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十篇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十篇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25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1

关键词“正能量”信息传播教育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理念和精神信仰的教育,意在提升高校大学生理解社会的综合人文素质,提升它们将来适应社会和接受社会公共价值理念的综合能力。高校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但是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理论

教育方式就是信息传播方式。教育就是以传播新价值和新理念为目的,选择何种教育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就能保障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人类教育的方式,也彻底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精神灵魂的课程,新的信息传播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1.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每个人的精神气质都具有时代性,这种精神气质的培养来源于所处时代的精神文化风气和社会人文精神价值,它是整个社会存在的精神基础,也是信仰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教育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高校要围绕现实社会的理论基础来教育大学生,让具有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做一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责任公民。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它属于既传播知识又传播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传播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的传播更倾向于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价值的教育,它要把这中价值观传播和示范给所有大学生,它的传播过程必须与当下社会所具有的核心理念联系起来,否则在教育中难以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遵循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是大学生认可,然后这些价值理念就会主动的被了解和学习,才能形成具有社会共同感知的社会行动和生活方式。

1.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体系

新的传播技术的使用给高校教育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好这些新的传播技术,将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收获。高校所有的教育方式构成高校自身的信息传播体系,其中就包括口授式教学、阅读文献式教学、行为示范式教学、互联网信息终端传播式教学和实践造作式等教与学构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这些方式传播给大学生,大学也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方式接收到这些价值观,但是在这些教与学的信息体系传播中,值得关注的就是互联网信息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端发挥着其它传播方式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1.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动,而不是像专业技术课程那样一成不变。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时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基础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已经脱离实际的方式和内容,结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被高校大学生重视和认可,认为这类课没有学习的意义,这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上时代所е碌摹5鼻暗母咝K枷胝治教育方式还存在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缺乏时代性。其二,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其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对互联网信息终端的高效利用。

2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

2.1信息传播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1)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教育观念该是从原来的记忆背诵转向利用技术查询所需的材料,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它也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影响。教育体系内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主体等各种要素,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彻底改变这些要素在整个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也会对每个要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生动、要求教学环境必学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要求教学主体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等,所以说它对这些要素的影响是深刻的。

(3)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价值观传播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信息技术传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传播高校和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具有重要性。它能够提高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能够使大学生尽快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快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能力。

2.2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多重纬度

教育方式改革与创新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的建立为教育方式改革提供多重纬度,每个纬度都为教育方式改革提供一个具体的方向,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来说,它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有针对性指导。

2.3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要求不断地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现代信息传播体系下,要依托这个信息平台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面,不断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3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启示

3.1正能量信息传播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人们的整个思维方式和理解问题的方式都产生的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维开始变得专业化和技术化,理解问题的视角也开始变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的教育,在传播教育方式中一直保持封闭的、单一、统一的教育方式方法,但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彻底开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变的具有活力和潜力。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具有积极的引导,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以现代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多元多渠道多终端多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3.2正能量信息传播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正能量的信息传播体系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有多方面的,它让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变的更加开放,变的更加具有人性、变得更具有理性和包容心。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学习专业化的知识和培养健全的综合人文素质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在信息化泛滥的今天,必须要建立正能量的信息传播体系,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思想价值观,最终让每个人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源体,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成功。

4结论

面对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要保持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必须保持能够被质疑和公开讨论,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信息终端传播给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王玉芝.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途径探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3).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2

【关键词】服务式教育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3-01

服务式教育方法是应十报告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提出的,服务式教学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要求,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依靠学生自身,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

受传统时代教育实践单向传承机制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为教育者所掌握、实施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教育过程的基本动力。受教育者只是被传授、被发展、被要求的对象,需要教育者时时代表社会提出要求,才能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这种单向式的、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否认客体的主动和能动作用,忽视客体的参与,缺乏主客体的交流互动,会导致客体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抗拒或虚假接受,容易导致教育的低效性。

2.以显性教育为主导,与隐性教育方式缺乏有效衔接

显性教育又称“有形”教育,传统的显性教育即有明确目的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无变化,方式陈旧,方法缺乏创意,因而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反而引起学生的应付心理和逆反情绪。相反,隐形教育则以学生为主体,又称“无形”教育,通过场景设定和氛围营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二者缺乏有效衔接,将导致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和自我体验的机会,还将导致学生失去自我调整与实践的方向,进而造成学生知、情、意、行各轨道在更大程度上的偏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服务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1.把握形势政策课堂,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无论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课堂教学形式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服务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内容安排上应兼顾理论性与思想性,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兼顾政策性与时效性,根据国内外的形势热点,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新变化;兼顾实际性与新颖性,要抓住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创新教学形式,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对话互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努力,真正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精髓。

2.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到三个贴近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体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发展,激发创造力和活力,从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发展健全人格。其次,要将学生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此外,变管理式工作理念为服务式,变主导式工作方法为协助式。增强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

3.努力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过程中重视学生群体的主导意识,确保各类活动满足大学生现实与自身需求,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主体意识,达到规范言行,挖掘潜力,培养个性和协作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营造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发展空间。

4.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力量

为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定期提供培训,通过课程讲解、实训操作、创意激发等系统的培训,使其真正具备应有的知识储备、远见卓识和工作能力。同时,为每个学生组织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化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专业指导老师的任务不是任务式和管理式教导,而是服务式和引导式协助,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风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赋予学生正能量,积极引导,依靠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实践、自我总结,自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断的内外化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克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845~846

[2]梁金玉、陈国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624~625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3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表现形式.交往式教育方法是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从认识上和实践上进行转变和提高,才能够有效的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进而才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成果。实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方法是获得实效性的根源所在。因此,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才能进一步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交往式教育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深远的意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究、积极运用交往式教育方法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一、交往式教育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的时代成果,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顺利贯彻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和“育”的作用,必须采取适当有效的教育方法—交往式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说,只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交往式教育方法,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通畅,才能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优势,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交往式教育方法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人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必然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就需要交往,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归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可以看出人类是处于一定关系中发展的,人类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自我实现。“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一一-d也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①人的这种“类”性.必然决定了人需要交往的特性。交往式教育方法正是基于对人类的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教育方法.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的,是一种贴合实际的教育方法。

人的本质,即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②人的种种特性决定了人要生存就必须要进行实践,进行交往活动。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这个“虚拟世界”也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人构建的,可以反映出现实中人的潜意识,映射出人的理想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世界是人的“镜面世界”。在这种特殊的场域中,人并不是单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而是通过人—机—人的形式进行交往的。因此,从人的本质的视角出发,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交往式教育方法,是具有人学基础的。

(二)交往式教育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交往式教育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为交往式教育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认识,通过各种传递工具,如BBS,e-maii,QQ等,随意的表达出来,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此外,互联网还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人们一旦进入网络,就可以脱去现实中的“外衣”,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交往式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以人的思想、情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基础的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契合,能够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交往式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的自由交互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互联网的广阔领域中选取、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教育者不再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垄断者,其权威地位也逐渐被淡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重视或者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色彩,由一潭“活水”变为“死水”。交往式教育方法正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施交往式教育方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革新,在教育过程中渗人交往式教育方法是不可避免的。交往式教育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__仁可以破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隔阂,促进受教育者的主动思考、自我学习,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基于以上,必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方发挥才能,集思广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益因素,形成巨大的合力,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顺利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者是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的主力军和引导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有效地贯彻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也在教师。教育者在贯彻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时须重视以下几方面:

1.转换观念,树立平等意识,重视交往式教育方法的优越性

随着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大范围的辐射,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与计算机网络联姻,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势必要转换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动态以及情绪波动,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思想,在感情上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促进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双向互动发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身份的隐蔽性等特点,教育者不再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掌权者”,仅仅只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引领者”“看门人”的角色。角色地位的转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平等的意识,在双方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情感相互交融,从而发挥交往式教育方法的巨大作用,产生“润雨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只有转变观念,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交往式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实践价值,才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巨大的辐射力。

2.勇于实践,更新知识,创造有利于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的网络环境

同志曾指出:“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干部都要围绕思想政治领域的重大问题,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社会思想状况和动向,以利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面对新情况、新境遇,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深人实际,勇干实践,才能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网络可以说是交往的有效载体,是才华的自我展示场所。然而,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冲突和矛盾。比如,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粉墨登场,鱼目混珠,难辨真伪。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把关人,教育者必须要更新自我陈旧的知识,吐故纳新,全面规划,营造出利于交往式教育方法实施的网络环境,这样才能使置身于教育中的每一个人,把自我的经验、知识等视为共享资源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造有利于交往式教育方法实施的网络环境,可以从许多方面人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设置专门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论坛或聊天室。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教育者可以发表一些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点的问题或观点,引导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激发出人们的潜能,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效果。

(二)受教育者是影响交往式教育方法实施的关键因素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往式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并且最大限度的联系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促进知识技能的交流,而且促进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相通,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方法的有效实施不能仅仅只需依靠教育者的努力,受教育者也是影响交往式教育方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网络息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实施交往式教育方法,受教育者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灵转换,提高主体意识,为交往式教育方法的实施提供平台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交往式教育方法要发挥针对性强、渗透面宽、接受性广’的效果,不仅要依靠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变革,同时还要依靠受教育者在认识上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转变和提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是处于“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状况。受教育者被动的、被“奴役”的心态对现今的教育仍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传统的那种教育方法也要不断改变更新,以适应并促进这种新模式的展开。在此,受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变化,时代的更替,认识到自己再也不是盲从者和跟随者,认识到教育是互动的、相互的、双边的而不是单边的,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交往式教育方法的深远意义。只有在观念上形成正确地认识,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拓展空间,提高自我素质,保障交往式教育方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4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虽然研究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围绕着实现什么样的目的而采用何种手段展开的。董娅在《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取向》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思想教育要求和内容,使教育对象思想转化,促进内化的中介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步进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存在状态和教育效果有直接决定作用。”②郑永廷在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称。”③著名教授张耀灿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归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对反映特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被教育者个体的经验、品质、评价和行为习惯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对教育者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的反映,联系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中介,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的工具。”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老师讲、学生听,由于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所想、所需、所求,忽视了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马小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就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⑤

第一,缺乏平等性理念。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而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人以严肃无亲和力的感觉,缺乏现代教育平等性理念,效果很差。而新的时代条件下,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大学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很难被现在的大学生所接受。

第二,重“群体”轻“个体”。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了。由于受到当前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形式大多是开会、学文件等,即使是上课也是不分对象、层次,不考虑个体差异性,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灌输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主要是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教育方法上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不利于大学生现在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第三,单一、呆板、无活力。传统的灌输教育重视“灌”而轻视“输”,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比如不分条件、对象或是不讲艺术、不负责任、不求实际效果而乱进行的现象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强硬的灌输方式便凸显出来。然而,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强硬的灌输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方法,还有如温和式灌输、间接式灌输等其他方法。要想真正地把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形成的某种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灌输给现代大学生,不采用多种方式而只是强硬的灌输是不可能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

第四,缺乏民主性。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采用“我讲你听”的“讲听”式、“我说你做”的“说做”式、“我令你止”的“令止”式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完全的对立关系,只承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否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严重违反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3.1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结果

当前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立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大区别,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变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生新变化。郭志钦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思路》中说明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现象变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二,公民社会的意识显现。第三,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多元化。”⑥这几点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的“道德滑坡”现象产生。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5

【关键词】说理教育;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凝聚力的最终体现,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会鼓舞国家战士的士气、增加国民的向心力,同时还能激发国民潜能,为不同阶层的人树立理想,故我党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讲活动。在我党进行召开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时就曾指出“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和改革社会中各个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从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方面进行着手,继而实现社会总体发展心态的理性和平、积极向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选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古代著作《论语》中曾提到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论语》中所提到的“器”这个字对应的应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了。通常来讲,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国民的行事思想观念、做人道德规范以及持有的政治观点等进行引导,继而使得我国公民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种社会中常见的物质生产活动,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我国公民的自身认知、情绪波动、感情、个性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性等进行精神领域范围内的疏导和引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具备社会物质生产中的任何特征,其是以意识作为生产活动的根本属性而从事的社会活动,所以并不具备实物形态的实施工具,故由此得出方法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够完成的关键所在。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曾说过:“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要提出具体的任务,而且要对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确定。如果我们的最终任务是过河,但如果没有搭建好的桥或者用作渡河的船,那么就无法过河,而过河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没有实施方法的任务,只能算作是一句空谈。”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过程中的方法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可代替。而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目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其实施方法的选择有时会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还要关键。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说理教育

(一)说理教育方法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便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本,我国在建国初期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是以说理教育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做法是与强制灌输理论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实通过我党在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与革命后得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主要是通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来进行最终的教育活动。我党的建立者同志曾在其撰写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对说理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其认为我国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所引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便是说理教育。而对于这种问题,只能通过民主性质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解决方法可以是讨论研究、批评教育、说服引导,但一定不可以是强制命令或者是压迫规定。”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是在我党取得政权之后,对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的内部矛盾进行的一种非对抗性的思想矛盾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说理教育方法的特点

思想政治道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从说理教育的实施主体来看,其进行处理的是主体是处于平等关系的,其指的就是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内部非对抗性关系;其次,从方法论中规定的基本原则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说理教育方法是以民主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指的就是该种方法的实施是通过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通过对自身意见的互相发表并讨论来进行;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教育方法的本身来看,其是通过将讨论法、批评法与说服法进行结合继而实现的从团结到批评再到团结的方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就是教育与说服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法;最后,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说理教育方法相反的方法来看,其的实施过程是于强制压迫、命令规定完全不同的对立方式。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式是一种能够体现我国民主体制的主要教育方式,并符合我国现代基本教育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心理疏导

(一)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产生

尽管我党目前所使用的处理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内部矛盾的说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十分有效,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其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及社会的需求。因为,在我国的建国初期,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在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心里的权威较高,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形态一直处于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状态下,社会形势也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下,继而使得我国人民的思想政治观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说理方式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才得以良好的实施。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形态、社会构成、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故使得传统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我国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必须在总结并发扬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与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机密结合,继而开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应运而生。

(二)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概述

心理疏导中疏导二字的意思是引导和疏通,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运用的心理疏导法指的就是通过对人们内心以及思想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使用引导疏通的方式来完成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疏导的概念与心理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人们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疏导,继而使其的思想政治思想能够回归到健康积极的发展轨迹当中。

在大部分的医学论著中,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具有相同概念,而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龙光在其撰写的《心理疏导疗法》一书中说道:“临床中的心理疏导疗法是指医院中的医务人员在于患者进行医疗交往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良性结果,其能够对患者出现问题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继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召开了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心理疏导疗法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中,而心理疏导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心理疏导法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即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借鉴,又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法在实践过程中超越了某个体系中对心理分析的局限,并对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心理以及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疏导。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采用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面对的心理疏导对象不同,故其所使用的方法及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三)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心理疏导方法即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模式,又可以将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疏导方法的着手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进行使用心理疏导方法的过程中,应对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全面地运用,而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应对来访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虽然两种工作的实施过程大致相同,但是二者在学科以及话语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法虽然是以心理为切入点,但却是一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其虽然包含了心理学中的部分心理咨询处理方法,在这些方法却不仅仅是应用于对人的心理进行疏导,其更多的是对人在思想方面的矛盾进行疏导,是一种以服务我党政治思想为基本原则的教育活动。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着对疏导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政治思想变化来进行,在进行疏导时不但需要采用直接的谈心的方式,更需要对受教人员进行组织学习,使其的思想政治观能够从基本理论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对被疏导者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使其能够感受到我党及社会对其的关心。

四、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

说理教育方法与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理论联系。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实施方法所涉及到的主体使用一类,即教育主体是相互平等的存在;其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在进行时所遵循的是同一种原则,即以民主为主的原则;再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所采用的都是趋于理性的教育方式,即通过说教、疏导的方式来对被疏导者进行思想上的开导;最后,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同于强制命令或是压迫规定的并且符合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方法,其不但吸收了传统受理教育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更是在说理教育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元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疏导法不但融合了固有的说理教育方法中的理论主线,还在其中添加了情感类的内容。这样的疏导方式不但能为被疏导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思想标准,还可以对被疏导者内心的困惑进行有效的疏导。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说理教育法转向心理疏导法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在发展过程中趋势。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更能符合被教育者多元化的需要;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心理疏导者与被疏导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理论到科学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具有科学性,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对被疏导者进行疏导,其更关注的是以被疏导者的思想问题为中心来进行疏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法从说理教育法到心理疏导法的转变在保持了我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则的同时,还融入了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时代内涵。两种教育方法的转变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开放性、统一性及继承性,其标志着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何娟.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途径的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9(05).

[2]佘双好.大学生代际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发展趋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3]樊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

[4]张晓荒.浅析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

[5]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09).

[6]安素贞.心理疏导与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探求,2012,04(11).

[7]李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8]初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D].山东大学,2014.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6

关键词: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认识论

对于冯定的思想,学术界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这些研究都未对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进行系统阐述。显示出今天研究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冯定简介

冯定(1902―1983)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活跃在我国文化教育和理论战线上。从30年代起,就用“贝叶”的笔名在上海《自修大学》等进步刊物上不断发表关于哲学和青年修养的文章,并翻译苏联的著作,使当时许多处在徘徊和苦闷中的青年受到影响,走上革命道路。他一生著作繁富,代表性的有:《平凡的真理》、《共产主义人生观》及多篇总结学术经验教训的文章[1]。他的著作中对人生目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等的阐述对今天提倡精神文明仍有着十分宝贵的启迪。

二、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括为:分化与综合的社会化教育方法就是指“分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向个人思想各个领域深入,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彰显其引导作用;综合指与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独出现在某一方面,而是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指把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其精华和哲学理论的综合应用;社会化:指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的气质自化,德器自成,形成一种自有素质,使之可持久产生教育与引导效果。在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含的这三个层面是对三者的统一,可概括为渗透、整合、综合三个层面,是通过制度环境渗透的统合,进而优化个人思想境界。”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日益僵化的时候,冯定率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理性因素,即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2]。努力把握现实世界中“真实人”的需要和欲求,保证教育素材的鲜活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适应性和超越性,思想品格生成的各个环境因素应保持同向性。冯定分别研究了各个因素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因素后,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向各个因素渗透,分别细化不同因素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双向互动,只有符合教育对象精神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才会被教育对象接受。冯定以生活世界为蓝本和承载,面向“真实的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着力于生活教育情境的创设认可教育对象的德性选择,参与教育对象生活世界的解读和解惑。客观地说,冯定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结合实际,在潮流面前勇于独立思考,判明真伪,毫无畏惧地说出真理,使教育对象深入浅出地理解思想上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3]。

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以认识论为核心的综合教育方法,综合说理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及自我教育方法。综合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来自自我教育经历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核心统筹新的哲学体系,把思想体系和方法联系起来。冯定以系统论为指导的教育方法,系统论的核心是以认识论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结构中的层次结构包括哲学方法,即历史与逻辑方法、归纳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综合教育方法有主从式和并列式的综合方式。以教育与管理综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为主的并列式教育方法;协调式与交替式的综合教育方法;渗透式和融合式的综合教育方法[4]。简而言之,冯定的综合教育方法不仅把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融合,还综合哲学方法,把哲学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以实践效果检验真理的客观性。

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面向青年、面向全社会都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打破墨守成规的教育环境,不仅在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言传身教教导受教育者,通过与人民群众的交谈,传播正确的思想。冯定通过发表文章著书等形式,使更多群众能接触和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冯定一生除了著书、写文章、和青年沟通思想外,还通过直接交朋友的方法同青年对话。冯定把学习哲学和做人连在一起,他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的实践”,即对客观世界的改造[5]。这种改造包括改造人本身,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和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冯定勇于进击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体现了他的思想方法,在多灾多难的漫长生活道路中,以进击精神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冯定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的实践”,即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改造包括改造人本身,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和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

三、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意义

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宏博、内容丰富,核心就是平凡的真理,并且贯通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做人与治学的完美结合。因此,研究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将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是急待开拓和完善并且发展的领域。不仅对当代青年全面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素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龙.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9-80.

[2]凌志东.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3]李存立.纪念冯定――一位杰出寓于平凡之中的学者[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2(3):3-5.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发展理念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大全,发展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从建国以来都一直很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所谓先正其身,方可修其艺。近十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以下两个原因无疑是影响最大的。

   首先,长期以来,我们误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含义,大家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蒲草一般漂浮于思想的表面,很多地区都在追求表面的口号和宣传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价值观成长。其实,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也该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核心。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信息时代的一些汉堡文化和泡沫经济现象的日益严重,聋生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的与日俱增,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随之而迅速发展,有很多内容已经渐渐不再适应当下聋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正是由于这样的疲软状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深入到聋生内部,无法达到理论指导和学习的真实目的,当代聋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开始告急。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聋生政治教育过程的实现,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强调要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一切符合德育规律的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那么,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向什么方向发展,才能更符合当代聋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呢?

   第一,从聋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系统着手,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论文大全,发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既包括方法论、教育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从教育方法论的方面来说,聋生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单纯归结为教师运用的方法,也不能理解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而应该理解为两种情况互相融合,随机应变。而从教育模式来说,聋生政治教育方法不仅是教书的方法更是育人的方法。也就是说聋生政治教育方法不仅是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方式和手段,而且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方式和手段。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内在发展元素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于教育方式来说,聋生政治教育方法种类很多。无论是外显的动作方式或者操作方式,或者是内在的思想活动方式,或者道德思维的操作方式等。只要紧紧抓住一个重点,聋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死板的书面教育,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活动过程。论文大全,发展理念。

   第二,要加强聋生精神意识层面的教育。毛泽东曾把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比作过河与桥的关系。中学政治教育方法是架设在中学政治教育目标和学生个体品德、思想政治观念之间的桥梁,是时代精神与学生主观世界发生联系的纽带。所谓在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教育,是指中学政治教育方法要随中学政治教育目标的调整而变化,时刻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目标。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与时俱进。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意识层面,中学政治教育方法都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和发展。对于当代的聋生的现实情况而言,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心理状态和意识把握,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口号,而成为一种基本的意识和思想状态。

   第三,聋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纸上谈兵,应该结合当代的社会实际,也结合当代聋生的实际状态和心理成熟度,通过帮助聋生弄清楚生活世界,让他们自己得出走向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三、结合传统文化,融合当代信息,多方位进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如今聋生开始大范围的出现了主流思想的缺失,我们很需要将精华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形式结合,开创一种新的即适应新时代而又保留有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理念。

   (一)兴趣引导自主乐学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因此,兴趣是使聋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必要途径。满足聋生的学习需要,激发自主学习的冲动,由此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喜欢上对思想道德问题的研究,产生再学习的兴趣。用兴趣主导教学的方式调动聋生的自主性,使聋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实现自主乐学。

   (二)互动教学推动能动好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聋生在互动中学得活,学得轻松愉快,得到的知识比过去机械记忆的更加丰富,同时也促使思维个性的发展。互动教学培养了聋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论文大全,发展理念。因此,设定现实的情景,涉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聋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并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有趣味性的互动教学,激发聋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使聋生增强感性认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勤思实现创新善学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的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的著作《班级生活》中提到的“隐性课程”一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隐性教育应运而生。

一、高校隐性教育的内涵

高校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是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要了解高校隐性教育,关键是对隐性教育内涵的把握。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显性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定感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育目的的隐藏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是很明显,教育者把教育目的、内容等融入受教育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显性教育以集中、统一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隐性教育则可以同时对受教育者进行几个方面的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教育载体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既可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可以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营造一定的氛围环境,也可以是让受教育者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教育方法的愉悦性。隐性教育是以一种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五,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是持抵触态度的,拒绝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对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进行吸收。

第六,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在隐性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以一种愉悦自主的心态接受教育。而教育内容又可以全方位的向受教育者灌输,因此,教育的效果更有持久性。

隐性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渗透式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利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和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方法。隐性教育的内容应当广泛的渗透于优秀任课教师的教学、合理教学课程的设置、良好的校风等。陶冶式教育方法,即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的方法。即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教育环境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也包括无形的文化氛围和社区人际关系。实践体验教育方法,即组织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及社区的管理与建设,自觉自愿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体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

在了解了隐性教育的内涵之后,我们大致可以了解高校隐性教育的内涵:高校隐性教育是指高校利用其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施加影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二、隐性教育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运用

(一)美国西欧高校的隐性教育侧重于潜在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倾向于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方法,即渗透与规范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在学校,他们也很注重利用潜在的影响方式。他们有“隐性课程”的说法。“隐性课程”包括:强调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接触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并鼓励他们效仿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重视优秀文学作品和名人故事的教育影响作用,比如作品中的优秀人物和一些名人故事等;良好的师表作用(有对校长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具体规定),校长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社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大环境。美国高校尤为注重这个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灌输在日常行为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在高校日常生活中,如唱国歌,向国旗敬礼,参与民族生活的其他仪式活动;路过纪念碑时会让其停下来致敬;组织到法院、市长办公室、市政厅参观,了解美国社会的组织机构和形式等。又如利用像举办奥运会和发射航天飞机这样的活动的机会来宣扬所谓的“美国精神”;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灌输爱国主义和忠于国家的思想;其“竞选”活动则是强化公众“民主意识”,增强人们对政权和共同体的支持的好机会,是政治社会化十分有利且隐蔽的实施途径。

(二)日本高校的隐性教育侧重于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即熏陶和训练的教育方法。因此,日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上,大都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形式展开。日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与荣誉感;二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与参与感。日本高校校校园内活动团体众多,参加人数众多,出发点大多在于培养集体精神。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开发社会大环境隐性教育资源

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不仅受到学校正规教育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社区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因此,开发社会大环境隐性教育资源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发社会大环境隐性教育资源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优化传媒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优化相关的社区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三是大力建设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场地;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的效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有少数的专业课教师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课”教师的任务,与他们的专业课无关,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除了有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具有深刻的育人功能。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学科的历史发展,每一门专业课都有其立场、观点、研究方法等,所有这些都包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教师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对学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

(三)探索学校环境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学校环境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环境建设最重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学校的整体环境意识一般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由德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学校建筑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环境建设总体来说,是一个显性的物化形态,但它起到隐性的教育功能。如学校校园石碑上刻的“校训”、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誓言”和医学名人的雕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的雕塑、石刻和建筑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经过教育者精心布置后,它们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校园的雕塑、石刻和建筑物等或激励学生求学欲望,或影响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四)注重高校教师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既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也包括服务人员。教师不仅以其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而且教师的形象、人品素质、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也会影响学生。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指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因此,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以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作为管理人员要具有公平民主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作为教学人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感化学生;作为服务人员要具有高度自觉的服务意识、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影响和感化学生。

(五)积极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开展社团活动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融入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祖国的伟大和辉煌,激发他们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不具备的优点,即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愉悦性,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以及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因此,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隐性教育必须以显性教育为依托,显性教育是一种以集中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方式进行授课,显性教育是贯彻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端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奎庆,张继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9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是事关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且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能够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才能真实有效地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得以落实。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牛苗苗(1984-),女,山东泰安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179-01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所以当前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思考如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改进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辅导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客观要求。从哲学的角度讲,社会实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并且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也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其不断发展的规律。因为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经历着来自外界客观环境及大学生个体情况发生变化的外力冲击,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的情况以前是没有遇到的,比如信息化的发展对多元思想的传播加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再比如大学生自身心理行为随着时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等等。面对这些新挑战和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就必须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效。

(二)旧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必须要及时创新。在过去,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都基本采用的都是集体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方式,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往往面对的是大批的学生,同时教育的方法也基本都是大课堂集体灌输式教育。在过去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方法或许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当前高新科技特别发达的大背景下已经很不适应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很多的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思想开始腐蚀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媒介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当前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动力源。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但能有效提升辅导员自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还可以促使高校辅导员向着专业化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能否取得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要注意使用的方式和方法。高校辅导员如果在当前新形势下仍然采用传统的老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创新教育方法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就不能收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一)从理念上转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错误思想,必须要采用新的创新思维模式,要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方法的特点及理论依据进行认真论证,要对可行性做好预测,要研究各种创新方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寻找到最适合教育方法,然后以发展的观点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向现代“渗透式”教育方法转化。高校辅导员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改革,要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向现代“渗透式”教育方法转化。从而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和学生相关的每个活动中,渗透到整个校园文化生活中,同时要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理,这样可以确保大学生在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使自己的素质不断得以优化提高。

(三)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把握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高度注重心理辅导这个环节,因为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和基础。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较为快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思想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探索以及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校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总结今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历程,我国的高校思想教育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之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一下几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问题:

(1)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已经制订了教育规划,其中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以及教育方法等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来看,高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的深入,只是仅仅出于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上,缺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践方面的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体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方法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全面的研究,并且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发展相关联的方面的问题研究比较薄弱,不能够完整的总结归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2)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深入研究

2010年,成功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重点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必须要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发展,这就要求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方面的研究中要必选结合新社会和新形势研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一种经验的总结缺少了内在规律方面的研究,严重的缺乏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深入研究。

(3)没有形成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体系

想要更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法现代体系作为技术上的保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评估,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否满足学生的发展,是否符合大学的特点,是否具有创新性,这些教学方法的评估都离不开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体系。但是就今年来发展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架构方面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在相关的内容上面还没有做到深入的建设,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进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进步。

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1)总结吸收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教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推进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国内,应该走出去,结合国外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方法进行。与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选择适合我国社会体制的有益方法,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借鉴发展,这样更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工作的开展。

例如,美国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其教学方法和教育体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美国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经政治观念渗透到不同的课程中,结合其余非正式政治课堂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念,让学生在非政治课堂中体会到思想政治的内涵。除此之外,美国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也不同与我国的课堂教育为主的模式,美国的模式比较侧重于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切身的体验,如同身受,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我过高校反思。因此,利用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知识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适合社会的要求,最主要就是要判断方法是否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方法是否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因此,科学的总结归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形成理论知识的沉淀,对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步的必经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种类,在进行这些方法的实践应用中,应该做到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做到结合时代思想的变化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要将在应用过程中的有益的经验形成理论知识上的积累和总结,进行指导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为探索研究更多的方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还能够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提供有力的理论证据,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注入内在精华,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知识方面、实践应用方面以及体系建设方面都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进步。

(3)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合理化发展步伐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必须具备的因素就是要实现方法的发展研究,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行为、动机以及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从哲学、心理学、统计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的研究,实现多学科间的交流,将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要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过程之中。

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过程中,除了进行学科理论知识方面的研究外,还要在综合学科之间进行多学科研究,结合优秀的研究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共同研究,实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拓宽思路,不能受制于局限的方面,要结合科学和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经验。、除此之外,在实践应用中结合发展的思想逐步进行方法的改进、优化和创新,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合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4.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快速进步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更加科学合理的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想的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研究创新的方式,开发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构件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雪霞,尤太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1).

[2]吕萍萍,张睿.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的价值体现[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3]孙明红,曹世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