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十篇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十篇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3:01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推动协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民主社会夯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区(村)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资源力量,支持和保障基层民主协商工作健康发展。

(二)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三)坚持依法协商。依照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保证协商活动规范有序,协商过程公开透明,协商成果合法有效。

(四)坚持发扬民主。听取民意,集中民治,实现发扬民主和提高效率相统一,在理性包容、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五)坚持探索创新。强化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多元协商融合发展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基层民主协商共治。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协商机构。指导社区(村)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议事协商委员会,由社区(村)两委成员兼任,主要负责协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明确协商工作职责,确保协商工作有序开展。

(二)明确协商内容。根据工作实际,坚持广泛协商,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特点,合理确定协商内容,重点将“城乡经济发展中涉及当地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当地居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在城乡社区的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协商的事项;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需求的事项”等纳入协商范围。

(三)培育协商主体。推动乡镇(街道)、社区(村)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驻社区(村)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成为协商主体,并在基层民主协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重视吸纳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工作者、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流动人口参与协商,培育扩大基层民主协商多元主体。

(四)丰富协商形式。村级协商,可采取村民议事会、理事会、决策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形式组织协商;社区协商,可采取社区协商会、议事会、联席会、恳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开展协商;小区协商,可采取楼(栋)协商会、小区协商会、业主协商会和居民小组协商会等形式开展协商。还可利用城乡社区信息平台、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网上协商、线上协商,推动基层民主协商与信息化融合,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

(五)运用协商成果。要严格按照“广泛收集意见、研究确定议题、制定协商方案、协商公告、开展议事协商、通报协商情况”的协商程序组织实施,明确协商后的责任落实工作。需社区(村)落实的事项,由社区(村)两委组织实施,居(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需其他利益方落实的事项,由协商委员会督促落实;受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协商的事项,其协商结果要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有利于调动广大居(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基层群众在社区(村)治理中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水平,有利于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和探索力度,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丰富协商形式,创新协商机制,提高基层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2

论文关键词:城乡统筹产权改革社会管理体制

在城乡统筹进程中,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以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观察、专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伴随着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传统村落社会也在发生“静悄悄的变革”。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社区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长期处于二元分割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乡”的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术界对城乡统筹中“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一些学者从“三农”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农村发展,从内部来推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如:“通过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支持和引导农村的发展,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化。其核心是通过国家整合,将资源尽可能地向农村配置并激活农村内在动力”。还有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城市发展和吸纳,来拉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日本学者周牧子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侧面是农村社会的再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今天的“三农”问题,已经不能局限在“三农”范畴中来解决了,应该放在城市化进程的角度上来考虑。

不管从“三农”角度还是从“城市”角度来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发展问题,始终绕不开的问题是土地问题王宏新从农村地产开发的角度提出了城市资本进入农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应该是“让城市的资本流入农村”。农村地产发展不应该仅仅指当地的发展,而应该鼓励城市资本和‘城里人’进入农村,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购买商品房,以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认为“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增加新的生产要素”。、而这些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关键是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二、土地流转进程中的乡村社会变革

X市是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Y区是X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a社区是Y区的“五朵金花”之一,由原a村撤村建居改制而来。2008年1月,a村撤销村,建立a社区,原辖区不变。a社区总人口2842人,所辖总面积2.9l平方公里,其中宅基地面积246.46亩,耕地面积1859.67亩,非耕地面积237i亩耕地面积流转1207亩,占本村耕地总面积的64.9%。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在土地流转之后,原来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逐步消解,农家乐、企业、民间组织等在村落社区中出现,农民不仅仅出现社会分层,社会需求多元化,而且需求层次多元化。

村庄产业结构变迁a村曾经是一个封闭传统的农业社区,农作物主要以粮油为主,1996年前,全村粮油种植占全部耕地的97.3%左右。1994年前后,农民逐步开始种花,2001年全村花卉种植占耕地面积的97.2%。2002年全村91%的土地经流转而集中,吸引了数十家种花专业大户和大公司在“a村”生产经营,花卉规模种植得到很大发展。2003年,花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a社区传统花卉种植业比例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上升,社区出现了大型现代园艺、花卉产业。同时社区出现内农家乐、茶馆、商铺、花卉交易市场、商店、超市、菜市等。社区基本上实现了从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单一花卉产业向休闲观光旅游业、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巨大转变。产业结构变迁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以前的偏第一产业转向一二三产业合理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多元。

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辽。土地流转后,a社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居民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a社区成了以发展小盆、鲜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观光农业特色景区。同时政府引导民间组织、企业的进入,主导打造“农家乐”,构建农村保障体系、农民就业体系等,实现土地流转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城乡统筹模式。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民职业身份的变化以及农民收入的变化。(1)农民身份职业多元化。在我们随机抽查的40份问卷中,在所选样本中,失地暂无业、农业劳动者、企业产业工人、个体工商户、家务劳动者、一般服务业员工、自由{业者、专业技术人员、村务管理者分别占7.5%、l0.0%、l7.5%、22.5%、7.5%、12.5%、2.5%、2.5%。说明在土地流转后,居民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一半以上的居民不从事农业劳动,从事经商或是产业工人。(2)农民收入多元化。在选样本的平均总收入是3876l元/年,其中土地流转租金、房屋出租租金、在外务工、集体资产收益、各种农业生产、社会保障金、其它收入的年平均收入分别是5850、4267、l5985、450、2000、5205、1066、3327元,分别占年收入的i5.1%、11.01%、41.2%、1.2%、5.2%、13.4%、2.8%、8.6%。这说明在土地流转,居民不仅仅收入结构多样化,而且土地流转使居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解放出来,实现生产方式多样化。(3)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动了农民的多元需求。所选样本中,在对“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中心”的问题中,有42.5%认为很有必要:有l2.5%认为长远看有必要:调查中“如果有下列服务设施,将会对您的家庭帮助大吗?”,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室外活动场所、社保服务站、医疗卫生室和警务室“帮助很大”或“有点帮助”。说明社区社区居民的需求逐步变化。

三、回应与变革:乡村基层社会重构

在a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中,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党委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社区工作站为公共服务平台、社区组织的参与服务为必要补充的社区管理格局。

(一)基层社会自治组织:从单一到多元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土地流转带来的多米诺骨效应,a社区的基层社会组织也随着传统村落的变迁而发生重大的变化。就目前来讲,a社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齐驱,服务分中心为窗口和民间组织为补充,居民参与的多元格局。

社区始终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a从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的转变中,主要工作职责由以前的全能向专业的社会功能转变。社会事务服务分中心主要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工作职能,其经费来源由政府支付,和居民的与社区居委会是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社区居委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社区工作站足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的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工作平台和窗口,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社区成立一年多来,充分发挥了社区的自组织优势,挖掘社区潜力,积极组织居民自治活动。目前,a社区的民间组织比村改居之前有明显的增多。这些社会组织在居民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居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二)社区治理机制:逐步从控制机制走向协作机制

在a村的不断变革中,社区一些事物的处理中逐步出现民主协商机制。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对“转让土地过程中谁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中,62.5%的人选择“农户自己的意愿”,10%的人选择“村集体大家讨论的结果”仪有l0%和5%的人选择“村委会决定”和“政府决定”。可见,在土地流转前,农民对自己的土地如何处理有了一定的预期,而在处理土地的问题上,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农民自己手中,土地怎么处理是政府、村委会和农民自己协商的结果。

同样,在居住模式、土地流转的方式、社区公共事务等问题上,居委会多次组织居民进行协商、谈判。a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景区内的居民可以通过把自己的房产由单纯的生活要素变为生产要素,提高自己的收益,因此都不愿意集中居住,对此问题,政府尊重居民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政府、居委会、居民之间协商的作用。

(三)居民的参与方式:逐步从传统村落的熟人纽带走向现代契约纽带

村改居后,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的逐渐开放,a社区逐渐从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农村社区向开放、包容的现代社区转变。社区流动人口的加快、现代因素的注入等使传统村落的熟人纽带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仅靠传统的熟人纽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区的发展需要。

传统村落熟人纽带的局限性必然要求一种新的联系纽带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尽管农民千年以来固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难以在倾刻间得以改变,但是“农民理性经济人”的特性使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在与“陌生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在产权制度改革初期,政府通过确权给村集体颁发产权证书,以确定自己拥有的财产;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不仅签订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而且,大部分选择了通过“村委会(居委会)”这个中介来流转,因为他们知道,在中国居委会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双重保障,以防自己在土地流转之后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在a村的土地流转中,土地流转的338户中,全部签订正式流转合同,委托给村委会流转的有307户,流转面积占流转总数的91.96%。

在居民日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契约也成为普遍的联系纽带。如花卉协会在订购种子、洽谈业务等方面,餐饮协会在承接业务方面,社区新型集体组织在招商引资等方面,都通过签订的方式保障自己的利益,甚至亲人之间出现“家庭赡养协议”、“财产分割协议”等。总之,现代契约的出现以及社区的发展,使传统的联系纽带逐渐消解。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3

一、明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的主题,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县域为载体、以民生为根本,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我市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2.主要任务:着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市级发展有明显突破,县域经济实力有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有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有明显增加,社会和谐程度有明显提高,形成城市与农村相联结、工业与农业相联动、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动局面。

二、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

3.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园区规划,明确园区定位,有选择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注重园区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聚,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成长型工业园区。建立入园项目评价体系,将总投资规模、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上缴税金、产业关联度作为评价指标,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化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入园企业档次。力争到*年,全市培育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园区5个,全市工业园区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4.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按照“引进一个,带来一群;落户一家,聚集一片”的要求,围绕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在市内扩散配套,发展上下游关联企业,尽快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策应省委、省政府“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重点加快推进煤电、医药、盐化工、机械电子、建筑陶瓷、鞋革、纺织等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仁和集团、济民可信、江西四特、江特电机等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资本运作和市场开拓能力。鼓励地方企业到省外、国外创办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力争到*年,“六大产业”销售收入均超1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0个,其中超10亿元的10个,江特、四特、华伍、南特、青龙高科、盛富莱等企业力争上市。

5.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上高宝成、匹克、樟树蓝恒达、丰电二期、上海斯米克陶瓷、香港东鹏建材、新中源、唯美陶瓷、浙江嘉利机电、浙江天石粉末冶金、香港景腾旅游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的落户、投产和扩建。立足在巩固和发挥生态优势的前提下,招大商、办大企、建大项,积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活动,并实行定产业、定区域、定人员招商,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落户*。突出抓好武吉高速、320国道拓宽改造、宜安公路、高安至胡家坊一级公路、105国道丰城至樟树段、*机场、洪屏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通开放型经济通道。力争到*年实现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亿美元,出口创汇超3亿美元。

6.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诚信*”形象品牌,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打造最适宜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切实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现象,坚决实行一次有效投诉个人责任追究制、单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调度督查,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实行“一月一通报,两月一调度,三月一汇报,半年一总结,年终交总账”。坚决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重奖招商中介人,对引进重大项目的设立单项奖。

三、深入实施“心圈廊”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实力

7.全力打好“三大战役”。按照“效益看经济开发区、形象看宜阳新区、人气看明月山风景区”的要求,举全市之力打好“三大战役”。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平台的工业强攻战,要瞄准大项目,着眼快发展,把开发区建成市本级的经济增长极和全市园区经济龙头。以宜阳新区建设为重点的城市扩张战,要立足高起点,争取快推进,同时配套实施“13579”绿色工程,把*中心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突出月亮文化主题,打造全国著名的观光休闲度假胜地。

8.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和资源,实行错位发展、差别竞争,不断巩固现有优势产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打造县域经济特色。力争*年,1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过3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4个。

9.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市区、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协调发展的区域城镇体系。力争到*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建制镇发展到120个。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城市创建活动,丰城、樟树、高安争创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上高、宜丰、万载、奉新、铜鼓、靖安争创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搞活商贸流通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力争*年,全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

10.强力推动全民创业。鼓励支持企业管理、营销、科技人员大胆创业,广大农民就地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开拓创业,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积极扶持高安货运大军、丰城家具大军、樟树保险柜大军、靖安漂流大军,打响*创业品牌。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创业工程,每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民营大户10户、纳税超百万元的100户、新增私营企业1000户、个体工商户10000户。到*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实现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11.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区域性规划布局的要求,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夯实现代农业基础。重点支持绿色稻米、生猪、家禽、肉牛、水产品、油茶、中药材、棉麻、特色蔬菜水果、有机农产品等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扶持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附加值,实现农企双赢。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逐步建立与国际基本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培育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商贸流通和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生产,切实抓好粮食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12.以村庄整治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以开展“和谐小康家园行动”为载体,按照“三清、三改、三配套”的要求,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村庄整治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正确引导广大农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逐步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建绿色村庄”的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农村新风尚,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新农村社区功能,做到村民活动有场所、娱乐有项目、学习有资料、健身有场地,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3.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发展向农村覆盖。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和县乡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快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步伐,积极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筠安堤、三湖联圩、赣西肖江堤、药湖联圩等在建工程建设,抓好锦北、潦河、丰东、袁北四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面完成列入省病险水库规划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力度,推进规模养猪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组织实施铜鼓、奉新“以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抓好万载、铜鼓、奉新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快赣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建,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信福工程”,健全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推进农业信息化。

五、高度关注民生和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4.倾心为民办实事。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加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共建共享的坚强合力。认真落实《*市实施民生工程建设若干政策的暂行办法》(99条),重点做好扩大就业再就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住房、医疗、教育需求,提高农村生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工作,强化督促、调度、考核,确保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5.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城市与农村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帮助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继续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继续实施绿色养老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贫困户救助和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抓好58个省定、24个市定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16.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建设管理机制“五个一流”的目标,精心实施好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矿山开采复绿,部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保护,江河源头及湖库保护,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城镇饮用水保护,工矿企业退城进园及节能减排,创建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工业园区,植树造林绿化,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市、县水、空气质量达标升级等“十大工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省工业园区未经处理污水零排放、省五河源头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设区市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设区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淘汰燃煤锅炉(窑炉)、尾矿库整治等“七项专项行动”。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禁伐天然阔叶林。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7.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条主线,不断拓展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既要立足长远,完善政策体系,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又要着眼当前,解决好当前农业增效缓、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慢的具体问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成效。

18.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规划和工作措施,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具体项目中。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4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成立市区扩大消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街办、商贸旅游局、财政局、发改委、外经局、文体局、民政局、城管执法局、工商分局、质检局、卫生局、物价局、公安分局、农林水务局、宣传部等部门为成员,统一研究我区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区促进消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扩大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贸旅游局。

二、精心策划、大力开展各项促销活动,营造繁荣的商业氛围

大力发展节日经济,围绕双休日、元旦、母亲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圣诞节,春节、元宵节等,让市民走进,感受幸福生活,积极组织辖区内商贸企业举办系列促销活动。

(一)举办“穿靓幸福南城服装展销会”

从5月中旬开始,在华东服装城广场,组织商城内品牌服装进行展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长延堡街办、华东服装城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长延堡街办负责协调华东服装城活动落实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华东服装城负责活动的策划、店内参展商家的组织工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二)举办“美食文化周”活动

借助兴善寺东街美食城开业之际,精心策划“美食文化周”,邀请五一饭店、西饮集团、秋林食街及我市特色餐饮品牌参加,扩大兴善寺东街的影响。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小寨路街道办事处、索宝投资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邀请特色餐饮品牌企业;小寨路街办负责联系索宝投资集团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三)举办“电影文化节”活动

7月中旬开始,在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组织为期一周的电影文化节,内容以放映世界经典片、青春时尚片、教育题材片为主。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区文体局、区物价局、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保利万和影院、保利博纳影院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工作,区文体局负责在“电影文化节”期间放映影片的审定,区物价局负责与影院协调影票价格。

(四)举办“啤酒消夏夜”活动

为了增强小寨商圈的影响力,使广大市民能够消解酷暑,在夏季7月份期间,在好又多广场举办为期一周的“啤酒消夏夜”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小寨路街办、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小寨路街办负责联系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百福乐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知名啤酒商在广场进行布点。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五)开展大中型商贸企业周年庆典活动

组织辖区内军区服务社、百盛购物广场、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大型购物中心在周年庆典时开展大型促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

2、由相关企业制定出具体的庆典活动方案,相关部门及街办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

(六)大力开展假日促销活动

节假日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各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举行形式多样,不同主题的商品促销活动。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

2、各商业企业负责制定具体的促销措施;相关部门、街办负责协调工作。

(七)大力培育农村特色民俗会

在我区城乡结合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大力培育2—3个特色民俗会。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区文体局、区农林水务局及相关街办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各相关街办负责协调与选定的村委会落实活动工作,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区文体局负责各种民俗文化的背景资料收集,提出具体建议,区农林水务局与区商贸旅游局共同确定特色民俗会举行地点。

(八)举行首届创意市集活动

通过美化广场,展示创意作品,凝聚人气,将文化新天地打造成为时尚的新概念创意广场。

1、此项活动由区商贸旅游局、长延堡街办及新天地商业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2、由区商贸旅游局牵头,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长延堡街办负责活动开展的协调工作(包括与周边单位的协调事宜);新天地商业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参加首届创意集市单位和人员的邀请、场地的布置等工作。

3、区城管执法局负责联系市城管执法局,支持活动的开展。

以上八个方面的促销活动将在市内主流媒体、互联网上。所有活动由区委宣传部负责与有关媒体的联系和新闻报道,公安分局负责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营造宽松经营环境,活跃区内消费市场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活跃我区消费市场,拉动消费、扩大销售,我区相关部门应允许零售企业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放宽企业户外宣传促销管理尺度,户外促销宣传活动时段及区域限制,减少相关审批手续。允许商业网点物流配送车辆在城区行驶、停靠、装卸等。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力争把商业用水电与工业用水电同价落到实处。

四、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切实落实家电下乡相关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的优惠措施,

区财政局及时兑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资金,并对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区商贸旅游局、区财政局要积极部署、继续加大家电下乡工作推进力度,做好协调组织工作,确保生产企业对补贴家电产品及时供应,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售后服务,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适时举办“家电下乡”培训会,举行“区家电下乡咨询会”。

五、积极培育小寨商圈,提升小寨商圈的档次和影响力

抓住辖区消费结构变化、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小寨商圈,推动小寨地区重点商业项目的开发改造。积极协调推进西旅国际中心、小寨工人文化宫、长安大学科技开发综合楼、立丰国际购物广场、华旗国际、财院综合楼、万科新地城、台南蓄洪池综合改造、长庆坊、金鼎国际、长延局等商圈内项目的建设速度,推进兴善寺东西街“特色餐饮步行街”的招商工作和运营工作,推进西路“美术街”建设,规范整合街周边的97家经营户,使其形成特色街区。通过大型项目的带动,全面提升小寨商圈的档次和影响力。

六、积极调研、科学布局,根据辖区区位特点,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

根据我区目前商业布局现状,以及各地区现有商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前景,在遵循我市商贸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托小寨核心商业区辐射全区,建立鱼化商业中心、电子城商业中心、长延堡商务中心;全力打造长安南路商业轴、南二环知名餐饮带、西影路商业延伸带和南三环物流发展带。形成“一核、三心、一轴、三带”的全区商业服务体系。

七、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商业进社区”、“商业进农村”

大力推广“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积极推进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进驻社区;培育具有特色的社区商业示范网点,提供新鲜便利的商贸服务。各街办要认真调研,做好各社区的可改造利用商业面积存量调查,对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独立商业设施要报送区商贸旅游局备案,区商贸旅游局要积极与大型商贸服务企业联系,利用存量资源做好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工作。年内力争申报创建一家部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积极推进商业进农村,继续深化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快休闲观光示范村建设,增强农村经济活力;通过项目带动、增加投资、扩大消费等举措,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新建100个农村商业网点。区商贸旅游局和各街办要密切配合,按照精神进行落实,每个街办新建农村商业网点不少于15个,年底前由区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建设农村便民商业中心、农村便民商业街。在改造过的农村中,对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对商业网点进行规范,争取打造2—3个农村便民商业中心和农村便民商业街区力争在全市做出样板,成为亮点。

八、加大宾馆(酒店)和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开展特色服务活动

各宾馆结合各类假期、店庆推出特价房,特色房;结合旅游淡旺季推出团队旅游房;针对一些小型企事业单位推出宾馆会议室租赁业务。加大对万亩都市森林4a级景区相关景点的宣传力度,开展旅游进社区、旅游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市民的近郊游,民俗游,开展赏花、采摘、登高等活动。加强农家乐评比挂牌活动,全年增加农家乐10家。

九、加快各类市场的建设改造步伐,提升原有市场的档次

积极规划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在南三环段引进、新建1一2大型专业市场;在西影路上,根据区位人员聚集度,建立若干个小型室内小市场。积极扶持朱雀农产品交易中心进行改造搬迁。

完成对我区现存的再生资源点的摸底排查工作,不再审批新建新的再生资源收购站点,加大对再生资源收购站点的规范管理。清理、取缔无照经营的收购点。

十、确保食品消费安全,积极推进放心早餐工程

卫生、质检、工商、商贸旅游局、农林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积极推进我区的放心早餐工作,扩大放心早餐工程的覆盖面和影响面,2009年全区确保实现总量220个,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十一、加强与农业基地的联系,发展新型农产品销售服务

发展新型农产品销售服务业态,鼓励市场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培育和发展商贸龙头企业。组织引导区域内商贸企业前往蔬菜、瓜果等农业基地现场订购,加强农产品经销商家与农户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长期供应对接,开辟农产品交易绿色通道。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5

关键词: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7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1-0034-05

一、引言

流通产业已成为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统筹城乡流通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1)统筹城乡流通是转变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领域最主要或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至少要滞后于城镇居民10~15年。城乡居民消费比(农村居民为1)平均达1:3.6,扩大消费的重点应在农村。(2)统筹城乡流通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途径。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城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落后的商品流通体系为代表低下的农村市场化程度。而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完备会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缺乏活力进而影响农村小康及和谐社会的实现。相关研究表明,统筹城乡流通对农民生产增收和消费品购买,对维护农民利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3)统筹城乡流通改革是发挥商业先导性作用,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R・库克斯(RbavisCox)把城市理解为“流通组织”,流通服务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特别是农村流通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统筹城乡流通是实现消费公平,实现农村安全消费,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和农村繁荣问题,实现城乡利益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5)统筹城乡流通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载体。从国民收入来看,流通产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而随着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流通领域从事经营或劳动的人越多,那么,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会越高,进而使国民福利也得到增进。

因此,完善的城乡流通体系,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流通体系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一个重要障碍。长期以来,在对待农村流通体系与城市流通体系的关系上,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这直接导致了城乡流通体系的严重失调,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统筹城乡流通体系,促进其合理化,就成为目前的一个焦点问题。

二、研究综述

有关统筹城乡流通,国外的经典文献早有论述。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可以概括为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城乡分离和分工对立的运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最早从分工的角度研究了城乡流通关系。他提出了动态生产率理论,即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流通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流通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杨小凯和赖斯(1994)。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了城乡差别的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的分工水平由于居民集中居住所带来的交易效率的提升而显著增加,从而造成城乡商业化方面差距的扩大。在处理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践方面,20世纪70年代,日本“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和韩国“第三次国土规划”突出强调点(城镇)、线(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地域)的网络化发展,较好地处理了本国的城乡流通发展问题。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也有较深的研究。黄国雄(2006)指出城乡流通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商业系统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则和王雪峰(2010)认为增进城乡居民消费的要点是改善消费环境,排除消费增长的非收入制约和化解购买力存量,重要的是统筹城乡流通。高铁生(2007)认为加快流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柳思维等(2007)则论述了统筹城乡的发展理论和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失衡的制度诱因。总体看来,国内目前对统筹城乡流通体系构建的研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以超市下乡为视角,认为构筑统筹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应该把城市市场中的商业业态、流通模式推广至农村,把农村市场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承接(尹汉宁,2007)。(2)以电子商务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为视角,认为农村的互联网、电话用户相对不足,导致了农产品销售信息闭塞。大部分市场主体是从批发市场得到供销信息或者从农户、销售市场终端搜集信息以及从其他商务伙伴处得到信息。因此,必须加大农村的电子商务建设,发展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谢菁,2006)。(3)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发展城乡大流通的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村流通减少中间产品之间的商流活动,进而减少流通风险和增加收入。(4)以供销社改造为视角,提出要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提供便利(周声涛,2007)。各地供销合作社可以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的服务,真正成为农村的商品购销中心。(5)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的观点。夏春玉和张闯(2009)通过案例研究城乡互动机制,提出了一个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概念模型和可能的建立路径。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流通研究者就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策层面,并没有对其作更进一步的分析,对城乡流通体系不协调的制约原因及构建策略涉及较少。笔者拟在此构建一个统筹城乡流通体系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供给主体的特征分析制度变迁模式,探讨城乡流通失调的制度原因,探讨统筹城乡流通的路径选择。

三、我国城乡流通失调的原因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城乡经济协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以及以商业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农村流通改革,导致农村流通体系日益落后,城乡流通失调,直接表现为流通体系建设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农村流通体系支持。当前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农村流通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所致。

我国城乡流通与农村经济失调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通制度进行了有效变革,而农村流通体制变革滞后,城乡流通资源的理想比例遭

到破坏,进而导致城乡流通的发展关系走向失调,具体原因如下。

(一)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

从总体上看,城乡商品市场失衡是与城乡制度相关联的。农村流通体制的变迁始终受制于落后的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发达,商品市场分工水平高,有着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种新型商业业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运行的交易成本,分工也不断深化,城乡在制度上的差异导致落后的农村经济交易成本大大高于城市,农村商品市场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商品市场。

(二)长期“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工业化”的城市偏向制度发展战略,人为拉大工农产品“剪刀差”,牺牲农业,为迅速实现工业化积累资金,加上分离的户籍制度、二元分割农村土地制度、城乡流通制度等人为的制度安排严格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使农民身上的锁链日益牢固,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导致乡村与现代化的城市落后巨大。

(三)城乡流通的制度差异

改革开放前的城乡流通制度变迁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利益集团,由政府整体推进的;改革开放后的城市流通和商业规划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而农村流通制度变迁则体现了农民个体的利益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包括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体等多种利益主体博弈的渐进过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流通市场变革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采取的相对自由的农村流通体制策略暗含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从而忽略了对市场的研究,也忽视了城乡之间消费差异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农村的价格歧视行为,导致农村流通进一步弱化。

(四)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认识不足

如前所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流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熟悉不足,对自身应履行的职能熟悉不清,并且履职重点也存在偏差。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要求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应由国家提供,由此农村流通体制的制度变迁模式也应由政府主导。而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认识不足导致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村流通体制创新常常落后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因此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城乡流通系统就会走向非均衡状态,资源就不能在城乡之间达到最优配置,从而使城乡流通系统发展不协调。

总的来说,城乡流通体系不协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历史原因形成的落后经济初始条件的制约,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村经济主体发育不良;也有国家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影响,使城乡流通体系一开始就脱离经济运行。具体表现为:农村流通体制结构不合理、缺乏政策支持,农村流通市场化改革落后,农村交易成本高,制约了商业性流通体制、合作流通体制发展,从而导致城乡流通体系的非协调运行。

四、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分析

城市和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制约,其产业发展、功能形态以及生活习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最大特征是农村产业效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和居民消费质量逐步趋于一致。城乡统筹流通不是城乡资源统分统配,不是新的绝对平均主义,不能以牺牲城市效率求得低层次平衡,也不能揠苗助长。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是流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最优配置。这种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城乡流通协调制度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一定要对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有正确的认识。

(一)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发展是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过程

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城乡资源的可持续性优化配置,也是农村城市化道路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现过程。其协调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地理等条件,而且还依赖于交通、通信、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易技术水平,同时还依赖于社会传统、法制诚信水平、开放程度等制度条件。城乡流通体系之间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这关键取决于政府以及城乡流通协调系统发挥其功能的能力。

(二)宏观制度环境的优化协调是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宏观制度直接影响城乡流通主体能力和交易环境。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从均衡实现过程看,城乡经济发展、分工与交换是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基础;平衡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要求的流通政策,以及城乡流通体系资源报酬率和创新能力是城乡流通供给均衡的主导力量。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均衡具有多重性,但都要求与城乡经济长期均衡发展相适应。

(三)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城乡流通协调要求农村流通资源的净收益应大于等于其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成本。由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流通资源净收益率偏低,因此,城乡流通协调要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必须有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优惠性流通政策与之相匹配,营造良好的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在主体行为方面,城乡流通协调应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把农民利益的提升作为设计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提高流通主体信用水平,发展长期交易、合作社交易、关联交易,强化农村流通功能,降低农村流通的交易成本。

(四)城乡流通协调机制是协调路径一致性和具体形态多样性的统一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城乡流通市场协调发展模式,有一个共性,即非常重视政策性、合作性和商业性流通的配合。具体协调手段的选择都是包括政府、市场,以及介于其问的企业、各类合作社等准市场组织、个体经营和社会协调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中国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统一的从城乡两个层次统筹考虑流通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城乡优势互补原则,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劣势互补的城乡流通体系。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地构建城乡流通协调机制与模式,进而寻找出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切入点。

五、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离不开流通体系建设的环境。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更多地表现为流通体制创新的环境不佳、统筹城乡流通的协调制度缺乏弹性所产生的外生性城乡差距,因此,要实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创新机制。

(一)深化协调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和收入再分配体系改革,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

城乡流通的协调同时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问题。在经济从低水平分工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过程中,城乡差距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城乡协调发展就需要深化协调城乡发

展的公共服务和收入再分配体系改革,通过提供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解除统筹城乡流通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约束。

(二)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

要始终把“三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以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制度环境。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为手段改变二元经济和现有农村流通结构,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机制,保持城乡流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协调。此外,还应合理把握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治理结构及能力,培育和保护好农民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明确为农村流通组织创新提供制度基础设施,是当前我国政府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的首要职能。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村的投资回报率,也可以为城乡互动创造条件。

(三)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

要尊重城乡流通主体的创新精神,在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的农村地区,尤其要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流通制度创新模式。做好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以及政府对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与规章制度的创新。城乡分离是历史存在的,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退出经济领域,国有企业的自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成为了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歧视行为造成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逐利行为。因此,关注厂商的行为,鼓励他们向农村倾斜发展,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就成为统筹城乡流通的重要环节。

(四)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

统筹城乡流通要求在农村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流通结构与流通业态,发展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构建流通功能联盟,以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强化流通功能,缩短流通时间,打造高效率服务的城乡流通体系,以流通技术的提高来促进城乡流通协调。

(五)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促进多层次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

要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首先,要树立制度流通意识,按流通发展规律推进城乡流通协调体系建设。其次,要树立城乡大流通功能意识,按统筹城乡经济的需求推进城乡流通体制效率的提升。第三,要树立流通产业意识,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统筹城乡流通改革,要着力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产权改革。在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组织这一潜在的重要流通创新主体,推进正规流通组织与农村合作组织合作,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协调发展模式的农村中小流通机构,促进多层次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

(六)改进城乡流通治理和管理模式,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实现和谐城乡流通

统筹城乡流通要求改进城乡流通治理和管理模式,注意城乡流通监管中监管与安全,政府与市场,创新与效率之间的动态平衡。要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切实赋予并保护好农村流通体制的产业地位,加大监管和支持力度,注重发挥其诱导协调城乡消费市场的效能,实现和谐城乡流通。

参考文献:

[1]王智,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11(11):7―1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Yangx,RiceR,anequilibriummodelendogeniz―ingtheemergence0fadualstructurebetweentheurbanandruralsectors[J],Journal0fUrbaneconomics,1994(3).

[4]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4):6l一66.

[5]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77―81.

[6]高铁生,发展大流通建设新农村[J],中国流通经济,2007(9):18―22.

[7]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6):111―114.

[8]夏眷玉,张闯,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财贸经济,2009(10):106―112.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6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协同共生。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下,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作为沿海地区更要高标准、高起点。把科学规划作为发展的龙头和基础,制定规划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应坚持把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这“三个集中”原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要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最高标准建设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统一,不搞“一刀切”。在建设模式上,力求自然和谐、形式多样;在建设方法上,一次规划、分次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努力做到规划的协调发展,切实做到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

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力量,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此,沿海地区应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各种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并且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为了促进城乡对接,要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在交通上,立足构建大通道,加大路网改造力度,完善路网结构,实现连线成网、内外通畅,逐渐实施村村通柏油路,逐步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在能源上,立足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总量扩张、结构改善,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能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在城乡建设上,立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实现扩容提质、完善功能。主要是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防火、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村民饮水工程、解决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在水利上,立足综合利用,实现抗灾有力、配置合理。以防洪抗旱为前提,优化利用水资源,逐步建立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重点抓好山丘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水库改造,兴建节水灌溉设施和农村饮用水工程。在信息上,立足整合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的相互融合。

三、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求加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联合,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其重点:一方面,要加速城乡工农业经济的一体化,使城乡工农业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业的一体化。前者要求统筹规划全局工农业经济布局,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打造先进生产制造业基地;后者要求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优势和新型商业业态,大力推进商品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商业连锁经营。一要优化农业结构,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城乡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氛围;三要推进园区建设,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四要完善发展条件,为乡镇民营经济创造优质软硬环境;五要培育和建设新兴服务业,推进一、二、三产共同发展。以此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城乡产业的“错位”发展与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受益。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工农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此,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要把小城镇发展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办好特色经济园区、加工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依据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会听取意见并讲话。

贾庆林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对推动科学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着眼农业、农民、农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调整思路、完善政策、深化改革,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中加以谋划,逐步形成了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国家批准重庆市、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了积极成效。

贾庆林强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一是要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善户籍、就业、土地等体制和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二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他说,全国政协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对“三农”工作的有力支持。回良玉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加快“三农”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基本支撑点,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着眼点,把破除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依托点,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扎实推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分别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陈奎元、李兆焯、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万钢、、罗富和、王志珍出席会议。

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就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关工作情况和试验区设立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作了介绍。13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作了发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作了交流发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政协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部分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和部分地方政协的代表出席会议。

精彩建言

9月2日,全国政协礼堂会场,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正在进行。为开好此次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以及4位副主席带队深入地方调研,政协有关委员会、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单位也在调研的基础上产生了各自的观点。广泛的参与性使协商会变成“群言堂”,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问题在哪里?关键环节是什么?人民日报记者走进协商会场,为您直播精彩建言。

几千元难创业,新创业投入创业资本需10万元以上

统筹城乡发展,还得靠发展

新闻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却明显拉大了;农业处于相对薄弱环节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多年来出现了农村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三大要素都大量流失的困难局面。

马培华(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没有经济统筹作为基础,仅靠上层建筑和公共管理层面的统筹,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接轨,也不能扭转和消除多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已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几百元或几千元就可创业,根据目前浙江民间创业的调查,新创业往往需要投入创业资本达10万元以上,而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低,需要金融支持。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滞后,同时农村创业因土地、房产的非交易性的限制,农民创业很难得到金融支持。

李国璋(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目前城乡金融二元对立的现象突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退出了农村;农发行业务范围十分有限;邮政储蓄是只存不贷的“抽水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运行存在诸多困难,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体系严重缺失;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监管。

李德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3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非常成功、完全正确。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对农村和全国的稳定都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大政策不动摇。但在我国南方、中西部以及其他丘陵山区地带,人均耕地较少,土地承包时又要肥瘦搭配,一家三五亩地都被分割成七八个甚至更多地块,阻碍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推进。这种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推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也无法与大市场全面对接,又得不到现代金融的良好服务。

土地、户籍管理、农村金融、行政管理等体制待突破

消除二元体制,法制是瓶颈

新闻背景: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全面取消农业税就是标志。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依然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是长期战略任务。

刘江(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与城乡二元体制相对应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已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的瓶颈。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和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农村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法律和政策上的束缚,制约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农地效益提高。比如,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进城务工农民总体上仍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享受不到同城同待遇,全国一盘棋的社保动态管理体系无法建立。再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明显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政府部门职能缺少协调,服务“三农”功能较弱。

厉以宁(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这是中国下一轮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首先是从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始的,打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体制,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李卓彬(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消除二元城乡差距,需要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城乡就业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一致、相协调,把扩大城镇劳动力就业同失地农民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

乡镇文化站76%需新建改建,行政村84.1%没有文化室

公共服务体系,投入须加强

新闻背景:近年来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财政体制基本是城市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一直较少。加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要求。

邵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和服务载体,当前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施陈旧,设备落后。据统计,全国农村76%的乡镇文化站需要新建改建,84.1%的行政村未建文化室。即使是农村文化建设较好的省份,乡镇文化设施落后的现象也很突出,很多乡文化站处于“有站无舍”的状态。

张庆成(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尚不清晰,为“三农”服务的职能有所缺失。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民意愿相脱节。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很积极,但农民反应冷淡,常常不愿意配合。要重点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国家应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来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分别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应在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同时,着重解决农民生存保障、健康保障、尊严和能力保障等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9

关键词: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24-02

一、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概况

皖北地区包括淮北、亳州等六市,拥有两大煤炭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劳务输出中心。一直以来,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难度较大。2014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5913.3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7.8%,低于皖中地区生产总值21%,低于皖南地区生产总值24%。皖北六市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与全省差距最大,分别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54%、46%、60%,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14%,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5242.1亿元,同比增长15.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近些年,省委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展皖北扶贫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先后提出了“两淮一蚌”经济带、宿淮同城化战略、“淮蚌合芜宣”经济带、沿淮城市群战略等,制定了《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若干意见》,并且在十三五规划中确定建设皖北城际铁路网、皖北机场群以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瓶颈制约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明显

2014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503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皖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总收入92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6.4个百分点。皖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2.5%,高于皖中地区9.4个百分点,高于皖南地区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其中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明显,分别为2.6%、2.63%和2.6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以上,亳州市、蚌埠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2.4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9.1%,皖北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中心、能源基地,城乡二元结构始终未能得到化解,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收入分配不合理、财政支持力度不到位等都成为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机制失衡成为进一步拉大皖北城乡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

受传统市政规划、地理位置和区位因素影响,皖北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比较滞后,城乡公路颠簸难行、公交线路布局不均、城乡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老百姓出行难、生活难、休闲难。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财政资金的扶持,皖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与皖中、皖南以及东部沿海省份相比,皖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皖北地区新增城乡公路建设316.4公里,其中宿州、蚌埠、阜阳市新增公路长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28%、37%,而淮北、亳州和淮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5%、51%、87%。皖北地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9公顷,其中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4%、90%、56%、77%,蚌埠市和阜阳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和51%。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建设风貌,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才能逐年提升。

(三)城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皖北地区城乡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淮北市、淮南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为煤化工产业,亳州市、宿州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其总产值中占据重要地位,蚌埠市、阜阳市作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发展以商贸、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经济。淮北市、淮南市第二产业比重分别达到67%、62%,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亳州市、宿州市第一产业比重达到24.6%、24.7%,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过高,蚌埠市、阜阳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均衡,但是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仅为31%和33%。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匮乏,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皖北地区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发挥协同效应,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受区位因素制约,皖北地区既不沿海又不沿江,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途径不畅,难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企业成本利润率。

(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不到位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社会保障体系能否真正覆盖城乡居民,惠及人民群众,是衡量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无差异化的重要指标,更是关系到农民市民化、城乡居民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例,2014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同比下降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人数同比上升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淮北市增幅最快,达到34%,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增幅较平缓,均在1%左右徘徊,而蚌埠市、阜阳市均出现了负增长。就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情况来看,宿州市增长最慢,仅有0.2%,淮北市、淮南市增幅相对也比较缓慢,而增长幅度相对较快的亳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也仅有1%、2%的增幅。

三、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路径优化

(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渠道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首要因素,皖北的实际情况是城富乡穷,因此,解决的办法必须要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入手。近期,中央和地方相继文件要求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理顺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皖北地区应紧紧抓住改革的政策福利,主动引导农民加快确权登记、开展土地流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农村经济注入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从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增加农民土地流转租金。此外,当地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合理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其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破解二元城乡结构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制定税收减免政策、下放招投标权限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适当降低贷款标准,减免借贷利息,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减轻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组建融资平台,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投融资关系枢纽和交易平台,应妥善协调好投融资双方关系,减少交易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率,搞活资金流通,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元融资渠道,减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阻碍。皖北城乡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市政建设、桥梁建设、饮水供给、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改善皖北城乡风貌,促进皖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主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倍数增长,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不均衡,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归根结底是创新驱动力不足,皖北地区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努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着力发展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提高工农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向价值链上端攀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打破时间空间制约上的优势,密切与外界环境系统的信息交流,利用智能物流技术,提高供应链配给效率,发挥物联网功能,实时监测产品生产加工情况,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降低出口成本,破除贸易壁垒,增加出口贸易额。同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还要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分析和预测功能,实现皖北城乡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促进皖北城乡产业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四)健全完善城乡社保体系,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皖北城乡差异大,社会保障覆盖不均衡,特别是有些城镇覆盖到了,有些乡村没有覆盖,有些地区覆盖到了,有些地区没有覆盖。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农民纷纷进城,参与到城市工业建设、服务产业当中去,他们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可是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农民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得不到提高。皖北地区应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实现交互协调的全覆盖,沉香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要协同创新,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五)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皖北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农业产量不高,农业效益较低。皖北地区必须实现由一家一户的独立种植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必须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经营效率,必须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保指数。皖北城乡应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镇龙头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发挥农业生产协同效应,适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城乡商业经营网点应提前做好市场调查,积极与农业生产基地沟通协商,谈定合理的价格,积极做好农超对接,真正惠及城乡居民。

参考文献:

[1]吴双胜,王淑霞,吴玲.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型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5).

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制度篇10

基础性保障: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机制

城乡空间结构的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建立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机制,其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关键。按照“城乡一体”、“市域一体”的理念,统一编制城乡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项子规划,是义乌市的一个大胆探索。2003年,义乌市按照市域一体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融合的思路,制定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把市域1100余平方公里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四个区。主城区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副城区为小商品制造业基地;城郊区为生态农业区;远郊区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同时,委托深圳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高标准编制了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社区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重点区块详细规划。在市域基础设施规划中,城乡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环保、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都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而且还预留了与周边县市相衔接的发展空间。在社区布局规划中,把全市811个村庄(社区)整合改造为290个社区,其中城市型社区196个,农村型社区94个。

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义乌市每年都按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和3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城乡社区建设中,把城市社区、城中村、园(工业园区)中村、近郊村,全部作为城市居住小区,分类分批推进整治、改造和建设。对于城市中心的老小区,重点进行小区道路、卫生、停车等基础设施改造;在城中村实行集中联片全拆全建,鼓励建造高层、多层公寓,建设高水平的城市小区;对于园中村鼓励在保障居住用房的基础上,建设一定比例的生产、经营、仓储用房,实现生活与生产功能分区;在近郊村全面实施“空心村”改造,重点整治、改造村庄基础设施,根据规划适度拆除村内的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新房;对于远郊村则按照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全面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分集中安置、货币补偿安置、就近行政村安置等三种类型实行搬迁,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城乡一体的规划与建设,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有效地改变了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的状况。

核心性保障: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与流动机制

破除户籍制度限制,建立公平准入、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义乌市于20世纪末开始探索“以居住地申报户口、以职业划分人口结构”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依托商贸业、小商品设计制造业,建立了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标准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逐步取消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赋予进城就业农民与市民同等待遇,采取设立统筹城乡就业奖、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举办就业洽谈会等措施,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00年,义乌市出台《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加快人口聚集的若干规定》,2001年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工作的通知》,明确对镇(街道)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目标责任制考核,工商企业凡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100人以上或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达到用工总数20%以上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此外,还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市总工会与新闻媒体、律师事务所、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兄弟县(市、区)工会和高等院校等协同的社会性联合维权新机制,实施建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会会员法律诉讼垫付基金、设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及劳动关系矛盾,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不仅吸引大量本地农民进城就业,而且吸纳了90多万外地劳动力,形成了一个超过本地总人口的庞大的外来劳动力就业队伍。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2002年起,义乌市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和社会力量实施农民技能培训,探索建立校企联动、订单培训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以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如义乌市民大学建校8年来,市财政预算每年拨款200余万元,为全市市民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培训。在市政府的鼓励引导下,一些社会力量也主动参与承担面向农民的免费培训任务。浪莎集团和城镇职校联合设立“浪莎三农学院”、工商业主组建的“来料加工联合会”等民间机构也都积极参与农民培训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4?郾48万人,实现培训转移就业2?郾41万人。2012年,全市投入农民培训经费1121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郾57万人。

充分兼顾农民利益,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2003年以来,义乌市不断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办法,加大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3年,从历年土地出让金收入中一次性筹集5000万元启动资金建立征地调节资金制度,此后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充实该项资金,主要用于统一垫付征地补偿费用,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到位;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经费补助;企业使用被征地农民的奖励。同时,对村集体所有土地基本被征用的行政村实行留地安置政策。2012年10月,该市启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目前3个试点村已经有2个村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正有序进行。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义乌市积极落实放宽农村金融准入的有关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发展多元化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农村合作银行、农行、农发行等“农”字号银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组建了商城集团、浪莎控股等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同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农村信用调查和评定,发展农业小额信贷、扶贫小额信贷、住房建设信贷以及林权抵押贷款等。针对农户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情况,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和信用担保贷款制度。2012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124?郾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郾12%;义乌农商银行、稠州商业银行等4家银行新农村住房建设贷款余额达20亿元。

物质性保障:公共财政“三农”投入持续增长带动机制

义乌市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建立了公共财政“三农”投入持续增长,进而带动农民自筹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革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和方向,确保公共财政投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持续增长。2002年至2012年,义乌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9747万元增加到40?郾9亿元,占市财政总支出(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从11?郾4%提升到32?郾2%。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框架体系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主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二是支持增加农民收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建立直接补贴和减免税费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2年开始,农民教育附加费全部由市、镇两级财政负担,每年为6400万元左右;从2003年开始全部免征农业税,每年为900万元左右;免除村提留,每年由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村干部报酬。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农村道路、饮水、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进行补助。四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2012年,全年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郾5亿元,核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绿化养护和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等项目以奖代补资金1676?郾3万元。新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促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投入机制。

鼓励农户自筹。探索推广了宅基地有偿选位筹资办法。村集体将经批准建设的宅基地向本村获得建房资格的农户公开招标,收取选位费,所得资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和缴纳农村居民养老金,多余部分用于村内公共事业。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筹集选位资金64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配套工程资金问题。

发动社会参与。一是建立村企结对制度。充分发挥义乌企业多、经营户多、社会资金充裕的优势,引导企业与村建立结对关系,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实施“以商强农”政策,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对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在资金、税收、用地、用电、信贷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对规定额度内的农业用水水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增强了规模效益农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实施“强龙”工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带动农户发展。按企业规模及带动力大小,每年评选表彰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1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市财政拨专款给予奖励。

制度性保障: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政策创新机制

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要求。近几年来,义乌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政策举措,着力破除二元体制机制的制约,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缩小了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敢于先行先试。先行先试,就是敢于率先突破陈规。义乌市从改革开放之初实施“四个允许”、开放小商品市场到现在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都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精神。为了鼓励先行先试,保护改革者,宽容失败者,2012年6月,义乌市纪委出台了《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免责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承担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单位及相关公务人员,出于先行先试需要,在工作中虽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不良影响,同时符合以下三种情况的,可以向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免责申请:主观上以推动改革试点工作为目的,且无徇私行为;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因先行先试造成不可预见后果、突破现行政策规定但有利于贸易发展和市场繁荣、对操作环节和审批程序进行简化优化有利于提质提效和方便群众;尚不构成犯罪。免责办法推出以来,极大地鼓舞了义乌市机关各部门和公务人员的士气,全市推出205项创新承诺,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

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就是重视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农民群众是体制和制度的直接体验者,是体制和制度带来的利害关系的直接承受者,同时,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创造力。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每一个改革的历史阶段都生生不息,在每项改革突破中都展现出它巨大的正能量,农民群众的创造是我们政策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在改革实践中的许多成功做法都是由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正是依靠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鼓励农民群众创造性的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提炼上升为政策制度,才不断开创了义乌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组织领导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的高效行政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早在2002年,为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和农村“小五化”建设的指导,义乌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挂帅,市委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农办、国土、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20名骨干建立工作机构,指导、协调全市农村“小五化”建设。各镇(街道)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建立市领导和部门联系农村的制度,每位市领导和部门联系1—2个行政村。在此后的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行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中都延续了这一制度。

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义乌市将市级层面14个行政机关的57项行政管理权限下放给各镇(街道),扩大镇(街道)项目决定权,提高镇街用地、规划自,赋予镇街城市建设管理相关权限,方便了农民群众办事,增强了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两次向佛堂镇共下放78项市级行政管理权限。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转下页)(接上页)改革。在前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水务渔政、农业、建设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相关强制、监督检查职能,一并划转给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建立“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同时,推进行政执法权限下放,理顺了行政执法部门之间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与镇政府的关系,减少了多头执法,有效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问题,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在佛堂镇行政区域内,将19个部门依法行使的2163项处罚事项统一纳入佛堂镇综合执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