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经济政策十篇国内经济政策十篇

国内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12

国内经济政策篇1

考虑到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农业的天然弱质性,从建国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扶持,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积累。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与我国政府重要的战略决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为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主要转折,可以将我国的农业扶持政策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市场经济以后、加入wto以来至今。通过对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回顾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路径和规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启示。

一、1949年建国——七十年代末: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萌芽阶段

解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一直把大力发展农业作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因此农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以及“”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央农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如下:1.以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为主要手段虽然该阶段的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但是农业信贷余额和财政支农总额基本上是不断增长的。据统计,支援农村生产支持和财政安排的农业事业费从“一五”的37.23亿元增长到“五五”的345.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一五”的2.9%提高到“五五”的6.6%。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的40.91亿元增长到“五五”的238.03亿元,占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从“一五”的7.10%提高到“五五”的10.5%。同期,农业信贷资金余额也从82.1亿元增长到616亿元。2.其主要目标是以农支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解放后,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思路,为此,必须依靠农业剩余的转移来实施这一工业化战略。1953年政府实施了以低价收购和销售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953-1978年间,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3376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达135亿元,这笔资金是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3680亿元的92%。从农业支持角度分析,该阶段的农业政策实质是以农支工。1980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增长了2.8倍,而轻工业增长了25倍,重工业增长了98倍。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解放后,农业发展是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国家的农业扶持力度不大,但依靠的强制“均平”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虽有徘徊,但仍逐年增长。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到30476.5万吨,年均增产660.5万吨,年递增3.4%。在此期间,粮食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为18%城市人口的低水平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地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的生产行为。

二、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有重点优化发展重工业转变到产业协调平衡发展上来,重点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制度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农业扶持支持往往和农村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1.放开农产品价格在农业生产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商品流通遇到阻碍、产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地区优势不能发挥以及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政府采用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陆续通过减少统购的数额、范围,提高定购价格;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其余全部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让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受益,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加快体制制度创新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外,政府开始重视通过体制建设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和农村生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试点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是推动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持政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性政策支持,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经济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集体化和。3.开始矫正剥夺农业的方式1979年开始,国家开始矫正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政策。在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经开放和农业生产连年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棉、油、粮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始对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虽然从1978年到1990年间里,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绝对量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87年的261.2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26.1亿元,但不论是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幅度还是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的幅度,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其决定的“剪刀差”的幅度也由1978年的54.5%下降到1990年的25.2%。4.投入农业的资金支持有限虽然国家提高了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规模,然而1978年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农业基建投资平均占基建投资总额的11%,而1980年到1987年的7年时间里,则下降到5.3%,1988年更低,仅为2.9%。虽然从198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比以前有所增长,还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但实际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诸如柴油、化肥等也不充足,其真正投入的资金不到30%。农业资金的匮乏,加剧了农业的脆弱程度,阻碍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1992年——2001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阶段

前一阶段,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但这一阶段状况开始改善,农业从为国民经济“纳税”开始变为接受保护和扶持。9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以价格补贴为主要措施这一阶段的农业扶持政策以价格补贴为主要形式,大部分用于降低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虽然这项政策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生产的保护,但是,价格补贴是给国有农产品流通部门,不是直接补贴给农民,导致农民收益有限,补贴收益大部分落入国有商业部门。据测算,国家每补贴1元,农民只能得到0.14元。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传递方式,将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生产积极的首要目标。由于长期农业资金大量流向工业部门,导致农民利益受到剥夺,负担过重。90年代以来,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失仍在继续。1991-1996年,通过赋税流失的农业资金为2750亿元,以农业信贷方式流失的农业资金为4177亿元。为了保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强调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大幅度增加了农业投资。政府坚持多予少取的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实惠,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四、加入wto——至今: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完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生产的,但是随着加入wto,我国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不只是农业生产方面,还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农民利益。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增加迅速中国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财政支农总数从2001年的1456.7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900.87亿元,每年以13.76%的速度增长。这种支持水平的迅速上升,说明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利用国内支持的方式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由于我国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当年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3.24%。2.国内支持的结构有待完善在微量标准之内,我国对于黄箱支持利用不充分。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我国的微量免除水平为8.5%。但是据统计,我国现在的微量支持水平只用2%左右。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只使用了6种,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其余6种我国还未涉及。3.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政策目标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此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各级政府处于每年工作的中心位置,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等。

国内经济政策篇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系统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美国作为经济大国,其货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国际影响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更加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条件日趋完善,在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产业,把发展海洋产业列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因此,探讨中国海洋经济在发展转变中面临的国际冲击十分必要。Kim和Soyoung(2001)对1974年—1996年间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影响[1]。mackomiak(2007)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3%到6%[2]。贾俊雪,郭庆旺(2006)利用1992年—2005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经济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3]。李星(2009)研究了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她认为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与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进行传导,其中包括直接的传导,如进出口需求波动,也包括间接的传导,如世界利率对中国的冲击[4]。庄佳(2009)对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通过政策渠道、贸易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对中国产出造成影响[5]。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一般原理,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和评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1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汇率的角度分析,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将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引起中国海洋经济出口市场需求量的萎缩,不利于中国海洋出口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减弱了海洋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市场的扩张。另外,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起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成长带来诸多压力。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发展迅速。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通货膨胀预期、人民币升值等现象,会对中国海洋产业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引起海洋经济周期的波动。201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比2009年增长13.1%①。2009年—201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如图1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在海洋经济增长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海洋油气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对中国海洋经济的贡献也越发明显。四个产业在2009年和2010年占海洋经济的总比例分别为82.2%和87.5%[6]。

1.1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影响

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货币宽松政策使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使水产品出口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二是人民币相对升值使得中国水产品的外部需求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及盈利;三是中国海洋渔业产业海外融资的困难加大,影响中国海洋渔业的长期增长态势。

1.2对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海洋交通运输业涉及了港口设备器材、运输业、交通运输船舶、港口物流产业、相关保险产业等40多个产业。美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一方面导致了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的增加导致了出口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这些因素导致了港口业务量增速放缓、出口货量下降的趋势。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具有明显周期性的高风险行业,在全球航运能力过剩、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中国航运周期呈现拐点。

1.3对中国滨海旅游业的影响

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滨海旅游业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中国入境客源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外国消费者出游意愿降低;二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入境旅游的价格优势降低,周边国家的滨海旅游具有了相对竞争优势;三是美国增发货币导致国内流动性增加,预期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国内游客的旅游意愿。这些都对中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4对中国海洋油气业的影响

油气能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海洋油气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洋油气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中国海洋油气装备的进口,降低海洋油气开发的成本。美国增发货币导致世界流动性泛滥从而推动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海洋油气资源出口的收益。从上述分析来看,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中国海洋油气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

2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选取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作为影响因素,分别用am2和huilv表示。对于海洋经济周期的定量描述,通过选取代表性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海洋经济状态综合指数,用该综合指数描述海洋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利用hp滤波法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海洋经济状态指数(zs,见表1)来反映海洋经济周期波动趋势,样本数据选择从1996年到2009年②。变量am2和变量huilv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

3实证研究

3.1数据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

3.1.1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时,需要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变量zs、am2、huilv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D(zs)、D(am2)、D(huilv)表示相应的一阶差分值,D(zs)、D(huilv)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而D(am2)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都是非平稳的。综上所述,变量zs和huilv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进行分析。

3.1.2协整检验

如果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就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恢复到均衡状态。zs与huilv的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运用两种协整检验方法,得到一致的检验结果,即在5%显著水平下,变量间至少存在着两个协整方程,说明海洋经济周期波动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3.1.3格兰杰因果关系

两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具有因果关系,需要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检验结果中p统计量值可以看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海洋经济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中国海洋经济指数不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原因。在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中我们指出:一方面汇率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对中国海洋涉外企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外资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资力度,这进一步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影响。

3.2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3.2.1VaR模型从式(1)可以看出中国海洋经济指数自身的滞后项和美国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的滞后项对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除自身滞后项的影响比较大外,相对于美国货币供应量,海洋经济周期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并且滞后两阶的影响大于滞后一阶。滞后一阶的美元货币供应量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海洋经济周期是正向影响,而滞后二阶的美国货币供应量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负向影响。

3.2.2脉冲响应分析

对zs,huilv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到随机干扰项的影响短期可能偏离均衡值。基于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说明变量受到某种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图2反映了10期内海洋经济hp滤波指数对美国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和汇率变动冲击的脉冲响应。zs受am2的冲击在第2期到第4期产生的是负响应,第5期到第7期产生的是正响应,第8期到第10期又转为负响应。zs之所以在正响应和负相应之间出现这么多的反复变化,是因为美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对中国海洋经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会导致中国海洋产业获得的投资增加,海洋产出增加;另一方面会带动中国海洋产业的原料价格、消耗的能源价格、员工工资等上涨,不利于海洋产业发展。zs的响应值出现的波动是这两种力量较量的结果,但从整体来看,zs的累积响应值为-0.4,说明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利于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zs对huilv冲击的响应值在第7期开始显现,一直到第10期均为负向响应,波动不大。zs对huilv的累积响应值为负,说明从整体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经观察可以发现,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海洋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明显,是因为现实经济中存在价格黏性以及厂商的生产调整需要时间。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中国,增加海洋产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兴建;另一方面,使中国进口国外的大型设备变得成本更低,有利于海洋产业更新生产设备,扩大海洋产业生产能力。所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中国海洋产业发展。

3.2.3方差分解

对zs进行方差分解,分析huilv对zs的贡献率,以更清楚地解释zs的波动原因。由表5可以看出,zs的波动除受自身影响外,还受到am2和huilv变动的影响。第一期zs波动只来自于自身的标准误差,所以为100%,往后逐期自身的贡献下降,在第10期出现回升。zs受到am2和huilv冲击的影响在第二期才充分体现出来,am2的冲击效应在第6期达到最大,以后有所回落;huilv的冲击效应比较平均,最大时22%,最小时为15.9%。可以看出,huilv的冲击对zs的解释能力高于am2的冲击对zs变化的解释能力,且每期huilv对zs的方差贡献率小于来自于zs自身的贡献率,说明zs增长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因素。

4政策建议

一国货币政策尤其是经济大国的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的大局。结合前文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能较好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提供决策参考。

4.1积极利用外汇市场投资工具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很大程度通过汇率的传导来影响中国海洋经济。海洋出口企业应积极利用各种外汇市场投资工具,避免出口产品的结售汇受到汇率变动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出口占比较大的海洋产业可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开发适合自己的外汇衍生产品。

4.2促进海洋产业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通过拓宽出口产品的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在拓展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同时,应加快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提高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国内经济政策篇3

关键词:Fta;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3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国内研究

盛斌(2001)从现实中贸易保护政策的存在与自由贸易理论解释的缺位入手,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内在形成过程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切入对国外研究进行综述。严建苗(2002)认为:新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的假定,拓展了原来的纯贸易福利效应理论,使得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突破经济福利效益的分析,将政治因素作为贸易政策形成过程的解释变量,并对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盛斌(2002)在贸易保护政策的内生形成过程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国家战略”贸易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研究模型,对跨时期跨部门的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保护情况进行研究,以此实证相关理论结论的有效性。盛斌(2006)以新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多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对Fta政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实证研究

由于对政治经济分析的狭隘理解及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发展的追踪的缓滞,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对于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实证研究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蔡宏波,黄建忠(2008)基于Fta的政治影响因素、福利效应、未来发展等不同领域里的研究对国外Fta理论进展进行了简单概括,从贸易的福利效应分析、Fta对一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国内生产率的意义等维度对Fta的实证研究进展做了总结。但事实上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Fta战略的积极推进潮流,国外Fta理论及实践研究的进展已远远超过国内研究所能触及的深度。

从Fta的战略层面的研究看,杨红强和武亮(2006),李富有和何娟(2007)等都对美国的Fta全球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视角基本围绕在美国Fta的制度分析、实施进展、战略意义及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孙玉红(2008)对跨区域Fta的决策动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指出单纯追逐经济福利的目标一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地域性临近优势的国家缔结Fta,从全球战略目标、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外交政策目标、Fta长远发展的示范效应四个方面对当前跨区域Fta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的动机进行了总结。这里不得不重申的是,国内的政治经济分析通常缺少理论依据的支持,也缺少政治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所谓的政治经济分析通常是较为狭隘的对于政治性、经济性影响因素的罗列,这是我们之后在贸易政策尤其是Fta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领域里研究模式、研究工具上应积极改善的地方。朱颖(2009a)认为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Fta是当前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贸易自由化目标的重要工具,是美国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借助本国的国际实力实现国家利益推进全球Fta战略的重要载体。他认为研究美国Fta战略是紧迫且必要的,对中国Fta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朱颖(2009b)具体分析了美国中东Fta战略,其战略进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美国-以色列Fta的缔结;美国-约旦Fta的实施;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提出。美国逐步推进战略实施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加快中东地区国家的国内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促进其经济增长,为美国西方民主价值观的传播奠定基调,从而更好地实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性目标。

国内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

abstract:withtheglobalizationoftheworldeconomy,onenation'smacroeconomicpoliciesaffectothers'moreeasily.soitisnecessarytocoordinatetheirmacroeconomicpolicies.inthe1990s,chinahadsomeinstructiveexperiencesaboutit.afterenteringthewto,chinashouldemphasizethepolicies,suchasexchangeandtradepolicies,tocoordinateothers'intheworldsoastoadapttheglobalization.

keywords:economicglobalizationmacroeconomicpoliciescoordin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和交换等经济活动呈现国际化趋势,资本流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人们称之经济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所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容易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国际金融渠道相互传递、相互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课题。我国在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宏观经济政策也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原来主要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不得不考虑外部经济环境,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外资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既要注意内部的协调,更要兼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政策协调。本文就是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协调方面的考察,提出加入wto后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分析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加强,西方经济学者就注意到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间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要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就需要这些政策工具相互协调配合。在论述内外均衡时,产生了有名的"米德冲突"思想、"丁伯根法则"、斯旺内外均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特别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将体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lm曲线和体现汇率政策的bp曲线联系起来,集中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外市场均衡中的协调配合。他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非常有效。1962年,蒙代尔提出"政策配合说"(policymixtheory),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这些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针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模型。其中,姜波克教授认为,在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制不对称情况下,is-lm-bp模型中bp曲线是折线而不是直线,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搭配理论。今天,在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形势更为明朗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另一方面还要探究新的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政策协调理论。

二、我国90s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互动效应加大,二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加深。在此之中,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最深,它往往被不自觉地要求与外部经济协调配合。

1、90s上半期,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利用世界经济稳定形势,专注于国内均衡,在内部协调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在20世纪90s上半期,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美国、西欧经济相对平稳,它们所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比较稳健,这给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这一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集中于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1993年下半年-1996年,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紧"搭配,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同时,我国政府还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为日益开放的经济提供了又一政策平台。但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双紧"政策同时运用,使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

2、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不得不与之协调配合。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首先在于形成了巨大的汇率压力和外贸压力。由于周边国家的货币都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形成了对出口部门沉重的压力;而且,这些国家自我保护的外贸政策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进一步地,东南亚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更深远的影响是外资政策。国际投资者出于对投资风险的考虑而减少对外投资,使外资政策效应减弱。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逐步放缓,贸易顺差减少,贸易部门效益恶化,外国资本流入减少,国内资本因降息而外逃。外部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减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导致1998年"通货紧缩"现象出现。

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与外部经济协调,实行人民币汇率贬值,外贸政策更为宽松,货币政策需要扩张;另一方面,为防范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人民币汇率政策不便使用,货币政策也不能过于扩张。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坚持稳定的汇率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的运行。政府也运用外贸政策与国际经济协调,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力度、减免部分出口商品税收,鼓励出口。但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衰退,以及亚洲诸国采用"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使我国外贸出口更为困难。1998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1836亿美元,增速仅为0.5%。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外需的减少就加剧了国内经济的紧缩。这也就是为什么1997-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我国政府继续为解决"通货紧缩"而努力,大力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金融政策,侧重于内部政策的协调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9年,经济增速为7.1%,物价则持续走低,cpi下降1.4%,ppi下降3%。众多的经济学者认为,我国经济要尽快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外部政策如汇率政策、外资政策、外贸政策必须同时加大调控力度,才能与世界经济协调配合。

3、200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实体出现衰退,它们所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到我国经济,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注重国际协调。

面对经济的衰退,美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动用行政手段推行贸易扩张和保护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世界经济各国的经济信心,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便于治理"通货紧缩";但是,它使我国外贸出口形势更为严峻,外贸政策效应更小,汇率政策又面临协调变动的情形。出于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和国内的经济形势,2000年以来,我国的汇率政策并未改变,只是强调了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与外部经济协调,鼓励出口,同时利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外国资本进行协调,引进外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依旧侧重在国内经济部分,这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

三、加入wto后,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国际协调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实践看出,政府出于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以国内经济均衡为主要目标,宏观经济政策侧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而对于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协调使用则比较慎重。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客观上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国际协调。

汇率政策是一国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和金融资产流动机制影响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有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固定汇率政策和浮动汇率政策在协调国际经济时各有利弊。固定汇率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容易与货币金融政策冲突,使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浮动汇率政策则可以根据国际经济形势而改变,但它可能使货币政策反复无常地波动,也更容易受国际经济的影响。我国实行的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实际类似于固定汇率制,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它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弊端将更为突出。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变化多端的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外资政策就有过几次冲突:1994年至1996年,逐步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外汇占款增大之间的冲突;1998年因东南亚危机而使我国出口减少与汇率政策不变之间的冲突;1998年至1999年,因国内通货紧缩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过热的美国经济形成的本外币利差以及汇率政策稳定之间的冲突;2000年至今,汇率政策不变与扩张的贸易政策之间的冲突。我们预计,在我国加入并融入wto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因此,我国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放松汇率政策,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还可以把汇率政策纳入货币政策的大框架下,使之从属于国内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内在的协调一致。

贸易政策也是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积极运用的政策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往往会采用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手段来鼓励出口,保护国内经济。因此,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wto规则范围内执行合适的贸易政策;同时,还可以考虑有限度的关税政策和非关税政策内容。我国要学会在关税逐步下调的条件下,宏观调控进口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结构;也要利用wto允许的政策鼓励出口,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外资政策也可以发挥国际协调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awrencerobertklein曾预言:"中国加入wto最大的好处是很多的外来资本将涌入中国,这将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中国很多经济学者对此也保持乐观的看法。事实上,我国加入wto后还要加强对外资的调控和监管,特别是要学会调控"投机型"外资,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和经济安全。

债务政策实际上是从属于财政政策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债务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外债数量在增加,1998年为1460.4亿美元,1999年为1518亿美元,2000年1457余亿美元,2001年1701亿美元。当然,我国外汇储备也在增加,1998-2001年分别达到1450亿、1546.7亿、1655.7亿、2121.6亿美元,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均在国际标准之内。但是,加入wto后,我们要合理安排外债结构,注意外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防范金融风险。

四、简短结论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协调配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国际经济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政策而相机变动的。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在积极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来协调国际经济时要注意几点:①货币政策可以采取钉住主要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办法,确立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单一目标。②相机使用汇率政策工具,可以使用比较宽松的汇率政策和谨慎的货币政策搭配方式,一方面防止国内物价上涨,另一方面为进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条件。③贸易政策要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在wto规则允许下调控进出口数量和质量结构。④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必须与国际上机构性协调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1、姜波克.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平,王曦.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j].经济研究,2002(6).

3、何刚.论开放经济下我国经济内部外部平衡的协调[j].经济评论,2000(6).

4、顾卫平.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环境与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2(3).

国内经济政策篇5

尽管国家对于市场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调度作用,但是对于个体区域来说,区域的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更大。区域财政政策是我国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掌控下的细化掌控,对于不同区域间的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宏观的经济配置指导下,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财政政策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重点研究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一、前言

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国家统一下发的经济指令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区域的经济市场发展。为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经常利用制定区域财政政策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进行一个更为宏观的调控。只有给予区域政府制定区域特殊财政政策的权力,才能更为科学、合理的对区域里的特有经济资源进行调配,进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指标,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1.区域税收政策的含义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之一,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区域内税收政策的制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国家来说,针对快速发展的区域或者地区制定更为细化的税收政策能够较快的发展国家经济;利用税收政策的调控,如适当减免某些企业的税收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进而更加专注有力的发展;再有,利用适当增加某些高污染企业的税收以控制其发展速度,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这些一系列的税收政策调控来控制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税收政策的主要理念。税收政策具有独特的优点,它由区域政府直接制定,能够快速有力的改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在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区域政府能够更有重点的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区域税收政府,这使区域内不同企业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另外,国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达程度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防止过度发达地区的经济高速膨胀,也能帮助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2.区域税收政策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的制定能够为区域带来更多的投资商。由于区域的税收保护,较贫困地区通过减少外来投资者的税收,减轻投资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运营的开销,为投资商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也可以为较落后的区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对于较为发达的区域,这种优惠税收政策就没有必要实施了,相反的,我们能够通过适当提高相对发达地区的税收,以减少工业等污染企业在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保护环境。另外,在不同的产业之间制定不同的政策,辅助重要但是效益低下的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提高高效益产业的税收,用来保证区域内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1.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具体内容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是政府为了减少国家中央及地方经济的差距而制定的一项政策。这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平衡了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产业不平衡,让大部分地区处于共同平稳发展的状态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对一定的区域进行财政补偿,这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较好的效果的财政转移政策,能有力的缩减区域间的经济收入差异,控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同时,它也能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公共福利政策,保障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

2.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给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带来的影响是相对有利的,它能更为直接的减少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通过一定的转移政策,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有效减缓我国贫富差距增大的速度,减少贫富区域之间的矛盾。此外,合理的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是我国中央政府对经济采取宏观调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国家政府的经济执行能力。这种制度,短期之内能够形成相对发达区域对相对落后区域的扶助系统,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能够有效的将相对发达区域的边缘资金利用起来,避免了区域内资金的不流动,促进两者之间的经济流通发展。而且,这种政策的实施能增加区域政府的经济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得到完全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四、区域投资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带来的影响

1.区域投资政策的具体内容投资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比例,国家政府合理的进行投资的区域分配时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对经济投资进行配置分配,才能既保持相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又保护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达到国家统一的发展。区域投资的只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是国家对于社会基础设施的布置。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了所有的市政工程项目,例如公路道路的建设,公园、广场等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等;其二,是对于工业企业的分配布置。这两个基本内容涵盖了许多的基础设施配置。也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供电、供水等系统的合理设置。只有良好的建立了这些基础生活设施,才能吸引投资商,进而对该区域进行一定的经济投资。同时,这些基础设施是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必要流程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

2.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区域投资政策是区域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的最为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国家队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给予的有力调控。通过区域投资政策的控制,相对落后区域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能够得到更多的投资,避免了相对发达地区的垄断,进一步增大我国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

五、结束语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所有区域都稳步的逐渐发展才是国家发展的象征。但是,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增大,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行也逐渐的成为国家政府及区域政府的工作重心。只有制定合理的区域财政政策并进行全力的实施,才能降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世银,杨伟霖.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

[2]彭月兰,陈永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财政研究,2014(12).

[3]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Z].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12.

[4]夏长杰,周志雄,刘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及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2(3).

[5]张泽荣,李晓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财政政策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9).

国内经济政策篇6

一、宏观经济学与货币政策的界定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也叫作收入理论或者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其内涵就为利用总体性统计的概念,如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消费等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

2.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

(1)界定

货币政策,界定货币政策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来看。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控制、调节信用量、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包括了政府、中央银行以及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的规定和一切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措施。

(2)目标

第一,操作目标。操作目标考虑的内容单纯为央行实际准备金、基础货币、市场利率。其特点包括相?p性、可测性、相应可控性。操作目标就是货币政策的近期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央行通过有关工具能够实现目标变量的控制的目标。

第二,中介目标。中介目标考虑的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汇率等。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的远期目标。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可达到的操作目标由较远的距离,接近于最终目标。

第三,最终目标(政策目标)。最终目标就是央行、政府最想要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的目标。从最终目标的定义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最终目标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

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国内外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对国内经济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就具有了有效性。这种理论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了货币政策是否影响经济支出、是否和产出关系稳定、是否能够良好控制货币等。

也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种“意义”上的内涵。他们认为,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从意义层面展开研究。这种观点提出,货币政策是与国民总收入、总需求之间紧密相关的。从这种角度来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取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虽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定义和理解范畴“众说纷纭”。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观点中提取如下共性:

(1)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性变量(如稳定物价、经济增长)等实际产生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对国内经济运行作用力的大小。

(2)央行、政府、有关机构是否适时利用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控效果。

从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存在一种“工具”与“目的”的关系,那么,我们以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我国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此处笔者从整体宏观经济特点入手,从4个具有典型代表事件的时间段分别分析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阶段:金融危机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1998-2002)年。从整体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国际环境不佳,也造成我国经济下滑。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有:(1)大幅降低利率(5次),存款利率由5.66%降至2.24%,贷款利率从8.66%降至6.38,还一并调整了利率结构;(2)强化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扩展交易工具。政策(1)极大的、快速的提高了有效需求,刺激国民进行投资和消费,带给国民长期无间稳定的良好预期,进而起到了降低经济波动的作用。政策(2)灵活的、良好的操作公开市场,为公开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内社会需求良好扩大、消费、投资明显提高,公开市场发展明显增速。

第二阶段:防止“经济过热”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2003-2007)年。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一阶段国内经济涨势迅速。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防止经济过热,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为--利率市场化。通过提升商业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放开结息、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制定再贷浮息制度(2005年)、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系统(2006年)、上调存款利率(2007年,物价上涨)灵活控制经济发展,在确保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趋势时,良好的控制了经济过热,促进信贷、投资合理增长,稳定维持物价水平,正确引导和有效调节国民对通货膨胀的合理要求。

第三阶段:次贷危机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为(2008-2009)年,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次贷危机的迅速蔓延,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连续调低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经过这些政策操作,将有效的降低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第四阶段:经济复苏

经济复苏阶段可以视为从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回升明显。为了确保经济的长足发展,国家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调整(2012年-2013年,人民银行存贷款基础利率3次上调,而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优化了货币政策工具以强化公开市场利率弹性。国家还对信贷结构予以调整(以文化产业、节能减排领域、高新产业为典型,予以信贷优惠政策等)。通过这些货币政策对于强化市场竞争、调控房地产、经济发展、促进居民配置自身财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使我国GDp、Cpi实现稳健、较快增长。

国内经济政策篇7

经济政策不同于经济法,其不属于法律的一种,只是在执行经济政策的时候为了使其内容更加规范,和行使过程中有相应的保护一般会制定相应的法律赋予其真正的法律效应。作为国家计划以及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经济政策具有分解计划中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总任务和实现各种宏观调控总量指标的能力,对各种方面的基本行为方针与准则都能直接的发挥出调节的作用。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在概念以及行使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两者虽在字面上较为相近,但绝不能混为一谈。经济政策作为经济法内容以及性质的一个重点,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中绝大部分的经济法都是透过经济政策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相通性以及同一性等内在的联系。

二、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

经济法具有三大明显的性质特征,第一经济法具有系统性,上层建筑直接能反映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关系的综合性以及其系统性都是由经济法所呈现。经济法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物质生活过程中满足了社会以及国家对于经济关系,经济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且具有系统性的调整,为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或是具体的权益纠纷中带来有法可依的解决办法,但经济法所设立的最主要根本点是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或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活动,以系统的理念实施全面实时的宏观的,系统性的协调。经济法第二个显性质就是其具有社会公益性,而经济法的社会公益性主要由国家做出的经济协调调控所体现出来。作为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市场上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经济法需时刻秉着社会责任的理念思想,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准点,凸显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政策性是经济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性质,主要从政策法律化,法律政策化以及法律政策相互混合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个国家内的经济生产活动往往最先是以政策先行,最后慢慢为了政策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才赋予其应有的法律效力。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让成文的经济法具有为此经济活动相对稳定的特性,同时也不失一般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及时调控,受到法律滞后性的约束,这就需要在法与经济之间建立新的参量—经济政策,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之间也由此而有了紧密的联系。而法律政策化就是同政策的法律化相对而言的,指法律具有了某些政策性的特征。法律与政策相互间的混合性作为第三个方面表现出经济法政策性,这一里所说的法正混合简单而言就如,现代国家广泛运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竞争政策、消费者政策等,几乎渗透到国家经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以及经济法的每一个部分和分支,这些政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的政策”,而是具有巨大影响的,对法律体制具有“补漏”和“缓冲”价值的政策。经济法政策性的特征要求经济法成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法律形式,经济法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日趋成熟。

三、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中的具体表现

近几年,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下在关乎民生,社会利益等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现社会较为关注的房地产问题,在经济法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最为鲜明的表现就是现在大家热议的“限购令”。从“限购令”的内容以及其内容可以看出,“限购令”是由政府所制定,但其所制定的程序上会不同于其他的行政法规或是政府的规章。“限购令”推出所有具有的政策相对而言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而从其所表现的内容上看,其实质上是对购房者,或是针对一些炒房者在消费权利上的直接约束,具有经济法的规则性特点。从其实施的主要目的上也可以得知,“限购令”就是政府对房地产调整控制所使用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时能到达抑制房价高涨所采用的临时性措施,完全符合政策的特点,从内容和目的上看表明了“限购令”即法律的特点,也具有政策的特点,是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调控措施。

四、结语

国内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经济政策;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31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由于我国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变化速度较快,针对随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必须采用对应的措施,不断强化国际宏观调控,并对相关政策进行正确的调整,让国家经济向着预期目标发展。从2011年上半年的发展进程来看,根据多样化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情况,国务院实施了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的过程中,朝着宏观调控发展。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459亿元,与同比价格相比,直接增长了9.6%。由于国内外环境复杂,很多政府都存在财力紧张、无钱可贷的现象,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钱紧、钱荒、钱流、钱多现象。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必须及时调控经济政策。

一、我国经济政策调控原则以及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经济政策实行情况来看,为了保障经济政策落实力度,必须以坚持主题、落实主线为原则,从根本上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在这过程中,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势,主题则是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程度是影响经济政策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坚持相关原则不动摇,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改革的同时,对经济政策有效性、持久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争取得到更有效的改革方法,辅助国民经济发展。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以及相关政策发展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转换成适当宽松的货币形势;第二方面是将稳健的财政方法转变成积极稳定的财政策略。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相关措施,也就是“国十条”。第一条是,加快农村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第二条是,增强建设性居民的保障住房策略;第三条是,增强居民自主创新以及国民经济文化建设力度;第四条是,增强机场与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性建设策略;第五条是,增强灾后相关区域重建工作;第六条是,增强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文化教育发展;第七条是,努力健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第七条是,进一步完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第八条是,增强金融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进而逐步代替我国各种银行的信贷限制;第九条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十条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转型增值税的改革策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这次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且将遏制国民经济下滑、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放在各个工作的第一大位。从我国经济政策改革过程来看,近十年不可能达到经济形势的完全转变,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必须以相关经济策略、基础制度为依靠进行对应的调整。从经济政策发展侧面来看,不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进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制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在拉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战略发展。一旦经济增长速率太低,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带动我国经济政策改革的建议

为了达到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必须以经济政策改革为基础,从各方面推动经济文化建设。

(一)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与供给。在经济政策改革中,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必须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为更好的实行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首先,在扩大投资规模时,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而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投资利润与数量,进而忽视投资结构转换。其次,在投资方向与投资项目选择中,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不良局面,必须有压有保。对于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的项目,必须坚决抵制,在将重复性项目过剩削减的过程中,注重大规模数量以及质量投资,并且各种项目必须拥有对应的可持续性与技术含量。在严格禁止豆腐渣工程的同时,充分调动私人、企业与政府的投资积极性。

在供给过剩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必须扩大供给,增加供给能力;在供给改革中,必须对供给总体需求与总供给同时发力,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扩大投资消费,调整财政政策。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更加注重投资需求,而不是消费过程。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很难改变,所以必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必须扩大投资力度与消费需求。

在财政政策调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带有很多负面影响,如果政府只注重发展,而忽略了钱的实质意义,就会出现钱“贵”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坚持积极的发展战略,在财政改革的同时,以国家财力为后盾。因此,在实施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带动国民经济积极发展。

(三)调整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融资压力,并且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经营目标。很多银行也存在存款、贷款的双重压力,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借贷或者高利贷现象,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努力健全货币政策,更要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在“双高”与“低差”并存的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企业、单位金融结构备金率。

对于国家税收的调整,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非法税收的现象。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调整税收结构,更要减少税收项目区,在提高财政收入的同时,进行闺房税收改革,进一步强化税收扶持力度。

经济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持续的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政策改革为根本,在完善改革策略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卫萍,尹晓菲.滞胀威胁下的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9-12.

[2]李武军,黄炳南.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35-38.

国内经济政策篇9

政策,是国家、政党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规定的行为依据和准则。(注:张光忠主编《学科辞典》,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p33;)经济政策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调节、控制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注:王士元主编《市场经济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5月版,p447;)一般地,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国民经济中有关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而微观经济学通过分析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合理配置资源。相应地,经济政策也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科学技术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准则等。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赊购政策、赊销政策、价格政策、股利政策、会计政策等。

经济政策一般主要指宏观经济政策。早期,各国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信息是完全的,价格可以引导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大量存在的是垄断与竞争不同程度结合的市场,加之外部效应(如生产引起环境污染)、公共物品(如海上的灯塔、道路、国防与安全等)和不确定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人们难以正确预测未来)的存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难于引导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为纠正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

二、会计政策的内涵及渊源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注:iaSC:iaS1,present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Revised1997,para.21;),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第3条;)

在学术界,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之说,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会计实务规范的可选择空间,通常体现为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微观会计政策是指与宏观会计政策相对应的,由企业在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范围内所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注:曲晓辉:“关于会计政策的几个”,《上海会计》,1999年第11期,p3;)

会计政策一般主要指微观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产生动因是由于财务信息用户与送户的分离,主要是对过剩会计惯例的提纯和过滤(薛云奎,1999)。松散的、放任自流的、不规范的会计实务终于酿成1929年股市的崩溃和1933年股市的萧条,作为规范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的会计准则,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蓬勃和两权的高度分离,其产生的直接导火索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其产生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产生的内在动力是aiCpa、aaa等会计职业团体的壮大(王开田,1996),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相关可靠”“真实公允”,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

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经济生活又充满不确定性,对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准则在规定一种基本处理方法的同时,又规定了至少一种备选方法,提高了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使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可能。

三、会计政策是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前已述及,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微观会计政策。可见,会计政策是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促使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理解这一点,要从会计政策的目标与功能入手。

1.会计政策的目标体现经济政策目标。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政策目标当然要从属于经济政策的总目标,或者说会计政策目标是经济政策总目标下的子目标。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具体包括:(1)高度充分就业,一般指失业率为3%的就业;(2)价格水平稳定,用物价指数来衡量,年平均2%、3%、不超过4%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3)经济持续地稳定增长,用GDp的平均增长率衡量;(4)国际收支平衡,指汇率稳定,进出口平衡。(注:高鸿业《西方经济理论与学派》,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11月版,p228;)微观经济政策目标在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于会计准则的目标,已有学者进行有益的探索: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效率、公平和稳定(林钟高等,1998),一般用帕累托原则来衡量会计准则的效率,考察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信息是否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用劳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情况,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信息具有极其深刻的经济意义和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要公平合理。会计准则的目标要求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信息,必须能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有两个目标(又称“双目标论”,薛云奎等,1997):对适应于国有企业规范的会计准则来说,将其目标定位在政府利益上,集中体现政府对企业财务信息揭示的要求;对适用于公司制企业规范的会计准则来说,将其目标定位在民众利益上,集中体现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要求,突出财务信息揭示的真实与公允。

理论上,会计政策目标应是使交易费用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陈汉文等,1999),但在实际中,由于经理是经济人,易操纵会计政策选择,建议实行股票期权等方法,加大经营者持股比例,减少成本,使会计政策选择自觉接受经济政策指导,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长期利益。

2.会计政策的功能有助于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的功能在于:(1)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2)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激励和约束,使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作出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而会计政策的功能在于:(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和约束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2)会计政策选择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进而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引导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3)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特定的经济后果,决定财富分配或再分配的格局,由此带来各利益集团的冲突。

政策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政策目标。

四、会计政策选择要服从经济政策

一方面,会计政策选择要能反映对宏观经济指标变动的控制能力的,应关注“一般的经济福利”,会计政策选择要充分反映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和现实,比如,在物价上涨的时期,存货计价应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而不是先进先出法(FiFo),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而不是直线法。另一方面,会计政策选择应考虑行为性影响和“宏观经济后果”,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目标。正如郝金斯所指出的:“公司报告准则应当能引导个体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会计准则要符合政府宏观经济目标和经济计划。”(注:转引自《会计》,1996年第2期,p22;)

以投资贷项会计为例: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均可享受抵免,(注:《财经报》,1999年12月25日,第2版;)这在西方国家一般称为投资贷项。投资贷项会计,西方有三种处理:流尽法、费用扣减法和递延法,其中,流尽法能加大账面的利润,由于投资抵免所得税是政府的经济政策,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内需,政府希望其政策能立竿见影,使企业马上获得纳税减免的好处,建议采用流尽法,从而使会计政策选择服从宏观经济政策。(注:1962年apBopinionno.2,要求投资贷项按“递延法”处理,递延法使减税政策不能在报表上充分体现,美国国会通过SeC向apB施加压力,apBopinionno.4,允许企业在“递延法”和“流尽法”中任选其一,因为流尽法下,企业账面利润较大;)

五、会计政策选择应在具体会计准则给定的范围内合理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不是任意操纵会计程序和方法,而应在具体会计准则给定的范围内合理选择。西方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的结论大致有:

1.分红计划假设。若管理人员的报酬计划以收益为基础,则管理人员更有可能使用能增加收益的会计程序,以求个人效用(福利)最大化:(1)将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2)若企业发生亏损,将未来可能亏损提前至本期注销,以提高未来收益;(3)若分红计划包括认股权,则选择“拉平”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股票价值的稳定增长。

2.负债对权益比率假设。债权人与债务公司签订债务契约时,常伴有限制性条款,包括防止清算性股利的支付、规定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的底限(息税前利润/利息)、以及限制企业增加新的债务等等。研究人员发现:(1)负债权益比率(我国称为产权比率)越高,管理人员越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2)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条款联系紧密,管理人员越可能采用能增加当期收益的程序;(3)企业为避免新准则可能导致的技术上违反债务契约的现象,对新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行游说。

3.规模假设。会计政策选择也与企业规模有关系:(1)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可能选择能将当期收益递延到下期的会计程序,以减少成本(税收增大和国有化风险);(2)为降低新准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可能院外游说,政治成本越高;(3)为避免引起政治家和管制机构的关注,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愿意采用拉平收益的方法,使政治成本最小化,以避免公众注意。

为正确引导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贯彻《会计法》,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适逢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中国证监会也要求上市公司应提高所披露财务信息的质量,减小中报风险,因此,上市公司应宣传贯彻新《会计法》,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产权调整。由于管理人员与股东的目标相冲突,管理人员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倾向,会损害股东利益,为减少成本。因此,应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产权调整,一方面,应加大内部产权比重,加大经理阶层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注:江都无线电元件厂厂长严盛喜获公司7%股份奖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扬子晚报》,1999年9月4日,第2版。)实施股票期权,使会计政策选择与股东利益相一致,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外部产权集中化程度,产权分散化下,由于搭便车现象存在,小股东对企业监督缺乏动力,产权集中化会促使产权比重较大的股东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约束经营者,使其会计政策选择向着有利于大股东的方向。而要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产权调整,须加大产权重组与产权流动进程,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国内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机遇;挑战;政策选择

绪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更加意味着我国在国际上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而在保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深度上参与国际合作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后危机时代来临。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新旧矛盾交织,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复杂化。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继续保持我国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必须深入探讨、重新思考的问题。其中,宏观调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于经济干预的主要形式,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外从各国,包括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政府行为,部分刺激性政策和退出策略的不良效应等都直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方向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出台等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效果和水平。

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以“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政策选择分析为研究题目和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前我国提升宏观调控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环境的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明确当前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及有效性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分析,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难以幸免,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系列积极干预措施。从2009年中期开始,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主要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主体的经济指标都逐步企稳,世界经济已经渡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步散去,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缓慢复苏态势,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后危机时代是指由于危机影响深度和广度的逐渐减弱,而进入的相互平稳的发展时期。不难看出,后危机时代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也难以完全清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各国经济面临着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都面临着更加严竣的考验和挑战。

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于后危机时代仍存在着不少争论,但不可否认在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不同观点、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抓住和把握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整体上来讲我国经济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外部环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负债消费模式都难以持续,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的家庭储蓄率都有所上升,消费需求相对萎缩。消费需求的下降则必然对世界消费市场造成影响,使得市场相对于危机发生前更加的拥挤,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其次,我国外部市场环境在后危机时代会有所好转,但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经济的复苏道路并不平坦,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反复,外部市场的疲软和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第三,[1]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各国经济间的摩擦呈逐渐增多和不断升级的状况,贸易摩擦趋向常态化发展。而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口仍有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因素都将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及出口产生影响。第四,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战略转型的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等都深刻影响着当前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国际分工体系将面临着重新的分组、洗牌和重塑,对我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国际热钱进出等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和波动。

2、内部因素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历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转变,矛盾依旧尖锐,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紧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都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我国经济经济结构的调整,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仍是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着的最大的挑战。其次,[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更加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体制机制问题仍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否则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最优方式将更加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优势。同时在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将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处理好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间的关系是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科学化、有效化的重要前提。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不可否认,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挑战,但另一方面,如何在更为复杂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则要全力把握。首先,后危机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较为缓慢,而另一方面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受到较小的冲击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十足,发展势头良好,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逐步成为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我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确态度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等的发展。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此科技革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增长的关键。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为我国抢占经济科技、新能源经济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于进一步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新兴产业,如绿色低碳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等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位和机会。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1、宏观政策选择中要注重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市场与政府

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措施,对经济发展实施积极的干预,促进和实现经济发展。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必须进一步重新审视和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中要特别认识到政府与市场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市场作为当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的出台必须在严格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进行。否则不但难以发挥实现宏观政策的预期目标,甚至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机构的深化改革,准确定位政府角色,继续完善宏观政策决策机制,提高宏观政策的政策效果,以保障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2)放眼国际与立足国内

根据我国历次的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宏观政策取向及选择是全面综合的结果,不仅仅只取决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对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情况更不能忽略。因此,具体来讲宏观政策的出台要立足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提升。其次尤其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的不确定性剧增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波动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宏观政策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宏观政策选择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可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宏观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前瞻性、目标短视化等问题,虽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长远发展和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却存在着不少隐患。另一方面,从哲学和具体实践的结果来看,不可能存在着完美的宏观政策,加上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化,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任何宏观政策都有其负面影响。因此,[3]后危机时代为更好地应对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政策制定者在进行政策选择的时候,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强化全局和整体观念,更加注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质量。

2、后危机时代我国具体宏观政策的选择

(1)财政政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4万亿扩张性财政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后危机时代也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利用各种财政手段,实现对财政收入与支出总量与结构的调节,进一步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具体来讲:

首先,保持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增长,但重点在于完成在建项目的完成,对于新项目则需进行严格可行性和效益分析,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4]当前我国面临新一轮科技发展,财政支出重点要加大对于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主动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占据有利地位,刺激国内投资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及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关系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如三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国内环境的支持,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尤其是当前住房、教育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负担,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改革的支持,既能在短期内刺激和提高我国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又能从另一层面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应有作为和作用。

第三,完善税收制度,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起真正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激励机制,尤其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减轻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等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用好政府贴息和政府采购政策等,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2)货币政策

在全球经济缓慢、持续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受外部经济复苏与增长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各国财政情况的制约,依赖并通过货币政策成为各国宏观政策的焦点和重点。[5]从内容上来看货币政策包括数量型工具及价格型工具,通过对于数量型货币工具,如法定准备金率等,调控节奏和力度的有效控制,积极影响和引导货币和信贷的投放;通过对价格型货币工具,如汇率、利率等的谨慎使用和调整,实现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与危机前相比,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不论是从政策目标还是工具的选择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货币政策的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据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货币政策,实现货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合理比例。具体来讲,据相关数据表明,“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将能继续保持较好较快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将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提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灵活性;同时积极引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健全,实现对经济周期、投资资本注入的管理及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领域或部门进行重点关注。

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平稳货币信贷的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引向资金流向重点工程、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等待增,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健康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次的金融危机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为进一步更好地促进和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应通过货币政策继续优化中小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在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是,积极应对和应对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和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作用的发挥,以更加主动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同时,后危机时代也更加凸显了全球货币政策联运协调的重要意义,要加强与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与磋商,共同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复苏作积极贡献。

另外,不难看出当前我国部分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宏观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是强化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重要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性和制度成为制约和阻碍宏观政策贯彻落实和发挥有效预期作用的因素。[6]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需针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清理和清除不利于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各类因素,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环境。如深入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准确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的追究机制;进一步改革财税投资体制,规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提高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培育和最终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结论及建议

结论:后危机时代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充分凸显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国内严峻形势,我国灵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一系列高效科学的灵活的调控政策的实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发展,宏观调控效果良好,应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的调控过程中也存在着政策频率过快、政策间协调性不足、宏观政策行政色彩浓重等问题,影响到我国宏观政策预期目标及效果的实现。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离不开我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支持。

建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科学判断,掌握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水平,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基调和尺度,提升我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在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宏观政策,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三林.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取向[J].开放导报,2010,6.

[2]杨银海,陈少克.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调整[J].中国金融,2010,3.

[3]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4.

[4]肖海晶.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J].学术交流,2010,10.

[5]严方,黄栋.浅析中国“后危机时代”的宏观政策选择[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