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学专业未来前景十篇农学专业未来前景十篇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59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一些基本方面得到满足后,转而对周边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街边简单的种植花草树木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园林绿化行业急需有较高设计素养的景观人才的加入,因此中国的风景园林{langdscapearchitecture}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专业的设置也由最开始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到现在的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收集整理理念课程设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在这看似繁华的场景,却暴露了我国景观教育行业发展尚未成熟,急需整顿的现实情况,因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应该有其行业内部的统一性,下面将就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起源开始,论述这门学科在我国的进展。

1.现代中国风景园林教学的起源

现代风景园林教学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早在那时,已经有“海归”前辈作出努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陈植(1899~1989)、程世抚(1907~1988)两位先生。陈植先生1919年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造园研究室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解放后,历任南昌大学、华中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程世抚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生,193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la及观赏园艺硕士,1933年任广西大学园艺系副教授。1933~1937年任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系主任。显然陈植、程世抚等老前辈已经接触了与国际接轨的景观设计思想,他们在中国一些高校内任教,也必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有了雏形,开始培养出专业从事造园的人才,而不是以往由文人等一些业余人士充当主力的局面。

2.现状

90年代后期,中国风景园林教育迎来了第一次高峰期,各个院校纷纷开设风景园林系,专业教学侧重点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设计方向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所偏重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些以建筑为特色的理工类大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景观空间设计意识,注重学生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大量培养出以空间氛围营造为强项的造景人才;而如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一些艺术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以二维空间及平面构成见长,设计出的作品形式新颖风格多变大胆,给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一些农林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则培养出了诸多能够运用大量植物,以植物造景见长的设计师。

3.教学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名称的不确定性

对于将本专业命名为景观建筑学还是风景园林学是业内最著名的专业名称之争,各派专家据理力争各执己见,因此出现了园林专业在各个学校的名称都不相同的现象,由于英汉翻译上的原因和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引起的学科名称之争,始终是专业人士心中的一件憾事。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la)相对应的中文名称用过许多,如造园学、园林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建筑学、景园建筑学、大地景观、风景园林等,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198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下成立园林学会,1989年正式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它的英文是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只不过是对la的直译,是上述多种名称中的一种,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谁对与谁错的关系。而专业一开始统称”园林“是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形式不同用过的不同名称之一,如同园、囿、苑、圃、庭、院、林园、林圃、林泉、园池、花园等,唐宋以后,园林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如以非学科或专业的观点来谈园林概念则确实如此,但是自从园林作为专业学科名称以后,概念就不再停留在原地,而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变化。许多人对园林的认识停留在“园林”词义的本源,对该学科的了解也停留在园林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即对庭园、公园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层面。事实上,园林所涉及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展的,从古典园林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因此,景观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在概念及实践领域也都应该是重合的。

3.2学校课程设置的不统一性

景观专业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景观教育的偏向性,也无法在短期内使景观专业走向完全意义的统一。各所高校在认识上基本趋同,但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困难。如果对课时、

学分安排以及设计辅导教师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林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对建筑、城市、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学时安排太少;建筑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则在植物的认识与利用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方面是薄弱环节。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性开发的研究不够深入,

3.3国际交流的不充分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中,与国外本专业交流联系过少,学生对国际上的专业进展了解不够充分,具体体现在,1,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座数量较少。虽然每年理事会也会安排邀请ifla成员访问我国进行巡回演讲,各校老师也会力争邀请知名设计师来学校为学生现场讲解案例,但是这些大部分在北林等一些明星院校,国内其他院校的学生由于知名度不高,所以接触这些国际行业设计师动态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学生对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形

转贴于

学生实践机会的缺乏性,而风景园林专业的动手要求能力很强,这需要学校在四年或五年的教学培养中安排大量的实习机会给学生,使他们明白自己正在学习的是什么以及需要他们掌握的是什么,设计单位需要的是一批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的实际经验丰富的学生,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画了无数张纸上谈兵的图,而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却需要用人单位的二次培养,在学校所画的图基本与实际脱节,理论也落后于行业最新动态,这也是为何社会上景观公司招聘写明的只要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有经验人员的原因,这是对现在学校教育的非常不信任的表现。

3.4关于今后的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在我国仅是朝阳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与上升空间,还会需要相关学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的学院式教育还有所欠缺,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和实践能力上满足不了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学习借鉴比我们先起步的发达国家的景观人才的培养方法以及从初期以来国内景观教学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大学里对风景园林的课程设置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3.4.1核心专业课的设置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在牢牢把握核心设计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自选设计课和多种限选及任选课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偏好和特色。比如农业院校的核心专业课就应当是植物识别与应用等一些课程,而建筑院校的核心课程则应是空间构成等一些课程。

3.4.2扩展学生视野,增进国际学术交流

兼容并蓄,广泛邀请世界名流学者参与学校教育,向学生介绍成功案例及先进思想,使学生思路开阔,唤醒学生的设计师自豪感,时刻保持与最先进的行业动态的一致性,经常接触行业成功人士,使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

3.4.3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统一教学内容

根据目前各校各派课程设置百花齐放的混乱现象,各校应根据各自特点,合理设置教研室,经常探讨各自设置课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互相借鉴,在达到园林教育共性的基础上,创造各校教学特色。

3.4.4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不同阶段应当重视不同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应重视基本功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对学生应从其入学之日起到毕业之时都要不间断地进行造型能力的培养。在学期中间安排学生到景观公司实习,学生通过与外界接触,学到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不同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3.4.5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的园林专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林院校中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于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一类是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于人工环境的改造。此外,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侧重于环境艺术的设计。这些园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以自己院校所擅长的专业为主。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园林学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对此,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但作为园林专业必须有基本的办学标准,达到社会需求,至于特色,必须是在达到园林专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具有的,否则是欠缺,而非特色。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2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桃树产业发展现状、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与技术、采后生理与贮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第四届赛桃会;来自全国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推广单位、桃专业合作社等300余名代表参加,全会共收到未发表的学术论文40篇,将其和近2年发表的34篇论文摘要一起编入《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论文集》。

一、赛桃会本届赛桃会共收到参评样品246份。专家组根据样品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比,评出“宁波杯”金奖30个(普通桃26个,蟠桃3个,油蟠桃1个),银奖40个(普通桃33个,油桃2个,蟠桃4个,油蟠桃1个);桃王奖1个。由于本次赛桃会选送的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普遍低于20%,所以本次赛桃会风味皇后奖未评出。

二、学术交流7月23日会议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有26位代表进行了发言,展示了我国桃遗传、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分子育种、病虫害防治及产业化最新研究动态。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3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4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渝东南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5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从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前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认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该结合实践需求,设置专业要突出细化原则;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突出养成训练,注重教师的培养,完善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特别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一五”期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广西“三基地一中心”(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和“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市地处西江经济带的地理中心,是珠三角、北部湾和大西南经济圈结合部的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独特,有潜力打造成为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中心,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成为自治区“三黄”(黄金水道、黄金经济带、黄金效益)战略的新亮点。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及时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方向。这就促使我们对如何改革与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思考。下面我就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前景、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有着极其可观的发展前景,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旅游业新吸纳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2011年1月8号,广西旅游业发展战略与“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会在南宁召开。根据规划,未来广西旅游将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将广西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实现富民强桂的目标。按照官方网站公布,2010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达600亿元计算,保守估算,那么到2015年应该达到1200亿元。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1200亿的总收入需要多少各类旅游人才?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近期重点实施计划》中的预测,至2010年广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需求总数为13.60万人,以目前在校生人数和全区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分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难以满足需求,尤其在提高在职从业人员学历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旅游业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开发不完备,甚至造成旅游市场混乱,严重降低旅游业的竞争力。所以未来五年,除了增加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以外,还必须着重培养和提升人才的质量。

二、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突出细化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包含了很多专业的领域,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会展专业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进行细化。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发现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旅游教育现在多数还瞄着全国13507家星级饭店(根据《中国星级饭店指南(2009—2010版)收录》和14000多家旅行社,贵港职业学院设置的旅游管理专业只是针对酒店管理方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对蓬勃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却不怎么关注。广西旅游部门统计显示,截至“十一五”末,广西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共有乡村旅游点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接待旅游人数3500多万人,旅游收入约70亿元广西旅游部门近日公布的广西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广西将在“十二五”期间创建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特色旅游乡镇、1000家特色旅游村、培育10000家“农家乐”。这意味着如果开设这个专业,那么就业前景非常好,让来自农村的孩子,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培训,将来再回到农村去,服务农村。

从旅游未来发展方向的角度看,旅游专业同样需要细化。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休闲旅游。“何为休闲旅游?简言之,是以休闲为目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1]。休闲旅游涉及到休闲领域,休闲领域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很多内容,美国学者穆森提出:宾馆、汽车旅馆,饭店;田径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网球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剧院;主题公园(如迪斯尼乐园);游泳池;私人经营的可供游泳的湖泊;划船俱乐部和码头;马术场;收费的垂钓园;钓鱼船只出租;天然小径探险;岩洞探险;风景游览;狩猎向导;射击场;台球厅;保龄球馆;滑雪场;溜冰场;假日农场和度假牧场;度假宿营地;野营中心;探险旅行和野炊场所,等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市场最需要的。如果高职院校把这些领域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专业,发展前景一定很好。或者是“假设旅游院校的一批经过专业化教育的职高毕业生进入了酒吧、咖啡屋等休闲企业,那整个城市休闲体系的素质就会大幅度提高;而如果一个城市形成了完善的城市休闲体系,产业集群自然就形成了,专业设置的回旋余地自然也就更大了”。[2]

因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3]。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注重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

首先,在旅游专业教师培养方式上,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让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把解决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同时,要求旅游专业教师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其次,聘用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旅游行业行政官员、现行旅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作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此达到对旅游专业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及能从事旅游实证问题研究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确实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比如我院于2009年就派遣了三位教师分别到旅行社和酒店去挂制职锻炼。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从中远期发展来看,一是继续招收一批旅游专业优秀硕士以上毕业生以充实本专业的教学力量;二是从现有的基础外语教师队伍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老师进修旅游管理专业为第二学历,提高旅游专业外语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三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尽快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逐渐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雄厚双师师资实力的专业。

(二)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

在旅游管理学科的教材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完善教材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本专业根据学院的要求,在教材体系建设上严格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制度。在选用各课程的教材时,原则上参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一种已经正式出版、适合本专业、高职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是被推荐的部级或省、市级优秀教材。如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则考虑选用学院批准的辅助教材或补充讲义。同时注意教材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形象化,可采取以下多种形式。

1.旅游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过程应可遵循以下步骤:分析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案例讨论、旅游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旅游案例角色模拟、旅游案例课堂演讲、旅游案例辩论等,让学生感受、体会和把握旅游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升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决策能力。

2.旅游管理学习法。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限定条件下的模仿练习解决。比如模拟导游学,要求学生模拟带团到南山公园玩,教师可以说出一些要求,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愿的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分析和决定,然后进行比较,在小组之间决出胜负。

3.旅游行业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把旅游行业中的某些工作岗位,比如酒店管理的前台接待员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校内实践基地正在建设中,校外实训基地有12个。这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课堂学生实训的需要。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xywy.com/shzl2/ydxx/xxrz/200411031517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瞭望.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6

1.乐器的销售与维护

从事乐器销售与维护行业是音乐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模式,这个行业中钢琴销售维护是核心内容,众所周知海南地区不产钢琴等乐器岛内所有的钢琴均是外运而交通发达的海口和三亚已经不是当下乐器销售和维护创业的首选之地,中西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是渴求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在未来乐器的发展中会是有所偏向。中西线城市的交通问题是此行业创业的难题,不降低乐器运输成本那么利润将大大降低。国家政策在调整一些基础建设更多惠及到海南中西部地区比如西线高铁的开工建设,中线海屯高速公路的开通等等这对与未来的中西部城市发展是一个大的契机。

2.音乐培训机构

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不仅是乐器的销售与维护还有音乐专业教学方面。音乐专业培训组成分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对音乐艺术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艺考,当然除去这两个主要的方面还有业余喜爱等等共同组成音乐教育市场。艺考热近几年一直是社会中热议的话题而艺考热的实质是高等院校在艺术院系方面招生人数的增加,海南地区高校在近几年中也对艺术专业招生进行了调整。

面对海南各地学生音乐培训机构笔者个人认为倾向于围绕艺考进行办学或者开设音乐培训机构,音乐的兴趣爱好者是不能支撑和建立培训机构它的市场定位应该是辅助艺考而进行的,艺考无论是考级、高级中学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还是艺术高考都是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的所以稳定下一定的艺考生源后再开展兴趣培训,这样培训机构的运行模式才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音乐培训机构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是稳定生源,稳定生源首要的明确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目的,如果培训机构定位是围绕音乐高考为办学目的那么为了稳定生源办学地点应该选择在海口或者三亚等发成城市,招生的范围是面向海南本省各地进行招生以确保生源的稳定,在招生过程中确保宣传到位是关键。

3.学前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艺考热一样入园难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家庭。而国家在近些年对民办幼儿园方面是持态度也有所改变,政策调整偏向也十分有利于民办幼儿园。海南城市中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将会源源不断涌入的新群体将成为民办幼儿园新兴的生源群体。同时除了城市广大的农村更需要建设现代化优质幼儿园弥补学前教育的不足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待开发,不仅海南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有待开发全国各地的农村学前教育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开饭。笔者个人分析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蒙氏教学法外,在出传统的教学也在倾向于向艺术教育方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会成为学前教育受青睐的人才和新生力量。

4.演艺文化公司

演艺事业在海南省乃至全国都是属于新兴的行业,演艺事业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演艺人员、舞台管理、服装管理、营销等等方面,组织演艺文化公司专业从事演艺工作也是对于音乐学专业毕业人才是非常不错的创业方向选择。演艺文化公司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起步阶段很难由于人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以及设备不齐全、演艺影响范围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此行业的创业起步艰难所以不建议大规模从事演艺文化公司的创业,创业早期演艺文化公司并不是以纯粹的演艺活动支撑运行公司以多形式和多方面给开展创业,认清市场的行情并巩固一定市场后选择是否继续从事演艺文化公司的创办。

二、创业前景展望

近些年国家对海南省基础建设提供大量援助,海屯高速公路的开通、西线高铁的开工以及航天城、洋浦经济开发区等等方面的影响下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未来的发展是光明。对于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创业也是前途光明的,面对大陆省份就业难的不争事实,不如切合实际长期奋斗立足海南本省抱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决心投入到创业中是对国际旅游岛最好的支持。针对音乐学专业岛内需要专业人才从事教育培训、演艺文化传播的等事业。海口、三亚等城市中对音乐培训演艺文化传播等需求是大量的,而中西城市中组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于音乐相关的教育培训、演艺等工作。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7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现代农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农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业经营风险的存在,以及城乡巨大差距和比较效益的影响,造成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9年的38.1%,部分地区土地闲置,留守农民整体素质急剧下滑,留守农民中老弱病残的比例在上升,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二)国家出台鼓励政策,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在多个文件中指出,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办现代农业企业。不少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知识型农民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农村创业前景可期

相对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我国农村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更低,且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2],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1%,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3]。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型的农民,大学生农村创业优势明显,前景光明。

(四)城市就业环境恶化,农村创业成功几率增强

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员工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以致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不在少数。人才饱和,加上生活成本增加,城市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生存压力增大。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创业创新型人才奇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竞争压力不强,大量市场空隙存在,进入农村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五)绿色理念渐入人心,农村创业大有作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理念发生变化,返璞归真、重回自然、追求健康的观念逐渐增强“,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自然生态、天然景色对城市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到农村去休闲放松、缓解压力、欣赏田园风光逐渐成为时尚,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获利空间变大。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主要障碍

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下,学生上大学目的就是要在城市就业。大学毕业去农村发展,绝大多数家长是持否定态度的。面对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本人意愿到农村创业的也是少之又少。即使有大学生去农村创业,由于一般都是80后、90后,以理想型居多,不能吃苦,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加上心理脆弱,往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因此,思想不成熟,观念不解放,到农村创业只能是仓促上阵或昙花一现。

(二)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到农村创业,还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对“三农”问题有深层次的认识。而目前高校教学过于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园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创业时缺少有效的知识储备。

(三)缺乏必要的引导扶持,自主创业受到限制

目前,政府部门创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涉农企业领导人、辍学学生和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主要开展两种类型的创业培训,即“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很少被包含进去。加之学生到农村创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并不能引起地方政府部门对他们开展培训的兴趣。同时,创业大学生只有选择当地政府规划的项目,才会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这让大学生们感到创业的自主性受到了一定限制。

(四)农产品市场的先天性缺陷增加了农村创业风险

农业是弱质产业。加入wto以后,农业生产要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竞争性加剧,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多变,使得创业大学生很难对前景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另外,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加上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高,如果农业保险跟不上,遇到天灾,创业大学生难以承受经济损失。

(五)融资困难,土地资源短缺

现有的贷款政策让大学生难以解决农村创业资金来源问题。根据农信社的相关规定,申请贷款采取属地原则,没有当地户口不予贷款。创业资金短缺,加之创业初期缺乏经验,大学生创业的收益难以保证。另外,创业用地也是一个问题。尽管有些地方留守农民减少,当地政府愿意接纳大学生创业,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到2008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7亩,如果按农业人口计算也只有人均2.53亩。且土地难以集中,无法形成规模。大学生如果从事种植业,将不可避免地与农民争地。

三、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

(一)改变就业观念,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改变,大城市和非农就业不再是最佳和唯一的选择。相反,随着人们生活和就业观念的变化,到农村创业已经成为部分眼光超前人士的选择。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宽广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应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所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许多农村发展后继无力,到农村创业可以补充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创业能力,做好学校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有效结合

由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大学生创业时才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这使学生创业者缺乏企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经验[4]。因此,学校教育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业和创业成为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使大学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加强就业前的培训引导工作,做到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

对于有意愿到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创业前的引导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初步认知创业项目,从而使学生对农村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思想准备,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做好创业前的调查和预测。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清楚,主要是通过扶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不是当保姆,否则,大学生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此在创业项目上,应该采取自主创业与推荐创业相结合的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

(四)选择能够发挥长处的创业项目,尽量化解创业风险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目前仍有50.3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根本改变。因此,为避免和农民争市场、争土地,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所学专业,选择那些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例如,特种养殖、创意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营销和加工、物流、经纪等,至于规模种植,由于大学生比有经验的老农无任何优势可言,加上人多地少的实际,还是不宜进入。同时,要注意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可以实现知识互补,有助于创业的成功。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8

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来几年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从近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有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些小语种也将走向热门。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眉认为,近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

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

因此,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这一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将开始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普法教育人才,而这无疑是当代法学毕业生的“对口”去处。

农林类专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可以看到,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未来需求较多的将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另外,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创业。还有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积极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机械类专业前沿人才供不应求

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

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然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经济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

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人才未来几年需求量仍然热度不减。

另外,据2007年薪金收入调查显示,金融业整体薪金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排名靠前,金融业高薪引才。这与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和其不断调整及推出的增值服务有关系,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芳认为,要与时俱进,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拓宽视野,立足现代市场经济新领域,掌握现代管理学新知识,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医学类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在深化,而且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差。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艺术类专业过热了吗?专家指出,通过视觉来传达的艺术作品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4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尤其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较低。由此,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大环境下,探究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举措具有重要价值。

一、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诸多影响,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极为明显的是波及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首先就面临着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未来前景不明朗、就业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等问题。在不同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有所不同,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高校扩招的冲击。高校扩招带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受人才供需结构失衡影响增加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己达1297所,毕业生人数有765万人,占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如此庞大的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以及待业人数,导致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

3.用人单位存在用人结构失衡过于追求高学历的情况。较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没有本科生、研究生扎实,用人单位在选录毕业生时存在过于追求高学历用人结构失衡的现象,给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二、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1.部分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从提高就业能力角度来看,农业类高职大学生首先需要做好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性格特征较为合理的判断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业方向、就业区域、工作岗位,从而能够有针对的选择就业岗位。当前,部分农业类高职大学生职业定位存在一定偏差,集中表现为大学生过于理想的进行自我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能力、专业素养、职业稳定度不够,这与他们所追求的企业规模、求职薪金、职业上升发展空间是脱节的,造成就业过程充满挫折。

2.部分农业类高职大学生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相对较低。农业类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别大学生相比,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于自身因素,即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相对较低。主要责任在于学校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就业指导、政行校企四维联动合作效果实效欠佳,高职教育的特色未能在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得以凸显,学生既没有掌握基础性的专业知识,也未能在职业技能方面与其他类别学生相比占据优势。对此,高职院校就需要强化内涵建设、树立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来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部分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提高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当前用人单位选录毕业生关注的重要因素。目前,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大都是“95后”学生,备受家庭长辈的宠爱,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较差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寒暑假在企业进行的专业岗位实习、实训活动安排有限。这些因素同样影响着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提升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措施探究

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还牵动着党和政府对西部地区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怀。对此,农业类高职大学生、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则需要协同努力,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

1.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积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积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就业市场的调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职业规划设计,从而逐步提高自我综合素养;要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塑造;积极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利用学校、政府、企业提供的机会、资源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进行工学交替,实现自我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高自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2.高职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需要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院内涵建设。首先要优化农业类高职院校教育布局结构,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国家方针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来安排农业类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校企合作,依托工学结合等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工作。切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课程、求职简历、求职技巧、职场适应等讲座活动。再次,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行“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就业途径。精准帮扶农业类大学生就业及有效提升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需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工作,这既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又是践行党和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举措,同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政府及社会:精准帮扶多方拓宽就业渠道。政府需要进一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发展新经济,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适合农业类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戴艳,.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J].职教论坛,2014,(29).

[2]陶启付.基于人文素养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3]张妍,李勇.试论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做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

[4]邓峰,郭建如.高职院校培养方式变革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4,(5).

农学专业未来前景篇10

一、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现状及专业发展困境

本研究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县14所幼儿园的219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以下几方面对广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队伍结构欠合理,专业发展难度大

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包括年龄、教龄、职称、专业背景等方面。通过对教师年龄和教龄结构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1),农村幼儿教师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占据了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74.4%(其中20岁~30岁占37.9%,30岁~40岁占36.5%),这说明农村幼儿教师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对教龄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占据了教师队伍的较大部分(教龄在5年以内的占了半数以上),这说明受扩大学前教育办园规模的影响,最近几年新招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

对职称结构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2),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分布结构偏低,无职称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68%,这说明在广大农村地区职称评聘情况较差。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对职称评定的要求、级别名称一无所知。

对教师专业背景情况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超过半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入职前的教育背景以非学前教育专业为主,入职前的教育背景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仅占40.2%;入职后教师进修的专业中非学前教育专业仍旧占据了52.6%。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转岗教师占据着农村幼儿教师的较大部分,在219名教师中有30.1%为转岗教师,另外,还有18.1%的幼儿教师是从小学抽调来的支教教师。

(二)工作强度负荷大,专业发展成就感差

通过调查幼儿园的师幼比我们发现,14所幼儿园的平均师幼比达到了1:38,远超出全国幼儿园平均师生比的1:26。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乡镇幼儿园尚未在班级内配备专门的保育员,一些幼儿园甚至还无法实现每班配备两名专任教师的要求,这样的师幼比与教师配备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通过对教师工资收入情况的调查发现(见表4),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有64.8%的教师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处于整个社会经济收入较低的层次。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收入由财政统一拨发,收入级别与职称挂钩,大部分还能够享受绩效工资待遇;而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因自收自支使得教师收入与公办教师存在一定差距,也间接导致了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经济收入与超负荷付出的不匹配,不仅影响了幼儿教师在职业上的认同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专业能力水平有限,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大量的转岗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基本的认知;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极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教师过度关注与集体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发展,而忽略了其他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可以参照教材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然而对于教育教学实践背后的理论解释,以及如何观察幼儿并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并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性进行调查后发现(见下页表5),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意识与行为相背离,虽然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专业知识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表5中还呈现了农村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的愿望和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有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虽然明确意识到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却没有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还有个别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甚至将自身专业工作面临的障碍一味归咎于班额、班级人员配备、幼儿园设施设备等外界客观因素。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引领

随着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注重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级别通常有园级、县级、市级和部级四类。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至少都参加过一种类型的培训,详见表6。

在对参加过培训特别是部级培训的教师访谈中发现,培训对改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有较大帮助,但短暂的培训结束后,由于缺乏培训的跟踪指导机制,使得教师对培训中提到的理念不知道如何落实于实践工作,再加上缺乏园本机制的监督扶持,时间一长在培训中学习的内容基本被忘却了。另外,调查还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级别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基本一样。鲜有针对不同参培人群进行的对象化设计,培训内容基本集中在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提高上,形式也多为专家讲座、活动观摩和幼儿园参观,这无法满足不同培训对象在专业上的不同发展要求。

二、对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环境的思考

从对农村幼儿教师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一方面是内部主动发展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外界搭建的支持平台难以真正发挥促进作用。这使得我们在考虑搭建和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时候需要“内外兼修”。也就是说,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需要构建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补充和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培训部门和机构也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是真正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

(一)激活运行机制,开通教师补充“多元路径”

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抓好农村幼儿教师的“入口”渠道,研发和颁布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的补充政策,完善学前教师培育、准入、考核、评聘机制,实现幼儿教师补充的多元化的补充,而不能仅仅依靠中小学教师的“转岗”作为主要的补充渠道。首先,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定向培养政策,允许高等师范院校招收免费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定向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探索面向农村初中起点的“2+3”或“3+2”中专大专连读培养模式等。其次,建立吸引非学前教育专业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渠道,使得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另外,还应注重把补充教师的经验上升为政策规定,形成“国家政策法规——自治区政府意见——区直部门配套政策——市县具体措施——乡镇具体办法”的政策体系构架,出台配套的系列文件,从规划、标准、投入、体制、机制、管理、督导等多方面为学前教育师资注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创新管理办法,促进城乡和校际间“对话”

作为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县—乡—村”三级阶梯管理网络,全面统筹“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各县乡镇以教研部门、示范园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依托,以县级公办园和骨干教师为龙头,更大程度上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能够建设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幼儿教育科研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幼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从而有效改变目前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归属乡镇中心小学管理的模式,在源头上克服“小学化”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轮教支教制度的实施是一个能有效促进对话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办法,即县公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轮流或定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挂职支教,指导教学和科研;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定期到村级幼儿园挂职支教,指导教学和科研,充分发挥本地教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在幼儿园教科研的“领头雁”作用,以引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关注需求与愿望,教师培训应“因人而异”

作为承担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培养项目的教育机构,应在充分了解和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以行动研究为主、多层次多种类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搭建关注农村幼儿教师需求与愿望、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资源支持平台,切实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实效的专业引领。对于大量的转岗教师,培训首先应当激发其对幼教工作的热情,引导其通过自身努力把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针对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重构,在培训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将理论学习和自身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认真思考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哪些遵循或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应当如何改进;随后,再通过大量的实践将理念向行为转化,把培训的过程变成专业引领下的自我反思,并开发出适合转岗教师需要的培训资源包,采取适合转岗教师成长的帮扶模式,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与行动支持。

(四)基于园本模式,为教师成长“减负”

园外的教师培训虽然可以解决很多理念问题,但农村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诸多细节问题需要通过园本教研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培育要求幼儿园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即在团队中大家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彼此可以通过专业对话、自主判断和行动研究来驱动专业发展。作为幼儿园,一方面要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通过同行交流,指导教师进行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给予教师更自主的发展空间与更自由的选择空间,给予教师更贴心的激励和支持,为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与互动创造机会,从而使幼儿园与教师共同走上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幼儿园和教师“双赢”。

(五)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从“要我”变为“我要”

专业引领、同行交流和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有效途径。作为农村幼儿教师,要想提高自身地位,改变职业“窘境”,需要将一味追求外在支持转化为内在自律。教师发展的内在环境即主体自身的发展才是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需要把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将自身作为发展的主体,在把握自我、调节自我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的真正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自觉获取专业发展的动力,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从琐碎、无聊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从诸多的工作抱怨和烦恼中解脱出来,感受专业发展带来的思想变化、职业的成功体验,用自己的双手铸造职业生涯。

教育的使命是育人,育人的关键在教师,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明确认识专业重要性,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主动承担起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职责,而且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构建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够逐步推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真正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汪娟,王可.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析.教育导刊,2011,(8).

蒋平.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的解读.基础教育研究,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