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十篇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十篇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31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论;借鉴经验

[作者简介]昊海文,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教研室主任,法学硕士,湖南永州42510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38-04

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强化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因为强化理论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强化理论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孩子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面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强化理论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受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强化理论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强化理论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父母行为的强化的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强化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强化是联结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主义认为,人和动物总能自动地做出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凡是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以至消退。这就是强化理论的要点。

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斯金纳认为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德育领域中,对行为施加正强化和负强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社会认可的行为,但两者采用的强化刺激不同。在正强化的条件下,施加学生喜爱的刺激,以增强良好的行为。例如,学生做了见义勇为的好事,学校给予公开表扬,甚至授予“见义勇为”奖学金,就是正强化。在负强化条件下,则是消除学生讨厌的刺激,强化其优良的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因犯错误受到处分,当他有明显的悔改表现时,学校撤消对他的处分,也可以强化他的积极行为。但负强化不同于惩罚。在惩罚条件下,是施加学生讨厌的刺激以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如给犯错误的学生以处分,其目的是给予警戒,使之不再重犯。在负强化和惩罚中,虽然都采用了讨厌的刺激(或者说有惩罚作用的刺激),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强化理论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易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强化理论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虽然不像认知心理学那样能指导我们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但是这一理论对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是有启发的。依据强化理论,教师如想有效地形成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应力求了解并尽可能控制对学生的行为起动力作用的强化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讲清道理,而且要检查学生执行道德行为规范的情况,做到赏罚分明,使良好的行为不断受到强化,并逐渐蔚然成风,形成习惯。

运用强化理论,在操作性方面,还应注意强化的渐进性、时效性、正面性等方面。

1 强化的渐进性。强化的渐进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行为强化的力度要有层次性和持续性;第二,对行为的期望不能设置太高的标准。对行为人来说,强化是以相应行为的发生为基础的;对管理者来说,总是当行为达到一定标准才给予强化的。如果给这种行为设置的目标过高,行为者不能达到,那么强化就不可能出现。这样,对管理者而言,他所期望的行为没有发生;对行为人而言,他的行为结果不能令自己满意。过高的目标会使双方都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斯金纳指出,人的行为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一个连续形成的过程。所以,塑造人的行为,应该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方向予以不断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也就是说,给某种行为制定的强化标准要具有渐进性和可持续性。

2 强化的时效性。强化的时效性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化本身要具有时效性。第二,对强化的反馈要具有时效性。强化的媒介是强化物。要使某种强化物对某种行为具有强化作用,前提就是要使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形成紧密的相倚性联系,尤其是条件性强化物更是如此强化某种行为,依赖于行为人感到或者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才能获知自己的这种行为能否得到强化,它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对于管理者而言,也需要及时看到强化的效果,才能恰当实施和调整后续强化手段。所以就需要及时双向反馈。

3 强化的正面性。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当行为的结果会带来愉快和满足,或者能消除不快和厌恶时,人们往往乐于接受,不会产生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如恐惧、焦虑等,这恰恰是正强化的效用。所以,正强化是必须采用的手段,而负强化是不得不用的手段。就强化效果而言,负强化的两种方式――惩罚性强化和消退性强化,其中消退性强化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副作用不明显,惩罚

性强化的短期作用显著而副作用强烈。这种副作用来自于剥夺性和强制性,是无法克服的。

二、强化理论在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要通过不断强化进头脑,使人们真懂、真信、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强化理论的经验,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古代家长重视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强化

我国古代家长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熏染教育,给子女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子女潜移默化。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在晚年写成了《戒子益恩书》,教导儿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鼓励儿子:“其勋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止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认为君子以静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人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政治性。《礼记・大学》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里将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古代家庭教育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色彩,它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紧密结合起来。《周易・家人》载:“缘日: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怎样处理家庭关系是古代家庭教育内容之一,《周易》将家庭成员关系的有序和谐发展与“天下定”相并行,这也是其政治性的表现形式之一。(2)传承性。“与文化传承性一样,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又为这种传承性增加了古老的色彩。”源自先秦的“道德教育、勉学教育、处事方式的教育”等历经几千年的演绎、发展一直传到了现在,从东汉郑玄的“其勋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三国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到北宋欧阳修的“尽心向前,不得避事,以至于临难死节,在官应当清廉自守,不可买公家之物”,再到清末曾国藩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可见道德教育由先秦至近代,虽然教育内容形态各异,然其思想内涵却一脉相承。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言教与身教。我国古代家庭教育重视言教与身教的作用。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并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教诲,他终身践行着他的教育理念,是身教的最好例证。杨继盛疏劾严嵩,他的刚正不阿威震朝野,他在遗训中对儿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做官必须正值忠厚,并希望妻子‘死有重于泰山’。”(2)熏染教育。熏染教育,即指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子女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子女优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苟子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形象地比喻环境对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由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训在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有过。美国冷战时期,教育改革重点强调现代化知识的掌握,压缩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教育科目,致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结果使学生道德状况及学校风纪恶化,以致1983年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交报告使用了“国家在危急中”这样的标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公众和政府开始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把品德教育看做解决国民品性危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在每一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学校就设立了“修身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亲自领导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他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之一就是加强道德情操教育。

2 坚持意识形态化,强化国家意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国外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而是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并不是说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没有“政治性”色彩。

3 注重“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重视显性教育,更加注重隐性教育。“灌输”理论是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指一种理论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需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灌输。灌输并不等于填鸭,在国外,很多国家也在不断地对其公民进行思想的灌输,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渗透,通常它是隐蔽和无形的。如美国和西欧的学校中的学生工作机构,在日常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行引导,实际上是行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

4 注重社会广泛参与,重视教育的合力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实践性。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不是仅仅依托于教育系统,而是发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部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系统一个方面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能够发动其他部门与机构,如政府、家庭、社区、大众传媒的配合,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很多。

三、将强化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当今的复杂形势,要将强化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将榜样教育法与正强化相结合

榜样教育法就是让榜样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感染人,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正强化。榜样的社会称许性高,人们会自觉地有意模仿并受感染。榜样教育法又叫示范教育法或典型教育法。它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为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引导人们去学习和仿效。榜样的事迹具有先进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感染,在行动上引发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模仿。榜样教育法具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奋发向上的功能,这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自尊、模仿、从众等心理活动的特点,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大力提倡向英雄学

习,继承和发扬英模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榜样既有先进性,又有层次性和代表性,我国每两年一次的道德模范的评选,有部级的、省级的,还有市级的、县级的,这些不同层次的道德模范能让不同层次的人们受感染,产生正强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将激励法与强化理论相结合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感染人,从而激励人们上进,效仿先进典型。而引发追求特定目标的诱因,即激励动因,可以区分为他人(外在)激励与自我(内在)激励。但实际上他人(外在)激励要真正产生效用,必定要转化为自我(内在)激励。也就是说,二者最终会合二为一,体现为个体思想行为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正激励和负激励。表扬,即正激励,也叫正强化,从正面肯定人们思想行为的积极因素,不但使本人有成就感和荣誉感而增加再前进的动力,还可以造就学先进、争上游的气氛。批评,即负激励,也叫负强化,则从反面起到警示、制止人的错误行为的作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就是运用模范人物的优秀事迹去感染人,用正激励引发人们的模仿,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物质是第一性的,忽视或否定物质利益原则,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既要靠正确的经济手段,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要靠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强化理论。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原则,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都是错误的。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一部分。

(三)将转化法与负强化相结合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6―0176―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3

1奠基恢复阶段1978-1985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国高考制度,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的历史篇章。经过真理实践大讨论,高校思想战线打破了文革禁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新纳入高校工作范畴,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奠基恢复阶段。

(1)恢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当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是通过专题讲座、会议、班会、谈话、书信等简单形式来开展,方式粗糙、方法零散,更没有系统化理论指导。1980年开始,有部分重点大学率先为大学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启动。随后,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形势、思想、人生观和道德教育。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十二大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重要部署和规划,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得到重新定位。

(2)初步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1981年教育部开始组织高校编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先后制定《四项基本原则教学大纲》和《道德品质修养教学大纲》。1982年教育部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4年教育部颁布《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设置和规划,紧接着教育部印发若干规定指导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随后,全国各地高校迅速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1985中央制定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简称“85方案”)。该方案增设3门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重点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此基础上,高校全面恢复了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教学并组建马列主义教研室,标志着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3)初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制度。党中央1978年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首次设立辅导员岗位和职责的制度性文件,对大学生思想工作起到重要作用。198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配置辅导员与大学生比例为1:120,专门从事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辅导员制度建立标志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曲折前进阶段1986-1991

受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及和平演变阴谋、同时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影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严重挫折走向低潮。但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成功扭转反败为胜的历史使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1)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党中央继续深化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制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适应了大学生的思想工作需求。1986年中央全面启动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国家教委根据形势需要联合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1987年国家教委进一步改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先后下发多个文件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学时、教学任务与大纲做了详细规定,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性与时效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主战场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党中央深刻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学运事件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努力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误。党中央决定继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确保党对大学生思想上的绝对领导。1987年党中央先后印发《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要加强领导,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教育,把爱国、集体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召开,江泽民在全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信仰、人生价值、道德信念等思想问题。由此可见,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得到切实加强。

(3)首创“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党中央、国务院1989年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首次创立“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199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意见中重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1991年国家教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充分体现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给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开拓巩固阶段1992-2003

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进入开拓巩固阶段,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中央在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都提出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爱国主义教育和改进学校德育作了重要部署。1995年国家教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并制定高校德育大纲等指导文件,全面规划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体制。1998年、教育部共同制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简称98改革方案),98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日益完善。

(2)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水平与层次。1999年6月,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培养和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进行第四次调整和改革,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5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全部建立,并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全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3)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把党的理论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切实同党的理论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

4创新发展时期2004-至今

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中央重要战略之一。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发16号文件),党中央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放在重要且突出位置,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1)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座谈会在京召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教育部长周济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党中央领导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把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2006年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辅导员培训计划,全面加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面启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道路探究。学历教育方面,2008年开始教育部委托重点院校培养辅导员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同年和教育部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创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育人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中发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2005年全面启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简称05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4门课程作为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课。2008年教育部在05方案(下转第32页)(上接第4页)基础上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课程合并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合理调整、深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才能符合时代要求。

备注:此文是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导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ZZ010)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秦宣.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2]文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09.

[3]李春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一期):245-252.

[4]杨振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历程、特点与启示[J].教育评论,2010(1):48-52.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一、解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历史命题。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和“时代化”两个方面分别了解。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的又一战略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又一经典表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是一种愿意吸收也能够吸收各种人类优秀成果,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论,是一种源于实践且发展于实践的理论,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现实并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的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内在地要求自身和时代特征的主动结合,使之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时代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性、科学性、价值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世界和人类的解放”,这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时代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各种来自于人类优秀成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营养,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时代的条件下要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是理论上的不停顿的具体表现。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追求;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秘密就在于,它能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形势的新变化,不断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实现时代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使党的理论与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问题,升华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崭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认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历史进程和基本路径把握的越全面、越深刻、越科学,就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发展、越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根本保证。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历年的中央、国务院文件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给予明确的定位,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并于同年3月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旨在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教育部对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到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各类文件近20份,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调整和改革不断强化和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逻辑必然、是时代主题转化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质的客观需要,所以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就更不可小觑。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联系

首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培育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高校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走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多种形式办学发展迅速,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进入中国,这样可以提高高校的质量和数量,使入学机会大众化,高层次人才流动国际化,教学手段高科技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投资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未来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走向时代化教育,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新情况新形势,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更是其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问题,通过意识形态和价值文化的渗透,淡化马克思主义,推销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时,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撞击,信息交流空前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日益发达,致使信息传播过泛,混淆视听,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任务迫在眉睫。因此,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迅速而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时展相适应。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发展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克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苍白无力的一面,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为本,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突破原有的单纯显性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和培养,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大学历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立教之本、兴校之本、治学之本、育人之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本质属性和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是为了完成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思维方法、传统的运作模式、传统的应对举措是难以奏效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做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性思考、科学应对与正确决策。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管齐下,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所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形式,通过对受教育者周围环境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教学细节等因素的塑造和运用,使之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模式。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具有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其优点在于,它可以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践中。但我国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述大多还处于初步的摸索、探讨阶段,还没有系统、权威的论述。其实,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统筹高校教学的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的工作。

(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创建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政府、高校和教育者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加强思想引导,并在薪酬待遇、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从措施着手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者,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教育部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对全国高校思想理论课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进行系统轮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编写高质量教材。

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打造和谐的高校人文环境。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因此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教育者创造良好、便利的育人环境,并对教育者形成一套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使其对广大学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环节,在以生为本原则下,从内容、形式、效果多个方面努力适应时展、社会形式、学生需求,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其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负责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熏陶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可读了,老师的教学生动了,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增强了。

(三)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更新,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认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质量高低、学生的收获大小,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各地各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手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加强。教育者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多媒体课堂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它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革新活动模式,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大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四)改进高校学生活动,从学生变化了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具有保证、导向、育人、开发等积极作用,而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动态过程的具体展现,因此,高校应当摒弃形式陈旧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的学生活动,这会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更使得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学生活动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重大事件为背景,抓住它们彰显出来的伟大精神内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党的会址、革命纪念馆、创业基地等单位参观学习,接受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工人农民优秀品质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使学生在参与人性化教育活动的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声处见成效。

时代的变迁和进步,迎来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落实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层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重视教育理念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课程;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构建,建立互动性的学生管理模式;重视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职能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5:03-09.

[2]倪光辉,郝悦,周琳.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创思政教育新境界[J].人民日报,2010(5).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生为本;日常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21-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期的多重矛盾展现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思想道德意识出现标准混沌,人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出现偏差是当今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就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成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思考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00年6月,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段讲话无疑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1.1当今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方面。其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主渠道,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98方案”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一个较为完善成熟并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即“05方案”。总体而言,“05方案”适应了时展的要求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要求,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系统化且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就显得比较随意,它主要通过家庭氛围的熏陶、社会媒体的宣传、社会舆论的导向、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团体活动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心理活动的疏导等多种形式进行。

1.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初衷,通过以上两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当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思想道德滑坡,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这表明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不乐观。实效性不佳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下面介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主要表现。

1)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工具化,认为不过是期末考试需要考核和完成学业必须的一门课程而已。因此,平时上课敷衍,期末考前死记硬背“必须的”理论知识,考后就万事大吉。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经过理解和认同内化,也就谈不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理想信念庸俗化,不能处理好理想信念的终极性和世俗性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陷入现实的社会庸俗事务中,赚大钱、买名车、住豪宅、生活追求奢侈、要名利等,陷入追求外表华丽和生理感官需求的满足,拒绝思想道德高尚追求的庸俗状态中。

3)个人社会行为实践功利化,学习、入党、社会实践和交往、择业及做事情和参与社会活动以是否有利可图为前提,过于功利化的行为追求使学生关注的焦点聚焦在自己身上,甚至把是否有利于自己作为个人参与社会各种事务活动的准则,对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考虑较少甚至逃避。

4)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扭曲化,对正面导向的舆论宣传和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持排斥甚至否定的态度,反而对一些错误甚至扭曲的思想观念盲目追捧,他们认为这是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必然选择,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就应该多元化。

2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与对策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吸引力。

2.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实效性

1)转变传统观念,提倡“生本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前提,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新时期的大学生教育应该按照“生本教育”的理念组织实施,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孕育到其生命化的过程。要通过关爱人性、激扬生命,使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体验情感、塑造人格、培育意志,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和自我澄清,最终使教育内容和精神实质内化为学生的“心灵”(即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只有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及其认知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达到预期的实效性。

2)全面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效果。重视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改革,倡导新时代大学教育理念,全面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如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分组论文答辩式、辩论赛、问卷调查式、课程小论文、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现实教学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两课”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知识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除了要有“百花齐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外,还应该建立一套新的适合新时期教育对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教学观念上要树立“立体化”思维,教学思维要具有多维性和发散性;教学时空上要体现立体性,既要有空间的立体性、时间的连续性,还要有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互补性。在教学评价上也要体现立体性、全面性,既要有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要有与教学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各种评价方式。

3)立足于大学生思想特点、现状与心理需要,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心理倾向上关心或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观念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尊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在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时,要“以生为本”,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理论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文本逻辑性,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学生也难以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载着理论知识的认知要求,但知识教育并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关注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生活相统一,以学生自身现实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应适当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精神实质,强化其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度;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2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也不管是在学校、家里或是社会中,应该是同质、同向的,而不应该是异质或反向的,否则就会造成受教育者的无所适从,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建构全方位的立足于时代特征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

1)遵循成长、认知规律,科学推进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相关系统理论教育,而且需要通过日常教育管理给予验证、充实和强化。因此,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日常教育管理者在从事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其管理育人的方式、方法和措施能够适应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规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那么就必然会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为广大学生所认同、所接受、所配合,就必然会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必然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者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注重把握年级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不同个体差异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分别确立不同年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其相应的工作内容。总之,通过分层次切入教育管理,不仅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而且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加明显的实际效果。同时,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有联系、循序渐进,使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要求,在扎实推进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得到增强。

2)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关心育人、示范育人的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除了注重课堂教育,也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和晴雨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学校环境以教风、学风、校园文化为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这些课内课外有形无形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全校教职员工都应该树立大思政教育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者,让学生在充满优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我、感悟自我。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各种方式,如通过问卷调查、私人谈心、学生干部了解等,真正获悉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要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通过与学生个别交流,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并且形成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工作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大学生心理认可度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内在心理需要,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环节,做到维护和尊重学生的根本利益,关心和体会大学生群体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难题。真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给予真正需要的、对其有帮助的东西,在学习上和未来的道路选择上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导,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贴心朋友。

3)不断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培育出具有高政治素养的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责任,其他课程的教师同样有这方面的责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联系,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其中的教育精华引用到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得到提高和升华。

3结语

总之,为了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必须有大思政的办学教育理念,必须积极做好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要科学系统地规划设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体系,加强监督与考核,建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机制。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设教师队伍;要加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自身建设,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及整体素质;要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使他们干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从大思政教育的方向出发,本着调动全校教育工作者育人当先的理念,科学谋划,创新制度文化,为调动所有教职员工的育人积极性打造科学制度平台,从而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35.

[3]刘沧山.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R].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周益锋.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20(4):48-50.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6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缺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必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1X).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7

关键词: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84-04

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有助于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以讲两句话:一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二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开拓研究空间。”[1]成绩与问题并存的局面凸显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问题,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前提:目的与规律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加强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走学科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最终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得益彰。

1.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处于思想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社会思潮多变的局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是迫在眉睫。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是毫无疑义的。无论怎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文化、教育功能,都不能忽视和抹杀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稳定的根本职责。从当前形势发展来看,遮蔽阶级立场的调和论以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模糊论的危害性更为巨大。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实际需要,创新理论与深化实践只能根植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辩护、论证的过程,也是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泛化、淡化、儒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做斗争,逐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2.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其实质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一般学科建设的规律。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范式等进行清晰而明确的界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尽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但仍然存在着学术概念不够准确、学科边界不够明晰、研究方式不够周全的问题。为此,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科学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谋求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社会实践活动层面进行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来源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律性。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服务社会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统一、教育者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统一、教育自觉影响与环境自发影响的统一等基本规律已取得基本共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得益彰。在《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2]307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要的目的就是强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已从苏共、苏联解体中得到印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疑更应该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科学性是一门学科屹立于学科之林的基石,科学性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尤为重要。时代主题转换以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心有所调整,要求其在坚持服务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科学化的结果,这就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更加突显其科学精神,注重知识理论教育与服务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并重,将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基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继承孕育着创新,创新蕴含着继承。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积淀;又要努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时代气息,注重学科建设的外延拓展。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往开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往开来前提在继承,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这是科学合理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归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定位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由上世纪80年代的创立与初步发展到现在的跨越式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越跨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根本准则。第二,始终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任何学科的建设发展都是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为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亦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主要是以培养思想觉悟好、政治素质高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实现引领历史潮流和发展方向的根本使命,需要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重在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时展促使思想观念、信息技术、社会环境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创新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实现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返本开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出的科学应对,它所强调的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回归本真。本真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论域、运动形式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返本就是将历史与逻辑的思维方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以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学科根本性问题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规定,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聚焦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应当更大层面地唤醒本学科领域的问题意识,培育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回应问题的勇气,以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准‘真’问题、聚集‘大’问题,回应‘新’问题、重话‘老’问题,并将之贯穿学科建设的全过程。”[3]及时回答实践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传统与现代并存发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承与创新,核心问题在于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关系。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需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更需要将传统精髓、优秀品质、宝贵经验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风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实现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并存发展,特别要注意提防和新儒学思潮的侵袭,也要防止新自由主义思想、普世价值观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教育工作,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或放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传统和根本;另一方面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人才培养、目标理念、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教育实践等都要与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接轨,紧扣现代社会发展脉搏。继承优良传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弘扬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以继承优良传统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以推进创新发展延续学科的优良传统。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关键:交叉与独立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质映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的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的必然性。强化学科借鉴与坚守学科立场的协调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关键。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交叉发展。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亚斯(JohnL.elias)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过程的实践性、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交叉发展的必要性。概而论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交叉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含其它五个二级学科的交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之间的依托与整合从根本上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地位,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色,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石更为稳固、指导思想更为鲜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与吸收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支撑,党和国家近年来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兴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相关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以及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的学术论文对于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立独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立独行,强调的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并不是反对和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综合发展,回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打独斗、固守本位的局面。当然,强调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并非空穴来风,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收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十年博士学位论文调研报告”指出:“在所收集的306篇博士学位论文里面,虽然绝大多数还是可以看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但的确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占论文总数的31.4%,与其他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伦理学、政治学等相互重叠,不恰当地包含着相当宽泛的‘外延’。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选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不够,学科意识泛化现象倾向严重。”[5]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的淡化和泛化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低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不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学科意识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教育实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并将学科意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始终。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借鉴与独创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派生性体现了学科独创发展的本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依托、借鉴、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属性的借鉴与创新并不可取,这样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丧失意识形态领导权、降低学科地位、走向名存实亡的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立独行的本源性决定了学科独创离不开学科交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强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需要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路线,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来开拓学科视野、充实学科体系、丰富学科内涵。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独立发展也是错误的,这样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面临定域关注、精细发展、学院走向、解题低效的危机。[6]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与独创的双向互动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借鉴与独创发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设,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衡量学科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标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程度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需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协调并进。

1.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进程中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内在统一的整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当前之所以会出现诸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肢解、曲解,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观照。尽管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存在着不同看法,但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理论品质和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概括[7]是可行的,沿着这一思维理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基础的科学化。其次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接轨、与实践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展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用取得不俗成绩、存在不少问题来概括应该是客观而公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于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代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加强主干学科研究为重心,夯实学科理论根基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囿于研究条件和视野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总体呈数量少、质量低的局面,严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与高度整合,众多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发展日益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支学科研究视域狭窄、应用理论特别是实证研究欠缺。今后“要提倡、鼓励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因为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往往能够创造新的经验和方法,揭示新的规律和内容”。[8]思想政治教育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是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应用研究摆脱低水平徘徊、走向精深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应用研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摆脱空洞化怪圈、走向实践的必然。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现实、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力度,进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理论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样实践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水平的唯一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而且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阐释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效度来考量和评价,并最终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进程之中。处于社会分化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化潮流裹挟之下出现思想文化多元、意识形态纷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带来价值取向多样、道德观念模糊,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而相应监管滞后产生“双刃剑之痛”、虚拟网络安全等众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为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是发挥其应有作用、走向科学化的必然。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通过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研究范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等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进程。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协调并进。一般意义上讲,学术性即学理性、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遵循科学理论研究的规律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越发展使得其科学研究成果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提高,但其学术性依然遭人诟病。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注于理论宣传、政策解读过度而导致学术研究偏废;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凝练概括不够而导致学理性不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理论研究、提炼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性的有效途径。“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6指的是广义的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则是狭义的实践,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观照和参与社会实践而言。实践性既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陷入经院化和经验化的倾向。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学术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跻身、屹立于学科之林的必要前提,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生活中扎根、开花的坚实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带动其学术性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推动其实践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词[J].思想理论研究导刊,2010,(10).

[4]elias.moraleducation:SecularandReligious[m].Roberte.KriegerpublishingCo.inc,1989:56.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5.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8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教学理念,坚持四个原则,构建六个子系统,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遇;困境;对策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高校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获得了新形式和新内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争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阵地,消解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力。作为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

第一,弘扬和宣传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立足于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清楚定位“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中,做好意识形态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净化和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承担起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功能。深刻剖析并澄清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认识,实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净化和引导。

第三,“三进”和转化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防止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漂浮”的现象,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与外化。

第四,建构和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并借助网络媒体使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文字内容视觉化、传播手段数字化、价值观念共识化,实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媒体,是强教育之路;思想政治,是规新媒体之本。当前,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既是当代青年观念更新价值提升之逻辑起点,也是青年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之逻辑内因。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机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根本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获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等形式丰富了思政课的授课平台。第二,新媒体环境中的每个主体(师或生)都既是媒体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也是媒体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兼具双重功能。第三,信息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教育回归学生主体的教育原生态。第四,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含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渗透要素,加强大学生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激励青年红色教育的终身性和系统性,提升教育主客体的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与挑战。当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武器,西方敌对势力在有形无形地抢占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对思政课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认识不足,欠缺对网络等新媒体对青年学生信仰与价值观威胁的警惕性。第二,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思政课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快速建立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机制和系统工程,应尽快建立从党委领导到部门重视、从青马工程到党员培训、从理论课堂到社团实践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构架。第三,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研究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急需突破研究成果的理论论证层面,真正进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阶段。第四,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手段和方式简单传统缺乏创新。基本停留在构建红色网站、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层面,缺少深度创新模式。第五,师生的新媒体水平和素养不高,对各种“微媒体”中信息和思潮的把握、控制、批判和引导能力欠缺,易导致工具控制人。第六,“mooC”等远程终端学习平台难以实质性解决师生有效互动、思想碰撞与人格教育等网络教育难题。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1+4+6”创新模式

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机遇,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获得了强大的空间。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强化,会形成对新媒体挟带的意识形态进攻的有效抵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会推进新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实现融合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正规化会逐渐抵消新媒体的信息混乱和技术攻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为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应当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1个理念+4个原则+6个子系统”。

1、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防止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演变成离开了现实性的教条化、庸俗化、政治化、口号化;又要防止片面地以现实性排斥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2、坚持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原则

坚持方向性原则,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做斗争。坚持合力教育原则,实现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相配合、顶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各方面信息合力充分发挥的集成化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宣讲与创新指导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原则,实现显性的课堂传统教学与隐性的新媒体教育相结合。

3、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六个子系统

重点:提升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原理课”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典文献教育,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概论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成果教育,树立“三个自信”;加强“基础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培养正确的“三观”;加强“纲要课”关于近现代中国历史教育,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教育,增强新媒体时代文化自觉自信;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抵抗新媒体的技术攻击和挑战;加强网络新思潮新事物新现象的引导教育,应对新媒体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依托:打造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合力的集成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虚拟和现实空间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和说教的开放的自主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进一步推动“慕课”与“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施;继续深入研究专题式、案例式、实践式、pBL等常规教学改革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参与式、暗示式、情境式等其他辅助式教学改革方法;尝试开发与创新更多体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新式教学改革方法。

依据:构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制。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目标的新媒体教学引导机制;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依据的新媒体教学协调机制;以强化纪律和底线思维为规定的新媒体教学规范机制;以质量贡献和教育实效为导向的新媒体教学评估机制;以及时控制网络不良思想倾向为责任的新媒体预防干预机制。

路径:丰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以课堂讲授为阵地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接灌输;以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为依托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观引导;以博客微博微信为新常态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沟通;以手机终端为灵活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即时教化;以红色主题网站互动社区为辅助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常规化;以学生微视频微电影微话剧等为微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形式活化。

保证:健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和党团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全力培养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团队;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媒体素养;合理组建理论素养深厚和信息化水平精湛的理论宣讲家队伍;打造完善德行兼备的专兼职青年辅导员队伍;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

保障:优化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建立网络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新媒体工作大格局;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媒体环境;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新媒体环境;打造校报校刊校园互动社区等校园数字化环境;创设校园“微文化”软环境;开辟网络安全维护和舆情统计的新环境。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9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注重研究高职学生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切实把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于教育管理全过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1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所谓“重大”,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意义。所谓“紧迫”,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临着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就高职院校而言,目前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研究高职学生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切实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和效益,首先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解决和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的问题,使具体内容与总体目标相统一,既有教育结构的完整性又有教育结构的层次性;其次要创新方式方法,使具体方式方法与教育内容完美统一,切实增强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1深化政治教育课内容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此,深化政治教育课内容改革,要坚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充实和丰富政治教育课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就业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突出思想性,在强化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突出职业性,以全国统编教材作为参考依据,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就业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再次要突出实用性,着眼于学生思想实际、就业需求和市场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形势,组织编写就业导向特点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拓展思政课内涵,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与感恩教育、社交礼仪教育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2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顺应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方式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法、课外延伸教学方法、剖析案例教学方法、专题深化教育教学方法等,组织学生讨论、演讲,开展师生辩论,变僵化的灌输为灵活的对话式、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手段上,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因地制宜地采取幻灯片、录像片、网上教学、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对政治理论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增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高职院校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必然反映,也是有效形成高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条重要原则,把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高素质人才。

3.1注重以实践深化理论学习。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惟一标准,也是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坚持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关注实际、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和民情,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实践中把握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要强化课外实践。所谓课外实践,就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要积极开展课外读书、专题辅导、心理咨询、演讲和辩论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塑造学生理想人格。要积极开展学习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细心观看、认真记录、用心体会,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强化社会实践。所谓社会实践,就是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查调研究,利用节假日深入城镇、乡村、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考察和社会调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高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把理论学习融入到实践中去,提高理论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理论学习融入到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就业创业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3.2注重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目前,高职学生个体需求日趋多元化,既有合理需求也有不合理需求,在满足需求的行为中,既有规范合法的行为也有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对此,我们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研究问题的特点,剖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境界,并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做到真信、真学、真懂,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表现。如,针对学生物质需求问题,要加强物质利益观、金钱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满足物质需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自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又如,针对学生实现自我的需求,要加强理想信念、人才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制定科学的自我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用生动丰富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状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也要给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在管理方式上,要变行政式管理为引导式管理,尊重学生个性及多元化需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人生发展目标,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增强学生信心和成功愿望;要变单一式管理为多元式管理,加强学生工作机构建设,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强化以院系为单位的年级管理,增强班级管理、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管理部门统筹协调、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要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突出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行以辅导员管理和以学生自治为主的学生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地位,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柔性化。

在管理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和情感,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愉快地融入管理之中;要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倾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积极回应学生需求,及时化解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和问题;要注重关心学生的合理需要,对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生活,及时给予“助、补、贷、免”和勤工俭学的照顾,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关怀,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动力,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寻求真理、完善自我,从而把学校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5结束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高职院校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转变理念、创新方式,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把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于教育管理全过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篇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确保社会主义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六项基本原则,工作中不断提高认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

2、按照构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总体思路,并针对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规划,按阶段、分步骤推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3、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立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课题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深入化、日常化;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研究,随时跟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学生思想变化情况,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4、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筹划“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提升第二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包括构建素质教育平台、构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活动基地平台和构建学生工作队伍平台等。

5、加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政策引导力度,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6、依托优势学科和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推进以德为先、厚德笃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业务课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7、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

8、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课余学习小组、马列学习小组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等多种组织,加强实践环节,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加大对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

五、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9、继续推进已实施的理想信念塑造工程、党员形象示范工程、文明道德修身工程、优良学风强化工程、扶贫助学励志工程、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这些载体的作用。

10、增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以生产实习基地、社区挂职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学实践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构建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主动适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挑战,努力占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建设。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

12、整合校内资源,加强统筹和指导,形成规范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以民族精神培育为主线,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文化和高雅艺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共建文化基地,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形成校内外文化良性互动机制,发挥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辐射源作用。

13、根据校园季节时令,引导学生设计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主题活动,搞好大学生科技节,青年文化艺术节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广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14、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使学生在更

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了解国外文化,较为全面地认知人类文明发展史,以“好书大家读”活动为载体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15、加强大学生的爱校教育,把每年4月作为大学生爱校活动月。在爱校活动月中,组织全校同学开展讲校史、谈校训、访校友、爱校园为主题的爱校活动。

16、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在校园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校园内建设健康向上、审美价值高的文化艺术景点,努力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

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7、加强以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研究生工作助理、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着力建设好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优秀毕业研究生选留。为保证专职辅导员的质量和数量,每年选留流动专职辅导员原则上20人。兼职辅导员从研究生中选配,兼职辅导员按照每3名折合为1名专职辅导员核算。

18、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坚持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为主,建立轮训制度和主题培训制度,增强研究生工作助理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计划地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建立学生工作的科研立项制度,鼓励学生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

19、完善研究生工作助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要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实行优秀学生工作者破格提拔使用和不称职者末位淘汰制度。

八、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20、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保障机制,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并落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