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十篇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十篇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23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1

一、羌族历史文献的定义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则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因而后来凡是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历史文献就是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由考古的遗迹、遗物,历史文献(这里指文字材料),口碑传说等组成。而要纳入历史文献学的范畴,那就是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本民族历史文化而传承的实物载体才称之为历史文献。羌族没有文字,按文献学的概念解释就永远没有本民族的文献。既然“凡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而羌族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3000多年以来,在汉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羌族的记载,如《后汉书》中的《西羌传》,还有羌族释比传承的经典文化,羌族活态保存着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这些都是羌族历史文献。这样,羌族历史文献就是由羌族文物古籍、汉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和羌族口碑文化组成。羌族历史文献是地方民族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就羌族历史文献本身,一般应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图书资料的形式出现,但因羌族无文字的特殊性,所以羌族历史文献应包括其他民族文字记载羌族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如汉文化中的历代史记、志书、档案,藏族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以及本民族保留的风土人情、文物和口碑记述文化等。羌族历史文献定义为以汉文献形式记载与羌族民间口碑文献为主,记载和反映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料。同时,有关羌族的记述或反映羌族生存状况、体现羌族活动的地方史志、考古文物、宗族谱系、经文咒符、民间口碑传说等,也纳入羌族历史文献。

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实物文献被毁,释比经典传人遇难,羌族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羌族历史文献编纂整理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羌族历史文献完整的整理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按中国历史朝代划分,从甲骨文开始,以夏商周、各朝代、民国和现代而分段,将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活化石,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之一,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甲骨文所记载的有关羌人的资料,应该收录到羌族历史文献中,再将历代汉文化典籍中有关羌人记载的资料按朝代先后进行系统编纂,以形成第一部分羌族历史文献,有如《古今图书集成》之体系。二是羌族历史文献以文物遗存为主,其中重点以口碑文献为其主要内容,其它民族(主要是汉藏)文献为辅助,并纳入西夏文文献。羌族有自己丰富的口碑文化,如《羌族释比经典》,还有独特的《羌族释比图经》。口碑文化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汉文献和藏族文献之外,西夏文文献由于它是羌人一支———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后创立的西夏文字所记载而形成的文献,也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要充分考虑羌族没有文字的特点,不能局限在文献学的定义范畴,而要把内容扩展到羌族文化特殊传承方式而记录着的非羌族文字文献、实物资料、口碑文化和民俗传承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与措施,羌族文化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形成《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也是遵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从对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保护、利用、发展的实际意义出发而实施的研究。同时,中华56个民族构成祖国和谐大家庭,而每个民族又具有自己丰富多采的文化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其中,许多民族都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如何传承?历史如何演变?民族怎么发展?这些都是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主题。四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以我国现行通用的汉字记录方式体现,而不用羌族拼音文字或其它文字记录,以适应研究与传承。文化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为发展服务,汉语作为国语、汉字作为各民族通用文字,是中华56个民族之间交流的唯一途径。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必须以汉字为载体,有利于对外宣传、借鉴,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也为中国文献史增添新的内容。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途径,一是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实地研究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有关羌族历史的各类文献,广泛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实物图片、口碑文化等;二是深入调查羌族历史发展过程,理清羌族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产生、发展、迁徙、演变、融合、定居等基本线索,搜集整理其中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三是深入羌族地区实际调查羌族历史发展状况,搜集羌族文化发展中的原始材料,实证羌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历史;四是走访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羌族专家学者、羌族文化传承人、羌族民间文化人士等,确立羌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形成《羌族历史文献史》编纂方法与体例;五是从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各地史志办和民间等,调查有关羌族文化的材料,将所获资料按时间或朝代归类、整理、存档;六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典籍文本予以出版发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编纂研究可以按四卷本形式,第一卷为历代汉文献史料中有关羌族的记载;第二卷为历代形成专述羌族的文献;第三卷为反映羌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实物文献;第四卷为口碑经典文献等。每卷从人类的起源及羌族的来源、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西夏、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文献等线索为体例,以便形成一部完整的羌族历史文献发展史。

三、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一个“向外输血”和“根的民族”,是黄河流域古文化的主要开拓创造者之一,是华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至今已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历史文献自殷商以来就有羌族的相关记载,其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坚忍不拔地活跃了三千多年,是一个泱泱大族,她同祖国其它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为中国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纵览中国历史,从古到今,羌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艰难的历史岁月,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么辉煌繁荣的一个泱泱大族,竟然没有历史文献,这在世界文献发展史上非常罕见,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所形成的历史文献中的一个空白。既然一个民族能奇迹般生生不息数千年,自然就有传承历史文化的独特方式,这也是一种文献传递方式。它体现在羌族核心文化———释比文化和羌族母亲文化———萨朗文化等口碑文化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羌族历史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被传承了下来。这也是羌族创造的一个奇迹,以语言传承着的历史文献。规范地讲,羌族历史文献是研究羌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研究记录有羌族各种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的科研成果,将有关羌族历史发展的文献资料系统、规范、科学地进行编纂,能更好地开发、利用羌民族文献,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对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从新的角度挖掘羌族历史文献的传承保留方式,对中国文献史学的研究也能增添新的内容与概念,同时可以更科学地探索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存演变的途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体现历史文献的意义,为中华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1.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高校是培育新知识、孕育新思想、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代表国家标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高校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受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使培养出来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有智商而且要有智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竞争力。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

创建现代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不仅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的摇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将传承、创新和交流统一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文化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的思想,帮助师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扎根于师生心灵深处。

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也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科学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基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其主要职责和使命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责无旁贷。[5]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创新的薪火,高校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创新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校通过培养突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文化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6]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哲学上形容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作为时展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时代性。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树立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醒意识是对高校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种警醒,能够自觉的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坚定高校文化发展的特质和方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发展理念。文化自醒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就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文化的前进,而前进的动力则源自于文化自信意识的支撑,文化自信意识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进则后而稳,退则理而深”,高校文化涵养的丰润升华,文化理论体系的塑形转化必将带动文化自强意识的不断演进,从而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深入发展。

1.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哲学角度考虑,文化自觉意识培养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要具体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国情的认识上来,要发现优势,也要发现劣势和缺陷。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厚重人文精神、广博专业素质、崇高道德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的对象不是部分或者局部人,而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形成,这就为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充斥在高校的每个角落,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去研判。面对当前新的形势,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先进文化,并将自己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3.文化自强意识

随着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一层面看,文化力的强弱也反映了一个整体的多方面因素。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秉承文化兼收并蓄传统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的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弘扬优秀文化精神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4.文化自醒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种的现象。高校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形成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自醒,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融合,与实际相匹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探析

1.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媒体传播途径。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7]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种不良信息也通过新媒体混杂而入,一些低级、媚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以及国内外大肆向青年学生传播国家、民族的仇恨思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就直接传播到青年大学生当中,这就必将在青年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对不良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分析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入,培养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2.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意识,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根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这些精神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充满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养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同时高校还应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意识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来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实现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研究和宣传,以中国的价值自信支撑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争锋中凸显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传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

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四个认同”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对“四个认同”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过程,是统一思想、改造思想的完整过程,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是知行一致的要求。任何民族的繁荣、任何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9]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认同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将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引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4.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自醒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重点在于发挥大学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又在集成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0]。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活跃校园氛围,实现文化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处于当前国民教育的高端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了中心,与社会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交流层次越来越深入,高校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逐步深入。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提升,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育人理念的提炼、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载体的优化,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形成自我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文化传承的自醒意识,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用,打造文化传播育人环境,突出文化传承本质理念,在文化自醒意识中实现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 君,肖 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07):155-157.

[2] 曹国永.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1(03):39-41.

[3] 何慧星.大学文化的当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20-22.

[4]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8-11.

[5] 冯 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6]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1).

[7] 张 瑞,邱 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128.

[8] 邱 杰.基于“四个认同”教育视角的辅导员能力结构优化对策[J].高教论坛,20110(6):17-19.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看待自己所创立的理论的,在批判地继承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世界观。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我们对于马克思的理解不仅要“返本”,从经典原著中学习理论、找寻答案,还要“开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国情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大限度地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三)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理解为: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对实践的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资料来证明、解释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文化问题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人类文化交往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类文化的交往发展看,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质上是东西两大文明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这一结合的产物。事实上,思想中的有些内容并非来自马克思主义,而是直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抵制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在中国革命上的错误,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侵略,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主要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必须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为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规律;全面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以下两大意义: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能否相结合,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名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文化的自卑心态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影响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三、结合过程中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优良传统,也有不良传统。即使是优良传统,也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的限制,不能照搬照抄,全盘继承。事实上,精华与糟粕,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认识和区分不是绝对的,存在着把糟粕当精华或把精华当糟粕的可能。

我们应当承认,晚年犯错误的一个思想文化原因是他的思想中渗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例如,平均主义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均贫富”的思想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的平等要求,成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均贫富”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念有类似之处。在很长时期里,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的界限是比较清楚的。他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反对农业社会主义,反对民粹主义。但在晚年,平均主义思想也反映到他的头脑中,并且与历史上的平均主义联系起来。他认为《张鲁传》所记“五斗米道”的做法、不满八级工资制,即为例子。

当今社会上存在一种尊孔读经热、国学热,但是我们一定要十分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的渗入。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要防止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防止把糟粕当精华,防止在一种倾向下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在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时,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利于现代化的负面因素,有了这种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珂,性别:女,籍贯:山西临汾,出生日期:1992年05月22日,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研究,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硕士研究生。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4

然而进入21世纪,海内外对中国大陆进行政史教育质疑声音不断,有些激进人等甚至公开反对设置政治和历史课程,其诟病的理由就是政史教育束缚了青少年的大脑,钳制了独立自由精神,成为年轻一代领受世界先进文化的羁绊。其实质情况是这样吗?

一、反政史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背景

我们多年来陷于这样迷蒙的文化氛围之中:恣意地质疑所有崇高和庄严的历史影像,解构一切理想主义的支撑和英雄主义的典范,使历史成为一堆堆斑斓的感观碎片,浮光掠影地去涂抹一些非理性的情感体验。于是乎、伪造各种野史的冲动刺激着各种影视娱乐作品的爆棚。没有最离奇的闹剧,只有更荒诞的篡改。

在这种背景下,庸俗文化、奢靡文化、厌世文化以至黑恶文化都甚嚣尘上,实质上,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多年来腐朽文化卷土重来的反弹;只有构建有向心力的先进中国文化,才能助推强国中国梦的实现。从这种意义来讲,中小学政史文化教育不但不可以削弱,还需改进其不适应未来呼唤的地方。

二、政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1.对政史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认识不清。将政史教学等同于概念的兜售,让学生机械记忆年号、人物以及专有名词,将生动的历史掌故、鲜活的人物事件抽象成干瘪的概念,教师教条主义的简单照搬,学生食而不化地记,政史教育成为磨蚀学生政治智慧的枯燥流程。

2.政史课程编排的老旧与墨守成规。与毫无生趣的课堂教学相对应的必然是味同嚼蜡的教材体例,按时间顺序排列大事记或由大到小衍生词汇内涵的疏解。这些知识传播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大都脱节。当然政史文化的熏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3.政史文化与现实产生隔阂,师生莫衷一是。受现实庸俗文化的裹挟,师生不敢阐释政史文化节中的正能量,或者说找不到传承的脉搏。比如,针对重义轻利、刚直不阿、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老师劝告学生千万不要效仿,以防与现实冲突而酿成事端。

4.庸俗的厚黑学渗透到政史教学中。比如讨论老年人摔倒扶不扶,评判中国现今房价高不高等等。一方面以逃避态度放弃对政史要义的释发,另一面又以抹杀、解构、蒙混为方式将政史价值取向搅成一锅粥。于是政治历史教学很多时间在做无用功,积极政史文化传承也就无从谈起。

三、政史文化传承阻滞的后果

简单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世或者说血统都心存怀疑,那还哪里去寻找自信?一个群体或种族她不清楚自己怎么来的,当然也就不会觉悟自己该向何处去。

我们的政史文化传承还要不要?如果丢弃它,那我们“悠久”、“伟大”等词条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现实中解读《水浒》偏重于关注武大郎与潘金莲、西门庆的关系,那政史文化中我们该固守些什么?政史教育中的实用主义或者说欺世盗名最终换来的必然是民族魂的遁失,当然也就会迎来分裂、背叛和内斗。所以说政史教育中缺少灵魂那实质上都在做无用功。

我们今天探讨政史文化的传承,实际上就是为了摒弃政史教育中的不谐和杂音,使政治、历史教学回归“德育”的本义。政治、历史阶段不是为了“教学”而教育,而是为了“育人”而教育,为了传承人类文明而坚持。

我们当世正面临着发展与倒退、光明与黑暗、团结与分裂等多重问题的考验,如果我们不能提前用教育撒下正义的种子,那么富强文明的中国梦,又何时才能实现。

四、如何重视和改进政史文化的传承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归结出本篇论文的主旨:

1.我们应该重视政史文化的传承。重视中就要坚守政治、历史课堂的主阵地,这是我们的一道重要防线,是德育的主课堂。我们应该更细化政治、历史的肌理,通过鲜活的事件、确凿的例证来回答我们今天仍很朦胧的问题;我们“摸石头过河”靠的是勇气和胆识,而我们更可以从前人“过河”的经验中找到规避溺水风险的智慧。我们可以从跟先贤的旷远对话中受到启迪,找到创新的钥匙。

我们可以让政治、历史教育更丰富一些,更具象一些,更打动人心一些。我们可以改进课程结构,让故事说话,让演义说话,让事实说话;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特征,由具体到抽象、由过程到逻辑,让学生领会理解史实的全过程,在理解中思辨,在抽象归纳中抵达文史的要义。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5

一、坚持客观对待、辩证分析,反对全盘否定、虚无历史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全盘否定、虚无历史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漆黑一片。其主要危害在于,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否定了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伪命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者,不是者、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与历史问题。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会阻碍和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其在历史上发挥的进步作用和其思想精华在今天依然具有的借鉴价值。

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5000多年而绵延不绝,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实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向善”的、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依然可以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为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否定和无视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是一个虚无缥缈、无关痛痒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关系重大的重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回答并解决而是怎么样回答并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反对以古非今、简单复古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以古非今、简单复古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美化历史,主张复古,照搬古代历史上的做法,甚至提出“以儒治国”“以儒代马”的主张。其主要危害在于,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模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差异,企图动摇和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本质上还是如何客观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有益成分并不能代替其思想糟粕和历史局限;中国传统文化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具有的时代价值,也不能掩盖曾长期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并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落后、消极因素,曾束缚和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事实。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无视其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又不能忽视其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上天去,视之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

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根本成功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其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当然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实际。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需因素,二者互为需要、不可割裂。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就没有区别、不分彼此甚至可以相互取代。实际上,它们不仅有时代性上的差异,更有层次和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立身之本,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历史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选择;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多方比较、反复检验后作出的自主的历史的选择。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要动摇和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资政育人的作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反对故步自封、盲目排外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倾向,其主要表现是,自满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文化成就,排斥甚至拒绝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成果。其主要危害在于,看上去“维护了民族文化自主性”,实际上违背文化发展规律,封闭日久难免走向没落。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相应地也就都有需要丰富和提高之处。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文化优越论是不切实际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化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不管它曾经如何辉煌,如果陶醉于过往的辉煌,故步自封、封闭排外、不思进取,必然会陷入僵化、走向衰败。这是文化和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遭受各种磨难而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性,注意在同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因此,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能故步自封、盲目排斥域外文化,而且还应虚心学习、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四、坚持文化自信、洋为中用,反对妄自菲薄、去中国化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妄自菲薄、去中国化倾向,其主要表现是,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盲目追随所谓“现代潮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主张割断历史,去中国化。其主要危害在于,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消除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模糊中华民族的来路,扰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部署。

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也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本质上都是属于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域外文化的关系问题。

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国家、民族凝神聚力、团结一致的重要前提,所谓身份认同,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和思想灵魂。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不坚守甚至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不了解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不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就会行无依归、丢魂落魄,就会失去方向、陷入迷途,就会丢掉根本、丧失命脉,这样的国家、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因此,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既要认真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又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反对妄自菲薄、唯洋是从,甚至搞削足适履、去中国化的思想与做法。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6

地方志工作者、地方志系统在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企盼的地方志全国工作会议,即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4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五年来,全国广大大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方位宣传,全面贯彻落实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用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指导地方志工作,全面贯彻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地方志工作顺利开展,地方志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利国利民,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学习领会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地方志工作的重大现实而深远意义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恰逢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推进改革发展的新历史机遇期召开的,正值全国第二轮续志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总理作出了重要批示,是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推进地方志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地方志工作、地方志事业又迎来了繁荣发展新的历史春天。

(一)在深入学习领会批示精神中充分认识地方志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文化长河中,地方志文明、地方志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载体作用。常言道:家有家谱,县有县志,国有国史。国之有史,县之有志,家之有谱,是家、是县、是国之文明进步发展的承载,是历史的客观再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召示,人是历史的主宰,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伟大创造者,记载人类文明、创造、发展的形式、方法、手段、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惟有横陈百科、纵述历史、记述一地一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地方志,惟中华民族所特有。地方志是记述历史,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集大成者,其他任何一种载体都无法企及。

我们不妨设想,假如没有地方志,历史上没有,今天也没有,那么,历史定将残缺,文化必将失色,认识历史,借鉴历史,以史鉴今,开创未来又何从谈起?文化强国,文明兴邦,必须有留存文化的科学有效形式,必须有传承文明兴邦的有效载体,地方志就是文化文明的科学有效承载。创新这一科学有效载体,就是要站在发展的历史高度,深刻领会总理的重要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作用。”深度发掘地方志文化资源,不断地把方志文化这种载体作用发挥好,利用好,实现好,创新文明传承,创新文明服务,创新文明发展。

(二)在深入学习领会批示精神中充分认识地方志弘扬传统文化的特殊优势作用

在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在改革处于深化期攻竖期转型期,面对人们思想多元,观念杂陈,道德滑坡,文化受到冲击,“他律”作用大打折扣,文化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尤为重要。十报告深刻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梦想,不仅需要物质经济的硬实力,更需要精神文化的软实力。硬实力的实现需要强大的软实力支撑,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建设极为突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充分而清醒地认识到地方志文化。地方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存史、育人、资政”是地方志的独特作用、特有优势。古人说:“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地方志积累资料,保存文献,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开展乡土教育、地情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性文献、资料性百科全书。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党和国家适时开展、不断加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人,用中华传统主流文化教育人,用时代先进典型激励人。读党史,知党情;学历史,知国情;看方志,知地情。必须充分认识到并全面发挥好地方志记载地情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历史文明的独特优势、独特作用、独特价值,实现地方志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社会交融,“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全面贯彻批示精神、创新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前提在于全面学习领会,关键在于扩大宣传,根本在于推动工作,推动地方志工作顺利开展,努力实现地方志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首先,要开展好学习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认识与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学习。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思想认识决定于人的行动实践,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又受制于学习。所以说,学习是认识的先导。要把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位,首要的就要做到学习到位。学习是前提,是先决条件,要在地方志系统掀起学理重要指示热潮,深入学习,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定结合学,与以深入贯彻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学,与推进《地方志工作条例》贯彻、“一纳入、五到位”落实学,与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支持学,深度领会,学精学新、学深学透,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本领。

其次,要开展好宣传贯彻。通过地方志系统的学习宣传贯彻,以推动更为广泛的学习宣传贯彻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活动,使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各方面都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总理重要批示的重大现实意义及深远历史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地方志工作不仅仅是地方志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地方志是官书,地方志是地情书,官书官责,地情书人人有责,因为每个人都是地情的实践者,发展的见证人。通过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地方志,都来使用地方志,发现地方志的价值。

开展好宣传贯彻,就是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方式和手段,把总理的重要指示宣传到位。盛世修志,志载历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历史文化传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从、,到邓小平、,再到、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每每到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都高度关切地方志,指引着我国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所有这些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各方面认同,让全社会认知:传承文明需要地方志,承载历史需要地方志,记录发展需要地方志,汇聚正能量需要地方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样更需要地方志。地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独树一帜。

认真贯彻落实总理重要指示精神,最为根本的是要体现在实践力创造力发展力上,做到践行到位。践行到位,就要充分体现出学习有新收获,思想有新提升,思维有新开阔,工作有新举措,成果有新突破,无愧于总理深邃的批示精神:做好编修工作,执着守望,辛勤耕耘,秉持崇高信念,为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7

一、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解读和传承作用分析

(一)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解读。解读一个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首先需要深入分析民族音乐中所积淀的民族特征,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不同历史时期、地域限制、民风习俗等多种因子作用下所形成规范化特征系统,具体体现在人们的日常日常生活习惯和伦理道德价值观上。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属性的民族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延续传承,这也是为什么不同民族民间音乐表现为不同形式并且反映人类文化发展全过程的原因。区域的不同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的民族特征也是各具特色,导致了民族民间音乐也与众不同。持续的时代更迭,名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更新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创新力量,经过不同时代人的总结和表达逐渐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最有力量的影响的组成部分。虽然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为什么当语言不通时,对于美好音乐的认同确实相通的。

(二)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作用的分析。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对于对世界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快餐式的流行音乐,人们表现为接受得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对于流行音乐的遗忘也很迅速。而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具有强劲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民族民间音乐在词曲形成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浓缩性,经过历史的筛选,流传至今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快餐式的流行音乐只是暂时地迎合了人们阶段性的心理需求,但是大浪淘沙存下的民族民间音乐却是符合不同时代人的精神需求,在岁月的洗礼下,成为了民族特征和文化的有力特征,已成为一个民族深入骨髓的思考习惯。流行音乐很容被取代,也很容易被遗忘,民族民间音乐的流传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如此,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过程也并非坚不可摧,随着国外文化的入侵,加上自己国家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新一代的青少年也开始变得崇洋媚媚外,逐渐轻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对于国外文化的接受和被侵袭,很多时候都是从音乐开始的。因此可以看出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对于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民族民间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本民族的全体人民,对于文化的传承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方式来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是一种有效且非常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自内心的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可以促使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强烈自信的背后会产生强大的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鼓励创新,这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宣传是一种持久的动力补充。传承本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沟通交流,吸引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对于保存民族文化并繁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

(一)民族民间音乐见证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民族民间音乐是在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一个民族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中尤为重要的构成元素。相对于人类文化中文字的产生,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通过声音的记录形成的有节奏的民族音乐承载着更为厚重的人类发展史。民族民间音乐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反映着一个民族最为纯真的生活现状,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最具丰满的描述形式。书籍可能被焚烧,文化建筑可以被风化,但是通过口口相传而保存下来的民族民间音乐却具有难以磨灭痕迹。因此,民族民间月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通过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鼓励倡导可以让一个民族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一个民族的人们听懂了、记住了本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就更深入的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

(二)民族民间音乐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民族民间音乐并非简单的词曲组合,他背后包含着一个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生活元素。通过不同强调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到这个民族的语言特色和生活习性。通过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很好的保存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民族民间音乐大都源于民间,起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口头创作,总结当时的真实生活生存现状,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所以民族民间音乐是对历史文化最忠实的呈现。做好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和继承,对于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将更形象和鲜活。

(三)民族民间音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信仰和精神。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中最大众化的普罗大众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最真切的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民族民间音乐通过节奏的变换和声乐的高低变化表达着内心的情绪和冲动以及欲望,这是一个民族原始的民族信仰。又得民族民间音乐是为了歌颂爱国之情,有的民族民间音乐表达了爱情的美好,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宣泄着对于时事的批判,这些都反映着一个民族内心对于某种价值观的趋同,呈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偏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原始信仰。做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本族人民对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认同和坚定程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非凡。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源泉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明特征的重要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悠久厚重的文明沃土之中,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书写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①。亿万人民是中华民族精神培植、传承和弘扬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人民最先进的群体,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坚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90多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汲取着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秉承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前进,他们的足迹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资源,创造出了伟大的共产党人精神。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艰难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文明特质。红色资源正是中华民族通过不屈地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民族发展,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印记,它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特质为全民族所认同。红色资源与众多的优秀历史文明载体一样,具备对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进行升华的必然属性,它的传承性决定了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与以前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正是由于这种特质,使得红色资源成为当代弘扬和继承伟大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的重要源泉。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历程的壮丽诗篇。红色资源所承载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明史中最光彩照人的篇章,它记录着中国社会发生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足迹,更是正是中华民族觉醒、奋争、崛起的历史过程和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它即概括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全貌,又承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进而展现出了继往开来地磅礴气魄,是任何个人的直接经验和单纯的理论所远不能及的,这种优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力量,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经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又在不断的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继续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些历史伟业永不磨灭,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镌刻这些功勋的就是红色资源。如何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如何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如何让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让共产党人精神传承发展,这就必须通过红色资源所印证的党史教育,使广大党员和人民了解党、信任党、拥护党。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历史支点。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铸就和传承伟大精神而著称于世,这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践行其政治信仰和纲领目标的思想宗旨和外在表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思想道德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其政治精神之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红色资源之所以成为辉煌的历史支点,正是因为它充分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传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②更不断为其增添着新的内容,焕发着新的活力。从井冈山精神到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引导和凝聚的全社会力量升华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在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又创造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中国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这些伟大的传承“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科学先进的政治信仰是铸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政治信仰,其核心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治信仰的问题,科学先进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生命,能否坚定科学先进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首要条件、核心所在和根本动因。一个坚定科学先进政治信仰的人往往感受到信仰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动力,生命充满了积极和乐观,即使是出于逆境也不会退缩;一个坚定科学先进政治信仰的人,对其选择的目标充满信心,坚定不移,不会因社会部分负面舆论的影响或者放弃自己的目标,不论是在何种环境中,都会勇往直前,愈加坚定其信仰,愈使其发愤图强、激流勇进;一个坚定科学先进政治信仰的人,总是在前进和发展中不断克服苦难,从而达到新的人生境界和精神高度。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科学先进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动力,也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历史历程。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的理想实现是需要一代一代有科学政治先进信仰的人不懈努力。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顺境和逆境,若顺境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下,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因此,保持坚定科学先进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强大动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必然要求。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竭的精神源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过程中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实现更大辉煌的强大动力和历史使命。注重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注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着伟大精神,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充分关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用什么样的精神来进一步凝聚、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③,不断根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和知行风貌进行培植、凝练和大力倡导。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在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动力,成为一名高举革命传统火炬的传承者,一名共产党人精神的接力手,俯视功名,甘于奉献,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践行着党员人生。

注释

①人民网,2003年4月29日。

②《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③::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讲话的摘要,人民网,1997年1月29日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64-01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丰富物质和精神文明,皮影戏就是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瑰宝,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重要结晶,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逐渐的降低,很过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丢失,皮影戏在经过历史的发展过程艰难的保存下来,值得人们去继承和学习,研究皮影戏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民间传播的主要方式,对皮影戏进行继承与发展势在必行。

一、皮影戏发展现状概述

皮影戏在经过多年的继续和发展中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名族特色更加鲜明,具备更加高的美学艺术成就,是研究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对象之一。当前我国皮影戏的种类非常多。分布的范围也十分的广泛,这就为皮影戏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主要发展情况有以下几点:

(一)形成了不同的称谓

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传入了很多地方,每个地方结合自己的特色对皮影戏进行继承和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习惯,因此各个地方对皮影戏的称谓也不同。例如在四川和青海等地区把皮影戏称为灯影戏,在湖北地区把皮影戏称为影子戏,在东北地区被称为驴皮影,在江苏和浙江地区被称为羊皮戏,在北京被称为蒲团戏,在陕西被称为牛皮娃娃和拍板电影。

(二)产生了不同的剧本

皮影戏在不同地方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剧本形式,在冀东、东北、湖北以及四川等地方的皮影剧本主要以手抄影卷为主;在湖南、广东以及江浙等地方的皮影形式主要以提纲性为主;在河南、山东以及晋中等地区的皮影剧本形式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

(三)形成不同的造型

皮影戏在每个地方的发展中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造型,例如,在冀东、内蒙以及东北地区的皮影主要是利用驴皮进行雕刻,在雕刻之后进行上色和h油。在造型中生和旦的角色都是镂空脸,利用通天鼻梁充分的显示角色的侧脸形象,眉眼多呈弯月状,嘴巴用一小段红线代替,这种形象在传统艺术造型中成为经典。而在陕西和甘肃等地区皮影主要是用牛皮制成,结合的了当地的特色,皮影形象都是高额头,与冀东、东北地区的皮影形象不同。

(四)形成了不同的表演方式

在河北等地区存在着很多表演皮影的戏班,演员在人数上各有分工,讲究“七紧八不紧”的原则;陕西和甘肃等地区主要是五个人比较忙,主要由验收、灯底儿、挑签儿以及伴奏等构成;湖南地区主要采用一人操控其他三人伴奏的“四人忙”形式。

二、继承和发展皮影艺术的重要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皮影戏有利于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皮影戏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文化在塑造我国形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皮影戏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国家的创造力。

(二)皮影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皮影戏的关注越来越好,很多地方的皮影戏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但是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很多收藏家都会对其进行研究和收藏。

实际上,皮影戏本身具备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可以通过研究皮影继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例如可以研究民间的文学、民间的历史以及美术文化等,还可以通过其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形象、传统服饰和生活用品等,甚至对于历史上的交通情况以及兵器都可以进行研究。在此,皮影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三)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皮影戏受到了人们的忽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也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一艺术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联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皮影戏艺术,使其在发展中具备更多的活力,为我国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皮影戏在民间的传播方式

皮影戏在民间主要由相应的皮影戏班或者皮影艺人进行表演,主要在人多的地方进行演出,或者人们专门把其请到自己的家中进行演出,甚至于家里比较年长的老人都会用其来进行表演,传播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专门的演出和表演机构进行演出,传播的范围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演出的范围。

此外,很多地方为了更好地继承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培养能够对皮影戏进行演出的专门演员,这些演员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排练可以进入很多大型演出的舞台,这些舞台通过电视或者网络对演出进行转播,充分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相较于前一个传播方式,这一传播范围更为的宽广。

结语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结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高超的艺术成就,为我国传统历史的传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当代的社会中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忽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应当联合起来,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保障这一传统文化继续传播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龙.传统戏剧展览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3,02:22-25.

[2]丁勤.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皮影为中心的考察[J].创意与设计,2013,06:96-100.

[3]王初薇,林远洋.陆丰皮影戏的多重价值及保护、传承、发展对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8:72-74.

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篇10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试图来探析如何来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想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我们可以发挥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身处中原经济区核心,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黄帝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武术文化、嵩山文化、黄河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这也是郑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优势,更是郑州承担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因此,传承华夏历史文明郑州义不容辞。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变迁和发展中的见证,它在长期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留下了各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信息的集中体现。地处中原的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文化资源大省的典型代表。而所处我省的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省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河南境内,保存着很多历史城市,据调查统计,至2012年6月,河南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濮阳、商丘、南阳、浚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郑州市古荥镇、开封县朱仙镇、禹州市神镇、淅川县G紫关镇、社旗县赊店镇、确山县竹沟镇、郏县冢头镇),历史文化名村2个(郏县张店村、郏县临沣寨、),河南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达17个,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2个。世界文化遗产3处(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和财富,如何保护好、利用和发展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和财富是我们每位子孙后代义不容辞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国家在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更应该引起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重视,要明确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历史文化浓郁的传统原始民居、历史地段、街区甚至一些文物古迹等城市特色文化遗产,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现代设计元素和符号的诱惑和冲击,如果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中,只有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运用一种合理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做到了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那么我们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工作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因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工作,也就是将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一种传承和再创新的过程,因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助推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目前,国家和政府都比较重视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几年不断将一些名城的城市文化遗产逐渐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并放在博物馆收藏、宣传展览,但这些举措并不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它是一种保护手段,也是在进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城市文化遗产实现“子子孙孙永褒用”,在这一保护过程中,必将得到代代相传和延续。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合理处理好其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及如何规划,将遵循什么样的规划原则、使用什么样的规划方法,以致最终能为名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我们能借助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力量来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1.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