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十篇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十篇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27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1

关键词:篮球;少年运动员;教学

篮球运动是我国青少年特别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美国nBa球员所展示的高超技战术水平更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特别是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登陆nBa联赛,也使得更多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投入到打篮球的行列。在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练员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根据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特点进行教学

1.1以多种方式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引导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化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学生社会课外活动的选择大为增加,如音乐舞蹈学习、书法学习、足球、跆拳道等,特别是网络游戏更吸引大批学生沉迷于其中,如何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加篮球活动确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吸引学生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包括美国nBa篮球联赛、我国的CBa联赛、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比赛,让学生从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中欣赏到运动员的精彩表演,感受篮球的无穷魅力;

对偶像的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的潮流,如歌手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等都拥有大批的歌迷和粉丝,C罗、卡卡、梅西等是足球迷崇拜的偶像,姚明、刘翔则拥有大批的忠诚粉丝,因此大力宣传和介绍世界明星的成长过程和趣闻逸事也是培养篮球球迷的方法,从而吸引这些青少年球迷参加篮球运动;

组织学生多进行各种比赛,班级赛、校级赛,比赛要隆重热烈,服装、场地、组织正规有序,让运动员感觉到光荣感,增加他们打篮球的兴趣;

请高水平的运动员与学生见面,或进行技术辅导,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激发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信心。

1.2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要从全面身体训练入手

运动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只有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时期,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在快速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机能也在不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全面身体发展,才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全面身体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运动机能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

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就要更多,要特别注意发展速度、灵敏、柔韧性等少年儿童时期的敏感素质,而对力量素质训练要非常慎重,甚至不必特别安排。

少年儿童的全面身体训练要采用多种形式,这样才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球类活动、体操、田径、游戏等。少年儿童的身体训练不应该和成人运动员一样安排专门的身体训练课,而应该分散到每一节课进行,可以安排在开始和结束部分。身体训练可以采用结合篮球的游戏进行,以提高兴趣。少年儿童不宜做举重或负重练习,也不要做静力练习,力量练习可以利用自身体重或轻哑铃,同时要注意各种肌肉群协调发展。

1.3基本技术是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的重点

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显示出少年儿童的神经处于快速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可塑性,对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非常有利。而经典的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学习新的技术动作的过程正是一个建立新的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在少年儿童时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基本技术时,要特别强调动作的正确性。由于少年儿童学习动作很快,很容易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一旦动力定型形成,再进行改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学习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对今后的运动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内学好正确的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不但学习动作快,而且也容易巩固,因此在学习新动作之后要不断练习、强化,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为以后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少年儿童的神经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兴奋性高,很容易调动,对新事物敏感;二是兴奋性容易扩散,注意力不易持久。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少年儿童在学习新技术时很容易上手,但是新鲜感不易保持,学习复杂动作时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学习基本技术中要循序渐进,不要过早地学习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动作,否则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形成不准确的动力定型,为今后的学习造成困难。

1.4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控制运动量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中的运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运动量过大,超过了少年儿童的生理负担量,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损害健康;而另一方面要提高运动成绩,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作为保障,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如何能在这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需要教师和教练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运动员有一个适应过程;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大运动量应该从加大强度着手,而不是延长训练时间;

大运动量和中、小运动量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小运动员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2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教学内容

2.1身体训练

(1)要重视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掌握基本动作,以及进一步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因此少年篮球运动员要重视身体训练,同时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将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要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身体训练的内容。在身体训练中要结合篮球技术和战术进行,发展篮球运动所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其中包括步伐训练、启动训练、冲刺训练、跳跃、身体的空间平衡能力等内容。

步伐是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向前后左右方向的滑步、跨步、攻击步、交叉步、后撤步、前转身、后转身、急停等多种步伐。

快速启动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在比赛中占得先机的重要保证,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高度的灵活性和很好的肌肉爆发力,在身体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这些素质。快速启动训练可以采用向前方、两侧和转身向后的快速启动练习,听声音信号或看手势启动,在静止状态或慢跑中发动。

冲刺跑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见的跑动形式,练习冲刺跑的手段有一般的快速启动冲刺跑、摆脱防守队员后的冲刺跑、急停变向冲刺跑、慢跑中突然加速冲刺跑、连续反复冲刺跑等。

跳跃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跳跃能力,特别要结合篮球技术练习进行,如抢篮板球的冲抢上跳、篮下的连续跳跃抢篮板球、跳起盖帽、向侧方起跳断球、向前(后)跑动中向上跳起接(断)球等。

2.2技术训练

(1)技术训练是达到战术目的的基础。篮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运动员不掌握良好的基本技术,全队的战术目的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如传球、接球、运球、投篮、抢断、抢篮板球、防守等基本技术,如果掌握得不好,要提高和发展高难度的新技术和在比赛中贯彻预定的战术意图、完成战术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少年儿童开始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技术训练,打好技术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2)正确地掌握技术。在技术学习和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首先。明确技术的正确概念是掌握和提高技术的先决条件,是技术学习和技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教学中要抓住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技术的关键。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和教师要不断改进学生的动作和纠正其错误,要注意观察、分析,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或新队员,要耐心指导,以老带新,互帮互学。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技术开始时期,教练员和教师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如弱侧手持球、运球、传球,弱侧腿的转身、起跳,弱侧的防守等,使少年运动员从一开始就得到对称发展,这样对今后向高水平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3)学习技术要注意灌输战术理念。教练员和教师在对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时要灌输战术理念,即在进行技术动作本身的教学同时,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种技术,运用的时机和注意事项,其他队员如何配合,同时可以结合如何防守方法和对抗防守进行教学。这种结合实际应用战术学习技术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尽快地将学习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掌握一定的技术之后,要多组织在有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以适应临场情况和提高战术意识。

(4)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少年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低,但是模仿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的示范教学。可以由教练员进行示范,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和高水平比赛录像,直观的示范或录像会给小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模仿和学习动作有极大的好处。

在进行示范和看技术录像的同时,教师和教练员要适时地进行讲解。讲解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起作用,它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规律,让学生知道动作的关键、如何应用等。讲解要有针对性,要清楚易懂、简单明确、形象化,结合示范或录像进行。

由于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而分析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把动作分解后教学是不适当的,要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方法,它能保持动作的完整性,有助于少年儿童掌握技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2]何信夫.论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2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1心理训练的意义

心理训练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训练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运动员产生适宜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变化,具有自我动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运动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落后时能沉着应战、冷静对待、关键时候能掌握战机,进攻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出现顾虑重重、动作犹豫、精力不集中、表现失常。在比分领先时就松劲、处理球随便、落后时就急躁。打法简单、失误增多,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的心理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使球队立于不败之地。

2少儿篮球队员在赛前和赛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运动员临赛状态是运动员赛前、赛中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使他们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变化,物质代谢过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等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是由于队员对竞赛的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对竞赛产生重要影响。

2.1亢进状态

求胜心切、自我表现欲强、高度兴奋、过分激动、动作不协调、比赛中失误增多、完成技术动作质量差,造成技术发挥不稳定。

2.2消极状态

情绪不佳、无斗志、力不从心、反应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分散、体力下降、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缺乏战斗力。对比赛缺乏取胜的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导致临场出现斗志不高动作犹豫、缩手缩脚、紧张失常的情况。

3少儿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3.1激发和引导少儿篮球队员树立正确的运动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奋斗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无论情感的变化,训练态度的建立,意志品质的巩固,都来自于动机的激发。动机的培养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应善于引导,切忌简单化。因此,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要不断地向队员进行理想教育,进行从小锻炼长大后夺冠军为国争光的大目标教育。并为此制定出争创成绩的小目标。使队员明确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应付出的努力,并了解小目标的实现是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3.2重视对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少年儿童时期是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一个阶段,集中其注意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目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所干扰。由于篮球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复杂性和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对注意力的训练就显得格外突出。训练中要提高队员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促进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在运动训练极度紧张的条件下,决定运动员行为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动员的动机、对比赛和训练的兴趣程度、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等,心理训练可以对运动员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改善运动员的兴趣品质,发展或改变运动员气质的某些特征,促进运动训练所需的特殊能力的形成。

3.4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指运动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利用大脑中回忆出的动作表象、比赛或表演情景、身体感知和情绪状态,强化动作技能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念动训练时运动员可在安静和放松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在头脑中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某一技术动作,或以运动经验想象出比赛的场景。念动训练开始可每天进行5分钟,随着控制表象的提高,可每天增加训练10分钟。念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形成精确的运动知觉,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提高技术水平。

4结论

要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儿童篮球队员,除了在人员选拔、进行严格的篮球基本功训练、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少年儿童篮球队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适应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最终达到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竟技水平。篮球运动心理训练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需要,运动员心理训练就是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使运动员具有提高运动水平所需要的心理品质,掌握自我调整能力,挖掘心理潜力,为在训练和比赛中身体和技战术的正常或超常发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惠民等.心理技能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3

关键词:高中生篮球速度力量弹跳力耐力训练

抓好学生课余篮球训练是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纵观世界一些体育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把课余训练作为发展本国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不少学校都很重视抓课余篮球训练工作,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效果还不突出,还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训练质量不高,成才率低,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其二,有些教师急于求成,单纯为成绩而出成绩,忽略了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其三,未能按学生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科学化的训练,结果使训练事倍功半。其四,师资不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因此,探讨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对提高学生训练水平及普及篮球运动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篮球运动是一项动作比较复杂,灵活多变,技术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强的球类运动。要想学好打篮球,首先要使学生建立起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概念,如快速地奔跑、摆脱、滑步、跳跃以及在多变复杂的条件下完成合理的冲撞,准确地投、传、运、突和抢、打、封、断等高难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征,篮球运动员应以发展速度、灵敏、弹跳等素质为主,其它身体素质为辅。如果能够科学地安排训练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身体素质训练实践中,我们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整理了关于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现分步骤逐一阐述如下:

一、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主要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应抓好反应速度和短距离的移动速度训练,速度又分为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主要是加强下肢力量,步幅、步频的训练。专项速度是结合专项特点,如反应快、起动快、急停快、变向加速快、动作衔接快、动作转换快、起跳快、攻守转换快等。专项速度要求与一般速度密切结合,一般速度是专项的基础。在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训练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1、各种步法练习

可使篮球运动员提高控制身体重心变化与平衡的能力,在提高技术水平时少走弯路,因此应该坚持经常练习,做到“天天练,堂堂练”,学生篮球运动员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小步快跑、高抬腿、后蹬跑、左右交叉步跑、跨跳步跑、原地快频小跑、左右滑步、上步后撒步、交叉步以及它们的综合练习等。

2、各种起动跑练习

发展了篮球运动员快速反应能力以及灵敏性,同时也逐步提高了运动员根据比赛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动作的能力。如原地或移动中,当听或看到信号后,突然起动做各种距离的快跑练习;根据教练员的信号,做徒步或运球的快速起动、冲刺、急停、转身、变向的练习;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听或看到信号后,抢2米远处地上的球;还有各种快速过人切入动作等。

3、各种跑的练习

可训练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观察力,选择,合理位置的能力,在进攻时摆脱防守,在防守时抢占有利位置去堵截进攻队员的行动路线,控制对手自由行动的能力。如30m、50m跑、5m折回跑,各种折回,往返跑练习;绕过障碍的快速折线跑、变方向跑、弧线跑、曲线跑各种距离的侧身跑、后退跑等练习。

4、结合球的各种跑练习

可提高进攻速度和防守质量,培养篮球意识。如队员围绕场地做跑动中自抛自接球的练习,教练对球抛的高度、速度要提出要求;队员接另一人向不同方向、位置抛出的球的练习,一般是在球落地之前让队员接住;队员从端线开始,运球3次后,限速投篮练习;两人一组,全场快速传接球上篮,传球次数要少三人一组全场快攻练习上篮;两人一组全场一打一练习,限制时间。

5、速度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如篮球场上的起动姿势多为站立式,身体向前或移动方向主要是面向前,侧向前,背对前三种。移动中常要求变速、变向相结合。专项速度素质训练必须与技术相结合,还要注意有球速度和无球速度相结合。速度素质训练应多采用对抗性和竞赛性的练习,因为运动员兴奋,才可发挥最快的速度,适应比赛的需要;应多采用信号的练习手段,有效地训练运动员的观察、判断、反应速度;要严格要求,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完成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严格注意掌握间隔时间等。

二、力量素质训练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突然起动、快速变向、摆脱抢位、连续跳跃、投篮和争篮板球,及攻与守的身体对抗接触,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了、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发性的快速力量,要求肌肉有迅速地伸展和收缩的能力,要求神经兴奋的高度集中,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转化,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在快速、频繁身体接触、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和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练习方法如下:

1、发展手指手腕上肢力量练习

是提高手指手腕上肢集中爆发用力的能力,是提高手臂控制球、支配球和争夺球的能力。如做指卧撑,手是高位;两臂平举,掌心向下,快速屈伸手指练习;握捏网球或(掌心向下)抛接铅球练习;用轻杠铃做卧推、推举、抓举等举重练习;用各种做俯卧撑;重球做传、接球及投篮动作练习:快速连续传接球、单、双手长传球练习等。

2、发展腰腹力量练习

是对控制球和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以及协调用力,保护球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目的地加强和提高腰、腹部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是提高腰、腹部力量的关键。如仰卧举腿、仰卧折体、俯卧挺身、悬垂举腿练习;利用杠铃负重转体、“8”字体绕环、体前屈伸等练习;跳起空中折体、转身练习:跳起空中传球、接球练习等。

3、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

对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主要是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安排训练时多做动力练习,少做静力练习,负重轻。如蛙跳、立定跳、多级跳、连续纵跳摸高练习:负重杠铃快速提踵练习;负重半蹲、半蹲跳、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

4、力量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篮球运动特点,训练中要特别加强爆发力训练,同时注意儿童少年以轻、快的力量练习为主。力量素质训练要与灵敏、弹跳、速度等素质和篮球技术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活力”。力量训练后,注意肌肉放松,要使肌肉既有力量又有弹性。每周可安排二次力量训练。

三、弹跳力训练

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的能力。好的弹跳力可以提高争夺空间优势的能力。它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中必须抓住力量、速度的关键因素,弹跳力训练必须与篮球技术相结合。要在发展下肢力量的基础上主要提高爆发性的快速力量。如跳绳练习;单、双摇跳,单、双脚双摇跳,规定时间和次数;跳台阶、立定跳远、多级跳、连续蹲跳、收腹跳、跳深;原地连续纵跳摸高,行进间单脚起跳摸高。少年儿童训练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强度,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动作速率的发展,避免运动员受伤。

四、耐力素质训练

篮球运动员必须有很好的耐力,才能在比赛场上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才能保证技术,战术的正常发挥。运动员要在长时间里在高速移动中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复杂动作,这对耐力及专项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无氧耐力训练为主,并在一般耐力基础上提高专项耐力。

发展专项速度耐力练习可结合篮球技术进行训练,如采用逐步增加练习的负荷和强度,增加完成篮球技术动作的数量、组数、增大训练课的密度等。耐力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高中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耐力训练中要区别对待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练习的强度、重复次数、休息间隙的时间。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强度要加大,但密度要小。耐力训练应把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顽强作风的结合起来进行。

总之,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表明,身体素质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技术、战术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它是技术、战术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高低、对掌握、提高、运用篮球技术和战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篮球运动训练工作中,必须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参考文献:

[1]邵宗义;邹大华;;对于上海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特点的研究[J];体育科研;1981年10期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4

关键词:适应体育;智障学生;适应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7—0070-04

“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对身体条件受限的个人,如残疾、健康受损人士或老年人的权益和能力给以特殊重视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根据特殊教育理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的缺陷,如盲、聋、哑、智障等,而由生理缺陷导致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缺陷为第二性缺陷。适应体育以其独有的功能在对残疾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可以进行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或替代。

目前,通过适应体育训练或课程来提高智障人群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重点关注适应体育对智障人群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一定类型的体育活动(例如:跑步、骑自行车、循环训练等),个体的全身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从而使其心血管功能、肌耐力和柔韧性等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样对智障人群进行恰当的适应体育训练,也可以使其在体能上有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研究重点关注适应体育对智障人群的心理素质的提高。然而,关于适应体育对智障学生适应行为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缺少有效的实证研究。

适应行为是区分智力落后和非智力落后的主要参数,即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关系密切,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损的儿童与青少年通常较不易发挥其潜能。现有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与适应能力各影响因素是相关联,体育锻炼中的教师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会与父母提供支持的关系相一致,能够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所以,对于正常儿童,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锻炼对正常儿童的这种提升是否也会在智力落后的儿童中出现?

因此,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度智障学生进行适应体育的训练来探讨适应体育对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的干预作用,以及具体在哪些方面产生作用,从而达到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的。

1实验方法

1.1被试从温州市某特殊教育学校3~4年级的在校智障学生中抽取能合作者123名,由某高校心理评估专业人员在心理评估室进行一对一的韦氏智力测试,在测试过程中,11名被试无法坚持完成所有智力测试项目,112名智障学生完成所有测试,有效率占91%。

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为依据,再从112名智障学生中最终选取36名中度智障学生(iQ值35~49)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7人,占总人数的47.3%;女生19人,占52.7%,平均年龄(9.21±1.47)岁。

1.2实验程序实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评估阶段(1个月),通过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被试进行前期测试。第二阶段为适应体育干预阶段(5个月)。将36名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8名,控制组18名。实验组成员在相同时间、地点并由固定老师指导下进行适应体育干预,项目组成:1)热身活动;2)适应性健美操:共10节,每节一个八拍重复2次,以活动身体关节,熟悉节奏感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在音乐的伴奏下上下肢配合完成动作。3)适应性篮球:通过改变篮球运动的硬件设施、降低动作要求、放宽运动规则,设计合理教学进程,让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篮球运动技巧,参与篮球运动。4)沟通和交流:此环节主要在于和班主任以及学生们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意见建议。整个干预持续时间5个月,2次周,40min/次,从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实验组除了增加适应体育锻炼课以外,其他的课程设置均与对照组一致,保证每周两组学生体育课的课时量一致。第三阶段为后期评估阶段(1个月),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实施后测,并在适应体育干预后,让老师、学生对适应体育课程进行评价。

1.3测量工具

1.3.1一般人口统计学调查包括年龄、年级、性别、智力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

1.3.2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此量表是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人于1993年修订,包括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译码等11/10个分测验,其中前6/5个分测验构成言语量表,后5个分测验构成操作量表。

1.3.3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该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编制,为国内修订版。适用对象为3~12岁智力正常或智力低下的儿童,主要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量表包括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8个分量表,共59个分项目,8个分量表又归结为3个因子: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评定由熟悉儿童情况的家长或亲属完成。

1.4数据分析以前测和后测为重复测量变量,数据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2×2混合实验设计,对适应行为各项指标进行了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行为的同质性检验表1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适应行为各分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结果。采用独立样本r检验对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行为进行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在各个分量表的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的适应行为实验前处于同一水平。

2.2适应体育对中度智障学生适应行为干预效果的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考察时间的主效应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在适应行为各分量表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感觉运动(F=33.44,p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组别受试者在这三个分量表得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各组别前、后测值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控制组被试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社会责任能力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被试在适应体育锻炼后,其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社会责任能力有显著提高。

3讨论

经过半年两项适应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验干预,中度智障学生在适应行为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从适应性健美操和适应性篮球的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的健美操结合了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研究目的,通过对传统健美操的再创造,按照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的要求,组编成的适应性健美操。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美学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人体运动方式,讲究有效的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姿势,使人体匀称和谐地发展,塑造健美的自我,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自然性的整体效应。在健美操的编制中我们涉及到了身体姿态,上肢屈伸动作,上肢举、绕、绕环动作以及下肢动作等。所以通过适应性健美操的锻炼,能有效的提高智障儿童的肢体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行为能力。此外,健美操的练习是开放的,健美操的练习为人们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样,篮球运动是一项对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都具有很好锻炼效果的体育项目。由于智障儿童的先天的生理原因,使他们的运动能力低于相应的正常儿童。所以一般的篮球运动练习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不但达不到锻炼效果,反而会使他们自信心降低。因此,本研究设计了适应性篮球。在锻炼过程中,智障学生不但能使他们的上下肢功能以及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而且由于适应性篮球考虑到他们的运动能力,所以他们在锻炼中可以不断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些都将有助于他们适应行为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适应体育训练通过均衡地加强双侧肢体和全身的训练,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的刺激频率,强化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和调节活动,从而提高智障儿童的适应行为。

从研究结果来看,在评定量表中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社会责任三个分量表的得分变化明显。例如感觉运动分量表,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肢体功能、双手控制能力、走和跑以及身体平衡6个方面。实验后,智障学生的感觉运动得到提高。这个由于在适应体育锻炼中对智障学生的肢体功能、双手控制能力、走和跑以及身体平衡都得到的有效的锻炼。又如实验前后智障学生在适应行为中的生活自理效果明显,在生活自理量表中一些项目如饮水、餐具使用技巧、穿衣服、脱衣服、穿脱鞋等都涉及到对他们身体素质的要求,只有他们具有良好的肢体功能和身体平衡能力才可以顺利完成这些活动,而适应体育锻炼正好能使智障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提高。此外,在体育锻炼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这都有利于他们在始动性、被动性方面的改变。由于锻炼中学生间的交流增多,这也有利于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所以在就餐习惯、卫生习惯、学习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可能会向表现优秀的同伴学习,从而使他们在这些方面也得到了进步。此外,智障学生的进步还体现在社会责任方面。适应体育锻炼本身就属于一项集体活动,尤其在适应性篮球项目中,它涉及到学生间的互帮互组,通过适应体育锻炼课,他们也将会与更多的同伴认识并进一步熟悉,所以智障儿童在和他人交往、集体活动、了解别人、一般责任感、社会成熟、替别人着想等方面得到提高。因此,适应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适应行为水平。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5

关键词: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81-02

abstract:Howtoutilizeeconomicresource,cultureresources,sportsresourceofJiangsuprovinceontheexistingfoundation,makethereservetalent′ssparetimeofJiangsuprovincebasketballtrainthefurtherscientificprocessofsystem,advancedperson,explorethatoneissuitablefornew-typemodethat“sportsschoolandschoolcombin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future,fortheprovinceteam,nationalteam,thehigh-levelclubteamsendsmoderntalentsitisourgoalinresearchbothathomeandabroad.Setup“theprimaryschool-themiddleschool-theuniversity”progressively(sportsschoolandschoolcombine)thestreamlinedtrainingsystemandtrainthesystemtobethedevelopmenttrend.

Keywords:Reservetalentsofbasketball;sportsschoolandschoolcombine;newmode

1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8-2009赛季CBa联赛的火爆进行,江苏南钢男子篮球队成绩斐然,其中有喜有忧,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培养效果、培养数量上应该说,在全国都是名列前矛的,除了引进外籍球员,其他均为自己培养的梯队队员,本课题研究的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使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科学化、先进化,探索一种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教结合”的模式,为省队、国家队、国内外高水平的俱乐部队输送现代型人才。

2“体教结合”的现状

体教结合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在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他们在结束了运动生涯后,往往很难融入到社会中。以欧美一些体育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为例,他们的队员不只是运动员,同时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拿学位。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是世界体育发展的方向。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育,都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因此,体教结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也许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职业俱乐部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体教结合的有益补充。国家教委第一次独立组团参加夏季大学生运动会,使得中国的体教结合迈出了第一步。

国家体育总局认为,做好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需要,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今后要继续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相关政策;建立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切实推进有关工作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不断改善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投入;促进体教两系统的运动项目设置接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拓宽上学渠道,使两种资源形成合力。

3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的现状

3.1存在的问题

3.1.1单纯依赖于体育系统进行体教结合困难重重。国家体育总局曾多次下文,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搞好体教结合,但由于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多数地区的体教结合很难落实。例如:许多体校也开设文化课程,但大部分学员因训练后产生的疲劳连最基本的功课也无法应付;一些优秀运动队与高校联手搞“体教结合”,运动员在高校挂名拿文凭,代表高校参赛,但实际上却很少学习甚至从来不学学课程;有的运动员甚至认为自己为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付出了青春,应该不经过学习就可得到大学文凭;也有许多运动员确实想学习,但因训练任务繁重以及前期学习的长期中断造成基础差而倍感艰难。

3.1.2教育系统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力不从心。多年来,教育系统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一直显得“力不从心”,除了资金因素外,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运动员生源。一部分显现运动能力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中小学生早早放弃学习而进了体校,使普通中小学缺少了具有“榜样作用”的人物,体育教师手下无队员可练,缺乏积极性。另一部分初步显现运动能力的中小学生选择了继续接受正规教育的道路,但因学校训练条件不足以及课业繁重,导致其运动才能未被进一步挖掘。在体校学员中,多数在竞技上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人都去了专业队,而进入高校的体校学生通常在竞技上都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职业篮球很少从高校吸收球员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3.1.3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幅度缩小。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使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进而谋求美好的人生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要追求,体育系统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低水平以及运动员出路的不畅使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家长对体校和专业运动队顾虑重重,望而却步。加上很多业余体校由于办学质量不高,经费不足等原因,无法生存而自行解体,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幅度缩小。

3.1.4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我国体育课在大中小学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更不用说专项篮球课了。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人们往往只是把体育看成是装点门面或健身娱乐的事情,而忽视其教育功能。在近年来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固有的竞技性被人为地与健身性、娱乐性割裂开来,篮球、田径、体操等项目渐渐被淡出课堂,而一些简单易学好玩的项目却备受学生的青睐,致使许多学生连基本的运球、传接球能力都不具备。而各级体育部门为了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又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国家资源强化体育系统既有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造成进一步的体教脱节。

3.2解决的途径

3.2.1篮球运动的发展目标要科学定位。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夯实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建立基层体育管理组织,广泛开展青少年儿童社区群众性篮球竞赛,鼓励社区企业投资篮球竞赛活动,并进行有效运作,使其得以回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加篮球训练,扩大后备人才的选择面,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完善竞赛制度,改革赛程,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大学生篮球联赛,把高校变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后备人才库。

3.2.2打通运动员进出渠道。运动员进出渠道包括运动员选材和运动员输送。在“体教结合”工作中,由于运行机制和竞技篮球运动自身特点造成运动员进出渠道不畅的现象。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形成有机衔接。“入口”和“出口”不够通畅,使训练出现“断层”现象。由于受行政区划招生限制,致使许多基础条件较好的篮球项目学校无法招收到有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而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由于高一层次的学校无此项目,无法得到进一步地培养,导致人才资源的流失和财力的浪费。因此,要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之间形成梯次衔接,使运动员的输送渠道畅通。

3.2.3建立篮球运动员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对篮球运动员梯队的管理。将每年区县以上运动员竞赛成绩输入信息网,对二级以上运动员建立网络个人档案,便于跟踪运动员,了解运动员的发展情况;加强高校篮球队招生制度的规范化与统一性,招收具有学生运动员经历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延长在校学习与运动训练的时间,确保篮球运动员的质量;普通大学可根据教育资源雄厚的综合优势,瞄准社会需求,开办篮球专项与其他专业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如体育营销学、体育环境学、运动生物技术学、运动材料学等,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3.2.4加强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多为他们创造到国内外访问、学习的机会,提高其业务能力;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实力,推动我国各级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4新模式的构建

按图所示,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模式,包括普通学生、体校学生及运动员的发展过程。2009年1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将积极与教育部协商,从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入手,将小学、初中阶段的县级“少年体校”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责,共同管理;地市级中专性质的体校所附带的小学、初中部分以“体校附小”、“体校附中”的方式或与其他优质中小学合办的方式,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管理;改善体校高中(中专)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文化教育。重视对体校学生适时“分流”,对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的学生着重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体校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争取新政策,开辟新途经,包括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渠道进入大学读书、通过单招渠道进入大学读书、进入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等。”

根据以上思路,我省体教结合的模式可以大胆进行试点,以发展基础、发展前景较好的篮球项目为例。将小学、初中义务阶段的体校教育并入其他优质中小学,纳入普教序列;体校高中(中专)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文化教育,建议和其他高中(中专)合办;高等教育阶段,可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单招渠道招收体校毕业生,另建议教育部放开可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体育专业的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项目,不仅开辟了新途径,也为他们拓宽了出路。具体以南京市为例:以南京成贤街小学、渊声巷小学、小西湖小学为小学阶段的体教结合教学点;以九中、五中、宁海中学、金陵中学等中学为初中阶段的体教结合学校;在高中阶段,则以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主,与体校合办;高等教育阶段,建议出路有:尖子运动员可通过特招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其他毕业生可通过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进入高校学习,同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放开诸如南京师范大学等可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项目的限制,充分利用此类院校的教育资源,为能培养出运动技能较强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海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学报,2005,21(1):27-29.

[2]孙欣荣.试析我国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中的新突破[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2):79-82.

[3]李金龙.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35-137.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6

   一、开始阶段应以两个篮球练习为主

   运用两个篮球,让孩子们的左右手都能动起来,实践证明,只要坚持长期练习,就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双手控球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双球训练的形式很多,练习时应考虑到面向全体同学,因此在难度上不宜要求过高,要让孩子们通过练习都能学会动作,获得成就感。通过教学实践,把双球的练习总结为以下几个动作。

   1.双手低运球:左右手各一个球,掌心向上将球托住,开始运球时,屈膝屈髋降低重心,双手同时向内翻转,通过手腕手指的向下按压开始运球,每次运球注意迎球与按压紧密结合,掌握好运球节奏,双运球以低运球为主。

   2.上下交替运球:这是双运球的一个变换形式,运球时,一球向上弹起,一球向下按压,两个篮球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双手迎球与按压球交替进行,这个练习能有效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合理分配。

   3.上抛球练习:两脚左右自然站立,左(右)手球上抛经空中落入右(左)手,而右(左)手球在左(右)手球上抛时迅速递到左(右)手,依次进行,循环往复,路线如同等腰三角形,上抛球高度一般在头上半米左右,递球要及时迅速,眼睛看着空中的上抛球。

   4.击地球练习:这个动作是上抛球的反方向动作,击地点刚好是两脚之间,路线如同“V”字或者倒立的等腰三角形,练习时眼睛看着击地球。

   二、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兴趣、提高技能

   1.发挥小老师的大作用

   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先从各班选取一些对花式篮球有浓厚兴趣的骨干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女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让他们掌握基本技术,然后在全班进行普及,练习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让骨干同学做小组长,教授新同学,童心相通,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较好。

   2.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练习花式篮球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进行上抛球练习,练习的基本步骤为:(1)单球在两手间的递手传球;(2)眼睛不看球的递手传球;(3)左右手的抛接球练习;(4)单球的抛接球与递手传接球的衔接;(5)运用双球一次一停的练习;(6)连续多次完成上抛球;(7)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花式篮球的动作很多,除双球外,还有单球、三球的动作,但进行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应该遵循上述原则。

   3.制定目标与检查考核相结合

   每一个动作在教授过程中都应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如上抛球,我们规定练习两周后完成20次为合格,40次以上为良好,60次以上为优秀,考核时采取教师与学生组长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多次考核,考练结合,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4.评定“星级小标兵”与设立“校园吉尼斯”纪录

   在练习中表现认真刻苦,在考核中成绩优秀或者进步显着的同学,可以评定为训练“星级小标兵”,小标兵先从“五星级”开始评定,随着学习内容及考核难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为“六星级”“七星级”直至“十星级”,让学生在不断追求中获得进步。设立“校园吉尼斯”奖,给优秀的学生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每周的升旗校会时间进行挑战与展示,我校的手指转球就是由开始的几秒钟发展到现在的14分钟,由单手转一球升级为双手转两球。

   三、练习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每次训练前,教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高效率。

   1.准备好打气筒(最好是电动打气筒),把训练用篮球提前打好气,让每个球的气压差不多,这样能保证孩子们的训练质量。

   2.布置好场地器材,选择较为平整的场地进行训练,在场内提前打好点,点与点的距离至少为2米,3米最佳,这样能尽量保证某一位同学失误了不影响相邻同学。篮球提前装好箱子,按照分组放在场地前面备用,我校是把篮球放在自制的篮球架上,每个架子能放置100个篮球,非常方便实用。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7

摘要:

2004年初,宜宾市培智学校受宜宾市残联的委托,承担宜宾市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特奥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重任。学校基于智力残疾儿童因智力上的缺陷,情绪起伏不定、自控能力差等普遍性严重行为问题,深究这些行为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制约着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对其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学校借此“特奥运动”东风,秉承特奥运动为智障人士提供体育训练及竞赛机会的理念,致力弘扬特奥精神,加强特奥训练,挖掘学生潜能,增强体能,发展技能,使学生展示勇气,在参与中与其他运动员和家人分享快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为给智障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学校着力开展全员特奥运动,组建特奥运动社团和特奥运动训练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特奥融合运动。学生在特奥精神的引领下,勇敢面对困难,擦亮生命的七彩底色,做最好的自己!

创新缘由:

宜宾市培智学校承载着150多名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使命,其中患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脑瘫、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及多重障碍等各种病症的占了绝大多数。随着特奥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中国的特奥运动事业也随即蓬勃发展,2004年初,受宜宾市残联的委托,学校肩负起宜宾市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特奥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重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利对智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学校巧借“特奥运动”之东风,率先开展了“弘扬特奥精神,擦亮生命底色”为主旨的特殊教育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施过程:

一、营造环境,宣扬特奥精神。一是学校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地滚球馆等专业体育设施;不断加大投入,购置必要的专业训练设备,为开展特奥运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基础。二是精心设计建设校园文化,凸显特奥精神教育。将四川省历届特奥会会徽、会旗、吉祥物等制作并置放在校园里醒目的位置,定期向学生宣扬讲解,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特奥在心中”;将特奥健将尤其是学校历届特奥会金牌得主照片、主要事迹置于教学楼馆过道,让师生耳濡目染;将“特奥文化”置入班级文化布置,开设“特奥精神”专栏,提升班级文化内涵,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场所。通过校园文化设打造,挖掘特奥运动元素,让孩子置身其间,接受特奥精神熏陶与洗礼。三是定期开展“特奥精神”主题教育,每年春期组织开展以“我的故事我来讲”“我的同学我来夸”等形式的“身边的特奥能手故事会”;每学年开展以“我爱特奥、自强少年”“你行,我也行”等为主题的“自强少年争创活动”,激励学生向“特奥少年”看齐,用“特奥少年”标准对照检查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四是为进一步渲染“特奥精神”氛围,学校自2004年起相继开展了“与特奥同行,趣味运动会,特奥同乐周,特奥运动节”等特奥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使特奥运动与特奥精神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整合资源,渗透特奥精神。一是整合学校教师资源。我校现有体育专业教师4名,外聘专业教练7人,为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专业过硬的特奥训练队伍,学校先后委派15名非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了特奥教练员、裁判员等专业培训,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同时,整合教师优势,大力开展《运动康复与智力发展的研究》《特奥运动对智力残疾学生行为的影响》等课题研究,让学生全员参与,真正体现“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理念。二是整合社会志愿者、家长资源。每逢周末、寒暑假特奥训练之时,很多的社会志愿者、热心家长以及宜宾学院等院校的学生总是不约而至参与其中,和特奥运动员一起进行训练,开展融合活动。三是整合课程资源。2004年以来,学校将课程设置“文化基础、康复训练、特奥运动、休闲特色”四大课程,并要求文化基础课程通过生活语文、数学、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教学渗透特奥精神教育;康复训练课程通过体能训练、沟通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感统训练等配合于特奥运动训练;休闲特色课程通过舞台剧、鼓乐队、手工艺等“艺术休闲”来调养特奥运动;特奥运动课程则围绕特奥运动会和相关项目来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智障情况和运动兴趣,选择相应项目来进行专项训练,达到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常锻炼,又有利于学生参加特奥运动会。四大课程互为渗补、相得益彰,使特奥项目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达到真正普及特奥知识、渗透特奥精神的目的。

三、立足训练,践行特奥精神。一是组建特奥运动训练队,截止目前,学校先后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地滚球、举重、轮滑等项目特奥运动训练队,充分挖掘潜在特奥运动员,让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真正一展所长,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是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自然状况,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真正的病因,通过课堂教学、各项活动及全员训练观察学生,深入分析他们的个性、习惯、喜好特点等,建立《成长档案》,寻找切入点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针对不同的智障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如重度、能力极低下儿童采取“台阶式”训练,孤独症儿童采取“程序式”训练,唐氏综合症儿童采取“赠送礼物式”训练,脑瘫、小儿麻痹儿童采取“吸引鼓励式”训练,多动症儿童采取“领导式”训练,轻度智障儿童采取“严格要求明理式”训练等。三是耐心示范,点滴做起,爱心坚持,多元化、多策略开展训练。由于智力障碍被人看不起,学生们做事没信心、学习没兴趣、训练无激情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一个动作需老师无数次肢解示范,大部分学生还要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地纠正等。如何提振自信心,让孩子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也让教师们的训练更有动力,老师们数年如一日思索着、探寻着,自2008年秋期起,每天下午增加1小时技能训练,周末、寒暑假统筹开展强化训练,并不断创新训练方式,优化训练策略。如今,多形式的一对一个别化训练、一对三的小组化训练、一对多集体化训练和多对一强制化训练,已让无数学生成为受益者。

四、竞技比赛,彰显特奥精神。一是搭建平台,学校将特奥活动与运动会整合,每年开展一次特奥融合运动会,将同等能力和年龄层的特奥运动员与学生家长、特奥会志愿者共同组队,一同参与训练和竞赛,有力地消除那些伤害智障人自尊的错误偏见,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各界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们。同时,积极为每个孩子参与比赛搭建了平台,鼓励和帮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提高体育技能、增强自尊,在同龄人中获得平等地位,并获得新的友谊,更好地融入社会。二是组织竞赛,学校将特奥项目与运动技能整合,每年开展两次特奥竞技运动会,通过竞技比赛,让学生收获机体康复、自信快乐和坚强勇敢,让特奥运动员减少孤立感,获得更多成就感。

五、辐射周边,共享特奥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特奥运动的全面开展,提高我市特奥运动水平,遵循“自觉积极、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原则,学校积极为各区县提供特奥运动开展的支持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指导,共享特奥精神和特奥运动成果。学校教师利用休息日,义务协助宜宾县特校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篮球等项目训练;指导为屏山县特校开展田径、羽毛球、足球等项目训练;主动帮助筠连县、珙县、长宁县开展足球、篮球等项目训练。教师们正是用这种牺牲与付出,为智障孩子塑造了美好的明天。

效果亮点:

随着学校特奥运动的不断深入,学校特奥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支持能力进一步提升,管理运行体制和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智障儿童少年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质量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特奥精神的引领下,勇敢面对困难,生命的底色日益亮丽,他们的家庭更加充满“阳光”!

十五载风雨同舟,经过老师们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特奥精神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已初具规模,为学生设置多元的开放的特奥运动项目,供不同需求和爱好的学生选择,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孩子们对特奥运动更加喜爱,特奥训练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们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张张快乐自信的笑脸,干净整洁的仪表,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信息。孩子们文明习惯明显增强,在课间活动中没有了相互追逐打闹的现象,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班与班之间礼貌相处。特奥运动,让智障孩子们收获肌体康复、自信笑容、坚强勇敢的同时,在特奥精神的浸润和影响下,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办学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学校从2005年起代表宜宾市参加四川省特奥运动会,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四川省特奥运动会中共夺得金牌37枚、银牌19枚。2018年夏在广元“四川省第四届特奥运动会”上,孩子们斩获35金、31银的骄人成绩,总成绩全省第三,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为宜宾赢得了荣誉。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8

一生理选材

生理选材是在研究青少年生理机能状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遗传的发展趋势,找出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优越的人才,加以系统培养。

1形态分析

调查发现,运动员的选材指标最重要的是形态类,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包括了身高、指间距、体重、肩宽、跟腱长度等等。是绝大多数教练员比较认可的指标,其中身高又是形态指标的重中之重。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标志,遗传度高达75%,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其未来的身高发展趋势和潜力。通常可以凭经验或者用公式来预测其未来身高:儿子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女儿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也有些教练员根据多年经验对骨龄预测和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跟踪,淘汰一些超龄和早熟型的选材对象,提高选材的成材率,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肌纤维组成

随着现代科技在体育科学选材中应用越来越多,经研究发现,骨骼肌中的快肌(白肌)和慢肌(红肌)的差别,由于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必须是快速反应和快速冲刺能力,所以篮球运动员必须为快肌型,德国的生理学家贾克布斯指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肌肉的特点是白肌纤维:红肌纤维为1.3:1。

3血乳酸

这个指标目前我国在省队和国家队选拔人才时得到广泛应用,人体在长时间激烈运动时,在正常的有氧供能不能达到要求时,人体机能出现了无氧供能,肌糖元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代谢产物为乳酸,通过循环进入血液,就形成血乳酸。研究发现,水平越高的篮球运动员,血乳酸的浓度越高。而比赛中可能会出现峰值,这清楚的说明了糖酵解能力的高低和专项耐力好坏的关系。这也与学者们一致坚持的篮球运动90%都是无氧代谢相吻合。所以,血乳酸选材能更好的把那些优秀的人才找出来。

4心功能指数

是用来评价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和心脏功能的指标。现代篮球在竞赛场上对抗激烈、拼抢凶狠、比赛时间长,在这种高强度,高负荷的比赛状态下,需要一颗强大有力的心脏来支撑。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发育过快,内脏器官功能发育跟不上身体的发育,往往会出现心脏疾病,所以选材时必须重视心脏功能指数的监测。

5尿肌酐检测法

尿肌酐是磷酸肌酸在体内分解,失去磷酸而生成肌酸后,经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测尿肌酐的浓度可以间接了解到运动员体内磷酸肌酸的含量,经研究发现磷酸肌酸含量高的运动员,反应灵敏、起动快、弹跳能力强。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运动特点来看,磷酸肌酸的含量对其极其重要。尿肌酐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测血清法和Jaffe氏测尿液法(碱性苦味酸法)可以实现。一般采用运动员早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测定尿肌酐的含量。运动员的尿肌酐系数在25~40mg/kg,有的甚至更高。

二心理选材

1常用的心理选材指标

当前,基层心理选材的主要方法是运用实验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及相关相邻学科的一些方法,并根据运动专项特点和对应的心理特点专门设计的。常用的有:反应时、准确性、时间知觉、肌肉用力感、稳定性、思维能力、气质类型、神经类型。最近科研人员发现,应用于心理选材的这些指标对篮球技术的学习速度、掌握程度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优劣相关度较高;而与竞赛过程中能力水平的发挥程度相关度较低。

2关于最新心理选材指标的探讨

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日臻完善,人们越来越关心在体育理论和体育事件中,认知本身对运动训练和竞赛发挥等环节的影响。因此,一些新的心理学选材指标被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如:认知焦虑、运动智力、意志力、敢为性等等。

认知焦虑是人脑在对客观事物直接反应时所诱发的内心紧张、忧虑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的活动质量和效率。一般情况下,认知焦虑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调动主体的全部心智能力服务于当前任务,从而提升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增力效果。这是积极地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减力效果。一般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汗液检测法来检测人的焦虑状况。

运动智力是指人们在掌握和表现运动技能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表现为:与运动信息加工过程中编码、储存、提取、决策问题有关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因素。所以在选材中,教练员更要关心运动员在具体运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是选材时设置一些具体的运动情景来考察运动员的这些能力。

意志力属于非智力因素,在年龄、体能、技术水准、智力因素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训练和比赛都是以克服内外障碍为其特征,没有意志力渗透到训练或比赛中去,要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或取得比赛胜利是不可能的,在影响运动成绩的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和自信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只有意志力受遗传影响很大。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9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使他们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发展他们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勇敢、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把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应用到篮球训练中,进一步丰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质量,培养终身体育爱好,并为我国培养篮球竞技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2.研究方法 

2.1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既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游戏和娱乐游戏,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它具有一定的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约束性、多样性和集体性等。具体体现在体育游戏可以通过娱乐调节神经,转移注意力,消除疲劳,心情愉快,同时还能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增加身体代谢能力,并且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掌握,适合于集体进行,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同时也受到一定的规则约束,对小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进取、坚持到底去争取胜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2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运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 

体育游戏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敢于拼搏的竞争精神等。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在身心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容易扩散,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肌肉含水分较多,肌纤维细,富于弹性,但还较柔嫩,力量较弱,耐力差,易疲劳;骨骼软组织较多,弹性和柔韧性都好,但负担较小;关节和韧带的伸长属性大,运动范围也大;少儿由于心肌发育尚未完善,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适应,不适于做耐力练习。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好动,很少能较长时间保持安静;模仿性强、好学好问、好奇好胜、兴趣广泛、新鲜感强、上进心强不甘落后;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体育游戏是篮球教学和训练手段的一种,在篮球训练中,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有利于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训练的各个环节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为更好的完成篮球训练任务创造条件。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游戏在热身活动中运用 

体育游戏运用最多的时候便是在整个训练任务中的准备部分,也就是热身部分。进行热身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起到让学生尽快在生理和心理上进入训练状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根据每次篮球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体育游戏,这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大脑的亢奋,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克服训练内容的单调性,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热身活动中的游戏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门性游戏。一般性游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运动系统、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达到舒筋活络、提高兴奋性的目的。一般性准备活动大都以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令学生感到枯燥、沉闷的热身方式,然而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代替这种枯燥的热身方式。比如说小学生篮球训练中根据场地条件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如“长江黄河”、“大渔网”、“贴烧饼”等。而在进行与本次训练任务相关的游戏时可以进行一些“传球追逐”、“变向运球接力”、“传球接力”“三人传两球”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快速进入技战术学习当中。 

3.2体育游戏在小学生篮球技战术训练中的运用 

在对小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训练中,正确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技战术联系,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强化技战术,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在篮球运球技术的训练中,可以采用“运球接力”、“运球往返跑”、“运球喊数”等游戏;在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中,可以采用“换位传接球”、“传球追逐”、“传球比多”等游戏;在篮球投篮技术的训练中,可以采用“罚球比赛”、“上篮积分赛”、“换球上篮接力”等游戏;在篮球战术训练中,可以采用“对抗出局”、“死球变活球”、“变向突破接力”等游戏。这样,将篮球的运球技术、传接球技术、投篮技术和战术游戏化,丰富了训练的手段,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小学生注意力,更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动作技术。体育游戏在篮球技战术训练中的运用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热情,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生刚刚掌握篮球技术,时即动作还处于泛化阶段时尽量避免采用游戏形式,在技术动作形成巩固和自动化的情况下方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以使在变化和提高难度的情况下,使学生的技战术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3体育游戏在小学生篮球训练结束部分的运用 

没有负荷就没有进步,因此小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时也有一定的负荷量和强度,导致机体疲劳,身体内的乳酸堆积,不及时消除这种疲劳状况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体育游戏运用到小学生篮球训练结束时的放松、整理活动中,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调节神经兴奋性。在放松活动中选用游戏要突出趣味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既有利于组织,又进行了整理活动,如“抓耳朵”、“大象走路”、“哈哈一笑”等轻松愉快的游戏,最大限度的使小学生摆脱篮球训练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紧张的状态,使之尽快的恢复并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中。 

3.4体育游戏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作用,教师或者教练员要根据篮球训练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起到保证训练任务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辅助作用。其次,将竞技型游戏向娱乐性游戏转变,训练中要考虑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及训练水平,如果过分的强调对抗性,则往往不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应当根据训练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变竞技型项目为娱乐项目,让学生在一个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中去掌握动作技能,达到训练目的。最后,把握体育游戏在训练中合理的度,无节制、高频率地使用游戏教材,往往会给训练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因为这会使学生兴奋过度,而且时间过长将会消耗很大的精力和体力。因此要合理运用,要保证主要训练任务的完成,不能颠倒“主、次”,只有使游戏组织安排趋于合理,才能达到目的,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儿童篮球训练的好处篇10

两岁时,母亲带着他嫁给了一位名叫哈里森的军人。哈里森非常疼爱奥尼尔,给他取了一个十分可爱的名字:沙奎尔·拉桑·奥尼尔。在阿拉伯语中,沙奎尔是“小家伙”的意思。可是,哈里森没有料到,奥尼尔压根就不是个小家伙,他长得太高了!五岁的时候,奥尼尔就不能享受半票了,11岁时,大人们就不让他参加万圣节儿童游戏了,这令小奥尼尔郁闷了很久。

很快,小奥尼尔升入了中学。可是,因为他的个子太高了,谁也不愿意总是仰着头和他说话,甚至还有同学嘲笑他是傻大个!奥尼尔觉得很孤独,就加入了一个以给同学取绰号为乐的小帮派。

为了在帮派中显得“出色”,小奥尼尔常常给别人起一些侮辱性的绰号。有一天,他用绰号侮辱一位名叫班吉明的同学。可是没想到,班吉明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还不屑地说:“我鄙视你,懒得抬头看你。”小奥尼尔恼羞成怒,刚要回击,却看见继父哈里森就站在不远处,他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哈里森对奥尼尔的管教非常严格。

他走到奥尼尔面前,严肃地说:“你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既然大家都要仰头和你说话,就请给他们一个仰视你的理由。”

继父的话深深触动了奥尼尔的内心,他果断地退出了小帮派,并申请加入校篮球队。

奥尼尔并不算是篮球天才,尽管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在体育馆里努力训练,但似乎一直无法取得进步。尤其是扣篮,不管他怎么练习,都无法掌握要领。

13岁时的一天,哈里森给奥尼尔带来一个好消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篮球教练戴尔·布朗要在德国陆军基地举办篮球讲座。奥尼尔迫不及待地参加了。

讲座结束后,奥尼尔立刻向布朗请教:“教练,你能告诉我怎样使双腿更加有力吗?我大概有六英尺八英寸(约2.02米),刚被校队淘汰,因为我球打得很糟,不能扣篮,可是我真的很喜欢打篮球。”

布朗端详着穿着父亲军服的奥尼尔说:“没问题,你参军多久了,我的士兵?”

“我还没有参军,我今年才13岁!”

“什么?”布朗教练很惊讶,急切地问,“你的父亲在哪里?我得和他淡淡。”

布朗向哈里森承诺:“我会一直关注你儿子的成长的!”从此,他成了对奥尼尔的篮球生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

此后的一天,奥尼尔跟着哈里森去观摩一场篮球比赛。开场前,他去纪念品商店寻找大号球鞋,却意外地看到了他的偶像——朱利叶斯·欧文的球衣!这是他一直梦想拥有的一件球衣!哈里森当即拿出了并不丰盈的钱夹……从此,倍受鼓舞的奥尼尔更加勤奋地练习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