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十篇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十篇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30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1

阐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校园网站建设力度不足、学生自律意识薄弱等问题。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结合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校园网站;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师生自律意识等,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就高校而言,在日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网络已深入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反映,对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内部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具有新颖、快捷、方便的特点,与大学生具有激情和活力的内在特点,渴望接受新鲜事物的需求以及崇尚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相契合。网络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亲和力风靡于大学校园,吸引着广大学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生活方式。2015年12月15日下午,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20年来中国网民数量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015年的6.68亿,其中高校青年学生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高校学生使用网络的方式也日益增多,从最初的浏览网页、网络聊天室到网络游戏、网购,到如今的微博微信互动、网络平台学习等。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日渐完善,师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增加,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深,网络已渗入到学习、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平台,高校开展“慕课”、“微课”等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评论、专题新闻、专家解读、校园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受网络全球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影响,网络信息复杂多样、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一些腐朽落后的垃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校园网络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学校自身对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定也都停留在相关部门领导“脑子里”,未落到实处,难以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从而使得相关学生管理人员在处理网络问题过程中无章可循,网络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广大师生也因无法了解相关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难以形成长效的机制。

(二)管理理念落后

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管理者对网络文化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更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指导。高校网络文化管理一般由各个不同职能部门共同负责管理,这易出现功能重复、资源浪费、责任分散等现象,且不易统筹兼顾,往往出现管理上的“死角”。同时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不足,少数高校对网络文化管理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网络技术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已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未能从本质上把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内涵实质,从而导致管理相对滞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三)校园网站建设力度不足

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软硬件的建设仍然不足,如基础设施不齐全、建设力度不足,以及重硬件条件轻软件资源建设等问题,使得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极大地制约着管理机制发挥作用。同时,绝大部分的高校目前还未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网站,网站内容过于单薄过时、枯燥乏味,形式单调,更新速度慢,未能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学生自律意识薄弱

学生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网络文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大多数学生具有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但有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自控能力低下,存在传播不良信息、泄露个人及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网络成瘾甚至网络犯罪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加强交流共享,强调互惠共赢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为确保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有条不紊地运行,应贯彻和落实国家、省市颁布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关指导文件或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文化的特色,在广泛吸取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在福建省内,如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都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协议》、《校园网络运行条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形成校园网络有害信息防御屏蔽系统,提高校园网络屏蔽有害信息的能力。同时,为了实现高校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可通过地方政府牵头,搭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借鉴宝贵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二)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调共同协作

高校应重视网络文化管理的总体布局,将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定位与分工。如可由网络技术中心负责网络的建设工作,包括网络架构管理和网络技术支持,为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以及信息化安全提供服务和培训,保证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由党务工作部负责网络的管理和宣传工作,诸如校园网内容方面的管理和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协调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及运行中等的有关事项。总之,应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此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重点关注,持续投入,在资源、人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证。

(三)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字化整合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需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完善,也要重视软件的更新;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更应重视质的提高。同时还应开发和引进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最大程度地覆盖校园局域网,实现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和生活的数字化整合。

(四)打造精品网站,丰富网络资源

高校在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络的软、硬件条件基础上,应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以及教育部实施的“易班”等为基础,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时事热点等打造精品栏目与内容,建设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吸引广大学生且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络服务平台,教师可经常性通过QQ、email、微信、网络论坛等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扩大网络文化育人教育的影响面和社会服务面。

(五)培养师生的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文明新风尚

提高师生自律意识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师生应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和责任,加强网络文明修养,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养成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习惯,真正做到在网络世界里看清真伪,辩出良莠,认明方向,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实施者,管理机制能否顺利的执行与这支队伍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间的重要联系。这支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过硬的网络业务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及时关注时事新闻动态,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的走向,如信息化工作小组,建立包括领导、信息管理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网络评论员等涉及各领域人员的队伍体系。同时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选拔、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力量,形成网络自主管理队伍,并经常性对这支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其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5.

[2]崔铭,吴亚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研究———以保定市高校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36-41.

[3]姚连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

[4]王亚群,李招淡.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搭建高校自媒体工作平台———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J].吉林教育,2015,(20):6.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校园文化;创新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校园文化在教育人、影响人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其特征决定了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网络环境在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便利条件,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切入点的同时,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又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只有坚持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创新途径,才能远离网络环境下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坚持思想创新,构筑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新理念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都出现了新情况,亟待我们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人才培养不仅依靠课堂教育,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和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挥动到应有的高度,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过程中灵魂塑造的作用。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通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高校作为网络最集中的区域,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之为广大师生员工感知、认同、接受。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从而始终牢牢把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3)建设和培育具有学校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大学生自己构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要凝练体现学校特色,反映办学传统的校标、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学校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从而使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逐步内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使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

二、坚持内容创新、丰富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容

校园文化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要想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充实、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内容创新。

(1)环境育人,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校园环境具备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师生员工的观念与行为,使师生员工思想认识统一和谐。如江苏科技大学在校区建设中,紧紧围绕校园环境科学管理的要求,在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整洁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及设施等方面着力体现文化育人功能,使校园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同时建设了“共青园”、“求索园”、校训石、文化墙、“金钥匙”、“海之召唤”塑像等文化景点。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

(2)加大投入,加强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物质载体,是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要力争通过各种可行的渠道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为师生员工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如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累计总投资2000(含社会融资)万元,形成了高速、安全、可靠的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全交换校园网。目前,校园网铺设光缆100公里,覆盖校本部与其它校区的教学和办公区,学生宿舍,2003年依托校园网,学校引进清华大学教育在线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中心,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辅助教学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

(3)增强责任意识,牢牢把握网上阵地主动权。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完全打破了国家的地域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的生活风气极易趁虚而入,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我们要占领网络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时效性和影响力。

三、坚持方法创新、开拓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方法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在网络环境下大胆探索和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法。

(1)加强领导、规范构建校园文化。我们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规划。如2001年江苏科技大学就启动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提供组织保证。学校多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开展验收评比活动,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着眼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针对不同情况,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和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长知识、长才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掌握信息,动态构建校园文化。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源泉,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基调,当社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时,校园文化也必然要随之变化。我们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就必须注意观察社会文化,并及时根据社会文化内容变化,调整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社情民意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

(3)主动设计,统筹规划校园文化。统筹校园文化“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协调发展。“硬环境”主要是指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生活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软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是保证学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条件,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纳入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

四、坚持载体创新、搭建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近几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加大了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江苏科技大学也建设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如“航标灯”、“沧海云帆”、“学工在线”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国防生网站等。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1)积极创新,着力建设网络文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的特点,运用新媒体、新方式、新手段,努力开发能够有效地、长久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更直观、更生动、更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从而占领网络阵地。

(2)精心打造有特色的校园网站。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全新平台,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快校园网络的建设,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软件开发或网站,网页的投入,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精心设计网页、丰富栏目内容,提高大学生点击校园网页的的频率,力求校园网页设计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在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的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舆论建设。

(3)推陈出新,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举办网上读书活动,网站直播,网络知识大赛等活动。把第一课堂的教学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网络社团,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学生干部和社会骨干发挥积极作用,举办演讲赛、辩论赛、科技成果展等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常规管理、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结合“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以及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展网络科技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坚持制度创新,建立网络文化育人的新机制

(1)加强校园网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要选调政治素质较高,熟悉新闻宣传、掌握网络技术、党风廉政建设过硬的管理人才进入网络管理队伍。要壮大网络采编人员队伍,造就一批网上名编辑、名版主、各专栏主持人。着力培养一批能够紧跟信息科技发展前沿、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确保最新技术能够及时运用到网络管理工作中来。要高度重视网上评论工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反应灵敏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完善校园网络文化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发展机制。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

(2)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专题教育网站的备案制度,信息的审查制度,网络舆情监管制度、网络突发舆情处置报告制度等。通过网络应用的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监督机制建设,营造健康上网,合理用网的环境,形成良性的校园网络小气候,抵御互联网络大气候中的不良倾向,尽量增强网络的正面影响,削弱网络的负面效应。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中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根据CnniC在2014年7月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在学校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较以往有所提高,与2013年年底相比较提升2.5%。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学生网民上网场景更加丰富、多元。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且伴随网络普及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近年来,伴随各中职学校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中职校园网络建设已日趋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推动整个校园文化朝着积极、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1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究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随时都能让师生体验和感受到的具有暗示和引导特性的校园精神氛围,而网络具有的内容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广受欢迎的特点正好与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完美契合。网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学者孟丹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虚拟社区文化和网络游戏等;校园网络文化载体也是多元化的,如BBS论坛、短信、QQ、博客、微信等多种形式。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及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要研究校园网络文化,首先应该认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依托所创造的群体文化;网络文化是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依托创造的一种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共享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它以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包含了由计算机软硬件构成的网络物质文化,以学校精神为导向、涵盖师生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校内网络规章制度为内容的制度文化。

2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产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对社会而言也大有裨益;如果对校园网络文化放任置之或者管理不当,那么校园网络文化的弊病将极易在校园生活当中体现。

2.1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平等性,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今天我们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观看世界各大高校的网络公开课,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途径,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这极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水平。互联网正悄然改变教育。其次,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向老师咨询探讨所感兴趣的话题,与网友自由交流。通过网上选课、社区论坛、QQ群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建设好校园工作网页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建设管理好班级QQ群也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再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学校师生可以通过QQ群、校园论坛等方式表达对校内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将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精品课程、校史介绍等内容引入网络,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参与其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学校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创新。

2.2校园网络文化的不利影响

首先,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上信息泛滥,影响在校学生三观的形成。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网络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在各种信息充斥的校园和网络,尤其是大部分中职生判断能力不高,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侵袭。中职生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变得更加“功利”。其次,校园网络文化直接削弱了校园人际关系。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在现代校园里,人们往往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感情的交流也在减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被削弱了人际关系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可能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削弱了传统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校园网络文化依托网络,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上网观念,上网没有目的,在网络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容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和深化,师生出现价值观多元化,作为三观还处于发展期的中职生来讲,此时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辨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需要用先进文化来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精神文化的发展。

3.2重视提高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

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日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等方面都依靠网络提高效率和紧密的连接起来,完善校园网的服务教学和服务学生是校园网络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网上的学习内容,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网页链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专栏,开设网上心理辅导机构,构建网络上的心灵驿站。

3.3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合乎时宜的校园网络文化制度,校园中的非正式群体较多,比如各种社团、各种组织、班级等,这些非正式组织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学校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时,需要适时考虑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督,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向积极、正面方向发展,让校园网络文化充满正能量。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队伍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这支队伍既要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包括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力量即中职学校师生。通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络制度管理规定,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

3.4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上网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弊病,教育学生如何在学习当中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用健康科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自律与纪律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孟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强化改进途径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进步,校园文化渐渐与网络文化相融合,产生了更加独特的校园网络文化。教化育人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特点,进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更多合格可靠地社会主义接班人及建设者。校园网络面向的主要是高校学生,高校学生也是校园网络文化主要对象与受益人。

一、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存在着网络文化建设运行管理不当的问题,因此,导致许多网络文化建设资源都没能得到科学的统筹规划,管理职责混乱,更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方面,由于管理结构不完善带来的控制程序混乱、部门配合度不高、板块间衔接分配不明等问题仍较为严重;信息监控与反馈方面,没有一定的网络文化危机处理能力,疏导机制仍不够完善,对学生留言的处理仍停留在删除与置顶的水平,没有完善的访客交流与反馈机制;管理团队方面,年龄结构搭配缺乏合理性、学科结构间也没有有效的互补、管理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多数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网络文化管理经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网络技术能力不足。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高校大多只重视自身教育学科及专业的系统发展,忽略了对于自身校园文化底蕴的累积与培养。在进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中,部分高校仍没有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科学合理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法。高校提升自身网络文化建设水平的主动性不足,管理中也只能使用旧的网络文化管理方法,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堵、截、卡、拦等来进行网络文化建设,导致许多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都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极大的削弱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水平。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偏低

网络信息的传递十分迅速,所以网络信息有着极强的丰富性与客观性,这样使得许多高校学生信息浏览量较大,对于信息的审视与认知能力严重不足,因此,许多高校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较为感性与肤浅,这也导致许多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意识严重不足。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没有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对接,对于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不够全面,网络文化的监控力度较为缺乏,更加没有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因此,高校必须提高自身网络文化建设水平,加强学生的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强化与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一)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进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了高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该机制的主要任务在于建设各类专题的教育网站,引导网络舆论、传播网络文化等,需要注意的时,该管理机制中不可忽略学校师生及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在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必须在校园建设的总规划中加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并制定出详细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案,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格局,加强高校网络管理人员网络技术水平及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其定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进行工作总结与研究。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管控体系,做好信息处理、追踪及管理工作。

(二)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必须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底蕴的培养与累积。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高校必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方法,充分考虑校园自身综合实际,建立起富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体系,创新传统校园文化管理与建设方法,学会运用更多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进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如,开设高校官方微博,以此平台来进行网络文化建设,并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还可与班级辅导员与班干部相配合,成立班级微博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效率。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学会应用先进的网络手段,调查分析学生的上网规律,努力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为高校管理人员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各高校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政治及安全等基础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收集采纳学生的意见建议,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高校可以建立起学校的官方聊天室、qq群、官方微信等多种互动的网站,利用微信、qq、邮箱等多种网络形式,做好与学生间的网络文化交流工作,实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交流互动。此外,还可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与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还可定期在网上举办读书活动、网络知识竞赛等,加强学生的网络文化建设,从而有机地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网络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必须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才能确保学生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和谐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新空间,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作用越来越凸显,已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平台。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精神的要求,坚持“弘扬先进网络文化、塑造学生高尚人格”以及“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的原则。由此学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网络管理机制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等多方面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学校特色,把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努力把校园网络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积极构建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和谐网络文化环境。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重点,按照“特色性、先进性、示范性”的要求,全面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竞争、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区域特点,充分发挥正确、积极、健康的交互信息,将具有时代特点,有较强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地方红色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内涵引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宣传科学真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导向,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二、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定期召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会、研讨会,定期研究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交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经验,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划,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案。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全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各部门对口管理,各负其责,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不断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对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同时,要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形成领导有力、各部门密切配合、师生广泛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机制。

此外,在网络文化建设中,为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意识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包括网络管理专家、网络教育专家、网络心理专家在内的高素质专业化校园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根据建设需要,学校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网络建设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出去参观、考察、学习和交流,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时性、主动性和服务性的作用,坚持“引导者”角色,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健康、正确、有益的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监管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严格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校园网络秩序,严肃上网纪律,坚持依法办网、依法监督、科学管理、有效传播。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规范ip地址管理和使用流程,对于校园BBS、QQ校友等实行用户注册实名制度,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对网上反动、迷信、庸俗、污秽等不良信息采取及时封堵和删除,以加强对校园网的舆论监督。通过“文明上网讲座”、“大学生文明上网万名签字”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方向,要求师生文明上网、文明聊天、文明交友、文明用网,提高广大师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构筑“网上个人防火墙”。

四、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校园网络 网络管理 网络维护 

校园网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它构建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之上,为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服务,是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局域网络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只有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才能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服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 

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依托于校园网络的建立,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管理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才能使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做到有条不紊,才能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一体性和连续性。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措施,因此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具体、全面并且切合实际,制定出了制度就要要求校园内的师生严格执行,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维护好硬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基础 

高校校园网络中,服务器是正个网络的命脉,如果出现硬件方面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个校园网络无法运转,陷入瘫痪;而某一台计算机的硬件有问题,则会到这这台计算机无法使用,影响到学生上机实训。所以,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校园网硬件的日常保养及维护、维修工作。 

2.1硬件设备的日常保养 

校园网络硬件的日常保养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计算机不能随意开关机,尤其是在微机运行过程中更不能随意冷启动机器。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如有问题发生,则要第一时间处理,以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注意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卫生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2.2硬件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元件老化导致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环境因素及机器内部灰尘过多引起接触不良等等情况。这就要求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知计算机工作原理,对硬件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同时还应设立各种零配件储备仓库,便于在机器硬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使用。 

3维护好软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保证 

软件设备的维护在校园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工作更为复杂、频繁。网络在日常运转中看似正常,如果不进行维护,出现故障之后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到整个校园网络的使用。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要不断学习网络新知识,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才能做好软件设备维护工作。 

3.1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 

校园内计算机数量较多,因此要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网络管理人员应将服务器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存档,以免因数据丢失或损坏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计算机系统,可采用软件还原或是硬件还原来保护,这样就可以在系统遭到破坏时快速还原,节约系统重装的时间。

3.2定期做好杀毒工作 

网络病毒是无处不在的,一旦被病毒入侵校园网的服务器,就会导致系统瘫痪,使各种程序及数据遭到破坏。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对服务器设置全面的保护措施,并在服务器和邮件系统上安装网络杀毒软件,这样就可以在校园网络正常运转中自行进行病毒扫描任务,同时这些杀毒软件都支持定时升级、全网杀毒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4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要防范没有授权的用户擅自使用校园网络资源、破坏网络系统资源,就要随时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有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并指导其他用户一些计算机基本设置和网络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其次要建立完整的账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制度,这是入网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保证网络畅通、免遭恶意用户攻击的前提。 

5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应用校园网络就是要使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教学教研所服务,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在做好网络管理的同时还要充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目前,我国校园网络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教育信息资源,因此,在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等软件逐渐配备,网络环境已经搭建好的情况,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应有效的利用这些硬软件资源

[1] [2] 

,积极出开发有利于教学教研的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校园网络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管理工作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任重而道远,要让日常网络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高效又有条理,使校园网络更好的为教学教研所服务,是每一位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不懈追求的目标。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管理;校园网;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22-02

目前高校校园网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完全融入到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校校园网的管理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与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网络、信息、教育等多学科的有关知识交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好并用好高校校园网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要求。

1网络管理的内容

网络通常包括网络硬件设备、网络服务和网络用户3个组成部分。与其对应,网络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硬件设备管理、网络服务管理和网络用户管理3个组成部分。硬件设备即是网络必需的设备、物理链路、服务器存储器等。网络服务种类越来越多,比如利用网络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远程教育、即时通信、在线娱乐、在线购物等。网络用户是网络的服务对象。

2高校校园网的管理现状和问题

2.1高校校园网的管理现状

高校校园网在建设之初,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思想倾向。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师生用户群的积聚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校园网络管理问题日渐凸显。

1)网络规模发展迅速,设备繁杂,管理困难:有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和工作站等网络设备,但设备来源比较复杂,生产型号不同。通信光缆、电缆等监管困难。

2)校园网管理机构管理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专业分化程度低,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

3)网络覆盖面迅速扩大,服务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现:网络覆盖面扩大,但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大多数的校园网中,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较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4)用户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矛盾与对抗:在高校校园网的网络规模和用户群体较大,校园网用户群密集而活跃,一旦用户对政策不满意,对服务不满意,用户就会出现对抗的非法非道德行为,网络管理会遭到各种方式的抵抗,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2高校校园网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

1)互联网的技术开放性及共享性威胁网络的安全:所有操作系统都存在大小漏洞问题,另外有浏览器的漏洞、iiS的漏洞等。高级黑客对技术复杂的Unix进行攻击等,各种黑客软件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校园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2)网络病毒侵入:从网络上可公开下载某些盗版软件,同时,用户随意下载的软件中可能隐藏木马、后门等恶意代码,极容易使系统被入侵利用。

3)校园内部黑客攻击:校园网用户群体思想活跃,计算机能力强,由于这种特殊性,网内攻击的危险增强。校园网用户逐渐增加,用户时常有意无意地干扰或者破坏校园网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来自校园网内部的攻击比外部的破坏力更强、威胁更大,成为校园网安全威胁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校园网技术人员不足、技术能力水平有限:网络发展较快,而网络管理人员技术陈旧,技术水平受到限制,跟不上发展需求,在校园网上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上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

5)网络设备硬件和软件更新滞后: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手段和产品,先进的系统恢复、备份技术和工具等缺乏更新,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2.2.2校园网管理体制

主要表现为校园管理者缺位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的缺失。

3加强校园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目前,高校对于校园网已形成了“抓管理、上质量、出特色”的共识。通过制定合理有效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健全以下几方面网络制度:从学校管理方面制定制度,如“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办法”、“网络安全检查制度”等;从信息服务的登记、管理、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建立的制度,如“校园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等;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建立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制度。

3.2加强人才培训,建设网络人才梯队

加强网络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培训大批网络管理人才,确保校园网的运作和管理顺利进行成败的关键。由于高校校园网的终端用户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校园网管理人员要制定教师和学生的定期培训计划,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同时,加强师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3.3加强网络设备的管理

硬件维护是校园网能否正常运行的基础。加强网络设备的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主要有四个方面:1)配置管理:加强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以及增减和变动的管理;加强网络设备常规安全管理如供电、防水、防雷电、防鼠和防盗等;2)性能管理:评估网络系统的设备运行性能,统计设备的应用性能;3)故障管理: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必须及时判断掌握设备故障所在并进行恢复。4)安全管理:避免非法登陆网络核心设备对配置参数进行修改。

3.4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

1)注意安全系统的防范与建立:加强网络防护安全:主要有采用内外网隔离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路由等;加强网络的配置安全:为防止网络入侵者的乘虚而入,对校园网络设备进行复杂的密码设置;独立网络设备管理进行虚拟局域网设置:把一般用户使用的网络地址段和接入点设备使用的网络地址区分开来,并指定专用电脑进行管理和监控。为避免硬件资源的使用浪费,对校园网网络进行合理的VLan划分。对校园网使用专业流量监控、网络审计设备;中心机房主服务器安装绿色网控过滤软件,对不良信息拦截屏蔽。

2)完善网络管理措施,堵住安全管理制度的漏洞:网络安全以管理手段为主,技术手段为辅,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安全防范应急机制,制定一整套严格的安全政策。设定安全应用等级,明确人员职责。内部人员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缺乏是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定期组织师生参加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法制意识。

3)提升网络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加大培养力度,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4)加强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从入侵检测、安全漏洞扫描、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多方面加强安全防护体系。

3.5加强信息资源管理

1)平时要做好系统保护和数据备份工作:对于服务器上的重要数据,要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特别是网站数据、课件资源、学校档案资料等数据,要及时备份,以免丢失和毁坏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加强高校间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ip封锁隔离了校园间的交流,阻碍了互联网在高校的应用和发展。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高校间要展开实质性的合作,可共同联合建设各种数据库资源。

3)鼓励和支持师生利用校园网,主动上网查询和学习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

4结束语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增加,网络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校园网,促进高校校园网管理的质量进一步地提高,校园网络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应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杜宝举.校园网的建设思路与方案分析[J].电信科学,2007(4):99-103.

[2]王玉磊.高校校园网管理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3]罗军强.我国高等院校校园网站建设现状分析[J].大众传媒,2003(2):78-91.

[4]赵天寿.校园网建设应用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3-03-06.

[5]晓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德全谈信息安全[J].国家安全通讯,2000(3):4-7.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8

的应用系统的增加,网络规模变得更加庞杂,而校园的特殊环境又使其拥有一批人数密集、思想活跃,有一定网络知识与创造性而安全意识薄弱的使用者,各种因素使其安全问题格外突出,成为校园网管理上尤其要关心的问题。

2.校园网的安全隐患

影响校园网安全的因素很多。校园网一般分为校园内网、校园外网、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群,内网主要包括:教学网、图书馆网、办公自动化网络、财务网;而外网则是实现内网与internet的对接,服务器群提供各自服务。根据对校园网络的基本结构的剖析,可以得出结论,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1tCp/ip协议簇的安全性与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tCp/ip及其许多网络协议本身在设计之初并未全面考虑安全性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系列,Unix系列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漏洞,对网络构成威胁。

2.2来自外部的威胁

校园网与internet相联,极易受到外部人员的攻击,一旦攻击成功,将有可能造成极大破坏。而校园网用户密集,速度快、规模大的特点,也使得安全问题容易被放大,影响更加严重。

2.3来自内部的安全隐患

(1)病毒、木马的威胁。由于校园内部使用网络的人员复杂,水平良莠不齐,在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上传、下载时可能造成病毒、木马在内网中的传播、泛滥。

(2)宽松、开放的网络环境也使得内网容易遭受攻击。由于教学、科研的特点,使得一些新技术、新应用在校园网上实施的时候不能施加过多的限制,这也可能会造成内网受到攻击。

(3)活跃而密集的用户群也是校园网不安全的因素之一。数量众多、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无穷的探索精神而安全观念淡薄的学生也可能会对校园网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2.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与维护力量不足成为校园网安全的一大隐患。

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对校园网安全的关注度通常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管理与维护方面的投资也不大,网络中心的人员只能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对于安全问题无暇顾及。管理不到位,校园内可能出现各种网络并存,铁通、电信、光纤内网混搭,成为攻击者避开防火墙进行攻击的跳板。

3.校园网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安全区域内,用于所有与安全相关活动的一套规则。安全有效的安全策略,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校园网受到攻击而造成性能下降、失效、泄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安全策略包括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3.1防火墙控制策略

防火墙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是用来阻止网络黑客进入内部网的屏障。防火墙分为专门设备构成的硬件防火墙和运行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软件防火墙。无论哪一种,防火墙通常都安置在网络边界上,根据系统管理员设置的访问控制规则,对数据流进行过滤,通过网络通信监控系统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以阻档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防火墙是internet安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3.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其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各种网络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而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策略、操作权限控制策略、目录安全控制策略、属性安全控制策略、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策略、网络监测、锁定控制策略和防火墙控制策略等7个方面的内容。

3.3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

入侵检测系统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而设计的一种用于检测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它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网络中未授权的访问或异常现象。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主要是指入侵和滥用--通常将非法用户的违规访问行为称为入侵,将合法用户的违规访问行为称为滥用。

入侵检测使用两种基本的检测技术: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前者常常是对网上流动的数据内容进行分析,找出\"黑客\"攻击的表征。后者往往是对网络上的数据流量进行分析,找出表现异常的网络通信。功能简单的入侵检测系统可能只使用这两种技术中的一种。

3.4对病毒、木马定期查杀

由于频繁的数据交换,网络中数据的上传下载以及校园网使用者的水平良莠不齐,给病毒、木马在网络中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所以应选择合适的网络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对病毒、木马进行查杀。

3.5规范管理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校园网络 网络管理 网络维护 

校园网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它构建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之上,为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服务,是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局域网络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只有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才能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服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 

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依托于校园网络的建立,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管理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才能使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做到有条不紊,才能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一体性和连续性。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措施,因此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具体、全面并且切合实际,制定出了制度就要要求校园内的师生严格执行,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维护好硬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基础 

高校校园网络中,服务器是正个网络的命脉,如果出现硬件方面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个校园网络无法运转,陷入瘫痪;而某一台计算机的硬件有问题,则会到这这台计算机无法使用,影响到学生上机实训。所以,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校园网硬件的日常保养及维护、维修工作。 

2.1硬件设备的日常保养 

校园网络硬件的日常保养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计算机不能随意开关机,尤其是在微机运行过程中更不能随意冷启动机器。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如有问题发生,则要第一时间处理,以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注意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卫生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2.2硬件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元件老化导致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环境因素及机器内部灰尘过多引起接触不良等等情况。这就要求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知计算机工作原理,对硬件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同时还应设立各种零配件储备仓库,便于在机器硬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使用。 

3维护好软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保证 

软件设备的维护在校园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工作更为复杂、频繁。网络在日常运转中看似正常,如果不进行维护,出现故障之后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到整个校园网络的使用。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要不断学习网络新知识,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才能做好软件设备维护工作。 

3.1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 

校园内计算机数量较多,因此要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网络管理人员应将服务器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存档,以免因数据丢失或损坏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计算机系统,可采用软件还原或是硬件还原来保护,这样就可以在系统遭到破坏时快速还原,节约系统重装的时间。

3.2定期做好杀毒工作 

网络病毒是无处不在的,一旦被病毒入侵校园网的服务器,就会导致系统瘫痪,使各种程序及数据遭到破坏。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对服务器设置全面的保护措施,并在服务器和邮件系统上安装网络杀毒软件,这样就可以在校园网络正常运转中自行进行病毒扫描任务,同时这些杀毒软件都支持定时升级、全网杀毒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4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要防范没有授权的用户擅自使用校园网络资源、破坏网络系统资源,就要随时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有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并指导其他用户一些计算机基本设置和网络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其次要建立完整的账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制度,这是入网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保证网络畅通、免遭恶意用户攻击的前提。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篇10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对安全保卫部门上报的有关网络动态信息认真阅读和研判,并及时作出重要处理批示,在学校每次召开的有关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对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学校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为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法。

二、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全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动态的监查、跟踪和掌握并进行相关处置;校网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整个校园网络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保障、封堵和指导,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有效的监查,为查处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保卫部门主要负责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进行查处,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查。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合力,为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工作更为顺利、效率更为提高、成效更为明显。

三、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与规定,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形势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予以修订完善。各责任单位则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如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审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网管员工作职责等。由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一)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校园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涉及网络安全方面重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对一段时期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学院、部门、单位应当相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管员,负责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校与各学院、部门、单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所属各部门和人员。其中,各责任单位的网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承担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运行维护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的技术安全保障责任,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操作与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而不认真及时进行整改,或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及个人晋职晋级的资格。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不落实、日常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导致网络与信息重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学校将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对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实行值班备勤制

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在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强化网络安全形势的预测研判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学校出台的重大举措,结合当下校园网络的具体实际并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上报学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每年重要敏感时间节点时,对校园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上报学校,使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更趋主动和有的放矢,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时期,均及时对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舆情、动态预作研判,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六、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