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风险能力分析十篇财务风险能力分析十篇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28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7-010004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房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以及过去房地产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重增长而忽视质量的发展使得行业问题也逐渐凸显,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进行市场调节和干预。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也就是进入一个中速增长期,政府的楼市政策更加理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提楼市调控,将更加注重市场调节,我国房地产业被认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政策考验。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与调节,使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也必将面临诸多财务风险。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完全竞争市场阶段,内部竞争激烈,外部则受制于国家政策干预,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可谓是面临内忧外患,抗风险能力弱。作为房地产市场中较脆弱的一员,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确保财务安全,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增速降低,行业利润下降,中小房地产企业要想保持其财务状况优良,资金运转顺畅,就要求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而这又恰恰是处在发展期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尚不具备的。因此,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环境,考虑房地产业独特的行业特点,对国内中小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进行预测、计划、组织、分析和监督控制,并正确处理企业内外部各种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突出特点是行业的准入门槛高,投资额巨大且资金的回收期长,这就加大了它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尤为重要,是关乎房地产企业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2.1投资金额大,筹资难度高,周转期长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对象,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过程和性质。由我国政策因素决定的高额的地价,以及房地产业特点决定的房屋工程造价,要求房地产企业一次性投入的资金量巨大,经有关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大部分通过贷款,那么相应地面临着较大的筹资压力。由于生产涉及的各项开支金额庞大,故在企业内部资金周转较慢。而经营开发周期长,资金周转率偏低,就决定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筹资渠道是否畅通还与当前政策环境紧密相关,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变缓,行业发展也趋缓,资金的筹集难度逐渐增加,并且由于房价高的特点,置业者大多都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流慢,所以如何保持较稳定的现金流确保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营,以及缩短项目资金的回收周期、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以保持企业的活力,成为实现房地产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要素。

2.2投资风险大,决策责任重、财务管理要求高

房地产开发活动资金投入量大,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使得房地产的稳定性降低,高投资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一方面,开发周期长,项目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大,政策和市场需求等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建设需要经历从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等多个阶段,资金占有量大、周转效率低、变现能力差,所以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尤为重要。然而很多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现金流量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现金使用效率低下,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

房地产开发计划性较强且涉及的相关主体多的特点,又进一步加大了协调的难度,故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投资决策时的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以减少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人力的投入,但房地产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普遍较重视销售、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而忽视经济管理类人员的培养。故基于房地产业投资风险大的特点,企业应注重提高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便为企业经营者投资项目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帮助企业有效地分散风险,降低风险。

2.3开发经营活动独特,成本结算复杂,财务管理难度大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涉及的相关主体多,反映出的财务关系也比较复杂,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关系一般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其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企业职工、被投资单位以及与开发企业内部各单体和各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与其他企业间,尤其是与购房者个人间的各种预收预付、应收应付款项等较一般企业更加频繁和复杂(如物业管理费的收取),相应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更大。

同时成本结算需视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做调整,例如,当住宅成本构成中所包括的全部成本项目都已完成,要对那些应分摊的成本费用按诸多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时,还需拟定具体的分配方法、分配额的计算,成本项目的分配、归集、再分配、再归集直至最终计人受益对象,这一系列的工作需根据开发产品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因而显得非常繁杂。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加强其债务债权管理和成本结算的准确性,总结开发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同时必须努力协调好与各相关主体的关系,确保其经营效率。

3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是指以一家之力或集合几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承接小型开发项目的企业,中小房地产企业具有项目开发规模小、资金规模及技术资质要求相对较低、项目工期短、资金回笼快等优点。相比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来说,中小房地产企业运转灵活,能更好满足三四线城市的住房需求。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人新常态,经济的新常态引发了房地产业的新常态。房地产业行业已趋于饱和,行业增速降低,利润率下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整合期。平台期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形成了新的经营模式,资金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特别是龙头房企由于股东规模等优势在调控中的生存环境要由于中小房企,行业资源涌向龙头房企,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市场格局。中小房地产企业自身资金实力薄弱、融资方式单一、投资风险大、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等特点,使其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诸多财务管理风险。

3.1融资风险(筹资渠道表)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财务杠杆的利益而进行举债,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面临着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纳税付息前如果收益下降会造成普通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经济新常态下,由于房地产行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供大于求的去存量化压力,中小房地产企业在筹资阶段面临的阻碍大,政策支持少,具体表现为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单一。由于房地产行业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对跨区域经营的要求高,中小房企大多为区域性经营,对不同地区、境外市场的了解程度不深,难以获得境外资产的支持,筹资难度远远大于国有背景的大型房产企业。同时筹资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基本都是“白有资金十银行抵押贷款十房屋预售款”的模式,内部融资占到总资本的绝大比例,外援融资缺乏,间接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中小房地产企业规模小,信誉度不高,很少有银行愿意给企业提供高额、长期、稳定的贷款额度,愿意贷款的银行大多都提出以项目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抵押为前提,有些中小房地产企业为了筹集大额资金,则选择民间高利贷的方式,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和破产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大,中小企业即使融资成功,依然面临着能否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这些都使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风险。

3.2投资风险(负债率表)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项目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收益,使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受到影响的风险。相关资料显示,房地产业对比其他行业有着较高的负债率,使得企业必须依靠投资获得高收益以维持正常运营。从房地产企业投资开发的全过程来看(购地,选择项目,施工,验收,销售),房地产开发投资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中小企业通常白有资金有限,大部分依赖于对外举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很高,有的甚至达到75%以上,远远高于60%的警戒线水平。一方面,高资产负债率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再筹资难度加大,因为房地产企业对债权人的保证程度降低,使得企业很难从市场上进行资金的筹措,这无疑加重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筹资困境,再筹资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成产经营琏一般较长,由于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所占比重大,其高负债率的存在使得链条断裂风险加大,一旦断裂会造成其他企业的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经营风险。再来,经济新常态下,基于去库存的压力,为了控制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一方面,国家在土地供给上严格把关,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国有大型房产公司有独厚优势,中小房企在一级土地买卖市场上活跃度低,高额的拿地成本进一步增加了中小房企的投资风险。综上所述,对于该类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意义重大。

3.3回收资金风险

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且与众多产业紧密关联,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故回笼资金速度缓慢,且资金回收具有不确定性。经济新常态下,整个房地产市场略显疲软,大型房企尚且面临着产品销售困难,三角债务链的规模巨大,收回资金的困难增大。同时,由于置业者现大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使得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流慢,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垫付资金,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实力弱,流动资金不足,所以如何保持较稳定的现金流确保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营,以及缩短项目资金的回收周期、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以保持企业的活力,成为实现房地产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要素。

3.4内部财务管理水平风险

房地产企业除了普遍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中小房地产企业还因自身的局限性面临内部财务管理水平风险。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投资以及市场需求增速渐渐趋于理性,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整理期,资金会进一步的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会愈演愈烈,在投资规模差别趋小的情况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就需要具备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处于规模扩张上升期,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投资环境好转时,随意的增发项目,缺乏对营运资金的监管,资金的日常运转和经营效率偏低,致使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多数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记账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而财务管理的决策、控制等职能作用并未发挥。有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甚至没有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低,这就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埋下隐患。

从企业内部人员构成来看,中小房地产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一样,大多是家族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且存在任人唯亲现象,公司内部缺乏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能力较低,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往往都是按经验来工作,但房地产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决定了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仅依靠经验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引发财务管理水平风险。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应构建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系统,降低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4当前增强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抗风险能力的相关策略

4.1加强金融关系能力,扩宽融资渠道

金融关系是企业在资金的筹集、调度过程中有关金融机构形成的合作关系,它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且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的主要依据。中小房地产企业基于筹资困难与筹资风险的考虑,应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尤其是银行机构,同时要进行多元化融资,创造条件进入资本市场,以发行债券、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中小企业竞争压力大,面临被大型房企并购的危险,中小房企应寻求与其他房企的战略同盟与合作,通过合作不断充实资金储备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4.2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控制投资节奏

房地产业区别也其他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投资金额大,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地产企业切不可因急于扩大市场份额而盲目快速投资,要想确保高投入获得高收益,中小房地产企业要在投资决策前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预测,通过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选择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使用资金的资金成本的项目,提高中小房地产企业投资的稳健性。

4.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内部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房地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人才储备和培养是关键,而大部分中小房企更倾向于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由高管家属组成的企业财务管理队伍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要摒弃过去保守的观念,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鉴于房地产行业和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除了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其他的如成本控制、工程管理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防范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同时,鉴于房地产业存在高风险的特征,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备的内部风险预警机制,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时收集财务信息和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定期做好风险预测与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心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抗风险和获利能力。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2

一、前言

上市公司之所以那么重视财务风险控制,是因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环境造成的。上市公司面对的市场环境复杂而多变,存在的财务风险相较未上市公司要更多更繁杂,而企业的财务活动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和预防,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就成了上市公司日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风险预警,从而使上市公司针对面对的风险类别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定的理财环境。再者财务风险控制也是一种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结合而成的管理活动,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也可以促进上市公司财务体系的科学化和保证公司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财务风险的生成

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普遍比较复杂,如果财务活动中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上市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一般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这三方面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确定的财务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风险也具有传导性。当上市公司无法控制面临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结果时,造成的财务风险就会延伸至整个企业并发展传导,或者转嫁给其他利益相关的公司或者利益相关的个体,造成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若不能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会产生巨大的灾祸,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市场的正常发展。所以了解财务风险的这种传导机制有利于了解风险因素和风险结果间的关系,这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1]。

三、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控制体制不完善

有很多上市公司虽然明确了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许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只有空泛的理论,没有对于操作的明确指引,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操作流程没有详细说明,令人无从下手。其次,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控制机构,没有清晰相关的责任界限,而且对下属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力弱,一旦财务风险开始蔓延,也无法进行及时的风险控制指导。最后,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够,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差,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2.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足

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是控制财务风险的第一步工作。而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全面,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够充分,没有预测好财务风险的发展趋势,导致没有识别出某些财务风险或者识别错误,而产生意外的损失。另外,如果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准确,精确度不高,就很难进行后续的风险管理。

3.对财务风险的监控不够

上市公司能否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在于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力度。财务风险监控主要是指监控财务风险指标。但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由于过分依赖定量指标,忽视实际有重大影响的非财务的指标,使得未能监测到财务风险因素,或者是对财务风险指标的把握不到位,没有明确财务风险指标的可控范围,给监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不够重视,没有相关的风险预警技术支持,全靠人力进行风险预警,或者是预警系统没有进行重点设置,这种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因素,给公司造成损失。

4.缺乏灵活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很多公司都缺乏灵活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财务风险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可以进行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但却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使得实际发生财务风险时,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造成无谓的损失;第二,应对方案不够全面。有些上市公司没有建设起财务风险快速应对框架,如没有风险应急小组、没有清晰的决策程序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面对财务风险迟钝的反应能力[2]。

四、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决策方面的失误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所以公司决策层要提高投资活动的决策水平,做好可行性研究,加强投资资金的管理,并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第二,科学的进行融资活动。在进行融资活动之前,公司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效益最大的融资方案,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和还款步骤;第三,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仅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产生,而且这种完善的过程也可以消除部分财务风险因素,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2.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要从信息搜集开始,利用充分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汇总,并保持公司的前瞻性,对财务风险进行趋势预测,对财务风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并重视起非财务指标,尽量保证财务风险分析的准确性。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使公司做好防范准备。其次要建立起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并针对财务风险的轻重开展重点监控,并配备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密切监控,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效率[3]。

4.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控制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本身是属于一种管理性活动的,必须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发现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与整顿,能够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4]。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3

关键词:家电企业;财务风险;实证研究;回归分析

一、引言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指企业由于不能偿还负债,所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中各种难以控制和预计的风险因素,使公司受到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定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狭义的财务风险,运用目前能够得到的有关数据对家电行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财务状况的好坏能够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成果,所以研究家电行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电行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众所周知家电是耐用品,而且近年来由于家电市场不断有新企业的加入,导致家电市场已经过饱和,家电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家电市场的效益下降,营业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企业的赢利能力在下降,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家电行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大多数家电企业赊销赊购政策不严格,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业绩而大量的赊销产品,对购买者的信用监控不严格,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坏账也大幅增加。以上原因致使某些家电企业业绩虽好,但并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来保证日常经营,致使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存货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

目前家电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导致库存增多,占用了过多流动资金,致使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偿还借款或借入过多负债,产生财务风险,由存货积压导致的财务风险十分常见。

(四)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

目前的家电市场是买方市场,家电企业要不断地开发优质产品,成本必然上升,盈利必然下降。同时,节能环保等政策的推出,也使得家电企业不断增加研发费用,产品成本不断上升。以上原因使得家电企业的盈利空间在不断缩小,财务风险日趋严重。

三、研究设计

(一)家电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

偿债能力即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是指家电企业以其资产对负债及时并足额偿还的保障程度。一般来讲,偿债能力较弱的家电企业,难以及时并足额偿还债务,容易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因此,偿债能力差的企业,财务风险一般较大。所以提出如下假设: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负相关。偿债能力本文选用指标X1=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即利息保障倍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2.营运能力与财务风险

营运能力是指家电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讲,营运能力越好的家电企业其资金越充足,财务风险越小。所以提出如下假设:营运能力和财务风险负相关。营运能力本文选用指标X2=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即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3.盈利能力与财务风险

盈利能力也称收益能力,是指家电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讲,盈利能力越强,其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越多,对债务的偿还越有保障,财务风险越小。所以提出如下假设:盈利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盈利能力本文选用指标X3=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将全部资产进行运用所获得的利润水平,总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利用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即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4.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一般来讲,发展能力越强,其实力越雄厚,务风险越小。所以提出如下假设: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发展能力本文选用指标X4=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了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大,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发展前景越好,财务风险越小,即营业收入增长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5.投资收益与财务风险

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净收益,投资收益越多,企业资金越充足,财务风险越小。所以提出如下假设:投资收益与财务风险负相关。投资收益本文选用指标X5=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较大说明该股票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公司财务风险较大,即市盈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

6.股权规模与财务风险

股权规模是指企业总资产中所有者权益所占的份额。一般来讲,股权规模越大,企业负债越少,财务风险就越小。所以提出如下假设:股权规模与财务风险负相关。股权规模本文选用指标X6=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小,说明企业负债越严重,财务杠杆越大,财务风险越大,即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二)样本选择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2年12月31日已在沪深两地a股上市,并持续交易至2015年12月31日的29家上市家电企业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公司。同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选取样本时剔除了St以及*St等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

2.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证券交易所披露的相关报表数据并进行加工整理。本文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选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原理分析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财务杠杆(DFL)用公式表示为:DFL=eBit/[eBit-i-pD/(1-t)],较为显著地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所以本文采用财务杠杆系数法来衡量公司财务风险,即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DFL)越大,公司财务风险越大。

(二)相关性检验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之前首先对财务杠杆系数与选择的六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财务杠杆系数与市盈率显著正相关,而与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股东权益比率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分析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之后,我们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逐步回归法对自变量及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只有市盈率和股东权益比率通过了显著性为95%的t检验。说明在所有的自变量中只有市盈率和股东权益比率与因变量财务杠杆系数具有显著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4X5-1.150X6+1.245。

(四)回归方程检验

回归方程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F=27.493,p=.000a

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R2=.882,调整R2=.850,较为接近1表明拟合优度比较好,回归方程Y=0.004X5-1.150X6+1.245成立。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风险与投资收益、股权规模负相关,与本文之前的假设相同,而且市盈率越小、股东权益比率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小;财务风险与其他四个指标不具备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所以家电企业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时要着重考虑投资收益以及股权规模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以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首先在分析影响家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时,只考虑了内部因素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其次在指标的选取上,每个研究方面只选择了一个指标,概括性较差,实验结果不够精确,以致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并没有得出一个完善的结论;在今后的分析过程中还要考虑外部因素以及指标的概括性,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二)建议

1.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家电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当市场需求减少时注意减少生产,切忌急躁冒进,防止库存积压,减少公司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可已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财务风险方面的宣传、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等。

2.优化资产结构

家电企业在进行资本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使资本结构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既能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又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比重,保持适度的负债,防止出现由于负债过多而造成的务风险。在优化资产结构时要注意企业的资金来源、管理水平、经营周期、客观环境等,避免盲目地改变资产结构。

3.在进行日常投资是要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性

家电企业在进行日常投资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要避免片面追求项目的利益而忽视项目风险的情况,要对项目的风险性与利益性进行充分的衡量,力求在两者中找到一个均衡状态,既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又能降低财务风险。在分析项目的风险性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现有项目、资金状况、新项目的行业状况、发展前景等。

4.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财务内控制度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决定了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财务管理、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建立授权审批制等。

参考文献:

[1]侯勇.基于回归分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J].价值工程,2012(07)

[2]郭慧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商,2014(02)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4

关键词: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5

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分类。关于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大致可以包括投标风险、合同签订风险、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筹集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投标风险,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会以招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企业,这样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这也是考验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和企业本身综合实力的时候,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往往会有多家建筑企业进行竞标,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准确核算投标成本与盈利空间,在竞标的时候进行准确的资金估计,避免投标成本过大,有损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签订风险,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合同签订初期,只是以当下的材料价格进行成本估算,但市场是变动的,材料价格的浮动一般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施工期间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这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资金短缺风险,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一个企业如果是多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的话,难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旦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将很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施工中断,让建筑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资金筹集的风险,很多时候,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都不足以支撑工程项目的运行,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利用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办理了数额可观的银行抵押贷款,虽然能及时缓解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但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工程项目利润率小于银行贷款利率时或利率提高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提高。资金回收的风险,这是当下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很多业主在工程项目完工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拖欠尾款,使得建筑企业的资金回笼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一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业主的工程款一旦不能即时到账,将会严重影响建筑企业接下来的正常运作。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要素、程序和方法

(一)财务风险预警要素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存在很多不可预知性的,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变化比较快。但只要通过专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准确把握影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要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缓解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危机,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来说,财务风险预警包括预警征兆、预警指标、预警信号、预警度和预警源等几个方面。预警征兆,就是对预警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快速反馈给检测人员,方便检测人员采取下一步行动。预警指标则是建筑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用来反映财务预警内容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比率等内容。预警信号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监测各项预警指标的时候传输的各项数据,监测人员正是根据这些预警信号进行财务风险的判断。预警源则是最开始发生预警情况的地方,预警监测人员需要在接收到预警信号后,尽快找出预警源,进一步制定并实施预警方案。

(二)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

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主要包括选取财务指标、设定财务变量、确定预警区间以及评估财务风险预警等四个部分。选取财务指标,这属于财务风险预警的前期准备工作,研究人员可以需要从大量的财务指标中选取能够符合研究目标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设定财务变量,在财务指标选择完成后,需要设置不同的财务变量,方便监测员监测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所监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预警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预警计划。确定预警区间,这是用数学方法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分析时得到的预警阶段性成果,缩小了预警的范围,当然,这需要分析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经验。评估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用数理模型结合财务变量指标的变化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方便下一步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三)财务风险预警的一般方法

财务风险预警方法一般包括定性预警和定量预警两种。所谓定性预警,就是指对建筑企业进行抽象的、概括的、感性的评估来预测,这是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一个整体性的分析,不需要具体的数据支持。定性预警主要包括表征观察法、流程图分析法两种形式。表征观察法,是指分析人员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中得到的异常情况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得出比较客观的分析报告。流流程图分析是选取企业的每一个财务流程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相对表征观察法来说较复杂,但同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能快速有效找出每一个财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要素,实时监测各项预警指标的变化情况。定量预警方法,其要以建筑企业财务报表和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分析报告判断企业当下的财务风险预警状况,相对于定性分析方法来说更加准确,但需要分析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一)建立收集风险信息系统

并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企业财务风险系统的预警体系构建,最主要的首先要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财务风险相关内、外部信息,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其次是要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监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找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从而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目前,选取最多的财务风险检测指标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权益净利率、投资项目报酬率等。

(二)制定风险预警时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跟踪监测关键指标成因的变化,一旦出现预警,即实施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全体成员应高度重视,将措施落实到组织,明确分工和责任,全员行动进行降低财务风险管理。为确保工作的效果,落实到位,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进行持续监控改进,并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

(三)完善建筑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

只有不断优化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才能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方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案,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建筑企业的资金流通。建筑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选取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对出现的突发状况快速有效的分析,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应急预案,避免企业蒙受损失。

四、结语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因难以预控的因素给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不确定性,进而有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企业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体系不完善,普遍存在重生产管理、轻财务管理的观念,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杂乱无章,埋下财务风险隐患;其二,企业决策者的素质能力不高,在对重大投资项目决策时存在主观臆断和经验决策的现象,缺乏对投资项目的科学分析和预测,从而易产生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三,企业财务监督不到位,尚未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没有通过审核、分析的方式对企业财务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威胁;其四,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混乱、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没有对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进行全过程监控,致使企业极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财务人员不断丰富财务知识,提高财务分析力、预测力、判断力,及时发现和阻塞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再次,财务人员要增强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摒弃单纯核算的思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控制、监督的作用,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再次,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也应当树立风险观念,积极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防止财务风险滋生。

2.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是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能够从根源处阻塞财务管理漏洞,避免财务风险隐患的滋生。首先,严格审查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保证原始数据准确无误。认真核对会计账目,落实资产盘点、清查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其次,强化财务事前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确保企业资金得以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再次,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轮岗制度,对财务管理关键性的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规避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3.加强企业财务监督

企业要强化内部财务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加大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力度。首先,企业应设置财务风险控制部门,配备高素质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尤其要重视对企业筹资风险、外汇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的监控;其次,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财务互动监督机制,各部门要及时反馈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财务部门能够全方位监督资金使用流向,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对资金配置进行合理调整,规避资金链断裂风险;再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要认真审查财务数据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控制目标和过程进行监督,将传统的静态被动式审计转变为动态全过程审计。

4.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

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财务风险事前控制的有效方法,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企业要准确掌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收集、整理企业外部环境的各项信息,以便对企业财务指标和目标任务作出主动调整,科学预判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企业应建立市场、政策、经济、财务等信息监控体系,将财务风险分析与预测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来,运用科学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对重大投资项目风险作出准确预测,提高企业决策能力。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从财务信息分析中判断企业有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制定应对之策控制风险扩大化、消除财务风险。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强化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已经成为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认清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瑾: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预控措施探讨[J].现代商业.2012(2).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评价体系

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高校规模的扩张和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满足愈来愈多的新增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在财政支持力度相对减小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利用信贷资金来解决这一矛盾。在利用信贷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快高校基础设施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财务风险也逐渐显现。因此,为防范与化解高校财务风险,探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其建立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则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预警指标和财务预警标准,监测高校实际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在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采用合理、可比的原则,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高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通过该系统,找出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时揭示隐性问题,为各级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并对高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并采取措施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

建立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为了满足学校自身及其他方面的管理需求,以求快捷、方便、准确、及时地了解财务运行状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立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其一,预测性原则。系统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高等学校的管理成效最终通过财务信息反映出来,预警系统要从众多的财务指标中选取一系列能敏锐反映高等学校财务状况且独立性高、补充性强的指标,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高等学校管理绩效的综合指数,从而让大家认识、了解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

其二,统一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以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在收集信息的范围、方法、口径上应统一,以保证判定结果的可比、准确和连续。

其三,动态连续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及时预测风险出现的情况,发出警报,亮出红黄牌,但它监测的是高等学校一个动态连续的管理过程,系统也只有坚持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才能不断修正、补充,确保先进性,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四,实时性原则。高等学校要准确、及时地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就要求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要敏捷、实时地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发出预警。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测度和风险的控制。本文按照这个思路来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循环运行的系统。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将所有资料传递给分析监测系统。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运用专门的财务预警模型,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系统应及时根据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或化解策略,对财务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

(一)基本信息系统

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

(二)分析监测系统

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它以高校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对风险水平达到或超过预警线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套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财务风险的。

1.建立高效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状况。根据高等学校财务活动的特点,其预警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四类: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考虑到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运营绩效指标为辅,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为补充。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各指标间应既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1)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反映高校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可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带息负债比率、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负债偿付率、可供周转月数等指标评价高校偿债能力。各指标具体说明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用于分析负债程度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从高校的性质来看,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比例上较为合适,高校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为40%-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高,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越强。高校流动比率为1.5较好,小于1.5则应发出预警;但比率过高,其偿债能力未必很强,反而会因为大量流动资产的占用影响到高校资金的运营效果。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带息负债比率表明:高校带息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带息负债比率越高,说明高校的财务负担越重,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长期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这一指标越少,表明高校还债的时间越紧迫,风险越大。负债偿付率=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总额/可用于偿还债务的收入×100%,负债偿付率将债务与收入结合起来,用来分析高校取得收入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小说明偿债能力越强。可供周转月数=(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年末借出款+年末债券投资+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借入款-年末应交税金)/学校全年支出总额/12。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支付能力越强。经费来源中稳定性、可靠性最强的渠道是国家拨款,而这些拨款一般是按季度下达,所以可供周转月数最好不要低于3个月。

(2)运营绩效能力指标。高校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是为了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如果不能完成既定目标,说明高校的资产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可选择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自筹收入能力比率、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运营绩效能力。具体说明如下:收入支出比率=一定时期高校收入总额/一定时期高校支出总额。这一指标反映高校每一元支出有多少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相对来说筹资风险越小,一般以0.5为宜。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数/生均支出数。该指标反映高校生均支出一元有多少生均学费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学生交费补偿支出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动用其他经费补足学生支出的能力越强。公用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衡量事业支出的结构指标。公用支出比率反映高校合理安排资金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用于发展投入的资金大。一般以0.5为宜。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上年固定资产。该指标反映高校在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中所投入的资金,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资产增长速度越快;但过高也会导致筹资风险增加。自筹收入能力比率=自筹收入/总收入。这一指标衡量高校在开源创收方面的能力,也是高校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学校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指标反映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大。(3)收益能力指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运用自身力量最大限度的获取最佳的办学效益。可选择总资产收入率、净资产收入率、投资收益率、职工人均纯贡献、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等指标衡量高校收益能力。

(4)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反映高校持续发展能力,可选择资产权益比率、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占用程度、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等指标反映高校发展能力。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虽然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来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会受到不同高校条件差异、高校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价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高校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全面需要。而定性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可以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如当高校过度依赖贷款、总资产和收入急剧下降、过度大规模扩张、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等情况,则预示着高校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为此,高校不但要通过定量分析来把握高校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相应地结合定性分析来进行考量和判断。

(三)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分析检测系统对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出的预警,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提供不同的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按其是否依靠外界帮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转移,另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自行承接。高校对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即使可以控制,但控制的成本和代价太大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转移策略,如会同商业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方案和多家银行组合实现贷款,向专业保险公司投保等。高校对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自己有能力将损失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自行承接的方式即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节约开支,有效处理不良资产等。在制定好控制措施后,还应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作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的分析,并对基本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进行修正,从而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三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高校的报警器,高校必须对预警指标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经常性的监控,对高校每一项重要经营决策活动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进行预先测定,分析判断财务风险程度,为决策提供反馈信息。同时,要以现代财务理论为指导,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淘汰不适用的指标,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高校的特点、产业政策、本单位或同类高校历史经验,增加更能反映单位实际问题的新指标,制定出适合于本单位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双红.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7,(6).

[2]雷振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意识

一、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状况是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根据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风险,特别是指中小企业举债融资时所产生的风险,称为融资风险,即中小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及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1)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面临财务风险。一是自然成因。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作用于企业资金运动,是引发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之一。二是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持续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利率变动会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三是法律环境的影响。企业应该在合法的范围内运行,一旦超出其规定的范围就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干预和制裁,甚至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四是市场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

(2)内部原因。一是风险意识淡薄。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保证资金链的顺畅流通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及责任心、不能为管理高层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二是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其直接表现就是资金的变现能力降低,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三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是我国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因。企业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四是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政部在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为五个方面,包含的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于舞弊、保证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确保各项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外,强调了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分析宏观环境规避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将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主动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可以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实践经验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培养和提升财务人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4)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防风险能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究其原因,除受外部环境影响外,还因为自身素质不高。例如,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造成的。企业应当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等措施,从而增强防风险能力。

(5)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既是企业积极使用负债、实现负债的杠杆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运营的前提。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主要从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保持盈利能力、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合理安排资金方面考虑建立有利的资本结构,根据当时自身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资金结构,把企业的风险降至最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结合财务管理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原则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周红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视角(上).2009(05)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9

   展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特点

   1、收入信息量大。会展企业的收入包括摊位费、会务费、报名费、赞助费、代办费等,内容多,弹性大。如果不加以审计控制,很容易出差错。

   2、业务范围已超出存业务范围。财务部包括会计部、成本控制部与财务部,具体工作还有收银、收入审计、总出纳等岗位。

   3、成本控制的复杂程度高,会展企业的商品说到底是服务,而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因此成本控制非常复杂。

   二、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会展企业在经营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会展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或加大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三是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着会展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会展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会展企业的收益;四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

   三、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会展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会展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会展企业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会展企业财务风险

   会展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会展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会展企业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会展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会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一是会展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二是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三是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等。

   四、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

   1、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方法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监测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会展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会展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财务报表对会展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会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会展企业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会展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会展企业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会展企业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监测方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监测系统(1)会展企业短期财务指标的监测。对会展企业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没有现金流,会展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短期监测指标主要涉及现金存量。①是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会展企业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

   ,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会展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②是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会展企业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会展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

   ③是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经营需要;而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经营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

   ④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该比率大于1,表明会展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会展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⑤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会展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会展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⑥是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结构上对会展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分析指标,包括现金短缺率和现金充裕率。

   (2)会展企业长期财务风险的监测。在收集会展企业短期财务风险数据的同时,我们还需收集长期财务风险数据并对其进行监测。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长期监测指标主要考察会展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其中,核心是获利能力。获利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单位资本的获利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它反映单位资本创造利润水平的高低。会展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考察资金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再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3)会展企业筹资风险的监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是衡量会展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一个较为直观的重要指标,应该就不同的会展企业规模来实行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负债水平。这种最优的结构可以根据负债与资本的加权综合成本费用来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会展企业合理负债额度的临界点来对会展企业的筹资风险进行监测。

   当会展企业的实际负债总额远远大于会展企业的合理负债总额时,从理论上讲,会展企业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缺乏持续经营能力,面临债务危机。

   四、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准确把握好负债的量与度,确定最佳负债规模

   负债经营使会展企业获得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使会展企业承担了负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举债决策时,一是要充分估计预期利润和举债增加的风险,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二是要充分考虑自有资金(净资产)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可通过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来计算分析:

   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100%

   =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借入资金成本率

   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小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降低净资产投资报酬率。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满足会展企业的资金需求

   会展企业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会展企业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与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称资金成本率。对于会展企业来说,资金成本率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取舍的重要标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投资项目只有在其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时,方案才可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3、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相同。首先,应重视对长期投资的分析。一般说来,决策投入前应对其可能实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展开的医疗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实现较大的产出。其次,应对短期财务资源的决策进行分析。如在对会展企业购入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会展企业的现金流 量进行分析。逐月分析资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以衡量短期经营状况,纠正出现的问题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4、加强审计监督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会展企业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会展企业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

   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会展企业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会展企业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篇10

关键词: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会展企业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政策,通过对会展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的管理,从而利用货币价值形式对会展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型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依法计算和缴纳国家税收,保证投资者利益不受侵犯。

一、会展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特点

1.收入信息量大。会展企业的收入包括摊位费、会务费、报名费、赞助费、代办费等,内容多,弹性大。如果不加以审计控制,很容易出差错。

2.业务范围已超出存业务范围。财务部包括会计部、成本控制部与财务部,具体工作还有收银、收入审计、总出纳等岗位。

3.成本控制的复杂程度高,会展企业的商品说到底是服务,而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因此成本控制非常复杂。

二、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会展企业在经营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会展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或加大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三是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着会展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会展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会展企业的收益;四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

三、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会展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会展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会展企业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会展企业财务风险

会展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会展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会展企业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会展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会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一是会展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二是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三是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等。

四、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

1.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方法

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监测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会展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会展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财务报表对会展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会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会展企业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会展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会展企业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会展企业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监测方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监测系统

(1)会展企业短期财务指标的监测。对会展企业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没有现金流,会展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会展企业财务风险的短期监测指标主要涉及现金存量。

①是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会展企业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会展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②是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会展企业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会展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