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十篇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41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1

关键词:个人思想品德;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29-05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运行的前提。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都要以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作为基础。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是在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都体现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总结,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我们从新的认识方法和思维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形上探讨,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关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

在哲学中,本质和现象范畴是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方面来把握事物的一对范畴。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的事物外部特性和特征,是事物外在的、比较易变的方面。本质则是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根据,是事物呈现外部现象的原因,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同本质属于同一级范畴,根据是变化过程的本质;如果从过程方面考察本质,那么本质也即是根据。黑格尔认为,本质是一切事物之实际存在和变化的深层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也就是说,本质不是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点,而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原因和根据。从人的认识方面看,事物的现象是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包括各种仪器和工具,因为其实质是人类官能的放大和延伸)所感知的,而本质则是事物现象之后的一种深层次的、不同于用感官直接把握的存在,是事物间接的存在。因此,列宁认为,“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对世界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概念。”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常认为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意思只是说,不应该让事物停留在它的直接性里,而须指出它是以别的事物为中介或根据的。事物的直接存在,依此说来,就好像是一个表皮或一个帷幕,在这里面或后面,还蕴藏着本质。”马克思也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也就是说,本质不是感官把握的直接对象,而是思维把握的对象。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阐述从“存在论”向“本质论”的过渡时,十分精辟地表达了人的认识从直接性深入到间接性的过程和必要性:“存在是直接的东西。因为知识要认识真理的东西,即什么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存在,所以它并不停留在直接的东西及其各种规定性上,却透过直接的东西深入进去,认定在这个存在的背后还有着同存在本身不一样的东西,认定这个背后的东西构成存在的真理。”列宁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认为这一过渡符合人类认识过程,表明人的“概念(认识)在存在中(在直接的现象中)揭露本质(因果、同一、差别等等规律)”的一般进程。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存在于人类有阶级以来的任何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样态,也是我们可以用感官把握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外部现象。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够成为人类有阶级以来各种社会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感官不能把握而必须用思维去把握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存在的根据,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所要探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实存的依据,即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之存在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应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稳定的、普遍的特性,这种特性贯穿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其本质就永久起作用,不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正如黑格尔所说:“事物中有其永久的东西,这就是事物的本质”。我们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大量现象的事实中,抛开一切直观的、直接的具体因素,抽象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方法与思维路径

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遵循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路径。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因此,我们必须寻找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科学方法和路径。黑格尔认为,本质通过关系得到揭示,“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而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的这种“本质”探索的思路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些方法是非常辩证的。在我们看来,黑格尔所谓的“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就是指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普遍联系,它要求人们要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然而,由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事物的本质究竟存在于何种关系中呢?黑格尔进一步指出,反映“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即事物的本质的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不是存在于事物某一方面的关系中,而是存在于事物的所有关系中,是事物自身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即普遍联系的统一。事物普遍联系的统一,就是事物的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这个范畴本身就是反映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关系概念,矛盾是一切真正存在着的事物的本质。列宁认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也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即普遍联系入手,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活动系统,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着手,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即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的特殊矛盾。这就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方法与路径。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虽然结论各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对立的派别:即“个人本位”说和“社会本位”说。前者认为,转化人的思想认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就是关心人、爱护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推进一定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可以说是社会成员逐步实现社会要求的过程;等等。后者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阶级利益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等等。这两种对立的认识由来已久,且都有各执一词的充分理由,并呈现继续争论之势。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在结论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一般来说,思维方法或路径的选择对人们认识的局限往往难辞其咎。这两种认识正是在认识方法与思维路径方面有失偏颇。具体说来,前者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双边的、具体的活动来考察;后者则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事物的联系,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的关系中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见,这两种认识路径都是各执一端,仅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联系或外部联系,而没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即不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联系来认识,这样得到的就仅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某个领域具体矛盾的认识,而非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矛盾。例如,仅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人”这个范围内,着眼的是人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矛盾推动下所呈现的各种现象,而不能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各种现象。而仅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社会”这个范围内,着眼的则是社会的某个具体领域(如政治领域、精神领域等)“实然”与“应然”的矛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矛盾推动下所呈现的各种现象。这就同样也不能解释,社会(包括各个领域)作为一种关系性而非实体性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现实的个人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够成为社会领域中的现象。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呈现在社会大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系统这两个领域,而由于人们只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某一方面的联系,那么看到的只能是其中的某一个领域。这就充分说明,仅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某个方面而非普遍的联系,只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种片面的而非全面的认识,当然是不能真正把握到其特殊矛盾和本质的。

不可否认,也有研究者将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结合起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联系去把握本质,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的生产方式制约,它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是做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人的思想政治的转化工作的社会活动。因而它是第二性的、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工具性本质和目的性本质,前者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实现意识形态控制力的重要手段,后者则表现为提升人性、促进人的发展”。但这些研究只是将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简单地机械地结合起来,而没有从联系的统一即矛盾中去把握本质。

当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总是一个不’断逼近其本质的过程,各种不同的认识对探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囿于这种局限性的认识,而必须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的特殊矛盾,从矛盾中去把握本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

在哲学中,矛盾就是两个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但是,仅仅承认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还不能把握矛盾,只有把这两种关系看作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才能形成矛盾的认识。正如列宁引用黑格尔的思想时所说的,“辩证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思维方法,它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关系的科学方法论。根据矛盾的思维方法,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关系的两个对立面应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其矛盾反映的应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与社会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决定了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这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可以成为一对矛盾中的两个既相反又相互规定的对立面。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来看,这两个对立面恰恰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内在的统一。

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联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存在就是源于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客观地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关系,这种关系是复杂的,也是有层次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则是基本关系,处于基本层次。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体现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统治阶级往往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抑制和消除有害于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以发挥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这不仅是维护其思想统治的客观要求,也是进而维护其经济、政治统治地位的客观需要。由于“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理论的人”,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去掌握群众,即实现意识形态个体化,也就出现了意识形态与人的思想品德之间的对立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重要方式,各个时代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不是用其意识形态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形成与其意识形态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品德,以支配人们的行动。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个体化,使意识形态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共同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就使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得以巩固和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可见,正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并与各个社会子系统发生联系。

就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联系和自身系统来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都是围绕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而展开的。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一定意识形态的认识与把握,思想品德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内化与积淀一定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的稳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因此,掌握和认同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品德,即实现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必然性需要,这就出现了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人的思想品德发展需要的重要方式,对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从对立走向统一。也就是说,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沟通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这些基本要素,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同一的、稳定的自组织的活动系统。

综上,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不仅存在于外部联系中,而且存在于内部联系中,成为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联系的桥梁和统一的基础。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得以存在的根据,就在于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关系。即是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个体化和个人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实现了个体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从而使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得以巩固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可见,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人思想品德的矛盾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在地达到统一,并使二者相互促进、渗透和转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人对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机制。马克思指出,思维的逻辑运动中存在着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导致具体的再现”_29]。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构成“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也就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我们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对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个“思维的逻辑运动”来说,还处于从思维的“感性具体”过渡到思维的“抽象规定”阶段,即从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抽象出“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矛盾规定。按照马克思关于认识事物本质的逻辑行程,还必须从“抽象规定”阶段过渡到“思维具体”阶段,才能达到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所谓“思维具体”,就是在抽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性的具体,是对事物的多种抽象规定的有机综合和整体认识,即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这个抽象规定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方法,遵循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的原则,再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自身这个“具体”,以逻辑必然性的形式再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客观地说,个人与社会(群体)、个性与群性的冲突,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几乎是永恒存在的。可以认为,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体现和调节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特殊性何在?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和调节的是个人与社会在何种层面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它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另一类是思想关系,它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受到社会经济基础和物质关系的制约。正如列宁所说: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那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调节的是个人与社会的思想关系。这种思想关系当然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且受到物质关系的制约,不过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而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2

关键词灌输思想政治列宁

近年来,灌输法因被当作一种生塞硬灌的方法而陷入被否定的尴尬境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出现了忽视和摒弃灌输法的倾向,灌输法一度成为人们指责的焦点。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灌输法“过时论”、“无用论”、“否定论”等;而实践领域即使有人坚持灌输法,其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我们必须澄清当前人们对灌输法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原则等的误解。

一、灌输教育的由来

1844年1月,马克思在《导言》中初步阐述了灌输思想。同年,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灌输”的概念。1901年,考茨基在《新时代》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社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地位及其任务的这种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假使这种意识会自然而然地从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那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1]从而进一步解释了灌输论。

1902年3月,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俄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社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3]因此,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总而言之,列宁使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真正理论化、系统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科学内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扬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灌输教育经常被作为一种传统的、落后的教育观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把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简单等同于机械“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我打你通”、“我讲你听”式的说教;等同于说空话、大话、套话;等同于形式呆板、言之无物、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把思想政治灌输教育这种非常必要的教育理念等同于简单生硬的意识形态的说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厌烦、拒斥、抵制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敢、不愿、忌讳灌输,以致在思想意识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或多或少地存在,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和主流地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和消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正名,并且要强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灌输教育必然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而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灌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原则,更不是具体的方式或者方法。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公民的精神文明要求与公民自身差距的矛盾。我们要运用社会主义意识来教化公民,使之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这个过程的本质实际上只能用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来概括。

三、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原则

这是灌输论的本质内容之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灌输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向客体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这就为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不良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要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明辨是非,坚持正面灌输,坚决反对各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倾向。

(二)坚持主体参与的原则

这是指灌输主体将灌输客体视为实现灌输目的的主体,充分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客体的主体作用实现灌输目的的原则。之所以灌输法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反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只把灌输者看成是能动的主体,而把灌输对象只看成是被动的客体加以改造,忽视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强压式灌输。而我们所说的灌输是外灌、内化的统一,应体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倡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灌输,从而形成双向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外部灌输与内部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灌输效果。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了的科学原则,当然也是灌输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明确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基本的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环境、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我们的教学设备、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灌输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观念等。

总之,灌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一,在新时期,我们要坚持灌输教育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新内涵。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2]《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3]《列宁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必要性 紧迫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16-04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维系和塑造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一项伟大工程。中国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在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拓展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从其产生到现在不过八十余年。今天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发展、丰富、完善、系统优化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因此只有切合实际地去做,才会有说服力、感染力,而离开人们的切身利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是一个关涉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协调物质与精神需求矛盾的问题。这也就更加突显了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国内。在今天,时代要求我们应当放眼全球,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尤其是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一、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其原因

(一)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

今天,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进程加快,任何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都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旧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仍就存在,而新的秩序又尚未建立;南北差距较大,东西分歧加剧,而西方大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力量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转嫁国内危机,对弱小国家进行武力遏制、经济制裁、奉行新干涉主义、移植和推销他们的意识形式和价值观念,企图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实行分化、西化和“和平演变”。而就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却引发了一场持续良久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全球范围的大讨论。亨廷顿在他的著作中认为:“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障”。而结合他在书中的论述及其逻辑不难发现,他是在宣传一种以美国为首的文化中心主义,以美国主导全世界,也只有这样才会消除所谓的“恐怖威胁”,而其根本实质则在于制造两种文化的对立、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在面临世界来自各地的不同信息时往往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思想混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控制的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大量流动的是宣扬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与自由价值观,以及指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意识形态的色彩十分突出”。因此,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紧迫的,而其意义是深远的,价值是巨大的。

由上述国际背景我们发现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适应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提升抵制西方推进的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的能力,坚决捍卫本国意识的独立和自主。2.重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重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和地位,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3.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但绝不放下本国本党和本阶级的意识主导权,与各种非主导意识做彻底而坚决的斗争。

(二)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内环境

新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在新世纪的开端,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当前在思想政治文化领域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所以要不断改变这种状况,要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注意坚持把对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进行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优良的社会公德教育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起来。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性时期;这个时期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进步;这一时期也是各种矛盾激化的高危时期,众多矛盾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有所淡化,在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表现得浮躁不安,各种社会问题频频发生。这一时期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而其实质就是两大文明的矛盾性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一对矛盾关系没有得到合理协调解决,才导致了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压力加大。其实这一时期我们在物质文明上的确值得肯定,但我们却为此而牺牲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文明。回首过去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似乎做得还不够,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必须针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我国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即从农业主导的经济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为主导的经济转型: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传统社会向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转型;以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再与世界贸易接轨;从传统的集权型社会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转型。这一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各行业失业人数增加,滋生蔓延,各类违法刑事案件增加,其中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一部分人的社会价值观严重扭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所以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的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国内背景,得出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内原因有:

1.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推进和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要发展反映这种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2.这是由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基本政策,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这是由中华民族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新世纪我们必须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统一祖国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

4.这是由当前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所决定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想政治面貌有所变化,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都有所滑坡,必须用思想政治教育洗涤社会毒素。

5.这是社会阶层日益分化、阶层矛盾日益加剧的需要,当前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差距扩大,思想矛盾也随之产生,只有把这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才能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原因,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就是事物产生的必然性,客观性和条件性。然而规律性却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去认识它,遵循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因此,对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渊源进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这段极富号召力的话语即是要求广大的无产阶级能时刻教育自己,增强无产阶级队伍的革命主动性、团结性,增强无产阶级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为了加强对无产阶级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和目标。而列宁则认为“我们应当积极从政治上教育工人阶级,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这里的“从政治上教育工人阶级”即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列宁认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列宁还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因为无产阶级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阶级意识,提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与批判揭露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在的正确领导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但在从1921年到1949年间,我们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为了使广大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从思想上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中国共产党从上到下展开了持久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关于这段时期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主要集中在的相关著作中,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矛盾论》、《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献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教训,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思想重新提了出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他明确指出:

“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围绕现代化建设来进行,才具有针对性,才能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发展,才会富有成效。要彻底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思想,树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造就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中发挥作用。邓小平“三个面向”是关于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面向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根本立足点;“面向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内在要求,“三个面向”战略思想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全过程。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则是顺势而发,以敏锐眼光洞察世界风云和中国的变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体现,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适应新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弘扬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纲要》要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群众道德性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形式、内容、手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

(二)树立正确的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富有,但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于是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纯粹多余,内容空洞、乏味、单调。诚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存在形式上的理论化,但绝非是所谓的空洞乏味,恰恰相反这些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相当的丰富。原理是形式里却是反映内容的形式,是内容借以实现的必要形式:而内容又是形式的内在表现和充实,是对形式的解释。试问人类所处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但这些都并非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且极富多变性最不易为人们把握,而如果不对其进行抽象进行理论提升,人们又怎能获得知识?如何解_、决认识规律?又怎能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而事实又告诉人们,规律性的东西在人们看来恰恰是最平常不过的了,但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从事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原则,所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目前世界上仍然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来说,他们对社会主义一直持敌对态度,社会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和破坏,进行同化、分化和西化,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第三代”或“第四代领导人”身上。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他们在斗争方式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铁幕”政策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借发展经济之名行“渐进式渗透”之实,所以人民群众应当认清形势,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沉着的判断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历史使命感,完成党和国家的艰巨任务。

今天的形势已经今非昔比,过去我们把阶级斗争提到很高来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而今天有一部分人质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完全没有必要。这种思想倾向的外在表现就是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对党和国家的疏离。这些不利的思潮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是巨大的,性质也是极其恶劣的。而对此有人转而责怪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不到位,于是这门学科和工作也就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也就是基于此,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荒废,它不仅关系到我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

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思想是关键,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保证人们思想的正确性、纯洁性,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精神状态,从而促进人和事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的放矢。同志曾说:“对任何事情要作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还要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不厌烦不粗心,耐心说服、细心教导、诚心疏导。“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所以就此而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可观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三)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何选择教育的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分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外乎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灌输一通,事实上他们仅仅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的一个点。我们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有广狭之别的。然而,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这两个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在使用。首先从狭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疑必须用党和国家的相关理论性的东西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容。其次在广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指与国家阶级政治相关的理论,而且还应当在更广的范围上推广、深化。其实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在理论界早就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而其中的“五因素说”

在理论界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位一体的内容是比较科学的,但也有待商榷之处。比如这五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以一个为主体还是两个?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深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认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映党和国家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无产阶级的意识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并由其中的先进分子使之深入持久地进行。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强大的思想意识,他们就能团结到党和国家的周围,以积极的热情和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所以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决不能搞多元化,听任错误思想自由泛滥。”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论”仅仅是一个理论基础而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眼界在拓宽。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特征来修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不是以此来束缚自己,用有限的内容去应对无穷的世界,尤其是处于不同思想层次的人们,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说明。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博采众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凡是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要把握好方向和尺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取得积极成效。

(四)正确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时限性问题

教育部透露,到2002年底,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达到90%,中国人均教育年限将达到8年,超过世界水平,位居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粗略看来这一成绩是不错,但同时也凸显潜在的问题。这里的8年受教育年限是属于一般性的扫盲教育侧重于知识的普及。而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则不是一两年或者可以解决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提升思想认知水平,所以就此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限应该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长期开展的育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而是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文化的核心凝聚力正在弱化”,这里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换言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退化和边缘化,而要扭转这一颓势只有长抓不懈,要尽可能的延长思想政治教育的年限,“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然而,对于什么是教育,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而其中就有一个关于教育时间的问题,是十年还是二十年众说纷纭。这样的问题在我国才开始提出,而在国外尤其是在西北欧国家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终生教育。所以就此而论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是终生的。

对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限性的认识。

1.思想政治教育是侧重于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因此,这绝不是“三下五除二”可以解决的,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是一项关乎人的命运和切身利益的系统的伟大工程,是一辈子的事情。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而这一特性的获得需要公民不断地政治化。

2.一个国家的强弱程度往往与该国国民的政治道德素质的高低,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一国要能更好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化或政治社会化是必要的,这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今天终生教育已形成机制和趋势,从个人出生到死亡,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无不提倡学习,这也是党和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4

[论文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新挑战的一项具有创造性地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重要环节。

高校作为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前沿阵地,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为着力点,开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环境的全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面向国内”。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产生了变化,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必须注视国际环境。这种时空上的改变,是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视的现实环境。

(2)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在众多的网上用户中,青年学生的比例高达30%,上网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赢得学生,成为学生获得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是一种交互性较强的工具。在丰富的信息网络中,大学生通过点击相关网站,可以自由地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根据需要寻找有关的信息,浏览的自由性得到技术保障,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此外,还能主动使用电子邮件等方式,迅速与信息者取得联系,能够与教育者直接进行“虚拟对话”,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十分明显,网络交互机制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主体化意识越来越强。

(3)教育载体的信息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注重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观点内容较多。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动态性的信息库,与传统的电子传媒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更强。二是信息容量大,可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深入了解的需要。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将教育内容以信息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教育载体的信息化特点十分明显。

(4)教育关系的虚拟化。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所谓的“网络社会”或“虚拟社会”,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时空。在这个自由时空里,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是针对一种现象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受教育者可能是一个,或是无数个,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或分布在世界各地。对受教育者而言,不必面对直观的说教,所面对的仅仅是一种信息,而在这个信息的背后,可能是一个教育者,也有可能是若干教育者。没有教育者的主动思想攻势,有的只是受教育者对信息内容的自主认同,这种教育关系虚拟化特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5)教育信息的复杂化。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导致其对信息内容缺乏必要的约束力,网上的信息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第一是网络文化侵略。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大肆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道德文化的冲突。第二是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祥和与善意,一些国家和组织通过网络恶意的反动信息,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攻击政府,破坏其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第三是传播色情信息。因为色情信息、色情服务在某些国家是法律允许的,通过信息的方式进入互联网,传播到网络的每一个角落。第四是虚假信息,搞恶作剧或进行网络犯罪。教育信息的复杂化特点,给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大了难度,也给受教育者的识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应该把握的重要环节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的传播等问题上,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的人赞成,有的反对,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分析,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分析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发,分析网络文化的本质,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分析网络信息的性质,这样就不难理清思路,确定对策了。

(2)深入研究网络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前提条件。网络既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园地,也是我们用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式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媒体,网络比广播、电视的发展速度高出数十倍,而且时至今日,网络的发展速度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远程教育、无线电上网和新一代互联网——高速互联网的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征和发展的脉搏,才能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3)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虽然是在校园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这只是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几个重要的“点”。这些“点”,不能代替校园网其他众多网站和难以数计的网页,因此,在建立这些“点”并不断扩大其影响的同时,还要建立对校园网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管理的机制,使其他网站和网页都有助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有“点”、“面”结合,才能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网络技术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应用网络的领域也在向纵横两个方向深入,今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还会形成新的特点,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因时制宜,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5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载体

一、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实名博客

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的特点,为师生发展交流提供平台。基于这种网络日志型的载体,辅导员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及时发表相关内容和探索性文章,把自己关于对工作的一些感想和对学生的期望写到自己的“博客”空间里,与学生共享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心贴心的温馨,才能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博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便于形成学生朋辈群体的自我教育环境,成为当下师生交流的新平台。

辅导员实名博客,它的优势就在于作为交互媒体,对主体来讲,客体是不确定。而对于受益对象,与谁交流,怎样交流是学生作为客体的选择,这样就增强了客体参与互动的主动性。建设实名博客要坚持导向性、创新性和同步性的原则,发挥名师博客的示范作用。较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大学生在网络上反映出的思想更为接近本色。网络学生更容易彻底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和想法,真正实现与辅导员的主体交互。这样的交流形式十分适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性――QQ和信箱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学校通知的下达和学生意见的上传,都可以通过辅导员来完成。在网络思政载体中,QQ和信箱在信息化的传递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网络思政教育载体的特点在于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发送学校事务通知,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咨询、指导服务,排除思想隐患,解决实际困难。

QQ和信箱之所以能够成为信息化传递的首选工具,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参与QQ和信箱沟通的主体,双方都是确定的。因此对于双方而言,获得信息是使用此平台方式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发送调课通知,我们不是简单地“某某课程调到某时间上课,教室在哪”,而是尽可能将调课原因也写上,同时对因上课时间变动而不能来上课的同学做思想工作和补救措施。同时,在节日里还发送一些祝福的话语,如国庆节和中秋节。建立辅导员QQ群,采用你问我答形式,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业指导工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点之一,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QQ群和邮箱,开展毕业生就业心理、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毕业生择业技巧等专业指导,同时积极与招生就业处及用人单位合作,及时公布工作需求信息,为众多毕业生提供了满意的就业信息。同时,在对毕业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低年级的学生也会介入到信息中,无形中克服了以往对毕业生突击进行就业指导的弊端,将有关就业的指导及就业趋势的信息,通过网络向关心就业的低年级学生进行了渗透,使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飞信

目前,90%以上的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短信成为学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飞信这种网络思政教育载体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及时性。例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飞信及时通”,将学院及系部新闻、通知等重要信息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及时通知到学生干部及广大学生。同时针对毕业生特点,将重要的就业信息及时通知到每位毕业生,这一举措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例如汶川地震,学生第一时间从系团总支手机短信中得知了这一消息。这一举措就是一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团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次新尝试,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开通飞信业务,与广大学生随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重大事件及话题,及时向同学们传送最新消息,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社会资讯,节省了上网查阅的时间。辅导员也可以随时提醒同学们要刻苦学习,积极参加举行的活动,团结友爱,搞好宿舍卫生,认真做好每件事。另外,同学们还可以与辅导员交流生活、感情中遇到的问题。

四、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班级论坛(班级网站)

通过建立网络班级,让学生建立网络归属感,在网络上把学生组织起来。例如,某网络班级,同学们可以在上面发通知、讨论班级活动、投票等,这种网上集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主页,每个成员都是网上集体的建设者,提高学生参加班级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使班级事务更加公开,更加具有民主性。另外,班级论坛也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途径。一旦掌握了网络舆情,建立了学校、师生沟通的平台,能起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效果。其次,把积极的内容渗透到生动的网络班级中去,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例如我们在班级论坛上发表学习五四讲话精神等引导性帖子,每天学生跟贴,达到辅导员与上网学生的交流互动效果。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各抒己见,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刻的教育。

五、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性――网络专栏

网络专栏实际上就是主题网站开辟的特定板块,这样的板块将会给网页浏览者提供集中、流动性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针对当前工作的某个主题,建立一个辅的开放式的栏目,利用网站中的课件或已有资源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网络专栏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站实用性、互动性的重要媒介。

可是目前网络专栏访问量少,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日益明显,我们应当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从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遵循导向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主题网络专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开放办网,增强活力,加强正面引导,强调网络的互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网络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例如以网络为载体,为让在校学生了解党史、党情,吸引学生主动靠近党组织,加入党组织,同时为有志加入党组织的青年学生提供学习入党知识的平台,我们创建了“党校在线”板块,上传《》、《党史》等党的重要纲领及基础知识,明确在校学生入党程序、入党条件,同时开展入党服务,将《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个人自传》的写作方法与范文提供给学生。同时,注重党和国家政策的学习与教育,定期根据国家形势的变化,上传大量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载体和手段,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过去那种“嘴喊、腿跑、手抄”的体能型,“以时间换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所需。当务之急,全面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采用各种类型的教育载体,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常丹.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平台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

[3]夏晓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4]陈根方.高校思政网建设的需求信息分析[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3(8)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15―05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客体属性的交接点。它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总是以一定形式的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呈现出一定的表现形态。这就涉及一个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类型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其主要价值分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一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具有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净化价值。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完成它的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与社会意义,具体表现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第三种观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具体对象的作用而言的,因而又可以划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管理价值、生态价值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理论界的主要观点为:“①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个体现代化人格素质。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个体的生存、发展以及完善人的内在素质。③开发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人的社会化,帮助个体提高适应能力,塑造精神家园。④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研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指出个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是外在价值。

关于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认识,我们认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除了分类标准值得商榷外,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个人发挥全面作用还是集中于某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关系。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分是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还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特性来说。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又是什么关系。

下面就这些问题,试着做一回答。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范围问题

从上述所列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认识与界定范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覆盖范围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全部。这种认识固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是却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范围、思想政治教育之作用扩大之嫌疑。

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其本性与实践对社会及个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但这一满足更多地指向于精神,并且带有政治特性。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具有意识形态灌输的任务,无需争议。没有这一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确有作为教育的一般价值,但是如果它不能以其政治特性,以其实践活动,巩固或改变人们的思想,达到教育者所设定的政治目的,那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具体而言,对社会等群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及其实践合乎社会群体的需要,而这一需要更多带有政治色彩。对于阶级、政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培养阶级、政党所需之人。对于国家、社会而言,维护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是其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即使有的国家故意淡化意识形态,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对民众教育之首任,但国家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的一致性,仍然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浓厚的政治特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对于社会所需求的稳定、有序发展,甚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可以无限大,也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特性被抹杀。对民众进行这样的教育仍然是阶级、政党、国家出于维护统治,实现统治长久化之考虑。也就是说,虽然表面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产生了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管理价值、生态价值,但是这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特性发挥的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效果。

同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之间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指向个人发展的全方位,而更多侧重于对人的政治社会化需求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主要指向人的思想,或改变,或巩固,或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道德提升、思想感化、精神建构都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实现着人的全面发展,它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认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由此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或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如同教育一样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则成了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过程中,以精神引导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精神与思想的引导式教育具有浓厚的政治目的性。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从民主的观点看,一方面,政治本身即是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过去只局限在特权阶层的政治与教育(柏拉图心目中的伟大理想),它是全民族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政治的基础,或者反过来说,政治铸造了教育以超政治的理性特色,其结果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出来,政治以公开的形式进入个人的私生活中。”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经由无声无息的潜入和影响,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感化,加速受教育者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促使其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系

这实际上涉及一个价值与功能的问题。价值与功能具有内在联系性,功能得以发挥,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就产生了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价值是事物的功能对主体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价值与功能不是一回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功能则是一个实体范畴,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属性。价值的产生取决于事物与主体的关系,而功能则取决于事物本身。

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价值与功能的关系与上所述一致。人们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中,之所以会单一地从客体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对价值与功能的关系认识模糊,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之间划了等号,从而把功能的实体特性作为了价值的关系特性。正是由于这方面认识的误区,人们才机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j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等。事实上,事物具备了功能,如不与主体需要结合,功能就不能实现,价值就不能产生。并且同样的功能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作用不一,价值不同。诸如: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输意识形态,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这对于任何国家、任何阶级而言都是适用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则满足了其夺取或巩固政权的需要,产生了价值,但对于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而言,则只具有消极作用,甚至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就不可能形成价值。反之,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由此可知,功能有正负之分,而价值没有。“价值是积极的、主动的、自为的。而功能却是消极的(虽然从它的存在方式――对其他事物产生作用――来看是积极的)、自发的、自在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负功能、零功能,而价值只有正向意义,即只是肯定意义或积极意义。有的学者指出按性质作用分,思想政治教育有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正面价值,简称价值,即对主体的正当需要有肯定作用的价值。负面价值亦称无价值或否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起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价值具体指两个方面:一是无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其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没有起到作用,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二是否定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起了消极有害的作用。”的确,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出现或促进、或妨碍、或无效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情况,但这只是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问题。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正功能发挥作用之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得以产生。试想一下,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他们都是将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的,这实际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的前提。这一需要只可能是力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而不可能是其他方面。

三、关于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目前,人们对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认识主要是从人作为主体的角度出发,认为指向人本身的是内在的,而指向人本身之外的则是外在的。但事实上,人是主体,社会也是主体。按照此逻辑推理,倘若以社会为主体,那也可以将社会价值称之为内在价值,将个人价值称之为外在价值。

也有人认为将个人价值归为内在价值,是对个人价值的重视,是对过去“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只是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较少谈到它的个人价值,即对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个人利益的实现,对人生的实践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这一现象的一种反思与纠正。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过于重视与对个人价值过于漠视,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这是因为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者就不会注意到受教育者个人的利益需求,而当教育对象感到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给其带来利益,不能满足个人需求时,自然而然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东西,置之于身外,主要采取或敷衍、或逃避、甚至对抗的态度,进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之嚣张。正是认识到了过去的失误,许多学者认为“今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态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利益的取向。人们对于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而对跟自己无关或于己不利的事情就不愿意去做。这是一种现实,也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这一现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个人价值提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外来的甚至是强加于人的东西,它并不与人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相违背,而是相一致的。接受教育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权利。人不仅需要接受实用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也需要接受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那种认为接受知识技能的教育是一种权利,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义务的想法是一种误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对过去错误行为的一种纠正,但重视个人价值,并不是否认社会价值,更没必要以“内”、“外”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区分。

事实上,从一定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划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但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称谓与划分,既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地位轻重的比较,也不是以主体为标准划分的,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活动与现象的事实出发,通过分析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而做出的价值判断。思想政冶教育作为活动,本身有主体、客体之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要素对教育者与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都会产生满足关系。由于教育者往往是社会利益的代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动者,而教育内容等要素又可一并归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故这里的价值更多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多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满足关系。当然,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价值已经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身所研究的范围,这种价值是存在的,是其他的价值形式,不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行列。与此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在外部也会与社会及其组成部分发生一定的关系,产生价值。这样,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外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难发现其有内外价值,内在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价值问题,它更接近于个人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它更趋向于社会价值。当然,内外价值这一判断本身值得研究。因为内外之分只是针对一般性而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有内和外之说。个人价值有内外,社会价值也会有内外。也正是基于内外价值划分的不确切性,我们更倾向于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称谓,而不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概念。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的地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会形成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对群体都会具有意义与价值。目前,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瓶颈,不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无价值,价值是否可以分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问题,更多在于如何把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及其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关系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全面理解,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关系,首先需要我们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要避免将社会与人对立起来。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由人组成,离开社会谈人不对,离开人谈社会亦不对。人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社会,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要保障个体的利益;个体有自己对社会的愿望,社会也有对个体的角色期待。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会与个人不是完全统一的,两者也会产生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并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有时冲突还是相当激烈的。当然,这一冲突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不破坏特定的社会及人的生存发展为底线的,否则冲突就会演变成革命,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此时的人与社会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对立。在社会与人的关系的量变范围内,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会出现这样几种可能:一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高度一致,且都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此时,又会有两者的发展整体一致与部分一致的情况出现。整体一致是说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不仅发展方向一致,并且发展速度与质量接近;部分一致意指虽然两者发展方向一致,但是速度或质量并不一致。二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其中一方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另一方不合。从理论上讲,也会出现第三种情况,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发展一致,但都不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种情况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

明确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清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关系实际已经很清楚了。这种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当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且满足程度接近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达到最大,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也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当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且满足程度不一致时,一般而言,如果满足差距不大,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也能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性是存在的,虽然与自身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但满足感是明显的,即使偶有相互对立,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也总不会影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评价。但是如果两者的满足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地位则会发生变化。当社会更多重视集体利益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人地位、个人利益以及个人需要往往或是被漠视,或是处于第二者的地位。我们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更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特别是它对国家、政党、社会的作用,而将个人放置于集体的掩盖下,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人性的影响。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深入人心、实效性减弱的原因之所在。反过来讲,当社会更多重视人性的发展,重视个人利益的满足时,就有可能对社会整体利益轻视。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盛行、社会问题突出的状况就是例证。在我国,近年来伴随着对过去重集体轻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做法的纠正,国内掀起了一股人性回归热,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教育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人的发展,这是对教育本性的一种认识与探索。但是忽视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规范性与政治目的性,则是另一种偏差。这也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很难区分的原因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不能体现,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7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多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特点;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准确把握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有效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积极构建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也在创新发展中推动我们党形成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论成果。所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这一突出标志的重要内容。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1977年“”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这一提法明确了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先导的地位与作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伴随和适应这一变革,先后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加强与改进、强化和创新三个历史阶段。正是这三个历史阶段,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鉴于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以下将分为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础性解析。

(一)第一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党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时期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拨乱反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正式形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等。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在高校范围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热点”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高校范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等。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邓小平这一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和方向,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段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确立了实事求是、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说理教育、引导渗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方法上,坚持寓教于乐原则,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了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各种其他形象化的手段,力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把党和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渗透、融化到各项活动过程中去,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和意识形态阵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成课程改革,相继颁布多个关于改进和加强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件,提出了切合各高校实际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形成并实施了“85方案”,增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地高校逐步恢复了高等学校正规化的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组建了马列主义教研室,注重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协作,不断提高马列主义课程的教学质量。1986年7月9日,、国家教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针对学生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见闻和对改革开放的各种各样的看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987年3月17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指出,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当前社会形势的必然要求。1987年5月29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措施。1988年5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二)第二阶段: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11月十六大期间,党在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期间国际形势剧烈变动,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如为纠正“十年最大失误”所进行的努力,探讨在改革和发展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新世纪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等。1989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在高校内部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重申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意义和要求。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了“要改进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完善学校德育的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等基本要求,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纲领。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全面规划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制,体现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的思想。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做出了正式、明确、具体的规定。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大“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予以国家立法,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199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始把素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视野,强调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表明,理论成果转化为切合实际需要的教育内容,对于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强有力的补充和促进。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阐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思想和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等,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应当注意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建设外,还相继开设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科学技术课程。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一批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特别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等概念,对于逐步构建系统全面、高效务实的育人网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第三阶段:2002年11月十六大至今,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特征,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以人为本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在加强改进中创新发展,在重点突破中整体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效。2002年以来,经中央审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已经出版发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转化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创新,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发[2004]8号);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这几个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连同2004年开始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行教育活动一起,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大力开展包含马列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立足长远,放眼未来,让在校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自觉践行教育目标。2006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大学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规范了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培养和发展机制。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辅导员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已从2008年开始。2008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着力抓好教学科研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要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0年5月29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目标都定位在2020年努力使我国跻身于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其内容多个角度涉及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这些最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新指导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纲领性的讲话精神。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认识

回顾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以及所对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针对性的特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阶段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准确定位,勇于挑战,讲求实效”的特点;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11月十六大阶段则体现出“坚定信念,顺应潮流,实事求是”的特点;2002年11月十六大至今阶段体现的是“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特点。总的说来,30多年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围绕并服务于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中心任务,同时借助高等学校这一特殊载体发挥了为党和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前沿阵地的重要作用,30多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前后呼应,一脉相承,共同促进,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强大理论武器指导伟大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核心作用,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一)始终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高等学校是培育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首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30多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特别是高等学校通过开展艰苦卓绝、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懂得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二)始终定位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各个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经验和理念始终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每个阶段。30多年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与社会、国家、民族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无论何种时期,都遵从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来确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强调教育者教育引导作用,尊重教育对象接受教育、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能动作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大学生在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由于坚持从实际出发,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按要求办事,逐步将以被动需求为主的教育理念完美过度转变成为与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实现了“要我做”向“我要做”的成功转型。历史和经验都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就是因为30多年的伟大改革开放实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本身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科学发展和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验证实事求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走出了一条完全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新路子,并通过不断创新途径、方法、观念、内容、模式、载体,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方式方法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断开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局面,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新理论、感知新实践、把握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汲纳新知识、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成果,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历史中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努力从中揭示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茂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简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万伯,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万美容.当代青年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陈登才,董京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8

关键词:正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61-0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90多年。90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事业广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良好氛围,是摆在我党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伟大任务。因此,科学地挖掘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于2005年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继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今天的学术界,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似有成为某种特别的“显学”的倾向。然而,在这种貌似学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陷阱。即某些研究者急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进行淡化处理。或试图以某种价值中立的名义来祛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的政治色彩。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认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问题,“名正”方能“言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都应该依据于某种恰当的理论逻辑起点与深层的概念内涵。唯有特定的理论梳理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方可得到逐步的解决。而为了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真实意蕴,我们首先需考察学术界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都作了哪些定义。

通过我们对国内十二种文献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展开论述:有以功能角度而言,如陆庆壬、王勤、苏振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与指导实践行为”为核心;有以内容的角度而言,如陈秉公、邱伟光与教育部思政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以目的的角度而言,如袁礼周认为“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以主客体价值关系而言,如张耀灿、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主客体需要的满足;有以目的与内容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如孙其昂认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议题。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多维度展开了争鸣,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的弱化。恰恰相反,多样化的探索正说明学者们对基本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的充分兴趣。正所谓“名正言顺”——展开对这个学科的本质内涵的探究,离不开概念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抑或“思想”的“政治教育”?

我们党在开始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成型的过程,就一般而言,我们将之归纳为:政治工作(教育)一思想工作(教育)一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四个主要阶段或环节。

早在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开始以“政治教育”或“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之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都有了阶级觉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开,会上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说明“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重要理论教育手段,已是比较成熟了。列宁曾指出:“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旗帜,这就是全部哲学的意义。”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首要的工作任务,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对于从事党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当政治教育与政治工作被广泛地运用于一般性的场合和领域时,其概念的明确性与范围的确定性,则显示出其比较局限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和主要的是一种思想教育与思想工作。

鉴于政治工作与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是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而提出来的,是对前者的深化与推进,因为政治教育的首要方面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正如朱德所说:“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列宁也认为:“一分钟也不要忘记政治斗争,不忘记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整个工人阶级。”政治斗争依据的是思想的教育,因此,思想工作对于完成政治任务具有中心环节的作用。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特定概念具有“包打天下”的雄心。将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作一个调整,即将思想放在政治之前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一概念,原来作为一个词的政治思想,现在则成了两个词:思想与政治,而我们以为,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并不能宽泛地界定:“由于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在内容上有交叉,就使之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概念,从而增加了所能概括的内容范围。因此,不仅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思想工作,包含了政治工作之外的思想工作,而且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非思想工作,并且突出了思想工作的政治性。”这个解说,将凡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与政治教育范畴的内容皆涵括在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家族的日益庞大与繁杂。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扩展到纪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甚至当人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又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内涵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也在于对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任务过于庞杂所致。但是,不管实践中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多少的期待,或是基于其过于庞杂而导致实效性的可能缺失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争议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是思想政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其价值规定与根本指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其“政治性”,即思想教育中的政治立场。

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其“政治”的属性,就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来源及其含义,孙其昂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首先,政治观念是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理论与价值观。统治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精神内涵。在这样的社会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也就是政治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的行为。其次,政治关系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作为上层建筑构成要件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即是统治阶级思想与被统治阶级思想、统治阶级内部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调节政治思想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贡献精神手段,另一方面也从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倚重于政治关系。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其成为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政治制度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作为我党理论建设的一个文化传统,是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延伸与具体体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倚重政治权力的运行。而具有真理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双重力量,是政治权力的教育领域的延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所蕴含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禀赋,就其根本意义上而言,在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保持与党的中心任务、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层面的政治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活动,是观念世界的政治灌输与改造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与“政治”的教育,而是“思想”的“政治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思想”的特定“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这种构词方式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多此一举,或是概念上的倒退回“政治教育”的阶段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思想”层面的教育活动,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根本上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心灵世界的,而不是外在物质世界,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传达,而不是“物质”的给予,虽然,“精神”的能动作用能够引起“物质”的变化,但这并非“精神”与“观念”的自有属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分包容,将是导致其实效性、长效性在逐步丧失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范畴的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规律,强扭一种方法、一种方式、一种模式的教育,必然导致针对性的下降乃至最终丧失。“思想”的“政治教育”既保证教育对象的单纯性:“思想世界”,也保障教育的价值判断的“政治性”,是根本性与价值性的有效统合。

最后,“思想”的“政治教育”为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建构提供了正当与合理的出口,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正本清源”,也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思想”的“政治性”教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首要任务。

那么,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准确地理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明晰何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detracy)提出的,用以指称“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认为,作为观念学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的任务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程度。除了理论上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之外,特拉西还赋予了意识形态学说以实践的意义: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负有社会使命的,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基于这一主旨,特拉西和他的信徒们曾设计了一种国民教育制度,以期把法国改造成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社会。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后,西方社会首先开始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比较系统阐述,如: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撰写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阐述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论之间的相似性,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方式”,并将“意识形态”区分为两种情形:即“特殊的”(特别的)意识形态和“整体的”(总体的)意识形态。

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没有专门解释过这个概念,即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阐释意识形态的专著里也没有概念式的注解,只是在恩格斯致弗梅林的信中提出“虚假的意识”的说法:“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

而就一般的西方学者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分成两种用法。

其一,是以“中性化”的态度来概括意识形态含义。如:《布莱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哈里·约翰逊认为,意识形态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构成一种社会政治纲领的整套主张、理论和目标。美国哈泼·科林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对意识形态作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从上述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实体性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信条系

统或信念体系,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体系。其二,是以“否定”和“贬义”的方式来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如: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并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维持或摧毁、维护或批判一种社会所采取行动的依据。”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以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出现了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观,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终结论”之争一直持续不断。在“终结论”的争论中,就包含着对意识形态含义的不同认识,正如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在其《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指出的:“大体上说,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分析是否正确的激烈论战,是围绕‘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含义展开的。”从法国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54年)一文,到美国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一书,再到美国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及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等,他们总体上声称意识形态,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乌托邦,是一种“欺骗”和“杜撰”,是“虚假的观念和意识”等。

1964年埃利希·哈恩在《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它被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p·c·罗兹在《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而上学’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这二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都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否定性,是为“虚假的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切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义,因为恩格斯在弗·梅林的信中就曾直接地道出“虚假意识”的说法。从否定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就真正地掌握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主旨。

但是,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运用的“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他们是基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虚假性揭示的前提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以真实世界的实践学说为基础。反映人类生产活动与思想认识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意识形态作为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武器是不能普泛至马克思主义范畴,列宁批判了伯恩斯坦制造的所谓“意识形态与科学分界”,指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以此,著名学者邢贲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并属于社会意识中层次较深的具有理论形态的这一部分。俞吾金也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此外,宋惠昌、刘建飞、朱兆中、李英田等多位学者与上述两位一样,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特定团体的某种社会制度、阶级理论与观念系统的综合物体。他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性”话语方式的独特路径。但是,当我们进行中西比较时,就会发现,意识形态实际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相当于与物质世界对应的精神世界或精神文化和思想观念:另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为某一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自身利益需要而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思想和主张。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看,它实际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提出来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主张,这种狭义主张,实际就特定的“政治性”话语的掌控方式,而且通常是为“统治阶级”的特有宣传手段。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著名的理论家葛兰西通过区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即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和相对于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或

精神的和道德的领导权”。后者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而这种领导权在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教育关系,是靠先进的知识分子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说到:“这种批判使旧的意识形态已拥有的重要影响的分化和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先前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或甚至是附带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和理论的复合体。”正是通过教化的落实转化了新旧意识形态,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完成政治领导权的夺取。葛兰西依据政权建立的过程。区分两种领导权,但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中,是无法分离这两种领导权的。因此,“政治领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统合二者,也就是“思想”的“政治教育”,而这种教育即依据“政治领导权”的必然出发点。

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于“政治工作”的历史,就注定了其最高宗旨不是致力于获取知识世界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从显在层次的意识到潜在层次的意识都渗透着“政治性”意识形态的空气,那种以为可以脱离特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幼稚、荒谬,而且需要全面地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交往视域;阐释学;思想政治教育语言

Doi:10.15938/ki.iper.2016.03.00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14-0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据以发展的依据和逻辑起点。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规定了学科研究的问题域。因此,梳理现有研究逻辑、探究未来研究方向,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现有研究逻辑

21世纪以来对“人”的普遍关注使“人学范式”逐渐成为具有支配性价值的研究范式。呼应于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围绕“人”而展开,这种研究趋向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一是从“人的思想”和“人的活动”视角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有学者从认识论视角强调“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确证“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1]也有学者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出“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源泉。[2]再者,通过对“人的思想”的进一步诠释,有学者指出“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认定更能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围;[3]其二,“人的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有学者借用实践发生学的研究途径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原初境遇。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域。[4]也有学者通过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著的分析,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5]

二是以“人的活动”为认识视域,以“规律论”“现象说”等观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认识。如从思想政治教育之“人的活动”视角讨论的“两个规律论”[6]。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7]。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也应是学科重要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活动规律。[8]有学者进一步表述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思想、行为及其关系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内含的特殊的矛盾性”[9]。此外,有学者尝试通过概论的方式解决现有研究分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该问题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设等内容。[10]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与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的“人”异同何在,它的独特性何以体现,显然现有研究并未加以明确表述,仍在一般抽象概念中演绎和推论。所以,无论是用“人的思想”还是“人的活动”来具体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仍是抽象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问题反思

现有研究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的研究理念。哲学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旨在作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理论假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背后须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它给出我们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逻辑依据和理论假设。尽管现有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拥有立论的基本共识性信念,但很少去寻问它确立的标准依据和内涵。例如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11]。唯物史观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起方法论指导之用,它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设定了对象域。但是,对象域并非每门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象视域下具体化的人。

同时,如何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关注的“人”也是需要加以辨别和论证的。首要的是明确“人”为何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及其构成进行探究。这必然是一个哲学问题,更需要运用哲学知识进行论证,而现有研究显然缺乏哲学逻辑推论在该问题中的运用,这无疑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缺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困境正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在学界还未形成普遍共识,这给现有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的解答是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合法性依据。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得以确证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边界才能进一步明确。

其次,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泛化体现在与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区别认定中辨识度较低。在以“人的思想”“人的活动”来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时未免有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嫌。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德育学都关注“人”的教育,二者都涉及对“人的思想”的引导,但德育学针对的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面向的群体不同,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群体多为高校学生,与德育学研究之“人”的年龄阶段不同。鉴于此,仅以“人的思想”之维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显然还是模糊的、不明晰的。再者,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人的活动”的理解与行为科学对“人的活动”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领域的实践活动,凸显为“政治性”的思想实践活动。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与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认定上未能彰显学科特色,而使研究对象加以泛化,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学科群中辨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的重要因素。

最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匹配度不高。因果决定论的思维习性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应有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从“规律”与“现象”等维度探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研究的一种模仿性尝试。这种模仿性尝试源于对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推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的认知上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客体来认识和把握,而这一客体又存在不变的“规律”与“现象”。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主体性的“人”相关,必然不是所有经验研究,因果决定论所能完全说明和描述的。因此,以自然科学在对其研究对象展开认识的思维路径来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显然是不恰当的。例如有关人的信仰问题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人群信仰的比例,但为何有这种信仰等问题,就不是实证研究方法所能说明的,这更需要运用解释学的方法进行理解。

根据哲学解释学,人在认识所要认识的对象之前就已经和该对象有了互动和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本身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这个“价值”来源于它的经验、传统习惯、知识结构等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研究就并不能采用直线性、“照镜子”的理路,研究主体与客体在历史进程中是相融共生的,对其认识就应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性认识。例如对“人的行为”的说明和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性是不同的。在特定背景下,“人的行为”具有可控性,因而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和说明。然而,在历史进程中,“人的行为”并非是静态的,而是相对的和动态的,对它的把握是需要借助于理解和说明来共同实现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尤其是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多样的“精神政治”现象时,我们对它的理解需要融入历史的背景中以解释学的视域来描述和说明。因为,我们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之时,已带着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判断,这种独特的理解模式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

三、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路向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估与反思,我们认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问题域,需要从认识路径、研究方法构建、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等维度着手:

首先,在交往视域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属于学科认识论问题。欧阳康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一书中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滞后性”特征。他指出这种“滞后性”源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或者在某一历史过程较充分展开之后,才能通过对已经历的过程与已形成的结果进行反观和反思,并对其真正加以认识和把握。”[12]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研究对象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作为一般认识活动都具有的主客体认知模式。但是,这种主客体认知模式并非是传统的反映论模式,而是在主体间性的“交往视域”中展开的,即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建构的。我们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对象也在不断更新,改造着我们的认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本身就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互相作为认识对象。具体表现为:其一,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变化。网络多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的对象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符号。例如通过“人”表述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都构成了我们的认识对象。其二,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过程中,也不断更新着我们的“前认识”。对不断更新的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的认识会不断更新我们的“前认识”。因而对研究对象的研究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反映论式的经验决定论,而是需要在“交往视域”中认识研究对象。

其次,阐释学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相匹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二者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生成。从历史视角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从社会科学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解,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则是从人文学科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13]因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时,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研究材料,具有科学层面的可知性,可以采用经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时,它的研究对象是“人”,这种关注“人”的主体性研究,实际研究的正是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构建的意义世界,运用适合这种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更为匹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性。

探寻“人的思想”和“人的活动”及其规律的边界依赖于对意义世界的深刻领会和把握。舒茨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时提出了“意义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区分。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多是围绕“因果性说明”的方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因果性说明”并不是针对人们行动产生内在意义的针对性说明,而只能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知识成为客观科学知识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通过“人”而体现,尽管学界已触及到这一特殊对象的“外壳”,而如何去有效研究仍然是空白的,这表明:以“意义性理解”为特质的阐释学研究方法还未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得以有效阐释与运用。阐释学作为一种“理解”的方法,重在描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殊的人文社会现象,这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精神政治”现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所针对的研究对象的研究,更多是对研究对象本身内涵的意义性理解。当然,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具体境域,并非要秉持非此即彼的研究思维习性,而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说明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

最后,以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语言既表达了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也是人自身的存在方式。”[14]语言是“人的思想”“人的活动”间沟通的“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中介。[15]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为了锁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因为语言具有公共性、客观性的表达方式,它的背后是主观化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所承载的是价值观、道德品质乃至人的内心需要,而这些重要的“精神政治现象”通过语言得以为我们所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对人的意义世界的理解和诠释,那么,语言正是人的意义的表达方式,研究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

英国哲学家温奇曾论及“我们关于什么属于实在的领域的观念是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中给予我们的,我们所拥有的概念为我们安排了有关世界的经验的形式”[16]。当我们谈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时,实际是在讨论这个概念,我们对概念的思考通过语言这个中介转化为我们所理解的对象。语言不仅是分析概念意义的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哈贝马斯在分析传统语言学的过程中论证了语言和意义的相关性,提出“只有语言呈现事态的功能才是人的一种垄断能力”[17]。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对人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对语言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互相建构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得以不断运作正是语言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者通过陈述语言的交往使用,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一命题需要认识的问题域。因而从语言维度理解、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推进该命题认识的重要方式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郑芸,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中的“思想”[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7-20.

[2]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1-4.

[3]刘梅.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13-116.

[4]李基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发生学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10-12.

[5]王立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4-131.

[6]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07-119.

[7]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8]刘新庚,高超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学理审视[J].探索,2012(5):130-133.

[9]郑大俊,夏海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逻辑确证与现实选择[J].理论学刊,2015(7):97-103.

[10]李合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J].探索,2012(5):125-129.

[11]王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08(1):112-117.

[12]欧阳康,等.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9):19.

[13]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2):210.

[14]邵献平.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中介[J].延边党校学报,2010(5):107-109.

[15][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二版)[m].张庆熊,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信仰;基础作用

【作者简介】赵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丰存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54-04

中共十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任何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始终是共产党人凝聚意志和夺取胜利的法宝。强化政治信仰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重要挑战。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价值观或准则的认同,一旦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关于政治信仰的解读,有学者从现实选择、价值接受的角度。认为政治信仰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政治信仰是对权威的合法性的认可。有学者从情感、心理的角度,认为政治信仰是“非理性”的,认为它是意识形态中的“集体无意识”。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政治信仰在意识形态中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政治信仰首先要有阶级立场,政治信仰是意识形态毫无疑问的核心元素。它直接影响和支配人们的社会生活。恩格斯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列宁则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政治信仰具有个体政治信仰和群体政治信仰两个层次。群体政治信仰具有天然的结构性。个体政治信仰与国家政治信仰的一致性始终是统治阶级追求的目标。柏拉图说:个人的勇敢和国家的勇敢是同一勇敢,使个人得到勇敢之名的品质和国家得到勇敢之名的品质是同一品质,并且在所有美德方面个人和国家也都有这种关系。

政治信仰的建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大历史政治事件、个人的家庭出身、经济生活、职业身份等都会在一个人的政治信仰的形成过程中打上印记。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他接受了怎样一种成体系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育。

一、政治信仰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与政治信仰建构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政治信仰的确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郑永廷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性或党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明的特性。”骆郁廷教授认为:“思想掌握群众的过程,就是一定的阶级、集团运用自身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提高、动员、引导群众实现一定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过程。思想掌握群众,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本质。”虽然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界定各有千秋,但对于其与政治、阶级、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达成了高度一致。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人政治信仰构建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很多层次,其中有道德目标、政治目标等。其政治目标不言而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教育对象对现行政治体制、政治价值导向的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标。对于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来说,政治体制、政治规则都是先他而存在的。政治信仰绝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现有条件下的选择。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从个人的理性来判断,他可以接受现行的政治体制,也可以拒绝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教育对象认识、认同和接受现有的政治体制。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政治信仰是逐渐建立的,第一步就是对现有政治体制的认知,第二步是结合自己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体制进行“接受”或者“不接受”的理性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标就是要让教育对象产生“接受”的正面判断。

教育对象对国家的领导阶级所提出的政治理想表现出的热爱与向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目标。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会对自己的政治目标。尤其是远期予以描绘,远期的政治目标可以凝聚国民的集体意志,树立集体的政治方向。当教育对象接受和认同了统治阶级描绘的政治理想时,将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追求,当这种认同和追求的情感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不变时,就可以认为他确立了政治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信仰的建构铺垫思想基础

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思想的来源有两个源泉。感性源泉是对现实的直接认识,理性源泉来自于理论灌输的接纳。认知与接受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没有直接的政治实践,所有的与政治相关的知识几乎都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性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思想才能是正确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既在感性源泉中起作用,也在理性源泉中起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感性信息进行理论解读。奠定了政治信仰的感性基础。感性的源泉需要理论的解读,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人的需求。凌乱的各类符号被梳理为政治符号,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信仰确立作出的第一个基础性贡献。一个人一生中会接触到非常多和政治相关的信息。各种政治符号、各种政治标语、口号都会在他的记忆中打下烙印。这些基础信息都是一个人政治信仰形成的感性基础。这些信息在人的脑中最初是凌乱储存着,几乎没有人会主动、刻意梳理这些信息,直到接受正式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教育者突然发现。原来这若干记忆元素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粘合剂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初步整合。于是,从小就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学生们在正式的课堂上了解到天安门所承载的政治意义,“天安门”自然从一个音乐符号、语言符号转变为具备政治意义的政治符号。

为政治事件提供观察视角,提供理性分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信仰确立作出的第二个基础性贡献。受教育者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各种政治事件,作为当事人或者旁观者会发出对政治事件的意义追问。这其中有“正确”、“错误”的简单判断,有“符合历史规律”、“开历史倒车”的理论分析,也会有更深刻、更复杂的认知。这些认知的来源来自传媒、社会交往等各种渠道,但思想政治教育终究会为各种信息正本清源。作出符合逻辑的、系统的解读。

为自我政治认知和归类提供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信仰确立作出的第三个基础性贡献,也是最为重要的贡献。教育对象在对社会的政治信息进行感性认知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政治信仰进行思考。他会对自己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思维方式产生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最初由他和最为直接的关系人互动时产生。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不断地修正这种自我认知,不断把自己归类到一个又一个团队当中,直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理论工具,他才能把自己归类到一个政治团队当中,此后仍然会不停地进行自我认知的修正。政治团队提供的互相激励和互相认可的激励机制为政治信仰的确立建立了社交平台。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信仰的确立提供了一个梳理、解释、归类“工具箱”,唯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教育对象才能具备政治信仰,否则只能产生原始的、凌乱的政治认知,无法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理论进行成体系的灌输。奠定了政治信仰的理性基础。理性源泉来自于人的好奇心。这是世界进步的原动力之一。除了直接接受的感性认识以外,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绝大多数来自于学习——“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提供了理性认识政治问题并建立政治信仰的源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探索政治的好奇心。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信仰性教育,重在灌输、主导和控制。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实质上是培养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的影响。是理论的灌输。列宁说:“既然工人群众自己决不能在他们运动进程中创造独立的思想体系,那么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体系。每一个成熟的政治理论体系都会对未来作出描述和承诺。这满足了人们了解未来的好奇心。当社会按照这种描述在发展时,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被实践证实,人们将对理论从接受而到信任。

(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阶级立场将产生超越理性的“无意识”。为政治信仰建构奠定了情感基础。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理论都带有天然的阶级性,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很多国家的政治教育刻意隐瞒了自己的阶级立场,而用“全人类”、“上帝”等来作掩饰。但他们的教育中渗透了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坚定、立场明确,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受教育者明确了自己的阶级立场。在遇到任何与政治相关的事件时都会作出与这种立场相一致的判断、观点,而此时他已经认可这是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且不会再对判断的出发点和立场产生疑问。美国社会学家也有论述:“当一个社会的规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已成为第二天性时,它们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从理性转变而来的“无意识”,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构建了政治信仰。

从感性到理性再到超越理性的“无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建立了牢固的不可替代的结合点,这种结合点就是政治信仰必备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联通了过去一现实一未来。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信仰的建构指明实践路径

政治信仰的构建需要政治参与和政治实践来强化,一个人需要经过政治意识的唤醒、政治需求的确认、政治规则的学习几个阶段才能具备政治参与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环节组成。对政治信仰的构建,理论教育环节实现了灌输的功能,而实践教育环节则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所谓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虽然具备了部分政治实践的雏形,但毕竟不是政治实践本身,但为受教育者将来真正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和指明了方向。西方社会学家把从政治理论到政治认同,再到政治实践的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其实描述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受教育者通过政治实践唤醒个人政治意识。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永远充满着好奇,普通人把理论的问题作为“终极问题”抛给了哲学家。对自己,则通过实践来探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了政治关系。恩格斯说,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也指出,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所以,政治信仰必须通过政治实践得到验证和强化。政治实践的目的之一是对自己的探索,探索的必经之路是个人政治意识的唤醒。如果没有经过教化,人不可能产生政治意识和政治需求。与政治信仰相关的个人政治目标包括个人准备承担多大的政治责任、个人准备获得多高的政治地位、个人准备为政治活动付出多少精力和成本、政治生活在其全部生活中的时间分配等。政治目标决定了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