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亚健康改善方法十篇亚健康改善方法十篇

亚健康改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02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1

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心理亚健康,多以描述某方面的症状来界定。不少研究者运用量表的方法来筛查心理亚健康者,并对其筛查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以此来界定心理亚健康。如:研究者裴雯运用“SCL-90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研究,并界定了其研究的心理亚健康概念;刘欢欢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界定的方法是进行调查界定,并对其心理亚健康筛查方法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笔者发现,研究心理亚健康,基本使用的量表有康奈尔医学指数(Cm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价量表(p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尊量表(SeS)等。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大约3000万,其中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25.40%。陈军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4%,且在性别、专业、居住地、年级、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各个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心理亚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3%。山西农业大学曾对182名生命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79%。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21.70%的新生心理问题明显,需要尽快约请进行心理咨询。

2008年的《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省10所学校在校高职生,发现高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依次为:记忆力减退、担心自己的健康、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长期持续疲劳、困倦、四肢无力等。研究还发现,心理负担过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嗜好等是造成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市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约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山西6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中,雷军发现,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疲劳感的学生占到76.70%,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压抑等状态的比率较高。

2009年,占华、卢晓文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2.36%。其中,女性亚健康检出率为47.4%;男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5.15%。李力生等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中,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共215名学生被试,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61.8%,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结果的75%。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比较普遍。心理亚健康未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不明显,很难诊断,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状态,也容易与心境、性格等日常心理实践混淆,且与身体亚健康相似,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

国内研究者运用了生理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舞动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法等等方式,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干预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都各有侧重,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的裴雯在《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探讨了自生法、腹式呼吸法和瑜伽语音冥想法等3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对高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开展干预效果。实验发现,这3种放松训练法对于改善情绪、睡眠和人际关系等都有效。因此,很值得推广采用放松训练法,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运动疗法。例如,夏洪安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与运动疗法探析运动亚健康样》,刘波的《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还有刘君雯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分析与运动处方对策》等。尚明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的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恐怖症状方面,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焦虑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

李晓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中医调适方法:精神情志调摄、四时养生、饮食健康、保健运动、辨证论治。孙淑彩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提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以情制情、重视心疗等进行调摄精神,以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等实现形神兼养,更好地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等方法对有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

金虹在《高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不同干预方法实验对照》中,采用太极拳锻炼、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及综合干预等3种方案,对高职院校75名心理亚健康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干预。结论:3种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适合在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推广,但通过设计的团体治疗与有氧运动结合方案远期疗效更为明显,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陈瑜、张小远《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发现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此外,薛冰等采用道教认知疗法干预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效果较好;李传银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对有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孤独情绪;高文凤等采用观察阅读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干预方法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的干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的缓解都有积极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某一种或某些方面有改善。

有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疗法效果会更好。潘立等采用太极拳锻炼、保健刮疼广播操、中医中药诊疗、饮食指导及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心理亚健康者实施干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一是通过综述文献表明,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是临床方面的、身体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再有就多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如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类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亚健康研究,而对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很少。关于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研究,也仅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比较。二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发现,搜索到相关文献80余篇;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仅搜索到文献3篇。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丰富,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没有检索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其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方法等亦应得到重视,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相关研究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在学业上和社会上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调查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理论创新以及实际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价值上,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再加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生心理亚健康教育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填补研究不足与空白。在实践价值上,研究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心理亚健康干预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实施干预的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其心理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的思路方法项目研究思路是提出研究假设,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分析,推出可行性方案以及等。本课题研究假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睡眠质量、人格、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等因素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心理健康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利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人亚健康诊断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选择若干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的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亚健康状态群体在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在心理资本、人格、生活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尚明玉.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俏.我国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

[4]张乐.基于集对分析的心理亚健康筛选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6]唐峥华,刘婕,唐耀华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

[7]周玉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2(10)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2

方法: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方面进行了阐释。

结果:传统医学认为推拿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及调整脏腑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推拿能调节亚健康状态下的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结论:推拿是调治亚健康状态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关键词:亚健康推拿保健机理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7-01

人类亚健康状态是现代医学提出的一个新的医学概念,它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防治得力就会向健康状态转化,否则就向疾病状态转化。亚健康产生的成因[1],现代医学多从细菌(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及内分泌代谢失调方面考虑,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未能彻底阐明,因而治疗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只能对症治疗,传统医学,尤其是传统中医保健推拿,对亚健康的调治可谓一枝独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非药物疗法悄然兴起。从目前现状可以看到,保健推拿与保健按摩是人们首选的防病保健、调治亚健康的主要手段。

1推拿对亚健康的保健作用:传统医学认识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亚健康状态则是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表现。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推拿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及调整脏腑的功能,其最基本的作用是调整,通过调整人体失衡的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调治亚健康的目的。

脊柱为中枢神经所在[2],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故脊柱推拿具有调理脏腑肢节的功能。督脉主一身之阳,夹脊属太阳膀胱经。故背部推拿具有调理脏器的代谢,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头部为诸阳之会,髓海之所在。头部推拿可醒脑开窍,明目,安眠增强记忆力的功效。颈肩部推拿可软化肌纤维,增加血管弹性,增加大脑的供血供氧防止颈肩综合症的发生。四肢的推拿牵拉,可松懈上肢腕,肘,肩关节,下肢的踝、膝、髋关节的僵硬,屈伸不利,防止关节盘、半月板的劳损,韧带、肌腱纤维化,导致腱鞘炎,滑膜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为肾之府,主骨生髓生殖发育,为先天之根本,相火旺,脾胃腐熟五谷香,精微才能被人体运化吸收。人体活动的枢纽,腰为大梁,所以推拿腰部,即可调节肾功能,又可防止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腰间盘突出等困扰人们日常活动的不适症状。所以亚健康体的保健,直接关系着生活质量。

2推拿对亚健康的保健作用:现代医学认识

2.1从现代生理学上解释。有关推拿的养生保健作用及其对亚健康状态调治的作用机理[3],从现代生理学上解释:按摩手法作为外界施给感受器的刺激,能使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反射最终对机体产生良性的调节作用。即它能调节亚健康状态下的神经功能[4],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解除肌肉痉挛,消除身体疲劳,增强抗病能力,从而促使机体从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有研究资料显示,亚健康状态存在轻度的微循环障碍,推断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亚健康状态的生理、病理基础,推拿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状态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

2.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3]:认为推拿对受术者具有心理调整作用,保健推拿疗法具有明显的医患关系优势,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触摸、按、揉本身就能缓解精神紧张,释放紧张和压力,容易取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有人从现代医学理论出发,证实了推拿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状态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并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

2.3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5],经常接受推拿治疗,能够改善皮肤肌肉血液循环,加强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促进肠胃功能,兴奋抑制神经从而产生止痛、镇静、消炎、利水、解痉及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对心率、心律、心功能都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对偏高或偏低血压有明显调节作用可以改变血液的成分,影响血液流变学可以改善脑组织的供氧状况,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影响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对肺的通气、换气及肺活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影响内分泌功能,降低血糖,防治肥胖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用。

3亚健康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传统医学任重而道远

亚健康问题是一个困扰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1]亚健康人群之庞大,是任何一种病的患病人数所无法相比的,仅在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达7亿之多,现代西医对亚健康的治疗近乎束手无策,正如1992年心身医学会权威人士所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当向中医寻找智慧。随着人类对大自然回归的崇尚和对自然疗法的热衷,令人身心愉悦的保健推拿成为人们养生保健与健康休闲的首选手段。

参考文献

[1]庞军,雷龙鸣,伦轼芳,等.从人类亚健康看保健推拿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131-132

[2]童新宁.医疗推拿对亚健康体的保健.按摩与导引.2006;22(8):28-29

[3]雷龙鸣,庞军,甘炜,等.基于文献的推拿在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治中的应用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10;37(7):1357-9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3

关键词:健康;亚健康;疾病;预防;治疗

前言: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因此,健康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学校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使他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从千百年来固有的健康、疾病概念中剥离出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瞩目。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明确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心理和方面、生理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好的状态”。但就wto统计,有1/3以上的人群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既“第三状态”,也就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边缘状态,国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肌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的人才,国家的财富,研究大学生亚健康成因分析,对预防和减少亚健康人群比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心烦意乱,夜里多梦,睡眠质量不高;面色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无光泽;指甲卷曲、月痕不齐、甲面白点;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经常自汗、盗汗;突然感到视力下降,且伴有目胀、头疼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多梦、疲劳、情绪不稳定、用脑后疲劳、耐力下降、困倦、烦躁、健忘、虚弱、活动后疲劳、易激怒、失眠、压抑感、易怒、总怀疑自己有病、思维效率低、易感冒、嗜睡、四肢乏力、不愉、头晕、目眩、抑郁、头疼、腰膝酸痛、脱发。

二、大学生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增大

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兴旺发展的时代,一个情绪负重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迫使他们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再加上目前由于高校扩招、校舍紧张、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容易使人烦躁,心情郁闷。所有这一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二)饮食起居无规律

无规律的饮食和起居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学生对饮食起居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长期的无规律的饮食起居,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不良嗜好

大学生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并迅速向成人过渡的动态变化时期,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其原因:一是学习与竞争的压力较大,以此来缓解压力;二是无具体目的,有从众心理,以此作为时尚和成熟的标志。实际情况主要以后者为主,并占有绝大多数。

(四)缺乏科学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弥补现代生活给人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能调节和改善由于饮食、作息等长期不合理而形成的健康隐患,这一观点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运动缺乏症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肌体抵抗力下降。

(五)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由于人体生物具有周期性,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学生在考试期间表现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失眠等。

三、预防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当前大学生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对“健康”一词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模糊。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编写合适的健康教育的教材,使学生认识到“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二)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理念

1986年加拿大首先提出了“积极生活”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to)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以“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为主题的会议,并启动了“全球积极生活运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懒惰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日益扩大的、全球性的对健康的威胁”。因此,大学生们应积极改变原有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克服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大学生们应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努力学习,阶级进取,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使学生课余时间过得丰富充实而有意义,避免学生空余时间感到无所事事,无聊空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心理障碍

由于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生心理障碍现象更加突出,学校应定期举行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讲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现实性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一些学校已专门设立心理咨询,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四)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营养平衡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大基石。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饮食来预防。专家建议:5大食品每餐都应摄食,种类越多越好;每餐吃8分饱;在愉快的气氛下进餐;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根据身体需要适当补充营养品。

(五)体育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说段

任何体育运动不仅是运动器官在运动,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以至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相互配合进行运动。体育运动能促进全身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从上至下统一协调的锻炼,使人体各级机能得到提高,它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研究表明,强度适当的体育运动,通过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可提高唤醒水平,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摆脱烦恼,对精神不振、心境很差的人具有显著的治疗和调节作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心理坚强和自信心,并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通过群体的体育运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愉快,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

四、大学生产生亚健康后的治疗方法

(一)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指用光、电、声、气体、水等因子作用与机体,进行保健的一种方法。首先,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改善局部的症状,如颈肩、腰、腿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如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磁疗等。

其次。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肌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护人体平衡,使不良的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如运用音乐、空气离子、色光等方法,从而改善人体各项生理指标。

(二)精神疗法

精神疗法又称心理调节法,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通过各种方法,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

(三)森林疗法

森林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

(四)饮食疗法

一般来说饮食讲究色、香、味,从现代生活基本条件来看,特别是从科学养生的视角来认识食疗问题,也就是书,人体可以通过食疗,达到阴阳、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饮食应该讲究色、香、味。具体有食养八原则,即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食清淡,忌膏粱厚味;不可偏食,多食五谷杂粮,不勉强进食,不渴强饮食;怒后不进食;饮食不可过热过冷;食后不要做激烈运动;注意食后养生。

(五)针灸、点穴法

1.针灸原理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不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条,以火点燃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2.定穴取穴

针灸首先要定穴、取穴。准确的取穴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种是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来取穴;一种是以患者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某部分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还有一种是把人体各部分的距离,规定为一定的寸,以骨度来取穴,只有确认标志,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与上下,左右邻近穴的关系,才能达到准确取穴的目的。

(六)按摩疗法

按摩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肌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常用于伤科各种痛症。

(七)穴位激光照射疗法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是利用低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激光是因受激辐,而发出的一种光,它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相关度高及单色性好等特点,能产生4种对人体局部有多种影响的反应,使人体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细胞活力加强,从而达到活血祛淤、消炎止痛的目的。

(八)穴位电兴奋疗法

穴位电兴奋疗法是应用电流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感应电、断续直流电刺激人体瑜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镇静、兴奋、镇痛、调节植物和内脏神经、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等作用。

五、结束语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预防和摆脱亚健康是获得健康的前提,亚健康需要整个人类的高度重视,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大学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平衡心理、适当运动、亲近自然等途径预防和摆脱亚健康而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2]朱寒笑.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4

【关键词】锻炼法;高校教师;健康水平;实证研究

1前言

1.1意义

清华大学率先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公民体质和心理素质,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35%。但是,由于高校教师工作任务重,保健意识淡薄,身体锻炼主动性严重不足,从而导致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数量稀少,亚健康状况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以四合一锻炼法来提高高校教师身体素质与锻炼意识的实验,从而培养高校教师良好的健身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以实验法来测定四合一健身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高校教师健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身体锻炼方法,以达到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干扰,使其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及终身受益。

1.2高校教师健康水平现状

上海社科院曾公布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人均寿命低了近20岁。2009年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课题组对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67.9%的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张永军在《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探因》调查结果为: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不足10%,远远低于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31%。华东师范大学赵琦认为:高校在职教师的生活方式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对健身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健身行为不足,维持身体健康的意识转化到实际的对比效率不够。吴家琳在《我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健康状况》中指出:高校教师身体健康水平日益下滑的现状,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须重新审视事业与健康的辩证关系增强体育健身意识,使体育真正进人到我们的生活中。李建华在《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论中提到高校教师的体育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各种手段促使他们积极的行动起来,真正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1.3概念界定

1.3.1所谓“四合一健身法”就是指通过校车保健操、校园课间操、校园健身走、学校健身兴趣小组这四种健身方法与手段的推广,来达到让每位老师能在学校工作的时间里,充分挖掘高校教师可利用时间和零碎时间进行针对性强、简便、易学的身体锻炼,自由选择与搭配,化整为零,达到每天健身的一种锻炼习惯。

1.3.2体育人口、体育锻炼者、非锻炼人群:我国确定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度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对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两次体育锻炼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若间隔14天锻炼1次,其效果是零,即等于没有锻炼,要想取得锻炼效果,每周起码锻炼1次。因此,本文将每周能够参加1次或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高校教师就视为体育锻炼者,而体育锻炼少于每周一次的高校教师我们就视为非锻炼人群。

1.3.3亚健康诊断标准:根据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其中Cmi内容包括18个部分,195个问题,每题选“是”1分、“否”0分,全部得分相加得Cmi总分,美国人常用的Cmi总分筛查临界值为30分。许丽英等人将Cmi译成中文后做了进一步修订,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性别的筛查标准:男性Cmi总分≥35分、女性Cmi总分≥40。本文采用高校教师亚健康Cmi调查问卷,男性Cmi总分≥35分、女性Cmi总分≥40分,且不患病作为区别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范围涉及七个系一个部共150名教师(随机抽取酒店管理系20名、旅行社管理系20名、旅游规划系10名、外语系40名、艺术系20名、烹饪系10名、工商管理系10名、社科部20名),调查人数占全院教师总人数的80%。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包括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类研究、对策分析的研究、目前锻炼法的种类、方法及效果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①问卷调查法采用定向、随机发放的方式,发放《高校教师亚健康调查问卷》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调查表》共150份,问卷1是Cmi量表,问卷2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状况、体育锻炼的情况等内容,回收146份,回收率为97.3%,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教师45人,女教师93人。问卷发放前,请有关专家、教授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认为问卷的效度较高。问卷回收后,间隔一周对艺术系20位教师采用小范围重测法信度检验,并对两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865,p

2.2.3实验法: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校工会牵头,对全院教职员工开展为期半年的“校园四合一健身法”的推广与促进活动,鼓励教师利用自己在校的空余时间,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方式,将这四种健身法随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健身的氛围,养成体育锻炼的一种生活习惯。

实验一:校车保健操的推广实验,我校有校车6辆,每天坐校车上下班的老师大约在百人以上,且校车上时间均在40分钟以上,我们设计了座椅操及穴位按摩操进行推广,主要是几大穴位的按摩和适合车上练习的小幅度身体拉伸,目的在于缓解教师颈部、肩部、腰部、手臂的不适。

实验二:校园课间操推广实验,我校由工会组织,在上午和下午课间分别组织教师自愿参加第八套广播操的锻炼,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活动筋骨,伸伸胳膊弯弯腰。推广课间操,目的在于通过伸展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等手段,帮助教师强健体质、消除疲劳,养成锻炼的习惯。

实验三:校园健身走推广实验,校工会专门请来专家对全院教师开展了健身走知识的讲座与宣传,并设置了我院的健身走路线,鼓励广大教职员工能利用餐后或课余时间在风景迷人,空气清新的校园中进行最便捷的健身形式――健身走锻炼,有利于缓解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实验四:学校健身兴趣小组推广实验,学校工会组建了院教师篮球兴趣小组,院教师瑜伽兴趣小组、院教师羽毛球兴趣小组、院教师乒乓球兴趣小组。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定期参与锻炼,目的在于不仅提高教师锻炼的兴趣和运动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师的心情得以缓解。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调查实验研究

3.1.1我院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本次共调查了138位教师,其中男教师45人,女教师93人,从年龄上统计,35岁以下教师有51人,36岁-45岁的教师有52人,46岁以上的教师有35人。从职称上统计,初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65人,高级职称42人。

3.1.2四合一锻炼法对我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表1统计可见,在实验前,根据亚健康的诊断标准,我院138位教师中有98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71%。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29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35岁以下教师人数的57%;36~45岁的教师中有40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36~45岁教师人数的77%,46岁以上的教师中有29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46岁以上教师人数的83%;经过6个月的实验后,这138位教师中有91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66%。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中有30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35岁以下教师人数的58%;36~45岁的教师中有34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36~45岁教师人数的65%;46岁以上的教师中有27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46岁以上教师人数的77%;数据分析得出:我院教师实验前,亚健康率71%,高于2009年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课题组的调查结果67.9%。经过半年的实验后,我院的亚健康发生率66%基本与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持平。从年龄上分析,35岁以下的教师虽然亚健康发生比率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应该是年轻、身体底子好,生活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但实验后数据不降反升,可见年轻教师的体育锻炼意识还很薄弱。36~45岁的教师实验前后的亚健康比率降低的最快,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36~45岁的教师是这次四合一锻炼法推广中的主力军,可见四合一锻炼法在学校里开展的可行性。46岁以上的教师实验前后也有明显的变化,提高的比率要明显小于36~45岁的教师,分析原因应该是年龄高,身体状况较弱,健康状况的改变也相对较慢。总的来说,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对预防和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对36~45岁的教师效果更佳。

3.1.3四合一锻炼法对我校教师体育人口比率的影响

从表2统计可见,在实验前,我院教师的体育人口为16人,占统计人数的12%,体育锻炼者人数为43人,占31%,非锻炼人群人数为79人,占57%,实验后,我院教师的体育人口上升为25人,占统计人数的18%,体育锻炼者人数上升为65人,占47%,非锻炼人群人数降低到48人,占35%。数据分析得出:我院体育锻炼者人口比率实验前31%、实验后47%,这两组数据远远低于2003年苏静等人调查得出的我国知识分子每周参加体育活动者为65.40%的结果。我院实验前体育人口的比例12%低于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调查得出的我国16岁以上体育人口18.30%的结果。而实验后我院体育人口的比例18%刚好和全国的水平相当。从实验前后数据比较得出,数据上升最快的是体育锻炼者比率的增加。总的来说,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提高了我院体育人口及体育锻炼者的比率,增强了我院教师参加体育的意识,但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将非体育人口转变为体育锻炼者还是我校要努力的方向。

3.1.4四合一锻炼法对我校教师生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表3统计可见,在实验前,教师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我评述是: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的人数为58人,比率最高,占总人数的43%,其次是认为身体状况较好的和身体状况较差的都是3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5%,第三是认为身体状况很差的为6人,占总体的4%,最后是认为身体状况很好的为4人,占总人数的3%.由数据显示,有72%的被调查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基本健康水平线及以下,而且还有较大比率的教师虽然自我评述身体健康状况高于基本的健康水平线,但从其身体不良状况的填写中许多人选了具有慢性咽炎、颈椎病、头痛、腰椎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由此可见,我院教师自身的健康结构较差,有较大比率的教师身体状况不佳。实验后,教师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我评述最大变化的是对自我评述较差的少了10人,比例降到了18%,自评身体状况较好的和一般的分别多了4个、6个人,比例上升了3%和4%,而评述很好的和很差的人数没有变动。而实验后身体不良状况的调查中,头痛、颈椎病、腰椎病的比例明显减少。可见,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使得一部分教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部分人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有了显著变化,可以推断这部分老师的生理健康状况也应该有明显的改善,因此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对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1.5四合一锻炼法对我校教师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

在实验前,我们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睡眠状况、情绪管理来测定教师的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的变化,在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来看87%的教师选择了满意,在同事是否对你满意的问题上74%的教师选择了满意,在你是否经常失眠的问题上,有20%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失眠,在你是否容易焦虑的问题上,有25的教师选择了容易焦虑。

数据显示,我院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较高,对工作的态度端正,人际关系融洽,但失眠与焦虑者人数较多,从而也反应出我院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从实验后的数据显示对比,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对失眠和焦虑者两项上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能改善锻炼者的失眠与焦虑状况,从而体现了四合一锻炼法对教师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对预防和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36~45岁的教师效果更佳。我院教师亚健康状况问题突出,不容忽视。

4.2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提高了我院体育人口及体育锻炼者的比率,增强了我院教师参加体育的意识,但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将非体育人口转变为体育锻炼者还是我校要努力的方向。

4.3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使得教师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评价较差率有了大幅度的减少,另外教师的头痛病、颈椎病、腰椎病的比例明显减少。因此四合一锻炼法对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4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对失眠和焦虑者两项上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四合一锻炼法对教师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提高了我院体育人口比率、降低了亚健康状况、对教师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都有明显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实验后我院的体育人口比例、亚健康状况和全国水平及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凌.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0(5)

[2]陈平.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教育2010(12)

[3]韩传来.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杨秀芝.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

[5]曾吉.普通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6]徐宝庆.上海市高校中老年教师的健身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增刊

[7]赵喜桂.湖北大学1998年教师健康状况调查部分资料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0(3)

[8]李建华.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2005(12)

[9]于敏.对福建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项目参与率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8)

[10]高秋平、戴国清.高校女教师身体健康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的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

[11]张永军.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探因[J].体育学刊,1998(2)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5

健康总是相对于疾病的状态,现代社会所认可的健康观念,不但包括强健的体魄,还要包括完整的人格,并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但是,人体并不是只有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有时会处于健康状态之下、但又没有达到疾病的“第三种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

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或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亚健康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使人很难维持在对身心要求都很高水平的健康状态,所以“现代人”易处于亚健康。也有学者认为,亚健康状态描述的和国外的“疲劳综合征”类似。下面这些问题可能涵盖了大部分导致亚健康的原因。

1.您吃些什么?

人们往往认为,糖和咖啡因能提高兴奋性,缓解疲劳.但平时如果摄入太多的糖和咖啡因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让身体的疲劳感加倍。这是因为糖分和咖啡因会使身体内血糖浓度飙升,而一旦它们被身体分解,血糖就会急速下降。这种大起大落会使机体再也无法习惯没有糖分和咖啡因的状态了,哪怕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您也会觉得疲惫不堪。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糖的过量摄入是全球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您睡多久?

一个简单但是很多人都想去回避的问题,事实就是很多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缺乏睡眠将导致注意力下降、头昏头痛、视物模糊、疲乏等。

3.您做多少运动?

缺乏运动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人也许会质疑运动是否会使人更容易疲劳,答案是否定的,前提是只要不运动过度。一项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进行定期科学运动的人群,都感觉自己精力充沛,疲劳感极少;而相反的,不运动的人则很少感觉自己精神奕奕,成天浑浑噩噩。

4.您是否缺乏关键营养元素?

身体需要很多关键的营养元素来保持正常工作.包括从维生素a等多种维生素到锌、钠等矿物质以及氨基酸,无论哪种元素的匮乏都会给身体造成亚健康的状态,长此以往还会致病。尤其平时如果缺乏钾元素,人体会更容易感觉到疲惫。

5.您是否需要排除疾病?

除了亚健康外,导致身体不适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也有许多人没有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患病,还是处在健康和患病的中间状态。容易导致疲乏无力、浑身不适的常见疾病有贫血、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首先,贫血是一个很常见的导致疲劳的原因,如果您的疲惫状态持续而不能改善的话,就有必要确定一下是否患有贫血。鉴别的方法很简单,做一次血液检测就可以知晓。尤其对于女性来讲,贫血更容易找上门来。

其次,甲状腺疾病在我国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会影响到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重要机理功能,甲状腺功能太过活跃或者过度不活跃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增加身体的疲劳不适。

如果平时除了感觉疲劳以外,还感觉视力模糊及排尿困难的话,这可能是身体向您发出糖尿病警报了!如果有上述情况,千万不要将其当一般的亚健康来处理,应该赶快去医院做一次血糖检测。

运动能改善亚健康

对于确实处在亚健康状态,或者说是疲劳综合征的人群来说,必须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体质。总体来说可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来实施,即良好的心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

这里就运动为大家提供—些建议。运动要循序渐进

大部分亚健康人群都缺乏运动。久不运动的人切忌进行突然的大运动量运动,运动负荷过大,心、肺、骨骼肌等器官负担加重,没有适应过程的话,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千万不要心急贪多求快,预防过度疲劳,健康才是运动的目的。如何选择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必局限于某些特定形式。就好像现在流行的健身方式大部分都是有氧运动,那么是不是只有有氧运动才能改善亚健康呢?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亚健康主要是个人容易疲乏无力、心烦气躁、关节疼痛的主观感受,那么只要能够缓解这些表现的运动方式,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中推荐游泳、登山、户外步行,有助于纾解身心;放松运动中有太极拳、呼吸功、瑜伽、普拉提等,放松韧带肌肉,有助睡眠:也可结合力量运动,增强肌力,缓解关节尤其是脊柱的不适。

力量运动中为大家推荐弹力带的运动。弹力带在体育用品商店都能买到,用起来非常方便,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1.增强手臂肌力抓住弹力带中间一段,平举于胸前,双手同时向两侧拉伸,练习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的力量。

2.加强颈部肌力弹力带打个结,后面固定,前面放置于额前.将头部抗阻前伸,可以锻炼颈部前方胸锁乳突肌的肌力,相反转身后头向后仰,锻炼颈部斜方肌、菱形肌的力量。这组动作对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预防发作很有好处。

3.改善腿部肌力弹力带打结,套在桌腿上,小腿放置于圈内,绷紧向前踢,可以锻炼股四头肌.相反方向转身向后踢,可以锻炼臀大肌。

4.改善腰腹肌肌力弹力带打结后,仰卧位举起双手双脚套进去,然后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可以锻炼腰背肌力量。’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6

目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被人们所关注。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种。益生菌是一类口服的有益的活菌制剂,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益人体健康;益生元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性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的制剂;合生元是将益生菌和益生元合二为一的制剂。当今益生元已在国际上成功应用,我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已于2007年启动益生元的使用推广项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占总人口数的15%,有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而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人体微生态失衡会引起亚健康状态和各种疾病,而亚健康状态和各种慢性病是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1]。为此,研讨微生态制剂在维持人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

1人体肠内益生菌作用

益生菌是人体、动物及植物体内和体表寄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中的对宿主有益的或生理性细菌。在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微生物在人体内环境中是一种和平共处的关系,人的健康与肠道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相关,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时,肠内益生菌占据着优势地位,并在肠道内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的分解,协助人体对胆汁、胆固醇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增进人体对各种养分的摄取,从而使人达到健康状态。但是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或是发生有肠内本来无害的细菌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是让有害菌占优势地位,并产生毒性物质或内毒素时,就会使人产生便秘、腹泻、食物过敏、厌食、免疫力低下等症状。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亚健康。

2人体菌群失调常见因素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和正常微生物是和谐、平衡的。但是当人体处在不良环境中或承受巨大精神压力时,正常生理功能就会改变,寄居在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和数量上也会发生异常,形成菌群失衡。影响正常菌群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饮食结构、精神生活、社会压力、医疗质量及其临床抗菌素的滥用,是直接破坏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方法

目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的主要方法。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益生菌是肠道内的有益菌,它通过调节肠道的微生态菌群结构,使宿主在微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具有最强抗病力和最佳生长状态,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益生元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性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的制剂。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使用微生态制剂在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方面有广阔前景。

3.1常饮用酸奶酸奶是通过益生菌发酵而制成,其作用是增加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使肠道菌群失衡恢复正常。人类饮用酸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微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教授提倡的,目前已经普及到全球。

3.2改善饮食结构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多的摄取益生元,多数人可采取多摄入食物纤维的办法补充,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饮食,少粉、精米及其他精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多吃地下茎类食物,包括菊芋、菊苣、山药、胡萝卜及芋头等。

3.3保护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是人体内和体表寄居的生理性细菌,人一出生就会被生理性益生菌寄居,人、动物及植物作为宏观生物,都要与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共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进化。在不得已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先抗后调。如能进行菌群检测,应设法抑制数量多的菌群,补充数量少的菌群,如使广谱或多种抗菌素药物,应对肠道正常菌群予以扶植。

3.4微生态制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抗应激等功能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如克隆技术、papD技术、pCR技术和基因育种等技术,提高了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二重感染、毒性等副作用更加刺激了微生态制剂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微生态制剂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维持人体菌群失衡的对策

菌群失调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失调。前者失调可自然恢复,后者则不加以调节就不能恢复平衡。国际微生态学界普遍认为,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是好方法,例如把人体固有的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从人的肠道中分离出来,进行培养、扩增、冻干,再制成粉剂或液体供口服,以补充菌群失调造成的这些生理性细菌的减少或缺失,达到调整菌群的目的,改善亚

健康[2]。

4.1益生元包括一些低聚糖、微藻及天然植物等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脂肪、矿物质、蛋白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预见,益生元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体与细菌的平衡过程。同时是自身的正常微生物群适应生物体生理变化的过程。

4.2益生元可激活人体内双歧菌或乳酸菌等益生菌群,对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国外率先推出了益生元,在欧洲低聚果糖常被添加于酸奶、乳酸饮料、干酪、涂抹酱、焙烤类食品和汤料中,而我国益生元的应用尚不到应使用范围5%,现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已启动益生元使用推广项目,益生元能使人体逐渐由亚健康转为健康状态,对减少亚健康有积极

作用。

4.3益生元能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益生元既是一类聚寡糖,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国家公众营改善QLiGo(益生元)推广项目是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低寡糖作为食品强化剂,按照科学方法适当地添加到粮、油、奶等食品中,以改善食品品质,弥补因食品加工技术过精、过细造成益生元流失的缺陷。其目标是调整人体菌群,使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摄入益生元所产生的功效与益生元每天的摄入量密切相关。以低聚果糖为例,其最低摄入量应为3g/d,一般摄取量应为5~8g/d,又如低聚半乳糖,其最低摄入量应为2~2.5g/d,一般摄取量应为10g/d。

总之,在人类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伴随着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和失衡,所以人体微生态与健康息息相关。几乎所有引发亚健康的诱因都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肠道微生物环境失衡既是亚健康的结果,又能加重亚健康,最终导致疾病,可见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保健措施。强化微生态制剂“已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新理念,为促进人类健康开创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蔡长春,杨翠萍.病与益生菌.国医国药,2007,18(3):697-698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7

【关键词】疗养因子;亚健康;综合调理;

【abstract】objectivetomakethemostuseofregulationactionofconvalescentfactorsonsub-health.methodsSub-healthstatewasregulatedcomprehensivelybytheanalysisandutilizationofconvalescentfactors.ResultsSub-healthcouldberegulatedbyvariousconvalescentfactors.ConclusionSub-healthcouldberegulatedeffectivelybyvariousconvalescentfactorsinsanatorium.

【Keywords】Convalescentfactors;Sub-health;Comprehensiveregulation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们处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生理功能低下的非健康状态[1]。疗养院以自然疗养因子为主,以休闲体育、膳食调理、健康教育、音乐调理、物理调理、药物调理、中医调理等人工因子为辅,综合调理亚健康有明显效果。

1自然疗养因子

1.1海滨疗养地如青岛、大连、北戴河、兴城等疗养院,处于滨海区域,由于受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小,湿度大,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海洋气候,海滨空气清新,并含有大量空气负离子,海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广阔的细沙海滩,形成良好的天然浴场。

1.2山地疗养地如庐山、黄山、泰山等地海拔在

1000m以上,峰峦叠翠,山涧起伏,绿树成荫,山泉淙淙,气温、气压低,风速较大,阳光辐射好,有大量的紫外线和空气负离子。

1.3矿泉疗养地如陕西临潼华清池、兴城、庐山星子温泉等,矿泉的温度、压力、浮力对人体具有一定的生物激活作用,矿泉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气体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景疗养地如杭州、苏州、桂林等地,景色秀丽,依山傍水,树竹成荫,繁花似锦,四季飘香,气候宜人,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壮丽的景色作为良性刺激,能使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

1.5滨湖疗养地如武昌的东湖、江苏的太湖、杭州的西湖等,其特点是风光绮丽,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生辉,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令人轻松愉快,心旷神怡。另外,尚有沙漠疗养地。疗养院拥有上述独特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各种天然疗养因子的作用,使疗养员行、住、坐、卧都处在优美、幽静、清新、宁静的环境当中,身体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调整和放松,有利于躯体相关症状的改善[2]。

2人工疗养因子

2.1休闲体育可分为室内体育运动和野外体育运动两种。室内体育运动有:健美操、健美舞、游戏、武术、保龄球、乒乓球、桌球等。野外体育运动有:滑翔、跳伞、热气球、登山、郊游、滑雪、长距离跑、划船、冲浪、游泳、帆船等。丰富的体育项目给人们的不同爱好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在运动中,人们获得了乐趣,增进了健康,扩大了交际面,沟通了心灵。特别是野外体育运动,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又能体味体育运动的无穷乐趣。休闲体育使身心和谐统一。通过休闲体育运动产生愉悦的心情,而愉悦的心情又反过来巩固身体的健康[3]。

2.2膳食调理营养学家特别强调合理配膳,讲究烹饪,食饮相宜,调养脾胃,还必须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博食、配食、熟食、热食、节食、时食、医食,即“食疗”[4]。要记住健康饮食7注意:不要忽视早餐,每日不少于三餐;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每天挑选多种颜色的蔬菜;少吃甜食;更多地选择新鲜水果而不是果汁;控制动物脂肪,也要减少植物油的使用;坚果有益健康,但需适量食用[5]。

2.3健康教育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10条为标准开展健康教育。

了解合理膳食、适量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是预防亚健康的五大基石。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顺应生物钟、保养生物钟、维修生物钟,才能提高自己的“康寿”。生物钟是受太阳、地球、月亮等宇宙节律影响的生物节律,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运用心理干预手段,对亚健康特勤人员进行认知或行为的调整,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通过学习的迁移作用,使参训飞行人员将学会的心理调节方法应用在日常部队训练中,以预防应激损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7]。健康教育后的特勤人员,能够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制定合理膳食计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亚健康状态,以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2.4音乐调理通过人的听觉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增加皮质的抑制,使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对失眠、焦虑、抑郁、乏力、紧张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失眠患者睡觉前应选择夜曲或小夜曲、摇篮曲以及其他柔美恬静的乐曲。心情抑郁、纳差、消化功能不良者选择旋律优美、欢快活泼、有较多的起伏变化、节奏明快清晰的乐曲。痛苦激动者选择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伧交响曲》或民乐《江河水》等一类的乐曲。头晕、乏力、疲倦、体力下降者选择《梁祝》、《彩云追月》、《海顿组曲》、《水上音乐》等乐曲。易激动者选择《江南丝曲》、《寒鸭戏水》、《天鹅湖组曲》等乐曲。烦乱、心悸、胸闷者选择《月夜》、《梅花三弄》、《春之歌》等乐曲。情绪低落选《春天来了》、《步步高》、《金蛇狂舞》等乐曲[8]。

2.5物理调理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改善局部的不适感及症状,如颈、肩、腰、腿痛,浑身无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及致痛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其次,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机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使烦躁、失眠、头痛、胸闷等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如书法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色光治疗、芳香治疗、水疗、中药熏蒸、按摩、空气离子疗法等,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使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以达到改善亚健康的各种症状的目的[9]。

2.6高压氧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病理基础之一是组织器官缺氧,由于环境压力的增大,造成心身过于疲劳而导致机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耗氧增加,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烦躁焦虑、心悸胸闷、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四肢乏力等不适。高压氧疗法可以明显改变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方式,快速大幅度地提高组织氧含量和氧储备,增加血氧弥散能力和范围,缩短弥散距离,提高血氧分压。同时高压氧还可使组织中多种酶(LDH,atp,CYta.a3)活性普遍提高,促进新陈代谢,调动机体应急能力,改善组织器官氧供,提高大脑的能量代谢,缓解心、身疲劳状态[10]。

2.7药物调理调理亚健康的药物首选非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系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国际上通用的非处方药简称为“otC”。腰酸背痛可选择壮腰补肾蜜丸、肝肾滋糖浆、归参补血片、鹿茸口服液、消痛贴膏、骨友灵贴膏、伤湿止痛膏、红花油等药。易感冒可选择玉屏风颗粒、维生素C泡腾片、生力胶囊等药物。失眠可选择安神糖浆、安尔眠糖浆、人参五味子冲剂、乌灵胶囊、灵芝胶囊、脑乐静口服液、刺五加脑灵液等药物。多梦可选择归脾丸、柏子滋心丸、养血安神丸、夜宁冲剂、舒心冲剂、五加参颗粒、睡安胶囊、益脑胶囊、肝精补血素口服液等药。记忆力减退可选择益肾强身丸、当归益血膏、参茸三七酒、脑力静糖浆、强身健脑片、人参首乌胶囊、仁安神胶囊、天王补心液等药物。便秘可选择通幽燥丸、黄连上清丸、大黄泻火散、苁蓉通便口服液、通便灵胶囊等药物。口腔溃疡可选择维生素B2片、21金维他片、维生素e胶丸、甲硝唑粉、溶菌酶口含片、维生素B2片合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等药物。高血压倾向可选择夏枯草茶、荷叶茶、西瓜皮茶、生地煎剂、鲜山楂煎剂、茶、罗黄降压片、全天麻胶囊、清血八味胶囊等药物。高血脂倾向在改变高脂饮食的同时,可选择大山楂丸、灵芝冲剂、山楂冲剂、烟酸片、绞股蓝总苷片合用维生素C片、灵芝北芪片、山楂精降脂片、灵芝胶囊、全天麻胶囊、六味能消胶囊、灵芝口服液等药物。高血糖倾向可选择天花粉煎剂、元参煎剂、生黄芪煎剂、木糖醇口服液等药物[11]。

2.8中医调理中医借助于纯自然方药或非药物疗法等丰富的调治经验,体现出其在调整不良状态、改善体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中医学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利用食物或配合天然药物,结合具体症状辨证施食,通过食疗协调阴阳辅助治疗亚健康亦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食疗理论的运用。针灸的合理使用,如针灸按摩疗法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而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节脏腑气血,对亚健康引起的疲劳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重视七情内伤对人体的影响,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调理治疗,应用包括诸如精神调摄,移情易性,中药内服外用,药物治疗与心理调节相结合等手段,以及中医独具特色的非药物疗法的使用,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食疗、洗浴、导引、吐纳等,“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是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宝库,亦即防治对策的特色所在[12]。

参考文献

1宫曙光,主编.亚健康与药物调理.杭州:浙江科技出版

社,2005:3

2徐奎诰,陈永忻,姜明.疗养在亚健康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疗养医学,2003,12(5):323-324

3罗文俊,钟为民.休闲体育与亚健康[J].中国健康教育,

2004,20(6):545-546

4谢云.现代人如何科学饮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

8(1):1

5王璐.健康饮食7注意[J].保健医苑,2007,8(1):49

6郭茂林,编著.习惯决定寿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7王煜蕙,王霞,张志林,等.1017例就诊飞行人员的心理干

预及疗效分析[J].中国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13(1):

5-6

8姜力,韦莉萍.亚健康与音乐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

2005,14(3):197-199

9田径.中老年亚健康状态的防治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

2007,16(1):17-18

10李爱平.57例亚健康者治疗效果分析[J].保健医

学杂志,2003,5(2):107

11宫曙光,主编.亚健康与药物调理.杭州:浙江科技出版

社,2005:89

12钱会南.从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探析中医药防治对策[J].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89-01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独立存在的阶段,但却是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即可以转变为健康状态,又可以转变为疾病状态,所以这第三种状态是现代医学防病保健的重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整个社会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只有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人是75.3%,上海是73.4%,广东是73.41%。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劳动强度的加大、多方位的压力和竞争引起的过度劳累,现代人陷入了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人体活力减退、心理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状态,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生存状态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一个社会问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高级知识分子、大中学生、企业管理者、脑力劳动强度大的白领阶层、it、科研、金融、新闻、公务员、教帅、销售人员、广告、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的工作者、出租车司机等行业。

在具体临床表现上,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躯体症状为:浑身乏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头痛、眩晕、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腰腿痛、手足麻木感、心悸气短、早晨起床有不、便秘、腹泻、障碍等。②心理症状为:急躁易怒、心中懊恼、或情绪低落、时而郁郁寡欢、焦虑紧张、失眠多梦、思维涣散、记忆力减退、兴趣及精力下降。③社会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妇女还会有月经不凋、痛经、不孕等表现。但理化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亚健康状态如果症状较轻,通过预防方法则可解除,但症状较重者则需要进行治疗。治疗上,目前西医仍无有效的药物及方法:中医则由于其有着独特的“辨证施治”的理念,“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传变”)的思想,擅长调理及注重养生的观点,尤其是当今人们注重回归自然疗法,更需要传统的中医药,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中显示出明显的疗效优势。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在人体内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贯穿上下的作用,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各个组织器官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医推拿就是根据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学说,并根据疾病发病的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脊,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1]。治疗亚健康状态,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中医学“治未病”的目的,对身体的阴阳失调及时调整,使机体经常处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调整神经系统功能。②通过放松肌肉,改变血液高凝、粘、浓聚状态,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改善心脏功能,调整血压,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③促进消化与吸收,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④解痉止痛,活血消肿,通理关节,疏通狭窄。⑤改善皮肤吸收,调节体温等[1]。

推拿疗法突出了中医疗法的优越性——操作简便、易于取效、价格低廉、易为人接受等。它包括常规推拿、整脊推拿、足部推拿等,当亚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治疗后,将大大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为保护人类的机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2-6]。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推拿按摩将在21世纪的保健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3

[2]牛红社,邢卫芳.推拿手法调理亚健康状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4:631-631

[3]刘宏.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33):7372-7372

[4]伦轼芳,雷龙鸣.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文献概述[J].按摩与导引,2007,(3):42-44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9

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司富春结合所从事的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很好地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18项提案,书面发言2次,其中7项被作为a级提案、11项被作为B级提案,所提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用。如提案“加强中医药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和采用,作为优秀提案被选录到《把握人民的意愿》一书中,被评选为十届政协优秀提案。今年,他带来的是关于关注亚健康及治未病方面的提案。

多年进行中医防病研究的司富春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关注亚健康和治未病的重要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司富春委员说,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诸多疾病发生前期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产生与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改变有关。紧张的精神心理压力、过度的体力脑力劳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亚健康产生的三大原因,干预亚健康可以扭转机体健康状态的恶化,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防病保健体系建设无疑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有效抓手!

司富春委员介绍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诸多变化影响了医学疾病谱的改变。目前我国疾病谱已经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占据疾病发生率首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疾病谱正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这个改变是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诸多变化密不可分的。也正是由于这诸多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城市里,亚健康人群正呈扩大趋势。因此,司富春委员认为,建立一个针对健康――亚健康――疾病的发生规律的医疗防病保健体系,可以科学地帮助人们抵御亚健康来袭,保护群众的体质和健康安全。

他说,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通过积极的医疗改革措施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覆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多,政府加大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并不能有效解决矛盾。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不照搬国外模式,建立一个医疗防病保健体系,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入手,可以大大减轻医院诊疗压力,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减轻百姓医疗负担,缓解医疗卫生矛盾。

司富春委员还表示,加快防病保障体系建设,将防病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可以将最少的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转化为最大限度的居民健康保证,同时大大减轻医院诊疗压力,减轻百姓医疗负担,缓解医疗卫生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亚健康改善方法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亚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如是规定:健康不仅只是没有疾病和功能衰弱,应该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1]。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亚健康(sub-health)进行了定义: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它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的心理或生理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又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它既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于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并且患有亚健康的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坚实基础,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前提。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是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将公办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的民营资金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但由于办学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同于普通高校,办学条件也不如普通高校完善等因素的限制,因而导致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现状,深入分析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疏导和调适方法,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质,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处理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以促进独立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

由于独立学院具有特殊性,其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教育也比其他普通高校显得更加重要。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实际问题不难可以看出: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多为城镇独生子女居多,从小接受的是父母的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人生活无规律性,养成各类不良嗜好,缺乏适当适量的运动锻炼,致使造成自身生物钟失衡,最终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陷入身体上的亚健康状态。

2)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入学成绩较普通高校大学生低,学习自觉性较差,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均衡,这些都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和心理调节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区别,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

因为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是相互联系的、互补促进的,所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的形成前提就是要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做基石,而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又能承担起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长期特殊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培养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各类优缺点并存的心理素质特征,仅仅机械性执行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进而提高独立学院管理水平,达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态的最终目的。引导策略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积极普及健康知识

学校方面应当扩展健康教育,重视健康知识普及,使学生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并且引导他们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健康促进的核心内容,对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独立学院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健康信念培养、营养膳食和身体锻炼等,教会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并理解促进健康的手段,强化学生们预防亚健康意识和疾病的能力。倡导健康的运动方式,运动可以调节身体和脑的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大大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可以激发正能量,使之精力充沛,改善心理素质[2];另外,体育运动被人们认为是防治亚健康的有效途径。体育运动应遵守循序渐进,合理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频率,持之以恒的原则。

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科学的学生课余生活,宣传既健康又有活力的休闲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健康交流和团队合作,适应团体生活,广泛阅读书籍、多走进大自然,从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3];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维护健康、抵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秉承“早睡早起、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健康生活宗旨。人体保持健康一项重要条件就是充足的睡眠时间,正常的睡眠习惯维系整个机体的正常生理运转,保障整个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器官行使功能。因此,倡导学生按照人体生物钟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更应注重膳食营养平衡,膳食营养科学化是健康的有力保障,若要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困扰首先应改善日常膳食结构及规律,按时进餐,按需进餐、注重营养搭配,切忌暴饮暴食,保持正常体重,通过多食瓜果蔬菜和粗粮来补充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4]。

4)引导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校方应积极开展帮助、教育学生拥有正确合理的学习安排,节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随时观察,使厌学及压力过大现象“零发生”[5]。当前,专家学者一致同意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最有效方法是自我调节的见地。当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并积极正面地面对它,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摆脱亚健康的状态。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加大对学生关心的力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业和业余生活中去,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学习和娱乐生活,多开展贴近学生兴趣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做到劳逸结合,缓解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2.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

引用文献:

[1]KarenG,BarbaraK.HealthBehaviorandHealth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J].2011,17(3):339-402.

[2]王平,韩慧亚,宋慧君,等.超高倍多相显微镜亚健康血象10000例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2,3(2):131-134.

[3]王静,谢宜鹏.安徽省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0,20(2):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