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篇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篇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42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1

两岸关系发展始于文化交流

1949年,当局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进入军事对峙和相互隔离状态,两岸人民在日本投降后刚刚恢复的正常交流往来再次中断。在此后的30余年间,除了时有传闻的“叛逃”事件外,两岸普通民众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往来。

两岸普通民众最初的交往应该是在大陆出国人员与台湾留学人员之间进行的。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大陆民众出国出境、尤其是赴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求学访问的机会大幅增加。而此时许多台湾民众早就已在西方国家留学、生活,甚至扎根。由于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祖,因此两岸同胞在海外相见自然就多一份亲近和好感。因此,西方国家的大毕、科研机构等地方成为两岸同胞最初的交流交往平台。同时,一些获得海外国籍的台湾同胞,可以不受台湾当局禁令的约束,他们或主动要求、或受所在国派遣到大陆访问,通过讲学、座谈、考察、参观等形式,既了解到大陆情况,也向大陆介绍了台湾情况,也成为首批担纲两岸交流的使者,两岸普通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始露出曙光。

随着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状态发生重大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再次表明大陆希望和平解决的诚意,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提议实现两岸“三通”和开放各种交流,在岛内产生极大反响。岛内民众要求与祖国大陆民众交流交往的呼声日趋强烈,特别是台湾岛内知识界和军队眷属间出现了“思乡热”、“思亲热”和“寻根热”的浪潮。台湾当局虽继续公开坚持对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但也意识到两岸交流交往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开始探讨两岸接触和交流的途径与方法。1986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自1987年11月2日起,允许台湾居民可经第三地赴大陆探亲。而大陆也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台湾当局的决定并公布相关的接待办法。此后,台湾民众开始大批次地返回祖国大陆,两岸普通民众阆的交流交往真正展开。

文化交流助“遏独”,“反独”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逐步深入。但是,李登辉、执政时期推行“分裂”政策,严重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甚至一度使两岸关系发展进入高危期。李、扁当局不仅在岛内操弄蓝绿斗争加深族群分裂,修改“中华民国宪法”以变更两岸统一的法理基础,而且在国际上大搞“烽火外交”、“金元外交”以凸显“两岸分裂分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发展“台湾主体意识”,建立一整套的“”论述,妄图建立所谓的“台湾认同”,割断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

从理论上讲,“台湾意识”不是“意识”,而是中国意识的组成部分,就如同齐鲁文化、楚越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台湾认阿”是中国认同的一个地方形态表现。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意识不等于意识”。讲话准确地概括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台湾文化的特点。在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台湾文化确实有自身特色,不仅具有浓厚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当地原住民文化特色,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使得台湾文化十分丰富多元。但是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形塑着台湾同胞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是连接两岸同胞共同反对“”、遏制“”的精神纽带。

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遍及文学、艺术、民俗、文物、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教育及文化产业等领域,文化交流渐次成为两岸交流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方面。大陆在台举办的“秦兵马俑特展”、“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引发参观热潮,而台湾的云门舞集、青春版《牡丹亭》等在大陆也引发广泛关注。两岸文化交流进一步满足了两岸人民渴望沟通的急切心情,激发了两岸民众的爱国热情,也彻底击穿了“”分子的谎言。

同时,两岸民众交流往来记录迭创新高,相互了解程度进一步增强。截至2008年,共有5100多万次台湾同胞来大陆,也有190多万次大陆同胞赴台交流,两岸共进行过5万多个交流项目。仅2008年一年,两岸间就有8000多个文化交流项目,大陆有4万多人次赴台交流,而同期台湾来大陆交流的人数更是达到436万人次。通过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两岸民众共有的精神脐带得以维持和延续,对于遏制“”分裂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08年以来,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两岸正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在新形势下,两岸文化交流出现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两岸关系新形势促两岸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制度性渠道。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就是两岸文化领域建立更为密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联系与往来机制,不会因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总书记曾提出,“大陆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海峡两岸签署文化交流协议,将有效地集中双方的资源、资金和智慧,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由感流向理流阶段跨越,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二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基于雄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海峡两岸文化企业界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两岸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广泛开展两岸人员交流、演出、展览、研讨、联谊等活动,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两岸艺术节、两岸艺术展演等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构筑两岸中华文化产业。

三是拓展交流的广度、深度。两岸交流不应只停留在为交流而交流的表象,参访、开会并不是交流惟一方式。举凡学术、艺术、科技、宗教、体育、新闻、出版、影视等均应迈开步伐。两岸可以在鼓励学者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共同合作出版、交换教授及学生、两岸新闻媒体的观摩与合作、共同编写学生参考书等方面展开有意义的合作。

另一方面,两岸文化交流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铺陈基础。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2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1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2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3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4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5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4]李国娇.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6-68.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3

以“进一步发挥台胞社团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台胞社团论坛,由全国主办,于2010年9月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本届论坛,中华海外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为支持单位,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台湾同学会、北京市、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在整个活动中,嘉宾们围绕“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台胞社团作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个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主论坛大会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台胞社团新任务,汇聚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可喜成果。

开幕式隆重而热烈

5月11日上午,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杜青林,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共中央台办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以及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会长梁国扬主持。(贾庆林等领导讲话见本期《时政要闻》栏目)

七位嘉宾作主题演讲

开幕式结束后,本届论坛主论坛正式开场,与会嘉宾围绕台胞社团的历史使命、两岸文教经贸交流、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等话题展开讨论。全国副会长蔡世彦主持了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会长梁国扬,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黄正胜、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总会长郑长祥、香港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江素惠、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许文彬等7人分别作主题演讲。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在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面临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局面,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建功立业,是时代赋予台胞社团的使命。梁国扬表示,“台胞社团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把它作为台胞社团之间团结协作、并肩携手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台胞社团之间的互动合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有一个培植互信、凝聚力量和切实发挥合力作用的基本保障。”

对于两岸文教交流和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纪欣建议:“应加大文化交流的力度、携手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合作、共同提升两岸交流频率。多举办创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动的活动,促成更多两岸青少年开展交流。”

台商在两岸关系转变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陆“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商机,深受台商的瞩目。黄正胜表示,“目前,两岸关系已处在最和缓的时期,在这个新时代里,台商可促成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关系,特别是在eCFa时代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正常化当下,期盼两岸政治在秉承互信、宽容的原则,缩小双边期待性落差,赢得双方的友谊和信赖。”

许文彬用诗圣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来表达自己出席本次论坛的愉悦心情。“我想,今天借台胞社团论坛的平台向有关部门提出下列两点建议:第一,深化台湾姓氏源头的研究、交流与宣传;第二,进一步加强对闽南文化的重视和发扬。”许文彬称,要让台湾同胞了解到,与大陆同胞都是同根同族、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三个分论坛嘉宾发言踊跃

在文教、经济、社团三个分论坛的会场上,嘉宾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在经济分论坛,与会嘉宾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议商签上。嘉宾们希望eCFa各项后续协议,包括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保障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尽快商签,进一步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特别是尽快达成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为促进两岸双向投资、维护两岸企业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骨干,占企业总数的97.68%,很多与会嘉宾认为,两岸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合作,协助台资中小企业在大陆的经营与发展,在融资、税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鼓励和协助他们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更大市场,获得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其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在文教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支撑,文化与历史是连接两岸中国人的重要纽带。当前,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关键是要努力建立起独特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

有嘉宾建议,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一是要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尽快将签署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提到议事日程。二是要深化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的发展。三是要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打造更多能真正弘扬中华文化的新的交流平台。四是要加强产业合作,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资源、创意人才和市场,真正推动两岸文化产业的对接。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嘉宾们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文化交流,凝聚台胞的中华民族认同。要深化对台湾民众姓氏源流的宣传和研究,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从姓氏源流中找到两岸共同的文化之根。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4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5周年纪念招待会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于1956年,是日本文化界为了不再犯日本帝国主义发起战争的罪行,早日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日中友好关系而发起成立的。55年来,在历代会长的带领下,在坚信日中友好的众多会员及中国朋友们的支持下,协会经受了风雨考验,高举中日友好旗帜,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10月18日下午,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5周年纪念招待会在东京举行。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辻井乔、日中友协会长加藤纮一及日中友好七团体代表等各界友好人士约400人出席。

辻井乔会长在致词中感谢长期予以支持的日中双方所有人士和团体,表示要继承先辈遗志,维护两国间的友谊和信赖关系,并将这些宝贵财富传给年轻一代,为两国文化交流发展作出新贡献。

陈昊苏代表中国对外友协对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5周年表示祝贺。他说,文化交流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的心灵交流,在消除隔阂与偏见,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双方应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优势和民间交流的传统,以民促官,以文促信,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共同发展,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表示,中日关系发展任重道远,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来临之际,对外友协愿与日方一道为创造两国关系的辉煌未来而努力。

在招待会上,中日两国各界友好人士纷纷前来与代表团交流—我会的老朋友来与我们共叙友情,我会接待过的友人来向我们表示感谢,活跃在中日民间交流第一线的人士来通报即将开展的活动并争取支持,在日本工作学习的华侨和留学生来合影留念……一时间想要和我们说上几句的人排起了长队,场面十分热烈。这一刻,作为民间外交工作者的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份热烈来之不易,它是历代民间友好人士不懈努力的成果,值得为之骄傲;它是中日民间友好的巨大财富,应该倍加珍惜;它也是不断推动中日友好事业发展的动力,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会见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

10月18日,代表团会见了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浜田和幸。陈昊苏再次对3.11大地震给日本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诚挚慰问。他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人民表现出的冷静和坚强令人敬佩,很高兴看到半年来日本灾区重建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相信日本人民一定能够早日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特别在这次地震中,日本民众不顾自身安全帮助中国在日研修生脱险,体现了两国人民互助互爱、同舟共济的友谊,令人感动。

浜田和幸对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支援和支持表示感谢,认为胡主席亲自到日驻华使馆吊唁和温总理利用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机亲赴灾区慰问,使日本人民受到极大鼓舞,进一步拉近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感情。

浜田表示,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在才能创造未来。日中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在历史上向中国学习了很多。在新的历史时期,两国可在节能环保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日本野田内阁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发展日中关系,认为日中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领导人已通过电话会谈等确认了进一步发展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希望以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共同克服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向着崭新的日中关系迈出良好的一步。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5

1中阿经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阿拉伯地区国家处于连接中欧的经济枢纽,且中阿都属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所以中阿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阿全面经济战略合作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内陆经济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的正确领导及高度关注下,在我国宁夏先后举办了多届中阿经贸论坛,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开放的一种重要步伐。在中阿经贸论坛中,先后落实并促进了中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了经贸、金融、能源、文化、科技、出版、人才、广播电视、旅游、农业、教育、清真产业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中阿首届博览会在银川举办,进一步拉近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博览会期间共签约达成合作项目30多个,总签约金额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中阿双边贸易也在稳步增长,2013年1月至10月,中阿贸易总额达到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双边贸易都得到优化。在非金融领域,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投资领域从原来仅有的资源开发、石化工业、纺织服装向机械制造、汽车组装等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文化经贸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经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中东的政治动荡也对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近年在阿投资承包的工程领域在过去两年中不断连续下落。但对于两个互补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局势的动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发展,中阿经贸关系发展全面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的发展日益与整个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中阿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相互依赖,在文化领域的相互融通,在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资源合作、贸易往来、文化教育交流等各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有利发展条件大于不利因素,贸易合作发展前景良好。

2中阿在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性

中阿贸易合作的发展离不开非金融经济的合作,文化贸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国与国之间发展经贸合作就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语言、礼仪及信仰等,阿拉伯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有效地沟通交流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跟阿拉伯语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语言区别非常大,除了中国的汉语言难学之外,阿语也是其中之一。阿语即阿拉伯民族语言,有27个亚非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把阿语做为官方语言,主要通行于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使用人数超过2亿多,且分布广泛,有着不同地区的方言,而“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回教经典《古兰经》为准。所以在文化经贸合作中,有效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阿经贸双边往来离不开历史悠久的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与财富,随着中阿经贸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提升,中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活动必将密不可分,人员往来也必将频繁,文化交流也会日趋活跃,这也是经济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最早可以从丝绸之路开始探究,它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使两个地区的文明需要进一步融合有了充分的依据,发展中阿经贸合作也需要源远流长的文化做基础和铺垫,因此,文化交融会为中阿经贸注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3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意义

3.1增进互信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文化经贸往来是两国及两地区相互了解和学习交流的窗口,通过文化经贸往来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秩序及国际传媒机构等传播载体,对中阿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文理念价值观等存在的差异,本着务实、有效、全面、客观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交流,文化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方面的论坛主题和内容,把中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中阿经贸合作以来,文化经贸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阿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商界人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接触,政府层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建立了多层次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使得中阿在经济领域投资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所以,文化经贸深化可以增进商界、政界多方面的互信,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使得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

3.2增强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阿经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友好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合作领域也不断加深,中高层交流频繁,但文化贸易在民间基础相对非常薄弱,市场发展潜力有待加强。因此,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的发展,就需要增加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是中阿文明发展和经贸关系深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

3.3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发展方式

中阿同属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开展双边贸易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大部分能源靠进口完成,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纺织业等主要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所以中阿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廉价劳动力出口等方面,给阿拉伯地区国家造成低价低质量的不好印象,这样也影响了中阿贸易的发展深化。所以中阿商品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调整优化,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发展,并实现贸易的多样化,因此文化经贸深化就是重要的选择,也是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深化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才是中阿经贸发展的百年大计。

3.4提升中阿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6

贾庆林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和总书记,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全文见第97页)。

吴伯雄在致辞中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一直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届论坛达成的多项共识,包括推动两岸农业、金融服务业、文教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和新兴产业合作,特别是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都陆续成为政策得到落实,极大地增进了两岸民众福祉。希望论坛越办越好,继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荣誉主席连战发来贺电,祝贺论坛召开。他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新局面。期盼与会代表继续通力合作,为增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发扬中华文化而奉献心力。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和中国副主席林丰正共同主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中国副主席蒋孝严,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以及两岸工商、实业、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有关专家学者、青年代表近450人出席开幕式。

8日下午,为期三天的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落下帷幕。贾庆林和吴伯雄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论坛的成功举办,再次显现了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平台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本届论坛上,与会人士围绕“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这一主题,倾心对话,务实探讨,提出了内容丰富的“共同建议”,明确了交流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切实发挥了汇聚各方智慧、增进各界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先导作用。

贾庆林指出,今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努力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是两岸双方应继续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营造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要切实维护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成果,两岸同胞在过去三年里创造了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增进了自身的福祉,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我们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要争取两岸协商谈判的新成果,用事实说明两岸关系在发展,而且还有广阔发展潜能和空间。我们要力争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劲动力。

贾庆林最后希望两岸同胞紧密团结在一起,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切实用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排除各种干扰,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伯雄在讲话中表示,经过与会代表聚精会神地脑力激荡,达成19项共同建议,成果弥足珍贵,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两岸应充分利用“十二五”规划与“黄金十年”的相关规划,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双赢结果。加强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以及遇上极端天灾时的应变能力,也是未来两岸可以加强合作的方向。两岸要携手合作,落实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产业优势互补,提升竞争力,开拓全球商机,共创双赢。

吴伯雄表示,两岸所共有的文化资产是悠久而辉煌的中华文化,加上两岸语言相通,更有利于两岸文化产业的互动、合作与发展。要建构实质交流平台,增进两岸青少年的互动与交流,巩固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合作,扩大交流,巩固互信,良性互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小心呵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来不易的局面,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闭幕式由和蒋孝严共同主持。代表主办单位作了本届论坛小结。蒋孝严宣读了“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

表示,两岸各界人士坦诚交流,充分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反映了两岸同胞的愿望,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要确保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所以能形成目前良好局面,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基本互信,保持了良性互动,为两岸交流合作、协商对话营造了必要环境。当前,大陆已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台湾方面的“黄金十年”发展蓝图也正在形成。要实现两岸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巩固两岸双方业已形成的共同政治基础,必须保持两岸各自政策的稳定,必须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二是要切实为两岸同胞办实事、谋福祉。2008年5月以来的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路,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就会为两岸同胞谋得更多福祉,带来更多利益。本届论坛提出的19项“共同建议”,项项事关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件件符合两岸民众的实际需求,将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两岸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

三是要重视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本届论坛首次将两岸青年交流作为研讨议题,很有意义。论坛提出的加强两岸青年交流的思路,丰富了两岸大交流内涵,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在两岸经济合作已取得长足进展情况下,我们应更有力地推进两岸的文教交流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共有的中华民族认同,切实深化两岸人民的心灵沟通与感情交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

四是要探索落实论坛共同建议的机制。七届论坛迄今累计形成的超过100余项“共同建议”,多数已化为现实,成为政策,或正待落实。为了不辜负与会代表付出的努力,本届论坛首次提出要积极推动与落实论坛的“共同建议”。希望逐步形成与论坛作用相适应的有效机制,从而更加发挥好论坛的重要作用。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李海峰,陈云林,林丰正,郁慕明,秦金生等出席闭幕式。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

5月6日下午,贾庆林在成都会见了吴伯雄和应邀出席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两岸各界人士。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吴伯雄率团出席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并转达总书记对吴伯雄的诚挚问候。

贾庆林表示,在稳定两岸关系的基础上,两岸双方还要尽量多办一些两岸同胞关心的事情。两岸双方推动交流合作、协商谈判,都要着眼于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我们要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有关后续协商并取得实质进展。要完成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协商,使更广大的基层民众直接受益。要抓紧就建立核电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等开始商谈,并尽快达成一致,以维护两岸同胞的健康福祉。

贾庆林还向吴伯雄一行介绍了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台湾同胞以各种方式援助救灾、参与重建表示衷心感谢。

吴伯雄表示,近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得来不易,值得珍惜。两岸关系发展方向正确,不能倒退。期望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能够取得新的成果,凝聚两岸各界共识,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会见结束后,贾庆林设宴招待出席论坛的两岸代表。

1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吴伯雄。强调,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巩固政治基础,坚持正确方向,推进协商谈判,扩大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会见中,对吴伯雄率团赴成都出席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之后来北京访问表示欢迎,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指出,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在经济合作中增加了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了精神纽带,在直接往来中增进了彼此感情。事实证明,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两岸同胞愿望,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两岸同胞广泛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我们应该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就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出4点意见。

第一,要继续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为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继续坚决反对“”分裂活动。巩固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双方就可以继续营造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的必要环境,就可以携手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

第二,要继续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3年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交往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进而求同存异,展开良性互动。双方应该在两岸关系上更多发出积极正面信息,及时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三,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积极对待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各项后续商谈,及早达成并签署投资保障协议。要大力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重视和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台湾方面提出开展两岸核电安全交流合作,我们充分理解,希望双方尽快通过商谈达成相关协议。

第四,要继续保障台湾基层民众共享两岸交流合作成果。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设身处地考虑台湾同胞实际需求,解决好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问题。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也应该共享两岸关系发展成果。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7

关键词:近代中国日本文化关系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古代的时候,主要表现为日本向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当历史步入近代以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逐渐地强大起来,这种交流的形式和意义也随之发生逆转,而且这种交流自始至终是在日本对中国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

近代东北与日本的文化关系问题,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一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涉及这一领域的都不多。目前学术界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日本对东北的文化侵略方面,从文化侵略的角度加以研究,而关于文化交流的层面则关注较少,成果不足。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近代日本与中国东北的文化关系可以说主流是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但是这一时期近代东北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是依然存在的。本文仅从教育层面来考察,阐述这一时期中国东北与日本教育交流的状况。近代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步入总体转型时期,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中日两国1972年恢复邦交后,也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我认为,这段历史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会使我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是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从而促进各国友好发展。

文化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关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各国联系的一个纽带,在中国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规模大,影响深远。在古代时期,中日两国就进行了比较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国高度发展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曾是日本学习的榜样,可以说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这一时期两国文化交流的主流。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给日本朝野以巨大的冲击,中日两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摧毁了日本的华夷序列观,日本逐渐把学习的目光转向了西方,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日本逐渐强大起来而中国却日益没落,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出现了逆转。

两国文化关系的逆转表现在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日本自从走向文明以来始终处在东亚文明之中,由于长期受其影响特别是受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想的影响,因此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明治政府实行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日本旧的教育体制崩溃,日本统治者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手段,而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政策,其中的“文明开化”就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进行的。“日本在1872年(明治5年)公布学制之后,就于次年建立了第一个高等学府东京大学,而早在安政二年(1855年)就设立了培养洋务人才的洋学所”。①日本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并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比日本晚得多,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日本却已在教育领域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有一套自己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逐渐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因为中国不仅领土辽阔,而且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及清王朝的衰落,明治政府以侵略为目的的大陆政策开始酝酿。而对于此时的中国人而言,经过甲午战争之后,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强大起来,是因为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结果,中国也应该效仿日本输入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以改变中国日益衰落的局面,而输入西方科学技术的捷径就是积极的学习日本的经验,同时向日本学习也有许多便利之处,除了路近、文字风俗相似等便利条件外,日本已经把西方文化进行了消化吸收,中国直接拿来利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知识分子,特别是统治阶层的知识分子,深知向日本学习最根本的在于学习日本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振兴教育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富国强兵。于是在近代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中国向日本大量的派遣留学生和聘请日本教习来中国,而日本方面也在中国设立了各种性质的学校,中日两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两国之间的交流应是表现为一种双向性和互动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与国之间通过各个领域的交流,学习吸收对方先进的东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然而交流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等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也会出现不同的格局和特点。在两国的文化交流方面,教育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化,中日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关系也呈现出这一时期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注释:

①杨孝臣主编.中日关系史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9.

参考文献:

[1]周德昌.近代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交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2][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3]南里知树编.近代日中史料[G].东京:龙溪书舍,1976.

[4]阿部洋著.日中と文化摩擦[m].东京:严南堂书店,1982.

[5]北山康夫著.近代にぉける中国と日本[m].京都:法律文化出版社,1958.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8

[关键词]文化交流“逆差”现象

abstract:Culturalcommunicationpushespeopleforwardinthelongrunofhuman''''scivilization.However,thecommunicationontheunequalfootwillinevitablybringaboutthenegativeeffecttotheweakerpart.theso-called“adversebalanceofinformation”phenomenonhasbeenraisedinthispapertocalltheattentionsofthewholeChinamedia.

Keywords:Culture,Communication,“adverseBalanceofinformation”phenomenon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交流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不一样,但人类进行交流的需要、愿望和迫切性是完全一致的。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使得人类社会不同地区的文明进步大体上保持了同步水平。那些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相对走在了前面。“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文化的开放性就表现在这里。”①为了保证自己文化的正常发展并及时地、连续不断地吸收来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营养,多个国家和民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对外传播媒介的建设就是这种探索和努力的有效工具与手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及成果的体现,它存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只有不断地充实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并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继续进行的动力,进而加快本国文化进步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用于文化交流、传播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正因为如此,人类为创造发明和有效使用传播媒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为不断地完善、改造传播活动的内容、形式作出了成功的探索。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市场格局就是这些努力和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得意的成果。平心而论,目前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模式在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加强人类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形成人类社会相对稳定的关系形态同样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但是,在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变化,人们对长期习以为常的文化交流模式和文化传播市场格局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不平衡、信息传播不对等的问题。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民族与民族关系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自主、平等,无论是多么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时,都应该以国际大家庭一员的身份出现,绝不能因为自己政治和经济的强大而企图在文化上也实行强权式的垄断。无论多么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过自己积极的贡献,他们同样都有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市场上平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②所以,国际上的许多有志之士长期以来为争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平等交流,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利益的关系,特别是以强国自居的国家的一些人和一些媒体,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最先进的、十全十美的文化,并企图以自己认为最先进的这种文化代替或同化世界文化,让众多他国、他民族文化对自己俯首称臣。因此这些国家及其所属的媒体,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文化观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凭借发达国家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等方面的实力,他们很快在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市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本应以同等规模和数量与发达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弱势,在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处于下风,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由此而来。

文化交流的“逆差”,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的现象。这种国与国交往中的“逆差”现象在经济领域早已有之,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中的这种“逆差”问题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近40年来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提出“建设世界新闻新秩序”为核心的一些设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反而愈加突出了。甚至有人公然提出以强势文化或所谓的“优良文化”同化、影响甚至取代弱势文化。于是某些发达国家的传播机构打着传输文明的旗号大举地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的传播,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文化制品以铺天盖地之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狂轰滥炸,大有取发展中国家本地文化而代之的趋势。“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③这里所说的共同的价值等指标都是以发达国家文化为标准的,特别是以美国文化为标准的。凭借强势文化的优势,美国人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就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尽管应该具备同发达国家进行对等文化交流的地位和机会,而实际上强弱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自从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占据世界文化主流地位的阶段以后,世界文化交流的速度借助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大加快,但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中流动的却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文化。尽管发展中国家十分希望自己国家的文化也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但往往事与愿违。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同样始终处在劣势状态。甚至连一些经济上发达的国家,由于在国际斗争中地位的变化,在文化交流方面同样感到了被动,不得不关注本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现状。如一向以人类文化优秀成果集中发祥地著称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举起了“文化反击战”的旗帜,因为他们看到,“好莱坞的模式是欧洲的电影模式;美国歌手占据着欧洲的排行榜;而欧洲的互联网语言也是说英语的。美国的文化入侵成了全欧的问题。”④实际上,包括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多年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是同美、英保持一致的,但他们慢慢发现,美英已经占据了垄断全球文化的“话语权”,以英语、好莱坞、麦当劳等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符号为内容的美国文化具有同欧洲传统文化竞争的巨大优势,一向以传统文化代表自居的欧洲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同样出现了“逆差”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公布的数据,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瑞典、西班牙、波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进口的影片中,分别有55-72%来自美国。在世界图书进出口贸易中,美英两国是最大的赢利国,顺差额都在12亿美元以上(1995年)。⑤而在世界文化交流市场上长期处在劣势状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目前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就更加无法避免“逆差”现象的出现。

在我国,这种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同样严重地存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曾经有过修筑抵御外来文化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铜墙铁壁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那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陆确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处在长期封闭中的国内受众也没有大量接受外来文化的愿望和胆量,当时的中国国内文化可以说是非常“纯洁”的。这种“纯洁”也使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缺乏同世界主流文化的交流,导致我们一步步地拉大了同发达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距离,中国大有被排斥于世界主流文化之外的趋势。当国门被打开之后,我们才惊讶地发现,世界文化的发展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继续在妄自尊大、自我封闭的路上走下去,将使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困境。于是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引进甚至模仿、学习,就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外国文化大规模地进入外国人一直感到神秘的国度,令发达国家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们兴奋、激动。而同他们一样感到兴奋、激动,甚至还有些刺激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极左文化思潮统治下生活太久的亿万中国受众,象发现新大陆一样接受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进而一点点地接受了这种文化所携带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乃至思维方式,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在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找到巨大的市场,发达国家也就不惜代价发起了向中国的文化进攻,特别是以电影、电视、音像、印刷、娱乐、软件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制品向各层次的受众发起了全方位的轮番进攻。据统计,在1998年我国图书报刊进出口贸易中,进口为3925。4万美元,出口为1212。65万美元。而电子出版物出口为2种,进口却高达170种,出口仅为进口的1。176%,令人触目惊心。⑤在单调、封闭的文化环境长期生活的我国受众在最初的一点吃惊、迷茫、下意识的抵触以后很快地适应了、喜欢了,并有不少人开始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了。加之国家媒体的主动倡导、文化传播市场上反映出的令人心动的收入,在国内出现了接受外来文化的一个又一个浪潮。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生产早已进入了大工业生产阶段,所以在很短时间里,来自国外境外的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在数量上和影响力上迅速取得了主动地位,并逐步加大传播力度、提升传播层次,在我国文化传播市场上的信息拥有量和传播影响力大有超过我国传统文化之势,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在我国同样产生了。就连刚刚在我国开始普及的互联网上,运行的绝大多数信息也是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少而又少的国内中文信息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用户的基本需求,人们只有转向外国网站寻找信息。发达国家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和文化交流竞争中又抢到了先手。而我们国内快速膨胀的网民队伍仍然在为发达国家文化的进入提供着可观的市场。

造成文化交流“逆差”现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在本国文化与信息市场上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信息产品的封锁,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不能等量进入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市场对发达国家是全面开放的,而发达国家只把自己认为必要的文化信息制品引进自己的市场。这一来一往中的差距就是文化交流中“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说,造成文化交流“逆差”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一边,事实上当代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自始至终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文化交流“逆差”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一些弱小民族弱势文化,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在大量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就会发生向西方文化的变异,有的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⑥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那么现实,但这种“逆差”的累积性后果也是十分令人深思的。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逆差”已经对国家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了损失。而发达国家的媒体又有意识地利用“逆差”的便利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文化入侵”,尽管常常打着“新闻自由”、“传播自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旗号,尽管所传播的内容表面上也确实是纯娱乐的、纯文化的。隐藏的越是巧妙,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麻烦也就越大。特别是“以直接冲击人的视听感官为特征的电影、电视及音乐,虽然对大众而言主要是娱乐品,但它们同时也必然是文化传统、政治理念或价值观的载体;换言之,它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向他们暗示着、诉说着关于是非善恶、关于民族国家、关于伦常秩序的种种观念或评价尺度。”④

[page_break]

文化交流的“逆差”首先对“入超”国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播资源形成威胁。和资源对任何国家都是十分宝贵的,并且具有十分特殊的“唯一性”,一旦被别人侵犯或占用,是很难恢复原状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先后完成了民族独立过程,取得了国家,但由发达国家长期造成的“文化殖民”现象并没有随着殖民者的离开而消失。相反由于发展自己的文化传播事业的需要,不得不委托发达国家培养传播人才,从而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传播模式,有些国家的传播机构成了发达国家媒体在海外的“代言人”、“办事处”,有些传播媒体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传播机构的“克隆”。在我国目前的文化传播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制品,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有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被占领,同我国自已的传播媒体为争夺受众展开了搏杀。而在内容选择、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使我国传播媒介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受众数量的减少、传播市场的缩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我国传播媒体曾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专有权,在国内的各种传播活动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如今却被外来媒体和外来文化插了一杠子,市场风云突变,只有仓促应战,为争得尽可能多的受众和市场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样的外交难题,由于自身传播力量的微弱,自己的国家形象是由西方大国塑造的,一交手,首先是处在一个先行的、被歪曲、被误解的偏见中,被剥夺了享受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外交礼遇,一旦被激怒,又引来更多的非议与围攻。自己的立场、观点都无法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中让人们知晓,更谈不上理解与支持。”⑦

文化交流“逆差”给发展中国家受众造成了“文化紧张”局面,整体文化素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受众被迫接受超出自己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的大量外来文化信息,囫囵吞枣式的信息接受现象普遍存在。“一下子生活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感到迷茫和压抑。”⑧“文化紧张”正是由于某种强势文化突然进入原本单一、封闭的弱势文化环境后,给在单纯文化环境中长期生活的受众造成的紧张、焦虑、迷茫、无从选择等心理压力和情绪压力。为缓解这些压力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自从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速度明显拉开,原有的文化发展的格局被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向世界扩张的需要,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承受能力,大肆倾销文化产品,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世界各国的文化都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不甘心于本国文化就此衰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混战使文化的接受者们常常无所适从,特别是对外来文化由于陌生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惧和盲目,紧张状态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文化交流“逆差”给弱势文化地区造成了价值体系的混乱和价值观的冲突。虽然目前人们对世界的“一体化”非常感兴趣,也在高喊文化的“多元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社会成员都做好了进入“地球村”的准备工作。在本国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了若干代的人,很难在一种域外文化进入时迅速地抛弃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转而信奉自己并不认识和熟悉的“时髦货”。祖先遗留的文化传统和每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将在长时期中产生下意识的作用。就连一些自以为非常前卫的现代派,在以外来文化的卫道士自居的同时,必然拖着传统文化的尾巴。对众多的普通人而言,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所支撑的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往往很难作出孰是孰非的准确判断,也就很难在行为过程中有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受众,很可能被不断进入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和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争斗搞得左右为难。我们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就经历了并且在继续经历这一过程。为人民服务和既得利益、大公无私和个人主义、团结互助和自我奋斗、个性张扬和老成持重,几乎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迫使人们进行新的选择。外来文化信息制品提供的全新观念,带给人们的是同原有观念形成巨大反差的现实。就连我国自己的媒介,为了争到必要的传播市场,也不得不给外来文化提供一席之地。十几家电视台同播一部境外电视剧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文化交流“逆差”的最终结果将导致弱势文化的被同化或文化殖民的产生。尽管在外来文化进入的初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习惯,但当外来文化逐步地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扎根以后,就会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类似于传统文化式的影响。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外来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强势文化如今这种大规模的侵入。在我国,来自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影视作品每周都冠冕堂皇地出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至少来自港、台等资本主义地区的影视作品更是充斥于各级传播机构的传播内容安排中。在相对先进的物质产品的配合下,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正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吃麦当劳、喝可乐、穿牛仔服、用名牌车、唱卡拉oK、看好莱坞电影、打高尔夫球,这些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时髦行为在中国的每一个大城市和偏僻小镇几乎都可以看到,在五、六十岁到七、八岁的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不少人尝试过。就连刚刚才呀呀学语的幼儿也嚷嚷着要吃麦当劳喝可乐。相反对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许多人却是那么陌生,年龄越轻,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就越接近资本主义文化,不能不说与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有密切关系。甚至在一向以清高、自主、独立自诩的文化界、思想界、学术界,这些年同样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和干扰。一拨又一拨的外国文化思潮、学术思潮不断地在我国思想、文化、学术界造成冲击,在年轻一代的学者和各种文化人当中已经很难找到纯粹的“国学家”了。洋人的思维方式、洋人表达方式都很受学术界的青睐。在“一体化”、“全球化”、“地球村”等美好的理想背后掩盖的是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们成功的喜悦和无比的兴奋。

虽然说,同发达国家文化入侵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发展经济和军事的实力,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实力的方法树立本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但文化自身绝不是无所作为。而对资本主义国家一天天强大的文化进攻,发展中国家只有针锋相对,强化文化意识,并利用国家的力量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外来文化进行积极的防御,同时要设法加大本国文化的输出能力,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在世界文化传播市场上取得主动权。如果指望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施以公心和同情心,那将继续加剧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和“入超”现象。依照发展中国家文化的明显特色和丰富多彩,进入世界文化传播市场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①丁宗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④龚刚:《欧洲文化反击战》,见《南方周末》2000年6月30日。

⑤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⑥关世杰:《国际文化传播》,见上书第250页。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9

1.1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分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按照市场流通对象维度划分,可分为3大类:①文化产品市场——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业形式的产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初期发展阶段的主要市场结构和重要基础,包括图书出版市场、演出娱乐市场、广播影视市场、电子音像市场、文化会展市场、文化艺术品市场、动漫市场、网络游戏市场等。②文化要素市场——是指各类文化要素的交易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以要素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市场结构转换的过程,即从产品市场为主体转变为以要素市场为主体,当非物质形态的要素市场(如资本、金融、技术、产权等)发展成为市场的主要内容时,也就标志着市场发展进入了现代市场体系阶段。③文化服务市场——是指作为其他产业厂商和消费者的中介,为其交易提供文化附加值的市场,主要指的是文化中介市场、文化流通市场与文化行业组织等。此外,按照市场交易空间维度,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还可划分为地方性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国际市场等;按照竞争程度划分,可分为完全竞争文化市场、完全垄断文化市场、垄断竞争文化市场、寡头垄断文化市场等;按照市场交易时间维度,可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等。1.2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征第一,统一性。统一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市场一体化,指的是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市场整合,特征是在一体化区域内不同地方的文化市场主体行为受到统一供求关系调节[1]。我国文化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垄断与地方行政割据现象,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就是市场由分割走向统一的过程,推动公平的文化市场环境营造。第二,开放性。开放就是把自身的经济发展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开放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文化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第三,竞争性。竞争是相对垄断而言的,垄断性市场的存在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市场机制失灵。当前我国文化市场通过行政力量实现市场垄断,造成了很多要素流动壁垒,应逐步打破部门与行业壁垒,为文化发展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第四,有序性。主要指市场交易和竞争具有良好秩序,包括市场主体机会与权利的对等、价格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等,具体体现为统一的文化市场规则、健全的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强有力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灵活多样的文化产品流通方式和渠道以及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2]。

2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需求

2.1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我国传统文化市场管理是基于行政性“行业分层”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机构是按照行业分类方式设立的,条块分割(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体制。传统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局限在于: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形成行政性行业垄断,造成限制文化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壁垒以及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的低效率;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未理顺,行政部门多头管理、职责分工不清晰,极易出现职能交叉和管理缺位等现象。如那些挂着来自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甚至是科技部等的“集聚区”“示范区”“实验区”牌子,却缺少原创能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多头管理很好的例子[3]。事实上,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已从2004年开始了改革,《行政许可法》以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的出台,虽然以“统一综合执法”为名的部门合并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文化市场执法体制,但此举对我国原有分行业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冲击,将文化市场体系建立的基础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竞争,是对文化市场管理资源进行整合迈出的重要一步。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组建,意味着我国大文化部制的进一步完善,但传统基于文化事业的“竖井式”管理模式并没有根本消除,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如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明确政府大文化管理的职能等。2.2分行业指导,推动重点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由门类众多的子市场构成的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产业各个行业之间在生产方式、传播途径、交易环境等方面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相应地不同文化产品市场在政策需求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了要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以及动漫游戏等5大类文化产品市场。因此,要根据“一业一策”的原则,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分业指导,逐步完善符合各类文化产品市场政策需求的措施,并推动重点文化产品市场发展。如我国图书出版物市场和电子音像制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性以及推动性比较明显,2011年国务院修改了2部行政法规,原新闻出版总署修订了3部部门规章,都意在更大范围地开放出版物发行市场。当前,出版物市场需要重点扶持的是渠道方面,网络书店“超限战”造成的实体书店困境引起了业界的恐慌,在扶持实体书店建设和发展、争取使实体书店享受到税收相关优惠等方面存在政策需求。再如,从中央到各地方,种类繁多而且过于宽松的财政支持政策降低了动漫产品生产者对高质量作品的追求动力,助长了厂商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3],按分钟补贴的制度造就了一批投机者和山寨者。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策运作的可操作性,建立可靠的项目评估审核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动漫分级制度,确立动漫制作相关标准,加强内容把关和知识产权保护。2.3建立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制度文化要素市场是文化生产、流通与消费所必需的产权、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进行交易的场所和资源的集合平台,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主体板块。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由知识产权形成的版权资产,可以说,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是构建文化要素市场的核心所在。2012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快培育产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规则,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准入制度和重大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的审查制度,建立文化产权认定和评估机制,创造文化产权保护和规范交易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2.4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行业组织是指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文化中介组织是在文化市场中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文化服务机构[4]。随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所具有的专业性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交易费用和机会成本,协助政府提高行业管理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很不发达:一方面,行业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性,行政依附性强,在经济社会事务协调与管理中缺乏自主性与活力;自上而下的组建方式不合理,职能定位不清。另一方面,2004年9月我国首部经纪人行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文化经纪人管理办法》颁布,解决了部分文化经纪人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但此法规颁布时间已久,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经纪人的要求,而且对经纪人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权责划分等也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用来规范文化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使得中介机构在规范运作上缺乏监督和管理,导致文化市场上出现中介机构公信力不足,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的出现。

3制度创新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篇10

关键词:文化外交;时代背景;价值

在当今世界,国家的外交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这三个方面,也深入到了文化领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让世界了解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文化外交正发挥着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而其独具的价值。种种实践也证实,文化外交可以让两国人民之间更好的理解,减少双方成见,提升互信度与国家的形象,利用文化外交,我国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就。

一、文化外交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在发展,国际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文化外交是时展必然的产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二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都处于美、苏冷战的局面当中。当时的战争主要表现在军备竞赛和世界霸权的争夺方面。美国和苏联都认为,自己占据着在历史、道义、法理规范等方面的主动权,双方都以“有我无他”的对立立场看待对方,其根本就是两种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对抗。在世界和平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加强文化外交成为了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文化软实力展示着各国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魅力,对本国提升在他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力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他国价值选择和国际行为趋向。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1.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是调解国与国的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可以不受某些敏感的限制,往往在国家之间外交关系正式确立前自发的起始于民间。新中国建国初期,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封锁,以我国第一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打开了外交局面。五、六十年代京剧团访日演出,七十年代中国艺术团七十八人访美演出以及1972年的乒乓外交无不取得了具大成就,改善和推进了中日、中美关系。因此文化外交是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调解国与国的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被称之为改善国家外交关系、构架国际合作的先锋和桥梁一点都不为过。

2.文化交流是塑造和改善国际形象的重要方式。在战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主要靠军事实力来树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开始重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在经济交往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传播出去的还有中华悠久的文化。确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国家的国际影响会产生无形且强大的推动力。既可以作为外交直接动用的资源,还可以创造和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文化自身的力量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确立根本,文化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形象塑造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的文化外交已进入空前活跃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国开展文化外交实践如“文化年”活动、孔子学院和奥运外交等使我国文化、体育竞技大国的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3.文化外交是国家参与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外交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竞争与合作、谋求和发展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源。二十一世纪信息经济将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占据主要优势,将成为创造性经济。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交流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点,各国都把本国经济发展提到第一位。许多国家以文化手段为经济贸易开路。而近几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公认朝阳产业,文化交流与贸易也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体现出了巨大的作用。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上,文化价值也体现出了比使用价值更为突出的方面。很多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发现了文化因素的蕴含的巨大价值,把投资重点也放到了文化产业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国际文化形象是对外宣传、增强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培养国际旅游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国际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资源。

三、结语

文化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交流,激发他国的认同感,获得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与军事、经济等外交手段相比,如果运用得当,文化外交更能够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的更稳定的战略效果。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政策,积极推动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义桅.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