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十篇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十篇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2:09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1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1.0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它兴起并形成于1970—1980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描绘了一幅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画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人类提供了一条用理性的集体主义而非国家主义来化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学理联系尚无人论及,本文拟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从人类层面上提升集体主义的价值功能,并尝试揭示集体主义的普适价值。

一、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及其根源分析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论”

1850年代,马克思一直注视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并十分重视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后来,资本主义采取福利政策,并且运用凯恩斯主义对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表现出来的经济滞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11—2012年美国的债务风险及欧洲债务危机等,再次证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1990年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or)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摒弃“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观点,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新认识——“双重危机论”,即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着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奥康纳认为,必须对马克思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建,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重新解释,因为在马克思的理论阐述中自然界内部的生态联系和它们对生产协作的影响被相对地忽视了。所以,资本主义不仅存在第一重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同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第一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第二重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奥康纳提出了三种类型的生产条件:外在的物质条件、生产的个人条件、生产的公共条件。生产条件的供给不是无限的,资本主义不能突破生产条件供应方面的瓶颈,如果自然资源、劳动力、基础设施的成本明显增长,就会遭遇第二重矛盾。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危机会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问题及其社会反应又会导致经济危机,两种危机相互影响。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

关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潮时期(1980—1990年代初)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易斯(Leisswilliam)、本·阿格尔(Bneagger)、安德烈·高兹(andreGorz)、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or)、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etr)都作了相关分析,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首先,人的主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如加拿大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威廉·莱易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确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控制自然”的观念颂扬人的力量,使人们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人们产生了“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秘’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1](p35),最终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加拿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认为,消费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忽视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的有限性,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必然加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法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狂热也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这种狂热的经济理性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并加剧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些分析表明,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等主观因素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

其次,社会的客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高兹认为,不同的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如资本主义的核技术带来了核事故、核污染、核垃圾等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属于后工业社会的技术如太阳能、风力、地热等则安全清洁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它们具有反资本主义的倾向。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从生态的角度讲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目标不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追逐利润的增长,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按照生态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追求资本短期回报而忽视中长期总体规划的生产方式必然超过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引发生态危机。总之,这些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消费观、资本主义的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因素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赵壮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集体主义价值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集体主义路径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们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他们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探求了生态危机的化解之道,其解决方案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是集体主义的。

莱易斯主张从更新观念入手来重新定位“控制自然”,把它理解为将人的欲望的非理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1](p168)。阿格尔也主张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观来更新人们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这些新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伦理思想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是旨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具有人类集体主义的价值倾向。阿格尔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战略,认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兹和奥康纳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化解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的最佳选择是生态社会主义。他们主张复活社会主义的理念,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与生态运动的结合,最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自我约束的、节俭的和可持续的。福斯特认为,要化解生态危机必须建立起新的生态文化或生态道德,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3]。要拯救地球,就必须首先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综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不外乎两点:一是更新道德观念,二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

所谓更新道德观念,无非是要人们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约束自己、理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树立一种集体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念,摒弃自我中心主义。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协作,需要全球人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一种全球伦理精神,也需要各国政府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由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对全球问题进行全球治理。全球伦理的本质是在各民族、国家之间对人类整体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民族、国家都能分享全球利益,也要求各民族、国家为了人类的集体利益而割舍自己的部分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并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人类集体主义。

实行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提出的化解生态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虽然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尚有一定距离,但它也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以个人价值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化理念的否定,也是对以集体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的一种弘扬。生态社会主义还表明,资本主义的个人中心主义文化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显得无能为力,而凸显集体主义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总之,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他们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不是个人主义或国家主义的,而是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人类集体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它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马克思曾经从人类这个集体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它包括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4](p161)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进行持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其次是人类要热爱并保护自然的原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界共同生长。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根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再次是人类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原则。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支配自然界。”[6]这三个原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集体主义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同样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原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一个整体,如果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国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就会连累整个人类群体共同品尝生态危机带来的恶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三原则是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之上的一种人类集体主义,是一种包含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的价值原则,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催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这两个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共同构成其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p185)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两个领域分别有着不同的现实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是用来化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在自然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就完全可以用来化解当代资本主义引发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危及的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任何民族都不能置身事外,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策略,都是站在人类整体的集体主义的立场上,要求全人类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意识,遵循全球伦理,各民族、国家要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以共同解决生态危机,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或者人类集体主义。因此,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催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

集体主义精神是人类的古老文明,是一种普适价值。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人类由弱变强,从自然界里脱颖而出;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民族战胜了一次次天灾人祸,化解了一次次生存危机。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求助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低层次的集体主义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阻碍这一全球危机的解决,只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用最高层次的人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理性精神来捍卫人类的生存权利,才能真正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

[参考文献]

[1][加]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梁树发,黄继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美]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2

【关键词】全球金融经济;走势;挑战;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金融经济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统一的时代。网络化使全球企业的地域限制被解除,信息相互流通较快。在此情况下,全球各国相互贸易,给本国经济带来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一、分析世界经济走势

1.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美国经历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利率下调等问题,自主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同时,联邦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的规模在急剧攀升,这些问题都是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人们对国家政策的不信任,对美国的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同时失业率的升高,消费水平的下降,都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原因。

2.日本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很多经济学者都不看好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企业减产、失业率上升,日本就业形势令人堪忧。失业人数的增加,制约了公民的消费能力,导致国内需求下降,进而削弱经济复苏的动力,加大了经济复苏的负担。

3.中国经济发展时有变数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损害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潜力;美国利率的下调,导致投资风险加大;银行管理不善,坏账问题时有发生;房产市场泡沫仍在,新的问题显现,都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带来变数。

二、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挑战

我们从两方面来看待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1.通货膨胀压力――全球性的问题

受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皆出现财政赤字,各国上调货物的价格,引发通货膨胀。目前各国的外汇多以美元为主,一旦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各国的外汇储备价值下降,加大了投资风险,造成通货膨胀。由此,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人们的需求降低,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市场动乱,引发金融风暴。

2.粮食问题――急于解决

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大问题,它不仅仅是暂时的、偶然的,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发达国家,政府为维护农业生产,对本国农业实施保护政策,导致本国农产品大量过剩,发达国家为了销售出农产品,而低价倾销,加剧了粮食危机。另外,发达国家利用农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使粮食问题继续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温上升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使粮食的种植难上加难。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减少,也是出现粮食问题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放松了粮食生产,转而注重工业发展,使粮食的市场份额减小,依靠于发达国家的粮食进口。此外粮食还存在安全问题,环境的污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用农药,生化产品都令粮食的安全缺少保障。

粮食问题不仅仅反映了粮食市场的问题,还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际的经济秩序存在严重的不足,不合理、不公正的政策依然存在,粮食市场的问题最终将会制约全球经济的发展。

3.能源问题的思考――国际油价泡沫的破裂

近年来,原油、金属、稀有矿产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国际油价涨幅最大。原油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能源问题,它已经上升为金融问题。国际期货市场借机炒作原油价格,使油价不断攀升,影响原油市场的正常运作,影响原油价格的走势。

(二)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1.造成国内专业人才的流失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致使国内大批的专业人才远走国外,同时带走大批优质客户。中国银行的资产额度下降,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形势低迷。

2.国内需求降低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银行汇率的波动,其他资产的贸易额度减小,但是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对贸易失去信息,市场需求降低,导致商品囤积,商家为了售出商品,进行价格下调。同时,一种资产的价格影响其他资产的价格,进而形成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局面。

3.金融市场更加脆弱

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而去参加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只要稍稍有点偏差,便会导致失败。一旦经营不善,金融市场也会随之混乱。

三、对全球金融经济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全球的应对政策

1.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要求多元化发展,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时要引入多元化股权,深化产权改革,撤销无效机构,合理建立市场管理机制,减少贸易逆差,消除因贸易逆差增长失控导致的金融风险。提高各金融主体的竞争力,拓展业务领域,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2.金融资产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扶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调整全球的金融资产格局。

3.能源问题――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在工业化国家都在采取节约能源的做法,利用联合热电方法来发电或者为工业、家庭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目前,利用生能源是各国科学家积极探索的问题。如氢能、太阳能、风能、何能等可再生资源,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不大,又可以和其它不可再生能源的作用效果相媲美,所以,开发可再生能源可以解决主要的能源问题。对于,石油出产国而言,可以加大石油开采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稳定石油生产。

(二)中国的应对政策

1.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金融组织的脚步,中国贸易城市的开放,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日益频繁,这就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困难。对此,中国应该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跟上世界金融监管的步伐,调整监管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立足中国的经济发展,稳定金融市场,迎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建立和谐、有序的金融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2.加大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在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尤为重要。所以,在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使其可以公平、公正的进行贸易,为金融市场的稳步运行提供保障。

3.完善金融货币政策

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这就加大了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民币受美元影响较大。政府要适当放松金融货币的利率管制,让人民币汇率可以适当地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较小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冲击。

结束语

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各个国家以机会,还有更多的挑战。各国政府应积极应对各种问题,稳步发展本国经济,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

参考文献:

[1]郑彦.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安全[J],金融与经济,2006(5).

[2]孙家瑜.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成因、消极影响与对策[J].世纪桥,2007(3).

[3]王东.危机四伏的世界经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前景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3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危机;价值

一、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及其根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大幅提高,涉及的领域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向,但同时它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当前全球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被过度掠夺和利用造成了自然处于衰减状态。在人类诞生之初,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资料,但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需求日益增多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日趋锐减。比如,铁矿、石油等资源长期的无节制开发,导致这类资源接近耗竭;而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土地资源也面临着土地持久肥力被破坏等诸多问题。二是,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当前,环境污染大致可分为大气、水、土地等三个方面的污染。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臭氧层被破坏、空气中烟、灰等物质的增多造成的雾霾等等;而石油的提炼和煤炭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元凶;至于水污染则是由于肆意排放不经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所造成的。水污物容易造成包括人民生活用水的匮乏、水产资源日趋减少、水生物大范围死亡等众多严重后果。土地污染的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中把没有经过技术处理的有害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的。事实上,土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大量污染物的堆积,不仅抢占耕地面积,而且影响人类的健康发展,降低人类生活质量。

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它使人类不得不接受来自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全球生态危机不仅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造成冲突,也给人与人之间相处带来障碍。马克思认为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当中,这对矛盾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大量开采自然资源用于生产、商业等活动;工厂为了缩减成本,将大量不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弃置土地、河流、大气等自然环境中。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1]这种将自然界看作是人的对象,并认同自然事物的使用价值的自然观相较于资本主义之前的自然观,即将自然界神化的自然观有了进步,并有利于提高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这种自然观主张自然只是人类实践的客体。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大范围地展开了对自然的开采和掠夺,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生态危机的阐述

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化,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共识。目前几乎所有的全球化问题都涉及到生态危机问题,而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中,马克思也对其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恶化的现象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明确地指出,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移民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因为没有被人工施肥而变得贫瘠,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包括大规模的移民。同时,对各国气候、水流等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十分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及其恶化的现象,并在他的研究领域中展开了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思考。二是,针对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原因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指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资主义生产规模的全球化进程而逐步增强,与此同时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也逐渐激化,从而造成自然遭受着来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威胁。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步地增强,但如果逐步发展的生产力不能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关系,就会造成诸多矛盾,带来灾难。关于这一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机器和货币为例,论述了它们破坏生产和自然界的危害,并指出这种灾难不是由机器或货币造成的,而是在资本主义在生产中对两者的应用中出现的。在此,马克思鲜明地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导致自然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三是,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机器大生产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全球市场的形成。但是,这种大生产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后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会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恶化,从而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提高,从而形成了全球化的大规模生产。但这一生产规模的扩张是错误的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不仅促使各类生态问题频发,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

三、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解决生态危机的启示

厘清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这让我们看到了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曙光。

首先,关于如何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科学的进步来扩大自然物的使用范围、提高自然物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事物的充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该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以此解决当前愈发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关于如何减少污染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在自然人化中积极应用科学的思想。马克思在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针对这一现象,马克思探寻了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方法。马克思认为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料进行回收,以达到节省资源、缓解污染的目的。面对生态危机问题,我们应当大力推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对自然的探索进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开发出自然事物的新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的目标。

再次,关于如何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得到合理处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人是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发生激烈对抗主要取决于人自身。也就是说,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的。因此,稳固的社会物质基础是解决人与人关系的关键。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为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马克思指出,彻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只有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通过暴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生态危机问题,马克思在他的研究中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不仅对生态危机的现状和表现进行了具体论述,也探讨了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方法和思路,为解决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

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矛盾也逐渐的愈发激烈,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对此进行调节,否则势必影响我国的持续发展。依循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涉及到的方法论原则,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遵从以下几点:

1、坚持利用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首要价值就是体现在自然界为人类物质生产提供条件。“最初,自然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的产生,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产品”。[3]马克思主张,人类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必须学会挖掘自然,开发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吧,为我服务。依循马克思的这一主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充分看到自然界之于我们的益处,大力开发自然,让自然资源成为我们追求生活的物质基础。然而,马克思也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就要保护好自身,就必须要保护好自然,因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需要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预支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人的身体”。[4]

2、坚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遵循自然规律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指出,在对自然改造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具有生命力、能动性;另一方面,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受制于自然规律的束缚中,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因此,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身计划,有目的的开发自然,同时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我国现代化建设才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3、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人道主义。在这里,社会就是在被积极杨弃的私有制的前提下的共产主义社会。”[5]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统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才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依照这一观点反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树立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相促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必由之路。(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8.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4

 

关键词:新型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前言

于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空前的发生、发展与扩散速度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此次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性广泛的波及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一再改写世界经济史。有美国政府支持的两房”由盛及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遭灭顶之灾.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蒸发数以万亿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去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将危机所致的预期损失由4月时估计的9450亿美元增加至1.4万亿美元.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损失总额将高达近3万亿美元。面对这样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探讨其成因、独有的特点及其向我国经济传导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判这一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的;中击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对于金融危机.我们并不陌生。从上世纪8o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贷危机、9o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21世纪的科技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同时引发衰退.代价高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历史的重复.并无不寻常之处.其中Reinhart和Rogoff(2008)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此次危机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与过去3o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所发生的危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注定了此次金融危机在形成原因特点、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机制等方面区别于以往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新型金融危机”。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之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和美国住房价格的急剧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和资不抵债率下降.刺激银行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2001年-2006年间,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增加了480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繁荣源于房地产泡沫.又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剧。更为关键的是,银行还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出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其初衷是转移风险,但客观上导致风险逐渐在美国金融体系内聚积,成为危机爆发的温床。当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大幅上升,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近30年来,美国在全世界宣传和倡导金融自由化。在此次危机之前.可能很少会有人怀疑自由金融体系的好处,自由金融体系成为了巨大经济效益和非凡收益的代名词.尽管它曾经在发展中国家引发了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多场金融危机然而.如决堤般洪水的危机彻底动摇了自由金融体系的根基整个体系摇摇欲坠.原本被奉为“完美的体系瞬间成为“存在内在缺陷的体系.自由金融体系的可信度严重受损。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5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预测,专家所持态度大致可分为乐观和谨慎两种。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认为,金融危机的疾风骤雨时刻已经过去,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实体经济衰退步伐放缓,全球经济年底可以轻微回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认为,发达国家潜在的金融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仍然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实体经济下滑尚未触底,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不大,世界经济真正企稳回升还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指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最为严重的是失业问题,目前失业率是9.5%,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将会达到10%。失业带来了消费的降低,美国人日常消费比以往减少38%,美国经济70%靠消费驱动,消费减少将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影响。美国有能力控制通货膨胀。奥巴马新政府金融监管计划将全面改革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目标就是要保证和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的廉政和稳定,但更激进的改革方案还在悬而未决之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监管失败、货币宽松是危机产生的原因。在风险管理方面,特别要从以前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经济和财政金融的泡沫及杠杆问题是其原因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借贷机构没有相应的责任。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买信用违约掉期(CDS)债务将造成一些道德风险。贸易盈余对于造成美国贸易赤字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与中国储蓄率和美国储蓄率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可能成为不平衡的原因。金融危机并不是中国的贸易盈余造成的,更不是高储蓄率造成的。如果美国的监管机构更加谨慎,全球金融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将会增长8%左右,明年印度经济将会增长接近7%,这是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有助于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

日本经济企划厅前长官宫崎勇强调,目前的金融危机是二战结束以后最为深重和激烈的。受危机影响,全球可能会有一亿人陷入贫困,如果衰退继续进行,可能有更多国家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主义,或者说国家的自我中心主义,国际关系中也可能发生政治不稳定。为摆脱危机需要加强美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现在短期措施方面尽管有些成果,但就业还在恶化,对效果进行评价尚早。金融行业需要可靠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包括监管资本金。

世界银行行长代表萨拉・克利夫指出,应该担心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影响。目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第二波影响将主要是失业和贫困。世界银行将增加对贫穷国家的贷款和援助。中国在全球经济恢复中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并行不悖的两个过程。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是尽快走出危机的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樊纲指出,贸易自由化对于以出口导向型的新兴经济体更是抵御经济危机的重要基础。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正有所抬头。例如,近期召开的G20峰会虽然号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其中的17个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使得危机区域化趋势更明显。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所长阿比丁女士认为,金融危机使得东亚等国在10+3、清迈协议基础上的区域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亚洲富裕的国家可以加大对东亚低收入国家跨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加强区域合作,减缓危机的冲击。专家指出,中小企业是化“危”为“机”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当前贸易融资的瓶颈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帮助国家和区域走出危机的障碍。

联合国贸易和会议组织发展秘书长素帕猜指出,过度的放松管制将对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要把市场机制和好的监管体系联系起来。国家要进行正确监管,不要出现糟糕的情况时,过度监管,而在一切正常的时候,就放松监管。这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体系,监管体系应该是反周期的。责怪亚洲人过度储蓄,把金融危机的恶果归咎于亚洲是错误的。亚洲有着非常强劲的消费势头,这符合国际趋势。中国的消费率不高,原因在于中国的投资更强劲。各国应该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融合,但需要遵循正确的开放顺序,不能直接冲到全球化的前沿,完全进行贸易自由化,忽略自身情况。

安哥拉石油部长、现任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德瓦斯康赛洛斯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实体经济也存在危机。这种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势群体和最贫困的国家和人民。不能在不讨论能源的前提下,泛泛地空谈世界经济。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而石油恰恰是所有能源当中的主要来源,占据了世界全部能源组合的70%。2008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金融投机对金融价值产生非常大的投机波,这些负作用会继续存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Ce)认为非常有必要去重建市场的稳定性,这符合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石油市场正处在非常脆弱的状态,即便是小小的动荡也将对石油价格产生巨大的振荡。石油领域过度投机的问题,应该由政府机构和金融部门解决。

巴西市场与战略计划研究中心主任内维斯认为,不负责任的信贷和消费导致了危机。目前,市场需要恢复信心,这有利于解决危机。这一次危机与其他危机不同,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对危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金砖四国”会对世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在关注金融危机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危机,目前粮食危机的威胁正在加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有两个:一是中国投资者在非洲进行粮食生产;二是提高生产力。在物流系统上,中国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帮助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与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等。

关于主要经济体的复苏预测,专家们强调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国际智库机构应当凝聚共识,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嘉宾们普遍认为美国的经济复苏要早于日本,欧洲可能最为艰难,“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韩国金融研究院院长金泰俊认为,韩国经济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转好,较快实现复苏。

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达杜什认为,中国经济可能率先实现复苏。美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是U形,但可能是比较平的U底。

欧盟委员会地区政策总司前司长迈德斯认为,欧洲的恢复不能确切地表示为U型、V型或是L型,总之是瓦解的速度快于恢复的速度。

关于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影响的应对方案。

德国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公司总裁沙尔平提议,强化全球合作并推进双边或多边的一体化。应以多哈回合谈判为契机,构建适合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加藤隆俊指出,各国金融系统相互依存,亚洲尽管没有过多持有有毒资产,但他们也受制于美元短缺的影响。本次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世界经济到2010年将开始复苏,但会非常疲弱。本次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将会成为战后最沉重、最长期的经济衰退。危机之后,全球增长会出现新的一些变化:美国将降低消费,不会再成为以前那种经济增长的动力,全球对亚洲产品的需求将会受到抑制,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的动机与老年化的危险有关系。要减少人们的储蓄就需要制定政策,保证公民在老年的时候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方面有两个关键领域,即医疗卫生和养老金问题,要抓紧进行改革与调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认为,上次亚洲危机的原因是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有关国际货币系统的管理,是在灵活的汇率情况下,管理不当造成的。这次危机是三个危机:一是次贷危机。二是雷曼的危机。美元价格任其上升,不仅使雷曼兄弟破产了,而且使得汽车行业和其他很多行业也陷入危机。三是经济衰退。所有这些混到一起,都基于收缩的货币政策,而且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没有挽救雷曼,雷曼所带来的震惊比安然事件影响大6倍。这次危机主要是美国货币政策不稳定所造成的,但不能说完全就是美国的错误,而是系统本身存在着问题,浮动汇率实际上是使得赤字问题更加严重了。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认为,应当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并保证经济体中各要素内在关系的稳定性。这次危机在开始时是非典型性的,但是后来又开始呈现出了经典的周期性危机的典型体征。这场危机还是有自己的独特性。对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所包括的角色,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的研究。而在过去的20年当中,商品市场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这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正在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过度膨胀是危机快速发展的原因。金融工具过度发展和无效监控具有巨大缺陷。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6

关键词:粮食危机原因博弈

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8年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这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在农业工业化程度已相当高之时的一次全球性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粮食危机,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其主要原因入手进行分析。

(一)粮食供需格局失衡引发高价均衡

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对粮食供给缺乏激励机制。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在短期内,农产品的供给,主要受制于农地规模、气候变化、生产周期等自然条件。农业满足的,又主要是人们的食物需求,而在短时期内,人口数量是既定的,对食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农业是最不容易扩张的一个部门。但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非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供给数量剧减。由于在粮食需求一定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粮价的上涨,而这又会引起预期上涨的心理恐慌,导致大量粮食的囤积,需求效应进一步放大,于是引发高价均衡的粮食危机。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其经济效益逐渐弱化。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粮食越来越表现出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失灵不断在农业部门出现,使得农业投资常常不足。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高补贴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们无力弥补这一市场失灵。一方面,他们的政府或者没有认识到农业的基本规律,或者无力支付高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

(二)金融市场冲击对高粮价推波助澜

金融市场对粮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上涨,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三)能源危机使得粮食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能源是目前的热门产业,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也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特别是美国《能源政策法案》推动下,美国政府财政扶持生物能源成为美国新型产业。美国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粮食危机推向了高峰,导致粮价在2008年的4个月内竟然上涨了150%。

全球性粮食危机引发的深层次博弈分析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引起粮食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粮食供需格局的失调,而金融市场的冲击和能源危机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间接原因,是其推波助澜者。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和生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居民生存需要,而目前导致粮食供需失调决不是什么偶然原因。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的粮食危机,其深层原因是不同制度安排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

(一)粮食生产的制度安排

粮价上涨与粮食供应不足密不可分,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农民都缺乏生产粮食的热情,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正是引起目前粮食供应不足的基本原因。纵观国际各种粮食生产的安排制度,不外乎两种主要制度安排:无粮食补贴和有粮食补贴。无粮食补贴的情形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典型,而有粮食补贴以美国和欧洲最为典型,那么这两种制度安排是怎样影响粮食的供给制度,又怎样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热情,笔者将以博弈模型作具体的分析。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假定在无粮食补贴或有粮食补贴制度下,所有农民都有两种选择:生产粮食或生产非粮食的经济作物,这里的非粮食作物包括可可、橡胶、甘蔗等系列作物。并且他们的得益因生产作物的不同而相互影响。为了分析方便,笔者首先讨论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模型,此时,两个不同国家的农民(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作物时,其不同得益组合情况如图1所示。

当双方都未获得政府的补贴时,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当所有国家农民都选择生产(粮食,粮食),那么粮食的供给就会增加,但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使得农民的收益仍然显得较为劣势,各自收益为(10,10),甚至都低于都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收益(15,15),这主要是一般非粮食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都比粮食高。进一步分析知,该博弈模型具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选择生产粮食,而另一方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此时双方的得益均为(20,20)。

所以,该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一方选择生产何种农作物:粮食或非粮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策略态势,但决不可能构成可信性威胁,即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上策,无法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总会选择某种具体的策略。因此,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策略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进行,在该制度安排下,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可言。

但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制度并非都是无补贴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粮食的补贴幅度尤为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原因对农产品补贴还没有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或者部分国家有些补贴也微不足道,我国便是如此。如是这些就造成了现实中一些国家有补贴,一些国家无补贴。那么此时博弈模型的相应得益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假定b国农民有粮食补贴,并且补贴为15个单位,而a国农民没有任何补贴,此时的博弈模型的得益情况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该博弈不再有双纳什均衡,而变成了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分别选择生产(非粮食,粮食),其得益分别为(20,35)。也就是说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会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策略,而有补贴的b国农民会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正因为粮食补贴使得b国农民有了上策,即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而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依然没有上策。此时,b国农民的策略选择对a国农民构成可信性威胁,b国农民完全有理由让a国农民相信,自己选择生产“粮食”的威胁已经变成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而无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不能让对方b国农民构成类似的可信性威胁,而只能被动地选择自己的策略。

(三)粮食危机的博弈分析

从上面粮食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现在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什么美国是这场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自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后加大了农业补贴,1998年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这种大幅度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民具有明显的生产“粮食”上策,并对其它无补贴的种粮国家形成可信性威胁。同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这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农民被动选择“非粮食”作物。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由此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并导致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国家越来越多。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然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粮食危机便在美国的主导下一触即发,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抑制和化解粮食危机的对策

(一)消除国际间不平等的粮食补贴机制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补贴制度,其补贴幅度之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期,这是一种扭曲的补贴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国家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消除这种不平等补贴机制,只能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需要发达国家放弃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援助。只有消除不平等的粮食补贴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粮国家农民在博弈策略上的上策,否则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和威胁可言。

(二)发展中国家加强粮食补贴的均衡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本文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粮食补贴,而是反对那些不正常的、扭曲的补贴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于其他产业发展,若差距过大,不利于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加强粮食补贴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有利于市场机制发育完善,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和多渠道的运作方式,变政府宏观调控为市场主导行为。只有完善的市场运作才能真正灵活调节粮食价格、数量和品种。

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对粮食的补贴要达到一定要求,补贴过低,若产业间的差距依然过大,仍然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可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长期发展的效果。当然,这还可能涉及到本国的财政状况,实施起来肯定有一定的压力,如何权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

作为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若完全以私人物品经营对国计民生是不利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是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食品安全本地化的食物体系。

(四)努力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一方面要完善与土地使用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健全服务机构,以帮助农民充分实现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权益,激励农民珍惜耕地和保护地力;另一方面,要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农业、发展农业,在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整体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明国.粮食的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当代农民贫困的经济根源[j].农村经济,2008

2.赵丽芬,杜超.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8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7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于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空前的发生、发展与扩散速度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此次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性广泛的波及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一再改写世界经济史。有美国政府支持的两房”由盛及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遭灭顶之灾.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蒸发数以万亿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去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将危机所致的预期损失由4月时估计的9450亿美元增加至1.4万亿美元.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损失总额将高达近3万亿美元。面对这样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探讨其成因、独有的特点及其向我国经济传导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判这一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的;中击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近30年来,美国在全世界宣传和倡导金融自由化。在此次危机之前.可能很少会有人怀疑自由金融体系的好处,自由金融体系成为了巨大经济效益和非凡收益的代名词.尽管它曾经在发展中国家引发了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多场金融危机然而.如决堤般洪水的危机彻底动摇了自由金融体系的根基整个体系摇摇欲坠.原本被奉为“完美的体系瞬间成为“存在内在缺陷的体系.自由金融体系的可信度严重受损。

(三)此次金融危机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新机制

在此次金融危机向我国扩散传播的过程中.除了诸如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如贸易和直接投资等传统渠道发挥了一定作用外一些新的渠道或机制的出现也至关重要。

首先.我国对外金融投资损失可能成为危机传导的新渠道此次危机中.我国蒙受的损失中很大一块来自对外金融投资这其中包括我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和计划或已经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股价暴跌的损失。

其次,我国在海外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作为危机传导的又一渠道.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的盲目追捧为房地产企业融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危机爆发后投资者们察觉到其中的风险,开始采取谨慎的态度.一旦他们放弃投资,房地产公司即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巨大压力。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8

世界经济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闯入二十一世纪。受技术革新、可用资金飞速膨胀、劳动人口富足等因素的驱动,经济活动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前所未有地活跃。但当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的时候,风风火火的步伐却遭遇了两大无情的事实:一是大自然开始挑衅人类的自命不凡――我们入不敷出的生活方式遭到质疑;二是2008年近期繁荣烟消云散――几十年来复杂、不稳定和不足的全球金融监管体制造就的超级泡沫瞬间爆破。

持续的金融危机使所有国家回归“真实”经济。2009年发展中国家包括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均遭遇了外部需求减弱、融资情况恶化和商品价格走低的影响。除非出现急速逆转,否则世界会因大量失业而面临社会风险。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正值自然环境压力剧增之际。温室效应正在加剧,淡水资源的枯竭和取用达到历史之最,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物种濒临灭绝。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非洲、欧洲和亚洲将普遍缺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受水资源供应不足之苦,18亿人口将严重缺水。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组已经勾勒出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适于耕种的土地都会受到危及。

展望未来,治理是关键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前景共识为基础采取行动。构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架构充满希望,带领我们远离弥漫的焦虑。衡量20国集团和其他更多国家决策的最终标准将是――我们增长方式的长期结构性缺陷是否得到解决。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需要在国际层面建立合作的制度来促进各国的融合、协调和一致。根据预测,人口增长将在世界最贫穷的地方达到峰值,而在当前危机的影响下,贫困人口又将大幅增加,我们必须保证这些制度遵循罗尔斯之公正的传统,保障最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社会必需,如机会、自由、收入和财富(包括自然禀赋、生态系统和能源)。

国际贸易将继续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贸易将继续决定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影响财富创造和全球人民的机遇。虽然贸易协定不乏通达之原则、卓识之远见,但其谈判仍然带有重商主义的历史烙印,即经济力量和商业利益决定谈判。结果是,如果非歧视原则和多边规则等有益的规范与大量违规并存,诸多专横的和排他的安排纠结成团,重商主义将把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的敏感部门产品排除在外。数百个贸易协定竞相运作、国际贸易制度之复杂通过望而生畏的原产地规则便可见一斑。

贸易治理体制的复杂和缺口加剧了国家之间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本身的不对称,从而弱者更弱。此外,由多边原则和规则构建的全球公共物品在最需要的时候却被滥用。全球社会若能够利用此次危机加强对贸易的治理并以此构建信任,则大益。为此,20国领导人或提议中的联合国全球经济理事会若能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或能引领我们走向变革之路。

一、加强运作、避免多边贸易体制(wto)

回归建立wto的协议之本源。wto的常设机构,如最高层的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的分支机构及各委员会等,是为保障乌拉圭回合协定完全实施而设。

wto在规则制定和市场开放方面的诸多职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谈判在任意时间开展。谈判应该在专门的机构、贸易谈判委员会下开展。在理想状态,wto的其他职能如争端解决、监测以及政策讨论应当是与谈判相分离的。而wto的某些职能如确立议程、执行通报等义务,需要这些职能机构全力以赴地运作。为此首要的工作是召集一次部长级会议,一方面阐明多哈发展议程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执行监管、战略讨论和规划等职能。

二、为更宽泛的国际贸易体制构建全球监管制度

最小化风险、优化全球治理所需的措施之一就是将数百个类型、内容各异的特惠贸易安排加以梳理。不少现有的安排有一定的价值和经济合理性,但悲哀的是wto没有对这些发展予以统一和施以必要的纪律。明晰的制度安排将有助于重塑信心、将全球经济从危险的边缘上挽回。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是建立一个部长级全球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有关审议,同时与wto部长级会议协调合作,但独立于wto。特别工作组可以与利益相关方磋商,为达成更统一的国际贸易体制寻求政策方案。

三、从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入手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造成多哈回合一拖再拖的原因可以像参与谈判的成员数那样多。对于已经谈拢但由于“一揽子协定”原则暂时无法形成最终文本的协议内容,成员如果作出姿态表示愿意实施,那将有助于重塑信心。其中一例就是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普遍出口产品予以零关税、零配额待遇。

四、从最痛处下手,从最实际处出发

几乎所有分析家都认同信贷市场信心的崩溃以及危机向发展中国家的传导会对最不发达国家造成致命一击。在大量经济刺激计划之外,辅以具体的协议资助贸易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与多哈回合并行设计的资助计划(用于帮助穷国适应贸易自由化、全面参与全球贸易体制)既是一项当前必需的工作,从长远来看也是实现贸易良治的重要因素。给没有能力负担这些机构运作的国家如是手段是无效的。所以有两件事领导人可以考虑:1、通过贸易援助项目使资金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取;2、推动机制创新,保障资源长效、及时、有效实现。

五、迈向低碳经济需要强大的贸易体制支持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9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

   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有的学者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视角等其他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而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之间与各个国家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总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型贸易壁垒。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的另一些新特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逐渐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三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四是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的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集中表现。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

   有的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目前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构建一个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体系需要超主权机构的建立。欧元的实践表明,超主权机构优于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外部纪律约束。但欧元区的困境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单一货币联盟只能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应定位于解决美元主导体系的缺陷,同时强化美国参与改革的意愿。

   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一是作为主权分离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缺乏应对国际性大危机的统一政策协调工具。二是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经济的整合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本质上是局部的主权债务的信用危机,而并非发达国家的全面的主权债务危机。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而国际投机者的推波助澜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推动因素。此外,经济结构失衡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在原因,欧元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国际影响。部分学者认为,希腊及欧元区内其他几个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将会产生系列国际影响:一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对欧元作为地区统一货币可持续性提出挑战。二是可能促使欧元区外延性发展进程的节奏放缓。三是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四是使得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将继续走低。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流动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债务问题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放大市场波动幅度。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国际资本频繁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来回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波动。

   还有部分学者分析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可能使得欧元区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而实施更为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欧元汇率的走低将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的调整。

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篇10

关键词:生存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共生道德

abstract:themodernsurvivalcrisishasshowedaglobal,integrity,development,pressingsexcharacteristic,payattentiontoandsolvetheglobalcrisisisabrooknodelaytask.tothehumanego,toegoismprinciple,takethebenefitasthehighestpursuitoftheanthropocentrismisthesurvivaloftherootcausesofthecrisis.inordertosolvetheglobalcrisisofsurvival,humanneedsnewmoral,"symbioticmoral"isthehumanmoralreconstructiondirection.

Keywords:Survivalcrisis;anthropocentrism;Symbiosismorals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相伴而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失衡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被过度开发榨取的自然为人类提供所需和自身修复的能力发展到了极限,而人类却依然在无视极限地向大自然强夺豪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存危机已经超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范围而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

一、生存危机的基本特征

随着地球的变“小”,人类所遭遇的问题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总体来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全球性。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已经超出了某一国家或地区,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体现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无论你生活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不管你的语言、肤色或信仰有多大差异,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高贵或者卑微,包括像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温室效应、能源短缺所导致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降等在内的许多问题都会对我们每一个人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存危机的全球性特征将更加明显。

(二)整体性。生存危机的整体性一方面是说它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蔓延到了人类政治、文化、科技、伦理、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说各种类型的危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整体,其各个环节和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它们是作为一个系统产生和发展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影响人类的。如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错的整体。自然危机的加剧必然会导致和激化人类的社会危机,社会危机的加深便会诱发精神世界的危机,精神危机反过来又会加剧自然危机和社会危机,增强其危害性和破坏力。它们三者形成了一个难以截然分开的整体,共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三)发展性。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包含哪些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事实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筛选出来的全球性问题也差别很大。除了人们对划分全球性问题的标准存在分歧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发展的变化性。全球性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在内容和数量方面会发生变化,在重要性和紧迫程度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日趋复杂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全球性问题。

(四)紧迫性。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危机所威胁的是整个世界的安全与稳定。能否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生态系统遭到彻底毁坏,生态危机必然蔓延到人类社会,演变成人类社会的危机。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因此,关注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人类中心主义:生存危机的根源探索

全球性的生存危机犹如一把高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如何才能摆脱现实的生存困境?人们开始对自身的行为和危机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且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了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众说纷纭的观点

关于全球性问题的根源,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全球性问题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当今许多全球性问题都是由全球化以不同的方式带来或引起的。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追逐最大利润的市场经济的世界化以及工业化的扩张性等,必然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分化、非持续性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从全球化对全球性问题的负面影响来看,全球化不仅扩大了全球性问题的范围,而且还加剧了全球性问题的严重程度。

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所致。关于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全球性问题并非源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和滥用造成的。“科技本身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无所谓善与恶,但其使用者却有善恶动机的区分。1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价,人们在享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自觉或被迫地承担着日益严重的代价。另外,全球性问题是理性的扭曲、膨胀和蜕变所致,人类的生存危机本质上就是理性主义危机这一观点也有广大的支持者。理性的过分膨胀使其蜕变为拒斥情感、漠视生命的怪兽(工具主义理性),工具主义理性把“代价—收益”作为评判和裁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现实的世界从而变成了一个可以谋划和计算的量的世界,人则蜕变成了一架无知觉、无性情、只会追逐金钱和权力的机器。人的异化最终演变成了整个世界的异化,导致了全球性问题。

(二)现有认识的反思

不可否认,关于全球性问题根源的探讨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多学科的参与、不同观点和立场的碰撞、交锋,扩展了学术研究空间,深化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矫正了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为生存危机的缓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关于全球性问题根源的现有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把全球性问题看作是一个整体,从而所探寻出的根源是局部的或某一方面的,而不是现代性问题的全部。第二,关于全球性问题根源的探讨有的停留于现象的描述层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如有人把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归结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协调、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不协调。这实际上就用现象的描述代替了问题的思考。第三,现有的研究还有一种典型的外部归因倾向,无论是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还是人口膨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外部世界寻找全球性问题的根源,而没有把目光聚焦到人本身。

(三)人类中心主义与全球性问题

人们对全球性问题根源的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开出的“药方”不仅没有根治生存危机这个全球性的疾患,甚至我们也无法看到其稳定和缓解病情的“疗效”。看到现象并不难,然而要抓住其本质却绝非易事。全球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探求其根源的前提性认识。忽视或者漠视这一问题,将导致我们在错误的方向上渐行渐远。人类的生存危机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因此,全球性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制度问题,其实质就是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问题。全球性危机实质上就是人自身的危机,进一步说就是人类哲学和道德的危机,即以“征服”和“占有”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危机。要摆脱危机不仅仅要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支配和决定这种行为方式的思想观念。因此,开展一场哲学的批判和伦理道德观念的革命是解决危机的根本。

全球性问题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摆脱危机的出路在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重构一种新的伦理观。没有消解就不可能重构,“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批判和清理,构成了我们走向新的哲学和新的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前提,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批判和清理,一种既符合人性也符合非人类生命的中间伦理的哲学和文明才能够真正地建立起来。”2因此,溯本求源,廓清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分析其利弊得失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并逐渐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人类中心主义绝非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智者学派的领袖人物普罗泰戈拉就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3在学术界,人们把这句话看作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源头。事实上,“人是万物的尺度”所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性,认为个体的主观感觉是评判事物的标准。本文认为,之所以把“人是万物的尺度”看作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源头,并非是人对万物的统治和主宰这一误读,而在于它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而否定了事物性质的客观性,为后来的以“征服”和“占有”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17和18世纪是理性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借助于启蒙理性与科技之光,近代哲学把人类的主体意识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英国哲学家培根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就能看出当时人们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的决心。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这句纲领性的口号一直鼓舞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自然奥秘。“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要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去认识自然,就需要掌握科学知识。这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论断的出发点。由于强调尊重自然规律、肯定物质的多样性、物质与运动的统一性,培根被马克思称作英国唯物主义第一人。与培根一样,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给世人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哲学名言:“我思故我在”。从这一命题出发,笛卡尔推出了自我实体、物理世界和上帝。可以说,“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出发点。“我思故我在”带来了西方近代哲学的革命,同时也将人的主体性和思维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梳理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史,一个无法回避的人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哥白尼以“日心说”代替了“地心说”破除了人类是宇宙中心的幻觉,而康德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又重新规定了人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这无疑又是一场哲学领域中的“哥白尼革命”。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人是什么?目的王国的立法者。人是目的,人不仅为自身立法,而且为自然立法。这是康德给予的解答。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康德对人是立法者、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进行了多次重复和强调。这样,从培根的“向自然学习”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人对自然的态度可谓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自此,人类中心主义便在理论上完成了系统建构,康德因此也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思想家。

建立在理性和科学基础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为人主宰世界的思想和实践,它不仅体现在哲学和科学技术领域,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都充斥和弥漫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身影。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希望之光”还是“罪恶之源”?本文认为,看不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和贡献,对其横加指责是不理智的,但无视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而对其无限抬高和赞美,更是不明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价值的信仰以及能力和创造力的确认,它把人类从上帝和自然两种神秘主义的力量束缚下解放出来,让人在获得自信的同时也收获了工业文明的巨大成果。然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给人类所造成的困境,我们还需要花费力气去分析和言说,不然,一些正沉浸在胜利和喜悦中的人会永远沉浸和陶醉下去。

三、共生道德:摆脱困境的新方向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主义为原则、以人类利益为最高追求的伦理道德观。由于过分关注人类自我的私利,再加上对科学理性和现代性的偏执,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带进了一个黑暗的死胡同,让人品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人类要想彻底摆脱现代性的生存困境,就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一场伦理道德观的革命。共生,将成为人类道德重构的方向。

倡导寻求普世伦理的万俊人教授指出,现代性道德给人类带来的困惑是多方面的,“其所面临的个人主义认同危机和由人类中心论观念所导致的生态伦理危机表明,现代人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道德观点或伦理立场,必须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必须找到一种足以突破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和人类中心的更为广博开放的伦理思路,以建立起新的道德伦理理念,走出现代性道德的困境。”4还有的学者指出,从“救生艇道德”(G.哈丁)转向“太空船道德”(K.波尔丁),是解救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现代忧”的道德选择。“救生艇道德”指的是,当碰到紧急情况时,大家都同意把数人推入海中,以挽救其余人的生命;而“太空船道德”指的是,太空船中的所有人都意识到,哪怕发生了不测事件,也不能撇下任何一个人,因为即或有一个人被扔出座舱,其余的人照样会命赴黄泉。为了生还,惟一的可能就是调动各种力量,按照商定的规则来共同排除。显然,全球化应当考虑采纳“太空船道德”的导向,以作为跨入第三个千年的人道途径。5

共生道德是一种以共生价值观为基础,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为目的的整合性伦理道德规范。共生道德是共生和道德的联姻,它一方面强调共生理念在道德中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求道德彰显其共生功能。共生和道德有何关联?二者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有人对此做出了分析:“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而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6这种从目标的指向性角度进行的阐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因为他把道德局限在人际关系的调节和处理上,而共生却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在内容上并不十分吻合。事实上,共生和道德的内在关联在于二者具有共同的“精神气质”,具有内在的契合点,即共生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共生功能。

共生的道德性是指,共生是一种指引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普遍性价值观,它本身就蕴含着伦理道德精神。“人们只有在共生中才能结成实际的社会生活”,“‘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7。这是作为社会构成原理的共生学说对“共生”的解读。事实上,人类社会远没有达到共生状态,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强势社会阶层对弱势群体的歧视等。正是如此,共生才成为人们关注的原因所在。提倡共生的理念就是为了克服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因此,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类社会朝着一个和谐健康方向发展的共生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共生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自然会散发一种引人向善的道德气息。

道德的共生功能是说,道德是一种用善恶的标准来规范和调节人类行为的规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改善和提升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使社会不同层面的共生系统得以良好的运转和发展。这就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道德是社会共生的规范,是社会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8道德的共生功能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当下的现实角度来看,道德的共生功能主要体现为它的规范调节功能;而从未来的发展视角来看,则应主要体现为道德的认知引导功能。”9无论是现实的规范调节,还是未来的认知引导,道德共生价值的实现并不必然具有自发性,它往往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这种道德本身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是顺应共生时展潮流和符合人性的。

共生道德是一种体现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道德。它之所以能够使人类摆脱困境,在于其把伦理关怀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生物界,使道德从自我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命中心主义,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希成、季正矩.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

[2]郑慧子.对两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12):?.

[3][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1.

[4]万俊人著.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9:77.

[5]参见唐任伍.论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及其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

[6]魏明、郝理想.共生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24):?.

[7]李萍.日本现代社会中的共生伦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