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十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十篇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48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高校《概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概论》课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概论》课教学之中,是我们高校思品老师所应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概论》课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高度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当代中国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值,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但社会阅历浅,心理发展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所面临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学习、就业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不可避免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一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高校《概论》课教师有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概论》课教学中,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壮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的核心素质。一般说来,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客观地认识世界,真心感受生活,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有利于科学文化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概论》课教学之中,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社会和集体。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近2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症状较为严重的占1%~2%。目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思品教师在讲授《概论》课中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概论》课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努力塑造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二、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概论》课教学中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关爱学生心灵,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概论》课中蕴涵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挖掘,关爱学生心灵,注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辛勤耕耘。

1、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自信心、自尊心是做人的重要品性,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提高,自信心、自尊心逐渐增强,但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强,情绪容易波动,自信心、自尊心极易走向极端。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评价能力。如: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课时,教师在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可有意提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善于发掘自己的优长,又要找到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师在讲授“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时,可及时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现在,也要看到过去和将来;正确认识自己,既要认识现在的“自己”,也要了解过去的“自己”,还要预测“自己”的未来。一个人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或失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考研压力日益突出,一些大学生在这种压力下逐渐退缩,甚至走向犯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和失败永远是一对孪生子,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迷茫,有了更多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失败,一分为二地看待失败,既要看到失败带来的身心痛苦,也看到失败对人意志的磨练。要让红军长征精神深深地铭刻在大学生的心中。

(二)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

人际交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终生的成就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的培养质量。因此,我们在讲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章后,专门安排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讲座”,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向学生指出,生活中、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人际关系沟通不够,这既有态度问题,也有沟通能力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掌握沟通技巧,学会用激励、暗示、安慰、解释的语言于他人交际,学会运用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表现自己美好的心灵和愿望,促进人际之间心灵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性格,待人要诚恳、耐;自己要开朗沉着、自信大方、自尊自爱。通过人际交往指导,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信任、尊重、宽容,要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交际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班的形式,使这部分同学从中得到训练,最终走出自我,乐于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感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2

关键词:健康型组织同伴教育大学生

“健康型组织”(Healthyorganization)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健康型组织”是指同时具有财务成功(如利润)和生理、心理健康的员工队伍的组织,这样的组织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一种健康和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尤其是在市场动荡变化时期。健康的组织应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健康,包括个体、团体与组织,甚至外部环境。简言之,健康的组织必须同时包含有活力、有士气的组织,还有健康、热情而满意的成员。本研究将“健康型组织”概念引入校园,把校园“健康型组织”的培育作为创建“健康校园”的功能单位。“健康校园”要正常运作,必须注重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充分地应对环境变化,开展合理变革。

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教育作为一种群体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可以激发组员的潜能,充分利用同伴间的互助系统和面对面互动产生的小组动力促进组员共同成长。本研究以班作为组织单位,通过同伴教育这一干预措施,观察同伴教育干预对组织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初步探讨我国高校培育“健康型组织”的模式。这对于构建健康校园,最终使高校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系二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把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50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30人;对照组48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30人。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在一年时间里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实验组施加同伴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除学校常规活动以外的任何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实验开始前及一年后,分别进行相关指标测试。

1.2.1.1同伴教育干预

招募大二和大三在校学生为同伴教育志愿者,本研究共招募了14名同伴教育者,这些同伴教育者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对同伴教育者进行为期五周的训练,训练包括授课、自我学习和试讲。同伴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健康、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及运动与心理健康8个部分。每部分设计6个学时,每隔一周进行3学时,共48学时。共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同伴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分为游戏或知识窗、授课内容、心理训练或测试和讨论4个部分。

1.2.1.2研究指标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量表包括90个评定项目,可提出10个因子,将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对健康型组织成员进行评价。

1.2.2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两样本t检验,所有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定为0.05。

2研究结果

2.1实验干预前两组SCL-90结果比较

从表1可见,实验前两组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实验组实验干预前后SCL-90结果比较

从表2可见,实验组在实验干预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5种因子分均有下降,并且实验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种因子分实验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验干预后两组SCL-90结果比较

从表3可见,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4种因子分上均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同伴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研究表明,同伴教育对大学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心理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同伴教育中,同伴是信息的可靠来源,同伴在传授信息方面比专业人员更有优势,因为学生更认同他们的同伴,它应用人们习以为常的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非常自然。这种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更容易形成对问题的共识,从而使同伴信任彼此的观点、态度,并模仿同伴的行为。正是同伴教育这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点,使同伴教育这种方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优势,并且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比较显著。

3.2同伴教育在构建高校健康型组织中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在身体及心理等各种问题的出现的增多,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校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健康校园建设中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正在把健康促进、运动与健康教育、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等思想融合其中,并把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物理环境、个人健康技能及健康服务等方面作为考评细节。也就是说,在构建健康校园中,应考虑个人、团体、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

健康型组织的研究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但可以明确的是,健康型组织应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概念,涉及个人、团体、组织乃至外部环境的健康。组织要成功,必须促进个人、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健康。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构建健康校园过程中引入健康型组织这一概念能更好反应健康校园的内涵,通过创建健康型组织来促进健康校园建设。

目前,在高校创建健康型组织的模式问题无疑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用哪些手段、措施、方法来促进一个组织的健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伴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良性影响,而且在授课时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游戏、知识窗等多种形式,使同伴教育这种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并且在过程中学生可以面对面互动,产生小组动力,促进组员共同成长。

4结论

4.1同伴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良性影响。

4.2同伴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显著作用及其灵活、丰富、互动的教育方式,提示同伴教育可以作为高校构建健康型组织的手段之一。

4.3为了能使同伴教育在实行中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还需对教材内容、人员培训、授课的方法、手段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ooperCL,CartwrightS.Healthymind:healthyorganization[J].HumanRelations,1994,47(4):455-472.

[2]洪瑞斌,李志鸿,刘兆明,周志明.从组织文化角度探究“健康组织”之意涵.2006.119-142.

[3]吴俊端,唐峥华.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9-80.

[4]吴俊端,唐峥华.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9-421.

[5]王兴琼,陈维政.组织健康:概念、特征及维度[J].心理学进展,2008,16(2):321-327.

[6]苏珊•钮厄著.王剑峰,张民,李芳译.健康的组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0-120.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3

【关键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概念和内涵;实施建议

20世纪初,科学的性教育在中国兴起,但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性教育才在个别高校以选修课、讲座等形式走进课堂;到了90年代以后,高校(部分)才开设性教育选修课程。笔者认为,性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深广的科学,是一项始于儿童终于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在大学校园里所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等的教育是科学性教育的一部分,即性健康教育。

当前,必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不少研究者把性健康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性生理健康教育,即理解为性病的防治和身体的健康,甚至有的干脆把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对立起来。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存在模糊认识所造成的。

1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要搞清楚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我们必须对相关概念做一个区别与梳理,如性科学、性教育、性健康等。

性科学是以性、、和性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几个科学范畴,是以性生物学、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为四大支柱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复杂的、全面的和综合的理论体系[1]。

性教育是建立在性科学上关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和性发育的教学和研究,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人的性发育、的生理知识,还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规范[2]。性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深广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一项始于儿童终于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完成。而狭义的性教育主要指学校中的性教育,它包括性健康教育、爱情教育、婚姻教育等。

至于性健康教育的概念,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性健康。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一次关于性问题的研究会上,对性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的论述:“所谓健康的性,系融合了有关性的生理面、情绪面、知识面及社会面,亦以此提升人格发展、人际沟通和爱等等。”[3]由此可见,性健康涉及到性生理、性情感、性知识和性社会,并把是否积极增进人际交往和情爱以及是否提升自身人格发展作为性健康的标准。所以我们不能把性健康简单地理解为性生理的健康,事实上,性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性生理健康,还包括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健康,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性健康的最终价值是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性的生理健康是性健康的自然基础,是性别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性生理是指由生物遗传所决定的性的物质结构和生理基础,即生殖系统和要求。生理系统的畸形和病变,的不健全,求的被压抑和过度放纵,都影响人的性生理健康,影响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尊重性的生理活动规律,规范,增强性病、艾滋病的防范意识,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以保护性生理的正常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健全。

性的心理健康是性健康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性别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性的心理现象是以人的生理机能为内在动力,通过人的感官、情绪、思维而获得的性感觉、性知觉、性想象、性情感、性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健康、美好、正常的性心理,如对未来性对象的憧憬、个体性价值的确认、对爱情的向往、尊严的维护、名誉的珍视、自尊自爱等性心理得到满足,将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而性需要缺失、性心理饥饿、性心理闭锁、玩弄异性、缺乏自尊自爱、自卑沮丧等消极的异常的性心理,则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思想空虚、精神萎靡、人性扭曲和心理变态,若引导不力,就会产生反人性、反伦理、的危害。因此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就是要用社会道德规范人的性心理活动,为人的性心理活动提供是非、善恶、荣辱标准,从而改进人的性心理活动过程和性心理特征,促进健康、积极、美好的性心理活动发展,控制消极、变态、有害的性心理活动的冲击,使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性道德健康是性健康的伦理基础,是性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性道德是指规定人类个体、调节两性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性道德是发生于人们的感情、等私生活领域的意识和规范,是最隐秘、最内在的观念,良好的性道德观是提高个人对两性关系的理性把握,升华个人人格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促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爱情和追求幸福生活。我们的性道德应与社会主义主流道德意识相一致,性道德教育应属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在性健康教育中性道德教育不是单一的伦理教育,是集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安全四位一体的教育。它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贯穿在性生理、性心理、性安全教育之中。

另外,为了保证大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健康,还应该进行性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认识性犯罪,防止害,提高性安全意识,增强性病、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性安全、性保护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由于缺乏性安全、性保护而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带来的危害是令人痛心的:受过害的孩子有的终日处于惊吓、惶恐、紧张的精神状态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的身体器官受到了严重创伤,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发育;有的女性小时候受到害而又没得到及时治疗,长大后会导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性冷淡,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还有的因伤害而憎恨异性破罐破摔,从此走上了性报复、性犯罪的道路。凡此种种,不但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和不安定因素。因此,在性健康教育中必须进行性安全、性保护教育,要告诉大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害;还要告诉他们受到不良侵害时,如何寻求帮助,避免更严重的危害。如果缺少了性安全教育,就不能保证性生理的健康、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健康,那么性健康教育就不完善。

由此可知,性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集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安全四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是促进性别人格健康发展的综合教育,它的核心是性道德教育。

2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要澄清的两个观念问题

2.1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会教唆大学生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开展起来就一直伴随着这样的呼声:性教育不能进行,会教会学生过早地进行。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的正确性,他们的理由是:大学生不知就不会做,知道了或者知道得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等级越高。正如潘绥铭教授在《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和》中指出的:“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出,对于异性的性心理了解得越多,人际的等级也就越高。相反,越是不了解,人际的等级也就越低。”“一些人完全可以用这个结果来论证:在大学里,尤其在中学里,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展性心理的教育,至少也不能讲解性心理。否则,一定会诱发更多的高等级。”[4]当然,潘绥铭教授这样讲的目的不是赞同这种评价,而是在否定这种观点:

“从学术上讲,了解异性的性心理,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要提前,提到很早很早以前,没有一个工程师是被任命才开始学的;二是要灌输,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因为将来不当工程师就能够免学数学;……这就是一切教育的规律,性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了解异性的性心理又怎么能例外呢?”[5]

笔者认为持这种错误观点的人太小看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大学生是求知欲很强的群体,随着自身身体发育的成熟,思维也积极活跃,本能的性需求加上大量鱼龙混杂信息的涌入,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性信息,因此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而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出格的行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接受了科学的全面的性教育后,并没有刻意地去尝试行为,那种认为了解、掌握性知识会导致大学生抵挡不住性冲动而去实践以获得性经验的观点,是没有客观依据的,是一种主观害怕论[6]。笔者在本学院的性健康教育课前课后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个观点,例如在回答“当你和恋人之间的性冲动被唤起时,是否能控制自己时”,回答能控制的课前为78.9%,课后为84.8%,上升了5个百分点;在回答“当你在恋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性冲动的主要原因时”,选择“与自己的道德规范不符的”课前为40.7%,课后为52%,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错误观念的困扰,部分高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这必然影响到已经开展起来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推广,即使推广起来了也会由于性教育的某些实效性的欠缺而备受冷落。所以要顺利开展并推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就必须消除这种观念。

2.2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必然减少婚前

这种观念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健康教育的脚步是极其艰难的,要么反对,要么支持了就给予不切实际的希望。这种观点就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

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是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好像只有听之任之,他们幻想有一种教育能减少婚前的发生率,似乎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就是万全之策。但是这又要让一些人失望,因为“开设大学生性教育也并未降低大学生婚前的发生率,且课后‘发生过’婚前的比率还略有增加。”(课前行为的发生率为16%,课后为17.1%)[7]。笔者在本学院调查也是这样:课前行为发生率为32.6%,课后为35.4%。分析认为:在性健康教育课后,更多的同学对性有了科学的理解,更能坦然面对性,敢于直面自己的性生活,甚至也增加了说真话的勇气。“对此,我们要阐明一个观点,开设性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给青少年以性健康之道,让他们自己进行认真的、健康的、负责任的选择,如果因此指望减少青少年的的发生率,我们只会对性教育失望。”“我们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给大学生性健康的指导,提高了大学生的性保护意识,采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保护对方(如果发生行为,采用避孕方法的大学生增加),这就是性健康指导课的最大的实效性。”[7]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等性问题,在性的方面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避免影响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和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通过性健康的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性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辨别力、选择力和鉴赏力,培养自身健全完整的人格,使大学生获得幸福的人生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应该是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一厢情愿希望减少婚前的发生率。

3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全面推进性健康教育并把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任重道远。相应地,性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以更高的定位来思考性健康教育问题。

3.1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利益需求呈多样化,如何把人的价值和性的发展需要整合起来,进行合理调适,朝着和谐方向前进,是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性健康教育只有直面现实,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性健康教育把提高人的性道德素质和性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进行性健康教育怎样指导大学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性道德、性法律观,怎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始终要作为一个难点认真研究和逐步完善。另外,性健康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性健康教育在部分高校的开展,是与开明人士的努力并遇着开明的领导分不开的,在许多高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高校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继续努力。

3.2研究方法取向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照现实、立足于现实是性健康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性健康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能够使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携手,共同探讨理论与操作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性健康教育要向纵深发展和不断深化,作为理论研究者,不能只用哲学思辨的方式研究,还需要回到实践去发现性健康教育的机制与规律。一线教师是重要的发现者和经验提炼者,同时也是将思想理论用到实践中去的中介者。因此,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携手互动,共同探讨性健康教育问题,才能真正推动性健康教育的进程。

从目前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研究者和实施者都需要广博的知识背景,提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单靠教师本身解决不了性健康教育的问题。同样,单纯的教育学研究也不足以构建性健康教育理论。当前亟待开展性心理学、性教育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等多学科在性健康教育问题上的对话和交流。

3.3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性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为在我国全面推行性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

在中国的人文背景下,要从事“性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所有任课老师的人格素质要求都极高:既要求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必须打破自身对性的“神秘感”和“耻辱感”,还要以科学的态度,老老实实地从头开始艰苦的、古今中外关于性的生理、心理、文化、历史、审美、道德、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可见性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关键在于师资的不足,就是在四川省内已经开设性健康教育的院校,大学生学习该课程踊跃,却缺乏能胜任此课程的教师,其中除了观念上的障碍,还存在知识和方法的不足,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担任此课程的教学。因此,师资的培训是推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关键。尽管从2004年起,成都电子高专胡珍教授就承担了四川省卫生厅继续教育改革项目“四川省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及师资培训”的任务,对省内部分高校及中学性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培训,但仍然不能满足师资队伍在更大范围的需要。为了完成这支庞大的队伍的培训,需要先培训一些骨干,然后由骨干再去培训一线教师,从而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

在大学校园里,一部分同学或对有不良反应、或失恋后感情不能自拔、或无法应对恋人的性要求、或遇到害而难以启齿等性心理的问题与困惑,要解除这些问题与困惑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对话,以此来有效缓解性心理矛盾,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相反,如不及时指导,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可见性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是紧密联系的,两者都不可偏废。

在实践中,性健康教育任课教师所接待的心理个案咨询中80%以上,涉及到大学生因性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有的学生得到了老师非常尊重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走出了性压抑、性扭曲和性绝望的困境,为一些心理危机事件起到了很好的事前干预作用。所以需要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两个方面联手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3.5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阶段,如能通过性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在性问题上应该遵守哪些准则和规范,应该培养哪些优良品质和防止哪些不良倾向,使他们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善于帮助异性、自尊自爱等优良品质,从而为他们将来正常健康的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只有我们性健康的课堂教育和心理咨询已经能够为大学生最无助的性问题“传道、授业、解惑”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真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真正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的“以人为本,学生为先”的宗旨。

可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和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好比鸟之两翼,只有同时扇动才能飞得又高又远。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单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难以解决的,只有将性健康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彭晓辉.性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2梁燕芳,徐作英.大学性教育两个基本问题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6.

3晏涵文.性教育[m].转引自:严明,董珊主编.大学生性健康教程[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175.

4、5潘绥铭.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49、250.

6陈冀京.青少年性教育浅谈[J].青年研究,1998,(1).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4

不少中学对体验与健康课这门课程不予重视,所以教师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有关概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重视度不够,忽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也面临着改革。初中体育与讲课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所以体育教师引用了“体验式”教学法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感受、实际体验和感悟,通过自主的分析、归纳、总结、探索去理解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概念。体验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拓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类教师为主体的思想,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是以学生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体验与健康课的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思路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与健康的相关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体育课堂中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

1.“边玩边学”,在运动的过程中灌输理论知识

体育运动一般是在室外进行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运动时讲解与《体育与健康》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知识概念。例如:在训练学生的奔跑能力的时候,要通过“接力赛”来训练,使学生在接力赛中体验合作的精神,在接力赛再训练学生的奔跑能力。把一个班的学分成几个组,组织他们进行接力比赛,在过程中讲解接力赛的有关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和奔跑能力。

在运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应用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和感悟理论知识,这就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途径。“边玩边学”可以在体育课堂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

2.“寓理于事”,将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赋予到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中

初中生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心,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还未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所以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寓理于事”就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理解起来通俗易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

3.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在初中进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就应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感悟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和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或者郊区环境优美的地方,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舒服感,在运动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调整呼吸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运动中加以运动。

4.老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来适应体验式教学

初中体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运动技能和精深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熟练的教学技能。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跟随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驾驭体验式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5

关键词:健康管理概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是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传统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无疑为培养高等健康管理技能型人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1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1合理利用授课学时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三年制高职学生,他们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健康管理概论只有60学时。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避免有限的授课学时被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也可以避免因理论教学在前、实践教学在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导致学生将大部分理论知识遗忘,上实践课时教师不得不对理论内容进行复习,既造成了教学内容重复,又浪费了有限的授课学时,进而影响教学效率。1.2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内化程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教学侧重于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解,实践教学侧重于学生健康管理基本技能与岗位意识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不仅可以解决理论实践分离造成的教学内容脱节、影响学生探索精神培养的问题,还可以在课堂上同时完成“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以及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非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简单、直接的组合,而是将健康管理概论的理论教学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验证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解释实践结果。2.1分析健康管理职业能力,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常规的健康管理概论教学按照教材章节安排进行内容讲解,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联系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为了加强健康管理概论课程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联系,可以根据健康管理职业能力打破章节限制,将教学内容按照健康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整合。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包括6个学习任务:健康管理的认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健康状况的评估,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和咨询指导,健康管理评价,健康管理知识拓展。模块化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健康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了解。2.2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设计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载体是教学设计的转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健康管理案例分析和其他健康管理岗位任务,并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际健康管理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工作技巧,并能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3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教材。2.3.1认真分析学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式学习、实践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如典型健康案例、典型教学视频、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等。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实施教学,以“学生该如何理解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如何正确进行健康管理实施,如何应用健康管理知识更好地服务健康管理对象”来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使教与学更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进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3.2准确把握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模式。以“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课堂教学实施为例,教材的内容编排次序为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意义、任务、流程和方法。认真研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发现,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次序与健康管理工作岗位实际不能很好地对接,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方法、流程及意义。授课过程中以健康案例分析为引领,讲授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概念后,给出案例:患者,男性,18岁,大学生,因左下肢肿胀、麻木一天就诊;就诊前,患者连续六十多小时玩网络游戏,长时间保持静坐不动状态,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说出作为健康管理人员应为该案例中的大学生提供哪些健康服务,从而确定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具体任务。之后请学生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的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方法,画出对案例中大学生进行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工作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学重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任务)突显出来,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的流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健康管理理论知识,还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健康管理对象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在课堂内的直接内化吸收,强化了课程与工作岗位的联系。2.4学知识,长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除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手脑并用,提高了专业素养及沟通、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典型健康案例和岗位工作任务来创设情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王艳霞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6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健康管理评审与教育委员会会长

Q 陈教授,您好,从事健康行业以来,请问您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陈教授:目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对健康这个概念都有着相对片面的理解,大多泛泛而言或者以点代面,而且对健康的标准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完整的概念。《辞海》对健康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应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就目前而言、我们对健康概念的阐述,还是以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的健康的概念为主,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具有完美社会适应能力。”我从研究健康管理以来,将其总结为:衡量健康的标准,应当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这四个方面来衡量。

Q 刚才听您讲到健康的标准中,有讲到“道德健康”这个概念,您能否为我们讲述一下,您所说到的“道德健康”的大概含义呢?

陈教授:我们说到健康这个词,除了、他自身的自然属性之外,还有考虑到健康的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健康问题,不仅仅关系到自己,更多的还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亲人,朋友。向事等等。打个比方,一个正当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如果他不珍惜自己的健康,突然暴病或者死亡,那么对于他的整个家庭来讲,将会带来很多的遗留问题,诸如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培养,工作中未解决的问题等等,这就无形中可能会对社会增添很多的负担,增加很多社会问题。这对家庭、对社会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所以说,我们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健康问题,道德健康便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了。

Q 那么请问您,当前大众在做健康管理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在哪?

陈教授:在做了很多调查与研究之后,我发现当前大众在处理健康管理问题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在于健康管理的概念尚不清晰。很多人在提到健康管理的时候,“往往都会认为”只要没病,或者说没进医院,都是健康。这种想法也是要不得的。还有一部人虽然这样认为,但是他们又片面的将健康管理理解为体检、营养保健或是心理咨询等等。如同我前面讲过的,健康管理应当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询等等。如同我前面讲过的,健康管理应当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以及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着手去考虑。目前大众的健康管理观念,往往只偏重了其中的一部分,大都集中在躯体健康这点上,基本上对健康管理的理解都不是全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普及健康管理的概念,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让更多数的人来关注,重视健康。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

Q 您刚才讲到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那么目前我们能够认为是健康管理机构的都有哪些呢?

陈教授:就目前来看,我们将从事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一系列单位都称为健康管理机构。当然由于每一个的职能不同,自身的侧重点也相对有所变化,比如:医院、体检中心、保健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疗养院、健康会所、心理咨询中心、营养保健咨询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等等,都可以称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Q 那么您认为当前健康管理机构除了解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陈教授:我曾经讲过,健康管理产业是一个尚未形成标准的产业,虽然对这个产业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就目前这个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健康管理机构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包括:政府及行业行政管理的政策性支持不够,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大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在困境中运营、健康管理机构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从市场定位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知识服务到技术支持;人文关怀到绩效管控等都缺乏相对专业的人材、多数健康管理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严重的制约着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发展。

Q 有人说:“健康管理就是体检,查出毛病再去控制。”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陈教授:我们说健康管理,就要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体检也是检测健康状况的手段之一,也是健康管理中的一部分。当然只说健康管理等同于体检那是相当片面的说法。从躯体健康的角度来讲,体检也只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我们不但要关注健康体检,更要关注的是检测之后检测结果的分析、评估,最终来规划我们的健康问题。这是一个整体的躯体健康的管理过程。对于整个健康管理产业这个体系来讲。体检业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概念;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用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全状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此规定中可以发现,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增强幼儿健康可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也有益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是幼儿的幸福之源。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其它各领域教育的基础,健康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顺利参与学习、游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重智力轻健康教育等,具体情况如下:

1.对健康概念认识模糊不清

目前教师对健康概念和健康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不够明确,对健康的多元化认识不清晰,仍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概念上。对现在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与整体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很多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仅在保健和体育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教育,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2.心理健康不被重视

有的幼儿由于家庭缘故、教育缺陷或者心理发展滞后等原因,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异常现象,如自私、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等。但幼儿园现行健康教育大多采用单一的生理保健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在很大程度上不被重视,同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及家长功利化的影响,教师更多强调幼儿智力开发,忽视幼儿的人格培养和愉快体验。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从一些统计数据可发现,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须引起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足够关注。

3.家园健康教育相互脱离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至关重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目前现状幼儿园和家庭中却相互脱离,教师认为只要对幼儿在园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幼儿回到家庭是否还能持续在园的健康态度和行为与其无关;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此状对幼儿教育不利,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笔者具有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下面就结合自身教育体验来谈下健康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卫生教育

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幼儿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如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保持环境整洁的教育及预防保健的教育等。

2.安全教育

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生活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的教育,自救自护的教育等。

3.身体锻炼

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阳光、水、空气)进行身体锻炼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

即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性教育等几方面。

三、结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行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模式。知(知识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健康知识的学习是终身的,在不同时期儿童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尽相同,途径也是非常广泛的,幼儿园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有目的是主要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健康意识是搞好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另外,家庭成员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有赖于家庭成员的知识背景和习惯。再次是社会的影响,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标语、互联网等媒体,及专家面向大众的讲座、报告、咨询和社会针对促进大众健康制定的法律法规。人们接受了这些知识通过思考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和对他人的责任,形成信念,坚信健康的行为会对健康人生的价值,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健康行为习惯。

为了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来为生活环境卫生的改变,消除可能危害人们健康的隐患而努力工作,儿童的健康就有了保障。经过教育机构、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陈西玲儿歌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运动状况及策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第2期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8

社会文化视角具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即将其当作是在做出身体健康相关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或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过着健康积极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找出这两种定义的区别至关重要。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官方身体健康教育大纲文件指出,社会文化视角,通常指一系列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观念及行为表现相关的选择因素,这一概念指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关的,并对个人身体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根据身体健康教育的学术文献,社会文化视角不仅仅是对以上所述因素的阐释,显然,社会文化视角确实涵盖了对这些因素及其对个人身体健康活动的影响的理解。身体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利用批判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开展的身体健康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一整套重塑公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学校的身体健康教育对部分学生有失公平,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并且通常与青年人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脱节。批判身体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与身体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变化共同促进了社会文化视角在公共政策中的发展。澳大利亚将原本分开的身体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并且与个人生活和健康相关的身体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身体健康教育的一整套价值观在公共政策中概念化。过去,人类身体健康行为的定义仅仅包含其生物医学方面的意义;如今,身体健康应该从社会视角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对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身体健康概念进行重塑。例如,有学者与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小学6年级教授个人发展和身体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合作,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和训练,内容包括个人发展与健康的社会化本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差异。与此同时,社会批判研究者们还专门研究了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突出强调了社会正义原则对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在一些身体健康教育研讨会中,也有学者尝试指出身体健康的变革趋向问题,身体健康教育必须以各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制度改革和支撑环境为基础。还有一些学者个人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研究身体健康活动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阅读”或理解身体健康教育内容的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们对身体置于制度改革的视野,并从教育改革的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最近的身体健康教育政策涵盖了社会文化视角,如昆士兰老年身体健康教育政策中指出,“如何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身体健康活动,并且社会文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中的个人、团体和群体的身体健康价值观有何积极的影响”。

2.西方身体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学阐释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社会文化视角不断被边缘化,成为身体健康教育中的一种知识存在形式。身体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领域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文化知识和批判性参与高等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都被相对的边缘化了。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澳大利亚的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体系中,生物学知识比社会文化知识要突出得多。虽然这些变化知识是在20年前发生的,但是这一领域的某些现象表明,其仍然发挥着学科导向的影响力。实际上,这一假设本身就存在问题。只有将医学、心理学、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提出的知识进行改造,符合身体健康教育并且改造后的知识是正确的,无争议的,并且为大家普遍接受时,这一假设才可能成立。根据科学学科形成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被重新组合,然后就应用到初中学生的知识教学中,如此形成的学校课程就是简单化的高级教育课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纲编写者们根据科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将可测验的高级身体健康描述成一门要求严苛的课程,这使得上述说法得到验证。在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中,社会文化知识在学校课程中被边缘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达到这样的目标很难,因为英国和威尔士的学校课程历来都重视身体健康教育活动。社会文化视角价值取向的操作性层面上,归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决策问题。从社会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行为的研究纳入社会决策研究,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但是二者的学科来源完全不同。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理论主要来自于身体健康社会学,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理论的主要依据是身体健康科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身体健康科学为依据的新的公众身体健康质量提升方案过多地依赖于个人解决方案,因此常遭到社会学家的批判。据此,建议身体健康活动质量的社会决策影响要素,限定在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内想象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一种方法论实践途径。这种方法论的前提是,身体健康行为发生于社会环境中,并且由于我们对环境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开始关注身体健康行为本身,而非源于个人在生物医学上的行为变化。教育变革是为了提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变革是为了提高教师和教学工作在效率、效益、责任以及管理上的质量。某些过于宽泛的教学计划工作,例如社会文化评论视角,考虑如何将其融入大纲。也可能导致将身体健康问题归类为一种更为宽泛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询问为基础的活动,其中包含诸如解决问题、批判性询问等概念。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社会文化动力驱动的身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运用到普通学生身体训练中。从身体教养概念的发展和意义禀赋上来说,身体健康问题的本质在于改善身体教养或者说提升身体读写能力,增强体质、技能传习、文化传播等多元功能的有效实现最终将取决于身体教养水平。

3.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9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与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因,除了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应试行为以及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外,根本在于受到认知误区的束缚,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的附属功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实际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轻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或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等同或混为一谈,使得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因没有摆正位置而缺乏相应的重视、研究、开发与拓展,也使得学校体育丰富生命力受到损害的同时面临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在大学体育中的位置,牢固树立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身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观念,立足于应用和服务于学生,探索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体系构建,为体育在实现和达成最优的育人建设中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和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发展性意义。

1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1.1自我概念的树立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其形成或改变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则依据自我知觉。在协助学生身体活动中证明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自尊。研究认为,愉快而自主的身体活动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依赖性贡献因素。总的来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获得包括良好的社会隶属、适时的心理类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角色、理性的爱好与理想追求及其建设性的自我统合等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建设内容。

1.2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化意识的培养,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已有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促进人类社会化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毋庸置疑,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1.3自信心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体验体育成功及失败培养和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达成自信与坚定。研究表明,个体从事体育活动后自我效能感都获得了提高,从而对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迁移效应。就自信心的获取与培养而言,主要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与活动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认识、社会归属、能力感和使命感六个基本方面着手,基本途径有:(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地组织教学,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

1.4进取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与锻炼中频繁、自然地品尝失败这种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结果,激发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方法有:(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4)挖掘和开发效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并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

1.5意志力的培养

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改善学生的耐挫折、包容的心理过程,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提高人的行动统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基本的教育途径有:(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意志品质的陶冶;(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1.6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宜的身体练习为载体,生动、活泼、有效地开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途径有:(1)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2)对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体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体化;(3)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或面向全体学生,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4)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5)通过学生自我的运动与心理体验来教育、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沟通说服法、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

2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发展对策

首先,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两大本质功能之一,两大本质功能和谐、协调、互动的发展是青少年学生习得和内化最优身心的关键。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的实际操作以及其评价均要以学生为本,切实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又是以体育运动为依托的,开展和实施必须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而不能脱离体育实际,否则,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是必需和必要的。就我国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缺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概念、宗旨、内容的知识框架,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有关方法论。因此,对于今天在校的体育教师来说,拥有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准备较充分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再次,进行综合全面的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卓有成效的基础、支持和保障。综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要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品性和健康心理的强烈使命感;要让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来;所有体育教师必须主动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自我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必须与学生体育成绩、行为的高标准要求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52-54

[2]申荷永,高岗.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5):17-19.

[3]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118-119.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概念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黄希庭,1996)。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而人际关系和谐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在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涉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咨询较多,而引起人际关系不良的较多原因在于错误的自我认知。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方法与过程

2.1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某民办高校1―3年级大学生(专科)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69人,女生83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作为人际关系状况的分类依据。

采用王建中编制的wJZ心理测试与统计软件系统中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博士编制的《自我概念量表(SCt)》。

2.3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数据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11.1进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年级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理想自我、心理健康因子差异显著。其中,理想自我的F=7.535,Sig.=0.001,心理健康的F=6.178,Sig.=0.003。进行LSD事后比较发现(见表1),理想自我和心理健康主要是在一三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能力自我方面差异显著,t=2.043,Sig.=0.043,小于0.05,差异显著。在家庭经济方面,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的社交自我有显著影响,t=-2.082,Sig.=0.039,可见,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自我概念也有影响。另外,在性别和专业上,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未见显著差异。

3.2不同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之间自我概念的比较

将SCL-90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2的作为人际关系敏感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2的作为人际关系良好组,对这两组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比较。

由表2可见,比较不同人际关系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现,除了能力自我和理想自我因子以外,其余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自我概念分数相对较高,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自我概念相对较低,在自我概念的总分比较上,t=2.983,Sig=0.003,小于0.01,差异显著。人际关系良好组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组,两者差异非常显著。可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概念有着重要影响。

3.3人际关系敏感性和自我概念的相关比较

将人际敏感性9个项目的总分与自我概念各因子进行相关比较,结果显示,除了理想自我维度以外,其余各个维度均有差异显著(见表3),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40―-0.428之间,表明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分数越高,自我概念分数则越低。

4.讨论

4.1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时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概念在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理想自我分数较高,而高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以后思考问题趋于成熟和现实,理想化程度相对低一点。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健康,可见,大学生经历着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不断进行着自我调节。在大学里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其能力自我好于一般学生,由于学生干部经常组织和策划活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使他们对自己比较自信。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或许可以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出手比较阔绰,因此在社交自我上显得分数较高。

4.2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即人际关系较好的学生可能其自我概念较好,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其自我概念可能相对较差。而人际关系敏感性与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可见,人际敏感症状越高,即人际关系越不好,自我概念也越差。同时,说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之一。

4.3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的心理、行动上的准备;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郁闷、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由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人际敏感症状分数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4启示

大学阶段是人生美好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不断发展,人格不断完善,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开展心理活动等方法达到此目的。同时,由于人际关系对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训练、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42-44.

[2]席波,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中国校医,2006,(2):215-217.

[3]李蓉蓉,韩向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3):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