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十篇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2:12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结构;经济发展;可持续战略

一、引言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过去数十年间,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然而长期过度开采导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加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与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对新能源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保证,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如今,传统能源难以保障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既有能源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亟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极具现实意义。由于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保低碳等特点,顺应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新机会、新动力,为社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全球新能源战略

(一)新能源战略意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区别于已被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常规能源。由于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以及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主要特点的新能源开发逐渐被各国重视。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2.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3.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4.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5.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可以带动许多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发展新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其经济结构具有高耗能、低产出的主要特点,长期以来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社会问题,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局面,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一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于就地发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能源利用走向绿色低碳,契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目标。因此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广袤土地上,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如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东南沿海和我国北部地区风能集中。这些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若能因地制宜,形成适度的规模化产出,将会形成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带动以新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链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振兴。

(二)各国新能源战略

从全球新能源战略来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共识,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应对未来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欧洲,瑞典、丹麦等国已提出到2020年⑹迪50%的电力能源来自新能源。而根据德国权威机构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的相关研究,未来新能源的替代比例唯有从2020年的20%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的50%,才能很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近十余年,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发展力度相当可观。以光伏、光热产业为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一直是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各国针对太阳能产业相继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宣布的总装机规模不断上升,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投资和建设热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例如日本公布的“面向2030光伏路线图”中提出,到2030年将安装太阳电池组件容量1000Gw,通过发展光伏产业缓解能源供给的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同时美国也提出“2030及更久远的美国光伏工业线路图”和“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力图实现本国在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预测,到2020年,欧盟的光伏发电系统将满足欧盟全部电力需求的12%;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供给能源之一。与此同时,太阳能光热发电也发展迅猛,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国相继加大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至2012年底全球已建成的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500mw。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太阳热电协会在《2009年世界太阳能集热发电概况》的预测,如果发展顺利,到2030年光热发电将可满足全球7%的能源需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政府十分重视太阳能产业发展,迄今已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为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十余万无电用户解决了用电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7个奥运场馆使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其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170吨标准煤,减少57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将超过全世界装机的25%,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系统安装成本大幅降低,新能源消费逐渐走进普通大众生活。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广泛,在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受到的经济周期影响小,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凭借自身优势特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成为能源领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我国新能源前沿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进。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7.5%,石油占比为17.8%,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9.6%。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减少,非化石能源占比逐年增长,表明我国的绿色能源消费正在逐步增加,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能源相关的前沿应用和概念被提出,如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

汽车产业涉及钢铁、电子、机械、玻璃、橡胶等工业领域,产业链很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特点被认为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2009年我国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3万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将达40%以上。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标志性行业,将有效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其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融合了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模式。201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8年要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作为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具有分享快捷、多源协同、低碳高效等主要特点,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根据埃森哲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革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政策措施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对促进能源结构改善、摆脱经济衰退和创造就业机会具有战略意义。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措施,规范产业方向。与此同时,应重点考虑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一)降成本,提供融资渠道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产业具有一些特殊问题,如资源分散、不稳定性、技术不成熟、高成本和高风险。总体而言,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且耗费时间长。因此政府需要提供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如在新能源示范区实行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提供充足的自主研发经费,降低企业成本。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如建立新能源产业信贷、新能源专项融资等,为企业、个人进入新能源行业提供便利,使企业免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得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防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是新能源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传统能源特点不同,新能源是对能源开发、生产、消费观念的一次变革,经济增长不能以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为代价,不能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来交换,传统能源市场结构已不能适应新能源行业。未来亟需打破能源市场壁垒,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垄断监管,进而推动能源体制改革,使民营资本成为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三)鼓励创新,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相比许多传统行业我国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小,甚至在一些方面还领先国际,因此整体存在赶超先进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应当充分鼓励对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通过与国外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联盟,引进高素质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提升我国的创新竞争力。同时努力营造绿色消费的文化氛围,有效推广新能源产品,例如通过补贴免税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让大众意识到节能环保势在必行,新能源消费符合人们的切身利益。

五、张家口案例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位于蒙古高原冷空饨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据估计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占河北省陆上风资源的71%。同时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可开发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电力负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000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电力仍占90%以上,对新能源发展需求迫切。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张家口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规划部署。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电力输送通道节点,张家口率先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机制,目前已拥有“国家风光储输试验中心”、全国首个风电研究监测试验基地以及风机总装、叶片制造等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开发应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未来将促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化、多元化,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位于张家口市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至2014年已累计输出优质绿色电能超过8.4亿千瓦时,为区域经济贡献巨大。借助规模优势和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未来张家口开发新能源成本将有效降低,人们的消费理念将更趋绿色环保。预计到2020年,张家口市55%的电力消费来自新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新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张家口还以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契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光伏迎宾走廊”,向世界展示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果,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张家口市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张北县,近年充分发挥域内能源丰富的潜力,强力推进风光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出部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有力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实力。有计划显示,未来国家考虑在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总规模逾2000万千瓦,总投资达万亿元以上。同样,康保县由于地理位置适宜开发风光电,县政府紧抓国家发展新能源契机,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县支柱产业,很快形成了地区的投资热潮。自启动新能源项目以来,康保县已与十余家新能源企业签约,吸引了数百亿元投资,为地区发展注入极大活力。

六、结语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为顺应时展需求,有效解决高耗能问题,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日益增强,近年来已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初具规模。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松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繁荣――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和新财源.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2]谢晶莹.新能源: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01).

[3]张兴兰,冯百侠,赵海军.新能源产业势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J].中国集体经济,2010(28).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2

论文关键词: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民营经济发展

 

由于东北区域在历史上曾为全国奠定工业基础,支付国家改革开放成本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过透支性贡献,基于东北区域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应当致力于把东北打造成国家重量级的新型战略区域。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活跃市场、创造财富、增进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不仅是面向21世纪中期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升级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发展对东北区域开发意义重大,必须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注重利用好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新非公36条实施细则的有利时机,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看到,东北区域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至今相对滞后,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后遗症显现,致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更大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毕业论文提纲,本文对此从学与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一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透视

在国家“十二五”开局之际,东北区域要审时度势,由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担当起振兴东北的历史重任,以利于适应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升级、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

1.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需要

2011年9月6日,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春举行,会议围绕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议,可谓盛况空前。首届东北亚博览会于2005年举办,在随后的历届展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表一)。本届博览会成果丰硕,共吸引来自104个国家的客商5万多人,引进外资18.8亿美元(表二)。其中,新能源开发合作对接会成功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达197亿元。加之日前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来华访问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预示着中俄经贸战略合作即将为东北亚经济发展掀开新的宏伟篇章。目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美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俄两国地理上相邻,管道运输方便,能够实现深度与广度合作,对于双方能源安全都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俄罗斯东进战略难免与美国的“重回亚洲”战略发生碰撞,而美、日等国又希冀于深化合作遏制我国崛起,可见中俄两国全面强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为必要。

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中国务实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是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要求。《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与实施,体现了中俄两国共同的国际战略眼光,能够拉动东北亚各国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中获得无限商机:黑龙江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成为东北亚新的投资热土,既能够打通中、俄、日、韩之间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也有利于东北亚各国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国务院2009年11月对《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复和推进,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长吉图地区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预计到2020年对外开放水平能够实现重大突破,将成为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公布《2010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45项具体工作,标志着东北区域开放已经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目前,东北民营经济正在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之中,其势头应当得到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撑。毫无疑问毕业论文提纲,民营经济全方位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对于推动东北区域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引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表一2005~2011年历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规模对比

 

 

 

第一届

(2005年)

第二届

(2006年)

第三届

(2007年)

第四届

(2008年)

第五届

(2009年)

第六届

(2010年)

第七届

(2011年)

参展参会客商人数(万人)

3

4

5

5

5

5

5

世界500强企业(家)

53

71

81

62

80

110

101

对外贸易成交额(亿美元)

2.92

3.84

4.1

4.75

5.2

5.85

6.65

签订投资项目数量(项)

163

256

169

171

252

267

305

投资合同金额(亿元)

367.9

600.9

719

1060

1711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3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战略;经济转轨;战略升级

[论文摘要]3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是突破中国发展面临的发展困境,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战略途径是渐进式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战略手段是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改革开放战略的经验在于: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坚持自主性与特色性相统一。在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应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实现战略升级。

三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不仅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催生了独具风格的“中国模式”,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质言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国家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战略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于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在发展新阶段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基于战略学分析进路,对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战略构成、战略经验等问题展开分析。

一、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突破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

战略的精髓在于选择,能否选择适当的国家战略,对于一国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国家战略得当,一国就可能掌握发展主动,顺势而起;相反,国家战略失当,一国就可能出现发展被动,陷入困境。改革开放前夕,经历“文革”浩劫的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传统的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弊端丛生,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变,以适应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这构成了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当时,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制困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期待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实质是统制经济、命令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行政式计划配置、经济组织结构封闭化等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依托国家(执政党)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加之苏联援助成为早期工业化的关键性外部条件,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显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逐渐暴露,其体制优势迅速消耗,中国的国民经济遂陷入低度发展状态。虽然早在效仿“苏联模式”构建计划经济体制之时,毛泽东就觉察到该体制存有弊端,提出要“以苏为鉴”,并先后进行过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行政性分权、旨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鞍钢宪法”等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纠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弊端从反面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性背景。

(二)“后发困境”:“后发劣势”的现实性与“后发优势”的潜在性

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而收获“后起之益”,也可能陷入后发劣势而遭遇“后起之弊”。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压力为动力,化动力为现实竞争力,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称之为“落后者的优势”。对于后发国而言,后发优势客观存在,但其实现却需要理想的条件: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且,两者发展时面临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应基本相同,只有这样,后发国的模仿才可能成功,后发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例如,1973~1975年,我国大规模从美国、日本和西方引进技术,由于过于强调“先进性”和“规模大、速度高、效益大”,与我国当时的技术吸纳能力有较大差距,还与我国建国以后从苏联和东欧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工业体系和技术能力不能有效地匹配和协调,降低了技术引进效果,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说后发优势的发挥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那么,后发劣势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却是一种现实存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利本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均揭示出落后国家(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难度。新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很低,缺乏推进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产生了显著的“迟发展效应”。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央集权传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产权、法治、信誉和文化信仰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后发劣势变成现实存在,尤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衰减之后,后发劣势愈发显著,成为必须突破的发展障碍。

(三)“赶超困境”:封闭条件下赶超战略难以为继

与“体制困境”和“后发困境”相伴而生的是“赶超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大国传统、近代以来的落伍经历、现实中国际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严峻压力以及国家振兴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新中国具有强烈的“赶超冲动”。加之当时“以苏为鉴”,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确立了赶超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是一种把重工业作为突出固定重点的“倾斜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增加生产要素为主途径的粗放发展战略;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广泛发动群众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的实施,在短短十年之内,就迎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赶超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战略防御体系,但我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战略执行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即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速为目标,不顾一切,采取争项目、争投资、争资源等措施所形成的。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我国缺乏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以填补国内发展缺口的条件,为实施赶超战略,确立并执行了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这种政策的表现往往是不顾条件,大干快干,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总之,赶超战略是以资本密集、低就业能力、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不符合中国人均资源稀缺、资本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改革开放的战略内涵: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是在既有发展战略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加以改变的情况下展开的,当时,既没有成熟的理论可资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体现出强烈的“试错性”和探索性。因此,改革开放战略一开始并不是以完整的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才逐渐呈现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发展脉络。现代战略的核心范式是“目标(ends)一途径(ways)-手段(means)”。有鉴于此,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其战略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战略目标,这构成制定战略的方向和统领;战略途径,这构成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战略手段,这构成与战略途径相配套的实施工具。

(一)战略目标: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

国家战略目标是国家所要达到的战略预期任务,是一定时期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战略决策中的关键性因素。战略目标规定了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任务的提出既基于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受发展的阶段性限制。改革开放战略最初是为了适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表明,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抉择,既要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又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从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到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再到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的准确把握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从发展层次上,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可划分为:第一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根本目标具有整体性,其目标在于使全体人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具体目标具有渐进性,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几经调整,最终的确立直到党的十四大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差别性,例如,开放之初,我们主要希望实施经济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在加入wto之后,改革战略具有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内涵,而在当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全面的开放,并致力于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而努力。

(二)战略途径:渐进式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

(三)战略手段: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

三、改革开放的战略经验:三十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启示

胡锦涛同志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业推向前进。从战略视角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十分有益的。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长远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战略目标的选择首先来源于对战略主体利益的确定上。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集体事业。改革开放的战略主体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相统一。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造一个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团结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支持并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而在战略利益的确定上实现了国家利益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相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生产力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上述标准。在对战略主体和战略利益进行确定之后,战略目标的制定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上述长远目标,必须立足国情,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三步走”战略,从“总体小康”目标再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现了我们对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准确把握。

(二)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战略路径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战略主体的能力、能动性和外部环境。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战略路径的选择上要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心在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决定了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也应服务这个大局,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发展领域,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时则体现为不同的战略重点。例如: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也是重点。”在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表明经济发展重点的转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规模的国家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多层次、多相关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开放一开始从试验开始,但这是在大系统之中的突破,因此虽然是“单兵突进”却具有全局意义,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展开,这种系统性更加显著。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构成了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另一方面,改革逐渐走向“整体性、系统性”方向,开放逐渐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这都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系统性特征。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4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江泽民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 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 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 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 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 ,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 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 “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 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 ”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 ”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 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 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 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 ,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 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 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 “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 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 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 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  2832亿美元,人均Gnp  297美元的基础上 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  10081亿美元,人均GDp  850美元的基础 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 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 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 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 ,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 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 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 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 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 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 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 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 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 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 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 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 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 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 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 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 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 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 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 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 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 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 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 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 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 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 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 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 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 “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 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对策探究;战略管理;企业管理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为社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因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占用重要作用。笔者从战略选择、战略分析、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以及战略决策等5方面分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战略现状,并制定了如下的对策:(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分析以及合理有效的战略选择。(二)任何科学准确的决策必须通过有效的战略实施,才能予以实践。(三)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力求战略计划与实施过程和结果的一致性。(四)我国民营企业实施的战略管理,通过多方配合方能够得到有效的结果。

一、民营企业战略管理背景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壮大,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可避免的是,民营企业总是与困境甚至是灭亡脱不了干系。部分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出现“一大就死”的现象。深陷战略困境,内外部竞争所导致的价格拉锯战总是民营企业绕不开的话题[1]。民营企业似乎总是陷入这样的怪圈———从行业的领导者,发展成为后继者,再到以价格拉锯市场,最后企业以微薄的利润勉强维持甚至是灭亡。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八岁,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大低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岁)。据估算,我国民营企业每分钟就有八家被迫倒闭,只有11%民营企业能够生存三年以上。虽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衰落的因素不尽相同,但是其中有些许共同之处。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不当对其有重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开发的市场、没有被开垦的土地以及潜在的巨大的利润等“免费午餐”在时刻等待着实业家。由于种种原因早期实业家得到了这一历史恩赐,得到了这样一个百年未遇、千载难逢的机遇。市场、操作空间以及领域的无限制使实业家们轻易地抓住了市场的空白点,这一市场的空白点恰好又是少有竞争或者是无人竞争的领域,从而使他们率先成了“大款”、“首批万元户”、“大富翁”。但是,机遇是有时间和局限性的。随着新秩序、新规定的逐渐完善,企业家们的操作水平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观念日益变化进步,下海经商的人群越来越多,市场迅速被瓜分,导致市场的利润逐步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民营企业的利润率降低使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民营企业衰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家的思维惯性和操作惯性,将一味的历史机遇当作无尽的商机所致。

二、民营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企业界把大型企业战略管理当作是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如今,很大一部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是以大型企业为背景的。但是,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制定和实施战略同样是十分必要。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之于国民经济的地位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创造活力等方面的贡献已被社会所认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从“靠胆量”,到“凭技术”,从“拼规模”,再到“打广告”[2]。那么,企业下一步就要靠战略管理了。其主要由我国民营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所影响。笔者简要总结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如下形式———由朋友、合伙人参股而形成的合伙式企业;由个体户起家,稳步积累发的家庭或家族式企业;通过买断或收购乡镇企业或国有企业等形式[3]。以上形式的民企管理方式大都形成了家长式管理模式。企业的核心人物大多很有智慧和天赋,其内部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却缺少必要的计划组织能力。企业未能办实事,企业思维易中断、具有片面性,缺乏长远的眼光。企业部分领导人员对业务熟悉度较高,但易于感情用事。企业能够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企业的战略,但易于忽视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等职能战略。企业的战略资讯来源不充分,不完整,时效性低。企业的战略一经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假设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就产生更多的战略资讯。但这些战略调整的重要资讯被大多数民营企业所忽视。

三、民营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笔者据此提出相关的应对管理措施———其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等方面。民营企业战略制定要以企业未来发展为基础,企业领导要制定出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稳定性的战略从而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制定战略要解决“企业是谁”、“企业现在在哪里”、“企业向何处发展”等的企业定位选择性问题。并且民营企业要积极从业务管理观念向战略管理思想观念转变,代替“只埋头拉车”等固有思想[4]。企业不应该让注重长远发展的成功被一次机会的得失而忽视。企业内任何正确决策必须严格、准确的执行方能予以贯彻。企业要通过相关的机构组织以及人才资金针对多种计划、目标、行动精心制定战略或方案。另外企业还必须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以适应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

结语: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民营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环境也不断变化,但其根本是不变的———领先竞争对手地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民营中小企业在技术的创新、经验的以及人才的积累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制定企业的战略,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晨.对我国民营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13):62-63.

[2]王礼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J].价值工程,2013,(23):173-174.

[3]邵会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探讨———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142-144.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一带一路”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是我国主席为了顺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提出的战略性理论,其中“一带一路”作为打造国际经济发展的平台,从本质上是为中国的发展而提出的。“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了我国内部发展地区的战略,还延伸到了国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战略。我们在总结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时,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中,不仅要完成这一理论任务,还要从实践出发,大力的探索我国在国际经济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内容。

1“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经济视角下的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经济视角下在不懈的追求中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并制定了长期对外发展的战略,这么做从本质上避免了在经济视角下发展国家在对外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时陷入利益纠纷。但是在现在国民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普遍优势并不能表示该国的对外出口的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一方优势。所以说我国在国际经济视角下虽然能够获得一些经济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只是暂时性的,在本质上并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一带一路”这个战略就是在国际经济学视角下不仅仅向国际领域出口本国所产的产品,还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发展自己的各个产业,所以说“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是发展中国经济的有效之路。

2“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国家主席在顺应时势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伟大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用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道路和思路,可在国际上解决国际性的经济问题,是中国思想与国际进行的最亲密的一次接轨。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贯穿了我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同时还贯穿了亚洲与欧洲两个领域,这个战略的实施,使我国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为我国的国际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国内看来,促进我国快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外的历史舞台上看来,这一战略完美的体现了中国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面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思想,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思考见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经济成果的共享,构建了经济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在面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从理论讲述到实际实施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3“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自从我国国家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后,这一战略就逐渐渗入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不仅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改变了我国经济和国外经济不平衡的局面,为我国经济今后在国际舞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带一路”战略自从实施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创新了新的贸易方式,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中把国际之间的投资与国际之间的贸易联系起来,用国际之间的合作投Y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进出口的发展,“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在我国国际市场下创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开阔了我国国际合作的新形势。因为在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是靠外资来扩大自己的发展,这一战略便是实现经济发展最好的选择。“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在根本上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平台,以互相合作进步为主,以互惠互利为辅进行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建设要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国际经济的优势,利用资本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关系这两个方面,从根本上服务世界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主席在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之后,从国际经济学的视角下来审查这一战略,不难可以发现关于战略建设的问题,基本在新问题、新视角、新观点方面进行研讨,这一战略可以分别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之间的发展,并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促进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前.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一带一路”专题研讨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2016(04):41-46.

[2]王生升.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03):98-99+101.

[3]第六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暨“一带一路: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学术研讨会简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09):2.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立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理论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设立的“近期目标”,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阶段论的理论创新。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完整的阐述了共产主义的阶段论思想:共产主义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阶段论思想,并着手将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构想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发现俄国在资产阶级后还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列宁在实践中相继提出和使用了“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全社会主义”以及“发达社会主义”等词语。

(二)历史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历史来源是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立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现状,实事求是地提出并实践“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用“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用20年的时间奠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用50—70年的时间全面实现现代化。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两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2]总之,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有益成果,但是由于“”迫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中断,因此这个目标也被迫中断。另一方面,境外一些发展较快国家(地区)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其形成的境外经验。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走访东南亚等国家(地区)时注意到: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以及二战后的日本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它们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但是也于战后制定了一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分段实施发展规划有极大关系。

(三)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实践基础。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立足于对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曾经在七千人大会中提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要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来制定规划。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但是,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对排除“左”的或“右”的干扰,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时代特征

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上。20世纪70年代,时代主题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即和平和发展的问题。和平是有希望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4]时代主题发生了巨大转变,继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生产力的发展,制定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979年,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发展战略构想,立足于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目标,[5]这个大的调整不仅考虑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而且考虑到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情况。十二大前夕,邓小平的“两步走”设想是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主张:第一步是本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是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6]党的十二大把这个思想写进了报告。从1987年3月开始,邓小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把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更接近中国实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对他的发展目标归纳为:第一步是在八十年代人均达到500美元,发展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1000美元,发展再翻一番;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大体上人均达到4000美元,发展再翻两番。做到第三步的时候,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7]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并且把第三步目标统称为“基本实现现代化”。[8]总之,党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和世界社会主义出现重大曲折的严峻关头,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结合中国改革实践,细化发展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十四大明确提出近期和远期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世界90年代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保障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在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形成一整套各方面都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到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就基本能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十五大明确提出21世纪上半叶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9]在此基础上,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其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指出: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实现了前两步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0]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三)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到新的发展阶段。对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设定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随后在党的十上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全新定位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结合中国改革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

(四)“中国梦”的思想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背景下,凝聚改革共识,提出了“中国梦”的思想。2012年11月29日,同志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并随后多次谈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他不仅指出“中国梦”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把实现“中国梦”具体化为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要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其中包含的具体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崭新认识,是人们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符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

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8

这个标题,是我在刚刚举行的哈佛中国评论开幕式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战略的最新描述。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战略经历了两次重要变化。2003年下半年,中国确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调整的目标指向经济结构的调整,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这一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第二次战略变化是2005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创新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其重点是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与效益结构。两次经济战略的变化都围绕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包括动力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结构、产业结构和效益结构。笔者认为,这种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的战略,其概括性表述应是结构性经济战略。

从国内背景看,金融危机冲击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和要素结构,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问题。现在中央政府通过投入和调控措施,保8%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了,但是结构性问题却更加突出。同时,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1.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表现出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协调。从近期人们关注的房地产价格看,也反映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问题,涉及到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产业结构、效益结构、以及资本和权力的结构问题。

从国际背景来看,继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后,当代创新正在进入第三阶段,即新能源产业阶段。金融危机后,美国在战略层面上,努力“创造一个新的美国能源经济”,打造所谓的“岩上之屋”,形成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占领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来牢牢掌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还要积极应对美国的战略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刻不容缓。

结构性经济战略应该如何下手?笔者认为,这一战略应是哑铃型的战略,即以调整动力结构和要素结构为重点,结合其他结构的调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哑铃的一端是经济动力结构的调整,将以投资为首要推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首位的发展模式,形成消费、投资、出口比较合理的动力结构。投资与消费密切结合,使增投资、促发展与扩消费、惠民生相得益彰,其落脚点是扩消费、惠民生。

消费为首位的动力结构和效益结构联系在一起,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联系在一起。扩大消费,需要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除了衣食住行外,需要扩大社会领域的消费,如文化、教育、卫生,需要在这些领域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就需要放宽社会领域产业准入,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把应该由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

动力结构的调整还要和城乡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既推进了城镇化,解决了农民的身份问题,同时又通过人口转移和落户促进了城市消费,将城乡结构调整与扩大消费统一起来。

哑铃的另一端是要素结构的调整,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实施创新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要素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密切相联。新产业的出现与传统产业的改造,都与要素结构的调整联系在一起。在当代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机制的背景下,要素结构的变化将带来战略性产业的出现,并带动经济的战略性成长。所以,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需要在新形势下重新加以思考。

要素结构的调整与效益结构密切相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按照2020年的规划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全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总规模力争在2010年突破2000万千瓦,核电核准总装机容量为2540万千瓦,规划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9

[关键词]富国强军战略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古代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与经济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邓小平、关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1.军事思想中隐含的关于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邓小平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从我国军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7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

[2]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反思;开发开放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18-08

一、问题的提出

甘肃占据我国大陆部分的地理中心,主要省城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从自然区划来看,甘肃地处东南季风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三大地貌交汇处,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交汇地带;从政治、民族角度来看,甘肃是典型的多民族集居区域,是西北较大的少数民族,如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交会地区与过渡地带。从交通区位来看,甘肃处于东亚和亚洲中部分野及亚欧大陆内外流域分界线两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地理枢纽;从生态角度来看,甘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与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正是由于甘肃在全国具有上述的地位,所以甘肃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甘肃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从“陇中苦甲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贫困省份发展成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经济体。这60多年来甘肃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甘肃60多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对甘肃未来经济的发展将非常有意义。

将“发展战略”引入经济学的关键人物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他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首次使用“发展战略”的概念,之后,“发展战略”一词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政策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区域基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做出的具有纲领性、前瞻性、宏观性、全局性的总体谋划。它制定和指明了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目标、价值去向、发展阶段、发展重点以及为实现以上目的而实施的重大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发展经济意愿以及如何发展经济的集中体现。

本文从两个方面立题。一是对60多年来甘肃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回顾、梳理;二是对实施的这些经济战略进行反思。既然是反思,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肯定以往经济战略在甘肃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功劳,并客观、科学地指出在战略决策和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继往”是为了“开来”,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倘若一味地歌功颂德而忽视、回避、甚至掩盖矛盾和问题,那么反思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失去了的意义。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针对甘肃应该继承和发展的经典战略进行充分讨论,深刻挖掘和分解经典战略的内涵。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30年中。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经济选择的是以“赶超”为目标的、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在具体发展模式上,选择的是以内陆地区为重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30年中,受全国经济宏观战略导向的影响,甘肃没能提出具体的、明显具有“甘肃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关于甘肃如何走工业化道路问题开展过讨论,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甘肃经济建设的方针及奋斗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实际上已经选择了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审视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进程,这种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国家宏观战略的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在内容上,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依靠国家扶持和自身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对农产品、矿能等初级产品的开发,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资料;在产业发展次序上,突出发展重工业,然后是农业和其他产业,伴随着重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重工业牵引带动农业、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地方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速度型、数量型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战略。

(一)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低基数、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土地革命的完成以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极大地激发了甘肃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特别是“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甘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8年,是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铺开的时期。这一阶段,甘肃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2.89%,重工农业年均增长率为8.72%;国民收入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大都处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见图1)。尽管当时经济增长率较快,但应看到这种高增长是建立在异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一种低基数的高速增长。

2波荡起伏的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甘肃经济受国家大背景的影响,时好时坏,几遭挫折,发展速度起伏明显,但总起来看还是在向前缓慢发展。全省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47%,国民收入递增了4.8%,人均国民收入实际增长了2.77%。这21年中,甘肃经济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增长速度波荡起伏,大起大落(见图2)。二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农业与工业比例关系失调,甚至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也严重失衡。1957年,甘肃省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重为59.22:40.78,到1978年,二者的比例关系调整到22.15:77.85;1957年,轻工业与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为40.62:59.28,而到1978年,二者的关系已调整至18.08:81.92。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1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纵观改革开放前30年甘肃工业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甘肃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三年恢复和“一五”建设的8年中,甘肃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施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重点部署了156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有16项落户甘肃。兰州化工厂、兰州炼油厂、“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镍都”金川以及工业新城兰州都是在这一时期围绕资源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1949—1957年的8年中,甘肃经济增长之快、取得成就之大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可以说创造了甘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受当时政治大背景、大环境的影响,甘肃工业发展由快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但作为全国整个战略布局的后方基地,甘肃依然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的重大部署中,东部地区一大批电子、军工、轻工及工矿企业搬迁至甘肃,为甘肃工业带来长足发展。可以说,时至今日,甘肃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工业布局。

2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这一时期。甘肃建立起了以兰州为核心节点的公铁航立体交通体系,兰青、兰新、宝兰、干武铁路干线相继通车,一批公路干支线也陆续建成使用,民航设施得到整修并投入使用,这些交通设施的修建使甘肃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地理枢纽”的战略地位得以在现代交通体系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甘肃在国家战略中地位凸显。

3大规模开发水土资源,短期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围绕水土资源开发,甘肃重点建设了刘家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以及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皋兰西岔电力提灌工程、三角城电灌工程、靖会电灌工程等大型水电工程设施;大规模开发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沿岸滩涂荒地资源,重点建设了“陇东粮仓”。水土资源的规模开发为甘肃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受益。

(三)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改革开放前30年,全国上下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中央政府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过分干预经济运行,地方没有自由发展经济的空间和话语权。当时甘肃只是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者,在战略决策上缺乏自。我们不能因为地方发展自的有限性,而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当时的计划体制。虽然当时甘肃不能左右国家宏观战略的决策,但在战略实施的环节上还存在一些失误,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失误,并认真反思。

1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农业和消费工业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致使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由于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巨大缺陷,使得经济效益低下。这一阶段没有把经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时期,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只看重“多和快”,不看重“好和省”,经济效益为零甚至为负,致使有限的生产要素被大量地白白浪费。

同时,在这一阶段没有把消费放在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处理生产与消费二者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生产,不重视消费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甘肃省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一直严重失调,尤其是时期,积累率与消费率之比仅为54.1:45.9。

2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没有从省情出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应该依据省情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欠发达省份,在这样一个区域发展经济更应该步步为营而不应急躁冒进。只有认清这一点,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符合客观省情,才能使经济稳步前进,否则欲速则不达。不可否认,当时很多人也对省情较为了解,由于在和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没有太多的经济自,只能被大环境挟裹着向前发展。但甘肃在三线建设和之后等相对具有自由发展空间的时候仍然犯了急于冒进的错误,至今值得吸取教训。在三线建设中,由于对建设项目在布局中缺乏平衡、协调,造成项目布局不合理,并在建设过程中过急过快,使得建设项目与社会、自然环境不和谐。结束后,甘肃又犯了“左倾”冒进错误,希望在短期内把因动乱导致的损失补偿过来,使得经济发展再次违背经济规律,让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再次遭受挫折。

3缺乏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由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特别是在企业中一定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前,我省在调整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一套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但是在“”期间,却被当做资本主义的“管、压、卡”、“物质刺激”、“利润挂帅”、“条条”等遭到批判,当做“修正主义”的“黑货”被废除了、结果是经济管理混乱,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行,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高,事故增多,企业效益很差。事实证明,现代化的大生产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我省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制度,培养管理人才,实现管理现代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

改革开放之后,从产业发展战略到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而每一个战略的决策都是依据当时、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把农村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提出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80年代末期以来甘肃陆续出台若干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发展战略的最完美体现是“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为甘肃工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针对第三产业,甘肃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实施大经贸”战略,接着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2年甘肃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争取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到“再造河西”战略,再到2009年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伴随着兰—白一体化、酒—嘉一体化、金—武一体化、平—庆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甘肃依据本省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详见表1。

(二)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产业发展战略始终是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不夸张地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建国初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受“唯工业化”思路和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影响,甘肃“二元经济”现象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提出了若干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农业发展思路,1983年提出的“两西工程”建设,以及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这些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展开,主张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关于发展第二产业方面,不同时期甘肃也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岸两翼”战略,90年代提出的资源加工增值战略和“双带整推”战略以及本世纪初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等。“工业强省”战略落实到具体产业上主要包括: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培育发展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技术和生物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含石化通用设备、机械电工电器设备、汽车及专用设备在内的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甘肃提出了“敞开大门、东进西出、实施大经贸”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提出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初,甘肃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战略措施。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最终靠产业的发展程度来考量。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大都把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战略的重点,可以说这些战略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符合省情和产业发展方向,当然成效亦很明显。

2由非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由于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较少,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更有效的办法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把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突出发展的产业或重点发展的地区,使这些产业或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或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甘肃大体上实施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但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步凸显,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在深刻总结过去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目前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突出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上,更加强调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3由区域到整体,甘肃经济发展战略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甘肃省就地理疆域来看,可分为五大块:一是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包括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定西六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二是陇南山地,包括天水市的一部分和陇南市;三是甘南高原,主要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辖的范围,包括大夏河、洮河、白龙江上游以及阿尼玛卿山和黄河大拐弯以南地区;四是河西各地,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和武威五市;五是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各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生产要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是改革开放后甘肃一直坚持的工作思路。以河西地区为例,1983年,为解决温饱问题,甘肃实施“两西工程”建设,重点之一是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1997年,甘肃又提出“再造河西”的发展战略;新世纪以来,甘肃也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西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受外界发展因素的影响和本省发展因素的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日益拉大的趋势,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会议确定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2009年以来,围绕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争取打破区域之间经济封闭运行的模式,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区经济”转变,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促进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兰-白经济区的中心引领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快推进酒-嘉一体化建设,把酒-嘉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积极支持金-武经济区的发展;推进天水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同时引导整个陇东地区共同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为契机,甘肃出台《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采取特殊政策,加快甘肃省内藏区发展;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加快平凉、庆阳等地的发展。至此,形成了通过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区域经济战略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体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体量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GDp由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20亿元,增长了77倍。财政收入由20.53亿元增长到933.62亿元,增长了45倍。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丰收,突破1000万吨大关,结束了改革开放初期粮食短缺的局面,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工业发展成就斐然,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4.6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24.3亿元,增长了73倍。伴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逐步实施,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合理,装备制造业、太阳能、风能等新兴工业发展势头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9.28%调整为2011年的36.21%。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飞跃,尤其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相继建成一大批电力、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等重点项目和骨干工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突破,甘肃省生存生活的基础条件大为改善。

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地区贫困率逐年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分别由1978年的110元和407元增加到2011年的3909元和14989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低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切实关系民生问题的社会事业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保障,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在历经“阵痛期”之后,逐渐理顺关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财政管理、投融资、文化体制改革等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在全国大风向的指引下亦展开破冰之旅。开放程度迈出新步伐,对外贸易总量进一步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454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7.64亿美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兰-白都市圈建设扎实推进,兰-白经济区将继续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引擎,酒-嘉经济区、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天水等陇东四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民族地区和边远革命老区的逐步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四)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1纵向比较,成就较大;横向比较,差距明显。60多年来,甘肃取得的巨大成就已在前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横向比较来看,甘肃与全国、西部省份以及西北其他省份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作为比较经济发展差异的代表性经济指标。从表2可以得出:一是甘肃总的经济体量较小。201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119.5亿元,在全国31个省中位居27位,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也仅位居第8,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中位居第3。二是人均指标更低。由于人均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所以本文更多地使用人均指标来表示地区经济的差异。就人均指标来看,甘肃整体上处于中国经济的“洼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6107.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2%,位居29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5%、73.5%、57.9%和46.5%,位次分别为第28、28、31和29位。就西部12省(市、区)来看,甘肃省人均指标的位次分别为第10、9、10、12、10位,几乎垫底。聚焦西北5省区来看,陕西省为西北地区经济的领头羊,大多数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省份,甘肃省处于中间靠后位置,有些指标甚至不及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2多头并进,战略重点不突出。1978年以后,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出现多头并进的局面。从突出发展农业到重点发展工业再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从重视农村发展到重视城市发展,从重视局部地区或区域的发展到突出整体协调发展,每一个战略决策的初衷都是好的,每一个战略的制定都是针对当时认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由于全面出击,受经济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而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把本应用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的有限经济资源过于分散化,致使投资的规模收益下降,使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岸两翼”的发展战略、“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再造河西”战略等,在这些战略的制定之初,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都非常清晰,并且受政策导向的影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资源开始流向战略重点区。战略本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往往事与愿违,当这些战略初见成效后,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均衡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关系,最终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把本应集中办大事的、有限的经济资源分散化,致使战略重点不突出,战略效果不理想。

3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战略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战略的实施,只有实施了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在于战略体系的完整。倘若没有完整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内容,就会出现“天再大而无从下口”的局面,战略再好而没有具体实施的抓手。但在我省战略制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一些地方或部门在没有经过详细调研、掌握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战略规划,这些战略往往没有完整的体系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结果只能以会议形式和文件形式落实战略精神。

4组织不力,战略落实不彻底。完整的战略体系很重要,倘若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这些战略,出现组织不力的状况,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战略成效。因为每个战略规划的出台,往往牵扯到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利益,为了整体经济的持续性、长远性发展,局部利益必须做出牺牲而服从整体利益。受利益驱使,部门利益或区域利益可能不会主动服从全局利益,此时如果组织不力,必然会给战略的整体实施成效带来影响。以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为例,其实该战略最早由甘肃倡导发起,并得到黄河上游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积极响应。以今天的视野来看当时的战略,仍然认为黄河上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全国来说,也是一项较早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起初,针对这一战略,甘肃配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组织不力,部门间推诿现象严重,许多好的举措并未真正贯彻落实,致使该战略收效甚微。

5流于形式,经典战略不持续。不可否认,甘肃在有些战略上流于形式,存在着“喊口号”、“空谈”、“跟风”等不良风气,在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依托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甘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敞开大门、开发致富”的发展思路,旨在依靠国内外、区内外的市场和资源,走开发型、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惜的是,每一届政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思路,使得这一经典战略并没有得到持续贯彻落实。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就已经找到了发展经济的精髓,之后提出的战略无非是开放开发战略的拓展与延伸,如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始终围绕着开放开发战略展开工作,少些形式,多些务实的精神,把开放开发战略不断深化,充实完善,应该会取得比今天更大的成就。

四、结论

(一)甘肃的历次腾飞都与国家宏观战略导向有密切关系

纵观甘肃60多年来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与国家宏观战略息息相关。建国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并把较多重点工业项目布局在甘肃,使得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省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后方基地,国家把一大批军事工业和电子工业布局在此,促进了甘肃工业的再次腾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拨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左的思想,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引上了正确的轨道,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甘肃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前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进一步助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二)纵向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横向一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60多年来,甘肃与自身比较,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在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后,可知甘肃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经济体量差距明显,人均经济指标也远远落后发达省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甘肃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实施的战略有成功之处,也有局限

60多年来,甘肃制定了不少经济发展战略,这其中不乏经典战略,没有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甘肃经济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在战略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如战略体系不完整,流于形式,组织不力,落实不彻底等,影响了战略的实施成效,在谋划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引以为鉴。

(四)甘肃必须坚持走开放开发战略

总结过去经验,可以得出,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坚持的经典战略。当前甘肃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富民兴陇、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更离不开开放开发战略,这是甘肃崛起的根本战略。

(五)坚持战略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战略是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总的导向,这就要求制定的战略措施必须具有持续性。可以根据每个时期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发展形势,对战略进行适当调整或创新,但对经典战略制定的发展目标、方向不能随意更改甚至放弃,而应继承并不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稳步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五、讨论

甘肃目前尚处于基础性发展阶段,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甘肃经济最主要特征,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始终坚持的经典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开发战略是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陇的根本举措,这是正确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甘肃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对开发内涵的分解

发展不足是甘肃经济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发展不足,根本原因是开发不足,加强开发,对甘肃来说意义深远。当前情况下,开发的概念有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应当说它具有“深度开发”和“科学开发”的内涵,是对甘肃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的、全面的开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区域开发。突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甘肃已经在省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积极争取“行政区经济”转变为“经济区经济”。促进兰-白经济区发展,保持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带动周边地市发展;通过酒-嘉-体化、金-武一体化的实施,加快河西地区的发展;推动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积极融入关一天经济区,同时加快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

2加快资源开发。甘肃具有相当丰富的能矿、风热等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同时作为文化大省,也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实施大开发大开放战略的主要竞争力。

矿产资源开发。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据《2009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5名的有29中,居前10名的有59种。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不应仅仅是初级产品的开发,而是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风能和光热资源开发。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甘肃丰富的风能和光热资源。甘肃风能资源依据面积大、地处戈壁、交通运输方便、联网送出条件好、极大风速极限气温且湿度小等特点,大面积开发风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年日照时数为1700~3400小时,尤其以河西走廊的中部和西部最为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借助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深层次开发风能和光热资源,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甘肃在我国新兴能源开发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旅游资源开发。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既是促进甘肃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文化大省的有力抓手。

农副产品资源开发。近年来甘肃形成了马铃薯、制种、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农副产品布局,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3促进产业开发。产业开发是开发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在大开发的过程中,紧紧依靠产业开发带动支撑转型跨越。主要包括改造提升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风热、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全力打造富民产业,包括发展劳务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业和生活业的升级和全面发展。

4加快小微企业开发。上述提到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开发中,除个别产业外,多数需要大中型企业来开发和承载,这也是很多年来甘肃始终重视大中型企业发展而忽视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相较大中型企业来说它具有数量大、分布广、跨行业、灵活快捷的特点,同时又紧贴市场和消费者,因此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可以为甘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剂。着重在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培育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推动经营模式的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增加居民收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5注重消费潜能的开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是国家的长远战略。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甘肃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倒数的位置,收入低是制约甘肃消费能力弱的主要瓶颈,如何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摆在甘肃人民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挖掘居民消费潜能一方面是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最主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有钱消费、敢消费。

(二)对开放内涵的分解

每个区域在发展条件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如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但也存在发展的劣势和不足。如果不注意与其他区域优势互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仅仅依靠本区域经济要素的开发,就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只有统筹开放开发两大发展主线,以开发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积极合理利用省内外各种经济要素,不断丰富和创造经济发展条件,才能为甘肃的持续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开发方面,甘肃已经做了较多的工作,而开放则明显不足,经济开放程度、区域经济合作程度都还比较低。

就一国内部的区域来说,对外开放意味着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对国外的开放,即国际开放;二是对所在国家内部其他区域的开放,即区际开放。30多年来国际层面的对外开放对甘肃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伴随着区际交通和通讯设施的迅速发展、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以及区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区域开放将是未来我国开放的趋向,甘肃应抓住机遇,在加强国际开放的同时,重点加强区域开放,尤其是加强与周边毗邻省区的协调与合作,对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来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