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十篇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十篇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40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1

僧会远(1992-),男,汉,河南平顶山人,西安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有鉴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这几门课程内容比较相似,初学者往往不能很好的区分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存在大量的交叉内容,本文以东北财经大学刘淑莲老师主编的《财务管理》(以下简称《财》),东北财经大学吴大军老师主编的《管理会计》(以下简称《管》),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于富生老师主编的《成本会计学》(以下简称《成》)为例,详细分析了三门学科的区别和联系,以帮助初学者对三门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区别;联系一、三门学科的联系。

1.三门学科的某些前提假设是一致的。首先三者的有关原理,方法均建立在理性人假设或有限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无论是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还是资本运营决策,都默认决策者寻求的是最优解或是满意解,而不是“凭着感觉走”。管理会计中无论是预测,分析,决策,控制,其都默认管理层会理性的进行方法的选择,冷静的分析问题所在,做出明智的决策,实施有效的控制。这其实是理性人假设的或有限理性人假设的具体体现。成本会计亦然。否则根本无需介绍这么多方法,理论,大家凭着感觉来搞定一切事就行了。除此之外,三们学科均建立在货币计量假设之上。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成本会计抑或管理会计都建立在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之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长期投资决策需要预测分析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离不开货币计量假设,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分摊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核算计量建立在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之上。

2.三门学科均对“成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成本会计抑或管理会计都没有规避对成本的定义,分类,分析。三者均认为广义上的成本即为:企业为取得经济资源而发生的一切耗费或代价。企业所有的经济利益流出均可作为成本的耗费,不同的是,三者对狭义上的成本的定义存在分歧,下文将介绍这些分歧。

3.三本学科的目的及部分服务对象是一样的。从企业层面来讲,无论是选择投资决策还是进行成本核算,抑或实行责任会计,作业成本法,都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或者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只不过三者的侧重不同,财务管理通过研究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优筹资量,如何衡量风险与收益,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等等从而如何使企业资金流的效益最大化;简言之就是“以钱生钱”。管理会计则是通过对经济事件的预测,经济过程的控制,建立一系类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利润或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成本会计则是通过使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以系统合理的分摊企业成本,目的还是为了明晰企业成本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为节约成本,控制成本服务。总而言之,三者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4.三门学科都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相应信息。如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决策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以决定债务或权益筹资的数量及比例;管理会计中的存货管理则需要财务会计提供有关存货数量及种类的信息,以确定最优经济批量;成本会计如果没有财务会计提供的有关期间费用,原材料耗损等的相关信息就根本无法进行成本的分类与归集。

5.三门学科存在大量的交叉重复。具体言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虽然前者更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实体进行管理,后者更侧重于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优化,但在以下方面两者是重复的:经济批量,销售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财务计划;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均有满足企业内部分析决策的需要,虽然前者不受法律法规约束,一切服务管理者为宜,后者要受到会计法规的约束,但是,两者在以下几方面是有交叉重复的:在成本核算中,两者都涉及成本核算的方法。在服务对象上,两者都有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二、三门学科的区别

1.三门学科的侧重点不同。从研究对象上来看,财务管理侧重于企业的资金流,如营运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会计侧重于企业的实物流转,研究的是如何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系统合理的分摊到每一阶段实物流转的过程之中,管理会计则两者部分彼此,即研究企业的资金流转又有研究企业的实物流转。如长期投资决策即要考虑实物流又要考虑现金流。(需要指明的是: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实物,即便是金融资产,也要考虑进行金融资产的人力成本,机器设备等。只能说更侧重于实物流或现金流,在以上论述中,说“既要考虑现金流又要考虑实物流即指此意”)。

2.三门学科在狭义的成本概念上存在分歧。因为三门学科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三门学科对狭义上的成本的定义也有区别。财务管理主要是研究公司资本的取得与使用,所以重在考虑公司资本的使用成本,即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中将成本定义为:企业再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牺牲或代价。因其着重于探讨如何利用财务信息以实现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评等,因此对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诸如: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按其与决策是否相关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等。成本会计定义成本为: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因成本主要讨论如何核算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因此,成本将全部成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耗费)分为两类: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此即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的第四种分类方法。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对“成本”进行了定义和分类,但是因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学科对狭义上的成本定义也不尽相同。

3.三者所面向的时间点不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而成本会计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记录和反应,不具前瞻性。例如,在长期投资决策中,以净现值法为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均要求对未来不同时期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预测,然后折现,通过比较从而选择最优方案,但是成本会计则不需考虑未来的情形,它仅仅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核算。

4.不同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项进行核算,成本会计不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在长期投资决策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都要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即今天的一元钱与未来的一元钱其所蕴含的的价值是不同的,在做决策时应当将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折算到同一时间点在进行比较分析。但是成本会计并不考虑这个问题。纵观整个成本核算过程,没有与资金时间价值有关的事项。

三、结论

总之,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一个企业而言,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需要利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控制好各种成本耗费,做好财务计划,拟定合理战略,考核评价业绩,等,这就需要三者共同来完成,谁也离不开谁。对于初学者而言,也因好好体会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避免混淆概念。

参考文献:

[1]李心合,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财经科学.1995年第1期

[2]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2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关系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根据资金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组织企业资金运动,正确地处理企业财务关系,以提高资金快用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我们可以简而言之,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财务管理的综合型

在企业里由于分权和分工的不同,企业管理的重点有所不同,有偏重于使用价值管理的专业管理,有偏重于劳动要素管理的专业管理,也有偏重于信息管理的专业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的主要需求是通过对价值形式的运用从而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

(二)财务管理的广泛性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企业的一切涉及到钱款的事项都与财务管理相关联,每一个部门都会因为资金、钱款的使用和报销等经济行为而与财务管理部门产生联系,都要在财务制度的制约下,完成财务管理流程,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合理的使用资金。

(三)财务管理的迅速性

一个企业的财务指标可以直观、迅速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状况。企业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企业经营是否合理、技术的先进程度、企业产销的顺畅度等,都能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迅速反馈。

二、会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经济改革的浪潮,而会计也有随着改革的脚步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最初简单的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消耗与所得进行计算,到现在会计除了众所周知的基本职能以外,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当今我们对会计的定义如下: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两者的具体联系

(一)财会合一

一部分人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两者相近似,可以融合在一起,提出将财务管理和会计合并的论调,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无论是客观基础方面,还是职能对象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人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是合并在一起的,以此为财会合一观的论证依据。但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经济管理体质下的财会合一,即在计划经济下财务管理只由国家宏观把持,企业无财可理,这一现象只能作为特例,却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二)大会计

所谓的大会计即是会计包含了财务管理。这样的论调产生是将会计的职能扩大化,错误的认为会计具有管理职能,所以财务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分支自然被会计包含在内。但实际上,会计所谓的管理职能,只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反馈,真正行使管理职能的是利用会计反应出来的信息进行企业决策的管理者而非会计。

(三)大财务

大财务即是认为财务管理包含了会计。这样论调的产生是因为制定财务计划、组织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会计核算、分析财务情况、检查财务事项是财务管理的必须环节,而会计核算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应该将会计归属于财务管理。其实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财务管理和会计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对象的不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是先于财务管理产生的,在没有财务管理和时候会计便独立的运作,所以会计并不依赖于财务管理本身。

(四)财会并列

财会并列观即财会平行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分别对待。通过对以上几种观点进行评析不难发现:财会并列观点遵循了辩证法的原理,能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能够发现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说明“财会并列观”是比较科学的、适用的。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对象不同

财务管理,我们常称之为“理财”,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等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随之产生的。并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财务管理如今已经自立门户,成为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部门,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的对象。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职能

1、管理方式不同

会计为职能管理活动提供了信息基础,会计是广义管理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分而并不是一种管理活动。因为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是会计信息系统,所以会计本身有管理和维护的需要,因此,会计管理在针对会计的信息系统本身的管理是才具有相应的一些管理职能。

2、两者职能不同

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表现在其直接处理人和货币的关系,是直接对的财务的相关活动进行财务计划、组织活动、财务协调和财务控制的一项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关系相关文章:

1.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财务管理就业前景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具体区别

3.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会计财务管理

会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专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财政收支和经营活动进行计量、核算和报告,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会计逐步拓展其在分析、预测、控制和决策方面的管理职能。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使用专业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筹集资金、使用资金以及进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强调事前和事中管理。从理论上来看,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产生背景不同,有不同的目标和职能,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从实践上来看,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的两个部门。在煤炭企业内,会计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具体是什么关系,文章拟就此作详细讨论。

一、煤炭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目标不同

煤炭企业会计以科学、准确、真实、系统和及时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和事项,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为目标。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追求煤炭企业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或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相关方评价和决策的要求决定了其会计目标,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要求决定了其财务目标,需要满足的要求上的差别决定了煤炭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目标上有所区别。

(二)职能不同

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企业会计的职能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基本职能为反映与监督。其中,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煤炭企业运用一些专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对经济活动有关的数量、金额等信息进行处理、核算和报告,从而及时、客观地反映煤炭企业的资金运动。同时,帮助企业的信息使用者,包括外部的利益相关方(例如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和内部的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等,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一个综合、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促进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监督职能则是指企业通过会计信息的评价作用,经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间接实现的监控作用。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对企业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工作,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的资金关系管理,是企业经营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三)在企业管理中占的地位不同

在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会计部门也只是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工作部门,不属于企业的管理部门,而只是企业决策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持部门。而财务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占有比较高的地位,属于层次较高的管理活动,以企业财务为直接管理目标,在专业的管理范围行使决策职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部门也同物资管理部门、劳动管理部门一样,属于煤炭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

二、煤炭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一)都以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

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都以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事项为计量、核算和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业务紧密相关。目前,许多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把会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把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也是因为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管理以会计信息为基础

在煤炭企业内,财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深入全面地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关的信息和发展趋势,掌握充分的企业财务活动规模、水平和速度等数据,才会掌握财务管理的主导权,也才能够进一步地开展管理活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而这些数据和信息大多数是由企业会计提供的。具体来说,有几下几点:首先,如果没有企业会计提供的有关资金运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预测信息,企业的财务预测就无法建立在科学、客观、准确的基础上,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决策和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其次,如果没有企业会计所提供的有关资金使用情况或是内部经济资源的相关信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就可能完成企业资产、资金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更不用说企业资源的有效使用及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了;第三,如果没有企业会计所提供的相关成本信息,财务管理部门就不可能掌握与控制企业内部的资金耗费;第四,如果没有企业会计所提供的有关销售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的信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就不可能实现财务与资金的有效分配;第五,企业会计在反映资金运动的同时,也提供了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信息,为企业评价和考核财务工作及员工绩效提供依据。

(三)会计信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需要

在煤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以会计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所以,相应地,会计部门也要提供财务管理所需的生产和经营信息,不然就失去了会计存在的一些特定意义:第一,企业会计为了实现对生产经营业务的控制与监督职能,需要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的资金运动数据和信息(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的依据通常国家颁布或是企业制订的财务制度;第二,为了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客观的,而且还极具相关性;第三,企业会计要做到既能够提供内部管理决策需要的支持信息,又能够提供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决策需要的有用信息。

总之,在煤炭企业内,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呈现“分离”趋势,这是由两者间存在的区别造成的,企业应该把握好两者间的关系,做好“分离”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洁.浅谈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J].科技广场,2008(02)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4

2006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区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支持,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人口与计生工作继续保持着良好有序的发展态势。

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完成情况:截止2006年9月底,全区总人口151837人,育龄妇女42791人,已婚育龄妇女33124人,综合节育率达91.78%,独生子女领证占一孩比例为49.05%。2005年10月~2006年9月(以下简称期内)全区共出生1335人,其中一孩929人,二孩400人,多孩6人,出生性别比为112.92。人口出生率为8.79‰。人口自然增长率3.93‰。期内全区政策外出生49人,其中政策外一孩18人,政策外二孩25人,政策符合率96.33%。期内全区共做四项手术1800例,其中结扎398例,环埋1185例,补救措施217例。截止2006年9月底,全区共有流出人口(不含流入**城区)27442人,流出人口持证率为99.94%;共有流入人口851人,流入人口持证率为98.7%。

二00五年工作总结

2006年,面对行政区划调整给计生工作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全区上下不急不躁,立足新起点,认识再提高,工作再加强,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做到“三个不变”,即年初既定目标任务不变、在全市保持先进位次不变、继续抓好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变。为此,我们紧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和核心环节,不断寻求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动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朝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目标迈进。今年以来,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强化领导,强势推进计生工作

根据年初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计生工作总体目标,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克服满足现状和消极畏难情绪,保证了计生工作强势推进。3月初,召开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做到目标早明确,问题早研究,任务早部署,责任早落实。特别是区划调整以后,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压力,及时对划入乡镇计生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熟悉情况,掌握动态。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扭转新区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①召开划入乡镇计生工作座谈会,抓好业务衔接;②就全区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综合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项调查组,有关部门联动开展性别比专项集中治理活动;③针对区划后全区计生工作业务规范不尽相同,及时举办新区乡村计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历时5天,参训人员达到110人,提高了基层专干业务素质,统一了业务口径;④针对区划后全区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于8月份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议,全区上下再升温、再加压,全面部署“三清理”工作,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打基础,攻坚克难抓突破。通过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周密细致地谋划举措,确保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⑤针对部分乡镇受区划的影响,计生主指标严重下滑,区委区政府及时约见其主要负责人谈话,帮助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区政府还十分注重完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有力地保证了计生工作的正常性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坚持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不动摇,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上下功夫。今年切实加强三方面的宣传:宣传领导,深化各级领导层对计生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宣传部门,增强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意识;宣传群众,树立新型的生育文化观念。充分发挥人口学校的宣传教育阵地的功能,定期讲授群众喜闻乐见的生产、生活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带动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进入千家万户。组织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人员,开展“传婚育新风,送优质服务”活动,深入村组为育龄群众送科普知识,送宣传资料,送技术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查病治病。同时,我们非常注重5.29协会活动日、7.11人口日、9.1人口法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设立宣传点,分发宣传单。今年印发宣传折页近5万份,悬挂过街横幅标语80余条,张贴计生各类公告3000份, 全区计划生育知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三、强化基层基础,全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

今年以来,我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重管理、强服务,实现计生工作重心的下移。

一是加强基层计生业务规范化管理。为切实抓好新区计划生育基层业务管理规范,今年我区举办了一次基层计生业务培训班,编写了《***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管理与服务规范》教材,从宣传教育、规划统计、乡村基层管理规范、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科技管理与服务、协会等六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对基层管理提出统一规范性要求。同时,坚持边培训边统一边规范,采取村级自查、乡级互查、区级督查各种形式,全区基层计生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规范化程度大为提高。全区72个村(居)全部按照“二室一校”要求,硬件到位,管理规范,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二是加大后进转化力度。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制度,突出抓好后进转化工作。继续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乡镇、乡镇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村、计生委干部联系乡镇、乡镇干部驻村等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督查力度,不定期召开人口形势分析会、后进转化工作会议,分析现状、查找症结、谋求提高;加大后进村的计生管理跟踪问效力度,深入村组帮助摸排,清理底子,挤掉水份,夯实基础。

三是加强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在统计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加强培训,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内容,充分发挥wiS信息提示作用;全区六个乡镇办均实行了宽带上网,初步实现计生信息网上交换;充分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网络资源优势,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信息收集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基层计生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是加强区站乡所建设力度,提高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全面推进规范服务,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和规范服务的意识,强化计生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区服务站的窗口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严格持证施术管理,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手术安全性管理,减少各类手术并发症发生。

四、加大重点难点工作推进,寻求计生工作新突破

一是扎实开展奖励扶助工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善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了全区大规模、高规格的动员会议,及时制定了《***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同时大力开展奖励扶助试点工作的宣传,在各乡镇设立咨询台,拉横幅并书写标语100多条,同时购置省统一印制宣传折页2万份分发给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奖励扶助工作家喻户晓。为确保奖扶工作质量,区计生委组织人员对乡镇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进行逐人见面反复审核,按照“不漏不错”的原则,严把资格条件政策口径,6月底市人口计生委复核我区拟奖励扶助对象,无一误差。9月25日在五横乡隆重举行了***区奖励扶助金首发式。我区首批191名奖扶对象已于9月底前全部领到了奖扶资金。

二是狠抓性别比的综合治理。为全面贯彻落实等十一个部委《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和《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精神,禁止人为干预出生性别的行为,在***周刊设立专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同时印制性别比有奖举报公告2000份,张贴到村组。大力宣传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重要性,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积极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终止妊娠前置审查和对B超机等各种可用于胎儿性别鉴定设备设施的监督管理等制度。8月初,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联手行动,对全区各计生、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对辖区内个体诊所,涉及计生药品商店进行逐一巡查和走访;对B超和妇产科及妊娠药品三个环节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整顿规范;对不合条件开展补救手术的单位和个人责令其停止营业。在此基础上,区计生委会同公安、卫生、纪检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逆向追查工作。目前全区立案4起,结案1起,取消二孩生育指标2例,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突破。通过强有力的推动,全区性别比综合治理高压态势已初步形成。

五、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全面推行计生属地化管理

根据省、市计生工作新部署,我区全面启动计生属地化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及时制订出《***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大龙山镇和大桥办两个城关镇率先进行了试点操作。从属地管理统计口径、台帐资料设置、wiS信息录入、信息通报等重要环节,进行了严格规范操作,强行入轨,逐步完善。加大大桥办、大龙山镇流入人口、属地人口清理建档、统计以及管理工作力度。同时突出重点,抓好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着力抓好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在外孕情信息反馈工作,建立起乡干包村、村干包组、奖优罚劣有效机制,督促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寄回孕检反馈单,提高反馈率,及时掌握外出妇女孕育情况。

今年在换届选举、区划调整等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政策外生育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群众生育观念还未真正转变,早婚早育、再婚生育现象有所攀升;外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人户分离等情况给计生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性别比偏高,仍需采取长效措施,切实从源头抓起;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牢固,村与村之间不平衡状况仍较明显,村民自治作用发挥还不够理想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07年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建设“四宜新区”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依法行政、深化优质服务、实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力推进全区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重点工作意见:

1、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大力构建“区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坚持指导到村、服务到村;加大计生工作责任制落实力度,坚决落实“一票否决权”,强化各级党政计生责任人计生工作意识,加大对领导层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计生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进程,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和服务,加强和规范合同化管理;建立起新婚、孕情、生育、节育、流动人口等五项信息季度清理的长效机制,使清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2、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浓郁的工作氛围。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工程和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等活动为载体,围绕群众多元化要求,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女孩成长的利益导向机制,认真做好孕前型管理为主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全程服务。今年的宣传工作重点是:继续在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奖扶制度、计划外有奖举报制度上下功夫;继续在深化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宣传服务上加力度,努力做好“三同”服务(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继续在深化进村(居)入户宣传上花力气,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如标语、折页、挂图、橱窗、广播电视、实物、谈心、会议等,形成“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路边(街道)有标语(灯箱广告)、室内有服务、街头有活动”的宣传氛围。 

3、狠抓生育、节育计划生育主指标的有效落实。严格执行现行的生育政策,以两检为先导,切实加强孕前型管理。进一步加大服务和跟踪力度,严格控制外一、外二孩怀孕和生育,杜绝多孩生育,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狠抓长效节育手术落实,提高长效手术“三率”。同时,加强二女户绝育手术落实,按照要求对历年手术未到位的全面开展清理和补缺补差。确保以生育、节育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各项量化考核指标得到控制和落实。

4、继续抓好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计生部门积极主动组织、协调公安、卫生、民政、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广泛开展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加强孕情检查和访视制度,对在孕对象实行月跟踪制度,对符合再生育对象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对连续9个月不参加孕检的,坚决取消再生育指标。对孕情消失的坚决一查到底,对涉嫌“两非”案件的及时立案,严肃查处。积极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和服务,积极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等,解除计划生育户特别是一女户、二女户家庭的后顾之忧。继续实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奖举报制度,进一步引导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较严重的乡村,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调查组将组织重点治理工作。通过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全面提升我区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

5、建立流动人口、属地管理综合服务新机制。全面实行计生属地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属地人口的摸底登记工作,对属地人口全部建立档案,并按要求纳入现居住地管理,抓好重点人群计生信息管理工作。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统一管理、综合服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与服务机制。全面建立起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规范信息通报的内容,充分发挥公安、卫生、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全面启动大桥开发区及辖区内在建工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切实开展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

6、进一步推进计生规范服务。加强区站乡所村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在2006年市计生委对区站乡所验收换证的基础上,强化区站乡所的规范化管理,积极争取省级对区计生服务站基础设施配套经费,加强区站硬件建设,改善站容站貌,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自2006年10月份起,全面启用区计生委统一印制的计生文书,实行责任追究,严格实行终止妊娠以及取环行政审批制,并要求计生办主任签字以示负责。定期开展区站、乡所专题技术培训。加大计生系列随访服务工作,规范随访记录。区站乡所按既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职责,实行差错责任逆向追查制度。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协调沟通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经济工作的有效运行与会计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作为研究对象对会计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1.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实现组织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以组织经营活动及价值表现作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加工与再利用,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职能的会计分支。

2.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指的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单位,对组织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运用专门的方式进行确认与计量,同时以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主要形式定期向组织的不同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组织会计信息的外部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为了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如下论述: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中的两大基本内容,在职能目标和资料来源上是相同的。两者都源于同一个母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核算程序与方法,把一定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结果通过登记账簿等方式形成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应用于外部,也可以应用于内部。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管理会计信息,从而为改善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同时为会计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提供信息为企业等组织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从而有效的改善经营管理,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从服务对象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服务的是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管理要求,针对的是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遇见的特定情况,搜集数据给组织的管理者提供内部管理与控制的信息,改善企业等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因而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则是通过定期的编制财务报表来集中概括的对企业等组织的资产估价、资本结构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说明,从而向企业等组织的外部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必要的资料,因而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从工作重点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所研究的对象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设计未来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同方面的,对应当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中国论文联盟整理预计与评价,管理会计有效的为组织的管理提供制定经营管理方案的信息依据。财务会计则反映的是企业等组织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工作重点是对企业等组织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历史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在经营管理活动发生后,记入会计记录中。

从工作主体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是多层次的,不但可以将企业等组织作为主体,还可以把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的局部或者个别部门作为工作主体,甚至可以将某一个工作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主体,对这些主体的日常经济活动等等进行控制、评价以及考核。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层次,该层次把企业等组织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对这个唯一的主体进行资产评估以及财务状况等等进行集中反映与概括说明,并不涉及局部的具体问题。

除此以外,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还在约束机制、会计方法、会计程序、观念取向、精确程度、时间跨度以及信息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应用

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总体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在内容通常会受到财务会计需要的驱动,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决定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应不断的优化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沟通和协调来满足企业等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需要,满足不同企业等组织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在财务会计日常核算中,通过使用变动成本法来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便捷衔接,通过确立和完善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与计量模式,来减少管理会计的工作量,便于管理工作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沟通。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隶属于会计的不同领域,但这两者所具有的特定关系决定了他们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协调沟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总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具体的应用中应关注两者区别的同时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完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都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促进组织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02):52-54

[2]张学祥。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10(24):202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6

(一)开展国策再教育,转变干部群众婚育观念。始终坚持突出宣传教育在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新提升中的先导地位,结合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农村打造“先进文化”、在社区打造“创城文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切实通过新颖多样的宣传形式,在全区大力宣传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意见》;同时,将人口理论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和领导干部培训课程,组织全区各级党政干部开展国策再教育,进一步巩固国策意识,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区形成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大融合的新格局,促进了干部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二)创新形式,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针对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城市这一现状,为全面破解城市人口计生工作难题,组织成立调研组分别从党委政府、部门、单位、社区四个层面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先后制定了《关于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按照“政府建社区搭平台,计生建规范融大局”的原则,坚持把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把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紧密结合,同安排、同推进,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人口计生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的融合发展,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单位尽职尽责、城乡合作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服务”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今年3月9日-11日,全省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座谈会在我区召开;3月25日,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研讨班上,区政府、区人口和计生局、街道花园社区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我区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三)完善村规民约,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转变,全面推行以“民管民治,推进自治进程;以人为本,推进自主进程;利益导向,推进自觉进程”为主要内容的“三自”模式,制定完善了计划生育双向责任约定,进一步提升了村(居)民自治水平。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网络。全区各级建立计生协会275个,形成了处镇指导、村(社区)负责、村(居)民自治、家庭落实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使计生协会在村(居)民自治工作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四)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今年,省人口计生委就统计管理口径进行了改革,按照这一改革的要求,区人口计生局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在强化单位管理职责的原则下,制定出台了《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单位职责、规范统计管理的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二是督促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多年来,坚持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抓手,强化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等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流引产审批工作,清理清查B超和流引产药物市场,从源头上切断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现象的发生。组织实施避孕药具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一证通”工作,在城区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主,辖区内医院、诊所、市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避孕药具发放格局。通过宣传教育、落实节育手术保险、加大奖励力度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全区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100%。多年来,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以来,为及时准确地把握人口计生信息,进一步加快人口信息的互通共享服务,区人口计生局把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融入政府统一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通知》、《关于成立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以及《关于明确相关部门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工作职责》等文件,投入120余万元搭建起了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区综治办(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公室)、民政、卫生、公安、计生等部门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管理服务效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五)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发挥引导作用。为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力度,区人口计生局把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及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免费、晚婚晚育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奖励政策。同时,充分发挥人口关爱基金的作用和相关部门的优势,建立各部门政策与计生国策相对接、民生惠普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切实让计划生育家庭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上得到保障。今年我区共为1794人发放奖励扶助金64.6万元,为266人发放特别奖励扶助金29.4万元,救助计生困难家庭244户,救助资金达14.54万元,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了实惠。

(六)强化人口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工作能力、服务水平有新提升。今年我们把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作为搞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保证,结合全区开展的“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全区计生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不断提高计生干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发挥区计生局的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中层干部述职大家评活动,局机关及服务站中层干部进行述职并并行评议打分,对排名后二位的进行谈话。并召开反腐倡廉暨作风建设报告会,邀请区纪委宣教室做专题报告,进一步强化“作风兴业”意识,明确对“工作实事求是、对基层服务指导、对同事真诚协作、对名利淡薄严谨”四个标准,养成“勤于思考、雷厉风行”两个习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全区计生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会管理、能服务、谋发展、创事业的基层计生干部队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计生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计划生育工作辛苦、压力大,一些街道和社区的计生干部厌倦计生工作,个别街道的计生办人员调整太频繁,工作不熟悉,而且人员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工作。

(二)违法生育处理处罚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仍有不到位的现象。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仍然存有畏难发愁、简单粗暴及不规范的现象,尤其面对“有钱的逃避”和“没钱的耍赖”等违法生育当事人时,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对策、找办法,致使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

(三)人口计生工作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国策观念和人口意识不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认识不足,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有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消极畏难情绪。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2014年工作思路、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遏制违法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首要目标,以发挥政治优势为前提,以宣传教育、利益导向、规范服务为抓手,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合法生育率在98.5%以上,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2014年度全市计划生育考核再夺全市第一名,确保四连冠。为经济文化强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推动,纳入社会管理。人口计生工作是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人口计生部门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社会管理的全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

(二)当好党政参谋,规范融入社区。坚持“政府建社区搭平台,计生建规范融大局”,注重以加强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计生阵地建设、计生组织网络建设、计生管理功能、计生规范化建设“四个新提升”,夯实人口计生工作根基。

(三)强化分类管理,实现全员覆盖。严格落实省市新统计口径,加强省市新统计口径的落实工作,通过强化单位法人负责制,充分发挥社区兜底作用,落实“实有房屋、实有人员”管理方式,做到人员和单位底子清、职责清,管理服务不漏、不重,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漏管、漏报。

(四)树立求实理念,提升工作水平。时时刻刻保持忧患意识,事事处处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扎扎实实工作,实事求是报数”,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求实效,为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判断人口形势,实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地数据。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7

这次全区人口目标责任制考评奖惩兑现大会是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10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分析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形势,部署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任务。会上,薛书记、汪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理性分析,切实增强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和重难点问题整治,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统计年度,全区共出生人口8700人,人口出生率10.05‰,自然增长率6‰;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85%,较去年82%提高了3个百分点;扎上手术落实率96%较去年94%提高了2个百分点;早孕发现率和统计准确率等主要指标大幅提升。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坚持依法管理高压态势,按性别比高低下达“两非”查处任务,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大性别比考评权重,对性别比畸高不下的地方实行重点调度和单项预警,全力遏制了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全年共查处案件173件,较2009年度增加49件;出生人口性别比115,较去年122下降7个点。

(三)“村为主”工作不断深化。全面完善“555”工作法,突出“月定责”,把孕环检到位、四项手术落实作为村(居)干部每月工作重点,加大工作过程监管,加大逆向追究和跟踪问效力度。积极开展“两无一满意”和诚信计生、村(居)民自治示范创建活动,全区有2个村荣获部级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单位,5个村荣获省级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单位,成功承办了全省深化“村为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现场观摩会,介绍了经验,展示了特色。全年对90个村开展了日常监测和重点核查,强化了区级领导、区直单位帮扶乡镇街制度,联系帮扶22个重点村44个后进村,实现了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有力地促进了后进村转化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得到加强。一是积极开展外出服务,推动重点人群“人见人检、全程服务”工作,在流动人口聚集区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服务协议,为流动人口提供技术、政策和维权援助服务。二是全面推行以“户况管理”为基础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争创示范街道(东市街道已挂牌命名,清水河街道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承办了全省城市和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三是开展城区计生各项清理工作,加快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五)计划生育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在落实奖特扶工作中,实行序时进度月考评,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培训人员130人次,资格确认准确率100%,共为1827名奖特扶对象发放奖扶资金144.4万元,在全市民生工程单项评比中获得第2名。认真落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兑现资金近90万元。全面启动“生育关怀,幸福计划”人口基金项目,成功帮助40个计生贫困家庭53名成员就业,帮助21个计生贫困家庭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共救助资金26000元,此项工作也获得省先进县区称号,受到表彰。

(六)信息化建设提质提速。省、市人口信息化建设会议后,我区迅速行动,6月10日前,完成入户登记、调查摸底、人员培训和公安数据导入等工作;8月份完成全员录入任务。全面实现了卫生、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人口重要信息的交流与对接。目前我们又开发了村级信息服务软件,即将完成区、乡、村三级互动,“多网合一”的信息化服务管理网络基本形成。

2010年的工作进展,为“十一五”期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广大干部职工付出艰辛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6年在全省三类县区考评中快速进位,2007年获得了先进表彰,2008年成功实现了升类目标,2009年度又保类进位,2010年在江淮片18个县区中创造佳绩,排位第5名,再次受到省级表彰。市级年度考评中也获得农村线和城市线双项奖励。

这些成绩是各级领导重视、科学指导、求实创新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群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对照省、市下达的责任目标和人口目标责任考评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把握形势。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省人口年均出生率为14.7‰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为7.5‰左右,每年仍将净增60万人左右,“十二五”期未,全省人口将在7200万人左右,部分人口发展指标将处在重大转折期,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张。就我区来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面临六个方面的压力和矛盾。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异常艰巨,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不高,工作手段乏力、机制不够完善。“人见人检,全程服务”效果不明显,违法生育现象在大部分乡镇还比较突出。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在高位运行,选择性终止妊娠、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现象较为严重,孕环检质量不高,孕情跟踪很难到位。三是城市和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难问题仍然突出,由于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得不到有效落实,“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格局尚未形成,流出人口的违法超生和性别选择问题难以有效控制。四是省分片考评奖惩对我区争先进位的压力很大。江淮片18个县区水平十分接近,竞争非常激烈,稍有不慎,我们就会掉队、落伍。五是“村为主”还有差距,部分乡镇计划生育“村为主”奖惩不规范或不及时,逆向责任追究不到位,兑现“一票否决”务虚的多、求实的少。六是综合治理的氛围尚未形成,个别单位履行综合治理职责不积极,强调“本位”,对人口计生工作配合支持不够,未能做到齐抓共管。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目前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人口形势依然严峻,计划生育“第一难事”的工作性质仍然没有改变,稳定低生育水平,省、市考评对我区争先进位的压力很大,任务艰巨。对此,各乡镇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发展的全局,真正把这项事关富国、强民、安天下的大事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切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精心谋划,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开局之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事关长远,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新《条例》为主线,以“人见人检,全程服务”为抓手,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强化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争先进位。年度工作目标是:年度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二多孩政策符合率稳定在83%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20以下,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人口目标,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保持低生育水平依然是我区乃至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个基本方向不会变。虽然此次省《条例》修订对再婚家庭生育政策进行了微调,但大的方面是一致的,我们要加强新《条例》的政策解释和正面宣传引导,自觉排除社会舆论的炒作和干扰,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不能减弱,只能加强。一是要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主指标,抓好孕前型管理,强化过程性监管,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外生育。二要坚持分类指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的乡镇实行重点监控、定期调度和联系帮扶。三是区人口计生委要强化日常监测和重点核查,扩大监测面,提升监测效果,促进后进转化,确保平衡发展。四是加强基层和基础性工作,深化“村(居)为主”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通过示范创建活动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二)坚持综合治理,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突破。我省、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全国、全省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居高难下,压力非常大,省、市都将其定位为紧迫任务。近几年,虽然经过不懈的综合治理,但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时有反复。我们要充分认识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性,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宣传教育、政策导向、孕情监测、两非查处、实名登记、区域协作、部门联手”等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凡性别比长期高于130的乡镇街,要加大集中整治和对两女空白或较少的村(居)督查调度力度,以独女户两个月一次孕检为突破口,以孕情无故消失责任追究为抓手,坚决做到“孕情发现得早、跟踪得住”,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继续实行“两非”案件目标量化、季度报告制、重大案件随时报告制和跟踪问责制,并对重点地区实行重点调度,切实加强“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两非”案件查处机制建设。

(三)坚持城乡并重,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服务群众上有新举措。在城市,要进一步健全街道、社区和驻地单位工作服务网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计划生育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面建立以“户况管理”为基础的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在农村,要坚持流出人口“双向协管”制度,积极组织力量到流出人口集中地开展“全程服务”。要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作用,提高信息交流质量,积极完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定期沟通、双向协作工作机制。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推动民生工作上有新途径。目前,除了基本的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独生子女保健费和“三项制度”奖特扶资金落实外,新修订的省《条例》中还对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困难户在土地收益分配、子女上学、就业及生产扶持、生活救助、养老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点倾斜,我们要不断拓展生育关怀范围,发挥好人口基金的作用,加大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奖励优惠计划生育家庭。

(五)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村为主”长效机制,在工作模式上有新特色。一要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使其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要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月积分、季督查、年总评”目标管理责任考评制度,完善“村为主”“555”工作法,确保村级经常性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奖惩的及时兑现,不断提高村级工作水平。三要按照“孕前申报、定点取环、早孕发现、干部包保、孕期跟踪、陪护分娩、实名登记、及时手术”的要求,严格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制、信息通报制、出生实名登记制等监管制度。狠抓以二女扎为重点的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把解决手术欠帐作为计划生育重点任务来抓,确保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责任书指标,最大限度的控制政策外生育、消灭“二女扎”空白村。四要实行改革创新,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活动。各乡镇今年要确定1-2个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村级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居)进行先行试点,按照“三定三推”模式(一定:村委会与村包组干部签定工作责任书;二定:村委会与已婚育龄妇女签定诚信受理协议书;三定:村计生协会与会员签定服务承诺书。一推:推进诚信管理;二推:推进民主监督;三推:推进阳光服务),以诚信管理为切入点,以利益导向为带动,突出孕情管理、分类管理,促进经常性工作落实。探索诚信管理和村(居)民自治,努力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新模式,确保能顺利通过国家、省级创建示范验收。

(六)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在群众满意度上有新改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依法维权的理念,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工作纪律,坚决贯彻落实新《条例》,取消一切违规收费项目。切实解决技术服务不规范、违反规定开展技术服务等问题,坚决禁止非医学需要的大月份引产,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群众满意“双赢”。深入开展以无违法行政、无违法生育、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两无一满意”先进村(居)创建活动,并把创建活动与推进“村为主”工作机制和群众自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引导人口计生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恪尽服务职责,着力打造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者“胸怀全局、服务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

(七)坚持科学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齐抓共管上有新成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我区人口工作水平的实际需要。今年我们要以国家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全员人口管理系统和wiS等信息库的数据质量。按照省、市要求,全区322个村(居)要在2011年3月底之前,建立孕情监测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关爱”服务平台。区人口计生委将于4月份举办村级计生专干业务培训班。对此,我们将及早配齐村级信息化基本设备,加强村级专干的计算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村级信息化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村级计生管理与服务水平。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各乡镇街要有时间感、紧迫感、责任感,要提高认识,加快进度,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圆满地完成我们的目标任务。

(八)坚持求真务实,继续加大清理力度,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挤干水分、搞实数据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前提,是乡、村两级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和底线,是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也是人口计生工作经得起检查、防止大起大落的关键,更是我们实现“争先进位”的保证,否则下再大的气力,都是无用之功、徒劳之举。这几年,我们突出了求实导向,加大了求实的力度,但数字不实仍然是一个顽症,从出生滞后上报比例可见一斑。靠“实”进步才是硬道理,只有求实才能实干,才能有实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健康发展,稳定前进。我们将继续采取统计误差考评重扣分制、有奖举报制、误差否决制等日常督查解剖手段,努力把数据搞实,把底子搞清,把风气搞正。

三、突出重点,狠抓当前,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目前,2011年统计年度已经过半,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盯住年度责任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

(一)认真抓好2011年一季度孕环检扫尾工作,促“四项手术”全部到位。就近期工作情况看,不少地方孕检质量不高,阳性检出率较低,少数地方参检率、检出率存在问题,孕检不到位直接影响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因此,把住这道关口至关重要。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确保流动人口中的孕环检对象和重点人群“人见人检”,堵塞管理漏洞,做到孕情不丢失、出生信息及时上报、长效节育措施及时到位。二要牢牢抓住孕情发现这项“龙头性”工作。强化孕情监管手段,在实现孕情检出率上下功夫,做到重点孕环检对象全部参检,特别是对长期在外两次以上未参检的对象,要做到挂牌督办一个不漏。镇、村要组织力量外出服务,对孕环检对象寄回的孕环检证明要逐人检查核实,坚决杜绝在孕环检环节上出现和敷衍塞责行为。对孕环检查出的政策外怀孕对象要全面落实补救措施,对政策内怀孕对象要落实孕情跟踪服务手段。三要加大督查、调度力度。区人口计生委要加大调研和业务指导力度,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各项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联系单位的帮扶和督查力度。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重点工作和后进地区的调度,要实行阶段重点管理,推进重点工作发展,促后进地区改貌。4月10日前各单位务必要实现政策外补救2‰、政策内二孩检出率2‰两大目标。

(二)切实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工作。今年2月,省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修改后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充分考虑了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保持了现行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强化了管理服务手段。此次《条例》修改是我省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进一步体现了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贯穿了以人为本、和谐计生的理念,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部门务必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计生法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修改《条例》的重大意义,切实抓好贯彻执行工作。一是将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作为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迅速组织广大计生干部、镇村干部认真学习,并通过发放宣传品入户等形式扩大新《条例》的社会知晓率,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以宣传新《条例》为主要内容掀起计划生育宣传热潮。本着既宣传造势,又注重政策的原则,将宣传活动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活动、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结合起来,着力推动法定奖励政策落实,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落实新《条例》的各项规定。第一,要尽快将独保费提标所需的经费追加列入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预算。按每月不低于20元标准及时兑现。第二,规范社会抚养费征管,实行全区统一标准,确保征收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取消再生育间隔期后,停止对未达到再生育间隔期的夫妻征收社会抚养费,停止预征社会抚养费。已立案未预征的,撤销案件;已预征部分社会抚养费的,终止预征。第三,停止没有与已婚育龄人员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收取违约金行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受其委托的企业事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与已婚育龄人员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违约金的征收标准一案不得超过1000元。

(三)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完善的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和重要事项协调机制。

一是卫生部门要全面负责出生人口信息上报、计划生育手术信息上报、查孕信息上报、B超实名登记。要认真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的B超、妇产科、医务科等重点科室的管理,防止性别鉴定、性别选择和假手术、假证明现象的发生。

二是公安部门要把好出生人口入户关,确保信息项目齐全,对手续不齐备的要及时通报给所在地的计生部门。

三是民政部门要把好结婚登记和收养关,定期将结婚登记和收养信息通报给人口计生部门。

四是人口计生部门,要对卫生部门通报的出生、计划生育手术、查孕信息,民政部门通报的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信息,及时多渠道地进行审核,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文字记录;及时向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提供其需要的人口信息。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8

今天,我们在湖里区、在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这个会议,我觉得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开这个会议,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跨越式推进,大量的流动人口将涌入我们新的开发区、新的工业集中区。岛外等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意味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进驻,意味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已经是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几年来,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政策符合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低生育水平比较稳定。但是随着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我们不能因为开发建设使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掉下来。二是选择湖里区,是因为湖里区是特区发祥地,是流动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区。这几年,湖里区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好的机制,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通过学习湖里区的做法,向全市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使各区和各部门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借鉴,通过开现场会有很好的启发。三是认真分析我市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形势。尽管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势不容乐观,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召开现场会来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刚才,我们现场参观了湖里区金山、蔡塘社区验证点,观看了湖里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情况记录片,听取了湖里区和坤弛公司的经验介绍,深受启发,深有感触。作为全市流动人口密集区,湖里区从区、街道到社区以及企业,都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推广。归纳起来,他们的经验集中在四个“抓”上:一是抓机制。各社区普遍建立了定期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制度,两委成员、居民小组长与计生服务员三级负责制,联席会议制、综治计生联合巡检制和计生居务公开制,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像蔡塘社区,虽然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23倍,达到3万多人,但因为有了良好的机制,所以能够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二是抓队伍。重视抓好社区居委会两委、计生服务员和计生协会三支队伍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根据流动人口多、企业集中的特点,引导和发动企业建立计生协会,引导流动人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成为做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三是抓服务。不是就计生抓计生,而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的同时,注意从生产、生活的细微处关心流动人员,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从而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如金山社区专门在社区居委会设置计生服务室,在生活小区、农贸市场等地方安装计生药具柜,热心帮助许多遇到困难的流动人员解决各种困难,深得流动人员的心。四是抓宣传。充分发动各类人员、依托各种场所、利用不同渠道,广泛深入持续地宣传人口计生政策,特别是加强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的宣传,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如金山社区的“三个阵地”建设、后坑实业发挥企业计生会员的带头作用等。这些经验做法,都值得总结、推广和学习。

这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截止2007年上半年计生年度,全市总人口281.89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有118.47万人。这给我们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各区、各部门都能以大局为重,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市直八个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联络员会议制度,构建了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配备了1868名计生管理员,在全市范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区、镇(街)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网络,树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示范点40个,涌现出一批像金山社区、蔡塘社区、瑞景社区、前埔北社区以及坤驰出租车公司、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先进单位。总体上说,我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并保持了较好的工作水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新形势下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部门仍存在着对新时期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中过分强调部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二是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开发区的镇(街)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管理队伍不够稳定、机构不够健全、经费投入不足。三是服务工作还不够到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等优质服务还没有完全跟上,缺乏个性化的服务,重户籍人口而轻流动人口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双查”不够到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中早婚、早育、未婚先孕问题仍比较严重。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2007年上半年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6.89,远偏离正常值103-107的范围。四是执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面临新的挑战,调查取证难、征收难、处罚执行难尚未根本解决。另外,通过多种形式干扰甚至极端手段阻挠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正常的人口计生工作秩序。五是持证率有下降趋势。2007年上半年度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证率仅为47.08%,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假证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说明我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繁重。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来不得半点的松懈和麻痹,特别是随着岛外农村的全面开发建设,大量流动人口将进入岛外四大工业集中区,各区、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确实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级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下面,我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面临的压力,这方面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认识的一个方面。另方面,我们也要从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这样的一个角度来深化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一要正确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流动人口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顺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潮流而产生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流动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我市的从业人员中,80%是省内外的流动人口,这是我市经济发展一支重要生力军,没有这支队伍,就没有厦门的今天。广大流动人口参与厦门的建设并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们也是厦门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像对待每一位市民一样,把他们的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我们的工作范畴,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特区建设的积极性,为厦门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要正确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对提升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积极作用。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对于转变其生育观念,降低其生育水平和提高流入地计生管理水平是有积极意义的。实际上,真正以超生为目的的流动人口还是少数,大多数是以务工经商为目的。如果说,他们中的少数人超生,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也要查找我们在服务工作中的差距。比如,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避孕药具的发放以及计划生育事故救助等方面是否做到位。客观的说,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的服务相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有差距的,不利于提高他们预防意外怀孕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这样,超生的问题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在这方面,湖里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把这方面工作做好了,我们的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就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下一步对于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这些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的“三无人员”,各区要借鉴湖里区的经验,积极探索,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要正确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对促进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未来几年,随着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规模将不断增加,范围将更加广泛,成分将更加复杂,流动性也将更加频繁,势必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问题。但这些压力和问题与积极方面相比是从属的,通过我们过细的工作是能够解决的,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通过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像刚才我们参观的金山社区,通过组织流动人口计生宣传队、建设“婚育新风园”、帮助计生夫妇就业等工作,很好地团结了广大外来人员,并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平安厦门力尽所能,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构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

随着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未来几年,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将是整个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区、镇(街)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胆创新,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尽快探索并完善符合新形势要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重点在三项机制上做好文章。

(一)综合治理机制。要积极探索完善综合治理的有效运作方式,继续强化部门工作的协作机制,坚持部门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不断深化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计生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管理完善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当前要根据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突出推行用人单位、房屋出租户、社区综合治理的管理制度。要将查验和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作为来厦办理各种手续的条件之一,通过社区一站式服务,促进来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和临时婚育证明的办理。要围绕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和小区楼宇等难点部位,通过帮助解决好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将基础打实,将工作做细。具体来说,要求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依托住房进行管理。建立“以房屋管人”的人口管理工作方式,把住房作为人口管理的基本单位。建立人户对应关系,实行“人来登记,人走报告,出租有责”的联保责任制管理。二是依托社区管理。探索建立对物业小区、待建居委会、新建居民小区等实行居委会与物业小区合管法、物业管理人员代管法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与社区居委会综合管理办法。三是依托用工单位管理。对流动人口有用工单位的以用工单位管理为主,无用工单位的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管理为主,个体户雇请的从业人员除雇主负责管理外,以业主管理部门和居住地管理为主。无从业单位随亲属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其亲属所在单位负责管理,其亲属无单位的流动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

(二)服务保障机制。改进与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服务上享有和户籍人口一样的合法权益,就要放弃那些不合理的前置性管理措施,带着对流动人口的深厚感情,换位思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努力拓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覆盖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特别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服务保障功能:一是要强化计生技术服务功能。要依托各级计生服务站,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可以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做到周到细致,服务到人。二是要强化自治管理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会的作用,并因地制宜地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引导流动人口依法行使民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要强化权益保障服务功能。要充分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就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各项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通畅的计划生育投诉渠道和及时、有效的法律救助体系。要把流动人口的发展纳入本辖区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所需的必要经费,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现居住地管理,使流动人口尽快享受市民待遇和法律规定的基本项目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也就是说,凡涉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的内容,都要严格按照市民化管理服务的要求,做到一视同仁,凡是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服务项目要坚决落实好,以增加流动人口在我市生活居住的归属感,为他们融入厦门大家庭创造和谐的环境。

(三)信息交流机制。要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完善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目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今后,信息交换平台不仅要交换流动人口的流动信息和生育信息,还应该交换群众的社会保障信息,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要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作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区、镇(街道)、村四级网络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群众团体,如各级、各种类型的计生协会的作用,发挥其在政府与流动人口之间的桥梁作用,向群众传达政府惠民政策,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领导服务,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强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十分复杂,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要坚持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管理、突出服务,实现与常住人口的“同部署、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

(一)要落实责任。要坚持“三个一”制度,即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一班人齐抓共管制,一票否决制。要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所必须的人、财、物等条件上进行总的协调和解决。要实行责任追究。对组织领导不力、造成工作滑坡、完不成责任目标的,坚决给予“一票否决”。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已下达三年的计生责任书,各区、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责任书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二)要协同配合。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团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应该说,我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比如公安部门对流动人口户籍的把关、工商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诚信管理的探索、交通部门的积极参与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多次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肯定和表扬。今后,我们一定要发挥优势,进一步强化各相关部门尤其是市直八个部门“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的部门协调机制。要通过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例会制度,抓好部门职责的落实。

(三)要加大宣传。要通过“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小区、农贸市场等各种群众居住、常往场所,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新型的生育文化。与此同时,要组织人员深入社区、企业以及所有流动人口聚集区开展调研,及时跟踪流动人口自身的发展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注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及时总结推广基层镇(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同时,要切实把握国家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整体思路和进展、趋势,并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建设符合政府改革的总体方向。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9

       1.管理会计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论题。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更好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进而构建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界定,不论是国际上进行广义与侠义的划分,还是国内的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划分,大体方面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从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它都是将来趋于广义的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是融合诸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结合能为管理所服务的各种方法,以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所服务的管理学科。

       2.财务会计的定义

       西方学术界单独对财务会计的严格定义不多,但对于财务会计的本质概念,西方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论点主要有:艺术论、信息系统论、服务活动论、历史信息论等几类观点。直到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报告中指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性地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以及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aiCpa1970)。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最初是从财务会计派生出来的,并从两方面对财务会计进行了突破,即复式记账原理与货币时间价值,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领域,自然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分。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有以下区别。

管理会计为了反映企业整体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状况,所以其核算主体一般按责任单位进行细分,进而满足企业进行预测与经营决策之前的财务与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会计的未来性,及所涵盖信息的广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样性(货币、产量、时间、成长性等量度),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需要用到更多复杂的现代数学方法,结合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出对经营决策有用的结果。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从狭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分支,但在实践中二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一致。

       (2)服务对象的契合。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对外的财务报告还是内部的核算监管活动,都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将其对立。二者相互配合、补充,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主要资料来源具有交互性。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相关管理决策,必须取得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其中财务资料为作出预测决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据,由都是财务会计的产物。

       三、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2006,06.

[2]王扬.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一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

管理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区别篇10

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公安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年第8号令),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完善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协作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我市时期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目标创造条件。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集中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肃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两非”专项行动期间,各区镇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相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联合行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

对涉案的公立医院保健机构和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一经查实,依法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主管人员给予降级、撤职等行政处分;对进行“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涉案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个体行医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关医疗器械,从重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机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案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机构,一经发现立即依法取缔;对非法行医人员,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及相关医疗器械,从重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物的机构和责任人员,从重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依托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和市、镇两级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非法终止妊娠和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行为进行有奖举报,对举报的每一条涉案线索要认真排查,一查到底,对查实的案件要处理到位。

(二)完善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相关单位日常管理制度。组织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清查,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有效防止“两非”行为发生。

(三)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认真检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完善打击“两非”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建立部门协作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做好信息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落实制度管理、利益导向、动态督导、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开展系列宣传倡导活动。集中整治活动期间,强化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先进理念,营造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的舆论氛围。围绕“关爱女孩”和“流动人口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充分利用村(社区)电子屏、公告栏、道路公益广告等宣传阵地,尤其是要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宣传工作。曝光“两非”典型案件,通报有关涉案机构和人员受到处罚的情况,通过专家访谈和涉案人员现身说法,增强威慑作用。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由市人口计生委牵头,联合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妇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成立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口计生委。各相关部门确定相应的联络员负责日常性事务的沟通协调。各区镇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在区镇政府(管委会)的领导下统一进行。各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一)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起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协调召开专题会议;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和安排相关工作;加强对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并做好孕情管理;会同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依法依规对发生“两非”案件行为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协调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与卫生部门共同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机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及时向社会相关信息。

(二)卫生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在有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标志,严格执行对妊娠妇女使用超声诊断议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依法对发生“两非”行为的医疗保健机构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与人口计生部门共同建立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出生人口性别比信息;确定专门联络员,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并协调本部门内部相关单位及职能科室涉及“两非”案件的常规工作。

(三)公安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依法打击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卫生、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加强对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管,完善相关制度,依据有关规定对违规违纪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妇联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会同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发挥社会群众团体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发挥积极作用,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四、时间安排及实施步骤

全市专项行动集中开展,具体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部署工作阶段

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有重点的开展专项行动;各区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相应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自查阶段

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区镇按照实施方案开展自查。市级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若干指导小组,对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区镇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进行分片指导。自查的主要内容为:年以来性别比综合治理情况和存在问题。自查的重点是: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有关制度执行情况;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落实凭证、定点引流产手术情况;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落实规章制度情况;相关部门落实出生、引产、死产婴儿统计报告、登记规定情况;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落实B超管理、孕情检查报告制度情况;人口计生、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联合查处“两非”案件情况以及建立信息共享、目标责任考评等长效工作机制情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中,与户籍地协作开展的打击“两非”情况。依托“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和市、区镇两级人口计生监督举报电话,受理举报工作,发现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切实查清问题,形成影响。自查的具体要求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有关要求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各区镇的自查情况形成自查报告,于底前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省级督查阶段

做好迎接省级部门联合督查准备工作,督点是: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领导重视,相关部门职责落实情况;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目标责任考评等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两非”案件查处情况;医疗、药品销售单位、人员准入管理情况;卫生、人口计生部门B超管理情况;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管理情况。

(四)整改完善阶段

对自查和市级分片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对涉及“两非”的问题,按有关规定查处;对一般违规违纪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对违规的机构和单位严厉打击。

各相关部门按照专项行动统一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定点凭证引流产制度;出生、引产、死产婴儿统计报告制度;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管理制度。各区镇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领导工作机制;完善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动态监测管理,充分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出生实名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户籍登记管理、孕情信息管理通报会商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和常态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执法机制和制度。

(五)国家督查阶段

做好迎接国家和省督查准备工作。各部门、各区镇完善整改措施,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专项治理总结报告,报送至市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专项行动结束后,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评估内容,形成常态化管理。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镇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将此次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按照工作要求,将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各区镇要根据工作实际,明确治理重点和具体实施步骤,并及时报告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二)强化宣传教育。在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中要加强宣传倡导,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集中整治“两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打击“两非”的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案例跟踪剖析,协调新闻媒体曝光“两非”案件,为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区镇和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行业自律,提高职业操守,自觉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