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特点十篇突发事件特点十篇

突发事件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9:56

突发事件特点篇1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河北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前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掌握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特对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如下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报告系统,所有事件均已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等专业调查证实。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概况2008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起,报告发病2416人,死亡23人。其中一般事件97起,较大事件2起,重大事件1起,无特别重大事件。

2.2事件分布

2.2.1时间分布:全年12个月,出现了2个高峰,即3~5月和12月,分别报告53起、14起,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3%、14%。2次高峰共报告67起,占事件总数的67%。见图1。

2.2.2地区分布:全省11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其中,石家庄市最多,共报告40起(40%);承德市次之,共报告17起(17%),其他市均在10起以下。

2.2.3人群分布:1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等报告共89起(89%);发病2251人,无死亡病例;其中小学70起,中学12起,其他学校7起;城市学校43起,农村学校46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为传染病疫情。

图1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分布图

2.2.4类型分布:事件主要以传染病疫情为主,报告94起(94%);职业中毒和环境因素事件分别3起,各占3%。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水痘为主,共报告50(5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20(20%);风疹13起(13%);其他11起,包括甲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各2起,戊型肝炎、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传染病各1起。见图2。

图2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图

2.32008年与2007年比较2008年与2007年相比,报告事件数、发病数、死亡数分别下降了45.7%、47.2%、34.3%。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分别下降44.3%和80.0%。2007至2008年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见表1。表12007与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

3讨论

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分布人群主要是在校学生,并呈现季节性高峰,这与近几年情况基本一致。但也呈现本年度特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幅度下降。全年报告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45.7%、47.2%、34.3%。(2)全年未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职业中毒事件有回升趋势。全年共报告3起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68人和17人。发生的1起重大职业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炼钢高炉煤气泄露导致,死亡17人,占全年事件总死亡数的73.9%(17/23)。考虑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与河北省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措施落实较好有关,同时,也与2008年全省开展“迎奥运、保安全”活动,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加大防控力度有关。

综上所述,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场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近年来,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与我国现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趋势相似。并且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传播力强,极容易在适宜年龄人口密集的场所发生,如学校、幼儿园等[2]。因此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做好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3],也是当前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工作的重点,尤其要加强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并加大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统计[3],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4.

突发事件特点篇2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河北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前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掌握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特对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如下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报告系统,所有事件均已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等专业调查证实。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概况2008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起,报告发病2416人,死亡23人。其中一般事件97起,较大事件2起,重大事件1起,无特别重大事件。

2.2事件分布

2.2.1时间分布:全年12个月,出现了2个高峰,即3~5月和12月,分别报告53起、14起,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3%、14%。2次高峰共报告67起,占事件总数的67%。见图1。

2.2.2地区分布:全省11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其中,石家庄市最多,共报告40起(40%);承德市次之,共报告17起(17%),其他市均在10起以下。

2.2.3人群分布:1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等报告共89起(89%);发病2251人,无死亡病例;其中小学70起,中学12起,其他学校7起;城市学校43起,农村学校46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为传染病疫情。

图1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分布图

2.2.4类型分布:事件主要以传染病疫情为主,报告94起(94%);职业中毒和环境因素事件分别3起,各占3%。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水痘为主,共报告50(5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20(20%);风疹13起(13%);其他11起,包括甲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各2起,戊型肝炎、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传染病各1起。见图2。

图2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图

2.32008年与2007年比较2008年与2007年相比,报告事件数、发病数、死亡数分别下降了45.7%、47.2%、34.3%。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分别下降44.3%和80.0%。2007至2008年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见表1。表12007与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

3讨论

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分布人群主要是在校学生,并呈现季节性高峰,这与近几年情况基本一致。但也呈现本年度特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幅度下降。全年报告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45.7%、47.2%、34.3%。(2)全年未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职业中毒事件有回升趋势。全年共报告3起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68人和17人。发生的1起重大职业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炼钢高炉煤气泄露导致,死亡17人,占全年事件总死亡数的73.9%(17/23)。考虑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与河北省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措施落实较好有关,同时,也与2008年全省开展“迎奥运、保安全”活动,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加大防控力度有关。

综上所述,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场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近年来,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与我国现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趋势相似。并且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传播力强,极容易在适宜年龄人口密集的场所发生,如学校、幼儿园等[2]。因此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做好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3],也是当前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工作的重点,尤其要加强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并加大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统计[3],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4.

突发事件特点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470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校园网络舆论也随之兴起,在高职院校中,校园网络舆论已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思维、价值观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发生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时,网络舆论在事件的缘起、进程、控制上起到了“扩音器”、“助推器”的作用。规范有利的网络舆论将有助于事件的妥当迅速处置,无序失范的网络舆论则会对事件的失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影响力,给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给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高职院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中,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一些灾害事故,如火灾、学生人身伤亡事件、学生自杀事件、食物中毒等,以及一些、如学生聚众斗殴,闹事等。突发事件因其事件的不同寻常,本来就易受到学生关注,借助于网络,极易在网络上形成舆论热点。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主要是通过论坛、BBS、QQ群等渠道传播,在传播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舆论关注度高。

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突发事件的性质,一则突发事件甚至能在短短几分钟内传到网络,被广大网民转发和评论,舆论数量出现瞬间激增。直接结果是使事件被放大,形成短期热点话题。

(二)舆论内容多元性。

因为网络舆论打破了传统媒介对舆论的控制,普通网民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和意见,舆论的来源更广泛,内容也更加多元。评论主体不受身份、教育水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制约,可以几乎无所顾忌的在网上留言,所以网络舆论不乏真实的意见,也随处可见谣言、攻击和谩骂等语言。

(三)舆论影响深远性。

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特点为“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与网络媒体跟进的快速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使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影响超过一般性事件”。突发事件和学生的反应等动态,网络都会像放大镜一样把它们呈现出来,变成焦点,反作用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发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当今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网络的依赖性强,受网络的影响超过一般大众,再加上其价值观和思想都处在形成期,这种影响必将促使学生心理的流变。

由此得知,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舆论来源广,影响力深远。而在高职院校中的突发事件因为与学生有着心理上地缘上的接近性,其网络舆论在形成和传播上更迅速,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甚。

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强化舆论影响,形成良性舆论思潮,促进学校工作,也能够因其偏离于主流航道而产生负面影响。突发事件中除了健康的主流网络舆论外,还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恶意诽谤和不满愤懑情绪,它们对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影响学校公信力。

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缺失,网络成了不设防的信息渠道,虚假信息可以毫无阻拦地借助网络媒体向社会传播。这些虚假信息经过大量传播,在缺乏甄别和澄清的形势下,会当做真实信息被学生接受。不管这些虚假信息是出于什么用意,生在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之间难以辨别,产生不信任心理,也势必对真实的信息产生怀疑,影响了学校在信息上的公信力。

(二)恶意诽谤舆论强势汇集,引发事态恶性发展。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中,不乏一些恶意的诽谤、谩骂、无端的指责攻击等,这些舆论的主体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校外的竞争对手、或与事件有关系的群体等。其原因有平时积累的不满情绪的发泄,也有故意推动事态扩大,以期实现其别有用心的目的。恶意诽谤舆论混淆了事实真相,挑动学生的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发事情恶性发展,难以控制和收拾。

(三)消极负面舆论异化主流思想,误导学生价值观。

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尤其是在事关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如果缺乏透明度或公正性,以及决策失误等,必将引发学生的消极负面情绪,通过网络舆论表达出来,如各种猜忌、批评、感性或情绪化的语言,从思政教育的视域来看,突发事件中的消极负面舆论一旦占据了主要位置,将会偏离和异化主流思想和价值观,误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消解学校在思政教育上长期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

网络舆论给学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拓了新的视野,提供了许多有利的资源,但是,前文已经论述到,因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料性,打破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平衡状态,价值观不正确、思想不健康的网络舆论也挑战着高校的思政教育,如果思政教育人员不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和规范,极易引发网络舆论的失控失序状态,给思政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把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重要的是对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一)运用不同的舆论策略,把握不同阶段的突发事件舆论传播。

校园突发事件的传播与斯蒂文・芬克提出的关于危机传播的阶段模式非常相似,危机传播分为四个时期: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恢复期,突发事件也存在同样的四个时期,针对四个时期大学生不同的认知心理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舆论策略来加以引导。突发事件的潜在期不容易为人所知,这时的舆论应着重强化预警功能,防范以未然,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及早发现学生的异动,并加以控制。事件发生期,时间短,但是感觉最长,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最严重的冲击,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表现在网络舆论上就是及时公开澄清事件,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在事件蔓延期,网络舆论的功能主要是平息事态的发展,控制负面舆论,引导舆论朝着正确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在最后一个阶段,即事件解决恢复阶段,此时针对事件的舆论热点正在散开,学生的理性思维回归,可以就事件开展反思,选择相关议题进行思政教育。

(二)运用“议程设置”制造舆论热点,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

在突发事件中,运用麦库姆斯的议程设置理论引导突发事件的报道和舆论重点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手段。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因势利导工作,积极营造校园网络上的热点信息或热点评论,立足校园网络平台,主动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引导主流思想价值观的传播。如针对突发事件,学校可以有意识的组织“网上新闻直播”“网络在线交流”“网络问卷调查”等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舆论的走向,一方面也可以知晓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心理教育。

(三)加强舆论主体队伍建设,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

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要善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校内建立起一支由学校专职思政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素质高,有影响力的师生网络舆论主体队伍,发挥他们作为“意见领袖”的权威和影响力,发起积极健康的舆论焦点,搜集分析有价值的舆论信息,在网上及时正面积极的新闻事件和评论信息,解释热点事件,控制和抵制不健康的舆论,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和有针对性的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科研项目《思政教育视域内高职院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研究》项目号2011SY05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珂.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新闻爱好者,2010年3月下半月.

[2]严莹、胡青.构建校园网络舆论的法制与德治双重规范机制.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9月上旬.

突发事件特点篇4

【关键词】宗教特点;宗教政策;宗教事务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新形势下,宗教及其问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深入研究其特点,它不仅是我们有针对性做好新形势下宗教群众工作,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宗教因素突发事件发生的前提,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及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宗教及宗教问题的特点

(一)宗教及宗教问题的长期性

1.宗教及其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有其自然和认识根源,还有着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其发展和活跃往往在社会转型或变革期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各方面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交织、利弊伴生,来自境外的宗教方面的影响或渗透也与日俱增,使宗教及问题在长期存在中不断呈现出阶段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2.无论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在具体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的失误。在恢复自由后,我们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问题,在整个社会别是在农村中出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弱化”,在一部分民众包括党员中产生了“信仰危机”。同时,未能很好地重视和妥善解决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产生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一定程度忽视了广大基层民众心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宗教事务方面未能有效地开展和管理,宗教基层工作遭到削弱、涣散,使得有机可乘。

3.宗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我国是有着较长宗教历史传统的国家,外来的宗教经过在中国的长期磨合,也逐步适应中国文化。各种宗教除有消极负面因素外,在中国宗教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表现出积极正面的作用。如提倡和追求爱国爱教、团结奉献等优秀传统,这也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的主体文化从未被外来文化所中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宗教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步减少和消亡,宗教及其问题的影响不是削弱了,相反还相当盛行。因此,我们不能把宗教肤浅地理解为纯粹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甚至是“迷信”、“愚昧”或“鸦片”意义上的宗教。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革、调整和发展,宗教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的世俗化。经济社会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宗教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各种宗教为了延续其存在、发展及影响力,重新审视自身各方面的状况,并采取各种措施,对自身不适应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一些东西进行改革,并开始从只重视传统和自身关心的东西,不同程度地转向关心和重视大众的世俗需要及利益,把宗教与人们的生活模式和人生的价值及体验联系起来。在当代,各类宗教还特别关注和介入战争与和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种族冲突、疾病等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宗教世俗化不断加强,其发展的趋势必然是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宗教的道德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特别是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生各种消极甚或丑恶的东西,如极端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等,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滑坡问题,不仅损害人际关系,还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消极的影响。为此,宗教也开始从单纯对宗教教义内容如道德、人与神关系等的论证,转而关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及生活中道德问题,如家庭、婚姻、职业以及社会公德等多方面,并结合其传统形式的道德,使其所宣扬的道德内容更加详尽,要求更加具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以此引起民众的共鸣,吸引民众。

(3)宗教的心理学化。宗教的世俗化、道德化发展,必然使其转向重视和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现代,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取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并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精神问题。如人们承受的各种巨大的工作压力,所必须经历的生老病死,苦难与挫折、对灾难的理解、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困惑以及心理上的折磨与痛苦等等,都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宗教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是有其人性和精神上的基础和根据的。

(4)宗教的现实需求性。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不同程度地也感受到各种现象对自身所产生的内心矛盾、精神困惑和信仰问题等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生存危机,感到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极为渴望得到内心平静和心灵交流,寻找化解内心矛盾与痛苦的良方或答案。在这种的情况下,宗教就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相当部分的民众就会把精神生活寄托到具有巨大心理基础的宗教上来,客观上给宗教生存发展带来了强烈的现实需求性。

总之,在科学的地位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的今天,宗教这一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存在与发展及其消亡,仍然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特定的时期,其影响甚至有所加强。因此,幻想在短期内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或强制手段消灭宗教,并消除其影响,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它是我们做好宗教群众工作,有效防范宗教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

(二)宗教带有群众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信仰各类宗教的群众介乎于一亿多到两亿之间,也就是说,在各种宗教的旗帜下,聚集有大量的群众。正确认识宗教群众性这一特点,首先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信教群众,就是要做到“目中有人”,信教的群众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群众,是党执政基础的一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建设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宗教群众的信仰不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把他们看作是异己力量,歧视和排斥他们,抹杀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更不能在宗教问题上发生矛盾,甚至出现严重局面时,一味夸大坏人的作用、群众的落后来掩盖自己工作的失误。但这也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和姑息,损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法律的尊严与人民利益必须要坚决维护,但也要善于做落后群众的工作。

(三)宗教具有民族性

尽管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宗教问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突出表现在感情、心理、习俗、文化和意识等方面,这些方面往往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互相渗透的。因此,在做涉及到民族性宗教事务时,特别是处理民族性宗教矛盾和纠纷等问题时,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妥善对待与处理。当然,这也并非说民族感情、心理、习俗、文化,绝对不可触动。对于那些与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意愿相悖,不符合广大民族成员的根本利益,不有利于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以及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的风俗习惯、教规陋习和宗教制度等,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宣传教育,逐渐地改革和解决。

同时,必须重视宗教在民族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宗教历史上在反民族压迫和维护民族团结上发挥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宗教又常常容易被反动的黑暗势力所利用,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阻碍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在我国,民族压迫制度已经消灭,但民族之间的差异、具体利益不一致、事实上的不平等和民族间及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等矛盾还存在,如果处理不好,政策不对头,往往会导致已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谨慎地加以引导。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黑暗反动势力不仅利用宗教争权夺利,制造事端,甚至伤害人民,扰乱公共秩序,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勾结国外的敌对势力,遥相呼应,煽动利用宗教狂热,进而分裂祖国,损害国家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对此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四)宗教的国际性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宗教,宗教是一种国际现象,中国的宗教不可能在世界上独善其身,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其他国家宗教的影响。如今世界上宗教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当今世界范围内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危机引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动乱、政治演变、民族冲突、国家分裂等方面的政治作用正在明显增长。当今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各种信息包括宗教信息的传递。而随着中国开放的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会更加频繁,这种影响的效应将会更加明显。为此,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从全球的、战略的高度来观察分析宗教问题,不能鼠目寸光。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办宗教,既要坚持党的自由政策,对于宗教事务工作又要依法的管理,对于宗教方面的正常、友好的国际交往也要依法积极开展。另一方面,要坚决抵制渗透。国际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野心没变,渗透和反渗透的博弈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切实防范其利用民族、宗教来实现其险恶用心。

(五)宗教具有复杂性

宗教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有着复杂结构和功能的体系。宗教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同宗教及其教派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东西甚至难以兼容,但一种观点往往又可以在若干种不同的经典里找到相似的解释。由于宗教大都追求真、善、美,止恶扬善,因此一方面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利用精神的力量吸引一定数量的群众,直接在意识和情绪方面沟通,容易引起共鸣,进而发展为群体性的非理智的狂热。此外,在我国,除了传统的宗教外,还存在和不断出现一些所谓的新的宗教“种”“派”,其表现为新兴宗教、民间信仰、、封建迷信,使我国宗教问题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及妥善处理。

2.宗教与政治问题相联系时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表现。正是由于宗教的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体系,当它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表现。一方面,可能产生政治上合作的倾向,另一方面,又可能产生政治上对抗的倾向。政治上的合作比较好处理,也是我们期待的,而政治上的对抗就比较复杂。由于宗教的感情排斥非宗教的意识形态,对于政治上的对抗倾向问题,必须用行政命令的直至的办法,但又不能简单地只用行政的、的办法。在我国,对宗教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此,还必须在“攻心”上狠下功夫。

3.宗教问题矛盾的特点。宗教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问题矛盾方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宗教因素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首先是累积。由于各种情绪、意见或者小摩擦和小纠纷引起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并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其次是突发。在累积的基础上,由于偶然的因素作为导火索,而酿成必然的突发性宗教大事件。再次是扩展。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其特殊的极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很容易煽动起一种抗争的激情或盲目的热情,加上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对事件的扩展又起着加速度的作用。再次是变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事件不断扩大,进而使矛盾性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最后是沉淀。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事件得到平息,矛盾得以处理或缓解,但又沉淀到更深层次的民族或宗教心理中,成为潜意识的隔阂,为以后矛盾或事件的再度爆发进行累积和准备。

因此,必须在正确认识宗教及其问题在新形势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各方面的实际,正确审慎和积极妥善地开展宗教事务各项工作,才能更有效的防范宗教因素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有效防范宗教突发事件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政策

做好宗教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践行群众路线,始终坚持贯彻和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和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方针政策,不仅是我们党扩大和巩固群众基础的客观要求,因为信教群众也是基本群众的一部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当然也包括信教群众。同时也是我们党依法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维护其合法权益重要体现,是加强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群众实现大联合大团结的基本前提,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必须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贯彻和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在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宗教事务工作中,努力把党的各项宗教方针政策切实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党在信教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威信和形象,为实现中国梦不断积聚正能量,使广大信教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二)对宗教事务依法加强管理

对宗教事务依法加强管理,不仅是坚持和贯彻党的自由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只有对宗教事务依法加强管理,才能保障我国宗教事务和各项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健康开展。因此,宗教及其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不能有任何超越法律之上的行为,更不允许以自由为“借口”,非法干预国家相关职能的实施,妨碍甚至破坏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而对于那些打着宗教的旗号,披着宗教外衣,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国家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现象和行为,一律要坚决予以严厉的打击。

(三)贯彻独立自主办宗教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办宗教,不仅体现我国国家的独立,也是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及其问题对我国进行非法干涉和破坏有效武器。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并非意味着闭关锁国开展宗教事务工作,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各种宗教自身内部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开展与国际间友好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也要严格防范国外各种宗教特别是宗教敌对势力,以各种交流平台为突破口,非法干涉和扰乱破坏我国的正常的宗教事务工作,达到其妄图“西化”和“分化”,分裂我国的险恶目的。

(四)积极引导宗教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信教群众共同的梦,我们要充分发挥宗教在实现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正确引导,积极支持宗教界继承和弘扬我国宗教爱国爱教、团结奉献、共同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鼓励他们依法开展各种宗教事务活动,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关注民生、关注慈善等各项事业,支持他们依法不断加强和完善其自身内部建设,同时,支持他们抵制国外利用所谓“宗教自由”对自身的非法干预和侵害,认真重视宗教群众合理的心理、文化需求和诉求,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等予以诚心关怀,尽所能帮助和解决其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好社会变革中群众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防范宗教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筑牢反渗透的钢铁长城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宗教文化建设而言,应充分努力挖掘和弘扬各种宗教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的内容,如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合理的进步的解释,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以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文化正能量。同时,要坚决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文化对我国进行渗透。要通过全面贯彻和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管理,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的、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紧密团结爱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善于借助合作交流、信息化、全球化等各种渠道,筑牢反渗透的钢铁长城。

参考文献

[1]十报告.

突发事件特点篇5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情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244-01

1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的学者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成为热点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正是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体社会的双重背景之下,而随着一些大型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的盛行,这些事件的出现给社会和网络的管理和运维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微博舆情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媒体舆论风险。也加大了一些社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压力。

而国外学者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事件和社会性的事件上面,他们采用情感分析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微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人们可以利用非常简短的信息来对复杂的事件进行实时的分享。

2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的要素及其阶段性特征

2.1构成要素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导火索、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对社会秩序形成的威胁等。而导火索就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外在的契机,也正是因为导火索的出现,才促成了积累的社会风险的爆发,而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则是引发整个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部因素。在某些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为了解决利益问题,就采取了游行示威等群体来扩大影响的范围,从而达到向责任人施压的目的,可以说利益矛盾是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而对社会秩序形成的威胁则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性质要素。因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对党政机关具有施压的效果,而群体性所采取的是聚众的行为,因此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威胁到社会的秩序。

2.2阶段性特征

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有一些基本的群体性特征、突发性特征和利益特征之外,在事件发展的过程当中还表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出现是根据事件的情况而定的,具体包括事件发生阶段的多边形特征、在发展阶段的公开性特征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在结束阶段出现的复杂性以及失范性特征等等。我们所说的自发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个人和组织负责发动和管理的,很多时候参与者都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角度,有时候也会受到事件发生环境的影响而加入当中,所以说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而多变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有的时候会因为外部的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发展情况。而失范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当中参与人员会具备群体心里的一种特征,当群体心里特征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情绪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导致行为方面出现失控的状态,进而违背社会规范。

3微博舆情演化过程当中的突出特点

微博舆情是现阶段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它是将微博作为具体载体的网络舆情,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媒体,它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有。

(1)中介性事件的快速全面曝光。我们都知道微博的内容会限定在140字以下,因此简短的字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的门槛,因此就出现了大批的人通过pC客户端等移动终端随时的信息,可以说一个刚刚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只要有人在微博上发出,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会有传遍整个网络,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的曝光,并且还会深入地对其进行认知,最终形成微博舆情。

(2)微博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更好。微博和传统媒体的单向通道相比的话,微博提供了实现实时交互的平台,微博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了网民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网民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上,再就是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交流。而微博的实时更新也给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实效作用。

(3)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中有一个功能就是设定了自由的关注机制,这一机制的实行可以让人们更加自由的关注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而微博中的转发功能更是做到了对信息的放大,使信息呈现出了一种裂变式的扩散。

(4)领袖作用更加的明显。所谓的领袖就是指在整个突发事件的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当中,起到主导作用的网民,这些网民在某一个特定的事件和领域是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的,因此在潜意识里可以很好地影响广大的网民,而在微博当中也会出现很多的草根名人,他们在具体的事件的舆情传播中也会发挥非常大的主导作用。

4意见领袖对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

微博当中的意见领袖的出现会促使整个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讨论更加的激烈,随着突出特征的深入,微博评论和转发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微博平台的与之相关的微博总体数量也会迅速的增加,一般情况下意见领袖所关注的主体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意见领袖所表达的观点也会影响公众的情感。

一般意见领袖在某一个特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当中的活跃度是最高的,他会详细地介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最终处理的结果,在得到广大公众网民的转发之后,这一事件的信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扩散,最终形成了微博舆情。可见意见领袖对群体突发事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意见领袖在大局上左右着公众网民的思想,他所发表的文章代表的都是他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的网民就会跟着他的观点进行探讨,最终事件成为了意见领袖想要看到的样子。

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演化是在微博出现之后,人们逐渐了解了微博的特点,微博能够将人们想要表达的,想要了解知道的事情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而且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体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演化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希望在以后的演化过程当中能够多对群体突发事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将事件变成有益于人民生活发展的好事情。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51-52.

突发事件特点篇6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风险识别;应急医学科研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发现、确认并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只有做好风险识别,才能正确地分析风险因素,更好地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为制定卫生应急对策服务。

对于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风险评估,应重点整理、描述与事件有关的关键信息,如事件背景、特征、原因、易感和高危人群、潜在后果、可用的防控措施及其有效性等。如我国开展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04:H4疫情的风险评估时,应重点描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感染人群,病原及疾病的特征(疾病的严重性、传播方式),我国进口及销售可疑污染食品的情况,监测、救治及防控能力等。

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认识风险属性并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即通过分析比较用于确定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脆弱性的相关资料,得出风险要素的风险水平。

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分析的侧重点因事件类型而异。如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分析时,需综合考虑该传染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毒力;季节性、地区性;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等)、人口学特征、人群易感性、对政府和公众的影响、人群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政府的应对能力等;对意外伤害、中毒、恐怖事件等非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分析时,需综合考虑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对人群健康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和政府的应对能力等。

2.1发生可能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所造成的传染病、中毒、意外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可结合事件背景、各类监测信息、历史事件及其危害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2.2后果严重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公共卫生后果严重性分析,可从风险影响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等方面考虑,大型活动还应考虑风险对该活动的顺利举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2.3脆弱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脆弱性分析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分析,可从人群易感性、公众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生应急能力等方面考虑。

3、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如采用风险矩阵法,可分别对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评分,计算出各风险的风险分值。根据风险分值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等级和可控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风险控制策略,依据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危害等方面,提出预警、风险沟通及控制措施的建议。

4、应急医学科研的重要性

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突现”。在类似非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科技工作者往往面临无法规依据、无支撑条件、无经验积累等多种实际困难。在此条件下,提高应急医学科研能力,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途径,对于尽早实现研究目标,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5、应急医学科研的基本特点

时效性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应急医学科研的效用依赖于时间,并有一定期限,组织的时间越快,则实现价值越大。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非常紧急,如果应急医学科研反应迟缓,则可能贻误最佳时机。针对性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应急医学科研主要是针对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和需要攻克的科学问题而开展研究,其研究的内容针对性越强,则突发事件处置就越顺利。

实用性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针对特定时间、特殊状态、特别情况,必须利用核心技术手段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且要求其科研成果必须在应急处置实践中尽快得以应用。探索性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由于我国应急医学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成果积累较少,国家储备数量和品种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急需系统预测和全面规划,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部署,满足处置需求。

6、应急医学科研的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是指应急医学科研必须以应急医学处置的实际需求为牵引,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系统分析我国现实面临的各种疾病威胁,准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情况,全面掌握疾病流行趋势,着力解决理论、技术、装备和药材研究的关键问题,提高保障能力。突出重点是指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处置过程中,应急医学科研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中承担的重点任务和应急体系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研究重点,在有所长的领域发挥突出作用。

攻关协作是指组织应急医学科研必须从现代科学发展学科交叉越来越多、学科专业越来越细、新兴边缘学科层出不穷的特点出发,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身特点,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协同配合,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攻关协作的态势。科学决策是指应急医学科研的组织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系统工程,其决策的科学,决定科学研究的质量,必须准确提炼科学技术问题,迅速提出对策措施,充分考虑利弊条件,及时反馈动态进程,不断修正各种错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7、结语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要不断明确卫生应急机制建设的重点,丰富卫生应急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特点篇7

关键词:突发事件分类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上关于突发事件的记载由来已久,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目的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随着社会形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现有的突发事件分类并不能从总体上涵盖现有的具有突发事件特征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将社会热点问题视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类别。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发事件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突发事件都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从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突发事件这个概念具有共同要素:第一,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出人意料”、“难以把握”的特征。第二,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第三,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这一定义来看,该法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从理论上看,如我们所分析的,构成突发事件需要三个要素,该定义强调了“突发性”和“危害性”,特别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直接危害,对于事件的间接危害、事件的影响力重视不够甚至没有涉及。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该定义所做的分类,并不能涵盖现实中所有的突发事件。

近些年,一些社会热点经由媒体传播形成公共事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新型突发事件。比如山东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郑州规划局副局长质问记者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河南“开胸验肺”事件、“躲猫猫”事件、广州政府网上公布预算、喝开水死亡事件、“最牛团长太太”,直到2010年的“换妻门”事件、广西烟草局韩峰“日记门”事件等,在媒体上曝光之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对公众心理、情绪乃至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冲击。

这类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但是,同其他突发事件相比,其形成条件、演变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处置要求都有所不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危机。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一般沿循以下的路径: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路线图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4月18日北青网邀请的100名专家的分析,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腐败现象、“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干群关系、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跟每个人都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引起不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

危害性。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不会像其他突发事件那样迅速引发大范围生命的丧失或者财产的损失,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热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社会秩序混乱、普遍价值观质疑等。

广泛关注性。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甚至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关注性还要高,这一方面缘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人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期望通过舆论监督迅速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政府形成一个“压力集团”,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总的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引致的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性,比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涉及公共利益,需要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需要公共权力介入等等,因此,这类事件完全可以划入突发事件的范围,并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一般原则予以规制。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自身的特性

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在发生、发展、处置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参与者的多元性。与一般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共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

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社会热点事件要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渠道是媒介的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被广泛传播,要看当时的舆论环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事件即将演变成公共事件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轰动性的事件,此时,舆论极有可能受新事件的影响,将前一个事件逐渐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它受到新的诱因刺激时,可能再次重新演变成公共事件,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换句话说,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着不确定性,什么时间爆发成为突发事件也不确定,这是和一般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区别。

影响的“软杀伤”性。与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相比,由社会热点引发的事件的直接危害一般不大,事件本身牵涉的人群也比较少,但是,其影响却更为深远。如果说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还是“天灾”的话,那么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事件无论是其发生原因还是处置过程更多的是“人祸”,可以指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上层建筑,很多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处理上的艰巨性。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是多元主体多种利益矛盾并存,历史与现实问题交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纠集,处理起来难度更大。在网络时代,这些事件的扩散非常快,处理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一旦处置不当、不及时,就很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后果难以预料。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再比如,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应急处理法律法规,但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行政组织体系,层层请示汇报,这种体制不改变,必然造成信息传递的“慢半拍”和新闻报道的滞后,失去舆论引导先机。在报纸时代,新闻的截稿期可以到当天晚上12时,次日见报。因此,给新闻单位采访写作和主管部门审稿会签留有比较宽余的时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以分秒计,这就给主管部门在操作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公益原则、主动原则、时间原则、一致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有专人负责,有方案可以遵循,及时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及时准确全面信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时效提出了新要求。据一般的经验,现在,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大众的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如果错过最佳的传播时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难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要先网上,后传统媒体,先简要信息,后详细,先报事实,后报原因,先主流,后全面覆盖,先纠正错误,后补充,以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当然,重视时效性不等于盲目抢发,迅速报道必须是在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马上报道而没有进行核实,即使在较快的时间内报道了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不仅会使新闻的媒体失去公信力,还有可能误导视听,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整合传播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要重视融合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使其各显神通,让信息自由流通,增加社会的透明度,稳定社会和人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广泛吸纳民意,动员社会参与事件的处置,推动事件的解决。

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自由平等交流的优势。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手机、网络要在第一时间信息,抢在谣言发生之前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告知接收者,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舆论主动权;然后发挥网络优势,坚持连续报道原则,不断跟进,保持权威信息地位;要利用网络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运用网民可以接受的形式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的教育引导,使网络成为加强政府与网民进行深度沟通的桥梁。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能失语,也不能起哄,要准确报道、科学解读,推动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务求客观、真实、全面、公允,避免偏听偏信、误导社会视听。要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转型期热点事件多发的原因,充分理解事件的复杂性,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要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要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与基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少数无良官员切割,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传媒渠道的增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过剩”,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受众往往无所适从。主流媒体这时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面对纷纭的信息,要积极求证真伪,澄清真相;另一方面,要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扭转舆论走向,达到需要的引导效果。

突发事件特点篇8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效果评价

我国政府在处理应急事件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最为重要的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念落后,政府与民众间的信息传递尚未形成统一的机制,对突发事件缺乏系统的评测和监督。所以,针对突发事件而建立起来的预防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些应急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一、关于目前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现状分析

1、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上,仍旧注重救援过程,忽视了对突发事件的防御。重救轻防、事后设防的观念严重滞后了对突发事件的治理。事后应急,如果突发事件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会使结果影响扩大化,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又使得应急时的资源投入难以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使社会在应对突发事件打击能力更显脆弱,也势必影响应急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2、缺乏应急处理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制定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包括在防震减灾和防洪等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比如在四川大地震中,政府较快的启动了应急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地震造成的损失。但是,对于这些应急条例和法规,其本身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和部门特征,难以在全国形成整体协调性,在遇到群体性的突发事件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3、政府与民间缺乏信息良性互动

信息畅通在突发事件爆发后显得非常重要,加强政府与民间的信息沟通,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情绪。但同时,目前的不少政府部门因为担心公布信息对社会造成过度的恐慌,刻意地屏蔽信息,不想民众公开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政府与民间缺乏信息的互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在民间公信力的树立。

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建议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法制体系

我国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方面的法制体系建设。国家要加强群体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法的制定,各地方城市也要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法制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责任,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理有序进行。

2、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公布给民间。建立政府部门与大众之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注重群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多媒体传播工具,将信息传达给群众,可以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在此基础上,加快政府信息化的公开程度,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透明度。

3、建立常设性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府必须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内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部门和机制。并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演练,并根据演练的过程,设置各种决策方案,以应对实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需要。

4、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针对突发事件潜伏到产生具有一定演变过程的特点,必须加强政府的预警机制建设。各地区也要针对地域性的自然灾害之类的突发事件,分析该类突发事件的规律,提高应急预案的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于突发事件特点的突变,要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评估,使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关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效果评价

1、如何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效果评价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期,政府工作的重点还在于扩大内需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利益结构调整方面,面对的各种社会改革使国家工作重点难以顾及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整体性,客观上加剧了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待应急处理的效果评价方面,也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重点在于对突发事件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1)应急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防范意识

关于应急管理者的危机意识评价是突发事件预防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的首要任务。着重考察管理者能否预先做好防范危机的思想准备,包括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是否建设有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医疗设施和抢险应急准备等。

(2)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准备

一方面,政府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减少突发事件对公众造成的影响,建立政府与民间畅通的网络平台,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程度。这样,在公众之间及时和准确的相关信息,并将如何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危险措施告知民众,使得广大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知道如何应对,避免产生恐慌。

(3)健全突发事件应对的保障体系,提高事后恢复能力

政府要从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入手,强化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社会的保障措施,加强受突发事件影响群体的心理疏导,降低社会矛盾产生的可能性,规避突发事件成为导致恶性事件循环产生的风险。同时,要对事后损失进行评估,提高事后的恢复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提高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降低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地区性的突发事件,要完善相关组织体系,从法律建设方面建立整体性的应急机制和运行机制。而对于突发事件的演变特点,必须加强预警机的建立,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速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英菊闵庆飞曲晓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中关键问题的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覃燕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作者简介:

姓名:杨宁,性别:女,出生年月:1972年1月21日,籍贯:辽宁省北镇

突发事件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分析

1.群体性突发事件

1.1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定义

群体性突发事件,也称,是指突然发生的,由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手段,扰乱、破坏或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应予立即处置的[1]。偶发性和聚众性是其中的两大重点内容,也正是基于这两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控和引导比一般来说更显复杂和困难,需要政府的执政智慧从中斡旋。一旦处置失当,极易激发潜在的社会矛盾,引起群众与群众、群众与政府之间冲突对立,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削弱政府的公众形象。

1.2不同时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内在特点分析

“”这一概念第一次经由政府确认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05年7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会上,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景田同志在当年的新闻会上特别纠正了国外记者针对国内一些群众聚集事件提出的所谓“骚乱”一说,取而代之以“”来定义描述,并特别指出“”是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以后一些矛盾的集中显现。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从1993年到2003年期间,中国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已由最初的1万起增加至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初期的约73万增加到后期约307万。中国国家行政院专家在接受某周刊访谈时又指出,从2006年到2010年,国内社会的数量再度呈现翻倍的增长态势,初步估计,仅2010年就有将近18万起。这当中,根据公安部2004年统计显示,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移民安置补偿等问题,是酿成“”的直接原因[2],主要涉及的也是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维权性事件。如果对的发生与发展再进行深入观察、总结,会发现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是国内产生的主要根源,频发折射的是国内社会矛盾愈加激烈的现实。

2.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

2.1网络舆情的定义

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描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3];商界则把网络舆情定义为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4]。从这两种不同的描述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一方面具有互联网络传播的特点,即隐匿性强、交互面广、参与度大、自由随性程度高;另一方面,同样也具有舆论学的特点,着眼于意见的流动,“公众参与”、“共同话题营造”、“领袖意见参与”是其中的重点。

2.2网络舆情的规律与特点分析

与传统的社会舆情相比,网络舆情由于借助了互联网络这个新兴技术平台,具备了一些特殊的规律和内容,如由于网络的准入制度建设相对还不够完善,网民的身份隐匿性较强,因此网络发言可能比较随意,主观性较强,个人情绪化倾向明显,某些网络舆情当中的观点可能比较偏颇、激进,缺乏理性思考;其次,由于互联网上信息量极为丰富,因此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舆情可能主题极为宽泛,任何层面的内容可能都会有所涉及,并且表现形式也极为多样,图文并茂,甚至视听技术都会有所应用涉及。

3.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分析

3.1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和,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一方面,一般都是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极具新闻价值点,所以容易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形成舆论风暴;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舆情的交互性强、参与面广,容易快速的聚集人群围观事件的进展,进而次生出更大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舆情对于有着激发和促进的影响,处理得当,便能产生积极的作用,监督民利的更好使用,如“房叔”事件和“天价烟”事件;处理不好,则容易产生消极的负面作用,扰乱社会治安,影响国家稳定,削弱政府形象,如“抢盐事件”和“江西宜黄强拆事件”等。

3.2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产生影响的具体案例解读

中的网络舆情依然遵守舆论传播的基本规律,即形成、发展、蔓延、沉寂。其中,特别容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激发社会矛盾冲突的阶段就在发展和蔓延两个过程当中。以“抢盐事件”为例,该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缘起于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后,国内谣言四起,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城市发生大规模群众抢购食用盐风波,盐价一路飙升至20元每袋。随即,风波蔓延至全国,国内各大超市盐架扫空;随后食用盐恢复供应,价格回归正常,各地民众纷纷退盐,一时之间正常的金融秩序被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在该起事件当中,的产生并不是因为网络,但它的快速蔓延却离不开网络的推波助澜。当沿海城市发生购盐潮后,全国各大网站纷纷加入谣言的传播快车道,尤其是一些贴吧、QQ群、社交网站等网络媒体没有加强监控管理,任由一些网民将未经证实的谣言肆意广发至微博、博客和QQ空间当中,造成谣言的快速传播、覆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起事件朝向失控的方面发展,是一起典型的因网络舆情而变异壮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另一起近年广受关注的事件是“郭美美网络炫富事件”。事件当事人郭美美通过个人微博大量炫富照片,并且配有言辞犀利的解读。该微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极大的网友关注,大量的网民聚集围观,事件由初期的网络质疑、谩骂,发展至全国范围的针对慈善捐款管理工作的声讨运动,最终将中国红十字会牵扯其中,引发前所未有的国人“抗捐”潮,使当年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量跌至谷底。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到事件之前的平均水平。该起事件充分说明如果任由网络舆情泛滥,不仅会引起的爆发,更有甚者,可能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动摇我党的执政根基。

4.结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网络舆情是公众意愿在网络上的延伸。迫切需要在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与突发事件管理之间建立无缝隙、灵敏、高效的切换与对接机制[5]。因此,围绕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展开分析和研究,是顺应时展规律的,也符合人民群众追求和谐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金项目]景德镇市2011-2012年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34)

参考文献:

[1]张丽琼,陈丽娟.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引导与防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5-29

[2]高军.社会转型时期的法理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60

[3]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突发事件特点篇10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引导我们进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的有效介入研究,首先要对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进行分析。“突发”,顾名思义就是突如其来、出人意料所发生的、令人猝不及防的一种状态;“事件”,《辞海》将其解释为“历史或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情”。2005年出台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事件”规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颁布,从法律的高度对突发事件的概念进一步作出了具体的定义,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的本质是一种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负面事件,它可以由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所引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然发生”。因此,人们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种非常规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尽可能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概括来说,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产生的瞬间性、爆发点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危机性以及其后果对主体与社会具有危害性等特征。[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对人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影响,轻则产生恐慌心理,重则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一起,引发连锁反应,演变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因此,重视突发事件应对中人们思想领域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自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介入。具体说,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有以下几点必要。

(一)稳定公众情绪,调适社会心理

突发事件产生的瞬间性特点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意识之间常存在一定的脱节,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对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处于短缺状态,人们难以判断及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心理。特别是某些与突发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他们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事件的发生使他们不知所措,恐慌的心理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引起更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小规模或者局部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更深的、全面的社会危机。所以,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心理的调适工作必须引起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改造对象的教育活动,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况,在关注社会群体思想动态的同时,具有明显的调适社会心理的作用。在突发事件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第一时间占据公众对事实的基本了解和政府的判断与信息,及时对人们的心理进行有效地引导,控制人们的恐慌心理。这对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推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维护政府权威,增强社会信心

突发事件后果对主体与社会具有危害性。宏观上给社会,中观上给社区、组织,微观上给家庭、个人都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无论是处于突发事件中的人们,还是受突发事件波及或者影响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信心。这种信心包括对自己能否度过困难的信心、对政府能否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方案的信心以及今后生活等各方面的信心等等。同时,社会公众信心降低也会引发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维护政府权威,重新树立社会公众信心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调适社会心理的“剂”,它通过大量的宣传引导,使民众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从而使其确立今后生活的目标,在最快速的时间内维护政府权威,稳定和增强社会信心,缓冲或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不仅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而且为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的长期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三)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

突发事件爆发点的偶然性特点表现了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超常规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的控制与社会程序化管理的幅度与范围。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常规的解决方案是不适用的,必须通过动员社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各种的应急措施提供强大的后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一贯的政治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通过调动政府、人民、武警官兵参与事件紧急处置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他们的满腔热血全部投入到事件的处置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引发人民群众的关注,促进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激发人民群众的贡献热情,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形成了举全国之力抗击困难的巨大优势。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的有效介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这个问题更加凸现出来。突发事件的特点使得在其应对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有效性必须得到切实的保证。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快速度地实施应对措施

传统政府的决策模式依靠逐层的上传下达,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必然无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建立了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大大缩短了政府应急决策的时间。但是,政府相应政策的出台依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并且政策的传达和落实也要通过一些必要的过程。这就使得突发事件中政府与民众之间在时间上产生了一定的政策“空白期”,如何处理好这段“空白期”民众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但是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却不能因为这种原因而一味地等政策而贻误“战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政策“空白期”的产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介入过程中必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政府的相应政策还未到达之前,以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基础,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最快的时间内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最大程度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循序渐进的说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在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采用这种常规的模式,事件发生的迅速性和偶然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综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手段,在最大程度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优势。

首先,通过各种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毋庸置疑,大众媒体具有传播途径广、宣传速度快、覆盖范围大等特点,这些都对应对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各种特点,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报刊、手机短信等对社会民众实施宣传与教育,使大众媒体成为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号召社会各界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形成整体合力。在突发事件中,单单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依靠大众的力量。因此,要号召各行各业的人们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综合运用各种引导手段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宣传政府的政策以及突发事件的最新状况,传播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和方法,使教育的内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各项生活中,从而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

(三)切实深入群众,进一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有效介入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不能仅仅从宏观上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还应该深入群众,将教育切实落实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变以往其居高临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切实深入群众,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切实深入群众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首先与民众建立和保持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具有相似感受的人们之间最有共同语言,他们之间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最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中,要在把握政府的各项政策的前提下,从群众的各项利益出发,从内心去感受群众在突发事件中的真实感受和心理状态。在理清关系,化解矛盾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在交流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在深入群众的基础上发动群众,真正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介入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中国政府网,2005-8-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政府网,2007-8-30.

[3]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81-88.

[4]冯惠玲.公共危机启示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