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政最新政策十篇财政最新政策十篇

财政最新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4:15

财政最新政策篇1

6月1日,集团组织为我们讲解了2020年最新金融财税政策和在企业的运用,培训结合疫情下的大环境,从七个方面为我们详细做了讲解,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就对这次的培训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徐晓莉讲师作为财税管理专家,多次受邀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知名企业提供科技提供税务咨询、税务筹划服务。她在培训上疫情背景下企业市场变化及企业盈利压力,疫情背景下国家人力成本政策,2020年税收政策及企业盈利预期,2020年金融政策与企业政策使用等内容进行解读,让与会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了直观而又全面的认识。

我根据培训总结了三大内容,一是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企业需要减负前行,财税政策率先发力。例如,在支持物资供应方面,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纳税人提供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等等。二是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不少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继苏州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疫情难关十条政策后,广东、上海、山西等多地也一系列政策,从降低融资成本、减免房租、减轻或缓缴社会保险费用、减轻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等方面,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三是针对当下政策,结合我们所在的环保行业,介绍了国家绿色发展以及基金产融结合的探索---构建环保产业发展的闭环之路环保产业从政策推动到市场驱动型会有较为长期的过度,期间,越来越多的环保资源(固废、废水、废弃等)随着技术创新将变为新的资源,环保的标准化、产业化、智能化、环保资源货币化、证券化、市场化将越来越明显。目前,环保产业急需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创新、高附加值技术的创新和模式创新,其中基础材料技术的突破成为消耗污染物存量、解决各种环保问题的当务之急。

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疫情期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税收政策的公告,并重点对陕西近期的市区两级惠企政策措施和申报流程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使大家对于如何申报最新出台的政策有了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更好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财政最新政策篇2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加今天的演讲,非常荣幸、非常激动,局党组倡导开展的读书演讲活动,目的在于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干部职工不仅在业务上合格,而且在政

治理论方面也要有较高的水平,从而为创建部级文明单位奠定基础。对此,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借此机会我就学习《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金部长的《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闪耀着理论创新的光芒。全书在总结中国财政政策运用的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较多的财政政策理论新观点,无论是从实践检验或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科学性。同时,该书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财政政策调控的四条基本经验,即:财政调控必须依据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这是财政政策作用的灵魂和关键;财政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财政政策必须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取得两大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财政调控始终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是全书的精华和灵魂,也是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指南。正是在对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指导下,该书做出了带有前瞻性的判断:财政必须在不断壮大实力的基础上,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税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重点支持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四个方面的制度;通过税收、补贴和财政投入等政策手段,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总之,《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将科学发展观融入中国财政政策转向调整过程,并以此为指导,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财政政策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及创新的重要著作。

《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给了我许多感悟和启迪,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应该研究周口财政努力的方向、研究周口财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矿产资源匮乏,经济结构单一,表现在财政上:收入总量小,支出缺口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来自于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低;县乡债务包袱沉重;财供人员过多。周口财政是名副其实的“吃饭财政”、“要饭财政”。面对我市的财政困难局面,我们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用发展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思路,改革财政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尽快实现我市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把周口的事情做好。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首先,要理清思路,增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作为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大幅度增加支农投入,正确处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投入责任,大力支持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特别在财政支农资金安排和使用上,既全面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最受益的事做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

其次,要抓住关键,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通过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

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第三,要围绕中心,着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农村经济财政“蛋糕”。积极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这个目标,把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块状经济、做优品牌产品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举措;把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形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四,要把握重点,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财政要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要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突破口,支持村庄建设和村容整治,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逐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五,提供保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支出需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目前,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系缺漏,保障不足,面向农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各项福利事业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形势决定了我们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期内可以是一个低水平的,但必须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体系,要使城乡居民在遭遇生活困境时都应当免于陷入绝望的境地,真正地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助”。

第六,强化管理,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各项制度

财政最新政策篇3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财税激励政策;医药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B

利用财税激励政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主要手段,我国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财税激励政策方面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目前缺乏财税激励政策对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效果的研究。本文以医药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对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激励政策进行了有效性的分析与评价。

一、财税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财税激励政策是政府为了鼓励特定对象更好更快地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财政和税收方面的鼓励政策。例如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者有倾向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或者减免税、实行低税率、出口退税等均属于财税激励政策。国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是从国家的角度为了帮助一定的对象而实施的宏观政策,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财税激励政策的实施会对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对于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效果,可用以下标准来衡量。

首先,研发支出标准。研发支出即R&D支出是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体现,R&D支出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自主创新的力度如何,只有R&D支出拥有了一定的规模,才表示自主创新有了坚实的基础。R&D支出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效果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财税激励政策是否能够推动R&D支出的发展,就成为了衡量财税激励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其次,经济效益标准。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努力地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目的就是为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虽然经济效益不是衡量自主创新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却是一个重要标准。任何一项自主创新活动无不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财税激励政策能否提升自主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水平就成为了衡量其是否具有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医药制造业财税激励政策比较

(一)财政激励政策的比较

1.美、法、日三国的财政激励政策。美国、法国、日本对医药制造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激励政策。具体的财政激励政策比较见表1。

2.我国财政激励政策。1993年颁布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产业化,从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863计划重点支持生物和医药技术等10个领域。

通过对我国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激励政策的研究发现,我国采取的是“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制度,所以就导致如果专利申请最终不能通过,申请人的技术秘密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且容易被他人模仿。我国的《专利法》并未考虑到新药的前期研发和审批造成的发明专利期限的消耗问题,直接导致了专利权人受益时间缩短,不利于提高医药制造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二)税收激励政策的比较

1.美、法、日三国税收激励政策。美国、法国、日本三国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些财政激励政策以外,还对医药制造业给予了大量的税收激励政策。具体的税收激励政策的比较见表2。

2.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目前我国激励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100余项税收激励政策当中,涉及的税种主要是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企业所得税是主导税种,约占税收激励政策总量的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医药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税收激励政策的重点。在我国现行的激励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100余项税收激励政策中,作用于研发环节的政策占15%,作用于研发成果的工程化环节的占10%,作用于工程化研发成果工业化环节的占30%,作用于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环节的占25%,作用于其他服务环节的占20%。由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税收激励政策主要作用于产业链的下游,而对产业链上游的激励政策仍然匮乏,这样就抑制了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开发的积极性。也导致了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缺少自主创新的成果,更多的是国外先进技术的“移植”。这种税收激励政策愈优惠,就会带来医药制造业技术空心化的进一步严重。显然,这种税收激励政策体系与国家激励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我国现行激励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已经采纳了发达国家通行的优惠方式,如直接优惠方式中的免征、减征和优惠税率,间接优惠方式中的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在我国现行激励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100余项税收激励政策中,直接优惠政策约为60%,主要采取免征、减征和优惠税率3种方式。而间接优惠政策约为40%,主要采取费用扣除、投资抵免、先征后退、亏损转结和加速折旧5种方式。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

三、对财税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灰色关联理论也称灰色关联度理论,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随时间或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称为关联度。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的程度越高,则表示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越低。

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

(一)灰色系统关联模型的建立

首先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再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参考数列y0(k)和比较数列yi(k)(i=1,2,…,m;k=1,2,…,n)。接下来将参考数列y0(k)与比较数列yi(k)对应k点(k=1,2,…,n)之差值的绝对值组成绝对差值序列Δ0i(k)。

然后通过公式求得灰色关联系数。具体公式为:

由于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点(即曲线上的各个点)上的关联程度值,关联系数不止一个,通过求各个关联系数的平均值,以便从整体上反映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该平均值就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关联度γ0i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数据输入及输出

在此灰色关联模型中选择医药制造业一些相关数据,将新产品销售收入(SaLeS)、研发支出(R&D)、主营业务成本(CoSt)以及生产总值(oUtpUt)作为参考数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t)、所得税(it)、政府投入(GoV)以及(Vat)作为比较数列,具体数值如表4和表5所示。

四、灰色系统关联模型输出结果分析及评价

通过表6的关联系数结果可以看出,以新产品销售收入(SaLeS)作为参考数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t)、所得税(it)、政府投入(GoV)以及增值税(Vat)的关联系数分别为1.29,1.45,1.25以及1.44。其中以it和Vat的数值最高,也就是对于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说,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而政府投入对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激励效果最差。但是以普遍标准来说,关联系数达到1.5算是正常效果,所以说这四项对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激励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也就是缺乏一定的激励性。新产品销售收入代表了医药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品的获利能力,而目前我国的财税激励政策对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激励效果还有待提高。

以研发支出(R&D)作为参考数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t)、所得税(it)、政府投入(GoV)以及增值税(Vat)的关联系数分别为1.43,1.49,1.17以及1.46。其中以it和Vat的数值最高,也就是对于研发支出来说,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而政府投入对于研发支出的激励效果最差。按照1.5的标准来看,这四项对于研发支出的效果虽然较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来说,其激励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研发支出是最能代表医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所以也说明了目前财税激励政策对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以主营业务成本(CoSt)作为参考数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t)、所得税(it)、政府投入(GoV)以及增值税(Vat)的关联系数分别为1.67,1.71,1.37以及1.78。其中以it和Vat的数值最高,也就是对于主营业务成本来说,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而政府投入对于研发支出的激励效果最差。以主营业务成本为参考数列得到的关联系数的值普遍偏高,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以及增值税的系数值均超过了1.5,也就是说这三项对于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激励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也就是比较有效的,而政府投入的关联系数仍然低于1.5,所以其对于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激励效果并不是很好。

以生产总值(oUtpUt)作为参考数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t)、所得税(it)、政府投入(GoV)以及增值税(Vat)的关联系数分别为1.64,1.72,1.39以及1.77。其中以it和Vat的数值最高,也就是对于生产总值来说,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而政府投入对于研发支出的激励效果最差。以生产总值为参考数列得到的关联系数的值普遍偏高,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以及增值税的系数值均超过了1.5,也就是说这三项对于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激励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也就是比较有效的,而政府投入的关联系数仍然低于1.5,所以其对于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的激励效果并不是很好。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于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效果要好于政府投入对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效果。但是税收激励政策的激励有效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因为税收激励政策对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而对于财政激励政策来说,就应该大力提高其对于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有效性。以目前的结果显示,其激励效果不明显,并不能够带来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为我国对于医药制造业财政激励政策大部分都是行政政策,对于数据的获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所以此处涉及的财政激励政策仍然比较片面,对于更深层次的方面,还应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李川.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张泽一.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石英华.提升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9(8).

[4]范柏乃.面向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张平.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江苏商论,2008(6).

[6]孙丽丽.法国制药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启迪[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7]阿丽塔.国内外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2008.

[8]张成宝,闫军,杨悦.国外药物研发政策特点与政策导向[J].中国执业药师,2009.

[9]杨莉,李野,徐莹.美国的新药研发激励政策[J].中国新药杂志,2007(13).

财政最新政策篇4

(一)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地方政府财政对新农也应给予补贴,地方财政在实际操作中分别实施了“入口”补贴和“出口”补贴。“入口”补贴主要包括:对农民实行个人缴费每人每年至少补贴30元,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高补贴;实行“多缴多得”的政策,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进行适当的奖励;农村困难户,政府对重度残疾等特殊农民困难户实行代缴其一部分或者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的政策。“出口”补贴政策包括,东部地区基础养老金部分50%的补贴资金由中央安排,50%由地方安排,中西部地区全部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缴费超过15年以上的农民,地方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

(二)个人缴费就是指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三)集体补助是指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一)新农保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

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主要是指政府在实施“新农保”过程中,通过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为参保者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参加到该制度中,并以多缴多得的方式鼓励参保者选择更高的保险级次。“新农保”作为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为获得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费用,同时与传统农村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农村低保等政策措施相配套,共同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后的基本生活。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保障意识也比较淡薄,另一方面以前“老农保”政策其保障水平较低,甚至失去保障意义,或多或少影响着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和对政府举办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信心,从而给“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带来了困难。因此,基于多种原因,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政策将从“入口”和“出口”两环节对参保者进行补贴,这将极大地推进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应当地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各地常见缴费标准见表1。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对缴费档次进行适当的调整。参保的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标准,实行多缴多得的政策。目前,从全国试点地区来看,不同地区因不同情况对《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进行了调整。目前政府采用“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来激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但是,现实情况与政府意愿相悖,同类地区中个人账户缴费的财政补贴方式差异,并没有显著改善参保农民的缴费档次选择。大部分农民还是选择了缴费标准比较低的档次,这表明了多缴多得的政策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政府预算的激励作用。根据金刚对辽宁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实证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激励效应是否有效,要受到边际补贴水平和政策信任程度的共同约束,参保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政策信任程度越高以及财政补贴方案的边际补贴水平越高,“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的激励效应就越有可能实现。由于养老金必须在个人退休之后才能领取,造成养老保险强制性储蓄的流动性较低,因此,在强制养老保险和私人储蓄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个人会更偏好于流动性较强的私人储蓄。

(二)中央对各地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资金效率低

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内部地区地方财政实力分析了解不足,没有确切地掌握其地方财政的实力,中央政府只采取了一视同仁的补贴政策对各地进行补贴,有些省份老年人口抚养负担沉重,地方财政实力不足,中央财政补贴较少,所以农民的补贴就少之又少。从农民的养老需求来讲,在物价飞速上涨的当今,55元的基础养老金如杯水车薪,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力度依旧相对较弱,而且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只补助50%。综上所述,从总体上来看,中央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投入不仅不够充足,且分配很不均衡,这些情况的发生,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能力有关,使得农民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财政补贴政策可持续效应

1.积极效应

财政补贴政策在“新农保”制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养老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是“新农保”制度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充足的有效需求和政府能力范围之内的有效供给相对应,“新农保”制度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的保障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真正发挥养老保障的作用,也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作为国民的最基本权利。

2.新农保中养老金替代率较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农民退休时的养老保险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从广义上来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主要包括农村个人账户替代率、基础养老金替代率、社会统筹基金替代率及家庭替代率,从狭义上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即人账户替代率和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物价在飞速的增长,而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会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只给予人均55元的补贴,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的农民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但是对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并无多大的作用,犹如杯水车薪。基础养老金替代率的降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对于新农保参保的心理预期,大部分农民参加新农保制度,主要是为了60岁以后能够每月领取其最低基础养老金,如果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降低太多,基础养老金的金额太少,使广大农民心理产生较大的落差,那么必将影响广大农民对新农保参保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健全新农保法律制度

目前新农保的实现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但是该文件存在制度效力过低和约束力低下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制度的效力性和约束性,中央政府要随着各地的试点的真实情况,对新农保制度制财政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来约束和规范新农保制度财政政策的实行,使新农保能更好地实施和推广。尽快固定中央政府财政责任,同时以法律的形式建立中央政府在新农保制度中的财政支出增长机制,保证中央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加紧制定和出台关于新农保制度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使新农保制度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财政监督的效力,进而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明确各级政府在新农保中的财政补贴责任

中央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在新农保制度中的主要责任,要承担新农保制度中最终的风险,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财政担保机制,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新农保制度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由于各地农村居民的数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财政收入的差异,各级地方财政的财政支付压力也有大有小,对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补贴的分担额度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县农村人口的数量,合理的划分财政负担比例。在财政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级政府可以多承担一些财政补贴的责任,在比较贫困的县可以相对少承担一些补贴责任。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主设定承担的比例,然后再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实施和管理,制定出一个最低限度。

(三)完善财政补贴激励制度政策

在新农保制度政策的推广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财政补贴政策激励效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此情况,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农民多缴费、长缴费,实行多缴多得的政策。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央应当提高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有所提高,激励和吸引更多的农民来参保。从地方的角度来看,各省应积极响应新农保政策中多缴多得的号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宣传和鼓励农民多缴费、长缴费,激励农民结合自身选择高档次的缴费标准,使参保农民尽可能多的获得基础养老金。

(四)加大对“新农保”财政投入力度

财政最新政策篇5

一、实现一个目的:创建大众财政新体系

构建大众财政框架是我国财政改造的目的模式和选择取向。从肯定程度上讲,也是深化效益财政配置的重要契机。其重要表现在:第一,创建大众财政体系要求科学处置惩罚当局与市场的干系,要求当局以充实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底子性作用为目的,以补充市场失灵为着力点,维护和推行财政职能,订定和实验财政政策。在大众财政框架里,财政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干与力度及其效果现实上增大了,财政将以市场为依托和准则,越发积极有用地到场社会经济运动,从而大猛前进财政配置资源的屈从并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创建大众财政体系要求财政以大众范畴为职能范畴,属市场范畴的大众付出就要退出,属大众范畴的大众付出就要到场和增强。这样可以优化财政付出布局,使财政投资突出重点,从而前进财政投资的范畴效益,增强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第三,创建大众财政体系,将当局与一样平常盈余性的市场运营主体区别开来,当局不再到场盈余竞争。这不光大大淘汰了财政投资危害,淘汰了财政资金的丧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使财政付出越发看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进。从这个角度看,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是配置效益财政的一定选择和最佳途径。第四,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有利于前进财政收入质量。在大众财政框架里,税收是大众商品和大众服务唯一公正的价钱表现情势,也是大众财政的唯一公正的底子收入要领。因此,创建大众财政体系一定要求理顺分配干系,加大费改税的力度,前进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这将有利于前进财政收入质量。第五,创建大众财政体系有利于理顺各级当局的财政分配干系。各级当局可以凭据大众商品的层次性、外部性等属性和地域内市场失灵状态来界定各级财政的运动范畴和范畴,这有利于各级财政明确和变革财政职能,有利于各级事权的公正分别和财权的科学确定,从而使各级财政分配干系越发清楚、科学和范例。字串5

配置效益财政的历程与创建大众财政体系的历程是相互讨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财政因此餍足社会大众须要为目的的财政运动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财政范例。而效益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财政运行机制和运行要领,因此财政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财政运动模式。这样,配置效益财政理所虽然要以创建大众财政体系为目的。财政运动如果逾越了大众财政体系就不行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目的。因此,大众财政为效益财政配置确定了目的定位和刚强尺度。而效益财政作为一种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要领,又为创建大众财政体系办理了实现情势标题。我们以为,大众财政增强了效益财政的生命力,效益财政也为大众财政增加了活力,两者的有机团结,将发挥最佳效应,从而将极大地促进财政振兴。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政事情中必须以大众范畴为运动范畴,准确处置惩罚当局与市场的干系;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底子取向,准确处置惩罚财政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干系;必须以财政创新为底子本事,准确处置惩罚财政自我调治、自我改造、自我生长的干系,从而实现效益财政配置与构建大众财政框架的最佳配合。这敷衍推进新时期的财政改造与生长,促进财政的全面振兴,实现创建稳固、平衡、壮大的财政目的,有侧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字串8

二、前进两种本事:财政气力和财政创新力

振兴财政的历程便是一个不停强化财政气力和增强财政创新力的历程。前进财政气力和财政创新力是新时期效益财政配置的中心使命,是创建平衡、稳固、健全的财政机制的须要,是抵抗财政危害的保证。

1.财政气力。财政气力是指推行财政职能、完成财政使命、实现财政目的的本事,包罗财政罗致本事、财政调控本事和财政保障本事。深化效益财政配置必须以增强财政气力为着眼点。增强财政气力首先要增强经济气力,由于经济生长的状态决定了财政大概得到的财力。在大众财政框架下怎样增强财源配置,壮大财政底子,是效益财政配置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其二,增强财政气力须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造。在经济生长水温和经济气力范畴肯定的情况下,财政体制决定了当局现实得到财力的多少。当前,尤其要看重议决体制调解,增强省级财力,前进省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其三,增强财政气力,要充实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包罗运用财政转移性付脱本事,比如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财政补贴和重要针对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等本事以前进住民可付出本事和增长即期斲丧;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等经济本事,以充实变更和吸纳社会资金到场底子步伐、高新技能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有选择地运用加快折旧、投资抵免、税出入出等本事,以引导经济布局调解、产业升级、技能创新和出口需求。着末,增强财政气力要增强财政办理与监视,分外是增强对财政经济形势的预测、分析和监控,实时分析和掌握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抵牾和标题以及财政危害因素,创建财政后备基金,增强财政抗危害本事。

字串6

2.财政创新力。财政创新历程是财政自我调治、自我顺应和对外开释财政能量的历程,效益财政配置应牢牢围绕前进财政创新力开展事情。首先,要增强体制创新。议决体制创新,增强各级财政自主理财、自求平衡的积极性。当前应议决创新,完满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财权、事权分别和转移付出制度的创建上取得新突破。其二,要增强办理创新。要不停分析达政办理中的新标题、新事物,不停探索财政办理的新思绪、新要领,开心创建财政办理的新模式,实现财政创新制度化、一样平常化和体系化。其三,要增强政策创新。对地方财政来讲,财政政策创新重要是科学选择和运用财政政策创新本事和创新东西,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心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实现财政政策同钱币政策、公债政策的调和配合。当务之急是要充实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保证、财政债券等本事和东西,发挥财政对经济的反周期调治作用。

财政最新政策篇6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1稳定性

在中囯的宏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支持下,中囯的GDp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趋势。但是,随着囯内经济市场投资行为与消费者行为的不平衡加剧,中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大幅波动。目前,一些行业受到高价值货款的影响,表现出生产能力小而盲目扩张的矛盾局面,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市场产品发展问题。与此同时,虽然中囯的绿色生产模式已经做了很长时囘,但许多企业仍然采用高消耗、高污染、高负荷的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影响,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可持续了健康发展。因此,囯家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调控。

1.2公平性

经济发展既要兼顾发展水平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公平性是中囯经济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囯正致力于通过政策支持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例如对低收入预期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扶持等多项社会保障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内部员工和工人无法充分享受到中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囯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1.3不平衡性

政府投资是中囯实施的诸多财政政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政府干预市场过度或投资过度可能导致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能力将被削弱,市场竞争环境相对紧张,将导致恶性竞争和高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囯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2.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1相互促进

财政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基本发展方向指引。同时,经济发展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后,财政政策自然会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完善。而且,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领域和多层面的,对财政政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财政政策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促使财政政策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2相互依存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因此,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离不开经济发展,脱离了经济发展谈财政政策就是空谈,脱离了财政政策谈经济发展就是纸上谈兵。财政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使命。

3.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制定基本的财政政策阶段

在起草财政政策的初始阶段,通过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具体、完整的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之囘的关系,财政政策将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囯家经济的未来发展。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取得良好的开端,并尽一切可能避免囯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无}'去控制的局面。

3.2财政政策的实施阶段

囯家颁布的所有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实施阶段,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字形式的法律法规逐渐成为具体的经济,财政政策逐渐成为市场调控的手段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市场的内部调节和政府的第二个作用是实现囯内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和良好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和较快发展水平。

3.3改善财政政策阶段

由于制定和实施的所有财政政策,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财政政策实和完善。目前,中囯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因此,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阻碍经济监管是不明智的,不建议采取“稀缺”措施,应制定更加优化的,具有前瞻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4.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4.1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囯西北地区,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财政政策,在其正确指引下,积累新的发展力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实施的财政政策比西北地区的财政政策更加系统性更加灵活性,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目前,北上广深作为囯际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地区。财政政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使得我囯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

4.2财政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囯的经济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囯家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深入合作和长远发展。中囯财政政策的稳步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保证,为了维护中囯和其他囯家的经济利益,随着中囯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囯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强大新生力量。财政政策不仅会影响中囯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发展。

5结语

总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包括影响中囯囯内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考虑到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囯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可通过制定并完善技术创新投资、企业补贴、减税等相关财政政策,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调整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中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1]耿凯我囯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问题[J]现代经济

财政最新政策篇7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 积极财政政策 原则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演变 

 

(一)计划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苏联财政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理论,即“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分配论”以财政活动满足国家职能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通过透过财政的现象抽象出财政的本质,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基本属性是公平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这一认识不仅正确揭示了财政的本质、主体、目的,并且搞清了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制约关系,这具备了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分配论”狭窄化的倾向,它片面强调财政分配的独立性、强制性、无偿性、服务性,其代表形式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无所不包的“大一统财政”,由此其局限性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二)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1992年,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财政学界开始注重对源于西方的“公共财政论”的认识与辨析。在保留“国家分配论”原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吸收了大量市场经济的内容,对自身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等进行了修正、补充和完善,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与西方财政理论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出现了融合,对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公共财政论”的认识得到清晰化和具体化。 

1998年12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及相关原则,包括以下四个要点:一是调节市场资源配置;二是保证公共支出;三是促进公平分配;四是做好宏观调控和转移支付工作。其后,各个方面对公共财政的讨论得以全面展开,并最终将其明确写入了中央全会的文件和国家发展规划。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再到十七大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逐步成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识。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 

(一)1998-200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面对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果断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等手段筹集资金,1998-2004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用于交通通讯、农林水利和生态保护、城市设施等基础建设。实践证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短期政策的长期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有所扩大,财政风险也相应加大;主要依靠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对民间投资和消费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经济增长形成对财政政策的依赖,政策退出受到相关利益部门的制约,积极财政政策难以淡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并没有明显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无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桥梁,后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进作用呈现出递减趋势。 

(二)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 

2008年下半年,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我国政府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所以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更加突出了民生、“三农”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支出,投资范围更宽,力度更大,更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民生支出是指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支出的汇总。据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数据,2009年安排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63亿元,教育、医疗、社保等投入将间接拉动消费增长;为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 

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财政资金,形式较为单一。时隔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工具更加丰富,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 

 

在我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反危机的特殊手段,是一种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从中、长期来说,应当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早晚要淡出或退出。危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轨道 

2009年,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拉动下,我国gdp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实现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但是,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没有改变,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甚至带来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随着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投资计划的完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而社会投资比重偏低、民间投资活力不高成为投资可持续增长的瓶颈;信贷过度投放加大了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总体上消费需求有所回升,但主要靠的是政策拉动,四万亿投资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投资和消费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增长无以为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稳定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二)对外贸易发展稳定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需空间急剧缩小,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跌至谷底,3月份开始出现连续环比增长,10月进口值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11月进出口总值月度指标也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但总起来讲,全年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4.2%;2010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降幅近80%,而3月份出现月逆差72.4亿美元,这是自2004年5月以来我国首次出现月贸易逆差。长期以来,对外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最近两年的对外贸易数据也说明我国的外需情况还不稳定,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三)财政的承受能力 

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财政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积累很高的财政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曾一度从1997年的不足1%提高至2002年的2.6%,赤字规模最高扩增突破3000亿元。但随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2007年财政赤字率只有0.8%,2008年更是一路下滑至0.6%。按照国际惯例,3%是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即使2009年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下我国财政赤字率也不足2.9%,所以目前的财政风险还是可控的,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而且还留有一定的继续操作空间。 

2008年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初步企稳向好,但经济在总体上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我国仍处于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让我国经济真正回暖、站稳并最终走出危机,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积极财政政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需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加快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改革,稳固经济基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公共财政体制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则 

 

(一)既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实践证明,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种反危机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能有效促进经济复苏。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现阶段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持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同时,要把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应对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要谋篇布局,统筹兼顾,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协调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职能。同时,适应财政调控方向的变化,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引导企业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突破传统的、偏重于经济建设的供给模式,向以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新模式转换。 

(三)既要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又要引导社会参与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要改善民生就要持续不断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财力是有限的,因此非完全公共产品的投入没有必要完全依赖财政资金,一定程度上应允许甚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管理,只要政府政策得当,特别是赋予社会资本应有的获利机会,少量政府投入便可以调动起大量民间投资,有效提高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模式,为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奠定牢靠坚实的基础。 

(四)既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又要加强监督管理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时间不长,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针对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应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继续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起财政体制的外部监督体系,形成人大、审计、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管,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平.中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09(3) 

2.朱志刚.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n].人民日报,2008.8 

财政最新政策篇8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成为人们的共识。2008年下半年,面对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阻止了经济的下滑,实现了经济复苏。但是,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还不成熟,适应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向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在回顾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立足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指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掌握的原则。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积极财政政策原则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演变

(一)计划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苏联财政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理论,即“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分配论”以财政活动满足国家职能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通过透过财政的现象抽象出财政的本质,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基本属性是公平性和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这一认识不仅正确揭示了财政的本质、主体、目的,并且搞清了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制约关系,这具备了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分配论”狭窄化的倾向,它片面强调财政分配的独立性、强制性、无偿性、服务性,其代表形式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无所不包的“大一统财政”,由此其局限性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二)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1992年,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财政学界开始注重对源于西方的“公共财政论”的认识与辨析。在保留“国家分配论”原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吸收了大量市场经济的内容,对自身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等进行了修正、补充和完善,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与西方财政理论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出现了融合,对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公共财政论”的认识得到清晰化和具体化。

1998年12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及相关原则,包括以下四个要点:一是调节市场资源配置;二是保证公共支出;三是促进公平分配;四是做好宏观调控和转移支付工作。其后,各个方面对公共财政的讨论得以全面展开,并最终将其明确写入了中央全会的文件和国家发展规划。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再到十七大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逐步成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识。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

(一)1998-200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面对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果断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等手段筹集资金,1998-2004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用于交通通讯、农林水利和生态保护、城市设施等基础建设。实践证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短期政策的长期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有所扩大,财政风险也相应加大;主要依靠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对民间投资和消费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经济增长形成对财政政策的依赖,政策退出受到相关利益部门的制约,积极财政政策难以淡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并没有明显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无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桥梁,后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进作用呈现出递减趋势。

(二)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

2008年下半年,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我国政府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所以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更加突出了民生、“三农”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支出,投资范围更宽,力度更大,更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民生支出是指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支出的汇总。据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数据,2009年安排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63亿元,教育、医疗、社保等投入将间接拉动消费增长;为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

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财政资金,形式较为单一。时隔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工具更加丰富,运用的政策工具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

在我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反危机的特殊手段,是一种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从中、长期来说,应当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早晚要淡出或退出。危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轨道

2009年,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拉动下,我国GDp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实现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但是,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没有改变,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甚至带来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随着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投资计划的完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而社会投资比重偏低、民间投资活力不高成为投资可持续增长的瓶颈;信贷过度投放加大了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总体上消费需求有所回升,但主要靠的是政策拉动,四万亿投资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投资和消费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增长无以为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稳定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二)对外贸易发展稳定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需空间急剧缩小,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跌至谷底,3月份开始出现连续环比增长,10月进口值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11月进出口总值月度指标也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但总起来讲,全年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4.2%;2010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降幅近80%,而3月份出现月逆差72.4亿美元,这是自2004年5月以来我国首次出现月贸易逆差。长期以来,对外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最近两年的对外贸易数据也说明我国的外需情况还不稳定,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三)财政的承受能力

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财政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积累很高的财政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曾一度从1997年的不足1%提高至2002年的2.6%,赤字规模最高扩增突破3000亿元。但随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2007年财政赤字率只有0.8%,2008年更是一路下滑至0.6%。按照国际惯例,3%是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即使2009年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下我国财政赤字率也不足2.9%,所以目前的财政风险还是可控的,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而且还留有一定的继续操作空间。

2008年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初步企稳向好,但经济在总体上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我国仍处于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让我国经济真正回暖、站稳并最终走出危机,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积极财政政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需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加快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改革,稳固经济基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公共财政体制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则

(一)既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实践证明,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种反危机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能有效促进经济复苏。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现阶段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持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同时,要把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应对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要谋篇布局,统筹兼顾,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协调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职能。同时,适应财政调控方向的变化,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引导企业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突破传统的、偏重于经济建设的供给模式,向以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新模式转换。

(三)既要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又要引导社会参与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要改善民生就要持续不断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财力是有限的,因此非完全公共产品的投入没有必要完全依赖财政资金,一定程度上应允许甚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管理,只要政府政策得当,特别是赋予社会资本应有的获利机会,少量政府投入便可以调动起大量民间投资,有效提高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模式,为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奠定牢靠坚实的基础。

(四)既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又要加强监督管理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时间不长,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针对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应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继续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起财政体制的外部监督体系,形成人大、审计、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管,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平.中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09(3)

2..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n].人民日报,2008.8

3.段炳德.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评价及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9.5

4.谢旭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n].经济日报,2008.11

财政最新政策篇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协调的运用无疑在这一成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性,在实施中注意二者的共性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

从根本上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使供给与需求在变动中保持在一个最优的结构进而使社会经济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从实施手段上来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二者通过政策来达到调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好,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而是需要相互弥补分别利用双方的优势来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以08年金融危机为例,在危机初期,为了扩大需求,我们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的中后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心就由扩大需求转移到需求平衡方向上,力图使供给需求的结构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相互配合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二者在协调中起到了制约还为经济发展设置了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契合度,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之一。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配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限制

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操作空间有限,货币政策不仅要使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还要使外币币值稳定,这就让货币政策陷入一个两难的选择,既要治理通货紧缩同时又要防止经济过度膨胀,然而对于这个选择,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比如,央行通过操作外汇市场来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不断地购进美元却减少人民币的发行,使外币成为货币增加的重要来源,又比如说,央行通常发行短期国债来进行市场操纵而财政部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债券,这就使央行在市场操作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财存款的日益增长趋势,导致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上来看,各级政府在央行的比例逐渐增长,而且在一年内的不同季度中呈现不同的波动。在一个年度内,往往前11个月内央行财政存款余额会上升,这是由于发行国债和税收入库导致的,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的递减,而在第12个月,由于财政支出加大,央行的财政存款就会减少,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会相应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抵触,使货币政策更难进行。

(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难以在实施中发挥最大效力

首先,两大政策存在内部的不协调因素。通过财政政策能够使财政支出增加,可是同时却忽视了税收在相等时间内的减少,而货币政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物价和就业二者之间的矛盾,因为很难再短期内满足物价稳定的同时又使就业量也随之提高,而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而又会演变成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国内经济无法持续平稳的上升。

另外,由于财政部与银行缺乏沟通机制导致在拟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充分的相互协调还相互抵触,这可以体现在1.当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等积极地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而货币政策则采用通货紧缩政策加重了财政风险。2.财政部与金融部的步调不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在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利率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下调步调不一致。例如,当国债发行未结束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却下调,致使财政部压力增大,造成短时间内债券市场的混乱。

(三)两大政策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并且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不健全

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财政政策在市场中的功能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则更注重于经济总量的调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两大政策在调节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调控实施的方法以及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最终导致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对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缓慢,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率的解决(核心问题主要是指近年来我国的社会资金总量持续增长导致社会资金结构失衡,大量的资金盲目的流失现象)。

再说第二个方面,如前述,财政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两大政策定位不准确的一个重大因素,那么,它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呢?在一个标准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投资与政策融资应该将大部分额度投向于农业领域,基础性产业领域以及经济领域。可是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讲财政投融资大量运用于大型的商业和金融领域,这就使货币政策实施起来倍加艰难,同时也为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设置了障碍。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一)在两大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调控过程中的功能

第一,要在财政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加强货币政策在稳定市场需求方面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重新为货币政策制定新的目标,使之更加科学化并合理运用与货币有关的各种金融工具来作为辅助手段,我们可以相对的降缓货币在供应量方面的增长幅度,控制货币投放的总量,完善货币的信贷结构,我们还可以重视汇率变动在社会总需求方面的作用,对汇率变动的区间适当的放宽,提高人民币的升值空间,降低社会总需求的操作难度。

第二,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功能。首先要改变对货币政策的“过度有用性”观点,放弃企图完全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变现存问题的看法,因为货币政策是通过稳定总需求来为市场经济创造货币环境,而财政政策则是在优质的货币环境中通过对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对总量的调节,所以既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稳定施行又要加强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至关作用。

(二)加强国债管理,完善国债的市场结构

首先,在国债管理方面要做到三点。第一,应该发行多种国债,增加国债发行的类型和涉及的领域,还要扩大国债的发行量。第二,应该逐步降低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门槛,解除商业银行进入国债市场的限制。因为,只有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第三,对国债利率进行调整,一直以来国债利率都普遍高于银行存储利率及其他金融产品利率,这不利于形成市场化利率。

其次,完善国债市场结构。1.要改变国债的投资方向,减少政府性投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建设,教育,环境建设领域2.在发行长期国债的同时适当增加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发行量,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工具之一就是短期国债,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短期国债才能更加利于央行对宏观经济的把控使两大政策在操纵起来更加的容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在各个时期,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必须适应那个时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调控的目标,因此在不同的时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经济膨胀时期,财政政策通常是利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来降低社会需求,货币政策利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降温,并且这一时期是以货币为主导,财政政策为辅的理念,而在经济低迷时期,货币政策通过对资金投放量的控制来调整产业结构,财政政策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所以,要特别注意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拟合。

财政最新政策篇10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轮经济上升期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使然。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政治周期”推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性因素影响以外,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迅速升温也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走出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可谓功莫大焉。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再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也不宜再以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刺激总需求扩大。对此,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选择了适度从紧的取向。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如果继续在“积极”的道路上前行,势必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另外,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仅长期建设国债就累积达到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这些都为财政运行本身带来不小压力。因此,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现行财政政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时刻。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金税、金盾和金财工程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税收实际征收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4306.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1.79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预算60.7%,这是近年来同期增收最多、增幅最大、完成进度最好的一年。虽然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放缓(如清欠出口退税、部分偏热行业引起的税收增加部分将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放慢等),但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仍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压缩赤字、减发国债和支持改革提供了可能。

   其次,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缩小扩张力度,实际上在进行淡出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04年维持了3198亿元的赤字,没有安排新增赤字。随着GDp的增长,实际的赤字率(赤字/GDp)较之去年有所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由2000-2002年的每年1500亿元,调低到2003年的1400亿元,2004年又减少至1100亿元,并且明确承诺将逐步停发。(3)2003年10月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率在总体上降低了3个百分点。(4)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向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实践不仅为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心理预期,这将减少政策调整的难度和阻力。

   二、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从扩张性政策逐步转向平衡性财政政策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淡出”或“转向”。但是对如何调整,调整的程度、力度和方式,调整后政策的新作用点等问题则存在争议。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把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界定清楚。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fiscalpolicy,亦称自决的财政政策)和“内在稳定器”(thebuilt-instabilizers,亦称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又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国债和税收。平衡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亦即不应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及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应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而所谓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二是指政府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平衡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采取同幅度对冲性政策组合,比如减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组合,或者增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组合等。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周期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给予较多关注,但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还很薄弱。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正应该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总量上,平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维持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至少要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并保证不出现新的赤字。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一方面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能源、交通等瓶颈部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财政资金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实行平衡性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对冲性政策组合,努力实现预算平衡,优化支出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平衡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表述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的名称选择上可考虑三个标准:(1)是否代表了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的政策类型;(2)是否明确表明政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3)是否能准确传递政策信号,便于更多的人理解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

   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名称选择,大体上有以下7种主张:(1)“适度的”或“温和的”财政政策;(2)“可持续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稳健的”财政政策;(5)“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6)“结构性”财政政策;(7)“中性”财政政策。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第一种提法,“适度”只是描述了政策的作用程度,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方向并没有指示,可以适度扩张,也可以适度紧缩,不便于引导预期,对于以上三个标准都不满足。而“温和”的提法,包含了程度减轻、柔和、适度和不过分等意思,可能会给人逐步降低和减少扩张幅度的预期,但是容易引起误解。关于“可持续”的提法,强调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收支平衡、不搞无米之炊,并使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提法带有中长期特点,但对短期宏观经济调节的导向比较模糊。至于“相机抉择”的提法,其直接混淆了财政政策的类别和具体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导向并不清楚,显然也不合适。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支撑点在于认为我国当前财政政策既然不扩张也不紧缩,那么选择稳健的提法正合适宜。其实不然,仅从“稳健”一词很难判断出政策的方向和趋势,虽然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也采取了“稳健”的提法,但是就其政策执行的实质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所以称稳健,其强调的是在松动银根、支持增长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防范金融风险。这样来,如果财政政策也称“稳健”的,则可能使人们比照货币政策来理解,而形成继续扩张的错误信号和预期。因此,这个提法不满足第二、第三条标准,显然也不合适。至于第五种提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的确存在呈现局部偏热,警惕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还没有需要进行全面紧缩的时候,而且宏观经济本身还存在再次步入通货紧缩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提法不满足第一条标准。而主张使用“结构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应该说其抓住了我国财政政策调整后的主要着力点——支持结构改革。但是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名称,它并没有标明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结构调整可以在扩张中进行,也可以在紧缩中进行,即不满足第二条标准,所以也不太合适。

   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西方经典财政理论对“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Fiscalpolicy)并没有严格界定,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主张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政府干预主义的观点,将财政政策定位于扩张性与紧缩性之间,强调在总量上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第二层意思,其实质与平衡性财政政策是一致的。但是,平衡性财政政策有一个硬指标——预算平衡,而我国当前3198亿元赤字的削减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会给人们传递过于“严格”的信号,容易误解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此外,中性财政政策也可能被误解为政府“无所作为”和“经济中立”,不利于准确反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

   据此,我们建议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应为“适中的”,“适”表明渐进和适度的意思,标识了政策的力度,同时也留下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而“中”则表明政策调整的方向,强调不偏不倚,介于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之间。“适中的财政政策”这一提法,能体现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考虑到削减赤字的渐进性,预算收支平衡应当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达成),并能体现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将“有所作为”的态度,又能反映政策调整的渐进性特征,而且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所理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我们提出的三个判断标准。

   四、“适中的”财政政策实施要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适中的”财政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