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管理制度十篇能源管理制度十篇

能源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13

能源管理制度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

第三条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节能及节能新技术发展等情况,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工作。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将根据重点用能行业特点制定下发相关行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支持范围、技术要求等内容。

第五条申请享受补助资金支持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要求;

(二)项目已经审批、核准或备案;

(三)主要建设条件基本落实;

(四)符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其他要求。

已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资金支持的项目,补助资金不再支持。

第六条补助标准原则上根据示范项目投资规模并综合考虑节能效果、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由企业提出资金申请报告,按属地原则报项目所在地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企业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省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核汇总,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九条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对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核,确定支持项目和补助资金。

第十条财政部将补助资金预算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并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补助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相关政策,督促示范项目实施,保证项目按时完工,并实现节能效果。

第十二条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的地方,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追回相关项目的补助资金,责令地方财政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整改,并视情况对相关省份给予一定处罚。

第十三条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能源管理制度篇2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能源资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促进农村能源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富民计划,根据《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村能源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能源,是指沼气、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第四条市、县(区)主管农村能源工作的部门(以下称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所属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能源建设的管理、推广工作。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国家农村能源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

(二)制定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农村能源项目和农村能源建设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

(四)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项目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审查、设计、监督、质检、验收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第五条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区)、乡(镇)应当建立健全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农村能源科普教育和技术服务。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计划。

第八条鼓励开发利用农村能源资源。实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将农村能源建设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开发扶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农村能源综合效益。

第九条对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有重大发明创造以及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开发与利用

第十条市、县(区)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农村能源资源、用能结构、用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并由同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村能源的技术研究,积极推广省柴节煤卫生灶、秸秆气化、固化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荧光灯、太阳能灶和太阳能暖房。

第十三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按照统一规划修建沼气池,对沼气发酵残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建设生态富民家园。

第十四条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能覆盖或未能覆盖的区域以及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产企业,按《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要求修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生产废水治理大中型沼气净化工程。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第十五条从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净化工程设计或者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和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污染治理证书,并接受当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必须经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取得由国家统一制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对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下列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后,其初设方案必须经市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一)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净化沼气工程;

(二)处理生产有机废水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净化沼气工程;

(三)日供气300立方米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气化、固化设施。

第二十条沼气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凡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一条外地到我市承担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和技术人员,须报市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农村能源建设管理部门有权对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被检查者应如实提供建设情况和有关资料。

第四章生产与经营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生产、经营的农村能源产品进行质量抽查。

第二十四条农村能源开发与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必须经试验证明是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未经鉴定或鉴定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和向社会推广。

第二十五条农村能源产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四川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

禁止生产和经营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村能源产品。

第二十六条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推广和产品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农村沼气池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农户新修建一口沼气池,可批准利用15—20平方米面积的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第二十八条各级政府应将农村能源建设投资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规划,逐年增加投入,促进农村能源事业与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

第二十九条各级财政在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扶贫资金时,应配套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三十条生产、生活废水治理净化沼气工程,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设单位应当在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中安排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建设。

第三十一条对开发和节约的农村能源高新技术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信贷扶持,安排农村能源、新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或其它项目信贷优惠。

第三十二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财政、税务行政机关批准,给予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的企业税收优惠,推动我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非法从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依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农村能源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未按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施工,造成农村能源工程设计、施工重大质量事故或者重大伤亡事故的,按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应当负责赔偿;县级以上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可对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营业为目的从事沼气生产、太阳能利用的,依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能源管理制度篇3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评价,以此来实现对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检查和评价,确保员工能够拥有高效的工作效率,这种绩效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除了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之外,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应该进行绩效评价,以此来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近几年才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进行研究,虽然成功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使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脚步大大加快,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1、让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对于管理制度就不够重视,也就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视。这种现象,严重限制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点,从我国民营企业所具有的经营难、寿命短的特点上就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来。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价,能够让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让企业在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有效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理论和绩效评价进行结合,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1]。

2、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提升,将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提升形成最直接的影响。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价,就能够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还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特点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改革与创新,时刻赋予企业充足的发展活力。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分析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检查和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来确保员工能够拥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价也是一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效率”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此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就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行为以及结果三个方面综合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进行评价。在这三个方面中,制度的能力和行为是产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基础,只有制度的能力和行为得到了保证,才能保证制度绩效。因此,二者都构成一部分潜在绩效,而制度结果,是绩效的直接现实,属于现实绩效,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只有在综合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才能够构成完整的制度绩效,实现对制度绩效的评价[2]。

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指的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制度规范、整合、协调、激励等制度行为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结果。这三个相关联的部分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全部内容。然后,对结合起来的所形成的全部内容进行评价,也就是所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为企业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结果科学合理,所以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和阶段,然后对这些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再进行绩效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对企业的员工绩效、部门绩效等都进行详细的绩效评价,而不同的绩效评价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和缺陷,如果单纯对单一的绩效进行评价的话,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如果进行系统化的评价流程,就能够轻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3]。

2、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由于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有的管理岗位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基础评价以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就能够通过解决问题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4、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正确调整

在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之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制度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发展所形成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特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正确调整,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已经得到了肯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就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1]高媛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J].中国有色金属,2011(5).

能源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绩效研究相对较晚,并且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其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研究在相关的管理学术界中引发的一场研究热潮,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在企业市场实践竞争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研究能够吗,满足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实践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融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绩效理论,因此对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与相关的领导对绩效评价制度认识不足以及重视不够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之后,一般企业都只是停留在对评估中涉及到的指标记录以及整理上,这整个评价制度的相关应用都还处在最浅的层次,一般企业就是利用这个绩效评价制度来完成企业的总体考核对接功能,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上,通过这个评价制度中的相关数据来完成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最大的功能就是静止的数据库功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企业多绩效评价制度认识还不够,并且也没有重视绩效评价制度。

2.评价制度所反馈的信息无法发挥其功能

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运作中,与整个评价体系联系最密切的是企业的员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如今还处于“专人专管专用”的阶段,与外部信息的交换基本是零[1],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还没有全面实现,也没有将这种资源实现共享,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导致了评价制度所反馈的信息无法发挥其功能。

3.评价制度的技术支持不完善

我国如今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一系列静态的统计数据,并没有将这个系统中的自动分析以及铺助决策功能开发出来,在实际的决策数据支持还是通过人力来进行运算,这会导致效率下降,真正的自动运算体系只能够实现一些层次非常浅的记录、查询等功能,无法实现自动生成功能,有许多的功能无法实现,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相应的技术支持还不够完善。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措施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企业将这种制度绩效评价引入之后,对这方面的研究过少。因此针对以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让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得到更好的应用,可以采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1.明确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认识

企业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需要全企业共同的努力,同时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在企业中真正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需要企业各个阶层的领导与管理者先认识到这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对这种评价体系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方案,真正的将各项工作都落实,从而全面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2]。

2.增强绩效评价信息的对称性与时效性

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所反馈的信息没有发挥其功能问题,企业可以需要先将评价制度所反馈的信息落到实处,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来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将这种评价体系与企业内部的工资制度结合起来,制动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分配制度。将一些优秀的政策应用到绩效好员工身上,制定出能够体现员工工作绩效的显性指标,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能够将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上来,从而有利于这种评价体系的开展。

3.开发更为先进的评级软件支持系统

在企业中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中,因为技术支持不完善而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的软件支持系统来解决。具体可以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将企业的各类管理资源整合起来,在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升级,逐步开发出更加高级的功能,通过技术开发来实现更好的技术支持,从而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动力[3]。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让中小型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通过本文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较少,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我国企业没有对这一个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研究,能够让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04).

[2]汪永忠.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迁及其绩效改进分析[J].商业经济,2010(06).

能源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 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让各个企业明白了知识作为企业战略资产额重要性,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代表了企业拥有专门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总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大都已经明确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获得唯一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应当更为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通过具体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并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首先应当明确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才能分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创新途径。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正处在希望尝试却不知该如何入手的尴尬情况,与正常的规范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相比,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人力资源存量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1.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不断进行发展,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影响着大部分企业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我国企业虽然先后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奖勤罚懒、社会保障体制、全员劳动合同制、下岗分流再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性质的企业在管理理念和制度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企业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外企业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企业发展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从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大多由行政部或总经理办公室兼任,传统管理模式的僵化,也使得人力资源机构在设置方面,无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也仍以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并且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具有较大差异。我国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力资源数量虽然较多,但在劳动素质方面却普遍较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导致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普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不应只局限在制定环节,更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定的贯彻执行,以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主,并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取得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2.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源是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虽然现今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但仍有大部分企业运用着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管理思想并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在管理方式上,也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引导。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正处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阶段,但受到以往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基础工作过于薄弱,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人员绩效考核也没有成为企业所重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奖惩制度方面也并不符合激励管理理论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制度建设方面,大多数企业只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指定为简单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并没有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有的效用。并且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所以不能统筹管理全公司的人力资源,也是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过低,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多数时间和经历都用来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大量的基本管理工作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还得不到其他同事的认可,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不能很好执行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参与进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这也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带来的竞争优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应当首先转变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并不能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简单地理解为设计绩效体系或长期激励制度,应当在建立一系列体系时,营造出有效的配套支持系统,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贯彻落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问题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制度滞后,导致人力资源发挥的空间受到挤压,并不能得到均衡发展,而不健全的市场调节机制,也造成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机制的弹性共振失衡,无法构建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即制度方面、人才方面、企业方面。

1.制度方面。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具备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体系,是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足发展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想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制度。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当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的统一,运用相对科学的方式,以及根据符合企业发展策略制定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匹配。

2.人才方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在人才方面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尊重人才,注重培养人才,进而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人作为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环节,重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将人才的培养放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的首要位置,将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和长足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才培养,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员工的感受,才能够赢得员工的信任,才能拿出更加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因此,企业应当重视人才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

3.企业方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宏观角度来看,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可以有效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而实现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一个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仍未得到恰当的解决,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也仍处于初期实践阶段,因此,企业需要充分树立好正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员工的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麟.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与创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02):118-121.

能源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制度改革

1概念的界定

提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命题时有必要对教育部门概念以及该命题本身作出解说性界定。近几年来,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教育人事管理和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法,但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使用者并不都确切地明了它们应有的含义及适用范围,或者是在无意的混用中导致了误解或误用。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等同关系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正确的理解。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人们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去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则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教育管理学界对“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物质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我们使用教育管理一词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使用的,即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行为活动。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人事就是用人治事,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相应的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使“事竟其功”即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效果,使“人事相宜”即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事,人和事有机结合。总之就是使人得到恰如其能的发挥。

人力资源是指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和军事人口。前两部分人口合计为经济活动人口,也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后三部分人口是潜在人力资源,虽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成为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动性和能力。其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个代表对人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术语。在管理学领域和企业界,对组织中的管理的术语有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30年代前称“劳工管理”,30-70年代称“人事管理”,80年代开始演变“人力资源管理”之命题。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管理人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安排。概括地说,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奉行管理本位,采用的是一种标准化、控制式、非人格化管理;人力资源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既然这两个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就不宜等同起来互用或混用,不能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下做人事管理的文章。

2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分析

“问题”既是自我诊断的发现,也是相互比较的评价或结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企业等非公共部门相比较而言,当然问题本身也意味着缺陷或弊端。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绩效明显优胜于教育部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不争事实,不仅我国如此,国外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我国的各种组织可以被非正式地区分为“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两大类。教育部门常常被形容为“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除了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外,某种意义上也包括目前转制尚未到位的国有企业;外资或合资企业、民私企业可以被看作“体制外单位”。在对人的管理上,体制内单位明显落后于体制外单位。有位先后在机关、国有企业、著名外资企业任职的管理者,曾经深有体会地比较说:体制内单位是一个官僚化机构,束缚个性,唯上、唯关系,往往给想做事业的人的以约束的机制;体制外单位是一个市场化组织,发挥个性,唯事、唯能力,给想做事业的人以支持的机制。这种褒贬说法尽管有些偏颇,只在总体比较意义上或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认可,但从个人对组织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的感受角度概括出了体制内单位用人制度的通病。再从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对开发组织整体人力资源效能、对组织的效用或贡献角度诊断,体制内单位人力资源的“活性”,产生的资源效益,在有效地使用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以及人事管理成就组织发展目标作用,明显不如企业,尤其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奖优罚劣方面更显得相形见拙,存在人才浪费、用人不当、优劣不分以及报酬平均主义的问题。

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显象问题主要产生于传统体制及制度的缺陷或弊端。首先是人事管理的体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多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传统沿袭下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管理,一般干部由政府人事部门管理,非干部人员由政府劳动部门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后又在干部中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两大类别。这种由老的三层层次加新的多类别的复杂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予以合理整合,新老结构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二是“政出多门”的政策成为人事管理的依据。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管理,属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政府的人事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等多门机构,政策本身会常常变化,适用政策时缺乏灵活性空间,这使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成为仅仅是一种机械地执行各种易变人事政策的行为,很少考虑本单位人事管理的实际需要。三是教育部门缺少足够的人事自。在多重管理体制、政策管理的环境中,教育部门事实上没有多大的自和制度创新的余地,因为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由政策规定,能够做的事就是在即定的统一的“政策制度”中进行非特殊化、非个性化管理。其次是人事管理的制度缺陷。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招聘、培训、考核、新酬、福利、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单项制度所构成。与企业组织相比,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上,存在更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人事管理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缺乏衔接,招聘方式及程序缺乏竞争力,考核结果区分度弱、与其它人事决策的关联性不强,报酬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等。此外是人事观念的因素。教育部门长期处在传统人事制度的环境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形成了一些诸如论次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这些幽灵观念所弥漫出的组织氛围和管理文化产生了维系传统制度的作用。

在对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及缘由作出上述分析后,需要说明三点。其一,这些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典型地存在于教育部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之中,而在近几年的人事制度的局部性、探索性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程度已经或正在降低。其二,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它国家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类似问题。其三,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味着这些问题的产生还有人事管理系统之外的原因,包括产生于工业化时期的以科层制为框架的传统行政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教育部门组织和公共产品的垄断性、自主性、公平文化等特有性质或特征。

3改革的途径与参照模式

这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一直在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性、局部性、渐进性改革。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同时也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途径及参照模式问题提出一点观点及思路。

制度型式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国外企业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90年代忠厚期又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在90年代重塑政府的改革中完成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21世纪初的“总统管理议题”行政改革中又在探索一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在90年代进行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现阶段也正在迈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却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管人机构还是叫人事部门,人事管理中的考核、工资等术语还没有被人力资源中绩效评估、新酬之类的概念所替代。当然,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名称和术语的变换,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方法、模式作为范本,并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同时,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吸收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联盟、战略伙伴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升、变革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形成具有战略人力资源特征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模式的超越性发展。

系统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单项制度。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制度再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和过程,由诸多方面或环节所构成,每一个方面或环节都有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更新和再设计应该注意三个方法论问题。其一,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原理及方法,如人本主义、战略联盟、双赢管理、绩效管理、整体报酬等。其二,重点建设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制度,也就是职位或工作设计、薪酬、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单位制度。这三项制度既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科学的职位或工作设计形成优化管理的基础,体现内外公平原则的报酬制度提供极力的源泉,绩效管理使各环节连成一体,因而能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形成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其三,各单项制度形成互动的和谐系统,避免出现制度各自为政和相克的情况,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运作中产生1大于2的系统功效。

注重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效用。组织的人力资源依靠有效的制度盘活,而制度又靠机制激活,这是管理人的诀窍,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便是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人的行为需要激励,包括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激励;竞争使人产生进取或获胜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形成追求绩效的组织氛围;公正的评价促进良性竞争,强化被管理者对制度的认同。教育部门传统人事管理中,这三大机制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灵或失效的问题。由于在职务晋升、工资定级、考核结果评定等人事决定中,存在评价不公的现象,如排除异己、评价主义、优劣不分等,由于缺乏一种竞争的制度安排,激励杠杆往往失去应有的激励效用,而是产生反面的副作用。因此,教育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通过制度再设计来激活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应有效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在争夺人才的时代环境中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开发人才的制度竞争力。

能源管理制度篇7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是和谐铁路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铁路建设向纵深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然而,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从传统的经营管理向现代科学化管理的转型期。观念、制度及管理技术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加快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制约性因素。本文主要针对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做些分析,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稗益。

    一、对人力资源特性的科学分析和茸重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建立在深刻的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的。理念是企业最基本、最集中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透视“人才瓶颈”的表象,不难发现,真正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障碍在于“观念瓶颈”。即我们缺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观念而导致的在制度建设、实施与完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因此,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蜕变,前提是必须对管理对象一人力资源的特性做深刻的透析,并对症施治方能达成理想的管理实效。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始创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中,他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人”。人作为地球上的生灵,与其他生物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一,人力资源的逐利性,而且利益的需求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利益。这一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共识。著名的管理学家马斯洛先生的需要层次论对人的需求做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马克思也曾告诫他的追随者“人首先得要解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认清并合理处置企业与职工的逐利性本质,同时妥善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解决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平衡点,进而将职工的逐利动机转化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其二,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并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力资源潜在能量的发挥,取决于内在动机被激发的程度与效力的强弱。其三,人力资源的动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素质的动态性即素质的可变性;二是人力资源行为的动态性,行为是可塑的;其三,人力资源主体的流动性,当人力资本不能获得预期回报时,逐利性会导致人力资源主体的流动。

人力资源的特性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人性的需求来开展管理行为,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倘若理念不付诸实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说“我始终信奉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相信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他言此行此,成为“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典范,他给与员工以最高的信任度,广泛征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将之付诸实践;他打破官僚界限,用小纸条搭建起与员工沟通的平台,激发了员工忘我的工作热情;他大手笔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躬身授课,为员工的成长铺就阶梯。

    反观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至今日在一部分管理者的思想中并未植根,实践中官本位意识浓厚,忽视、蔑视乃至浪费人力资本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有的运输企业一方面有大量的富余人员存在,另一方面又大量雇佣其他用工。据2008年水平计算,企业每减少一个用工,每年可以节约人工成本6万元,减少一个劳务用工和外购劳务,可以节约成本2万元。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浪费的损失不容小觑。再比如基层发生的大量的影响企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虽然从根本原因分析体制制度的不完善起到决定作用,但管理者“以人为本”理念和管理行为的缺失应该是个不能回避的因由。管理学研究发现企业内发生矛盾和冲突70%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产生、激化,一定程度上证明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合理诉求的忽视、对员工意见沟通的不良和对员工情绪抚慰的缺失。

    综上所述,从铁路企业的实际出发,践行以人为本是管理理念,管理者应加强五项自我修炼。一是学会给予。对员工给予情感投资,以此发掘员工的同态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愿意人尽其能,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奉献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二是学会尊重。铁路企业半军事化的体制,强化了管理者的官僚习气,权力意识较为浓厚。惯有的思维模式决定其行为模式和管理风格,常常是重物轻人。因此,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尊重员工的合理需求、信任下属的创造力,倾听和采纳员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三是学会沟通。沟通是理解的桥梁。管理者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化干戈为玉帛,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四是学会欣赏。领导的赞赏不仅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更会使他们因为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而施展才华。

    二、系统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表现

    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的重要表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特点,包括职能系统性和制度机制系统性和流程系统性三个维度。所谓职能的系统性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在实际运行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连接,从而保证管理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所谓制度机制的系统性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工作分析、招聘、考核、激励、薪资、晋升、奖惩等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谓流程系统性是指制度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是制度执行的有效路径。

    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一招聘管理一绩效管理一薪酬管理一培训管理一员工关系管理七大模块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持性战略,为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对人力资源而做的长期的布局与谋划。其他六大模块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态职能。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看,六大模块功能齐全、职权统一,从而避免了因职能分散而导致的管理低效。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说尚处于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型阶段,缺乏从战略高度参与铁路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不全、常态职能分散运行,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大大损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定位。同时,要按职能统一、功能齐全、有序高效的原则对已有的人事管理职能进行整合。

    据上分析,检视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我们在人性化制度安排上尚有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领域,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缺乏对员工的思想、心理需求、行为等特点及需求的全面认识,诸如收人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工资的增幅程度大大低于职工的心理预期,基本工资比重过低,而且系统内不平衡,不仅极大地损伤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职工对岗位的珍惜度,人才流失率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基层队伍不稳、矛盾频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和谐铁路建设,从现实考量,我们应树立四个观念、坚持四项原则、建立和完善大制度和机制。

    四个观念:人本观念、和谐观念、法治观念和灵活观念;四项原则:发展为先、职工为本、维护为要和基层为重;十二项制度和机制:劳动报酬及收人持续增长机制、用人和晋升制度、工作时间管理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保险福利管理制度、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劳动定额/绩效管理制度、劳动关系沟通、协调、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职工援助机制(不仅仅指经济救助,还包含心理、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

    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套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人力资源计划、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迅速发挥作用。从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设计通常遵循“合法、简明、有序、高效”的原则。

    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标准化方面距与先进企业差距甚大。一方面是有些流程缺失,标准模糊;另一方面有些程序又过于繁琐,制约了管理的效率。因此,针对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建设的状况,本文认为函待建立和完善以下流程;(i)制度生效流程。(2)招聘录用流程。(3)试用期管理流程。(4)工时加班流程。(5)绩效管理流程。(6)岗位变动流程。(7)离职解聘流程。(8)劳动关系管理流程。通过以上流程的完善不仅可以促进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效率和职工对制度的认知,提升职工制度的执行力,而且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人际的摩擦、降低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激化,从而弱化企业面对的法律风险。

    三、科学方法、技术的运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能源管理制度篇8

(1)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流域与区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工程从长江调水到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东线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中线工程已于2014年10月通水,“引江济汉工程”已于2014年8月通水。此外,为解决区域缺水问题或满足水生态修复等需要,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还规划了一系列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如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湖北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安徽省“引江入巢济淮工程”等。而长江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中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巨大。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流域与区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锐。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导致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尽管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但部分水资源开发活动已引发了湖泊湿地萎缩、少数支流部分河段脱流干涸、珍稀水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一些闸坝建成蓄水后改变了水情,引起局部水域纳污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长期、累积影响将逐渐显露。近年来,国务院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溯江而上,又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国“十二五”规划的13座内陆核电站,有10座布局在长江流域;城镇化建设,宜宾等区域规划的页岩气开发,用水量都将巨大。产业发展布局中,工业园区、化工产业等呈现由下游向中、上游转移的趋势。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布局的发展变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如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

(3)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利改革等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水资源管理需要深入分析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找准流域水资源管理定位,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管理中,要严格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发挥“三条红线”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作用,推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保障经济转型升级合理用水需求;要狠抓落实,建立和落实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简化行政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督,逐步确立流域、区域和取水户水权,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等。

2管理工作现状

(1)取水许可管理。目前,长江委保有取水许可证144套,约占流域总发证套数62000多套的0.2%,总许可取水量11000亿m3,约占流域总发证许可取水量30000多亿m3的37%,其中,河道内取水许可证29套,许可取水量10600亿m3;河道外取水许可证115套,许可取水量400亿m3。几年来,长江委进一步规范了水资源论证制度,落实了施工用水取水许可、延续取水评估和取水许可证换发制度;加强了对委管取用水户的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其取水行为和受委托监管单位日常监督管理内容和责任。

(2)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工作。长江委已制订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报送水利部;完成了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和赤水河的水量分配方案,正在开展金沙江、牛栏江、乌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另外,还组织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长江委将逐步推进河流及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统一调度,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澜沧江水量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2012,2013年澜沧江枯水期水资源统一调度;正在研究长江大通以下引江调度与管理,积极推动下游引江工程统一调度;长江流域第一批(汉江、嘉陵江、金沙江、牛栏江、氵舞水、水阳江、澜沧江)和第二批(长江下游干流、乌江、洞庭湖、鄱阳湖等)江河水量调度方案编制已列入水利部计划。目前,长江流域已基本建立了规划水资源论证体系,开展了工业园区、城市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和河流规划等四大类型论证工作。

(3)流域水资源监测评估工作。根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及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长江委以长江流域片现有54个国控省界断面水量监测点为基础,从2012年起组织编制了《长江流域重要控制断面水资源监测通报》(月报、年报),并从2014年起启动了长江流域省界年度水资源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为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4)汉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按照2012年12月水利部批复的《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明确了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监督管理与评估制度等六大任务。长江委成立了工作协调组,编制了汉江试点工作实施计划,明确了分工,细化了任务,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3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在取水许可、流域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①落实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的限批条件尚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尚未纳入取水许可管理;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尚未完成,国务院已明确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条红线”指标,但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区(不含红河)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尚未批复,已下达的各省区用水指标如何与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及正在推进的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有效衔接,尚需进一步研究落实;③机构和队伍、经费和技术支撑、水资源监测能力等还非常薄弱。面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推进,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水资源管理还需从以下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1)建立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水法》明确规定流域机构要“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提出流域管理机构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并强调“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力发电、供水、航运等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一经批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等必须服从”。但目前,水资源统一调度,特别是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尚未建立,导致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凸显,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例如,2014年,上海市水务局提出了关于增加长江大通下泄流量应对咸潮入侵解决上海市供水困难局面的要求,四川攀枝花市水务局提出了请求协调解决沿江取水难等问题;另外,“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鱼类自然繁殖问题,缓解汉江中下游“水华”和鄱阳湖、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生态调度问题,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建立统筹协调电网、取用水户、水力发电工程、航运、跨流域调水的水资源调度会商制度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度,协调好水电站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形成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

(2)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的流域工作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涉及取水许可、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三条红线”考核等多个方面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其中,“三条红线”考核迫在眉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2013〕2号)、《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水资源〔2014〕61号)相继实施。目前,水利部已着手开展2013年考核工作,一些省份编制和上报了自查报告,但水利部尚未明确流域机构“三条红线”考核的职责。胡四一副部长在2014年召开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流域机构要整合流域内相关力量,按照统一部署,配合做好考核技术核查与现场抽查等工作。面临紧迫的“三条红线”考核管理形势,长江流域亟待建立流域考核工作机制。

(3)落实和探索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着力点。结合流域机构管理职能和长江流域的实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域重要水利水电工程、水系节点、重要城市、省界4类流域控制断面最小下泄生态基流流量管理,河湖连通工程和闸坝生态调度,节水减污等内容。目前,结合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长江委管理的水利水电工程,虽然逐步明确了最小下泄流量,但存在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监测和监督措施缺乏,生态调度条件不明确、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流域机构节水工作主要局限于指导性工作,整体推动流域节水减污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着力点尚待进一步落实和探索。

(4)加强水资源监测评估能力和工作。①控制断面监测设施亟待配套完善。多年来,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较少,监测能力薄弱;为防汛抗旱服务而建立的河流水文监测站网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考核的需求,严重制约了长江委流域水资源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②长江委管理的取水户监控系统亟待建立和完善,目前还有大量的取用水户尚未纳入监测。③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长江委经与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按照就近管理的原则,将绝大部分委管取用水户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委托给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少部分重大取水工程和跨省界取水工程由委相关单位(水文局、丹管局、陆管局)实施日常监管。目前地方监测队伍和长江委水资源监督管理队伍也十分薄弱。④监测制度尚需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

(5)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和支撑力度不够,一些重要跨省支流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批复,已经批复和编制的规划存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工程规划脱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公报、年报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沛,相关部门普遍对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示范和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6)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水资源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但长江委水资源管理人员偏少,尚未成立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水资源管理中心,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地方各级水资源管理人员更加缺乏,多数地方甚至尚未配备专职水资源管理人员,难以承载日益繁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4思路及对策

长江流域近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上游重点抓蓄水工程管理,中游重点抓汉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下游重点抓沿江大型引江工程管理;流域重点抓“三条红线”控制、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水资源监督管理等。近期围绕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扎实抓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赋予了流域机构的法定管理地位,确立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节水“三同时”制度、计量收费和超额加价制度等。限于人力财力投入问题,目前水资源法律法规确定的各项制度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当前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切实落实《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比任何管理制度的创新都更显重要。

(2)建立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统一调度秩序。以单个水库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蓄水计划和调度方案审查、审批为抓手,明确最小下泄流量等工程调度运用条件,做好单一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梯级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界断面、重要水利工程、流域水系控制节点、重要城市4类控制断面的监测和监督管理,逐步构建电调服从水调的流域水资源调度秩序。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蓄水工程蓄水计划与调度管理,结合蓄水工程延续取水,协调梯级工程之间蓄泄关系,完善已办理取水许可的蓄水工程调度运行方案,确立单一水库电调服从水调的秩序。②逐步推进澜沧江、汉江、嘉陵江等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积极探索建立汉江流域和金沙江中下游等水量调度联席会议制度。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启动汉江水量调度监督检查工作,逐步形成涵盖全流域的水量调度监督检查制度。

(3)探索建立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完成汉江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各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在体制机制、技术支撑、监督监控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配合水利部组织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核算工作。按水利部统一部署,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复核评估和典型抽查复核工作。在分析总结2013年度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2014~2016年度相关省区考核评估工作,并逐步形成长江委考核能力和工作机制。

(4)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工作。①加强流域节水减污管理工作。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完成流域内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第四批试点的验收工作,配合水利部水资源司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事后监督管理;开展长江流域“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定额评估工作,加强流域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开展各行业《节水措施方案》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用水单位的节水管理,推动委管取水户节水,力求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配合水利部和工信部开展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流域节水专家库;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开展节水宣传工作。②推进流域重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管理工作。加快流域重要水利水电工程、水系节点、重要城市、省界4类断面的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监管。③推动开展河湖连通工程和重要调蓄工程生态调度工作。着力推动开展生态调度需求研究,以及沿江闸站、河湖连通工程和金沙江梯级、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工作,保障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合理水位。

(5)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保障经济转型升级的合理用水需求。首先优化配置水资源。积极争取水利部批复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在完成第一批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赤水河水量分配方案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第二批金沙江、牛栏江、乌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推动开展第三批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继续推进其他生态敏感、供用水紧张的跨省中小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积极推进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从宏观上引导经济社会高效用水、合理布局生产力;继续推进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龙盛片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结合汉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谷城等5个县城、安康市等5个地级市和汉中市航空工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争取经费,继续开展河流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推进长江规划经济带、重化工建设布局、核电布局等与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关系密切项目的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其次,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把水资源论证质量关,促进新建项目符合经济转型发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把好延续取水评估关,促进项目节水升级,从严核定项目取水量,明确委管取水户取水权,适时探索开展水权交易。同时,加强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全面规范和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的事中和事后监督,对取水许可批复的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跟踪制度,完成委管取水户第一轮监督检查工作,推动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各项制度措施。

(6)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和基础工作。①大力推进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促进2014年完成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一期建设形成监控能力,推进建设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二期建设;积极争取开展西南诸河和汉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明确取水户取水计量和水资源监测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形成流域水资源监控断面和取水户、沿江取用水口门实时监测能力。②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水资源管理队伍。③积极组织水资源费征收项目的申报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做好技术支撑。④加强公报、年报编制工作,逐步推行用水大户逐一统计和典型样本推求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数据结果合理性分析和复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公报、年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⑤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完善监督队伍建设,逐步理顺流域水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推动长江委专业化的取水许可监督队伍建设,敦促地方保障监督人力和监督经费,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要求,对监督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7)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以《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647号令)规定的长江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可调水量和水量调度应急预案管理职责为抓手,协调好汉江水资源调度、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度的关系,逐步构建长江委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机制。着手开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可调水量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协调淮委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2015年度可调水量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5结语

能源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水资源;能力建设;对策

1水资源管理形势分析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五水共治”在全省各地如荼如火推进。水资源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对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尤其是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考核全面启动

2012年以来,浙江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浙江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划定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自2014年始对市考核正式启动;同年,各市政府对下辖县(市、区)考核工作也已启动。

1.2管理重心下移

2012年浙江省合并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审批,同时下放了大部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审批权限[1]。根据浙江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的要求,今后除涉及跨市级行政区域和影响区域跨市级行政区的取水仍由浙江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外,其余取水许可审批权限都将下放至各市、县(市、区)。

1.3任务日益繁重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要探索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水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引调水项目节水评估制度等;完成2/3的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排污口审批等;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等[2]。

2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浙江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队伍建设滞后、监测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2.1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浙江省市县2级水资源管理人员和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一般只有2~3人,县级只有1~2人,并且大多数是兼有其他多项业务;人才结构单一,懂技术会管理又能执法的综合性人才偏少,与繁重的水资源管理任务不匹配。甚至有的县级行政区域,无单独的水利局,水利与农业、林业合为一个局,既无水资源管理机构,也无专职的水资源管理人员。

2.2监测手段落后

目前,浙江省还普遍存在计量设施规格标准不一、水量统计标准各不相同的现象;虽然基本完成了年许可水量5万m3以上取水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控设施安装,但缺乏必要的长效维护机制,导致监控设施运行不正常比例较高,部分地区取用水量监测还停留在人工抄表的初级阶段;同时水质监测网站不全、监测频次少、代表性差等问题。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缺乏足够的监控能力。

2.3监管不力突出

因人员力量匮乏、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和工作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确立的水资源调查评价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污口许可制度等方面落实和执行不够到位;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后续监管较弱,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现象;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中存在程序不到位、征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3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浙江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已经搭建,今后主要在落实考核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实施管理队伍、监控能力、体制机制等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

3.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全面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依法管水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人员力量,优化队伍结构。二是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联合科研院校,集中进行水资源管理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市县交叉检查、交流学习等,使基层水资源管理机构互学互促互进。三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守规矩、有作为、讲奉献”,切实完成水资源管理新任务和新挑战。

3.2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按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的要求,抓好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一是全面完成取水计量和在线监控终端安装任务,建立运行维护机制,做到接入稳定、数据正常,实现实时掌握规模以上取用水户的取用水情况;二是全面完成自动监测站建设任务,动态掌握重要水功能区及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主要江河省界重点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状况;三是将各市县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计划用水等日常工作纳入水资源监控平台办理和操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监督。

3.3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法规制度修订和水资源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一是在已有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配套文件,使其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情况,便于基层执行和落实。如修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等,健全用水计量与统计等有关制度;二是根据基层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力量配置的现实情况,认真梳理水利部门承担的水资源管理职责,按行政监督和技术支撑等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对技术支撑类事务积极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承担,着力摆脱基层水资源管理力量和任务严重不匹配困境。

4结语

提升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领导重视和加大投入是重要保障。首先,各级水利部门要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契机,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主动加强与财政、编制人事等部门沟通协调,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干部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大水资源费使用力度,在设施建设、技术研究、管理装备上重点保障,推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力争全省水资源管理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的通知[R].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

能源管理制度篇10

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可为评价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积极手段。根据江西省水资源考核工作的开展,针对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层面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不同侧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系统地总结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对比说明考核指标的空间差异性,依据专家的评价定量确定指标合理性、可行性和相应权重。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亟待实施有效水资源管理制度[1]。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3个核心环节是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保护,因此,应从认真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严格规划水功能区纳污管理(“三条红线”)入手,提升水资源管理力度和效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中央1号文件)提纲挈领地明确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内容[2-4]。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循环呈现显著自然—社会二元结构,表现为水资源时空上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在不同行政区存在空间尺度效应,不同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差异明显,需要建立不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针对江西省各设区市水资源特征、需求、面积和生产生活现状等自然社会情况差异明显的特点,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探索性地总结各设区市水资源管理的侧重点,构建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指标体系,计算指标权重,以期为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考核提供理论基础。

1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

1.1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自然界水循环过程复杂,难以用确定性规律衡量,致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伴随近年来强烈的人类活动,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呈现自然—社会的二元结构,使水资源的变化规律更加复杂,在不同空间区域上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矛盾,经典的水资源的规划评价方法面临不同的挑战。因此,水资源管理工作因针对不同区域科学地制定管理指标。(2)系统性。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循环过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过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的实施旨在保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运行和发展。水资源系统各环节紧密相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的系统性是水资源系统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3)可行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是否可行有赖于该指标的计算数据来源、方法是否可信、简单有效。江西省水资源监控体系尚不完善,无法获取完善的区域水资源基础信息,造成管理工作缺乏数据支撑。因此,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应充分考虑考核指标是否可行,以保证水资源“三条红线”考核的可操作性。

1.2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国家对各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侧重江西省水资源管理的地域特征,构建针对“三条红线”及其能力建设的考核指标和指标结构图,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专家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1指标体系的构建

2.1.1一级指标体系的构建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作为一项水资源管理制度,该制度的落实不仅有赖于对管理成果的考核,而且由于各地水资源特征不同,管理侧重点差异大,该制度的落实还有赖于对执行过程的考核。因此一级指标设定为对水资源管理(B1)工作的考核、对为满足“红线”要求而进行的制度建设和措施(B2)落实情况的考核、对为满足“红线”要求而进行的能力建设(B3)工作的考核。

2.1.2二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一级指标下构建二级指标。参照国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概念,三条红线的考核可分为对用水总量控制(C11)、对用水效率控制(C12)、对水功能区纳污控制(C13)的考核;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可细化为用水总量控制制度(C21)建设的考核、用水效率控制制度(C22)建设的考核、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C23)建设的考核和其他制度(C24)建设的考核;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能力建设的考核可划分为对组织机构建设(C31)的考核、对业务管理体系建设(C32)的考核、对经费保障体系建设(C33)的考核。

2.1.3三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二级指标下构建三级指标。根据主要用水户的性质和用水结构,用水总量控制考核指标可分为用水总量(D111)考核指标、农业用水量(D112)考核指标、工业用水量(D113)考核指标、生活用水量(D114)考核指标;针对农业、工业这两大用水户,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可分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D121)和农田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D122)考核指标;考虑重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原则,水功能区纳污控制考核指标可分为重要水体水质达标率(D131)考核指标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D132)考核指标。根据水资源取用各个环节的不同,对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又可分为对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D211)工作的考核、对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量(D212)工作的考核、严格实行取水许可(D213)工作的考核、对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D214)工作的考核、对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管理(D215)工作的考核、对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D216)工作的考核;根据各用水户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对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的考核可分为对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D221)工作的考核、对强化用水定额管理(D222)的考核、对加快节水技术改造(D223)工作的考核;根据水功能区的重要程度,现阶段对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的考核可分为对严格水功能区监管(D231)工作的考核、对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D232)工作的考核、对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D233)工作的考核;为完成对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措施落实的考核,还应对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D241)、对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D242)、对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D243)、对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D244)、对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D245)等其它制度建设进行考核。根据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对组织机构建设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具有明确的人员组成、组织结构、组织关系(D311)的考核、对水资源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合理的专业组成、学历层次(D312)的考核、对是否具有必要办公设施、设备(D313)的考核、对是否进行人员培训(D314)工作的考核;根据业务管理的必备条件,对业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具有完备水资源监测能力(D321)的考核,对是否具有明确的业务分工和责任(D322)的考核、对是否具有并执行系统的业务操作、办理细则(D323)的考核、对是否具有并执行应急业务操作、办理细则(D324)的考核;根据经费保障体系的不同组成,对经费保障体系建设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制定、实施了水资源费征管奖罚和实施细则(D331)、是否维持和投入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D332)投入。

2.1.4四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建设、措施落实、能力建设的考核应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因此需制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建设、措施落实、能力建设考核下的四级指标。根据规划管理内容的不同,对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批复的水资源评价(e2111)工作的考核、对地市水资源规划(e2112)工作的考核、对规划水资源论证(e2113)工作的考核、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e2114)的考核;根据控制区域取用水量工作的各主要环节,对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量制度的考核可划分为对协助有关区域、流域部门开展水量分配工作(e2121)的考核、对制定、向市政府上报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e2122)工作的考核、对市政府发文明确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e2123)工作的考核、对严格执行各区域取用水指标(e2124)工作的考核;考虑取水许可程序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对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的考核可分为对取水可审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政令(e2131)的考核、对是否建立取水许可管理台账和记录(e2132)的考核、对已发放取水许可的用户开展检查、纠正工作(e2133)的考核;根据水资源费的去向和用途,对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水资源费征收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政令(e2141)工作的考核、对水资源费用于保护水资源的比例(e2142)的考核、对水资源费挤占挪用情况(e2143)的考核;根据地下水管理的关键措施,对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协助有关区域、流域部门完成地下水管理规章制度(e2151)工作的考核、对完成本市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定(e2152)工作的考核、对核定并公布市地下水禁采和超采范围(e2153)工作的考核、对制定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的控制措施及管理规范(e2154)工作的考核、对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控制措施(e2155)工作的考核;根据水资源统一调度的要求,对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的考核可分为对协助区域、流域制定本区域水资源调度、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e2161)工作的考核、对严格执行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e2162)工作的考核、对实施经批准的水资源调度、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e2163)工作的考核。

根据社会、行业不同层次用水效率的关键控制指标,对用水效率的制度建设、落实措施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节水工作在各部门间协调(e2211)工作的考核、对节水社会建设、行业节水规划(e2212)工作的考核、对节水社会、行业节水政策制定落实(e2213)工作的考核、对节水社会、行业节水示范(e2214)工作的考核、对城镇阶梯水价论证、实行(e2215)工作的考核、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e2216)工作的考核、对限制高耗水粗放用水政策制定(e2217)落实工作的考核、对水利工程节水要求(e2218)工作的考核;根据用水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强化用水定额管理的考核可以分为对制定、及时修改各行业、生活的用水定额(e2221)工作的考核、对用水定额在水资源规划、论证、取水许可等中应用(e2222)工作的考核、对取水许可单位和大用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e2223)工作的考核、对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实施情况(e2224)的考核;根据节水改造的行业和水源要求,对加快节水改造的考核可分为对严格执行节水强制性标准(e2231)工作的考核、对出台节水技术、产品政策(e2232)工作的考核、对供水管网漏损整治(e2233)工作的考核、对农业节水改造(e2234)工作的考核、对统筹开发非常规水源(e2235)的考核。根据水功能区的监管内容,对严格水功能区监管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出台水功能区监管规定细则,建立水质达标评价体系(e2311)工作的考核、对核定纳污容量,评价规划并公布水功能区排污量(e2312)工作的考核、对水功能区排污量的应用、工农业污染源、废水防治现状评价、政策和措施(e2313)工作的考核、对限制审批超排地区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e2314)工作的考核;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关键工作,对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考核可分为对划定饮水水源保护区,开展点面源污染防控和禁设排污口(e2321)工作的考核;对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e2322)工作的考核、对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落实情况(e2323)的考核、对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突发应急预案、单一水源城市建设备用水源(e2324)工作的考核;根据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目的、内容,对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可分为对注重论证规划工作中河湖生态目标、保障生态流量水位落实措施情况(e2331)的考核、对规划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脆弱区水生态修复(e2332)工作的考核、对推进河湖健康评估和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e2333)工作的考核。

根据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的保障措施的差异,对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出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文件、考核办法或工作方案(e2411)的考核、对是否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指标考核结果纳入市级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主要干部评价依据(e2412)的考核、对是否设置专门部门专人负责水资源管理协调考核工作且明确权责和组织结构(e2413)的考核;根据水资源监控体系的关键评价指标,对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完成批复方案确定的国家监控系统年度任务量(e2421)的考核、对是否落实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配套资金(e2422)工作的考核、对是否按时统计报送水资源信息(e2423)工作的考核;针对水资源管理的不同主体,对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考核可分为对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和流域管理是否有效结合(e2431)的考核、对是否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e2432)工作的考核;根据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的现状,对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的考核可分为对各级水资源管理人员经费是否纳入本级财政(e2441)的考核、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财政资金是否逐年增加(e2442)的考核;根据健全政策法规、社会监督机制的手段,对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的考核可分为对是否积极配合制定、落实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e2451)的考核、对是否开展水情教育、强化舆论监督、完善公众参与(e2452)的考核、对是否开展在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e2453)进行表彰工作的考核。

2.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2.2.1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各层指标见存在共线性,由于自然—社会水资源系统自身的复杂性、非线性,定量衡量各指标间权重需要采集海量数据,现阶段不现实。水资源管理涉及对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管理,对水资源不同特性的管理需要不同的专门经验和科学手段。既然权重的衡量无法通过定量的方法获取,本课题依据构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构造指标赋分表,邀请水文水资源、农业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水利行政、科研部门的专家,针对水资源管理不同方面进行打分。

2.2.2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根据相关专家的赋分表,采用层析分析和条件概率法,在验证判断矩阵一致性和重构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目标层的3个指标:水资源管理(B1)、制度建设和措施(B2)和能力建设(B3)的权重分别为0.20,0.36,0.44。其中B3>B2>B1,结果表明:水资源管理工作能力、制度的建设、措施的落实要比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考核重要,体现过程的重要性。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表见表1,由表1可知,在“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指标B1中,C12与C13的权重相等,均优于C11。究其原因,江西省水资源丰富,缺水更多地表现为水质型缺水,而非资源型缺水,在保证出省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水资源,不会损害下游水资源用户的用水需求,因此江西省水资源管理考核中对纳污限制和用水效率的控制更为关键;在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建设、措施落实指标B2中,C23的权重明显高于其他三项指标,原因同是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对水污染排放限制的重视;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能力建设指标B3中,C33的权重是其它两个指标权重之和,体现水资源管理经费保证的现状和重要。方案层指标权重计算表见表2。由表2可知,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C11中,D114的权重是其他三项指标的两倍,体现出在用水总量分配过程中生活用水的重要性;C12下的两项指标权重相近,体现工农用水都非常重要;水功能区纳污控制指标C13中,D132的权重近似于D131的7倍,体现优先保证人饮水的水质。在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指标C21中,D213和D212的权重是其他诸项指标的2倍,体现现阶段用水总量控制中采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取用水量的重要性;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指标C22中两项指标权重相等,体现工农业用水效率控制同样重要;在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指标C23中D232所占权重远大于其余两项指标权重,而D233的权重又大于D231的权重,体现出水源地保护的优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这一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也大于监管,权重是合理的;其他制度建设指标C24权重的诸项指标权重相差不大,体现诸项制度均为保证水资源“三条红线”实施的重要制度保障。在组织机构建设指标C31中,D311和D312两项指标权重较大,表明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业务管理体系建设指标C32中,D324与完D321所占权重较大,体现出水资源信息获取和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在经费保障体系建设指标C33中,D332权重最高,揭示出作为公益事业的水资源管理中财政资金支持的重要性。

3结束语

(1)在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和结构图,从结构上明确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考核不止包含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结果的考核,还包含为保障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顺利实施和完成所进行的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和能力建设。(2)依据指标体系构建了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邀请各水资源管理部门专家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分;基于专家的赋分,在判断赋分表一致性和对其进行重构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条件概率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3)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权重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经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结构、权重合理,结构上偏重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所进行的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和能力建设的考核,并结合江西省主要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内容上偏重对水功能区纳污限制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晓,刘虹利,王红瑞,等.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14(6):12-16.

[2]陶洁,左其亭.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确定方法[J].浙江电力,2008,27(5):33-35.

[3]杨丹,张昊.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电能源科学,2013(1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