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肩部理疗的好处十篇肩部理疗的好处十篇

肩部理疗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06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1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手法;微波;联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74-01

1临床资料

1.1资料:2010/2013年笔者收治肩周炎96例。男31例,女65例;年龄35--70岁。所有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的要求,确诊为肩周炎。其中48例为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微波治疗,48例为对照组,采用口服三七舒通胶囊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推拿手法治疗

急性期推拿手法:(1)患者侧卧,患侧在上,用滚法施术于患肩前部、后部及上臂的前侧、后侧外侧。(2)施揉法于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肩胛部、肩部及上臂部。(3)点按天宗、肩井、肩、肩贞、肩穴。(4)施理筋手法于患肩部、上臂部以结节间沟处为重点。(5)施搓法从肩部到前臂部。

粘连期推拿手法:(1)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施捏拿法于肩胛部、肩部、上臂部。(2)点按天宗、肩井、肩、肩贞、肩穴。(3)施拨筋手法于患肩部、上臂部以结节间沟处为重点。(4)依次施拨伸法、摇法、扳法于患肩部,活动幅度、力量均要由小到大。(5)用指尖扣击患侧肩部、上臂部。

1.2.2微波照射:方法为:患者侧卧位,微波辐射器置于患侧肩峰或明显痛点处,间距1cm,输出功率20w,时间20min为宜。

1.2.3对照组:采用口服三七舒通胶囊0.2g,一日三次治疗,。

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指标(疼痛、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进行分析。

2治疗效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2.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或偶有酸痛,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好转:症状减轻,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未改善。

2.3治疗结果

2.4结果观察组48例,治愈25例,好转19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1.7%;对照组48例,治愈5例,好转23例,未愈20例。有效率58.3%。

3讨论

本病的治疗应分清急性期和粘连期[2]。急性期多因机体内分泌紊乱、肩部慢性劳损等因素,继发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液囊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积液渗出为病理特征的无菌性炎症。粘连期是在急性期的病理基础上形成疤痕,造成肩部周围组织挛缩,关节滑膜、软骨粘连,进而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所以急性期推拿手法以摆动类、理筋手法为主,轻刺激放松痉挛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粘连期推拿以捏拿、拨筋、运动关节类手法为主,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推拿选穴上首选天宗穴,正如《针灸甲乙经》云:“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3]然后再微波照射治疗,其作用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指高频电引起人体组织内带电微粒运动而产热。非热效应是指高频电引起人体组织内带电微粒运动的强度不足以产热时,仍可产生生物学效应,即电磁震荡效应。如共振吸收产生的选择性电状产热,体内带电微粒沿电力线的重新排布,体内导磁物质的磁化改变,高频电场使细胞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的改变等。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产生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解痉、镇痛、消炎、促进组织修复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中医传统推拿手法与微波相结合治疗肩周炎,二者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较口服三七舒通胶囊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2

【关键词】Ⅲ度肩锁关节脱位;Dewar治疗;临床疗效;探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2-01

大量临床表明,肩锁关节脱位往往是由于暴力直接导致,如果肩关节处在了外展内旋位时,往往就会因为暴力冲击其肩顶部或者跌倒时肩部着地,最后造成肩锁关节脱位。总的来说,肩锁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的是肩锁韧带、关节囊及喙锁韧带维持,但单纯的关节囊和肩锁韧带撕裂,一般只会引起关节半脱位,若同时引起了喙锁韧带撕裂,才会导致肩锁关节全脱位。传统的治疗方法过于保守,虽然复位十分容易,可是其对位则相对困难,并且还会导致愈合不良,甚至引发肩部畸形、活动受阻及疼痛等不良症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Dewar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患,男患为16例,女患为4例;体重46.33-84.94kg,平均为64.38kg;年龄为20-55岁,平均为33.7岁;左侧为12例,右侧为8例;陈旧性脱位有13例。此外,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有15例病患是因车祸所致,3例因跌伤所致,另外2例则因高空坠落所致;病患病程(受伤-手术)为9天-3个月,平均为37天。此外,这些病患中,有5例曾采用了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术治疗,有3例采用了“8”字绷带肩垫固定,这8例病患在拆除固定之后产生了畸形复发。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对其高位臂丛麻醉,在手术侧肩下部垫上软物(比如枕头),病患头转向健侧。手术的路线从肩峰、喙突肩前方弧形切口处开始;将肩锁关节充分显露出来,之前应将其内的破碎软骨盘及瘢痕肉芽组织清理干净,尝试将其关节整复至解剖复位,暂且不进行固定处理;在病患喙锁韧带对应的锁骨处,将前方部位骨膜切开,显露出前上方的部分骨皮质,并打磨成粗糙面(力量尽量大,但应恰当),方向为由前上往后下钻孔的方式,贯穿之后备用;将病患喙突部的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的联合肌腱显露出来,行前后向利用骨钻进行钻孔处理,然后将测量好的螺钉拧入,只将喙突高度侧螺钉拧出,并用骨刀将喙突前二分之一截断,同时往下游离将肌腱联合。这样之后,在肩峰较低位将两枚2.0毫米的克氏针钻进,并在肩锁关节处进行交叉。肩锁关节整复达到了解剖对位之后,应将两枚克氏针分别钻入锁骨端并且固定好关节,最后将针尾留在皮外同时弯曲为九十度。最后进行固定,将病患患臂上举,待病患的喙肱肌与肱二头肌松弛时,将喙突移植到事先预备好的锁骨粗糙骨面上,最终做好锁骨固定(比如采用螺钉贯穿)。做好相关善后工作,术后三周内应用三角巾悬吊,待6周之后方可将其克氏针拔除,并做相关的恢复功能训练。

1.3疗效评定标准本研究疗效评定标准参考的是吴其常[1]编制的:①优良:病患无痛,上肢肌力恢复正常,肩关节的活动自如,经过了X线检查后显示其肩锁关节间隙低于4毫米;②满意:病患肩部无痛或者微痛,上肢肌力在四级以上,肩关节活动受到了轻微的限制,经过X线检查后发现其肩锁关节的间隙在7毫米以内;③差:肩痛,肌力在三级以内,肩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经过了X线检查显示其肩锁关节间隙在8毫米以上。

2结果

本研究中的20例病患,在治疗之后全部进行了随访调查,随访时间在7-27个月,平均为10个月。其中优良为15例,满意为5例,并没有出现差(不满意)的病患,满意度高达100%。

3讨论

当前,很多医院认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宜采用手术治疗,主要通过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喙锁韧带的修复或重建等,来维持肩锁关节的稳定[2]。手术治疗方式很多,但大部分属于静力学重建的方式,而Dewar手术法通过对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的联合肌腱进行移植,将喙锁韧带进行重建,本属静力学重建,但基于其前臂本身重力及负重作用,肩锁关节也得到了动力性复位,因此采用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属于静力学与动力学双重作用的效果[3]。

总之,通过本院研究,采用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之外,同时无需特殊的器械,病患治愈效果好、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军,梁元恒.改良式Dewar手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3

关键词: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3-02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在基层医院,也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1诊断与鉴别诊断

要提高针灸的疗效,首先要提高疾病的诊断率。肩周炎的诊断有典型的临床依据,单侧或双侧肩部酸痛,并可向颈部或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可有手指麻木肩关节不同程度的僵直,手臂上举、外旋、后伸等动作均明显受限,严重者可出现三角肌的萎缩,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掌握以上几点诊断,本病一般不难确诊,但需与以下几种病症鉴别。

1.1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多个关节,也有肩关节痛疼者,受天气变化影响,检查X线、血沉、抗“o”及临床表现鉴别不难。

1.2肩关节结核。也有肩关节局部痛疼、压痛、肿胀、活动受限,三角肌明显萎缩等症。鉴别诊断可X线摄片、血沉检查及询问结核病史多可明确诊断。

1.3臂神经痛。臂神经痛是指构成臂神经的颈胸神经根、臂丛或周围神经干,因不同原因使其受损,产生上肢疼痛,常因颈椎病变,颈胸神经根炎、臂丛损伤等导致,询问病史及X线摄片多可鉴别。

1.4颈臂综合征。项颈肩胛背部疼痛,并伴臂痛,常出现疼痛触发点,关节运动障碍及运动时疼痛,颈椎位置异常疼痛增剧,上肢皮肤冷感麻木感,神经麻痹及上肢肌萎缩。配合X线摄片及各种神经学检查加以病因探讨诊断不难。

1.5肩袖损伤。常有外伤史,肩痛,局部压痛明显,疼痛因肩部位置有变化,外展30°~70°时无痛,70°以上出现疼痛,外展大于120°又消失。根据病况区又分肩峰下滑囊炎、岗上肌腱炎、岗上肌腱不全断裂及钙化等,区别点有很少放射痛,压痛点范围较小但较剧烈,夜间不加重。

2取穴、手法与针感

针灸治疗肩周炎,取穴常以肩三针加曲池为主。肩关节为手三阴、手三阳经筋及部分足经筋结聚之处。因此取筋会之穴阳陵泉配合治疗,疗效常能更好,针刺时取双侧阳陵泉,针尖朝上,行针时嘱病人作上抬、外展、背屈肩关节等动作多次,出针后再针刺肩三针等穴位。

肩周炎属于风湿寒痹症。应当以散寒为主除湿祛风为法,针刺肩三针手法当以烧山火最佳,针感以酸胀及肩关节内出现热感最好,针刺曲池穴针感以酸麻感为佳。许多临床治疗中,进行后仅施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即予以电针治疗,效果往往较差或疗程变长,关键就是不注重针法与针感,施行烧山火手法不必强求九阳术。热感往往在酸胀感基础上产生,进针生先找到酸胀感,再以天人地三部运针,紧按慢提。产生热感一般不难,并且保持时间也较长。曲池穴旋以飞经走气法,主要是飞经走气为通经接气之法。对气血痹阻,寒留关节者,可起到“过关过节催运气”的作用,以促使针感作用于整个患肢。

3重视刺络拔罐与灸法的运用

较好地运用刺络拔罐与灸法。是提高肩周炎疗效的另一个关键。刺络拔罐可去瘀血而行血滞,出邪气而畅经络,并能泄“阴阳俱有余”而不伤正气,对风寒湿痹之肩周炎,刺络拔罐疗法能起抽风吸寒除湿之效,具体方法为于肩关节压痛点明显处,痛甚者三棱针点刺2~3处,每处3针,再行拔罐疗法,出血量约3ml左右,疼痛较轻者用梅花针点刺出血,再行拔罐疗法,出血量约1~2ml。灸法能够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止痛,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之症,肩周炎治疗也可配合tDp神灯照射等。

4配合推拿疗法与家庭训练

针灸配合推拿疗法与家庭训练,对促进巩固针灸疗效很有益。推拿作用于肩关节及患肢,推拿有舒通经络,活血祛瘀,温阳散寒,理筋整复作用,对恢复肩关节及温经止痛效果很好,手法以柔和顺畅为宜,不可使用剧烈手法,过强的被动活动容易造成软组织新的损伤,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4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B

作者:杨晋红(1963-),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针刺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老挝中老友谊医院工作。在此期间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4例,并与用针刺治疗4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均在理疗科门诊治疗。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火针组(64例)和针刺组(48例)。火针组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右肩患病38例,左肩患病24例,双肩患病2例。针刺组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右肩患病29例,左肩患病18例,双侧肩部患病1例。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②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查体: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③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④X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长者,可见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2.1火针组

穴取肩、肩前、肩后。令患者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择中粗火针在酒精灯上将针烧红至白亮,垂直快速准确将针刺入肩、肩前、肩后约0.5cm,随即迅速出针。烧一次点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每周治疗2次,5次为一疗程。

2.2针刺组

取穴同火针组。令患者坐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30mm×60mm瑞琪尔牌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行平补平泻手法至患者得气。肩针刺后要有酸麻胀感并向下传导,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2次,5次为一疗程。

经1个疗程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性勉力做患手搭对肩、后伸、内旋、划圈、爬墙等动作约10分钟,并要求每天坚持上述功能锻炼2次。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定,1997年第3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背仅能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火针组有效率98.4%,针刺组有效率97.9%,经统计学处理,χ2=0.039,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针灸治疗肩周炎是临床可选的一种有效方法;但2组临床治愈率(火针组为45.3%,针刺组为25.0%),经统计学处理,χ2=4.87,p

4体会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许多老挝肩周炎患者,在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后,有肩部疼痛加重的情况,尤其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针刺补泻手法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大胆采用火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老挝地处内陆,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山,年平均气温较高,潮湿,加之其独有的生活习性,导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肩部,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经筋失养,关节不利;久则入络,寒凝气滞,瘀血内阻而产生肩痛和活动受限。火针肩、肩前、肩后能直达病所,起到祛风、散寒、除湿、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调和气血的作用。火针疗法集针刺和温灸于一体,能温助人体阳气,继而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寒湿祛除,经络疏通,气血调和则诸症自除。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5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和“五十肩”等。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本院推拿科采用推拿、中药烫疗、小针刀疗法及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肩周炎患者50例,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肩周炎病人均为本院推拿科病房的住院病人,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具有肩部疼痛和(或)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肩痛等病变,均为单肩发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4~61岁,平均(47.5±8.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39.5±10.8)月;病变为左肩23例,右肩27例。治疗方法为中医推拿、中药烫疗、微波理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星期天不给予治疗),小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治疗2-4周。疗效评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定发行,1997年第三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

1.2 护理

(1)心理护理:接待病人时使用体贴安慰的语言,循序渐进开导患者,使病人的紧张、焦虑得到解除。对过分紧张、疼痛的病人,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分散紧张疼痛的心理,使其保持乐观情绪。耐心讲解并安慰患者,说明经积极的治疗会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对惧怕推拿手法及小针刀治疗的患者,尤其要进行心理疏导,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中医推拿疗法的护理[1]:手法一定要轻柔,以免症状加重。对初期疼痛较敏感者,手法尤其要轻柔;后期患者,可用较重手法,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对于肩关节活动障碍严重的患者,在手法治疗时要先告知患者:手法治疗时疼痛加剧,所以操作者尤其要小心和耐心,才能使患者有信心配合治疗;当手法掰开后,肩关节的疼痛可能加剧,持续约2~3天,此外,手法治疗时要循序渐进,一次予以适当的治疗量,使患者能承受,让患者有信心继续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中药烫疗的护理:当局部皮肤有伤口时应禁用中药烫疗。烫疗室内应保持温暖无风;烫包的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防止患者烫伤及晕厥,对皮肤知觉迟钝及年老体弱者尤要注意;药熨后应静卧休息一段时间,注意避风和保暖。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不适,应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此外,部分病人在接受该疗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现象,此时应停止使用该治疗方法。

(4)微波理疗的护理:使用该疗法时应该注意[2]:治疗前确保治疗仪电源及各开关键状态良好,治疗部位要完好无破损,治疗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防止灼伤,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冬季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5)小针刀疗法的护理:采用小针刀疗法要做好术前相关检查[3]:如X光片、Ct、血常规、凝血酶原等,对治疗部位及全身有感染、凝血功能有障碍者均不能做针刀治疗。小针刀疗法的护理要点包括[4]:术前向患者介绍针刀,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同时向患者展现实物,在手术中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知识以及预防的方法,与患者聊天,鼓励患者提问,消除紧张情绪。嘱患者术后3天内适当休息,3天后方可洗澡,以防针孔感染。告知患者术后5天左右,施术部位仍有酸胀感,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术后配合必要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早日康复。

(6)功能锻炼:采用大甩手、摇肩画圈、“蝎子爬墙”等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锻炼时采用中等力量,每次约20min,锻炼过程中以引起轻度疼痛为度。在康复锻炼中注意纠正错误动作以及动作的质量、时间性和安全性。在病发初期应鼓励患者多做肩部活动,特别是多做大幅度的活动,以预防关节粘连和肩部软组织拘紧挛缩;结期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自练为主,循序渐进,避免强行牵拉;解冻期指导患者采用手指爬墙,弯腰画圈,后伸肩等练功法,直至功能完全恢复。

2 结果

治疗2~4周后,本组50例中,治愈17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例无效病例经神经阻滞疗法1-3次及中药内服治疗2月余后,显效2例,有效1例。

3 讨论

局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能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改善肩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对后期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采用扳法、摇法、拔伸法,并配合肩关节各功能位的被动运动,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由于本病病程长,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重者生活难以自理,使得病人思想苦恼、情绪烦躁、心理压力加重而求医心切,虽然容易接受治疗,但又难免对治疗效果产生疑虑,针对病人上述心理,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5]。功能锻炼[6]可使肌腱和韧带的代偿功能增强,改善血循环,加速肌腱和韧带组织的修复过得。有效的功能锻炼还能防止肩关节组织的再度粘连,改善局部微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从而使肩周炎的治疗时间缩短,巩固手法治疗的疗效。微波为高频电磁波,其生物学效应及热效应能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消退,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强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改善和增加肩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达到有效消炎作用。采用小针刀松解肩周的肌肉、肌腱的起点或止点,松解结疤粘连,使组织粘连、水肿、缺血、高压、微循环障碍得到充分的改善,纠正缺氧,恢复组织营养,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再坚持康复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7]。中药烫疗是中医特色疗法,它综合了中药药物与热能的双重治疗作用,且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局部热敷可加速炎症的消退,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改善病损处代谢等作用。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治疗作用。采用上述各种方法组合起来的综合疗法,作用互补,既能消除炎症反应,又能松解粘连,标本兼治,再配合以积极可行的护理措施,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华涛.综合治疗严重性肩周炎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5):44-46.

[2]李萍.微波治疗肩周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209.

[3]陈曦.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09,6(1):56-57.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6

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小针刀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1-01

冈上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肩关节疾病,即使有肩痛、背痛症状,临床上也往往被误作肩周炎直接治疗,多采用镇痛药物、理疗或封闭等方法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自2006年起,作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2年6月间,临床发现冈上肌肌腱炎26例,男10例,女16例;左肩8例,右肩18例;年龄36-79岁,平均55.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患肩均有疼痛,15例疼痛剧烈,夜间影响睡眠,肩峰下滑囊、肩袖部位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及旋转均明显受限。口服非甾类消炎药、理疗等保守治疗超过3个月效果不佳。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

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有慢性积累性损伤史多见。

②肩上部及肩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大多数可扪及痛性硬性结节,当肩关节外展至60°~120°出现“疼痛弧”,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③撞击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防止旋转,另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动作,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疼痛者为阳性。

④影响学检查:X线片有时可见到冈上肌肌腱钙化,肩峰和喙突骨质增生的表现。

1.3定点: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峰下外方,即肩部外侧面、肱骨上端,肱骨头的前外方突出的骨点为肱骨大结节,由结节的前上至后下有三个压迹,由前向后依次附着有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冈上窝压痛点此处的痛点多在肩胛切迹两侧的骨突上,可定1-3点。

1.4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均可,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施局麻后行针刀术。首先,扪清痛点的骨凸,以手指压住;其次,注射针长轴应与背部平面几乎平行,并直指痛性骨点。针头由指旁刺人,直达冈上窝的骨面上;再次,确认回吸无血、无气,方可注入麻药。①冈上窝点用拇指按住痛性结节的骨面,刀口线与冈上肌纤维平行,即与肩胛冈平行,刀体与背部皮面几乎平行,快速刺入皮肤,直对痛性结节骨面刺入,深度达骨面。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若痛点分散,其他定点仍按上述方法操作,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②肱骨大结节上份压痛点刀口线与上肢纵轴平行,刀体与上肢呈135度角,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然后,将刀柄向肢体远端倾斜,使刀体与肱骨头骨面平行,推进针刀,穿过冈上肌腱,有落空感,行纵行疏通,再在肩峰下囊与冈上肌腱及其融合处,再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③以肩峰前、后角各向下3cm左右作为穿刺点,作一记号,局部碘伏消毒后,覆盖上无菌小洞巾。使刀口线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将刀口压进进针点上,加压分离,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3指托住针体以15°~25°角迅速刺入,当针刀准确到达病灶点后要进行彻底松解,刀下要有松弛感,切忌只针不松,术毕患者应有轻松感。在行小针刀疗法时,必须熟悉疾病临床特点,根据相应的神经定位来确定神经卡压的病灶点进行小针刀术松解。切忌完全以痛为腧进行定点。

1.5小针刀术术后处置:出针刀后针孔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压2~3min止血;术毕术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24h后去除,3d内针孔勿沾湿或污染;部分患者术后2d针孔有刺激性痛,可给止痛药物口服2d;深部小针刀术后患者要密切观察1/2~1h,注意是否有术后出血,如有意外要及时妥善处理;要求患者要密切配合,通常术后2d内要严格制动,3d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这有利于粘连的松解,促进康复,同时可预防废用性萎缩的发生;7~10d后,待针孔完全愈合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小针刀术,否则针孔未愈合者,针孔的压痛会误导定点,通常1~3次为1个治疗周期。

2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治愈3例(占11.5%),肩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显效21例(占80.76%),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基本正常,无效2例(占076%),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3讨论

冈上肌腱炎多因肩关节活动频繁、劳累、感受风寒湿邪、外伤等导致。冈上肌是组成肩袖的一部分,起于肩胛冈上窝,其肌腱在嚎突肩峰处通过,止于胜骨大结节上部。肩峰与冈上肌之间有肩峰下滑囊相隔。当肩关节外展至90°时,肩峰下滑囊完全缩进肩峰下,冈上肌与肩峰摩擦,引起冈上肌腱损伤、炎症变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十分满意。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小针刀是将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它取中西医学之长。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之特点,利用“针”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瘢痕等病灶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解除了粘连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压迫与牵连,同时切割的刺激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从而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恢复病变局部的生化和物理平衡;再配合自我康复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本疗法虽然属微创治疗,但应严格无菌操作,而且必须熟悉掌握解剖知识。准确定位,进针手法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本组结果显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有症状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经小针刀治疗、疗效确切,是一种可靠和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7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手术;骨折固定术

肩胛骨呈扁宽状的不规则形状,在诊断与治疗中大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肩胛骨的供血较为丰富,愈合能力较强,肩胛骨骨折往往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但是明显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若不经过手术进行治疗,就可能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如肩峰下疼痛、外展无力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入院肩胛骨骨折患者159例,对其中的42例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2例,其中共有男35例,女7例;年龄16~67岁,平均(33.8±9.7)岁。受伤情况: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4例,刀砍伤3例。性质为开放性骨折的有10例,闭合性骨折的有32例。

1.2骨折类型

参照Hardegger骨折分型标准[2],本组肩胛骨体部骨折有24处、肩胛颈骨折15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6处,肩胛冈骨折10处,肩峰骨折7处。42例肩胛骨骨折损伤共涉及70处。

1.3手术方法

本研究中病例均采用后方手术入路。患者取侧卧位或侧腹卧位,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1.3.1肩胛骨后侧弧形切口

由肩峰内侧做切口,沿肩胛冈行走,直至肩胛骨脊柱缘,然后移向肩胛下角,将三角肌翻转并切断其后部的纤维,沿着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之间的缝隙进入,将肩胛骨体的外缘、盂缘后方以及肩胛颈的骨折充分暴露出来。若肩胛骨体的骨折处没有暴露出来,可将冈下肌沿肩胛骨的内侧缘向体部将其钝性剥离,如要将肩胛颈和肩胛盂更清晰地暴露出来,则需在肱骨的止点处切断冈下肌,并向内侧翻转。

1.3.2肩胛骨外侧缘切口其他手术操作同上,在切开皮肤后切断部分三角肌,在小圆肌与冈下肌的间隙中将肩胛体、关节囊、颈部显露分离出来。在直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骨折部位解刨复位,然后用钢板和螺丝固定。

1.4内固定方法

肩胛骨的骨体结构往往比较脆弱,因此在固定时,应在肩胛颈、肩胛冈以及肩胛体内部的边缘外侧放置重建板并固定[3]。肩胛骨体外侧缘以及肩胛冈的骨质上都可以选择4孔或者6到8孔的弧形重建钢板,内固定螺丝钉,为了适应骨嵴的不规则可以适当的调整钢板的弧度,并将螺丝钉钉入骨嵴。除了骨折部位为盂窝处以外,其他部位的骨折均可使用单独的螺丝进行固定,这是由于肩胛骨的骨块较薄,不能够依靠单独的内固定螺丝固定,而且螺丝钉的角度也较难掌握。此外,肩峰骨折、肩胛盂窝骨、折喙突骨折中的固定采用松质骨螺钉。伴有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骨折者须用带有锁骨钩的钢板固定。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复位满意。术后3周内须悬吊患肢,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后再进行功能锻炼,并逐步增加恢复性训练的强度和幅度。

3讨论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有很多种,分为前、后、后上、联合等入路,骨折的类型不同,选择的入路也不尽相同,所以手术入路的选择十分重要[4]。这一选择是建立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术前应当使用影像学技术对肩胛骨进行检查,特别是三维Ct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观察肩胛骨、盂肽关节以及肩锁关节,将骨表面的折线清晰地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移位情况,并确定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的选择。

在本研究中,笔者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的预后较好,而且两种手术方法在疗效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肩胛骨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肌肉,是稳定上肢的主要结构。绝大多数位移较轻的肩胛骨骨折不经过手术治疗也可以很好地愈合,功能恢复正常[5,6]。但对于位移严重的或是肩胛盂骨折等患者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对骨折部位进行稳定,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骨体结构,并缩短外固定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促进肩关节的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韦向东,苏义生,等.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636-637.

[2]郑钢锋.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0,5(4):71-72.

[3]Gosenst,SpeignerB,minekusJ.Fractureofthescapularbody:functionaloutcomeafterconservativetreatment.JShoulderelbowSurge,2009,18(3):443-448.

[4]周东生,李连欣,王鲁博,等.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中华外科杂志,2006,24(44):1686-1688.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8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58-1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9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4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6岁,平均53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半个月。

1.2症状与体征本组病例患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致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穿衣、梳头、洗漱不便,部分患者兼见手臂、手指麻木胀痛。体检:肩关节上举、内收、后伸活动受限,局部无明显红肿,压痛点位于肱骨结节间沟、肩胛骨喙突、肩峰下、三角肌等处,X线摄肩关节平片:未见骨折与关节脱位征象。

2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1)取穴:肩、肩、肩贞、臂、腧、肩前;(2)针刺方法:上述腧穴采用1.5寸毫针刺,行针得气后,选用G6805-2型电针治疗仪,将输出线分别接在上述腧穴上,输出量以局部肌肉收缩、病人舒适为度,后逐渐增加刺激量,每次通电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进行第二疗程。

2.2运动疗法(1)被动运动:患者坐位或侧卧位,医者一手按患肩部,另一手握患肘作患侧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动作各30次,再予以摇肩关节30下,手法宜轻柔,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够忍受为度。(2)自主运动:上举困难者,作爬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患肢屈肘,掌心对墙,五指沿墙壁向上攀爬,达到一定高度觉疼痛难忍时,再沿墙壁缓慢退回,如此反复,每次20遍,每日3次;后伸困难者,可采用体后拉绳法:用绷带作绳从健侧肩前斜至患侧腰部,健肢屈肘从健肩前上方,患肢旋后屈肘从腰后下方拉绳,缓慢带动患肢后伸达一定程度觉疼痛难忍时,逐渐放松绳,患肢休息片刻,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每次20遍,每日3次。10次为一疗程,未愈继续下一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肩关节活动自如,无疼痛,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显效:肩部无疼痛,肩关节活动改善,但未达正常范围;好转;肩部疼痛好转,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经4疗程后病情无改善。

3.2治疗结果92例患者,治疗时间最长为4疗程,最短为1疗程,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痊愈64例(占69.5%),显效19例(占20.7%),好转6例(占6.5%),无效3例(占3.3%),总有效率96.7%。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9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科就诊并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98例,符合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1],男42例,年龄39~70岁,平均50岁;女56例,年龄36~65岁,平均48岁;病程5d至6年。患者主要表现肩痛,夜间为甚,伴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肩关节X线摄片排除骨关节疾病。

2治疗万法

2.1传统医学康复疗法推拿按摩疗法①舒筋活络手法:主要应用揉、按、滚、推、点穴、分筋等法,使肩周围肌肉痉挛解除,然后应用弹拨法,拨动肩周肌肉拨动时应垂直于肌纤维方向。②活动关节手法:牵拉抖动:术者左手扶患肩,右手握患手作牵引、抖动和内外旋活动;旋肩收展:术者一手扶肩,一手握肘后部,患侧肘屈伸使肩内收,完成摸对侧肩动作,并作肩内外旋动作:外展上举:术者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肘上部,使患肢外展并逐渐使之上举。但须注意,做以上操作手法对患肩主动活动受限情况要掌握清楚,手法操作要循序渐进。10天为1个疗程。

2.2封闭疗法作封闭疗法之前要仔细寻找压痛点,一般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节结间沟)、短头腱(喙突)及冈上肌、肩胛内缘、肩胛下角、三角肌内外缘等作局部封闭。局部封闭10%盐酸利多卡因2ml+醋酸曲安奈德40mg摇匀用,每个部位注入0.3~0.5ml混合液,每5~6天1次,2次为1个疗程。

2.3中药治疗自拟舒筋通络汤处方:当归12g,黄芪15g,川芎12g,桑枝20g,元胡12g,防风12g,姜黄12g,香附12g,白芍15g,鸡血藤15g,威灵仙15g,炙甘草6g,随证加减,每日l剂,水煎服。再将药渣翻煎,取汁熏洗患肩,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疼痛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2],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来评定。评定标准,治愈:局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前屈>150°,后伸>50°,外展>90°,内、外旋>50°,日常活动正常:显效:局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前屈120°~150°,后伸40°~50°,外展80°~90°,内、外旋40~50°,日常活动明显改善;好转:局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有进步,前屈80°~120°,后伸25°~40°,外展50°~80°,内、外旋25°~40°,日常活动改善;无效:局部疼痛无减轻或加重,肩关节活动范围无变化或减小。治愈:45例,占45.9%。显效:28例,占28.6%。有效17例,占17.3%。无效8例,占8.2%。总有效率91.8%。

4讨论

肩周炎的基本病理是肩部滑膜、肌群、肌腱、关节囊等的无菌性炎症、黏连、挛缩致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受限及持续痉挛性疼痛。肱二头肌长头腱由于其与喙肱肌相平行之特殊解剖关系,活动时相互摩擦积累劳损而致腱鞘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可能为肩周炎早期原因之一。当肩部某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肩部因痉挛性疼痛而不愿活动,使肩局部肌肉间的拮抗,协同作用紊乱,波及其他,最终导致邻近肌肉、腱鞘、关节囊等黏连、挛缩和功能障碍。局部封闭治疗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曲安奈德抗炎、抗过敏作用强而持久,且无局部刺激,激素副作用少,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手法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作用,不仅能促进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物质代谢与吸收,消除无菌性炎症。传统手法治疗肩周炎[3]主要作用为改善血液循环,祛瘀生新,促进受伤组织修复,解除痉挛和松解黏连,缓解和消除疼痛。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并使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肌腱、关节囊等组织黏连松解,从恢复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以维持疗效。舒筋通络汤是笔者将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结合而拟定的,方中以黄芪、姜黄益气活血;威灵仙、桑枝舒筋活络止痛:鸡血藤、川芎活血通络;元胡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香附理气止痛;白芍养血止痛;防风祛风止痛;炙甘草益气升阳。诸药共同作用,达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疏利关节的目的。利用该方煎汤熏洗患处,可使药力直达患处还可借助热力和药力的综合作用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和炎症的吸收,起到加快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农轩,邹宏思,石凯军,等.肩关节周围炎[m]//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1:726-727.

肩部理疗的好处篇10

关键词:菱形肌损伤推拿治疗樟脑热帖法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65-02

菱形肌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常因搬提重物,长期伏案工作,投掷或上肢长期超负荷引起。证属中医学的“肩背痛”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结合樟脑热帖法治疗48例菱形肌损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1—53岁;左侧发病18例,右侧发病28例。病程短者2天,长者3月余。

2诊断

患者常有急性损伤,慢性积累性损伤病史。以背部酸楚沉重,运动肩部时诱发疼痛为主要表现。在肩胛内侧缘菱形肌体表投影区出现疼痛,少数患者的疼痛可扩散至颈肩部。触诊检查患侧可发现患部肌肉紧张、僵硬、疼痛或条索状劳损点,压之疼痛,松肩、仰头、挺胸疼痛加剧,扩胸痛减,临床上需与颈椎病、胸椎骨关节病相鉴别。

3治疗方法

3.1推拿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为原则。患者取俯卧位,可在胸部垫一小枕,两臂自然下垂,使肩胛骨外移,使菱形肌处于有利治疗位。先在患侧肩背部施与滚法治疗约3-5min,再用掌根或大鱼际在患处揉按3min,然后拇指指腹从肩胛内上角沿肩胛内侧缘自上而下弹拨菱形肌数次。并点按肩井、天宗穴,以病人感酸胀得气为要。提拿肩胛提肌。对于阿是穴及触及有肌痉挛结节处弹拨手法用力稍大,并与按揉法交替进行。沿膀胱经自上而下点按C6—t4棘突旁腧穴。以拍法结束治疗,推拿治疗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3.2樟脑热帖疗法。以活血消肿,缓急止痛为原则。在推拿治疗结束后,施与樟脑热帖法使临床疗效更显著。制法是裁剪一大小约10x6cm2的橡皮膏,在其有粘性一面均匀铺洒一层樟脑粉,以明火点燃樟脑粉,使全膏面均匀燃烧,数秒后未等膏面烧焦将其吹灭。趁热立即敷贴患处。不可待冷却后再贴,以免影响疗效。每日一换,一般敷贴一到两次即可。

4疗效观察

4.1疗效评判标准。治愈:肩背部疼痛消失,肩部活动正常,随访3月无复发。好转:肩背部疼痛减轻,但受凉或劳累后加重。无效: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4.2治疗结果。治愈29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

5典型病例

刘某,男,46岁,某高校教师,2009年3月15日诊。患者诉因搬提重物致右侧肩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天。检查:右侧背部菱形肌处有多个压痛点,并可触及痉挛之肌腹。耸肩抗阻力试验阳性:检查者两手按住患者双肩稍同下用力,嘱患者做耸肩动作,可引起肩背部疼痛。仰头挺胸试验阳性:患者仰头挺胸,双肩向后做扩胸动作,肩背部出现疼痛.。应用推拿结合樟脑热帖疗法治疗一次后肩背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局部压痛及肌肉痉挛条索征消失,达到痊愈,随访一个月未复发。

6讨论

菱形肌在解剖学上位于背部肩胛骨脊柱缘,斜方肌深面,起自6~7颈椎棘突及1~4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型向下抵止于肩胛骨内侧缘,上部为小菱形肌,下部为大菱形肌[1]。菱形肌生理功能为收缩时能使颈部仰伸,而脊柱固定不动时,可提肩胛骨向上内,它与肩胛提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旋转。菱形肌的损伤引起疼痛是由于长期的慢性劳损、轻微外伤、或风寒侵袭,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并使菱形肌肌筋膜组织中产生变性、肥厚,形成纤维小结而引起较广泛的疼痛。而推拿治疗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笔者通过治疗46例菱形肌损伤,认为推拿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患者若为疼痛急性期,手法应先轻后重,先施与滚或揉等放松手法,这样患者不仅易于接受,也有助于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二,弹拨时着力的指腹与菱形肌纤维垂直,频率均匀地弹拨之。力度要深沉渗透,使痉挛的肌腹松解。但力度不能太重,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引起肿胀并且疼痛加剧。

樟脑性味辛热,能温散止痛,通窍辟秽,利湿杀虫。常用于跌打损伤,湿毒疮痒。樟脑化学成分属于酮类挥发油。有易燃,易挥发特性。只要点燃适度,吹灭后立即敷贴,利用其热能和辛热之性,使腠理迅速疏开,有利于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其效用[2]。菱形肌损伤后肌纤维产生广泛的无菌性炎症,致使局部毛细血管痉挛阻塞,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而用樟脑燃烧后热贴,能较强地刺激病患处,使局部皮温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软组织内代谢产物的排除,有利于炎症的吸收,缓解毛细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推拿结合樟脑热帖疗法两者结合治疗菱形肌损伤,能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痉挛,消炎止痛之功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