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十篇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十篇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7:49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策略;旅游学概论;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9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44[本刊网址]http//

国发[2014]3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旅游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幸福感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优势。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支柱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是确保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往往创新能力也较强。《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发现、分析、解决旅游实践中的问题;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为其他旅游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现阶段,《旅游学概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如下几个问题:理论性的内容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以上三个问题说明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面都比较传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很难进行。鉴于此,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基础,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且很迫切。

一、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自我效能、自我调节、团队合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自我效能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认为思想和信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判断和期望即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强烈影响着个人潜能的发挥。Collins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高的孩子比自我效能低的孩子能解更多难题。

自我调节主要包括自我激励、认知策略、目标设置等3个方面。自我激励主要通过意志和动机影响自主学习。意志是学生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继续学习的保障,动机是学生想学和坚持学的基础。认知策略主要指学生遇到问题时所采用的应对方法,对的方法可以产生事半功倍,不合适的方法可以事倍功半,前者容易让学生有成就感,进而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设置方面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吃”的原则,目标设置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好,既不能让学生感觉难如登天,又不能让他们唾手可得。

研究表明,团队合作也将影响自主学习的结果。没有团队的协作,仅靠个人单打独斗,自主学习是不可能完成的。团队合作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

调查发现,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感到所学的知识无用,或不知道该怎么用。相反,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目标都很明确,知道如何学习,学什么。尤其是当所学知识产生效益的时候,学生所获得的成就感会促使其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通过对平顶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3个年级15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内容基本都来自教材,识记性的理论知识偏多;(2)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不足,兴趣不大,不知道所学知识对未来的工作有何帮助;(3)评价方式为传统考试,考题多为记忆性的知识。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评价方式均无法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无从谈起。

三、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支架式教学策略被业界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一个框架(即“支架”),让学生沿着框架一步一步“攀升”。“支架”要根据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它是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潜在认知水平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连续的概念体系,进而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发展。该策略主要包括5个环节:搭脚手架、情境体验(接收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多层次评价。本文以“旅游资源”一章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搭脚手架

学情和教学目标是搭好脚手架的基础。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深刻、不透彻,这就需要老师搭建深厚的“学科背景知识支架”以便连接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理论知识,“学科背景知识支架”主要包括学科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另外,支架的搭建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讲到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时候,除了讲黄山的云、东北的林海雪原、新安江的雾、黄山的日出等常规景观外,还讲了气象气候对农业、工业和战争的影响,最后展示了几幅台风、雪灾、暴雨、低温冷冻等图片,让学生明白气象气候除了给人类到来美轮美奂的景观外,还会带来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对于气象气候资源的利用要学会趋利避害,让它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并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大一时学生学过《导游基础》,对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有初步了解,但对旅游资源评价无任何基础。“旅游资源”一章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能力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会区分不同旅游资源,根据不同旅游资源特征将其归类,会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开发条件及效益进行评价;情感目标是指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资源保护观,环境保护观及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的审美层次不断提升,即由悦耳悦目上升到悦心悦意,直至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悦志悦神。

概念框架是建立脚手架的第一步,概念框架包括:旅游资源概念、分类、特征;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方法等。第二步是建立任务支架:(1)景区调查:到本市主要景区调查,每个景区包括多少旅游景点,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各有什么特征。(2)按照美学标准、社会标准、历史标准、市场保障、综合标准等对资源密度、资源容量、资源特色、资源价值和功能、地域组合、资源性质等进行评价。

(二)情境体验

这里的“情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上课的物质环境,也叫自然环境,要跟讲课内容的主题一致;二是指无形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既要契合讲课主旨又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体验是提高学生兴趣和自主性的有效方法。角色扮演和实地学习是最常用的情景创设方法。让学生扮演导游,然后到不同类型的“景区”(虚拟场景)给“游客”(学生)讲解景点的特点。成立虚拟旅游开发公司,让学生扮演规划师,走出校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角色扮演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走出来,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在情境体验中,老师要有意识地针对概念式框架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引导学生自我提问,即建立问题式支架,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三)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概念框架不断攀升。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完成的任务,并限期完成。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有待提高,提高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逐步引导,逐步启发学生,给学生布置任务并及时跟踪了解、指导学生的完成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渐被激发出来,最后,老师放手,学生独自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并能感受到独立探索的乐趣,进而让其成为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四)合作学习

独立探索阶段过后,学生带着成果或问题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合作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原来单向的师生交流模式变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师生、生生交流模式;使学生间的竞争关系变为竞合关系;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听者)变为主动参与(讲授者);使原来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本调查中,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就旅游资源调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经验和教训跟大家分享。该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多层次评价

自我评价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有效的自我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以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中;接下来是小组评价,小组评价更具客观性,更有参考价值,可以集思广益,发现个人评价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因此具有反馈和调节的作用,对组员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对教师教学具有导向的作用;最后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对以上两种评价进行评价,既要有肯定又要有建议和意见,并对学习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本案例中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开发条件分析、评价内容等,然后让学生之间交互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和建议。通过交互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然后主动查漏补缺,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评价他人成果可以增强学生作为评阅人的责任感。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2

[关键词]理论实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43-03

一、相关背景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实证的概念界定

实证与阐释二分对立是指社会科学中思潮、传统或范式的不同流派。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类似自然学科的研究框架,研究者把人看作外部的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理论和模式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事实与研究者的观察。阐释主义的研究更加依赖被研究者对其自身行为和情况进行的解释,因此阐释性研究者试图进入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归纳法。

理论实证主要是指通过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某一理论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概念阐释方法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和归纳法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

(二)近期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旅游发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在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时常抱怨国内很多发表的论文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这便是国内对旅游研究方法缺少科学探究的结果。不可否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中国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差距。谢彦君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陆林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国内的旅游研究综述文献已不少见,但专门对旅游研究方法作细致分析的却不多。

国内学者对近年《旅游学刊》发表的40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后,分析出中国旅游研究方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为定性研究,且主要处于传统定性阶段(即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作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具体方法大多运用理性分析,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野外考察获取资料。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成熟,现代定性方法(即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所占比例还相当小,资料来源虽有扩展(如网络、报刊资源),但仍不够广泛,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应用较少。定量分析方法在这五年内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研究不断趋于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接轨的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缺乏规范性。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研究方法还是以概念阐释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根结在于国内旅游开展较晚。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然以概念阐释的传统定性方法为主,缺乏规范性成为必然结果。在国外的旅游研究方法中,尤其是美国学者受经济学实证方法广泛应用的影响,使其在方法论上常以科学的理论框架做依托,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旅游研究方法在国外的进展与其社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应用比较

休闲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对的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这给开展休闲与旅游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一)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旅游研究方法的探讨,理论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关注更多体现在对研究方法进行方法论上的界定,对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进行甄别,对研究类型进行考究。其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包括研究过程要素的界定和方法论范畴适用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在理论体系构造中则较为匮乏。

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以及准备研究提案的过程包括九个要素,分别是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概念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确定研究策略、获得道德认同、进行研究、报告成果。

在这九个要素中,概念框架的设计与获得道德认同是国内旅游研究学者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概念框架的形成可以说是任何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很多研究中最脆弱的一个因素。一个概念框架的设计是贯穿整个研究的最重要线索和研究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依托。迈尔斯和休伯曼是这样描述概念框架的:“概念框架,它要么以图示的方式,要么以叙述的方式,来解释将要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的要素、结构或变数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由作者假设出来的关系。概念框架可以是简单基本的,也可以是精心构建的,可以是论述性的或是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因果关系型的。”尤其对于还没有科学体系的旅游学科在研究其相关问题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就更为重要。

获得道德认同是被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忽视的问题,剽窃、不尊重研究对象个人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研究道德的普遍原则包括:第一,研究对象不应受到任何伤害;第二,研究对象应是自愿参加研究的;第三,研究对象应该是在被告知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该研究。这些研究的伦理问题很值得旅游研究人员借鉴。

(二)旅游研究方法的范畴探讨

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分的后者。对于旅游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的方法论:旅游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目前的旅游研究方法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所使用的方法体系。旅游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跨学科的二分对立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方法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旅游研究适用的实证方法

1.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即文献形式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旅游研究以吴必虎、保继刚等学者最先开始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被广泛借鉴。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具有时空性,没有在时间轴上的连续研究就不可能寻找出旅游学科的根本性问题。文献综述为理论实证研究寻找出发点,为求真提供了一条线索。

2.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现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行为。这种大众行为加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时空特性,使新数据的总体容量过大,样本的不稳定性而导致误差偏大,从而使在研究宏观旅游体系时搜集新的数据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相关旅游宏观体系问题的研究上间接数据的应用和如何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以英国与澳大利亚为例,其常用的间接数据类型包括国民休闲情况调查、旅游观光业调查、经济状况调查、人口普查、管理数据以及文档资料。在我国可用于旅游研究的间接数据主要有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政务网中的旅游相关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管理组织的数据、文档资料以及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旅游卫星账户等。

国内的旅游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间接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但是国内统计尤其是政府统计数据较为严重的失真性往往令旅游研究学者甚为顿足,由单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其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3.观察法的实证应用

在休闲与旅游研究中,观察法常常被忽略,但由于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产生较为全面的数据,使其在研究微观旅游组织或局域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中可以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国外学者对观察法的种类以及其适用场合及观察法程序的十个步骤较为认同的阐述:选择观察景区,选择观察点,选择观察时段,连续观察还是抽样观察,查数频率,确定观察对象,把观察景区分成多个观察区域,记录观察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数据。

观察法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不常见的方法,但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良好特性,对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中。

4.定性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传统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即为概念阐释的方法。并注意定性研究时标准化、精确化等问题,尽量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的文章归为现代定性方法。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旅游进行研究过程中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定性方法,并使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作为辅助研究工具。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旅游研究中极为少见。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还处在传统的定性方法上,以概念性的、阐释的方法为主。

5.定量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情况分为基础统计分析(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研究过程中,将定量研究法与实证研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常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较最常见的是SpSS定量数据分析软件。而国内的研究在这方面的实用主要是这几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或评定系统,相对来说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欠缺。

旅游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研究,还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实证的方法。旅游研究本身需要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而旅游研究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准确的旅游统计数据。

现在的旅游研究、规划、策划,都缺乏科学、有效和充足的数据支撑,由此导致数据统计和经济分析不足,这与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身的先天不足紧密相关。尽管如此,定量的统计分析仍是实证分析法的根本,旅游研究应该注重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目前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概念阐释和理论实证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以传统定性研究为依托,后者主要是现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贯穿这两种方法的实证分析包括文献综述、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观察法等。

传统定性的概念阐释方法在认识问题初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只会让国内旅游研究在探讨何为旅游等概念过程中陷入僵局。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概念阐释这种方法的束缚,规范旅游学科概念,建立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旅游中发现的问题。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研究深入实践,研究依托实践,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在量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旅游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术研究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a.J.维尔著,聂小荣、丁丽军译.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7,(3):6~7.

[3]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框架[J].旅游学刊,1997,(4):31~36.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8~82.

[5]保继刚.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J].旅游学刊,2005,(3):7.

[6]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J].旅游学刊,2001,(1):17~21.

[8]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3):82~88.

[9]申葆嘉.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5,(6):11~19.

[10]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一)[J].旅游学刊,1996,(1):62~67.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3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地理标志内涵和特征的梳理,得到其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启示。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理标志的视角对湖南省隆回县花瑶景区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景区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四大基本原则和三大措施,为景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理标志旅游商品花瑶隆回开发

旅游购物是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最大的一项,也是附加值含量最高的一项,但同时却也是我国旅游消费结构中较低的一项。旅游商品被公认为见效最为显著的旅游创收领域,也是不断提高当地土特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农产品销售和农村闲置人口就业问题,拉动旅游消费,从侧面提升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和市场认知程度,并且有利于保存当地的地域文化。因此,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隆回花瑶景区为例,尝试从地理标志的角度来分析旅游商品开发和保护,希望对区域旅游商品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启迪。

地理标志的内涵和启示

(一)地理标志的内涵

“地理标志”的英文表达为“Geographicalindications”,有时候也译为“地理标记”。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牌货在内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第22条对地理标志的定义:本协议的地理标志,是指识别货物原产自成员方境内或其境内的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标志,货物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与地理来源相关联。我国在2005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为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与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能够标示产品的来源地和品质,其品质与其产地的水、土、气候、配方、工艺、制作流程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紧密联系,成为特定商品的信誉、质量、性能甚至凝结在商品中的人文因素的象征。

(二)地理标志的启示

通过对地理标志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显著的地域性。地理标志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地理名称,它可以包含国名,如法国葡萄酒,也可能包含地区名,如新疆葡萄干,还可能为地区内更小的地方,如景德镇瓷器(蔡宝刚,2003),这为景区旅游商品的命名提供了思路。二是特殊的品质性。地理标志除了该商品的身份特征外,还表明了该商品的品质特征。其品质特征由地域性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本质上可归因于其特殊的地理来源。三是高附加值性。与普通的商品商标相比,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还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具有文化价值。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选取

(一)研究区选取

湖南隆回花瑶景区地处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1300m。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8.6%,是西南地区极为珍贵的自然植物博物馆和基因库,有“花瑶文化活态博物馆”之称。本文选取花瑶景区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阻隔,该区域边界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岛屿”的某些特征,适合开展案例研究。二是区内民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外界影响较小,潜在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丰富。三是受地方政府的委托,笔者在此区域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当地瑶民、旅游开发商及文化站专家等进行了交流,收集了较丰富的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下文简称《国标》)对旅游商品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分类统计。然后与当地14户瑶民、虎形山乡文化站、虎形山花瑶管理处、隆回县旅游局等就旅游商品的开发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旅游商品开发的技术路线。

资源基础与开发现状

(一)资源基础

通过实地调查,本文对隆回花瑶景区的旅游商品资源划分为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及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音像制品和书籍五大类型。其中“隆回龙牙百合”和“隆回金银花”在200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挑花”和“呜哇山歌”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达到20多万亩,竹林面积230万亩,富硒农牧产品具有一定的挖掘潜力。总体来看,旅游商品资源类型丰富,特色明显。

(二)开发现状

调查区域虽然物产较为丰富,但总体来看旅游商品的开发却十分滞后,即使拥有两大地理标志产品,也未形成特色旅游商品,主要表现如下:

1.尚未形成真正的旅游商品。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景区虽然有着丰富的物产和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初级农产品,如隆回“三辣”(辣椒、生姜、大蒜)、隆回“四宝”(金银花、龙牙百合、尾参、苡米)、高山寒米、土猪腊肉、猪血丸子等,但目前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未能转化为商品。而事实上该景区旅游者的购买欲很强,但苦于市场上未有相对应的旅游商品。

2.现有的土特产品服务对象为城镇居民而非旅游者。通过对全县的调查,初级农产品方面已开发有辣油椒酱系列、金银花茶系列、饮品系列、三辣系列、龙牙百合系列、藤三七系列六大类产品。但从访谈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些产品的消费对象并不针对旅游者,更多的是为城镇居民服务,因此其包装难以符合旅游商品的要求,大多土特产突出其功能而忽视其文化内涵。

3.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比较有限。从实地调查结果看,景区内还未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仅在虎形山乡政府附近有零散的土特产品销售点。从管理处提供的资料看,全县仅有四家生产企业,且均为10人以下的作坊式企业,产品的类型有限,质量和档次均达不到旅游商品的要求,几乎没有专门从事旅游商品设计的人才。

旅游商品开发原则与措施

(一)开发原则

主要遵循以下开发原则:一是系列化原则。研究区内旅游商品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利用这些商品资源开发系列化的旅游商品,并在每个系列内进行细化和强化,丰富旅游商品体系。二是原产地原则。秉持原产地化原则,带给游客原生态感受,在商品材质及特色上突出旅游商品的原生态和乡土化,使其满足游客求土、求奇、求异的购物心理。三是创新原则。在旅游商品的开发过程中应突出创新,在设计、加工、包装中融入花瑶文化主题元素,从而增加旅游商品的特色度和新颖度。四是文化附加值原则。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旅游产品开发一样,要融入创新文化元素不断增加商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商品的审美、收藏和馈赠等方面使用价值,这直接决定了旅游商品的价值。

(二)主要措施

1.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与认证。一是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隆回花瑶的物产十分丰富,近期地方政府应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重点应放在农林畜产品、手工艺品和矿产品三大领域,近期应将“花瑶猪血丸子”、“花瑶腊肉”、“花瑶挑花”系列工艺品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二是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发四个系列的旅游商品,即土特产品系列、手工艺品系列、纪念收藏品系列和融合花瑶文化的生活日用品系列。其中土特产品系列主要包括以高山云雾茶、野生弥猴桃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食品,以金银花、龙牙百合等虎形山特产中药材为主打产品的中药材产品,以瑶乡腊肉、花瑶米酒为代表的民族特色饮食商品;手工艺品主要包括挑花工艺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在这些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要注意规划区域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设计,要在质量、品种、式样上下工夫,立足于游客喜好,融地方特色、价格经济、携带方便、保证质量等特点于一体。三是旅游商品品牌化,赋予旅游商品地理性标志。在旅游商品的包装及品牌宣传上,应尽量以花瑶为统一宣传形象,在认可的商品包装袋上统一印制诸如“隆回·花瑶”字样,统一并强化规划区域旅游形象,赋予旅游商品独特的地理性标志。

2.销售网点建设。主要建立四级销售网点:一是建设旅游商品专业销售中心。重点建设三个集中的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国际花瑶风情度假小镇大型购物中心、小沙江镇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金石桥镇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二是建立旅游商品购物街。重点建设和完善虎形山乡、崇木凼两条旅游商品购物街,在这两条主要的购物街道上出售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手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及特色地方小吃等。三是建立旅游商店。除了在以上购物中心和购物街设立商店之外,还要依托景区的旅游环线,在各村寨形成的旅游服务点上设立旅游商品购物商店,对旅游商店实行定点、挂牌政策,对定点、挂牌的商店施行不定期重点抽查,以规范旅游商店的经营活动,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四是创新销售方式。旅游商品的创新销售方式可以考虑三种模式:直销、网络销售和电视销售。

3.宣传与营销推广。由县政府主办、景区承办,在景区内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商品宣传和促销活动,如开展旅游商品概念设计大赛、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十佳旅游商品评选等活动,通过挖掘花瑶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资源,对区域的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的概念设计,针对各种旅游商品进行包装策划,要求能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同时,以挖掘民间艺术文化、丰富旅游资源为目的,按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推出新品的原则,保护和传承本地民族民间工艺,挖掘和锻炼一批不同类型、各个层次和各有所长的旅游商品能工巧匠,同时也为区域旅游商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储备人才。通过这些活动,推动规划区域旅游商品的进一步发展。

4.加强对旅游商品研发的扶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上要扶持旅游商品发展,首先需要建立集研制、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商品基地。其次需要建立旅游商品管理和策略研究机构,对区域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和销售进行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监督旅游商品质量,协调物价部门制定旅游商品价格,规范旅游商品市场行为,并不断探索和开辟区域旅游商品开发的新道路。再次政府部门需要引导、鼓励一切有创造能力和愿望的企业和民间艺人积极投入、开发,实行税率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同时可以考虑建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奖励为繁荣区域旅游商品开发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

参考文献:

1.钟志平.旅游商品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蒋冰华.旅游商品的特点和分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朱孔山.临沂市旅游购物品的设计与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

4.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5.陈胜容.“旅游商品”概念内涵之辨析与定义[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

6.窦志萍.云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学术探索,2007(3)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4

关键词: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从文化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景区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旅游在到达景点之后。不注重景区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景区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相应的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业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更占优势。这是因为旅游业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占优势的。

低碳经济

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都采用的是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越来越大,气候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局势并未得到缓解,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反应的背后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本世纪之初,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就已出现在英国政府《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发展的白皮书中。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涉及到生产模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化革命,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业,即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种旅游虽然不似传统的旅游那样给人一种奢华、享受的感觉。却在艰苦中向游客们渗透着环保知识,促进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着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这种旅游及满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的需要,也保持了环境的承载力,未来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低碳旅游”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2009年5月丹麦哥本哈根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游及旅游业”报告上。调查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光运输业就占了2%,纯旅游业所占的碳排放量占到3%。可见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低碳旅游还在研究之中,还没有权威性的定义,本文介绍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以便对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刘啸认为所谓的低碳旅游,就是借助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贯彻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形成一种绿色的旅游发展道路。这种形式的旅游业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和旅游项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意愿和质量的同时,对于旅游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减少污染的原则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模型的建立,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学者侯文亮将低碳旅游景区分为相对型和绝对型两种,所谓的绝对型景区建设模型是指不论是景区的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严格按照低碳经营的标准进行景区建设。而相对型的景区建设模型是指通过为游客提供体验式的低碳旅游项目,以降低景区的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护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目的。以蔡萌为主的一些学者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应该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形式,从而提高旅游的质量,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由于低碳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展低碳旅游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旅游业的时候更多的侧重于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而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旅游业与全球化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并作出了相应的量化衡量指标。如何利用国外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在建设“生态GDp”中的旅游业发展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旅游区概念模型

(一)低碳旅游景区的研究意义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开始倡导节能环保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绿色的发展道路。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很多景区早于学术界研究,已经开始在实际的运行中慢慢探索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道路。比如在四川贡嘎山燕子沟、南京夫子庙等就正在建设“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规范区”。因此,学术界应该尽快的为这种初级的低碳旅游模型提高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低碳旅游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模型

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的建设应该参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性文件和资料,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景区模型理论。在这种模型的构建中,既要符合当前我国景区发展的特点,又要为发展低碳旅游寻找出新的出路。

伴随着景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会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即景区发展会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在瓶颈阶段要想寻找出突破的方法,则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转型。这一模型就是适用于景区向低碳、绿色旅游转型的一种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实施则需要政府、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

这一模型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景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来的旅游运营模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实现景区的长远发展,必须突破瓶颈。改革景区发展的主要方式,从而向低碳化旅游转变。二是景区的低碳发展状态。对于景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评。综合考虑景区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和破坏程度等,为作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三是国家政策的外部支持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低碳旅游需要国家在多个层面的配合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比如说在排污税、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三点能够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推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由内在驱动、技术支持和政府响应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型(见图1)。

低碳旅游概念模型的评价体系构建

这一模型的建立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运行的,但是在现实旅游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因此,必须对于模型的各个方面进行指标化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这一模型在现实中有实现和存在的意义。

(一)评价要素选取的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中选取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切实反映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评价要素的选取,必须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来反应各景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势和不足,使其能及时的调整景区发展战略。再者,这些指标的评价标准必须与国家所使用的质量标准相联系,促进景区建设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评价的主要指标

这里我们将主要的指标规划进入两个系统之中,通过对于指标的介绍来了解这些指标如何控制低碳旅游的发展。

首先是资源与环境子系统。这一系统涉及到景区对于游客的承载能力和景区自然植被的更新能力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这里我们介绍三个指标:一是景观的资源价值。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这一指标包括了经典的历史文化价值、资源地域等各方面的观赏价值,是决定游客是否对景点感兴趣的重要指标。二是景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率作为一个新的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推崇,低碳旅游的目的在于减少碳排放量,植被覆盖情况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这一指标贯彻到低碳旅游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对于景区经济转型还是对于游客的身心健康都占据着重要作用。三是景区碳排放量指标。碳排放量越高,对景区环境的改善越不利。所以要定期对景区的碳排放进行调查,并在实际的操作中控制碳排放量。此外,还应该对景区的大气指数等级和大气污染指数作出衡量,良好的环境是游客选择景区的关键,保持景区环境对于低碳型旅游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景区的开发利用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对于景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执行低碳理念的行为进行考评,既保证景区的发展建设,又保证景区的发展步入低碳旅游的轨道。这一指标通过对景区的投资建设、景区清洁生产的投入、交通方式的改变等指标来衡量景区,促进旅游行业在开发利用景区的同时不脱离正轨,确保低碳旅游的实现。

再次,景区的人文指标考核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景区的员工、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的人文素质为考核对象进行。不管在低碳旅游的建设中,我们建立了多么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通过人来起作用。所以人文指标也是衡量低碳旅游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项指标中我们通过考核家庭恩格尔指数、员工低碳节能理念、员工参与低碳活动指数、当地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数,来衡量在低碳旅游对于企业和居民的影响程度。因为只有在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树立了低碳旅游的理念,才能推动这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评价方法

首先,应该对指标进行统一化的处理。我们知道在很多指标中它们的单位、数据方向都不是统一的,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必须进行相对化处理,将绝对值改变为可以衡量的相对值,从而对其进行定型化的分析。定型化指标考核中p代表的参与考核的专家的所选定的考核等级系数,n代表的是参与考核的专家人数。

其次,对于没有办法进行量化的指标,要参考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细化分类和定性,给出一定的分类标准。在很多调查中数据的给出并不都是可以量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选择相对容易定性的标准进行衡量,从而达到考核的标准。例如在对旅客的调查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您喜欢自驾游吗?答案只有两个,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对于游客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做的频率我们并不能够了解。如果单纯就这一方面进行量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其他问题的配合。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这一答案作出定性的分析,了解旅客对这一旅行方式的喜好程度。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5

一、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实施“一把手工程”

1、“一把手”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旅游具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双重性质,它与其它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状况关系密切,关联性极强。旅游经济的关联性不仅在于它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还在于它的发展不可能一花独秀,需要各业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一些社会事业范畴内的各项工作的支持。比如,文化、文物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社会文明(社会风气与道德)状况。改善一个地方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大环境是发展旅游必需要做的先导工作,社会环境的优良程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此外,还有动员群众及招商引资等诸项工作,都需要一个权威的、强有力的、能够有效协调的力量来统领指挥。因此,我国的旅游发展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是推动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我国国情,政府主导单靠主抓旅游的少数部门不足以承担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重任,必须有党政“一把手”的充分重视和亲自过问才能够有效启动和顺利展开旅游发展大业。特别在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的顺利程度和启动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一把手”重视的程度和推动的力度。因此有人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一把手”重视了才能引起全县各部门的重视,各部门重视了才能引起全县重视,全县都重视了才能人、财、物的有效合理调配。“一把手”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国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县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规律。

2、要形成“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重视表现在是否能够形成“一把手工程”。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一把手”仅仅停留在一般态度上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形成“一把手工程”。只有形成“一把手工程”才能真正把发展旅游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把手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抓好两个开发,一是抓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二是抓好旅游市场的开发。这两个开发相辅相成,要平衡对待,不能失之偏颇。

体现“一把手”重视的表现还在于“一把手”是否对本地资源有一个充分详细的了解,是否走遍了本地的山山水水。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旅游资源的调查、挖掘和规划工作。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首先要摸清家底,调查清楚本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分布、定位以及与周边资源的关系等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根据本县的旅游资源,来考虑适合开发什么类型的旅游产品,突出什么特色,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确定旅游业在本县应有的产业定位。调查要有崭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不仅对一般意义的旅游资源有所认识,还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河流山川、森林绿地、荒滩湿地、民风民俗、地方美食、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是旅游资源,特殊工业、生态农业、民间工艺、地方演艺、名人、名校等也都是旅游资源,甚至与本地相关的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电视剧、一本书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只要善于发现,巧妙利用,市场条件成熟,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变为旅游产品,来推动地方旅游的发生与发展。河南省在20__年在全省展开的旅游资源普查已经使各县在旅游发展中受益匪浅。目前条件下,县域旅游发展不仅对本地赋存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还要对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调查。如劳动力状况、群众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和热情、私营工商大户等等进行调查。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更有利于全面规划。

体现“一把手”重视的另一个表现是“一把手”是否有一个科学开发的态度。旅游开发应该是以资源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形成大产业为目的。

县域旅游发展还必须重视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市场开发一是要重视旅游市场调查,不能关起门搞旅游建设,必须依据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二是要知道怎样去开发市场。比如在开发市场的营销宣传中应该去宣传什么(旅游需求的分类:激进的旅游者;保守的旅游者)。

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确定一个龙头

县域旅游经济要重视市场,重视市场宣传,重视本县旅游地形象的打造。一个县无论拥有的旅游资源多与少,都要找出一个龙头(龙头可以是景区,也可以是节事活动,如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龙头既是发展旅游的工作抓手,使其可以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旅游发展,更是对外宣传的品牌形象。一个县的旅游市场开发首先面对的是你的愿望竞争者。现在的消费者都是单相思,你想他,他却不想你。要把你的目标顾客争取过来,先要能够打动他,吸引他过来旅游,并让人家记住你,还要让他替你宣传。这就要把你所拥有的最具特色的东

西拿出来给人家看,但不能拿太多,太多消费者记不住。被动记忆只能记住一到两项。人家不会像你一样如数家珍地说出本地旅游资源。另外,旅游地形象的打造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初期,旅游地形象以旅游吸引物为主,即旅游资源,让你的目标顾客知道和了解你这里有什么值得看、值得玩地方。发展中期以旅游产品为主,让你的目标顾客知道和了解如何去、怎样玩的问题。旅游产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的形式或是一条条旅游观光线路,或是一项项旅游活动,或是一些单项的旅游服务。旅游产品无论形势如何,其核心是服务,因此这个阶段应该着重宣传你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地形象以旅游地品牌(吸引物旅游产品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为主,主要宣传旅游地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大服务意识。如果说旅游是人们追求美的精神消费,那么这三个发展阶段就是由一个地方的一点美到一片美、由个别美到整体美、由小美到大美的营造发展过程。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到大美旅游品牌也就形成了。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大多数地方还都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因此每个县均需要集中力量打造一到两个代表性的、有地方特色旅游景区。当然,对一个县域来说,能有系列旅游产品当然更好,所谓多多益善。但就宣传而言,有一到两个代表性的景区就已足矣。一般游客对一地的旅游认知记忆就一两处景区,过多记不牢。只要一旦提起能让人起你这里就足够了。这就像少林寺之于登封、郑州、河南、中国;龙门、牡丹花之于洛阳;殷墟之于安阳,太昊陵之于淮阳;许世友、将军故里之于新县;红旗渠之与林州。代表性的景区选择一定要与其他景区的特色区别开来,特别是与较近的景区有一个较大的差别。旅游的吸引力就来自于旅游资源与服务的差异性和其市场的震撼性,所以,一定要尽力挖掘本地资源的独特个性与内涵,努力打造出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特色明显的旅游景区产品。

精选龙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谁不说咱家乡美”,“咬自己的指头哪个都痛”,但还是要舍得忍痛割爱(举例)。

龙头选择的原则应该是:资源的垄断性(阳朔的山水,路南县石林)、唯一性(平遥古城)、差异性(三门峡大坝:解放后第一坝、造就生态坝、富含文化大坝、能搞体验性旅游的大坝、美景映衬大坝、频繁引起争议的大坝、造就一个城市的大坝、一年混清两变的大坝)和领衔性(第一险、第一泉),市场的震撼性(恐龙蛋化石)、穿透性(少林、太极拳)和针对性(重渡沟)。

三、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1、树立大旅游的理念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

从产业性质看,旅游业是包括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产业;从产业规模看,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的市场繁荣,进而促进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从产业地位看,旅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从产业体系看,旅游业已从单一的产业分支转向全面的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要素与各类经济要素的结合更为紧密;从发展优势看,旅游业已从单纯的经济优势发展成为综合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旅游发展概念转变为现代旅游发展概念,从“小旅游”概念转化为“大旅游”概念。说白了就是摈弃单一的门票经济,构建以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大格局(香港例子、神农山例子)。

要充分利用龙头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关联度大,旅游经济不能是“门票经济”,应努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旅游品牌产品吸引人气,扩大综合消费,使旅游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比如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消费要素六大要素中,“住、行、游”是由旅游企业直接经营的,是游客的必需消费,而“吃、娱、购”超出了旅游行业直接经营的范围,涉及其他行业。“吃、娱”涉及饮食服务和文化娱乐业,没有超出第三产业范畴,波及面有限。“购”是指旅游商品消费。“购”涉及的行业最多,牵扯面最广,对经济影响最大。“购”不仅直接需要商业服务体系支撑,还需要工业、农业的支持和配合。购物消费既关联第三产业,又关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与三个产业都发生密切联系。比如,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生活用品、旅游文化消费品等工业品和手工制品由工厂或作坊制作完成,地方土特产、无公害果品和有机谷物小杂粮等农副土特产品由农业生产供给,旅游商品流通依赖着社会的商流、物流系统。“购”这个要素与宏观经济的关联程度最大。因此,在考虑进一步发展旅游,加强旅游对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时,应该优先把旅游商品开发作为下一阶段旅游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这是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的必然选择。当然,旅游还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尤其是远途旅游,越是远途的游客,差异性文化的吸引力越大。本地游客则对习惯性消费的文化产品和同质化的旅游产品有吸引力。有一个旅游专家曾调侃地说:旅游就是从一个住烦的地方到别人住烦的去玩几天。换一个环境去生活一段时间,除了自然的因素外,最大的因素是文化。

发展大旅游的核心力量和关键还是政府。政府要建立一套收益调配和补偿机制。这是发展旅游政府更高层次的主导行为。也唯有政府能够做到。

2、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搞好区域资源整合和合作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提高我省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县域旅游不仅要放在本市、本省、全国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也要放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来选准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特色,增强竞争力。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打造精品,与国际接轨;要把对内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搞好外引内联。做好这些必须加强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

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些特性,同时还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用,因此它对于扩大就业、解决区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改善社会环境、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都能起到很强的积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依托客源市场,依托人才,依托资金,依托技术,依托交通等等。有些时候,由于资源、市场的共享、共通,单凭一县本地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县域旅游发展的大业,必须得到县区的配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因而,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不仅能为本地带来无尽的财富,而且还会通过旅游的联动效用,将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3、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推动县域社会进步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必须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特别是要注重规划,注重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强调特色旅游经济。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关键是要有特色,这样才有生命力。三是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发展县域旅游经济要与改善当地软硬环境相结合起来,

共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发展。要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旅游作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地位,着力发挥旅游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创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济功能;突出发挥旅游在扩大社会就业、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要通过推动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机会和条件。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6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相关概念界定

1.1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8

关键词摩梭文化;泸沽湖;旅游开放度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5-0194-06

随着全球范围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旅游活动大规模兴起,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交流、文物古迹保护、社会和环境改善以及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文化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田敏,2003;Bruntetal,1999)。旅游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家庭结构等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影响(叶文,2006),还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这些方面的改变首先表现在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家庭结构上;此外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会以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到当地社会文化中,这无疑会对当地居民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李星明,2002;李祝顺等,2003)。

从20世纪以来,学者开始针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使之成为当前一个热点研究问题(Cerveny,2004)。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些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过程。在最初阶段人们主要是以定性分析描述为主,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型:游客类型模型、目的地居民激怒指数模型和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宗晓莲等,2004)。但是由于构建这些模型的资料不够客观以及前提假设的片面性,使得有些学者认为,尽管模型是完备的,但是无力应付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挑战(pearce,1996)。为了突破前期研究的局限性,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大量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用以细分、量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宗晓莲等,2004)。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开展:一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检测三个阶段模型并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二是研究不同群体对影响的不同态度,并试图找到影响居民态度的各种变量;同时在定性分析方面,从具体视角出发并综合多种研究方法(adams,1992),增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由于此阶段的研究以社会调查(主要是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克服了早期研究的过于主观和避免了研究对象过于宽泛、难以量化的问题,因此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成为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良好工具。

从研究内容来看,此类研究也经历了一个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扩展到跨学科、多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阶段。在最初的研究阶段,一般都否定旅游开发的价值,强调旅游的消极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了解到注重旅游地背景分析、强调整体性观点,在了解旅游体系和各个目的地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Getz,1986),是更好的理解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主位和客位、内部和外部的视角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说明问题(wall,1996)。由于旅游发展的程度与居民的影响感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Liuet.al,1986;Longetal,1990;perdueetal,1990),而且当地的旅游发展程度会通过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方式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感知。因此,在考察旅游发展程度对居民感知的影响时就不能从单一角度来考虑,因为这种描述只是衡量了旅游发展程度的一个方面,即旅游资源的流入,而忽略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开放的反映,即旅游资源流出的影响,例如游客类型模型通常是以游客人数作为旅游发展程度的指标,来衡量游客的多寡对居民感知的影响。所以构造一个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程度的指标,是研究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能使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经济开放度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放度的概念,试图通过旅游资源流入和流出来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的程度,并且结合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来定量测度泸沽湖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摩梭人传统观念带来的影响,以及伴随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哪些经济活动是影响人们观念的主要因素,从而加深我们对旅游和摩梭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处理好旅游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建议。

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

1.1.1研究区概况

泸沽湖流域位于川、滇交界处,分属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地理位置在北纬27°36′55″~27°47′2″,东经100°43′36″~100°54′20″之间。泸沽湖湖面东部为四川盐源彝族自治县所辖,西部为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范围。

泸沽湖周围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多民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摩梭人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个民族,约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80%,摩梭人约0.5万。泸沽湖流域云南部分隶属永宁乡落水行政区,辖山跨、普洛、蒗放、王家湾、吕家营、三家村、落水、竹地、里格、小落水、老屋基等11个自然村;四川部分属泸沽湖镇,主要包括直普村、木垮村、多舍村、博树村、舍垮村、山南村等6个行政村。长期以来,由于封闭的地理位置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摩梭人仍然保存着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习俗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誉为“东方的女儿国”,“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wen,2005)。阿夏异居婚也即通常意义上的“走婚”是形成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根本原因和条件,这种婚姻关系,不受某种法律、神权、族权或某种家规和个人的干涉和约束,男女双方阿夏关系的建立,完全是以感情和爱情作为基础的。母系为主的家庭中女子是家庭的核心,妇女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保证了家庭的和谐、稳定。

1.1.2旅游发展概况

泸沽湖区的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1992年泸沽湖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以来,从开放前的游客稀少(主要是个别散客和经官方安排的考察团)到现今众多的游客前往泸沽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摩梭人主要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4年全年游客总人数达20.25万人次;2005年仅五一黄金周7天期间,从宁蒗县进入泸沽湖的游客数量就达到3.4万人,旅游收入高达589.87万元。从2004-2005年间7个月的游客数量对比可以看出,旅游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比增加了5.6%人次。然而这种旅游业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以在云南泸沽湖流域的不同村镇的统计来看,大部分村镇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这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重都在90%以上,说明这些村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而有些村镇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以落水村为代表,2000年已经达到了56%(见表1)(宁蒗县统计年鉴,2005)。

1.2研究方法

1.2.1旅游开放度的测量

本文提出旅游开放度的概念,即用旅游地资源的流入和流出衡量旅游业发展情况。针对泸沽湖地区经济发展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特点,旅游地流入的资源可以用旅游收入占当地总经济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而流出的资源可以用从事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通过这两个指标值的大小来判断当地旅游开放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input=tourinc/totalinc(1)

output=nonper/totalper(2)

其中,input表示旅游开放度的流出程度;tourinc表示当年旅游业收入,元/年;totalinc表示当年总的经济收入,元/年。output表示旅游开放度流出的程度;nonper表示非农业人口数量,人;totalper表示总人口数量,人。

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因此这里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导致的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外出打工人数对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

1.2.2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我们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对泸沽湖地区的摩梭家庭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2005年的调查共包括12个村庄,105户摩梭家庭,其中有效样本105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家庭、收入和摩梭人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2006年在2005年调查的基础上,为深入了解资源流出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进行补充调查,主要了解人们从事非农经济活动情况,这次调查共涉及人口251人,其中有效样本为168份。

根据统计资料将泸沽湖地区按照旅游发展的不同程度分为几个区域,以2005年及2006年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来衡量不同地区旅游开放度的大小,主要从资源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考察。为了进一步了解旅游开放度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也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人们对摩梭传统文化和走婚制度的差异来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将人们从事不同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的观念进行相关分析,比较非农经济活动(外出打工)与农业经济活动对摩梭人对自身文化看法的差异,从而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出)的增加对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泸沽湖地区的旅游开放度

近年来,泸沽湖地区旅游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人们的收入来源也逐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向第三产业(旅游业)倾斜,由图1可以看出,在整个泸沽湖流域内有52.1%以上的家庭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在旅游业发达的落水村,旅游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的家庭数已经达到93.6%,其他村只有21.5%,这说明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比较高,而其他村的旅游开放度就比较低。另一方面,从人们从事非农业的经济活动的比例来看(见图2),落水村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要高出其他村非农活动人口20%,因此从资源流出的角度来讲,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也要高于其他地区。

2.2旅游开放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2.1旅游开放度流入方面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在此基础之上比较两个区域中人们由于旅游开放度的不同导致对传统文化看法的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落水村作为旅游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有23.1%的摩梭人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会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家庭的传统习俗,而其他地区持有此种观点人群的比例只有4.5%,非落水村的摩梭人中绝大多数人(63.6%)认为旅游对摩梭传统习俗无明显影响。在对摩梭传统文化核心――走婚制度的看法上,落水村中认为“传统的走婚观念并没有变化”的人口比例只占总调查人数的37.5%,比其他地区低3.8%,说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改变了人们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的看法。但是人们对走婚观念的看法在落水村和其他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别,持有“传统的走婚观念有变化”观点的人们在两个地区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开放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摩梭人的传统核心观念。[KG)]

2.2.2旅游开放度流出方面的影响

由于摩梭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摩梭人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习俗,阿夏异居婚是形成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根本原因和条件(周华山,2002),因此通过经济和家庭因素与摩梭人持有“走婚”观念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开放度在资源流出方面对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旅游业的开发改变了摩梭人的经济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或是出外打工,这不仅改变了原有摩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对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观念产生了影响。这里我们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比较打工人群与当地从事农业人群在摩梭核心文化“走婚”观念上的差别,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出)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3):摩梭人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是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会使用的语言种类,以及从事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因素对摩梭人走婚观念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在这里我们选择外出打工人数代表旅游开放度流出指标,由表3可以看出,外出打工与人们所持有的婚姻观念呈高度的负相关,这也就是说外出打工的人不赞同走婚,而是更倾向于结婚,而留在当地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则更倾向于维持原有的走婚传统习俗。

3讨论

3.1旅游开放度与核心文化

旅游开放度的增加尚未对摩梭文化的核心观念――“走婚”造成实质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摩梭人仍然保持着其核心的传统文化。通过105户摩梭家庭的调查显示,家庭成员婚姻形式只有阿夏异居婚(走婚)一种的占了47%,只有阿夏同居婚的为17%,只有一夫一妻制的为13%,另外,23%的家庭中有2种或3种婚姻形式并存,虽然这种变化体现了摩梭人的婚姻形式存在着向一夫一妻制转化的趋势,但可以看出“阿夏”异居婚的人群比例仍然占调查家庭中的50%以上。这种主体婚姻形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对摩梭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摩梭人开始有意识的关注自身的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阿夏”异居婚的作用。在以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落水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摩梭人的摩梭意识、自信与文化自豪感,胜过其他地区的摩梭人。越来越多的摩梭人意识到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是他们独特的文化,从而开始关注并研究自身的文化,这一切都对人们维持原有的婚姻观念有着促进作用。②大部分地区旅游开发的时间尚短,因此外界的种种影响目前不足以影响到其核心文化领域。从泸沽湖整个流域来看,大部分地域的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村镇的经济收入仍以农业为主,通过旅游而产生的外界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3.2旅游开放度与传统摩梭文化

虽然摩梭文化的核心――“走婚”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是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摩梭人对自身文化认识,而且这种影响程度随着旅游开放程度的加大即旅游收入的增加和从事非农业活动人比例的增长而增加。这主要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现代交通工具的运用,改变了泸沽湖地区与外界隔绝的局面,使得信息交换日益频繁;另外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也帮助摩梭人通过电视、电话、电脑等方式不断的接触外部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交流不仅改变了摩梭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在促进摩梭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传统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在旅游开放度比较高的地区相对于旅游不发达地区来说,大量的游客涌入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外部文化并与传统的摩梭文化相碰撞;而作为目前旅游相对开发比较慢的泸沽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摩梭人来说,这种通过外部接触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就会相对弱一些。这一结论与King(1993)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的消极评价比一般居民更多的结论相吻合。因而如何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摩梭传统文化的研究,协调两者的冲突,维持并发展摩梭独特文化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另外,外出打工作为摩梭人对外界的一种反映,在摩梭人的经济活动中逐渐显现出来。从它与人们婚姻观念的高度负相关可以看出,打工会改变人们传统的“走婚”观念,而且相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人群来讲,外出打工者受到的影响要更大些。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留在泸沽湖地区从事旅游业的人来说,外出打工的人往往是走出了泸沽湖地区,因而他们比留在当地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社会,也更容易受外界观念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更多的人外出打工、学习,使得当地摩梭人的教育程度和与外界交流的语言能力提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年轻人作为外出打工学习的主要人群,也是摩梭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摩梭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的使摩梭人本身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是在泸沽湖地区实现可持续旅游业发展和保护文化的重点。

3.3旅游开放度的探讨

在以往衡量旅游发展的程度时,人们通常以外来资源进入到本地区的程度来表示,例如进入游客数量或是旅游带来的收入增加等指标。但是,旅游是一个双向的经济活动,在旅游者不断进入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当地的资源也会因为旅游的影响而出现流出的情况。因此,提出旅游开放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分别从流入和流出的角度定义了旅游发展程度,从对泸沽湖地区实际分析来看,它能够很好的表示泸沽湖地区的旅游发展程度,而且从流入和流出角度来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由于旅游导致的居民感知的变化。旅游开放度概念虽然比较全面的衡量了旅游资源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但是由于它只是提出的一个较为简单的计量方法,有很多影响因素还未被纳入到这个概念中,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进一步细化这个概念的计量,从而更全面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开放程度。

4结论与对策建议

旅游业的开发对泸沽湖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旅游地地理和原有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形成了不同的旅游开放度格局,导致了旅游开发后地区发展的差异。虽然摩梭文化的核心――走婚制度尚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种地区不同的旅游开放度格局会对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旅游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旅游资源的流入(主要表现在人们旅游业收入的增加)会改变人们对摩梭家庭传统习俗的认识;同时从旅游资源的流出(主要表现为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数)角度来看,由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摩梭人对传统的走婚观念也有所改变。影响人们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看法,存在着众多因素,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出打工是影响摩梭人的走婚观念的最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保护摩梭文化,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摩梭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平衡。泸沽湖地区独特的摩梭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必须以保护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前提。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摩梭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出发,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多元形式的活动让游客深入体会到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游客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式的方法,建立当地人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从而调动人们自觉保护民族文化习俗的积极性。

(2)在旅游开发时,应该注意地区间的平衡。旅游开发造成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在短时期内看,旅游开放度较小的地区对保护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经济上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这种差距,从而对摩梭文化的保护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现今旅游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应该帮助他们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点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在政策上也应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予以扶持,

(3)给当地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外出打工会对摩梭人对自身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能使他们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从而增强摩梭人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对摩梭文化方面的教育,让年轻人在懂得科技文化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更进一步的了解自身的文化,以促进摩梭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damsV.tourismandSherpas,nepal:ReconstructionofReciprocit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9):534~554.

[2]Brunt,pandCourtney,p.Hostperceptionsof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9,26(3):493~515.

[3]Cerveny,LeeK.preliminaryResearchFindingsfromaStudyoftheSocioculturaleffectsoftourisminHaines,alaskaGen[m].tech.Rep.pnwGtR612portland,oR: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pacificnorthwestResearchStation.2004:144.

[4]GetzD.modelsintourism,planning:towards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J].tourismmanagement,1986,(7):21~32.

[5]KingB,pirama,milmana.Socialimpactsoftourism:Hostpercep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20):650~655.

[6]李祝顺,蒋艳.欠发达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89~93.[LiZhushun,JiangYan.ChangingofSocialCultureandmodernizationofSocialpsychologyinDevelopingtourismareas[J].Journal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2003,(5):89~93.]

[7]李星明.旅游者对发展中国际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4~256.[LiXingming,ZhaoLiangyi.theimpactsoftouristsontheSocialcultureinDevelopingCountries[J].Journalof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nat.Sci.),2002,36(2):254~256.]

[8]LiuJ,Vart.ResidentattitudestowardtourismimpactsinHawaii[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6,(13):193~214.

[9]Longp,perdueR,allena.RuralResidenttourismperceptionsandattitudesbyCommunityLeveloftourism[J].JournaloftourismResearch,1990,28(3):3~9.

[10]pearcep,moscardoG&Rossf.tourismCommunityRelationships[m].Kidington:pergamon,1996.

[11]perdueR,Longp,allenL.ResidentSupportfor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0,(17):586~599.

[12]蒗县统计局.宁蒗县统计年鉴[Z].2005.[StatisticBureauofninglangCounty.StatisticsYearbookofninglangCounty[Z].2005.]

[13]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40~44.[tianmin.ReunderstandingoftouristeffectsoftheSocialandCultureChangesinethnicCommunities[J].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03,23(5):40~44.]

[14]wallG.Rethinkingimpactsoftourism[J].progressin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1996,(2):207~215.

[15]wenZhang.tourismDevelopment:protectionandexploitation:aCaseStudyoftheChangeintheLivesofthemosuopeople[R].theworkshoponmekongtourismLearningacrossBorders,SocialResearchinstituteChiangmaiUniversity,2005,2~25.

[16]叶文著.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Yewen.ValueDimensionsoftourismplanningethnicCulture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ousim[m].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2006.]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9

[关键词]旅游保险;扎根理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1―0038―04

尽管我国目前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大国,但旅游保险发展却不尽人意。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了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实际却只有约10%至20%的收入,有8至9成的市场尚未开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理论界这些年一直对此进行着探讨,综合各家的观点,主要原因归纳为游客保险意识淡薄、投保积极性低、认识存在误区、对旅游保险缺乏信任、对保险公司的服务存在担忧、对旅游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旅游保险产品品种不丰富、投保渠道狭窄等原因。

这些归因性的判断虽然说都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但是观点的提出者的归因方法基本没有超出传统归因模式――观察现象、归纳总结、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使用一种新颖的理论――扎根理论,对中国旅游保险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一研究以笔者组织的一次当地一所高职院校保险专业学生进行的居民旅游保险意识暑期社会调查为基础,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当今中国民众旅游保险意识的制约因素问题。

一、扎根理论概述

扎根理论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有别于大多数学者迄今为止一直在使用的演绎研究方法。它是由斯特劳斯(anselmStrauss)和格拉斯(BarneyGla,ser)两位社会学者在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中提出的。

扎根理论之所以是一种新颖的理论范式,原因在于它摆脱了传统理论研究中常见的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论证观点的演绎研究方法,这种演绎研究方法的最大不足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结论在研究之前出现”的尴尬局面。扎根研究与此不同,它是一种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研究方式。具体来说,扎根理论是指研究者参与到研究对象的环境中,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获取资料的方法,系统、详尽地描述、反思研究对象的事实境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理论、提升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扎根理论强调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分析技术及例举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3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这三重译码虽然在形式上体现为3个阶段,但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需要不断地在各种译码之间来回转移和比较以及建立联结。

1,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企业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化)一挖掘范畴一为范畴命名一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对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进行界定,是为了确保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

2,主轴译码

在概念化和范畴化阶段,研究者将资料分解并指认出范畴,该过程对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炼,但最终得出的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而关系的建立是得出结论的必要前提。为此,要将各个独立的范畴加以联结,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

3,选择性译码

经过以上对范畴的典范模型分析,我们对范畴及其关系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在对原始资料、概念、范畴,尤其是范畴关系不断比较的过程中,扎根理论分析进入了第三个译码阶段――选择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整齐的过程。该过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

选择性译码中的资料统合与主轴译码差别不大,只不过它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

三、研究过程概述

本次调查中,笔者让学生在有至少一次长途旅游(超出本市及市辖县的范围)经历的群体中随机选取50个人,并着意选择了4位有过个人旅游保险购买经历的。要求被调查者用文字描写一下自己对旅游保险的认识。基于这一目的,对象的选择要求除了旅游经历之外,还要具备高中以上的学历水平,以保证这些被访问者能够理性地用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典型的扎根理论还有录音资料、面对面访谈记录等等,鉴于此次研究的内容比较简单的特征,笔者将这些方式舍去)。

将收集完成后的文字资料形成“资料库”,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可以依据扎根理论规定的研究程序对资料库的资料进行研究,形成研究结论。

研究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建立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开放性译码的建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开放性译码中概念的建立。开放性译码是一个从概念建立到范畴建立的过程。建立概念是第一步。概念是对原始资料中对研究目标有意义的观念进行初始加工整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进行通俗化语言向精炼化语言的转变(文章稍后我们将对不易理解的精炼化语言进行标注)。

概念建立实例如下:①原始资料中有这样一段:“我很喜欢旅游,旅游可以增加我的知识,丰富我的生活。我没买过旅游保险,但是我对它还是挺感兴趣的,以后可能考虑买。”从这一段话中,提炼出如下的概念:a:个人购买经历ib:感兴趣;c:将来可能行动。②原始资料有这样一段:“旅游吗,很好,我特别喜欢,但旅游保险,我觉得没必要,从没买过。买保险是为了准备出事,而旅游是一件高兴的事,谁还没出门就想着出事?不吉利!”从这一段中,提炼概念:a:个人购买经历*(*号表示已经存在的一个概念的对立面,亦即“没有经历”,下同),b:感性正面认识。(负面认识)。③原始资料有这样一段:“我长这么大,出门旅游少说也有十次了,还真买过一次旅游保险,不过也没出事,后来就没买过,我说不好是哪种原因使我放弃购买。收入不太高可能算一个,不过更多原因可能是对保险印象不太好。”提炼概念:a:个人购买经历ib:收入制约;c:保险良好印象*。

概念提取完后就要进行第二步――对概念进行归并,提炼出范畴。范畴是对概念的浓缩,反映出所有概念的本质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是主轴译码建立过程――这是一个对开放性译码中得到范畴进行归并的过程(见表2):

四、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1,概念特征分析

首先是概念色彩。基于本次研究的特定内容,将概念色彩分为正面概念与负面概念两类。不必逐个统计就可以看出,负面的概念占主导,这说明我国目前情况下旅游保险制约因素“质性”很差。需要说明的是,在经济领域对某一经济现象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并不必然负面因素居多,原因是开放性译码特征是“什么都可以说”。例如,笔者以前曾调研过影响购买健康保险的影响因素,“有必要”一类正面因素比“太贵”一类负面因素要多。其次是概念演变方向。概念一般在未来或长或短时间都会发生变化,变化有3种情况:向正面(我们期待面)演变、向负面演变和演变方向不确定。本次研究得出的概念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可以确定性地判断都会向正面演变。理由是中国经济一定会向前而不是向后或停止发展,中国法制会不断完善,保险企业等企业行为会不断规范等等。从中几乎很难找到方向不确定的概念,更不用说负面发展概念。

2,主轴译码的范畴分析

首先确定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特征。扎根理论研究中,主轴范畴之间关系有这样两大类:一是因果关系的紧密程度,二是范畴之间制约的严格程度。先看第一点。范畴间存在因果链条,但并非是按严格的单一路径,其中,“外部认知”、“自我认知”与“体验”具有“单一路径”特征,而“保险环境”、“其他环境”彼此之间就不存在这种特征(见图1)。再看第二点。既然存在因果关系,范畴之间也就必然存在制约关系,但是制约关系的严格程度不均衡。例如,“自我认知”对“体验”的约束比较严格,而“外部认知”对“自我认知”的约束不严格(例如,同样的外部舆论下,有人会选择买,也有人会选择不买)。还有表面看去或单纯逻辑推理看去约束严格,而实际却不是那么严格。例如“保险环境”对保险购买制约程度利用很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容易看到,在保险公司行为不变的情况下,有些保险销售很好(例如分红类寿险),而有些保险销售不好(例如旅游保险)。

其次,为建立最后一步选择性译码,还要对主轴译码中得出的范畴逐项分析。其分析程序是:该范畴的意义及特征提取――该范畴与前后范畴的关系――改进可能。

①自我认知。这是旅游保险购买活动产生的最直接基础,是“体验”范畴存在的前提。它兼有一个“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说,其他影响因素都要转化为自我认知,然后才能转化为旅游保险购买。这一范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认知”因人而异导致的高变异度,并且往往与学历、经历、职位等不能保持一种稳定的“正向发展”关系。在其他种类保险中这一现象就存在,在旅游保险中这一特征更为明显。这也就决定了自我认知的那些“前置”影响因素(外部认知等)的作用结果只能在总体推断情况下有意义,用于个体推断意义不大。从因果逻辑关系看,“自我认知”位于“体验”之前、其他范畴之后。该范畴改进不仅取决于其他范畴的改进,同时也取决于某些“内省活动”,例如受教育水平影响、修养的提高。

②外部认知。旅游保险中的外部认知首先与普通保险的外部认知关系密切,对普通保险的美誉度可直接转化为对旅游保险的美誉度,中间不存在“中阻”因素。以往的调查也显示,购买旅游保险或可能购买旅游保险的潜在投保人基本也是热衷于购买其他保险的投保群体。其次,外部认知虽然与自我认知相比变异较小,但存在一种滞后反应情况(哲学用语中被形容为“社会意识形成后的相对稳定性”)。另外,外部认知在我国现阶段对保险评价具有一种“负向放大作用”,即说保险好容易被怀疑,而说保险不好容易被接受。外部认知在因果链条中位于自我认知与体验之前,位于另外其他两个概念之后。改进可能取决于“前置范畴”的改进,但非常缓慢。

③体验。体验不仅是一种目的,而且是一种改变认知的手段。包括旅游保险在内的保险的一个特征是体验后形成负面认知的概率较大。原因除了来源于保险服务或理赔低于预期之外,也来源于投入与收益的“非物质型区配”――买保险大多最后只能得到一种精神安慰,不能获得实际赔偿,因为损失没发生。体验位于所有范畴的最后一个环节上。改进的可能基本取决于前置范畴因素。但需要说明的是,体验与自我认知之间会形成一种正反馈作用,好的体验提升正向自我认知,反之,提升负向自我认知。

④保险环境。投保人购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安全保障,但是购买保险也存在一种风险,就是不能获得预期的保障,我们将此称为投保人的“保险风险”。比较起来,旅游保险属于投保人“保险风险”比较小的一种风险,原因是旅游保险赔付多对应意外伤害,损害程度易见,损害原因明晰。所以,尽管保险公司的行为经常被社会所非议,但旅游保险环境却相对好一些,由此得到的推论是:这一范畴的“质性”好于一般人的想像。在逻辑关系上它位于其他范畴之前,与社会环境并列。由于社会声誉水平直接决定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展及效益,所以保险公司必然不断自主改进这一点。

⑤其他环境。与保险环境的作用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一,它的影响往往是最有决定性的,例如未来收入提高对旅游保险发展会起决定性作用(收入提高后,购买人多,还会形成一种相互效仿效应)。第二,实际内容比采集的概念更广,例如“法制完善”也属于外部环境。逻辑关系上其他环境与保险环境处于同等位置。由于牵扯社会多方面,改进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3,理论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上范畴基本涵盖完成目标的全部必备要素,据此,可以进一步进行理论构建:

旅游保险购买行为受以上所有范畴影响都很大,影响路径遵循以下模式:

各相关因素都存在改进可能,并属于一种自动的正向改进,但改进存在不同步的情况。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旅游概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向2017年及2017年后入学的学生,开始正式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此项政策被喻为中职教育的“国家标准”,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旅游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提供旅游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该学科理论性较强,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学生不够重视,教学效果有限。《旅游概论》成为旅游类专业的学考科目后,原有的教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考的需求。中职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摆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教师只有对《旅游概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更高效的教学解决方案,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分析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中职在籍学生参加,考核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考试既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又注重考查学生职业技能的实操训练。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加强中职学校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客观地衡量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学思想观念,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学业水平测试还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成绩作为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优异者,达到高等院校的招生条件,可以获得继续升学的机会,这有利于人才选拔。《旅游概论》是旅游服务类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该课程在中职旅游类专业学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二、中职旅游概论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学科理论性较强,内容重要但枯燥。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概论》内容涉及旅游地理、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学生要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知识,课程具有综合性、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内容比较枯燥。(2)中职学生学习方面存在困难。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不高,影响其进入中职学校后,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能力不足,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另外,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主动性和自制力较差,《旅游概论》的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3)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中职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弱,理论课学习需要记忆,内容枯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有“轻理论,重实训”的学习倾向。中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这种状况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旅游概论》的学习力度。另外,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是一项新政策,教师既要研究学业水平考试题型,分析《旅游概论》知识考查点,还要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4)教学设施存在问题。中职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部分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已有的教学设施更新也比较缓慢,不能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手段的落后,无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理论性强的旅游概论学科,教师单一的讲授,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知识。(5)中职专业教育体系之间缺乏共享与互动。中职学校之间,中职学校教师之间跨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会阻碍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中职学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就人才培养、合作教学等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校企互动。

三、应用学习科学理念改进中职《旅游概论》教学的策略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传统的学校教学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学习科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在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教育技术等共同推动之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专注研究教与学的跨多学科领域,将学习研究的焦点回归到“人”本身,探索学习的科学规律。学习科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研究“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来促进有意义、有深度学习的发生?”。笔者将学习科学理念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探究改进中职《旅游概论》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

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帮助人学习。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自己先要成为学习者,要与时俱进,理解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专业知识的迭代更新,学生的成长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旅游概论》教学效率的重要性,组建《旅游概论》教学团队,融合专业教师集体智慧,积极教研,达成共识,从而更高效、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中职学生面对学考,要设立学习目标并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学生从中专一年级开始就要认识到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清楚学考与取得毕业证、与继续升学的联系。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学习目标的设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与鼓励支持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避免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再次,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改革“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保留传统教学中的优势部分,剔除“满堂灌”的被动学习态式。在教学中,倡导“情境学习”“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活动实践”等主动学习模式,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生活、兴趣、体验联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前+课中+课后”

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互联网+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关注学习全过程,教师提供支持、指导、帮助的作用。“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将课堂向前后延伸,形成三个阶段:学生课前自学,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段融为一体,互相呼应,把学习自交给学生。(1)课前借助平台,自主学习,养成习惯。课前教师进行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师精心设计《旅游概论》课前自学任务单,制作微课或利用网络优质的视频资源形成课前学习包。教师将学习包到网络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学生课前自学,自学任务单可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学习测评、学习困惑等,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学习,培养自学习惯。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2)课中以学定教,学教互动,释疑总结。首先教师把学生课前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设计成为课中教学的依据,任务单的设计要从易到难,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挑战自己。教师课中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然后教师积极创设情境,主要讲解学生不会的、易出错的、想不到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最后对课堂教学归纳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层次结构,明晰重难点。(3)课后拓展延伸,反思评价,知识迁移。课后学生完成学考模拟测试题,巩固知识。连接外部优质学习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深度,如在学习中国旅游简史的旅游饭店时,教师将纪录片《饭店,在历史的转弯处》发到学习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既可拓展学生对旅游饭店视野,也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观看微课等视频资源。学生学习评价以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为主,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开展“研考纲,析教材”活动,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资源库

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是服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团队根据《旅游概论》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可从以下三方面建立资源库。(1)建立《旅游概论》学考试题库。《旅游概论》学考,实行一科两考制。试卷分为卷Ⅰ:合格性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等;卷Ⅱ:等级性考试,题型包括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所有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还需参加等级性考试。教师团队结合教材各章节内容占学考分值的比例,设计全方位覆盖考点的各单元专项试题和综合模拟试题。将选择题、判断题导入“问卷星”网络平台,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登入“问卷星”进行在线测试训练。简答题、论述题加入学生平时的单元测试、模拟测试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调整教学。(2)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视频资源库。课堂教学中,《旅游概论》教学信息呈现形式主要有五种:文字、表格、图片、动画、视频。从中职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分析,教学信息有“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动,动不如影”的现象。信息化教学中,以微课为主的教学视频,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资源。(3)建立《旅游概论》其他教研素材库。主要包括《旅游概论》教学方案、优质教育教学研究文献、历届学生《旅游概论》学考数据等。素材库建设要发挥《旅游概论》教师团队、旅游教研组和旅游集备组的力量,还要借助优质网络资源的素材,如名师工作室的共享教学资源。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旅游概论》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指教学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没有固定、死板的方法,贵在采用恰当而合适的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1)分层教学法。《旅游概论》合格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制评定,按当期考生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D级以上为合格,e级为不合格。等级性考试以百分制具体计分。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①目标分层,明确方向:教师详细解读中职学考政策使学生及家长充分了解,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本着自愿原则,确定中职学业目标,学生自己进行目标分层:中职毕业目标,或者继续升学目标。②学生分层,明确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学优生、B目标生、C学困生。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为a类;学习态度较好,对自己有要求,但学习能力较弱的为B类;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薄弱的为C类。③教学分层,明确要求。a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B类学生要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主动性;C类学生重在心理调整,多予以鼓励,增强学习自信。分层教学可以使各类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2)现场教学法。《旅游概论》现场教学法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走出去”指将教学课堂转移到相关工作现场,教学情景与工作场景相吻合,学生亲身参观体验工作岗位,可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走出去”可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如旅游饭店章节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学校校企合作的XX(福建)大酒店参观见习,学生获得饭店业的前沿资讯,见识各类服务设施,零距离感受企业工作氛围。“请进来”指将行业内的优秀专业人士请进课堂、请进校园,评价指导教学。如在公开课《旅游资源》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邀请业内人士远程参与课堂观摩点评;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开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3)课堂分段教学法。基于脑科学的人类记忆的“首因—近因效应”原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进入大脑的信息和最后进入大脑的信息在学习中更具优势。中职学校的课堂40分钟,存在头尾2个高效期和1个低沉期。教师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把重要的、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放在前15分钟进行,中间10分钟的低沉期,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和回顾,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安排在后15分钟进行,避免将2个高效时间段用于课堂管理。(4)“三分钟停顿”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隔10或15分钟“停一停”,先让学生两两配对或以学习小组形式“想一想”,然后“说一说”刚才所学到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点。“三分钟停顿”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从倾听状态转换到思考讨论状态,有助于学生及时总结。综上所述,随着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推进,教师对《旅游概论》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必要。笔者通过研究,从科学的视角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变革实践的最新进展,拓展和更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学习观和教学设计观,认识和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多种非认知因素。教师和学生彼此配合,共情、共进,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想,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学习科学的理念与教师团队智慧相结合,是提高《旅游概论》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主要模式。师生共同努力,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升师生素养,最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银华.学习科学视角下微型教学视频设计与学习效果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王玮.提升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