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十篇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十篇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28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 急诊 护理 纠纷 防范 

       护理纠纷是指在临床诊治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或陪伴所发生的各类矛盾。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规范化管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护理纠纷的原因

       1.2.1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1.2.2病人及其家属因素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1.3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护患冲突;原因;对策

护患冲突是护患交往过程中的产物,是影响护患关系健康发展的一种客观状态,是护患双方对医疗护理及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引起的争执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护患双方的权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及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的问题,常会给医院的秩序造成重大冲击,因此应该在护理工作中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正确地认识护患的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对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完善医院管理,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因素

1.1内在因素(1)专业技术不熟练,对护理专业还没有正确的认识,表现在年轻的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差,缺乏事业心。(2)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自由职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各大、小医院病人急剧增加,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任务繁重,工作性质充满了紧张感,工作负荷重,使护士身心疲惫,忙乱之际情绪易失控,在病人多时往往只注重完成基本治疗、护理工作,缺乏交流沟通,易发生冲突。(3)对患者用词不当,主要表现在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缺乏沟通技巧。一旦言语不当,易造成过激行为发生冲突。(4)对患者缺乏爱心、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缺乏解释、不细致、不热情周到,工作方法简单、粗糙。(5)现在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增多,部分人缺乏谦让和宽容的心态。(6)专业知识匮乏,不虚心向医生请教、询问,对疾病没有系统的认识,患者问病情回答不恰当或与医生的答案有分歧,得不到信任、缺乏安全感,易产生反感而引发冲突。(7)患者的文化层次、修养、素质参差不齐,对问题的反应、处理和认知不一样。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康复很关切,但又缺乏知识,对诊疗和护理技术要求高,对护理治疗结果不满意,另外某些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造成病人痛苦,特别对一些新设备、仪器使用不熟练,焦虑的病人满腹牢骚,易发生护患冲突。(8)病情对患者的影响,对某些慢性疾病需延长治疗的时间,可因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能力缺乏等造成护患冲突,对老年患者病情重、年龄大、治疗好转率低,家属既不配合、又不想放弃,矛盾心理容易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以致发生冲突。(9)缺乏法律知识,在病情发生恶化时,家属不管死因、不分对错,易出现过激行为,甚至伤害护理人员。

1.2外在因素(1)护理质量:就医环境与患者的需求存在着差距。(2)医疗收费: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及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物价也迅速的增长特别是抢救仪器,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医疗保险的施行激发了患者的利益冲突,对意料收费质疑、讨价还价,对护士吵闹不休引发冲突。(3)护理职业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属于无足轻重的职业,仅打针而已,忽略护士在患者健康监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病人感激的总是医生,对护士缺乏起码的理解和尊重。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086-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分析

1.1管理层的因素

1.1.1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不够,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分析总结不够。

1.1.3对护士的教育培训不够,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等。

1.1.4对护理工作内涵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迫使护士过多地承担大量非护理工作。如:科室各种物品的维修、记账、标本的送取等。分散了护士的工作精力,间接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1]。

1.1.5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工作负荷增大,认知行为变慢,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加。

1.2护士的自身素质

1.2.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告知义务而引发护患纠纷。

1.2.2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患者态度生硬,语言或行为过失。

1.2.3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较少,护患交流不及时、不到位。

1.2.4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增高。

1.2.5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发错药,打错针,入院评估不准确,如患者入院时已有压疮护士评估时未发现,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未及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延误或遗漏治疗。

1.3其他因素

1.3.1患者或家属期望值过高,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配合护理人员安排,拒绝治疗等,导致人为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如地面过滑导致跌倒,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等。

2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量小组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层层把关,各司其职。

2.2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使护理管理有章可循,避免护士在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一些医疗护理过程和流程中如果设计存在漏洞,也会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威胁,如患者的用药,从药品进入医院到正确的用于患者,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制,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对患者造成危害[2]。

2.3强化核心制度落实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及时、真实记录各种护理记录,防患于未然。

2.4增加人员编制

减轻工作负担,缓解工作压力。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除去非护理工作占用的护士劳动,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2.5尊重护士,理解护士

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及生活上关心护士,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肯定她们的成绩,有了成就感才能极大地调动内在的积极性,使“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效状态。

2.6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

2.6.1心理素质:培养护士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宽阔的胸怀、遇事能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

2.6.2专业素质培养,①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掌握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病情观察的效果关键是掌握“动态”,如:消化道出血前患者常有烦躁不安,胃部不适、头昏、心悸、面色苍白等。加强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氧浓度的监测,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防止重要器官出现缺氧性损害,是减少和治疗由于创伤造成机体损害的必要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能规范、准确无误完成各项护理操作。③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危重患者的抢救。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精湛的救治技术和较高的独立操作技能。④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护理差错发生。⑤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掌握沟通技巧,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要仔细观察病情,总结患者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从而因人施护,如对老年人,要说服她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

2.6.3职业道德素质:救死扶伤是工作职责,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换位思考,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去救治每一位患者,要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既有以知识与技术为基础的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又有敏感和爱心为支柱的对服务对象的关怀。

2.6.4文化仪表素质:护士不仅要拥有丰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掌握一些人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更要学法、知法、懂法,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

综上所述,提高整体素质,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是保障护理安全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晓俐,刘梅玲.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理,2003,9(11):3.

[2]郭燕红.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2.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84-02

脑外科是一个大手术患者多、卧床患者多、危重患者多的科室。脑外科患者手术大多较为复杂,加之手术部位特殊,对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大,术后患者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易引发安全隐患事故,造成患者不满,引起护患纠纷。

1脑外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

1.1护士方面

1.1.1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水平低

一般科室中,资历浅的年轻护士居多,他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有很多知识漏洞;工作时间短,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对疾病的观察、护理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不能灵活应用新业务、新技术,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应急能力十分欠缺。

1.1.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般护理人员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患者的健康问题上,忽略了患者的权益。在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略了患者的知情权;在操作时,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忽略了患者的隐私权;在工作中,常常不注意谈话的语气和方式,缺乏沟通,解释工作不到位。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1.1.3责任心缺乏,执行制度不严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用药时查对不严格不全面,造成用错药输错液或剂量用法错误,未注意观察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盲目执行医嘱,违反医生的口头医嘱规定;未按分级护理制度要求操作,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到位;护理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或简化操作程序;基础护理工作上出现疏漏,未及时帮助患者翻身、变换等。

1.1.4文书书写不规范,药品管理混乱

在书写护理记录时,漏记或少记引流液,记录不及时,不规范涂改,缺乏客观记录。护理记录缺乏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完整性、真实性。药品管理放置上混乱,存在高危药品和一般药品混放、内服外用药品混放、药品瓶签和内装药物不符等管理漏洞。

1.2患者方面

脑外科患者通常是病情严重、神志不清、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压疮,同时,手术后患者普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躁动不安的患者极易出现非计划性坠床和拔管。脑外科患者脑外伤后会出现感知障碍,增加擅自出走的可能性。此外,患者和家属未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对医护常识也不熟悉,常常不配合护理和治疗,易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进而导致护患纠纷。

1.3仪器设备、后勤方面

专业仪器配备不足,监护仪、静脉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设备缺乏保养维护,从而降低其性能。仪器设备陈旧,所提供的信息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出现偏差。医护人员严重依赖仪器设备,不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从而在治疗上出现问题,引发纠纷。此外,后勤服务方面也存在缺陷,如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不够整洁。

2防范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分析

2.1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鼓励护理人员自学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医院和科室结合护理难点问题及本医院本科室的实际护理情况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学习先进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强化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心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建立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定时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时刻预防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的各种状况。加强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时刻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2.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科室可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典型事例,明确护患双方的权、责、利,时刻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护理中,明确工作流程及操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资历浅的护理人员可以借鉴其他老护理人员应对护理风险的经验,切实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

2.4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

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病症,将护理风险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病症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应对风险的措施等内容编写成小册子,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且完善交接班管理制度、查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过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5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护患矛盾的发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护患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造成的,因此要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相关制度,解答患者的提问,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患者术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日常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各项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耐心作相关的解释说明。

2.6健全设备仪器使用管理,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对各种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保养维护,对使用年限过长,频繁发生故障的设备,报告上级,及时进行更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还可以在机器上悬挂操作流程卡片,便于操作护士熟悉,消除仪器设备使用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完善后勤保障系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需要,有效防范各种隐患发生。

3小结

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医院及科室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应用科学管理手段,促进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与护理人员一起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梅桂丽.脑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与预防[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6:228-229.

[2]陆静.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5:198-199.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导致医疗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是出现护理差错,就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1]。骨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收治的患者人数众多,同时也最容易发生护理安全事件。为了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骨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骨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

1.1护理管理因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人员配置不合理。骨科患者人数较多,工作量大,但是护理人员不足,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做到对患者进行全程服务,且存在护患沟通不足的情况。(2)专科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常规护理制度难以彻底落到实处,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3)对护理质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1.2护理人员因素。1.2.1缺乏工作责任心。由于骨科护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导致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因此容易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表现在工作中主要为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操作手法简单粗暴、缺乏慎独精神、对患者没有耐心、态度恶劣等[2]。如没有按时查房,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等;对患者备皮范围过小、操作不当导致皮肤划伤等,容易造成感染情况的发生。1.2.2缺乏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够仔细,如打石膏患者,不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对于做牵引的患者不注意观察是否发生骨折移位、是否发生牵引针孔感染等,从而容易将患者置于危险之中。(2)引流管护理不当,如在对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时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3)缺乏应急能力,对于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对于突发事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不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等。(4)专业药品知识掌握不牢:对于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牢固,使得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能及时预见以及发现用药不良情况,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5)缺乏对老年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视:老年患者在骨科患者中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抵抗力逐渐下降,因此容易发生跌倒、压疮、感染等情况,加之老年患者本身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护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如果缺乏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容易增加老年患者发生风险的概率[3]。(6)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为医疗护理安全带来隐患。1.2.3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在较长时间的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从而影响到遵医行为,有些患者甚至会对治疗效果以及医生水平产生怀疑,从而不愿积极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并进而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2防范措施

2.1护理管理方面。首相应当在常规护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专科护理管理制度,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培训,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督促护理人员主动执行。另外,医院方面应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合理配置,对各科护理人员数量进行调整,使护理工作量较大的科室可以得到足够的护理人手,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此外,对于新进护士或是实习护士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从而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保证。2.2护理人员方面。首先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使其牢固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各种常用药品的相关知识,并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手法,在减少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另外,应当督促护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对患者应当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树立起严谨的工作作风,防微杜渐,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讨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促进骨科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而对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应当加以重视,并在护理团队内进行公示,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邓丽君单位:河南省中医院

参考文献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6

民营医院人员构成方面民营医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人员来源较广,其中护理人员来源于中小型医院,结构参差不齐,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较多,高年资、高学历的较少,未受过规范化培训较多。部分护理人员是停薪留职者,到期后就回到原单位工作,也有部分护理人员边工作边寻找待遇较高的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管理是不利的。

(一)护理管理方面

一是质量管理监控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民营医院成立时间不长,管理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护士长较年轻,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学历较低,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措施较差;管理者缺乏对护士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管理者对护士的专科素质的培养不到位。

二是岗位设置的因素。一方面护理岗位的设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特别是民营医院重视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缺编。多数人不在本地,存在积累假期现象,休息时往往不增加人员。这样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又不能休息,因此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人员少护理工作如健康宣教、清楚告知等就不能落实到位。

三是患者行为管理因素。多数民营医院面向普通患者,例如我院面临的多数是打工族,存在信息不对称。住院病人的管理较困难,有些病人未经主管医生同意擅自离院。

(二)护士个体方面的因素

一是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处在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忽视了本属于病人的权利,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来源:文秘站)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护士资历浅,学历不高,缺乏经验,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三是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

四是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记录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由于工作繁忙,记录不实,如体温、脉搏等。

二、加强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考核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护理安全警示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护理三级质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质控检查记录本上,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进行追踪,加大监控力度。

二是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因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如每周进行安全活动,讨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以保证护理安全,对出现差错的个人给予安全警示,对出现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

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缓解工作压力。

四是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规有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和纠纷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权利,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五是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分手册,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负责专科技能的培训,每月科室要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月质控进行考核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六是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护理记录格式。护理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宣教和告知的重要内容等。病人入院时的首次记录一定注重客观资料的书写。危重病人护(文秘站:)理记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按要求书写,记录要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及时。护理记录的书写要与医生记录相符。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研讨,统一标准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科室。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与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社区家庭病床的建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之一。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它具有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而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的特点,同时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不可忽视。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损伤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现将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存在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简述如下。

1存在护理风险

1.1滴速过快滴速过快最常见的引发急性肺水肿。家庭病床护士上门输液,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全过程观察。而点滴速度的控制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诸多因素会引起滴速的改变。如患者由于长时间体位受限难忍,看护人员缺乏耐心而自行调节。

1.2感染来自护理人员及家属两方面。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不规范、家庭看护人员在拔针后穿刺点污染都会引起局部静脉感染,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引起交叉感染、环境污染和针刺伤。

1.3病人及家属违医行为病人及家属的违医行为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些家属缺乏专业知识,误认为加大用药量能加强疗效或延续生命,将自备的能量合剂或外院配的药物擅自连接增加补液,导致药物用量过度。在操作环节中污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4输液故障最常见的是发生空气栓塞。输液过程是动态的,难免发生输液故障,如药液外渗、液体不滴、液面过高或过低等。这些现象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慌,情急之下自行排除故障,导致滴管液面过低,空气进入。

1.5缺乏家庭急救措施当以上护理风险发生时,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专业急救知识而使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也有患者家属情急之下对患者施以不科学、不规范的急救方法而导致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2防范措施

2.1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全面评估患者是实施护理计划的第一步。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时不能忽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神志、体位、输液时间等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用药性质调节滴速。尽可能让患者体位舒适,取得良好的配合。对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适当采取约束措施,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2.2加强宣教,有效沟通由于家庭看护人员不固定,护士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明确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对患者的不良后果;指导家属对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及发生输液反应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制定和发放一些文字宣教手册供患者和家属学习和参考,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风险的规避。

2.3规范操作,有章可循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提高抗风险能力;认真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在输液瓶贴上记录药名、起始时间、滴速控制并签署全名,提示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调节滴速,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3]。制定详细的告知制度,达到让患者和家属认可共同承担医疗风险的目的。

2.4保持信息畅通护理人员工作范围覆盖整个辖区,护士要主动向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给予患者安全感,也有利于输液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联系和采取应对措施。另外,积极利用社区站点资源,有紧急情况发生也可调动站点护士及时支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护理故障,使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小结

静脉输液过程存在潜在的护理风险不可抗拒,而家庭病床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生理功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加强对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是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刁冬梅,林岩,卢玉贞,等.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护理研究,2007,21(3):629.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预防措施

对于现在的家庭,孩子都是掌上明珠,并且由于儿童身体羸弱,病变伤害大,治理过程困难,因此研究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对临床上儿科的护理具有极大的意义。

1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工作粗心大意对于医院而言,医生的职责就是认真的制定每一位患者的医嘱,护士的职责就是在严格遵循医嘱的前提下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救治。而医护人员有时候为了省事或者是为了自己的私事,都没有认真遵守制度,省略步骤,出此差错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还有些医护人员对自己太过于自信,工作十分的老练熟练,越是这样对工作的轻视越是容易出现差错。

1.2医护人员对患者缺乏耐心,沟通不足。儿科中,重点都是小孩子,儿童由于年龄较小,不懂得配合医务人员的操作,也不懂得应该注意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儿童表达能力不足,不可以告诉医护人员自身感受,只能用哭声来代替,如此这样,医务人员的工作艰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医院人员就缺乏耐心,没有交代清楚家属应该如何做,这样就会使得家属出现错误的举动而导致差错的发生。

1.3患者家属对于医护知识的匮乏患者家属并不是每一个都遍读百书,每一个都非常了解医护知识,因此患者家属中有些就对医护人员的行为不理解,有时甚至嫌弃流程过于繁琐过于严格,不执行医务人员对其的要求。例如,医务人员要求患者家属不可以将放有热水的水壶和瓶子放于离儿童较近的地方,有些家属就不注意,儿童或者是家属的动作说不定会打翻水杯,烫伤儿童。

1.4医护人员缺乏医护人员工作辛苦,而患者又比较多,有时候在儿童疾病高发的换季间期医院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医务人员缺乏时,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剧增,工作辛苦劳累。在忙碌劳累的时候,医务人员缺乏分身术,就会有照顾不周到的地方,从而导致护理出现差错。

1.5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有义务也有责任维护自己患者的隐私。患者的病史属于患者的隐私。有些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略了患者的隐私权,从而引发法律纠纷。当护理人员工作繁忙时,会没有时间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忽略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例如有时候患者需要急救,有些治疗措施与方法并没有得到家属的同意与签字,从而导致了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冲突。

2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2.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的惩罚制度,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循医嘱办事,不可以寻求捷径。医院还可以定期对每个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发现错误时应立即报告指出并要求其立马改正,并且保证不再犯错误。医院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置匿名意见箱,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和患者家属,凡是发现有人不遵循规章制度,就可以匿名举报,一旦证实属实,就应给予惩罚和要求改正。

2.2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医院每年应该进行一次宣誓,加强医护人员心中救治的崇高地位,加强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还可以定期开展关于提高沟通能力的讲座,沟通能力较弱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讲座提高能力。对于每年招收的新成员,由于其缺乏工作经验,沟通能力普遍较弱,医院可以对他们进行工作前的培训,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多人合作模拟护理情景等,从而提高沟通能力。

2.3加强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认知在患者住院时,医院可以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患者家属对医护知识的认知。在传授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不耐其烦,对于家属不懂得地方多多解释,保证患者家属基本全部了解基本护理知识。护理人员还可以定期去病房检查家属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按照护理要求进行,有没有在操作中不懂得地方,从而及时解释正确的护理行为和纠正家属错误的护理行为。对于护理人员而言,要达到知识不断更新和巩固以及对业务的熟练,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操作经验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独立的不断的思考问题,在危机的时刻冷静的处理问题,充分预防护理不安全因素对患儿造成的伤害。

2.4大量招收医务人员医院可以扩宽医务人员的招收条件,增加医务人员的工资与福利,面向全社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大量招收医务人员。并且在院内,可以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情况,通过对医护人员不同科室之间的调换,满足每个科室在患者增多时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缓解医务人员工作的压力。并且增加夜班执勤的医护人员的数量,防止突况的产生。

2.5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医院应该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道德法律的教育,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不可以将患者的隐私当成是笑话或者闲聊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晓轩.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J].中国医药科学,2012(10).

[2]杨素容,姚春花,谢佐卿.沟通机制在减少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22).

[3]袁宝玉,罗晓梅,方海云.新形势下病区的药物管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家庭护士,2008(27).

[4]罗琼华.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09(26).

[5]朱学江,任桂玲,杨柳.儿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2(20).

[6]张俊霞.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5).

[7]司今,韩淑贞,金哈斯,等.血液病护理单元实施标杆管理的体会[J].护理研究,2008(16).

[8]马向红.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效果及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9

1临床资料

抽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骨科出院病历护理记录按卫生部关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其中不合格的护理记录307份、占23.93%。

2结果

见表1。

3缺陷原因分

3.1对中医护理记录认识不足

中医护理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临床有关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进行记录。现由于护理资源相对不足,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大多数是西医专业的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对中医护理认识不足。

3.2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肤浅

由于我院的护理人员90%是西医护士,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辨证知识掌握甚少,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中医护理也要依据四诊八纲、节气变化及个体差异来进行辨证施护,有的只是生搬硬套一系列中医词句,结果有的措施并不符合患者病情,从而影响了护理效果。

3.3记录缺乏中医辨证施护内容

有的护理记录中从头到尾没有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完全按照西医护理进行记录。

3.4记录缺乏真实性

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简化、涂改、刀刮、修补,不按照规定修改等现象,为力求记录的整洁美观,存在一个人的笔迹完成多个人的护理记录等情况。如记录中描述“患者外出,病情不详”,而体温单相应时间内仍有体温、脉搏、呼吸的绘制。

3.5记录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由于有的护士法律意识淡簿,有的记录不是以实际观察测量得来的信息进行记录而是凭主观的想象来书写记录,有的是提前记录,所以护理记录就会出现漏记,补记,与患者病情严重不符的现象。如一股骨骨折的患者,因卧床未解大便3天,而护理记录单上则是每日大便一次。护理记录不准确,不能为医师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3.6记录缺乏功能锻炼的连续性

主要原因是护士只注重临床护理操作,未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记录或记录中未体现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

3.7记录缺乏一致性

由于护理人力不足,护理人员承当着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加之护士专业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2],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未及时记录,医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护士与护士之间记录也存在不一致性。

4干预对策

4.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培训

首先对全院护士进行中医相关基础知识培训,采取中西医护理相结合使全院护理人员从观念上转变,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以点带面,从理论到临床,请中医医师和中医护士指导西医护士,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辨证施护,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学习,目前我院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水平已有明显提高。

4.2注重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护理有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必须有依法施护的法律意识,因此,为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我们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讲座,请医务科进行医疗纠纷事故案例分析,从法律角度来认识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4.3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

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控制组人员每月定期、不定期下科室抽查运行中的护理记录或通过夜查房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全院出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系统的考核,杜绝不合格的病历归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归纳、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4.4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

规范的护理记录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疗护理纠纷处理中的法律依据。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云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的要求》的标准要求,进一步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遵照科学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要求护士病情有变化、发现护理问题、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危重患者重点观察重点记。自相矛盾,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3],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4.5加强医护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

要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主动和医师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第一手材料,医护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及时核对医护记录以保证记录中要求执行的准确性[4],确保护理记录和医疗记录一致。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篇10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90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5岁。根据糜烂范围可以分为轻度5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分析对照组问题、难点基础上施行优化之后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

1.2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难点

①护理理念陈旧。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往陈旧的护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手术室功能需求,手术室护理理念也呈现出两极化发展趋势。因手术室护理内容与内涵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扩张与延伸,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性体系;同时介入治疗、外科移植等新型外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这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难度、更为专业性的要求。而目前手术室护理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范围仅局限于手术室内,与病房护理无法有机的结合,同时对患者术前资料获取及评估也存有较大的不足。②在职教育缺乏动力。手术室护理工作更为繁杂、琐碎,护理资源及人力资源相对缺乏,进而导致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均较大,护士就会出现满足、疲顿的心理,缺乏积极的动力,工作责任感不够。因此,我院常常出现如下现象:a.患者被错接的现象,尤其是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过镇静剂,没法正确回答问话,这就造成了接错或者错放手术室的问题。b.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手术时所需要的器械医护人员没有备好,所用的器械性能不佳,刀、剪等不锋利。c.术后清点工作出现失误:术前所用器械、缝针清点出现失误,操作时不当造成缝针弹出,无法找到,造成手术困难,拖延手术时间。③感染控制强度不够。手术室出现感染和损伤的概率均比较大,我院的问题主要为:a.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指标和措施,这是根本原因。b.消毒方式落后,对室内和物品的消毒不够彻底。c.没有合理使用消毒剂,盲目选择相同的消毒剂而没有对相关消毒物品根据危险指数进行区分。d.相关消毒知识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学习,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或医护人员受到感染。

1.3优化策略

①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护士留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趋势,护理管理者对于工作被认可、个人成长等因素给予了关注。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关心她们的生活,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给予护士足够的工作自主性。②开展护士定期培训:因为科内新上任的护士,工作人员的变动,还有护理工作内容的增加,所以医院应当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容易发生护理错误的环节,如接送患者,手术的安置,器具准备,仪器使用,药物使用等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各项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平时做好分级督促制度,做好各种护理的记录,并制定各项出奖惩的具体措施。有违反操作规则的人员应当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这样使得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③加强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结合现有条件,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消毒、无菌意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及院内感染。将质量控制、评估标准进一步系统化完善,设立相应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内容将其分类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对感染管理实施量化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经对检测结果分析,其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数值用(x-±s)表示,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手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