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十篇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十篇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2:53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1

通常财政政策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出现过热现状,通货膨胀呈现上升趋势时,则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伴随着政府减少支出,或是增加税收的措施。而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明显增加的趋势出现时,为了社会稳定,国家则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政府的行为不同,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会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措施。总之,无论是在紧缩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其中进行的宏观调控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波动,并减少对国家经济的损失。

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采取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得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做出有利调整,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货币政策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拉动经济的增长。因此,财政政策的积极实施对刺激社会需求带来积极影响,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所以说,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效果

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就业情况,物价情况,经济增长以及收支平衡四个方面。首先,我国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依然不是很乐观。自08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政府在防止大面积的通货膨胀方面做出的很大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如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旧在高位运行着,仍不能掉以轻心。其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门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市场格局发生转变,企业利润下降,因此这种经济回落状态必须引起重视。第三,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很不乐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相继关门,生存压力增大,因此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收支格局必然出现多级分化的现象。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回落。综上我国经济形势下,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有所不同。就拿我国经济萧条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来比较,财政政策所表现的效果是不同的。对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保持和促进经济总需求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可以有效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对保持社会的安定带来积极影响。

四、就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建议和措施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策略,为保持经济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效途径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首先,增加劳动人员的工资,提高工资收入,只要人们手中有钱不仅能缓解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还能促进人们的消费,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增加对低收入人群和地区的财政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第三,增加对基础建设等的投资,包括对铁路等的投入要增大,这是拉动内需最为有效的途径。第四,对农业来说,加大补贴,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最为广泛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最后,调高个体税收起点,尽可能降低利息税,施行大规模的减税措施。通过以上的所有措施,我国经济会在最短时间实现健康稳定地增长。

五、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2

论文关键词: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一、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三、结语: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宏观调控。”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大量的经济法律、法规,特别是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宏观经济法律体系。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在进一步深入,还有许多宏观经济法律需要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经济法的研究,加快有关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立法,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2](p.12)。

微观经济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2](p.13)。

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运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计划与市场两者,市场处在更基础的位置,计划则是在市场作用下发挥宏观调节功能和微观指导功能。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国家特别需要用宏观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宏观经济法是指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运行,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民经济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以及社会产品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民经济运行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市场机制主要侧重于微观层次,直接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调整这些活动的法律为微观经济法,例如市场管理法等。宏观经济法侧重于宏观层次,国家通过政府及经济管理机关,以市场为基础,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国际收支平衡等法律,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而调整这些经济活动的法律为宏观经济法。

我国尚未制定一部统一的宏观经济法,目前,宏观经济法是由许多调整宏观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构成。因此,这些法律、法规规范总称为宏观经济法。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国家同各级政府和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同企业、事业等社会组织或公民之间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法的功能和任务,是规范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中各有关主体的行为,维护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秩序,保障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顺利进行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二、宏观经济法的任务和宏观经济法的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规定为“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量和进口量。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做到总体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的基本条件。结构优化是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保持不同产业和部门通过适当的投入产出,彼此间形成最佳组合的比例关系,使各种资源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使资源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从总量、结构、速度和质量方面,概括了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应该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并在宏观经济法中加以规定。

宏观经济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其形式上具有规范性、一般性或概括性的特征。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规范。宏观经济法除了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特征外,还有本身特有的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法具有宏观性、总体性的特征

首先,从调整对象分析,宏观经济法不是以个别企业或经营单位及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各种宏观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因此,这些经济关系具有宏观性、总体性的特点,处于决定经济全局的地位。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财政税收经济关系;货币信贷经济关系等,都带有关系全局的性质。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性、总体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是宏观经济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宏观经济法的主体一方必定是国家及其授权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包括经济职能部门或综合经济部门

实行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用法律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如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部门以及社会监督部门等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贯彻实施。因此,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机关必须彻底转变职能,从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方式为主直接管理经济,转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来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宏观经济调控主体一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

(三)宏观经济法中各主体经济权利与义务之间具有相对不对等性

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商品交换是权利平等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换。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也不具有对另一方的产品的支配权利。每个人都只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占有别人劳动产品的方法,只有用自己劳动的产品去交换。而在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关系中却并非如此。宏观经济调控一方拥有强大的国家调控力量和手段,并有法律赋予的广泛经济行政权力,而受控一方则主要是承担接受这种调控的义务。当然,管理和调控,也要在尊重受控主体的经营自的基础上进行。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是极其明显的。这与民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有所区别。国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来调节不同部门、地区和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和利益关系时,受调节一方就只能接受这些调节措施及其所带来的法律后果,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性的特点,要求在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法律、法规时,要更加注意其科学性与可行性,更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并充分尊重受控主体的经营自,同时受控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的义务。

(四)宏观经济法具有变动性

宏观经济法的许多内容和规定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这是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形势加以确定和予以调整。199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由调控需求转为扩张需求就是例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也是不断变化的。以美国为例:1945年至1968年,美国政府以充分就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969年至1980年美国宏观调控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采取了紧缩银根等金融货币政策和法律措施;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了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实现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我国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不能一成不变。宏观经济法中有些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程序方面的规定,而有些则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性的实体规定。以上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动性,而后者变动性则更大。因此,宏观经济法具有变动性,是宏观经济法的主要特征之一。

(五)宏观经济法调整方法的间接性和综合性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其特征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相同。由于国家调节宏观经济采用间接调控的方式,因此,宏观经济法也采取间接调整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经济杠杆的方式进行调节。同时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方法进行调整。行政责任例如:国家为了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直接使用了行政命令的手段,取缔非法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违反该行政法规,要承担被撤职、行政处分等责任;民事责任例如:被调控主体违反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法规,给国家和其他调控或被调控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违反宏观经济法律或法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须承担刑事责任。

三、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体系

(一)划分宏观经济法体系的标准

根据法律体系的一般理论,宏观经济法属于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宏观经济法具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涉及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宏观经济关系,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与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同,也与其他法调整的部分经济关系不同。宏观经济法这种特定的经济关系是构成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必须将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相结合,国家依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采取间接调整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经济杠杆等方式进行调节。同时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方法进行调整。由于宏观经济法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有自己的调整方法即间接的调整方法和综合的调整方法,因此宏观经济法可以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

(二)我国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

由于宏观经济法的理论处于初创阶段,法学界特别是经济法学界对宏观经济法的体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起“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对宏观经济法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学说观点有:

“例举说”,顾名思义,是指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其表达方式通常表现为“宏观调控法主要有(包括)……等”,还有“实践需要说”、“成分说”、“任务说”、“范围说”、“多种标准说”、“分层说”、“制度说”等多种学说[3](p.41-42)。

宏观经济法是由丰富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法律规范构成,它们互相关联形成有机联系的体系。近年来,经济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法的体系(一般称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讨论活跃,以上各种宏观调控法的学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推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以上学说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例举说”不能函盖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全部内容;其它学说有的将经济法调整的其他内容如规范市场行为和秩序的法律也列入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范畴,如:反垄断法等;有的将商法的内容如保险法等,也列入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范畴,这些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近年来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论述

近年来,经济法学界对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研究不断深入,出现许多宏观调控法体系划分的学说,主要有:

根据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内容或体系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财政预算法、税法、金融法、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经济稳定增长法和对外贸易增长法等法律制度[4](p.294-295)。

宏观调控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计划、产业法。计划法主要规范如何确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的政策目标;产业法则是为了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范如何确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政策目标,并规定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2.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法。这些法律制度重点规范了市场经济中主要的宏观调控法律手段,即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手段,同时也规范了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3.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管理法。这些法律制度重点规范了如何保障市场经济外部条件的政策目标及其实施手段。4.对外贸易法。主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5](p.266)。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包括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调节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与此相适应,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应由两类规范性文件组成:其一,规范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和法规,如产业调节法、计划法;其二,规范调节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法规,如金融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价格法等[6](p.542)。

宏观调控法的体系从内容构成上看,包括了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计划法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法是指集中规定国家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原则、管理体制和程序的综合性法律规范性文件。广义的计划法则除前者以外,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计划的内容、编制和实施的法律规范。

经济政策法,是指体现国家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实体性内容的各种法律规范。他们是国家宏观调控法体系中的主体部分。经济政策法通常包括产业政策法、投资政策法、财政税收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等等。

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主要包括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其他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工资等方面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特别是对它们的综合运用。这些调节手段多规定于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外汇法、价格法等综合性汇率之中,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也颁布一些单项法规[7](p.353、359-361)。

根据以上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法学专家对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基本构成。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财政法(包括预算法)、金融法、税收法、产业政策法、投资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法的立法实践,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四)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1993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基本上确立了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体系,包括:计划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投资宏观调控、价格宏观调控、国际收支宏观调控等[8](p.47)。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体系及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宏观经济法的体系主要由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和宏观经济部门法构成。

1.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法律。包括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手段、宏观调控主体的职责权限、宏观调控的程序及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等[9]。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预防和治理经济的非正常波动,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正在制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注:1998年3月,由法学专家等组成的起草小组已经起草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草案)》,正在修改之中。)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包括以下内容:总则;组织与决定;增长目标的确定与组织协调;经济波动的预警与非正常经济波动的确定;非正常经济波动状态的治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储备;社会参与与咨询;法律责任等构成。

2.宏观经济部门法体系

根据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即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宏观经济监管关系及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我国宏观经济法的部门法体系应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金融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税收法、价格法、审计法、国际收支平衡法、经济审判法等构成。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

我国1982年的《宪法》,将“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预测及其实现的政策目标,以及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政策措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之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简称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计划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宏观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发生的计划社会关系,简称计划关系。计划关系可分为计划实体关系和计划程序关系。计划实体关系包括计划主体关系。计划主体可分为计划审批主体、计划管理主体和计划实施主体。计划实体关系包括间接计划关系和直接计划关系。

计划法的体系是指计划法中各种计划关系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逻辑整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内容以及计划法的调整对象,我国计划法体系的内容为:计划法的宗旨;计划的性质与任务;计划的职能包括:预测引导、政策协调宏观调控职能;计划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计划管理权限、计划编制和审议;计划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国民收入、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等;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人口政策等;计划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计划管理机关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制订主体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实施主体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制订的程序:包括计划的预测、编制、下达、反馈、检查和监督;计划的实施和协调;违反计划法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2)统计法

统计是指对与某个事物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活动的总称。统计数字可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统计可以分为自然技术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统计法规范的统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统计。社会经济统计是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

统计法是调整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统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统计活动是指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公布、监督和保存统计资料的活动。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统计关系。统计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统计关系是统计法的调整对象[5](p.271)。根据统计法的调整对象,统计法的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统计的管理体制;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制度以及违反统计法的法律责任等。

(3)财政法

财政是国家参与部分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供给和需求的总水平,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目标。

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收支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财政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政法是贯彻国家财政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法律,是宏观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财政各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项目主要有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外收入有各项附加收入和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执行其职能,把通过财政各环节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使用。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化来调节总需求变化的,使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相适应。

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财政经济关系,是在国家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财政活动中产生的财政经济关系,包括财政管理经济关系;财政收支管理经济关系,财政监督管理经济关系和财政活动程序经济关系。

财政法的体系是由调整各类财政经济关系的各种财政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根据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我国财政法的体系由财政法总则、预算法、税收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转移支付法、财政监督法和财政活动程序法等构成。

财政法的总则应规定财政法的宗旨、任务、基本原则、财政法的主体及法律地位、财政管理体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财政法的适用范围等。

预算法是调整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预算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预算法的主要内容:预算管理权,包括:各级权利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权;预算收支的范围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预算的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决算制度包括:决算草案的编制、决算草案的审批;预算与决算的监督以及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等。

国债法是调整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国债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债法的内容包括: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发行;国债的使用(转让和抵押);国债的偿还;国债的管理等。

政府采购法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政府采购法应包括:政府采购的主体;政府采购的形式;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政府采购的范围;违反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等。

转移支付法是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于补偿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转移支付法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

财政监督包括:立法机构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政府专门机构的财政监督。

(4)税收法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社会公共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依法强制、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经济活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手段,也是国家直接掌握和调节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经济杠杆。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在调节国家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税收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法的体系是指根据税收法的调整对象,由各种税收法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税收征纳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管理法以及违反税收法的法律责任等构成。

税收征纳体制法是指国家税收权力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体制是指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在税收方面权力和职责的各种制度。包括税收的立法体制和税收的征管体制;税收征纳实体法是指调整国家对税收进行征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税收实体法的体系包括流转税法(或称商品与劳务税)、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及其他实体税法;税收征纳管理法包括:税收征纳程序、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避免重复征税、预防偷、逃、漏税等;违反税收法的法律责任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人员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等。

(5)金融调控法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是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例如: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货款的发放与回收;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国内、国际货币收支与结算;金银、外汇的买卖;保险;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都属于金融活动的范畴。在我国,财政和金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种有效的手段。金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金融经济关系分为广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和狭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广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包括:中央政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业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督管理经济关系;存款、贷款关系;结算关系;票据关系;保险关系;证券关系;期货关系;金融租赁关系;金融信托投资关系等。狭义的金融经济关系是指中央政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业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金融调控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金融经济关系。

金融调控法是指调整金融调控经济关系和金融监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金融调控经济关系是指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凭借权力,以公权者的身份,以行政权、立法权和准司法权为依据,对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主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再对非金融机构办理业务,银行业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手段来抽紧或放松银根,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规定或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交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金融监管就是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利用金融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例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金融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金融宏观调控关系和金融宏观监管关系,金融调控法的法律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央银行法)、政策性银行法和货币法三大部分构成。金融调控法中的中央银行法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法主要规定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机构、货币政策、业务操作、金融监管、财务会计及违反中央银行法的法律责任等;政策性银行法包括调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法律规范,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补充部分,货币法包括通货法、外汇管理法、金银管理法,也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组成部分。金融法中的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不属于金融调控法的范畴,应划归微观经济法中市场主体管理法和市场交易管理法调整。

(6)投资法

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了扩大再生产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固定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活动。投资主体分为政府、企业等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和外商。投资活动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直接投入工程项目,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是指投入新建、扩建、改建与恢复方面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以外延为主的固定资产再生产;更新改造投资是指用于对现有国家资产进行更新的技术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是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式。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成的证券金融资产的投资活动。间接投资是金融法的调整对象,直接投资是投资法的调整对象。

投资法是指调整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投资主体的直接投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投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投资法的调整对象,投资法的法律体系包括:国家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的;投资主体的法律制度;投资范围的法律规范;投资方向的法律调整;国家投资管理制度;投资结构、布局的调控;投资资金管理,投资风险责任制度;违反投资法的法律责任;风险投资法等。

(7)产业政策法

产业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于一定时期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和发展目标的设立,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正成为指导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它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变化进行定向干预,从而达到各个产业部门的均衡与发展[11](p.64)。

产业政策法是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通过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我国产业政策法的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综合性产业政策法、产业结构法、产业组织法和产业技术法构成。

综合性产业政策法是指体现某一时期产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国家产业政策的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综合性产业政策法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以及相配套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标》等。

产业结构政策法是根据规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一定时期内国家总的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即产业结构政策进行立法。以上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贯彻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依据[5](p.281)。产业结构法包括基本法律和行政性法规。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法律,例如:农业法、铁路法、航空法、建筑法等。行政性法规包括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造业的法规,例如《汽车产业政策》等;短线产业及基础产业,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铝、基本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与通信业以及水利产业的法规,例如《水利产业政策》等;第三产业的立法,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产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产业的立法以及调整和援助衰退产业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其他相关的立法。

产业组织政策法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组织形态、各企业间相互关系及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规定,我国产业组织的政策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应该形成以少数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对其他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或者大、中、小型企业分布和企业数目较多的市场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颁布了有关企业组织联合的行政性法规、企业兼并的法规、外资并购、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法规及企业集团的法规,适当保护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正在制定之中。

产业技术政策法是调整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引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业技术政策法包括《科技进步法》、产业技术创新法、产业技术保护法、知识经济与产业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法、产业技术引进法等法律制度。我国产业政策的法律较薄弱,今后需要大力加强产业政策的立法。

(8)价格法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格法是指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价格关系是指与价格的宏观调控、价格的制定、价格的运行以及价格的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价格法的调整对象是以上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根据价格法的调整对象,价格法的法律体系包括: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价格管理体制;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价格的监督检查;违反价格法的法律责任等。

(9)审计法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资产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评估的一种经济监督行为。审计已成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审计法的体系应包括:审计法的原则即依法审计、独立审计、客观公正、强制性及保守秘密原则;国家审计机关包括: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国家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审计监督法律制度包括:对国家机关财政收支审计,对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包括: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审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对外资的审计包括:对国际组织的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对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收支的审计;另外还有对社会公共资金的审计;专项调查的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审计的准备和审计的实施;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等。

(10)国际收支平衡法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活动发生的各种经济收入和支出的总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大体相抵均衡,国际收入略大于国际支出。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经济总量平衡的组成部分,对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法是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关系是指我国在涉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相平衡的经济关系。包括对外贸易经济关系、外商投资经济关系、海外投资经济关系、外汇管理关系、外债管理关系等。与此相适应的国际收支平衡法的体系包括对外贸易法、外商投资法、海外投资法、外汇管理法、外债管理法等。

对外贸易法是调整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发生的对外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对外贸易经营者、服务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促进以及违反对外贸易法的法律责任。还涉及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配额管理、非关税鼓励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

外商投资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有密切的关系,在有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通过资本净流入来纠正贸易收支失衡和弥补外汇储备不足,从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外商投资法在国际收支平衡法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商投资法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法、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法等。

海外投资法。包括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法、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法、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法、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法等。

外汇管制法。包括外汇账户管理,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和外汇(转)贷款登记管理法等。

外债管理法。包括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法、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管理法、外债统计监测法、外债登记法、对外担保法等。

(11)经济审判法

经济审判法是国家审判机关在履行审判职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审判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民法院通过经济审判活动,保证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通过审理重大经济纠纷,处罚违反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经济审判法的体系包括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经济审判组织的设置和职权、经济审判的管辖及收案范围、经济审判的监督(人大监督、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内部监督、检察院的监督、再审程序的监督)、违反经济审判法的法律责任等。

以上11个方面的法律,构成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其特征都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密切相关,属于宏观经济法范畴,统一于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之内。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宏观经济法的体系处于初创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经济法律不断制定,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将得到加强,宏观经济法的体系虽会有所变动,但将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法的体系将屹立于中国经济法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2]王守渝、弓孟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王健.宏观法律体系构造论[J].法律科学,1998,(2).

[4]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李昌麟.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8]卢炯星.宏观经济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4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要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并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调节供求总量,特别是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充分认识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实施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的常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机制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存在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领域,往往会造成经济波动,不利于从整体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市场发育还不完善、机制也不够健全。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履行经济调节职能,必须依托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金融、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发展要求,是制定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预算、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工具以及财政支出增减变化的结构性安排,影响社会总供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比如,增加或压缩政府购买性支出,可以直接增减总需求。税收增减会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变化,并影响商品的生产和供给。针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形态,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应该采取扩大政府支出规模、减少税收等措施,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应该采取削减政府支出规模、增加税收等措施,实施从紧(紧缩)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需要优化时,应该采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等措施,实施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但二者在作用机制、调节领域、作用对象、效应时滞、政策工具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宏观调控中作用各有侧重。一般而言,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特别是通过发挥其目标定位准、针对性强、作用直接有效的优势,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实施“点调控”,可以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求总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一般有“双扩张”、“双紧缩”、“双稳健(中性)”、“财政扩张、货币紧缩”、“财政紧缩、货币扩张”、“财政稳健、货币紧缩”等搭配模式。其中当经济运行中出现通货膨胀苗头,且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时,可以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实施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可能加剧的通货膨胀趋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落实在经济工作中,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宏观调控作为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控总量、调结构、促协调”的目标定位,加强经济预测、监测和分析,根据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趋势,把握财政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工具,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协调配合,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及时性、针对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财政宏观调控水平。控总量,就是要着力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防止大起大落;调结构,就是要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协调,就是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保持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实施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成功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中,国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3年―1997年,为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的反周期调节效果,既有效遏制了通货膨胀,又促进了经济适度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1998年―2004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等问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并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良好局面。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相机实施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

2008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并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长动力更趋多元,跨国投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双边多边合作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对话明显增多,但不确定性也明显加大,如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等。从国内经济运行看,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短期内驱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动力依然强劲,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时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虽有所控制,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亟待加强。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偏大,需要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需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点调控”的作用,继续给予支持,体现好字优先的方针。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在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总量调控;通过稳健的财政政策,合理把握财政收支规模,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直接有效的重要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切实抓好财政政策措施落实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扎实落实好稳健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

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2008年中央财政赤字在2007年预算赤字减少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相应减少长期国债资金规模。优化中央政府投资结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领域项目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同时积极支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利用以奖代补等多种手段,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同时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增加农民培训经费,支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型病险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完善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机制。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扶持生猪、奶业和油料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直接补助退耕农户,加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后续产业等建设。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并统筹研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二要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投入力度,支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科研基地作用;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试点,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保障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振兴。扶持公益性和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鼓励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拓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三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完善出口退税、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实施鼓励节能环保、支持自主创新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促进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着力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按照“增收减负、调节差距、加大力度”的思路,促进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落实好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增加劳动报酬。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负担,增加其转移性收入。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减轻低收入者负担,加强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组织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监管。规范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经营者年薪制度,完善上市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合理调节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差距。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单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

积极推进地区协调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这些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逐步化解历史积累的社会问题。增加奖补资金规模,调整和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出台县乡最低财政支出保障机制。

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并注重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一是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实施并完善对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继续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二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将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支持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强与相关制度衔接。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和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四是加强廉租住房保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积极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落实对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五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逐步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支持地方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继续支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落实相关财税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2008年奥运会举办工作。

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支持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实施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推行节能产品强制政府采购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抵扣。健全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税费优惠政策。完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基础上,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公益林管护,完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改革。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5

凯恩斯理论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没落应运而生的,其主张和政策思想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凯恩斯本人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经济学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有效需求原理为核心的理论,二是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政策主张。其中,政策主张居于主导地位,理论是为政策主张服务的。本文以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为分析要点。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的核心内容是推行国家干预。他否认了此前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斯密),强调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家干预的目的是克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非充分就业的国民经济均衡,政府干预应当以需求管理为主,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需求,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能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实现均衡。[1]316凯恩斯认为,政府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私人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扩大开支,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对此,凯恩斯提出两条具体的财政政策:一是减税,二是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此外,凯恩斯还提出国家运用货币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和失业的措施,即在实践中通过中央银行对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调节。凯恩斯及其后继者的对政府干预政策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思路展开的。

二、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在中国

1.“巴山轮会议”———中国引入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的开始据有关资料显示,1984年第四季度中国出现了银行信贷失控,投资猛增,消费基金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达10%[2]的经济过热现象。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共同在交通部所属的一条从重庆到武汉的“巴山号”长江游轮上召开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又称“巴山轮会议”。当时与会专家讨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变化、改革的目标模式、方法和步骤、价格问题、经济过热等7项议题。针对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托宾,这位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核心人物尖锐地说出了中国面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危险。他主张中国当时采取“三紧政策”,即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而不是西方国家在面临较温和的通货膨胀时通常使用的“松紧搭配政策”来避免危机。在这次会议中,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理念被引入,开始了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1985年“巴山轮会议”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理念便左右着中央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基调。经过20多年实践与认知,凯恩斯关于“通过政府开支人为刺激消费者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各级政府官员的心里,并且逐步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大搞“政绩工程”的理论基础,也成了宏观经济决策者在经济下滑时迅速挽救经济的“灵丹妙药”[2]。

2.初显成效———顺利度过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凯恩斯主义虽然从本质上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但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涨,凯恩斯的理论主张和政策思想受到了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挑战。然而,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西方经历挑战的凯恩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中国来说还是新鲜事物。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转变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过紧缩的迹象,于是,中央政府即使进行了宏观调控:一方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手段;另一方面,开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发了1000亿元的长期国债,同时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3]。结果证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我国避免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所取得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实施积极财政货币政策的功劳,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暂且视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在中国首战大捷。

3.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虽不及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但其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影响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信奉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一些国家不得已又将抛弃多年的凯恩斯政府干预政策捡来以解燃眉之急,纷纷采取扩张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也加大刺激力度,货币政策保持低利率不变。为了应对这次“灾难”,我国也采取了前所未有措施:危机一开始政府就实施了总规模约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面将通过我国近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几项经济数据,分析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在我国的应用。

三、近五年来(2008—2012)我国宏观调控对凯恩斯经济政策的借鉴与应用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调

(1)金融危机前后财政政策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2008年前,我国一直保持着稳健的财政政策,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将“保增长”定位为1909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国家宏观调控也迅速将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还在两年内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刺激内需,稳定市场,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这是自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当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经济衰退、企业倒闭的残酷现实时,我国的经济非但没有停滞,反而还保持着增长态势。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依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将今年以来的政策内容‘全盘复制’到明年”[5]。政策框架虽未发生变化,但每年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都在实施力度、节奏和侧重点上有所调整,例如2010年的重点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2011年的财政政策将在继续发行赤字、扩张政府支出的同时,辅之以结构性减税措施,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正如高培勇所说,“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已发生实质性变化,2012年的操作肯定不同于2011年。其中最大的一个改变是,结构性减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加政府支出。”

(2)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由于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长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然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十多年来头首次将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从而保证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发展。2009年为了抵御经济大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政府决定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前期,双松①(即扩张性)政策的实行,为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总体回升立下了汗马功劳。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从两年来的“适度宽松”再次转向“稳健”,原因是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巴曙松认为,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6]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政府干预的目的在于应对金融危机,他认为通过积极地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能激发市场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走出危机的泥潭。从这点来看,我国在面对这场金融海啸时采用的凯恩斯宏观调控是有效的。一方面政府通过积极地财政政策加大民生的投资力度,解决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困难时期得到贷款,促使民营企业的发展。

2.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凯恩斯的经济政策理论,作为三大货币政策手段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机至今我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变动多达23次,这充分说明了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走向的调整作用。金融危机初期,全球经济衰退的局势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2008年后半年政府连续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利息率,增加市场的货币需求意在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2010年,在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所改观,因此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走向“稳健”,自2010年起,存准率连续12次上调,直到去年11月30日后存款准备金率才得以三年来首次下调,这种由升转降的转变,说明了当前通货膨胀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宏观经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由此可见,凯恩斯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理论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也得到了实证。

(2)利息率图1中显示了2008年以来我国利率变动的趋势:由降到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率也已成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凯恩斯认为,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增减货币供应量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并且认为这种干预和影响是完全有必要的。降低利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需求,刺激经济;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的抑制需求,抑制经济。正如表3,经济危机前期,利率连续降低4次,为的是鼓励人们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我国经济过热,物价上升等通货膨胀现象的产生,利率又连续5次以2.5%的上升频率进行调整,以抑制发展过热的经济。可以看出,利率的变动趋势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基本趋于一致。

3.财政支出由表4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我国的财政支出每年以高于17%的速度增长,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政府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扩大开支的直接作用是提高国内有效需求,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金融危机刚伊始,我国财政支出以政府购买和扩大公共工程投资为主,如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高铁)的投资建设,较往年相比,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政府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另外,从表4中也可以看到,2008年至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均不及财政支出,即金融危机后几年我国一直处于财政赤字的经济状态,由于前文提到了结构性减税问题,再加上不断扩大的政府支出,这种财政赤字的结果必然是国内通货膨胀现象的产生。凯恩斯在其经济理论中也提到了这点。但是从其版通货膨胀理论出发,在达到充分就业临界点之前,物价的上上对推动就业增加是有利的,此外,他还提出了应对赤字的另一个方法,即发行公债,针对这一点,我国政府也予以采用,由此可见,凯恩斯的宏观财政政策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实践。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的思考

经过这次金融风暴的历练,我们有理由肯定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对我国的宏观调控起到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理念推崇备至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局限性的存在。中国用“双松”宏观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以4万亿政府投资和近10万亿的信贷供给,将我国经济拉回到正常轨道,但这样做的后果同时也造成了经济体内部货币超额发行、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加重以及银行信贷业的潜在风险,这些都作为宏观调控的“双刃剑”的另外一面,困扰了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2012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再次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大局波动不定且复杂多变,在我国的可喜成绩背后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担忧: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4]。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6

关键词:西方财政学;财政学理论;理论基础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注:Basbr,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

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著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68,p223.)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著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C.V.&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财政学: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著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p4.)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而争论不休,这造成了西方财政学的争论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与斯莫琳斯基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由戴门德(Diamond,p.)撰写的第八章名为“配置与稳定混一的预算”,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问题,而经济的稳定属于宏观经济学问题,因而该标题清楚表明了作者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两大内容统一于财政的意图。(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附带应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张财政也应包括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西方财政学著作中,其体系内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础部分仍然是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西方财政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没有包括微观经济学基础,而在于有没有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总之,尽管现代西方财政学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从根本上看,它沿袭的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此外,西方财政学在其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变化而变化。早期西方财政学专著已包含了福利经济学思想,这在道尔顿《公共财政学原理》第二章“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该章中批判了萨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税收是数额最低的税收”的观点,反对了传统的“税收邪恶论”,提出了财政和税收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的福利经济成为西方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的分析,最终落实到社会福利函数所确定的最大效用点上。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与私人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一样,都统一到福利经济学基础上来了。这是西方财政学完全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理论表现。

西方财政学的价值理论基础

不管是主张财政学具有何种学科性质,西方财政论著都必须对财政问题进行大量经济分析,因而必然要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影响,必然或迟或早地按照已变化了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来修正与重构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英语财政学专著出现之前,西方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已经发生,边际效用价值论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财政学的价值论基础。道尔顿的《公共财政学原理》鲜明地体现了这点。他在该书第三章第二节提出,私人分配支出所应遵循的边际效用相等原则也应运用到公共支出的使用分配上来,指出:“除了法律上的意义以外,公共当局并不是一个人,难以象一个人那样预计各种支出的边际效用。但政治家们据以开展行动的总原则仍是相同的。对于公共当局来说,各种公共支出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从理论上看,既定支出总量在不同项目之间分配就是这样决定的”(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17—18.)

在1928年的《公共财政学研究》一书中,皮古也有相同的表述:“就如一个私人应当通过在不同支出类别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以其收入获得更大的满足一样,作为一个共同体通过其政府的活动也应如此。”(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接着还运用这些原则,去解决公共部门如何决定哪些公共服务应予提供的难题,指出“支出应当用于战舰还是用于济贫,应按此种明智的方式,即由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最后一先令所产生的相同的真实报酬来决定。”(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按皮古的看法,这一方式可用来得出某一精确的社会平衡点,即如果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存在体,“支出就应在各方面逐步增加到这一点,此时花费的最后一先令所获得的满足,应等于由于政府服务而相应要求的最后一先令所损失的满足。”(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所建立的这一模型被称为皮古模型,是现代西方财政学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若干著名模型中的一个。这样,皮古就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出发,在理论上界定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最佳点。

不过,皮古等人引入西方财政学的,是当时通行的可测度的、可比较的、同一的基数效用函数。这一效用函数在本世纪30年代,随着帕累托新福利经济学取代了皮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而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主观的个人评价的序数效用函数,等效用曲线等帕累托概念也被运用到财政学上来。其后西方财政学对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模型问题的分析,对于税收以及其他各种财政效率问题的分析等,也都建立在效用无差异曲线上了。

这样,私人经济分析所能适用的价值理论和其他基本概念,都被运用到公共经济分析上来了,公共财政学不再是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相抵触的一门学说了。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论上的统一,无疑为西方财政学在本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条件。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分析的借鉴意义

第一,财政学从根本上看是一门经济学,但又具有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关于财政学仅是经济学分支,还是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问题,我国财政理论界也曾有过类似争议,即关于“财政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问题的争议,这是本世纪60年代初由于财政本质问题争议而引发的。此后,在后的80年代初,我国财政理论界结合着新的历史背景旧话重提,又一次以财政本质问题为中心形成了对此问题的争论高潮。这些争议大致形成了三大类不同的观点:(1)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仅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认为只能从经济的角度去分析财政问题;(2)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但又兼有上层建筑的性质,或者主张财政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这就不能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3)主张财政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持第三种观点的人数很少,大部分持第

一、二种观点,并且第一种观点还有逐步占据优势的趋势。但如同财政本质问题一样,这一争议在当时被视为是一种纯学术的探讨,经过那两次争议高潮之后,至今已极少有人问津,除了在高校教学中作为一种理论问题介绍外,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在实践中,人们则是将财政作为经济工作来对待的。

然而,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活动,它采用的不是市场自愿等价交换的方式,而是由政府以强制形式完成的;它不是以市场为媒介和通过市场渠道来完成的,而是由政府在国家预算的形式下,通过政治程序的安排与运作来展开的。这样,财政的运作过程就直接表现为是对市场的否定,具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和因素。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由于其本身就否定着市场,本身就政企不分,因而财政这种非市场性与计划经济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提财政的经济性而不提政治性,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即不影响人们实际上从经济和政治两重角度去考虑财政问题。

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同。由于此时政企必须分开,这样财政所包含的两重属性合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它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但作为通过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活动,它又与政府的具体政治制度和规则密不可分。此时如果只谈论财政的经济性,其结果只能是忽略政治程序在财政活动中的作用,忽略政治权力凭籍财政分配介入和干预企业正常市场活动的可能性,这显然是不利于根据财政的特性去指导财政实践的。

我国财政理论否定政治程序是财政活动的内容之一,在实践上导致了忽视乃至否定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财政制度与程序的结果,使得我国实际财政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程序的规范、制衡与监督。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政治权力本身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了我国财政新老问题和弊端的急剧膨胀与扩大,是目前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分配秩序严重混乱,腐败浪费低效猖獗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承认基本上是一门经济学的财政学,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正视财政活动中所具有的政治性质与内容,在实际的财政工作中相应地从整顿规范与财政相关的政治程序和规则入手,使之从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基点转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点上来,才是对症下药之举。为此,在以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有必要从政治学角度来开展我国的财政研究。

第二,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也包括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关于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问题。我国财政学从未讨论过这一问题,但由于我国财政理论强调财政是国家作为社会中心组织进行的一种分配,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活动,因而人们理所当然地视财政为一种宏观经济活动,而否定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在最近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财政部被列入宏观部门之内,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对此,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当时正是以否定企业的独立自主性和以国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直接安排国民经济活动为体制特征的,并且此时的财政是国家从整个社会角度安排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和基本手段。但在市场经济下则不同。此时社会的经济单位已不再是国家而是企业了,此时财政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尽管是其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尊重企业的独立市场运营主体地位,确保国家不干预企业正常的市场活动,则是我国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学会的崭新内容。新晨

西方财政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对我国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

1.西方财政学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问题,是隐含着这么一种涵义的,即此时的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场活动主体,即企业和个人是处于市场有效运行领域的活动主体,而政府则是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活动主体,它们进行的都是同等的资源配置活动。这样,它们之间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税纳税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预,而不能是国家凌驾于企业和个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它们的市场正常活动。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7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实践,我国的宏观调控也变得越来越成熟,颁布实施了诸多科学有效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中,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挑战、新问题以及新情况,尤其是要将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的同步推进切实的把握好,要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要将预警机制尽快的加以构建与完善,要充分的发挥我国地方财政的作用,以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思考

所谓的宏观调控指的是在结合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下,采用以经济为主的有效手段,来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进行的控制、管理、引导及调节,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念,同样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

由于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失灵与欠缺,进而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因此,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已逐渐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明确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意义和价值,深刻的认识到政府干预的地位及性质在于对市场调节缺陷进行补充,在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功能的充分发挥。从总体上来看,政府引导和干预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作用的后果及方向,并非是将处于经济生活中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作用加以取消或者取代,简单的来讲,市场是政府实施干预的重要基础,政府干预主要是为了对市场调节的失灵进行纠正,是为了对市场调节的缺陷进行弥补。

现阶段,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当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全面的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对经济生活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将总需求和总供给间的平衡问题彻底的解决,进而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导致了总体宏观经济的失衡,使得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对经济的通货膨胀与周期波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就不得不借助于政府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的膨胀,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无法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对未来经济的变化加以预测,更无法切实的掌握复杂且多变的需求结构,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仅仅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所以就必须借助于政府所制定的经济计划来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以解决;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不能切实做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劳动和资本的流动相对来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市场垄断仅仅依赖于市场,并且对市场机制的破坏的重要内容就是凭借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来调整产业结构的,也正是由于运用经济计划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国家政府才能够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现状

地方政府要想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通常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价值型条件,价值型条件是由存量国有资产和政府财力所构成;政策型条件,政策型条件是由调控杠杆、调控手段和调控政策所构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地方政府经济的调控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应当对价值型条件和政策型条件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具体来讲,也就是说由于现代的市场经济较为重视的是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所掌握的调控杠杆、调控手段以及调控政策,以及地方政府所具备的价值型调控条件是极为重要的。就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情况来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事权方面和财权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已经发生了许多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适当的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掌握和了解地方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现状所必不可少的。

1.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的权利得以加强。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下,来制定出与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合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借助于分税制来获取一定的税收政策权利和财政支配权力,而且还能够调控这些新增的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把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加以区域化和具体化,制定出与自身资源条件相符合的产业政策等。

2.地方政府在增量国有资产的掌握方面得以增长。近些年以来,我国的中央政府部门相继对各地方的专项补助办法及财力转移支付办法进行了规范,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的投资权得以明显的增强,能够借助于社会集资方式或者间接投资办法来参与到投资活动当中去;一些地方在所获取的国内外捐赠资金与援助资金的用途和数量上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地方政府手中所掌握的增量国有资产也不断的得以增长,这些资产在调节不平衡经济、发展基础性事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地方政府的调控机制不断灵活化。地方政府在税收杠杆方面,可以在我国统一的税收政策所允许的范围来适当的调节部分地方的减免税或者税率;在财政补贴杠杆上,我国的地方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实施贴息补贴以及价格补贴;在信贷杠杆上,近些年以来,大大降低了我国地方政府对地方信贷银行的干预,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银行所规定的结构及信贷范围的基础上,将信贷应当支持的产业重点加以提出。

(二)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1.调控能力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财政体制有待于完善。早在很多年之前,我国便已经对分税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中央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能力。虽然实施分税制之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得以不断增长,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我国地方财政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财政列支列收政策缺乏规范性。在确定地方和中央财政分配体制以后,进而逐渐出现了各个地区之间相互争夺重点企业、争税源的不良状况,并且还存在着严重的互拉税源的恶劣现状,各个地区之间互相攀比各自的优惠政策,最终导致地方企业对减免税的要求越来越多;事权财政不匹配。随着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财权及事权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性,地方政府部门所负责的重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及建设工程等重要事项,都迫切的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财力。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事权尚未下放而财权已下放或者下放是否到位的问题,比如在地方企业退休员工的社会管理职能方面,实际的事权却没有切实得以下放,地方政府依然不得不承担数额一定的管理费用,使得地方财政资金被挤占。

2.技术创新能力偏低,研发能力不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与经济增长理论可以知道,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的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能耗的降低、资源的节约,可以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是推动规模收益递增、综合生产率及重要要素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十分滞后,缺乏必要的研发能力,技术上基本上处于应用和引进的层次。

3.政府职能的转换尚未到位。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的职能仅仅限制于对市场机制缺陷的弥补、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持以及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然而在很多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当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诸多需求均不相符。在我国分税制的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了具有自我发展目标的经济实体与行政实体,一方面有着自身较为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这种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当地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地方经济的繁荣及发展为当地政府的非经济或经济收益提供了诸多机会,同时充分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此外也为地方政府公共环境的改善、社会福利及劳动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然而,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地方政府没有完全理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支出的加大,地方政府在有效的财力状况下,不得不仅仅凭靠举借债务来对巨额支出的迫切需求加以满足。地方政府通常将城市的建设与改观放在首要位置,不断的加大对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但是却不能将这些建设性资金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当中,城市建设资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贷款,或者来自于政府担保下投资公司的银行贷款。所以,城市基建投资的不断增长往往伴随着非常高的政府债务。

加强地方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效措施

增强预警机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往往是在经济过冷或者过热的情况下才实施宏观调控,并且在情况较为严重时才对经济实施调控,极易导致政策力度实施过猛,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极易造成宏观调控的过度,进而严重的影响下一次的经济波动。如果能够预先了解经济运行趋势,或者可以对经济运行拐点加以合理预测,那么就能够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调控失误。所以,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将宏观调控的良好时机把握好,重视预调节的运用,在制定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政策时,应适当融入必要的预见性措施,以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掌握未来经济运行的趋势。

保持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的同时性。现阶段,虽然在资源配置当中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宏观资源配置当中,以往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依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仅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符,并且对宏观调控制度的创新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全面保证小康社会实现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的进行制度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及时的将行政性资源配置加以突破,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来实施引导性、价值化及间接性的宏观调控手段,重点突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将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同时进行,健全和完善金融运行与监管体系,促进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

处理好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将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处理好也就是要在短期稳定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还应当尽快的将中期稳定供给问题解决。如果想要切实将财政金融风险化解,并且将拉动经济处理妥善,那么就应当培育出消除财政金融风险的机制因素和制度基础,不能仅仅以潜在财政金融危机的加深为代价来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由于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属于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实行这把双刃剑的时候,必须严格的把握好尺度,在保持财政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来探寻经济指标增长的策略。不仅应当从宏观方面将该管的管理完善,将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还要重视市场机制发展的势头。经济宏观调控应当切实围绕经济发展的要务来进行,将推动发展当作调控经济的作用点。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宏观调控的手段、方式及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变革,从根本上处理好发展和增长的关系。

总而言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能力虽然有了一定加强,但是总体上来看,经济宏观调控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了地方经济市场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正视自身宏观调控方面的缺陷,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地方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王飞成.面对食品价格上涨地方政府宏观调控分析—以“兰州拉面限价风波”为例[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12)

2.左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需要财政的宏观调控

以完全的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手段,并不就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最完美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靠自身消除其固有局限性,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健全或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后发性。因此,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组织、调节经济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财政是政府经济的核心,是国家调节社会分配总量的职能部门,是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缺陷的重要手段。财政宏观调控在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采用的办法,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当今世界各国财政发展战略的十分重要问题。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1.经济总量均衡。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供求总量大体均衡,使宏观经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力求保持物价、币值、财政的基本稳定,力求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力求合理调控需求。

2.产业结构优化。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长期投资形成的。投资结构是形成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又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着。调控在于消除产业结构的“瓶颈”,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

3.资源配置合理。财政配置资源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政府配置资源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补充。所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不仅影响资源的方向、效率,而且必须确保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还要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引导资源,特别是主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现代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资源能否配置合理,直接涉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的实现,也是资源配置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关键。

4.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企业、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三大经济活动主体,各种所有制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国家和个人之间等,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收入分配关系。财政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担当者,协调总体利益分配。以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政府通过财政进行疏导,形成收入分配中的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分配机制。

5.财政稳定发展。财政稳定内含经济稳定要求,同时也是财政发展的前提。财政稳定主要是财政减少周期波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强财政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保持财政收支结构协调和合理。

6.社会全面进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全面进步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不少领域,离不开财政的必需投入,社会教科卫等各方面的改革,也需要财政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成为政府和财政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的调控中并不完美,存在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财政政策基本上丧失了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当经济运行中需要抑制需求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时,财政总是力不从心,这必将使财政陷入困境,削弱甚至丧失调控能力。

2.目前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成效不大,结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3.在金融业管理方面,财政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央财政本应在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质量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影响,但现实的财政政策对金融业管理往往不到位,甚至对资产、财务管理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势必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者缺位,国有资产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也影响金融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企业。

四、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财政职能,强化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国内外实践证明,国家财政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财政职能被肢解,严重损害了财政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净化财政支出内容,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目前财政支出仍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要从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切实清理整顿财政支出范围。

3.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经济增长成果不能如实体现到财政上来,税收征管存在漏洞,是导致收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流失有多种原因,但就目前看,主要不是税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是征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纳税户依法意识不强,征管手段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部分税收征管人员素质差,在征管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等。为此,要在加强财税法规建设的同时,强化税收征管。

4.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是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增值,也是减轻财政负担,使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利用好财政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5.推进机构改革、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我国行政机构庞大,财政开支人员众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普遍进行了机构改革,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直未走出“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机构和人员反弹现象严重。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已经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落实的问题。应结合机构改革,严格核定编制,根据需要,按照定员、定岗、定编、定额的原则,严格核拨经费,超支不补,节余可自主确定用途,同时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鼓励机关人员向事业单位和企业分流。

参考文献:

[1]王群,许莹.财政宏观调控与现代市场经济[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9

【关键词】国民经济;行政管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求平衡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行政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国家执行经济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方法也由过去的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历史证明,过去一些西方国家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只会使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而我国过去所奉行的计划经济体质也会打击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阻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我国当今的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灵活反映价格的变化,使国民经济能够通过市场自主运行,当市场运行出现故障时,政府能及时出台合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的经济体制相对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市场调节更能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本文将分别介绍与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它们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一、宏观调控

(一)何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对国民经济实行的调节与控制的过程,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行政管理的职能。由于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反映运行总的经济需求,所以宏观调控的权利只能属于国务院。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来调节这种总的平衡。一旦市场因为供求关系失调等原因发生问题或者产生了混乱,政府就能够通过出台相关的专门针对该类问题的经济政策来在宏观上调节市场的运行,稳定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均衡增长。

(二)为什么要宏观调控。

1.市场不能够调节所有的经济领域。

像枪支弹药等武器,公共产品等涉及到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就不能让市场去按照市场的规律调节,而应该根据有关情形,由政府来调节。

2.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市场也会失灵。

如: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市场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等。

3.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

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进而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最终使社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一般是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而行政手段一般通过政府的有关命令实现;法律手段则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宏观调控,要将这三种手段综合运用,要使这三种手段之间达到相互适应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坚持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节方法,并以间接调节为主。直接调控一般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实现,比较生硬而不缓和。而间接调控则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一般会利用价值规律,并且顺应了市场规律,更为缓和,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直接调控可能见效更快,有利于快速解决当前问题,但却很有可能治标不治本,而间接调控恰好弥补了直接调控的缺点,尽管间接调控产生效果会慢一些,到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对解决问题更为有利。因此,要将这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运用,发挥出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大功能。

二、财政政策

(一)何为财政政策。

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社会经济稳定,促进公平和效率相协调的任务,通过税收、公共支出等方法来分配社会财富,而制定的财政政策和策略。另外,要注意财政政策有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有导向,协调,稳定的功能。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财政政策由于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于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同,可以把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是依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这样就又可以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是根据财政政策发挥调节作用的地方不同,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

如果供大于求,可以选择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样就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来拉动社会总需求,刺激消费,进而消费掉多出的社会产品。但如果当供小于求时,就可以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减少投资需求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刺激生产,适当减少社会总需求,这样就可以缓和社会总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矛盾。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搭配使用积极和消极这两种财政政策,要增加财政补贴减少国债发行等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另外,还要抑制社会总需求,使二者逐渐趋于平衡。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战略。通过缩减财政开支,缩减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减少居民消费补贴等方式来缩小社会总需求。另外,也要刺激社会总供给的增加。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一)何为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调节货币的总量和利率以实现某些特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准则。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不是绝对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经济运行态势作出合理的搭配和选择。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过热,总需求又过于旺盛时,应该采用双紧政策。在当市场疲软,经济过冷时,要采用双松政策。在结构失调但是经济又有一定热度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在经济下滑时,应采取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

四、结语

当前要更好地通过宏观调控这双有形的手辅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使市场与政府协调平衡,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发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遵循并利用价值规律,综合运用计划、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耿剑锋.论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2]韦奇松.浅析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现状[J].房地产导刊,2014,18

[3]李晓亮,杜艳春,葛察忠.推动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制定构建环境友好国民经济体系[J].环境经济,2012,6

[4]李敏昌,张穗成,吴淑娴.党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11,3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篇10

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创新性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政府组织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对国家经济调控能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创新性;宏观经济;管理

一、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即以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各个企业的内部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企事业的部分职能和权力非常不一致,公有制的企业被归纳到市场体系中运行,即使对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政策有了进一步的放宽,但是因为不能拥有完全的生产资料,使得国家对公有制企业的各种决策还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所以增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制度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明确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方向

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设立一个目标,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目标的创新对市场宏观经济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是评定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国民经济运营是否达到目的的重要依据。

1.要有效地选择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各个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也有不同。例如,经济增长速度太快,那么制订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就是使经济经济的增长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时,经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增长,使经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对宏观经济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就是保持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从多方面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要从经济管理的主体方面着手

在宏观经济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地提高,经济管理就要合理地控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平稳的趋势。

3.在与外国的经济交易上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进出口的比例一定要合理;二是对进出口环境的优化,进出口环境的改善为我国与外界的经济交易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想

要实现经济管理目标就要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利用在经济上的不断创新,借助媒体的广泛宣传,发挥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督作用,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1.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更需要法律的维护。想要使我国的经济正常运行,使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增长,就必须依靠法律。

2.要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法律是最重要的依据,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一些重要的行政和经济上的事务是所有法治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3.科技对经济建设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有也了进一步的发展,想要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就要重视网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网络上创建经济管理机构,加强网络经济管理体系的升级与建设,使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在制度上有更好的发展。

(三)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

创新加强政府宏观经济的主体创新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机构是观经济的主体,依法行使经济管理体系对其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整体上的创新,另一个是执行人员的创新。

1.组织上的创新

就是对政府所有部门的职责改革,以及对政府各个部门的办事能力和规模的协调。目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市场运行进行监管及维护,不再下发更多的指令来干预市场的管理,使市场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所以说,好的管理体系对宏观经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想要更好地实现政府在宏观管理体系中角色的转变

就要实行行政和企业分开的原则,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能,更好地完善政策和决策系统。3.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确定各部门的最低权限,不能出现交叉管理的现象,最后形成一个步调统一、分工明确的政府组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政府组织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对国家经济调控能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wto的双方面促进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的日益激烈,直接导致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性,经济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一定要创新,网络体制的广泛使用更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必须不断提高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根本转变彭夏康;广西质量监督导报1997-06-15

2、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宏观管理关于中德第六次经济发展与管理研讨会的报告魏礼群;利广安;计划经济研究1993-02-24

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历史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调节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一、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1.历史演变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凯恩斯主义,在1938年经济危机后得到了持久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西方国家都摒弃了市场经济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模式,并逐步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本文将从以下两个阶段来具体分析:

1.1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多都受到了重创,因此政府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方面的宏观管理策略以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实行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西方国家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以及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刺激投资和出口,从而达到拉消费、促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价格的稳定,这也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德国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突出,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次,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应的,西方国家都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杠杆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美国在这一时期就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消费,保障就业。最后,综合手段并行使用,同时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宏观经济管理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西方国家都十分注重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这也是调节社会需求、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西方国家还通过调整外汇汇率和出口价格等方式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220世纪70年代至今

由于长期实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普遍面临经济发展停滞乃至负增长的局面,凯恩斯主义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西方国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前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这一阶段的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局面。其次,实行稳定、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长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国家的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很多西方国家,如美国、意大利等在这一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可以摆脱收支赤字的困境,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最后,适当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在价格变化、汇率调节等方面实行间接控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

2.模式比较

虽然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从共同点上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宏观经济的管理内容和方式上有一些共性,具有预测性和灵活性。例如,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实质上只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作出相应的预测,并将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市场行情结合起来。其二,西方国家大多采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即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财政支出以及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市场资源的配置。其次,从差异性上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方面,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有着各自的特点,例如,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极力推行经济自由主义,即政府放松对市场的控制,减少对经济主体的干预。再如,欧洲国家向来注重社会福利的建设,强调政府社会职能的实现,因此,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西方各个国家因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上也存在着某些差别。

3.特点分析

通过上文的叙述和分析,笔者总结出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几个特点:首先,全局性和利益性。一方面,政府所采取的经济管理手段都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于整个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就业政策等都是以追求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为目的。其次,法制性和系统性。一方面,西方国家注重经济管理手段的规范化,一般通过法律来具体施行;另一方面,伴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很多西方国家都采取系统化的政策来维护好市场秩序。

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实践

1.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美国素来有崇尚自由的传统,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力度也相对较小。美国通常在出现经济危机后会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范围的间接调控,例如罗斯福新政。再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就签署了金融改革法案来扭转忽视监管的政策导向。笔者认为,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相对于其它西方国家,美国政府对市场的管控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农业等领域。其次,重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例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减少军用物资的投入来改变财政赤字的窘境;再如,二十世纪初,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最后,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通过价格机制来平衡产业比例,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2.德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德国向来是一个追求严谨的国家,因此,其一般采取较为中和的经济管理手段,既保证经济的自由和竞争,也促进德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充分保障市场在严格的秩序中自由竞争。德国有着十分完善健全的财政监督机制和银行监管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市场运行的混乱和无规则,也保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重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德国的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能够有效地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来制定科学的货币发行计划,从而最终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最后,从长远利益出发,努力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契合点,如德国现行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收入的跨区转移制度等。3.法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法国是一个开放自由、包容性较强的国度,因此,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体现出多种经济学派理论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形成了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的双重管理模式,通过政府采用多种手段来整合配置社会资源。其次,施行指导性的计划,例如法国近年来的经济刺激计划等。最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政府也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经济管理手段和模式。

三、结语

历史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调节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每一个国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政府应当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来制定科学宏观的管理策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