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十篇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十篇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55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1

各国的支柱产业有哪些特点?

我国支柱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又是怎样的?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柱产业”这一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那么,什么是支柱产业?各国的支柱产业有哪些特点?我国支柱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又是怎样的?

支柱产业四特征

所谓支柱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的不同点在于,它首先侧重的是产值和利润水平,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根据各国工业化阶段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当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最大或较大比重;二是在国民经济再生产链中处于支配地位,产业前方关联和后方关联的效果最大;三是对国民经济增长、对国民收入增加、对发挥本国优势和出口创汇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持作用;四是对就业的吸收程度较大。

美国支柱产业理论学者罗斯托将支柱产业作如下解释: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毫无疑问,所谓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后才有必要使用的概念。在前工业化时代,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首当其冲是农业。

各国支柱产业一瞥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显示,工业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支柱产业不断变迁的过程,工业化发展阶段决定了一国支柱产业的大致范围。

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目前的支柱产业简要列举如下:

美国:石油化工、现代农业、宇航防务、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金融、影视娱乐等

日本:机械、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卡通动漫等

德国:机械、汽车、化工业、电子、旅游等

韩国:机械、汽车、钢铁、通信、电子、金融等

印度:农业、机械、钢铁、采矿、制药、通信、汽车、服务外包等

俄罗斯:能源、原材料等

南非:钻石、汽车装配和零配件等

巴西:农牧业、采矿、石油、纺织、飞机制造等

可以看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支柱产业结构的特点也不同。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革命、新兴市场国家崛起等背景下,传统工业强国的经济体系正发生结构性变革,支柱产业的构成也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亚洲、美洲等新兴工业国家,则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逐步确立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手“工业化”,一手“信息化”,出现“混合型”的支柱产业结构;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仍处在工业化前期,或“前工业化”时期,本国工业体系尚未得到健全和充分发展,尚不具备工业化特点的支柱产业结构。

以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为例,1860年以前,美国农业部门重要性远超过工业部门,而工业部门内部则以轻纺产业为主。此后,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机器设备制造业逐步取代纺织业,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1900年~1920年,造船业、电力机械业和汽车业等三个产业上升到十大产业行列,其中汽车业在1900年几乎还不存在,机器制造和钢铁业仍是支柱产业,美国重化工业产值超过轻纺工业产值,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支柱产业发生了巨大改变,受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钢铁、汽车、工具机、消费型电子及办公事务设备等产业迅速衰落,但国防与航空产业、医药与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一些所谓的“夕阳产业”重获生机。

我国支柱产业123

我国的支柱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80年代初,中国曾明确选择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为战略重点;90年代初,重点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振兴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重化工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采选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四个行业的比重明显下降,其中纺织业下降的幅度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五个行业的比重显著增加,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增幅最大,其在2004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16%,比1985年提高了6.66%。

近二十年来,随着“规划”取代“计划”,国家不断加强了对支柱产业的具体规划,审时度势地出台了一系列全局性的支柱产业规划或振兴方案。

1994年国务院《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录,2006年《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2009年1月至2月,国务院通过了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

2010年10月,国务院公布相关决定,计划到2020年,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培育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2011年,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国民经济;市场经济;研究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新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文化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并以新视角及有力的措施来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提升国家文化实力竞争力。

一、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义

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即是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像钢铁、汽车、机械制造这些工业门类一样,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5%就可称之为支柱产业了。在我国,当今最缺最需要的不是工业,也不是农业,而是文化思想教育。我们都知道我国短短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之迅猛,工农业也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文化软实力还有待加强。中国的硬件已经跟上来了,但是软件,也就是思想与文化还有很大的不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在当今社会日益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涌现出来,这时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作用就逐步显现出来。文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够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那么就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而能够使得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社会综合素质以及人物素养中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有力的文化素养基础,促使中华文化快速迈进国际市场,以此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而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改革经济结构、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文化产业是社会各类产业中可持续发展最强的产业,因其具备的科技含量大、较好的发展前景、较强的市场需求、资源耗费低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等因素,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就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内需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带动国家改革经济结构、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紧密,衡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文化。在激烈诡秘的国际政治中,要想能够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依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都不成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规模小、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效益都迫切需要大的提高。在我国,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因素,主要概括为:对文化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产业脱离市场缺乏活动力、文化产业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体制改革落后、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力度、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欠缺、竞争能力低。因此,解决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加快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范化发展。这就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培养,着力培育造就一批懂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进相关高端人才。与此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充分调动文化产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

2.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增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推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进而使得文化的传播力更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进入到新的状态环境,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终端,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当今国家网络飞速发展的时期,信息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发展,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文化生产方式的改革,进而对文化消费产生了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诸多的文化资源一旦与高新科技等产业进行融合,势必会表现出其非常大的意义,进而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因此,我们要加强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以高新技术来对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改革创新,加大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在文化产业中注入高新技术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使得文化增强其附加价值,进而来加强我国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3.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消费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满足基础物质水平的条件下,对文化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坚持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融入新的内容,积极对文化消费的条件进行改善,以此来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在文化消费中占有主动地位,扩大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有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相较于国外,我国在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方面的工作进展比较落后,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我国,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显现了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包括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创新、土地等政策),尤其是在市场管理、投融资管理等方面应当尽快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以此来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以此来保障文化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要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坚决打击产业活动中的各种违法欺诈行为,加大对非法经营活动的整治力度,从最大程度上打击产业经营活动中的不良现象,进而能够保障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繁荣。

加快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按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在探索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创新,进一步将文化产业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开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荆林波,李蕊.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冯永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几点认识[J].中国集体经济,2012(1).[4]陈小申,汪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J].领导之友,2011(1).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3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而现行养老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土地保障发挥作用太小、现有农村国家养老制度“碎片化”且覆盖率太低等。基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大都无稳定的养老方式,通过详细分析,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养老应采取“零支柱”模式,这既是我国经济实力所允许的,反过来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而且解决了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对其生活的保障程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就我国来说,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严重匾乏,如何解决数量大、增速快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老龄人口现状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比上年增长了3.22%,占全国总人口的8. 5%,比上年上升了0. 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 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 %,比上年上升了0. 5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表明,城市居民人口老龄化的水平一般要高于农村,而我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就目前来看,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在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这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上述可见,我国老龄人口不仅数量大、增速快,而且60%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可以说是未富先老,这就造成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二)农村现有的养老方式遇到的挑战

    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通用的养老方式,它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年长者一般都是一家之主,对整个家庭的资源拥有很大的掌控权,加上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由家庭为老年人养老,这是我国普遍而且经济的养老形式。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城镇转移,农村“留守老人”增多,以及孝文化的衰退,使得农村年轻人的赡养老人的意识已大为淡化。同时,农村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虽然改革开放使农村贫困问题有所减缓,但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贫困削弱了家庭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使家庭养老的效果受到影响,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

    2.土地保障发挥作用太小

    老年人劳动能力衰退,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料,自己耕种土地就更不可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现阶段农村年青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青年人自己的土地都不想耕种,更别说会耕种老年人的土地了,再说即便有人耕种,土地所带来的收益对于农村养老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难以发挥作用。原因有三:其一,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农民只能靠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得到收益,而不能从土地上获得其他收益;其二,土地经营面临气候等诸多风险,换言之,农业收益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三,人均耕地的减少速度远远超过农业人口减少的速度,换言之,农民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土地保障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也正在逐步弱化。

    3.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严重且覆盖率太低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国家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

    农村五保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项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济制度,其资金来源以前主要是乡、村两极负担,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列人政府财政预算,从此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由农村集体福利变为了国家福利。五保制度由于其面向对象具有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它作用范围必然不会很大,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跟踪检查报告》,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只有552.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159.2万人。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截至2009年8月,全国有29个省(区、市)、1200多个县(市、区)实施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共有13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人养老保障或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广泛推行,2009年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底,已将4284.3万人纳人农村低保,还有63. 2万农村人口享受传统的农村社会救济,686. 5万人次享受农村临时生活救助。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养老现在形成多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再加上各地情况不同,使得农村养老制度严重碎片化,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且主要是把农村“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人社会保障范围,“非特殊”老年人并没有纳人保障范围之内,再加上申请程序复杂、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使得很多应得到保障的“特殊”老年人也并没有得到保证,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养老保障覆盖率。

二、“零支柱”的提出及其涵义

    (一)“零支柱”的提出

    2005年底世界银行出版了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21世纪的老年收人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这本书一出版,就被誉为世界银行参与养老金研究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它扩展了三支柱的思想,进而提出了五支柱的概念和建议:第一,提供最低水平保障的非缴费型“零支柱”(待遇形式为国民年金或社会养老金);第二,与本人收人水平挂钩的缴费型“第一支柱”;第三,不同形式的个人储蓄账户性质的强制性“第二支柱”;第四,形式灵活多样的雇主发起的自愿性“第三支柱”;第五,家庭成员之间或代际之间对老年人在经济或非经济方面的援助,这种非正规保障形式即是“第四支柱”(见附表)。

    (二)“零支柱”的涵义

   由上述可知,“零支柱”即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采取了普惠型的定额养老金待遇,每个老年人只依据年龄和居住情况就能领取养老金,有效地为老年贫困者,以及那些由于没有正式工作或者有正式工作而缴费年限不足而被排除在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之外的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笔者在本文中所倡导的“零支柱”养老模式,是指凡是具有我国公民身份的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都可以无任何条件限制享受到国民养老金。其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待遇享受的条件只与年龄和国民身份有关,与其他条件无任何联系;二是待遇水平应该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最低限度;三是资金应该完全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两者之间的比例划分应视各个地方的具体经济实力而定;四是待遇水平不应全国“一刀切”,应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零支柱”在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初现及其存在的缺陷

    2009年9月国务院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中指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待遇领取条件是:“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巧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巧年;距领取年龄超过巧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巧年。”

   这表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开始“零支柱”模式的探索,但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意见》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可见,新农保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的,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在农村养老中国家责任还不明确。

    二是农民得到待遇的前提是要进行巧年缴费,对于现在已满60岁的老年人待遇享受的前提是其子女应当缴费,这样才能得到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养老金待遇,即“零支柱”部分的享受也是和个人或他人缴费挂钩,这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零支柱”无条件限制的普惠国民养老金。

    三是我国规定的基础养老金偏低,每人每月只有55元。虽然《意见》规定“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但这是针对“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而言的,对于缴费年限较短甚至有缴费困难的农村贫困群体来说只能享受最低的标准,而且这还得以履行缴费义务为前提。

    基于上文针对《意见》提出的几个问题,下文中将进一步进行原因分析。

    四、中国选择“零支柱”原因分析

    (一)农民缴费能力较弱,而且思想观念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0%,城镇为36. 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受自身能力较弱、收人来源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其收人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就现阶段来说,城镇养老保障实行国家、企业(单位)、个人共同筹资的责任分担机制有其经济基础,但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尤其是中西部农民来说,其个人的缴费能力是很弱的,其人均纯收入要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再加上贫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缴费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

    (二)国家过去对农村欠债太多,现在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工业化政策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简言之,就是对农民、农业、农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管制得死。具体言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手段长期大量地把农村、农业资源、资金投人到城市、工业建设中,例如,通过向农村征收农业税、公粮等项目无偿地吸取农村利益;通过各种信贷筹集农村闲散资金投人工业生产等。二是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大量农业过剩劳动力从事低效率农业生产。这样就使得农村和城市差距越拉越大,大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之势,农村在对城市做出巨大支持的同时,基本得不到多大实质性的支持,更不要说与城市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了。

    正如有学者所说,“现在强调反哺农业、农村与农民,政府承担主要的养老保障责任,实际上是对农村与农业投人和农民收人分配亏欠的一种补偿,并不是额外的优惠;同时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最实际的行动,从道理上看是完全讲得通的。”本人完全认同这种观点,现在在农村发展“零支柱”养老模式,不仅是对农村、农民、农业的一种补偿,是城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三)现在我国经济实力能够支撑“零支柱”养老模式的发展

    对农村养老采用“零支柱”模式,最大的担心就是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受。虽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但由于农村整体收人水平低,养老金需求并不高,也就是说保证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并不需要太多,就目前及以后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财政完全可以承受。笔者设计“零支柱”养老金是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目标,依据2008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1元。2008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 1亿,且近60%分布在农村。这样6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就有0. 66亿,每年整个财政需要支付2416.26亿元,这只占2008年整个国家财政收人61330.35亿元的3, 9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央视《新闻1十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亿元”。可见我国财政并不缺钱,而是没有合理利用。因此,我国政府的财力是完全能够支撑“零支柱”养老保障在农村的顺利推行。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4

一、两大支柱发展理论概述

斯特恩提出的两大支柱发展战略的逻辑主线是: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通过赋予人民权力,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的能力以直接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以及直接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两大支柱之间存在着互动互促的深层联系。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促进增加人民获得更多机会所需改革的发生,而这些改革将赋予人民创造财富、掌握自我发展的能力。

斯特恩强调私人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赋予贫困人口权力从而促进他们参与经济增长活动。两大支柱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一个有利于穷人的增长战略,倡导一种“亲贫”的经济增长,以实现真正的减贫。在此,贫困不仅指传统的收入贫困,还包括缺乏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缺乏基本教育和卫生条件的贫困人口根本不具备脱贫的能力。关注人类发展,如对人类卫生条件和人口寿命、教育和文化、人口规模和结构、性别平等以及社会关系等问题的关注,已逐渐成为发展的中心问题。但发展的最终目的决非仅限于此。对贫困人口而言,消除贫困意味着获得机会、权力和安全保障。斯特恩强调,发展是要“赋予人民塑造自身生活的能力”。因而,赋予贫困者自我发展、削减贫困的权力和能力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

(一)改善投资环境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且也是减少贫困的重要因素。斯特恩指出:动态的、良性的投资环境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更有活力的企业经营,从而形成投资增加经济增长贫困减少的良性循环。这是由于好的投资环境能把投资外溢效应和互补性最大化。当投资环境改善时,现存的投资变得更有生产效率,投资回报率随之增加,企业也更具活力,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而不是投资减少。投资本身带来的收益可能拉动更多投资,激发与之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的投资增加。这会充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并激励更多的投资者涌入。

中小企业对良好投资环境的需求尤其突出。私人部门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是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此外,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在包括农场在内的中小企业里工作。通过搞活城镇和农村的中小企业,政府就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创收机会,并提高其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因此,发展私人部门,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减少贫困至关重要。斯特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成功发展的经验说明:农业生产率和农村收入的提高往往与非农就业的增加齐头并进,可以产生极大的减贫效果。

(二)赋予人民权力

由于并非所有的增长都是“亲贫”的,斯特恩指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这一良性循环并不会自发地形成。发展还必须强调“赋予人民权力”这一支柱。此处赋权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增加社会包容,即赋予贫困者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

对穷人的赋权和投资的重心是在于如何通过提供教育和卫生服务以及增进社会包容来保证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经济增长和发展活动中。斯特恩强调,对教育、社会保障以及群众参与机制是第二大支柱中三项重点。首先有文化的劳动力队伍不仅能在良好的投资环境中不断提高产出效率,而且还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从而巩固减贫的效果。斯特恩还尤其强调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这将增强妇女参与经济、决策、管理和政治的能力,并能更深层次地影响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例如,实证研究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与人口整体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次,社会保障被斯特恩认为是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社会保障能帮助人们在面对经济动荡时做出正确的调整或者迅速从经济冲击中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一国的对外开放会带来各方面的变革,正是社会保障使得这些改革更加平稳。第三,参与和融入到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中将为贫困者带来更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二、两大支柱发展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内在缺陷

二战之后,主流发展经济学理论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理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理论”以及世行倡导的以私有化、自由化为基调的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等的多次调整。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终极目标的认识也从20世纪70年代的“人类基本需求发展观”变化为阿玛蒂亚•森为代表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斯特恩在总结过年50多年发展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新的、适应现实需要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既包含了许多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有不少内在的缺陷。

(一)两大支柱战略中的积极成份

1.该战略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这是对近年来世行形而上学地强调直接扶贫而忽视全面经济增长观点的重要修正。

2.该战略肯定了基础设施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这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世行以往片面强调政策改革等“软件”建设而忽视基础设施发展等“硬件”建设作法的一个改进。

3.该战略论证了教育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妇女和女童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普及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改善投资环境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保证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并从增长中受益从而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4.该战略提倡通过改善政府治理、实现体制创新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这对于改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自我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5.该战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国际援助机构应该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把握本国发展道路,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应当说,这种舆论导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是有积极影响的。

(二)两大支柱战略的内在缺陷

两大支柱战略不乏真知灼见,可以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但该战略也有不少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公平的、有利于穷人的增长需要第三大支柱,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历史经验表明,国际经济是发展经济学最容易引起激烈争论的领域。历史上,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来自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收益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公平分配。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主张限制政府干预,推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但不少发展经济学流派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市场失灵,因此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对外国贸易和投资进行干预和调控,以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以往的争论主要是围绕贸易政策展开,而今后的争论则将主要围绕投资、移民和技术转让进行。正如在国家范围内存在市场失灵一样,在全球层次也存在市场失灵。退一步讲,即使经济全球化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纯市场力量主导的全球化绝不能带来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均衡分配。这一点从富国越富、穷国越穷这一简单事实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此外,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市场自发力量及新古典放任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所主导,各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大大受到限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这一点已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多次金融危机所证实。因此,在全球层次上,改进国际经济治理,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必要条件。今人遗憾的是,两大支柱战略在强调外部环境重要性、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官方发展援助的时候,不能明确提出改进全球经济治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从根本上在全球层次上抑制自由市场盲目自发的力量,改进全球化收益的公平分配。斯特恩崇尚自由市场经济,因此很难提出政府干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斯特恩的前任,世行原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也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但他却非常重视经济全球化治理,在不同场合强调:全球化,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成为减少贫困的强大力量。

2.实现公平、有利于穷人的增长需要正确平衡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而两大支柱战略对这一关系缺乏明确的表述。市场和政府的相对作用自亚当•斯密以来就一直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更是不同时期发展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斯特恩秉承了“小政府就是好政府”的新古典主义观点,在两大支柱战略中把政府作用限制在为私人部门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等两个方面。但从实践上看,东亚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除了注意为私人部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外,不少政府还直接协调私人投资,甚至充当计划者和直接投资者的角色,为经济起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世行在其1993年出版的《东亚奇迹:公共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报告中也是承认的。

斯特恩断言:一国经济越开放,增长就越快。但需要强调的是,从东亚外向型经济成功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在实行开放的同时,广泛使用出口促进、进口限制及包括适度鼓励垄断的产业政策,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或者说,这些经济体在实行开放的过程中,政府非常注意采取保护手段,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并不是放任市场的自由发展。斯特恩把中国作为以开放推动增长、减少贫困的“成功故事”,但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至今仍把中国视做“非市场经济国家”。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作用,改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仍是发展经济学必须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不能确定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就不能制订正确的政策来具体构建两大支柱。

三、两大支柱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工作的启示

按照两大支柱理论所支持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赋予贫困人口自身减贫能力是最基本的扶贫方式。这些能力的获得意味着穷人首先要有机会获得教育和卫生服务、享受社会保障服务以减少和防范参加经济活动的风险并有权参与影响自身利益的决策。两大支柱战略特别论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该战略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无法有效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为这类活动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总的来说,两大支柱战略的政策含义十分清楚:普及教育和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培育和解放生产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两大支柱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要重视为私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广泛培植税源,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就业,对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在继续大力支持科技兴国政策,注重教育、科教投入的同时,应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3.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注重为穷人提供公共服务,充分认识到这些投入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样,也是在通过“造血”的方式进行扶贫。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5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产业规模较大。一般而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才能称之为支柱性产业。二是产业集中度较高。三是产业关联性较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文化产业内部具有较高的关联度。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才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2.75%,形成了一批总资产和总销售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双百亿”大型骨干企业,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这一点来看,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应该达到4.3万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达15%,这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在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尤其是在我国长期发展文化事业而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暂的环境下,更应该从转变观念入手,通过转变观念,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一、实现由“搭台”到“唱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单位大都采取事业体制,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原来的大文化分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大部分,根据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分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经过近十年的文化改革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地政府普遍有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大陆的31个省市区中,上海、北京、广东、湖南、云南五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了5%。但是,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说的,“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意识明显不强。主要表现为:部分地方政府领导仍习惯以经济与文化两分的观念对待文化,以文化事业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产业,孤立地看待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在一定的范围仍然存在,把文化产业仅仅当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经济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

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我们的观念要实现由“搭台”到“唱戏”的转变、由“副业”到“主业”的转变、由“配角”到“主角”的转变,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分,发展文化产业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当地的GDp。而且,文化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产业与物质生产、服务业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物质产品和服务业的文化含量与创意附加值,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对文化自身的需求也是内需的重要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形成新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直接拉动消费的增长。因此,我们不要把文化产业当作“涂脂抹粉”的项目,应当像做其他产业一样做文化产业,舍得向文化产业投资,舍得在文化产业上“给力”,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二、实现由数量至上到质量至上的转变

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快于整个经济发展。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3%,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近5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度高了近一倍。但是,正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到的,“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大问题,在图书报刊出版、电影电视剧生产、电视节目制作、动漫产业、演艺行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低质化”现象。以图书出版为例,至“十一五”时期末,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期出版物的库存量也在不断地上升,甚至出现库存量增幅大大超过销售额的增幅。2008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总销售额与上年相比,数量增长3.25%,金额增长6.56%,但出版物库存与上年相比,数量增长14.11%,金额增长18.89%。其次,在文化产品市场上,“失衡”现象一直存在,娱乐文化一枝独秀,经典文化、精英文化等其他类型的文化渐渐边缘化;单薄的娱乐文化又难免走向庸俗、低俗甚至媚俗。国家广电总局不得不在2011年10月25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因为从文化的特性看,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文化产业是通过系统创意、软件、内容、设计、明星与品牌等无形资产来实现价值增值,而不是仅仅依靠硬件设施和数量。同时,文化产品虽然具有产品的属性,但它更应该有文化的属性,具有社会的属性,文化产品应该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杜绝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做法,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不仅文化产业内部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各种内容产品也需要进行质量上的持续提升,注重产品的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实现由盲目跟风到因地制宜的转变

自从国家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以来,我们发现各级地方政府很快行动起来,竞相提出在较短时期内使文化产业成为本地区支柱性产业,尽快建成“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目标,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但也有一哄而上,搞文化“”的感觉,如各个城市大搞文化节,很多地方大兴土木建文化馆、文化宫、文化产业园区等等。对于地方发展文化的积极性,既要保护好,也要合理引导,防止文化产业发展过热现象的发生。这方面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20世纪末,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全国各地建设了许多的影视基地、文化主题公园,它们占地很大,动辄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土地,投入的资金也很大,有的是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但是,由于结构雷同,缺少自己的特色,发展的后劲不足,结果存活下来的很少,浪费了许多的资源。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北京

北京市是我国最早提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从2005年起,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实践证明,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首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使其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09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北京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有资料证明,当某一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时,就可以称之为支柱产业。图1显示,2006-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GDp比重超过5%,为10%以上,2010年达12.3%,已达到“支柱性产业”的衡量标准。而同期,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在2.5%左右,2010年为2.75%。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图2显示,2006-2010年北京市GDp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相比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高于北京市GDp增加值同比增长率,这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市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产业形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新媒体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表1显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广告会展等四大优势行业。2010年,四大行业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5.5%。其中,2010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产业增加值为847.1亿元,占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49.9%,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8.0%,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行业。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使新兴产业发展已超过传统产业,特别是以科技引领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使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了城市就业的增加

表2显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还促进了就业的增加。从社会贡献率看,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为89.5万人,2010年达到122.9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33.4万人,从业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8.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占北京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2006年14.1%,提高到2010年的16.0%。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占北京市就业人数,从2006年的9.7%,提高到2010年的11.9%。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首都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是吸纳从业人员最多、增速最快的行业。2006-2010年,这一行业吸纳就业人数从28.3万人提高到51.6万人,五年间增加了82.3%,年均增长16.2%,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从31.6%提高到42.0%。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处于重要地位

北京市不仅是我国最早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同时拥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北京市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文化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各类专业人才资源极为丰富,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表3显示,2006-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在15%以上,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居全国首位

2011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1),该指数使用2010年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计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指数包括: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驱动力指数等四项。其中生产力是从投入的角度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投入水平,影响力则是从产出的角度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产业驱动力则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表4显示了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布情况,北京市综合指数排名居首位,广东和上海紧跟其后,四川首次进入前10名。其中,北京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为79分,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分别得分为83.3和83.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投资热点领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居全国第一。2004-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3亿元,平均增速21.99%。在国内众多地区,政府纷纷以超过1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重大项目,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10亿元招商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大都是旅游、休闲类园区项目,表5显示,在全国部分招商引资的1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中,北京市有四个园区的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

北京市形成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相继分四批认定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主要行业如表6所示。其中,2006年12月第一批认定了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8年3月第二批认定了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10年3月第三批认定了2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10年11月第四批认定了7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目前,北京市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覆盖了16个区县。其中,朝阳区最多,有8个集聚区;海淀区有3个集聚区;东城、西城、丰台、石景山、通州各有2个集聚区,其他9个区县各有1个集聚区。

2011年11月颁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对“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要高于全市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重力争达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左右。

参考文献:

1.朱怡洁.我国创意经济产业的发展探究[J].中国商界,2007(7)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7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衡阳市;规模工业;支柱行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衡阳市都将处于“四期”阶段,即工业化中期、经济转型期、前期宏观政策消化期、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过渡期,传统体制下积累的各种问题都将困扰着衡阳工业发展,也困扰着衡阳工业支柱行业的发展[1~3]。在衡阳37个工业行业种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然而从近五年衡阳的工业发展成就来看,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多,上缴利税翻了两番多,从业人员也翻了近一番,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支柱行业对工业经济的综合贡献。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了近五年衡阳工业支柱行业的现状、特点、变化及问题,对支柱行业发展路径选择提出浅见。

一、评价体系构建及支柱行业选择标准

二、衡阳市工业行业综合得分及支柱行业特点

(一)综合得分前十行业特点

(二)支柱行业的特点(见表2)

4.支柱行业中综合得分最高、最低分值之差距呈缩小态势,行业发展均衡化。

三、衡阳市支柱行业发展现状

(一)支柱行业综合贡献能力较强,但运行质量还需优化

从上页表3中支柱行业的单个指标看,表现良好,排名靠前,形成了较强综合潜力的产业,是支撑衡阳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运行质量上还有不足,如化学原料制造业在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税收还有一定空间;有色金属行业在提质增效、提升企业利润方面,还有潜力。

(二)支柱行业底子厚、运行稳,但行业属于“两高”行业

(三)电子信息业受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未进入支柱行业序列从计算机通信业各指标看,产值、收入两个核心指标连续二年排名都居首位,说明该行业正处于强劲上升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但上页表3也显示出,该行业的同行业单位少,电子信息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影响了综合得分。

四、衡阳市工业支柱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际意义上的龙头行业

(二)煤炭、钢铁行业难再成为支柱行业

煤炭行业:近几年来,国际煤炭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煤炭市场冲击较大,导致对国内煤炭需求下降,价格也始终处于震荡下行的态势,价格难以复苏。尽管耒阳煤炭行业逐渐整合完毕,陆续复工复产,但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很多煤炭企业持观望态度,不愿低价出售,宁可主动停产或半停产。

钢铁行业:从全国来看,钢铁产能扩张还有待进一步遏制,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继续。从企业来看,钢铁企业“高成本、低盈利”的局面难在短时期内改变,整体经营效益提升有困难。从发展来看,稳步推进“城镇化”将提升下游需求,释放一部分钢铁产能,短期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成本刚性和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环保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国内钢铁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难关,衡阳钢铁行业也将承受同样的考验。

(三)支柱行业后备力量不足,有待加大培育力度

五、对工业支柱行业发展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考

2011年以来,为调整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衡阳提出了要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衡阳工业支柱行业就必须强化自主创新,优化行业结构。

(一)路径选择

1.进一步产品规模化、研发自主化。推动传统行业产品规模升级,对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园区或集群内,统一产品标准,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规模升级。以现有的支柱行业为基础和依托,通过不断技术引进、吸收、改造、创新,提升竞争软实力,推动行业向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下游营销服务环节发展,抢占市场高端。

2.进一步优化结构、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其尽快成长为支柱行业,以优化支柱行业结构。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环保、科技等,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对策思考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大企业带动大行业。招商引资中,要着眼新兴产业,有重点有方向地抓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处于产业链高端、带动力强的世界500强优质企业,由大企业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富士康对衡阳电子信息业的带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事例。以优质企业为支撑,带动一个行业的迅速崛起,再辐射到其他相关联企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壮大,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发展模式,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改善衡阳工业结构。

2.加大资源型企业治理力度,以短期调整换长远发展。六大耗能行业中除石油加工行业外,都是衡阳工业支柱行业序列中。治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资源型企业,既是衡阳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因此,一方面,要降低节能减排,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大节能降耗的技改力度;另一方面,要以提高工业附加值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模式,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同时,对于新引进企业,要提高进入门槛,不允许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进入。对于部分落后产能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搬迁、关停工作,遏制部分产能落后行业盲目发展,为先进产能发展腾出空间。

3.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稳定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煤炭和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稳定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就要加大引导力度。

煤炭行业要实现集团化、创新化、洁净化。实行规模效应,有序开采,拉长、构建以煤炭为依托的产业链,多元化发展。在行业内部推行技术创新,培养高技术人员,减本增效。大力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大煤炭转化力度,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8

关键词:房地产业;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指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位置,是该产业在与其它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结构中的状态。

(一)房地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能较大程度制约其它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业提供的住房,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生活资料,“安居乐业”指的是住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房地产作为基础型产业,提供的商业设施,能为商业部门的运行提供基础物质条件;房地产业提供更多的商业实施,是商业部门改善运营的基础与前提。

(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先导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需要先行规划发展以引导其它产业部门往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这是由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决定的。早在1994年世界银行就已经算出,房地产业的投资拉动约为1:3,销售拉动系数约为1:1.3~1.5。

(三)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阶段性支柱性产业

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对经济发展所作贡献较大的几个产业部门。支柱性产业一般有4个特征:高产业比重、高产业关联、高市场需求和高财政收入占比。

根据近几年统计数据估算,仅住宅建设每年消耗的钢材占年产量的14%,水泥占47%,玻璃占40%,木材占20%,运输量占8%。近些年,一般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左右,发达地区更高,甚至达到了50%左右。对地方税收来说,房地产税收是主要来源。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阶段性支柱性产业。

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用的基本解释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衍生解释有作为、努力、用意等。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经过中间环节的影响。2003-2010年,全国与辽宁省房地产业对GDp贡献率均值分别为6.3%、5.1%,超过支柱性产业国际通常标准的5%。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发展对居住条件改善的直接贡献;对城市建设的直接贡献;对劳动就业的直接贡献等等。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经过中间环节的影响。2009年辽宁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7.71%,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度系数为0.5468,2009年房地产业带动金融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贡献率为4.22%。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发展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税收、就业等方面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等等。

(二)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积极作用和非积极作用

前者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促进效果。按2004-2010年我省统计数据估算,“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能增加城镇单位就业岗位78个”,房地产业关联性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的发展能拉动国民经济的其他指标;改善居住条件;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等等。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非积极作用,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非正面促进效果。比如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居民购房的首付款和月供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着居民消费的持续扩大。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非积极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吸纳大量资金,从而占用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三、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掌控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房地产业,同时要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即是说,要掌控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做到收放自如,这样国民经济的发展才不会受房地产业发展的左右。

(一)发挥房地产业积极作用,为新兴产业发展赢得时间

房地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需要更多的承载基础,在短时间内能聚集大量的资金,从而拉动无数的投资机会。我国工业承载基础薄弱,发展比较滞后,尤其需要像房地产业这样的能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资金、能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的支柱型产业。只有房地产业获得稳定发展,才能为经济转型、新兴产业的发展赢得时间。

(二)按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控制房地产热度

鉴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是一个双向作用关系,即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因此需要正确把握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既承认房地产业具有国民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承认房地产对数十个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承认房地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意识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促进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不可过分依赖靠房地产业来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一旦房地产业出现过热状态,将诱导与其密切相关联的产业畸形过热发展,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上,影响其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三)紧跟随,不异步;大加速,小减速

辽宁房地产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晚,属于后发市场,因此应该遵循“紧跟随,不异步;大加速,小减速”的原则。积极相应国家的房地产政策,时间上不拖后;在国家采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时,加大发展速度;在国家采取减缓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时,放缓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黄志远.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现代商业,2011(20).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9

关键词:建筑经济社会经济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住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建筑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了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筑业的支柱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缓解社会就业矛盾,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此,重视对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十分重要,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建筑市场环境的有序性。

1、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高的效益,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产业之一。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经营规模逐渐扩大,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建筑物的设计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在建筑技术上,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投入比较大,力求创新和改进建筑技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减少建筑行业的成本费用,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产业比较多,可形成一条产业链,而建筑行业的发展则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进步。当下,人们的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使得其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销售情况愈来愈好,经济效益增长率高。建筑行业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前景十分好的产业,其将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建筑经济,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建筑行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也有其必然性。从市场上来说,建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道路,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逐步提高,对铁路、机场、桥梁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愈发重视,而这则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技术上来说,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其所需要的科技属于中等层次,这就使得其成为有效结合高等层次技术和低等层次技术的重要媒介,有利于促进产业的高科技化发展;从产业上来说,其所涉及到的产业十分多,能带动冶金、化工、森林等产业的经济增长;从劳动力来说,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所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能提高我国就业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发展前景来看,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发展机会,能促进原材料出口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建筑产业将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

2、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2.1、建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行业的发展,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推动我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可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筑产业属于我国第二产业,其经济所占比例仅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使建筑经济稳定的增长,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其产业总值逐步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

2.2、建筑经济的发展,能拉动就业

我国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建立健全的建筑产业体制,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其并未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加快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正是如此,目前的建筑行业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建筑行业的支持下,我国就业矛盾得以缓解,其帮助大多数人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充分利用了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并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在税收上也具有显著作用,税收贡献十分大。

2.3、建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在建筑产业中,其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材料比较多,物资消耗量比较大,与之相关的产业约有五十多个,尤其与建材工业、木材工业、化学工业等更是紧密相连。由于我国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产业也随之发展,有所突破。据调查研究证明,建筑产业的发展能为其相关产业带来较大的增值作用。

2.4、建筑经济的国际发展前景好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较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在对外工程承包,还是劳动合作等方面,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

2.5、建筑经济加快了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

随着建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建筑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我国城市的面积,重点发展了中心城市,缩小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3、现阶段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所体现的方面

现阶段,建筑事业蒸蒸日上,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愈发突显,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筑产业的稳定发展。建筑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建筑经济仍然是呈增长状态;第二,建筑产业的产品质量高,工程成效好。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创新,在这个环境下,建筑技术也不断地改进,促进了建筑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建筑产技术水平,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能为建筑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其所建设的大型工程项目也为我国社会带来了不少效益。例如,奥运会馆的建设、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设等;第三,建筑产业的支柱作用效果好。建筑产业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其是实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促进了我国交通、通信等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推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四,建筑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保障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出一份力量。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要求。建筑经济的增长是我国建筑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能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由于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国必须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要创新建筑产业体制,不断地完善建筑产业结构体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改进建筑施工工艺,从而巩固建筑经济的支柱地位。在我国大力推行经济战略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寻求发展机遇,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使建筑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艳琴.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0,(11).

[2]胡赛阳,朱志勇,王幼松等.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后向关联性计量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0,(5).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