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交通管理的意义十篇交通管理的意义十篇

交通管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59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在意义

一、做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够使经济发展效率不断加快,使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而在公路运输中经济发展给其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动力,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为了使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持续下去,交通单位需要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扎实做好。

二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够很好的衡量出一个区域甚至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而交通运输经济严重影响着区域整体的发展,另外,高度发展的经济给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当前形势下急需建立一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简单一点的说,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做好以后,能够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环境得到保护,使交通运输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交通运输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但影响着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建设,而且影响着微观层面的人民生产生活。在经济建设与生产生活中,交通运输是最为依赖的要素之一,主要原因是如果交通不够便利,资源周转的就比较缓慢,那么资源的共享范围就比较小,可以说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已经成为重要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交通运输经济。当前新的形势下,社会对交通运输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交通\输行业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发展,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已成为另一个重要指标。现如今,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上最为先进的生产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也给科技所渗透,所以,要顺这个趋势而动,需要在交通运输行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在意义

在交通运输中,有三个主要问题影响着行业发展。一是交通运输设备,二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三是交通运输管理。所以,通过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能够实现和增强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解,为了使交通运输问题得到解决,使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使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进而大幅的提升交通运输业物环节的水平。举例来说,为了使交通运输设施的养护水平得到提高,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交通运输行业便能够可持续性的发展,3R原则为交通运输循环经济发展广泛应用的原则,该原则的有效利用能够使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促进,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等手段得到综合利用。相比于传统的那种粗放式、短暂性的具体资源利用形式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所使用的方式具有集约式和长期性,它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防止资源被大量的浪费,从而使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加大,另外它不但能够使资源得到节约,而且能够使交通运输设施的经久耐用性方面得到增强,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二次利用交通运输资源能够大大提升运输设施的利用效率,有效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同时就能够大大延长交通运输资源的使用寿命。资源复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的关键所在。再这里,3R原则的引入能够发挥交通运输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具体采用3R原则中的哪一个,还需要认真分析具体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中发展情况的不同确定3R原则的应用。通常来说,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獭量化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回收再利用与循环再生这种相互组合的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中,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是常用的原则。

三、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关键

(一)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减量化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想要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要认真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设备,从而实现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规划,对不同种类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强化,能够系统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共享性不断增强,使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运输体系得到有效完善,同时加大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国土资源。

2.交通设施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对交通设施结构优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环节就是公路比重的努力提高,从国土资源粗放化的利用逐渐转变为土地资源集约型的利用,使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提高;逐渐淘汰分散化、小型化的传统通运输装备,不断加大大型运输车辆的发展速度,使运输的标准性得到增强,从而起到对高速公路的结构优化调整的目的,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要确保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较长的使用工期。想要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做好,提升交通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基础保障。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在设计与建造交通运输设施中严格根据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将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建设工艺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比如,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施工材料与公路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严格要求。

4.做好工程养护。想要将工程养护工作做好,工程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基础和前提,将要公路的养护机制建立健全,认真分析具体问题,严格惩治超载超速运输车辆,加大管理力度,避免路面受到较大的损害,对路面的养护措施的研究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5.交通设施建设材料的合理选择。在对交通设施建设材料进行选取和购买过程中,绿色材料为优先考虑的。在我国的交通设施建设中,大部分采购人员具有较低的素质,没有丰富的经验,只对安全性比较重视,完全对建设材料的环保性有所忽略,而实际上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样重要,需要对二者都有所兼顾,尽量避免出现偏瘫。另外,需要对交通设施建设材料节约愀行综合考虑,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当中材料出现的浪费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对可循环建设材料加大运用力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低碳原则严格遵循。具体来说,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因此在路面建设时可对沥青路面优先考虑,另外,大量的废水和废料会在路面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单位需要对这些废弃品的再利用价值加强重视,努力实现二次利用。

(二)交通运输兼统管理服务资源循环再生

想要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资源的循环再生,需要做好两方面。一是将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不断拓宽,将先进的的科学技术添加在平台中,实现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和公用;二是加强对道路的规划在交通运输中注人生态性,从而使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促进。

(三)升级优化交通运输装备

一是交通运输装备的节能与环保。为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为了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在运输装备优化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投人力度,对高速动车和新客运站机进行规划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增强,装修和改造原有的车站使其将崭新的一面展现给人们,有效提升了运输站的整体效果和档次,另外,在改造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时对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的原则和理念进行严格遵循,比如,针对汽车来说,减少使用汽油等具有较大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其变为电力等对环境有较小污染且可再生的资源的使用;针对于火车来说,照片灯可以全部换成节能灯,减少使用白炽灯,不仅能够节约用电,而且能够为乘客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相符合。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2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之我见文章作者:dashan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12日12:8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之我见党的十五大提出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交通的战略方针,促进交通事业,是在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轨道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交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我们交通人加强交通执法应思考的重要课题一、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高度;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交通法制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对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交通,就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实现交通行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交通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增强,交通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建立健全了路政、运政、稽征、海事、船检、航道、港口等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交通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善。交通法制建设的发展,为加强交通行业管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从总体看,目前,我国交通法制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存在着不少问题:交通立法工作跟不上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交通法规还不完善,有些行政法规和规章质量还不高;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制尊严,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总体素质还不高。随着国家的法制化进程,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敢于抵制违法的行政行为,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跟不上这种发展趋势,阻碍了交通行业管理工作,不适应交通进一步政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的需要。当前,在全面贯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交通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高度重视交通法制建设,从严治政,培养和造就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改善交通经济发展软环境。这是交通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落实。二、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译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围绕交通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管理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以德兴政、严格管理、重在建设的方针,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交通行政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为交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外部条件。检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成效,主要看交通依法行政的水平是否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是否满意,最终体现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是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否促进了交通的改革和发展。三、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根据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不同门类特点,针对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深化改革,严格管理,完善监督,本着实事求是、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明显成效。1、加强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涉外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很强的工作。交通行政执法部门掌握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力。

这就要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作风纪律等方面素质,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职工坚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职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讲学习,讲*,讲正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和基本法学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公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交通行政执法基本法律知识教程》等岗位培训教材,结合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国家有关交通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及其他文化、业务知识,提高对依法治国、依法治交通战略意义和认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掌握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交通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端正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行业风气。要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全面推行和贯彻落实《交通职业道德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认真履行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岗位教育培训,使每个执法人员熟知规范内容,坚决贯彻执行,按照规范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深化改革,建立市场运行模式。交通行政执法是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交通行业管理的活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法制,改变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关键。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理顺交通行政执法运行体制,围绕行业管理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功能的完善,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审批制度,严格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和执法职能,搞好协调、指导和服务。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再进行行政干预,从而建立依法运行的良好的交通市场环境,奠定依法行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行政管理环节多、效率差、推诿扯皮、官僚主义的问题,杜绝人治而不是法制以及随意审批、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消除因行政管理漏洞而造成的滋生腐败的土壤。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行使管理职权,要与经济利益脱钩。加强廉政建设措施,从管理源头上防止腐败,杜绝公路、水路“三乱”。要结合机构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调整和优化执法干部队伍结构,从人员管理和组织建设上加强行风建设。3、严格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既靠教育,又靠管理,要坚持从严治政的方针,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建立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和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要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路政、运政、稽征、海事、船检、航道、港口等交通行政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度,完善对规章制度、法律文书和台帐档案等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加强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单位的建设,这是促进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按照统一、公开、公正;规范的标准运作,培养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实现交通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行政执

法岗位规范》,按照规范中对交通行政执法各个岗位人员有关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以及能力、资历和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规范性资质要求,严格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性岗位培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资格、*和执法标志的管理。凡未按部颁规定参加岗位培训的,不得发给交通行政执法*;凡不持有全国统一的交通行政执法*的,不得代表交通主管部门实施行政执法;要尽快统一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标志,进一步整顿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交通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交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制度》、《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各项监督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实施政务公开、执法公示和社会评议制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交通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及交通管理对象及当事人的权力、义务以及有关交通行政执法的内客、法律依据、操作程序、工作规范、廉政纪律以及蓝督措施向社会公开,使执法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行风评议活动中,要通过设立行风举报电话、行风意见箱,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开展行风问卷调查,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走访业主、客户,组织明察暗访等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采取措施,促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纠正随意执法行为,杜绝以权谋私现象,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监督措施要与领导责任制和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落实激励制约机制。4、依靠群众,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交通行政执法部门是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的重点。要不断深化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认识,深入开展“三学一创”动,促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突出对干部职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视、价值观的教育;突出把创建活动融会贯穿于国企改革和发展;突出在创建活动中抓好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突出在创建活动中提高“窗口”单位文明程度并增强其辐射作用。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和发动干部群众,结合依法行政工作,从基础管理入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等活动,向社会公布文明示范“窗口”,公布文明服务标准和监督保证措施,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开展规范化服务达标,加大物质投入,改善环境和服务设施,整顿交通市场秩序,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要求,努力建设更多的“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交通行政执法单位。6、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队伍建设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同时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有责权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度;二是有实事求是的活动规划和工作标准体系;三是有切实可行的活动措施、严谨周密的监督保证制度、有生机活力的激励制约机制;四是有必要的物质保证。从而真正使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到实处。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学习,讲*,讲正气,树立公仆意识,提高*素质和业务能力,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善于团结,联系群众,勇于进取,真抓实干,做端正行业风气的模范。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和行风,更好地为交通经济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

群众服务。总之,只有建设好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才能搞好交通事业管理,才能维护交通事业的文明形象,才能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地全面发展。文章出处:【大中小】【打印】【关闭】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3

一、充分认识人性化交通管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人性化交通管理的涵义。所谓人性化交通管理,就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交通管理过程中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和精神,对交通安全违法和重大交通事故犯罪嫌疑人、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关怀,使其合法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护,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人认识到危害性,使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服法,悔过自新。人性化交通管理的根本内涵在于执法活动的公正、高效。只有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才是交通管理执法机关的最大、最根本的“人性化交通管理”。如果交通管理部门不能保持公正,也就无从谈及人性化交通管理。执法枉法或随意执法,执法不严、不公、不廉,对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再大的关怀,也是徒劳无益。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人性化交通管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律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交通管理者的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就不可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三)实施人性化交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实现法律的立法宗旨,即社会秩序的理想化和充分保障人权的实现。人性化交通管理要求交通管理者在公正执法时,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尊重其人格和尊严,维护其正当权益,顾及其感受,让公民在体会法律的威严与神圣的同时,也享受法律所固有的“温情”和“体恤”,它是政治文明在执法领域的生动体现。相信随着法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人性化交通管理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充分认识依法纠正交通违法是人性化交通管理的重要保障

不可否认,人性化交通管理的举措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和要求,但“人性化交通管理”说到底仍然是执行法律的活动,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来惩罚交通违法和交通犯罪的过程,它具有刚性的一面,必须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不能因为冠有“人性化”之名,就能随意篡改法律,不依法纠正或处罚交通违法行为。换句话说,人性化交通管理要依法办事,不能违反法定程序,不能违背法的精神,法律就是人性化交通管理及一切交通管理者永不能悖离的“底线”。因此,依法管理交通,依法办事是人性化交通管理的前提,也是人性化交通管理的根本保障,而且“人性化”要求的是符合人类常规的伦理道德,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制定的法律,其实已经融入了人性化的成分。也就是说,交通管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只要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就不会发生损害违法人基本人权的恶性事件,就是人性化交通管理。相反,如果交通管理不以法律为依据,不受理性的约束,而过多强调“人性化”、“个性化”,就难免不被滥用变成“人情化”,假借“人性化交通管理”之名来降低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甚至免予法律处罚,破坏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也就彻底背离了“人性化交通管理”的初衷,反而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依法交通管理,依法办事是人性化交通交通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深刻理解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以人为本的人权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道路上行人、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法律责任,为舒缓交通,保证公民的安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交通法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对生命、对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保护,从百姓利益出发,维护车主利益,增强权力监督制约,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文理念,让处于相对弱势的行人有了法律上的保障,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第一次强制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的门口道路没有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通行标志;二是人行道上机动车礼让行人。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必须遵守行人优先的原则,机动车经过人行道应该减速行驶,遇行人正通过人行道,应减速慢行;三是否定“撞了白撞”。第七十六条关于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规定明确否定了颇受争议的“撞了白撞”的说法,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四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医疗机构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对受伤人员的救治等等,无疑都是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综述整个《交通法》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文理念,不再一一列举。

交通法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保护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条条充满了人间温情,假如人们能够按照新的法规去出行,那么,行人和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道路交通秩序就会更加文明畅通,老百姓的生活就会更加舒心平安。

四、强化四种意识,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强化执法为民意识,解决思想观念上为谁执法的问题。执法为民是执法主体的天职,也是执法者的宗旨。公安交警作为一支重要的执法队伍和执法力量,应将执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统一到“为民”这一根本点上来。要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交警的执法为民意识,牢固执法为民思想,将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切实消除循私枉法,消除执法活动中宗旨不清、认识模糊、群众观念不强的问题,有效解决思想观念上为谁执法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是强化规范意识,解决执法过程中“随意执法”的问题。部分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手续和按程序办事,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或想当然进行执法,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坏了队伍的形象。规范是公平、公正执法的基础,是公平、公正执法的前提,要强化规范和程序意识,形成依法执法和依法办事的执法行为习惯,不能主观臆想和随意执法。

三是强化学习意识,解决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引导全体民警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使交通民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4

关键词:交通管理;信息化;意义;问题;战略

中图分类号:F512;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58-02

道路交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综合运输的重要工作,关系到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使用量极度膨胀,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但仍不能满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推进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以保证道路交通系统功能实现的最大化。对此,本文主要针对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推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道路交通是影响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性因素之一,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造成了全国范围内严重交通拥堵问题频繁出现,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运输行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与我国之后的道路交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交通发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有效道路资源的高效利用。实时准确的交通统计信息是实现交通行业管理、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出行信息和加强交通领域交流的基础。因此,公路交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交通统计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这都是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支撑。

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公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管理策略中加强道路建设的方法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在交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为交通主管部门的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于促进交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面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有利于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为道路交通管理思维智能化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建设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枢纽信息系统,对于加强交通管理,进一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

道路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交通管理建设的一直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交通事业发展的影响,大力推广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各项交通信息化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但就我国目前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现状而言,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具体实施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缺乏系统性

目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的系统性严重缺失,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的落后,其自身功能得不到发挥。忽视管理思想与理念的转变,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认为高科技无所不能,计算机系统可以轻而易举解决各种业务问题等错误认识的存在使得难以在交通管理中进行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二)交通统计数据信息受人为影响严重

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交通统计的指标和数据不能满足多主体、多样化的需要。同时,信息化系统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

(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使得交通管理信息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受经费来源不稳定的影响而被迫终止。此外,由于地区并未进行道路交通管理规划,造成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不稳定,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四)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较少、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化管理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交通流参数不准确、信号控制机故障频率过高等现象是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完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解决现代道路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我国目前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道路交通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必须完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交通管理的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针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战略分析。

(一)对交通信息化管理进行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证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实施的基础,决定着交通信息化管理的质量水平。因此,完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在体现权威性、综合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同时,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从而保证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序、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健全的信息应用系统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需要构建健全的信息应用系统,并实行统一的规范标准。这就要求软硬件建设的推行必须将运管业务的规范作为基础,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优化业务设置,以保证各项工作流程能够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要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业务操作,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满足运管行业的发展需要。此外,要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三)确保交通管理信息、数据的安全

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通过实时检测与监控、数据备份与恢复、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病毒防护等手段的实施来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同时,必须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防护意识,避免安全隐患,确保交通信息及网络运行的安全。

(四)及时更新交通信息化管理的设备、设施

基层交通管理机关要充分利用交通管理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对交通信息化管理的设备、设施进行及时更新,改变其陈旧、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五)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水平

人才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重视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求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水平,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的使用、交流和激励等机制,建立一支交通业务熟悉、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能够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运输业管理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对于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尚存的诸多问题使得道路交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迫切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弥补交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欧居尚.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2):96-99.

[2]石力.公路交通主枢纽信息系统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06,(2):141-143.

[3]张士林,宋荣兵.谈谈如何加快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22.

[4]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交通世界,2004,(7).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5

一、指导思想

各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使广大交通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理念,促进全系统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为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交工作进程,构建和谐湖北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学习内容

根据我省2006-2010年依法治省暨“五五”普法规划和交通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任务要求,“五五”普法期间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与交通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

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党中央有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重点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公务员要重点学习加强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能力方法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依法行政理论、宪法和公共法律知识,掌握与公务员职位相关的交通专业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要重点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重点学习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察和国家赔偿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交通法律法规。

交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重点学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与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内部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尤其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及其他与交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类交通学校在校学生要重点培养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要学习和了解各类交通专业法律知识。

三、工作安排

为增强规划实施的实效性,各单位根据普法重点对象的侧重点,在抓好全面学习的同时,要明确各年度学习的重点内容。

2007年,基本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宪法》、《公务员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行政复议法》等;交通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公路法》、《港口法》、《湖北省港口管理办法》、《湖北省道路运输条例》、《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等。

2008年,基本法律法规: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湖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等;交通法律法规:重点学习《船员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行政复议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程序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水上交通安全行政处罚规定》、《湖北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办法》等。

2009年,基本法律法规:重点学习《立法法》、《劳动合同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招标投标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保密法》、《湖北省行政执法条例》、《湖北省实施行政执法责任规定》等;交通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

交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学习《安全生产法》、《招标投标法》、《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会计法》、《审计法》、《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节约能源法》、《物权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密切搞好配合。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要做到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点面结合,稳步推进,要自觉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6

传统大学生管理不大注重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等非理性因素,仅仅关注工作本身和结果,强调依法管理,按章行事,工作机械化、程序化,实行刚性管理。管理者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围绕管理目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标准化管理,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管理每一个活动,竭力把计划、组织、控制、决策数字化和逻辑化,以使管理活动的过程、结果的可量化。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成为管理的奴隶。再次,采取独白式单向度管理方式。传统大学生管理采取自上而下地对大学生实行单一向度灌输的管理方式。灌输方法是一种预设,它只有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吸收,教师少有耐心的交流与倾听;学生没有思考,成了容器,成为被塑造的对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往、对话和情感交流,导致组织中信息沟通、反馈不畅,甚至是虚假的敷衍和奉承,造成学生的单向服从,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最后,管理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生活本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理应充满生活气息;但在主客体模式主导下的传统教育理念排斥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而把科学世界等同于教育的世界,出现了现代教育远离生活的趋势。同样,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存在着管理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一味追求分数、技能、就业率,缺乏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照,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师生在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精神、人格境域的相遇,使原本丰富的师生关系蜕变成纯粹的知识信息的交流,排斥了作为教育之本的日常生活世界,忘却了对人性的提升,造成了大学生管理的“离世”状态,导致学生思想的困惑和人格的分裂。

二、主体际性理论关照下的大学生管理及其困境

主客体模式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上述种种问题困难,难以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进入20世纪,当代西方哲学实现了由主体性哲学到主体际哲学的转向。它倡导的是一种“主体—主体”思维模式,作为主体的个人不再把他人看作占有、征服的客体,不再排斥其他主体;主张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与交互影响的共生性的存在,即多极主体、主体际性思想,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主体际”哲学所强调的“主体—主体”思维模式试图摆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但却彻底抛弃了“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及其合理的成分,如客体底版、主客体之间现实的、客观的和感性的关系,未能从物质交往、交往实践的角度对主体加以现实的、客观的、感性的规定,使其所强调和倡导的“主体—主体”思维模式变成了纯粹的主体际行为,进而转向语言的交往行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非理性,成为一种脱离客观基础的、头足倒置的主观思维模式。[2]以“主体—主体”思维模式来构建大学生管理理论时,管理者和学生都被看成是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平等、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主体际性关系;但是,它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管理活动的客观性对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主体际关系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也就不能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往、交往实践来对大学生管理活动加以客观的、现实的理解,使大学生管理陷入了多元相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多极主体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地凭需要、信念来理解或行事。曾经出现的“双主体论”并未能超越主客思维模式:从管理过程中施教来看,管理者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受教过程来看,学生是主体,管理者是客体。这样,从整个管理过程看,管理者和学生是互相矛盾的双方,有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他的对立面即客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单子式主体。因此,试图用“主体—主体”思维模式来超越“主体—客体”思维模式下的传统大学生管理理论的“形而上学”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三、大学生管理的新视角———交往实践背景下的主体间性

随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世界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一种基于交往实践下的主体间性哲学应运而生。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体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并非是简单的人际的关系,而是对主体性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把握了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在主体间性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平等的、共在的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把主体性从过去仅涉及主客之间的关系,扩展为也包含主体之间的关系,把个人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之中。其次,强调中介客体的纽带作用。主体间性在承认各个主体的存在差异的同时,强调中介客体对主体的影响、规范、约束作用,要默守共同的规则,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从而对主体际起到纠偏任用。再次,强调多极主体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理解、共识等共在性和共生性品质。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具有实践论、存在论、认识论上的意义。以主体间性理论来关照大学生管理活动,相对于主体性管理中主客体界限分明,主体间性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话、理解等非理性因素,能更好地接近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更好地揭示主体间性对于人的发展的本体性意义,是大学生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对于大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把大学生管理改造成交往实践关系,实现了对大学生管理过程的本质认识。主体间性具有实践论意义上的“以客体为中介的内在关联性”,即以共同客体的改造而达成的主体间的内在关联性。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只有在交往实践中,主体才与另一极主体相遇,才有了主体间关系,进而衍生出主体间性”。它倡导的是以平等的对话、理解、交往、合作为特征的和谐的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关系。大学生管理作为一种最终以培养人为目的活动,本质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活动,大学生管理的过程就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交往性管理。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参与、合作等交往互动形式,进而发挥沟通、协调、整合等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并在理解、体验、体悟中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二是重塑大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成一种人性丰富的人。主体间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的共在性”,它是主体间的共在,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地位平等、机会平等、人格独立,他们之间是一种“我—你”的关系。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之间、学生之间,彼此都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遵守交往共同体内的规范、准则,各自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并与他人进行自由交流和沟通,和谐共存,彼此尊重、关心、理解,在大学生管理中积极参与、默契合作,生成了共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三是强调主体间的理解,明确大学生管理的价值追求———意义的相通性。主体间性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意义的相通性”,它把“理解”作为认识的方法,重视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理解”的双方是一种意义的沟通,它所要实现的是“我的”视界与“他的”视界的“融合”,生成新的视界。管理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管理不是对“物”的把握,而是人对人的理解。大学生管理需要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视域融合和意义创生。管理者和学生通过建立信任和理解关系,经过移情和共同经验,达到“和而不同”。

四、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的建构

1.管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主体间性是两级或多极主体平等话语权背景下的对话、共商模式。当前,大学生管理的内外环境复杂多样,影响因素日益增多,大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和大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学内外有关各方的协调配合、在交往沟通中彼此认同、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妥协,形成合力。借鉴主体间性的理念,大学生管理主体从单一主体转变成多元主体,各管理主体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一种个体之间的共生性的存在形态,每一个主体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大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生管理职能体系外,还应包括其他职能部门如教务、科研、后勤等部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还应吸纳家长、社区、企业、校友等社会有关部门、人士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不仅有年龄、职业、经历上的差异,而且在兴趣、个性、需要、知识、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他们在认识、理解和评价事物时的视角不同、价值取向各异,通过对话、交流,双方才能突破各自原有认识和理解的局限而达到一个新的视界,从而形成了主体之间的互补性,为管理中的交往实践提供了现实基础。

2.管理途径由对象性管理向交往性管理转变

构建交往性管理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赋予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和成为校园主人的自,注意消解自己的话语霸权,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坚持基本的话语规则,真诚地与之交往、对话,彼此用心交流。其次要构建大学生参与-合作的平台。管理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管理内容、手段和载体,搭建起管理主体间交往互动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如运用BBS、QQ群等网络信息载体能“以一对多”地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广泛对话;建立扁平化的学生管理组织能减少中间层级,扩大管理幅度,最大限度地使管理者近距离面对学生;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学生接待日等信息沟通方式,及时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和意见。再次是营造一个自由言说的空间。举办对话式、讨论式、辩论式各种主题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讨论、辩论、分享,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起心灵共鸣,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建构,相关的思想才可能得到丰富、深化或者修正,充分调动大学生教育管理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实效性。

3.管理方法由刚性管理向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并重转变

加强柔性管理首先要大力开展人文教育。人文知识的教育和熏染,能涵养人、提升人、锻造人;提高人文素养,能使学生对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有更深的思考;管理者能体现人性、尊重人权,确立人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都能从学生的特点或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其次要善用交互激励方法。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意志激励等方式,集思广益,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良性统一,促成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间性发挥、发展和实现,实现管理的“合目标”。再次要积极采用隐性、渗透的管理方法。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寓教于乐,把大学生管理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管理主体间性,往往事半功倍。最后是注重弹性管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感情和合理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发生冲突时,要立足于理解,用说服代替强制,用协商代替命令。

4.管理内容由忽视向重视校园日常生活管理转变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7

广而言之,公共管理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人类社会进入国家以来,经历了数次社会形态的更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自有国家以来,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模式发生了三次根本性转换:从统治型模式到管理型模式再到服务型模式。”[8]这三种模式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人类社会人的发展的三个模式是相适应的。这三种模式分别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和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在近现代的西方思想家那里,正义正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的首要价值,而社会制度选择所确定的价值或利益需要通过适当和有效的公共管理来实现。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追求实现正义的进程。二、基于分配之正义的“统治型”公共管理模式问题生产关系建立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前工业社会是一个以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和身份等级特权社会。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谋求社会关系的支持以调节对自然的单向依附。基于人的自然差异和社会差异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是一种等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普遍化和绝对化。人们在分配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人的人格是属于依附型的,分配关系是人们之间最稳定的关系,每一个人在出生之时就被这种分配关系确定在社会的一个特定位置上以接受社会分配行为的支配,包含其祖辈在分配关系的等级、地位、角色和身份。社会中的分配关系是通过暴力加以维持和巩固。分配关系是一个垂直的层级体系,分配关系自上而下逐级进行,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分配与被分配的关系,分配的接受者作为人的全部主动性和能动性就在于其自觉地对分配者的依赖,人们之间依附与被依附就由分配关系的分配行为确定下来,是一种“权力———依附———服从的”权力机制,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公共管理是一种统治型管理,追求的是其阶级的正义,而不是社会公共利益。“在前工业社会,政府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但规模极为有限,而且也往往是出于维护和强化其政府统治的目的。其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统治者个人意志的高度集权和任意专断,强烈的人治色彩成为其主要特征。”[9]统治者为了唤起并维持公众对其“合法性”的信仰,竭力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差等正义论、君权神授论和国家至上论等均大都属于此范畴。柏拉图指出,建立国家(或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善(即正义)”。[10]而正义的实现只有在每个人都从事适合于其个人天性的工作时才能达到。他把人划分为三等,认为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上天安排好的。正义意味着界限意识、意味着坚守自己的职责,僭越和越界都要受到惩罚,这就是柏拉图的正义观。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与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这种人的关系形式是天然存在于世上的。[11]奥古斯丁认为,法来自神意,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和上帝一切安排和命定的总和。而正义,正是对法的服从以及通过对法的服从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帝的服从。在一般的意义上说,正义就是服从实在法。但前提是世俗的实在法必须努力满足上帝的永恒法的要求。阿奎那认为,自然法的观念及其表示的自然秩序与神的秩序之间是和谐一致的,自然法不过是上帝的。在统治者“不懈地”教化努力下,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逐渐形成一种臣民的观念和意识。“统治阶级严重的左右着国家机器,他们在国家机器中任职,而国家(特别是统治者)也拥有无限的权力,因而它经常专横地操纵民众的命运。”[12]“君主或议会经契约授权后,便成为国家的者,他的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臣民对者必须无条件地、绝对地服从,不仅在政治上要服从,而且在思想上也要服从。”[3]在统治性公共管理模式中,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别被归入到非人为的自然范畴,本身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按照等级差别进行分配,也被看作是自然的,被视作为合乎自然正义的,分配的正义也就这个阶段的主要的正义类型。“统治型政府所要供给和维护的是一种自然观念下的分配正义,只要社会分配是根据社会成员间被视为自然的等级差别而做出的,社会治理就是正义的。”

基于交换之正义的管理型公共管理模式问题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迁徙的扩大,依赖血缘和地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群体逐渐转向由于社会化生产而结成的社会群体,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是以物质的或成文的规则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工业社会中的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的解放,人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存在逐渐得到确认。随着交换关系的扩大与竞争意识的生成,社会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理性“祛魅”的过程,自然正义观的不合理性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人们开始呼唤一种根源于交换关系的公平的正义,源于理易伦理的契约大量增加,并在资本主义社会空前的巨大变革中成为一种主导日常生活的普遍社会伦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契约论以对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完美契合而成为构建和重塑新型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要理论资源,也为交换正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以“契约———规则———协作”的法律机制为基础的治理模式,社会契约论强调公民权利先于政治共同体,政治权力源于公民权利自下而上的授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前工业社会以君权神授、王权至上来获取和维系合法性信仰的路径,打破了统治型模式确定人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身份基准,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进步。从君权神授到在民,政府成为公众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工具。公共管理的内核———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从统治行政模式到管理行政模式的嬗变。官僚制所倡导的专业化、职业化、层级控制、命令服从和规则化管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行政权力和行政职能的扩张使效率至上的公共管理进入管理型公共管理模式。随着交换关系最终取代了分配关系的支配性地位,分配的正义也就让位给了交换的正义。以交换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实现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解放。在交换社会中,每一个交换主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他作为个人的独立性是交换关系赖以发生的基础,交换意志的自由和自觉构成了社会在制度上的理性化,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的平等、自由。交换关系的确立需要三个要件:交换主体是独立的、交换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换主体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交换主体间必须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人格权利,必须独立的做出交换的决定。交换行为才能泛化为一般的、普遍的社会关系。交换双方的经济活动被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经济体,以至于整个社会联结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交换关系促进了自由和平等,把人们从等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们之间的政治上平等的地位和经济上自由活动的权利。反之,经济活动的自由又促进了交换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当交换关系取代了分配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时,人的阶级差别或等级差别的基础就动摇了,随之而来人在政治上以及各项权利的不平等就失去了制度的合法性。“这样,近代的公共管理仍带有强制性的内容和统治性的特征。尽管如此,它已不可能再采取裸的统治行政方式,而是摈弃人治的方式来遵循法治的轨道运行,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从而使管理拥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政治统治的色彩趋于淡化。”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重要性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可以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经济的生产运行中主要以市场为导向,靠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这要求使用多种方式的交通工具,对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把握时机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节奏,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对交通运输管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交通运输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实现科学化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可以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农耕经济的发展到工业经济的发展再到现在的信息经济时代,可以明显地发现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程度,对资源的整合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加大运输经济的投入力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力,完善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工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性意义。

二、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哲学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而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在二者之间相互协调。交通运输的发展,要在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进行创新,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方式也要随着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无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都需要在市场环境下开展经济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部门来说,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要对交通运输管理进行创新性的市场化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运输企业转换经济发展机制的需要

通常来说,所谓的交通运输经济主要指的是进行道路商品交换的场所与双方经济交换关系的总和。而对交通运输企业来说,作为交通运输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这对进一步落实交通企业实际经营权的落实与经营机制的改革都是重要的支持。因此,只有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进行改革,对实现交通企业转换经济发展机制具有推动作用,能够增强运输企业的活力,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

三、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效益的措施

(一)转变管理观念,完善内部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市场经济愈加激烈,对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对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在新时期下,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下适时的调整企业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才能够提升交通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交通经济管理的效益。第一,可以从交通企业职能部门划分入手,在部门经理带领下,成立生产经济决策中心,负责把握市场的需求,对市场交通运输做调研工作,从而做出市场预测,规划企业的生产目标。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职能间的界限划分明确,有一整套的企业业务流程,按照规范要求办事,提高办事效率。第二,提升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管理人员素质的最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益。所以说,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观念的革新,明确市场需求的变化,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这会大大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经济效益。

(二)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方法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全面的预算管理方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经过实践的检验后,被许多大型公司经营者所采用。对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信息的变化,抓住市场机遇,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还要懂得与自身企业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在实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企业现金流的问题,在市场的环境下,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流向,围绕企业收支两方面过程实行企业的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交通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能够有效发挥预算监管的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编制,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预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为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管理效益。

(三)实行合同运输管理方法

法律规定,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是具有法律的效应,是受法律保护的。交通运输实现经济管理有法可依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运输经济中,对运输企业来说,要严格按照《合同法》办事,依据约定签订运输合同。对运输市场来说,要维护市场的依法管理,在实现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提升运输业主与货主的合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合同的履行,积极构建市场秩序有效运行。实践证明,实现合同运输管理方法对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建立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提高管理的效率,有效的降低管理的成本,进一步促进运输经济的发展。

(四)强化稽查的力度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也在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因此,要强化对企业收入的稽查力度,通过企业内部审核、会计核算与实地稽查等手段,对运输进款的资金运动及收入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更好的发挥稽查的作用,避免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犯下大错,出现违法犯纪的错误与贪污舞弊的行为,确保运输收入的完整性,提高经济管理效益。因此,在新形势的发展下,要求稽查的工作人员要具备更专业的稽查素质和更高的政治素养,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稽查工作中,能够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做好工作,严格对待运输收入的稽查工作,进最大可能为国家挽回在运输收入上的经济损失。

(五)利用现代先进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领域出现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涌现出许多高效的应用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来说,也在逐渐朝着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对市场的监控,及时的掌握市场动态需求变化,收集市场交通运输数据,对数据深入的分析与挖掘,提炼出更加有用的运输市场信息,使企业决策更加的科学化。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市场经济数字模型与相关理论,来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成熟,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实践中深刻的表明了,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新的时期下,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性改革,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在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益的同时,也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诚.论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4(05).

[2]常岩霞.探究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

[3]唐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时代经贸,2012(06).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9

交通企业文化含义与意义加强建设

党的十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学习贯彻十精神,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当前交通运输发展实际,不但在要加强交通企业的制度革新,而且要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联系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学习先进的管理文化,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和实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发展,增强实效,建设交通的企业文化理念,加大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打造交通企业的品牌,取信于民,又快又好的发展交通行业,让老百姓看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行动,让职工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同分享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成果。以新理念、新思路、发挥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促进交通行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文化及交通企业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狭义的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交通企业文化是交通行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交通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交通行业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环境文化,就是工作、学习的办公条件,环境文化是借助环境效应,对交通职工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严肃交通风纪,使交通职工举止大方,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环境文化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诱导者、监督者,是无形的学校,它能为交通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以良好的行业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信任,赢得了交通部门的社会地位,树立了交通部门为民、利民、便民的良好形象。制度文化就是管理文化。交通行业的管理文化可分为硬性管理文化和软性管理文化。前者主要是指制度建设,交通工作目标制度、廉政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后者是指教育管理制度、公开办事制度、跟踪检查制度、违纪处罚制度等,重视的是人的因素。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有约束,又有激励。观念文化是指行业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现象,是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升华。确立新的价值观念、理念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交通核心。

和谐交通建设成就的体现应是让全体人:舒心生活、开心工作。交通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精神动力,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没有交通人员良好的精神文化素质,交通事业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谐交通的建设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和谐交通的建设必须依靠交通文化建设,培育我们良好的精神文化,规范的制度文化,丰富的物质文化。我们要在交通精神、制度、物质文化的框架下,用交通价值文化、岗位学习文化、网络宣传文化、执法文明文化、培训教育文化、管理绩效文化、便民服务文化、清正廉洁文化等来构筑和谐交通文化体系

2、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是交通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自我提升的必经之路。

做好交通行业管理,树立交通企业形象,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交通队伍是不可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需要和谐的交通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改变交通职工的行为方式,激活各部门的组织和队伍;只有和谐交通文化,才能在广大职工中树立正确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核心价值观念,才能培育良好的心态、负责任的精神,才能迅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创造社会效益。

3、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是树立交通良好形象、打造交通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

交通管理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非营利法人董事;忠实义务;注意义务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中,非营利组织的突出表现使得其地位日益重要。而非营利法人作为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形式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执行管理机构是非营利法人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其管理人员义务的规定完备与否对非营利法人的治理运行具有重大意义。非营利法人的执行管理机关一般称为董事会或者理事会,对其管理人员的称谓相对应地为董事或理事,本文为了便于阐述,下文统称为董事会、董事。

一、提出问题——我国法律对非营利法人董事义务的规定

1、我国非营利法人的类型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主要的非营利法人有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基金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学理上的一般分类,基金会应属于财团法人,但是我国《基金会管理办法》将我国的基金会归类为社会团体法人的类型中,因此我国的社会团体法人包括了基金会。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关于非营利法人的法律规定,而是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中。

2、我国对非营利法人董事义务的规定

目前我国有关非营利法人的几部法律法规中涉及到董事义务的主要有:

(1)《基金会管理条例》23条第3项:“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其所在的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9条第1、2项:“社会团体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的资产。社会团体的经费,以及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1条第1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

我国重点在不得违法分配法人财产,忽略了注意义务,而对忠实义务仅在《基金会管理条例》中有所体现。由此,完善我国对非营利法人董事的义务的立法势在必行。

二、分析问题——普通法与大陆法上的非营利法人董事义务

1、普通法上非营利法人董事的义务

普通法国家法人董事对法人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统称为信义义务,一般认为又可细分为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忠诚义务着眼于董事的消极行为,关注点在于董事行为的意志因素;而注意义务着眼于董事的积极行为,关注点也侧重于董事行为的认知因素。两大义务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忠实义务要求非营利法人董事在法人的利益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董事应把法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进一步还要求董事不得利用其职位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对董事是否尽到忠实义务最好的检测是利益冲突交易。注意义务则要求董事在行使和履行职责时,应像普通谨慎之人一样具备通常知识,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予合理的注意,机智慎重,勤勉尽责地管理法人事务。

此外,普通法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其他具体义务,如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向法人的董事或执行官贷款或为其担保债务的义务、不得违法分配法人财产的义务等。

2、大陆法上非营利法人董事的义务

大陆法国家一般是在民法典中对非营利法人制度作出规定,大部分是将非营利法人与董事之间看作委任关系,准用委任的有关规定,因此董事的义务总体上来说也就是其作为受任人的义务,即通说的善管义务。

善管义务即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是指董事应以一个合理、谨慎的人在相似情形下所应表现的谨慎、勤勉和技能履行其职责,其本质上是管理义务。其内容、标准与适用均与普通法上的注意义务相类似。但大陆法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是将有偿董事与无偿董事的义务区别对待的。也就是说对于非营利法人董事,若其系无偿为法人工作,只需尽到一般注意义务即可,即如同管理自己事务那样处理法人的事务;但是对于有偿付出劳动的董事来说,则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3、我国非营利法人董事义务与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立法总体上偏向于国家控制与行政管理,忽视了从法人制度本身的特征出发,以法人治理为落脚点来对其董事义务进行规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没有对非营利法人董事的注意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2)仅在《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对基金会这一类非营利法人董事有忠实义务要求,且对利益冲突交易采取完全禁止态度,缺乏相关对利益冲突交易进行确定的法律程序规定,显得过于苛刻、死板,不利于非营利法人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对我国非营利法人董事义务规定完善的建议

法律规制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目标应在于让法人能自由运作而不致受到不当限制,法律对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规制的宗旨应在于为非营利法人构建一个独立、专业和运作透明的发展环境,并且强化其自我规范的意识和氛围。我国关于非营利法人的立法总体上存在基本法律缺失、法律限制性条件多等缺陷。因此,要完善我国非营利法人制度,就应当转变对非营利法人控制与管理的态度,从法人治理的角度建立起一套以专门部门法为主的规范非营利法人制度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放开对非营利法人的限制。我认为针对非营利法人董事的义务,可以在专门的部门法中以专章专节的形式进行规定。

1、对非营利法人董事的注意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对于非营利法人董事的注意义务,我认为可以在低于营利法人董事注意义务标准之下参照其相关规定做出一般原则性的规定,即只需要求董事在行使和履行职责时,尽到像普通谨慎之人一样的注意,勤勉尽责地管理法人事务即可。然后还可以对董事的关注义务、遵从义务、谨慎投资义务等以单独的条文进行具体的细致的规定。此外,我认为还可以根据董事是否为有偿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赋予司法者以一定的自由心证权。

2、转变对利益冲突交易的态度,增加对利益冲突交易进行确认的法律程序。

非营利法人高度强调组织使命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对待非营利法人董事的个人力量对于法人发展的重要性,明确非营利法人与其董事之间进行自我交易的必要性。因此,我们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利益冲突采交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人资源浪费。

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示范非营利法人法》的做法,建立对利益冲突交易进行法律确认的程序,即允许由法人董事会或者司法权力机构介入来使公平、有利于法人的利益冲突交易合法有效。为了激发非营利法人董事的积极性,还可规定董事对经过确认的交易不再承担个人责任。但是,在司法权力机构的介入方面,由于两国司法机构的设置及作用不同而应当有所区别,对利益冲突交易进行确认的权力可以相应地赋予我国检察院中的检委会及法院。

此外,对于有权力的检察院和法院的级别问题。我认为可以将市级检察院及中级法院设置为最低级别。这样就可以避免司法权力机构因地域距离及缺乏资源和动因对非营利法人进行监督的问题,促使司法权力机构更好利用司法权力实现公益目的。(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金锦萍著,《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税兵著,《非营利法人解释——民事主体理论的视角》[m],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