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十篇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十篇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14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1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能耗降低,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努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有效地推动房地产业低碳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

一、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低碳、绿色在全世界已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因此,发展低能耗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增加房地产业的成本由于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在当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如果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则会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代替传统的能源,这就决定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使用上具有高成本的特点,在房地产开发中应用低碳技术,会导致建筑成本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当前房地产业企业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并不充足,这也导致无法广泛的应用低碳技术。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会抬高房价在当前房地产行业中,如果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加大对新型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这样房地产业势必会以低碳来对建筑中能源和材料的优越性进行宣传,并以此来提高房价。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应用低碳技术,房屋质量必然会有所提升,高质量的房子价格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极易导致房价抬高,从而在短期内抑制了低碳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相关措施

(一)提高环保意识在全社会中加强对低碳环保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能够具有较强的低碳意识,养成使用节能减排产品的习惯,加快人们思想和生活的方式的转变,引导人们绿色生活和健康生活,以便于为低碳房产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当前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而且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完善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那么低碳房地产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会导致一些开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推售普通建筑,误导消费者。

(三)倡导绿色环保在当前低碳经济环境下,房地产业低碳的实现,需要加快在材料和技术上的创新,利用绿色环保材料来有效地代替高能耗的材料,实现材料的绿色环保。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高能源的材料使用率有所降低,但新材料在技术上并不十分成熟,还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另外,还要在当前房地产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应用,充分地利用绿色、环保材料来降低高污染和高能耗材料的使用,打造低碳、环保、绿色的房屋建筑。

(四)低碳背景下地产财税政策的完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量,这也导致投资风险增加。因此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加大对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鼓励开发绿色康居建筑并给予土地供应、税收减免、广泛宣传、开通报批报建绿色通道等措施来加快推动房地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作为影响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行业之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向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丽娟.谈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4,08:5

[2]魏小平.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76

[3]崔力.基于低碳经济的郑州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

1绿色设计的内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单单包括绿色植物设计,它表示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反映了人类由当前技术文化引起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表现了设计人员的道德和社会意识的存在。绿色设计来源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就是要改变当前生产模式,要保护当前人类生存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自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良好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力求与社会发展、环境发展做到和谐统一。

国家建设部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说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绿色建筑。在评价当中明确规定了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估体系、建材绿色化等,并且也关注到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道路、植物种植等,如明确规定了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绿化物种,而且规定设计当中可以利用包含乔木和灌木的复层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单纯的草坪;对场地上原来存在的树木、水塘和水系等要充分保护,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土地生态价值,这些规定不但适用于绿色建筑,同时为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提供了参考。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依靠绿色建筑设计,力求促进人、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有效利用自然条件合理运用人工方法创造优良健康的居住环境,防止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发生,大力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2绿色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2.1建筑材料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我们做哪些工作呢?首先在建设材料的选择上,要大力应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不但可以大量减少运输费用,节省财力人力,而且还能有效保护环境,由于这些建筑材料都是当地生产,因此材料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在建筑当中可以放心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我们利用人力加工也可以得到很多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取代开采自然资源得到的材料。这种生产模式不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利用提高生产技术的方法,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优越性,使之比开采资源得到的材料更佳。做到这一点,不但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且得到了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在生产中可以依据不同的建筑需要和不同的施工条件,制造出自己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

2.2再生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更多的建筑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和当地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而环境却越来越差。因为必须马上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形式,大力保护生存环境,开发应用当前成本低的各种能源,充分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如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制热等新技术。

2.3手段多样性

在绿化设计工作中我们要逐步改善传统绿色设计模式,保证利用一种方法而达到多个目的。如在扩大城市绿色面积工作方面,可以通过种植多种类型的绿色植物来达到其目的,不但可以保证植物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而且可以实现与其他绿色植物的结合,达到绿化的层次化发展。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者而言可以大力应用各种绿色设计方法,也可以在推行一项工作过程中应用多种方法。

2.4充实绿化内容

建设城市园林景观和推行绿化工作主要是城市内部工作,利用人为工作予以完成。因此要使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如绿化工作中不同植物间的搭配要做到科学性,在应用不同绿化手段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各种不同的绿化手段,打造绿化工作立体层次,创建稳定的景观内部空间,应用多种方法保护手态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绿化手段越来越多,绿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实现人为环境改造和自然环境的充分融合,创造出绿色健康、科学合理的人类生存环境。

2.5保护自然环境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很多领导人员意图全部改变城市原来的自然环境,力争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城市原来的自然环境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全部改变城市原来的自然环境,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大量的建设成本,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原有的规律。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依据城市原有自然规律,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在大力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进行绿化设计,不能不顾绿化重点,不顾自然规律,白白浪费前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

一、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利用能源、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标准: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问题分析

1、节能能源资源,目前,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最广泛利用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就是太阳能。太阳能集热器本身具有防水隔热的作用,这与建筑物屋顶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即可以利用

太阳能集热设施部分或全部代替屋顶覆盖层的作用,从而可节约投资。

2、绿色建筑设计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切实保护耕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走土地资源集约化道路,从而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建设问题和土地资源压力。

3、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一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4、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0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一是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二是加强环境绿化。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三是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建筑单体的设计

一是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二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

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

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三是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四是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五是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三、结语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而设计环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探索和努力,一定能促进我国的建设事业走上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饶戎.绿色建筑[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刘建勋,徐菁,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6.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4

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用地面积44784.81m2,总建筑面积80592.05m2,建筑层数为4~5层,建筑层高为3.6~7.9m,建筑类别为二类多层建筑,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钢结构模式。项目规划为标准厂房、仓储用房、配套服务用房。项目选址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生态工业集中区内,园区内以旅游商品加工、绿色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产业、新型建材业等绿色产业为主。项目区域现状原始地貌为山丘,用地北高南低。该用地区位条件较好,周边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交通便利。项目用地南侧隔路有石林人民的母亲河—巴江河顺流而下,巴江景观优美,水体清澈,空气清新。

2规划生态设计

2.1指导思想

为实现绿色节能建筑和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厂房的目标,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规划设计本着绿色低碳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开展,坚持简单高效发展、整体及环境优化以及健康舒适三大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以有效利用资源、资源可持续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健康安全建筑等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展建筑施工,从节能、低碳、生态等方面考虑,远瞻未来,在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的同时,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积极打造低排放建筑。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采用钢结构大空间建筑形式,实现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设计,加入当地民俗元素使项目具有鲜明的个性,造型新颖,打破生产厂房类建筑传统的呆板、单调的形体特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外,项目采用全方位绿化、智能化系统、选用绿色建材等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工业厂房。

2.2总体规划

项目整体规划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在每个层面都有机融入绿色建筑理念。用地结合地形高差变化以及地块形状,建筑沿周边布局,在中部位置形成公共活动绿化场地,使环境自然生动。总图布局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到标准化厂房的实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建筑布局采用周边式和条式平面,依山就势布置,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使得空间感变得自然丰富而有层次,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契合,进一步提高了空间质感。建筑布置充分考虑朝向采光,满足建筑日照通风要求。功能空间的配置打破传统的产、城分离模式,通过功能的分类整合形成产业立体化和功能一体化,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多功能复合和“产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用地三面均为城市干道和园区道路,规划考虑主入口设于主干道,入口呈扇形展开。沿南北主轴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片区,分别为四个加工区、一个配套服务区及一个中心景观活动区,如图2所示。

2.3建筑结构设计

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建筑结构体系采用钢结构立体式的空间设计,并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易于加固、分割、变动改造的特点,建筑套型平面组合灵活多变,根据需求可以多开间合用,也可以纵向多层次合用。钢结构还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结构构件尺寸小、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实现大空间、采光和通风良好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具有其他结构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钢结构又是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符合产业化以及建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厂房形式从单层“加”高到四层至五层,立体式的厂房结构设计比起以往企业“各立门户”的建厂方式,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是“向天借地”、“产城”一体化集约发展的有效模式。

2.4道路规划

项目道路规划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强调整体性与景观性的相融合,创造出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道路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间变化,创造出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车行道路格局通过内外两个环状的路网构成车行交通的主体;外环依托周边三条城市主干道和园区道路,东侧紧临用地边界后退形成消防通道和外环系统。内环沿主入口进入,顺周边建筑的内侧,穿过建筑形成内环。人流则主要通过主入口步行轴线进入,人流沿“绿轴”可就近通达工作地,避免人车混行带来的干扰,保证了安全、宁静和舒适。道路的规划充分体现了的设计和使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达到了项目绿色生态的建设要求。

2.5绿化景观规划

项目绿地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原有地形地貌,融合步行绿化空间、线形绿化流线、建筑立体多层次绿化三种形式,采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景观规划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十字相交的“绿轴”和“道路轴”为骨架,形成贯穿小区南北的步行视线通廊。在通廊方向安排绿地、雕塑及小品,保障六个出入口及活动场所对厂区内主要景点有通透的视线联系,再由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及景观序列的推进,将厂区内部的绿化景观与外界紧密结合,使得景观规划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同时运用对景、借景手法将建筑、绿地、道路广场以及南侧巴江水系美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借鉴我国传统造园手法,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观序列形成内外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致,创造出宜人的步行环境和步移景异的绿地景观。

3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能源和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的运用是建设绿色新型工业厂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在规划设计时,根据项目区域自然环境等因素来建设。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为厂区提供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等,选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等以“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及无污染”为主的建设材料和产品,建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生态厂房。

3.1采用新型墙材代替传统墙材

新型绿色建筑轻质墙材较之传统粘土砖具有自重轻、保暖性能好等优势,且具有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火及安装方便、经济、工期短等优点,能有效发挥绿色节能环保的作用。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轻质墙材替代传统粘土砖,比砖砌墙体缩减了近一半的工期,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推进了项目的进程。同时,新型墙材的使用减轻了厂房整体的重量,使整个厂房看起来美观大方。

3.2采用稀土铝合金电缆代替铜芯电缆

稀土铝合金电缆具备与铜电缆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同的特点,在满足同等电气性能的前提下,使用铝合金电缆的重量是铜芯电缆的一半,其截面是传统铜芯电缆的1.1~1.25倍,价格比传统的铜芯电缆低15%~30%。其反弹性能比铜电缆低,柔韧性比铜电缆高,即使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时,也能保证连接稳定。此外还具有防燃烧、耐高温环保、耐腐蚀、能任意弯曲、抗晒、抗老化、寿命长等特点。石林标准厂房项目规划设计采用稀土铝合金电缆代替传统铜芯电缆,减轻了电缆的整体重量,使安装工作更轻松,降低安装成本和工程造价,减少设备和电缆的磨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铜资源的作用。

4结语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5

中国的绿色建筑研究始于2001年,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即回归到绿色设计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在景观设计行业中,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的俞孔坚,他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其代表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秦皇岛市汤河公园位于中国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区西部,坐落于汤河东岸,长约1公里,总面积约20公顷,它有一个优美的名字:“绿荫里的红飘带”。这也给这个公园做了最好的注解:即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改造成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一幅幅和谐社会的真实画面,生动地在生态场景中展开。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只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长达500米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2007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评奖委员会称它“创造性地将艺术溶于自然景观之中,非常令人激动,同时不乏很强的功能性,有效地改变并提升了环境[1]。”

但是俞孔坚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景观,与国内人们固化的思想大相径庭。国内的甲方始终是把商业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绿色和生态的理念更多时候只是噱头,是商业利益的幌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如此生态的设计对于维护来说更加困难,而管理层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愿意花费资金去管理维护这样的景观等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这种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市场非常狭小。而且中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起步阶段,基础理论及思想准备不足,认识水平低下。

例证之一就是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该建筑称之为“超级绿色机器”,因为该建筑的一系列特色功能,比如雨水收集系统、能为运动场草地过滤阳光的半透明屋顶、自然通风系统以及体育场屋顶防水垫层等。但也有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其造价高达45亿美元,建造和装饰浪费了巨量的钢材,但是现在却空置使用率极低,这简直是非常极端的浪费。某建筑评论家在给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提议中认为该建筑永远也无缘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因为其“建筑成本如此之高,消耗的钢材和能源如此之多,几乎是建造类似场馆或体育设施所需造价的10倍甚至是20倍”。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绿色建筑效果是否达到要求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所欠缺、绿色建筑的外观设计不成熟、市场机制发展不完善,等等,使“绿色”成为标签,变成招摇撞骗的手段。那么在这样的国内社会环境之下,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应该推行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呢?

二、“以自然为中心”还是“以人为本”

人类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在一个“以人为本”的模式下进行的,包括一切商业利益、科技研发都是为了服从于人本身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生存逻辑,其实是西方工业文明在近代对世界占主导地位而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我们知道西方工业化文明的发展始终是以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中心,比如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蒸汽机之类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包括从西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以及古典园林也可以看出来,强调的是人工的痕迹,削弱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2]。

那么在这种模式发展下的地球环境我们也是非常清楚了,中世纪欧洲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英国被称为“雾都”,遍地臭水和垃圾。现代中国又出现的雾霾、水污染、沙尘暴,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

比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放在首位,而不是两者对立。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体系中,向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所寻求的最终理念[3]。

那么对比一下前面说到的西方的工业化模式的话,中国古代则是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种农业和手工业的生存方式,物质资源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回到自然中。又比如说中国的建筑中徽派建筑风格追求布局和自然的和谐,西南部的建筑则根据当地山地的地形依山而建,材料也是木材、草、夯土之类的自然材料,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甚至可以称之为“绿色”。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古代科技更是在当时领先西方很多年。所以在古代中国文明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这种生存的方式。

上文对比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主张要回到古代中国的发展模式,而是论证了在这两种发展模式下,前者固然带领人类走向了空前的繁荣,但是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人类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而后者比前者对待自然更加和谐、更“绿色”、更加适合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一切发展都是为人类自身服务,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者必然要生存发展,那么“以人为本”这个提法本身没有错,但是把“以人为本”从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孤立出来,在设计中仅仅考虑人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就会走进人类发展的误区。试想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环境,那么地震、沙尘暴、雾霾、洪水等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带给人类报应,并且当下人类的环境正在面临着这些严峻考验。所以上台后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正是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才提出了“绿色”和“生态”等观念来努力达到以及维持这种平衡的关系。这也涉及到一个生态学上的说法,即“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并不属于人类”。从这个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可能并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提出?“以自然为中心”或者“以自然为本”的指导思想,或许这是一种更适合人类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是否是人类“自我逃避”的手段

有的人说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本无法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愿景,绿色建筑只是一个幌子。也有的人说绿色建筑根本只是人们在自我欺骗,全面实现绿色建筑在当今的社会中面临太多困难,想要借鉴中国古代的发展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未来又涌现出什么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像五百年前刚研发出蒸汽机的人们又怎么会想到21世纪的今天会有iphone手机一样。而对于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欺骗自己这个观点,更是显得极端,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走,而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进步的标杆来见证人类迈出的每一步,比如建筑界有普利兹克奖、学术界有诺贝尔奖、体育界有劳伦斯奖。正是有了这些标杆,人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创新和打破常规,所以我们也需要有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这样一个鲜明的标杆来见证人们从“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进步到“以自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中。

自从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概念出现以后,不断受到各个设计行业奖项的青睐,比如俞孔坚的中山岐江公园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2010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海滨景观带,再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再加上国家这几年推行的“海绵城市”这一对于大型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政策,使得生态型的城市景观成为了当今国内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大跨步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型与资源节约型国家的政策,主张人们回到农村中,体验淳朴的乡下生活。而且国内大量的建筑设计公司和旅游行业现在也在大打生态牌,推出了很多不仅在商业上运作得很好,而且在生态保护方面也落实得非常好的项目,比如说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大理的悦榕庄酒店都受到了业内外的认可。

四、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发展对于我们的启示

作为一个热带国家,新加坡的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非常匮乏,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绿化发展。但是经过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后,新加坡现在绿化覆盖率几乎已经到达了50%,转身一变屹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6

一、化学建材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环境。人类大量建造的基础设施对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即大量地消耗地球的资源和能源,在相当程度上污染了自然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出发,建筑材料也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我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如何减轻建筑材料的环境负荷,实现建筑材料的环保化,成为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化学建材就是一把双刃剑,若能运用得当便能更好的造福人类,但若运用不合理也会杀人于无形。

化学建材生产中不可避免会使用有害物质,主要表现在容积和重金属方面,建筑涂料尤为突出。

(一)空气:溶剂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会促使no2和o2在地面产生臭气,地面的臭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影响上呼吸道,引起咳嗽。以及室内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对人类生命是很大的威胁。

(二)水源:主要指建筑涂料对水的污染。新造船上所涂的防污漆,有些是含锡的。这些船下水后就会造成海洋的污染,涂料对于海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废弃物:很多年来,废弃的化学建材要么就地掩埋,

或者随同其他废弃物一同被倒进大海,有时甚至随地丢弃。造成海洋、海床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二、化学建材与我们息息相关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提倡生态绿色材料,其有如下特点

(一)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二)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三)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四)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五)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建设绿色家居必须发展绿色建材,目前特别需要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开发生产具有不同功能特性、对人体无害的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材是绿色家居的基础,而绿色家居的发展也促进了绿色建材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高,发展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尤为重要。其发展和应用对促进绿色建材行业和绿色家居的现代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和各种宣传形式(如学术报告会、技术交流会、信息会、政策研讨会、产品展示会以及绿色材料识别标志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广泛宣传绿色建材的知识和重大意义,强化全民族的绿色意识,以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绿色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二)建立并完善标准认证体系。目前,我国具有较完整、配套的产品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是组织生产、开展营销活动的依据。但还应有绿色准则的标准,将绿色建材纳入规范管理体系。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都是从制定、实施建材产品环保“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入手的。借鉴国外经验,建议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协同建设、化工、冶金等有关部门,成立国家绿色建材标志认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环保“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三)加强信息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库和网络,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为从事绿色建材的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以促进我国绿色建材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以综合利用为重点。材料的生产过程均会产生“三废”。对于工业废渣的处理是一个迫切而又艰难的问题。经济地处理这些废弃物,有效地使用再生资源,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选用材料时,应提倡使用那些可以循环使用、重复使用、再生使用的材料(即3R材料),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商业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内涵;应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绿色产品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认证,权威性绿色建筑要求、法规、标准的创建,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以及不断健全的评估体系,绿色建筑的投资成本减少,并且大大提高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公众环境观念日益增强的影响下,绿色建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可以说,全球建筑领域从黑色产业往绿色产业转变的一种关键方式就是绿色建筑,同时,这也是建筑领域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种体现,它是建筑领域的一种必然发展方向与趋势。

1绿色建筑技术

1.1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质内涵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建筑技术,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技术,而是通过“绿色”技术全面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技术,它有效地融合了新型学科和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技术,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相符合。在建筑的使用期限内,尽可能地减少一系列的资源,并且注重环保,这就是绿色建筑。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但能够为居住人员创设高效与健康的使用空间,也可以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调。而通过一项技术实现建筑的建造,从而有效地统一环境、建筑、自然,以及人,这就是绿色建筑技术。

1.2绿色建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建筑设计中,可持续发展观念还未能够达成共识,为此,在实施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而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绿色建筑技术。近些年以来,我国在大力倡导和实施绿色建筑技术,且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得我国新建建筑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的要求,力争至少三分之一的固有建筑在5年的时间内大致完成节能的改造,并且实现我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节能的一半。在2020年的时候,大多数的固有建筑能够实现节能改造,所有的新建建筑要实现的节能目标是65%,以及新建建筑能够降低五分之一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从而使得我国建筑能源消耗跟现阶段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接近。

2商业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2.1商业建筑中节约建材的应用

设计商业建筑总的原则是适用,防止缺少功能作用的一系列装饰构件的应用,商业建筑中节约建材的应用重点围绕下述几点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先是对本区域的材料进行应用,并且确保应用的建筑材料性能比较高,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应当对可再生和循环的材料进行应用,以保护环境。除此之外,还能够将适用和灵活性的隔断应用在室内,借助环境影响小与资源消耗少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科学地应用强度高的钢材与性能高的混凝土,从而使得材料用量和空间节省。在设计商业建筑的过程中通过绿色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且将建筑垃圾加以利用与回收,从而循环地应用建筑材料。在商务办公大楼与商业综合体等能够实施复合性的空间设计,要么是借助灵活多变的隔断,实现室内空间的可改变性,也能够借助钢结构连接商业裙楼间。

2.2商业建筑中节约能源的应用

在能源节约这个环节上,应当对商业建筑的朝向与窗墙比进行重点控制,在建筑屋面和外墙实施保温的策略,将性能比较高的遮阳构件与节能玻璃应用在外窗,与此同时,借助节能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等策略实现商业建筑的节能。除此之外,能够将市政热网蒸汽凝结水的余热有效地应用起来,从而将所要求的生活热水和其它一系列的节能装置提供给建筑。在商业建筑中,能够借助自然通风的模拟优化建筑幕墙对位置进行开启,优化室内的自然通风现状,进而给商业建筑营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针对节约水源这个问题,也应当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加以改变,比如,能够对蒸汽凝结水和天然雨水进行收集,以用于绿化浇洒与室外景观场地的补水,也能够在商业建筑中应用节水器具。

2.3商业建筑中节约土地资源的应用

在评价室外环境与节约土地资源上,能够立足于应用地下空间,对场地的光照环境、噪声处理、通风装置等进行详细地分析,实现设计上的优化。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施工的时候,对于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或者是场地的破坏情况,将绿色施工方案设计出来,从而对自然环境与场地加以保护。与此同时,防止污染幕墙光,对溢出商业建筑之外的光线进行限制。此外,也能够将复层的绿化带设置在关键的道路沿线,从而使得交通噪音对场地的影响减少。

2.4商业建筑中的室内设计

针对商业建筑而言,衡量建筑物设计成败的重点在于室内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以及合理性。设计室内应当根据建筑立面将遮阳反光板设计出来,实施分区性地控制;注重设计室内的视野;对各个区域里面的噪声源进行合理地探究,对噪声功能区的设计进行优化;将监控空气质量的系统加以设计,特别是对人流密集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确保空气的畅通性,使得空间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结论

总之,商业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对于设计工作者设计出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综合性地认知建筑能耗,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且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促进商业建筑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宏.Cnn评选出2011年度全球12大绿色建筑(上)[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2(01)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8

【关键字】:城市;绿色生态;建筑;景观设计

【前言】:城市景观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早期产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促发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一方面是工业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伦敦烟雾事件,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催生了相应环境法案,为城市环境管理打开了先河;另一方面是能源危机引发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丹麦政府率先在建筑规范中体现能效及节能排放等理念,这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前身;再一方面是城市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韩国首尔清溪川生态修复工程,纳鲜兰椭幸兜暮拥牢廴荆到新世纪初期的交通问题和城市雨洪问题,这个项目像是一本活的城市环境治理教科书,最难能可贵的是实现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休闲,文化,历史的结合,还深受当地居民喜爱;除此以外,还有特殊自然环境所引发的问题,像澳大利亚因为水资源极度匮乏,因而发展出非常先进的水敏设计(wSUD)和立体绿化设计理念,像新加坡的城市因为淡水匮乏和雨洪问题,而发展出排蓄水体系。这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他们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绿色生态设计的相关标准及设计应用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项目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高到低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六个综合性指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全生命周期综合性(公建),这涉及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专业,例如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和景观等。

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项目,对绿色建筑等级要求有所不同,项目管理对其体系内得分项的选择和偏重也有所不同,在景观专业的得分项目需要视具体要求而定,通常会涉及以下几方面:

(1)绿化用地的合理设置,绿地率需要满足指标要求,地库顶板上的绿地,标准对覆土深度有一定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忽视;

(2)光污染控制,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限制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现在很多项目建筑体本身的散射光可以照亮室外场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筑自发光,合理设计景观灯具种类和间距,减少室外照明过量,避免场所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3)热岛强度控制,户外活动场地的选定和设计需要参考风光环境分析,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达到一定比率,尽量为使用者提供更佳舒适的环境;

(4)无障碍设计,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可达性以及人性化设计上;

(5)合理设置停车场所,数量和面积要满足指标要求,分布上要体现在场地空间的均好性,便于交通,停车场地也可以考虑绿色生态停车场设计;

(6)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室外活动场地可以错时向周边居民开放,为周围居民提供相应户外设施,例如特色座椅及活动家具等;

(7)雨水规划与设计,利用下凹式绿地以及雨水花园等雨水蓄水措施,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用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率;

(8)场地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满足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9)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选择本土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式绿化,种植区种植土壤深度满足种植要求,适当引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10)绿化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浇灌方式,控制节水浇灌绿化面积比例,可以采用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控制装置,在植物品种上宜考虑无需人工浇灌植物;

(11)地面,屋面,外墙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要求,不同材料的反射系数有所不同,例如石材,一般浅色石材反射系数较高,深色石材更容易吸收辐射,从而反射系数较低,国内相应标准还有待完善,此外,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浅色材料更容易产生炫光和光污染,所以这一项上,材料选择还要视具体项目具体环境条件而论。

1.2海绵城市设计

海绵城市主要针对城市的雨洪管理,在雨洪季节,设置有效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措施,在干旱,灌溉时节以及其他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是比较新的标准,局部城市或地区作为试点开始参考和实行,以深圳市为例,现行的审查依据包括:《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及查算图表,《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相关的低碳生态及低影响开发指标,国家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已经的技术规范、指南、图集。

海绵城市的综合性在于他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种类,需要业主或管理方统一协调和指令,政府部门也会起到指导和审核的作用,例如位于深圳前海的弘毅中心项目,在海绵城市设计方面,政府会对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提出明确意见,按照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以此审核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各类型场地以及具体细节设计。

在景观场地规划中,建议多的采用能够降低雨水径流系数的地面设计,例如绿地和透水地面,屋顶空间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屋顶绿化区域覆土厚度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地面层需要考虑透水铺装,其面积需要满足地标径流系数要求。

关于雨水控制规模,有相应的指标和要求,常见的办法包括设计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收集,下凹式的面积和深度需要满足与水蓄水量要求,另外一种解决途径就是在设计地面蓄水容器收集屋面和墙面雨水,或地下蓄水容器收集地面径流的雨水,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雨水调蓄的作用,各类项目根据不同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解决途径。

海绵城市设计在优化城市雨洪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景观设计带来了考验,例如透水地面的品质感,进口产品质优价高,国内产品品质和施工水准较难把控等问题;还有下凹式绿地的形式,虽然可以满足雨水储存的功能,但是他的形式是否与场地的性质相符合,传统的审美观能否接受这种形式,这些都是业主和设计师需要共同考虑和面对的问题;再者关于设置蓄水容器,对建筑结构,场地空间条件,建设成本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等都存在一定的未知和挑战。

1.3LeeD建筑评估体系

LeeD是英文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的缩写,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在国际上各类建筑的环境保护价值评价,绿色建筑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标准。

在美国很多地区已经将LeeD标准体系纳入建设项目的硬性标准,所以很多建筑师会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成为LeeD认证工程师,现代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与发展,许多跨国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例如世界500强公司美国默沙东制药就在中国杭州建设分部制药厂,其工程就采用LeeD评价标准,在景观设计上取得的得分项包括:各类绿地性质及面积比率,地面材料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当地本土植物的选择,以及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比率等。

1.4水敏设计(wSUD)理念

wSUD是英文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的缩写,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恢复自然的水循环过程,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保护水生态系统,将雨洪,供水,污水管理一体化,兼顾景观和生态系统。

水敏设计在澳大利亚是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法,在国内也有项目实践,例如城市新区规划项目,河道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等政府项目,也有开发商的项目,例如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解决雨洪管理和低维材料及植物的使用,该项目获得了aSLa通用设计荣誉奖,而且万科在其下很多项目中也在不断实践绿色生态材料和理念。

结束语

我国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仍然是主要的社会综合性问题之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会逐步提高,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政府会逐渐加大理念导向和工程监控的力度,开发商会逐渐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景观设计领域,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工程实践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研究成功的项目个案,争取实践和推广的机遇,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林晓晖.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马杭州排涝站的建筑景观及环境设计[J].福建建筑,2016,(04):36-39.

[2]⒊煽.城市生态景观中的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4]王思元.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因素;节能低碳

abstract:Highenergyconsumption,lowoutputinChina'sconstructionindustryfundamentalcurrentsituation,butalsobuildingusedbytheindustrytobreaktheproblem.accordingtothefundamentalnationalconditionofourcountry,theenergydevelopment,perhapswithothercomparedtodevelopedcountries,andtheuseofenergysaving,butoutofreach.inthispapertheauthorcombinesoneselfdesignexperienceandsomeinternationalarchitecturalconceptsandexamplesofarchitecture,withthegreenenvironmentcreationasthecore,totalkaboutfortheordinarybuildinggreendesignstrategies.

Keywords:greenbuilding;designfactor;lowcarbonenergy

中图分类号:tU2

引言

从早些年温室效应的引发到现在全球气温暖化的极端变化,让人类察觉到若还是处于现在这种安然自若的态度,自己所面临的未来将会难以想象的灾难局面。建筑设计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带头人,从绿色设计的角度来说,基于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大势所趋。我国针对低碳型社会建设和发展始终秉持绝对支持的态度,作为维护以及促进低碳社会建设及发展的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已经崭露头角,也就是说,绿色建筑不再只停留于“纸上谈兵”的理论研究阶段,而是逐步过渡到了建筑项目实施及体系完善的时期。换句话说,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和创作实践中加入绿色设计的元素。

其中心因素有:一、现代建筑多数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大部分的建筑规划设计只能够对绿色建筑的宏观定义进行因素构建,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和设计策略,却没有将绿色建筑的实质进行贯彻落实。建筑的周边环境和地界状况都是千变万化的,建筑设计师除了具备夯实的设计理论基础外,还要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来决策绿色建筑的综合设计方案;二、纵观建筑行业整体来说,建筑性能评价标准的设定十分严格,却与设计策略没有什么关联性。

绿色建筑的现状和设计原则介绍

2.1国内绿色建筑研究的发展现状

基于我国逐渐走向国际化的建筑设计趋向,绿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国人的思想当中。在2006年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技术指导准则》被颁布出台,继而在2007时,《绿色建筑评价标示准则细节》以及《绿色建筑施工指导准则》一连串的建筑体系法则也投入了建筑建设实施的运用,这意味着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测评体系也在逐步地趋于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相关的建筑研究机构也就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发了几项软件,例如DeSt的热环境设计和GBaDa的绿色建筑设计和评测软件,相对于国外的绿色建筑核心设计或测评软件而言,国内相关软件的设计比较适用于我国的绿色建筑建设。

2.2绿色建筑基本的设计原则

作为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体系,绿色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与其核心要素相关,并就此确立设计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存在,既是为了设;计师的思维规划,也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加以评定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促进作用。

2.2.1建筑环境健康舒适的基本原则

建筑行业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使用客户对环境的舒适要求,绿色建筑更是为了这一建筑思想的贯彻实践而诞生的。笔者认为,绿色建筑必须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了解客户的基本需求,从环境绿化到建筑通风对流结构的设计再到良好感官的感受体验,无一不体现着绿色建筑设计对客户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使得建筑的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实用化。

2.2.2建筑能源使用方面保持简便并高效的原则

简单且高效的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实施原则。利用现代科技化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元素,实现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实施应用。除了要对当下的设计环境进行考虑以外,还要依据建筑所在地域的近期或长期发展,为其今后的维修、改造和扩建的空间有所保留。提倡尽量利用再生能源材料,通过减少能源使用占有的比例,使得建筑设计的能源结构得到较为全面优化和完善。

2.2.3建筑周遭环境和自身的环境优化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物本身及所处区域的周遭环境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必须要将其环境表现加以利用,追求最为突出的环境效益的表现。其设计师需要予以充分关注和尊重的中心因素有:使用者的内心需求;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当地社会的生态环境。这三个中心要点的把握是绿色建筑体现其现代精神的重要因素,也是必须遵循的优化原则。

依据设计原则所制定的设计规划

3.1对使用客户充分的尊重,构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针对建筑的声环境、热环境和光环境,结合区域的空气质量等综合条件,经过深思熟虑的全面思考后,尽量发挥建筑体本身扬长避短的优势,将一些恶劣的环境因素拒之门外。通过问卷调查或上门访问的调查方式,获取客户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尽量满足每个客户的设计要求。对于一些基本的室内环境构建要素进行充分了解,辅助建筑的结构设计更为人性化,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度。

3.1采取能源节省措施,使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

工程实施之前,对建筑建材进行挑选时应该结合建筑设计的平面构架、外部构建的能源节省设计、建筑的体型体量以及多种自然能源的利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对建筑能源消耗、运行能源消耗、维护能源消耗和废材能源消耗等建筑建造全过程的整体消耗进行分析整理,将上述能源消耗划分的几个部分的比重以及与其相关的消耗因素做详细总结,针对消耗类别的特点分析得到对应的能源节省要求,对于所占比例较大的能源消耗部分要格外重视。通过上述措施的施行,将工程实施过程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使得工程费用损耗结构得以优化,综合实现建筑本身的最大节能效益。

3.3结合建筑基地周遭的气候及环境,进行合理的绿色设计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体现于建筑本身室内环境的科学规划,并且在环境的整体规划上,基于城市环境规划的标准,对建筑场地一定区域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从建筑基地的地貌考察到地形探测到水土水质及气候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程度,对区域内的场地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基本的设计理念如下:1、场地绿化程度的加强。环境对身心健康的优化作用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绿化空间的创造设计,使得环境得以美化的同时也营造出了健康和谐的生活气氛。简单的举例来说,基地区域内的地面可采用草皮铺设,增大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使空气环境和温度适宜、清爽。一些关键的主干道两旁可种植一些较为高大的落叶乔木,形成密集的树荫,使得地面的热量吸收减小,并提高建筑环境的空气质量;2、运用绿色建筑设计中组景、借景、分景等环境营造手法,使得建筑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达到整齐划一的境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规划和可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例如一些城市规划和地理特征的利用:建筑所处区域有较为广阔的水库资源时,可在设计规划中加入一些水景题材的小型模型设立,使得建筑环境更为生活化;对于一些邻近景点资源的建筑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挑高的建筑设计,将景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真正的绿色设计。

3.4建筑本身的设计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要对建筑本身的体形系数进行重视,要使得建筑的热耗程度小,就要对建筑的体型系数进行精确的设计,基本遵循层高限制、规则外立面形式建筑体型、建筑外墙面积减三项原则;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要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频率降到最低,在保障建筑材料无辐射、无污染的同时尽量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完成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从温度、湿度的调节上实现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的设计要求。笔者对一下几点进行详细介绍:

(1)屋顶、墙面和地面使用的建材选择时,依据环境条件的匹配,满足防潮、隔热和隔声等基本要求。

(2)遮阳系统的组合上,要采用可调节控制的部件,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根据季节变换和个人喜好来遮挡阳光的照射、反射程度,满足室内光线调节的要求。

(3)与外界相通的窗户应使用双层玻璃窗,既保证了室内温度的保持又有助于隔绝外部的噪音污染。

具体实例

以匹兹堡的绿色建筑CCi中心为例,它属于典型的绿色建筑。其前身是一个砖砌构架且附有石砌外墙的三层建筑,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将拆下的建材进行了回收利用。外墙砖石拆下后,使用了环保加气的混凝土和较为密集的纤维板面组合成围护墙面;楼层间隔和屋顶的建材使用方面,利用了一些麦草特殊编制而制造成的保温隔板。最大的程度的改造是钢托梁的加建、麦草隔板的使用、利用重建材料翻新外墙以及旧建材做地铺,这些都是再生材料利用的体现。

在能源利用方面,建筑内部在自然光环境下,能够保证空间的明亮清晰,通过百叶窗控制光线强弱;空气流通方面,利用可调式的窗户控制气流出入,是建筑用户能够随时呼吸到新鲜空气;而顶层则用一些塑料材料作为容器,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形成天然的隔热层;遮掩设备多数也采用了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和再生木料为原料的建材,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

总结

普通建筑的绿色设计策略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设计理念,它的出现使得一些不适应现展的建筑设计思想被人们抛于脑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当下所关注的建设规划课题,更是国际建筑设计所重视的话题之一。笔者坚信,通过相关的建筑设计人才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的设计一定会有着光明且辽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创造出低碳、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山西建筑.2010(14)

[2]仇保兴.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广西城镇建设.2011(01)

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前景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在逐步的趋于成熟,而建筑跟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类的大部分活动是跟建筑是离不开关系的。而绿色建筑学在我国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实际探索以及研究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作为建筑学发展的另一个开端。本文主要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对建筑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个详尽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绿色发展;建筑学;未来发展

1建筑学发展现状

1.1建筑文化模糊不清。建筑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程技术而存在的,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运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建筑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建筑的规模也处在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其实际的追求已经向着高而美的方向发展,逐渐的忽视了国家的文化特质,建筑产品变得华而不实。1.2仿照、抄袭之风蔓延。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手工操作以及实践的能力得到了过度的重视,但是对于建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重视,建筑相关人员的创造性的意见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同样的由于建筑相关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相对略显匮乏,就造成其在相关方案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理论知识的认识的不足,使得建筑的仿照抄袭的风气在蔓延。1.3建筑领域好大喜功。目前,建筑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建筑的数量也在呈直线增加。建筑相关的企业的现状就是不停的加班,相当大的工作量以及非常高的收入使得建筑相关的企业逐渐变得好大喜功,对于理论的追求以及学术的追求逐渐不被重视,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变得狂热,建筑的风格缺乏一定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

2绿色建筑的特点

2.1寿命长。绿色建筑的特点是贯穿于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来讲的,需要对建筑使用寿命进行一定的思考,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建筑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和实际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建筑的寿命在整个过程进行考虑,建筑的内部维护工作进行全面的重视,还需要对建筑完工后相关废弃物的处理进行全面的关注,对建筑开工到完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重视,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2.2技术性。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把相关的资源以及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高科技的技术是其最主要的内容。需要对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以这样的方式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绿色建筑的功能以及性能等,更加重要的是还能够发挥环保的巨大优势。2.3因地制宜。绿色建筑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绿色建筑的本质为因地制宜,按照建筑所在的位置的环境、文化传统以及经济水平等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以及科学的设计。2.4较高的经济效益。绿色建筑的建设初始阶段相对而言比传统的建筑的资金投入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绿色建筑建设完成之后的实际使用寿命明显高于传统的建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其维修费用是非常低的,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的并不具有传统建筑的高污染的特征。以上的优势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实际的经济效益。

3构建绿色建筑学体系

1963年,p.索勒里首次提出了建筑生态学的概念,首次把建筑以及生态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后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相应的减少能源的消耗。1969年,L.麦克哈格研究了几个大城市的空气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以及比较系统的观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o.詹妮斯基研究了以生态学为基础建设一个将生态以及经济的和谐发展,并且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绿色建筑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建筑单体进行服务的单项技术,更加是为具有绿色属性的提供的支撑的一种技术群。这种技术在达到建筑的相关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更好应用

(1)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总平面的实际结构来实现科学合理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内容。实际的应用原则是科学合理以及综合考虑等,例如在对遮阳措施会对实际的采光因素造成影响,过多会减少自然的采光,过少又会不够节约能源以及环保。所以,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采光以及节能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因地制宜的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以及合理的要求。(2)需要根据建筑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来设计建筑单体。例如,由于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的实际气候特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根据建筑当地实际的气候特征来设计不同的建筑体型数据。北方需要着重的对采暖进行重视,需要对外墙的保温以及隔热性科学合理的设计,而南方在外墙的实际设计中需要重视西山墙的太阳辐射,所以需要将窗墙比进行一定的限制。(3)绿色建筑需要使用加气混凝土等比较新型的材料来进行单体的构建,因为新型的材料一般具有节能的特点,而且新型的材料一般比传统的结构更加具有很大的优势,新型的材料不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的效果还能有效的保护相关的资源。新型材料在能够对热量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但是具有一定的缺陷,会存在一定的隐患,这种材质的灰渣存在重金属,这样就会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采用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并且建立起水泥窑,进而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学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发展前景是十分良好的,已经逐渐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绿色建筑体系。基本的原则依靠生态系统的循环性,发展的基础是绿色与环保,实际的内涵是和谐社会,主要的支撑是以绿色以及高效的技术为主的,绿色建筑体系的主要标志就是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