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十篇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十篇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45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1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数学离不开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所有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概括是思维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而数学思维方法又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而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探索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走向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由具体运算为主,逐步向形式运算为主过渡的时期。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或者说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抽象的事物理解困难,若能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它将能使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认知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大脑思维方式刚从具体思维进入形象思维时期,抽象思维才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要让适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儿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必须把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先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由“具体――形象――抽象”的思维规律来认识掌握数学知识,并通过多次的这种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是说,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教学小学数学知识,即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课堂中我们尽可能地让课本枯燥的知识与现实情境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10以内加减法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将数字符号具体化为形同数量的小棒,以此来帮助理解消化知识,或者具体化,2+5=?或者开始有2个粘贴,后来老师又奖励5个,一共多少个?这样通过具体化的认识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再纠正就非常困难。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习惯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尤其是低年级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又一重要方式。例如,我们在做进位加法的时候,8+3=?先让学生摆11根小棒,把8根小棒和3根中的2根凑成10,3根小棒中又剩多少,这样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的手和脑同时动了起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的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利用语言来进行的,小学数学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以言语训练基础的。课堂训练学生说话,不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说话”的能力。比如,在做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采用说的方式,例如:58-6=52时,让孩子这样练习说:58能分成50和8,先算8-6=2,再算50+2=52,所以58-6=52。学生在进行说的同时,也明白了算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2

关键词:兴趣激发操作语言训练合作交流知情交融培养数学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以下的思维以强动力。例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物旅游团一行32个人来到了森林饭店。森林饭店的主人猫咪笑呵呵地告诉导游:“我们饭店里还有5张空桌子,请随便坐。”导游猴儿一听急了:“才5张桌子,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猫咪一听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它转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聪明的小朋友,我这里每张桌子坐8个人,他们32个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2人要坐几张桌子?算式是:32÷8。这节课,通过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入课题,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初步地感受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学生暂时还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了一道障碍,在求知心理与问题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

其次,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现,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如教《钟表的认识》一节,课件创设情境:画面1:电影院门口《小鬼当家》的海报场景。画外音:星期天的晚上7点整,电影院播放《小鬼当家》。小明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了。画面2:小明在家的情景,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6时57分。师:小明看了看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1:妈妈快点吧,电影就要开始了。生2:妈妈快点吧,来不及了!生3:妈妈,快到七点了!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小明抬头看了看钟楼(钟面显示7时零3分)。师:小明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4: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生5:都过了七点了,都怪您做事慢慢吞吞的。生6:妈妈我们迟到,不能进场了……教师解释说:“还能进场,只是开头精彩的部分已经看不到了”。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做事情要遵守时间的教育。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得出:“快到7时”和“刚过7时”可以说成“大约7时”。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里教师既没有“告诉”也没有引导,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观察,认识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中生成。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正如卢梭所说;“你要记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办法。”

二、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如教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先摆小棒。“8根小棒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法多,哪个小组夺走红旗。”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动作很快。边摆边说边记,有的还在争吵,都想说服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知识很是高兴。再如教“9加几”时,我先让同桌两人摆小棒,边摆边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指名说想法,全班交流。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有的说9不数,从9开始往后数几;有的说从另外一堆里拿1个给9就变成十了,十再加旁边的几;还有的说从9里拿出几个给旁边的一堆组成十,再加9剩下的几就是十几。老师把他们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组织讨论,看哪一种方法最简便,算的快,从而得出凑十法最好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知情交融,促进思维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师生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学是在知识线和情感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如教“小明前边站有五人,后面站有三人。一共有几人站队?”这道思考题时。一上课,我装作冥思苦想的样子,不做声。学生摸不着头脑,觉得很奇怪,问:“老师,你怎么了?”我赶忙说:“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帮小明算出这道难题吗?”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算题,学生感到很亲密。于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给老师出注意,想办法,互相讨论起来,发表各自的想法。老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至此知识的学习和师生间的友爱之情相互交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展。

四、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8加几”时,我让学生先边摆边说想法。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的过程。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一年级学生毕竟还小,有的不知该怎么说,我就及时帮助他说完想法,并表扬他想法不错,是个很能干的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说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兴奋中、表现欲极强的情况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识。

如教“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时,先让学生分组摆小棒探讨十几减九的算法,然后小组派代表讲述。学生大多数想到了算减想加、破十法、连减法。我没有停留练习,紧接着说:“谁还想起其它的算法吗?谁想起来是最最棒的。”于是,学生们都又开始积极地思考。一会儿,有个同学说:“我从十里取出四给五就变成了九……九减九等于零……”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话说得断断续续,急得脸都红了,我微笑着抚摸着他的头,鼓励道:“别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好。”“十减四就剩下六,所以十五减九等于六。”多麽有创意的想法,我大加赞扬,并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其他同学羡慕得不得了,按捺不住兴奋,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先用九减五等于四,再用十减四等于六。”“先用十减四,再用五减五,十减四等于六。”……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虽然他们有时表述得不大清楚,但我们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迸发出更多的、更耀眼的火花。

五、注重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说明图意,研究算法,哪组的算法多,哪组夺得红旗。学生开始是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说其他聆听。过后进行激烈的争论,一方要说服另一方,可谓唇枪舌箭。最终达成协议出现了多种算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我还让学生自己画图编一道应用题,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解答。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六、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3

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培养好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多渠道的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对其发展的意义和特点进行分析,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思考,最终提出其培养策略。

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其要求和任务之一”,思维的灵敏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有根据的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细化,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例如: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解答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学习、解题的顺推理和反推理、空间图形的学习和前后知识连贯性的学习等,这些都与数学逻辑思维紧密相关。

小学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小学儿童的思维不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是慢慢的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思维阶段、7~12岁为具体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可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按照具体事例,进行推理思考,能接受他人观点,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正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好时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发展,满足其自生成长的需求,让学生把数学逻辑思维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好数学逻辑思维也能更好地把各科知识相联系,梳理所学知识内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所学知识门类比较多,内容相对繁杂,不利于学习和掌握知识,但借助于数学逻辑思维更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从而解决问题,掌握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所以,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是重中之重。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策略

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思维更加灵活、能学以致用。根据两次实习经验和两次见习经验,结合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现状来看,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在教育环境下,教师自身要具备数学逻辑思维素养,注重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发展数学逻辑思维。

(一)提高教师的数学逻辑思维素养

现代教学理论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其对学生的培养意识,提高自身数学逻辑思维素养,才能更好的主导教学,使学习的主体得到应有的发展。

1、增强教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识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其要求和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引起重视,树立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意识,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意识转变,才能将逻辑思维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发展其数学逻辑思维。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借助于具体形象思维,但主要是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不能错失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2、教师要提高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随着社会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是一眼源源不断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必须自己先具有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素养,教师既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素养,也可通过自学来弥补不足之处,有效的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

(二)注重培养方式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全面的考虑学生的情况。

1、设置有效问题

o置有效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去探索新知识,为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载体,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又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但初设问题难度不宜太大,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防止学生的思维脱离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问题,就拿实践过的教学来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里是一个图片图1乘法的初步认识

图中信息很多,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信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都是勇于回答的,对于学生的回答都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提问:“从课间活动一角,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想好后举手发言”,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发言强调举手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实验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20分钟”,可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是有限的,加之自控力不强,同时也是防止课堂乱成一锅粥。

学生:我看到有6个同学在荡秋千。

学生:我看到有3个组的同学参加接力赛,每个组有8个人。

学生:我看到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9扇窗户。……

显然,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主动去挖掘数学信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提问优于“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样提问,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来回答,答案就有很多种,想要让学生的思维再回归课堂主题就很困难,所以教师提问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要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学习了连加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哪些可以用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表示?请小朋友们写一写,写好后说一说,请注意要用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表示”。课堂中对于学生新的要求有时候需要加以强调,防止学生听半截话就开始启动思维进行思考。

学生:教学楼窗户有9+9+9=27(扇)。

此时则可以规范学生的表达,以便后面发言的学生也能完整的表达,老师可以示范性的说:“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9扇窗户,一共有3个9,9+9+9=27(扇)窗户”,这里的规范并不是给学生定标准,而是让学生明白算式的由来和含义,也为引出新知识做铺垫。

学生:参加接力赛的同学有3组,每组8人,一共有3个8,8+8+8=24(人)。……

学生在说算式的时候,老师板书,最后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规律,从而引出乘法,逻辑性的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有针对性的引发学生逻辑性的思考,顺利的开展教学。

2、利用抽象概念图

这里的抽象概念图并不是类似于高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等抽象概念图,而是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的抽象概念图,是简单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抽象概念图,这种教学方法是见习时从指导老师那里学会的。

例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讲解40+20,20+30,10+20等时,学生初步接触整十数相加,所以还要借助形象事物进行逻辑思考,这时候可以用小棒或水果表示40、20、30、50等,但是数比较大,不可能画出相应多的小棒或者水果。这时候可以利用粉笔画宽线代表一个十,画几个水果重叠代表这一堆水果是一个十,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代表的含义,这样通过示例简单概念图就能间接性的学习新知。

这种抽象概念图也可以用在讲解习题上,尤其是应用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小白兔有5只,小黑兔是小白兔的3倍还多4只,问小黑兔有多少只?此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题意,所画线段图代表的一定的数,线段需严格要求一样长,不然学生视觉上出现偏差,反映到大脑就会出现有偏差的判断。如果此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借助于线段图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解法一:3×5+4+5=24(只),解法二:4×5+4=24(只)。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并利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此题。

实习期间,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一道应用题时,和学生一起把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可是当时的自己内心是慌的,我能解答这道题,但我明白这种解法学生肯定是听不懂的,情急之下还是想到用简单线段图的方法教学生,学生听懂了,我也给自己解了围。所以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合理的利用抽象概念图也能达到教学效果,教会学生变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让学生设计同类型的题

让学生设计同类型的题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知识同化,设计题就会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再去解题。但是这种开放式的设计题型,老师要给出一定限制范围和要求,如果任由学生设计,看似给了学生许多空间,实质却是让学生想法太多,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东西很多。

例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涉及到简单应用题,在学习完书上的知识后,为了同化新知识布置作业不一定全是书本上的,可让学生就植树节那天,两组同学植树的多少进行设计关于加法或者减法的应用题。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学数学的同时也爱学数学。

学生设计应用题:

(1)我们组植树16棵,第三组植树19棵,一共植树多少棵?

16+19=35(棵)答:一共植树35棵。

(2)植树节那天,第一组植树20棵,第二组少植树2棵,问第二组植树多少棵?

20-2=18(棵)答:第二组植树18棵。

(3)植树节那天,我们全班都去植树了,第四组植树21棵,比我们组多植树3棵,问我们组植树多少棵?

21-3=18(棵)答:我们组植树18棵。

(4)植树节那天,第二组植树18棵,第三组植树19棵,两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18+19=37(棵)。

从学生设计的应用题可以看出,学生能设计出同类型的题,并且能够解答。虽然限定了题材,但有的学生设计了加法用题,有的学生设计了减法应用题,有的学生设计较简单,有的学生语言较丰富,有的存在解答过程不完整,(4)中没有“答”的部分,所以设计同类型的题,对学生要作出适当要求,语句通顺、解答过程完整等,合理利用设计同类型题的方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逻辑思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所帮助,更是常伴于我们的生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好数学逻辑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掌握知识,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将知识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能更好的学习数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应从小抓起,也必须要引起小学低年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乔燕.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3.

[3]张世富.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4.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4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直观形象;动手操作;引发思考;鼓励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但决不是降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从以动作和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和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的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做法。

一、创设直观形象的思维情境

教师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生动鲜活的挂图教具、惟妙惟肖的动作、适度恰当的多媒体展示等都是创设直观情境的要素,对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活动起着主导、调节和支配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在一年级教学“认位置”一课,是让学生辨认方位,学习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教学时,让学生左手握拳、右手握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与老师站成一排(背对学生),说出老师的左边或右边分别是谁;说出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是哪一位同学;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的右边是谁,小芳的左边是谁;再用水瓶、茶壶、茶杯三个实物教具让学生辩论左右方位;再请同学到台前(背对学生)按老师发出的左右口令做动作。这样,就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正确辨认了左右这一方位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组织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

“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必定要动脑思考,相互交流。适时、适度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去市场购物的机会少,于是这节课上我开设了一个模拟的“文具商店”,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设计了以下的动手操作活动:小明要买一本1元钱的笔记本,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小明该怎样付钱呢?请你帮帮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课堂上学习的气氛十分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在活动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此时的课堂就是生活的缩影。接着,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的活动:放学后,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超市自己试着买东西、付钱,好吗?学生兴趣盎然。动手操作活动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用质疑激发学生启动思维,通过问题或问题串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深入,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当学生遇到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往往很难说出它的算理算法,但当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把其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就比较容易对算法算理进行描述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不能太难。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跳一跳、够得着”,要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教学“认位置”,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左右的方位后,我将闹钟、台灯、笔筒排成一排,并设计了以下有层次的三个问题,构成一个问题串:

1.闹钟在台灯的哪一边?笔筒在台灯的哪一边?闹钟在笔筒的哪一边?

2.什么东西的左边是台灯?什么东西的右边是台灯?

3.自由说说,什么东西的左边是什么?什么东西的右边是什么?

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交流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赏识,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真了不起”、“你说得真好”、“你的方法很特别”……等鼓励赏识性的语言夸奖学生。或一个微笑或摸摸学生的头,体现出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小康,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是一个留守儿童,平时在课堂上不爱发言,每次他发言后,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有时还“言过其实”地进行表扬。在不断的赞赏和肯定中,小康的发言越来越积极,思维也越来越灵活。在教学“比一比”这一课中,在大多数同学说出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这些常规的观察角度时,小康把手举得高高的,居然说出了粗与细、远与近这两个一般同学想不到的结果,也令我们老师感到兴奋和激动!正应了那句话:“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5

一、重视运用教、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为发展学生思维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优势,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加强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又要注意采用科学探索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概念,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构建认知结构。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和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应注意把要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导入,充分运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画画、量量、摆摆、比比,并说说摆的结果和思维过程。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眼、耳、口、手、脑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让他们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抽象概括出这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的概念。比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分学具,由分后没有剩余到分后有剩余,通过学生动手摆,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既初步建立了“余数”概念,又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着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进行数量关系逆思考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逆思考能力;通过对应用题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应用题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在题中条件之间建立多种不同联系的能力和从问题出发推向多种不同的条件组合的能力。

1.创设直观情境,丰富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应用题中的有关题型、概念、术语理解有困难,教学时采取实物直观、学具操作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环境中,这样,既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又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应用题:胜利小学617人,其中男生312人,女生多少人?我从本班学生的组成入手,组织以下活动:先请男生站起来,再请女生站起来,之后请大家看一看是否还有其他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全班学生人数是由男生和女生两部分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活动中的三个相关数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儿童学习应用题,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缺乏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运用“一题多问”或“一题多解”及逆向题的解答和归类对比,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则以提高学生灵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一题多变”:①学校栽杨树8棵,栽松树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②学校要栽12棵树,其中杨树8棵,其余是松树,松树多少棵?③学校要栽一些树,已经栽了8棵,还剩4棵没栽,学校要栽多少棵树?④学校要栽12棵树,已经栽完4棵,再栽多少棵才能全部栽完?

通过这样的题型,多种变换,逐步引深地辨析,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深化,并能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归类对比练习,引导学生从大量不同形式的同类题中,抽象概括出共同的属性进而形成规律,再从规律上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精心设计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设障立疑,使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在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已把基础知识都学到手,变式题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为了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在每节课的最后,可增设一个“发展”的环节。拿出带有发展性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类比与推理,从各方面独创性地运用知识,发现新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完8的乘法口诀时,在“发展”的环节中,给学生9×1,9×2,9×3,9×4,9×5,9×6,9×7,9×8,9×9几道题,学生在已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很快就得出了9的乘法口决,收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6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与教育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逐渐被推广开来,这将促使学生挣脱传统数学学习的束缚,特别是针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习惯形成的非常时期,也是好习惯和高能力培养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应积极实现新课标理念的转变,即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形成,并且有效的将二者结合,从而实现小学生能够在好的学习习惯中提高学习中的各项能力,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延续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习惯形成

我国当代文坛巨匠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是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的”,我深信不疑。同时通过我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让我更加明确了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并且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可塑性极强的特点,所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置于首位,并给与相应的关注。

一、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讲评。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采用多表扬、多奖励的措施。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外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足以能够说明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存有好奇心理,所以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

我国自古就有“见字如见人”之说,足以见得书写规范具有的重要性。我国小学生最初学习的就是数字,而数字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主体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写作业、练习时的书写规范性。认真的书写不但有利于学生作业练习的准确率,更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写作业、做练习时的书写格式及书写规范,并给与相应的鼓励以助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2、良好的课堂合作习惯。

良好的师生合作习惯,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在进行讲课时,学生的有效倾听有助于其对知识的掌握。同时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特质,所以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的学习习惯,在认真的倾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如此能够有效的调动数学课堂气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良好的合作习惯,有助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另外要培养小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是检验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最佳方法,同时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依赖性,通常是老师讲什么了就学什么,这样的学习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这样培养:首先,让学生看懂其所能理解的题目意思;其次是让学生自主提出其不懂的部分;最后老师给与相应的提醒和启发,从而让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解决问题,并且老师要对自主学习的学生给与表扬,以保持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在进行5、6的加减法计算时,可以启发同学对学过的3、4的加减法计算,并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回答,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各项能力

能力是后天形成的,而针对于学习数学的能力更是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的,注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从学生读题、审题开始做起。由于小学生识字量少,所以通常的数学教学都是老师在读、学生在听的状况,这就更加增加小学生的依赖心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将学生作为读题的主体,通过读题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明确题意,从而为进一步的思考做了相应的准备。另外在进行审题时,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是从小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

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思维能力是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途径,并且思维创造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觉、灵活的换位思考。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实行一题多解的方案进行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15,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根据一个题目思考出多种答案,如此经过反复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常人们会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从语文课做起的,其实不然,小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答案,所以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有效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将学习习惯作为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将学习能力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其获得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7

[关键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批判性思维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发展的必备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已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性思维倾向;二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批判性思维倾向是个体对批判性思维所具有的一种思维习惯,而批判性思维技能只在进行批判性思维过程中被使用,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技能是批判性思维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但是批判性思维过程受个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总指导,所以了解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也就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进行调查并加以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问题

本研究主要针对该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情况;不同专业分别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7个维度方面的得分情况;不同性别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情况。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经济学和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的学生,调查范围涉及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850份,问卷收回率为85%,除去其中无效问卷34份,最终有效问卷为81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6%。在参与调查的816人中,男生339人,占总人数的42%,女生477人,占总人数的58%。各专业分布和各年级分布分别参见表1和表2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参考CCtDi中文版。CCtDi专用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测量,其研究较为成熟,并受广泛认可,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分为七个维度(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进行调查,一个维度包括10个测试题目,共计70个测试题目。各个测试题目分别有非常赞同、相当赞同、比较赞同、一般赞同、相当不赞同、非常不赞同六个选项,分别记1-6分。全卷完成大约耗时20分钟,其中共有40个反向题目,30个正向题目。正向题目反向计分,反向题目正向计分。

(1)各量表得分及评价方法。分量表的得分范围为10-60分。对于每一个分量表,我们以40分作为认可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最小值。量表得分高于50分,说明被测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强;得分低于40分,说明被测试者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弱;得分低于30分,说明被测试者不具有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倾向。

(2)总得分及评价方法。总分的可能得分区间为70-420分。总分在210-280之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为中性;低于210分,表明被测试者的倾向气质与批判性思维相对立;达到或高于350分者,表明被测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

2.数理统计法

将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众数、中数、最大值、最小值及全距进行分析。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多重比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各年级、各专业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三、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将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按年级分类,结果见表3

表3显示了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为一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291.99;总分最低是四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284.74。由于大四学生数据样本有限,最终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根据《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手册》的说明:总分在210-280之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为中性;低于210表明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明显相抵触;高于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从表1可以看到,各年级之间学生的平均得分跨度为284.74-291.99分。因此表明每个年级学生虽然没有显示出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明显相抵触,但是平均分数仅仅略大于批判性思维的中性值,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的分值相差甚远,综上说明,该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弱。

从表中还可看出全体学生中,最低的分数为205,最高的分数为401。其中,分数低于210分的有2人,占总数的0.25%;分数在210-280之间的有338人,占总数的41.41%;分数在280-350之间的学生有437人,占总数的53.56%;分数高于350分的学生有39人,占总数的4.78%。

(二)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将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按专业分类,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平均分数为291.33,总分最低的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平均分数为282.66。各专业分数相差较小。

(三)全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将所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按照7个维度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

表中说明,若每一量表得分在10-30之间,则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在一个分量表上得分高于50分者,表明高气质方面为强。从总体情况来看,全体学生的7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的分值;但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间。因此可以分析出,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偏中性较弱。

(四)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将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按照7个维度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

如表6所示,将四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维度的得分情况分别列出。从表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数为291.33;最低为电子商务专业,分数为282.66。中间依次为经济学和贸易经济专业。其中,在寻求真理性、系统性方面,经济学专业得分最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思想开放性、分析性、自信性、好奇性四个方面得分都最高;在成熟性方面,贸易经济专业得分最高。

(五)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表7将各年级的得分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划分。从表中可以得出,各年级个维度得分都在35.00-45.00之间,根据量表的指标可以看出,各年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表现为中性。在自信性方面各年级学生得分普遍偏低;在系统性方面,研究生学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学生得分;在好奇性与成熟性方面,各年级学生得分普遍偏高。

(六)不同性别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从表8、表9中可以看出,女生的总分高于男生。女生的平均得分为287.79,男生平均得分为289.51。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四、问卷调查研究的基本结论、分析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通过对该校816名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该校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好奇性方面得分最高,自信性方面得分最低,中间依次为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寻求真理性、系统性;不同专业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具有差异;相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上也具有差异。研究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生,不同年级该倾向呈现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各维度得分上呈现差异,女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高于男生,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二)对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较弱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校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体系。虽然自从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在教育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授课、数字媒体教学等方兴未艾,但是我国教育中还是缺少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但是,各层次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根本的改观。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大多采用“灌输”知识体系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与“学”都缺乏理论与实践有效契合的理念与手段,这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2.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发展不均衡

从分析得出的数据来看,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得分不均衡;全体学生的7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的分值;但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间,因此得出,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偏中性较弱,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相对较弱的是自信性。

3.不同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有差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专业不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和总分方面都有所差异,这说明批判性思维倾向会受不同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影响,这也说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有一定的可塑性。

(三)提升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建议

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是通过课程得以实现的,要做到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引导缺一不可。因此,构建以课程为载体的双轮驱动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将成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

1.双轮驱动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过程中,学生自身要主动学习,自律学习例如构建主动学习,自律学习等。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互助合作以及个人协作等方式实施主动学习策略。

2.双轮驱动之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计

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课程建设的首位,为学生们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加强信心、氛围融洽的学习环境;在经济学课程中开展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的教学课程设计。首先,优化课堂教学,这其中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材料;其次,构建互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通过设计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考。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容纳学生中各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书写书面报告等方式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创建一套具有统一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考核目标,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随着课程范式改革而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义,赵炬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J].华中科技大学,2010

[3]欧阳康.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2

[4]高瑛,徐莹.西方批判性思维研究:回顾与反思[J].外语学刊,2014(5)

[5]田莉莉.近十年来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及其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2015

[6]黄朝阳.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现代大学教育,2013(2)

[7]杨武金.逻辑和批判性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8

摘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发展思维能力。要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重视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启发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会思考问题,就为进一步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选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还需要教师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做出努力。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发展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就是说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如何发展学生思维。为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法则、应用题时都要分析其发展思维的有利因素,根据其特点有侧重地发展思维的某些方面。例如,结合教学100以内的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结合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法的笔算以及应用题的教学,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结合运算定律的教学,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归纳、演绎推理能力。还可以结合一些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例如,结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教学转化的思考方法,即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的旧知识;结合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等。

二、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重视思维过程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有其不同的思维特点,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思维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往往不能分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能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述解题思路。教学时就要多结合操作、直观,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知识或解题的方法。学生有时不会正确地表述,教师要适当给以帮助,解答应用题时要教给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叙述自己思考过程的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说,通过互相说给同学听,便于培养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思维的能力,从而使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评价,发表不同意见,活跃思路,并且注意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维。例如,中年级教学x+5=12,学生算出“x=12-5,x=7”以后,可以提问,“你根据什么这样算?”教学25×13×4,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简便算法,还要能说出根据。还要注意学生判断的逻辑严密性。例如,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提问,“12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2是倍数,3是约数。这个判断对不对?”学生回答后要说明理由。总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巴班斯基研究证明,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有很高的相关度。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思维敏捷、灵活等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思维的敏捷性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如教学口算时要逐步提出适当的速度要求。教给学生一种计算方法,经过一定练习后要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以便于进一步提高计算的速度。例如,教9加几、8加几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得数与第二个加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想一想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培养思维敏捷性,要注意要求适当,向学生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使学生过分紧张。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9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新标准课程改革以后,课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属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小学生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有些知识以及问题的认识水平也不够高,并且在实际的学习中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接下来,就先对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概括,在分析其相关的方法,最后对其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对于人类探索科学和一切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激发人类的思维能力,改善人们的生产活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能够促进知识文明的发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数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的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甚至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再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对某一件事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其不断的去探索求真。因此,培养好相关的学习兴趣也就能够很好的促使其探索研究这一学科,并对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相关方法

1.教师要善于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中,教师也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促使教学课程不单调枯燥。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有趣数学故事,引起学生对相关数学内容的好奇,这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应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适时的转变思路或者教学计划。一切要顺应学生的思维,从而才能掌握学生思维方向,进一步的去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思维动向,再去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学生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加大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由于小学生相关思维能力不足,认识知识能力也尚缺,所以在具体的学习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数学本身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所以,学生很难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在学习中经常出问题,这就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增加对学生的认可度,这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生的思想以及做法得到认可之后在心情上就会有一种更加奋进的感觉,这样也就能够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在这点上,唯一要注重的就是教师要学会适时对学生进行认可与奖励。

3.增强数学课程的有趣性

这方面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所选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要求。增加数学课程的趣味性,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讲。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不同,教师必须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以及性格特点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先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再根据共同情况进行相关兴趣的培养。这样就会在主观上增加了课程的有趣性。其次,主要就是教师选材上要注意。教师所选的内容一定要学生感兴趣并容易接受的,先培养好这阶段的能力再进行下一步能力以及兴趣的培养,循序渐进才会收到更好的结果。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一味的去灌输自己的思想。掌握好学生的相关情况后再“对症下药”,依据整体情况来对自身提出改善,比如说教学方法上要适应学生,要能够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其次,学生也应在实际的学习中慢慢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善于结合教师所教内容来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的智力开发,逻辑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是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使其养成习惯,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篇10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科技的迅猛发展,随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年青一代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能扎实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能有效地增长才智呢?只有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就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智能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认为:

1.创设情境,注意思维的有效激活。教师在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利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上册中“连减”一节是第二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要知道连减的意义,如果一字一句去叙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就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设计出了一个画图:草地上有五只小鸡在吃草,跑走了两只,还剩几只?这种情境的创设,变静为动,不需太多的讲解,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愉快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获取了知识。

2.动手操作,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事物乐于用手试一试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在动手实践中,尝试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脑、手、耳、口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知识建立在直观领悟的基础上,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现代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首要前提,在教学中不要被现有教材所束缚,应让学生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应允许学生“不听话”、“不守规矩”,给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便学生敢说,敢做,敢问,敢于创新。另外,还要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则由权威的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迸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道题:计算5+5+5+5+3=?因为加数不全相同,大多数学生采用了累加法,此时,我便不失时机的追问一下:还有其他做法吗?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后,得出了这两种计算方法5×4+3、5×5-2,特别后一种是值得鼓励的一种创造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和提出一种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法。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乘法的含义,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应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始终。