.4访视内容。访视护士必须全面了解出院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情况,每次访视均详细记录患者对相关知识:口干、饮食、活动强度、意外情况处理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电话、书信回访及来院复查询问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为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其内容包括饮食、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治疗的副作用。生活质量良好为51~60分,较好为41~50分,一般为31~40分,差的为21~30分。为人体功能状况卡氏见表1[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window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研究结果

比较家庭访视前后的健康教育效果。患者出院后第一次家庭访视于经过5个月后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患者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比较72例见表2。

3讨论

3.1家庭访视时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本研究第一次访视时72例患者中有60例发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90.27%,这种负性情绪对康复及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在每次家庭访视中,都以礼貌而友善的态度进行询问,非常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病人的心理,给予必要的开导和安慰[4]。口干是由于放疗病人唾液腺受损的常见表现,唾液分泌量的减少,可致口腔抗感染能力降低,因而,我们应嘱病人适当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预防和控制口腔感染,用漱口水漱口,每日500毫升,每日3~5次[5]。同时,做好心理释疑工作,帮助协调好患者与家庭的关系,努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康复的家庭环境,让患者有归属感。

3.2家庭访视时应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次访视与5个月后访视相比知识晓由原来的8例上升至34例,相关技能掌握由原来的6例上升至19例,由此可见,出院后家庭访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中通过护理指导,2年内访视结果中,仅有4例患者尚未恢复口干现象,有2例患者放疗后偶尔有恶心呕吐伴食欲下降。除此之外,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临床放射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1日,117

[2]陆毅。用电话回访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5

[3]李忠,乔占兵等,肿瘤病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抗肿瘤病毒副反反应的分度标准339~341

[4]李风英,马明华等,护理学杂志,2007年12月第22卷第23期(综合版)55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6

【关键词】大学生;口腔保健行为;饮食习惯;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志码】a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一项评价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标。整齐的牙齿和清新的呼吸可以使人在行为上保持自尊和人际关系的最高水平。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35~44岁的中年人患龋率为88.1%,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4%,70%~90%的患龋人群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而中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之比约为1:40000,显然,单靠口腔科医生来防治牙病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只有通过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口腔保健行为,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善于更新观念和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在大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其主动采取口腔保健措施来维护口腔健康。这样不仅对其自身大有裨益,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和健康的卫生习惯还会传达到社会各阶层中去,对社会和未来人口的素质提高有着现实的意义。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可以为完善现有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口腔自我保健水平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四川大学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30个学院分层,共调查在校大学生1500名,回收有效问卷1362份。其中,男生712名,占总人数构成比为52.3%,女生650人,占总人数构成比为47.7%;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为19.37岁。该项目经四川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7级学生自行设计并发放。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对被调查员进行填写指导及监督,当场收回问卷。检查并剔除废卷。发放问卷一共1500份,有效问卷1362份,废卷138份。

1.3调查内容

问卷设置了19个问题,涉及日常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包括水果、甜食、乳制品、含糖饮料食用的频率和量等)。

1.4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口腔保健意识

调查显示:在牙膏的选择上,37.6%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中草药牙膏,仅22.9%的学生选用含氟牙膏;为保持口气清新而刷牙的人最多;进食甜食后,大多数人不进行任何清洁措施。而关于糖代用品木糖醇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65.6%的学生不是经常使用。

牙齿疼痛出现时,大多数学生选择忍耐(44.5%),仅在难以忍受时才会就诊(38.1%)。当牙齿颜色改变后,仅约一半的人会选择就诊。超过半数的人从不定期检查牙齿(表1)。

2.2饮食习惯

2.2.1水果 食用频率上约每周1~2次的学生最多(为方便统计,将每周1次和每2~3d 1次合记为每周1~2次)(45.4%),每天1次及以上(为方便统计,将每天1次和每天2次以上的合记为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其次。女生食用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p

每次的数量上,除了糖果、巧克力组以外,摄入100~400g的学生最多(为方便统计,将100~200g、200~300g、300~400g的合记为100~400g),男女生食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3)。

2.2.2甜食 饼干、糕点等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分布基本与水果类的一致,每周1~2次的学生最多(53%),每次100~400g的学生占大多数(71.2%)。女生的食用频率仍然显著高于男生(p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分布跟前两者不同。频率上,很少食用的学生最多(48.2%);数量上,每次少于100g的学生最多(61.5%)。无论在频率和数量上,男女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3)。

2.2.3乳制品 频率和数量分布与水果类的等一致,每周1~2次和每次100~400g的学生占大多数,分别是40.1%和72.7%。女生的食用频率高于男生(p

2.2.4含糖饮料 食用频率分布与前几项不同。频率方面,很少饮用的学生最多。男生饮用频率显著高于女生(p

综上所述,在水果、甜食、乳制品中,皆是女生食用频率更高,但在数量上男女无显著差异,除糖果、巧克力是很少食用及每次小于100g的学生最多以外,其余各项均为每周1~2次、每次100~400g的学生最多。与前三者不同,约一半的学生很少饮用含糖饮料,而饮用的学生也是每周1~2次,每次100~400mL的学生较多,且男生饮用数量和频率皆显著高于女生(p

3 讨论

龋病作为口腔常见疾病,不仅可以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还因其可以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骨和颌骨炎症而威胁全身健康。有研究显示:龋病与心血管疾病、低体重新生儿、肺部感染,甚至和癌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病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一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细菌、饮食、宿主和时间是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四联因素,缺少一项都不能发生龋齿。因此,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影响这4种因素可以有效防治龋齿。

3.1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现状

刷牙可以机械清除牙面堆积物和牙菌斑。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min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而牙刷应根据个人年龄和口腔状况进行选择,更换频率为每3个月1次。本研究对牙膏的选择和刷牙目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22.9%的学生选用含氟牙膏,出于保持口气清新的目的而刷牙的学生最多(32.8%)。另外,周怡等对大学生刷牙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大学生占80.87%,但仅30.43%的大学生每次刷牙满3min;而牙膏的选取则依据个人喜好。以上的结果说明:目前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多数大学生的刷牙次数和牙刷更换频率都达到要求,但是对如何刷牙、刷牙时间、如何选取牙刷和牙膏等还没有正确认知,亟需加强相关的指导。同时,有研究显示:即使男女生在刷牙频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卫生指数的值也有显著差异,这就提示在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时,应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降低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可以减少牙齿脱矿和早期龋的发生。研究已证实: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和较低的刷牙次数可以检测到较高的龋均指数。

当牙齿出现颜色改变时,及时咨询口腔医生可以有效减少早期龋的发生发展。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现有的口腔状况面临严峻考验,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2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欠缺的原因

结合此次调查以及之前的同类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口腔知识缺乏,忽视口腔保健,口腔状况不良,就诊意识较为薄弱。通过分析后,推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2.1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 非口腔专业的大学生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口腔专业知识,对于口腔疾病的病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缺乏认识。关于口腔保健的知识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得。从这些渠道获得的相关知识一般较为肤浅,缺乏连贯性与针对性,有时还较片面,实际的指导作用不理想。

3.2.2缺乏自我约束 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同时由于住校,脱离了家长的监督,饮食和作息不规律。零食摄入较多且食用后往往不做清洁措施;睡眠时间较少,压缩口腔清洁时间。

3.2.3经济因素 口腔就诊开支一般未纳入保险,较昂贵的治疗花费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出现口腔疾病后就诊的频率。

3.3口腔健康教育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保健意识及饮食习惯亟待改善,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3.3.1开设口腔健康教育课程 口腔健康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选修课,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教师授课,传授的知识来源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系统性。教师结合大学生的口腔卫生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枯燥的医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从健康的角度,科学地认识口腔疾病,自觉维护口腔健康并纠正错误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让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受益。实践证明:开设口腔健康教育选修课的方式效果最好,也最受学生的欢迎。暨南大学于1999年在国内首创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口腔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每学期36学时/2学分,选修的学生覆盖了暨南大学16个学院的100个专业,成了热门选修课,还吸引了来自其他院校的学生旁听。台保军认为:在高校中,尤其是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口腔健康教育选修课,不仅是对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能在丰富专业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合大学生口腔保健的措施与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

3.3.2临床给予口腔健康教育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全身健康条件、综合经济能力等客观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指导,增强了治疗效果也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患者向家人、亲友的辐射传播效应也有助于口腔保健知识的传播。因此,口腔医院、诊所等机构的口腔医生应该加强对就诊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指导。

3.3.3利用媒体展开口腔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而言,媒体是口腔保健知识的重要来源。沈丽佳等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书本、报刊、杂志57.3%,电视、广告、广播等媒体44.8%,宣传单、宣传栏25.1%。杭大磊等开展的网上口腔健康教育,已有来自国内外万余人次的访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媒体信息来源往往具有片面性,并且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其正确性和可靠性也值得商榷。因此,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仍应是口腔预防工作的重点。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7

自1996年我院开始CapD以来,通过对腹透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改进、腹膜透析充分性改善[1]、膳食管理及营养治疗的研究等+{[2,3,4]},降低腹膜透析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同时,我们也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应长期家庭CapD的管理制度、操作常规、家庭指导、营养食谱、健康处方等规范化的医疗康复保健方案,现总结回顾如下。

资料与方法

自1996年以来共开展CapD治疗各种肾功能衰竭126例,进行正规家庭病床开展CapD治疗61例,男42例,女39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13例,初中21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7例;均为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骨髓瘤所致的肾功能衰竭。

内容与方法:①制定CapD家庭病床临床指征,建立家庭CapD管理制度、质量评估方法;制定适应居家CapD患者掌握的自作常规;制定适应家庭CapD的检查治疗常规。②制订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常规、操作常规、巡视记录及质量评估方法,指导、训练病人掌握透析操作技术,上门指导开展家庭腹膜透析场所的质量要求,消毒隔离办法,清洁保护措施。③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状态,开展适宜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进行康复指导,制订适应患者特点的健康处方,营养食谱,锻炼方法等。④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变化,保持医生与患者的联系,定人、定时做好上门出诊、护理工作,强化家庭腹膜透析的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的培训,掌握对感染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定期做好腹透液、透析相关材料及药品的供应工作。

结果

进行正规家庭病床开展CapD治疗的61例,分析降低腹腔感染、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估、营养管理、提高存活率等主要指标情况如下。

降低腹腔感染率: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进步,从透析管、透析液的改进,插管技术的进步,透析管与透析袋的接头消毒,以及新型管道的使用,均对降低腹腔感染率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我院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指导家属掌握家庭腹膜透析的场所布置和消毒方法,重点培训患者掌握防止导管出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及创口无菌保洁、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使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基本接近国外报道水平,其中“o”型平均感染率为1/10.5病人月,“Y”型平均感染率为1/10.1病人月,两种管型的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

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开展腹膜透析平衡试验(pet)和尿素Kt/V测定腹膜透析的充分性,改变了过去凭主观经验、注重临床表现、缺乏科学依据选择腹膜透析方式的状况,根据pet试验的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透析状况和预后判断,从而提出了科学、合理、个体化的透析处方,提高了腹膜透析的充分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在腹膜转运特性的确定及透析方案制订与调整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营养管理和评价: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约占21%~53%,且已成为影响腹膜透析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我们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膳食管理与营养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尿毒症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强调高蛋白质饮食和适当控制饮水量的重要性,宣传并向患者发放了食物营养成分含量资料,便于患者自己掌握食物的成分和含量,认识饮食的意义和要求,对其进行饮食管理,为其制定营养处方。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

结果及转归:61例正规家庭病床开展CapD治疗,90.1%的患者生活自理,88.5%的患者自己操作交换液体,19.7%的患者参加工作;61例患者中其中直接接受肾移植的5例,改血透后肾移植13例,改血透16例(其中效果不佳5例,腹膜炎4例,等待过渡肾移植5例,腹股沟疝等2例),死亡11例(其中因心脏疾病死亡5例,脑血管意外2例,呼吸衰竭1例,不明原因3例),

讨论

自1976年popvich等开展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以来,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尤其是腹透前2~3年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适宜于家庭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替代疗法中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世界腹透的患者逐年增多,我们自1996年开展此技术以来,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也逐年增多[1]。

由于CapD开展方便有效,更适用于家庭CapD,且费用较血液透析低,是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一个非常实用方法,这对推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在家庭的普及,更好地为尿毒症患者服务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8-0754-02

【关键词】牙,乳;龋齿;儿童,学龄前;聋

儿童龋病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研究儿童龋患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前聋哑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2]。为了解学龄前聋哑儿童龋患,为聋哑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笔者于2006年6月对鹤壁市聋哑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鹤壁市学龄前儿童975名为对象,其中聋哑学校198名、社会福利院44名、博大幼儿园450名、商业局幼儿园28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聋哑儿童242名,非聋哑儿童733名。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统一诊断标准后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采用自然光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括探针、镊子、口镜等)进行口内视诊,直接检查龋齿个数,以明显龋齿洞或黑点为诊断标准进行记录。

1.2.2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和福利院保育员,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刷牙习惯、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统计有效刷牙人数和有效刷牙率。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75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儿童患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年龄聋哑与非聋哑儿童患龋情况3岁与6岁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聋哑儿童:χ2=5.07,p<0.05;非聋哑儿童:χ2=4.91,p<0.05)。见表1。

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55.37%)和龋均(0.90)均高于非聋哑儿童(46.10%,0.64),2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2.2聋哑与非聋哑儿童刷牙情况比较聋哑儿童住校期间或在福利院集体生活中,在刷牙习惯、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刷牙率为38.43%,有效刷牙率为39.78%;而非聋哑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刷牙率为71.90%,有效刷牙率为54.08%。聋哑儿童刷牙率和有效刷牙率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6.47,p<0.05或p<0.01)。

3讨论

调查显示,该市3~6岁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非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0%)[3],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聋哑儿童的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与聋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社会、家庭对聋哑儿童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机体各种内在因素均影响龋齿的发生,而不良的口腔内环境是导致龋病的直接原因。由于聋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口腔利用率较低,在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产酸,在口腔细菌和口腔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失去钙质,随之脱矿、变软、变黑,最终形成龋坏。

聋哑儿童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调查的聋哑学校与福利院中,聋哑儿童大部分为寄宿制儿童,多数来自农村或为被遗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口腔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口腔卫生观念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聋哑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仅为39.78%,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54.08%),这是导致聋哑儿童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的又一因素。经调查,许多聋哑儿童的家长及教师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对儿童口腔保健的要求很低,加之口腔科医生在为聋哑儿童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

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最主要的致病菌。邹静等[4]研究认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被调查的学龄前聋哑儿童过着寄宿制集体生活,由于混合使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变形链球菌容易在儿童中形成水平传播,导致患龋率增高。被调查的非聋哑儿童多为散居生活,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釉质发育期间的不良因素。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口腔健康行为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较为重要[5]。因此,聋哑儿童的龋病预防应从加强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聋哑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特殊语言教育,指导聋哑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有效刷牙率,适当增加口腔功能利用度[6],加强集体用餐管理,减少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的水平传播。社会相关部门应把聋哑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范畴,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等.大连市某区3~5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003-3004.

[2]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140.

[3]岳松龄.中国人患龋情况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1):55.

[4]邹静,尚冉,凌均,等.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388-390.

[5]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9

目前中心职工306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4人,其中临床医生80人、公共卫生人员16人、护士103人、药剂人员25人、医技人员20人,全科医生52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18人。中心总部开设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舒缓疗护(门诊、病房)、综合病房、医学影像室(放射、超声、心电图)、医学检验室、儿童保健室、计划免疫室、口腔卫生室、妇女保健室、计划生育指导室等业务部门;各服务站点开展全科团队式服务,日均门诊量约2600人次。中心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对患者门诊、社区体检、妇科普查、健康教育、上门随访等途径积极实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患者的有效管理;通过自我检查、网上预约接种和儿童体检等方式引导居民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中心曾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社区健康试验基地”、“上海市高血压防治研究所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上海市老龄委员会“爱心助老特色基地”、“闵行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中心服务范围覆盖53个居委,随着家庭医生制的全面推行,中心为每个居委配备了1名家庭医生和1~2名医生助理,组建了53个家庭医生团队,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热忱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医疗质量,不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根据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相关文件,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基本服务项目,确定标化工作量,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进一步细化家庭医生薪酬分配体系(包括收入分配、岗位聘任、职称申报向家庭医生倾斜等),强化家庭医生的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中心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出色的全科医生,顾昊医师就是其中之一。

1尽职尽责领航团队

顾昊,中共党员,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部部长、全科主治医师、眼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4年荣获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称号和上海市首届仁心医师奖。

从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至今,顾昊已走遍了莘庄53个居委,跑遍了莘庄56家学校和幼儿园,熟悉和了解莘庄地区的居委、学校、幼儿园基本情况。他所负责管辖的居民小区,居民人口达4000多人,目前家庭医生签约率为70%。针对每位签约居民的不同需求,顾昊定期下社区为居民们测量血压、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健康自我管理等知识。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居民已成为顾昊的“铁杆粉丝”,定期与他进行互动。信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根本基础,他通过耐心解释和努力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制服务,逐渐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

自从成为家庭医生以来,顾昊医师把社区居民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心里时刻装着社区居民,时刻牵挂着患者。不管是严寒酷暑,只要是社区居民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他都会及时为他们尽心解答,任劳任怨。许多签约的居民遇上健康问题及生活中的困惑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的家庭医生顾昊。某日,签约对象老王的儿子一大早就致电顾昊:“顾医生,我父亲今天早上起来,不能走路了,他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顾昊一挂上电话,就连忙拿起出诊包上门,经过一系列体格检查以及之前对病情的掌握,老王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又是高龄老人,顾昊初步考虑为“脑梗死”。将老王送到闵行区中心医院进一步诊断为突发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收入神经内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经双向转诊病房转入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区进行康复治疗。期间,顾昊对老王疾病进行全程管理和跟踪随访,老人就在这样的就诊机制下得到了及时治疗。通过二级医院和社区的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使老王一家充分感受到了家庭医生制服务制度的优势所在。

2无私奉献守护生命

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篇10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08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为150万,脑卒中后约3/4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家庭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3]。同时,家庭康复护理相对于医院康复护理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对脑卒中患者,尤其家庭较为困难的患者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现将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家庭康复护理的方法

1.1家庭回访的周期与次数患者的回访包括电话回访和上门回访,从出院后第1周开始,前2个月每周回访,第3,4个月每2周回访1次,第5,6个月每月回访1次[4]。同时,对于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患者,需根据病情轻重相应增加回访次数,以便随时掌握患者情况[5]。

1.2饮食护理与吞咽障碍护理

1.2.1进食原则基本饮食包括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质饮食、普通饮食。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从流质饮食逐渐向普通饮食过渡。选择清淡、少油腻、质软的食物,适当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6],不适宜进食油腻、坚硬的

作者单位:230011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畅:女,本科,护理部干事

通讯作者:袁修银,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食物。烹饪方法以清炖、蒸煮为主,不宜煎炸、爆炒[7]。(1)病情较轻、无吞咽障碍者,应主要满足患者的营养均衡和能量需求,限制脂肪和糖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适当增加蛋白质,钠盐摄入每天<3g[8],如嫌食物缺乏味道,可在烹饪后将盐直接撒在食物上。(2)病情较重、有吞咽困难者,要注意食物的性质,尤其是易引起窒息的糊状食物。如舌活动受限,应先进食浓稠的液体,逐渐进食流质;如舌协调性不足,进食浓稠液体;如舌的力量不足,给予进食流质;如咽部吞咽延迟,进食浓稠液体,同时避免流质;如喉上抬不足、舌根部后缩不足和咽壁收缩力不足,予流质,同时注意避免浓稠和高黏稠性食物[9]。(3)病情严重不能经口进食需进行鼻饲的患者,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胃管插入长度较常规长7~10cm,鼻饲时抬高床头15°~30°,速度应慢,以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窒息[10]。合并出血或呕吐者应禁食,由胃肠外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先以蔗糖、米汤为主,每天4~5次,每次200~300ml[11],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可鼻饲牛奶混合物,如牛奶、米汤、鸡蛋和蔗糖,以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热量;起病时间较长同时伴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脂肪、高热量牛奶混合物,保证每天摄入蛋白质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合物300g。但长期鼻饲营养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且不利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因此,要尽快让患者经口进食[12];短期内不能经口进食者,改为鼻内管和经皮内镜胃造口[13]。

1.2.2喂食方法(1)体位。不能自行进食者,需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喂食。喂食时,患者体位因人而异,一般采取床头抬高30°~60°,坐位或半坐位,颈前倾,或将头部转向偏瘫侧,这种体位可使患侧咽部阻塞,健侧咽部变大便于食物从健侧进入食管,防止食物逆流[14]。(2)喂食方法。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坐在患者身旁,每口的喂食量应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直至找到适合患者的量,一般为5ml。喂食时从健侧进入,速度宜慢,食物在舌上停留时,鼓励患者自己咽下食物,以促进舌的运动。等待患者完全吞咽完毕后,再喂食下一口[15]。餐后用温开水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在口腔内引起误吸[16]。每天用清水清洁口腔和鼻腔,进行口腔护理或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1.3压疮护理偏瘫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易发生压疮,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关键是预防[17]。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指导其学习疾病知识;其次要建立翻身卡,1~2h翻身1次,翻身减压是压疮治疗及预防的重要措施,翻身时要预防拖、拉、推、拽的动作[18],并做好交接班,同时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和营养支持[19]。对于已经发生的压疮,应先检测创面的溃疡部位、分期、大小、外观,再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清创,目的在于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同时尽量不破坏新生肉芽组织;对于一些不易暴露的部位,如骶尾部,可使用压疮贴,隔日或3d更换1次;为避免创面继续受压,可使用气圈、气垫等使创面悬空[20-21]。

1.4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是以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22],发病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1%~50%[23]。如能通过正确的家庭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通过学会控制情绪反应的模式,改变脑的功能,其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24]。家庭心理护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1)家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运用心理学知识,使用各种心理护理的技巧,如肢体安慰、语言安慰等安抚患者情绪,帮助克服负面情绪,使其积极治疗。(2)家庭护理人员应以坦诚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25]。(3)对于不愿意表达的患者,家庭护理人员态度应耐心、细心,帮助矫正其心理障碍;对于失语的患者,可鼓励其用纸笔写下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时对其表示肯定,帮助其减轻失语的痛苦。(4)对于过分依赖亲属,不愿做肢体功能训练的患者,家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明肢体功能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其运动以帮助肢体功能的恢复[26]。(5)对于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27]。

2家庭康复训练

2.1吞咽困难训练研究证实,大约一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28]。患者常因吞咽障碍而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脱水、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产生各种不良影响,甚至直接造成死亡[29]。吞咽功能训练主要包括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直接训练即患者自主做吞咽动作训练以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一般在对患者进行喂食或患者自行进食时完成[30],适用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能形成有效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的患者。间接训练指患者不主动做吞咽动作,而是通过其他肌肉的动作训练达到训练吞咽神经控制能力的训练方法,包括感觉刺激、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声带内收训练、喉上提训练、空吞咽训练、吸吮及喉抬高训练、呼吸道的训练等具体措施[31]。

2.2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摆放通常采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和半卧位[32]。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进行,在此过程中患者各种卧位循环交替,每隔2h变换体位1次。

2.3肢体功能训练脑出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33],此时可进行肢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主要针对基本功能的恢复。脑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为最佳康复训练时间,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1)Bobath握手。患者双手十指相扣,偏瘫侧拇指在上面,前臂尽量向前伸直,以健侧手带动患手上举,在30°,60°,90°,120°时,可根据患者情况停留5~15min,手部不要晃动,不要憋气或过度用力[34]。(2)桥式运动。待患者情况平稳时可做桥式运动训练。患者平躺在床上,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并拢,用双腿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每天训练3次,每次抬臀5~30次,训练时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为宜[35]。(3)床上移动。患者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患者坐在床上,健手握紧床栏,以健肢为重心使下肢立于床旁,身体顺势往上或往下移动,即可自行完成床上移动。若患者健手肌力达5级,可鼓励患者以健手抓住床边护栏,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下自行翻身,每天2~3次[36]。(4)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扣扣子、持筷子、勺子,坐起、站立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趣味性的训练以引起患者的兴趣,如下棋、打扑克、捡黄豆等[37]。

2.4语言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口语表达、阅读、听写及使用替代工具(手势语、画图、交流册)的训练等[38]。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发音训练,由简单的音节,如a,o,e开始,进行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训练,护理人员发音,患者复述,其次再到简单的单词、词组、语句。当患者能说出简答的单词、语句时,可进一步采取中心内容讨论法,即找一主题,与患者进行讨论,鼓励患者发言。除医护人员帮助训练外,还可以举办病友会,让患者互相交流,加强语言功能的训练[39]。

3小结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漫长而艰难,需要医院和家庭康复训练良好的衔接起来。合理、及时、有效的家庭康复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及早日康复的有效手段。患者亲友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正确的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负担,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条件和康复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秀琴.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30-431.

[2]赖海燕,卢桂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94-98.

[3]黄丽伟.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1,32(19):4038-4040.

[4]文林华,孙双玲.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0,8(11):3001-3002.

[5]聂卫莉,聂燕芳.出院后电话回访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基础医学论坛,2011,15(23):761-762.

[6]刘伟霞,闫丽范,邵欣凤.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09,22(4):540.

[7]薛景.脑梗死患者的饮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1):4019-4020.

[8]赵逢玲.饮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77-78.

[9]许雪华,吴怡卿,卢婉敏,等.程序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5):50-51.

[10]杜娟.脑卒中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26-327.

[11]周萍,刘华华,俞武燕,等.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21):46-48.

[12]张小红,陈瑞玲,张万青,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17-19.

[13]秦延京,李巍,吴东宇,等.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胃造瘘与鼻饲肠内营养效果比较[J].中国卒中杂志,2011,6(9):684-688.

[14]梁爽.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83-84.

[15]姜绪红,黄小惠,宝杰,等.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71-72.

[16]李秀梅.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8):1691-1692.

[17]郑莉斯,吴仙蓉,林金玲.脑卒中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压疮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23-224.

[18]纪东华,郭爱莉,侯艳艳.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146-147.

[19]董军芳,刘新菊.脑卒中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9(6C):1939.

[20]房海鹰,张喜峰,刘美玉.脑卒中患者合并压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112.

[21]蔡美霞,赵淑霞,左新阳,等.压疮预防护理路径在重症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C):2191-2192.

[22]李世够.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368-370.

[23]马晓丽.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10):6632-6633.

[24]谢容丹,尹素芳,谢美琴.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健康必读,2012,11(2B):182.

[25]张玉英,李秀娟,张凌,等.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113-114.

[26]朱秋梅,郭玉珍.185例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11):4074-4075.

[27]李妍芝.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7):57-58.

[28]郑冬梅.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7):45-46.

[29]闫铃雅.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12):411-412.

[30]陈立典.卒中单元实施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1-232.

[31]刘美芹,朱桂娇.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187-1188.

[32]廖继鸿,何丹,韦秀君.患者家属实施脑卒中偏瘫急性期体位护理技巧[J].全科护理,2010,21(7):1232.

[33]李雪雁.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69.

[34]裘涛,陈眉,洪雪琴,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14-415.

[35]林辛霞.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足下垂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1259.

[36]王晓.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4):908-909.

[37]单岩,樊少磊,张振香.脑卒中偏瘫病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1,25(8):2202-2203.

[38]代欣,李继来,杜继臣.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66-67.

[39]王淑君.药物与语言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失语126例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