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十篇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十篇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10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廊坊市居民;亚健康;体育锻炼;合理营养

亚健康是21世纪的一个新名词,也是出现的新名词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亚健康[1]。亚健康通常发生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城镇人群中,他们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2]。

我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已达70%以上,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面临科学养生的命题。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3]。据专家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4]。专家指出,亚健康状态多种多样,几乎每种疾病都可能有与之相近的亚健康表现[5]。

居民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命脉,亚健康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增加了居民患病危险性,廊坊市居民的亚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是值得积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就廊坊市居民亚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效度检验。本问卷通过10位专家的效度检验,其中结构效度得分平均为8.6分,内容效度得分平均为8.7分,问卷效度符合调查要求。

(2)问卷的发放方法。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295份,回收292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2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3%。发放的主要地点以及发放的数量:安次区的永兴小区、蓝波湾小区、盛德花园等15个小区,共计150份;广阳区的华夏奥运、新源小区、阿尔卡迪亚、阳光佳和等14个小区,共计1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1.廊坊市居民测试问卷分析

测试结果居民得分情况(见图1):位于75-85分的人数最多,占71%;其次是70分以下的,占21%;85分以上的最少,占8%。这表明廊坊市居民有71%都处于亚健康状态,21%处于疾病状态,只有8%的居民处于健康状态。

2.廊坊市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1)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偶尔参加锻炼的人数最多为180人,占62%,从来不参加锻炼的人数为90人,占3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0人,占7%。这说明廊坊市居民的锻炼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体育健身的价值,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重视。这就需要从社会宣传或者自身方面增加居民对亚健康的认识。首先从社会方面,廊坊市各小区组织开设各种形式的亚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对亚健康认识;从自身方面也博览群书,多读、多看,使自己对亚健康知识了解多一些。

(2)影响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由图2得知:由于缺少场地而不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为155人,占53%,因为没有兴趣参加的人数为90人,占31%,由于缺少时间而不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5人,占9%,由于没有经费参加的人数为20人,占9%。这说明社区缺乏场地和锻炼设备是影响居民从事体育锻炼而导致亚健康危害的原因之一。其次自身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想要尽量避免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可以从学校和自身两方面入手。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各社区可以加大力度针对本小区锻炼设施进行改善,其次从居民自身角度来说,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运动与健康方面的书籍,了解体育锻炼在健康中所占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自己对体育健身的兴趣爱好。

(3)您所在社区是否组织体育活动。调查发现,选择几乎没有组织体育活动的占人数最多,高达175人,占60%,选择偶尔组织一次的人数为95人,占33%,选择经常组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20人,占7%。这说明廊坊市各社区在重视居民身体健康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这就需要各社区在重视居民身体健康方面加大力度,例如经常组织一些交谊舞、秧歌、团体项目比赛等等,以此来增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廊坊市居民远离亚健康。

(4)您的日常饮食状况。由图3得知:三餐无规律,无营养搭配的人数最多为125人,占43%,合理有规律安排膳食的人数为95人,占33%,一日三餐进食甚少的人数为70人,占24%。说明廊坊市大部分居民都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无规律不合理的膳食也是导致亚健康至关重要的方面。由此可知,要想使居民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从社区做起,张贴健康饮食海报,加大合理膳食宣传;开展“科学膳食”咨询室,帮助并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各个社区可以发放盐勺,首先从多醋少盐等基本饮食原则开始宣传。另一方面要从居民自身做起,不但要增加体力活动,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健身锻炼,而且要了解科学膳食原则,制定一套自己的饮食方案。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廊坊市居民亚健康调查发现:居民对亚健康认识程度浅薄,对保持自己的健康没有尽到责任,即使对体育锻炼与营养膳食有所认识,但也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导致70%左右居民处在亚健康状态。

2.建议

(1)廊坊市居民的锻炼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体育健身的价值,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重视。这就需要从社会宣传及自身方面增加居民对亚健康的认识。首先廊坊市各小区组织开设各种形式的亚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对亚健康认识;居民自身方面博览群书,多读、多看,增加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

(2)要想真正摆脱亚健康,科学积极的健身活动是首要选择,廊坊市各社区在重视居民身体健康方面需加大力度。开展社区活动,如交谊舞、秧歌、篮球赛等;通过开设“阳光小区”评比,鼓励各小区增设健身运动场所及健身运动器械,提高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

(3)从社区做起,张贴健康饮食海报,加大合理膳食宣传;开设“科学膳食”咨询室,帮助并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另一方面要从居民自身做起,了解科学膳食原则,制定一套自己的饮食方案。

参考文献:

[1]范纯武,周纲.生态平衡与亚健康[J].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2005,3(37):616.

[2]毛涯伦,刘东海,张顽.感染严重程度与红细胞膜钙泵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01,(19):442.

[3]周刚,范纯武.自由基――亚健康的元凶[J].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2005,3(39):747.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亚健康;护理人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9(c)-0079-04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inShengjingHospitalaffiliatedtoChinamedicalUniversity("ourhospital"forshort)andanalyzeitsrelativefactors.methods300nursesfromdifferentdepartments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bystratifiedsamplingmethodfromJanuarytoJune2015.thegeneralcondition,livingsituationand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wereinvestigated,andmulti-factor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analyzetherelativefactorsof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Resultstherewere276samplesofvalidquestionnaires.thesub-healthscoreofnurseswas(62.74±11.31)points,204caseshadinthesub-healthstate,accountedfor73.9%.theresultsofsinglefactoranalysisshowe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withdifferentage,culturelevel,jobtitle,activity,diet,lifeevents,andoccupationalinjuries(p<0.05).multi-factor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age,jobtitle,diet,lifeevents,andoccupationalinjuriesweretheindependentfactorsof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p<0.05).Conclusiontheincidenceofsub-healthconditionofnursesinourhospitalishigh.thehospitalmanagersshouldpayattentiontothiscondition,andformulat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ccordingtotheinfluencefactors,inordertoimprovethehealthofnursingstaffs.

[Keywords]Sub-health;nursingstaffs;influencefactor

亚健康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以外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器官、运动功能及精力与活力下降,且适应力呈现一定程度减弱的一种生理功能下降的状态[1]。亚健康状态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若处理得当可以向健康转化,若不重视,任其发展,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2]。亚健康在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我国有研究采用自制亚健康调查表对广东省公务员亚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税务部门亚健康检出率达80%以上[3]。

护士是一种特殊职业群体,担负着救治患者的责任,工作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及较强的耐心和责任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变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护理形式,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增大[4-5]。另外,由于我国医院编制较少的现状,护理人员晋级、转正等均较困难,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在超负荷的工作之外还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增加了生活压力[6]。加之,现今我国的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紧张,护士作为医疗前线,工作时心理压力不容忽视。有研究调查显示,大连市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接近60%,处于极高水平[7]。随着亚健康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医务人员群体的亚健康状况[8-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沈阳市具有代表性的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期为以后医护人员亚将康状况的干预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6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我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科室分为3类,内科、外科、专科,按内科∶外科∶专科人数比例约为1∶1∶1的标准以工作科室为单元进行抽样。其中,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外科包括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等;专科包括儿科、妇产科、iCU、手术室等。共抽取护理人员300名。纳入标准为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满1年的在岗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排除于我院工作时间少于1年者及诊断疾病者。

1.2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护理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收入情况等。

参考nisenbaum等[10]研究,并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特点设计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涉及护理人员生活方式、工作情况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包括饮食情况、锻炼情况、生活事件、职业伤害情况等。

采用许军等[11]编制的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measurementscaleVersion1.0,SHmSVl.0)进行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该量表包括9个维度,共39个条目,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3个方面,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各维度、方面及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为方便理解,本研究将各维度、方面及总量表粗分转化为百分制。其中,健康状态为78~100分,轻度亚健康状态为72~77分,中度亚健康状态为60~71分,重度亚健康状态为54~59岁,疾病状态为0~53分。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所有调查问卷统一填表要求,由调查人员与护理部合作,将问卷分发至各科室护士,采用无记名方式自行填写,3d后回收。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回收率为94.3%。所有回收问卷中,有效276份,有效率为97.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一般情况

共调查我院护理人员276名,其中,男5名,女271名,年龄19~52岁,平均(25.7±5.2)岁;文化程度:中专35名,大专170名,本科69名,研究生及以上2名,分别占12.7%、61.6%、25.0%、0.7%;婚姻状况:未婚191名,已婚81名,离异4名,分别占69.2%、29.3%、1.4%;工作年限:1~

2.2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人员生理亚健康得分为(62.70±12.63)分,心理亚健康得分为(59.55±14.07)分,社会亚健康得分为(64.17±10.56)分,亚健康总分为(62.74±11.31)分。所有276名护理人员中,204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73.9%;其中,轻度亚健康22人,中度亚健康105人,重度亚健康77人,分别占8.0%、38.0%、27.9%;健康35人,占12.7%;疾病状态37人,占13.4%。

2.3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锻炼情况、饮食情况、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的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存在亚健康情况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职称为护师及主管护师、存在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0.05),而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饮食规律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亚健康人数增加,我国约有7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且不同人群亚健康水平不同[12]。调查显示,我国护理人员亚健康检出率达40%~70%。本研究显示,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检出率为73.9%,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13]。本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总分为(62.74±11.31)分,其中,社会亚健康得分最高,为(64.17±10.56)分,这可能与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合理平衡工作与生活有关。另外,在工作中,医院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对护理人员工作合理性的调整,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丰富业余生活的开展及科学合理的工作班次安排等,均对护理人员的社会亚健康有良性影响[14]。本研究显示,我院护理人员的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得分较低,为(62.70±12.63)、(59.55±14.07)分,可能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性质有关。护理工作者长期处于临床一线,工作强度大,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除了应对紧张的工作,保护高度注意力集中完整各项护理操作外,护理工作者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各种要求,长时间处于高应激状态,身、心均承受较大压力,亚健康水平较高[15]。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年龄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护士,职称为护师及主管护师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而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为保护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上述年龄因素相似,护师一般工作超过5年,随着护龄的增长,工作压力增加,加之晋级名额较少,使其职业发展受限。护师及主管护师往往处于职业和家庭双发展时期,而该年纪护理人员孩子往往较小,需要贴身照顾,持续的工作和生活双压力,使其亚健康情况高发。而作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其工作基本处于护理管理层,压力相对较小,使其有时间更多时间注意健康,亚健康情况较低。

本研究显示,饮食情况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其中,饮食规律为保护因素。该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16]。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往往不能按时吃早餐,加之工作中突发事件较多,常常三餐不能按时,有时甚至没时间吃饭。长此以往,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心慌、疲劳等亚健康表现[17]。提示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饮食规律,尽可能按时进食,并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合理的能量摄取,多吃蔬菜水果及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高盐、油腻等不健康饮食。另外,应注意保证每天饮水量达1000~2000mL,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18-20]。

本研究显示,生活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生活事件包括“子女问题”“财务问题”“情感问题”“差错事故”等,均为社会应激事件。社会应激事件对个体健康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适度的应激可以促进个体成长,而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超过自身负荷的应激会影响健康情况,使护理人员陷入亚健康状态。

本研究显示,职业伤害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如“切割伤”“针刺伤”“患者血液或体液溅入皮肤黏膜”等影响护理人员的生理健康。加之现今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紧张,伤医和打骂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除了带来身体伤害,也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长此而往,使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高发。

综上所述,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年龄、职称、饮食情况、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与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上述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适应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仅在我院进行调查,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应扩大调查范围,使结果更据说服力,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洁瑜,杨乐斌,蒋平平,等.广东人群亚健康状态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4):538-543.

[2]赖秋华,潘华峰,陈楚杰,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亚健康自我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8):627-628.

[3]聂晓莉,薛琪,赖名慧,等.税务部门公务员亚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634-635.

[4]许军,吴伟旋,崔周国,等.中国三省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56-3464.

[5]许锁迪.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风险评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16-19.

[6]范欣欣.沈阳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7]宋桂荣,程然.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7,11(21):2854-2855.

[8]彭鲁峰,于君,李军海,等.不同年龄段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35-36.

[9]赵晓媛.某市市级医院医护人员亚健康现状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1.

[10]nisenbaumR,Reyesm,UngereR,etal.Factoranalysisofsymptomsamongsubjectswithunexplainedchronicfatigue:whatcanwelearnaboutchronicfatiguesyndrome?[J].JournalofpsychosomaticResearch,2004,56(2):171-8.

[11]许军,冯丽仪,罗仁,等.亚健康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33-38.

[12]林栋美,孟利敏,温艳萍,等.实习护生心理亚健康、应对方式、压力源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8-10.

[13]余淑嫒.广州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4]崔周国,许军,吴伟旋,等.广州市中青年知识分子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12-16.

[15]吴升伟,孙晓敏,吴六国,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危险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2):1729-1732.

[16]徐华丽,张翔,陆艳,等.广东省城镇居民生存质量与亚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5):442-444.

[17]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

[18]杨力沣,王珂,娄小平,等.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亚健康[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6):917-920.

[19]宋军,李香兰,赵广才,等.亚健康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3):94-97.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亚健康;问卷调查;参考标准;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R179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4-0292-04

DevelopmentofnationalnormformultidimensionalSub-healthQuestionnaireofadolescents(mSQa)/taoFang-biao*,XinGChao,YUanChang-jiang,etal.*DepartmentofmaternalandChildHealth,SchoolofpublicHealth,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escribeth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physicalandpsychologicalsub-health,andtodevelopthenationalnormforadolescents.methodsthesampleof22325studentswerechosenfrommiddleschoolandhighschoolincityandcountryside,theywerefrom9citiesin9provinces.themultidimensionalsub-healthquestionnaireofadolescentswasusedforself-rating,andcalculatedthevaluesofp85,p90,andp95relatedtophysicalandpsychologicaldomainsandsixdimensions.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genderdifferenceinincidenceofphysical,psychologicalandtotalsub-health,bu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grade,justthathighschoolwashigherthanmiddleschoolanduniversity.thehighschoolhadthehighestp85incidenceofphysical,psychologicalandtotalandsixdimensionsofadolescents,andthenwerethemiddleschoolanduniversity.Conclusionproposedp85asthedemarcationvalueforadolescents'physical,psychologicalandtotalsub-healthofdifferentgrades,itcanbeusedasepidemiologycriterionforsub-healthstudyofadolescentsinChina.

【Keywords】Sub-health;Questionnaires;Referencestandards;adolescent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aa02Z427)。

【作者简介】陶芳标(1962-),男,安徽枞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发育与行为医学和环境优生学。

【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合肥230032;2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3贵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4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6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7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9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青少年学生处在生长突增到身高停止生长阶段,心理和社会化发展尚处在不断成熟的进程中,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上常常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影响到生活质量。传统医学关注的是符合临床诊断的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或称之为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青少年亚健康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严重制约了对青少年亚健康的研究和干预。为此,笔者领导的课题组编制了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初步进行了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分析[2-4],并在全国9个省市开展应用研究,从而初步提出我国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tus)的划界值,为开展青少年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判定标准。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8年1-3月,样本人群来自全国9个城市的11所大学(大一、大二)、14所市区中学(5所初中、5所高中、4所完中)和16所农村中学(7所初中、7所高中、2所完中),获得有效问卷22325份。其中初中学生7151名(32.0%),高中学生7086名(31.7%),大学生8088名(36.2%)。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按地区和城乡分层,整群抽取9个城市学校中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一、大二班级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并使纳入的样本满足城乡、性别比例一致的要求。

1.2.2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个人和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以及健康危害行为、自伤行为、生活满意度、应激性生活事件等。调查问卷不填写姓名,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的指导下于上课时间完成,并当场收回问卷。

1.2.3青少年亚健康症状和亚健康状态的评定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评定亚健康相关症状。该问卷由71个项目组成,分为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2个领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每个项目设6个评定等级,分别赋1~6分,每个等级的意义分别是:1为没有或持续不到1周,2为持续1周以上,3为持续2周以上,4为持续1个月以上,5为持续2个月以上,6为持续3个月以上;项目的设置均为反向,得分越高表示亚健康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筛查的标准为项目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判定为亚健康症状,并以全国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项目数第90百分位数(p90),作为判定亚健康状态的参考依据。

1.2.4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逻辑纠错无误后,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全国9个城市的青少年学生共22325名,其中城市学生11749(52.6%)名,农村10576(47.4%)名,城乡比例为1.11∶1。男生10890(48.8%)名,女生11435(51.2%)名,男女比例为1∶1.05,平均年龄为(16.39±2.85)岁。初一学生3571(16.0%)名,初二学生3580(16.0%)名,高一学生3672(16.4%)名,高二学生3414(15.3%)名,大一学生3983(17.8%)名,大二学生4105(18.4%)名。见表1。

2.2青少年亚健康症状检出率

2.2.1不同性别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男、女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不同年级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各年级学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表现为高中较高,初中、大学较低,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2.3城乡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城市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躯体及身心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亚健康症状数的p85,p90和p95的分布情况表5给出了mSQa各领域、各维度及总体的症状项目数p85,p90和p95的分布情况,可为判断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其中总体学生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症状数p90分别为3,8,11,可作为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划界标准。

表6给出了mSQa各领域、各维度及总体的症状项目数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学生p85,p90和p95的分布情况。由表6可知,mSQa在躯体、心理领域及总体症状数在p90的分布上表现为高中(高一、高二)高于初中(初一、初二),初中(初一、初二)高于大学(大一、大二),这可为不同年级间的比较提供参考。

3讨论

3.1在青少年中识别亚健康的学校卫生学意义有学者认为,亚健康是指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5]。但这个概念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赵瑞芹等[6]认为,亚健康状态指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而且这种状态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陈国元等[7]把亚健康分成3个阶段:(1)轻度身心失调,以疲乏无力、失眠、情绪不稳等为主要表现;(2)“潜临床”状态,表现为活力、反应能力及适应能力减退等;(3)“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患病但症状不明显,医生尚未明确诊断,未开始治疗状态。刘保延等[8]对亚健康的定义为,排除现患疾病的前提下,机体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的疾病诊断。沈红艺等[9]认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10-11]以及中医研究中的未病之病和欲病都可以纳入亚健康的范畴。有研究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神经衰弱的表现十分接近[12],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健康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13-14]。其次,阈下精神障碍(如阈下抑郁、阈下焦虑)及阈下躯体化症状等[15-16]也是亚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的差异,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除了自行设计问卷外,也有学者利用外国常用的健康自评问卷[17-18]进行亚健康状况的评定。此时,前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而后者不但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而且针对性也相对较差。自评(自测)健康是健康评价的方法之一,它在社会科学和健康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社区人群疾病及死亡独立的预测指标[19-20]。在现阶段,基于自评健康的方法,制定一份有效、敏感的亚健康自评问卷应是亚健康研究的当务之急。

识别青少年亚健康在学校卫生实践上也有指导意义:(1)符合预防医学二级预防所倡导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思想,及时给予亚健康者的健康指导、进一步检查等,促进良性转归,减少病痛;(2)拓展学校卫生服务领域,将亚健康纳入学校卫生服务范畴,改变既往学校卫生工作者局限于疾病不能治疗,其他服务十分有限的局面;(3)调理好亚健康,减少不良预后,减少家庭和社会对医疗的投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2建立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统计学界定标准是开展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步虽然对亚健康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但我国许多学者都对亚健康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汤建军等[21]利用Delphi方法分析了1409名高中生的亚健康状况,男、女生亚健康状况的检出率分别为59.93%和56.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王玉荣等[22]研究发现,高中生中存在亚健康躯体症状的占73.8%,存在心理症状的占89.2%,男生和女生在头痛、烦躁和易惊等症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范存欣等[23]利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试用,男生亚健康检出率为58.55%,女生为64.63%,女生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这些研究都是以1项症状作为亚健康的筛查标准,同时对症状的持续时间也没有要求,这可能会明显地高估亚健康的检出率。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长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调的过程,与一过性的身体不适、情绪低落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或发生频率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为此,笔者以自评“严重”或“经常发生”的症状来设置问卷项目,症状的持续时间为1个月来界定亚健康中症状,比传统健康评价问卷项目只有症状的中性描述相比,是一个本质的突破。

在对亚健康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历史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以亚健康症状数的p90为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的划界标准,既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也考虑到我国卫生资源(包括学校卫生服务资源)有限的国情。以此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可以:(1)统一目前繁冗混杂的各类筛查方法及判定标准不统一的局面;(2)便于识别亚健康状态高危人群,及时发现“病例”;(3)用于比较研究,提高不同地区、人群等之间的可比性;(4)可用于干预效果的评价研究。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制定青少年亚健康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总的青少年学生(包括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价划界值,便于统一和简便使用;同时,也分别提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人群亚健康状态划界值。鼓励研究者使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并对划界值做出实证研究,获得更多的效度资料。

本次调查没有把初三、高三及大学高年级学生纳入,主要是考虑到该群体承受着特殊的学习压力或就业压力,很可能会给整体的判定标准带来影响,现在看来是个缺陷,课题组还在补充这方面的资料。

4参考文献

[1]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2-4.

[2]齐秀玉,陶芳标,胡传来,等.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编制.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25-1028.

[3]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4]万宇辉,胡传来,陶芳标,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反应度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5-1036.

[5]董玉整.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58-759.

[6]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1-13.

[7]陈国元,刘卫东,杨磊,等.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职业卫生与疾病,2000,15(2):101-102.

[8]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01-802.

[9]沈红艺,倪红梅,赵春妮,等.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比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8-10.

[10]CaoY,ZHanGY,CHanGDF,etal.psychosocialandimmunologicalfactorsinneurasthenia.psychosomatics,2009,50(1):24-29.

[11]JaCoBStJ.ontheadolescentneurosis.psychoanalQ,2007,76(2):487-513.

[12]paRaLiKaRV,SaRmUKaDDamS,aGaSHem,etal.Diagnosticconcordanceofneurastheniaspectrumdisordersinpune,india.Socpsychiatrepidemiol,2007,42(7):561-572.

[13]RimeSKa,GooDmanR,HotopFm,etal.incidence,prognosis,andriskfactorsforfatigueandchronicfatiguesyndromeinadolescents:aprospectivecommunitystudy.pediatrics,2007,119(3):e603-609.

[14]BeVeRLeYDw.Chronicfatiguesyndromeinchildren.Currentpediatrics,2005,15(3):246-252.

[15]LewinSoHnpm,SHanKmanSa,GaUJm,etal.theprevalenceandco-morbidityofsubthresholdpsychiatricconditions.psycholmed,2004,34(4):613-622.

[16]HwanGJw,HaHmBJ,KwonSt,etal.impactoflifetimesubthresholddepressionandmajordepressionbeforeinternshiponpsychopathologyandqualityoflifeinKoreaninterns:6monthfollow-upstudy.austnZJpsychiatry,2008,42(4):301-308.

[17]李燕华,王玲,朱国军,等.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预防医学杂志,2000,18(3):192-193.

[18]汤仕忠,申红静,蔡雄鑫.248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4-35.

[19]GRantmD,piotRowSKiZH,CHappeLLR.Self-reportedhealthandsurvivalintheLongitudinalStudyofaging,1984-1986.JClinepidemiol,1995,48(3):375-387.

[20]tHonGmS,Kapteinaa,BenYaminiY,etal.associationbetweenaself-ratedhealthquestionandmortalityinyoungandolddialysispatients:acohortstudy.amJKidneyDis,2008,52(1):111-117.

[21]汤建军,韩慧,李红影,等.蚌埠市某高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18-619.

[22]王玉荣,何倩,王增珍,等.广东某市高中生的亚健康情况.医学与社会,2005,18(7):15-17.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排舞运动;女性;亚健康状态

排舞运动是健身类运动的一种,意为排跳的舞蹈。它起源于三十年代的美国,短短三十年间的发展,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时尚舞。九年前引进中国,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我国大型运动健身的群众舞蹈。无论你身处于哪个城市,都可见其全民参与的热潮之盛。排舞在中国还有一个更加为人熟知的名字:广场舞。排舞运动的盛行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同时排舞运动具有审美价值,可以提高能力和自信,从而也可以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给人带来的亚健康状态。

1亚健康状态的界定

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并订制了亚健康状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亚健康状态作为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指非病非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亚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将很有可能会演变成疾病。因此亚健康状态的界定主要从身体、心理、情感和思想几个方面着手。

1.1女性亚健康状态在生理上的表现

有调查显示,职业女性的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68.6%,并且有增长的趋势,其中三十至四十年龄组尤为突出。女性在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之下,身体状态较容易处于弱势,如女性进入更年期或是绝经后,随着雌性激素的下降,体内会产生一些神经上的紊乱和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气不足、易患感冒、腰肩疼痛、容易脱发、血压低等现象,而较为年轻的女性容易因工作性质上的不顺心导致烦躁焦虑、情绪波动较大,肠胃疾病、月经紊乱,出现大量脱发等症状。

1.2女性健康状态在心理上的表现

女性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烦躁易怒、情绪上的不平稳,失眠、形体消瘦、郁郁寡欢,更有甚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心理亚健康状态还广泛存在于大学生中,尤其女性大学生。一是由于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太健康、熬夜、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和反应迟钝等问题,这种情况在期末考期间尤为严重;二是由于大学生初入大学社会,出现不良情绪后,无法自我调整,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三是女生性格大都比较细腻、情绪比较敏感,在碰到情感问题之时,未能得到及时排解的情况很常见。

2排舞运动的特点

2.1健体性

排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因其是一项不太剧烈的运动,极少会造成运动的损伤,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让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从而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而且排舞运动的配乐节奏较快较强,在活动过程中极易提高运动者的兴致和热情,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对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

2.2健心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排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2.3健脑性

参与排舞运动的年龄群在中国以三十至五十五居多,这个年龄层的人们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

2.4健美性

排舞运动既有运动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舞蹈的审美。排舞练习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3排舞运动对缓解女性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3.1对女性生理的影响

第一,排舞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对于增强女性的身体素质,尤其是提高各项身体机能,对于人体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心肺功能方面,有研究数据表明,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气体交换量比安静的时候更多,以满足人体在运动是身体能满足气体之间的交换需要,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二,由于排舞运动在我国的多元发展,大大改变了排舞在被创造之初规范舞步和动作设计的限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我国大部分三十岁到五十五岁年龄层的女性主要的锻炼方式,排舞是一种并不激烈运动,对于身体承受力比较差的女性是有好处的,不会造成因运动而产生的二次损伤。

3.2对女性心理的影响

首先,女性在排舞运动的过程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谈中能有效抒发烦恼、释放压力,从他人的状态中间接获得情绪上的正能量,对于调整情绪大有裨益。

其次,排舞运动内容丰富,强调抬头沉肩、挺胸立腰、收腹提臀,手脚尽量向远处延伸,这样利于肌肉韧带拉长,从而使人体线条修长优美,体态更加端庄,培养优雅气质。因此经常跳排舞的女性大都很自信,容光焕发,活得特别充实。

4小结

现如今排舞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糅合更多的现代创新元素,已经成为最适宜全民健身的有氧运动之一。现代女性在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家庭中承受着不可避免的压力,形成亚健康的身体状态不容乐观,我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亚健康的危害,从而重视亚健康状态对身体、心理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排舞运动和其终身锻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4):23-44.

[2]黄丹,浅析广场舞在大众健身的影响[J].才智,2012(12):122

[3]郑腾腾,论广场舞的健身效应[J].搏击(武术科学),2013(04).

[4]楼晨辉.排舞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0,(3):114-116.

[5]王凤丽.排舞对高职女生生理机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10月第27卷第5期.

[6]陈凤珍.排舞运动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检审效应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月第19卷第4期.

[7]姜兰琼.排舞锻炼对老年性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118-2119.

[8]樊炳有、王春生.析体育与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37-39.

[9]罗兴华,冯云辉,“亚健康状态”与有氧运动关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亚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体改委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而在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公布的数据中,广东省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其中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更是超过老年人的2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如果饱受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就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影响,使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出现教师职业相关疾病,引发“过劳死”。据广东省教育工会的调查,广东高校教师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剩下约7/1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亚健康人群中,有约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即疾病的边缘状态[1]。另外2项调查关于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年轻教师也不能幸免,甚至引发各种病症,如慢性咽炎、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相关疾病较为明显[2,3]。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正进行着全面而深入的改革,特别是国家进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无论是在频率还是强度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强烈。教师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不仅威胁到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研究调查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有利于了解教师职业病及亚健康发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健康管理计划,预防职业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向惠州市第九小学、中堂小学、小金口中学、惠港中学、市第一中学、惠州学院6所学校的在岗教师发放调查问卷528份。选取50岁以下的教师调查问卷,得到研究意义问卷478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教师生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衡量人体生理健康的医学分类的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健康问题,共15项(表2)。采用无记名随机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每1项答案赋值分数“1”,问卷得分介于0和15之间。根据健康状况程度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健康、亚健康、前临床状态和疾病状态4种[4]。分值0~2分为健康,3~6分为亚健康,7~11为前临床状态,12~15分为疾病状态。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教师群体生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478名有效被试者中,处于亚健康及前临床状态的占69.0%,处于疾病状态的占4.3%,而处于健康状态的只占26.6%(表3,图1)。与广东省教育工会的调查相比较,惠州市教师群体的总体生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1],但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数依然较多[2,3]。图1中,从问卷调查的得分分布情况来分析,总体得分情况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以5分的频率最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健康和前临床状态,疾病状态的最少,这完全符合生物学统计分析的一般规律。

进一步对调查问卷中各选项的选择频率进行分析后发现,在15个选项中,选择记忆力减退、失眠、咽炎、腰酸背痛、脾气急躁、抵抗力差等几项的频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而这些症状和疾病都是教师群体中最容易出现的职业相关疾病,表明惠州市教师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有向职业相关疾病发展的趋势。这与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无法正常合理安排饮食、长期过度用嗓、发音不当以及粉尘刺激、长期伏案工作有重要关系[5]。

2.2不同教师群体间生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学历和教师类型为分类依据,对不同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2.2.1不同性别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478份调查问卷中,男教师177人,平均得分4.05分;女教师301人,平均得分5.52分,平均得分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方差分析表明,男女教师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这说明女教师的生理健康问题比男教师更加突出,相关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中有63.5%的人缺少锻炼,而其中女教师就占了85.6%[6]。心理学专家指出,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角色定位等都会使其拥有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对于女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回到家还要挤出时间来写论文和做家务,与男教师相比,她们的工作压力更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少。许多原因加起来就导致女教师较男教师更容易产生生理疾病[6]。

2.2.2不同年龄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对478份调查问卷按10岁为梯度进行分类,总体划分为三个年龄段,即20~(岁),30~(岁),≥40岁。调查结果中有413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的教师,其中20~(岁)的青年教师占24.32%;30~(岁)的中年教师占38.16%;≥40岁的老年教师占37.52%。各年龄段平均得分情况见表4。方差分析表明,各年龄段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显著。按照人体代谢和衰老的生理规律,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在生理健康机能方面应该比年轻的要差些,但在调查结果中,中青年教师的生理健康水平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与中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行政、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有关[2.

2.2.3不同学历教师群体生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将478份调查问卷按学历层次分为大专及其以下、本科和研究生及其以上三个教师群体。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群体生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历是影响惠州教师群体生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与学历高的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生活习惯的培养,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生理疾病的发生[7]。另外,高学历的教师比较注重饮食和养生,膳食结构较为合理,善于自我保护,也是发生亚健康较少的重要原因。

2.2.4不同从教类型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6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大学教师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5分,5.2分,5.0分和4.1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教师的健康水平最差,可能与其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低、较少注重自身的护理和养生,以及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强,再者大学生的管理也相对比较容易。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状况以及教师水平基本相似,因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惠州市教师群体的总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478名有效被试者中,处于亚健康及前临床状态的占69.0%,处于疾病状态的占4.3%,而处于健康状态的只占26.6%。在调查选项中,诸如记忆力减退,失眠,咽炎,腰酸背痛,脾气急躁,抵抗力差等几项都明显高于其他症状,而这些都是教师群体中最容易出现职业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是指“身体、精神对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对于大多数敬业的教师来说,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工作时间很长而且繁忙,几乎无上下班之分。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应对各种考试和竞赛的压力,面对自身的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问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思想负担很重。再加上现代人膳食高糖高盐、饮食过量、烟酒过度、缺少锻炼的不良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必将引起机体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最终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产生生理疾病[8]。所有这些都可能是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的重要原因[9]。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6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您稍候,”推销员说,“马上您就需要一个了。”

随后,他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驼鹿找到推销员,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驼鹿一个。

驼鹿继续追问:“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推销员说。

“可是你的工厂在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推销员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故事却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需求有时候是制造出来的,解决矛盾的高手往往先制造出矛盾来。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的企业应该懂得如何去开发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并给予满足,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年前一喝成名的富亚,就是这样一个开发并满足消费需求的实践者。

以身试“毒”,一喝成名

北京富亚涂料有限公司早期是一家研发水性乳胶漆的生产企业,拥有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富亚出品的涂料不仅没有味道,而且很容易成膜,很快便成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际展览中心等北京知名场所的座上宾。但较长一段时间里,在北京的涂料市场上,除了业内人士外,普通的消费者中很少有人知道富亚。

在平稳中富亚安然度过了几年的“小康生活”,胸怀远大抱负的公司总经理蒋和平发现,专家型消费所带来的利润远远不能满足富亚发展壮大的需要。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收入,富亚慕名找到知名策划人秦全跃先生。经过外脑的指点,2000年10月10日,中国各大媒体爆出猛料:富亚涂料在北京建筑文化中心举办了一个“家装安全动真格,真猫真狗喝涂料”的产品展示活动。离正式开始时间只有半小时的时候,活动现场已挤满了围观群众。由于动物保护协会的代表坚决反对用动物来测试富亚涂料的无毒性,富亚涂料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蒋和平先生在崇文区公证处、众多媒体和观众的注目下,当场喝下一杯富亚乳胶漆,以证实富亚涂料的安全无异味、环保健康的特性。

“一喝”之间,富亚声名鹊起,“能喝的涂料”一下子成为富亚的代名词。北京富亚涂料经销商王少军兴奋地说道“很多人并没有记住富亚,一进门就问‘有没有那个喝过的涂料?’他们所说的‘喝过的涂料’就是富亚。”据统计,“喝涂料”事件后,富亚销售量猛增400%之多。自此,富亚由专家性消费品成功转型为大众消费品,默默无闻的富亚尝尽了甜头!

“能喝的涂料”,充分显示了富亚涂料的健康性。正如蒋和平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涂料企业,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是要有种把消费者当成你父母的感觉,你必须把你里面的有害物质越降越低。普通涂料所含有的VoC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健康漆VoC含量不得大于200克/升。富亚研发生产的新型环保漆,VoC含量接近于零,对于消费者说就是健康的。正是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富亚才赢得400%的回报。

拿什么与“外国和尚”抗争?

虽然富亚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但激烈的竞争从来不曾停止过,国外涂料企业以6.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吞噬”着中国涂料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时至2004年,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大型涂料企业在中国的数量已达50家,每家生产规模都在2万~5万吨水平。他们在中国涂料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5%左右,而且几乎垄断了中、高档的产品市场。在天津,面积仅33平方公里的天津开发区,就聚集了2003年全球十大涂料生产企业中的三大企业――阿克苏・诺贝尔、ppG和关西。其他外国涂料厂商,如日本的普罗明特、美国的宣威、威廉姆斯和杜邦、德国的巴斯夫和汉高也纷纷在中国设立了总或建成了生产厂。

那么,这些“外国和尚”为什么能拥有如此多的“信徒”呢?

除了本身高质量的产品外,其大手笔的广告宣传在赢取偌大的市场战绩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街头路牌方面的宣传上,立邦每年投放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费高达2500万美元。据慧聪国际资讯媒体监测数据中心报道,2003年,立邦以3206万元的广告费用再次占据2003年涂料品牌广告投放金额排行榜的头名位置,紧随其后的是广告投入高达1185万元的多乐士。

立邦、多乐士等洋品牌在中国市场里狂轰滥炸的广告策略,促使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移到这些会“念经”的“外国和尚”身上――仅立邦和多乐士两家就占了中国整个涂料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在中高档产品领域,这两家更是控制着“半壁江山”。面对洋品牌的强悍冲击,富亚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得不到提升,甚至有萎缩的可能性。

怎样才能提高市场份额呢?富亚人苦苦寻求着能帮忙解决这个难题的伙伴。

2004年9月,富亚最终选定了一家战略伙伴。在强手如林的市场角逐中,富亚要夺取一个堡垒,其难度可想而知。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富亚提出在保持原有领地的基础上,再攻克其他一线市场。

通过上述对全国涂料市场的整体分析,结合对北京地区深度调研结果的研究,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基本入手。

一方面,富亚涂料的品质毋庸置疑,但其品牌形象流于大众化,仅仅依靠低端市场的“老大”势力不足以与洋品牌抗衡。洋品牌通常定位于中高档市场,而中高档市场的利润远远高过低端市场。要与洋品牌相较量,在品牌档次上,富亚不能略显寒酸。

另一方面,好产品不“吆喝”,等于没有好产品。据调查显示,口碑传播在传播速度和广度方面远远不及“吆喝”式的媒体广告宣传。富亚要想与洋品牌抗衡,在知晓度上不能输给对方。

确定“吆喝”思路后,富亚人和战略伙伴一致赞成通过广而告之的方式,促使富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再度提升和飞跃,从而进军中高档市场,提高市场利润。

巧妙抗敌

“吆喝”思路的明确和进军中高端市场的确定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吆喝什么?怎样吆喝?一大堆疑难接踵

而至。

中高端品牌与低端品牌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活质量,尤其在涂料行业,产品的健康与否与生活质量更是息息相关。富亚欲进军中高端市场,不仅要满足中高端消费人群对涂料的装饰需求,更重要的是得满足他们对生活的健康追求。

2003年4月9日,美国涂料实验室对富亚儿童健康漆的检测报告显示,富亚VoC含量由于低于检测设备的测试极限而未检出,耐擦洗次数相当于国标的10000次。这些数据再次强有力地证明富亚无与伦比的“健康”。其没有味道、VoC含量接近零的健康特性与中高端人群对健康的需求充分吻合,并且这种独特性不是其他同行轻易能够仿制的。

调研发现,大量的涂料消费者虽然态度上重视健康,但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却往往忽视涂料的健康性能。我们意识到“健康”策略固然正确,但极有可能产生不了作用。我们通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天要接触成百上千的广告,可真正记住的却寥寥无几。

通常,恐惧广告是利用人们的害怕心理来制造压力,引起消费者惧怕及有关的情绪体验,如惊恐、厌恶、不适等,从而试图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达到促销产品的目的。一份资料指出,当消费者对广告中讨论的问题已经有所畏惧时,恐惧渲染会显得最为有效。所以,富亚要做的就是用“敲警钟”的方式指出不健康漆的危害,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使人们关注健康漆,并最终建立“富亚是健康漆”的消费联想。

但恐惧诉求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一旦操作不好,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产生抵制心理,甚至被广告审查机构给封杀。如何运用好恐惧诉求这把双刃剑,避免其负面效应并让人们乐于接受呢?他们想到了引入“广告创意五根肋骨”之一的愉悦性。

如今,让消费者反感的广告不胜枚举,大张旗鼓地宣扬“我的最好”,对于广告受众来说是一种虐待。广告的愉悦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广告和产品的接受程度。广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要能机智地迎合受众的认知习惯,使之能享受到获得广告信息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激发受众对产品及企业的好感。而将恐惧诉求与愉悦性相结合,既可以收到警醒观众的作用,又能让人们在轻松、生动的气氛中感受广告的魅力,说服力比一般的恐惧诉求更强。形象一点说,恐惧诉求与愉悦性的结合好像“披着羊皮的狼”,看上去似乎亲切可爱,可一旦行动起来却是又狠又准,让你来不及抵御就乖乖投降。

“叫你不刷健康漆,抽了吧?”

在理论上,诉求点――健康、诉求方式――恐惧,都已清晰明确,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困难挡住了他们可以遥望的成功。经过当年的“喝涂料”事件,富亚在社会大众和消费者脑海中的品牌具象早已定格在“喝涂料的老板”上,如果没有非常强势的具象予以替换,品牌提升的压力会非常大。

怎样塑造一个强势的品牌具象呢?

如何创作一个有魅力的人性化形象让富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带着这些疑问,富亚和他的战略伙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卡通形象能较好地解决以上的疑难。卡通形象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时尚性。从唐老鸭、米老鼠到麦当劳小丑、海尔兄弟,卡通在公众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在这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卡通形象已成为人人都能理解的“平民文化”,它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理感受,是许多讨厌说教、厌恶繁文缛节、喜欢自由的人的情感倾诉对象。采用“小绿刷”这个可爱的角色造型,有助于增强富亚企业和品牌的亲和力,消除商业交往中的交易气息,使消费者从心理上产生亲近和好感,促成消费行为。

而且卡通形象具有可控制性。与明星代言相比,卡通形象的优势在于:它是制作者塑造出的对品牌或产品拥有者的诉求与目标受众愿望相结合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同时也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可以说话,可以表演任何表情或行为,但“卡通永远不会犯错”,哪怕犯错,这些错误也都是在“可爱的错误”范围之内,而且是可控制的。

通过对卡通形象的深思熟虑,设计师以13个创意线索、60多个塑型,经过9轮修改,终于为富亚创作出“健康无敌小刷子”。结合恐惧诉求愉悦化的思路,诙谐幽默的广告片《比试篇》终于横空出世。

小小的“健康无敌小刷子”由于具备以上的先天优势,使得它惊人地变富亚健康漆品牌为一个有生命灵性、充满活力和超强亲和力的品牌。尽管《比试篇》采用恐惧诉求的方式,道出了不健康漆存在的危害――“油漆中如果含有不健康成分,容易导致呼吸疾病”,以提醒人们对涂料健康指数的关注,引起消费者对涂料隐藏危害的恐惧,却没有让消费者感受到极度的恐吓。相反,小绿刷(“健康无敌小刷子”)和小红刷的争吵、比拼,以及“健康无敌小刷子”那可爱的“叫你不刷健康漆!抽了吧?”的童音埋怨,更是激起了消费者内心强烈的愉悦感。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7

《亚洲发展展望》负责分析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前景,是亚行的主要经济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在摆脱过去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报告认为,经济稳健增长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表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进口需求下降,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促使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之一。

报告还指出,中国内地需要继续采取结构性措施来提振经济并且掌握平衡,既要通过改革和刺激方案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又要管理好货币政策以减少金融业的风险。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认为,要想鼓励更多的本地消费,需要加大在健康、教育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开支,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下,财政改革有必要保障充足的资源来满足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报告还称,疲弱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缓解中国未来的通胀压力,因此将中国今年的通胀预期从4月预计的3.2%下调至2.5%,明年则由3.5%下调至2.7%。

受区内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亚行将亚太地区2013年整体经济增长预期由4月的6.6%下调至6.0%,并呼吁区内经济体提高警惕维护近期的金融稳定。而因猜测美国将逐步削减债券购买规模,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撤出亚洲。该行还将2014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从6.7%下调至6.2%。

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的预期给亚洲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受到较大冲击。但报告认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认为,亚洲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很多国家都保持着经常账户盈余,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亚洲国家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了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和公司治理,美国削减量化宽松的预期对亚洲国家的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热钱撤出对金融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8

第一乐章:咏叹“21世纪医学新视角”

丁辉教授首先提出“21世纪医学新视角”,是这样解释的:“注重职业紧张(压力)和身心健康与保健。”其实此次访谈整个话题都是围着这个核心展开的。

21世纪医学新视角,就是拓展医学的广度和深度,彻底打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这种错误状态。丁辉教授说,20世纪末,wHo提出来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但我们的实践还是远远不够。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体制问题。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存的错误体制和态度。更多地关注“身心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丁辉教授认为,21世纪是人人寻求健康的世纪,因此提出了“全人保健”。就是不仅是生理学方面,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层面上关爱人的心灵深处、思想状态、人际关系等。让人保持身心平衡的健康。社会因素、工作环境、家庭负担及个人情感等带给人的压力影响人的内分泌激素和免疫系统,甚至影响人对挫折、疾病的抵抗力。所以对压力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营养、环境及行为的改善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三大要素。

21世纪医学将向着更全面的关注人的健康而发展,让人们更加认识并注重“亚健康”状态的调整。

第二乐章:“亚健康”的奏鸣

丁辉教授谈到“亚健康”领域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界提出一个新理论结构:“健康-亚健康-疾病”,其中亚健康是处在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被人称为机体的第三种状态。很早以前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亚健康的层次,现在已经发现了近300种亚健康状态,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也提出了272项只有症状而无定论疾病的子项目。wHo调查: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确诊患疾病的占2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75%。亚健康的表现是:病人总感觉疲乏无力、情绪不宁、烦躁失眠、头昏头痛、健忘、胸闷、心悸等不适反应,但各项检查暂时很难确诊是什么疾病,其后有可能发展为某种疾病,也可能持续于这种状态或者自行消退。亚健康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与健康相邻的“轻度心身失调”阶段;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危倾向的“潜临床”阶段;最后发展到病变症状不明显或没被引起重视的“前临床”阶段。

丁辉教授说,亚健康状态有可能是目前工作节奏过快,工作压力过大及“营养摄取”失调造成。这些原因造成人心理及精神和体内激素稳态的失衡。人身体里有两类激素作用:一是“快乐荷尔蒙”(血清素类),让人平静,比如射击运动,要求运动员保持身心平静,手臂才能稳定,打出好成绩。二是“压力荷尔蒙”(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让人激动应对挑战,比如短跑运动,要求运动员保持全身心的激动状态,有爆发力,才能跑出好成绩。

在亚健康的诊疗方面,丁辉教授又提出了新概念:“我们一直追踪国际上最新的诊疗办法,应用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简便地评估人的健康状况,经过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及其全身健康状况的筛查、膳食调整的提出建议。为亚健康状态做出病前预测及提示,达到了‘量子医学’的要求。”

第三乐章:“量子医学”的和弦

谈到“量子医学”,丁辉教授解释道,量子医学是利用生物微磁场对动物、植物和人类,从量子阶段的综合代谢进行研究全新的、有效的、快速发展的科学方向,是由量子物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医学。

20世纪90年代,生物微弱磁场设定装置的出现是量子医学的开端,通过“量子解析法”总结出人体健康、亚健康、疾病的关系,并基于这一关系进行疾病、亚健康和健康研究,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量子医学的本质是生物微磁场。患病时人体的生物微磁场与健康状态时的不一样,通过专门的技术来测量患病时和健康时的生物微磁场,就可以初步确定患病状态。

丁辉教授反复强调水在量子医学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人体中70%是水的成分。水有非凡的特征,人体内的水可记忆人体的各种生理现象,通过尿液、血液等可测得。因为水中总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其他多种物质。我们从病人的“尿”中分析病人的身体中3600种生物元素的状态,得出缺失的结果,再从这方面给予综合调节,达到纠正亚健康的失衡状态。量子医学为人提供环保、无副作用的健康保障和支持,参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所有阶段。

丁辉教授说,这是我们现在正研究的尖端领域的目的:质量第一。比如对门诊病人的诊治,通过科学的测评,耐心的咨询,让他们得到身心的医治。不单单仅用药物,更主要的是通过改变环境、调节饮食等来达到健康状态。从量子角度来治疗,这是“人文医疗”的一部分。

第四乐章:“人文医疗”的交响

谈到“人文医疗”,丁辉教授微笑地说:“你看我们的环境,蓝天的环境。”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顶棚、墙壁和窗帘。“那是我们的医生自己动手装饰的。”记者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刚来时那种在别的医院不曾感觉到的、心情异常放松的“自然感觉”的原因。这都是在“健康守护者”精心打造下和安排的。丁辉教授说:“这是我们同事自己设计的。让我们的环境给病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而且我们让病人坐沙发。我一上午可能只看十来个病人。我们要求看得十分认真和仔细,这叫‘人文医疗’。”

丁辉教授一直倡导的“人文医疗”是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必须发生重大的变革,通过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从而产生新的医学体系――“人文医疗”。

丁辉教授谈到,她在1984~1994年用了十年时间跑了中国的100多个贫困地方,如、新疆等地的100多个县。做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奖。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探究医患关系中的人文因素。当前医疗界在大声疾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往往呼声大而实践小,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比例失调。

所谓“人文医疗”,丁辉教授倡导几个因素: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因素”。如提出了“三安”,即“安心”,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与环境。“安行”,在各种场合坚定、自信地对待自己和病人。“安吃”,这是人与自然做和谐的能量交换。二是“医疗过程中的亲情因素”。如为孕妇减压,丁辉教授拿出她编著的最新的关于育儿、分娩的科普性书籍。她提出几点建议:怀孕、分娩全程有丈夫陪同,让丈夫听胎心等细节,让孕产妇从心到身,从身到心得到关爱;在书中展示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以往的局部描写等。三是对人本身的“身心整体治疗”的提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要对症下药,同时还需多了解病人的心理及生活状态,进行一种“整体治疗”。医患之间的交流,不能将病人作为某个疾病的代表符号。针对这一点,西方医学人文学强调,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而且是作为整体的一个完整的人。医生是学者或科学家,更应该是怀有人文精神的人道主义者。

在对人文医疗的倡导中,丁辉教授感慨地提到:21世纪的医学,一定要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自然层面,逐层深入地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建立起来一个整体观。“量子医学”的产生适应了时展的需要,解决了人类难以解决的许多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上的难题,并将促进医学模式向“人文医疗”转变。“人文医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成为21世纪医学的支柱之一。

从北京妇产医院走出来,记者的心情异常地平静,像是聆听了一首优美的乐曲。希望这首“健康守护者”的心曲如“高山流水”一样更深、更快、更远地传奏下去。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身心亚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3.090

theCollegeFemal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StatusSurvey

――takeJiangxinormalUniversityasanexample

penGLi[1],wanGwei[1],ZHanGYuting[1],XiHongxin[2]

([1]SportsCollege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22;

[2]JiujiangUniversityClinicalmedicalCollege,Jiujiang,Jiangxi332000)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femal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lookformethodstopromotefemalecolleg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method:with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methodforanalysisofthequestionnairesurveyto258femalecollegestudentsinourschool.Results:thefemalecolleg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isworrying,theincidenceofbody,mindandhealth,respectively,57.4%,72.9%.Seniorstudentintheasianhealthdetectionrate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otherthreegrade,ruralthanurban,theschoolofartslivinghigherthansciencestudents;inbodyandhealthaboveisruraltourbanareas,andhigherthanintheaspectofmentalsub-healthisruraltourbanareas,andtheschoolofsciencelivingabovetheschoolofartsliving.Conclusionforthefemalecolleg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development,schools,parents,individualandcommunityshouldattentionthisspecialgroupfemalecollegestudents.

Keywordsfemalecollegestudents;thehealthofbodyandmind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女生的比例日益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女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对江西师范大学女生的身心亚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和基本描述,旨在为提高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身心素质的发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西师范大学大学大一至大四的部分女学生,共258名,年龄在17~23岁之间,大一学生56名,大二学生80名,大三学生72名,大四学生50名,其中来自城市117人,来自农村141人,文科94人,理科164人,主要涉及翻译、工商管理、化学、会计、生物、数学、英语、体育等专业。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查阅文献资料和遵循有关问卷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编制了女大学生健康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姓名、专业、体重、年级、生源地等内容;二是自测身心健康情况量表,本量表由18个条目组成,涉及个体健康的身体、心理两个方面,其中1至13条目组成自测身体健康评定子量表,14至18为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每个条目按5级量化进行记分,从没有(根本不、从来没有)、很少(有一点、偶尔)、有时(有些、少数时间)、经常(相当、多数时间)、总是(非常、每天)依次计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明亚健康状况越严重。量表经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系数为0.808,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健康判断标准,规定在排除经医院确诊的患者后,调查问卷中任何1项得分>3分则视为处于亚健康状态,分项条目中任何1项得分>3分,即相应分别视为身体亚健康状态和心理亚健康状态。

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抽样,以班级为团体发放自行设计的女大学生健康问卷280份共收回258份,纳入统计的有效问卷为258份,有效率为92.1%。问卷采取现场指导填写,现场回收的方式。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8.0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绘制表格,以了解我校女大学生的身心亚健康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基本情况

调查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258人,亚健康177人,占68.6%,健康81人,占31.4%。其中身体亚健康148人,发生率为57.4%:心理亚健康188人,发生率为72.9%。从表1的数据可知,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在身体上依次主要存在冬天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易疲乏,易嗜睡,身体超重不轻松或不爽快,易气短、呼吸短促、上气不接下气,面色萎黄或苍白等亚健康问题。在心理上依次主要存在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等亚健康问题。

表1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情况(n=258)

2.2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分布情况(表2)

大四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为84%明显大于其它三个年级,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情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的健康不容乐观,需引起学校、家长、个人及社会的重视。女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颇高为68.6%,其中身体亚健康发生率为57.4%,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72.9%。在亚健康检出率上大四学生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年级、农村高于城镇、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在身体亚健康方面则是农村高于城镇,在心理亚健康方面却是农村高于城镇,理科生高于文科生。

江西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在身体上依次主要存在冬天比一般人更耐受不了寒冷,易疲乏,易嗜睡,身体超重,不轻松或不爽快,易气短、呼吸短促、上气不接下气,面色萎黄或苍白等亚健康问题。在心理上依次主要存在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等亚健康问题。

3.2建议

学校、家长、个人及社会应该广泛关注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她们的健康关系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健康。

(1)学校应为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咨询场所,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和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使大学生了解“亚健康”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教会学生学会如何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也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体育活动。体育运动是改善亚健康状态、解除疲劳、振作精神的关键。另外,学校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的心境健康愉悦,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及作用。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养育及教育方式、家庭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都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强调家庭积极的教育功能,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家长还要时刻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变化,及时转变教育方法,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做到以身作则。(3)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非常精辟的健康生活行为的总结。大学生个人应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学习有关身心健康及自我保健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并且本着对社会、家庭和自我负责的态度,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生活、学习、膳食和作息井然有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4)社会各界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及监督力度,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共同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局,2006.

[2]何欢.陕西师范大学男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J].青年文学家,2013.19:217-219.

亚健康调理市场分析篇10

简短而热烈的欢庆锣鼓和舞龙、醒狮表演之后,明亮醒目的蓝色地毯引领着参观者到达3个大厅的一万四千平方米展台,其中香水、化妆品及护肤品占了30%,36%被专业美容院、水疗美容产品及设备展商占用,24%是包装、原料、机械,另有10%为美发产品、仪器及发廊家具。参展商包括了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香港、日本、韩国、西班牙、台湾、泰国、英国和美国等33个国家的750家企业。中国内地有72家企业参展,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参展商数量分别是103个和72个。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共三万五千多名买家到场参观,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三。海外买家激增百分之十五,其中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内地的买家分别较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二十三和百分之二十一。主办单位亚太区美容展有限公司称此届展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

综观整个展厅,展台设计精美、时尚。西班牙、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展团设计风格统一,各具特色,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尤其是西班牙展团,在纯白的背景下硕大鲜红的“Spanish”和“西班牙”字样非常夺目。泰国展团的四周用米色薄纱做成高高的立柱,颇具泰国风情。相比之下,中国内地虽有72家企业之多,参展商数量仅次于香港和韩国,但展台风格单调,给人感觉较零散,不够吸引人。

整个展厅没有震耳欲聋的摇滚,没有嘈杂的电视解说,一切的演示声音都只在贴近展位的地方才听得清楚,使洽谈交流“美丽事业”真正成为一种享受,这点值得国内展会的组织者借鉴。

水疗美容新知

对亚太区美容展美容潮流观测得知,生活时尚潮流的一个主要趋势是追求身心健康,这个因素不仅影响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内容,也让消费者注重获取产品的环境。化妆品行业目前十分关注身心健康的概念,为此,本届亚太区美容展以水疗美容概念作为今年的专题进行探讨。

展场中心的一号展厅设有专用场地,让来自世界各地最顶尖的水疗美容产品及设备厂商介绍最先进的水疗产品及疗程。在三天展期内有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21家参展商在水疗美容示范舞台为参观者现场示范各种水疗产品及设备。

在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水疗美容的资料。大会挑选了一些专门探讨水疗美容的网站,让参观者浏览,并按个人兴趣搜寻水疗美容的资料。其中亚太区美容展与美容网站省略特别制作了水疗美容档案,介绍所有于舞台上作示范的厂商网站。参观者也可在依云天然矿泉水赞助的Spa吧里稍事休息。

水疗美容体验还包括两个会议环节――“亚洲水疗美容业会议”和“水疗美容体验会议”,为与会者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其中“亚洲水疗美容业会议”由四位国际水疗美容业专家分析影响亚洲水疗美容业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包括:如何在目标市场成功开拓水疗美容中心、亚洲水疗美容业教育及培训前瞻以及如何经营水疗美容中心以达到最高利润。“水疗美容体验会议”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从不同角度讲述不同的水疗美容经验。

美容潮流观测

大会委托欧洲的研究公司FutureConceptLab.研究了各国的新型潮流和时尚生活,于展会上公布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FutureConceptLab.成立十五年来,致力于了解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各种主要趋势,探询市场和消费者行为将如何改变。他们在全球50多个城市驻有联络员和特约人员,在每一种动向、时装、身体讯号和潮流现象初次出现时,马上觉察并拍摄下来,加以研究,目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配合FutureConceptLab.的理念,以新角度探讨市场推广工作,把产品和消费理解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达到这些目的,亚太区美容展和FutureConceptLab.特别分析了欧洲、南美洲、亚洲和美国各地的地方文化,以便了解不同文化对新概念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最后,他们整理出一套资料,并在展会上介绍了新潮流和街头文化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服装演变至饰物和美容产品。这项研究成果,既有详尽的研究报告,又收录了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拍得的照片,旨在说明各市场的演化和全球化所造成的变迁,以便勾勒出各种主要潮流的图谱。

天然保健品展同期开幕

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令美容和天然保健产品的关系日益密切。为贯彻身心健康的概念,亚太区美容展特别推出了第一届天然保健产品展。这个亚洲天然保健业的国际贸易盛事,于一号展厅毗邻亚太美容展举行,使美容和天然保健业的专业人士,于一次之行获取两个行业的资讯。新成立的天然保健产品展得到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个参展商的支持,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香港、印尼、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瑞士、台湾、泰国和美国,展场面积1740平方米。展出产品包括食品、补养品、药物、原料和半成品等。参观人士包括天然保健业的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入口商、经纪商、专业医疗保健人员、医师、药剂师、美容师及邮购和网上订购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