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篇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47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1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化的不断加快,辽宁已经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让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已经成为有效支撑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加强辽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是,科技与产业、与经济结合问题仍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1)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就是要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围绕科技与经济结合这个核心问题,解决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也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2)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辽宁作为工业大省,科技创新始终贯穿于老工业基地建设改革发展和振兴的各个历史阶段。当前,辽宁已经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支撑。建立和完善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既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需要。(3)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辽宁是科技大省,科技资源拥有量与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型成套设备等仍需大量依靠进口,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要从根本上扭转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加强产业科技创新,而产业创新技术体系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要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占领国际市场,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必须有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作支撑。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具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然而,科技创新巨大潜以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

(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政府对技术进步更多关注的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新产品研发或有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项目,而忽视了共性技术研发。另外,我省产业共性技术基础薄弱,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不强,无力或不愿承担共性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欠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亟待提高。(2)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不够完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在我省还只是一种管理模式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与功能都不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和行业规范不完备,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科技中介服务远远滞后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科技服务链不完整、不衔接,特别是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应不明显。各创新主体间缺乏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尤其是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通道和体制机制不顺畅,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结合的通道。科技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各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协同效应较差。

3若干对策思路

为切实推进辽宁产业科技创新,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对全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决策和领导,成立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协调管理机构,健全企业家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决策咨询机制,建立健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工作组织体系。(2)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现有优势产业资源,确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依托省内科研实力突出的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建设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引导建立一批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形成布局合理、机制完善有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3)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产学研用为支撑的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资源向企业聚集。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以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完善企业研发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4)强化服务理念,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延伸政府服务,引导支持建立一批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新型技术创新专业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条的衔接,建立集科技政策信息、先进技术引进、在线知识服务、前沿信息采集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5)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有利于产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研究制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规划与支持政策,通过税收、金融等政策,引导和扶持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完善科技、资本与市场的对接机制。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创新资金支持方式,积极开展股权激励,税收优惠、科技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体系。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宣传和支持,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营造产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辽科发[2013]51号.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2

关键词:创新体系;创新能力;构成;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9-0022-01

一、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和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一般由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三方面构成,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比如创新资源投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

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以卷烟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主要是通过对卷烟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卷烟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于卷烟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四个流通的基本环节,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组织卷烟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当前考核评价无烟叶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指标很多,相对集中的指标包括创新体系、创新成果、创新人才、服务营销等四个方面,创新体系可以较全面反映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直接体现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人才在另一层面体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营销最直接反映创新营销能力。因此应该从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入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服务营销水平,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无烟叶商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的创新体系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

(一)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涵义、特征和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造新产品和满意高效服务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就是通过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使企业能够在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等各环节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效满意服务,使营销服务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调整性等特征,其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诸多观念,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一种是按照职能,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本文认为,将功能和职能结合,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目标等方面构成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建立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围绕企业主营业务这个核心,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为目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积极合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创新成果不断出现,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奖励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立和完善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四级创新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1)第一级,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创新的领导机构,比如烟草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管理和协调。

(2)第二级,领导机构下设烟草商业企业技术中心或负责创新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安排、企业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零售户和行业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活动。

(3)第三级,在企业各部门或跨部门成立创新小组,开展创新研讨活动,组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

(4)第四级,技术推广站,在烟草流通营销、专卖、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等诸环节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构建四级创新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实现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创新机构组织的建立健全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前提。

2.构建三维一体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确保企业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个维度包括创新管理维度、科技创新机制维度、科技创新文化维度。管理维度中卷烟营销业务、物流配送业务、专卖监督管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以及其他支撑业务是核心,科技创新的科研组织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科研资金管理管理是基础。科技创新机制维度包括组织保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信息机制等。是创新体系的支撑。科技创新文化维度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组织创新氛围、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文化维度是创新体系的是保障。三成互相促进,以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平稳、有序、高效的运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质量和数量持续增长,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3.加强创新管理,完善创新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加强创新管理要从创新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创新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几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使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有目标、有制度、有方法,使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从项目选题开始,贯穿实施全过程,成果评价科学,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及时有效,使资金管理科学规范合理,既保证创新资金落实到位,又保证研发经费专款专用,使信息管理畅通高效。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贯彻落实是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

4.建立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协调竞争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完善创新人才评选表彰、职务晋升和薪酬分配机制,加大对在科技项目、专利、专著、论文以及小改革小发明中有贡献人员的的奖励力度,使创新人才待遇更加具有内部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使创新成为企业各级单位和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自觉要求和行为。

5.重视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创新核心价值观,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活动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3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三结论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实践特色的要求,紧密联系科技工作实际,着力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着力转变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二、整改落实的内容、目标和措施

整改项目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着力解决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整改措施:

1、出台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修订完善《*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代拟稿)》,报省政府尽快颁布实施。通过《意见》的颁布实施,引导和组织省属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位,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推动科研机构分类整合和公益科研业务重组,组建若干个主体科研机构。

2、制定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根据《*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省建设创新型*行动纲要》、《*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包括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以及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的实施细则,并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抓紧推进《*省促进自主创新条例》、《*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立法和修订工作。

3、加强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工作。研究改进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的指标评价体系。继续做好科技部组织的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政策法规处承办,2010年完成)

整改项目二: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

整改内容:针对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知名品牌和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不多,技术和市场的海外依存度偏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够平衡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长25%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到2012年,培育形成3-5个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重点打造2-3家销售收入达千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整改措施:

1、抓好重点立项,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3tnet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从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向电子信息产业强省转变;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强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半导体照明材料研制和产业化;以风能、太阳能等研发和应用为重点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以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为重点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2、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质量,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服务、申报、评审、认定管理程序,健全高新技术企业专家库。2009年,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会议。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陈新负责,高新处承办,常抓不懈)

3、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推动各高新区开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按科技部的部署,引导高新区向着“世界一流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把*、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抓好省产业转移园、工业区等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开展省级高新区认定工作。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支持湛江、茂名等市设立省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部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与香港联合建设高新区。搭建珠澳跨境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园区。(陈新负责,高新处承办,2年完成)

5、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围绕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建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穗深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带、深莞惠电子信息走廊,佛中珠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进一步抓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工程,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6、实施“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出一批产值超百亿、占据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进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用3-5年的时间,培育出一批产值超百亿、占据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的领军企业,培育出2-4家产值超千亿的高新技术企业。

7、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做好部级特色产业基地的申报工作,同时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基地。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引导重点项目和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聚集,引导相关和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产业基地的竞争力,实现特色产业基地跨越式发展。联合团省委在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内实施“大学生就业孵化科技行动计划”。

8、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会同省财政厅出台《*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加强省级和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建立地方性创新基金。积极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9、扩大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的规模和范围。加强*三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的合作,建设一批重点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圳—香港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启动“*创新圈建设工程”,打造深港创新圈、南沙粤港科技创新圈、莞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积极推进粤港招标的改革,力争把招标范围扩大到澳门方面,把招标内容从项目扩大到共性技术平台,打造一批*三方的创新联合体。

整改项目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计划重立项、轻管理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健全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体系和“开放、公正、规范、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科技平台和政策引导类计划等管理办法,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集成。

整改措施:

1、修改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修订和制定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完善政策引导计划配套管理办法,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制度化,保障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和公正。(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2、加强科技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年度科技计划要贯彻落实五年工作规划,完成规划布置的任务。在编制年度计划申报指南时,要求各类别计划贴紧科技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细化规划工作内容,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推动规划具体实施。

3、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滚动支持。按照项目实施进展和绩效情况,对能够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进步的项目,加大滚动支持力度。加强计划处与各业务处室的协调,保持对重点科技工作的连续支持,处理好中长期研究与短期研究项目之间的关系。

4、逐步建立项目通报和查询制度,加强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使各处室能够对申报单位和申报人的项目申报情况、立项情况、获奖情况和其他科技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加强不同业务处室间的协调配合,解决处室重复立项的问题。

5、加强计划项目立项的调研工作。加强调研工作,通过技术路线图研究,了解*科技发展需求和创新路径,增强组织科技计划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6、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的信用建设。逐步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相关人员的信用体系,对包括管理人员、承担单位、项目承担人、中介评估机构等进行信用评估和管理,加大对“人”的评估管理,对信用度高,承担项目执行情况好的单位和个人,优先在各类业务中支持。(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各业务处室配合,2010年完成)

7、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加快建立包括省外知名专家在内的咨询专家库,2009年起,在项目评审评估时要适当增加省外专家的比例,集中优秀人才为我省科技发展服务。(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配合,2010年完成)

8、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从2009年起,增设科技计划项目监督管理专项工作,督促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按照要求进行实施。同时,建立健全科技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加强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工作。(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条财处、监察室承办,各业务处室配合,常抓不懈)

9、加强对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活动的监督管理。成立由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纪检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省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制定《*省省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暂行规定》。(钟小平负责,成果处承办,监察室配合,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整改内容:针对创新投入强度较低,增长较慢,投入不足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开拓新的投入渠道,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创新投入体系。

整改措施:

1、持续增加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争取省财政部门支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全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及人均水平,力争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2、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通过政府政策和资金引导,将风险基金、国外资金等民间资金引入科技领域,从而放大政府资金的作用。(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3、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争取国家加快批准组建20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产业化。近期将由*先行组建5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继续加强与国开行*分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行的合作,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加快落实一大批新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项目;积极争取在国内率先组建科技发展银行;在LeD照明等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利用买方信贷、租赁等形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新产品消费,帮助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加快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华南技术交易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李兴华负责,雷朝滋、叶景图、钟小平、刘庆茂协助,产学研办、条财处、计划处、成果处承办,常抓不懈)

4、全面落实各项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央和省现行的有关科技投入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用足用活国家现有的鼓励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法规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五: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资源多头建设、分散重复、利用率不够高,科研基础条件对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够强,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薄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开展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已建平台的稳定运行与开放共享、“十二五”平台建设规划预研等各项工作。

整改措施:

1、进一步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积极争取省财政设立实验室体系专项经费,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扶持有条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到2012年,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20家,省公共实验室18家,省重点科研基地25家,形成开放共享的实验室体系。(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3年完成)

2、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充分利用*地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和泛珠区域大型科学仪器网络共享平台,鼓励更多的单位加入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增加入网仪器数量;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大型仪器共享;同时加大仪器使用的补贴力度,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省测试分析研究所配合,常抓不懈)

3、加强实验动物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立法工作。加大对实验动物监测行政审批支撑条件的扶持,促进我省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依据我省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对实验动物发展的需求,到2012年,初步建成实验动物科技服务平台,加大实验动物研究开发和质量监控力度,为我省生物医药的自主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省实验动物监测所配合,2012年完成)

4、加快华南新药创制平台建设。推进省市共建模式,共同出资,联合共建“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改变对科技投入分散支持的状况,瞄准*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集中资金,重点投入,继续抓好“创新药物的筛选与评价”重大科技专项,每年至少支持1亿元人民币,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华南新药创制平台。(李兴华负责,叶景图协助,计划处承办,3年完成)

整改项目六:加强民生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民生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民生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通过加强人口与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安全等公共科技研究,促进利民、惠民科技事业发展;强化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力量,提高应对灾害、疾病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的科技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整改措施:

1、组建一批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与*省政府应急办一起,在食品安全预警、应急与监控技术,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技术,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实验动物与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检测与评价,数据容灾备份,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技术,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各个领域,争取在2012年达到总数25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依托研究中心初步培养和壮大各行业应急科技队伍,并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网。(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2、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与省质检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科技部门合作,加强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城乡饮用水安全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对策等方面研究开发。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先进、适宜防治技术和低成本医疗器械及药物的应用,研究形成成熟、低成本医疗措施、机制和模式。针对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流动儿童免疫,外来务工人员伤害控制、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干预等。(钟小平负责,社基处、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3、深入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县(区)建设工作。加强与省公安部门联动,加强对基层公安建设支持强度以及与省公安厅合作力度,共同推动省级科技强警示范县(区)建设工作,争取在2012年之前总数达到21个。加强预测、预警、监测技术,与危险品稽查检测技术、多媒体公共安全监控技术、人体安全防范技术;火灾、化学危险品泄露、重大中毒、工业事故等人为灾害应急处理和救援的决策支持体系和各项防治技术及设备产品开发。(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4、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围绕低碳技术等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研究开发新型生物柴油技术、水生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城市生物质垃圾能源化关键技术与示范、微生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加强与省经贸委合作,贯彻落实《*省循环经济发展计划》精神,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工作。(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5、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内容、全方位发展的绿色品牌区域。争取在2012年建设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8家,部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2家。(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七:加强农村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整改措施: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选择与合理布局,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特别支持农业科技共性技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到2012年,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00多个;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个以上,攻克100项关键技术以上。(张明负责,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2.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中介机构,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试点)建设和集成示范,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辐射带动效果好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利带动农民,农村境收、增益。到2012年,批准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0个左右;通过田园农业科技专家服务行动计划,资助500位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建立科技服务基点,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科技下乡活动长效实效性增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10多万人次。(张明负责,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八:加强省部产学研和省院合作

整改内容:针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长效合作模式和机制仍不够健全、产学研结合财政投入不足、企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全面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加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快推进省部产学研重大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借鉴省部合作经验,推进*与中国科学院的全面战略合作。

整改措施:

1、优化产学研结合政策环境。重点贯彻《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细化和落实引导产业发展、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员引进、激励、合作利益分配、产学研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红股或股份期权等形式奖励做出重要贡献的高校科技人员。引导高校改革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体系,激励高校科技人员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继续通过有关会议、论坛,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2、着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每年组建10个创新联盟。争取部分创新联盟成为国家产业战略联盟。争取在2009年上半年,出台新的创新联盟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3、积极扩大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规模。大幅度扩大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派驻规模,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和高校对特派员的需求,设立特派员助理,在帮助企业服务的同时,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鼓励地市科技局和企业派人入驻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4、继续抓好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分类指导和目标管理。新建一批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集中引导优势高校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设立各类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到高校共建研发基地。(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5、大力抓好省政府与中科院的全面战略合作。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立省院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机构,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制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形成紧密型的长效合作机制。(陈新、钟小平负责,产学研办、社基处承办,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九:加强区域协调和市县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全省各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科技资源较贫乏,欠发达市县科技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加大统筹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的力度,积极协调各市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各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加大对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实现地区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整改措施:

1、加强全省科技工作的战略规划。加强对《*自主创新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省建设创新型*行动纲要》等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力求科学规划全省科技发展,协调地区均衡发展。(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法规处承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配合,2009年完成)

2、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的倾斜支持力度,设立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的科技项目,带动当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条财处配合,常抓不懈)

3、加强对市县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和轮训。每年组织1-2次的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培训和轮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项目申报的指导辅导等,重在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战略研究能力和决策水平。(吴仕明负责,人事处承办,计划处配合,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创新人才密度较低,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以及人才培养能力、吸引人才的优势较弱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来粤或为粤服务,重点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服务等工作,切实改变创新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

整改措施:

1、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依托省部产学研结合大平台,引进全国高校专家教授,吸引高素质大学生和研究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建设好*院士中心,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高层次人才。抢抓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启动实施“*人才计划”,进行“人才抄底”,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叶景图、雷朝滋、钟小平、吴仕明负责,廖兆龙、刘庆茂协助,人事处、产学研办、社基处承办,2009年完成)

2、强化创新人才的扶持服务。着力扶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设立*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1亿元,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联合基金的作用。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团队,给予3-5年连续稳定的创新经费支持,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企业家。(钟小平负责,社基处负责,常抓不懈)

3、完善创新人才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手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标准,完善创新人才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指标。建立鼓励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法规体系。(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法规处承办,人事处配合,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十一: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领导班子建设、内部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修改完善厅党组议事规则和厅务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明负责,吴仕明协助,党委办、人事处承办,常抓不懈)

2、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厅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并印发《*省科技厅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权。(吴仕明负责,监察室承办,2009年完成)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改造电子政务的软、硬件环境,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时主动更新厅公众网上各栏目内容。(龚国平负责,蔡炎、刘庆茂协助,办公室、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4、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加强行政审批的电子监察。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清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和审批方式。加强行政审批的电子监察工作,确保每项审批项目按时完成。(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法规处、监察室配合,常抓不懈)

5、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机关干部培训,继续举办“机关科技讲坛活动”。清理机关借用人员,规范借用人员管理。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活动,着力解决一些机关公务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纪律松弛等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吴仕明负责,人事处、监察室承办,2009年完成)

6、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认真抓好《*省科技厅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的落实,严格因公出国(境)的审批管理,制定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陈新负责,合作处承办,监察室配合,2009年完成)

7、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抓紧制定《省科技厅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并加强监督检查。继续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009年起建立廉政承诺书制度。(吴仕明负责,监察室承办,常抓不懈)

三、落实工作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整改落实工作由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同志负总责,分管厅领导牵头负责,有关业务处(室)具体承办。各分管领导要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将整改措施具体分解落实到主要责任单位和协助单位,并加强督促指导。各业务处(室)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扎扎实实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要根据负责整改的内容,认真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保证整改措施有人抓、有人管。

2、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把整改工作放到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去谋划和推进,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要把整改工作与推进“三促进一保持”、贯彻落实《*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整改工作。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5

关键词:经济;稳中求进;内需;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1-0049-05

201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为我们做好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2012年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1)国际需求将持续低迷。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走出经济困境面临诸多制约;欧洲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正在向更多成员国扩散蔓延,已转化为银行业危机甚至政治危机,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增大;日本受政府高债务等结构性问题困扰,日元升值制约出口增长,经济复苏态势不容乐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通胀压力,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引发的外需减弱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2)全球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金融泡沫破裂使很多发达国家转向重视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发展。主要国家有的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有的推出发展新兴产业方案,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今后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将更加复杂,全球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3)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能源资源高消耗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拥有几十亿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必然对能源资源产生新的巨大需求。全球能源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世界能源供给长期偏紧问题将更加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增大、经济活动向全球快速扩展,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上升,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面进一步扩大。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借重加大、戒心增多、要价提高,针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

从国内看,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依然较多。“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日趋尖锐;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增多。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房地产市场处于僵持状态;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格局更加复杂;一些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经营困难增大;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峻;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增速明显下滑;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不确定,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二、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没有“稳”,“进”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没有“进”,“稳”也会失去动力和方向。“稳”与“进”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重点把握。

中央用四个“保持”来强调“稳”的内涵,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第一个“保持”是概括了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后三个“保持”是阐述“稳增长”、“控物价”、“促和谐”三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到四个“保持”,是为了更好地“进”。“进”则是针对“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三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言的,具体说,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努力实现稳中求进,就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是稳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控物价,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三是调结构,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四是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五是抓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六是促和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积极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三、坚持四个“牢牢把握”,做到四个“着力”,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困难和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四个“牢牢把握”是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六大工作目标的思想保障和思想遵循;只有做到四个“牢牢把握”,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行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四个“着力”,具体说,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着力”与四个“牢牢把握”紧密关联,内容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四个“着力”是从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抓住重点来说的,重在落实;四个“牢牢把握”是从如何坚持正确方向、确保不偏离轨道来说的,重在引导。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转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我国内需潜力巨大:占世界20%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注重扩大最终需求。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多措并举鼓励创业就业,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研究扩大内需尤其是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保持投资的适度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保障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加强薄弱环节,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并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的内生和自主增长基础,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扩大内需是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要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促进走出去与引进来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抓紧研究制定中长期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发展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镇布局,方便群众就业、出行、生活。有序解决有条件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支撑是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要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要实行“三化并举”,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尊重农民意愿,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扩大内需的重点应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为此,我们要加快研究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渐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让更多的收入流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农村居民、年轻人群和城市中低收入者。同时,也要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拓展新的消费空间,发展新兴消费业态,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努力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和居民出行费用,认真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

(二)着力加强自主创新

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使经济发展更多的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之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在于依靠科技的力量,关键在于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摆脱危机的困扰,发达国家正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关系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的生命科技与生物技术,并依托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大科技投入,以催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面对发展中国家快速追赶的严峻挑战,我们既要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又要及时顺应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创新增长和绿色增长。

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就要持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把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加快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上要选准突破方向,加强联合攻关,着力突破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上,增强核心竞争力;在需求上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着力培育国内市场需求。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抓住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这两个重要环节,切实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设计,改造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在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方面,要更加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支持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抓住时机尽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突破。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就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就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同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就要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就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要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协调发展,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服务开放,扩大境外投资合作,积极防范境外投资风险;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努力改善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必将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只有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收入及社会保障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能力才能更强,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少,蕴藏在城乡居民中的消费潜力才能被更好地挖掘出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才能更好地保持下去。而且由保障和改善民生所带动的投资,本身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情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要在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增强保障能力。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重视加工制造、传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帮助农民工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难点工作,努力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与此同时,还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这个重大民生工程,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和农民工的住房困难。

四、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工作重点:(1)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赤字总量适当减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降低。由于经济增长目标下调,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支出还需要继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财政支出要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支持重点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水利、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有保有压,重点支持国家批准的在建续建项目,支持“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控制楼堂馆所建设。(3)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部分生产业领域开展增值税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4)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坚持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有效控制债务增量,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稳步推进地方政府按核定规模发债试点,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总之,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增强国际国内市场信心。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6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4-02

创新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内涵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1]。包括人才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

1.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高校要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转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以人为目的,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牢固树立重实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要兼顾一般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重点培养。防止高、精、尖稀缺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的流失,将其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可发展人才要加速培养以及保护,确保人才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讲诚信守道德的良好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学术风气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传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他们无怨无悔献身科学、发展自己学术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不乏捷径型人才。他们以追求个人名利为根本宗旨,把、出成果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其结果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扰乱了科研秩序。有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2]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目的地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并设立监督机制,在学术活动中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借助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的介入,促使学术活动者在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作用下行为变得规范。

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文化环境建设的着重点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目前高校仍大范围存在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学术道德时有失范,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善等负面因素,建设高校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新高校顶层的思想观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着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高校顶层对创新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只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将人才意识和创新价值观贯彻到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人才培养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地将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才能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顶层要以人才为本,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2.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评价机制。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对科技活动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科技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高校要针对自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完善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使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科技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特别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

3.大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的失范现象,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把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要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较好的自律和道德养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系列规章制度,使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有章可循。另外要通过社会监督增加对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自觉争当崇尚道德的模范。推进科学诚信,实现科技公平竞争,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关乎我国学术界的风气,绝非危言耸听,其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

[2]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7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1.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去,由于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使大批科技人才外流,有人说“在硅谷,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希奇,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却十分罕见。”由此可见,我国人才外流的严重程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

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有关

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

未来世界满足其需要之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

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

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

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

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

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

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

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

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

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

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

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

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

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

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合平衡。2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1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从最初的仅占10%~15%上升到90年代的85%以上。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

 

撑。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其次,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改善,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另外,自然灾害的防御、疾病的防治、社会安全系统的建立,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正在使人类的社会时空由大变小、由远变近,也在使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渗透、相互转换,从而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方便快捷的现代社会生活。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8

关键词: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特低渗大型采油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83-02

第三采油厂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属的一个专业化采油厂,管理区域横跨陕西、宁夏两省(区)的7市11县45个乡镇,承担着靖安、吴起、油房庄、红井子等12个主力油田57个生产区块的开发管理工作,油区面积2.5万平方公里。原油产量自1993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了18倍,2009年生产原油365万吨,是长庆油田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采油厂。

面对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新目标和长庆油田“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实现五千万”的新任务,迫切需要采油三厂从发展目标、资源接替、管理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特低渗大型采油厂提出的背景

1.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是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需要。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持续稳产、快速上产依然是石油企业发展的主题。加之在东部大型常规油田纷纷减产的大背景下,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了3000万吨,跻身中国陆上第二大油田,目前正在向2015年5000万吨目标迈进。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长庆大发展的主战场,也成为采油三厂快速上产的主阵地。

2.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是实现油田公司5000万吨宏伟目标的需要。2008年10月7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批准了长庆油田到2015年实现5000万吨油气当量规划方案,明确要求把长庆油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天然气中心枢纽和致密性油气田技术创新基地,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新贡献。作为长庆油田目前产量最高的采油厂,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确立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的新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挺进400万、瞄准500万、支撑5000万”发展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现了思维的延续性、工作的系统性和发展的协调性,势必会有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以新任务引领新发展,以新作为展现新贡献,强力支撑公司油气当量5000万吨目标的实现。

3.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是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采油三厂经过近40年的发展,特别是1993年以来,原油产量连续16年快速增长,2002年以来,连续7年原油年产位居长庆各采油厂首位,是名副其实长庆第一采油大厂,今后以什么样的姿态向前发展,备受瞩目。所以要不断寻找影响和制约采油三厂科学发展的因素,以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为引领,寻找发展中的“短板”和工作中的差距,正视问题,革利除弊,吐故纳新,不断开拓采油三厂科学发展的新天地,续写油田历史的新篇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采油三厂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的定位

1.目标定位。

产量大厂:原油产量稳步攀升。挺进400万,瞄准500万,支撑5000万,为把长庆油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作出新贡献。

效益大厂:企业效益持续增长。企业收入、企业利润、投资回报率大幅增长,人均产油量、人均利润持续增长,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管理大厂:开发管理水平跃居中国石油同类采油厂领军地位。完善特渗透油田高效开发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贡献率、科研成果转化率、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企业管理科学规范,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日趋成熟,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工作达标。

文化大厂: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庆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形成了具有采油三厂特色的“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2.发展定位。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原油生产为龙头,以油藏管理为核心,生产经营一体化运作,生产单位与辅助生产单位整体协作,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大型采油厂。“特低渗”是业务特征定位,即从事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建设;“大型采油厂”是衡量标准定位,即将自身定位为大型采油厂,立足长庆、放眼全国、从更大范围准确认识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取长补短、奋起直追、争创一流。

三、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的内涵

持续推进一体化管理,以集约化提高大油田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有效管理,以标准化推动大规模建设;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精细化提升发展质量;超前探索文化管理,以自主化增强队伍的执行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确保原油产量持续增长,把采油三厂建设成为中国石油一流的特低渗大型采油厂。

1.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实现清洁生产、质量增长和内涵发展,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和竞争实力,原油产量稳居长庆采油厂第一位,稳固中国石油十大采油厂的地位。

2.机制体制充满活力,有效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绩效考评体系、油藏差异化管理、员工自主考评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完善深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企业效益和效率显著提高。

3.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完善,以靖安油田为代表的“三优两先”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科技贡献率、科研成果转化率、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油田开发指标过硬,企业管理科学规范,质量效益显著提高。HSe管理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节能减排走在中国石油前列。“三大责任”全面履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4.员工队伍素质一流,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呈梯次配备,职称等级、技能等级更趋合理,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达到一定比例,管理、操作、技术人员素质均衡发展、作风优良,执行力强,具有良好的管理创新能力、科研攻关能力和标准化操作能力,优秀管理人才、技术拔尖人才、专业操作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5.企业文化形成特色,“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得到更好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忠诚事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时期团队精神得到发扬广大,家园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和井站文化成为油田公司的品牌文化,广大员工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成为驱动采油三厂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四、建设特低渗大型采油厂的保障

1.资源保障体系:探索加强矿权管护的新机制,逐步完善依法维权护矿,确保矿权资源的完整。按照“整体性评价、一体化管理、规模性建产”的指导思想,紧跟勘探评价最新成果,按照“新区勘探、跟踪预探、区带评价、升级动用”四个层次展开评价,进一步落实增储建产有利目标区,为油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2.科研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及完善提高,形成适应采油三厂特低渗油田勘探开发的主体技术系列。建立有利于激发创造热情的科研管理体制,形成科技、信息和生产经营相互融合、协调有序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满足油田生产建设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盘活已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成果的转化力度,使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完善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探索推行承包和课题长负责制,由课题长自主组阁,采取跨科室、跨专业的团队组合方式开展研究工作,责、权、利统一,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年度开发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制定课题长津贴考核兑现政策、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以及低职高聘管理规定等配套的激励机制,持续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骨干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人才的劳动价值在油田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3.人力资源体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在“发现、培养、使用、优待”的人才生产链上形成优势组合,建立完善人才机制,继续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层面形成领军人才群体,不断壮大推动油田发展的中坚力量,将人才资源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

4.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和实践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把原来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等系统管理职能,集成为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彼此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成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协同、闭环管理的运作体系。按照“管专业、同时管成本”的原则,探索制定生产经营五个“一同”的相应措施制度,让生产经营按照同一个管理理念、站在同一个参照物之上、朝同一个目标行进。同时建立包括生产、技术、安全等在内的预算责任体系,形成标准规范、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管理格局,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成本中出问题,在生产中找原因”的思路,及时分析成本发生、及时进行纠错和反馈、及时指导生产,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努力推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实现进程,达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整体业绩的目标。

5.安全环保体系: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环保责任制,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QHSe管理体系,加快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加强重点领域、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管理。始终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完善节约工作机制,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推行“有感领导――员工受益,直线责任――层层负责,属地管理――当好地主,修己安人――倡导大爱”的理念,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持续深化基层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培育“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人本观”、“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的“预防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责任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价值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亲情观”,不断促进安全工作理念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确保安全管理零事故。

6.企业管理体系:以拿油为核心,进一步理顺机关后勤的工作流程和机制,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的思维落实在生产、成本、技术、HSe、队伍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的专业化管理和彼此紧密的衔接配合上,通过计划、执行、考评三个运行系统的循环运作提高系统效率,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流转顺畅、运行高效、行为规范、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架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具有采三特色的长效管理机制。

7.企业文化体系:以长庆核心价值观的转化和培育为主线,继续探索企业文化体系的创建模式,不断丰富采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逐步完善以“发展愿景聚力、团队精神铸魂、八个功能文化增效、三个品牌文化塑形”为主要内容的采油企业文化体系,即,发展愿景:挺进400万、瞄准500万、支撑5000万;团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奉献;八个功能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诚信文化、健康文化、廉洁文化、团队文化;三个品牌文化:安全文化、家园文化和井站文化,使企业文化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向井站延伸、向岗位延伸、向生产现场延伸,使企业文化之力在传递和运动中聚合,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8.对外合作体系:坚持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厂校联姻、技术合作”的发展之路,走与相关利益方、参建单位、以及广大客户的“相互信任、合作共赢”发展之路,建立更加诚信、开放的对外合作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9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多种困难挑战,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民增收成效喜人,水利建设明显加速,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祥和。农业农村形势好,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太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挂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二期规划,及时处置重大疫情。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县域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符合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业务特点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弹性存贷比政策。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科技型农村企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

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

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有关条款,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地家庭承包关系,2012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搞好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三。依靠抖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三,提升农业技本推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加快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

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探索公益多种实现形式。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

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

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站所创办农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由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工作。

四,加强教直抖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_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丕断务实农业发展物质基五出

17.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加大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塘堰清淤力度,发展牧区水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设备购置补贴范围和贷款贴息规模,完善节水灌溉设备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中央和省级统筹,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发展水利科技推广、防汛抗旱、灌溉试验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1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实施东北四省区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占用耕地建设重大工程,要积极推行“移土培肥”经验和做法。继续搞好农地质量调查和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继续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加强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

19.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0.搞好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

规模。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统筹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问题。逐步提高防护林造林投资中央补助标准,加强“三北”、沿海、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抓紧编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范围,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区域性重点生态工程。适当扩大林木良种和造林补贴规模,完善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增加贷款贴息规模。探索部级公益林赎买机制。支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竹藤等林产业。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运用产业化方式开展防沙治沙。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草原围栏、饲草基地、牲畜棚圈建设和重度退化草原改良。加强牧区半牧区草原监理工作。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坡耕地整治步伐,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以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六、提高直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1.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2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开展“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

23.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备制度。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综合运用进出口、吞吐调剂等手段,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进口关理,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提高对农业生产大县的统计调查能力,推行重大点息及时披露和权威制度,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篇10

(二)加大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点)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一是结合“联心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村级服务点创建工作,计划新建村级农业科技110服务点1个;二是加强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项,推广面积100亩;三是继续示范推广太阳能灭虫技术3000亩,通过推广应用光电灯灭虫新技术,逐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四是继续推广农业科技110手机服务系统在农村的应用,推动农业科技110手机服务系统服务农村千家万户。

(三)强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意见》,重点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有2家以上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大平台;三是加强与中山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科院的合作和交流,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的特色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四是继续抓好“膜法“饮水项目推进工作。实施“省城乡膜法饮水安康示范工程”,建设4个点,完成受益人口1万人;五是加强科技培训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培训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次,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2400人次。

(四)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组织研究制定《县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实施办法》、《县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业英才培养计划和中西部市县科技副乡镇长派遣计划,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创新领军人才、创业人才。二是继续做好科技人才统计工作。完善人才统计制度,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定期统计制度。三是做好科技人才培训工作。结合我县的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巩固和提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成果,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四是继续做好第四期挂职科技副乡镇长派遣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对挂职人员加强服务,积极为下派挂职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充分利用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专业人员,建设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员队伍。

(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工业。坚持不污染、不破坏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完善中部()绿色产业园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招商推介会,力争3-4个大项目落户我县。

(六)强化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严格落实“六个一”制度,抢抓机遇,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扩大投资上项目。推进黎母沉香产业发展项目和黎母山泉水厂完成年度建设进度。

(七)优化投资环境,扶持企业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实施“扶大育小”工程。

(八)抓好生产要素保障,确保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做好分析,适时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力度,抓好电力供应,精心做好迎峰度夏和有序用电预案等,科学安排企业合理错避峰,充分挖掘发电潜力,确保全县供电安全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